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9940A - 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和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和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9940A
CN102089940A CN2009801275189A CN200980127518A CN102089940A CN 102089940 A CN102089940 A CN 102089940A CN 2009801275189 A CN2009801275189 A CN 2009801275189A CN 200980127518 A CN200980127518 A CN 200980127518A CN 102089940 A CN102089940 A CN 1020899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rt yearn
electric wire
clamped nipple
lead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75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塚拓次
平井宏树
小野纯一
田中彻儿
下田洋树
伊东朗
樋口大
萩真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899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99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forming connections by deformation, e.g. crimping tool
    • H01R43/048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H01R43/05Crimping apparatus or processes with wire-insulation strip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02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01R4/029Weld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18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 H01R4/184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 H01R4/185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combined with a U-shaped insulation-receiving por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H01R43/0207Ultrasonic-, H.F.-, cold- or impact w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5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material of the contacting members
    • H01R4/62Connections between conductors of different materials; Connections between or with aluminium or steel-core aluminium conductors
    • H01R4/625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74Assembling terminal to elongated condu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的方法,所述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设置有:具有由多根导线(15)组成的芯线(13)的电线(11),和压接在从电线(11)露出的芯线(13)上的接线管(19)的阴性端子接头(12)。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除去覆盖芯线(13)的外周表面的导线绝缘体(14)以露出芯线(13);使用成对提供的夹具(16、16)保持露出的芯线(13),并且经由夹具(16)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以及压接所述接线管(19)使接线管(19)从外部围绕芯线(13)的包括被施加超声波振动的部分的部分。

Description

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和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以及一种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是已知的这种类型的例子。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包括:电线,所述电线为包括多根导线的芯线13;以及压接在从电线露出的芯线上的端子接头。端子接头包括压接在芯线上以围绕芯线的压接部。压接部压接在芯线上以围绕芯线,并且这样将电线与端子接头电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公开第9-7647号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结构,芯线的外周表面与压接部的内表面之间的接触将芯线与压接部电连接。如果在形成芯线的每根导线的表面上形成具有相对高的电阻的层、例如氧化物层,则由于在每根导线上形成的层,导线可能不会充分地相互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位于芯线的径向外部且连接至压接部的内表面的导线对于芯线与压接部之间的电连接起作用。因此,位于芯线的径向内部的导线可能对于芯线与压接部之间的电连接不起作用。这可能增加电线与端子接头之间的电阻。
考虑到上述情况而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电线与端子接头之间的电阻的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并提供一种制造这样的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的方法,所述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包括电线和端子接头。电线由包括多根导线的芯线组成,并且端子接头包括压接在从电线露出的芯线上的压接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除去覆盖芯线的外周表面的导线绝缘体以露出芯线;使用成对夹具来保持露出的芯线,并且经由夹具对芯线施加超声波振动;以及将压接部压接到芯线的被施加超声波振动的一部分上,将压接部压接到所述部分上以围绕所述部分。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所述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包括电线和端子接头。电线由包括多根导线的芯线组成,并且端子接头压接在从电线露出的芯线上。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包括在从电线露出的芯线的导线的表面上形成的粗糙部,并且通过对导线施加超声波振动而形成粗糙部。端子接头包括压接在芯线的外表面上以围绕芯线的压接部,并且将压接部压接在粗糙部上。
根据本发明,通过对芯线施加超声波振动,使芯线的导线相互摩擦。这使得导线的表面相互摩擦,并且因此使得导线表面变得粗糙并在其上形成粗糙部。
如果将压接部压接到具有粗糙部的导线的芯线上,则通过由压接部施加的力而使导线相互摩擦。然后,在导线表面上形成的粗糙部相互摩擦,并且这使得在导线表面上形成的例如氧化物层的层被除去。然后,导线的表面露出。露出的露出表面相互接触,并且导线相互电连接。因此,位于芯线的径向内部的导线对于电线与端子接头之间的电连接起作用。这减小了电线与端子接头之间的电阻。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减小了电线与端子接头之间的电阻。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的侧视图;
图2是示出阴性端子接头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从其上除去导线绝缘体的电线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通过超声波熔焊的导线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在将接线管压接到线芯上之前的接线管和芯线的透视图;
图6是沿图1的沿VI-VI截取线的横截面图;
图7是示出示例1中的导线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8是示出示例1中的导线表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9是示出示例2中的导线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10是示出示例2中的导线表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11是示出示例3中的导线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12是示出示例3中的导线表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13是示出比较示例1中的导线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14是示出比较示例1中的导线表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15是示出导线之间的电阻值的曲线图;
图16是示出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将接线管压接到线芯上之前的接线管和芯线的透视图;
图17是示出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包括中间接合结构的端子接头的平面图;
图18是示出根据附加实施方式的由夹具而塑性变形并且被施加超声波振动的芯线的横截面图;
图19是示出根据又一个附加实施方式的塑性变形为椭圆形并且被施加超声波振动的芯线的横截面图;
图20是示出根据又一个附加实施方式的塑性变形为圆形并且被施加超声波振动的芯线的横截面图;
图21是示出根据又一个附加实施方式的在由滚子设备塑性变形之前的芯线的透视图;
图22是示出根据又一个附加实施方式的在由滚子设备塑性变形之后的芯线的透视图;
图23是示出根据又一个附加实施方式的由滚子设备而塑性变形并且在施加来自模具的超声波振动之前的芯线的横截面图;
图24是示出根据示例4至示例6在压接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中的接线管的过程中的放大的主要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25是示出根据示例7至示例9在压接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中的接线管的过程中的放大的主要部分的横截面图;
图26是示出根据示例4至示例6在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中的接触电阻和固定强度的曲线图;
图27是示出根据示例7至示例9在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中的接触电阻和固定强度的曲线图;
图2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对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中的芯线施加超声波振动的过程的侧视图;
图29是示出在对芯线施加超声波振动之后的芯线的侧视图;以及
图30是示出将芯线的远端切断之后的芯线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
11电线
12阴性端子接头(端子接头)
14导线绝缘体
15导线
16、30、31、42、43夹具(金属模具)
17粗糙部
19接线管(压接部)
24被压接部
50、51金属模具
60切割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5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具有端子接头10的电线包括电线11和连接至电线11的末端的阴性端子接头12(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端子接头)。如图1所示,电线11沿图1中的水平方向延伸,并且连接至阴性端子接头12。
(电线11)
如图1所示,电线11包括芯线13和围绕芯线13的外周的导线绝缘体14。能够将适于预期应用的任何金属、例如铝、铝合金、铜、铜合金或其他金属用于芯线13。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铝和铝合金用于芯线13。芯线13是包括多根导线15的绞合线。在电线11的末端以预定长度除去导线绝缘体14,以露出芯线13。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电线11露出的芯线13的导线15保持在成对夹具16、16之间,并且在超声波频率下振动,从而将导线15焊接。由于从夹具16施加的超声波振动的作用,导线15的表面相互摩擦,从而导线15的表面变得粗糙,以形成粗糙部17。粗糙部17形成在熔焊的每根导线15的表面上。
(阴性端子接头12)
使用模具将金属板材(未示出)压制成预定形状,以形成阴性端子接头12。阴性端子接头12包括成对绝缘管18、接线管19(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压接部)和连接部20。将绝缘管18压接到电线11的导线绝缘体14的外周上,以围绕所述导线绝缘体14。从绝缘管18(在图1中的绝缘管18的左侧上)连续形成接线管19,并且将接线管19压接到芯线13上,以围绕芯线13。
从接线管19(在图1中的接线管19的左侧上)连续形成连接部20,并且将连接部20装配至另一个端子接头(未示出),以与其电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阳性端子接头用作另一个端子接头。连接部20形成为管状,以接收阳性端子接头。在连接部20中形成弹性接触部21。弹性接触部21弹性接触至阳性端子接头,以将阳性端子接头与阴性端子接头12电连接。
如图2所示,在接线管19的接触芯线13的接触表面22中形成凹口23。在本实施方式中,沿电线11的延伸方向(由图2中的箭头A所示的方向)以规则间隔设置三个凹口23。
如图1所示,将接线管19压接到从电线11露出的芯线13的外周上,以围绕从电线11露出的芯线13。芯线13具有由接线管19压接的被压接部24。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图1的水平方向粗糙部17具有的面积大于被压接部24的面积。
如图6所示,将接线管19压接到芯线13上,以围绕芯线13,以使接线管19压制芯线13。然后,除去在芯线13的表面上形成的氧化物层的导线绝缘体,并且将芯线13的表面露出。通过露出表面与接线管19的接触表面22的接触,而使电线11与阴性端子接头12相互电连接。在图6中,没有示出导线15的形状。
下面将说明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的方法的一个示例。首先,通过使用模具进行压模而使金属板材形成预定形状(参见图2)。也可以在该步骤中形成凹口23。
之后,对形成预定形状的金属板材进行加工使其弯曲,以形成连接部20。可以在该步骤中形成凹口23。
然后,除去在电线11的末端上的导线绝缘体14,以从电线11露出芯线13(参见图3)。如图4所示,将露出的芯线13保持在成对夹具16、16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夹具16、16沿图4中的竖直方向保持芯线13。在将芯线13保持在夹具16之间以后,使用夹具16在超声波频率下振动芯线13。超声波振动的条件是已知的。
通过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使芯线13的导线15相互摩擦。因此,使每个导线15的表面变得粗糙,从而形成粗糙部17。如果进一步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则由于摩擦热而使导线15的表面熔化。之后,停止施加超声波振动并且使夹具16、16彼此分离,使得芯线13从夹具16移开。然后,使移开的芯线13冷却(释放热量),从而将导线15熔焊。如图4所示,将芯线13形成为相对于夹具16、16将芯线13保持在其之间的方向(图4中的竖直方向)是平坦的。
如图5所示,在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之后,将芯线13的、包括粗糙部17的一部分设置在接线管19上,并且将导线绝缘体14设置在绝缘管18上,并且在该条件下,由沿竖直方向成对提供的模具(未示出)保持电线11和阴性端子接头12。由此,将所述管压接到电线11上。此时,将电线11设置在阴性端子接头12上,使得夹具16、16保持芯线13的方向(图5中的竖直方向)与模具将接线管19保持在其间的方向一致(换句话说,平坦芯线13的每个平坦表面分别面向上和面向下)。通过执行上述过程的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
下面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和优点。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使芯线13的导线15相互摩擦。导线15的表面的摩擦使表面变得粗糙,并且在导线15上形成粗糙部17。
如果将接线管19压接到具有粗糙部17的导线15的芯线13上,则通过由接线管19施加的力而使导线15相互摩擦。因此,在导线15的表面上形成的粗糙部17相互摩擦,并且这使得在导线15上形成的层例如氧化物层被除去。然后,导线15的表面露出。露出的露出表面相互接触,并且导线相互电连接。因此,位于芯线13的径向内部的导线15对于电线11与阴性端子接头12之间的电连接起作用。这减小了电线11与阴性端子接头12之间的电阻。
此外,接触的露出表面的相互粘合抑制了在导线15的露出表面上再次重新形成例如氧化物层的导线绝缘体。因此,将电线11与阴性端子接头12之间的电阻保持为低的。
将导线15熔焊以相互电连接。因此,当压接芯线13时,确保位于芯线13的径向内部的导线15对于电线11与阴性端子接头12之间的电连接起作用。这进一步减小了电线11与阴性端子接头12之间的电阻。
在本实施方式中,粗糙部17的面积大于芯线13的被压接部24的面积。因此,由于确保位于被压接部24中的导线15具有粗糙部17,所以通过压接部的压接而使位于被压接部24中的导线15相互电连接。因此,更确保使导线15与端子接头相互电连接。这进一步减小电线11与阴性端子接头12之间的电阻。
在本实施方式中,芯线13由铝合金形成。如果芯线13由铝合金形成,则相对容易地在芯线13的表面上形成例如氧化物层的导线绝缘体。本实施方式在容易在芯线13的表面上形成导线绝缘体的情况下是有效的。
(导线之间的电阻评估)
进行模拟实验以用于检验超声波振动在导线之间的电阻上的影响。根据模拟实验,对包括导线15的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减小了导线15之间的电阻。
<示例1>
使用模具将金属板材压制成预定形状。然后,对形成为预定形状的金属板材进行加工以使其弯曲,以形成连接部20。
之后,除去在电线11的末端上的导线绝缘体14,以从电线11露出芯线13。然后,将芯线13保持在夹具16、16之间,并且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以将导线15熔焊。此时的条件是夹具16的接触压强为13bar(巴),频率为20kHz,并且施加能量为80W。
在将熔焊的导线15再次分离成多根单独导线15之后,将接线管19压接到芯线13上,并因此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
如图6所示,从这样制造的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的芯线13中抽出位于位置P附近、即芯线13的径向外部附近的导线15和位于位置Q附近、即芯线13的径向内部位置附近的导线15,以测量导线15之间的电阻。
图7和图8示出了施加超声波振动之后的导线15的表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7的电子显微镜照片是在30倍的放大倍数下拍摄的,并且图8的电子显微镜照片是在4000倍的放大倍数下拍摄的。
<示例2>
除了夹具16的接触压强为1bar并且施加能量为60W的条件以外,以与示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另一个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
图9和图10示出了施加超声波振动之后的导线15的表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9的电子显微镜照片是在30倍的放大倍数下拍摄的,并且图10的电子显微镜照片是在4000倍的放大倍数下拍摄的。
<示例3>
除了夹具16的接触压强为0.5bar并且施加能量为30W的条件以外,以与示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另一个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
图11和图12示出了施加超声波振动之后的导线15的表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11的电子显微镜照片是在30倍的放大倍数下拍摄的,并且图12的电子显微镜照片是在4000倍的放大倍数下拍摄的。
<比较示例1>
使用模具将金属板材压制成预定形状。然后,对形成为预定形状的金属板材进行加工使其弯曲,以形成连接部20。之后,从电线11除去导线绝缘体14,以从电线11露出芯线13。然后,将接线管19压接到露出的芯线13上,并因此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
如图6所示,从这样制造的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的芯线13中抽出位于位置P附近、即芯线13的径向外部附近的导线15和位于位置Q附近、即芯线13的径向内部位置附近的导线15,以测量导线15之间的电阻。
图13和图14示出了施加超声波振动之后的导线15的表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图13的电子显微镜照片是在30倍的放大倍数下拍摄的,并且图14的电子显微镜照片是在4000倍的放大倍数下拍摄的。
<结果与讨论>
(粗糙部17)
如图13所示,根据比较示例1的不施加超声波振动的导线15的表面相对光滑。如果以如图14所示的放大图观察,导线15的表面仍然相对光滑。
相反,如图7至图12所示,根据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的示例1至示例3,在导线15的表面上形成粗糙区域17。具体地,在示例1中,在夹具16的接触压强为13bar并且施加能量为80W的相对严格条件下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如图7所示,在示例1中,在每根导线15的表面上形成不规则状态,并且每根导线15具有不规则形状。此外,如图8所示,如果以放大图观察导线15的表面,所述表面不是光滑的而是粗糙的(形成了小的不规则状态),并且在表面上形成粗糙部17。
在夹具16的接触压强为1bar并且施加能量为60W的示例2中,如图9所示,每根导线15看起来不象是具有不规则形状。然而,如图10所示,如果以放大图观察导线15的表面,所述表面不是光滑的而是粗糙的,并且在导线15的表面上形成粗糙部17。
在示例3中,在夹具16的接触压强为0.5bar并且施加能量为30W的相对容易的条件下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如图11所示,在示例3中,每根导线15看起来不象是具有不规则形状。然而,如图12所示,如果以放大图观察导线15的表面,所述表面不是光滑的而是粗糙的,并且形成粗糙部17。
(电阻)
图15示出了在示例1至示例3和比较示例1中测量的导线15之间的电阻的曲线图。如图15所示,在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的示例1至示例3中,导线15之间的电阻的每个低于足够低的电阻值10mΩ。相反,在不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的比较示例1中,导线15之间的电阻是高值60mΩ。
由于下列原因而获得上述结果。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使得芯线13的导线15相互摩擦。如果导线15的表面相互摩擦,则导线15的表面变得粗糙,以在其上形成粗糙部17。
如果将接线管19压接到包括在其上具有粗糙部17的导线15的芯线13上,则通过由接线管19施加的力而使导线15相互摩擦。这使得在导线15的表面上形成的粗糙部17相互摩擦,并且除去在导线15的表面上形成的例如氧化物层的导线绝缘体。因此,导线15的表面露出,并且露出的露出表面相互接触,以在导线15之间实现电连接。因此,位于芯线13的径向内部附近的导线15对于电线11与端子接头之间的电连接起作用。这减小了电线11与端子接头之间的电阻。
(关于压接过程中芯线13的姿势的实验)
下面示出了关于设置在接线管19上的芯线13的姿势与保持接线管19和芯线13的模具50、51的保持方向之间的关系的实验结果。
<示例4>
图24示出了将接线管19压接到芯线13上的压接过程的一个状态。如图24所示,在示例4中,将接线管19设置在位于图24的下侧的模具50的上表面上。将芯线13设置在接线管19的上表面上。将芯线13保持在夹具16、16之间,并对其施加超声波振动。因此,使芯线13的导线15相互熔焊。
芯线13具有平坦的矩形横截面。芯线13的平坦表面是由夹具16、16保持的表面。在示例4中,将芯线13设置在接线管19的上表面上,使得芯线13的平坦表面分别面向上和面向下。
之后,使位于图24的上侧的模具51朝向位于下侧的模具50向下移动。模具51的下表面向下压制接线管19。模具51的进一步向下移动使得将接线管19压接到芯线13的外周上以围绕芯线13。因此,制造根据示例4的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芯线13的压缩率是60%。
压缩率定义为:[(压缩后的芯线的横截面积)/(压缩前的芯线的横截面积)]×100。即,压缩率定义为:压接部的、压接之后的芯线的横截面积相比于压接部的、压接之前的芯线的横截面积的百分比。
根据电线压缩率的上述定义,减少电线压缩率意味着以高压力压缩芯线(高压缩),并且增加电线压缩率意味着以低压力压缩芯线(低压缩)。
<示例5>
除了电线压缩率为70%的条件以外,以与示例4相同的方式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
<示例6>
除了电线压缩率为80%的条件以外,以与示例4相同的方式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
(测量固定强度)
对于根据示例4至示例6制造的每个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测量电线11与接线管19之间的固定强度。分别由夹具保持每个电线11和包括接线管19的阴性端子接头12,并且在100mm/秒的条件下执行拉伸试验。在电线11与接线管19分离时的应力被称为固定强度。对20个试样测量固定强度,并且在图26中示出平均值。由图26中的误差线表示试样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测量电阻)
对于根据示例4至示例6的每个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测量芯线13与接线管19之间的电阻值。获得平均值并且在图26中示出结果。
<示例7>
如图25所示,在示例7中,将芯线13设置在接线管19的上表面上,使得芯线13的平坦表面沿着水平线。
然后,使位于图25的上侧的模具51朝向位于下侧的模具50向下移动,并且因此制造根据示例7的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电线压缩率是60%。
<示例8>
除了电线压缩率为70%的条件以外,以与示例7相同的方式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
<示例9>
除了电线压缩率为80%的条件以外,以与示例7相同的方式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
(测量固定强度)
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对于根据示例7至示例9的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测量固定强度。在图27中示出结果。
(测量电阻值)
以与上述相同的方式对于根据示例7至示例9的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测量电阻值。在图27中示出结果。
(结果与讨论)
如图26所示,在根据示例4至示例6的每个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中,芯线13与接线管19之间的电阻值低于1.0mΩ。如图27所示,在根据示例7至示例9的每个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中,芯线13与接线管19之间的电阻值也低于1.0mΩ。因此,确定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减小了芯线13与接线管19之间的电阻值。
如图26所示,根据示例4至示例6的每个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具有650N或更大的固定强度。每个示例的试样中的变化(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100N或更小。
相反,如图27所示,根据示例7至示例9的每个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具有630N或更小的固定强度。与示例4至示例6相比,每个示例的试样中的变化更大。例如,示例7的试样中的变化大约为170N,并且示例8的试样中的变化大约为160N。根据示例7至示例9的每个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的固定强度足够大,并且示例7至示例9的试样中的变化足够小。然而,根据示例4至示例6的每个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具有良好的质量。
如果通过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而将导线15熔焊,则沿着成对提供的夹具16、16的保持方向将相邻的导线15熔焊。在图24和图25中,沿着由图中的箭头表示的方向将相邻的导线15熔焊。
如图24所示,在根据示例4至示例6的每个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中,模具50、51保持芯线13和接线管19的方向(图24中的竖直方向)与相邻导线15熔焊的方向对齐。因此,当接线管19压接到芯线13上时,抑制施加至熔焊的导线15以使其相互分离的力。当接线管19压接到芯线13上时,这抑制了导线15的损坏。因此,这改进了芯线13与接线管19之间的固定强度。
相反,如图25所示,在根据示例7至示例9的每个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中,当接线管19压接到芯线13上时,力沿着与夹具16、16保持芯线13的方向(由图25中的箭头表示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图25中的竖直方向)施加至芯线13。因此,力施加至熔焊的导线15使其相互分离。如果熔焊的导线15相互分离,则可能损坏导线15的表面。与示例4至示例6相比,这降低了形成芯线13的导线15的强度,并且这使得芯线13与接线管19之间的固定强度降低。与示例4至示例6相比,试样中的变化更大。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图28至图30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如图28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将在电线11的末端上露出的芯线13保持在成对提供的夹具16、16之间。此时,芯线13设置在夹具16的沿芯线13的纵向的大致整个设置表面上。
因此,对保持在夹具16之间的芯线13的整个部分基本均匀地施加超声波振动。因此,如图29所示,导线15的表面在芯线13的粗糙部17中基本均匀地粗糙。
然后,如图30所示,通过例如切割机的已知方法,将粗糙部17中的芯线13切割成具有预定长度。因此,在切割之后,在芯线13的末端上形成切割表面60。
之后,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将阴性端子接头12的接线管19压接到具有切割表面60的芯线13上。因此,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10。
其他的结构特征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特征大致相同。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不再进行说明。
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延展了芯线13的导线15。此时,导线15不必相等地延展。因此,如果在电线11的末端上露出芯线13并且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则导线15的远端在芯线13的末端上可能没有排列在同一平面上。如果将接线管19压接到这样的状态下的芯线13上,则芯线13与接线管19的布置的尺寸精度降低,并且这可能导致电线11与阴性端子接头12之间的位置间隙。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施加超声波振动的粗糙部17中切割芯线13。这使得导线15的末端在芯线13的切割表面上位于同一平面中。因此,抑制电线11与阴性端子接头12之间的位置间隙的产生。
根据本实施方式,将芯线13设置在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的夹具16的大致整个表面上。因此,基本均匀地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这使得在粗糙部17中的导线15的表面均匀地粗糙。因此,当接线管19压接到芯线13上时,导线15相互摩擦并且导线15的表面均匀地露出。这改善了导线15之间的电连接的可靠性。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在参照附图进行的上述描述中说明的方面。例如,下列方面也可以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粗糙部17的面积大于被压接部24的面积。然而,粗糙部17与被压接部24可以具有相同的面积,或者粗糙部17可以形成在被压接部24的一部分中。
(2)可以任意限定由夹具16、16将芯线13保持在其之间的方向与金属模具保持接线管19的方向形成的夹角。例如,如图16所示,可以将接线管19压接到芯线13上,使得夹具16、16保持芯线13的方向与金属模具保持接线管19的方向交叉。
(3)只要通过施加超声波振动而在导线15的表面上形成粗糙部17,导线15可以不相互熔焊。在熔焊的导线15相互分离之后,可以将它们压接到接线管19上。
(4)可以将接线管19压接到芯线13上,使得接线管部沿着电线11的延伸方向相互偏移。接线管19可以包括三个或更多接线管部,以在右侧和左侧上彼此偏移。接线管19可以仅包括一个压接到芯线13上的接线管部。接线管19可以具有适于预期应用的任何形状。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包括连接部20的阴性端子接头12用作端子接头。然而,可以使用包括阳性突片或由在其中具有贯通开口的金属板形成的LA端子的阳性端子接头。端子接头能够具有适于预期应用的任何形状。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线11是通过使用导线绝缘体14覆盖芯线13的外周而形成的包线。然而,它可以是屏蔽线11。能够使用适于预期应用的任何类型的导线。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端子接头包括彼此相邻的接线管19和连接部20。然而,能够使用没有连接部20的端子接头。例如,端子接头可以具有中间接合结构,其中如图17所示连接两根不同电线11的芯线13。将位于一根电线11的末端上的导线绝缘体14的一部分除去,以露出其中的芯线13。将位于另一根电线11的中间部分上的导线绝缘体14的一部分除去,以露出其中的芯线13。然后,将成对提供的接线管19压接到相应的芯线13上。能够使用另一种中间接合结构。可以分别露出两根不同电线11的芯线13在电线11中间的部分。然后,将成对提供的接线管部压接到相应的芯线13的裸露部分上。
(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夹具16使芯线13塑性变形为平坦的方柱体(矩形),并且对塑性变形部分施加超声波振动。然而,可以使芯线13塑性变形为除平坦的方柱体以外的方形,并且可以对塑性变形部分施加超声波振动。此外,可以使芯线13塑性变形为除方形以外的任何多边形,并且可以对塑性变形部分施加超声波振动。例如,如图18所示,可以由包括上部金属模具和下部金属模具的夹具30、31使圆形芯线13塑性变形为六边形,以形成塑性变形部分32。可以经由夹具30、31对塑性变形部分32施加超声波振动。可以形成具有除多边形以外的形状的塑性变形部分。例如,如图19所示,可以通过由夹具(金属模具)使芯线13塑性变形为椭圆形而形成塑性变形部分33,并且可以对塑性变形部分33施加超声波振动。此外,如图20所示,可以通过夹具使芯线13的直径减少,以形成具有圆形直径减少部分的塑性变形部分34。然后,可以对塑性变形部分34施加超声波振动。可以由夹具(金属模具)或滚压过程形成塑性变形部分(直径减小部分)34。具体地,如图21所示,在滚子设备35的滚子36、37的相应外周表面中形成槽28、29,以使槽28、29具有半圆形(圆弧)。如图22所示,由滚子36、37的槽38、39的半圆形表面压制芯线13,并且可以因此形成塑性变形部分34(直径减小部分)。如图23所示,在形成塑性变形部分34(直径减小部分)之后,可以经由具有槽40、41的夹具42、43对芯线13施加超声波振动(不使芯线塑性变形)。每个槽40、41(凹口)具有半圆形,所述半圆形具有与塑性变形部分34(直径减小部分)的直径相同的直径。

Claims (11)

1.一种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的方法,所述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包括电线和端子接头,所述电线由包括多根导线的芯线组成,并且所述端子接头包括压接在从所述电线露出的所述芯线上的压接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除去覆盖所述芯线的外周表面的导线绝缘体,以露出所述芯线;
使用成对夹具来保持所述露出的芯线,并且利用所述夹具对所述芯线施加超声波振动;以及
将所述压接部压接到所述芯线的、被施加超声波振动的一部分上;所述压接部压接到所述一部分上,以围绕所述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的方法,其中,通过施加所述超声波振动而将所述导线相互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的方法,其中,在将所述压接部压接到所述芯线上的步骤中,所述芯线设置在所述压接部上,并且成对的模具将所述芯线和所述压接部保持在其间,以挤压所述压接部;并且将所述芯线设置在所述压接部上,使得所述芯线的、由所述夹具保持的表面所面向的方向与所述模具保持所述芯线和所述压接部的方向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的方法,其中,所述芯线具有被压接部,且所述压接部压接到所述被压接部上,并且所述芯线的、被施加超声波振动的面积等于或大于所述被压接部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施加超声波振动的部分中切割所述芯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的方法,其中,所述导线由铝和铝合金中的任何一种制成。
7.一种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所述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包括电线和端子接头,所述电线由包括多根导线的芯线组成,并且所述端子接头压接在从所述电线露出的所述芯线上,所述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包括粗糙部,所述粗糙部形成在从所述电线露出的所述芯线的导线的表面上;所述粗糙部通过对所述导线施加超声波振动而形成,其中,所述端子接头包括压接在所述芯线的外表面上、以围绕所述芯线的压接部,并且所述压接部压接在所述粗糙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其中,所述导线通过施加所述超声波振动而相互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其中,所述粗糙部的面积等于或大于其上压接所述压接部的所述被压接部的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其中,所述芯线包括通过切割所述粗糙部中的所述芯线而形成的切割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其中,所述导线由铝和铝合金中的任何一种制成。
CN2009801275189A 2008-11-19 2009-11-18 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和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的方法 Pending CN1020899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95787 2008-11-19
JP2008295787 2008-11-19
JP2009-208457 2009-09-09
JP2009208457 2009-09-09
JP2009261030A JP5428789B2 (ja) 2008-11-19 2009-11-16 端子金具付き電線及び端子金具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JP2009-261030 2009-11-16
PCT/JP2009/069542 WO2010058786A1 (ja) 2008-11-19 2009-11-18 端子金具付き電線及び端子金具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9940A true CN102089940A (zh) 2011-06-08

Family

ID=42198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75189A Pending CN102089940A (zh) 2008-11-19 2009-11-18 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和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94797A1 (zh)
JP (1) JP5428789B2 (zh)
CN (1) CN102089940A (zh)
DE (1) DE112009001147T8 (zh)
WO (1) WO2010058786A1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8983A (zh) * 2012-07-25 2012-10-17 昆山达功电子有限公司 多股铜线并排焊接夹具
CN103326143A (zh) * 2012-03-21 2013-09-2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压接端子装接电线和将压接端子压接到电线的方法
CN105308804A (zh) * 2013-04-26 2016-02-03 泰科电子公司 将电端子压接到电线的设备和方法
CN105580202A (zh) * 2013-09-24 2016-05-11 爱尔铃克铃尔股份公司 用于在电线路与导电构件之间建立导电连接的方法
CN105591219A (zh) * 2014-11-07 2016-05-1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配线端子连接器
CN106077938A (zh) * 2016-07-05 2016-11-09 昆山徳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铝线束超声波焊接工艺及其焊接端子
CN107005014A (zh) * 2014-12-15 2017-08-0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端子电线及带端子电线的制造方法
CN107342466A (zh) * 2017-06-05 2017-11-10 吉林省中赢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铜端子与铝导线的接头及其超声波焊接方法
CN107453182A (zh) * 2016-05-31 2017-12-0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具有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
CN107785672A (zh) * 2017-11-24 2018-03-09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导电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压缩机
CN108352668A (zh) * 2015-11-12 2018-07-3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带端子的导电构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导电构件
CN109314360A (zh) * 2016-06-14 2019-02-05 远程声波控股公司 用于压接连接元件的装置和方法、以及压接连接
CN109980481A (zh) * 2017-11-28 2019-07-0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装接有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和装接有端子的电线
CN110011078A (zh) * 2017-11-28 2019-07-1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配备端子的电线以及配备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
CN110518433A (zh) * 2018-05-21 2019-11-29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带端子的电线和带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
CN113745862A (zh) * 2020-05-27 2021-12-0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端子连接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39010B2 (ja) * 2010-05-14 2014-07-0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圧着端子の電線に対する接続構造
JP5646916B2 (ja) 2010-08-25 2014-12-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端部の成形方法及び電線端部成形用型
US8826533B2 (en) * 2011-06-24 2014-09-0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rimp connection to aluminum cable
JP2013016430A (ja) * 2011-07-06 2013-01-24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端子金具付き電線及び端子金具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JP5902414B2 (ja) 2011-08-08 2016-04-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圧着電線の製造方法
JP5720527B2 (ja) * 2011-10-17 2015-05-2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付電線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端子圧着装置
JP5773218B2 (ja) * 2012-06-07 2015-09-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圧着端子
JP2014011133A (ja) * 2012-07-03 2014-01-20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端子金具付き編組線および端子金具付き編組線の製造方法
EP2747205B1 (de) * 2012-12-18 2021-04-14 Nexans Verfahren zum elektrisch leitenden Verbinden eines Litzenleiters mit einem Kontaktelement
DE102013201167A1 (de) * 2013-01-24 2014-08-07 Elringklinger A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elektrisch leitenden Verbindung zwischen einer elektrischen Leitung und einem elektrisch leitenden Bauteil und nach d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 Baugruppe
JP6116985B2 (ja) * 2013-04-17 2017-04-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の接続構造,接続方法
JP2015041509A (ja) * 2013-08-22 2015-03-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導電路及び電線
JP6421737B2 (ja) * 2015-10-21 2018-11-1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圧着冶具、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
JP6536368B2 (ja) * 2015-11-12 2019-07-0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接合部を含む金属線製帯状部材の製造方法、端子付金属線製帯状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接合部を含む金属線製帯状部材
JP6767292B2 (ja) * 2016-03-24 2020-10-14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線材及びカーボンナノチューブ線材接続構造体
DE102016107659A1 (de) * 2016-04-25 2017-10-26 Erni Production Gmbh & Co. Kg Kontakthülse
JP6948582B2 (ja) * 2016-06-13 2021-10-13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
US9887477B1 (en) * 2016-09-22 2018-02-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used-wire cable connectors for a busbar
JP2018081757A (ja) * 2016-11-14 2018-05-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素線接合部を有する導電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素線接合部を有する導電部材
DE102016124583B3 (de) * 2016-12-16 2018-02-15 Auto-Kabel Management Gmbh Fügen eines Anschlusselements mit einem Litzenleiter
JP6574795B2 (ja) 2017-01-12 2019-09-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JP6974135B2 (ja) 2017-11-24 2021-12-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接続方法
JP6655056B2 (ja) * 2017-11-28 2020-02-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の導体の超音波接合方法、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線
JP6670282B2 (ja) * 2017-11-28 2020-03-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付き電線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JP2019121467A (ja) 2017-12-28 2019-07-2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付き電線、及び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JP6927909B2 (ja) * 2018-03-01 2021-09-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の導体の接合方法および電線
JP2019153420A (ja) 2018-03-01 2019-09-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の導体の接合方法および電線
JP7295698B2 (ja) * 2019-05-21 2023-06-2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撚線導体、並びに被覆電線、端子付き被覆電線、分岐被覆電線、補線付き被覆電線、端子付き分岐被覆電線及び補線付き分岐被覆電線
JP7073429B2 (ja) * 2020-03-18 2022-05-2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及び、端子付き電線
DE102021109290A1 (de) * 2021-04-14 2022-10-20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Werkzeug zur Herstellung einer Anordnun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 Anordnung mit dem Werkzeug und Anordnu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49756A (en) * 1995-10-27 1998-05-12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Sealed corrosion-proof crimped terminal of splice
US20020028612A1 (en) * 1999-04-15 2002-03-07 Yazaki Corporation Method of and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electric wire and connecting terminal
JP2003217784A (ja) * 2002-01-17 2003-07-3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端子の接続方法
JP2007250393A (ja) * 2006-03-16 2007-09-27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アルミ電線の端子圧着方法及び端子付きアルミ電線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7647A (ja) 1995-06-20 1997-01-1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線接続方法
JP5017156B2 (ja) * 2008-03-24 2012-09-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に対する端子の圧着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49756A (en) * 1995-10-27 1998-05-12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Sealed corrosion-proof crimped terminal of splice
US20020028612A1 (en) * 1999-04-15 2002-03-07 Yazaki Corporation Method of and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electric wire and connecting terminal
JP2003217784A (ja) * 2002-01-17 2003-07-3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端子の接続方法
JP2007250393A (ja) * 2006-03-16 2007-09-27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アルミ電線の端子圧着方法及び端子付きアルミ電線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6143A (zh) * 2012-03-21 2013-09-2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压接端子装接电线和将压接端子压接到电线的方法
US9088079B2 (en) 2012-03-21 2015-07-21 Yazaki Corporation Crimped terminal attached electric wire and method of crimping crimped terminal to electric wire
CN102728983A (zh) * 2012-07-25 2012-10-17 昆山达功电子有限公司 多股铜线并排焊接夹具
CN105308804A (zh) * 2013-04-26 2016-02-03 泰科电子公司 将电端子压接到电线的设备和方法
CN105580202A (zh) * 2013-09-24 2016-05-11 爱尔铃克铃尔股份公司 用于在电线路与导电构件之间建立导电连接的方法
CN105591219A (zh) * 2014-11-07 2016-05-1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配线端子连接器
CN107005014B (zh) * 2014-12-15 2020-05-0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端子电线及带端子电线的制造方法
CN107005014A (zh) * 2014-12-15 2017-08-0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端子电线及带端子电线的制造方法
US10128628B2 (en) 2014-12-15 2018-11-13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Wire with termina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8352668A (zh) * 2015-11-12 2018-07-3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带端子的导电构件的制造方法以及导电构件
CN108352668B (zh) * 2015-11-12 2019-12-1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带端子的导电构件的制造方法、导电构件及带端子的电线
US10483657B2 (en) 2016-05-31 2019-11-19 Yazaki Corporatio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electric wire having terminal
CN107453182B (zh) * 2016-05-31 2020-04-0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具有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
CN107453182A (zh) * 2016-05-31 2017-12-08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具有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
CN109314360A (zh) * 2016-06-14 2019-02-05 远程声波控股公司 用于压接连接元件的装置和方法、以及压接连接
CN106077938A (zh) * 2016-07-05 2016-11-09 昆山徳可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铝线束超声波焊接工艺及其焊接端子
CN107342466B (zh) * 2017-06-05 2019-07-16 吉林省中赢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铜端子与铝导线的接头及其超声波焊接方法
WO2018223954A1 (zh) * 2017-06-05 2018-12-13 吉林省中赢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铜端子与铝导线的接头及其超声波焊接方法
CN107342466A (zh) * 2017-06-05 2017-11-10 吉林省中赢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铜端子与铝导线的接头及其超声波焊接方法
US11355871B2 (en) 2017-06-05 2022-06-07 Jilin Zhong Ying High Technology Co., Ltd. Joint of copper terminal and aluminium conductor and ultrasonic welding method hereof
CN107785672A (zh) * 2017-11-24 2018-03-09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导电组件和具有其的电机、压缩机
CN109980481A (zh) * 2017-11-28 2019-07-0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装接有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和装接有端子的电线
CN110011078A (zh) * 2017-11-28 2019-07-12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配备端子的电线以及配备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
CN110518433A (zh) * 2018-05-21 2019-11-29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带端子的电线和带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
CN110518433B (zh) * 2018-05-21 2020-12-0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带端子的电线和带端子的电线的制造方法
CN113745862A (zh) * 2020-05-27 2021-12-0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端子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09001147T5 (de) 2011-05-12
JP2011082127A (ja) 2011-04-21
DE112009001147T8 (de) 2012-08-23
WO2010058786A1 (ja) 2010-05-27
US20110094797A1 (en) 2011-04-28
JP5428789B2 (ja) 2014-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9940A (zh) 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和制造具有端子接头的电线的方法
KR101505793B1 (ko) 전선 접속 구조체의 제조방법 및 전선 접속 구조체
CN107005014B (zh) 带端子电线及带端子电线的制造方法
CN105580202B (zh) 用于在电线路与导电构件之间建立导电连接的方法
CN102844940B (zh) 电线连接方法及线束
JP5567234B1 (ja) 接続構造体、端子圧着部材、ワイヤハーネス、コネクタ、接続構造体の圧着方法及びその圧着する圧着装置
EP2290747A1 (en) Metal terminal fitting and electric wire with terminal
JP4813878B2 (ja) 端子付アルミ電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12329A (ja) 接続端子、接続端子付きアルミケーブル、超音波溶接方法、および超音波接続装置
WO2010110160A1 (ja) 端子金具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US20140311797A1 (en) Electric wir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electric wire connection method
JP2014187039A5 (zh)
JP2011060778A (ja) 接続端子、接続端子付きアルミケーブル
WO2017068963A1 (ja) 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圧着冶具、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
WO2015025695A1 (ja) 導電路及び電線
JP2009037909A (ja) 端子圧着装置、端子圧着電線の製造方法及び端子圧着電線
JP2010097781A (ja) 端子金具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及び端子圧着装置
JP2009037908A (ja) 端子圧着装置、端子圧着電線の製造方法及び端子圧着電線
JP2007305355A (ja) 端子及び端子付きアルミ電線とその製法
JP2011090804A (ja) 端子金具付き電線および端子金具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JP2014029884A (ja) 端子金具付き電線及び端子金具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JP2018133194A (ja) 端子付き電線
JP5011173B2 (ja) 端子圧着装置、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6324267B2 (ja) 圧着接続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5720955B2 (ja) 端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連鎖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