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30215A - 打印机和打印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和打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30215A
CN102030215A CN201010504284XA CN201010504284A CN102030215A CN 102030215 A CN102030215 A CN 102030215A CN 201010504284X A CN201010504284X A CN 201010504284XA CN 201010504284 A CN201010504284 A CN 201010504284A CN 102030215 A CN102030215 A CN 102030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printing
control unit
decurl
pr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428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奥野良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030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302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05Curl smoothing, i.e. smoothing down corrugated printing material, e.g. by pressing means acting on wrinkled print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Ink Jet (AREA)
  • Registering, Tensioning, Guiding Webs, And Roller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印机和打印方法。所述打印机包括:输送单元,用于夹持并同时输送所述卷筒状的记录介质;打印单元,用于通过在夹持由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的记录介质时、将多种颜色的墨顺次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来打印图像;去卷曲单元,其配置在所述输送单元和所述打印单元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包括通过接触由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的记录介质来消除所述记录介质的卷曲的凸部;以及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输送单元,从而在结束一种颜色的墨的转印之后将所述记录介质输送至等待位置,其中,所述等待位置是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区域与所述凸部相接触的位置。

Description

打印机和打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打印介质去卷曲的打印机和打印方法。
背景技术
将数据打印到卷筒状记录介质上的打印机包括对记录介质去卷曲的去卷曲机构(decurling mechanism)。该去卷曲机构通过使凸状构件移动并压抵记录介质、或使记录介质压抵该凸状构件,使记录介质反向卷曲,从而对该记录介质去卷曲。
然而,当凸状构件长时间保持与记录介质的同一部位接触时,在该部位处产生折痕。由于墨没有正常地附着到折痕产生的部位的可能性高,因此可能出现打印质量劣化的问题。日本特许3190489论述了解决该问题的设备。日本特许3190489所论述的去卷曲设备包括利用输送记录薄片的辊的动力所驱动的机构。当该辊在记录薄片的卷绕方向上转动时,该机构具有去卷曲功能,并且当该辊在记录薄片的反绕方向上转动(反向转动)时,该机构移动至特定位置,由此取消去卷曲。
日本特开2002-104688论述了具有防止记录薄片的老化变形的功能的记录设备。假定在该记录设备中,在记录薄片通过表面上具有大量突起的夹持辊和夹紧辊之间的空间时,进行打印。在打印之前,记录介质与夹持辊的接触部分随着预定时间经过而变化。
在利用作为热转印打印机的染料升华型打印机在卷筒状记录介质上打印时,由热头(thermal head)生成的热对于对记录介质去卷曲而言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打印颜色的数量(墨的数量)增多,记录介质的加热时间被延长。因此,通过将由热头所加热的部分积极地压抵凸状构件,过度的去卷曲可能在该部分处产生折痕。如果在记录介质上的打印区域(打印有图像的大部分的区域)中产生折痕,则可能发生打印质量劣化的问题。
由于日本特许3190489所论述的机构具有取消去卷曲的功能,因此可以通过在打印机中附加安装该机构来解决这些问题。然而,为了添加该机构,需要确保该机构的安装空间,并且因此打印机的大小增大并且产品成本增加。由于假定日本特开2002-104688所论述的记录设备在非卷筒状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因此仅通过定期改变记录介质和夹持辊之间的接触位置并未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提供一种在利用热将多种墨热附着到卷筒状记录介质的打印的情况下、在无需添加机构的情况下防止打印质量劣化的打印机和打印方法。
根据本发明,解决了所有这些问题或至少一个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打印机,其在长度方向上分割卷筒状的记录介质,以设置一个打印对象范围,所述打印机包括:输送单元,用于夹持并同时输送所述卷筒状的记录介质;打印单元,用于通过在夹持由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的记录介质时、将多种颜色的墨顺次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来打印图像;去卷曲单元,其配置在所述输送单元和所述打印单元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包括通过接触由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的记录介质来消除所述记录介质的卷曲的凸部;以及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输送单元,从而在结束一种颜色的墨的转印之后将所述记录介质输送至等待位置,其中,所述等待位置是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区域与所述凸部相接触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打印方法,用于在长度方向上分割卷筒状的记录介质,以设置一个打印对象范围,所述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输送所述记录介质、并使所述记录介质与凸部相接触,来消除所述记录介质的卷曲;利用热将多种颜色的墨分别附着到通过所述凸部的所述记录介质;以及在将所述多种颜色的墨附着到所述记录介质结束时,将所述记录介质输送至等待位置,其中,所述等待位置是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区域与所述凸部相接触的位置。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和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结构。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机中连接至控制单元的组件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其它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5A~5D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Y色打印操作时记录介质的输送状态。
图6A~6D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M色打印操作时记录介质的输送状态。
图7A~7D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C色打印操作时记录介质的输送状态。
图8A~8D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OC打印操作时记录介质的输送状态。
图9A~9C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裁切操作时记录介质的输送状态。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裁切操作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1A~11E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裁切操作时记录介质的输送状态。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其它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14A~14D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Y色打印操作时记录介质的输送状态。
图15A~15D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M色打印操作、C色打印操作和OC打印操作时记录介质的输送状态。
图16A~16E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裁切操作时记录介质的输送状态。
图1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机的其它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19A~19D示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Y色打印操作时记录介质的输送状态。
图20A~20D示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M色打印操作时记录介质的输送状态。
图21A~21D示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C色打印操作时记录介质的输送状态。
图22A~22D示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OC打印操作时记录介质的输送状态。
图23A~23E示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裁切操作时记录介质的输送状态。
图24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
图1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结构。参考图1,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机100具有通过在长度方向上分离卷筒状记录介质1的一个打印对象范围,并且包括输送单元2、去卷曲单元3、打印单元4和控制单元5。在打印机100中,控制单元5控制输送单元2和打印单元4的操作,由此在已经通过了去卷曲单元3的打印介质1的打印对象范围中打印数据。在下文,将说明输送单元2、去卷曲单元3、打印单元4和控制单元5的具体结构。
在输送单元2中,记录介质1以卷筒方式卷绕到芯部21(参考图1)。在芯部21附近,配置有夹持辊22和夹紧辊23。夹持辊22在其表面上具有多个突起,并且由弹簧24将夹紧辊23压抵夹持辊22。在输送单元2中,在控制单元5的控制下马达25转动,由此将通过转动产生的动力经由动力传递单元(未示出)传递至芯部21和夹持辊22。结果,卷绕到芯部21的记录介质1被绕出,由此通过夹持辊22和夹紧辊23之间的空间。通过使马达25反向转动,使记录介质1反绕到芯部21。
通过夹持辊22和夹紧辊23之间的空间的记录介质1被进给到与输送单元2相邻的去卷曲单元3。去卷曲单元3包括第一去卷曲构件32、以面向第一去卷曲构件32的方式配置的第二去卷曲构件33、和配置在第二去卷曲构件33中的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34。对第一去卷曲构件32设置凸部31。凸部31处的输送通道在记录介质的卷曲的反方向上弯曲。使记录介质1在卷曲的反方向上卷曲的输送通道被形成为第一去卷曲构件32的配置有凸部31的表面和第二去卷曲构件33之间的空间。
在去卷曲单元3中,当记录介质1通过输送通道时,记录介质1接触凸部31。因而,使由于卷绕到芯部21而向内卷曲的记录介质1在反方向上(向外)卷曲,由此对记录介质1去卷曲。在去卷曲单元3中,配置有第二去卷曲构件33,由此防止记录介质1与凸部31完全分离。更具体地,在无需对记录介质1连续施加特定动力或弹性负荷的情况下,对记录介质1去卷曲。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34检测记录介质1的前端是否通过输送通道的出口侧。
将通过去卷曲单元3的记录介质1进给到与去卷曲单元3相邻的打印单元4。打印单元4包括支撑记录介质1的压纸辊41。压纸辊41不具有驱动力,并且被可转动地支撑到轴(未示出)。在面向压纸辊41的位置处,配置有用以利用热将墨带42上涂布的多种墨分别附着到记录介质1的热头43。利用马达44的动力和向热头43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单元(未示出)进行驱动,热头43可以在打印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上下移动。在打印位置处,热头43可以将墨附着到记录介质1。在退避位置处,热头43与压纸辊41分离。如图1所示,墨带42与热头43的下部相接触,并且可以从供给侧卷绕筒45向卷绕侧卷绕筒46移动。具体地,利用马达47的动力和向卷绕侧卷绕筒46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单元(未示出),使卷绕到供给侧卷绕筒45的墨带42经由热头43的下部卷绕到卷绕侧卷绕筒46。墨带42涂布有包括黄(Y)色、品红(M)色、青(C)色、外涂层(OC)的多种墨、以及用于判断墨位置的黑色条纹标记。在热头43和卷绕侧卷绕筒46之间配置检测黑色条纹标记的带标记传感器48。
在压纸辊41和热头43附近,配置有用于裁切记录介质1的裁切器49。裁切器49利用马达44的动力和向裁切器49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单元(未示出),来裁切记录介质1。
图2是示出打印机100中连接至控制单元5的组件的框图。主开关71、打印开关72和图像选择开关73使打印机100操作。输入/输出端子75用于读取作为例如安全数字(SD)卡的非易失性记录介质的存储介质76中存储的图像信息。图像处理单元77在控制单元5的控制下进行图像处理。显示单元78是例如液晶显示器(LCD),并且在控制单元5的控制下显示数据。温度传感器79检测热头43的温度。驱动器电路81、82和83分别控制马达25、47和44的操作。驱动器电路84控制热头43的加热操作。
存储单元6将表示输送单元2和打印单元4的操作内容的控制信息与墨带42上涂布的各种墨相对应地存储。该控制信息表示记录介质1的输送量和打印内容的历史。
接着,说明打印机100的操作。
图3和4是示出打印机100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控制单元5可以利用从电源74供给的电力操作。
在步骤S1中,按下主开关71。在步骤S2中,控制单元5检测存储介质76是否连接至输入/输出端子75。当存储介质76连接至输入/输出端子75(步骤S2中为“是”)、并且存储介质76存储有图像信息时,控制单元5读取该图像信息。在步骤S3中,控制单元5控制图像处理单元77以将所读取的图像信息转换成适合于显示的图像信息,之后控制显示单元78以显示该图像。打印机100的用户通过操作图像选择开关73,从显示单元78上显示的图像中选择要打印的图像。在步骤S4中,控制单元5检查到按下了图像选择开关73。然后,打印机100进入打印待机模式。
图5A~5D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Y色打印操作时记录介质1的输送状态。
参考图5A,在步骤S5中,当打印机100处于打印待机模式时,用户按下打印开关72。在步骤S6中,控制单元5控制图像处理单元77以将由用户所选择的图像转换成可打印的图像信息。当处理结束时,在步骤S7中,控制单元5使马达25转动,由此将记录介质1输送到去卷曲单元3。参考图5A,当打印机100处于打印待机模式时,热头43处于退避位置处,并且裁切器49在记录介质1的通过位置处打开。在步骤S7中,如图5B所示,控制单元5将夹在夹持辊22和夹紧辊23之间的记录介质1输送到去卷曲单元3。
在步骤S8中,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34检测输送到去卷曲单元3的记录介质1的前端。然后,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34将表示检测到记录介质1的前端的检测信号输出至控制单元5。在步骤S9中,在输入检测信号时,控制单元5读取存储单元6中存储的控制信息量,并将记录介质1输送到打印开始位置。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参考图5C,打印开始位置位于从记录介质1的前端到压纸辊41的长度为L的位置处。将记录介质1输送到打印开始位置,并且控制单元5停止马达25的转动。
在步骤S10中,控制单元5使马达47转动,由此开始从供给侧卷绕筒45向卷绕侧卷绕筒46卷绕墨带42。在步骤S11中,带标记传感器48检测墨带42上涂布的黑色条纹带标记。带标记传感器48将表示检测到黑色条纹带标记的检测信号输出至控制单元5。在步骤S12中,控制单元5响应于检测信号的输入,停止马达47的转动,由此停止卷绕墨带42。在步骤S13中,控制单元5使马达44转动,由此如图5D所示,使热头43从退避位置移动至打印位置。
热头43移动至打印位置。在步骤S14中,控制单元5基于控制信息,使马达25反向转动,由此开始朝向去卷曲单元3输送记录介质1。在步骤S15中,控制单元5进行控制以经由驱动器电路84对热头43加热,并且使马达47转动,由此开始Y色打印操作。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Y色打印操作在与记录介质1的前端相距长度L的位置处、即在打印开始位置处开始,并且实际上同时执行步骤S14和S15。在Y色打印操作时,使记录介质1连同夹在热头43和压纸辊41之间的墨带42一起反绕。此时,在从供给侧卷绕筒45向卷绕侧卷绕筒46卷绕墨带42时,对热头43加热,由此将墨带42上涂布的Y色墨附着到记录介质1。
当将Y色墨附着到记录介质1结束时,在步骤S16中,控制单元5使马达44反向转动,由此使热头43从打印位置移动至退避位置,以防止对墨带42的不必要的加热。在步骤S17中,Y色打印操作结束。当控制单元5从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34接收到表示记录介质1的前端通过去卷曲单元3中配置的输送通道的出口侧的检测信号时,控制单元5以预定的输送量输送记录介质1,由此停止马达25的转动。在步骤S18中,控制单元5停止输送记录介质1。
当输送记录介质1停止时,在步骤S19中,控制单元5基于温度传感器79的检测值测量热头43的温度。在步骤S20中,控制单元5检查测量值是否低于预定阈值。在测量值低于阈值之前,记录介质1处于待机模式。当测量值低于阈值时,控制单元5执行M色打印操作。
图6A~6D示出M色打印操作时记录介质1的输送状态。
在结束Y色打印操作之后,记录介质1在打印对象范围内的前端侧区域11中设置的等待位置91处与凸部31相接触的状态下处于待机模式(参考图6A和6B)。当如图6A所示、记录介质1处于待机模式时,如果控制单元5的测量值低于阈值,则控制单元5执行步骤S21~S30作为M色打印操作。步骤S21~S30中的操作与步骤S9~S18中的操作相同。更具体地,在将记录介质1输送到与Y色打印操作时的打印开始位置相同的打印开始位置之后,使记录介质1朝向去卷曲单元3返回,并且将M色墨附着到记录介质1(参考图6B~6D)。在步骤S30中,在M色打印操作时,输送停止时记录介质1与凸部31的接触位置被设置为与等待位置91相比、离前端更近。换言之,步骤S30中记录介质1的输送量比步骤S18中记录介质1的输送量大。
当输送记录介质1停止时,在步骤S31中,控制单元5根据温度传感器79的检测值测量热头43的温度。在步骤S32中,控制单元5检查测量值是否低于预定阈值。在测量值低于阈值之前,记录介质1处于待机模式。当测量值低于阈值时,控制单元5执行C色打印操作。
图7A~7D示出C色打印操作时记录介质1的输送状态。
在结束M色打印操作之后,记录介质1在前端侧区域11内、与等待位置91相比离前端更近的等待位置92处与凸部31相接触的状态下处于待机模式(参考图7A)。与等待位置91相比,等待位置92离记录介质1的前端更近,并且记录介质1的前端由此上浮。因而,等待位置92的去卷曲效果比等待位置91的去卷曲效果小。在如图7A所示、记录介质1处于待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5的测量值低于阈值时,控制单元5执行步骤S33~S42中的操作。步骤S33~S42中的操作与步骤S9~S18中的操作相同。换言之,在将记录介质1输送至与Y色打印操作的打印开始位置和M色打印操作的打印开始位置相同的打印开始位置之后,通过使记录介质1朝向去卷曲单元3返回,将C色墨附着到记录介质1(参考图7B~7D)。在图4中示出步骤S36之后的流程图。
在C色打印操作时,M色打印操作之后记录介质1的等待位置92不同于Y色打印操作之后的等待位置91。在步骤S33中,控制单元5基于控制信息,由此将C色打印操作的打印开始位置调整为与Y色打印操作的打印开始位置和M色打印操作的打印开始位置相同。在步骤S42中,在C色打印操作时,输送停止时记录介质1与凸部31的接触位置被设置为与等待位置92相比、离记录介质1的前端更近的位置。更具体地,步骤S42中记录介质1的输送量比步骤S30中记录介质1的输送量大。
当输送记录介质1停止时,在步骤S43中,控制单元5根据温度传感器79的检测值测量热头43的温度。在步骤S44中,控制单元5检查测量值是否低于预定阈值。在测量值低于阈值之前,记录介质1处于待机模式。当该测量值低于阈值时,控制单元5执行OC打印操作。
图8A~8D示出OC打印操作时记录介质1的输送状态。
在结束C色打印操作的操作之后,记录介质1在前端侧区域11内、与等待位置92相比离记录介质1的前端更近的等待位置93处与凸部31相接触的状态下处于待机模式(参见图8A)。由于与等待位置92相比、等待位置93离记录介质1的前端更近,因此记录介质1的前端上浮。结果,等待位置93的去卷曲效果比等待位置92的去卷曲效果小。在如图8A所示、记录介质1处于待机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单元5的测量值低于阈值时,控制单元5执行步骤S45~S54中的操作。步骤S45~S54中的操作与步骤S9~S18中的操作相同。更具体地,在将记录介质1输送至与Y色打印操作、M色打印操作和C色打印操作时的打印开始位置相同的打印开始位置之后,控制单元5在使记录介质1朝向去卷曲单元3返回时,将OC墨附着到记录介质1(参见图8B~8D)。
在OC打印操作时,C色打印操作之后记录介质1的等待位置93不同于等待位置92。在步骤S45中,控制单元5基于控制信息,由此将OC打印操作的打印开始位置调整为与各色操作时的打印开始位置相同。在步骤S54中,在OC打印操作时,控制单元5基于控制信息,在记录介质1与凸部31不接触的位置处停止输送记录介质1。结果,在结束OC打印操作之后,记录介质1在不存在去卷曲效果的位置处,处于待机模式。在结束OC打印操作之后,控制单元5执行裁切操作。
图9A~9C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裁切操作时记录介质1的输送状态。
在结束OC打印操作之后,记录介质1在与凸部31不接触的状态下处于待机模式(参考图9A)。在步骤S55中,控制单元5基于控制信息使马达25转动,由此输送记录介质1,以使得如图9B所示,从记录介质1的前端到裁切器49的长度为L。在步骤S56中,控制单元5使马达44转动,由此使裁切器49裁切记录介质1。在步骤S57中,控制单元5使马达25反向转动,由此利用芯部21和夹持辊22反绕记录介质1。然后,裁切操作结束。
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在每次打印一种颜色结束时,记录介质1在去卷曲单元3处处于待机模式。在打印对象范围中对打印质量影响较小的前端侧区域11内,设置等待位置91、92和93。因而,在无需添加诸如用于对去卷曲复位的机构等的新的机构的情况下,防止了打印质量劣化。
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在前端侧区域11内不同地设置等待位置91、92和93,由此防止凸部31的去卷曲集中于前端侧区域11中的同一位置处。结果,在前端侧区域11中更确定地防止了折痕。此外,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墨附着得越晚,等待位置被设置得离打印对象范围的前端越近。因此,打印颜色的数量越少,去卷曲效果越强,并且打印颜色的数量越多,去卷曲效果越弱。因而,即使记录介质的加热时间连同打印颜色的增多一起被延长,也抑制了产生折痕。
根据本典型实施例,在热头43和夹持辊22之间设置去卷曲单元3。在热头43和压纸辊41之间夹持记录介质1的情况下,通过夹持辊22输送记录介质1,记录介质1被拉伸,以使得对记录介质1有效地去卷曲。然而,记录介质1的前端在热头43和压纸辊41之间未夹持记录介质1的情况下通过去卷曲单元3,并且与其它部分相比,不容易对前端去卷曲。因此,记录介质1处于待机模式,以使得记录介质1的前端被设置在去卷曲单元3内,从而均匀地对记录介质1去卷曲。
根据上述典型实施例,在结束利用各颜色的打印之后,将记录介质输送到等待位置。然而,如果热头的温度的测量值低于预定阈值,则在无需输送到等待位置的情况下立即开始利用下一颜色的打印,并且由此可以将记录介质输送到打印开始位置。
变形例
说明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打印机。打印机的结构与打印机100的结构相同。打印机在步骤S1~S54中的操作与打印机100在步骤S1~S54中的操作相同。换言之,裁切操作不同于第一典型实施例。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变形例的打印机的裁切操作的流程图。图11A~11E示出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裁切操作时记录介质1的输送状态。
在OC打印操作之后,记录介质1在与凸部31不接触的状态下处于待机模式(参见图11A)。在步骤S65中,控制单元5基于控制信息控制记录介质1的输送,以使得从记录介质1的前端到裁切器49的长度为λ1。由此,仅记录介质1的前端侧区域11通过裁切器49(参见图11B)。在步骤S66中,控制单元5使马达44转动,由此使裁切器49裁切记录介质1。结果,裁断前端侧区域11(参考图11C)。在步骤S67中,控制单元5将记录介质1输送至记录介质1以长度(L-λ1)通过裁切器49的位置。在步骤S67中通过裁切器49的部分是邻接前端侧区域11的、其上打印有图像的大部分的打印区域13(参考图11D)。由于打印区域13在待机模式下与凸部31不接触,因此打印区域13受影响不大,并且较少发生由于去卷曲引起的打印质量劣化。在步骤S68中,控制单元5在步骤S67之后使马达44转动,由此使裁切器49裁切记录介质1。结果,裁断打印区域13(参考图11E)。在步骤S69中,控制单元5使马达25反向转动,由此利用芯部21和夹持辊22反绕记录介质1。因而,裁切操作结束。
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变形例,由于从打印区域13裁断打印质量可能劣化的前端侧区域11,因此仅打印出没有展现打印质量劣化的部分。
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结构与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机100的结构相同。以下说明打印机的操作。
图12和13是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参考图12,步骤S101~S108中的操作与步骤S1~S8中的操作相同,并且没有特别说明这些操作。
图14A~14D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Y色打印操作时记录介质1的输送状态。
步骤S108中的操作结束。执行步骤S109~S118作为Y色打印操作。步骤S109~S118中的操作与步骤S9~S18中的操作相同。参考图14A~14D,在控制单元5的控制下输送单元2的操作使记录介质1通过去卷曲单元3,输送单元2将记录介质1输送到从前端到压纸辊41的长度为L的打印开始位置,并且执行Y色打印操作。
在步骤S118中,输送记录介质1停止。在步骤S119中,控制单元5根据温度传感器79的检测值测量热头43的温度。在步骤S120中,控制单元5检查测量值是否低于预定阈值。在测量值低于阈值之前,记录介质1处于待机模式。当测量值低于阈值时,执行M色打印操作。
图15A~15D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M色打印操作、C色打印操作和OC打印操作时记录介质1的输送状态。
在结束Y色打印操作之后,记录介质1在前端侧区域11内设置的等待位置91处与凸部31相接触的状态下处于待机模式(参见图15A和15B)。当如图15A所示、记录介质1处于待机模式时,如果控制单元5的测量值低于阈值,则执行步骤S121~S130中的操作。步骤S121~S130中的操作与步骤S109~S118中的操作相同。更具体地,在将记录介质1输送到与Y色打印操作的打印开始位置相同的打印开始位置之后,使记录介质1朝向去卷曲单元3返回,并且将M色墨同时附着到记录介质1(参考图15B~15D)。在步骤S130中,在M色打印操作时,将输送结束时记录介质1与凸部31的接触位置设置为与Y色打印操作结束时相同的等待位置91。
在步骤S130中,输送记录介质1停止。在步骤S131中,控制单元5根据温度传感器79的检测值测量热头43的温度。在步骤S132中,控制单元5检查测量值是否低于预定阈值。在测量值低于阈值之前,记录介质1处于待机模式。当测量值低于阈值时,执行步骤S133~S142作为C色打印操作。
步骤S133~S142中的操作与步骤S109~S118中的操作相同。在将记录介质1输送到与Y色打印操作的打印开始位置和M色打印操作的打印开始位置相同的打印开始位置之后,使记录介质1朝向去卷曲单元3返回,并且将C色墨同时附着到记录介质1(参见图15A~15D)。在步骤S142中,在C色打印操作时,将输送结束时记录介质1与凸部31的接触位置设置为与Y色打印操作和M色打印操作结束时相同的等待位置91。在图13中示出步骤S136之后的流程图。
在步骤S142中,输送记录介质1停止。在步骤S143中,控制单元5根据温度传感器79的检测值测量热头43的温度。在步骤S144中,控制单元5检查测量值是否低于预定阈值。在测量值低于阈值之前,记录介质1处于待机模式。当测量值低于阈值时,执行步骤S145~S154作为OC打印操作。
步骤S145~S154中的操作与步骤S109~S118的操作相同。在将记录介质1输送到与利用这些颜色的打印的打印开始位置相同的打印开始位置之后,使记录介质1朝向去卷曲单元3返回,并且将OC墨同时附着到记录介质1(参考图15A~15D)。在步骤S154中,在OC打印操作时,将输送结束时记录介质1与凸部31的接触位置设置为与利用这些颜色的打印操作结束时相同的等待位置91。在结束OC打印操作之后,执行裁切操作。
图16A~16E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裁切操作时记录介质1的输送状态。
在OC打印操作之后,记录介质1在等待位置91处与凸部31相接触的状态下处于待机模式(参考图16A)。在步骤S155中,控制单元5基于控制信息输送记录介质1,以使得从记录介质1的前端到裁切器49的长度为λ1。结果,仅记录介质1的前端侧区域11通过裁切器49(参考图16B)。在步骤S156中,控制单元5使马达44转动,由此使裁切器49裁切记录介质1。因而,裁断前端侧区域11(参考图16C)。在步骤S157中,控制单元5将记录介质1输送至记录介质1以长度(L-λ1)通过裁切器49的通过位置。在步骤S157中通过裁切器49的通过部分是打印区域13(参考图16D)。在记录介质1中,打印区域13在待机模式下与凸部31不接触,并且因此,由于去卷曲引起的打印质量劣化的影响小。在步骤S158中,控制单元5在步骤S157之后使马达44转动,由此使裁切器49裁切记录介质1。因而,裁断打印区域13(参考图16E)。在步骤S159中,控制单元5使马达25反向转动,由此利用芯部21和夹持辊22反绕记录介质1。然后,裁切操作结束。
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在前端侧区域11内,各个打印操作之后的等待位置相同,由此与第一典型实施例相比较,简化了记录介质1的输送控制。等待位置相同,并且由此从打印区域13裁断可能使打印质量劣化的前端侧区域11,以使得仅打印出不存在图像质量劣化的部分。
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结构与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机100的结构相同。以下说明该打印机的操作。
图17和18是示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机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参考图17,步骤S201~S208中的操作与步骤S1~S8中的操作相同,并且没有详细说明这些操作。
图19A~19D示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Y色打印操作时记录介质1的输送状态。
当步骤S208中的操作结束时,在步骤S209~S218中执行Y色打印操作。步骤S209~S218中的操作与步骤S9~S18中的操作相同。参考图19A~19D,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在将记录介质1输送到打印开始位置之后,在使记录介质1朝向去卷曲单元3返回时,执行Y色打印操作。在步骤S209中,如图19C和19D所示,打印开始位置位于从记录介质1的前端到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34的长度为M的位置处。
图20A~20D示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M色打印操作时记录介质1的输送状态。在结束Y色打印操作时,记录介质1在等待位置94a处与凸部31相接触的状态下处于待机状态(参考图20A)。在步骤S219中,在已经经过预定时间之后,控制单元5将记录介质1输送至M色打印操作的打印等待位置。具体地,控制单元5基于控制信息使马达25转动,由此将记录介质1从去卷曲单元3拉出了通过将从记录介质1的前端到等待位置94a的长度N与长度M相加所获得的长度(参考图20B)。在步骤S220中,控制单元5根据温度传感器79的检测值测量热头43的温度。在步骤S221中,控制单元5检查测量值是否低于预定阈值。在测量值低于阈值之前,记录介质1处于待机模式。当测量值低于阈值时,控制单元5在等待位置94b处与凸部31相接触的状态下处于待机模式。
当控制单元5的测量值低于阈值时,在步骤S222~S230中执行M色打印操作。步骤S222~S230中的操作与步骤S210~S218中的操作相同。在步骤S227中,控制单元5利用输送单元2,基于控制信息将M色打印操作的打印开始位置调整为与Y色打印操作的打印开始位置相同,之后对热头43加热。更具体地,当从记录介质1的前端到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34的长度为M时,控制单元5对热头43加热(参考图20C)。在附着M色墨结束之后,使记录介质1朝向去卷曲单元3返回(参考图20D)。
图21A~21D示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C色打印操作时记录介质1的输送状态。
在结束M色打印操作之后,记录介质1在等待位置94a处与凸部31相接触的状态下处于待机模式(参考图21A)。在步骤S231中,在已经经过预定时间之后,控制单元5将记录介质1输送到C色打印操作的打印等待位置。具体地,控制单元5基于控制信息使马达25转动,由此将记录介质1从去卷曲单元3拉出了通过将长度2N/3与长度M相加所获得的长度(参考图21B)。作为该操作的结果,记录介质1与凸部31的接触位置是与等待位置94b相比、离记录介质1的前端更近的等待位置95b。在步骤S232中,控制单元5根据温度传感器79的检测值测量热头43的温度。在步骤S233中,控制单元5检查测量值是否低于预定阈值。在测量值低于阈值之前,记录单元1在等待位置95b处与凸部31相接触的状态下处于待机模式。
当控制单元5的测量值低于阈值时,在步骤S234~S242的操作中执行C色打印。步骤S234~S242的操作与步骤S210~S218的操作相同。在图18中示出步骤S236之后的流程图。在步骤S239中,控制单元5利用输送单元2,基于控制信息将C色打印操作的打印开始位置调整为与Y色打印操作的打印开始位置和M色打印操作的打印开始位置相同,之后对热头43加热。更具体地,当从记录介质1的前端到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34的长度为M时,控制单元5对热头43加热(参考图21C)。在附着C色墨结束之后,使记录介质1朝向去卷曲单元3返回(参考图21D)。
图22A~22D示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OC打印操作时记录介质1的输送状态。
在C色打印操作结束之后,记录介质1在等待位置94a处与凸部31相接触的状态下处于待机模式(参考图22A)。在步骤S243中,在已经经过预定时间之后,控制单元5将记录介质1输送到OC色打印操作的打印等待位置。具体地,控制单元5基于控制信息使马达25转动,由此将记录介质1从去卷曲单元3拉出了通过将长度N/3与长度M相加所获得的长度(参考图22B)。作为该操作的结果,记录介质1与凸部31的接触位置是与等待位置95b相比、离记录介质1的前端更近的等待位置96b。在步骤S244中,控制单元5根据温度传感器79的检测值测量热头43的温度。在步骤S245中,控制单元5检查测量值是否低于预定阈值。在测量值低于阈值之前,记录单元1在等待位置96b处与凸部31相接触的状态下处于待机模式。
当控制单元5的测量值低于阈值时,在步骤S246~S254中执行OC打印操作。步骤S246~S254的操作与步骤S210~S218的操作相同。在步骤S251中,控制单元5利用输送单元2,根据控制信息将OC打印操作的打印开始位置调整为与利用这些颜色的打印的打印开始位置相同,之后对热头43加热。更具体地,当从记录介质1的前端到记录介质检测传感器34的长度为M时,控制单元5对热头43加热(参考图22C)。在附着OC墨结束之后,使记录介质1朝向去卷曲单元3返回(参考图22D)。随后执行裁切操作。
图23A~23E示出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的裁切操作时记录介质1的输送状态。
在OC打印操作结束之后,记录介质1在等待位置94a处与凸部31相接触的状态下处于待机模式(参考图23A)。在步骤S255中,如图23B所示,控制单元5基于控制信息输送记录介质1,以使得从记录介质1的前端到裁切器49的长度为λ2。在步骤S256中,控制单元5使马达44转动,由此如图23C所示,使裁切器49裁切记录介质1。步骤S256中的裁断部分是与前一打印操作相对应的记录介质1的打印对象范围的后端侧区域12。换言之,在图23B中的等待位置94b、95b和96b处,记录介质1在前一打印操作时在待机模式下与凸部31相接触。
在步骤S255之后,在步骤S257中,如图23D所示,控制单元5基于控制信息输送记录介质1,以使得仅打印区域13通过裁切器49。在步骤S258中,控制单元5使马达44转动,由此使裁切器49裁切记录介质1。因而,当将墨附着到打印区域13时,从被设置为等待位置的后端侧区域12裁断打印区域13。在步骤S259中,控制单元5使马达25转动,由此利用芯部21和夹持辊22反绕记录介质1。然后,裁切操作结束。
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在每次利用一种颜色的打印结束时,利用去卷曲单元3使记录介质1等待。此时,在打印对象范围中对打印质量的影响较小的后端侧区域12内设置等待位置。因而,在无需添加诸如用于对去卷曲复位的机构等的新的结构的情况下,防止打印质量劣化。
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在后端侧区域12内不同地设置等待位置,由此防止凸部31的去卷曲集中于后端侧区域12中的同一位置处。结果,在后端侧区域12中确定防止了折痕。根据第三典型实施例,墨附着得越晚,等待位置被设置得离记录介质1的打印对象范围的前端越近。结果,打印颜色的数量越少,去卷曲效果越强,并且打印颜色的数量越多,去卷曲效果越弱。即使记录介质的加热时间连同打印颜色的增多一起被延长,也抑制了产生折痕。
图24示出根据第四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结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机100中的组件相同的组件,并且没有详细说明这些组件。
参考图24,在根据第四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机200中,在第一去卷曲构件32中配置夹持辊22。在第二去卷曲构件33中,以面向夹持辊22的方式配置夹紧辊23。打印机200执行根据第一至第三典型实施例的操作中的任意操作。当执行根据第一典型实施例的打印操作时,在OC打印操作之后的等待位置处,记录介质1保持夹在夹持辊22和夹紧辊23之间。
根据第四典型实施例,夹持辊22用作用于利用夹持辊22的圆柱形表面对记录介质1去卷曲的凸部31。结果,夹持辊22容纳于去卷曲单元3内,并且缩小了设备的大小。对于记录介质1的输送阻力,可转动的夹持辊22比凸部31小。因此,平滑地输送记录介质1。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0)

1.一种打印机,其在长度方向上分割卷筒状的记录介质,以设置一个打印对象范围,所述打印机包括:
输送单元,用于夹持并同时输送所述卷筒状的记录介质;
打印单元,用于通过在夹持由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的记录介质时、将多种颜色的墨顺次转印到所述记录介质上,来打印图像;
去卷曲单元,其配置在所述输送单元和所述打印单元之间,并且被配置为包括通过接触由所述输送单元输送的记录介质来消除所述记录介质的卷曲的凸部;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输送单元,从而在结束一种颜色的墨的转印之后将所述记录介质输送至等待位置,
其中,所述等待位置是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区域与所述凸部相接触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对于各种颜色的墨,所述等待位置在所述前端侧区域内或在后端侧区域内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等待位置被设置成,墨附着到所述记录介质越晚,所述等待位置离所述记录介质的所述打印对象范围的端部越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单元包括裁切器,所述裁切器用于裁切所述记录介质,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输送单元,从而在所述等待位置位于所述前端侧区域内时,在结束打印操作之后,将所述记录介质拉出至所述前端侧区域通过所述裁切器的位置,然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裁切器,以切断所述前端侧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单元包括裁切器,所述裁切器用于裁切所述记录介质,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输送单元,从而在所述等待位置位于后端侧区域内时,在结束打印操作之后,将所述记录介质拉出至与前一打印操作相对应的后端侧区域通过所述裁切器的位置,然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裁切器,以切断所述后端侧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单元包括热头和用于检测所述热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多种颜色的墨中的一种颜色的墨附着到所述记录介质,之后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测量所述热头的温度,并且当测量值低于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打印单元以将所述多种颜色的墨中的另一种颜色的墨附着到所述记录介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去卷曲单元包括包含所述凸部的第一去卷曲构件、和以面向所述第一去卷曲构件的方式配置的第二去卷曲构件,并且形成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用于在所述第一去卷曲构件的具有所述凸部的表面和所述第二去卷曲构件之间的空间中,使所述记录介质在所述卷曲的反方向上卷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单元包括:夹持辊,其配置在所述第一去卷曲构件中,并且用作所述凸部;夹紧辊,其配置在所述第二去卷曲构件中面向所述夹持辊的位置处;和弹簧,用于向所述夹持辊按压所述夹紧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区域是所述打印对象范围的前端侧区域或后端侧区域。
10.一种打印方法,用于在长度方向上分割卷筒状的记录介质,以设置一个打印对象范围,所述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输送所述记录介质、并使所述记录介质与凸部相接触,来消除所述记录介质的卷曲;
利用热将多种颜色的墨分别附着到通过所述凸部的所述记录介质;以及
在将所述多种颜色的墨附着到所述记录介质结束时,将所述记录介质输送至等待位置,
其中,所述等待位置是所述记录介质的前端侧区域与所述凸部相接触的位置。
CN201010504284XA 2009-10-05 2010-10-08 打印机和打印方法 Pending CN1020302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31451A JP5582753B2 (ja) 2009-10-05 2009-10-05 プリンタ、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09-231451 2009-10-0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30215A true CN102030215A (zh) 2011-04-27

Family

ID=43823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4284XA Pending CN102030215A (zh) 2009-10-05 2010-10-08 打印机和打印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540443B2 (zh)
JP (1) JP5582753B2 (zh)
CN (1) CN102030215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0454A (zh) * 2012-10-19 2014-05-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4015500A (zh) * 2013-02-28 2014-09-03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打印机装置
CN104339882A (zh) * 2013-07-25 2015-02-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片材按压装置及打印装置
CN106142866A (zh) * 2015-04-28 2016-11-23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输送机构和打印装置
CN104339882B (zh) * 2013-07-25 2017-01-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片材按压装置及打印装置
CN107710902A (zh) * 2015-06-02 2018-02-1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元件供给装置、表面安装机及元件的供给方法
CN111746112A (zh) * 2019-03-29 2020-10-09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和输送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25746A1 (en) * 2011-08-15 2013-02-21 Videojet Technologies Inc.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JP6297450B2 (ja) * 2014-08-21 2018-03-20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および記録方法
JP6528601B2 (ja) * 2015-08-24 2019-06-12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媒体処理装置
US11247491B2 (en) * 2018-11-14 2022-02-15 Mangoslab Co., Ltd. Printer
JP6666497B1 (ja) * 2019-03-14 2020-03-13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US11945670B2 (en) * 2021-07-07 2024-04-02 Brown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ducing presswar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43663A (en) * 1995-07-28 1998-04-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Record medium feeding in a color thermal printer
CN1201734A (zh) * 1997-05-15 1998-12-16 夏普公司 用于卷筒纸的送纸机构
US5927876A (en) * 1997-04-25 1999-07-27 Intermec Corporation Media gui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printer
US6249301B1 (en) * 1999-09-27 2001-06-19 Shinko Electric Co., Ltd. Sublimation type color printer
JP2002104688A (ja) * 2000-10-02 2002-04-10 Minolta Co Ltd 記録装置
CN101088768A (zh) * 2006-06-14 2007-12-1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压纸卷筒及记录装置
CN101239540A (zh) * 2005-05-10 2008-08-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卷纸输送装置和打印设备
WO2008114703A2 (en) * 2007-03-16 2008-09-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and printer
CN101412330A (zh) * 2007-10-15 2009-04-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60169A (ja) * 1982-03-18 1983-09-22 Shinko Electric Co Ltd サ−マルプリンタ
DE3914217A1 (de) * 1989-04-27 1990-11-15 Mannesmann Ag Einrichtung fuer die temperaturueberwachung eines druckkopfes oder einer hammerbank der elektromagnetspulenbauart
JP3190489B2 (ja) 1993-02-03 2001-07-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デカール装置
JP3710216B2 (ja) * 1996-07-15 2005-10-26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カラーサーマルプリント方法及びプリンタ
JP2001002295A (ja) * 1999-06-23 2001-01-09 Copyer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ロール紙搬送装置
JP4906762B2 (ja) * 2008-03-17 2012-03-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43663A (en) * 1995-07-28 1998-04-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Record medium feeding in a color thermal printer
US5927876A (en) * 1997-04-25 1999-07-27 Intermec Corporation Media gui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printer
CN1201734A (zh) * 1997-05-15 1998-12-16 夏普公司 用于卷筒纸的送纸机构
US6249301B1 (en) * 1999-09-27 2001-06-19 Shinko Electric Co., Ltd. Sublimation type color printer
JP2002104688A (ja) * 2000-10-02 2002-04-10 Minolta Co Ltd 記録装置
CN101239540A (zh) * 2005-05-10 2008-08-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卷纸输送装置和打印设备
CN101088768A (zh) * 2006-06-14 2007-12-1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压纸卷筒及记录装置
WO2008114703A2 (en) * 2007-03-16 2008-09-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and printer
CN101412330A (zh) * 2007-10-15 2009-04-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0454A (zh) * 2012-10-19 2014-05-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3770454B (zh) * 2012-10-19 2017-08-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CN104015500A (zh) * 2013-02-28 2014-09-03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打印机装置
CN104339882A (zh) * 2013-07-25 2015-02-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片材按压装置及打印装置
CN104339882B (zh) * 2013-07-25 2017-01-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片材按压装置及打印装置
CN106142866A (zh) * 2015-04-28 2016-11-23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输送机构和打印装置
CN106142866B (zh) * 2015-04-28 2018-11-09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输送机构和打印装置
CN107710902A (zh) * 2015-06-02 2018-02-16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元件供给装置、表面安装机及元件的供给方法
CN107710902B (zh) * 2015-06-02 2020-06-19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元件供给装置、表面安装机及元件的供给方法
CN111746112A (zh) * 2019-03-29 2020-10-09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和输送设备
CN111746112B (zh) * 2019-03-29 2022-06-14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和输送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540443B2 (en) 2013-09-24
JP2011079165A (ja) 2011-04-21
JP5582753B2 (ja) 2014-09-03
US20110081189A1 (en) 2011-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0215A (zh) 打印机和打印方法
US7277109B2 (en) Thermal transfer printer
CN101060988B (zh) 带盒和带式打印机
US7760945B2 (en) Thermal transfer typ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ndicating/detecting remaining amount of ink ribbon
JPH09193430A (ja) 熱転写プリンター
US9358812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avoiding unprintable regions on recording mediums
JP2010042513A (ja) プリンタとその制御方法
JP7001495B2 (ja) プリンタ
EP1584479B1 (en) Printer
CN103386825A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11062896A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と、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を用いた印刷方法
JP2008194916A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JP6743620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JP5310179B2 (ja) 熱転写プリンタ、印画方法、及び熱転写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JP200522504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384019B2 (ja) 印刷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562148B2 (ja) 記録装置
US20070188586A1 (en) Printer
JP5901219B2 (ja) ラベルプリンタおよびラベルプリンタの印字用紙巻き込み防止方法
JP7340905B2 (ja) プリンタ
US6744456B2 (en) Preventing crease formation in donor web in dye transfer printer that can cause line artifact on print
JP2006123279A (ja) プリンタ
JP6918533B2 (ja) プリンタ
JPH03176175A (ja) 熱転写記録装置
US6717603B1 (en) Preventing crease formation in donor web in dye transfer printer that can cause line artifact on pri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