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88890A - 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88890A
CN102088890A CN2009801271968A CN200980127196A CN102088890A CN 102088890 A CN102088890 A CN 102088890A CN 2009801271968 A CN2009801271968 A CN 2009801271968A CN 200980127196 A CN200980127196 A CN 200980127196A CN 102088890 A CN102088890 A CN 1020888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emory
rod unit
control shaft
lock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271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88890B (zh
Inventor
小岛康敬
二本松英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888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88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888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888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 B60N2/235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 B60N2/235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and provided with memory l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锁定机构和记忆机构的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座椅倾斜装置具备:被配置在座垫骨架与靠背骨架之间,并且随着解锁操作杆的操作而转动的控制轴。锁定机构具有:固定于上述靠背骨架并且被相对于上述基座体自由转动地支承的转动体。上述记忆机构具备:具有卡合部的盘部、绕与上述控制轴相同的转动轴线自由转动的保持托架、记忆柱、使该保持托架返回到规定的初始位置的限制部、随着上述记忆操作杆的操作而转动的杆部件、随着上述保持托架返回到上述初始位置而解除上述记忆柱与上述盘部的卡合的卡合保持部。

Description

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记忆机构的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上述记忆机构能够使座椅靠背相对于座椅座垫返回到向前倒之前该座椅靠背的角度位置。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人们公知一种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上述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具备:与记忆操作杆连结的第一缆索、锁定机构、与该锁定机构同轴的杆部件、与该杆部件连结的第二缆索、安装在靠背骨架上的记忆齿轮、以及与上述锁定机构同轴的扇形齿轮。当通过操作记忆操作杆来将第一缆索拉起时,随着杆部件的转动第二缆索被拉起,由此记忆齿轮与扇形齿轮啮合。扇形齿轮借助固定于座垫骨架的板簧的摩擦力,被保持为相对于座垫骨架可拆装。利用该板簧限制从扇形齿轮的初始位置向一侧方向(相当于靠背骨架的后倒方向)转动。
当记忆齿轮与扇形齿轮啮合后,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被解除时,上述记忆齿轮和扇形齿轮一体转动。在初始状态的卡合销与连动杆之间设置有规定的延迟间隙,以便在该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解除之前,使记忆齿轮与扇形齿轮啮合。
当扇形齿轮转动时,与该扇形齿轮卡合的销脱开,具有一体的该销的保持环继续记忆齿轮与扇形齿轮的啮合以及锁定机构的解锁状态。
另一方面,当将靠背骨架向后倒下而返回原处时,扇形齿轮与记忆齿轮一起返回到初始位置,解除上述记忆齿轮与扇形齿轮的啮合,使座椅靠背返回到向前倒之前的角度位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71581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是将记忆齿轮做成安装于靠背骨架的构造,因此需要将记忆机构的构成部件分开到座垫骨架侧和靠背骨架侧。另外,由于将记忆齿轮安装于靠背骨架,因此使记忆齿轮与扇形齿轮啮合的动作,与之后的解除锁定机构的动作连动,因此需要使用钢丝,其结果是,增大座椅靠背侧部(座椅靠背)所需的配置空间,并且组装很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通用的锁定机构,并且能够提高组装性的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方式提供一种具有锁定机构和记忆机构的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锁定机构被配置在座垫骨架与靠背骨架之间,并且通过随着解锁操作杆的操作进行的控制轴的转动,来选择性地切换成限制上述靠背骨架相对于上述座垫骨架的倾斜移动的锁定状态和允许上述倾斜移动的非锁定状态。锁定机构具有:固定于上述座垫骨架的基座体、和固定于上述靠背骨架并且被相对于上述基座体自由转动地支承的转动体。锁定机构的上述控制轴和转动体绕同一转动轴线转动。记忆机构随着记忆操作杆的操作,记忆上述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下的上述靠背骨架相对于上述座垫骨架的角度位置。记忆机构能够将上述锁定机构切换到非锁定状态来使上述靠背骨架向规定倾斜位置倾斜移动。
上述记忆机构具有盘部、保持托架、记忆柱、限制部、杆部件以及卡合保持部。盘部被设置于上述转动体。盘部具有卡合部。保持托架被配置在比上述靠背骨架与上述转动体的连结面在座椅宽度方向上更靠近上述座垫骨架侧。保持托架绕与上述控制轴相同的转动轴线自由转动。记忆柱转动自由地与上述保持托架连结。记忆柱在能够与上述盘部的上述卡合部卡合,并且被施加阻止与该卡合部卡合的阻止力。限制部用于限制上述保持托架向与上述靠背骨架的向上述规定倾斜位置倾斜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来使该保持托架返回到规定的初始位置。杆部件通过抵抗被施加于上述记忆柱的上述阻止力或解除该阻止力来使上述记忆柱与上述盘部卡合。杆部件随着上述记忆操作杆的操作而转动,以使上述控制轴连动而将上述锁定机构切换到非锁定状态并且维持该非锁定状态。卡合保持部在使上述保持托架转动以使上述靠背骨架倾斜移动到上述规定倾斜位置的情况下,保持上述记忆柱与上述盘部的卡合,并且能够随着上述保持托架返回到上述初始位置而解除上述记忆柱与上述盘部的卡合。
由此,构成上述记忆机构的上述盘部设置在与上述靠背骨架一体转动的上述锁定机构的上述转动体上。另外,能够与上述盘部卡合的上述记忆柱被配置在比上述靠背骨架与上述转动体的连结面在座椅宽度方向上更靠近上述座垫骨架侧,并且与和上述控制轴同轴自由转动的上述柱保持托架连结。而且,通过上述杆部件的转动能够将上述记忆柱与上述盘部卡合。因此,基本上能够以将上述记忆机构配置在上述锁定机构(控制轴)周围的方式集中到比上述连结面更靠上述座垫骨架侧,从而能够提高其组装性。即,通过将上述记忆机构全部集中到上述锁定机构周围而单元化,因此能够提高其组装性。另外,上述锁定机构(控制轴)虽然与上述记忆机构(杆部件)连接但能够使用通用品。
优选地,上述保持托架由形成于上述基座体或上述转动体的台阶部支承。
由此,利用上述锁定机构的座椅宽度方向的厚度就能够配置上述柱保持托架,能够抑制上述记忆机构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大型化。
优选地,上述杆部件在随着上述记忆操作杆的操作而转动时与上述记忆柱抵接,由此抵抗被施加于记忆柱的阻止力或解除该阻止力来使上述记忆柱与上述盘部卡合。上述记忆柱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以及台阶部。第一面与上述控制轴的转动轴线的径向距离较小。第二面与上述控制轴的转动轴线的径向距离大于上述第一面的径向距离。台阶部被配置在上述第一面与上述第二面之间。上述杆部件具有能够与上述第一面、上述第二面以及上述台阶部抵接的抵接部。抵接部随着上述杆部件的转动,借助上述台阶部从上述第一面移动到上述第二面,或从上述第二面移动到上述第一面,由此切换成上述记忆柱与上述盘部卡合的状态和非卡合的状态。
由此,采用随着上述杆部件的转动使该杆部件的抵接部位于上述台阶部的极简单的构造,就能够将与上述盘部的卡合、非卡合状态进行切换。
优选地,上述杆部件具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以上述控制轴的转动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延伸。第二延伸部与第一延伸部连接朝向上述控制轴延伸。上述记忆机构具备与上述座垫骨架能够转动地连结的臂部件。臂部件具有插入上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引导部。上述臂部件在上述引导部位于上述第一延伸部的情况下允许上述杆部件的转动,并且在上述引导部进入上述第二延伸部的情况下限制上述杆部件的转动。
由此,当上述引导部从上述第一延伸部进入第二延伸部时,通过上述臂部件限制上述杆部件与上述控制轴一起转动。由此,能够保持上述锁定机构的非锁定状态。
优选地,上述限制部具备凸轮部件,上述凸轮部件以与上述臂部件一体转动的方式连结,并且能够随着上述保持托架向上述初始位置的返回而与该保持托架卡合。在上述记忆柱与上述盘部卡合后,通过一边使上述引导部移动到上述第二延伸部一边转动上述臂部件,从而解除上述凸轮部件对上述保持托架的卡合。
由此,在上述记忆柱与上述盘部卡合后,完成上述锁定机构进行的向非锁定状态的切换。另外,在上述记忆柱与上述盘部啮合后,解除上述凸轮部件与上述保持托架的卡合从而允许该柱保持托架的转动。因此,能够抑制上述记忆机构的误动作。
优选地,上述卡合保持部被设置于上述座垫骨架。在上述保持托架向上述规定倾斜位置转动的最初,上述杆部件的抵接部保持上述记忆柱与上述盘部的卡合,然后上述卡合保持部保持上述记忆柱与上述盘部的卡合。
由此,通过将上述卡合保持部与上述杆部件分开设置,能够将上述卡合保持部和杆部件分别配置于上述座垫骨架的内侧和外侧,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节省空间化和单元化。
优选地,上述杆部件具备连动禁止部,上述连动禁止部在上述控制轴随着上述解锁操作杆的操作而转动时,禁止上述杆部件与上述控制轴连动。
由此,借助上述连动禁止单元,上述杆部件不与随着上述解锁操作杆的操作上述控制轴的转动连动,因此能够将与上述杆部件的动作相关联的上述记忆操作杆相对于上述解锁操作杆配置在与座椅不同的一侧。
优选地,上述控制轴在一端部具有第一铰链部位,并且在另一端部具有第二铰链部位。上述第一铰链部位与上述解锁操作杆连结。上述第二铰链部位与上述杆部件的嵌合孔嵌合。上述连动禁止部是在上述控制轴随着上述解锁操作杆的操作而转动方向上设定的上述嵌合孔的间隙部。
由此,作为上述连动禁止单元,由于采用上述嵌合孔的间隙部,因此无需在上述控制轴上设置间隙部的机构,就能够防止例如脱轴等上述锁定机构的性能劣化。
优选地,上述第二延伸部具有按压部,上述按压部随着上述臂部件的转动而被上述引导部按压。按压部被上述引导部按压,以使与上述杆部件连动的上述控制轴转动来将上述锁定机构切换到非锁定状态。
由此,随着上述臂部件的转动,上述第二延伸部的上述按压部被上述引导部按压,与上述杆部件连动的上述控制轴向将上述锁定机构切换到非锁定状态的方向进一步转动,因此不浪费增加上述记忆操作杆的操作量,能够更可靠地将上述锁定机构切换到非锁定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座椅倾斜装置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3是设置于图1的座椅倾斜装置的锁定机构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设置于图1的座椅倾斜装置的记忆机构的侧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4的记忆机构的动作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4的记忆机构的动作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4的记忆机构的动作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4的记忆机构的动作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图4的记忆机构的动作的图。
图10是搭载图1的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的车辆用座椅的侧视图。
图11(a)、(b)、(c)分别是设置于图4的记忆机构的杆部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车辆座椅;11...座垫骨架;11b...卡止片(限制部);12...靠背骨架;20...锁定机构;21...下部盘(基座体);22...上部盘(转动体);22c...台阶凹凸部;26...控制轴;26b、26c...铰链部位;27...解锁操作杆;30...记忆机构(memory mechanism);31...杆部件;33...臂部件;34...凸轮部件(限制部);35...保持部件(卡合保持部);36...引导销(抵接部);37...引导部;38...长孔;38a...第一长孔(第一延伸部);38b...第二长孔(第二延伸部);38c...按压部;40...盘部件(盘部);40a...啮合部(卡合部);41...保持托架;42...记忆柱(memory pole);42b...第一圆弧部(第一面);42c...第二圆弧部(第二面);42d...台阶部;46...嵌合孔;46a...间隙部(连动禁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个实施方式。
图10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的车辆座椅1的侧面图。如图10所示,在车辆地板2上设置有一对座椅滑动机构3,它们能够沿车辆前后方向滑动地支承座椅1。一对座椅滑动机构3,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平行地配置。一对座椅滑动机构3支承用于形成上述座椅1的座面的座椅座垫4。在该座椅座垫4的后端部,通过如图1所示的公知的一对锁定机构20,能够向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移动地连结有座椅靠背5,座椅靠背5用于形成上述座椅1的靠背部。
座椅靠背5相对于座椅座垫4的倾斜移动角度具有:就座利用范围A,其是能够将座椅靠背5在小角度范围进行多阶段调整的范围;前倒动作范围B,其是比上述就座利用范围A更靠车辆前方侧,能够将座椅靠背5不分阶段地向前倒至最前方的范围。在座椅靠背5相对于座椅座垫4的转动轴线O1周围,设置有辅助座椅靠背5在前倒动作范围B向前倒的施力部件(盘簧等)6。转动轴线O1沿着车辆座椅1的宽度方向延伸。
另外,在各座椅滑动机构3上设置选择性地禁止和允许其动作(滑动动作)的公知的滑动锁定机构。该滑动锁定机构就是所谓的缓移机构,其与座椅靠背5向前倒连动以使车辆座椅1向车辆前方移动的方式允许座椅滑动机构3的动作。
图1和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座椅倾斜装置具备:形成座椅座垫4的骨架的一对座垫骨架11。在各座垫骨架11上通过上述锁定机构20以转动轴线O1为中心转动自由地连接有构成座椅靠背5的骨架的靠背骨架12。在图1中转动轴线O1的左上方向与车辆的外侧方向对应,右下方向与车辆的内侧方向对应。座垫骨架11和靠背骨架12用金属板构成。以下,对于分别配置在座垫骨架11和靠背骨架12之间的一对锁定机构20,将靠车辆外侧配置的锁定机构20表示为第一锁定机构20A,将靠车辆内侧配置的锁定机构20表示为第二锁定机构20B。各锁定机构20选择性地切换限制靠背骨架12相对于座垫骨架11转动(倾斜移动)的锁定状态和允许转动的非锁定状态。
下面,说明第一锁定机构20A的构成。由于第二锁定机构20B是与第一锁定机构20A左右对称的构成,因此省略其说明。如图3所示,第一锁定机构20A具备:作为基座体的圆环状下部盘21,其通过焊接而固定在上述座垫骨架11的内侧面;作为转动体的圆环状上部盘,其通过焊接而固定在上述靠背骨架12的外侧面。上部盘相对于上述下部盘21以转动轴线O1为中心自由转动地被支承。在上部盘22的内侧面,即与靠背骨架12相对置的面上形成台阶部22c,由此形成环状的安装面22a。另外,在上部盘22的内周面上形成内齿轮22b。
在形成于下部盘与上部盘之间的内部空间内容纳有:多个柱23,它们被安装成能够在以转动轴线O1为中心的径向上移动;一个凸轮24,其使该柱23在径向上移动。多个柱23被配置成能够与上述内齿轮22b啮合。凸轮24与柱23卡合,以转动轴线O1为中心随着相对于上部盘22的转动使柱23沿径向移动。即,随着凸轮24绕转动轴线O1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上部盘22的转动,柱23朝向径向外侧移动,由此通过柱23与上述内齿轮22b啮合,从而将第一锁定机构20A切换到锁定状态。或者,随着凸轮24绕转动轴线O1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于上部盘22的转动,柱23朝向径向内侧移动,由此通过解除柱23与上述内齿轮22b的啮合,将第一锁定机构20A切换到非锁定状态。另外,第一锁定机构20A具备对凸轮24施力的弹簧25,以使柱23朝向径向外侧移动,即以使第一锁定机构20A切换到锁定状态。该弹簧25例如可以是盘簧。由于柱23被弹簧25施力,因此第一锁定机构20A通常保持锁定状态。
如图1所示,沿转动轴线O1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控制轴26具有:管状的主体部26a、第一铰链部位26b以及第二铰链部位26c。第一铰链部位26b通过焊接而固定到主体部26a的指向车辆内侧(图1中的右下侧)的端部,并且分别穿过上述座垫骨架11、上述靠背骨架12以及第二锁定机构20B。第二铰链部位26c通过焊接而固定到主体部26a的指向车辆外侧(图1中的左上侧)的端部,并且穿过上述座垫骨架11、上述靠背骨架12以及第一锁定机构20A。而且,各铰链部位26b、26c与对应的锁定机构20的凸轮24例如以嵌合的状态一体转动地连结。
在上述第一铰链部位26b中,从座垫骨架11朝向车辆内侧突出的顶端,与由金属板构成的解锁操作杆27的基端部形成的嵌合孔嵌合,并且通过焊接而固定。因此随着解锁操作杆27的操作,当第一铰链部位26b(控制轴26)以转动轴线O1为中心转动时,第二锁定机构20B的凸轮24与该第一铰链部位26b一体地转动,由此,第二锁定机构20B切换到非锁定状态。与此同时,当经由主体部26a与第一铰链部位26b一体化的第二铰链部位26c以转动轴线O1为中心转动时,第一锁定机构20A的凸轮24与该铰链部位26c一体地转动,由此第一锁定机构20A切换到非锁定状态。当解锁操作杆27的操作被解除后,借助上述弹簧25作用力,两个锁定机构20的凸轮24与控制轴26和解锁操作杆27一起进行返回转动,由此两个锁定机构20切换到锁定状态(返回)。
从上述第二铰链部位26c的座垫骨架11向车辆外侧突出的顶端,与由金属板构成的杆部件31的基端部形成的嵌合孔46松动嵌合。该杆部件31通过未图示的记忆操作杆和缆索而连接,并随着该记忆操作杆的操作以转动轴线O1为中心转动。因此,当随着记忆操作杆的操作经由上述杆部件31,第二铰链部位26c(控制轴26)以转动轴线O1为中心转动时,由于第一锁定机构20A的凸轮24与该第二铰链部位26c一地转动,因此第一锁定机构20A切换到非锁定状态。同时,当经由主体部26a而一体化的第一铰链部位26b以转动轴线O1为中心转动时,由于第二锁定机构20B的凸轮24与该第一铰链部位26b一体转动,因此第二锁定机构20B切换到非锁定状态。
接下来,参照图2和图4对具有上述杆部件31的记忆机构30进行说明。在上述座垫骨架11上,在图4中的右下侧部位支承有支承销32。如图2所示,支承销32沿着与转动轴线O1平行的转动轴线O2延伸。在支承销32的座垫骨架11侧的顶端部,第一嵌合部32a和直径小于第一嵌合部32a的第二嵌合部32b依次形成的各嵌合部32a、32b形成圆柱状,并且具有相互平行的一对偏平面。第一嵌合部32a与L字状的臂部件33的基端部嵌合,该臂部件33由配置在座垫骨架11的外侧,即杆部件31侧的金属板构成。第二嵌合部32b与作为限制部的液滴状凸轮部件34的基端部嵌合,该凸轮部件34由配置在座垫骨架11的内侧,即锁定机构20侧的金属板构成。因此,臂部件33和凸轮部件34夹持座垫骨架11并借助支承销32能够一体地转动地连接。
另外,在上述座垫骨架11上通过焊接而固定有作为卡合保持部的保持部件35,该保持部件35沿着以转动轴线O1为中心的周向以圆弧状延伸。在保持部件35的指向图4的顺时针旋转方向的端部,与上述凸轮部件34的顶端部相邻。保持部件35由金属板形成,其截面形成L字型。保持部件35的靠径向外侧的部位,具有以转动轴线O1为中心的圆弧状的引导部,该引导部朝向车辆内侧突出,该引导部的内周面形成引导面35a。在保持部件35的与上述凸轮部件34相邻的部位形成缺口35b。保持部件35的缺口35b允许上述凸轮部件34的顶端部进入。
此外,在上述座垫骨架11上,在图4中的转动轴线O2(凸轮部件34)的左侧位置,形成有长孔状的引导孔11a,该引导孔11a在以转动轴线O1为中心的周向上以圆弧状延伸。在该引导孔11a中穿过有从上述杆部件31延伸的引导销36(抵接部)。因此,当杆部件31以转动轴线O1为中心转动时,引导销36与之连动沿着引导孔11a移动。
在上述臂部件33的顶端部上,固定安装有与转动轴线O1平行朝向上述杆部件31突出的大致圆柱状的引导部37。另一方面,在上述杆部件31上形成有供引导部37插入的L字状的长孔38。该长孔38具有:作为第一延伸部的第一长孔38a,其沿着以转动轴线O1(控制轴26)为中心的周向延伸;作为第二延伸部的第二长孔38b,其与上述第一长孔38a连接朝向转动轴线O1延伸。因此,在引导部37位于第一长孔38a中时,由于引导部37能够沿着第一长孔38a相对移动(空走),因此允许杆部件31的以转动轴线O1为中心的转动。当引导部37从第一长孔38a进入第二长孔38b时,限制杆部件31的转动。或者,在引导部37位于第一长孔38a中时,由于引导部37被夹在该第一长孔38a的内周面中,因此限制上述臂部件33的以转动轴线O2为中心的转动。在引导部37位于第二长孔38b内时,允许上述臂部件33的以转动轴线O2为中心的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杆部件31在图4中向顺时针旋转方向转动,因此在,引导部37沿着第一长孔38a相对移动期间,通过与该杆部件31连动的控制轴26的转动来解除上述内齿轮22b与柱23的外齿的卡合,由此,上述锁定机构20的解除被设定刚好完成的程度。这是为了将与杆部件31的转动相关联的记忆操作杆的操作量(行程)抑制到最小限度从而减轻操作负荷。此时,臂部件33限制与上述凸轮部件34一起以转动轴线O2为中心的转动。
另外,在引导部37从第一长孔38a进入第二长孔38b后的状态下,引导部37与转动轴线O2之间的距离被设定为,比第二长孔38b的终端侧的端部与转动轴线O2之间的距离短。因此,在上述锁定机构20的解除完成后(完成向非锁定状态切换后),引导部37移动到第二长孔38b的终端部。于是,引导部37按压杆部件31,以使杆部件31在图4中进一步向顺时针转动方向,即将上述锁定机构20切换到非锁定状态的方向转动。即,第二长孔38b具有被引导部37按压的按压部38c,以使与杆部件31连动的控制轴26转动将锁定机构20切换到非锁定状态。在引导部37在第二长孔38b内相对移动期间,虽然杆部件31能够以转动轴线O1为中心稍微摇动,但如锁定机构20从非锁定状态切换到锁定状态那样的杆部件31的转动却被限制。杆部件31和支承销32经由螺旋弹簧39而连结。该螺旋弹簧39将引导部37向第一长孔38a的终端侧、即向朝向第二长孔38b相对移动的方向,即向将上述锁定机构20切换到锁定状态方向施力。
在上述上部盘22上固定安装有由金属板构成的环状的作为盘部的盘部件40。盘部件40与上述安装面22a接合。在该盘部件40的外周部形成有作为卡合部的锯齿状的啮合部40a。
另外,由金属板构成的圆环状的保持托架41被设置为:在内周侧包围上述锁定机构20的状态下,与上述控制轴26(转动轴线O1)同轴且自由转动。即,保持托架41被支承于上述台阶部22c,并设置在比靠背骨架12与上部盘22的连结面C(参照图3)在座椅宽度方向上更靠座垫骨架11侧。该保持托架41的大部分具有比上述保持部件35(引导面35a)的内径小的外径。在保持托架41的周壁上形成有向图2的右下侧径向内侧凹进的卡合凹部41a。通过上述缺口35b的上述凸轮部件34的顶端部能够嵌入保持托架41。在上述状态下在限制凸轮部件34的转动时,由于该凸轮部件34的顶端部嵌入上述卡合凹部41a因此限制保持托架41的转动。将此时的保持托架41的角度位置称为初始位置。
保持托架41的周壁在从卡合凹部41a朝向图4的逆时针旋转方向侧且朝向径向外侧突出,与该卡合凹部41a相邻的突出的部位的端部部位形成卡合片41b。另一方面,在上述座垫骨架11上形成突出设置的卡止片11b,用于限制卡合片41b向图4的顺时针旋转方向的转动。因此,保持托架41通过卡合片41b与卡止片11b的卡合来限制向图4中顺时针旋转方向的转动。此时的保持托架41的位置与上述初始位置一致。即,在初始位置的保持托架41向图4中时针旋转方向的转动限制,是通过凸轮部件34和卡止片11b的协动来进行。
由金属板构成的记忆柱42的基端部,以设置在上述卡合凹部41a附近的支承销43的转动轴线O3为中心,旋转自由地与上述保持托架41连结。旋转轴线O3与旋转轴线O1平行。该记忆柱42具有锯齿状的啮合部42a。通过记忆柱42以转动轴线O3为中心向图4的顺时针旋转方向的转动,该啮合部42a能够与上述盘部件40的啮合部40a啮合。记忆柱42借助适宜的施力部件(例如弹簧)施加与盘部件40啮合的方向相反方向(图4中逆时针旋转方向)的作用力(阻止力)。
在记忆柱42的顶端部,形成朝向座垫骨架11延伸的凸缘,该凸缘的外侧面根据上述保持托架41的转动角度位置与上述引导销36或保持部件35(引导面35a)抵接,从而限制保持托架41向图4的逆时针旋转方向转动(参照图4~图9)。另外,记忆柱42的凸缘具备:作为第一面的第一圆弧部42b,其距离转动轴线O1(控制轴26)的径向距离较小;作为第二面的第二圆弧部42c,其距离转动轴线O1的径向距离比第一圆弧部42b大。上述第一、第二圆弧部42b、42c经由台阶部42d而连接。第一圆弧部42b和第二圆弧部42c分别形成以转动轴线O1(控制轴26)为中心的圆弧形状。随着杆部件31向图4的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引导销36经由台阶部42d从第一圆弧部42b移动到第二圆弧部42c,因此记忆柱42以仅向转动轴线O1侧移动台阶部42d的高度部分的转动轴线O3为中心,向图4的顺时针转动方向转动。在引导销36配置于第二圆弧部42c的情况下,记忆柱42的啮合部42a与盘部件40的啮合部40a啮合。即,杆部件31的引导销36随着杆部件31的转动,经由台阶部42d从第一圆弧部42b移动到第二圆弧部42c,或者从第二圆弧部42c移动到第一圆弧部42b,由此记忆柱42在相对于盘部件40卡合的状态和非卡合的状态之间切换。
另外,如图8和图9所示,记忆柱42与上述盘部件40啮合的状态是通过记忆柱42的凸缘进入保持部件35来保持的。因此,例如当盘部件40向图4的逆时针方向,即靠背骨架12前倾的方向转动时,与盘部件40啮合的记忆柱42与保持托架41一体转动。此时,上述凸轮部件34,以上述状态与臂部件33一体向图4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而解除与保持托架41(卡合凹部41a)的卡合。当盘部件40向图4的顺时针旋转方向,即靠背骨架12后倾的方向转动时,与盘部件40啮合的记忆柱42,与保持托架41一体地转动。此时,保持托架41由于凸轮部件34的顶端部嵌入卡合凹部41a,并且卡止片41b与限制片11b抵接,因此限制进一步转动,由此保持托架41返回到上述初始位置。
接下来,说明记忆机构30的动作。对记忆操作杆的操作力被解除后,并且如图4所示,利用配置在杆部件31的第一长孔38a的引导部37来限制以臂部件33和凸轮部件34的转动轴线O2为中心的转动。此时,凸轮部件34的顶端部嵌入上述卡合凹部41a,从而限制以保持托架41的转动轴线O1为中心的转动。
在该状态下,随着记忆操作杆的操作,当杆部件31向图4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为了将锁定机构20切换到非锁定状态,而转动松动嵌合于嵌合孔46的铰链部位26c(控制轴26)。此时,由于引导部37在第一长孔38a内相对地移动,因此以臂部件33和凸轮部件34的转动轴线O2为中心的转动继续被限制。由于以凸轮部件34的转动轴线O2为中心的转动被限制,因此以保持托架41的转动轴线O1为中心的转动也继续被限制。另一方面,设置于杆部件31的引导销36,从记忆柱42的第一圆弧部42b通过台阶部42d移动到第二圆弧部42c,以转动轴线O3为中心向图4的顺时针旋转方向转动的方式按压记忆柱42,从而使该记忆柱42与上述盘部件40啮合。由此,与记忆柱42连结的保持托架41以与盘部件40(靠背骨架12)一体转动的方式连结。而且,如图5所示,当引导部37到达第一长孔38a的第二长孔38b侧的端部时,刚好完成锁定机构20向非锁定状态的切换。此时,由于引导部37未进入第二长孔38b内,因此以臂部件33的转动轴线O2为中心的转动以及保持托架41以转动轴线O1为中心的转动依然继续被限制。
接着,杆部件31向图5的顺时针旋转方向转动,如图6所示,当引导部37进入第二长孔38b内时,臂部件33和凸轮部件34的转动的限制被解除。因此,当杆部件31进一步向图6的顺时针旋转方向转动时,如图7所示,臂部件22和凸轮部件34开始以转动轴线O2为中心向顺时针旋转方向转动,其结果是,允许保持托架41的转动。同时,上述保持部件35与记忆柱42的凸缘抵接,由此上述保持部件35保持记忆柱42与盘部件40的啮合状态。
而且,在该状态下,当为了使座椅靠背5(靠背骨架12)倾斜移动(向前倒)到车辆的最前方,而使与上部盘22接合的盘部件40向图7的逆时针旋转方向转动时,如图8所示,保持托架42和与该盘部件40啮合的记忆柱42一起一体转动。此时,由保持部件35保持记忆柱42与盘部件40的啮合状态。另外,凸轮部件34一边解除与保持托架41(卡合凹部41a)的卡合,一边向图8的顺时针旋转方向转动,并且与凸轮部件34一体转动的臂部件33使引导部37移动到靠近第二长孔38b的终端,即靠近嵌合孔46。此时,如上所述,杆部件31由于第二长孔38b(按压部38c)被引导部37按压而向图8的顺时针旋转方向,即、向将锁定机构29切换到非锁定状态的方向进一步转动。因此,随着座椅靠背5(靠背骨架12)向最前方的倾斜移动,确保了用于更可靠地将锁定机构20切换到非锁定状态的杆部件31的剩余的操作量。解除与保持托架41(卡合凹部41a)的卡合后的凸轮部件34,被保持托架41的周璧限制向图8的逆时针旋转方向的转动。
另一方面,当为了使座椅靠背5(靠背骨架12)的角度位置恢复到座椅靠背5(靠背骨架12)被倾斜移动到最前方之前的角度位置,而使与上部盘22接合的盘部件40向图8的顺时针旋转方向转动时,如图9所示,以上述方式使凸轮部件34的顶端部开始嵌入一体转动的保持托架41(卡止凹部41a)。而且,以与上述的说明相反的顺序,返回到图4表示的状态。当引导部37进入第一长孔38a内时,被上述螺旋弹簧39施力的上述杆部件31进行返回转动,使得引导部37相对地移动到第一长孔38a的终端部侧。
下面,对基于上述解锁操作杆27的操作的锁定机构20的解除,和基于记忆操作杆的操作(杆部件31的转动)的锁定机构20的解除的关系进行说明。
如图11(a)~图11(c)所示,铰链部位26c的截面构成具有一对相互平行的直线部的圆形状,与该铰链部位26c松动嵌合的杆部件31的嵌合孔46,具有一对作为向周向扩展的连动禁止部的间隙部46a,作为整体形成为蝶形。即,嵌合孔46的截面形状与铰链部位26c的截面形状不同。由此,在嵌合孔46内铰链部位26c(控制轴26)在规定范围允许相对于杆部件1的相对转动。被螺旋弹簧39施力而处于初始状态(相当于图4表示的状态)的杆部件31的嵌合孔46,如图11(a)所示,在铰链部位26c(控制轴26)随着解锁操作杆27的操作而转动的方向(图11(a)的顺时针旋转方向)上,只允许铰链部位26c相对转动上述间隙部46a的量。因此,如图11(b)所示,与解锁操作杆27的操作(控制轴26的转动)连动,杆部件31不转动。
另一方面,形成上述嵌合孔46的内壁,在杆部件31随着记忆操作杆的操作而转动的方向(图11(a)的顺时针旋转方向)上与铰链部位26c抵接。因此,如图11(c)所示,与随着记忆操作杆的操作进行的杆部件31的转动连动,被嵌合孔46的内壁按压的铰链部位26c(控制轴26)立即开始转动,并开始锁定机构20向非锁定状态的切换。
本实施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盘部件40被固定在与靠背骨架12一体转动的锁定机构20的上部盘22。另外,能够与盘部件40啮合的记忆柱42,和与控制轴26同轴自由转动的保持托架41连结。另外,使保持托架41返回到规定的初始位置的凸轮部件34(以及限制片11b)被设置于座垫骨架11。此外,保持记忆柱42与盘部件40的啮合的保持部件35被设置于座垫骨架11。另外,与记忆柱42和盘部件40的啮合以及锁定机构20向非锁定状态切换等相关联的杆部件31的转动与控制轴26同轴。而且,使杆部件31经由引导销36与记忆柱42抵接,从而使该记忆柱42与盘部件40啮合。因此,基本上能够以将记忆机构30配置在锁定机构20(控制轴26)周围的方式集中到比上述连结面C在座椅宽度方向上更靠座垫骨架11侧。即,记忆机构30全部集中到锁定机构20周围而单元化。因此能够提高对座椅倾斜装置的座椅的安装性。另外,锁定机构20(控制轴26)虽然与记忆机构30(杆部件31)连接但能够使用通用品。
(2)采用随着杆部件31的转动使该杆部件31的抵接部(引导销36)从第一圆弧部42b移动到第二圆弧部42c的极简单的构造,就能够使记忆柱42与盘部件40啮合。
(3)当引导部37从第一长孔38a进入第二长孔38b时,杆部件31和控制轴26的转动均被臂部件33限制。由此,保持锁定机构20的非锁定状态。
(4)在记忆柱42与盘部件40啮合后,完成锁定机构20向非锁定状态的切换。另外,记忆柱42与盘部件40啮合后,解除凸轮部件与保持托架41(卡合凹部41a)的啮合从而允许该保持托架41的转动。因此,能够抑制记忆机构30的误动作。
(5)例如日本特开2002-209661号公报中记载的倾斜装置具备:与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和非锁定状态的切换相关联的解锁操作杆(第一操作杆)、和与记忆动作的切换相关联的记忆操作杆(第二操作杆)。在操作该记忆操作杆时,由于记忆操作杆与解锁操作杆一起动作,因此需要将记忆操作杆相对于解锁操作杆配置在座椅的同侧,因此使操作性变差。而且降低记忆操作杆配置的自由度,并且用于配置记忆操作杆和解锁操作杆所需的空间也增加。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利用嵌合孔46的间隙部46a,杆部件31不与随着解锁操作杆27的操作进行的控制轴26的转动连动,因此能够将与杆部件31的动作相关联的记忆操作杆相对于座椅配置在与解锁操作杆27不同的一侧,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性。还能够提高各操作杆等配置的自由度。
(6)例如日本特开平11-70027号公报中记载的倾斜装置具备:与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和非锁定状态的切换相关联的通常的解锁操作杆、和与记忆动作的切换相关联的记忆操作杆。而且,通过对连接配置于座椅的左右两侧的锁定机构的杆设置间隙,从而使配置在座椅相互相反侧的解锁操作杆和记忆操作杆的动作角改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连接配置于两侧的锁定机构的杆设置间隙的机构,因此有可能使轴变得不稳定使锁定机构本身的性能劣化。另外,还需要设置该间隙的机构的配置空间并且增加部件数。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嵌合孔46a从而无需对控制轴设置间隙部的机构,例如能够防止脱轴等锁定机构的性能劣化。
(7)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随着臂部件33的转动,引导部37按压第二长孔38b的按压部38c,使得与杆部件31连动的控制轴26向将锁定机构20切换到非锁定状态的方向进一步转动,因此不会增加大于所需的记忆操作杆的操作量,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将锁定机构切换到非锁定状态。特别是在引导部37向第二长孔38b的终端部移动时,由于施力部件6辅助座椅靠背5向前倒,因此能够容易地转动杆部件31从而减轻操作记忆操作杆所需的操作力。
(8)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304832号公报中记载的倾斜装置中,当然锁定机构需要强度,记忆机构也同样需要强度。这是由于采用了以下构造,即:在通常的倾斜动作时(解除记忆时)锁定机构与记忆机构一体化动作,另一方面,在缓移动作时(记忆动作时)只有锁定机构动作,而将与返回原处时不进行动作的记忆机构一体化的位置作为记忆位置的构造。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以下构造,即:在倾斜动作时(解除记忆时)只有锁定机构20动作,另一方面,在缓移动作时(记忆动作时)锁定机构20与记忆机构30一体化进行动作,将上述锁定机构20和记忆机构30一体化的位置作为记忆位置的构造。因此,记忆机构30基本上只要满足能够与锁定机构20卡合的强度即可。
(9)保持托架41被上部盘22的台阶部22c支承。因此,能够利用锁定机构20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的厚度就能够配置保持托架41,从而能够抑制记忆机构30在座椅宽度方向上大型化。
(10)通过将保持部件35与杆部件31分开设置,从而能够将上述保持部件35与杆部件31分别配置在座垫骨架11的两侧,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节省空间化和单元化。
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进行如下的变更。
可以省略与保持托架41的转动限制相关联的卡止片41b和限制片11b。
也可以将保持部35与座垫骨架11一体形成。
只要配置空间没有限制或不影响动作,则可以将用于保持盘部件40与记忆柱42的啮合状态的保持部件35(引导面35a)设置于杆部件31。
可以将控制轴26的铰链部位26b与形成于解锁操作杆27的基端部的嵌合孔松动嵌合。在这种情况下,在铰链部位26b(控制轴26)随着记忆操作杆的操作(杆部件31的转动)而转动的方向(图4中的顺时针旋转方向)上,用于形成于解锁操作杆27的嵌合孔的间隙部分允许铰链部位26b的相对转动,因此能够防止与记忆操作杆的操作(控制轴26的转动)连动的解锁操作杆27转动。
作为第一和第二面,也可以采用适宜的曲面或平面来代替第一圆弧部42b和第二圆弧部42c。
作为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也可以采用引导引导部37的臂部来代替第一长孔38a和第二长孔38b。
记忆柱42也可以向与盘部件40啮合的方向施力。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通过设置于记忆操作杆的销等的制动功能施加的阻止力,来禁止记忆柱42与盘部件40的啮合,并且通过记忆操作杆的动作来解除制动功能(解除阻止力)从而使记忆柱42与盘部件40啮合。或者,可以在记忆柱42上设置引导孔,并在杆部件31设置被引导孔引导的销,因此不对记忆柱42施加作用力也可以通过杆部件31的转动来改变记忆柱42的啮合/非啮合状态。
还可以省略盘部件40而将其卡合部(啮合部40a)与上部盘22一体形成。
盘部件40和记忆柱42,例如可以代替啮合部而通过所设置的摩擦材料进行的摩擦卡合来实现卡合状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通过使靠背骨架12(座椅靠背)向前倾而成为最终倾斜位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对此,也可以通过使靠背骨架12(座椅靠背)向后倾而成为最终倾斜位置。
解锁操作杆27本身也可以不固定到铰链部位26b而具有间隙并与该间隙嵌合,并利用其他部件夹持固定解锁操作杆27。
杆部件31的转动中心,也可以不和控制轴26同轴。
保持托架41也可以支承在设置于下部盘21的台阶部。
杆部件31也可以与记忆操作杆一体形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与记忆功能相关联的杆部件31的嵌合孔46设置间隙46a,并与解锁操作杆27进行的通常的倾斜操作连动(解除锁定机构20),而记忆操作杆不进行动作。与此相对,也可以构成为在具备与解锁操作杆27连接的与缓移功能和车辆座椅的收纳功能等相关联的操作杆的情况下,同样通过与解锁操作杆27进行的通常的倾斜操作连动,而该操作杆不进行动作。还可以构成为,与该操作杆的规定的操作连动,而解锁操作杆27不进行动作。不论在那种情况下,都能够提高各功能(记忆功能、缓移功能、收纳功能)设置的座椅或省略的座椅的互换性。

Claims (9)

1.一种座椅倾斜装置,是具有锁定机构和记忆机构的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
所述锁定机构被配置在座垫骨架与靠背骨架之间,并且通过随着解锁操作杆的操作进行的控制轴的转动,来选择性地切换成限制所述靠背骨架相对于所述座垫骨架的倾斜移动的锁定状态和允许所述倾斜移动的非锁定状态,
所述锁定机构具有:固定于所述座垫骨架的基座体、固定于所述靠背骨架并且被相对于所述基座体自由转动地支承的转动体,所述控制轴和所述转动体绕同一转动轴线转动,
所述记忆机构随着记忆操作杆的操作,记忆所述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下的所述靠背骨架相对于所述座垫骨架的角度位置,并且能够将所述锁定机构切换到非锁定状态来使所述靠背骨架向规定倾斜位置倾斜移动,
所述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记忆机构具备:
盘部,其被设置在所述转动体上且具有卡合部;
保持托架,其被配置在比所述靠背骨架与所述转动体的连结面在座椅宽度方向上更靠近所述座垫骨架侧,并且绕与所述控制轴相同的转动轴线自由转动;
记忆柱,其与所述保持托架转动自由地连结,能够与所述盘部的所述卡合部卡合并且被施加阻止与所述卡合部卡合的阻止力;
限制部,其通过限制所述保持托架向与所述靠背骨架的向所述规定倾斜位置倾斜移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来使该保持托架返回到规定的初始位置;
杆部件,其随着所述记忆操作杆的操作而转动,以便通过抵抗被施加于所述记忆柱的所述阻止力或解除该阻止力来使所述记忆柱与所述盘部卡合,并且使所述控制轴连动而将所述锁定机构切换到非锁定状态且维持该非锁定状态;
卡合保持部,其在使所述保持托架转动以使所述靠背骨架倾斜移动到所述规定倾斜位置的情况下,保持所述记忆柱与所述盘部的卡合,并且能够随着所述保持托架返回到所述初始位置而解除所述记忆柱与所述盘部的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托架由形成于所述基座体或所述转动体的台阶部支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部件在随着所述记忆操作杆的操作而转动时与所述记忆柱抵接,由此抵抗被施加于所述记忆柱的所述阻止力或解除该阻止力来使所述记忆柱与所述盘部卡合,
所述记忆柱具有:
第一面,其与所述控制轴的转动轴线的径向距离较小;
第二面,其与所述控制轴的转动轴线的径向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面的径向距离;
台阶部,其被配置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
所述杆部件具有能够与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以及所述台阶部抵接的抵接部,
所述抵接部随着所述杆部件的转动,借助所述台阶部从所述第一面移动到所述第二面,或者是从所述第二面移动到所述第一面,由此切换成所述记忆柱与所述盘部卡合的状态和非卡合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部件具有:
第一延伸部,其以所述控制轴的转动轴线为中心沿着周向延伸;
第二延伸部,其与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并朝向所述控制轴延伸,
所述记忆机构具备与所述座垫骨架能够转动地连结的臂部件,所述臂部件具有插入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的引导部,所述臂部件在所述引导部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情况下允许所述杆部件的转动,并且在所述引导部进入所述第二延伸部的情况下限制所述杆部件的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具备凸轮部件,所述凸轮部件以与所述臂部件一体转动的方式连结,并且能够随着所述保持托架向所述初始位置的返回而与该保持托架卡合,
所述记忆柱与所述盘部卡合后,通过一边使所述引导部移动到所述第二延伸部一边转动所述臂部件,从而解除所述凸轮部件对所述保持托架的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保持部被设置于所述座垫骨架,
在所述保持托架向所述规定倾斜位置转动的最初,所述杆部件的抵接部保持所述记忆柱与所述盘部的卡合,然后所述卡合保持部保持所述记忆柱与所述盘部的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部件具备连动禁止部,
所述连动禁止部在所述控制轴随着所述解锁操作杆的操作而转动时,禁止所述杆部件与所述控制轴连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轴在一端部具有第一铰链部位,并且在另一端部具有第二铰链部位,
所述第一铰链部位与所述解锁操作杆连结,
所述第二铰链部位与所述杆部件的嵌合孔嵌合,
所述连动禁止部是在随着所述解锁操作杆的操作的所述控制轴的转动方向上设定的所述嵌合孔的间隙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座椅倾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延伸部具有随着所述臂部件的转动而被所述引导部按压的按压部,
所述按压部被所述引导部按压,以使与所述杆部件连动的所述控制轴转动来将所述锁定机构切换到非锁定状态。
CN200980127196.8A 2008-07-16 2009-06-30 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888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85000 2008-07-16
JP2008185000A JP4853501B2 (ja) 2008-07-16 2008-07-16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PCT/JP2009/062000 WO2010007885A1 (ja) 2008-07-16 2009-06-30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8890A true CN102088890A (zh) 2011-06-08
CN102088890B CN102088890B (zh) 2013-05-01

Family

ID=41550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719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88890B (zh) 2008-07-16 2009-06-30 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033607B2 (zh)
EP (1) EP2305070B1 (zh)
JP (1) JP4853501B2 (zh)
CN (1) CN102088890B (zh)
AT (1) ATE556622T1 (zh)
WO (1) WO2010007885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6888A (zh) * 2010-09-28 2012-04-18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斜倚设备
CN103635352A (zh) * 2011-07-01 2014-03-12 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车辆座椅的装配系统
CN104602951A (zh) * 2012-07-03 2015-05-06 雷诺股份公司 座椅靠背的倾斜装置
CN105034882A (zh) * 2014-04-25 2015-11-11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07000613A (zh) * 2014-11-26 2017-08-01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倾斜调节装置
CN108162815A (zh) * 2016-11-21 2018-06-15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交通工具用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53501B2 (ja) * 2008-07-16 2012-01-1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EP2571719A1 (en) * 2010-05-17 2013-03-27 Magna Seating Inc. Vehicle seat assembly with easy-entry mechanism
US8556340B2 (en) * 2010-08-03 2013-10-15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recliner mechanism with selective torque transmission connectors
US20130076094A1 (en) * 2011-09-27 2013-03-28 Imasen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clining apparatus
US9073458B2 (en) * 2011-11-04 2015-07-07 Aisin Seiki Company, Ltd. Vehicle seat apparatus
US8864234B2 (en) 2012-05-30 2014-10-21 Lear Corporation Discontinuous recliner with movable internal memory stop
JP6196185B2 (ja) * 2014-04-25 2017-09-1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318936B2 (ja) * 2014-07-14 2018-05-0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6318935B2 (ja) * 2014-07-14 2018-05-0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6379772B2 (ja) * 2014-07-14 2018-08-2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WO2016009876A1 (ja) * 2014-07-14 2016-01-21 アイシン精機 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6379773B2 (ja) 2014-07-14 2018-08-2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US10118509B2 (en) 2014-07-14 2018-11-06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eat reclining device for vehicle
JP6318934B2 (ja) * 2014-07-14 2018-05-09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6327129B2 (ja) * 2014-11-26 2018-05-23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6417897B2 (ja) * 2014-11-26 2018-11-0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US10611273B2 (en) * 2017-10-09 2020-04-07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Recliner system for a vehicle seat
JP7338522B2 (ja) * 2020-03-13 2023-09-05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2023049441A (ja) * 2021-09-29 2023-04-1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09661A (ja) * 2001-01-23 2002-07-30 Araco Corp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CN1792668A (zh) * 2004-12-23 2006-06-28 C.劳勃汉默斯坦两合有限公司 具有一个下框架和两对导轨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
CN1836933A (zh) * 2005-03-24 2006-09-27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用座椅装置
JP2006271581A (ja) * 2005-03-29 2006-10-12 Tachi S Co Ltd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のメモリ機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809A (ja) * 1984-06-18 1986-01-0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傾角調整装置
JPH05237016A (ja) * 1991-07-15 1993-09-17 Shiroki Corp リクライニング機構
FR2722150B1 (fr) * 1994-07-05 1996-09-27 Cesa Articulation a memoire de position de reglage pour siege
FR2722739B1 (fr) * 1994-07-22 1996-09-27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Perfectionnements aux articulations pour sieges de vehicules
FR2766137B1 (fr) 1997-07-15 1999-10-01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Siege de vehicule equipe d'un mecanisme d'articulation
DE19960878A1 (de) * 1999-12-17 2001-07-05 Keiper Gmbh & Co Rast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sitz
JP2005137893A (ja) * 2003-10-17 2005-06-02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4517345B2 (ja) * 2004-06-28 2010-08-0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4652111B2 (ja) 2005-04-26 2011-03-16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4661361B2 (ja) * 2005-05-26 2011-03-30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4894192B2 (ja) * 2005-08-05 2012-03-1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7441840B2 (en) * 2005-11-07 2008-10-28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Recli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seat
FR2913927B1 (fr) * 2007-03-20 2009-07-03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Mecanisme d'articulation et siege de vehicule comportant un tel mecanisme
JP5251326B2 (ja) * 2008-07-16 2013-07-3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操作装置及び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4853501B2 (ja) * 2008-07-16 2012-01-1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09661A (ja) * 2001-01-23 2002-07-30 Araco Corp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CN1792668A (zh) * 2004-12-23 2006-06-28 C.劳勃汉默斯坦两合有限公司 具有一个下框架和两对导轨的可向前移动的车辆座椅
CN1836933A (zh) * 2005-03-24 2006-09-27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用座椅装置
JP2006271581A (ja) * 2005-03-29 2006-10-12 Tachi S Co Ltd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のメモリ機構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6888A (zh) * 2010-09-28 2012-04-18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斜倚设备
CN102416888B (zh) * 2010-09-28 2016-04-27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斜倚设备
CN103635352A (zh) * 2011-07-01 2014-03-12 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车辆座椅的装配系统
US9446689B2 (en) 2011-07-01 2016-09-20 Keiper Gmbh & Co. Kg Fitt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seat
CN104602951A (zh) * 2012-07-03 2015-05-06 雷诺股份公司 座椅靠背的倾斜装置
CN104602951B (zh) * 2012-07-03 2017-04-12 雷诺股份公司 座椅靠背的倾斜装置
CN105034882A (zh) * 2014-04-25 2015-11-11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07000613A (zh) * 2014-11-26 2017-08-01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倾斜调节装置
CN107000613B (zh) * 2014-11-26 2019-02-2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倾斜调节装置
CN108162815A (zh) * 2016-11-21 2018-06-15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交通工具用座椅
CN108162815B (zh) * 2016-11-21 2020-03-27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交通工具用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88890B (zh) 2013-05-01
EP2305070A4 (en) 2011-11-02
JP4853501B2 (ja) 2012-01-11
US20110109142A1 (en) 2011-05-12
ATE556622T1 (de) 2012-05-15
US8033607B2 (en) 2011-10-11
EP2305070A1 (en) 2011-04-06
JP2010022471A (ja) 2010-02-04
WO2010007885A1 (ja) 2010-01-21
EP2305070B1 (en) 2012-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88890B (zh) 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
JP6558190B2 (ja)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CN102088889B (zh) 车辆用座椅操作装置和车辆用座椅倾角调节装置
US7380883B2 (en) Reclining apparatus
JP4761935B2 (ja)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CN105416112B (zh) 用更小的增量调节汽车座椅倾斜的装置
JP5643819B2 (ja) 椅子の背凭れ用反力機構及びこれを組み込んだ椅子
CN101014482B (zh) 用于自动阻挡部件特别是阻挡车座的车辆装置以及车座
US20120261964A1 (en) Vehicle seat
EP2287039A2 (en) Lock mechanism for electric retractable seat for vehicle
US20100045089A1 (en) Vehicle seat
US10427576B2 (en) Seat reclining apparatus
CN102259607A (zh) 头枕
CN101229784A (zh) 车辆的座椅斜倚设备
US20100237674A1 (en) Chair with automatically movable back support
US6464298B1 (en) Adjuster for a vehicle seat
US20140159461A1 (en) Armrest
JP4683967B2 (ja)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JP5641227B2 (ja)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及びシート装置
JP2008154712A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リクライニング構造
JP550531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5611670B2 (ja) 椅子のロッキング機構用ロック装置及びこれを組み込んだ椅子
JP6186158B2 (ja) シート操作装置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JP2013147058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4060730B2 (ja) 格納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1

Termination date: 201506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