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0875A - 用于建筑开口的单轨道层叠板体遮蔽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建筑开口的单轨道层叠板体遮蔽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0875A
CN102140875A CN2011100235516A CN201110023551A CN102140875A CN 102140875 A CN102140875 A CN 102140875A CN 2011100235516 A CN2011100235516 A CN 2011100235516A CN 201110023551 A CN201110023551 A CN 201110023551A CN 102140875 A CN102140875 A CN 1021408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rail
covering
carrier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35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0875B (zh
Inventor
温德尔·B·科尔森
杰弗里·A·帕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ter Douglas NV
Original Assignee
Hunter Dougla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ter Douglas NV filed Critical Hunter Douglas NV
Publication of CN102140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0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0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08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3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vertical lamellae ; Supporting rail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H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 A47H1/00Curtain suspension devices
    • A47H1/04Curtain rai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3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vertical lamellae ; Supporting rails therefor
    • E06B9/362Travellers; Lamellae suspension stems
    • E06B9/364Operating mechanisms therei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38Other det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H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 A47H23/00Curtains; Draperies
    • A47H23/02Shapes of curtains;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for curtains
    • A47H2023/025Panel type curta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H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 A47H2201/00Means for connecting curtains
    • A47H2201/01Magn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H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 A47H2201/00Means for connecting curtains
    • A47H2201/02Hook-and-loop fasten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Blinds (AREA)
  • Curtains And Furnishings For Windows Or Doors (AREA)
  • Joining Of Corner Units Of Frames Or Wings (AREA)
  • Wing Frames And Configurations (AREA)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 Support Devices For Sliding Doors (AREA)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建筑开口的单轨道层叠板体遮蔽件,具有用于在开口例如窗或门的上方和前方安装遮蔽件的头轨。该头轨具有单轨道。相对于头轨以小角度上取向的板体悬挂在所述头轨上并可沿头轨移动。当遮蔽件打开时,板体在头轨的一端形成重叠式层叠的排列。

Description

用于建筑开口的单轨道层叠板体遮蔽件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5年11月3日、申请号为200580038041.9(国际申请号PCT/US2005/039822)、发明名称为“用于建筑开口的单轨道层叠板体遮蔽件”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开口的垂直悬挂的板状遮敝件(paneledcovering),所述建筑物开口例如是门窗,特别是基本上从地板延伸到天花板的窗体。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遮蔽件,即在其开启时,构成遮蔽件的各板体在所述开口两侧的其中一侧形成垂直悬挂的层叠(stack),而在其关闭时,各板体不能绕其垂直轴转动。
背景技术
在相关的美国专利技术中,至少有几个这类遮蔽件的例子。
第3260303号美国专利(权利人是Pipe)示出一种多板式滑门,其具有多个垂直支撑板,这些垂直支撑板通过结构件系统相互连接,当所述结构从任意一端被打开时,其同时为所述板体提供前进的滑移运动,使得一板体移动至另一板体之后。
第3342245号美国专利(权利人是Caillet)示出了一种用于关闭水平或者基本水平的开口的可伸缩的遮蔽件,所述开口例如是轮船上的舱口。该遮蔽件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板体,当遮蔽件被打开后,这些板体在遮蔽件的自由端是一个层叠在另一个之上的。在被闭合后,该遮蔽件能够支撑较重的负荷。
第3348603号美国专利(权利人是Ford)示出了一种可移动的板组件,其包括细长的高架式轨道装置,该装置具有多个在纵向上延伸且在横向上相互间隔的外部开口槽道。细长的载体延伸进入所述槽道并被支持于其上,从而沿所述轨道装置进行长度方向上的运动。所述载体中的每一个具有向外延伸的壁部,该壁部呈现可在其上安装板体的安装表面,借此,所述板体安装在该载体上从而随其在长度方向上运动。所述板体的宽度通常等于安装表面的长度,并且其优选具有较大的硬度,从而使得这些板体能够被支撑在所述载体上,而不会发生下垂或弯折。这些板体中的每一个均被支持在其各自的载体上,以保持其平坦且无褶皱,借此它们产生类似于挂毯的效果。设置止动装置,用于定位并阻止所述载体在一方向上运动以使彼此在所述轨道的一端相互超越,借此,所述载体可以以完全重叠、对齐的关系被定位,在该位置关系中,所述板体中只有最靠前的一个能够被看到。
第3574887号美国专利(权利人为Schindlauer)示出了一种窗帘固持件,该固持件具有配合滑移物的滑槽。该固持件具有面板,以隐藏所述窗帘和滑移件的上部。所述面板通过卡扣配合(snap-joint fit)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固持件上。所述面板也可被应用到所述固持件的末端,并且摩擦插入装置被用以帮助将面板的端部连接在所述固持件上。
第3911991号美国专利(权利人为Malferrari)示出一种窗帘,该窗帘包括固定支撑装置,该装置由多个模块元件和两个端件形成,该装置设有纵向导引槽道或具有纵向低槽(lower slot)的跑道。所述窗帘也具有多个盒状的细长件,其可滑动地安装在其中一些所述纵向跑道上,所述窗帘还具有多个板体,这些板体中的每个均由一定长度的织物或其他柔性片状材料形成,并且每个均由一个箱状件承载。固定支撑装置的端件适于以理想的程度伸缩地接收固定支撑装置的朝向端,而每个盒状件通过第一合成杆件(composite bar)来支撑相关的板体,所述合成杆件适于以可释放的方式锁在织物长度方向上的上缘处。超过织物有用部分的织物长度的下部被卷起并收容在第二合成杆件的内侧,第二合成杆件具有可使相邻板体之间产生相对运动的装置,即相邻两板体由重叠的关系转到基本对齐的关系,当一连串元件被引导板体拉动,两相邻的板体的垂直边相互重叠到期望的可调节的程度时,然后一致性地运动。
第4221255号美国专利(权利人为Barkemeyer)示出了一种装饰板组件,其具有帷幕板(valance board)以接收并支持多个轨道。所述轨道接收连接到装饰板上的轮子。所述板体和帷幕板设有边夹,以用作模塑件或者用于固定装饰性遮蔽件。第一光源设在所述帷幕板上,并设置在所述板体前方从而将光线投向所述板体。第二光源被垂直地定位在端板体之后,以产生一种非直射光或重影效应。如果非常需要的话,可将一种偏压弹簧窗帘杆固持件保持在所述帷幕板之内和所述板体之后。
第5109910号美国专利(权利人为Tortorella等)示出了一种竖直的窗帘板组件以遮蔽窗体、滑移玻璃门和其他具有多个较大较宽的高度装饰板的类似物。所述板体组件包括多个可相互连接的框架单元,所述框架单元具有多个带有可移动的载体的槽道,所述载体定位于其内并且以下列方式来设置,即通过利用连接到单个载体的单个牵拉绳索,多个具有从其上延伸的装饰板的载体可在打开位置和窗体遮蔽物关闭位置之间容易地运动,在所述打开位置,所有板体均被遮蔽在最靠外的固定板之后,在关闭位置,每个板体都露出并遮蔽指定区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建筑开口的单轨道层叠板遮蔽件。该特征意味着所述遮蔽件具有多个可移动地安装在单轨道上并自该单轨道悬挂下来的板体。
更具体而言,该单轨道层叠板遮蔽件包括用于在建筑开口前面和上方安装遮蔽板的头轨(headrail),所述开口如门或窗。该头轨具有纵向,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在该纵向上的单轨道。
多个载体设在该单轨道上。所述载体可在头轨的纵向上移动,以开启和关闭该遮蔽件。
多个板体悬挂在所述头轨之下。其中,自每个载体处均悬挂一板体,每个板体均被定位在相对头轨的纵向的基本固定的倾斜角度。
还包括的是用于将每个板体可滑动地连接到其相邻板体的装置,这样,在所述遮蔽件打开后,通过将板体中的一个滑到另一个之后,板体可以在头轨两端的其中一端形成重叠式的层叠排列。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单轨道层叠板遮蔽件包括头轨,以在建筑开口的上方和前方安装遮蔽件。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头轨具有纵向、内侧、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及单轨道,该单轨道具有第一轨条和第二轨条,两轨条在纵向上延伸并且彼此相互平行。
在所述单轨道的第一轨条和第二轨条上均设置多个载体。所述载体可沿头轨的第一轨条和第二轨条在纵向上移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遮蔽件。在第一轨条上的载体彼此连接,这样,当第一载体在第一轨条上运动时,它使下一个以及按照次序的其他载体依次运动,以关闭所述遮蔽件。
多个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悬挂件将第一轨条上的载体与第二轨条上的载体连接。更特别地,悬挂件的第一端部与第一轨条上的载体连接,悬挂件的第二端部与第二轨条上的载体连接,因此将两个轨条上的载体连接起来。
多个板体自多个悬挂件悬挂在头轨之下,每个悬挂件上悬挂有一板体。每个板体以相对于头轨纵向的基本固定的倾斜角度取向。板体全都具有宽度、底部和顶部。
在所述头轨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设置导索件。每个导索件都具有第一孔和第二孔,这些孔与所述头轨的内部连通。
使用绳索来打开和关闭所述遮蔽件,该绳索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连接到第一轨条上的载体中的一个。该绳索从头轨内的载体的第一端部延伸并向外穿过该头轨第一端部上的导索件上的第一孔;然后穿过该头轨第一端部上的导索件上的第二孔进入头轨,穿过头轨延伸并向外穿过头轨第二端部的导索件上的第一孔,然后再穿过头轨第二端部上的导索件上的第二孔进入头轨,并延伸至载体的第二端部。所述绳索在头轨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中的一个上形成环。通过拉动该环的一侧或者另外一侧,以任何方式沿第一轨条拉动所述载体,从而打开或关闭遮蔽件。
在类似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其他优选实施方式中,多个载体被设在单轨道的第一轨条和第二轨条的每一个轨条上。所述载体可沿头轨的第一轨条和第二轨条在纵向上移动。在第一轨条上部分载体彼此连接,以形成第一组载体,并且第一轨条上剩下的载体彼此连接,以形成第二组载体。
在该实施方式中,使用绳索来打开和关闭所述遮蔽件。该绳索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连接到在第一轨条上第一组中的一个载体。该绳索从头轨内载体的第一端部延伸并向外穿过头轨第一端部的导索件内的第一开口;然后穿过第一端部处的导索件的第二开口进入头轨,并穿过该头轨朝向第二端部延伸,该绳索连接到第二轨条上的载体上,该第二轨条通过悬挂件连接到第一轨条上的第二组载体中的载体上,然后穿过头轨继续延伸并向外在头轨的第二端部穿过导索件的第一开口;然后穿过该头轨第二端部上的导索件的第二孔再次进入头轨,并延伸到第一组的载体的第二端部。以这种方式,当移动绳索以提供“中央拉开(center draw)”的遮蔽件时,该绳索使两组载体在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下面,将频繁地结合下列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彻底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关闭时本发明的单轨道层叠板体遮蔽件的平面图;
图2是完全打开时所述遮蔽件的平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遮蔽件的头轨的端视图;
图4是当遮蔽件打开时取自头轨下方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遮蔽件的头轨的端视图;
图6是当完全打开时第二实施方式的遮蔽件的板体之间的空间关系的上方的示意图;
图7是当完全关闭时第二实施方式的遮蔽件的板体之间的空间关系的上方的示意图;
图8是当打开时第三实施方式的遮蔽件的上方的示意图;
图9是当完全关闭时本发明的遮蔽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上方的示意图;
图10是遮蔽件的两个相邻板体的后侧的立体图,部分透视,示出了将它们连接起来的第一装置;
图11是图10中示出的用于连接的装置的变体的立体图,部分透视;
图12是遮蔽件的两个相邻板体的后侧的立体图,部分地透视,示出了将它们连接起来的第二装置;
图13是按图12中的指示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15是取自图14左端的正视图;
图16是移除了图15中的端盖后的正视图;
图17是绳索被拉出形成环后的图16的视图;
图18是端盖还原后的图17的视图;
图19是左手边具有绳索的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20是从上方取得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视图;
图21是当完全打开时第四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22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头轨的横截面图;
图23是取自与图22相反方向的头轨的横截面图;
图24A是第四实施方式中用于板体的载体的侧视图;
图24B是该载体一端的视图;
图24C是该载体另一端的视图;
图24D是该载体底部的视图;
图25是第四实施方式中用于板体的悬挂件的平面图;
图26是从头轨的一端后面的剖视图;
图27是用于把板体连接起来的带体的平面图;
图28是从两个板体交叠位置后面的头轨的剖视图;
图29是从最右边的板体后面的头轨的剖视图;
图30是底部轨道的横截面图,示出了其与板体的连接;
图31是示出了一个底部轨道与下一个底部轨道的连接的平面图;
图32是对接件的端部的平面图;
图33是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34是端盖的平面图;
图35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36是当完全打开时第五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37是取自移除了端盖的头轨的左手边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38是取自上方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头轨的左手边的分解图;
图39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头轨的横截面图;
图40A是在第五实施方式中用于板体的载体的侧视图;
图40B是从图40A中所示出的载体的相对侧的视图;
图40C是取自图40A所示出的载体下方的视图;
图40D是取自图40A所示出的载体上方的视图;
图40E是取自图40A所示出的载体左侧的视图;
图40F是取自图40A所示出的载体右侧的视图;
图41是第五实施方式中用于板体的悬挂件的平面图;
图42将第五实施方式的板体连接起来的带体的平面图;
图43是按图36的指示截取的横截面图;
图44是按图36的指示截取的另一个横截面图;
图45是第五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固索件的侧视图;
图46是用于载体的磁性固持件的顶部平面图;
图47是附加有磁性固持件的载体的平面图;
图48是间隔件的侧视图;
图49是用于第五实施方式的底部轨道和板体的横截面图;
图50是底部轨道和端盖的后侧的分解图;
图51是闭锁元件的正视图;以及
图52是附加有端盖的底部轨道的后侧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更具体地参考附图,图1和图2分别是关闭和打开时的本发明的遮蔽件10的平面图。该遮蔽件10包括通常跨过窗、滑门或者其他建筑开口的顶部安装的头轨12。如同开口的类型所规定的那样,遮蔽件10可以从开口的顶部延伸到底部以下,或者延伸到地板上方的合适的距离。
遮蔽件10包括多个单独的板体14,其通过下面将要描述的装置吊起并悬挂在头轨12的下面。板体14本身可以由制造窗帘及遮光帘时所使用的任何材料和类型的机织物制成。做为选择,板体可由金属片材料制成,例如铝片,可对其进行期望程度的穿孔,或者由同样可穿孔的塑料片制成。就塑料片而言,各种颜色以及透明度的塑料片都可用来制作板体14。
在图1和图2中注意到,遮蔽件10包括六个板体14。应该理解,较多的较窄板体14或者较少的较宽板体14同样可用于制造依照本发明的遮蔽件10。
在每个板体14的底部是延伸了板体宽度的距离的杆16。杆16利用其重量和硬度,使板体14保持张紧,特别是在它们由织物制成的情况下,从而有助于板体垂直地悬挂并维持合适的对准,在遮蔽件打开或关闭时较小摆动。而且,相邻板体14的杆16是通过下面将要讨论的装置连接在一起的,从而防止每个板体14单独地摆动以及同其相邻的板体纠缠,并在遮蔽件10完全打开和完全关闭时,通过在板体14之间维持平行的关系,而确保遮蔽件10作为整体具有满意的外观。
棒(wand)18连接于下面将要更加详细描述的元件的外舷侧,处于遮蔽件10最右边或最左边的板体14挂在其上,以使遮蔽件10能够打开或关闭。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向右拉动棒18而使遮蔽件10打开。在这样做时,每个板体14和杆16在棒的后面滑动至图中所示的板体和杆的左侧。当完全打开时,板体14是重叠式层叠的,每个板体14从层叠排列中其前方的板体的下面向外延伸固定的距离,被称为层叠距离。后者可以是1.0英寸、2.0英寸或者所期望的一些其他所选量。当在图2中通过把棒18向左侧拉到图1所示的位置而将遮蔽件完全关闭时,每个板体14与其左侧的板体重叠一很小的量,或许1.0英寸,从而当从遮蔽件10的正前方观察时,其上布置有遮蔽件10的建筑开口被完全阻挡。
在图1和图2中,使用最左侧的棒18打开和关闭遮蔽件10。最右侧的板体14基本上处于固定的位置,剩余的板体14在打开遮蔽件时在后面部分地滑动,而在关闭遮蔽件10时从后面滑出。应该理解,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作为选择,可以将最左边的而不是将最右边的板体14固定,而且可以使用处于最右边的板体14的最右边的棒18来打开和关闭遮蔽件10。
在这个供选择的方式中,由于每个板体14会随着遮蔽件被打开而在其左侧板体的上方部分地滑动,打开的遮蔽件10的重叠式层叠的板体14布置在图2左侧。
现在转向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图3是取自图1左侧的遮蔽件10的头轨12的端视图。头轨12可以由铝或塑料整体地挤出而成,通常具有倒U形而形成具有两根轨条22的轨道20。面24是朝着图1和图2的观察者取向的面。在轨道20中还设有槽道(channel)26。
从图1左端观察,用于一个板体14的载体28安装在轨条22上。载体28包括后固持件30、前固持件32和结合两个固持件30、32的连接杆(connectingbar)34。在图3中,后固持件30比前固持件32稍微远离观察者。每个固持件30、32具有供其在各自的轨条22上运行的轮36。连接杆34倾斜地取向越过槽道20,相对其纵向形成微小的角度。
固持件30、32还包括紧固件半体38,其是通常被称为维可牢(VELCRO)
Figure BSA00000423619000081
紧固件的类型的钩环紧固件的两部分中的一个。每个紧固件的另一个半体连接于板体14相对两侧的上角,从而可以将每个紧固件通过固持件30、32安装在载体28上。结果,板体14也倾斜地取向而越过槽道20,虽然是相对其纵向以比连接条34形成的角度稍微小一些的角度。
应该认识到,在头轨12中布置有多个固持件28,即,每个板体14有一个。然而,在图3所示的视图中,只有一个固持件28是可见的,任何其它的固持件都在该固持件的后面。然而,每个固持件28都通过带体40滑动地连接到下一个固持件,其中的一个在其中一个槽道26中是可见的。带体40穿过远离图3的观察者的后固持件30一侧的开口,但是该开口与开口42相同。带体40的末端为钩44,其可被开口42挂住并且不被拉出。每个固持件28通过这种方式连接到下一个固持件。结果,末端的固持件28能顺次地拉动所有的固持件28以及除了最后一个板体14的所有板体穿过头轨12,从而利用棒18关闭遮蔽件10。
应该注意到,缝隙(gap)“G”将两个紧固件半体38跨过头轨12横向地分开。由于板体14(图3中未示出)以及它们的紧固件半体都具有一些厚度,每个板体14与其相邻板体之间重叠处的缝隙会比缝隙“G”稍微小一些,但是因为板体14的连接点总是以固定的距离横向地穿过槽道28相间隔,所以对于该实施方式该缝隙是常数。
图4是当遮蔽件10如图2所示那样打开时从下面观察头轨12的一部分的示意图。为了清楚,最左侧的固持件32上的棒18被省略。板体14通过紧固件半体38、46连接至在固持件32上。当然,紧固件半体46连接于板体14,并且是板体安装并悬挂在固持件30、32上所依靠的装置。如上面提到的,紧固件半体38、46可以是钩环式紧固件的手动互锁的部分,公知为
Figure BSA00000423619000091
紧固件。
固持件32都具有共同的宽度,可以看出该宽度是层叠距离“X”,即当遮蔽件10打开并且板体14形成重叠式层叠时一个板体14超出另一个板体的量。应该注意到,在图4示出的放大的示意图中,固持件32的面48以及未示出的固持件30的面相对于头轨12的纵向倾斜一定角度。这种倾斜的目的在于确保当遮蔽件10打开时,一个板体14能够在与其邻接的板体的后面或前面滑动而不受到束缚。应该理解板体14与紧固件半体38、46合起来具有预定厚度“T”。因此,为了当遮蔽件10打开时板体14层叠而不受到束缚,角度θ的正弦值为T/X。或者,
θ=arcsinT/X
因此,如果层叠距离为1.0英寸,而板体14和紧固件半体38、46具有组合厚度0.025英寸,sinθ应该为0.025,θ约为1.4°。当然,对于不同的层叠距离和厚度,角度θ会依照上述的关系变化。
现在转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图5是取自图1右侧的头轨50的端视图。如图所示,头轨50由挤出成型的铝件组装而成,尽管可选地其可由铝或塑料整体挤出而成。
头轨50包括上轨52和下轨54,两者本质上是上下设置的槽道,上轨52面朝上而下轨54面朝下。上轨52容纳有伸缩装置56,其中心连杆(link)各具有带凸缘的轮58,凸缘将轮58维持在上轨52内。在头轨50内,伸缩装置56的内侧(inboard)连杆包括滑块60,滑块通过接触水平件62的内表面而使伸缩装置保持水平。选择外侧(outboard)连杆,例如外侧连杆64,通过水平线缆66与布置在下轨54内的轮68连接。轮68也具有将其保持在下轨54内的凸缘。轮68比外侧连杆64离图5的观察者更远。结果,线缆66从外侧连杆到轮68倾斜地取向而远离观察者。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线缆66用于吊起或悬挂板体14。同样地,板体14可以在线缆66上方折叠并固定在其周围。作为选择,板体14可以在一个中心点、在两个角或者通过连接至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能想到的附加于排列方式线缆66上。无论如何,板体14的重量会趋于使伸缩装置56在图5示出的图的顺时针方向上旋转,从而有必要设置滑块60以将伸缩装置56维持在水平状态。
如上所述,选择的外侧连杆64具有线缆66,线缆66从此处延伸到在下轨54中运转的轮68。这样的外侧连杆的数量取决于板体14的数量和宽度。例如,可以每隔五个外侧连杆64设置线缆66,从而,当遮蔽件10完全打开而且伸缩装置56缩回时,板体14会以1.0英寸的层叠距离重叠式层叠起来,并且当遮蔽件10完全关闭而伸缩装置56伸展时,板体14会仅相互重叠很小的量从而遮蔽件10会完全遮挡前方安装有此遮蔽件的开口。棒18悬挂在与末端板体14相邻的伸缩装置56的外侧连杆上。
对伸缩装置有一些了解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当伸缩装置56完全缩回时,遮蔽件10就被完全打开,板体14将重叠式层叠在头轨50的一端,并相对于头轨50的纵向以一定角度相互平行地取向。当遮蔽件10关闭时,板体14,除了最左边或最右边的板体以外,向前运动并一致地穿过头轨50,随着伸缩装置56变得完全展开而相对于头轨的纵向逐渐形成越来越小的角度。结果,当从侧面观察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关闭的遮蔽件时可见的缝隙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较小。
如上面所暗示的,在遮蔽件10最左端或最右端的板体14在遮蔽件10被打开或关闭时相对保持静止。这是因为它只连接于伸缩装置56最初的外侧端,该端与固定在头轨50上的第一中心连杆相邻。结果,伸缩装置56的运动就是改变该板体14相对于头轨50纵向的角度。
于是应该理解,当遮蔽件10被打开或关闭时板体14相对于头轨50的纵向发生的角度取向的微小变化,是由于伸缩装置56的伸展或缩回,以及由于悬挂了板体14的线缆66与板体连接的方式导致的。应该进一步理解,板体14以不允许相对于66旋转的方式与各自的线缆66固定地连接。换句话说,当遮蔽件10为固定的时,比如当其完全关闭时,单个板体14不能围绕它们的垂直轴旋转,并且当遮蔽件10在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时仅仅轻微地旋转,反之亦然。
图6和图7中示意性地说明了板体14所产生的微小角度变化。图6是当该第二实施方式的遮蔽件10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板体14之间的相对空间关系的示意图。板体14重叠式层叠在图的左侧;指出了层叠距离“X”。通过上面描述的方式,板体14的后角70被连接到伸缩装置56的外侧连杆,图6和图7中未示出,而最左边的板体14的后角72被连接到与中心连杆相邻的伸缩装置56的最后连杆,在头轨50中伸缩装置56被固定在中心连杆处并从这里伸展和缩回。同样地,当遮蔽件10被打开和关闭时最左边的板体14移动得最少,该运动主要是相对于头轨50的角度取向的变化。板体14的前角74都通过上面描述的方式与布置在下轨54中的轮68连接,从而当伸缩装置56伸展或缩回时,板体14的前角74沿着头轨50的下轨54滑动,由于当伸缩装置56在伸展或缩回时,其最后的外侧连杆仅在头轨50的方向上最少地移动,因此最左边的板体14仅仅是最少地滑动。
图7是当此第二实施方式的遮蔽件10处于完全关闭状态时板体14之间的相对空间关系的示意图。由于未示出的伸缩装置56是完全伸展的,板体14更加靠近于头轨50的纵向倾斜,而且与上面讨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固定缝隙特性相比,当从侧面观察时板体14以小得多的缝隙G间隔。在图7中最左边的板体14处于几乎和图6中相同的位置,差别仅在于与其它板体14的角度取向匹配的角度取向的变化。
在由图8和图9示意性说明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板体14悬挂在头轨的弹簧偏置联结器(spring-biased coupling)上的单个点上。首先参照图8,在从上方观察的示意图中弹簧偏置联结器78滑动地安装在头轨80上。板体114在头轨80的下方悬挂在弹簧偏置连接器78上,其可以通过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垂直悬挂的遮光帘的槽所使用的任何装置穿过头轨80而平移。
依照本发明的该第三实施方式,从上方观察弹簧偏置联结器78,在图9给出的示意图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板体14。当通过将弹簧偏置联结器78拉至图9的右侧而关闭遮蔽件82时,板体14由于移到右侧让出了空间而在图中指示出的方向上旋转。当遮蔽件82完全关闭时,从位于前方的观察者的视角看,由于一个板体与相邻的板体少量重叠,因此板体14完全遮挡建筑开口。而且,当板体14最后彼此靠拢地关闭时,也只有很小的缝隙呈现给位于一定角度上的观察者。
如上面提到的,位于每个板体14底部的是在板体的宽度上延伸的杆16。杆16除了由于其重量和硬度而保持板体14张紧外,还防止板体在遮蔽件10打开和关闭时相互缠绕。而且,杆16是一个接一个地连接的,以确保当遮蔽件完全打开和完全关闭时会彼此平行从而呈现出满意的外观。
至少有两种方式将板体14连接起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也可能想到其它的方式。
图10是两个相邻板体14的后侧的立体图,部分呈透视形式,该图示出该后侧朝向前方布置有遮蔽件10的建筑开口。在杆16的后侧有平行于其表面在两个点86、88之间延伸的线缆84。每个点距杆16的端部有很小的距离。在相邻的板体14的杆16的前侧有供线缆84从中穿过的引导环90。线缆84和引导环90将两个板体14连接起来。另外,当遮蔽件10完全打开时,引导环90在点86与线缆84邻接,点86处于距板体14的边缘的距离等于层叠距离X的位置。当遮蔽件10完全打开时,这种邻接使板体14保持相互平行的悬挂。通过类似的方式,当遮蔽件10完全关闭时,引导环90与线缆84在点88处邻接,点88处于距离板体14的边缘的距离等于完全关闭时板体14之间重叠的距离的位置。当遮蔽件10完全关闭时,这个后面的邻接使板体14保持相互平行悬挂。
图11是图10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的变体中的两个板体14的后侧的立体图,也以部分透视形式示出。杆16具有在杆16后侧上的点94处终止的线缆92。引导环96是杆16端部的连接物并且包括在限位部100处与线缆92连接的延长部98。同上,当遮蔽件10完全打开时,引导环96与限位部100邻接以使板体14保持审美上令人满意的平行关系。类似地,当遮蔽件10完全关闭时,引导环96与线缆92的端部在点94处邻接,以使板体14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相互平行悬挂。
图12和图13示出了将板体14连接起来的替代的方法,图13是按图12中的指示截取的横截面图。图12是两个相邻的板体14的后侧的立体图,部分地以透视的方式示出,该后侧也朝向前方布置有遮蔽件10的建筑开口。图12中最右边的板体14是在打开或关闭遮蔽件时基本上保持静止的端部板体。最右侧的板体14的杆16的最远端有限位部102,并且在每个板体14上的杆16的相对一端有限位部104。最后,每个板体14(除了最右侧的板体14)的杆16具有槽道106,其中的一个在图12中以透视方式示出并在图13中以横截面方式示出。槽道106被从限位部104布置在杆16的相对两侧。
限位部102、104以及槽道106按照如下的方式起作用。首先,如图13中最清楚地示出的,槽道106顶部开放,从而杆16可以容易地从中移除以在需要时将板体14相互分离。第二,当遮蔽件完全关闭时,限位部104在切断点(cut-out point)108处紧靠相邻的板体14的杆16上的槽道106,以当遮蔽件完全关闭时确保板体14相互平行。最后,当遮蔽件10完全打开时,每个杆16上的槽道106相互靠紧并紧靠限位部102,从而重叠式层叠的板体14以等于槽道106纵向长度的期望的层叠距离相互平行,并且当遮蔽件完全打开时呈现满意的外观。
图14到图3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图14是用于建筑开口的遮蔽件110的正视图。如图14所示,遮蔽件110包括头轨112,遮蔽件可利用头轨跨过建筑开口的顶部安装或悬挂。图14中示出的建筑开口是窗口或者是高度基本上从地板到天花板的滑门。然而,读者不应该理解为,将本发明限制为在这种类型的建筑开口中使用的遮蔽件110,因为其同样可以应用于各种高度和宽度的窗口和门。
如图14所示,遮蔽件110包括多个悬挂于头轨112上的单独的板体114。当遮蔽件110打开时,板体114在建筑开口的左手边形成层叠的排列。然而,并非要在这方面限制本发明,因为可选地遮蔽件110可以制成当打开时在建筑开口的右手边形成层叠的排列。如在上面第一实施方式中讨论的,板体114相对于头轨112的纵向以固定的倾斜角度取向。
在头轨112的每一端有导索件116和端盖118,导索件的结构和功能将在下面进行彻底的详述。绳索120的环140悬挂在图14中头轨112的右手端导索件116与端盖118之间,用于打开和关闭遮蔽件110。
图15是从图14的头轨112的左手边截取的正视图。端盖118覆盖导索件116;图14中示出了悬挂在下面的最左端的板体114的一部分,并且如上面所提到的那样相对于头轨112纵向以一定倾斜角度取向,从而图14中看到的板体114的侧面是可见的,虽然是以很陡的角度观察。当图15中的端盖118被移除时,导索件116呈现出来,如图16所示。
如在图16的正视图中所看到的那样,导索件116具有两个孔122,孔中可以有螺栓124或者用于将导索件116连接于头轨112上的类似物,下面将进一步示出。导索件116上可以进一步设置孔126,从而螺栓128或者类似物可以布置于其中并用于将图14中最左端的板体114固定在头轨112的左手边。结果,当遮蔽件110打开时,板体114在头轨112的那端形成层叠的排列。
图16中绳索120从头轨112内通过孔130向外穿出再进入并穿过孔132,头轨在图16中不是可见的而是被导索件116隐藏起来。在孔130、132之间有滚轮134,也可以选择为滑轮。当操纵图14右手边的绳索120的环140打开或关闭遮蔽件110时,可绕垂直轴旋转的滚轮134使绳索120容易地穿出孔130进入孔132,反之亦然。
导索件116还具有分别布置在孔130、132下面的滚轮136、138,其也可以选择为滑轮。通过下面对图17的讨论,滚轮136、138的目的会变得很清楚。
图16中环绕滚轮134的绳索120可以在滚轮134上收紧(grasp)并通过孔130、132拉出以形成图17中示出的环140。这样,最初呈现在图14中遮蔽件110的右手边的环140被移动到左手边,最终使遮蔽件110呈现为图19中所具有的外观。在这种情况下,滚轮136、138有利于利用环140操作绳索120,以从左手边打开和关闭遮蔽件110,如图19所示。应该理解,头轨112右手边的导索件116以同样的方式操作。
图18是当端盖118放回到图17中的导索件116上时取自遮蔽件110左手边的正视图。
图20是取自图14中头轨112上方的、端盖118被从头轨112两端的导索件116分解(explode)的遮蔽件110的视图。如图20中透视线所示,绳索120有一部分在头轨112中从头轨112的左手边直接延伸到右手边,在此处绳索形成环140。从左手边用力拉绳索120能够拉动所有形成环140的绳索120通过头轨112而将环140“移动”到左手边。如下面将要更彻底地详细讨论的那样,绳索120的两端被固定到图20中未示出的机构中,在头轨112内直接地控制多个板体114的运动,从而,当在一个方向拉动绳索120时,遮蔽件110关闭,当在另一个方向拉动绳索120时,遮蔽件110打开。
每个端盖118具有柱142,柱可以通过干涉匹配固持在导索件116上的孔122内,从而覆盖导索件116。绳索120穿过导索件116上的孔130、132而从头轨112内显现出来。孔130、132处于凹槽146内,由此当端盖118处于适当位置时,可以自由地操纵绳索120。凹槽146还设有室用于放置工具,比如螺丝起子,以插入到导索件116和端盖118之间将端盖118撬离导索件116,从而得以接触到如图16所示的绳索120,进而将环140的位置从遮蔽件110的一端改变到另一端。同样地,本发明的这个实施方式提供了直接且简单的方法来改变用于操作建筑开口的遮蔽件的绳索环的位置,不需要复杂费时的拆卸,也无需从安装有遮蔽件的建筑开口上移除。
现在转到图21,如图14所示的在右手边具有绳索120的环140的遮蔽件110已经打开,在建筑开口的左手边形成重叠式层叠的板体114。除了最左边的板体114保持静止或固定,在打开操作期间每个板体114在其左边板体的后面滑动,并从前一板体的后面向外伸展额定的距离,或许一英寸或两英寸。尽管在图14中不明显,板体114再次从前方板体的后面重叠了额定的距离,或许一英寸或两英寸。当遮蔽件10关闭时,尽管在图14中不明显,板体114再次重叠了额定的距离,从而不会有缝隙呈现给遮蔽件110正前方的观察者。
图22是按图21中的指示截取的头轨112的横截面图。头轨112也构成单轨道,其包括两个轨条148。内部舱室150与每个轨条148关联,每个舱室150与另一个舱室由内壁152隔开。轨条148由延伸到内部舱室150中的凸缘154更具体地限定。内壁152和每个轨条148之间有凸出部分156。参照图16和图17,读者会马上明白,凸出部分156与导索件116上的孔130、132对齐,而且因此,凸出部分156在头轨112中支持绳索120,为了清楚图22省略了绳索。
在头轨112的上面外部有凸缘158,通过它头轨可以连接于为安装目的而安装在建筑开口上方的合适的硬件上。另外,有槽道160,读者再次参照图16和图17会认识到其与导索件116上的孔122对齐。螺栓124或类似物被装入槽道160以将导索件116连接于头轨112的端部。
图23是按图21的指示截取的遮蔽件110的横截面图。再次从很陡的角度观察图21中最右边的板体114;然而,这次可看到朝着远离图21的有利位置方向的侧面。板体114相对于头轨112的纵向以倾斜的角度取向,因此,其左手边比右手边更靠近图23的观察者。
每个内部舱室150中设有载体162,其可沿凸缘154上的轨条148滑动,每个板体114需要两个载体162,每个轨条148上设置一个载体162。图24A示出了载体162的侧视图。在该图中有两个显著的特征、在面164的左手侧有螺栓166,或类似物,以及突出物168,突出物的功能将在下面描述。图24B是取自图24A右侧的载体162的右手端的视图,也是图23中左手边轨条148中的载体162的视图。如图24B中可见的,突出物168与面164稍微分开缝隙170。另外,肩部172沿载体162的侧面延伸从而使肩部可由凸缘154支撑并且沿着轨条148在其上滑动。最后,端面174具有孔176。
图24C是取自图24A左侧的载体162的左手端的视图,也是图23中右手边轨条148中的载体162的视图。应该注意到,图23右侧的载体162具有附加元件,没有包括在图24A到24D中,即,固定于面180的固索件178。尽管为了清楚图23中没示出,绳索120的两端分别从头轨112的左右两端延伸出来,终止于并打结系在固索件178的孔182中。当在环140处合适地操纵绳索120时,固索件178会沿着头轨112移动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其连接的载体162,从而打开或关闭遮蔽件110。回想图23中呈现的视图示出了用于最右边板体114的载体162,应该理解只有该板体的右手边轨条148中的载体162具有固索件178。所有其它载体162具有如图24A到图24D所示的外观。当然,应该认识到,可选择地将杆连接于右手边轨条148中的载体162,将绳索120去除,用以打开和关闭遮蔽件110。
最后转到图24D,取自图24A下面的载体162底部的视图,应该注意到,载体162包括具有柔韧臂186和闭锁突出物188的闭锁机构184。闭锁机构184使板体114能与载体162连接。
图25是悬挂件190的平面图,其可以是相对不易弯曲的金属片或塑料片材料。悬挂件190可以是任意希望的长度,主要取决于遮蔽件110的宽度和其中包括的板体114的数量。通常,每个板体114有一个悬挂件190,每个板体114有两个载体162,每个轨条140设置一个载体。板体114可以利用强力粘合剂连接于悬挂件190上,优选地在远离安装了遮蔽件110的房间内的观察者的悬挂件190一侧。特别地,在图15到图18中,板体114连接在观察者看不到的悬挂件190一侧,而在图23中,板体114覆盖悬挂件190。
转到图25,悬挂件190具有两个朝向相反的钩形件192。钩形件192从下方插入闭锁机构184以将悬挂件190和板体114连接于载体162,其中闭锁突出物188扣紧钩形件192的下方的平直部分194。如图23中清楚示出的,两个轨条148中的载体162在相反的方向上取向,确保通过相对的轨条148上的载体162将悬挂件190固定于相反的两端。
图26是取自图14中头轨112左手端后方的剖视图。由于载体162通过位于导索件116的孔126内且最终进入载体162的孔176中的螺栓128或类似物而固定于导索件116上,如图24B所示,因此载体162是静止的。螺栓166用于将带体196固定于载体162。
带体196在图27中以平面图形式示出。带体196是柔软的条状金属片或塑料片,除了从阶梯部200开始的突然加宽部分198之外其宽度均匀。由于下面将清楚解释的原因,末端部分202可从由带体196形成的平面轻微地向上弯曲。
在带体196的相对端有一系列等间距的槽口204。带体196是当遮蔽件110关闭时,确定相邻的板体114之间彼此重叠的距离的装置。目前,参照图26,应该注意到,由于从槽口204到末端的部分已经折断或切断,带体196相对于图27的示图已经缩短。螺栓166用于在末尾的槽口204处将带体196固定于滑块162上。
图28是取自两个板体114交叠的后面的头轨112的剖视图。示出右手边的带体196的阶梯部200接合于突出物168的后面,因此防止载体162进一步向左侧移动。左手边的带体196以图26示出的方式与滑块162连接。现在能在图28中看到,末端部分202可向外弯曲免得干扰螺栓166。另外,这样向外弯曲的末端部分202将阻止带体196干扰另一个载体162的突出物168。
图29是当遮蔽件110处于关闭过程中时,取自最右边板体114后面的头轨112的剖视图。绳索120处于朝向图29的左侧拉动载体162的位置。绳索结206是来自图14中所示出的遮蔽件的左手端的绳索120的打结端。由于带体196的阶梯部200结合在突出物168的后面而将载体162与下一载体连接起来,被载体162拉动的绳索120进而拉动其右侧的下一个载体162,图29中未示出。
现在转到遮蔽件110底部的特性,图14、19和21中示出的遮蔽件110的每个板体114与底部轨道208连接,底部轨道208提供了足够的重量从而使板体114张紧以及垂直地悬挂,并较少地受最轻微的空气运动影响而摇摆。而且,如下面将更详细示出的,底部轨道208使板体114能够彼此连接,从而消除任何的摇摆运动进而提供更满意的外观。
图30是连接于任何一个板体114的底部轨道208的横截面图。底部轨道208具有朝向图14、19和21的观察者的平滑面210。底部轨道208还具有上部V形槽道212和下部V形槽道214,每个槽道具有在开口处朝向彼此延伸的钩形件216。
在图30的横截面中看到,板体114通过塑料材料的带体218固定在上部V形槽道212中。板体114向下延伸进入上部V形槽道212,在带体218的下方并绕至其后侧220,可通过粘合剂固定于此。钩形件216防止板体114和带体218被向上拉出。
底部轨道208的后侧具有通常为矩形横截面形状的槽道222。槽道222在其开口的每一侧都具有凸缘224且在槽道中具有与凸缘224相对的轨条226。槽道222用于将每个板体114连接至其相邻的板体。
图31是取自两个相邻板体114后面的平面图,示出了一个底部轨道208与下一个底部轨道的连接。在图31左手边的底部轨道208的端部是具有通常矩形开口230的对接件(coupling member)228。对接件228布置在可动板体114的每个底部轨道208的隐藏端,所述可动板体即除了图14、19和21中最左边的板体之外的所有板体114。图32是插入图31中底部轨道208中的对接件228末端的平面图。插入件232贴合地安装在槽道222中且位于底部轨道208中凸缘224的后面,并且具有用以容纳轨条226的切口234。
连接件236在图33中以侧视图形式示出。连接件236可沿着由凸缘224引导的底部轨道208中的槽道222滑动,该凸缘配合在连接件236的每一侧上的凹槽238中,并与轨条226相对。有弹力的锁定件240扣合地安装在矩形开口230内从而将一个板体114与它后面的板体连接起来。
在图14、19以及21中可见的底部轨道208的端部具有端盖242,如图31所示。图34给出了端盖242的平面图。在两个凸缘224中的一个与轨条226之间的空间内,端盖242的插入件244贴合地安装在槽道222中。在相反的方向上取向的两个端盖242需要覆盖底部轨道208的端部。
图35至图5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图35是用于建筑开口的遮蔽件310的正视图。如图35所示,遮蔽件310包括头轨312,遮蔽件可通过头轨跨过建筑开口的顶部安装或悬挂。图35中示出的建筑开口是窗口或者高度为基本上从地板到天花板的滑门。然而,如先前所指出的,读者不应该将其理解为把本发明限制为在这种类型的建筑开口上使用的遮蔽件310,因为本发明同样可应用于各种高度和宽度的窗和门。
而且,下面对遮蔽件310的描述包括几个可容易地应用于图14到图34所示出的遮蔽件110的新特征。简而言之,读者不应该假设正在讨论的特征只能结合在遮蔽件310中,因为这些特征同样可应用于上面描述的遮蔽件110。出于同样的原因,读者会迅速地认识到,先前描述的一些特征也可以在遮蔽件310中使用。
现在转回到图35,遮蔽件310包括多个悬挂于头轨312上的单个的板体314。图中示出了六个这样的板体314,然而就发明人而言无意在这方面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当遮蔽件310打开时,板体314形成两个层叠的排列,如图36所示,一个在建筑开口的左手边而另一个在建筑开口的右手边。同样地,遮蔽件310是“中央拉开”型,意味着遮蔽件310从中央打开,而不是从左手边或者右手边。同上,然而,板体314相对于头轨312的纵向以固定的倾斜角度取向。
在头轨312的每一端有端盖318,在图35和图36所呈现的视图中端盖318覆盖导索件316,导索件的结构和功能将在下面彻底地详述。导索件316和端盖318不同于遮蔽件110的导索件116和端盖118,因为一旦遮蔽件310安装在建筑开口之上,从遮蔽件310的观察者的角度,端盖318真正覆盖导索件316。结果,只需要使端盖318的颜色与头轨312的颜色匹配,就可以为这些元件提供满意的外观,而由于导索件保持隐藏,所以其颜色不是很重要。
形成环322的绳索320在图35和图36中的头轨312的右手端端盖318的下面延伸。如前面对第四实施方式所描述的那样,绳索320用于打开和关闭遮蔽件310,其中拉动环322的一侧会打开遮蔽件而拉动环的另一侧会关闭遮蔽件。
图37是取自图35和图36中移除了端盖318的头轨312的左手端的遮蔽件310的正视图。示出了图35和图36中悬挂在头轨312下面的最左边的板体314的一部分,并且如上面提到的,相对于头轨312的纵向以一定的倾斜角度取向,从而尽管从很陡的角度观察,在图35和图36中看到的板体314的侧面是可见的。
导索件316具有两个用于螺栓326等的孔324,所述螺栓326等用于将导索件316连接于头轨312,下面将进一步示出。与上面描述的先前的实施方式相反,由于导索件316后来由端盖318完全覆盖,导索件316没有完全覆盖头轨312。导索件316具有另一个孔328,其中布置有钢块(steel slug)330。钢块330可以通过干涉配合夹子(clip)331等固定在孔328内,并穿过孔328的远侧伸出。钢块330用于固定图35和图36中最左边的板体314。在本实施方式中,头轨312右手边的导索件316也包括以同样方式固定最右边板体314的钢块330。在每种情况下,用于最左边和最右边板体314的最左边和最右边的载体分别具有磁体,如下面将要说明的,该磁体与钢块330接合以固定各自的板体314。这种方法比通过螺栓或类似物固定最左边或最右边的板体314有所改进,因为它提供了将这些板体314临时地从建筑开口的侧面移开进行清洁的方法。在遮蔽件是从最右端或最左端打开和关闭的类型的情况下,这样的磁体只能用于其固定端。
图37中的绳索320通过开口332从头轨312内向外穿出,并穿过开口334重新进入。在开口332、334之间是在轴338上旋转的滑轮336。当操纵图35和图36右手边的绳索320的环322而打开或关闭遮蔽件310时,滑轮336使绳索320能容易地从开口332穿出并进入开口334,反之亦然。
导索件316也具有分别布置在开口332、334下面的弯曲槽道340、342。环绕滑轮336的绳索320可以扣紧在滑轮336上并穿过开口332、334拉出从而如图35和图36所示的将环322从遮蔽件310的右手边移动到左手边,尽管,由于遮蔽件310是“中央拉开”型的,当环322这样移动时,绳索320必须以下面要示出的方式临时地从两个最中间的板体314中的一个上脱离。
导索件316还包括具有夹子346的孔344以允许在构建为遮蔽件310的镜像的遮蔽件中的安装钢块。
图38是取自上方的头轨312的左手端的分解图。绳索320在头轨312内延伸,绕过导索件316的滑轮336并朝向头轨312的右手端返回进入头轨312。螺栓326被引导穿过孔324以将导索件316连接到头轨312的末端。导索件316进一步具有柱348,该柱装入头轨312的槽道350内以将导索件316适当地对齐并稳定在头轨312上。
端盖318具有柱352,当端盖318固定到导索件316上时,该柱通过干涉配合固定在导索件316上的孔324内。可以观察到,端盖318具有侧壁354,当端盖318固定于导索件316上时,侧壁安装在导索件316上并围绕导索件316。端盖318进一步在端壁358的内表面上具有销356。当端盖固定在导索件316上时,销356挤压钢块330以防止钢块在遮蔽件310的寿命期间内从孔328中轻易地脱落。应该理解,钢块330可选择地可以是任何其它铁磁性材料,并且可以本身就是磁体。最后,端盖318包括孔360,当端盖318放置在导索件316上时绳索320的环322可被引导穿过孔360。而且,回去参照一下图37,导索件316的下侧具有肋361。当端盖318安装在导索件316上并且推到其上以完全将其覆盖,肋362扣合地伸入孔360以防止端盖318被轻易地移除。
图39是头轨312的横截面图。头轨312再次组成单个的轨道,其包括两个轨条362。内部舱室364与每个轨条362相关联,每个舱室364通过内壁366与另一个舱室分离。轨条362由延伸至内部舱室364中的凸缘368、370更具体地限定。相对于内壁366处于轨条362外侧的凸缘370比凸缘368长以改善悬挂板体314的载体的稳定性,下面将会对其进行描述,以及通过确保那些载体只可在正确的方向上装入轨条362中而方便组装。在内壁366和凸缘368之间有凸出部分372。如上面先前所描述的,凸出部分372与导索件316上的开口332、334对齐。结果,凸出部分372也是在头轨312内支撑绳索320。
在头轨312的上面外部有凸缘374,通过它头轨可以连接至为安装目的而安装在建筑开口上方的合适的硬件上。另外,有槽道376,其与导索件316上的孔324对齐,使得螺栓326或类似物被装入槽道376以将导索件316连接于头轨312的端部。如上面提到的,槽道350容纳导索件316上的用于在槽道上适当对齐的柱348。
应该注意到,头轨312基本上与先前描述的上面第四实施方式的头轨112相同,区别在于凸缘368、370的长度和凸缘374的位置,在头轨112中,凸缘154是等长的,凸缘374彼此比头轨112的凸缘150间隔得更远。
图40A到图40F是设计用于头轨312中的载体380的视图。图40A是载体380的侧视图,示出了搁置在头轨312中的凸缘370上并沿其滑动的载体380的侧面。代替载体162上的螺栓166,载体380的面382具有一体形成的扣384。面382还具有楔形元件386和突出物388。突出物388具有与载体162上的突出物168相同的功能,即,与相邻的载体380连接的带体安装在面382和突出物388之间,从而当遮蔽件310关闭时相邻板体314之间的距离可以固定。扣384用于将带体连接到载体380上,并且楔形元件386使穿过突出物388和面382之间的带体从扣384向外偏转。由于下面将要给出的原因,从图40A的有利位置看,扣384基本上为矩形。最后,楔形元件386带有具有下面将要给出的目的的斜边390。
图40B是图40A中示出的载体380的相反一侧的视图。图40B中示出的侧面搁置在头轨312中的凸缘368上并沿其滑动,因此面向内壁366。图40B中示出的面392具有缝隙394,通过该缝隙载体380内的柱396是可见的。柱396将在下面示出。
图40C是取自图40A中示出的载体380下方的视图。同上,突出物388通过缝隙398与面382分离。此外,楔形元件386的斜度在图40C的视图中是非常明显的。最后,有开口400穿过底部402。开口400用于安装固定板体314的悬挂件。最后,参照扣384,在图40C中可以看到其上有一个尺寸上缩减的柱404。
图40D是取自图40A中示出的载体380的上方的视图,现在从上方看到,柱396具有形成开口400一部分的U型部分406。另外,载体380的内部有凸出部分408。悬挂板体314的悬挂件的一端由搁置在凸出部分408的载体380固定,并且通过柱396的U型部分406固定其上。
图40E是取自图40A中示出的载体380的左侧的视图,而图40F是取自图40A中示出的载体380的右侧的视图。图40E和图40F都示出了载体380的侧面上不同高度的肩部。肩部410搁置在头轨312中的凸缘386上并在其上滑动,而肩部412在凸缘370上这样动作。如先前提到的,不等高的肩部410、412连同不等高的凸缘368、370,确保载体380只能在一个方向上插到头轨312的轨条362上。载体380的左右两端分别具有缝隙414、416,其在图40D中也是可见的并且被设置从而将其他元件连接到载体380上,如下面将要讨论的那样。
图41是悬挂件420的平面图,与图25中示出的悬挂件190类似,其可以是相对不柔软的金属片或塑料片材料。悬挂件420可以具有任何期望的长度,主要取决于遮蔽件310的宽度以及其中包括的板体314的数量。同上,每个板体314有一个悬挂件420,每个板体314有两个载体380,头轨312的每个轨条362中设置一个载体,用于每个板体314的载体280在相反的方向上取向。板体314可连接于悬挂件420,优选地在远离安装有遮蔽件310的房间内的观察者的悬挂件420的一侧。与图25的悬挂件相反,除了两个相反朝向的钩形件422,悬挂件420基本上是细长的矩形,没有悬挂件190的倾斜的端部,从而为板体314的粘性固定于其上提供更大的表面积。
如上面提到的,悬挂件420有两个相对地朝向的钩形件192。钩形件422从载体380的下面向上插入穿过开口400直到钩形件422的下侧424搁置在凸出部分408上,可在从上方观察的载体380的图40D中看到,从而将悬挂体420和板体314连接至载体380。钩形件422的竖立部分426安装到柱396的U形部分406以将钩形件422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再次参照图40D,如果悬挂件420弯曲或者变形使得钩形件422的下侧424离开凸出部分408,则悬挂件420显然有可能从载体380中脱落。在遮蔽件310的该第五实施方式中以下面将要描述的方式对此进行描述。
图42是用于将遮蔽件310的板体314连接起来的带体430的平面图。带体430基本上以与先前描述的带体196相同的方式起作用。带体430是柔软的条状金属片或塑料片,并且除了以阶梯部分434开始的突然加宽部分432之外宽度均匀。末端部分436可以从带体430所形成的平面向上轻微地弯曲。阶梯部分434和末端部分436如先前所描述的那样起作用。
在带体430的相对端有基本上为矩形的孔436和倾斜的边缘438。孔436最小具有比载体380上的孔384大些的尺寸,并用于将带体430连接到载体380。当扣384穿过孔436插入并且带体430相对于载体380围绕柱404旋转时,扣384防止带体430滑离载体380。
应该注意到带体430没有一系列的孔,而是有一个单独的孔436。结果当构建不同板体宽度和重叠距离的遮蔽件310时,要使用具有所需长度的带体430。
图43是如图36中指示的穿过头轨312截取的横截面图。图36左手边的最右边板体314的后侧在头轨312的下方是可见的。如上面提到的,板体314的材料通过粘合剂固定到悬挂件420的这一侧。图40F中示出的载体380的侧面在头轨312的左侧是可见的;图40E中示出的则在头轨312的右侧是可见的。尽管从图43呈现的图中不是显而易见的,头轨312的左手边的载体380比右手边的更靠近观察者。
固索件440通过在图40B中示出的载体380的侧面上示出的缝隙394与头轨312右手边的载体380连接。固索件440具有两个孔442。如上面根据图23所讨论的,绳索320的两端分别从头轨312的左端和右端延伸,终止并系在固索件440的孔442处。当在环322处适当地操作绳索320时,固索件440将沿着头轨312移动无论以什么方式与其连接的载体380,从而打开和关闭遮蔽件310。
在遮蔽件310的该第五实施方式中,有可能在头轨312两端中的一端除去绳索320的环322,改为利用杆打开和关闭遮蔽件310。图36中以举例的方式示出了这样的杆444。杆444可选择地安装在遮蔽件310的左手边,或者左右两边都安装。环322本身可通过以下方法除去:使用固索件440顶部孔442处的绳结446拉动绳索320,从而拉出形成环322的额外的绳索320,剪去额外的绳索并打结。为了执行此操作,可能必须使绳索320从遮蔽件310的左手边临时地脱离。
图44是根据图36所指示的穿过头轨312所截取的横截面图,但是为了清楚起见杆444没有示出。如同图43,图40F中示出的载体380的侧面在头轨312的左侧是可见的。图36右手边的最左边板体314的前侧在头轨312下方是可见的。板体314的材料如指示的那样被固定在悬挂件420的后侧。尽管在图44呈现的图中不是显而易见的,头轨312左手边的载体380比头轨312右手边的元件离观察者更近。
该元件是固索件450,其连接到图40E中示出的载体380的侧面并且在图44右手边观察固索件时遮挡了载体380。无论遮蔽件310是通过绳索320的环322还是通过杆444打开和关闭,固索件450都能在遮蔽件打开和关闭时,使遮蔽件310的左手边和右手边在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图44中包括了固索件450的端视图。其侧视图,尤其是朝向头轨312内壁366的侧面的视图由图45示出。绳索320在凸出部分372上的头轨312的两端之间延伸,不过为了清楚起见在图44中没有示出。
参照图45,固索件450通常具有矩形盒状结构。固索件的每一端都有用于将固索件450与其它部件,比如载体380,连接起来的连接器452。最重要的是,图45中示出的固索件450的侧面有两个开口454,从而绳索320可以从一个开口导入并从另一个开口导出。在固索件450内有螺栓456或类似的紧固件,供绳索320在固索件内部缠绕,而且螺栓456旋紧于其上以固定绳索320。固索件450是供绳索320与遮蔽件350的左手边接合的装置,而且先前已经间接提到与绳索320的环322从头轨312的一端到另一端的运动有关,并与环322的任选去除有关。
现在回忆前面对头轨312每一端的导索件316的讨论,用于最左边和最右边的板体314的最左边和最右边的载体380,每个均分别具有磁体,该磁体与导索件316中的钢块330接合以固定那些板体314。图46是具有磁体462的磁体固持件460的顶部平面图。固持件464设计为用于利用T形件466以缝隙416连接至图40F中示出的载体380的侧面。
图47是图40F中示出的连接了磁体固持件460的载体380的侧面的平面图。因此,磁体462固定在以下位置,其会与头轨312末端的导索件316中的钢块330接触,从而将最左边和最右边的板体314固定在合适的位置,但是允许它们为了家务管理的目的而临时地移除。此外,在遮蔽件为从最右边或最左边打开和关闭的遮蔽件的类型的情况下,这样的磁体固定器460将只用在其固定端。
现在参照图40D,应该回忆起,如果悬挂体420弯曲或变形到导致钩形件422的下侧424离开凸出部分408的程度,悬挂体420可能会从载体380上脱落,因为悬挂件420必须轻微地临时地弯曲以便在第一位置合适地安装在载体380上。当遮蔽件310打开或关闭时,类似的弯曲或变形可能发生,或者,更特别地,当恰好到达完全打开或完全关闭位置时,继续拉动绳索320的环322或拉动杆444会在由这些机构中任意一个驱动的载体380上产生应力。为了防止在载体380上产生这样的应力,可以在头轨312的轨条362的合适位置上安装隔离器。
图48中以侧视图的形式示出了这样的隔离器470。隔离器470具有将隔离器连接到图40E中示出的载体380的末端的连接器472,并且隔离器以与载体380相同的方式沿着凸缘368、370滑动。隔离器470基本上具有与板体314在头轨312的纵向上占据的距离相同的长度。
在具有图35和图36所示类型的“中央打开”遮蔽件310中,只要头轨312的每个轨条362中只有一个这样的隔离器470,隔离器470就可以与图36的左手边的用于最右侧板体314的载体380连接,或者与图36中右手边的用于最左侧板体314的载体380连接。应该认识到,隔离器470还可以用于连接杆444。在这种情况下,隔离器470用作“停止件”并且防止绳索320的环322或者防止杆444被拉得过于猛烈而导致板体314从载体380上脱落。
在板体层叠在建筑开口的最右边或最左边的遮蔽件中,在头轨的端部和实际上由绳索移动的板体上的载体之间会需要隔离器470,从而防止绳索拉得太紧而导致板体314从载体上脱落。同上,载体470也能用于在这样的遮蔽件的任意侧安装杆,并且可以这样设置在遮蔽件的两侧。为了这种用途,可以使用比前面描述的载体短的载体470。
现在转到遮蔽件310底部的改善的特性,这些特性同样打算用于上述的遮蔽件110中,图35和图36中示出的遮蔽件310的每个板体314具有底部轨道480,底部轨道提供了必需的重量以保持板体314张紧并垂直地悬挂,而且较少地受到影响而随着最轻微的空气运动而摇摆。而且,同上,如下面将更详细示出的,底部轨道480能使板体314彼此连接,从而消除任何摇摆运动并提供更满意外观。
图49是与任何一个板体314连接的底部轨道480的横截面图。底部轨道480具有朝向图35和图36的观察者的光滑表面482。底部轨道480还具有上部V形槽道484和下部V形槽道486。上部和下部V形槽道484、486中的每一个在其两个面中的一个上均具有钩形件488,特别在图35和图36不朝向观察者的一侧。钩形件488朝着底部轨道480的前部光滑表面482延伸,并终止于被引导到上部和下部V形槽道484、486中的元件490。
板体314通过塑料材料的带体492固定在上部V形槽道484中。带体492在图49中以横截面形式示出。板体314向下延伸进入上部V形槽道484,在带体492下面并绕到其后侧494,可通过粘合剂固定于此。钩形件488以及尤其是部分地围绕带体492延伸并防止被向上从V形槽道484中移出的元件490,保持底部轨道480连接到板体314。在这一点上,底部轨道480相对图30中示出的底部轨道208有改进。
底部轨道480的后侧具有通常为矩形横截面形状的槽道496。该槽道496在其开口的每一侧具有凸缘498。同上,槽道496用于将每个板体314与其相邻板体连接。
图50是底部轨道480以及以上面先前示出的改进的方式与其连接的端盖500的后侧的分解图。在底部轨道480的端部,凸缘198相对朝向的部分被加工出比凸缘498之间的开口宽的加宽开口502。端盖500具有在凸缘498后面贴合地安装在槽道496中的插入件504。插入件504具有安装在凸缘498之间的升高部分506。这样的升高部分没有呈现在图50中未示出的插入件504的侧面。其功能是确保插入件504只能插入到槽道496内,而升高部分506则布置在凸缘498之间。
当插入件504这样插入槽道496时,在加宽开口502中布置有孔508。在这一点,图51中示出的具有两个相反朝向的尖头512的闭锁元件510,被插入并扣在孔508中,从而形成图52中示出的视图。类似于对接件228的对接件扣入孔508中形成图52中示出的视图。类似于上面示出的对接件228但是经改进具有类似于插入件508的插入件的连接件,可在需要的时候以同样的方式安装在底部轨道480的两端。如先前示出的,连接件236可用于将底部轨道480连接在一起。
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然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修改,但是不会修改到使本发明超出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建筑开口的单轨道层叠板遮蔽件,其包括:
头轨,以将所述遮蔽件安装在所述建筑开口的上方和前方,所述头轨具有纵向、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及在所述纵向上延伸的单轨道;
多个载体,其设在所述单轨道上,所述载体可在所述头轨的所述纵向上移动,以打开和关闭所述遮蔽件;
多个板体,其悬挂在所述头轨下方,自每个所述载体均悬挂一板体,所述板体中的每个均相对于所述头轨的所述纵向以基本固定的倾斜角度取向,并且每个板体具有宽度、底部和顶部;以及
用于将每个所述板体滑动连接到其相邻的那些板体上的装置,从而,当所述遮蔽件被打开时,通过将一个板体滑到下一个板体之后,所述板体可在所述头轨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一处形成重叠式层叠的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道层叠板遮蔽件,其中,所述用于将每个所述板体滑动连接到其相邻的那些板体上的装置包括:
杆,其在所述板体底部延伸每个板体的所述宽度的距离;
线缆,其安装在每个所述板体上的所述杆的一侧,并且平行于所述杆的表面基本上延伸每个所述板体的宽度的距离;
引导环,该环设在每个所述杆的两端之一的相对侧,所述引导环与相邻板体内的所述线缆接合,以使得每个板体均可滑动地连接到与其相邻的板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道层叠板遮蔽件,其中,所述用于将每个所述板体滑动连接到其相邻的那些板体上的装置包括:
杆,其在所述板体底部延伸每个板体的所述宽度的距离;
止动件,其安装在每个所述板体上的所述杆的一侧,所述止动件被安装在所述杆的一端;以及
槽道,其安装到每个所述板体上的所述杆的所述一侧上,所述槽道被安装到所述杆上与所述止动件相对的一端,所述杆被设置在所述槽道内,这些槽道安装到相邻板体上的所述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道层叠板遮蔽件,其中,所述单轨道在其相对的两侧具有两轨条,其中每个所述载体设有前固持件和后固持件,所述前固持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两轨条之一上,而所述后固持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两轨条的另外一条上,所述前固持件和后固持件通过连接杆彼此相互连接,所述前固持件和后固持件进一步具有连接装置以从该处悬挂板体,所述板体的相对侧的顶角处具有相应的连接装置,以接合所述固持件上的所述连接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轨道层叠板遮蔽件,其中,所述前固持件和后固持件和所述板体上的连接装置为钩环式紧固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轨道层叠板遮蔽件,其中,每个所述载体通过带体连接到与其相邻的载体,使得最末端的载体可顺序地拉动其他载体通过所述头轨,以关闭所述遮蔽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轨道层叠板遮蔽件,其中,每个所述前固持件和后固持件均具有宽度,该宽度等于所述重叠式层叠阵列的层叠距离,所述层叠距离为每个板体在所述阵列内延伸超过其上方板体的距离,所述前固持件和后固持件具有越过所述单轨道取向的面,所述面相对于所述头轨的所述纵向以倾斜的角度取向,所述连接装置连接至所述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轨道层叠板遮蔽件,其中,所述板体、所述连接装置和在所述板体上的所述相应的连接装置具有合并厚度,并且所述角度为所述合并厚度除以所述层叠距离后所得值的反正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道层叠板遮蔽件,其中,所述单轨道包括上轨条和下轨条,所述上轨条和下轨条为基本垂直的层叠关系,所述单轨道进一步包括伸缩装置,该伸缩装置具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多个连接件,所述伸缩装置的第一端部在所述上轨条的固定位置处,而所述伸缩装置的第二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端部沿所述上轨条是可延伸和可拆卸的,所述伸缩装置的多个被选择的连接件通过基本水平的线缆连接到设在所述下轨条内多个轮体上,所述线缆为所述多个载体,所述多个板体从所述多个载体上的至少一点处悬挂下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轨道层叠板遮蔽件,其中,每个所述板体均从所述各自的载体上的一个中心点悬挂下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轨道层叠板遮蔽件,其中,每个所述板体均从所述各自的载体上的两个点悬挂下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轨道层叠板遮蔽件,其中,每个所述板体的所述顶部均在所述载体上方折叠并固定在其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道层叠板遮蔽件,其中,所述多个载体为多个弹簧偏置联结器,并且每个所述板体从其各自的弹簧偏置联结器的单个点悬挂下来,当所述遮蔽件被关闭时,所述弹簧偏置联结器被偏置以使所述板体相对于所述纵向转动至较小的倾斜角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道层叠板遮蔽件,其中,每个所述板体均在其底部设有杆,该杆延伸所述板体的宽度的距离。
CN201110023551.6A 2004-11-04 2005-11-03 用于建筑开口的单轨道层叠板体遮蔽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408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2491604P 2004-11-04 2004-11-04
US60/624,916 2004-11-04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380419A Division CN101115900B (zh) 2004-11-04 2005-11-03 用于建筑开口的单轨道层叠板体遮蔽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0875A true CN102140875A (zh) 2011-08-03
CN102140875B CN102140875B (zh) 2014-11-26

Family

ID=3633701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3551.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40875B (zh) 2004-11-04 2005-11-03 用于建筑开口的单轨道层叠板体遮蔽件
CN20058003804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5900B (zh) 2004-11-04 2005-11-03 用于建筑开口的单轨道层叠板体遮蔽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3804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5900B (zh) 2004-11-04 2005-11-03 用于建筑开口的单轨道层叠板体遮蔽件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4) US7958926B2 (zh)
EP (1) EP1836369A4 (zh)
JP (1) JP5280053B2 (zh)
KR (1) KR101284944B1 (zh)
CN (2) CN102140875B (zh)
AR (1) AR055515A1 (zh)
AU (2) AU2005305002C1 (zh)
BR (1) BRPI0516919B8 (zh)
CA (1) CA2582363C (zh)
IL (1) IL182804A (zh)
MX (1) MX2007005186A (zh)
NZ (1) NZ554759A (zh)
WO (1) WO2006052670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62850A (zh) * 2022-06-15 2022-11-01 深圳华澳建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软膜天花板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58926B2 (en) 2004-11-04 2011-06-14 Hunter Douglas Inc. Single-Track stacking panel covering for an architectural opening
CA2595947C (en) * 2005-03-16 2013-04-23 Hunter Douglas Inc. Single-track stacking panel covering for an architectural opening
JP5150057B2 (ja) * 2006-03-16 2013-02-20 立川ブライ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パネルカーテン
US7762305B2 (en) * 2006-11-03 2010-07-27 Yih-Ren Huang Slide rail structure for a window blind
CA2948904C (en) * 2008-08-26 2019-09-10 Hunter Douglas Inc. Roll-up retractable covering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US8579006B2 (en) 2009-10-19 2013-11-12 Adrian Mario Levin Space divider system
US20110226716A1 (en) * 2010-03-16 2011-09-22 My Home Global Company Curtain rod structure
US9163451B1 (en) * 2012-12-12 2015-10-20 Helen Curry Garage opening privacy screen systems
TWM495805U (zh) * 2014-10-31 2015-02-21 Ching Feng Home Fashions Co 磁吸式之無拉繩窗簾
CN105516004A (zh) * 2015-12-31 2016-04-20 天津博莱瑞斯科技有限公司 指示灯覆盖式无线路由器
CN109219685B (zh) * 2016-07-20 2020-10-16 乐富咨询封闭型公司 百叶窗的板条及由其形成的百叶窗
DE202016007640U1 (de) * 2016-12-19 2018-03-20 döfix Döhlemann GmbH System zur Beschwerung von Stoffbahnen eines Flächenvorhangs
US10597935B2 (en) 2017-01-25 2020-03-24 Hunter Douglas Inc. Vertical cellular drape for an architectural structure
US10407960B2 (en) * 2017-02-03 2019-09-10 Assa Abloy Entrance Systems Ab Automatically actuated door lock system
US10793252B2 (en) 2018-03-30 2020-10-06 The Boeing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vering an opening in an aircraft
US11313120B2 (en) * 2018-10-21 2022-04-26 Joseph Bibi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preparing and assembling a high end prefabricated product to serve as a window covering or room divider
TWM615852U (zh) * 2021-02-26 2021-08-21 美商愛寶窗飾股份有限公司 直立式窗簾結構
US11589698B2 (en) * 2021-04-25 2023-02-28 Abo Window Fashion Corp. Hanging weight structure for a curtain
KR102544823B1 (ko) * 2021-08-09 2023-07-17 주식회사 인프로텍 슬라이딩 도어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52066Y (zh) * 1993-02-22 1994-01-05 钱晓东 导轨式遮阳帘
CN2492666Y (zh) * 2001-07-10 2002-05-22 八泽实业有限公司 具有轨道结构的横拉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68433A (en) * 1921-10-04 1923-09-18 Frank H Zackow Curtain
US1648851A (en) * 1927-03-23 1927-11-08 Helen Jeanette Lapin Window ventilator
US2591775A (en) * 1950-08-16 1952-04-08 Frederick W Bopp Vertical venetian blind
US2756817A (en) * 1952-12-26 1956-07-31 Andrew J Toti Vertical venetian blind
US2759534A (en) * 1953-05-25 1956-08-21 Walter A Harju Vertical slat venetian blind
LU42461A1 (zh) 1962-10-02 1964-04-02
US3260303A (en) 1964-01-17 1966-07-12 Steelcase Inc Multi-panel sliding door structure
US3280891A (en) * 1964-03-18 1966-10-25 Jr Richard J Eldredge Vertical venetian blind traverse apparatus
US3348603A (en) * 1965-09-23 1967-10-24 Kirsch Co Movable panel supports
AT275077B (de) 1967-12-20 1969-10-10 Karl Schindlauer Abschlußblende für Vorhanghaltevorrichtungen
IT1008066B (it) * 1973-11-14 1976-11-10 Modular Spa Tenda a pannelli scorrevoli di tessuto o simili
US4114674A (en) * 1976-05-24 1978-09-19 Gabry Frank F Expandable door
US4122884A (en) * 1977-01-24 1978-10-31 Consolidated Foods Corporation Vertical venetian blind construction
US4140169A (en) * 1977-08-15 1979-02-20 Arena Joseph Philip Carrier for vertical blinds
US4221255A (en) 1978-05-11 1980-09-09 Barkemeyer Erica C Decorative panel assembly
US4291738A (en) * 1979-02-05 1981-09-29 John Grenga Universal support for vertical blinds and the like
DE2909240A1 (de) * 1979-03-09 1980-09-11 Lamella Gmbh Fuehrungsschiene fuer vertikal-flaechen- vorhaenge
US4293021A (en) * 1979-06-06 1981-10-06 Arena Joseph Philip Support for traversing window covering device
US4257470A (en) * 1979-06-29 1981-03-24 Thru-Vu Vertical Blind Corp. Wand construction for vertical venetian blinds
IT8117708A0 (it) * 1981-07-02 1981-07-02 Menichetti Pier Luigi Dispositivo monocarrucola plurifunzionale di rinvio o di trazione della corda di manovra per tendaggi
US4425956A (en) * 1982-05-20 1984-01-17 Graber Industries, Inc. Vertical blind mechanism
JPS5919769U (ja) * 1982-07-26 1984-02-06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側面全開放型バン型車扉
JPS5958198A (ja) 1982-09-28 1984-04-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送風装置
JPS5958198U (ja) * 1982-10-08 1984-04-16 株式会社ニチベイ パネルスクリ−ン
JPS6122295A (ja) 1984-07-10 1986-01-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移動物体落下検出装置
JPS61202295A (ja) 1985-03-05 1986-09-08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取出口
JPH0451653Y2 (zh) * 1985-06-10 1992-12-04
PH25772A (en) 1985-08-30 1991-10-18 Novo Industri As Insulin analogues,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DE3611857A1 (de) * 1986-04-09 1987-10-22 Stoever Adolf Bautex Kg Abstandshalter fuer eine vertikaljalousie
US4765022A (en) * 1987-03-25 1988-08-23 Coral Industrial Sales Co. Combination stop plug and frame member for channelled drapery track
JPH0510128Y2 (zh) * 1987-07-23 1993-03-12
DE3907043A1 (de) * 1988-07-29 1990-02-01 Stoever Adolf Bautex Kg Abstandshalter fuer lamellentraeger von vertikallamellenjalousien
DE3900465A1 (de) * 1989-01-10 1990-07-12 Rigola Werk Schmidt Julius Lamellen-vorhang mit senkrecht angeordneten lamellen
US4936370A (en) * 1989-01-31 1990-06-26 Chiang Por-Chu Vertical blind assembly with an adjustable width
JPH0759859B2 (ja) * 1989-08-31 1995-06-28 東洋エクステリア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パネルの安定開閉装置
US5289863A (en) * 1989-12-13 1994-03-01 Schon B.V. Apparatus for suspending lamellar sun-blinds or the like
US5168913A (en) * 1991-03-26 1992-12-08 Elkhart Door, Inc. Vertical blind assembly
JP2663750B2 (ja) 1991-07-02 1997-10-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US5109910A (en) * 1991-09-16 1992-05-05 Osmar Tortorella Vertical curtain panel assembly
FR2699537B1 (fr) 1992-12-18 1995-02-17 Pasteur Institut Protéine conférant une résistance de type inductible, à des glycopeptides, notamment chez des bactéries à gram-positif. Séquences de nucléotides codant pour cette protéine.
JPH08303151A (ja) * 1995-05-12 1996-11-19 Yoneichi Ikeda 開閉できる日除け装置
JP3328873B2 (ja) * 1996-10-17 2002-09-30 ワイケイケイアーキテクチュラル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連動式引き戸の障子上部支承構造
JPH10299338A (ja) * 1997-04-25 1998-11-10 Sun Wave Ind Co Ltd 組合せスライド扉
JPH118411A (ja) 1997-06-18 1999-01-12 Daido Steel Co Ltd 面発光型発光ダイオード
JPH11256910A (ja) * 1998-03-13 1999-09-21 Yokozuna:Kk 吊戸車
JP3667985B2 (ja) 1998-04-15 2005-07-06 文化シヤッター株式会社 パネルシャッタのパネル構造
AU761657B2 (en) * 1999-12-14 2003-06-05 Hunter Douglas Industries Bv Releasable end stop
US6589613B1 (en) 2000-11-20 2003-07-08 Heinz Kunert Insulating glass element for glazing a building
US6408923B1 (en) * 2001-02-21 2002-06-25 Ming Nien Vertical blind
JP3671296B2 (ja) * 2002-05-31 2005-07-13 株式会社川島織物 吊下式面状遮蔽体装置
JP3682607B2 (ja) * 2002-05-31 2005-08-10 株式会社川島織物 面状遮蔽体吊下構造
JP3618329B2 (ja) * 2002-09-18 2005-02-09 株式会社ベスト 連動式吊戸装置
US8176964B2 (en) 2002-11-25 2012-05-15 Hinno Ag Curtain system comprising several flat panels
US6892783B1 (en) * 2003-02-05 2005-05-17 Paul E. Comeau Multiple panel track system for a window covering assembly
CN2634076Y (zh) 2003-07-18 2004-08-18 何斌 低热传递中空复合防雾玻璃
US6957682B2 (en) * 2003-12-11 2005-10-25 Tai-Long Huang Carrier-positioning device for a vertical blind
US7958926B2 (en) 2004-11-04 2011-06-14 Hunter Douglas Inc. Single-Track stacking panel covering for an architectural opening
US7270165B1 (en) * 2005-04-21 2007-09-18 Shan-Chi Chuang Vertical curtain
AU2006220376B2 (en) * 2005-10-03 2012-01-19 Hunter Douglas Inc. Draw cord arrangement
US20070158036A1 (en) * 2006-01-10 2007-07-12 Ya-Yin Lin Vertical blind having carrier mechanism
US8082916B2 (en) 2006-04-07 2011-12-27 Hunter Douglas Industries B.V. Solar heating block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52066Y (zh) * 1993-02-22 1994-01-05 钱晓东 导轨式遮阳帘
CN2492666Y (zh) * 2001-07-10 2002-05-22 八泽实业有限公司 具有轨道结构的横拉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62850A (zh) * 2022-06-15 2022-11-01 深圳华澳建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软膜天花板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83905A1 (en) 2017-06-29
US20150047794A1 (en) 2015-02-19
AU2005305002C1 (en) 2011-08-11
AU2005305002B2 (en) 2011-03-03
CN101115900A (zh) 2008-01-30
US9598898B2 (en) 2017-03-21
CN101115900B (zh) 2012-03-07
US8875771B2 (en) 2014-11-04
IL182804A0 (en) 2007-08-19
EP1836369A4 (en) 2015-02-18
KR101284944B1 (ko) 2013-07-15
US10544620B2 (en) 2020-01-28
US20080128098A1 (en) 2008-06-05
JP5280053B2 (ja) 2013-09-04
CA2582363C (en) 2013-09-10
AU2011201002B2 (en) 2012-10-04
MX2007005186A (es) 2007-09-10
AU2005305002A1 (en) 2006-05-18
US20110290430A1 (en) 2011-12-01
US7958926B2 (en) 2011-06-14
NZ554759A (en) 2009-09-25
BRPI0516919B1 (pt) 2016-10-11
KR20070084000A (ko) 2007-08-24
CA2582363A1 (en) 2006-05-18
EP1836369A2 (en) 2007-09-26
IL182804A (en) 2014-05-28
BRPI0516919B8 (pt) 2017-03-21
WO2006052670A2 (en) 2006-05-18
AR055515A1 (es) 2007-08-22
BRPI0516919A (pt) 2008-09-23
AU2011201002A1 (en) 2011-03-31
WO2006052670A3 (en) 2007-09-07
CN102140875B (zh) 2014-11-26
JP2008519188A (ja) 2008-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5900B (zh) 用于建筑开口的单轨道层叠板体遮蔽件
US10272754B2 (en) Modular vehicle bed cover apparatus
US9359812B2 (en) Window covering
US10689903B2 (en) Single-track stacking panel covering for an architectural opening
JP2019092951A (ja) 移動式係止構造
TWM391578U (en) Single-rail stacked panel coverings used in an opening of building
GB2481234A (en) Curtain lining kit
JP2001314312A (ja) 一本のレールで複数分割連動できるフラットカーテン
NZ751103A (en) Self-tensioning magnetic tracks and track assembl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26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