CN102150078B - 相机机身及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相机机身及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50078B
CN102150078B CN2009801351125A CN200980135112A CN102150078B CN 102150078 B CN102150078 B CN 102150078B CN 2009801351125 A CN2009801351125 A CN 2009801351125A CN 200980135112 A CN200980135112 A CN 200980135112A CN 102150078 B CN102150078 B CN 1021500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unit
shutter
camera body
bayonet socke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51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50078A (zh
Inventor
新谷大
村山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50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00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500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00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8Shutters
    • G03B9/36Sliding rigid pl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1/00Still video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Shutters For Camera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相机机身(100),其具备机身卡口(150)、COMS图像传感器(110)、快门单元(190)、快门控制部(145)。在机身卡口(150)可安装镜头单元(200)。COMS图像传感器(110)将被摄体的光学像转换成电信号。将快门单元(190)配置在机身卡口(150)和COMS图像传感器(110)之间,且按照可隔断镜头单元(200)和COMS图像传感器(110)之间的光路的方式设置。快门控制部(145)按照在电力供应停止的状态下使快门单元(190)保持开口状态的方式控制快门单元(190)。

Description

相机机身及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安装镜头单元的相机机身及具备该相机机身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摄像装置,公知的有例如更换镜头式数码相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相机包括镜头单元和相机机身(也称照相机主体)。该相机机身具有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图像传感器等摄像元件、以及在镜头单元和摄像元件之间所配置的镜箱装置。镜箱装置将通过镜头单元的光导入CCD图像传感器或棱镜的任一个。导入棱镜的光经棱镜被导入取景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27836号公报 
但是,在现有更换镜头式数码相机中,由于具备镜箱装置,相机机身难以小型化。 
于是,本申请的发明人等开发了不具有镜箱装置的新更换镜头式数码相机。由于省略镜箱装置,可以实现相机机身的小型化。 
但是,发明人等发现了当相机机身上未搭载镜箱装置时会产生新的问题。具体地说,虽然在安装镜头单元时在机身卡口内镜头单元以偏斜的状态进入之虞存在,但在相机机身上未搭载镜箱装置时配置在机身卡口附近的快门单元等零部件会损坏之虞存在。 
发明内容
在此公开的技术可以提供可靠性高的小型的相机机身及摄像装置。 
在此公开的相机机身可安装形成被摄体的光学像的镜头单元。该相机机身包括机身卡口、摄像元件、快门单元、快门控制部。机身卡口可安装镜头单元。摄像元件将被摄体的光学像转换为电信号。将快门单元配置在 机身卡口和摄像元件之间,且按照可隔断镜头单元和摄像元件之间的光路的方式进行设置。快门控制部按照在电力的供应停止的状态下快门单元保持开口状态的方式,在电力的供应停止前对快门单元进行控制。 
该相机机身中,由于按照在电力的供应停止的状态下使快门单元保持开口状态的方式,通过快门控制部控制快门单元,因此,在电力的供应停止的状态下保持快门单元190的开口状态,可以防止快门单元190的损坏。由此,即使在未搭载镜箱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快门单元的损坏,在保持可靠性的同时实现小型化。另外,具备该相机机身和镜头单元的摄像装置也可得到同样的效果。 
在此,作为相机机身及摄像装置,考虑只可拍摄静止画面的装置、只可拍摄运动画面的装置、及可拍摄静止画面及运动画面的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数码相机1的立体图; 
图2是相机机身100的立体图; 
图3是数码相机1的方块图; 
图4是数码相机1的概略断面图; 
图5是相机机身100的背面图; 
图6A是快门单元190的闭口状态的示意图; 
图6B是快门单元190的开口状态的示意图; 
图6C是快门单元190的移行准备状态的示意图; 
图6D是快门单元190的移行中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说明镜头单元200的插入状态的图; 
图8A是机身卡口150及其周边的平面图; 
图8B是相机机身300的概略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1:构成) 
    (1-1:数码相机的概要) 
如图1~图3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数码相机1包括相机机身100和可安装在相机机身100上的镜头单元200。 
由于与单镜头反光相机不同,相机机身100不具有镜箱装置,所以与单镜头反光相机相比,凸缘衬圈较短。另外,通过缩短凸缘衬圈可以使相机机身100小型化。并且,由于通过缩短凸缘衬圈,而使光学系的设计自由度提高,因此可以使镜头单元200小型化。 
需要说明的是,为方便说明,将数码相机1的被摄体侧称为前、将摄像面侧称为后或背;将数码相机1的通常姿势(以下也称为横拍姿势)中的铅垂上侧称为上,将铅垂下侧称为下。 
(1-2:相机机身的构成) 
如图4及图5所示,相机机身100主要包括:CMO(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图像传感器110、CMOS电路基板113、相机监视器120、操作部130、包含相机控制器140的主电路基板142、机身卡口150、电源160、卡片插槽170、电子取景器180、快门单元190、光学低通滤波器114、振动板115、外装部件101。 
在相机机身100上,从其前起依次配置有机身卡口150、快门单元190、振动板115、光学低通滤波器114、CMOS图像传感器110、CMOS电路基板113、主电路基板142及相机监视器120。 
CMOS图像传感器110通过将镜头单元200所形成的被摄体的光学像(以下统称为被摄体像)转换电信号而生成被摄体的图像数据。所生成的图像数据由CMOS电路基板113的AD转换器111(后述)被数字化。由AD转换器111所数字化的图像数据通过相机控制器140被施行各种各样的图像处理。在此所说的各种各样的图像处理,是指例如γ修正处理、白平衡修正处理、缺陷修正处理、YC转换处理、电子变焦处理、JPEG压缩处理等。 
CMOS图像传感器110根据由定时发生器112所生成的定时信号而动作。CMOS图像传感器110可以通过CMOS电路基板113的控制进行静止画面数据及运动画面数据的取得。所取得的运动画面数据还可用于直通图像的显示。 
在此,所谓直通图像是指运动画面数据中没有被记录在存储器卡171 中的图像。直通图像主要是运动画面,为了确定运动画面或静止画面的构图而在相机监视器120及电子取景器180(以下也称为EVF)中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CMOS图像传感器110是将被摄体的光学像进行摄像并转换为电气图像信号的摄像元件的一例。摄像元件的概念中包含CMOS图像传感器110或CCD图像传感器等光电转换元件。 
CMOS电路基板113是对CMOS图像传感器110进行驱动控制的电路基板。另外,CMOS电路基板113是对从CMOS图像传感器110输出的图像数据施行规定的处理的电路基板,包括如图3所示定时发生器112及AD转换器111。CMOS电路基板113是驱动控制摄像元件且对从摄像元件输出的图像数据施行AD转换等规定的处理的摄像元件电路基板之一例。 
相机监视器120是例如液晶显示器,将显示用图像数据作为图像进行显示。显示用图像数据是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或用于将数码相机1的拍摄条件、操作菜单等作为图像进行显示的数据等,且由相机控制器140生成。相机监视器120可有选择地显示运动画面或静止画面。 
如图5所示,相机监视器120配置在相机机身100的背面。也可以将相机监视器120配置在相机机身100任何处。相机监视器120相对于外装部件101的显示画面的角度可以变更。具体地如图1、图2及图5所示,相机机身100具有将外装部件101和相机监视器120以可旋转方式连结的铰链121。铰链121在横拍姿势的状态从背面侧看被配置在相机机身100的左端。铰链121具有在横拍姿势的状态下与铅垂方向平行配置的第1旋转轴、在横拍姿势的状态下与水平面平行配置的第2旋转轴。通过围绕第1及第2旋转轴使相机监视器120旋转,可以将相机监视器120的相对于外装部件101的姿势自由地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相机监视器120是设在相机机身100上的显示部之一例。作为显示部,除此之外可以使用有机EL、无机EL、等离子显示板等可显示图像的器件。另外,显示部不仅可以设在相机机身100的背面而且也可以设在侧面或上面等其它部位。 
电子取景器180将由相机控制器140生成的显示用图像数据作为图像进行显示。EVF180可以有选择地显示运动画面或静止画面。另外,EVF180 和相机监视器120有显示相同内容的情况和显示不同内容的情况,均由相机控制器140进行控制。EVF180具有显示图像等的EVF用液晶监视器181、使EVF用液晶监视器181的显示放大的EVF用光学系182、使用户眼睛挨近的目镜窗183。 
需要说明的是,EVF180也是显示部之一例。和相机监视器120不同点在于使用户眼睛挨近地观察。构造上的不同点在于,EVF180具有目镜窗183,相对于此,相机监视器120没有目镜窗183。 
另外,就EVF用液晶监视器181而言,当为透过型液晶时设有背光源(无图示)、当为反射型液晶时设有正光源(无图示),从而确保显示亮度。EVF用液晶监视器181为EVF用监视器之一例。EVF用监视器可以使用有机EL、无机EL、等离子显示板等可显示图像的器件。当为有机EL那样的自发光器件时,不需要照明光源。 
操作部130接受用户的操作。具体地如图1及图2所示,操作部130具有接受用户的快门操作的点动开关按键131、设在相机机身100上面的旋转式的拨号开关即电源开关132。点动开关按键131接受用户的快门操作。电源开关132在第1旋转位置使电源处于OFF、在第2旋转位置使电源处于ON。操作部130只要可接受用户的操作即可,包括按钮、开关杆、拨号盘、触摸面板等。电源开关132是用于操作电源的切换的电源操作部之一例。 
相机控制器140配置在主电路基板142上,对包括CMOS图像传感器110等各部的相机机身100的整体进行控制。就相机控制器140而言,与操作部130电连接,且从操作部130输入操作信号。相机控制器140在控制动作及图像处理动作时将DRAM141作为工作存储器使用。 
另外,相机控制器140将用于控制镜头单元200的信号经由机身卡口150及镜头卡口250发送至镜头控制器240,且间接地控制镜头单元200的各部。另外,相机控制器140经由机身卡口150及镜头卡口250从镜头控制器240接收各种信号。即,相机控制器140控制数码相机1整体。相机控制器140为机身控制部之一例。 
相机控制器140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 Memory)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贮存在ROM的程序被读 入CPU,由此可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 
例如图3所示,相机控制器140具有按照在电力供应停止的状态下使快门单元190保持开口状态的方式控制快门单元190的快门控制部145。快门控制部145这样控制快门单元190,由此可以在来自电源160的电力供应停止的状态下保持快门单元190的开口状态。 
另外,快门控制部145按照在例如镜头单元200从机身卡口150卸下的状态下使快门单元190保持开口状态的方式控制快门单元190。进而,快门控制部145按照在再生模式下使快门单元190保持开口状态的方式控制快门单元190。 
此外,如图3所示,相机控制器140具有探测镜头单元200是否被安装在相机机身100(更详细地说,机身卡口150)上的镜头探测部146。具体地说,当镜头单元200被安装在相机机身100上时,在相机控制器140和镜头控制器240之间进行信号的收发。镜头探测部146根据信号的收发判定是否安装有镜头单元200。上述的快门控制部145根据镜头探测部146的探测结果控制快门单元190。具体地说,快门控制部145按照在镜头单元200从机身卡口150卸下时快门单元190保持开口状态的方式控制快门单元190。 
需要说明的是,快门控制部145通过计算快门电机199的驱动信号可以把握凸轮部件190U的旋转位置。由此,快门控制部145可以辨认快门单元190状态(图6A、图6B、图6C的任一状态)。 
卡片插槽170可安装存储器卡171。卡片插槽170根据来自相机控制器140的控制来控制存储器卡171。具体地说,卡片插槽170向存储器卡171贮存图像数据、且从存储器卡171输出图像数据。例如卡片插槽170向存储器卡171贮存运动画面数据、且从存储器卡171输出运动画面数据。 
存储器卡171可贮存由相机控制器140通过图像处理所生成的图像数据。例如存储器卡171可贮存非压缩的RAW图像文件或被压缩的JPEG图像文件等。另外,经由卡片插槽170可以从存储器卡171输出事先被贮存在内部的图像数据或图像文件。从存储器卡171输出的图像数据或图像文件由相机控制器140进行图像处理。例如相机控制器140对从存储器卡171取得的图像数据或图像文件进行扩展等,生成显示用图像数据。 
存储器卡171还可以贮存由相机控制器140通过图像处理所生成的运动画面数据。例如存储器卡171可贮存按照运动画面压缩规格的H.264/AVC所压缩的运动画面文件。另外,经由卡片插槽170可以从存储器卡171输出事先贮存在内部的运动画面数据或运动画面文件。从存储器卡171输出的运动画面数据或运动画面文件由相机控制器140进行图像处理。例如相机控制器140对从存储器卡171取得的运动画面数据或运动画面文件施行扩展处理,生成显示用运动画面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存储器卡171是记录由摄像元件所生成的电信号的记录部之一例。记录部可以是如存储器卡171那样可安装于相机机身100的存储器,也可以是搭载于数码相机1上的存储器。 
电源160向数码相机1各部供应电力。电源160例如可以是干电池,也可以是充电电池。另外,电源160可以是经由电源电线等向数码相机1供应电力的外部电源。 
就机身卡口150而言,可安装镜头单元200,且在安装了镜头单元200的状态下保持镜头单元200。机身卡口150可与镜头单元200的镜头卡口250机械性连接或电连接。经由机身卡口150和镜头卡口250,在相机机身100和镜头单元200之间可以收发数据及/或控制信号。具体地说,机身卡口150和镜头卡口250在相机控制器140和镜头控制器240之间收发数据及/或控制信号。机身卡口150将从电源160接受的电力经由镜头卡口250供应到镜头单元200整体。 
具体地说,机身卡口150包括机身卡口环151和机身卡口接点保持部152。机身卡口环151是可嵌入镜头单元200的环状部件,且具有第1开口151a。根据其与镜头单元200的镜头卡口环251的光轴AX周围的旋转位置关系,成为镜头卡口环251与机身卡口环151嵌合的状态或未嵌合的状态。即,机身卡口环151和镜头卡口环251的旋转位置关系为第1状态的情况下,镜头卡口环251与机身卡口环151未嵌合,镜头卡口环251相对于机身卡口环151可以沿平行于光轴AX的方向(以下统称为光轴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可卸下)。 
另外,当在第1状态下将镜头卡口环251插入机身卡口环151,且使镜头卡口环251相对于机身卡口环151旋转时,镜头卡口环251与机身卡口环151嵌合。将这时的机身卡口环151和镜头卡口环251的旋转位置关系设定为第2状态时,则在旋转位置关系为第2状态下,机身卡口环151机械性地保持镜头单元200。由于机身卡口环151机械性地保持镜头单元200,因此要求机身卡口环151有一定程度的强度。从而,机身卡口环151优选由金属形成。 
机身卡口接点保持部152配置在机身卡口环151和快门单元190之间,且具有多个电接点153。在镜头单元200被安装在机身卡口150上的状态下,多个电接点153分别与镜头卡口250具有的多个电接点253相接触。在机身卡口150的电接点153和镜头卡口250的电接点253相接触的状态下,机身卡口150和镜头卡口250可电连接。另外,经由机身卡口150的电接点153和镜头卡口250的电接点253,在相机机身100和镜头单元200之间进行电力的供应、数据及控制信号的收发。 
如图2所示,机身卡口接点保持部152具有第2开口152a。第2开口152a的内径比机身卡口环151的第1开口151a的内径小。机身卡口接点保持部152是防止镜头单元200向相机机身100的进入的保护部件之一例。 
快门单元190是所谓的幕帘式快门,且配置在机身卡口150和CMOS图像传感器110之间。快门单元190按照可将镜头单元200和CMOS图像传感器110之间的光路隔断的方式设置,且具有可取开口状态及闭口状态的快门机构198、驱动快门机构198的快门电机199(快门驱动部之一例)。快门机构198主要具有后幕190A、前幕190B、具有开口部190D的快门保持框190C。快门电机199例如为步进电机,通过相机控制器140的快门控制部145进行控制。 
快门单元190按照在电力未供应的状态下可机械性地保持开口状态、且在相机机身100的电源的供应停止的状态下机械性地保持开口状态的方式通过相机控制器140进行控制。在此,所谓机械性地保持开口状态是指不使用电力而保持开口状态。作为机械性地保持开口状态具体的构成,例如可举出前幕及后幕在与开口状态相对应的位置通过使用特定的部件得以保持的构成、及前幕及后幕在与开口状态相对应的位置通过永久磁铁的磁力得以保持的构成。 
下面,使用图6A~图6D对快门单元190的实施方式之一例进行说明。 图6A是快门单元190的闭口状态(第2状态之一例)的示意图。图6B是快门单元190的开口状态(第1状态之一例)的示意图。图6C是快门单元190的移行准备状态的示意图。图6D是快门单元190的移行中的示意图。 
首先使用图6A说明闭口状态。后幕190A经由第1弹簧190E向上方向、即自开口部190D退避的方向拉伸。另外,前幕190B经由第2弹簧190F向上方向、即遮蔽开口部190D的方向拉伸。在后幕移行部件190G安装有第1吸附片190H。另外,后幕移行部件190G在上下方向可移动,经由第3弹簧190I向下方向施力。在前幕移行部件190J安装有第2吸附片190K。另外,前幕移行部件190J在上下方向可移动,经由第4弹簧190L向下方向施力。第3弹簧190I的弹簧系数比第1弹簧190E大。另外,第4弹簧190L的弹簧系数比第2弹簧190F大。第1弹簧190E、第2弹簧190F、第3弹簧190I及第4弹簧190L例如安装在快门保持框190C上。 
在第1电磁线圈190M和第1吸附片190H相接触、且第2电磁线圈190N和第2吸附片190K相接触的状态下,向第1电磁线圈190M及第2电磁线圈190N通电时,通过电磁力使第1吸附片190H被吸附在第1电磁线圈190M上、且第2吸附片190K被吸附在第2电磁线圈190N上。第1电磁线圈190M及第2电磁线圈190N例如安装在快门保持框190C上。在闭口状态(图6A)下,不向第1电磁线圈190M及第2电磁线圈190N中通电。 
后幕190A和前幕190B在上下方向可移动。在后幕190A设有第1抵接部190P,在前幕190B设有第2抵接部190Q。后幕移行部件190G的下部和第1抵接部190P的上部相接触。第1抵接部190P的上下的移动范围的上端根据后幕移行部件190G的位置来确定。 
装送部件190R按照在上下方向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且经由第5弹簧190S向下方向拉伸。装送部件190R具有第1销190T,第1销190T与由凸轮部件190U驱动的装送杆190V抵接。凸轮部件190U被快门电机199旋转驱动。将在闭口状态(图6A)下的凸轮部件190U的旋转位置设为闭口位置PA。在凸轮部件190U为闭口位置PA的状态下,凸轮部件190U不会对装送杆190V的第2销190W赋予力,因此,在该状态下,装送部 件190R及装送杆190V经由第5弹簧190S向下侧拉伸。 
装送部件190R可与后幕移行部件190G的下部及前幕移行部件190J的下部接触。在闭口状态(图6A)下,由于装送部件190R处于下侧,经由第3弹簧190I及第4弹簧190L的弹力,后幕190A及前幕190B向下侧拉伸。该结果,后幕190A对抗第1弹簧190E的弹力而遮蔽开口部190D,前幕190B对抗第2弹簧190F的弹力而自开口部190D向下侧退避。 
装送部件190R的第3销190X插入旋转杆190Y的导向切口192。旋转杆190Y的旋转轴191由快门保持框190C支承,因此,旋转杆190Y相对于快门保持框190C可旋转。当装送部件190R上下移动时,第3销190X被导向切口192引导,其结果,随着装送部件190R的上下运动而旋转杆190Y旋转。 
旋转杆190Y的与导向切口192相反侧的自由端部190Z,在上下方向向第3销190X侧的端部的相反侧移动。旋转杆190Y的构成为,描绘出自由端部190Z与前幕190B的第2抵接部190Q的上部可接触的轨迹。在闭口状态(图6A)下,由于自由端部190Z位于上,前幕190B的第2抵接部190Q和自由端部190Z不接触。 
这样,快门单元190可机械性地保持闭口状态(图6A)。 
接着,使用图6B说明开口状态。从闭口状态(图6A)凸轮部件190U经由快门电机199以右旋转方式旋转时,凸轮部件190U按压第2销190W,装送杆190V以左旋转方式旋转。这时,装送杆190V和装送部件190R的第1销190T相接触,因此,装送部件190R对抗第5弹簧190S的弹力而向上方向移动。然后,装送部件190R与后幕移行部件190G的下部及前幕移行部件190J下部接触,后幕移行部件190G及前幕移行部件190J经由装送部件190R由装送杆190V推向上方。这样一来,通过第1弹簧190E及第2弹簧190F的弹力,后幕190A的第1抵接部190P在与后幕移行部件190G的下部接触的状态下向上方移动,前幕190B的第2抵接部190Q在与前幕移行部件190J的下部接触的状态下向上方移动。 
当装送部件190R向上移动时,同时,旋转杆190Y以右旋转方式旋转,当装送部件190R向上的移动推进一定程度时,旋转杆190Y的自由端部190Z与前幕190B的第2抵接部190Q接触,前幕190B通过旋转杆 190Y向下方退回。当凸轮部件190U旋转直到图6B所示的位置(开口位置PB)停止时,各部件都成为图6B所示的状态。 
在图6B所示的状态下,虽然在装送部件190R上作用有第5弹簧190S、第3弹簧190I及第4弹簧190L的弹力,但是由于装送杆190V的第2销190W跃上与凸轮部件190U的回転中心同心的凸轮面,通过自装送杆190V作用于凸轮部件190U的力,而凸轮部件190U不会旋转。因此,即使对快门电机199没有通电,凸轮部件190U及第2销190W也会保持图6B所示的状态,装送部件190R也可被保持在位于上的状态。 
该结果,前幕移行部件190J及后幕移行部件190G通过装送部件190R被保持在位于上的状态。这时,第1吸附片190H保持在被推压在第1电磁线圈190M上的状态,第2吸附片190K保持在被推压在第2电磁线圈190N上的状态。即使在第1电磁线圈190M及第2电磁线圈190N中不通电,这些状态也可保持住。 
另外,后幕190A通过第1弹簧190E的弹力被保持在上的位置,即自开口部190D退避的位置。另外,旋转杆190Y的自由端部190Z保持在位于下的状态,因此,前幕190B通过自由端部190Z被保持在下的位置、即自开口部190D退避的位置。也就是说,通过上述的各部件的状态被机械性地保持,由此机械性地保持快门单元190的开口状态(图6B),而使向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光路开启。 
这样,通过将凸轮部件190U旋转驱动直到图6B所示的开口位置PB,由此快门单元190即使没有电力的供应也可以机械性地保持开口状态(图6B)。 
接着,使用图6C说明移行准备状态。用户压入相机机身100的点动开关按键131时,第1电磁线圈190M及第2电磁线圈190N通电,第1电磁线圈190M吸附第1吸附片190H,第2电磁线圈190N吸附第2吸附片190K。之后,当将凸轮部件190U向右方向旋转驱动直到图6C所示的位置(移行准备位置PC)时,装送杆190V及装送部件190R的机械性保持被解除,装送杆190V以右旋转方式旋转。当装送杆190V以右旋转方式旋转时,装送部件190R通过第5弹簧190S的弹力向下侧移动。这时,通过第1电磁线圈190M及第2电磁线圈190N的吸附力,后幕移行部件 190G及前幕移行部件190J保持在位于上的状态。进而通过第1弹簧190E的力来保持后幕190A的开口状态。 
另一方面,伴随装送杆190V的旋转,旋转杆190Y以左旋转方式旋转,且使自由端部190Z及第2抵接部190Q的接触解除。该结果,前幕190B通过第2弹簧190F的弹力,上升到第2抵接部190Q和前幕移行部件190J相接触的位置。即,前幕190B遮蔽开口部190D。当第2抵接部190Q和前幕移行部件190J接触时,前幕190B在闭口位置停止,保持遮蔽状态。这时,装送部件190R自后幕移行部件190G及前幕移行部件190J的下方向的移行路径退避。 
接着,用图6D表示移行中的状态。在移行中,凸轮部件190U、装送杆190V、装送部件190R及旋转杆190Y的运动不变。当从移行准备状态(图6C)遮蔽向第2电磁线圈190N的通电时,作用于第2电磁线圈190N和第2吸附片190K之间的吸附力被解除。这样一来,由于经由前幕移行部件190J作用于前幕190B的第4弹簧190L的下方向的弹力,大于附加在前幕190B的第2弹簧190F的上方向的弹力,所以前幕190B向下方移行,其结果,开口部190D打开。 
当在前幕190B开始移行后(也就是说遮蔽了向第2电磁线圈190N的通电后)、遮蔽向第1电磁线圈190M的通电时,第1电磁线圈190M和第1吸附片190H的吸附力被解除。这样一来,由于经由后幕移行部件190G作用于后幕190A的第3弹簧190I的下方向的弹力,大于作用于后幕190A的第1弹簧190E的上方向的弹力,因此后幕190A向下方向移行,其结果,开口部190D由后幕190A遮蔽。前幕190B和后幕190A在维持间隙S的状态下进行移行。当移行结束时,变为闭口状态(图6A)。 
在前幕190B及后幕190A的移行中,在前幕190B及后幕190A之间形成的间隙S所通过的光会射入CMOS图像传感器110。通过前幕190B及后幕190A的移行,间隙S自上而下移动,CMOS图像传感器110整体被曝光。可以通过适当调节间隙S的尺寸来控制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曝光时间。具体地说,通过将从前幕190B的保持解除到后幕190A的保持解除的时间设定为要曝光的时间,就能够以要求的曝光时间对CMOS图像传感器110进行曝光。 
在再次进行静止画面拍摄模式或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运动画面的拍摄时,从遮光状态(图6A)使凸轮部件190U旋转到开口位置PB,由此移行到开口状态(图6B)。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构成是机械性地保持开口状态的快门单元之一例。另外,凸轮部件190U、装送杆190V、装送部件190R、旋转杆190Y及第1弹簧190E等,是保持快门单元190的开口状态的机械锁闭机构之一例。 
光学低通滤波器114消除被摄体光的高频成分。具体地说,光学低通滤波器114将由镜头单元200形成的被摄体像分离,使其达到比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像素的节距粗糙的解像度。通常,CMOS图像传感器等摄像元件在各像素中配置有叫做拜耳(bayer)排列的RGB色的滤色器或YCM色的补色滤色器。从而,当对1像素进行解像时不仅会产生伪色,而且在重复图案的被摄体中,发生难看的乱真纹现象。进而,在光学低通滤波器114中还兼备用于切断红外光的Ir截止滤波器功能。 
将振动板115配置在从镜头单元200到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光路上,且比CMOS图像传感器110更靠前(被摄体侧)配置。振动板115防止尘埃向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付着,并且将附着在自身的尘埃通过振动而震落。具体地说,振动板115具有被支承在外装部件101的基框(未图示)、透明的薄的保护片115b、对保护片115b付与振动的压电元件(未图示)。通过在压电元件上附加交流电压而使压电元件振动,相对于基框使保护片115b振动。 
如图2及图4所示,保护片115b具有:在卸下镜头单元200的状态下从快门单元190的开口部190D向外部露出的露出区域A1。在露出区域A1的前面(被摄体侧一面)形成有防模糊层。具体地说,在露出区域A1涂敷有氧化钛等透明的光催化剂。该光催化剂使可见光透过。 
需要说明的是,防模糊层也可以在光学低通滤波器114的前面、或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前面形成。作为优选,在从镜头单元200到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光路上所配置且使来自镜头单元200的光透过的部件中的、在最前方配置的部件的前面,设置防模糊层。在本实施方式中,使来自镜头单元200的光透过的部件中的、且形成有防模糊层的振动板115被 配置在最前方,所以,即使快门单元190为开口状态,从机身卡口150进入的唾液等水分或油分等,也可以通过作为光催化剂的氧化钛从振动板115的表面被容易地除去。 
具体地说,光与氧化钛接触而使电子飞出,产生强的氧化力。具有该强的氧化力的表面从空气中的氢氧化物离子夺取电子,氢氧化物离子成为非常不稳定的氢氧化物游离基。由于氢氧化物游离基也具有强的氧化力,因此从处于附近的有机物夺取电子,有机物变为二氧化碳和水分被放入空气中。另外,通过使振动板115振动,其结果会更加显著。此外,作为光催化剂优选酸化钛那样的吸收紫外线的催化剂,或吸收红外线的催化剂。由于这些催化剂可透过可见光,因此能够到达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可见光的减少得以抑制。 
(1-3:镜头单元的构成) 
镜头单元200具备光学系、镜头控制器240、镜头卡口250、光圈单元260、镜筒290。镜头单元200的光学系包括可变焦距透镜210、OIS透镜220及聚焦透镜230。光学系被收容在镜筒290的内部。另外,在镜筒的外部设有变焦环213、聚焦环234及OIS开关224。 
可变焦距透镜210是用于使由镜头单元200的光学系所形成的被摄体的光学像(以下统称为被摄体像)的倍率改变、即使光学系的焦点距离改变的镜头。可变焦距透镜210由1片或多片透镜构成。可变焦距透镜210包括光学系的第1透镜群L1和第2透镜群L2。通过使可变焦距透镜210沿与光轴AX平行的方向移动,来改变光学系的焦点距离。 
变焦环213为筒状的部件,在镜筒290的外周面可以旋转。就驱动机构211而言,当由用户操作变焦环213时,将该操作传递至可变焦距透镜210,而使可变焦距透镜210沿光学系的光轴AX方向移动。 
检测器212检测驱动机构211中的驱动量。镜头控制器240及/或相机控制器140可以通过取得该检测器212中的检测结果来把握光学系中的焦点距离。另外,镜头控制器240及/或相机控制器140可以通过取得该检测器212中的检测结果来把握可变焦距透镜(L1,L2等)在镜头单元200内的光轴AX方向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驱动机构211只要可以使变焦距镜头210沿光轴AX方向移动即可。例如,就驱动机构211而言, 也可以按照变焦环213等操作部的旋转位置,将自电动机等的驱动力产生部的驱动力传递至可变焦距透镜210,且将可变焦距透镜210移动至与变焦环213的旋转位置相对应的光轴AX方向的位置。 
OIS透镜220是用于对由镜头单元200的光学系所形成的被摄体像的抖动进行修正的透镜。OIS透镜220由一片或多片透镜构成。致动器221接受来自OIS用IC223的控制,在垂直于光学系的光轴AX的面内驱动OIS透镜220。 
致动器221例如可以用磁铁和平板线圈来实现。位置检测传感器222是检测在垂直于光学系的光轴AX的面内的OIS透镜220的位置的传感器。位置检测传感器222例如可以用磁铁和霍尔元件来实现。OIS用IC223根据位置检测传感器222的检测结果及陀螺传感器等抖动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控制致动器221。OIS用IC223从镜头控制器240获得抖动检测器的检测结果。另外,OIS用IC223对镜头控制器240发送表示光学像抖动修正处理的状态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OIS透镜220是抖动修正部之一例。作为修正因数码相机1的抖动而产生的被摄体像的抖动的装置,也可以应用生成根据来自CCD的图像数据所修正后的图像数据的电子式抖动修正。另外,作为减小因数码相机1的抖动所产生的CMOS图像传感器110和被摄体像的相对抖动的装置,也可以采用使CMOS图像传感器110在和光学系的光轴AX平行的、垂直的面内进行驱动的构成。 
OIS开关224是用于操作OIS的操作部之一例。当将OIS开关224置于OFF时,OIS透镜220不能动作。当将OIS开关224置于ON时,OIS透镜220可以动作。 
聚焦透镜230是用于使光学系在CMOS图像传感器110上形成的被摄体像的聚焦状态改变的透镜。聚焦透镜230用一片或多片透镜构成。可变焦距透镜210通过在和光学系的光轴AX平行的方向移动来改变被摄体像的聚焦状态。 
聚焦电机233根据镜头控制器240的控制,按照聚焦透镜230沿光学系的光轴AX进退的方式进行驱动。由此,可以使由光学系在CMOS图像传感器110上所形成的被摄体像的聚焦状态改变。聚焦电机233可以自可 变焦距透镜210的驱动独立地驱动聚焦透镜230。具体地说,聚焦电机233以第2透镜群L2为基准,在光轴AX方向上驱动聚焦透镜230。换言之,聚焦电机233可以使第2透镜群L2和聚焦透镜230的光轴AX方向的相对距离变更。聚焦透镜230和聚焦电机233与第2透镜群L2一起在光轴AX方向移动。从而,当通过变焦动作使第2透镜群L2在光轴AX方向移动时,聚焦透镜230及聚焦电机233也在光轴AX方向上移动。另外,在第2透镜群L2静止于光轴AX方向的状态下,聚焦电机233也能够以第2透镜群L2为基准,在光轴AX方向驱动聚焦透镜230。聚焦电机233可以用DC电动机或步进电机、伺服电动机、超声波电动机等来实现。 
相对位置检测器231及绝对位置检测器232是生成表示聚焦透镜230的驱动状态的信号的编码器。相对位置检测器231具有磁刻度尺和磁传感器,检测磁变化而输出对应磁变化的信号。磁传感器例如为MR传感器。绝对位置检测器232是检测聚焦透镜230的相对于第2透镜群L2的原点位置的原点检测器。绝对位置检测器232例如为光传感器。镜头控制器240根据来自绝对位置检测器232的信号辨别聚焦透镜230是否处于原点。这时,镜头控制器240将设于内部的计数器243的值重置。该计数器243根据相对位置检测器231输出的信号来将磁变化的极值进行计数。由此,镜头控制器240通过检测距作为绝对位置的原点位置的相对位置,可以把握聚焦透镜230的相对于第2透镜群L2的光轴AX方向的位置。另外,如上所述,镜头控制器240可以把握第2透镜群L2在镜头单元200内的光轴AX方向的位置。因而,镜头控制器240可以把握聚焦透镜230在镜头单元200内的光轴AX方向的位置。 
光圈单元260是调节透过光学系的光的量的光量调节部件。光圈单元260具有可遮蔽透过光学系的光的光线的一部分的光阑叶片、驱动光阑叶片并变更其遮蔽量而调节光量的光阑驱动部。相机控制器140根据CMOS图像传感器110接受的光的量、是否进行静止画面拍摄还是进行运动画面拍摄、是否进行优先设定光圈值的操作等,对光圈单元260指示动作。 
镜头控制器240根据来自相机控制器140的控制信号,控制OIS用IC223或聚焦电机233等镜头单元200的各部。另外,从检测器212、OIS用IC223、相对位置检测器231、绝对位置检测器232等接收信号并发送 到相机控制器140。镜头控制器240经由镜头卡口250及机身卡口150进行与相机控制器140的收发。镜头控制器240在进行控制时,将DRAM241用作工作存储器。另外,闪速存储器242保存镜头控制器240进行控制时使用的程序或参数。 
(1-4:构成上的特征) 
相机机身100没有镜箱装置。而且可以缩短凸缘衬圈,可以使相机机身100小型化。进而,由于凸缘衬圈较短,光学系的设计自由度增加,镜头单元200能够小型化。因而,数码相机1能够小型化。 
但是,当省略镜箱装置的情况下,因为在机身卡口150附近配置有快门单元190等零部件,因此,在机身卡口150内镜头单元200以偏斜的状态进入,而使这些部件损坏之虞存在。 
图7表示镜头单元200安装时的状态之一例。虚线的假想圆C1是和镜头单元200的外径相同大小的圆。假想圆C1和机身卡口环151的第1开口151a在两点P1及P2接触。在该状态下,假想圆C1有可能进入相机机身100。假想圆C1在镜头单元200和机身卡口环151接触的两点P1及P2的连结线通过机身卡口环151的第1开口151a的中心的情况下,最进入相机机身100。另外,假想圆C1的直径越小,假想圆C1越进入相机机身100。 
在使镜头单元200以相对于机身卡口环151偏斜的状态与机身卡口环151接触时,镜头单元200的一部分进入相机机身100的内部。在图7所示的状态下,镜头单元200在通过点P且正交于纸面的线与机身卡口环151的第1开口151a相交的两点,与机身卡口环151接触。而且,当在这两点的接触状态得以维持下使镜头单元200倾斜时,镜头单元200和点P2接触。在该状态下,镜头单元200最进入相机机身100。这样,当镜头单元200以偏斜的状态与机身卡口环151接触时,则进入相机机身100的内部。 
在数码相机1中,由于伴随相机机身100的小型化,镜头单元200也被小型化,所以镜头单元200的外径变小(也就是说假想圆C1变小),镜头单元200进入相机机身100的量容易变大。另外,由于可以减小相机机身100的凸缘衬圈,因此容易将零部件配置在机身卡口150附近,该结果, 镜头单元200和相机机身100的内部的部件易发生干扰。特别是快门单元190的后幕190A或前幕190B的強度较弱,容易损坏。此外,镜头单元200有时也在外部设置OIS开关224那样的突出的操作部。也可认为这种部件如图7那样进入相机机身100内部。 
于是,快门单元190在来自电源160的电力的供应停止的状态下,可以保持开口状态。具体地说,快门单元190具有机械锁闭机构,以在来自电源160的电力的供应停止的状态下机械性地保持开口状态的方式,通过相机控制器140进行控制。从而,在电力的供应停止的状态下,快门单元190保持开口状态,在来自电源160的电力的供应停止的状态下更换镜头单元200那样的情况下,即使误将镜头单元200侵入相机机身100的内部,也可防止快门单元190(特别是后幕190A或前幕190B)的损坏。 
另外,图7的镜头单元200的位置表示了在没有机身卡口接点保持部152的情况下的进入相机机身100的进入状态,但是因为比快门单元190更靠前由机身卡口接点保持部152和镜头单元200发生干扰,所以可以防止镜头单元200和快门单元190接触。 
另外,由于机身卡口接点保持部152的第2开口152a的内径小于机身卡口环151第1开口151a的内径,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镜头单元200进入内部,更加可靠地防止快门单元190的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保持快门单元190的开放,在从镜头单元200到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光路上所配置的且透过来自镜头单元200的光的部件中的、最靠前方所配置的部件的前面,有可能附着唾液等水分或油分等,但是通过在振动板115的前面设置防模糊层可以减少该问题。 
(2:动作) 
(2-1:静止画面拍摄动作) 
当通过操作部130的操作选择了静止画面拍摄模式时,相机控制器140按照进行运动画面拍摄的方式控制CMOS图像传感器110。所拍摄的运动画面在相机监视器120或EVF180中显示。这时,运动画面不被记录在存储器卡171。用户通过相机监视器120或EVF180确定构图。AE控制及AF控制根据从CMOS图像传感器110输出的图像数据来进行。这时,快门单元190机械性地保持开口状态。具体地说,后幕190A被机械性地 保持在与开口状态(图6B)相对应的位置。 
当操作点动开关按键131时,如上所述驱动快门单元190,经过移行准备状态(图6C)后,移行后幕190A及前幕190B(图6D),对CMOS图像传感器110进行曝光。这时,通过CMOS图像传感器110取得图像数据。相机控制器140对图像数据施行规定的图像处理,将图像数据或运动画面数据记录在存储器卡171。其后,相机控制器140的快门控制部145按照机械性地保持快门机构198的开口状态的方式控制快门单元190的快门电机199。具体地说,根据在快门控制部145生成的控制信号,通过快门电机199旋转驱动凸轮部件190U直到图6B所示的开口位置PB,机械性地保持图6B所示的开口状态。由此,即使在静止画面拍摄模式的中途来自电源160的电力的供应停止,也可以在电力的供应停止的状态下保持快门单元190开口状态,可以防止在从相机机身100卸下镜头单元200的状态下,快门单元190的前幕190B及后幕190A损坏。 
(2-2:运动画面拍摄動作) 
通过操作部130的操作选择了运动画面拍摄模式时,相机控制器140控制CMOS图像传感器110进行运动画面拍摄。所拍摄的运动画面在相机监视器120或EVF180中显示。这时,在存储器卡171中不记录运动画面。用户通过相机监视器120或EVF180确定构图。AE控制及AF控制根据从CMOS图像传感器110输出的图像数据来进行。 
当操作操作部130,指示开始运动画面记录时,相机控制器140对从CMOS图像传感器110输出的运动画面数据施行规定的处理,将运动画面数据或运动画面文件记录在存储器卡171中。当操作操作部130而指示停止运动画面记录时,相机控制器140停止运动画面数据或运动画面文件的记录。 
在运动画面拍摄模式下,相机控制器140的快门控制部145按照机械性地保持快门机构198的开口状态的方式,控制快门单元190的快门电机199。具体地说,根据在快门控制部145中生成的控制信号,通过快门电机199旋转驱动凸轮部件190U直到图6B所示的开口位置PB,机械性地保持图6B所示的开口状态。由此,即使在运动画面拍摄模式的中途来自电源160的电力的供应停止,也可以在电力的供应停止的状态下保持快门 单元190的开口状态,可以防止在镜头单元200从相机机身100卸下的状态下,快门单元190的前幕190B及后幕190A损坏。 
(2-3:再生动作) 
当通过操作部130的操作选择了再生模式时,相机控制器140扩展从存储器卡171取得的图像数据、图像文件、运动画面数据或运动画面文件,生成显示用图像数据或显示用运动画面数据。相机监视器120或EVF180中显示显示用图像数据或显示用运动画面数据。 
在再生模式下,相机控制器140的快门控制部145按照机械性地保持快门单元190为开口状态的方式控制快门单元190。具体地说,快门控制部145通过计数快门电机199的驱动信号,可以把握凸轮部件190U的旋转位置。如果凸轮部件190U偏离图6B所示的开口位置PB,快门控制部145则驱动快门电机199,以使凸轮部件190U变为开口位置PB。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凸轮部件190U已经处于开口位置PB,则快门控制部145不必驱动快门电机199。 
通过这样的控制,能够在再生模式下使快门单元190机械性地保持开口状态。因而,即使在再生模式的中途来自电源160的电力的供应停止,也可以在电力的供应停止的状态下保持快门单元190开口状态。 
(2-4:其它动作) 
在其它的动作模式下,例如在进行相机的各种设定的模式下,基本上,相机控制器140的快门控制部145也会控制快门单元190,机械性地保持其开口状态。从而,即使不经意地停止来自相机机身100的电源160电力的供应,也能够在来自电源160的电力的供应停止的状态下可靠地保持快门单元190的开口状态。 
(2-5:快门单元动作的归纳) 
如上所述,快门单元190在来自电源160的电力的供应停止的状态下保持开口状态。该动作通过上述快门单元190由相机控制器140在来自电源160的电力的供应停止前进行控制而被实现。 
在来自电源160的电力的供应停止的状态下,不能检测镜头单元200从相机机身100卸下的状态。即,镜头单元200从相机机身100卸下之后,有时不能将快门单元190保持在开口状态。但是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相机机 身100而言,由于在来自电源160的电力的供应停止的状态下快门单元190为开口状态,因此在将镜头单元200安装到相机机身100上时镜头单元200进入机身卡口150内所造成的快门单元190的损坏可得以降低。 
(3:特征) 
对以上说明的数码相机1的特征归纳如下。 
(1) 
在相机机身100中,按照在电力的供应停止的状态下保持快门单元190为开口状态的方式,在电力的供应停止前,快门单元190由快门控制部145控制。由此,可以在电力的供应停止的状态下保持快门单元190的开口状态,可以防止在镜头单元200从相机机身100卸下的状态下快门单元190的损坏。 
另外,由于快门单元190可机械性地保持开口状态(图6B所示的状态),因此在电力的供应停止的状态下保持快门单元190的开口状态,就变得容易。 
(2) 
快门单元190具有快门机构198、驱动快门机构198的快门电机199。快门电机199可向机械性地保持开口状态的第1状态(图6B所示的状态)、保持闭口状态的第2状态(图6A所示的状态)驱动快门机构198。并且快门控制部145在规定的条件下将快门机构198驱动至图6B所示的状态。 
例如通过镜头探测部146检测在机身卡口150上是否安装有镜头单元200,在镜头单元200从机身卡口150卸下的情况下,通过快门控制部145控制快门单元190,以保持快门单元190为开口状态。更详细地说,快门控制部145在镜头单元200从机身卡口150卸下的情况下,控制快门电机199,以使快门机构198驱动至图6B所示的状态。因此,即使在电源为ON的状态下镜头单元200从相机机身100卸下,也可保持快门单元190的开口状态,可以防止快门单元190的损坏。 
另外,在再生模式下,通过快门控制部145控制快门单元190,以保持快门单元190为开口状态。更详细地说,在再生模式下,通过快门控制部145控制快门电机199,以使快门机构198驱动至图6B所示的状态。根据这种构成,即使在再生模式下电源变为OFF,也可保持快门单元190 的开口状态。 
此外,在电源开关132被置于OFF的情况下,按照保持快门单元190为开口状态的方式由快门控制部控制快门单元190。更详细地说,在电源开关132被置于OFF的情况下,通过快门控制部145控制快门单元190,以使快门机构198驱动至图6B所示的状态。根据这种构成,能够在电源的供应停止前将快门单元190切换至开口状态。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只要是相机机身100,就能够可靠的防止快门单元190的损坏。 
(3) 
如图2及图3所示,由于机身卡口接点保持部152的第2开口152a的内径小于机身卡口150环的第1开口151a的内径,即使镜头单元200的一部分从机身卡口环151的第1开口151a侵入相机机身100的内部,通过机身卡口接点保持部152也可以防止镜头单元200的侵入,从而可以防止快门单元190等零部件的损坏。 
(4) 
当在镜头单元200从机身卡口150卸下的状态下快门单元190保持开口状态时,配置在CMOS图像传感器110或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被摄体侧的光学低通滤波器114容易被灰尘或唾液等物质污染。 
在该相机机身100中,由于在从镜头单元200到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光路上配置有保护片115b,所以可以防止CMOS图像传感器110及光学低通滤波器114被污染。 
另外,由于在保护片115b的露出区域A1设有包含光催化剂的防模糊层,因此容易抑制或除去保护片115b的污染。此外,由于防模糊层是透过光的光催化剂,因此,在保护片115b表面设置防模糊层也可以将被摄体光有效地导入CMOS图像传感器110。 
<第2实施方式> 
在此,仅对和第1实施方式的相机机身100不同的方面进行说明,省略共同的部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和第1实施方式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构成,附加同一标记。下面,对第2实施方式的相机机身300进行说明。图8A是机身卡口150及其周边的平面图。图8B是相机机身 300的概略构成图。 
第1实施方式的相机机身100,虽然具有振动板115及在其前面具有防模糊层,尽管如此,有时也会附着尘埃等污物。该情况下,用户可以用布等擦拭该面将污物擦掉。 
但是,难以彻底除掉污垢。尤其是污垢在使布等移动后的区域的一端移动,污垢容易残留在此处。 
于是,在该相机机身300中,在从镜头单元200到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光路上所配置、且使来自镜头单元200的光透过的部件中的最靠前方所配置的部件上,设有可以残留污垢的区域。 
具体地说,如图8A及图8B所示,相比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机身卡口接点保持部352的第2开口352a大于机身卡口接点保持部152的第2开口152a,快门单元390的开口部390D大于快门单元190的开口部190D。因此,振动板115的保护片115b明显地露出在外部。 
更详细地说,保护片115b具有:在镜头单元200卸下的状态下从快门单元390的开口部390D露出在外部的露出区域A11。和前述露出区域A1同样地,在露出区域A11的前面(被摄体侧的面)形成有防模糊层。具体地说,在露出区域A11涂敷有氧化钛等透明的光催化剂。该光催化剂可使可见光透过。露出区域A11还具有透过区域A12及外侧区域A13。 
透过区域A12对应于保护片115b中的通过镜头单元200的光所通过的区域118,被配置在从镜头单元200到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光路上。外侧区域A13从被摄体侧看,在比透过区域A12更靠外侧的范围形成,且被配置在镜头单元200的光路外。因此,通过镜头单元200的光不会从外侧区域A13通过。也就是说,和透过区域A12不同,外侧区域A13是指可以残留污垢的区域。例如外侧区域A13外形尺寸比透过区域A12的外形尺寸大1mm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外侧区域A13虽然设置在透过区域A12的整个外周,但也可以设置在透过区域A12的外侧的一部分。 
这样,由于露出区域A11具有在透过区域A12的周边部所形成的外侧区域A13,因此,仅仅通过使附着在透过区域A12的尘埃等附着物移动到光学性无效的外侧区域A13,就可以清扫透过区域A12,容易地进行保护片115b的清扫。 
另外,按照向外侧区域A13使污垢容易移动的方式,将比振动板115更靠被摄体侧所配置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快门单元390的开口部390D,从被摄体侧看设定得比由CMOS图像传感器110转换为图像数据的被摄体光通过快门单元390内的区域119大。具体地说,开口部390D比区域119更靠外侧大1mm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虽然开口部390D相对于区域119在全方位均大,但也可以只是在局部的方向大。 
此外,将表示露出区域A11的透过区域A12和外侧区域A13的边界的四个记号117设置在振动板115的保护片115b上。用户从机身卡口环151可看到相机机身300的内部,可以用布等擦拭振动板115的污垢。就污垢而言,从前面看会残留在快门单元190的开口区域附近,即,从前面看会残留在比透过区域A12更靠外侧的范围。但是,该部分的污垢对所拍摄的图像造成的影响较小。另外,通过设置记号117,用户容易辨认需要清扫到哪里。因而,用户参考记号117使污垢移动到比透过区域A12更靠周围的外侧区域A13,由此能够可靠地进行至少透过区域A12的清扫。 
需要说明的是,CMOS图像传感器110根据规定的区域116中所包含的各像素的电荷生成图像数据。由CMOS图像传感器110转换为图像数据的被摄体光,是指从镜头单元200导入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被摄体光中的、到达规定区域116的被摄体光。 
<其它实施方式> 
本発明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方式,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形及修正。 
(A) 
在前述的第1及第2实施方式中,快门单元190具有后幕190A和前幕190B,但是不具有前幕190B也可。该情况下,通过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驱动控制实现与前幕190B同样的功能。具体地说,CMOS图像传感器110将各像素的电荷从上的线依次重置。而且,按照紧跟着各线的重置动作向下移动的方式,后幕190A将向CMOS图像传感器110的光从上的线依次遮蔽。只要这样操作,各像素将从重置起到入射光被遮光为止的期间所曝光的量的电荷进行蓄积。需要说明。在该情况下,后幕190A 也可以机械性地保持开口状态。 
(B) 
防模糊层也可以是不易带上指纹的多层膜AR涂层等。 
(C) 
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数码相机1具有相机监视器120及EVF180双方,但为仅具有相机监视器120及EVF180中的一方的构成也可。 
(D) 
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例示了具有OIS透镜220的数码相机1,但为未搭载手动抖动修正功能的数码相机也可。 
(E) 
电接点153由机身卡口环151进行保持也可。例如将电接点153设置在机身卡口环151的内周和外周之间也可。 
(F) 
作为相机机身100及数码相机1,除可拍摄静止画面及运动画面的装置以外,可以考虑只能拍摄静止画面的装置及只能拍摄运动画面的装置。 
另外,为了获得有关各特征所记载的效果,所记载的特征以外的构成可以变形或削除。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可安装镜头单元的相机机身及具备该相机机身的摄像装置。 
符号说明 
1数码相机(摄像装置之一例) 
100、300相机机身 
110CMOS图像传感器(摄像元件之一例) 
111AD转换器 
112定时发生器 
113CMOS电路基板 
114光学低通滤波器 
115振动板 
115b保护片 
117记号 
120相机监视器(显示部之一例) 
121铰链 
130操作部 
131点动开关按键 
132电源开关(电源操作部之一例) 
140相机控制器 
141DRAM 
142主电路基板 
145快门控制部 
146镜头探测部 
150机身卡口 
151机身卡口环 
151a第1开口 
152机身卡口接点保持部 
152a第2开口 
153电接点 
160电源 
170卡片插槽 
171存储器卡(记录部之一例) 
180电子取景器 
181EVF用液晶监视器 
182EVF用光学系 
183目镜窗 
190、390快门单元 
198快门机构 
199快门电机(快门驱动部之一例) 
190A后幕 
190B前幕 
190C快门保持框 
200镜头单元 
250镜头卡口 
253电接点 

Claims (15)

1.一种相机机身,可安装用于形成被摄体的光学像的镜头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机机身具备:
可安装所述镜头单元的机身卡口;
将所述被摄体的光学像转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
配置在所述机身卡口和所述摄像元件之间,且按照可隔断所述镜头单元和所述摄像元件之间的光路的方式设置的快门单元;
按照在电力供应停止的状态下所述快门单元保持开口状态的方式,在电力供应停止前控制所述快门单元的快门控制部;
探测是否安装有所述镜头单元的镜头探测部,
所述快门单元具有可取得所述开口状态及闭口状态的快门机构、以及驱动所述快门机构的快门驱动部,
所述快门驱动部可向机械性地保持所述开口状态的第1状态、保持所述闭口状态的第2状态驱动所述快门机构,
所述快门控制部按照在规定的条件下驱动所述快门机构的方式控制所述快门驱动部,
所述快门控制部按照在所述镜头单元从所述机身卡口卸下的情况下将所述快门机构驱动至所述第1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快门驱动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机身,其中,
还具备:
记录所述电信号的记录部;
将所述电信号作为图像进行显示的显示部,
所述快门控制部按照在使所述记录部所记录的所述电信号作为所述图像在所述显示部显示的再生模式下将所述快门机构驱动至所述第1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快门驱动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机身,其中,
还具备:用于电源切换操作的电源操作部,
所述快门控制部按照在所述电源操作部被置于OFF的情况下将所述快门机构驱动至所述第1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快门驱动部。
4.一种相机机身,可安装用于形成被摄体的光学像的镜头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机机身具备:
可安装所述镜头单元的机身卡口;
将所述被摄体的光学像转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
配置在所述机身卡口和所述摄像元件之间,且按照可隔断所述镜头单元和所述摄像元件之间的光路的方式设置的快门单元;
按照在电力供应停止的状态下所述快门单元保持开口状态的方式,在电力供应停止前控制所述快门单元的快门控制部;
探测是否安装有所述镜头单元的镜头探测部,
所述快门控制部按照在所述镜头单元从所述机身卡口卸下的情况下将所述快门单元保持开口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快门单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机身,其中,
还具备:用于电源切换操作的电源操作部,
所述快门控制部按照在所述电源操作部被置于OFF的情况下将所述快门单元保持开口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快门单元。
6.一种相机机身,可安装用于形成被摄体的光学像的镜头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机机身具备:
可安装所述镜头单元的机身卡口;
将所述被摄体的光学像转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
配置在所述机身卡口和所述摄像元件之间,且按照可隔断所述镜头单元和所述摄像元件之间的光路的方式设置的快门单元;
按照在电力供应停止的状态下所述快门单元保持开口状态的方式,在电力供应停止前控制所述快门单元的快门控制部,
所述机身卡口具备:具有第1开口且可嵌入所述镜头单元的环状的机身卡口环;配置在所述机身卡口环和所述快门单元之间、且具有内径比所述第1开口小的第2开口的保护部件。
7.一种相机机身,可安装用于形成被摄体的光学像的镜头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机机身具备:
可安装所述镜头单元的机身卡口;
将所述被摄体的光学像转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
配置在所述机身卡口和所述摄像元件之间,且按照可隔断所述镜头单元和所述摄像元件之间的光路的方式设置的快门单元;
按照在电力供应停止的状态下所述快门单元保持开口状态的方式,在电力供应停止前控制所述快门单元的快门控制部;
配置在从所述镜头单元到所述摄像元件的光路上,且使通过所述镜头单元的光透过的保护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相机机身,其中,
所述保护片具有:在卸下所述镜头单元的状态下露出到外部的露出区域,
在所述露出区域的表面设有防模糊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相机机身,其中,
所述防模糊层是光催化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相机机身,其中,
所述光催化剂使可见光透过。
11.一种相机机身,可安装用于形成被摄体的光学像的镜头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机机身具备:
可安装所述镜头单元的机身卡口;
将所述被摄体的光学像转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
配置在所述机身卡口和所述摄像元件之间,且按照可隔断所述镜头单元和所述摄像元件之间的光路的方式设置的快门单元;
按照在电力供应停止的状态下所述快门单元保持开口状态的方式,在电力供应停止前控制所述快门单元的快门控制部;
配置在从所述镜头单元到所述摄像元件的光路上,且使通过所述镜头单元的光透过的保护片,
所述机身卡口具备:具有第1开口且可嵌入所述镜头单元的环状的机身卡口环;配置在所述机身卡口环和所述快门单元之间、且具有内径比所述第1开口小的第2开口的保护部件,
所述保护片配置在比所述保护部件更靠所述摄像元件侧,且具有在卸下所述镜头单元的状态下从所述第2开口露出到外部的露出区域。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相机机身,其中,
所述露出区域具有:使通过所述镜头单元的光透过的透过区域;在所述透过区域的周边部形成、且不能使通过所述镜头单元的光透过的外侧区域。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相机机身,其中,
所述外侧区域的外形尺寸比所述透过区域的外形尺寸大1mm以上。
14.一种相机机身,可安装用于形成被摄体的光学像的镜头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机机身具备:
可安装所述镜头单元的机身卡口;
将所述被摄体的光学像转换成电信号的摄像元件;
配置在所述机身卡口和所述摄像元件之间,且按照可隔断所述镜头单元和所述摄像元件之间的光路的方式设置的快门单元;
按照在电力供应停止的状态下所述快门单元保持开口状态的方式,在电力供应停止前控制所述快门单元的快门控制部;
记录所述电信号的记录部;
将所述电信号作为图像进行显示的显示部,
所述快门控制部按照在使所述记录部所记录的所述电信号作为所述图像在所述显示部进行显示的再生模式下将所述快门单元保持开口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快门单元。
15.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形成被摄体的光学像的镜头单元;
可安装所述镜头单元的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相机机身。
CN2009801351125A 2008-09-10 2009-08-21 相机机身及摄像装置 Active CN1021500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31739 2008-09-10
JP2008231739 2008-09-10
PCT/JP2009/004040 WO2010029689A1 (ja) 2008-09-10 2009-08-21 カメラ本体および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0078A CN102150078A (zh) 2011-08-10
CN102150078B true CN102150078B (zh) 2013-09-04

Family

ID=42004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51125A Active CN102150078B (zh) 2008-09-10 2009-08-21 相机机身及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8786770B2 (zh)
EP (2) EP2328017A4 (zh)
JP (2) JP5118751B2 (zh)
CN (1) CN102150078B (zh)
WO (1) WO20100296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83489A1 (en) 2012-11-28 2014-06-05 Corephotonics Ltd. High-resolution thin multi-aperture imaging systems
CN109040552B (zh) 2013-06-13 2021-06-22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双孔径变焦数字摄影机
CN108388005A (zh) 2013-07-04 2018-08-10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小型长焦透镜套件
CN108989649B (zh) 2013-08-01 2021-03-19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具有自动聚焦的纤薄多孔径成像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WO2015056435A1 (ja) * 2013-10-16 2015-04-2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KR20150055425A (ko) * 2013-11-13 2015-05-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착탈 가능한 렌즈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US9392188B2 (en) 2014-08-10 2016-07-12 Corephotonics Ltd. Zoom dual-aperture camera with folded lens
CN112327464A (zh) 2015-01-03 2021-02-05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微型长焦镜头模块和使用该镜头模块的相机
JP6586732B2 (ja) * 2015-02-19 2019-10-09 リコー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動画撮影装置及び動画撮影方法
EP3278178B1 (en) 2015-04-02 2019-04-03 Corephotonics Ltd. Dual voice coil motor structure in a dual-optical module camera
ES2907810T3 (es) 2015-04-16 2022-04-26 Corephotonics Ltd Enfoque automático y estabilización de imagen óptica en una cámara compacta de plegado
EP3722860B1 (en) 2015-05-28 2023-04-19 Corephotonics Ltd. Bi-directional stiffness for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 and auto-focus in a digital camera
JP1546398S (zh) * 2015-07-29 2016-03-22
JP1546399S (zh) * 2015-07-29 2016-03-22
KR102143309B1 (ko) 2015-08-13 2020-08-11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비디오 지원 및 스위칭/비스위칭 동적 제어 기능이 있는 듀얼-애퍼처 줌 카메라
KR102143730B1 (ko) 2015-09-06 2020-08-12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소형의 접이식 카메라의 롤 보정에 의한 자동 초점 및 광학식 손떨림 방지
WO2017115179A1 (en) 2015-12-29 2017-07-06 Corephotonics Ltd. Dual-aperture zoom digital camera with automatic adjustable tele field of view
EP3758356B1 (en) 2016-05-30 2021-10-20 Corephotonics Ltd. Actuator
CN109639954B (zh) 2016-06-19 2020-10-23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双孔径摄影机中的帧同步系统和方法
US10706518B2 (en) 2016-07-07 2020-07-07 Corephotonics Ltd. Dual camera system with improved video smooth transition by image blending
KR102390572B1 (ko) 2016-07-07 2022-04-25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폴디드 옵틱용 선형 볼 가이드 음성 코일 모터
EP4246993A3 (en) 2016-12-28 2024-03-06 Corephotonics Ltd. Folded camera structure with an extended light-folding-element scanning range
EP3395056B1 (en) 2017-01-12 2021-06-09 Corephotonics Ltd. Compact folded camera
USD822750S1 (en) * 2017-02-01 2018-07-10 Samyang Optics Co., Ltd. Interchangeable lens for camera
CN110058372B (zh) 2017-02-23 2022-02-08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折叠式摄影机透镜设计
US10645286B2 (en) 2017-03-15 2020-05-05 Corephotonics Ltd. Camera with panoramic scanning range
US10904512B2 (en) 2017-09-06 2021-01-26 Corephotonics Ltd. Combined stereoscopic and phase detection depth mapping in a dual aperture camera
US10951834B2 (en) 2017-10-03 2021-03-16 Corephotonics Ltd. Synthetically enlarged camera aperture
CN110140076B (zh) 2017-11-23 2021-05-21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紧凑型折叠式摄影机结构
JP7057120B2 (ja) * 2017-12-21 2022-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ャッタ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KR102091369B1 (ko) 2018-02-05 2020-05-18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폴디드 카메라에 대한 감소된 높이 페널티
KR20230019502A (ko) 2018-02-12 2023-02-08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광학 이미지 안정화 기능을 갖는 폴디드 카메라
US10694168B2 (en) 2018-04-22 2020-06-23 Corephotonic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tigating or preventing eye damage from structured light IR/NIR projector systems
WO2019207464A2 (en) 2018-04-23 2019-10-31 Corephotonics Ltd. An optical-path folding-element with an extended two degree of freedom rotation range
JP1630906S (zh) * 2018-05-08 2019-05-13
US11363180B2 (en) 2018-08-04 2022-06-14 Corephotonics Ltd. Switchable continuous display information system above camera
WO2020039302A1 (en) 2018-08-22 2020-02-27 Corephotonics Ltd. Two-state zoom folded camera
CN111919057B (zh) 2019-01-07 2021-08-31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具有滑动接头的旋转机构
KR102494006B1 (ko) 2019-03-09 2023-01-30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동적 입체 캘리브레이션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EP3837662A4 (en) 2019-07-31 2021-12-15 Corephotonic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BACKGROUND BLUR DURING CAMERA PAN or MOVEMENT
US11659135B2 (en) 2019-10-30 2023-05-23 Corephotonics Ltd. Slow or fast motion video using depth information
US11770618B2 (en) 2019-12-09 2023-09-26 Corephotonics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btaining a smart panoramic image
US11949976B2 (en) 2019-12-09 2024-04-02 Corephotonics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btaining a smart panoramic image
US11693064B2 (en) 2020-04-26 2023-07-04 Corephotonics Ltd. Temperature control for Hall bar sensor correction
WO2021234515A1 (en) 2020-05-17 2021-11-25 Corephotonics Ltd. Image stitching in the presence of a full field of view reference image
CN117572549A (zh) 2020-05-30 2024-02-20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用于获得超微距图像的系统和方法
US11637977B2 (en) 2020-07-15 2023-04-25 Corephotonics Ltd. Image sensors and sensing methods to obtain time-of-flight and phase detection information
WO2022013753A1 (en) 2020-07-15 2022-01-20 Corephotonics Ltd. Point of view aberrations correction in a scanning folded camera
WO2022023914A1 (en) 2020-07-31 2022-02-03 Corephotonics Ltd. Hall sensor - magnet geometry for large stroke linear position sensing
CN116679419A (zh) 2020-08-12 2023-09-01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用于光学防抖的装置和方法
JP2022099868A (ja) * 2020-12-23 2022-07-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載用カメラ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51093A1 (en) * 2006-12-21 2008-06-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79341A (ja) 1983-10-06 1985-05-07 Canon Inc カメラ
JPS61193135A (ja) 1985-02-22 1986-08-27 Nippon Kogaku Kk <Nikon> フオ−カルプレ−ンシヤツタのシヤツタ幕保護装置
JPS63127677A (ja) 1986-11-17 1988-05-3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メラ
US6373524B2 (en) * 1995-06-22 2002-04-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terchangeable lens video camera system
JPH0937119A (ja) * 1995-07-20 1997-02-07 Canon Inc ビデオ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光学付属品
JP3205714B2 (ja) * 1997-02-03 2001-09-04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00050132A (ja) * 1998-07-29 2000-02-1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電子カメラおよ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
JP4300617B2 (ja) * 1999-02-25 2009-07-22 株式会社ニコン 光学装置
JP2000330193A (ja) 1999-03-18 2000-11-30 Mamiya Op Co Ltd 一眼レフカメラ
JP4202528B2 (ja) 1999-05-26 2008-12-24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用フォーカルプレーンシャッタ
JP2003023560A (ja) 2001-07-06 2003-01-24 Nidec Copal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4282686A (ja) 2003-01-20 2004-10-07 Minolta Co Ltd 撮像装置
JP2005006122A (ja) * 2003-06-12 2005-01-06 Olympus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システム、デジタルカメラボディおよび交換レンズ
US7492410B2 (en) 2003-11-25 2009-02-17 Nik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camera
JP4321237B2 (ja) 2003-11-25 2009-08-26 株式会社ニコン 電子カメラ
JP3987047B2 (ja) 2004-03-05 2007-10-03 ニスカ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光量調節装置
US7567290B2 (en) * 2004-03-29 2009-07-28 Fujifilm Corporation Camera system, camera body, imaging lens unit, and interchangeable lens camera
JP2006091249A (ja) * 2004-09-22 2006-04-06 Murakami Corp カメラ
JP2006098909A (ja) 2004-09-30 2006-04-13 Canon Inc シャッタ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06313250A (ja) * 2005-05-09 2006-11-16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レンズ交換式デジタルカメラ
JP2007127836A (ja) 2005-11-04 2007-05-24 Olympus Imaging Corp 一眼レフレックスカメラ
JP2007312197A (ja) 2006-05-19 2007-11-29 Olympus Imaging Corp ライブビュー可能なカメラ
JP4665833B2 (ja) 2006-05-29 2011-04-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20070280673A1 (en) 2006-05-31 2007-12-06 Kazuo Mikami Lens-interchangeable digital camera
JP2007324794A (ja) 2006-05-31 2007-12-13 Olympus Imaging Corp レンズ交換式デジタルカメラ
US8408822B2 (en) * 2007-12-12 2013-04-02 Nikon Corporation Camera
US7972069B2 (en) * 2008-09-11 2011-07-05 Panasonic Corporation Camera system and camera body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51093A1 (en) * 2006-12-21 2008-06-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293125A1 (en) 2014-10-02
US20110164172A1 (en) 2011-07-07
EP2328017A1 (en) 2011-06-01
EP3018527A1 (en) 2016-05-11
JP5118751B2 (ja) 2013-01-16
EP3018527B1 (en) 2017-10-04
JPWO2010029689A1 (ja) 2012-02-02
JP2012234193A (ja) 2012-11-29
CN102150078A (zh) 2011-08-10
US9049359B2 (en) 2015-06-02
EP2328017A4 (en) 2011-11-02
WO2010029689A1 (ja) 2010-03-18
US8786770B2 (en) 2014-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0078B (zh) 相机机身及摄像装置
CN101310522B (zh) 摄像装置
US20130100336A1 (en) Camera system and camera body
US20060279638A1 (en)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US7324748B2 (en) Focal plane shutter and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US8023008B2 (en) Imaging device
JP2008015017A (ja) レンズ交換式カメラ
JP2006171528A (ja) 駆動機構、駆動装置、振れ補正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US7972069B2 (en) Camera system and camera body
JP2006337680A (ja) 駆動装置、振れ補正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US8654216B2 (en) Camera system, camera body, and lens unit
JP4811359B2 (ja) 撮像装置
CN100535735C (zh) 取景装置及照相机
JP2006343698A (ja) 塵埃除去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GB2460319A (en) A hand shake correction device and a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CN101083722A (zh) 镜头更换式数码照相机
JP2011033670A (ja) 光学ファインダ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0107709A (ja) レンズ交換式撮像装置
JP5467326B2 (ja) 光学フィルター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US20230280634A1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JP5360341B2 (ja) 測光装置及びカメラ
JP2007279311A (ja) カメラ
JP2015111251A (ja) 撮像装置
JP2006211098A (ja) 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