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5382A - 下悬式升降机轿厢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下悬式升降机轿厢构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05382A CN102105382A CN2008801299475A CN200880129947A CN102105382A CN 102105382 A CN102105382 A CN 102105382A CN 2008801299475 A CN2008801299475 A CN 2008801299475A CN 200880129947 A CN200880129947 A CN 200880129947A CN 102105382 A CN102105382 A CN 1021053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vator system
- elevator car
- pulley
- subframe
- elev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06—Car fr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6—Attenuation system for shocks, vibrations, imbalance, e.g. passengers on the same side
- B66B11/0266—Passive systems
- B66B11/0273—Passive systems acting between car and supporting fram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9/00—Mining-hoist operation
- B66B19/007—Mining-hoist operation method for modernisation of elev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示例性升降机系统,包括具有集成的舱室和轿厢框架结构的升降机轿厢(22),集成的舱室和轿厢框架结构包括舱室中的地板面和支承梁上的最低面之间的平台厚度(T),支承梁用于在地板面下方支承轿厢。滑轮组件(26)被支承在地板面下方。滑轮组件包括多个滑轮和多个子框架梁。滑轮和子框架梁装配在平台厚度(T)内,使得子框架梁和滑轮不低于支承梁上的最低面。多个隔离部件处于滑轮组件和升降机轿厢之间,以将舱室的内部和与滑轮(26)的运动相关联的振动隔离开。
Description
背景技术
升降机系统包括用于在不同的楼梯平台之间移动升降机轿厢的不同类型的驱动器。牵引驱动系统使用用于支承升降机轿厢的重量和平衡重量的拉绳布置。牵引滑轮与用于移动拉绳布置以引起升降机轿厢的期望的运动的马达相关联。存在多种这样的在本领域中已知的构造。
一种方法包括使偏转滑轮支承在升降机轿厢上,使得拉绳在其绕着那些滑轮弯曲时穿过升降机轿厢下方。这种布置典型地称为下悬式,因为滑轮和拉绳在升降机轿厢的地板面下方。例如,在美国专利No.5,931,265、No.6,397,974、No.6,443,266、No.6,715,587和No.6,860,367中显示了升降机下悬式轿厢布置的实例。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US2006/0175140中显示了另一种下悬式布置。
与使用下悬式布置相关联的一个挑战是使整个升降机轿厢设计保持紧凑,以实现空间的节省。例如,坑井(pit)深度要求至少部分地基于升降机轿厢的构造。将合乎需要的是,能够实现更现代的升降机轿厢构造的好处,同时使用下悬式布置,而不牺牲由更现代的升降机轿厢设计所提供的大小方面的好处。
对于传统布置而言,典型的升降机轿厢包括框架结构和单独的舱室。典型地提供振动隔离元件来将舱室安装到框架上,以实现期望的跨置质量。如果升降机系统将要包括不同的升降机轿厢设计,则该典型方法将不再可用来实现期望的振动隔离水平。例如,如果人们将要使用不是单独地制造的集成的升降机轿厢框架和舱室结构,则在舱室结构和框架之间将没有中间位置或振动隔离器。如果使用这种备选的升降机轿厢结构,则将需要新的方法来将下悬式构造的滑轮振动与升降机轿室的内部隔离开。
发明内容
一种示例性升降机系统,包括具有集成的舱室和轿厢框架结构的升降机轿厢,集成的舱室和轿厢框架结构包括舱室中的地板面和支承梁上的最低面之间的平台厚度,支承梁用于在地板面下方支承轿厢。滑轮组件被支承在地板面下方。滑轮组件包括多个滑轮和多个子框架梁。滑轮和子框架梁装配在平台厚度内,使得子框架梁和滑轮不低于支承梁上的最低面。多个隔离部件处于滑轮组件和升降机轿厢之间,以将舱室的内部和与滑轮的运动相关联的振动隔离开。
根据以下详细描述,公开的实例的各种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伴随详细描述的附图可简要地描述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升降机系统的一个实例的选定部分。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可用于图1所示的升降机系统的滑轮组件的实例构造。
图3是关于升降机轿厢结构显示的、与图2的实施例一致的实例的透视图。
图4是图3的实例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5是图3的实例的另一个视图。
图6是另一个实例滑轮组件的透视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图6的实例的选定的部分。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图6的实例的另一个选定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包括升降机轿厢22的升降机系统20。在这个实例中,升降机轿厢22具有集成的舱室和轿厢框架结构。升降机轿厢22不具有传统的升降机轿厢框架和置于该框架上的单独地制造的舱室。相反,用于建立舱室的结构部件也用于建立升降机轿厢22的框架。
滑轮组件24被支承,以与升降机轿厢22一起运动。在这个实例中,例如,在升降机轿厢22在电梯通道内悬挂和运动时,多个偏转滑轮26引导拉绳布置28从升降机轿厢22下方通过。
在图1的实例中,升降机轿厢22具有对应于升降机轿厢舱室内的地板面30和用于在地板面30下方支承的支承梁上的最低面32之间的尺寸的平台厚度T。在这个实例中,滑轮组件24具有装配在升降机轿厢22的平台厚度T内的厚度t。换句话说,滑轮组件24嵌套在平台厚度T内,使得滑轮26和用于支承滑轮26的子框架梁不延伸到用于在升降机地板面30下方支承的支承梁上的最低面32之下。
在图1的实例中,在滑轮组件24和升降机轿厢22之间有隔离部件34的情况下,滑轮组件24被支承在升降机轿厢22的地板面30的下方。在一些实例中,隔离部件34包括弹性垫。在一个实例中,将已知的材料用于隔离部件34。实例材料包括橡胶、聚亚安酯或另一种弹性体。隔离部件34将升降机轿厢22的舱室部分的内部和与滑轮26的运动相关联的振动隔离开。这降低了(传递)到升降机轿厢22中的噪音和振动传递,并且提供了改进的跨置质量。
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一个实例滑轮组件24的选定的部分。这个实例包括布置成彼此平行的多个子框架梁40。滑轮26定位在子框架梁40之间,使得滑轮26旋转所绕着的轴41大体垂直于子框架梁40的长度。
在这个实例中,各个子框架梁40包括多个凹部42。各个凹部42构造成以便至少部分地接收隔离部件34。在这个实例中,凹部42包括反作用面44、46和48。实例隔离部件34抵靠反作用面44-48而被接收,以防止滑轮组件24和升降机轿厢22之间的相对运动。在这个实例中,反作用面44限制了向上(根据附图)运动的量,而反作用面48和46限制了沿平行于子框架梁40的长度的方向的运动。
如可根据图3-5所理解的那样,当滑轮组件24定位在升降机轿厢22的下方时,隔离部件34至少部分地接收在凹部42内,并且抵靠升降机轿厢22的对应的结构部分而接收。在这个实例中,子框架梁40装配在由支架支承梁50占据的空间内,支架支承梁50用于在升降机轿厢22的地板面30下方支承。如可根据图5最好地理解的那样,实例子框架梁40具有大体C形的截面。支承支架梁50也具有大体C形的截面。梁50的截面尺寸大于子框架梁40的截面尺寸,使得子框架梁40装配在支承梁50的截面内。这种布置允许将滑轮组件24嵌套在升降机轿厢22的平台厚度T内。这在以下实例中提供了有用的特征:在这样的实例中,合乎需要的是避免增加升降机轿厢构造的整体大小,以最大化空间节省。
在图3和4的实例中,横梁52在升降机轿厢22的下侧上提供了反作用面。如在图4中最佳地了解的那样,反作用面54和56限制了隔离部件34的运动,并且从而限制了滑轮组件24相对于升降机轿厢22的运动。
如可从图5中了解的那样,在实例凹部42上提供了额外的反作用面60,其限制了隔离部件34的从一侧向另一侧(side to side)的运动,以进一步约束滑轮组件24相对于升降机轿厢22的运动。
图2-5的实例的一个特征是,滑轮组件24不紧固到升降机轿厢22的下侧或它的结构元件中的任何结构元件上。拉绳布置28和升降机轿厢本身的重量会抵靠隔离部件34的底部向上推动滑轮组件24,隔离部件34被向上推到升降机轿厢22的底部中。换句话说,滑轮组件24可看作自由地悬挂在升降机轿厢22的下方,升降机轿厢的重量与拉绳布置28协作来将滑轮组件24定位在升降机轿厢22的下方。反作用面44-48、54、56和60(例如)保持滑轮组件24相对于升降机轿厢22的位置。
实例滑轮组件24不完全脱离(free of)轿厢22,因为滑轮组件24的子框架梁40容纳在对应的C形支架支承梁50内,支架支承梁50又紧固到轿厢22的底部上。结果,即便轿厢22设置在其安全设备上使得轿厢22相对于一组传统的导轨固定不动(即,使得轿厢22的重量由轨道支承而不由拉绳布置28支承),滑轮组件24也将不会与轿厢22完全分开,因为滑轮组件24的子框架梁40将保持容纳在紧固到轿厢的底部上的C形支架支承梁50内。
在这个实例中,隔离部件34用来在沿着三个不同的垂直轴的三个方向(例如上下、从一侧向另一侧以及前后)上限制滑轮组件24的运动。这个示出的实例提供了保持滑轮组件24相对于升降机轿厢22的期望位置的一种高效的方式。另外,隔离部件34最小化与滑轮26的运动相关联的任何振动,以避免其被传递到升降机轿厢22的舱室的内部。该独特的安装布置还允许滑轮组件24装配在升降机轿厢22的平台厚度T内。
所示实例的另一个特征是,滑轮26布置成使得它们在滑轮中的至少两个之间包括间隔64。间隔64容纳升降机轿厢运动所沿着的导轨。与其中导轨表面和滑轮表面的定位不存在交迭的其它布置相比,这允许占用更少的空间。
图6显示了另一个实例滑轮组件24。在这个实例中,子框架梁40嵌套在支架支承梁内50,使得子框架梁40和滑轮26装配在升降机轿厢22的平台厚度T内。在这个实例中,多个托架部件70支承被接收在滑轮26的轴41的端部附近的隔离部件34。这些隔离部件34限制了沿平行于滑轮26的轴41的方向的滑轮组件24的从一侧向另一侧的运动。
实例滑轮组件24通过轿厢的重量和拉绳布置(未在图6中具体显示)来悬挂在升降机轿厢22下方。在这个实例中,多个杆件72与子框架梁40连接。诸如螺母的锁定部件74将杆件72相对于支承梁50固定在一定位置上。轿厢的重量将沿向上的方向朝向升降机轿厢22的底部推动滑轮组件24。锁定部件74限制了杆件72相对于梁50的向上运动的量。如此,滑轮组件24在平台厚度T内有效地悬挂在升降机轿厢22下方,使得滑轮26和子框架梁40不延伸到支承梁50的最低面32的下面。在这个实例中,杆件72的部分定位在支承梁50的最低面32的下面。
参照图6和7,第一横梁80在子框架梁40的各个端部附近与一组杆件72相关联。隔离部件34夹在第一横梁80和第二横梁82之间。如图7所示,各个支承梁50包括开口84,通过开口84来接收各个杆件72的一部分。锁定部件74防止杆件72和相关联的子框架梁40从图示中所示的位置相对于支承梁50进行任何进一步的向上运动。与拉绳布置28协作,升降机轿厢的重量防止滑轮组件24相对于支承梁50向下掉。隔离部件34最小化了滑轮26和升降机轿厢22的结构之间的任何振动传递。
这个实例布置的另一个特征是,杆件72的细长形状不同于支承梁50的大体C形的截面和升降机轿厢22的其它结构部件。杆件72的物理形状的不同在滑轮组件24和升降机轿厢22的结构之间的交接部处提供了振动阻抗失配。这个阻抗失配进一步限制了到升降机轿厢22的轿室的内部中的任何噪音或振动传递。
图8示意性地显示了另一个隔离部件34,其构造成以便限制滑轮组件24和升降机轿厢22的结构之间的相对运动。在这个实例中,托架部件90连接到子框架梁40上,而另一个托架部件92连接到支承梁50上。隔离部件34定位在托架90上的反作用面94和托架92上的反作用面96(分别)之间。隔离部件34和反作用面94与96之间的接触限制了在沿着梁的长度的方向上的子框架梁40相对于支承梁50的相对运动。与第一横梁80和第二横梁82相关联的隔离部件34限制了滑轮组件24和升降机轿厢22的结构之间的相对的上下运动。由沿着滑轮26的轴41定位的托架部件70支承的隔离部件34限制了从一侧向另一侧的相对运动。因此隔离部件34的集合限制了在沿着三个不同的垂直轴的三个方向上的运动。
公开的实例的一个特征是,将滑轮组件24嵌套在轿厢框架结构尺寸内的能力允许实现不增加轿厢框架结构的平台厚度的下悬式升降机轿厢布置。例如,这提供了获得空间节省的特征,并且不需要增加在电梯通道的底部处的坑井的大小。所示实例还提供了一种经济性布置,以用于将滑轮组件定位在升降机轿厢下方,同时将升降机舱室的内部和可与滑轮组件的滑轮的运动相关联的振动隔离开。
前面的描述在本质上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不一定脱离本发明的实质的所公开的实例的变化和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变得显而易见。仅可通过研究所附权利要求书来确定赋予本发明的法律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升降机系统,包括:
升降机轿厢,其具有集成的舱室和轿厢框架结构,所述集成的舱室和轿厢框架结构包括所述舱室中的地板面和用于在所述地板面下方支承所述轿厢的支承梁上的最低面之间的平台厚度;
滑轮组件,其被支承在所述地板面下方,所述滑轮组件包括多个滑轮和多个子框架梁,所述滑轮和子框架梁装配在所述平台厚度内,使得所述子框架梁和所述滑轮不低于所述支承梁上的所述最低面;以及
多个隔离部件,其处于所述滑轮组件和所述升降机轿厢之间,以将和所述滑轮的运动相关联的振动与所述舱室的内部隔离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件包括定位在所述子框架梁和所述升降机轿厢上的对应的结构表面之间的弹性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件沿着彼此垂直的三条不同的轴提供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框架梁或所述升降机轿厢上的所述对应的结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部分地接收所述隔离部件中对应的一个的一部分的凹部,以用于沿至少两个方向限制所述子框架梁相对于所述升降机轿厢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包括三个反作用面,使得所述隔离部件沿三个方向限制所述子框架梁相对于所述升降机轿厢的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框架梁或所述升降机轿厢上的所述对应的结构表面中的另一个包括这种反作用面:所述隔离部件中的所述对应的一个抵靠着该反作用面起作用,以限制所述子框架梁相对于所述升降机轿厢的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存在至少四个隔离部件和至少两个子框架梁,各个子框架梁具有在所述子框架梁的各个端部附近的凹部,各个凹部至少部分地接收所述隔离部件中的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框架梁彼此平行,并且所述滑轮定位在所述子框架梁之间,所述滑轮的旋转轴垂直于所述子框架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框架梁不直接接触所述升降机轿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轿厢的重量使所述子框架梁保持接触所述隔离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轮组件包括与所述子框架梁连接的多个杆件;
所述支承梁包括对应的多个开口,所述杆件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开口而被接收;以及
所述隔离部件中的至少一些与所述杆件和所述支承梁之间的交接部相关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件从所述子框架梁向下延伸;
所述滑轮组件包括限制所述杆件和所述支承梁之间的向上运动的量的锁定部件;以及
所述隔离部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些处于所述锁定部件和所述支承梁之间的交接部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系统包括:
在所述杆件中的两个的位置处的、在所述子框架梁中的两个之间的至少一个横梁,
其中,所述隔离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定位在所述横梁和所述支承梁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系统包括:
第二横梁,其平行于所述至少一个横梁且在所述至少一个横梁附近,使得所述至少一个横梁至少部分地嵌套在所述第二横梁内;以及
其中,所述隔离部件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处于所述横梁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轿厢的重量向上推动所述子框架梁,并且所述锁定部件定位成以便保持所述滑轮组件相对于所述升降机轿厢的竖直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梁包括具有大体C形的截面的两个平行的支承梁;以及
所述子框架梁中的各个与所述支承梁中的对应的一个的截面对准,并且至少部分地嵌套在所述截面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框架梁具有尺寸小于所述对应的支承梁的大体C形的截面的第二大体C形的截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系统包括:
与所述支承梁中的一个连接的第一反作用面;
与所述子框架梁中的一个连接的第二反作用面;以及
其中,所述隔离部件中的一个定位成以便接触所述第一反作用面和第二反作用面中的各个,以限制所述支承梁和所述子框架梁之间的、沿平行于所述支承梁和所述子框架梁的长度的方向的相对运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绕着轴旋转,并且所述隔离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轴的端部附近由所述升降机轿厢支承,以防止所述滑轮组件和所述升降机轿厢之间的、在沿着所述轴的方向上的相对运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系统包括导轨,所述升降机轿厢沿着所述导轨可动,以及其中,所述多个滑轮沿着所述滑轮中的至少两个的旋转轴在所述滑轮中的所述至少两个之间包括间隔,所述间隔构造成以便在所述滑轮中的所述至少两个之间容纳所述导轨的一部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US2008/067195 WO2009154611A1 (en) | 2008-06-17 | 2008-06-17 | Underslung elevator car configuration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05382A true CN102105382A (zh) | 2011-06-22 |
CN102105382B CN102105382B (zh) | 2014-08-27 |
Family
ID=40380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29947.5A Active CN102105382B (zh) | 2008-06-17 | 2008-06-17 | 下悬式升降机轿厢构造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701515B2 (zh) |
EP (1) | EP2300347B1 (zh) |
JP (1) | JP5411931B2 (zh) |
CN (1) | CN102105382B (zh) |
ES (1) | ES2426590T3 (zh) |
HK (1) | HK1159055A1 (zh) |
WO (1) | WO2009154611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52143A (zh) * | 2013-08-02 | 2016-03-3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下悬式电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82801B2 (ja) * | 2010-01-27 | 2014-09-03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枠 |
JP5959734B2 (ja) * | 2013-04-26 | 2016-08-0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用かご |
EP3085656A1 (de) * | 2015-04-20 | 2016-10-26 | Inventio AG | Trägereinheit für eine aufzuganlage |
WO2017029533A1 (en) * | 2015-08-17 | 2017-02-23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buffer system |
WO2019121219A1 (en) * | 2017-12-19 | 2019-06-27 | Inventio Ag | Systems for coupling a suspension and/or traction medium to a load carrying structure, elevator installation and methods for moving a load |
EP3564173A1 (de) | 2018-05-01 | 2019-11-06 | Inventio AG | Vorrichtung zum abstützen eines kabinenträges |
CN112654575A (zh) * | 2018-09-07 | 2021-04-13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轿厢悬吊轮组装体 |
WO2020213147A1 (ja) * | 2019-04-19 | 2020-10-2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エレベーター乗りかご、及びこの乗りかごを備えたエレベーター |
EP4361081A1 (en) * | 2022-10-28 | 2024-05-01 | Wittur Holding GmbH | Suspension elevator |
US11814264B1 (en) * | 2022-11-21 | 2023-11-14 | Inventio Ag | Yoke assembly for suspending an elevator car or a counterweight in a shaft of an elevator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244787A (ja) * | 1984-05-21 | 1985-12-04 | 株式会社東芝 | エレベ−タのかご枠 |
JP2001247278A (ja) * | 2000-03-06 | 2001-09-11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枠 |
JP2002128428A (ja) * | 2000-10-30 | 2002-05-09 | Toshiba Corp | エレベータおよびかご支え |
US20040173411A1 (en) * | 2003-03-06 | 2004-09-09 | Inventio Ag | Elevator |
WO2006026872A2 (de) * | 2004-09-09 | 2006-03-16 | Inventio Ag | Modulare aufzugskabine |
JP2006519742A (ja) * | 2003-03-06 | 2006-08-31 | インベンテイオ・アクテイ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 エレベータ |
CN101074079A (zh) * | 2006-05-17 | 2007-11-21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轿厢 |
CN101128383A (zh) * | 2005-02-25 | 2008-02-20 | 奥蒂斯电梯公司 | 具有成角度设置的下悬式挂绳布置的电梯轿厢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101130A (en) * | 1960-10-12 | 1963-08-20 | Silopark S A | Elevator system in which drive mechanism is mounted upon the counterweight |
JPS5655281U (zh) * | 1979-10-03 | 1981-05-14 | ||
JPS5926486U (ja) * | 1982-08-10 | 1984-02-1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タ用そらせ車の防振装置 |
US5199529A (en) * | 1991-11-21 | 1993-04-06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Self aligning supports for elevator cab |
JPH0753157A (ja) * | 1993-08-18 | 1995-02-28 | Mitsubishi Denki Bill Techno Service Kk | エレベーターのかご運搬装置 |
US5613667A (en) * | 1996-06-26 | 1997-03-25 | Ho; Jui-Chien | Shock absorber for elevators or the like |
JP4131764B2 (ja) * | 1998-09-01 | 2008-08-13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JP4442941B2 (ja) * | 1998-09-09 | 2010-03-31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JP4291474B2 (ja) * | 1999-10-25 | 2009-07-08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 |
US6305502B1 (en) * | 1999-12-21 | 2001-10-23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cab floor acceleration control system |
US20030102613A1 (en) * | 2001-11-30 | 2003-06-05 | Alves Goldino Sousa | Elevator noise and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
FI119234B (fi) * | 2002-01-09 | 2008-09-15 | Kone Corp | Hissi |
JP3866983B2 (ja) | 2002-02-05 | 2007-01-10 | 株式会社梓設計 | 免震構造 |
JP3758039B2 (ja) * | 2002-06-10 | 2006-03-2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駆動回路及び電気光学装置 |
US7377366B2 (en) * | 2002-11-25 | 2008-05-27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Sheave assembly for an elevator system |
JP4220312B2 (ja) * | 2003-06-09 | 2009-02-04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エレベーターの吸振装置 |
JP2006052091A (ja) * | 2004-08-09 | 2006-02-23 | Inventio Ag | エレベータ |
JP2006151634A (ja) * | 2004-11-30 | 2006-06-15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の防振装置 |
SG123668A1 (en) * | 2004-12-10 | 2006-07-26 | Inventio Ag | Pulley arrangement for elevators |
JP2007217067A (ja) * | 2006-02-14 | 2007-08-30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の主ロープ振れ止め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エレベータ |
KR100956208B1 (ko) * | 2006-04-19 | 2010-05-04 |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엘리베이터 장치 |
JP5959734B2 (ja) * | 2013-04-26 | 2016-08-0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用かご |
EP3176121B1 (en) * | 2015-12-02 | 2018-08-08 | KONE Corporation | An elevator car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dampening vibrations |
-
2008
- 2008-06-17 US US12/990,876 patent/US9701515B2/en active Active
- 2008-06-17 JP JP2011514557A patent/JP5411931B2/ja active Active
- 2008-06-17 WO PCT/US2008/067195 patent/WO2009154611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6-17 ES ES08771250T patent/ES2426590T3/es active Active
- 2008-06-17 CN CN200880129947.5A patent/CN102105382B/zh active Active
- 2008-06-17 EP EP08771250.1A patent/EP2300347B1/en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12-19 HK HK11113676.1A patent/HK1159055A1/zh unknown
-
2017
- 2017-06-29 US US15/636,914 patent/US1053291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244787A (ja) * | 1984-05-21 | 1985-12-04 | 株式会社東芝 | エレベ−タのかご枠 |
JP2001247278A (ja) * | 2000-03-06 | 2001-09-11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枠 |
JP2002128428A (ja) * | 2000-10-30 | 2002-05-09 | Toshiba Corp | エレベータおよびかご支え |
US20040173411A1 (en) * | 2003-03-06 | 2004-09-09 | Inventio Ag | Elevator |
JP2006519742A (ja) * | 2003-03-06 | 2006-08-31 | インベンテイオ・アクテイ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 エレベータ |
WO2006026872A2 (de) * | 2004-09-09 | 2006-03-16 | Inventio Ag | Modulare aufzugskabine |
CN101128383A (zh) * | 2005-02-25 | 2008-02-20 | 奥蒂斯电梯公司 | 具有成角度设置的下悬式挂绳布置的电梯轿厢 |
CN101074079A (zh) * | 2006-05-17 | 2007-11-21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轿厢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52143A (zh) * | 2013-08-02 | 2016-03-3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下悬式电梯 |
CN105452143B (zh) * | 2013-08-02 | 2017-06-3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下悬式电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70297869A1 (en) | 2017-10-19 |
JP5411931B2 (ja) | 2014-02-12 |
EP2300347B1 (en) | 2013-08-07 |
US10532910B2 (en) | 2020-01-14 |
US20110056770A1 (en) | 2011-03-10 |
ES2426590T3 (es) | 2013-10-24 |
US9701515B2 (en) | 2017-07-11 |
HK1159055A1 (zh) | 2012-07-27 |
WO2009154611A1 (en) | 2009-12-23 |
EP2300347A1 (en) | 2011-03-30 |
CN102105382B (zh) | 2014-08-27 |
JP2011524320A (ja) | 2011-09-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05382B (zh) | 下悬式升降机轿厢构造 | |
JP2002504469A (ja) | エレベータかごと昇降路側壁との間に配置された駆動モータを有するエレベータ装置 | |
JP6920111B2 (ja) | エレベータ | |
FI125114B (fi) | Hissin ripustus- ja ohjainjärjestely | |
CN102414111A (zh) | 在单个井道内包括多个轿厢的电梯系统 | |
KR100351275B1 (ko) | 머신룸 레스 엘리베이터 | |
US10450168B2 (en) | Double deck elevator system | |
CN101142132A (zh) | 电梯设备 | |
US9580277B2 (en) | Elevator car suspension | |
JP6762690B2 (ja) | エレベータ | |
CN101400596A (zh) | 无机房电梯系统 | |
CN102471023A (zh) | 电梯装置 | |
JPH11106159A (ja) | エレベーター | |
JP2004262602A (ja) | エレベータの乗りかご | |
CN214003743U (zh) | 一种多重减震的无机房电梯 | |
CN110040601A (zh) | 用于双层电梯的h形框架 | |
JP2000351556A (ja) | エレベータ | |
JP2005187125A (ja) |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 |
CN114074880A (zh) | 电梯系统及其支承柱组件 | |
CN111936408B (zh) | 电梯曳引机用机座固定装置 | |
CN1955099B (zh) | 电梯设备 | |
JP4554352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WO2007010589A1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CN101955113A (zh) | 电梯轿厢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5905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5905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