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3525A - 图像形成装置及媒体收纳容器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媒体收纳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3525A
CN102023525A CN2010102844073A CN201010284407A CN102023525A CN 102023525 A CN102023525 A CN 102023525A CN 2010102844073 A CN2010102844073 A CN 2010102844073A CN 201010284407 A CN201010284407 A CN 201010284407A CN 102023525 A CN102023525 A CN 1020235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toner
container
pallet
press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844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23525B (zh
Inventor
山口大地
甲斐创
染矢幸通
小松真
早川直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023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35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235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35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74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non-rigid containers, e.g. foldable cartridges, bag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79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for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not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development un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由可挠性材料构成的媒体收纳容器良好地收纳到装置里,稳定地发挥媒体排出性能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媒体收纳容器。其包括至少一部分由可挠性材料构成,并在内部收纳图像形成用媒体的媒体收纳容器(70),和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0)可以在被拉出的最大拉出位置和被推入的安装位置之间自由移动,能够从上方来收纳媒体收纳容器的托盘(1),和被配置在托盘的安装位置侧里,与设置在媒体收纳容器里的媒体排出部(71)结合的媒体接受部(91),和从下方接触到被收纳在托盘里的媒体收纳容器里,使得同一媒体收纳容器内的媒体向所述媒体排出部侧里移动的移动促进机构(2)。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媒体收纳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可挠性部件构成的媒体收纳容器及其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采用由粉状的图像形成用的媒体构成的粉体调色剂(以下简称调色剂)来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为公众所知。例如,有通过显影器来将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像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复合机等。还有,从调色剂飞翔装置来将飞翔成点状(dot)的调色剂附着到记录纸等里面后在形成图像,即所谓的直接记录方式。在这些图像形成装置里,是从媒体补充装置来将作为新的媒体的新的调色剂补充到消耗了调色剂的显影装置或调色剂飞翔装置里的。 
这种新的调色剂被收纳在供给来源的媒体收纳容器里,而在媒体收纳容器里使用了专利文献1所述的可挠性材料。 
以这种可挠性材料来形成收纳容器的好处在于,因为可挠性材料(由尼龙等的树脂片材或纸制成)容易折叠,重量又轻,从使用后的处理或回收搬运等角度来看,可以说是较好的再利用性材料。但是,以此作为媒体收纳容器时,因为刚性降低,所以不容易安装到装置里。如此,因为不能够正确地将补充口对齐到调色剂补充装置的规定的位置里,以及不能够正确地使得作为媒体的调色剂沿着可能的姿势来排出,其柔软性反而成为了缺点。 
还有,在更多地收纳调色剂,使其大型化的时候也存在问题。图像形成装置一般在水平方向里有较多的延伸设置的功能部件,其整体的布置也成为这些部件的集合体。因此,如果将调色剂容器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垂直方向里,就需要避开与这些功能部件的干涉,从而会采用不得不伸出到装置外侧里的方式。 
另一方面,在使可挠性的调色剂容器具有调色剂排出功能的时候,配置在其内部里的搬送螺杆等的刚体机构会刺破容器外壁造成破损,或在折叠时增大体积。这里,虽然可以考虑到利用重力的下落,但是在将调色剂容器在与水平方向相交的方向里延伸设置以能够进行重力下落时,就会影响装置全体的布 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987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得由可挠性材料构成的媒体收纳容器良好地收纳到装置里,以能够稳定地发挥媒体排出性能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装置的收纳性的可挠性材料构成的媒体收纳容器。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媒体收纳容器,其至少一部分由可挠性材料构成,并在内部收纳图像形成用媒体;拉出部,其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可以在被拉出的最大拉出位置和被推入的安装位置之间自由移动,能够从上方来收纳所述媒体收纳容器;媒体接受部,其被配置在所述拉出部的安装位置侧里,与设置在所述媒体收纳容器里的媒体排出部结合;移动促进机构,其从下方接触到被收纳在所述拉出部里的媒体收纳容器里,使得同一媒体收纳容器内的媒体向所述媒体排出部侧里移动。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促进机构在所述拉出部位于安装位置里时,将媒体收纳容器的姿势倾斜为使得所述媒体排出部侧向下。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促进机构在拉出部位于安装位置里时,使得媒体收纳容器的下面向内部隆起,并将该隆起面重复地向媒体排出部侧里移动。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促进机构在拉出部位于安装位置里时,设置有,按压部件,其使得媒体收纳容器的下面向内部隆起;移动机构,其在以按压部件将媒体收纳容器的下面向内部隆起的状态下,将按压部件向媒体排出方向移动。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促进机构在所述拉出部位于安装位置里时,在使得媒体收纳容器的下面向内部隆起的同时,设置了,多个的按压部件,其被配置在媒体收纳容器的长边方向里;按压机构,其使得多个的按压部件在相对于媒体收纳容器的下面为接触和离开的方向里移动。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促进机构在所 述拉出部位于安装位置里时,设置有,按压部件,其包括由使得媒体收纳容器的下面向内部隆起的曲面形成的按压面;移动机构,其在按压部件的按压面接触到媒体收纳容器的下面里的状态下,对同一按压部件进行转动。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促进机构在拉出部位于安装位置里时,设置有,按压部件,其包括由使得媒体收纳容器的下面向内部隆起的曲面形成的按压面;移动机构,其在按压部件的按压面接触到媒体收纳容器的下面里的状态下,使得同一按压部件向媒体排出方向里移动。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移动促进机构在拉出部位于安装位置里时,设置有,按压部件,其使得媒体收纳容器的下面向内部隆起的表面形状为螺旋形状;移动机构,其转动按压部件,其特征在于,按压部件被配置在所述媒体排出方向里,在同一媒体排出方向里延伸的轴线周围转动。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按压部件的外形是从后端侧向先端侧逐渐变细的螺旋形状。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促进机构被设置在拉出部里,其包括:上推部件,其连动于将拉出部向安装位置里的插入,可以在从下方将位于媒体排出部的反对侧里的媒体收容部上推的方向里移动;弹性部件,其将上推力赋予到上推部件里;上推动作控制机构,其在拉出部从最大拉出位置向安装位置的移动途中,对上推部件的上推动作进行限制,并在拉出部位于安装位置里时,通过和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里的凸轮导轨的互动来开放上推动作。 
由此,上推部件因为随着媒体收纳容器内的媒体的排出而通过弹性部件被推向上方,朝着媒体排出部侧的倾斜就变大,从而能够获得即使被收纳的调色剂变少,也可以维持排出性的作用和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了与上推部件夹住媒体收容部后进行压缩的压缩部,媒体收容部配置在被推入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的拉出部的上方里,通过上推部件被上推。 
由此,利用可挠性的媒体收纳容器的壁部,可以通过上推部件和压缩部将容器夹住后提高容器内压,从而就能够进一步提高媒体的排出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媒体接受部包括卡止部,其相对于媒体收容部和媒体排出部的连结部处的媒体移动方向,带有角度地突出。 
在媒体收纳容器内,通过移动促进机构(上推部件)来将移动力赋予到媒体里,当这样的媒体到达媒体接受部里时,就产生了媒体对媒体接受部的推压压力。如果压力过高,通过其反作用,媒体收纳容器本身就产生远离媒体接受部的作用,即可能产生脱落,根据本构成,因为卡止部被配置为与脱落方向之间是具有角度的,所以就能够发挥阻止脱落的作用,在能够稳定媒体从媒体排出部的排出性的同时,还能够防止因媒体接受部和媒体排出部的脱离而导致的媒体的泄漏。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媒体搬送装置,媒体搬送装置包括:可以弹性变形的管状部件,其连通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内的显影装置和媒体接受部,具有拉出部的拉出量以上的松弛量;媒体搬送泵,其被配置在管状部件的途中。 
由此,通过媒体搬送泵和管状部件,即使从远离显影装置的位置也能够进行媒体的搬送,从而增加媒体收纳容器的配置自由度,因而就能够减少交换操作时对不恰当的部位的配置,在可以减少用户的负担的同时,还能够方便地进行大容量的媒体收纳容器的安装。另外,通过使管状部件具有松弛,即使对拉出部进行拉出和推入,也能够维持媒体收纳容器的媒体排出部和拉出部与媒体接受部之间的连结状态,从而能够防止媒体的泄漏。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拉出部位于安装位置里时,设置有在安装对管状部件的松弛量进行收纳的拉出部的媒体收纳容器一侧的反对侧(背面)里的管状部件收纳部。由此,在将拉出部向安装位置推入时,就能够将松弛的管状部件收纳到管状部件收纳部里,从而防止管状部件的钩挂,对拉出部的插入或拉出进行良好的操作。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续部,其与媒体接受部的卡止侧的反对侧里,相对于媒体接受部被支持为自由转动的管状部件进行接续;习性施加部件,其将朝向管状部件的收纳方向里的转动习性赋予到接续部里;限制部件,其在拉出部位于最大拉出位置里时,对接续部向拉出方向里的转动进行规定。 
由此,在将拉出部向安装位置推入来收纳松弛的管状部件时,因为接续部通过习性施加部件被赋予了转动习性,收纳方向就变为同一,从而能够有效地将管状部件收纳到管状部件收纳部里。还有,接续部的位置因为拉出部在被拉出的位置处由限制部件所限制,当拉出部被推入时,就能够使转动方向稳定, 并有效地将管状部件收纳到管状部件收纳部里。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拉出部向安装位置推入时,上推部件从下方将媒体排出部的反对侧里的媒体收容部上推后,使得媒体收容部变形后朝垂直方向里弯曲。 
由此,媒体收容部通过上推部件被上推后在垂直方向里弯曲地变形后,因为调色剂通过自重而落下,所以,无需使用搬送装置等就能够使得调色剂向媒体排出部移动,即使是可挠性的媒体收纳容器也能够提高调色剂的排出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拉出部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是使得媒体排出部侧朝着媒体接受部向下倾斜地来安装的。 
由此,因为拉出部的载置面是倾斜面,沿着该载置面来移动媒体收纳容器时,在能够将媒体收纳容器方便地设置到拉出部里的同时,因为容器内的媒体通过自重就能够向媒体排出口侧移动,所以,即使是可挠性的媒体收纳容器也能够提高调色剂的排出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拉出部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是在水平状态下被拉出和保持的。 
由此,在将媒体收纳容器收纳到拉出部里时,就能够从拉出部的上方来载置,尤其是在收纳容量大、有重量的媒体收纳容器的时候,就容易地收纳到拉出部里。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拉出部在位于拉出方向的前面里设置有把手。 
由此,因为可挠性材料构成的媒体收纳容器的再利用性虽然较好,但其刚性低、容器的形状不易固定而导致难以用手来拿取,通过在拉出部里设置把手,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拉出部拉出,从而使得将媒体收纳容器收纳到拉出部里变得容易。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媒体收纳容器,其被图像形成装置收纳和使用,其内部收纳有图像形成用的媒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媒体收容部,其至少一部分是由可挠性材料构成的;媒体排出部,其与配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侧里的媒体接受部结合;握持部,其设置在所述媒体收容部里,由操作者握持。 
由此,可挠性材料构成的媒体收纳容器的再利用性虽然较好,但因其刚性低、容器的形状不易固定而导致难以用手来拿取,通过设置握持部,即使形状变形也能够容易拿取,所以就能够容易地进行收纳到图像形成装置里的动作。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媒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握持部被分别设置在位于容器长边方向里的两端侧里。 
由此,可挠性材料构成的媒体收纳容器的再利用性虽然较好,但因其刚性低、容器的形状不易固定而导致难以用手来拿取,通过在容器的两端里设置握持部,即使形状变形或容量大有重量的时候也能够容易拿取,能够容易地进行收纳到图像形成装置里的动作。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媒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握持部的两端被分别固定在位于容器长边方向里的两端里。 
由此,可挠性材料构成的媒体收纳容器的再利用性虽然较好,但因其刚性低、容器的形状不易固定而导致难以用手来拿取,通过将握持部的两端固定在容器的两端里,用户就能够将握持部扛在肩膀上来搬运,从而即使是形状变形或容量大有重量的时候也能够容易地搬运。另外,因为另一只手可以自由使用,在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里时,就能够不放下媒体收纳容器地来操作,从而容易地进行收纳动作。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媒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握持部包括:第一握持部,其被设置在容器长边方向里的一端侧里;第二握持部,其从位于容器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里延伸。 
由此,可挠性材料构成的媒体收纳容器的再利用性虽然较好,但因其刚性低、容器的形状不易固定而导致难以用手来拿取,通过设置位于容器长边方向里的一端侧里的第一握持部,和从位于容器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里延伸的第二握持部,即使是形状变形或容量大有重量的时候也能够容易地拿取,并容易地进行收纳到图像形成装置里的动作。另外,因为第二握持部在容器长边方向里较长,在向图像形成装置的收纳动作里,操作者能够将容器长边方向的握持部位置与容器的平衡或安装位置对应后进行变更,从而提高对图像形成装置的收纳性。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其他的媒体收纳容器,其被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收纳和使用,其内部收纳有图像形成用的媒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媒体收容部,其至少一部分是由可挠性材料构成的;媒体排出部,其与配设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里的媒体接受部结合;并且,媒体排出部包括了具有用于排出图像形成用媒体的开口的第一刚体部件;和在第一刚体部件上移动,对开口进行开关的第二刚体部件;和将其中央部分卷绕在第二刚体部件的突出部里,将两端系合 到设置在第一刚体部件里的突出部分里的赋能部件。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其他的媒体收纳容器中,其特征在于:赋能部件是橡皮筋,或两端里设有挂钩,在挂钩和挂钩之间设置有螺旋线圈部的弹簧。由此,作为赋能机构在使用橡皮筋时,能够以便宜的部件来实现第二刚体部件的赋能,同时还能够兼做废弃、回收时的捆扎部件,而作为赋能机构在使用弹簧时,能够以便宜的部件来实现第二刚体部件的赋能。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其他的媒体收纳容器中,其特征在于:具备所述螺旋线圈部的弹簧的中央部不是弹簧而是线材(线部),在线部和两端的挂钩之间设置螺旋线圈部。由此,第二刚体部件的突出部与相关的线部的卷绕部分的滑动负荷变小,对第一刚体部件的开口进行开关的第二刚体部件的移动动作就能够变得平滑。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其他的媒体收纳容器中,其特征在于:媒体收容部的上面设置有带状的握持部。由此,在媒体收纳容器的废弃或回收时,通过将握持部从媒体收容部分离,就能够兼做捆扎部件。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其他的媒体收纳容器中,其特征在于:图像形成用媒体是调色剂,或者调色剂和载体。 
将上述其他的媒体收纳容器收纳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来使用的图像形成装置,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是可以自由装卸的,其特征在于包括:拉出部,其将媒体收纳容器收纳在内部里,并设置了能够从其底面接触到媒体收纳容器的底面里的开口;移动促进机构,其在将拉出部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时,介由拉出部的底面的开口与媒体收纳容器接触后,使该容器内的图像形成用媒体向媒体排出部侧里移动。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其他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将拉出部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时,设置了与第二刚体部件的一部分系合,并对同一第二刚体部件的开闭速度进行加速的限制部件。由此,无论操作者的推拉力怎样,都能够加速第二刚体部件的移动,从而能够快速地关闭开口来抑制媒体的飞散。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其他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拉出部侧快门部件向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里侧里赋能的弹性部件。由此,因为能够以较小的空间来对拉出部侧快门部件进行赋能,就有助于拉出部在拉出时的关闭动作,从而实现良好的拉出部的动作。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其他的媒体收纳容器在使用后的捆扎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将媒体排出口侧放在内侧里来卷入媒体收容部,在卷入的最后将橡皮筋卷绕到被卷入的媒体收容部的外周里。由此,因为无需个别地另行准备用于捆扎的部件,在回收或废弃时的操作就变得简便了。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媒体收纳容器在使用后的捆扎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将媒体排出口侧放在内侧里来卷入媒体收容部,在卷入的最后将带状的握持部卷绕到被卷入的媒体收容部的外周里。由此,因为无需个别地另行准备用于捆扎的部件,在回收或废弃时的操作就变得简便了。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上述其他的媒体收纳容器的效果是所涉及的媒体收纳容器,在其内部收纳有图像形成用的媒体,其包括至少一部分是由可挠性材料构成的媒体收容部,和与配设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里的媒体接受部结合的媒体排出部,媒体排出部包括了具有用于排出的开口的第一刚体部件,和在第一刚体部件上移动,对所述开口进行开关的第二刚体部件,和将其中央部分卷绕在第二刚体部件的突出部里,并将其两端系合到设置在第一刚体部件里的突出部分里的赋能部件,由此,赋能部件的施加力就大致均等地加到第二刚体部件里,从而能够以简便的构成顺利平滑地对第二刚体部件进行开关动作。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涉及的上述其他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效果是,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拉出部位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的媒体接受部的开口和媒体收纳容器侧的第二刚体部件之间,在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时,设置介由自身的开口并连通媒体接受部的开口和媒体收纳容器侧的开口的拉出部侧快门部件,拉出部侧快门部件因为设置了与第二刚体部件成为一体地与第二刚体部件的卡止部进行卡止的被卡止部,就被赋予了随着拉出部侧快门部件单体的开关的作用力,从而就能够对媒体收纳容器的第二刚体部件的动作进行控制,并对媒体接受部侧和媒体收纳容器侧的各自的开口或使其连通,或使两者分别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为设置了能够将由可挠性材料构成的、在水平方向里延伸的媒体收纳容器从上方来安装后进行水平配置的拉出部,就能够具有良好的视觉认知性地将媒体收纳容器的媒体排出部方便地安装到拉出部内的媒体接受口里,对装置的安装性就好。另外,因为设置了移动促进机构来从沿水平伸展、并且媒体容易积存的媒体收纳容器的下方接触后,介由可挠性的 容器外壁将媒体朝向排出部侧里的移动力传递到内部里,即使是被配置在水平方向里的媒体收纳容器,也能够发挥稳定的媒体排出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为在可挠性材料构成的媒体收纳容器里设置了操作者握持的握持部,即使是在形状变形或容量大、有重量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拿取,从而方便地对图像形成装置进行收纳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图,所示是媒体收纳容器用的拉出部的托盘被拉出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2所示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全体构成的概要图。 
图3所示是媒体搬送装置的构成放大图。 
图4所示是媒体收纳容器的一个方式的立体图。 
图5所示是具有握持部的媒体收纳容器和媒体接受部的构成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6是操作者的媒体收纳容器的一个搬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7是设置在媒体收纳容器里的握持部的其他方式,和操作者的媒体收纳容器的其他搬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8是设置在媒体收纳容器里的握持部的另一个方式,和操作者的媒体收纳容器的另一个搬送方式的示意图。 
图9是媒体收纳容器的其他方式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所示媒体收纳容器和与其对应的媒体接受部的构成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11是媒体收纳容器用的托盘和移动促进机构的概要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媒体收纳容器用的托盘和移动促进机构的概要构成的平面图。 
图13是移动促进机构的概要构成的侧面图。 
图14是将媒体收纳容器收纳到托盘里的步骤示意图,图14(a)所示是将托盘拉出到最大拉出位置里时的状态,图14(b)所示是将媒体收纳容器载置在托盘内里的状态,图14(c)所示是媒体收纳容器和媒体接受部卡止时的状态,图14(d)所示是托盘位于安装位置里时的状态。 
图15是将托盘拉出时的媒体收纳容器和托盘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16是托盘的移动和移动促进机构的动作示意图,图16(a)所示是将托盘拉出时的移动促进机构的状态,图16(b)所示是将托盘推入时的移动促进机构的状态,图16(c)所示是托盘位于安装位置里时的移动促进机构的状态。 
图17是移动促进机构的其他方式和动作的示意图,图17(a)所示是将托盘拉出时的移动促进机构的状态,图17(b)所示是将托盘推入时的移动促进机构的状态,图17(c)所示是托盘位于安装位置里时的移动促进机构的状态。 
图18是用于说明设置在托盘背面里的管状部件收纳部的构成和管状部件的收纳动作的放大立体图。 
图19是用于说明设置在管状部件收纳部里的接续部和习性施加部和限制部件的构成及动作的平面图。 
图20是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为倾斜地设置的托盘和安装在该托盘里的媒体收纳容器的状态概要图。 
图21是图20所示的托盘在位于安装位置里时的媒体收纳容器的状态的概要构成图。 
图22是在水平移动的托盘里设置倾斜部以及安装在该托盘里的媒体收纳容器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23是图22所示的托盘位于安装位置里时的媒体收纳容器的状态的概要构成图。 
图24所示是将振动施加到媒体收纳容器里的凝集抑制机构的构成的侧面图。 
图25所示是将振动施加到媒体收纳容器里的凝集抑制机构的构成和动作的侧面图,图25(a)所示是托盘位于安装位置里时,媒体收纳容器被抬起时的状态,图25(b)所示是媒体收纳容器的后端被压下的状态。 
图26所示是将振动施加到媒体收纳容器里的凝集抑制机构的构成和动作,图26(a)所示是托盘位于安装位置里的状态,图26(b)所示是媒体收纳容器的后端被抬起时的状态,图26(c)所示是媒体收纳容器的后端被压下的状态。 
图27所示是将水平方向的振动施加到媒体收纳容器里的凝集抑制机构的构成和动作,图27(a)所示是托盘位于安装位置里的状态,图27(b)所示是媒体收纳容器在容器长边方向里振动后的状态。 
图28所示是将水平方向的振动施加到媒体收纳容器里的凝集抑制机构的构成和动作,图28(a)所示是托盘位于安装位置里的状态,图28(b)所示是媒 体收纳容器在容器长边方向里振动后的状态。 
图29所示是将水平方向的转动振动施加到媒体收纳容器里的凝集抑制机构的构成和动作,图29(a)所示是托盘位于安装位置里的状态,图29(b)所示是媒体收纳容器的后端转动后被压扁的状态,图29(c)所示是媒体收纳容器的端部转动后被撑开的状态,图29(d)所示是媒体收纳容器的端部转动后被更加撑开的状态。 
图30所示是将凝集抑制机构配置在媒体收纳容器的下方侧里的方式的示意图,图30(a)所示是托盘位于安装位置里的状态,图30(b)所示是媒体收纳容器的后端被施加振动时的状态。 
图31所示是收纳媒体收纳容器的托盘的其他方式的立体图。 
图32所示是具有约束部件的媒体收纳容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33是对图32所示约束部件进行操作后的媒体收纳容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4所示是约束部件的安装方式的概念图。 
图35所示是约束部件的其他安装方式的概念图。 
图36所示是具有约束部件的媒体收纳容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37是在图36所示的媒体收纳容器中对媒体排出部进行位移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8是以图37所示的状态来对约束部件进行操作后的媒体收纳容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9是从图38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对约束部件进行操作后的媒体收纳容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0所示是在覆盖部件里设置约束部件后的媒体收纳容器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41是以图40所示覆盖部件来覆盖媒体排出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2是以图41的状态来对约束部件进行操作后的媒体收纳容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3是从图42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对约束部件进行操作后的媒体收纳容器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4所示是移动促进机构的其他方式的概要构成图。 
图45所示是按压部件被按压到媒体收纳容器里时的移动促进机构的构成概要图。 
图46是将按压部件在容器长边方向里错开配置时的移动促进机构的方式的概要图。 
图47所示是将按压部件多个并列地配置在容器长边方向里时的移动促进机构的方式的概要图,图47(a)所示是后端侧的按压部件的按压状态,图47(b)所示是中央部的按压部件的按压状态,图47(c)所示是前端侧的按压部件的按压状态。 
图48所示是将按压部件多个并列地配置在容器长边方向里时的移动促进机构的方式的概要图,图48(a)所示是后端侧和中央部的按压部件的按压状态,图48(b)所示是所有的按压部件的按压状态。 
图49是按压部件向媒体排出方向里移动时的移动促进机构的方式的概要图。 
图50是图49所示按压部件的移动状态的概要图。 
图51是按压部件向媒体排出方向里移动时的移动促进机构的其他方式的概要图。 
图52是按压部件向媒体排出方向里移动时的移动促进机构的其他方式的概要图。 
图53所示是按压部件向媒体排出方向里移动时的移动促进机构的其他方式的概要图,图53(a)所示是动作前的状态,图53(b)所示是动作后的状态。 
图54是将可以在媒体排出方向里移动的按压部件在容器长边方向里错开配置时的移动促进机构的方式的概要图。 
图55所示是按压部件向媒体排出方向里移动的移动促进机构的其他方式的概要图,图55(a)所示是动作前的状态,图55(b)所示是动作后的状态。 
图56所示是按压部件向媒体排出方向里转动后移动的移动促进机构的其他方式的概要图,图56(a)所示是按压的状态,图56(b)所示是非按压的状态。 
图57所示是按压部件向媒体排出方向里转动移动的移动促进机构的方式的概要图。 
图58所示是按压部件向媒体排出方向里转动移动的移动促进机构的构成的概要图。 
图59所示是按压部件向媒体排出方向里转动移动的移动促进机构的方式的概要图。 
图60所示是按压部件向媒体排出方向里转动移动的移动促进机构的方式的概要图。 
图61所示是具有握持部的媒体收纳容器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62所示是凝集抑制机构的具体构成的放大图。 
图63所示是凝集抑制机构的其他构成的具体例的放大图。 
图64所示是具有握持部的媒体收纳容器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65所示是具有握持部的媒体收纳容器的其他构成的立体图。 
图66所示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他方式的概要图,是媒体收纳容器用的托盘处于被拉出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67是图66所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的构成的概要图。 
图68所示是媒体收纳容器的其他方式的立体图。 
图69所示是具有媒体排出部的媒体收纳容器的构成和媒体排出部的关闭状态的立体图。 
图70所示是设置在媒体收纳容器里的媒体排出部的打开状态时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71(a)所示是设置在媒体收纳容器里的媒体排出部的关闭状态时的平面图,图71(b)是图71(a)所示沿a-a线的剖面图。 
图72(a)所示是设置在媒体收纳容器里的媒体排出部的打开状态时的平面图,图72(b)是图72(a)所示沿b-b线的剖面图。 
图73(a)所示是将第二刚体部件向关闭方向赋能的赋能部件的其他方式时的媒体收纳容器的平面图,图73(b)是图73(a)沿c-c线的剖面图。 
图74所示是赋能部件的其他方式的放大图。 
图75所示是配置在托盘里的托盘侧快门部件和限制部件的构成及媒体收纳容器的安装状态的放大截面图。 
图76所示是托盘侧快门部件和托盘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77所示是从下方侧里看到的限制部件和安装在媒体收纳容器里的托盘的立体图。 
图78(a)所示是限制部件的构成和托盘侧快门部件的概要构成的底面图,图78(b)所示是托盘侧快门部件和限制部件的卡止初始状态的底面图。 
图79所示是托盘安装结束时的托盘侧快门部件和限制部件的关系的底面图。 
图80所示是媒体排出部被打开的状态,以及媒体收纳容器的安装结束状态的放大截面图。 
图81所示是以赋能部件将媒体收纳容器卷住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2(a)所示是具有带状的握持部的媒体收纳容器的构成立体图,图82(b)是将图82(a)的带状握持部的一端从媒体收纳容器分离后,将媒体收纳容器压扁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82(c)所示是使用分离后的带状握持部来捆扎媒体收纳容器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3所示是赋能部件的其他方式的放大图。 
图84所示是对媒体收纳容器进行收纳的拉出部的托盘的其他方式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180            拉出部(托盘) 
2                 移动促进机构 
3                 上推部件 
4                 赋能部件、弹性部件 
10                媒体补充装置 
70(Y,M,C,K)    媒体收纳容器 
71                媒体排出部(金属口部件) 
72                媒体收容部 
72a、72b          容器的两端 
73                带部 
73A               第一的带部(短带) 
73B               第二的带部(长带) 
80                媒体搬送泵 
86                管状部件 
87                习性施加部件 
88                限制部件 
89                把手 
91                 媒体接受部(调色剂接受管嘴) 
95                 管状部件收纳部 
98                 卡止部(罩盖) 
100,100A          图像形成装置本体 
102                压缩部 
103                凸轮导轨 
72b                容器的后端 
150,160,170      凝集抑制机构 
151,161,171      可动部件 
152,162,172      驱动机构 
300                媒体搬送装置 
701                媒体收纳容器 
911                卡止部(插入部) 
912                接续部 
101(Y,M,C,K)    拉出部(托盘) 
101a               底面 
101b               开口 
7010               媒体收纳容器 
702                媒体收容部 
702B               媒体收纳容器的底面 
703                媒体排出部 
704                开口 
705                第一刚体部件 
706                第二刚体部件 
707                突出部 
708                赋能部件(橡皮筋) 
709,710           突出部分 
718,718A          赋能部件(弹簧) 
720                托盘侧快门部件 
721                开口 
722                被卡止部 
725           弹性部件 
750           限制部件 
901           媒体接受部 
901a          媒体接受部的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对图像形成装置的全体构成进行说明,然后对各部的特征构成进行说明。 
图1、图2所示是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方式的彩色复印机的概要图。该彩色复印机的中央里配置了作为装置本体的复印机本体100,在其下部里配置了构成为台桌状的供纸部200,在复印机本体100的上方配置有扫描仪300,而在扫描仪300上方还配置了原稿自动搬送装置400。供纸部200和复印机本体100连接并构成了复印机本体100较大的一部分。另外,供纸部200可以不是台桌状的构成,只要是收纳在复印机本体100内的形状就可以。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复印机本体100的一部分的供纸部200里,配设了用于收纳作为媒体收纳容器的调色剂容器70的拉出部的托盘1。作为托盘1的配置形态,也可以不是供纸部200,而配设到复印机本体100里。关于托盘的构成会在后面叙述。 
在复印机本体100里,如图2所示地,设置了由卷挂在多个辊14、15、16里、具有可挠性的环状带所构成的,作为像载置体的中间转印带19。多个辊14、15、16中的一个辊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被转动驱动,由此,该中间转印带19就在箭头所示的顺时针方向里被移动驱动,而其他辊则做从动转动。在如此移动的中间转印带19的上部移动边里,横向并排地分别配置了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造像组件18。即,在辊14和辊15之间的移动边上,配置了不同颜色的四个造像组件18,从而构成了串列式的图像形成部20。 
四个造像组件18分别具有与中间转印带19相接的、作为潜像载置体的感光体鼓40。在这些感光体鼓40的周围,配置了带电装置、显影装置58、清洁装置、除电装置等,更进一步地,在感光体鼓40与中间转印带19相接位置的中间转印带19的内侧里设置了转印装置57。在本实施方式中,四个造像组件18的构造虽然相同,但收纳在显影装置58里、作为图像形成媒体的调色剂的 颜色被分为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等四色。另外,在各造像组件18的上方里配置了将调制后的激光照射到各感光体鼓表面里的曝光装置21,该激光在带电装置和显影装置58之间分别照射感光体鼓。曝光装置21也可以设置在各造像组件18里,使用共通的曝光装置21有利于成本。 
另一方面,在夹着中间转印带19与串列型图像形成部20的反对的一侧里,设置了二次转印装置22。该二次转印装置22的配置是在多个辊23之间,卷挂环状带的二次转印轮带24,并将该轮带介由中间转印带19抵押到辊16里。还有,在图2中的二次转印装置22的横向左边里,设置了用于对载置在片材上的转印图像(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装置25。 
在二次转印装置22里,还具备了将图像转印后的片材搬送到定影装置25去的片材搬送功能。当然,作为二次转印装置22,也可以配置非接触的充电器,这时,就需要另外设置将转印后的片材搬送到定影装置25里的片材搬送装置。另外,在图示例中的二次转印装置22以及定影装置25下面,与上述串列式图像形成部20平行地设置了将应该在片材的两面里记录图像的片材进行反转的片材反转装置28。 
使用这种构成的彩色复印机来进行复印时,是将原稿放置在原稿自动搬送装置400的原稿台30上的。或者是打开原稿自动搬送装置400,将原稿放置在扫描仪300的接触玻璃32上,并关闭原稿自动搬送装置400后将其压住。 
然后,按下未图示的开始开关后,在将原稿放置在原稿自动搬送装置400里的情况下,是将原告搬送后移动到接触玻璃32去,而在将原稿放置在接触玻璃32上的情况下,是立刻驱动扫描仪300并移动第一移动体33及第二移动体34。然后,在以第一移动体33从光源来发射光的同时,将原稿面的反射光在反射后朝向第二移动体34,由第二移动体34的反光镜反射后,通过成像透镜35进入读取传感器36,原稿图像就得到读取了。 
还有,但按下上述的开始开关后,中间转印带19也得到开始移动的指令,并开始转动移动。同时,各个造像组件18对其感光体40转动后,在各感光体40上分别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单色图像。然后,与中间转印带19的移动一起,将这些单色图像依次转印到轮带上后,就在中间转印带19里形成了合成彩色图像。另一方面,当上述开始开关按下时,供纸部200也得到开始动作的指令。供纸部200的供纸辊42的一个被选择转动,并从多段地设置在用纸库(bank)43里的供纸卡盒44之一来分出片材,由分离辊45一张一张 地分离后送入供纸路径46,通过搬送辊47搬送后被引导去复印机本体100内的供纸路径48里后,碰到对位辊对49后停止。还有,在选择手动供纸时,经供纸辊50转动后,手动盘51上的片材被分出,由分离辊52一张一张地分离后送入手动供纸路径53,同样地在碰到对位辊对49后停止。 
然后,对应于中间转印带19上的合成彩色图像的时机来转动对位辊对49,并且片材被送入到中间转印带19和二次转印装置22之间后,在二次转印装置22处转印后,就在片材上一起地记录了全彩色图像了。图像转印后的片材由二次转印装置22搬送后被送入定影装置25,在定影装置25处经过加热加压后转印图像得到定影,之后通过切换爪55进行片材搬送路径切换后进入片材反转装置28,在那里反转后再次被引导去转印位置,其背面里也记录了图像之后,就通过排出辊26被排出到排纸盘27上。另一方面,图像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19通过中间转印体清洁装置17来除去图像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9上的残留调色剂,并通过串列式图像形成部20准备下一次的图像形成。 
图3所示是本发明所涉及的、作为媒体补充装置的调色剂补充装置10的概要构成。在图3中,符号58代表显影装置。显影装置58是双成分的显影器,其内部里储藏了调色剂和载体混合后的显影剂。在这种显影装置58中,因为随着图像的形成,作为媒体的调色剂会被消耗,所以就需要对消耗的调色剂部分进行补充。对于调色剂补充控制,虽然提案有各种方法,一般的有对调色剂和载体的混合比进行检测,或对感光体鼓40上形成的图样图像的浓度进行检测,并根据该检测结果来输出调色剂补充信号。 
在显影装置58上,设置了吸引收纳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内的调色剂的吸引机构的、作为一个媒体搬送泵的单轴偏心螺杆泵(以下称为粉体泵80)。该粉体泵80包括了形成由橡胶等弹性部件作成的双间距的螺旋槽的雌螺纹形定子82,和在该定子82内自由转动地被嵌入地插入的、由金属或树脂等作成的雄螺纹形转子81。该转子81通过弹簧销等连接到驱动轴84里,通过驱动轴84的转动而被转动驱动。定子82的周围被固定在箱体(case)85里的支持部件83覆盖,在该支持部件83的内周面和定子82的外周面之间设有间隙。 
补充到显影装置58里的调色剂被收纳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里,粉体泵80和调色剂收纳容器70通过作为构成补充路径的管状部件的调色剂软管86来连通。通过这些粉体泵80和调色剂软管86构成了媒体搬送装置300。调色剂软管86只要是具有托盘1的拉出量以上的松弛的管状,就无论其种类是什 么,但是,如果以可以弹性变形,即具有柔性的软管来构成,调色剂收纳容器70和显影装置58之间的关系的限制就会消失,设计自由度就会大幅增加。另外,作为柔性的软管,优选使用的是具有良好的耐调色剂性的橡胶材料,例如是聚氨酯、腈、EPDM等。在位于调色剂收纳容器70一侧的调色剂软管86的端部里,设置了作为媒体接受部的调色剂接受管嘴91,其与设置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里的媒体排出部的金属口部件71连结。 
粉体泵80的配置不限于设置在显影装置58里的方式,因为也可以配置在调色剂软管86的途中,所以也可以是配置在调色剂接受管嘴91一侧和托盘1里。即,在调色剂软管86的途中,也包括了显影装置58或托盘1。 
在这种构成的调色剂补充装置10中,当显影装置58的调色剂被消耗时,粉体泵80就转动并产生吸引压力。吸引压力介由调色剂软管86传递到调色剂收纳容器70里后,调色剂就通过金属口部件71、调色剂接受管嘴91和调色剂软管86被吸入到粉体泵80里后补充到显影装置58里。这时,只要将粉体泵80至调色剂收纳容器70为止基本维持在密闭状态里,就能够将吸引力没有浪费地传递到调色剂里。还有,在这里,是以一个调色剂补充装置10为例来说明的,调色剂补充装置10被配置在分别收纳了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等各色调色剂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Y、70M、70C、70K和各色的显影装置58之间。因为各个调色剂补充装置10或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构成相同,所以在说明时省略了用于识别调色剂颜色的Y、M、C、K的符号。在图2中,仅显示了对应于黄色的调色剂补充装置10,并且为了图面的简易起见而省略了其他部分。 
根据这种调色剂补充装置10的构成,通过粉体泵80和调色剂软管86,即使在远离显影装置58的位置也能够进行调色剂的搬送,由此因为增加了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配置的自由度,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交换作业时,在能够减少设置在有问题的地方、从而减轻用户的负担的同时,还能够容易地将大容量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安置到托盘1里。另外,因为调色剂软管86具有松弛,所以即使对托盘1进行拉出和推入操作,也能够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金属口部件71和设置在托盘1里的调色剂接受管嘴91维持在连结的状态里,从而就能够防止调色剂的泄漏。作为媒体搬送泵,也可以采用公知的隔膜泵,而不是单轴偏心螺杆泵。 
接着,使用图11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彩色复印机的特征构成进行说明。 
本发明所涉及的彩色复印机相对于复印机本体100可以在拉出的拉出位 置和被推入的安置位置之间自由移动,包括有:托盘1,其可以从上面来分别收纳内部收容有各色调色剂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Y、70M、70C、70K;调色剂接受管嘴91,其被配置在托盘1的安装位置侧里,与设置在各调色剂收纳容器里的金属口部件71连结;移动促进机构2,其从下面接触收纳在托盘1里的各调色剂收纳容器后,使得该各调色剂收纳容器内的调色剂向金属口部件71侧里移动。调色剂接受管嘴91和移动促进机构2设置在托盘1里。 
托盘1在其四边里包围有侧壁1A-1D的同时,底部里配置了底板1E,如图1所示地,仅有上方是开放的。托盘1相对于形成在复印机本体100的水平方向里的托盘收纳空间部101,可以在水平方向里自由装卸地插入。图中箭头C代表将托盘1推入托盘收纳空间部101内,向安装位置里移动的安装方向;箭头D代表从托盘收纳空间部101将托盘1拉出的拉出方向;符号F代表托盘的纵深方向。在位于拉伸方向D侧的侧壁1A里,形成有后述的操作者M放手的把手部89。在本方式中,以把手部89的位置侧作为托盘1的跟前侧,以侧壁1C的位置侧作为托盘里侧。还有,侧壁1B和侧壁1D的位置方向作为平面图中与拉出方向D正交的托盘宽度方向E。 
托盘1的内部如图11所示地,通过配置在托盘里侧的隔离壁8、8、8而划分成四个区域。在被划分的区域R1-R4里,分别收纳有调色剂收纳容器70Y、70M、70C、70K的先端侧。在被划分的区域R1-R4里,分别配置了对应于各调色剂收纳容器的调色剂接受管嘴91。各调色剂接受管嘴91被配置在当拉出托盘1时,站立在复印机本体100的正面里的用户能够从上方对调色剂接受管嘴91进行目视确认的位置里(从复印机本体100的正面的侧面下方露出的位置)。 
在本方式中,因为图像形成装置是全彩色对应机器,是将四个调色剂收纳容器70Y、70M、70C、70K收纳在托盘1里的方式,但在以黑色单色来印刷的黑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就仅有收纳了黑色调色剂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K被收纳(安装)在托盘1里,因而可以使托盘1在宽度方向里变窄。因此,在单色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可以在收纳有小尺寸的片材的供纸盘的剩余空间里收纳调色剂收纳容器后,变成调色剂收纳容器和片材的共有托盘。另外,也可以是在同一段里并列地设置两个小尺寸的托盘2,并将其中一方作为调色剂收纳容器用托盘,将另一方作为片材用托盘。因为各调色剂收纳容器的构成是相同的,所以下面以省略用于识别调色剂颜色的Y、M、C、K的符号来说明。 
调色剂收纳容器70如图4所示地,包括有:媒体收容部72,其至少有一 部分是由可挠性材料构成的袋状,在收纳调色剂时呈长方形状;金属口部件71,其与配设在位于复印机本体侧的托盘1的里侧1C里的调色剂接受管嘴91连结;带部73,其设置在媒体收容部72里,由图6至图8所示操作者M握持,相当于把持部;罩盖74,其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为单体的时候,与金属口部件71卡止后防止调色剂的飞散。该罩盖74在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载置安装到托盘1里的时候被取下。在图4中,箭头A代表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容器长边方向,箭头B代表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宽度方向。 
金属口部件71如图4、图5所示,被设置在作为媒体收容部72的一方的端部的先端72a(调色剂收纳容器的先端)里。金属口部件71是在截面为L字状的基底部分71A里形成有筒状部分71B的构成,在筒状部分71B的中央里形成排出口71C,在筒状部分71B的外周面里形成有雄螺纹71D。在雄螺纹71D里拧入内侧形成有雌螺纹的图4所示的罩盖74。 
媒体收容部72的先端72a如图5所示地,装入托盘1的安装方向侧即是位于托盘1里侧的容器侧面。在先端72a里形成有开口部72C。金属口部件71使得排出口71C和开口部72c重叠地被固定在先端72a里。在排出口71C里插入有形成在金属口部件71里的阀盒75。阀盒75包括从筒状部分71B的底部开始延伸的两根横条,和与该横条的底部的反对侧的端部连接的环部。在阀盒75的内部,插入有对开口部72c进行开关的阀体76。详细来说是,阀体76包括栓部,其位于排出口71C侧里,呈圆筒状,直径比排出口71C大0.5mm-1mm左右;和杆部,其由从栓部延伸、直径小于栓部的圆柱构成,位于栓部的反对侧里的端部被插入并保持在上述的环部里;法兰部(凸盘部),其位于杆部的先端,具有比环部的孔要大的凸缘。该阀体76配置有压缩螺旋弹簧77,其在阀盒75中被支持为可以作往复移动,被杆部插入后,通过被压缩在栓部和环部之间,就对开口部72c施加了朝向关闭方向的力。 
因此,当调色剂接受管嘴91从排出口71C插入时,阀体75通过调色剂接受管嘴91的先端被压入到媒体收容部72内,开口部72c即被打开。在该状态下,通过启动调色剂补充装置10,媒体收容部72内部的调色剂就可以被吸引了。另外,符号71E表示由海绵等形成的密封部件,当管嘴插入时与调色剂接受管嘴91之间不形成间隙,并且在媒体收纳容器70为单体的时候,通过阀体的栓部而无间隙地密闭。 
图4所示带部73包括第一带73A和第二带73B,第一带73A被设置在媒 体收容部72的容器长边方向A的后端72b侧里,第二带73B被设置为从位于容器长边方向A先端72a向后端72b侧延伸。 
带73A是短带,其在媒体收纳容器70的宽度方向B里延伸,两端被固定在媒体收容部72。带73B是长带,其在媒体收纳容器70的容器长边方向A里,一端在先端72a侧,另一端靠近后端72b,分别被固定在媒体收容部72里。 
作为金属口部件71的树脂材料,有聚苯乙烯、高冲压(high impact)聚苯乙烯、聚丙烯、PET、ABS及金属等,如果与袋部采用相同材质或相同系列,两者就容易粘着,另外,材料再利用也会变得容易。 
作为媒体收容部72和带73A、73B的材质,可以采用由聚酯、聚乙烯、聚氨酯、聚丙烯、尼龙等构成的树脂片材或页纸等。容器本体的材质可以采用单层或不同种类材料的多层加工,更进一步地是纸上涂层树脂后像牛奶盒那样的材质。在多层的时候,如果将其中一层采用铝层,就能够发挥防湿效果,从而可以抑制内部的调色剂的含水作用。 
在两层都由树脂构成的时候,以采用不易因外部的压力而破损的材质为好,对于内侧优选采用聚乙烯那样的柔性材质,对于外侧优选采用尼龙树脂那样的硬性材质。 
更进一步地,如果在柔性材料里镀铝等后使其含有带电防止剂,就能够作为抗静电的对策。镀铝除了防静电效果之外,还具有上述的防湿效果。对于柔性材料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由于太厚的话会失去上述柔软性的优点,以及太薄的话充填有调色剂的部分垂落后使得调色剂的排出不能充分进行,所以最好是在20μm至200μm之间,更好的是在大约80μm至500μm。 
媒体收容部72为了形成规定的容器的形状,可以通过热封法(heat sealing process)等来粘结预先准备的多张柔性材料片后,形成有接缝的容器,当柔性材料是塑料树脂时,通过管压法(tube extrusion process)一体成型后,形成没有接缝的规定的形状。如上所述,媒体收容部72包括了其全体不是由柔性材料形成,而只是部分由刚性材料形成的情况。 
具有这种可挠性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虽然具有良好的再利用性,但因为其刚性低,容器形状不易固定,所以存在着操作者M难以用手拿住的问题,而因为设置了带部73,即使容器形状变形也能容易地拿住,从而能够方便地进行使其收纳到托盘1里的动作。 
即,作为用户的操作者M在使用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情况下,在搬运时, 如图6所示地,以稍微弯腰的姿势就能够抓住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先端和后端的带73A、73B来提起。所以即使是调色剂收纳体积在2立升以上的大容量的容器,也能够简单地搬运。从调色剂排出性的观点来看,因为需要包含一定的提高流动性的空气来降低密度,所以容器本身的体积就必须更大型化。这样就会因处于软绵绵的状态后没有固定的形状而导致难以搬运,但是,通过设置带73A、73B后,就能够简单地搬运了。尤其是作为长带的带73A,在搬运和将金属口部件71对准到托盘1内的调色剂接受管嘴91里时,通过变化握持位置(进行位置对准时,拿住调色剂排出口附近),就能够同时满足搬运性和安装性。 
作为带部73的构成,并不局限于图6所示的带73A(短带)和73B(长带)的配置或组合。如图7所示的方式,也可以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先端72a和后端72b附近,分别设置带73A(短带)。即,图7所示的带部73的构成是在位于容器长边方向A的媒体收容部72的两端的先端72a和后端72b侧里分别设置73A(短带)。因此,虽然可挠性材料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具有良好的再利用性,但其刚性低,容器形状不易固定而造成难以用手拿取,通过在容器的两端里分别设置带73A,即使是形状变形,或容量增大至具有一定重量时,也能够容易地提取,并方便地进行将其收纳到图像形成装置里的动作。还有,反过来通过利用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柔软性,特地在容器长边方向里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一折为二成肩膀宽度后,就可以在伸展手肘的轻松状态下来搬运了。 
作为带部73的构成,也可以是如图8所示的仅设置长带的带73B。此时,在位于容器长边方向里的媒体收容部72的先端72a和后端72b里,分别固定有带73B的两端。 
通过这种构成,虽然可挠性材料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具有良好的再利用性,但因其刚性低,容器形状不易固定而造成难以用手拿取,通过将带73B的两端固定到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两端里,操作者M就能够将带73B挂在肩上以单手来搬运,所以,即使是形状变形或容量大重的情况下,也能够方便地搬运。另外,因为可以自由地使用另一只手,在拉出托盘1时,就能够不放下调色剂收纳容器70而容易地进行收纳动作。更进一步地,在安装到托盘1里时,只要拿住带73B的两端附近,在托盘内使后端72b浮起,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挪动的同时,使先端72a侧的金属口部件71对准调色剂接受管嘴91即可(参照图15(a)及15(b))。无需多言,对于图6的调色剂容器,也可以将长带73B挂在肩上进行搬运。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将长带一分为二,像裤子的皮带(waist  belt)那样设置用于调节长度的带扣部和多个通过带扣的卡子(pin)的孔,从而在用肩背和安装到托盘里的时候进行长度的调节。 
下面对于调色剂接受管嘴91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在位于托盘1的安装方向C的里侧,配置了对应于各色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金属口部件71的四个调色剂接受管嘴91。因为各调色剂接受管嘴91的构成相同,所以参照图5仅对一个管嘴的构成进行说明。 
调色剂接受管嘴91如图5所示,包括有:管嘴本体911,其从作为托盘1的载置面的底板1E向托盘内突出后,通过插入到金属口部件71里卡止后成为卡止的一侧;和接续部912,其在与管嘴本体911的反对侧的底板1E的外侧里,相对于管嘴本体911被支持为可以自由转动。管嘴本体911是管材,包括大致垂直于底板1E的基底部911A和相对于基底部911A被折曲为大致直角后处于水平状态的插入部911B,并被固定在底板1E里。接续部912也是夹持部,当插入调色剂软管86的端部后,通过橡胶带等防止脱落地安装。 
插入部911B被配置为朝向托盘1的箭头C所示的托盘拉出方向。在插入部911B里,贯穿地安装有成为与金属口部件71之间的卡止部的盖子98,盖子98以插入部911B为轴,被固定为可以转动。在插入部911B里,对盖子98在安装方向C上的位置进行限制的止挡块911C形成在盖子98的前后里。盖子98与单体时的罩盖74的直径相同,并在内侧里形成有相同间距的雌螺纹。 
通过这种构成,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载置在托盘1里向安装方向C移动后,来将插入部911B插入到金属口部件71的排出口71C里。然后,通过将盖子98拧到螺纹槽71D里,就能够使调色剂收纳容器70固定到托盘1上了。 
采用这种调色剂接受管嘴91的构成后,如后所述地,即使用上推部件3来使调色剂推压管嘴内,并因其反作用而产生调色剂收纳容器70脱离调色剂接受管嘴91的作用,也因为金属口部件71通过和盖子98的缔结而被保持在托盘1里,所以就能够防止因调色剂收纳容器70从调色剂接受管嘴91脱开后导致的调色剂飞散。 
还有,由于接续部912部分是自由转动的,在将托盘1推入到安装位置里时,松弛的调色剂软管86和接续部912之间不会顶撞,从而能够良好地进行托盘1的移动,即操作性好。 
图9、图10所示是金属口部件的构成为不同的调色剂收纳容器。 
调色剂收纳容器701的金属口部件710如图10所示地,和媒体收容部72 内连通的排出口711A的截面形成为L字状,通过使阀体76在图10中沿垂直于安装方向C的方向里移动,就可以对排出口711A进行开关了。即,排出口711A是由与媒体收容部72内连通的调色剂导入部711Aa和与调色剂导入部711Aa连通的调色剂落下部711Ab构成的。在本方式中,调色剂导入部711Aa在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1载置到托盘1里时形成为大致水平状态,而调色剂落下部711Ab形成为大致垂直状态。在调色剂落下部711Ab的上部里,阀盒750被形成为与调色剂落下部711Ab相连。阀盒750是将与图5中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媒体收容部的长边在同一方向延伸的阀盒75,相对于所述长边在正交方向里竖立后形成的,横条、环等的构成都与阀盒75相同。在调色剂落下部711Ab里,与图5中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媒体收容部的阀体76相同的部件在上下方向里被支持为可以移动,并通过插入在阀盒750内的压缩螺旋弹簧77(与图5相同),在关闭调色剂导入部711Aa和调色剂落下部711Ab的方向里施力。阀体76的冲程长度(stroke)是被调色剂接受管嘴91A推压后向图10上方里移动时,调色剂导入部711Aa和调色剂接受管嘴91A可以连通的量。 
作为对应于具有这种金属口部件711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1的调色剂接受管嘴的构成,如图10所示地,不包括图5中的插入部911B,而是将从托盘1的底板1E向上方突出的管状的一部分被开口的管嘴本体911D作为插入部后来构成调色剂接受管嘴91A。 
在这种构成中,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1安装到托盘1里时,是在管嘴本体911D和调色剂落下部711Ab的位置对准以后,从上方来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1载置到托盘1里的。这样,管嘴本体911D进入调色剂落下部711Ab内后将阀体76上推后,调色剂导入部711Aa和管嘴本体911D的开口部连通。在本方式的情况下,在媒体收容部72和金属口部件711的连结部处,相对于媒体移动方向以某一角度来突出的卡止部是由管嘴本体911D构成的。 
采用这种调色剂接受管嘴91A和金属口部件711的构成后,即使通过后述的上推部件3来将调色剂推压到管嘴内,并因其反作用力而使得调色剂收纳容器701试图从调色剂接受管嘴91A脱开,因为通过金属口部件711和管嘴本体911D的插入状态的结合而被保持在托盘1里,就能够防止调色剂收纳容器701从管嘴本体911D脱开后导致的调色剂飞散。另外,即使是在图10所示的管嘴方式中,与图5所示情况相同地,也可以在与管嘴本体911D为反对侧的底板1E的外侧里,设置相对于管嘴本体911D被支持为可以自由转动的接续部912。 
在图10所示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1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带73A安装在阀盒750和容器的后端72b里。此时,从上方瞄准竖立设置在托盘1内的管嘴本体911D来将金属口部件711放入时,就会使安装变得容易。 
对于在托盘1内对调色剂收纳容器701进行的位置确定,如图9所示地,在位于托盘1的宽度方向E的金属口部件711的侧面711a、711b里分别形成半圆弧状的槽部715、715,并通过在托盘1上设置可以插入这些槽部715、715的位置确定销716、716后就能够实现。 
下面,参照图11至图14来对移动促进机构2的构成进行说明。 
移动促进机构2包括有:上推部件3,其连动于将托盘1向安装位置里插入,在与调色剂接受管嘴91相反侧的托盘跟前侧里,能够从下方使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媒体收容部72在上推方向里移动;由弹性部件构成的压缩螺旋弹簧4,其将上推力施加到上推部件3里;上推动作控制机构,其在托盘1从最大拉出位置到安装位置的移动途中,对上推部件3的上推动作进行限制,当托盘1位于安装位置里时,通过与配置在复印机本体100侧里的凸轮导轨103、103的互动来开放上推动作。然后,这些上推部件3、压缩螺旋弹簧4、上推动作控制机构等都设置在托盘1里。 
上推部件3是配置在位于托盘里侧的隔离壁8和托盘跟前侧的侧壁1A之间的上推部件,包括基板3A和竖立设置在基板3A的宽度方向里的一对侧板3B、3C。各调色剂收纳容器70被载置在该基板3A上。上推部件3由金属或树脂等形成,并以不因压缩螺旋弹簧4的按压而变形为好。 
在位于托盘里侧的侧板3B、3C的上部里,形成有在同轴线上的销子10A、10B,其可以转动地插入在分别形成于托盘1的侧壁1B和侧壁1D里的支持孔9A、9B里。上推部件3通过将销子10A、10B插入到支持孔9A、9B里,就以销子10A、10B为中心,可以上下摇动地被支持在托盘1里了。 
在位于基板3A的托盘跟前侧的后端3A1里,形成有从基板3A向宽度方向E里突出的突起11A、11B。在该突起11A、11B的下方里,配置了固定于基板3A里并在宽度方向E里延伸的棒12。该棒12是为了维持基板3A的平面性而设置在突起11A、11B的背面里的,如果仅靠基板3A本身就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不会发生扭曲等,从而可以确保调色剂容器载置面的平面性的时候可以省略。 
这些突起11A、11B和棒12的两端被穿插在形成在托盘1中相向而对的侧壁1B、1D里的圆弧状的长孔13A、13B里,上推部件3的摇动范围就得到限制。 
压缩螺旋弹簧4如图13、图14所示,其一端被固定在托盘1的底板1E里,被安装在底板1E和基板3A之间,并被配置为以销子10A、10B为中心,使得基本3A的后端3A1如图14所示地向上方抬起。 
在本方式中,压缩螺旋弹簧4在宽度方向E里的一直线上配置了三个。弹簧的弹力被设定为如下,即,当调色剂收纳容器70内的调色剂量为充满而重(新品的时候)的时候,并且托盘1位于安装位置里时,如图15(d)所示,压缩螺旋弹簧4能足够抬起调色剂收纳容器70,使得媒体收容部72与位于调色剂收纳空间101的上部里的本体侧最高面102抵接。只要确保了该弹簧力,压缩螺旋弹簧4的个数或配置就可以自由地设定。即,在本方式中,即使载置在上推部件3里的调色剂收纳容器全部为充满,因为设定了能够将上推部件3抬起的弹簧力,通过补充动作,随着被收纳的调色剂量慢慢地减少,就能够将媒体收容部72推压到位于托盘1的上方里的本体侧最高面102里。本体侧最高面102配置在被推入复印机本体100里的托盘1的上方里,构成了将上推部件3上推的媒体收容部72,夹在上推部件3之间进行压缩的压缩部。 
如图11、图12所示,在托盘1的侧壁1B和侧壁1D的一侧里,配置了在托盘纵深方向F里的一对长杆61、62。在杆61、62的位于托盘里侧的先端61A、62A里,向宽度方向E突出地设置了与凸轮导轨103、103(参照图12)抵接的导向销63A、63B。杆61、62通过可以自由转动地被支持在侧壁1B和侧壁1D里的上推部件3的销子10A、10B,分别被支持为可以自由摇动,位于托盘跟前侧的杆61、62的后端61B、62B被配置为可以抵接到从长孔13A、13B向宽度方向E里突出的突起11A、11B的上方里。在杆61、62里,与压缩螺旋弹簧4的弹簧力相抗地,在后端61B、62B处将突起11A、11B下压的方向里,作用有对杆61、62进行赋能的施加力。该施加力的一端被卡止在后端61B、62B和杆的摇动中心之间,另一端通过卡止在托盘1侧里作为赋能机构的拉伸螺旋弹簧64A、64B来被施力。 
上推部件3通过该杆61、62和被施加到杆里的施力,在托盘1被拉出的状态下,如图13所示地,后端3A1被保持为位于底板1E侧里。然后,当杆先端的导向销63A、63B通过凸轮导轨103、103被下压时,就如图14所示地,杆61、62与拉伸螺旋弹簧64A、64B的施力相抗地在反方向里转动,随之而来的是突起11A、11B也通过压缩螺旋弹簧4的上推作用而上升。该移动直到媒体收容部72的后半部分被夹入到本体侧最高面102和上推部件3之间,上推 部件3的上升停止为止。在该状态下,因为媒体收容部72的内压上升,并且排出口71C形成为向下倾斜的姿势,所以就能够顺利地进行调色剂的排出了。通过调整凸轮导轨103、103的高度,杆61、62的后端61B、62B能够上升到比媒体收容部72被夹住、突起11A、11B上升到顶的位置更高的位置里。由此,因后端61B、62B对突起11A、11B的下压作用就被解除,随着图像形成导致的媒体收容部72的体积的减小,通过压缩螺旋弹簧4的上推作用,上推部件3的倾斜就更为快速。即,随着调色剂的剩余量的减少,因为更快速的倾斜,就能够使得调色剂持续地向金属口部件71移动,从而到使用的最后为止还能够维持调色剂的排出性。 
凸轮导轨103、103如图12所示,被设置在分别与侧壁1B和侧壁1D相向而对的托盘收纳空间101的侧面101A、101B里。通过凸轮导轨103、103的对上推部件3的上推限制的解除开始时期,即用于下压导向销63A、63B的凸轮导轨103的凸轮面(倾斜面)的开始位置以设定为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金属口部件72和调色剂接受管嘴91连结时的托盘1的安装位置,或该位置之前能够解除为好。这是因为上推部件3在距离安装位置还有距离的位置处被上推时,在以本体侧最高面102按压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同时,托盘1的移动距离变长,因滑动摩擦而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里引起损坏。 
在本方式中,上推动作控制机构包括突起11A、11B,和棒12,和杆61、62,和拉伸螺旋弹簧64A、64B。 
在该构成中,在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新安装到托盘1里时,如图15(a)所示,操作者M握住把手部89,将被推入到调色剂收纳空间部101内的托盘1沿拉出方向D拉出后,移动到最大的拉出位置里。最大拉出位置是指托盘1的先端位于调色剂收纳空间部101内,并且即使没有操作者M的扶持,托盘1也能通过自力来被支持的位置。然后,当托盘1位于该位置里时,因为调色剂接受管嘴91露出在调色剂收纳空间部101外,所以操作者M能够从外侧进行目视。由此,从托盘1上方,通过操作者M对调色剂接受管嘴91和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金属口部件71的卡止动作的目视确认性得到很大改善。还有,导向销63A、63B如图16(a)所示地,不与凸轮导轨101的凸轮面103A接触。 
调色剂收纳容器70如上所述,因为是可挠性材料而容易松弛,所以难以对调色剂接受管嘴91和金属口部件71进行卡止。但是,如图15(a)所示地,因为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里采用了大致平行于容器长边方向而安装的带 73B(长带)和安装在金属口部件71相反侧的端部里的带73A(短带),就变得容易拿取了。还有,从操作者M来看,托盘1位于朝下看的位置里,通过设置上述的配置和构成的带,操作者M就能够自然地从容器上方来握持调色剂收纳容器70,并能够容易地将其收纳到托盘1里。被收纳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如图15(b)所示地,在托盘1内是在抬起其后端72b的同时向调色剂接受管嘴91挪动的,并将金属口部件71和调色剂接受管嘴91的先端卡止后使其连结。这时,如果握住带73B(长带)的调色剂排出口附近,就会更容易靠近。 
被收纳到托盘1内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先端侧虽然是被直接载置在由图11所示隔离壁8划分的区域R1至R4的底板1E上,但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一侧如图13所示地,是被杆61、62压下后载置在上推部件3上的。由此,因为在载置时没有摇晃,所以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放置较好,如图15(b)所示地,因为在朝向调色剂接受管嘴91挪动时也容易移动,所以其安装性也好。 
接着,将安装了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托盘1向图15(c)所示的安装方向C推入时,托盘1就向调色剂收纳空间部101内移动。这时,上推部件3如图16(b)所示地,因为设置在杆61、62先端里的导向销63A、63B在与凸轮导轨103、103抵接之前处于被压下的状态,所以调色剂收纳容器70不会钩挂到本体侧最高面102里,托盘1也因而能够得以顺利地移动到安装位置里。 
托盘1继续移动后,如图16(c)所示地,导向销63A、63B与凸轮导轨103、103卡止时,导向销63A、63B通过凸轮导轨的凸轮面103A被下压。通过该作用,因为杆61、62在将后端61B、62B抬起的方向里转动,所以如图15(d)所示地,因杆后端61B、62B而被限制了向上方移动的上推部件3通过压缩螺旋弹簧4的弹簧力被上推。于是,调色剂收纳容器70通过上推部件3,只要是媒体收容部72的后半部分被上推。由此,上推部件3因为随着调色剂收纳容器70内的调色剂被排出而被压缩螺旋弹簧4向上推压,其朝着金属口部件71的倾斜就变大,所以,即使被收纳的调色剂变少,也能够维持排出性。 
即,在将托盘1推入到安装位置里时,因为上推部件3是从位于媒体排出部相反侧的媒体收容部72的下方来上推,使得媒体收容部72在垂直方向里弯曲地变形的,所以媒体收容部72的调色剂通过自重而落下,无需使用以往的螺杆等的搬送机构,就能够将调色剂向金属口部件71移动,因而即使是可挠性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也能够提高调色剂的排出性。 
更进一步地,当上推部件3被上推时,媒体收容部72就被夹在上推部件3和本体侧最高面102之间,因为可以利用具有可挠性的媒体收容部72的壁来提高容器的内压,所以就能够更加提高调色剂的排出性。 
另一方面,即使上推部件3被上推,因为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前半部分被分别载置在区域R1至R4内的底板1E上,而保持大致的水平状态。由此,当调色剂为充满时,调色剂对金属口部件71侧的移动较少,在金属口部件71一侧的调色剂就不会发生凝集,从而就能够抑制调色剂凝集而导致的吸引不良的发生。 
在图11至图14所示的移动促进机构2中,虽然是将对杆61、62施力的拉伸螺旋弹簧64A、64B配置在后端61B、62B和杆的摇动中心之间,但也可以如图17所示地配置成,将弹簧的一端卡止在先端61A、62A和杆的摇动中心之间,将拉伸螺旋弹簧64C、64D的另一端卡止在托盘1里。这时,凸轮导轨1030的凸轮面与图16所示进行上下相反地配置,并在安装位置跟前使得凸轮面形成为向下下降。 
通过该构成,就如图17(a)所示地,在将托盘1拉出的状态下,因为导向销63A、63B是搁在凸轮导轨1030上的情况下杆61、62被压下的,其结果是,上推部件3的载置有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面被维持在水平里。由此,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安装就变得容易了。在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收纳到托盘1里,并如图17(b)所示地进行推入托盘1的操作时,从导向销63A、63B移动到安装位置跟前的凸轮面向下的倾斜面里开始,杆61、62的后端61B、62B通过拉伸螺旋弹簧64C、64D和由设置在上推部件3的下方里的压缩螺旋弹簧4经过上推部件3的两侧的突起11A、11B而传递来的上推力,就被推向上方。由此,如图17(c)所示地,当托盘1到达最终的安装位置里时,媒体收容部72的后半部分被夹在本体侧最高面102和上推部件3之间,上推部件3的上升就停止了。在该状态下,因为媒体收容部72的内压上升,并且朝向排出口71C形成了向下倾斜的姿势,所以就能够顺利地进行调色剂的排出。 
因为图像形成而是的调色剂被消耗时,夹在本体侧最高面102和上推部件3之间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体积就会减小。如此,上推部件3因为压缩螺旋弹簧4的作用而进一步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媒体收容部72上推,但这时,杆61、62的后端61B、62B通过拉伸螺旋弹簧64C、64D的上推作用,为了不妨碍上推部件3的两侧的突起11A、11B的进一步上升,而通过拉伸螺旋弹簧 64C、64D已经被抬到更高的位置里,所以,杆61、62的后端61B、62B就不会干涉到突起11A、11B,从而在途中妨碍上推作用。由此,因为随着调色剂余量的减少而使得倾斜更大,就能够使得调色剂继续向金属口部件71移动,从而能够到使用的最后为止来维持调色剂的排出性。 
下面,对于托盘1的背面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18所示,在托盘1的底板1E里,安装了调色剂接受管嘴91,而在调色剂接受管嘴91安装时被划分的区域R1至R4的背面侧里,当托盘1位于安装位置时,形成有收纳调色剂软管86的管状部件收纳部95。管状部件收纳部95通过三个导向板96而被划分成四个收纳空间P1至P4。收纳空间P1至P4的长边形成在托盘纵深方向F里,将托盘1翻过来时的上部侧分别被盖97覆盖。由此,收纳空间P1至P4在托盘里侧被开放的状态下的收纳空间P1至P4的内部里,相对于调色剂接受管嘴91的管嘴本体911,配置了被支持为自由转动的接续部912。 
如此,在托盘1的背面里形成管状部件收纳部95后,在将托盘1从拉出状态推入到安装位置里时,连结有调色剂软管86的接续部912转动,松弛的调色剂软管86就在管状部件收纳部95的收纳空间P1至P4内被卷绕收纳。由此,调色剂软管86的钩挂减少,托盘1的插入或拉出操作得到良好的进行。 
图18所示收纳空间P1至P4内的调色剂软管86,为了说明上的方便是阶段性地显示从左向右,从开始卷绕到卷绕结束为止的状态的。实际上,同步于托盘1的安装动作,四根软管是同时被卷绕的。位于收纳空间P1里的调色剂软管86的状态是将托盘1拉出时的调色剂软管86的状态,处于没有松弛,被拉直的状态。位于收纳空间P2里的调色剂软管86的状态是将托盘1稍许推入时的调色剂软管86的状态,位于收纳空间P3里的调色剂软管86的状态是将托盘1进一步推入时的调色剂软管86的状态。位于收纳空间P4里的调色剂软管86的状态是将托盘1推入到安装位置为止的调色剂软管86的状态。 
调色剂软管86因为与托盘1的拉出或推入动作连动后,在收纳空间P1至P4内重复着卷绕和松开,考虑到耐久性,以没有压曲程度,用较大松弛来被卷绕收纳为好。另外,对于卷绕方向也以在每次重复中都向同一方向卷绕为好。因为在调色剂软管86里会形成卷绕的习性,在将托盘1向安装方向C推入并卷绕时,调色剂软管86就会自然地在宽度方向里移动而减少压曲。 
还有,在管状部件收纳部95里,如图19所示地,也可以设置作为习性施 加部的受扭螺旋弹簧87,其相对于接续部912,向调色剂软管86施加朝向收纳方向的转动习性;和作为限制部件的止挡块88,其当托盘1被拉出,接续部912抵抗受扭螺旋弹簧87的转动习性而在拉出方向里转动时,对接续部912在拉出方向里的转动进行限制。止挡块88在图19中可以是将接续部912停止在时钟7点方向里地固定在收纳空间P1至P4内。受扭螺旋弹簧87卷装在接续部912里,其一端87A卡止在接续部912里,另一端固定在收纳空间P1至P4内。 
采用这样的构成后,在将托盘1从安装位置拉出时,收纳在收纳空间P1至P4内的调色剂软管86松开后从收纳空间P1至P4内被排出,由于通过受扭螺旋弹簧87而被施加了朝向卷绕方向(即收纳方向)的卷绕习性,所以,即使被拉出来也不会松弛,因而不会造成托盘1拉出操作时的钩挂。另外,当托盘1位于最大的拉出位置时,接续部912就与止挡块88抵接而被保持在时钟7点的位置里。在该状态下对托盘1进行推入操作时,因为接续部912被配置在时钟7点的位置里,接续部912与调色剂软管86的位置无关地,通过弹簧力在图中的时针转动方向里转动。由此,调色剂软管86对应于将托盘1推入时的托盘1的移动量,一边受到张力松开,一边被收纳到收纳空间P1至P4内。由此,在将托盘1返回复印机本体100内时,调色剂软管86也不会有松弛,托盘1推入时的钩挂也不会产生,从而可以良好地进行托盘1的操作。 
在上述方式中,托盘1相对于形成在复印机本体100的水平方向里的调色剂收纳空间部101,是在水平方向里自由装卸地插入的,但是,也可以如图20所示地,采用相对于复印机本体100是将托盘里侧的托盘1的先端侧向下倾斜后来安装的方式。这时候,只要将调色剂收纳空间部101向着本体里侧向下倾斜地形成即可。 
通过这种构成,因为托盘1的底部1E为倾斜面,在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沿着该底部1E移动时,就能够容易地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设置到托盘1里,同时,因为调色剂收纳容器70内的调色剂因自重而向金属口部件71侧里移动,所以,即使是可挠性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也能够提高调色剂的排出性。这时,通过将图16所示的凸轮导轨1030、103倾斜地配置,当托盘1位于安装位置里时,就如图21所示地,通过移动促进机构2的上推部件3,仅有容器的后端72b一侧被上推。因此,无需使用螺杆等的搬送机构,即使是可挠性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也能够提高调色剂的排出性。 
作为其他方式,如图22所示地,托盘1的先端要比托盘1的后端低地来形成底板1E。采用该形状后,比起将托盘1全体倾斜地配置的情况来,因为在托盘拉出时能够减轻操作者的负担,所以就能够提高调色剂收纳容器70在交换时的操作性。还有,托盘1如图23所示位于安装位置里时,通过上推部件3,因为仅有容器的后端侧被上推,所以无需使用螺杆等的搬送机构,即使是可挠性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也能够提高调色剂的排出性。 
至此,对于图1至图23叙述的媒体收纳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是以假设图像形成所使用的媒体(调色剂)为粉体来说明的。但是,本发明并不停留在此,即使液体调色剂或墨水,也能够发挥媒体收纳容器的排出性。这种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不是电子照相装置,而是除了本发明的托盘构造以外都换成通常的喷墨打印机,调色剂接受管嘴91或91A变成喷墨打印机通常所使用的细针状,媒体收纳容器70、701的排出口71C被换成喷墨打印机通常使用的橡胶塞(通过针来开孔,当针拔去后因为压缩力而关闭的自动关闭阀)。 
下面,参照图24至图30来对调色剂凝集抑制机构的构成进行说明。 
在图24中,彩色复印机包括了凝集抑制机构150。由该凝集抑制机构150振动的媒体收纳容器既可以是调色剂收纳容器70,也可以是图9所示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1。 
凝集抑制机构150通过将振动施加到被收纳在位于安装位置里的托盘1里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里,来向设置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先端72a一侧里的调色剂金属口部件71侧里移动。当图24所示从复印机本体100拉出的托盘1位于图25(a)所示的安装位置时,凝集抑制机构150包括了可动部件151和驱动马达152,所述可动部件151从上方与调色剂收纳容器70中位于托盘拉出方向D侧里的后端72b抵接,所述驱动马达152作为使可动部件151可以在上下方向里移动的驱动机构。该托盘1因为设置了通过压缩螺旋弹簧4来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从载置状态向上方推升的上推部件3,所以,压缩螺旋弹簧4从可动部件151的相对侧开始,具有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向所述可动部件赋能的施力机构的作用。 
可动部件151如下面将要叙述的,是通过按压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同时进行转动,来将螺旋力施加到调色剂容器上部壁面里的螺纹棒,其在托盘的上下方向里延伸地被配置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上方里。当托盘1位于安装位置里时,可动部件151的一端151a抵接到被收纳在托盘1里的调色剂收纳容 器70的后端72b的上面里,同时,可动部件151的另一端151b与驱动马达152系合。可动部件151通过驱动马达152来变更转动方向后,向上方或下方移动。 
驱动马达152可以进行正反方向的转动,可以固定在位于调色剂收纳空间101上部里的本体侧最高面102一侧里。当托盘1处于被拉出的状态时,如果可动部件151位于调色剂收纳空间101内,在将托盘1向安装位置移动的时候就有可能与调色剂收纳容器70发生干涉。因此,可动部件151在托盘1位于安装位置之前,以至少能退避到不与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上面进行干涉的位置里为好。 
在托盘收纳空间101的内部里配置了对托盘1是否位于安装位置进行检测的位置检测机构153,通过该位置检测机构153检测到托盘1位于安装位置里时,驱动马达152启动后可动部件151的一端151a就下降到与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上面抵接的位置为止。该下降量也可以事先设定。还有,在本方式的情况下,当托盘1位于安装位置里时,因为通过压缩螺旋弹簧4,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侧介由上推部件3向上方移动,通过后端72b与可动部件的一端151a的压接,后端位置就被固定了。另外,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与可动部件151的一端151a抵接的部分里还设置有补正部件154。 
下面,对于具有上述构成的凝集抑制机构15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在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收纳到托盘1里,对调色剂接受管嘴91和金属口部件71系合后,将托盘1向安装方向C里推入。然后,如图25(a)、图26(a)所示地,当托盘1位于安装位置里时,驱动马达152启动后使可动部件151下降规定的量。与此同时,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也通过压缩螺旋弹簧4和上推部件向上方,即朝着可动部件151移动。因此,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通过可动部件151的一端151a和上推部件3,从上下方向里被弹性地夹住后得到固定。 
在该状态下,例如使驱动马达152作正转时,可动部件151如图26(b)所示地上升后,进行试图离开抵接位置的移动,但是,由于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通过弹簧力而被上推,所以螺纹棒的抵接依旧得到维持。正转方向的螺旋力从外部施加到调色剂收纳容器70里后,其结果是,容器上面的壁面以与螺纹棒抵接位置为中心而产生了旋涡状的褶皱。该壁面的褶皱形成的影响也传递到容器内部里,使得调色剂移动并松动。当驱动马达152反转时,可动部件151如图25(b)、图26(c)所示地下降后,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 下压。这时就会产生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漩涡褶皱,该形成的影响也传递到容器内部里,使得调色剂移动并松动。 
如此,启动驱动马达152后,螺旋力就作用到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里,附着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内壁面里的调色剂被松动,并且,空气进入调色剂和调色剂之间后使得密度变小而增加流动性,最终呈液状化。其结果是,通过上推部件3的倾斜,调色剂如液体流动地被搬送到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媒体排出部侧的金属口部件71里,因调色剂的排出性得到提高,从而能够发挥稳定的媒体排出性能。 
图27所示是凝集抑制机构的其他构成。 
图27(a)所示的凝集抑制机构160是在同一平面的水平方向里对调色剂收纳容器70进行振动。凝集抑制机构160在托盘1位于安装位置里时包括了从上方与调色剂收纳容器70后端72b抵接的可动部件161,和对调色剂收纳容器70在同一平面内移动、振动地来使可动部件161动作的驱动马达162。 
可动部件161如在托盘的上下方向里延伸地被配置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上方。当托盘1位于安装位置里时,可动部件161的一端161a抵接到被收纳在托盘1里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的上面里,同时,另一端161b与驱动马达162系合。可动部件161被驱动马达162转动后,使得调色剂收纳容器70在伸展的方向里移动,从而在同一平面内产生水平方向里的振动。 
驱动马达162可以固定在位于调色剂收纳空间101上部里的本体侧最高面102一侧里。当托盘1处于被拉出的状态时,如果可动部件161位于调色剂收纳空间101内,在将托盘1向安装位置移动的时候就有可能与调色剂收纳容器70发生干涉。因此,可动部件161在托盘1位于安装位置之前,以至少能退避到不与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上面进行干涉的位置里为好,通过与上推部件3同样的机构,与安装动作连动后进行下降和上升。根据这种构成的凝集抑制机构160,当收纳有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托盘1位于安装位置里时,启动驱动马达162后,可动部件161就会转动,从而使得调色剂收纳容器70在伸展的方向里移动,并在同一平面内将朝向水平方向的振动施加到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里。如此,启动驱动马达162后,因为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里被施加了水平方向的振动,就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里施加了张紧力,从而更能够增加对附着在内壁面里的调色剂的松动效果,并且,空气进入调色剂和调色剂之间后使得密度变小而增加流动性,最终呈液状化。其结果是,通过 上推部件3的倾斜,调色剂如液体流动地被搬送到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媒体排出部侧的金属口部件71里,因调色剂的排出性得到提高,从而能够发挥稳定的媒体排出性能。 
在图27中,虽然是通过凝集抑制机构160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在伸展方向里移动后来产生水平方向的振动,但也可以如图28所示地,通过凝集抑制机构160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在宽度方向里平行移动后,来将水平方向的振动施加到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里。 
接着,以图62来说明凝集抑制机构160的具体构成。如图62所示,凝集抑制机构160的可动部件161由通过轴16c另一端161b可以自由摇动地被支持的臂部件构成。在可动部件161的中央里设置了与凸轮165抵接的销子166。在本方式中,该臂部件的先端作为可动部件161的先端161a来与媒体收容部72的上面72c压接。凸轮165由驱动马达612转动驱动,通过该凸轮165转动后推压销子166,在本方式中,可动部件161就向图中左方向里移动。在可动部件161中与凸轮165推压方向的相反侧里,卡止有作为对可动部件161赋能的施力机构的返回弹簧167的一端。返回弹簧167的另一端可以固定在调色剂收纳空间101里。 
通过这种构成,当驱动马达162驱动时,凸轮165就会转动,从而可动部件161介由销子166而向图中左方向里移动。然后,当凸轮165继续转动,与销子166的抵接(系合)状态被解除时,可动部件161因为返回弹簧167的作用而向图中右方向里移动。通过这种可动部件161的自由摇动,媒体收容部72的上面72c就在被按压的状态下得到刮擦。 
在图62的示例中,虽然是使得可动部件161在宽度方向B里移动的,但通过将具有同样构成的可动部件161配置在容器的长边方向A里来摇动,就能够通过可动部件161在容器长边方向A里施加振动了。 
图29所示是凝集抑制机构的另一个其他构成例。 
图29(a)所示的凝集抑制机构179是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在同一平面内沿转动方向里振动。凝集抑制机构179在托盘1位于安装位置里时,设置了从上方与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抵接的可动部件171,和使得调色剂收纳容器70在同一平面内转动移动地振动的、作为可以使可动部件171移动的驱动机构的驱动马达172。 
可动部件171被配置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上方里。当托盘1位于安装 位置里时,可动部件171的一端171a抵接到被收纳在托盘1里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的上面里,同时,另一端171b与驱动马达172系合连结。当可动部件171通过驱动马达172被转动时,就在与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同一平面内转动移动地进行振动了。 
驱动马达172可以作正反两方向的转动,可以固定在位于调色剂收纳空间191的上部里的本体侧最高面102侧里。当托盘1处于被拉出的状态,如果可动部件171位于调色剂收纳空间101内,在将托盘1向安装位置移动的时候就有可能与调色剂收纳容器70发生干涉。因此,可动部件171在托盘1位于安装位置之前,以至少能退避到不与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上面进行干涉的位置里为好,在通过配置在调色剂收纳空间101的内部里的位置检测机构153来检测到托盘1位于安装位置里之后,只要启动驱动马达172后使得可动部件171的一端171a下降到与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的上面抵接的位置为止即可。 
在这种构成中,启动驱动马达171后,通过可动部件171的动作,因为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如图29(a)至图29(d)所示地在同一平面内在水平方向里转动后来振动,调色剂收纳容器70内的调色剂的移动趋于激烈,由此空气进入调色剂和调色剂之间后使得密度变小而增加流动性,最终呈液状化。其结果是,通过上推部件3的倾斜,调色剂如液体流动地被搬送到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媒体排出部侧的金属口部件71里,因调色剂的排出性得到提高,从而能够发挥稳定的媒体排出性能。 
以下,使用图63来对凝集抑制机构170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63所示,凝集抑制机构170的可动部件171由可以自由转动地支持在轴承部件173里的轴构成的。在可动部件171的另一端171b里,固定有传递齿轮176。在传递齿轮176里,啮合有通过驱动马达72被转动驱动的小齿轮(pinion gear)。在可动部件171里固定了位于调色剂收纳空间101里、由基底部件构成的园板174。在该园板174里形成有朝向媒体收容部72的上面72b延伸后压接的突片177,该突片177的先端作为可动部件171的先端171a来起作用。突片177相对于可动部件177的转动中心偏心地配置,倾斜后安装在园板174里,以从斜上方来压接上面72c。在本方式中,虽然在园板174里仅配置了一个突片177,但考虑到施加到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里的振动的程度,也可以配置两个以上。 
通过这种构成,先端171a就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在同一平面里转动移动了。然后,通过该转动移动,因为振动被施加到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里,调色剂收纳容器70内的调色剂的移动趋于激烈,调色剂的流动性就得到提高,搬送变得容易,调色剂的排出性也得到提高,从而就能够发挥稳定的媒体排出性能。 
在上述各凝集抑制机构中,通过作为移动促进机构2的构成要素的上推部件3和压缩螺旋弹簧4,来将收纳在托盘1里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朝向配置在同一容器的上方里的可动部件一侧里赋能,但是,作为凝集抑制机构的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30(a)所示地,也可以是将各凝集抑制机构的可动部件151、161、171和驱动马达152、162、172配置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下方里,将可动部件151、161、171的一端151a、161a、171a抵接到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的下面里以后,来启动驱动马达152、162、172。即使是这种方式,因为可动部件152、162、172通过各驱动马达的动作而可以移动,所以就如图30(b)所示地,能够将振动时间到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里,由此,空气进入调色剂和调色剂之间后使得密度变小而增加流动性,最终呈液状化。其结果是,通过上推部件3的倾斜,调色剂如液体流动地被搬送到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媒体排出部侧的金属口部件71里,因调色剂的排出性得到提高,从而能够发挥稳定的媒体排出性能。更进一步地,因为无需使用压缩螺旋弹簧4,所以就能够降低成本。 
还有,在将可动部件151、161、171的一端151a、161a、171a抵接到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的下面里时,因为不再需要上推部件3的构成,如图31所示地,还能够使用没有移动促进机构2的托盘180。托盘180具有开口1F来使上述一端151a、161a、171a抵接到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媒体收容部72的底面里。配置在下方里的凝集抑制机构既可以直接安装在托盘180的下部里,也可以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一侧里。在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一侧里时,为了防止上述一端151a、161a、171a在托盘拉出时退避到下方里产生干涉,以设置在安装时使其上升后抵接的升降机构为好。 
在上述各方式中,托盘1位于安装位置里时,启动驱动马达来将振动施加到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72b里,但是,凝集抑制机构并不是一直在运行,例如,也可以仅在图像形成时来启动凝集抑制机构的各方式下的驱动马达。通过这种构成,调色剂收纳容器70内的调色剂向金属口部件71的移动就不会被 过度地促进,从而就能够降低金属口部件71附近的调色剂堵塞。 
作为媒体收纳容器,除了上述以外,也可以采用具有图32至图43所示的约束部件。 
首先,参照图32至图35来对具有约束部件的媒体收纳容器的第一方式进行说明。 
图32中符号600所示的、作为媒体收纳容器的调色剂收纳容器,相对于图1所示的复印机本体100是可以自由装卸的。具体来说是与上述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701同样地,相对于托盘1或托盘180可以进行收纳和取出的。 
调色剂收纳容器600包括有:媒体收容部602,其至少有一部分是由可挠性材料构成的;接口侧部件601,其与设置在托盘1或托盘180里的调色剂接受管嘴91、91A连结,并成为收纳在内部的调色剂被排出时的媒体排出部;捆扎部件603,其被设置在媒体收容部602里,从外侧向内侧对媒体收容部602压缩地进行约束。接口侧部件601或媒体收容部602的构成或材质采用的是与调色剂收纳容器70、701或金属口部件71、711相同的阀盒、阀体。 
媒体收容部602沿着箭头A所示的容器长边方向里呈长箱体形状,位于调色剂接受管嘴侧里的前端602a的高度在图中的上下方向里变窄。接口侧部件601被配置在前端602a里。 
这里的捆扎部件603是一根带子,在容器长边方向A里延伸,作为其一部分的中央部603c被卷绕在接口侧部件601里后被设置在媒体收容部602里。捆扎部件603处于卷绕在接口侧部件601里的状态时,其两端603a、603b具有从媒体收容部602的后端602b突出的长度。这里,是将一根带子卷绕在接口侧部件61里来固定,该部分虽然没有固定,但也可以是在媒体收容部602的相互之间相对的容器外面602c、602d里,可以部分移动地安装后来固定。 
具有这种构成的捆扎部件603的调色剂收纳容器600内的调色剂用完后,在从托盘1或托盘180取下容器后进行回收,或将回收后的调色剂收纳容器600废弃时,操作者将捆扎部件603的两端603a、603b在后端602b侧交叉后,用手来进行向左右里拉伸的操作。于是,由可挠性材料构成的媒体收容部602就如图33所示地,在容器长边方向A里变形后压缩,其体积同时变小。即,媒体收容部602通过捆扎部件603从外侧向内侧压缩地被约束了。由此,调色剂收纳容器600的容积就变小了。经过这种压缩而处于容积变小的状态时,通过在后端602b处对捆扎部件603进行打结的操作后形成结扣604,调色剂收纳容 器600就被保持在压缩后容积变小的状态里了。 
作为约束部件的安装方式,也可以如图34所示地,将由两根带子构成的约束部件605、606的一端605a、606a固定到金属口部件601附近的前端602a里,并沿着媒体收容部602的表面敷设,使另一端605b、606b在后端602b侧交叉后,将另一端605b、606b突出到互相的反对侧里地设置。 
通过这种构成,操作者只要进行将约束部件605、606的另一端605b、606b向左右拉伸的操作,就可以使得由可挠性材料构成的媒体收容部602如图33所示地,从容器长边方向A开始变形压缩后来减小容积。 
作为约束部件的安装方式还可以如图35所示地,将通过一根带子构成的约束部件607横跨媒体收容部602的前端602a和后端602b地,从容器长边方向A卷绕两圈后来形成环圈部608,并将其端部607a、607b在后端602侧交叉后,将另一端607a、607b突出到互相的反对侧里地来设置。 
通过这种构成,操作者只要进行将约束部件607的另一端607a、607b向左右拉伸的操作,来使得环圈部608收缩,就可以使得由可挠性材料构成的媒体收容部602如图33所示地,从容器长边方向A开始变形压缩后来减小容积。还有,在该构成中,对端部607a或端部607b中的某一端进行牵拉操作后,因为也能够收缩卷绕在媒体收容部602里的环圈部608,所以就能够从容器长边方向A开始变形压缩后来减小容积。 
这样,通过牵拉约束部件的操作,在减小调色剂收纳容器600的全体的容积的同时,通过对牵拉后的约束部件的部分进行打结,就能够维持减小后的状态。由此,操作者在能够减少用于废弃的空间的同时,因为变小而使得移动更加容易,从而就能够减少搬送等对于环境负荷的影响程度。如此,就能够进行小型化的回收,从而提高再利用性和回收效率。 
还有,在图32至图35中,以各约束部件的端部从容器后端602b突出的状态来收纳到托盘1或托盘180里时,从各自的托盘取出时就能够通过牵拉端部来取出。由此,从作为调色剂的出口的金属口部件601来卸下容器时,因为操作者无需接触就能够卸下,所以就可以回避污染操作者的手的情况。 
下面,使用图36至图39来对具有约束部件的媒体收纳容器的第二方式进行说明。 
图36中符号610所示由媒体收纳容器构成的调色剂收纳容器在图1所示的复印机本体100里可以自由装卸。具体来说是,与前述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 701同样地,相对于托盘1或托盘180可以收纳和取出。 
调色剂收纳容器610包括有:媒体收容部612,其至少有一部分是由可挠性材料构成的;接口侧部件611,其与设置在托盘1或托盘180里的调色剂接受管嘴91、91A连结,并成为收纳在内部的调色剂被排出时的媒体排出部;捆扎部件613,其被设置在媒体收容部612里,从外侧向内侧对媒体收容部612压缩地进行约束。接口侧部件611或媒体收容部612的构成或材质的采用与调色剂收纳容器70、701或金属口部件71、711的相同。 
媒体收容部612沿着容器长边方向A里呈长箱体形状,位于调色剂接受管嘴侧里的前端602a的高度在图中的上下方向里变窄。接口侧部件611被配置在前端612a里。 
捆扎部件613是一根带子,在媒体收容部612的外面,从与容器长边方向A交差的宽度方向B来卷绕,其两端613a、613b被设置为突出于媒体收容部612的侧面612c侧。这时,捆扎部件613的一部分在位于与侧面612c相反侧的侧面612d侧里被固定。 
将捆扎部件613设置在媒体收容部612里的朝向可以不限于宽度方向B,即垂直于容器长边方向A的方向里,也可以是相对于容器长边方向A为倾斜地来设置。 
在这种构成中,在容器回收或废弃时,是将捆扎部件613的两端613a、613b在侧面612c一侧交叉后,用手在相互交叉的方向里进行拉伸操作的。这样,由可挠性材料构成的媒体收容部612就从容器的宽度方向B开始变形压缩,其容积就减小。即,媒体收容部612通过捆扎部件613是从外侧向内侧被压缩地来被约束的。因此,调色剂收纳容器610全体的容积就会减小。在这种被压缩后容积减小的状态下,将捆扎部件613在两端613a、613b侧处进行打结操作以形成图33所示的结扣后,调色剂收纳容器610就被保持在被压缩后容积减小的状态里了。 
或者是,如图37所示地,通过将媒体收容部612的先端612a向后端612b侧里压入来使其发生位移,以使得金属口部件611进入媒体收容部612里。即,使金属口部件611向着媒体收容部612的后端612b侧里进行位移。这样,媒体收容部612变形后就形成了空间部614。该空间部614只要具有能够收纳金属口部件611的容积即可。在图37中,是一直压入到配置有捆扎部件613的位置为止来形成空间部614的,但也可以不压入到该位置地来形成空间部614。 这时,只要将捆扎部件613跨越成为位移的部分的金属口部件611或空间部614地设置在媒体收容部612里即可。即,捆扎部件613的位置只要被配置在从外侧来使得至少因变形而产生的空间部614被变形即可。 
这时,将捆扎部件613的两端613a、613b在侧面613c侧交叉,用手在相互交叉的方向里进行牵拉操作后,就会如图38所示地,在形成包容部616的同时前端612a变形,从而使得变形后的空间部614从周围来覆盖金属口部件611。由此,即使媒体收容部612的容积不断减小,金属口部件611也不会露出,在可以小型化地回收来提高再利用性和回收效率的同时,可以避免污染操作者的手。 
在该被压缩的媒体收容部612里,更进一步地,将捆扎部件613绕到容器长边方向A里后,通过在后端612b侧将两端613a、613b在交叉方向里牵拉操作,就可以使得媒体收容部612从容器长边方向A开始被压缩变形,其容积进一步减小。即,媒体收容部612是通过捆扎部件613从外侧向内侧地压缩后来被约束的。因此,调色剂收纳容器610的全体的容积能够进一步减小。在这种被压缩后容积减小的状态下,通过在后端612b侧里将捆扎部件613进行打结操作以形成结扣615后,就能够使得调色剂收纳容器610保持在被压缩后容积缩小的状态里。 
如此,通过牵拉捆扎部件613的操作,在调色剂收纳容器610全体的容积缩小的同时,通过对牵拉的捆扎部件的部分进行打结,就能够维持在缩小了的状态里。因此,操作者在能够减小用于废弃的空间的同时,因为体积小而使得移动变得容易,从而就能够减少搬送等对环境负荷的影响程度。由此,能够进行小型化的回收以提高再利用性和回收效率。 
下面,使用图40至图43来对具有约束部件的媒体收纳容器的第三方式进行说明。 
图40中符号620所示由媒体收纳容器构成的调色剂收纳容器在图1所示的复印机本体100里可以自由装卸。具体来说是,与前述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701同样地,相对于托盘1或托盘180可以收纳和取出。 
调色剂收纳容器620包括有:媒体收容部622,其至少有一部分是由可挠性材料构成的;接口侧部件621,其与设置在托盘1或托盘180里的调色剂接受管嘴91、91A连结,并成为收纳在内部的调色剂被排出时的媒体排出部;覆盖部件624,其被安装为可以向媒体收容部622里移动,具有覆盖接口侧部件 621的大小。在该方式中,从外侧向内侧对媒体收容部622压缩地进行约束的捆扎部件623不是直接在媒体收容部621里,而是被设置在覆盖部件624里。接口侧部件621或媒体收容部622的构成或材质的采用与调色剂收纳容器70、701或金属口部件71、711的相同。媒体收容部622在容器长边方向A里呈长箱体形状,位于调色剂接受管嘴侧里的前端622a的高度在图中的上下方向里变窄。接口侧部件621被配置在前端622a里。 
覆盖部件624的形状类似于媒体收容部622的前端622a侧的大致形状,相对于媒体收容部622形成为在金属口部件621里半开口的袋状,通常是使得金属口部件621露出来地被安装在媒体收容部622的前端622a侧里。 
捆扎部件623是一根带子,在覆盖部件624的外面,从与容器长边方向A交差的宽度方向B来卷绕,其两端623a、623b被设置为突出于媒体收容部622的侧面622c侧。这时,捆扎部件623的一部分在位于与侧面622c相反侧的覆盖部件624的侧面624b侧里被固定。 
在这种构成中,在容器回收或废弃时,当操作者用手握住捆扎部件623的两端623a、623b,将覆盖前端622a侧的覆盖部件624向脱离前端622a的方向里移动后,就如图41所示地,覆盖部件624被反向剥离折返后形成了包含金属口部件621的空间625。此时,捆扎部件623被配置在折返后的空间625上。在该状态下,将捆扎部件623的两端623a、623b交叉,用手在相互交叉的方向里进行牵拉操作后,就会如图42所示地,空间部625变形后形成了从周围来覆盖金属口部件621的包容部626。由此,金属口部件621不再露出。因为空间部625只要具有可以收纳金属口部件621的容积即可,所以,如图41所示地,没有必要将全部的覆盖部件624折返。另外,如果没有必要将金属口部件621完全收纳,也可以到该处为止。 
在该状态下,进一步地将捆扎部件613绕到在容器长边方向A里的媒体收容部622里后,在后端622b侧,通过将两端623a、623b在交叉方向里牵拉操作,就可以使得媒体收容部622从容器长边方向A开始被压缩变形,并使其容积减小。即,媒体收容部622是通过捆扎部件623从外侧向内侧地压缩后来被约束的。因此,调色剂收纳容器620的全体的容积能够进一步减小。在这种被压缩后容积减小的状态下,通过在后端622b侧里将捆扎部件623进行打结操作以形成结扣627后,就能够使得调色剂收纳容器620保持在被压缩后容积缩小的状态里。 
如此,通过牵拉捆扎部件623的操作,在调色剂收纳容器620全体的容积缩小的同时,通过对牵拉的捆扎部件的部分进行打结,就能够维持在缩小了的状态里。因此,操作者在能够减小用于废弃的空间的同时,因为体积小而使得移动变得容易,从而就能够减少搬送等对环境负荷的影响程度。由此,能够进行小型化的回收以提高再利用性和回收效率。 
各方式所说明的调色剂收纳容器602、612、622因为没有形成特别的折线等,在以约束部件向容器长边方向A里压缩时,就如图33、图39、图43所示地,随着对容器施加的外力的方向,作不规则的变形而保持在不成样子的状态里,但也可以通过在媒体收容部里形成折线,或有意地形成刚性较弱的部分,形成折叠为一定形状或卷状后来保持。 
作为各方式中的捆扎部件,并不限定为带子,也可以使用例如至少一部分是弹性部件的橡胶带或树脂带。将这种弹性部件作为捆扎部件来使用时,捆扎部件的伸缩性上升,由捆扎部件按压住各媒体收容部的状态就不易产生变动。因此,就能够防止回收搬运或再利用处理中受到外力后产生的,容器的体积变小等条件的变化,或体积变大,或捆扎部件脱开后金属口部件露出而导致调色剂飞散。 
另外,通过将各方式的捆扎部件以与各方式所说明的媒体收容部的材质相同的材质来构成,各媒体收容部及其随环境的物性变化量就相同,从而就不需要在再利用时进行分类处理,在方便搬运或处理的同时,还能够在制造时节约能源。 
在各方式说明的调色剂收纳容器600、610、620里形成前述的带部73后,在可以小型化地回收而提高再利用性和回收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安装到托盘1或托盘180里时的操作性。 
作为移动促进机构,除了前述的以外,也可以采用图44至图60所示的移动促进机构。 
图44至图60所示的移动促进机构800、800A、800B、800C、800D、800E、800F用以促进设置在托盘里的媒体收纳容器内的媒体的调色剂的移动,该托盘在相对于作为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图1所示的彩色复印机的复印机本体100,在水平方向被拉出的拉出位置和推入的安装位置之间可以自由移动。 
在图44至图60中,托盘采用的是图84所示的托盘180A,媒体收纳容器采用的是调色剂收纳容器70,作为调色剂收纳容器,也可以采用图9、图32、 图40所示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1、600、610、620。托盘180A虽然与图31的托盘180同样地在底面1E里具有开口1G,但不同于托盘180的开口1F的是,其开口1G沿着纵深方向F里要更大。这是因为后述的移动促进机构800、800A、800B、800C、800D、800E、800F从下方,经过该开口对媒体收容部72的底面的长边方向里能够进行较大接触。调色剂收纳容器70长长地形成在容器长边方向A里,设有媒体收容部72和金属口部件71。金属口部件71被设置在媒体收容部72的前端72a侧里。然后,调色剂收纳容器70相对于托盘180A是从前端72a侧来被插入收纳的。因此,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后端就是媒体收容部72的后端72b,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表面就是媒体收容部72的表面。还有,在本方式中,媒体排出方向是指媒体收容部72内的调色剂向金属口部件71侧里移动的方向,以符号G来表示。 
下面,使用在图44至图48来说明移动促进机构800的构成和动作。 
移动促进机构800与托盘180A内的媒体收容部72接触后,来使媒体收容部72内的调色剂朝向媒体收容部72内的媒体排出口的金属口部件71侧,即媒体排出方向里移动。 
移动促进机构800设置了与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表面接触的按压部件801、802,以使得位于金属口部件71相反侧里的媒体收容部72的后端72b侧向容器内侧里变形。 
按压部件801如图45所示地,被载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托盘180A的底板1E的下方里,被配置为介由开口1G来使媒体收容部72的表面的下面72d向容器内部变形,按压部件802被配置为使得媒体收容部72的表面的上面72c向容器内部变形。因此,媒体收容部72的后端72b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0被收纳在托盘180A里的时候,处于从下方向容器内部里变形的状态。 
按压部件802被配置在收纳有托盘180A的,复印机本体100内的调色剂收纳空间101的上部102里。由此,后端72b在托盘180A位于调色剂收纳空间101内时,处于从上方向容器内部里变形的状态。 
即,移动促进机构800的构成是,相对于媒体收容部72的下面72d和上面72c,各按压部件从不同于媒体排出方向的方向来被按压,通过该按压力来进行调色剂的排出。 
如此,通过按压部件801、802,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端部72b向容器内侧里变形时,因为朝向金属口部件71的移动力是介由可挠性的容器外壁来传 递到容器内部的调色剂里的,所以,即使是在水平方向里被延伸配置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也可以无需螺杆等搬送机构,就是的调色剂向金属口部件71移动,并发挥稳定的媒体排出性能。 
如图45所示,在配置了将按压部件801、802向容器内侧赋能的按压机构的压缩螺旋弹簧803、804后,按压部件801、802相对于容器下面72d和容器上面72c就被弹性地按压了。如此,媒体收容部72被按压部件801、802加压变形后,媒体收容部72内的压力就上升。由此,因为装在里面的调色剂向没有被按压的压力低的一侧里移动,于是,即使是水平地延伸配置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也能够发挥稳定的媒体排出性能。另外,即使是下面说明的按压部件,也能够获得与朝向容器内侧按压的构成的同样的效果。 
还有,按压部件801因为被配置为从托盘180A的下方侧来接触到媒体收容部72的下面72d里,相对于滞留在水平地被收纳在托盘180A里的媒体收容部72的下部里的调色剂,从按压部件801向金属口部件71侧的移动力介由可挠性的容器外壁得到传递。由此,即使是水平地延伸配置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也能够发挥稳定的媒体排出性能。另外,即使是下面说明的按压部件,也能够获得与从托盘180A的下方侧向容器内侧按压的构成的同样的效果。 
压缩螺旋弹簧803可以安装在托盘180A的下部里,压缩螺旋弹簧804被配置在托盘收纳空间101的上面102侧里即可。作为按压机构不限定于压缩螺旋弹簧803、804,也可以是其他的机构。 
作为按压部件801、802的配置,在图44、图45中,虽然是配置在上下方向里,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夹在中间后相互地相向而对,但也可以是仅配置在某一方里。或者,即使是在设置按压部件801、802的情况下,也可以例如如图46所示地,将按压部件801靠近金属口部件71来设置。如此,在容器长边方向A(媒体排出方向G)里将按压部件801和按压部件802错开地配置后,就能够对施加到媒体收容部72内部里的压力的平衡进行变更,同时,因为金属口部件71附近的调色剂的流动性得到提高,就能够降低因调色剂的凝集而导致的金属口部件71的堵塞。 
关于按压部件的配置或数量,只要对应于调色剂流动性或媒体收容部72的材质,经适当变更后能够满足必要的调色剂排出性能即可。 
在图44至图46中,虽然按压部件801、802与容器的接触面801a、802a是半圆或抛物线的形状,但也可以是半球状的。这时,因为能够降低与上面72c 和下面72d的接触而产生的摩擦阻力,所以就能够减少因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耐久性或容器破损而导致的调色剂泄漏的发生。 
图47所示的移动促进机构800A是将在容器的宽度方向B(参照图44)以长的辊部件构成的按压部件806、807、808,沿容器长边方向A来配置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下方里。按压部件806、807、808被配置在容器后端72b和前端72a之间。 
按压部件806、807、808分别通过按压机构809、810、811被按压到下面72d里后,来使得媒体收容部72的下面72d向容器内部里变形。 
按压机构809、810、811具有这样的功能。即,通常下,是将按压部件806、807、808保持在离开媒体收容部72的下面72d的位置(离开位置)里,在任意的时机里解除该保持后,能够将按压部件806、807、808上升到对媒体收容部72的下面72d进行按压的位置里,以及使上升后的按压部件806、807、808分别回到各自的离开位置里。 
在具有这种构成的移动促进机构800A中,当托盘180A位于安装位置里来启动按压机构809时,如图47(a)所示地,按压部件806上升后,媒体收容部72的下面72d的后端侧被上推。启动按压机构810后,如图47(b)所示地,按压部件807上升后,媒体收容部72的下面72d的中央被上推。启动按压机构811时,如图47(c)所示地,按压部件808上升后,媒体收容部72的下面72d的前端72a侧被上推。然后,启动按压机构810时,按压部件806通过按压机构809返回离开位置,启动按压机构811时,按压部件807通过按压机构810返回到离开位置里。 
通过该一系列的动作,媒体收容部72内的调色剂通过分别从按压部件806、807、808受到的力,就慢慢地向金属口部件71侧(媒体排出方向G)移动了。 
在图47所示的移动促进机构800A中,是将上升后的按压部件806、807、808返回到离开位置里的,但也可以如图48所示地,不将依次上升的按压部件806、807、808返回到离开位置里。即,也可以是这样的构成,一旦被上推的按压部件不再被返回,而是持续进行按压部件依次朝着金属口部件71被上推的动作。图48(a)所示是按压机构809、810启动的状态,图48(b)所示是按压机构811启动的状态。 
然后,如图48(b)所示地,当所有的按压部件806-808被上推之后,通过 使得所有的按压部件处于没有被按压的状态,即初始状态里(未图示),所有的按压部件806-808就能够再次开始图47(a)所示的动作了。 
在移动促进机构800A中,虽然是以辊部件来构成按压部件806-808的,但也可以采用除此以外的形状,例如球体等来构成。另外,在图47、图48所示的方式中虽然设置了三个按压部件,但也可以是两个以下或四个以上的构成。还有,按压部件806-808是从托盘180A的下方被按压到媒体收容部的下面72d里的,但也可以配置在媒体收容部72的上方侧里仅对上面72c进行按压,或者设置在上下两方里,来按压到上面72c和下面72d的双方里。 
根据这种移动促进机构800A的构成,当媒体收容部72通过按压部件806-808而变形时,因为媒体收容部72内的压力上升,所以即使是水平地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延伸配置在托盘180A上,也能够发挥稳定的媒体排出性能。 
接下来,使用图49至图56对按压部件移动的移动促进机构的构成和动作进行说明。 
图49、图50所示是移动促进机构800B的概念图。该移动促进机构800B是在设置对媒体收容部72的上面72c或下面72d中的至少一面进行按压的按压部件821或按压部件822的同时,来移动按压部件821或按压部件822。即,相对于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表面,从不同于媒体排出方向G的方向来按压按压部件,通过在按压的同时移动按压部件,来进行调色剂的排出。按压部件821、822如图49所示为圆柱形状。 
这时,如果图50中的按压部件822和下面72d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小,或者即使有摩擦也没有问题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使按压部件822不转动地摩擦的同时,来移动按压部件822。圆柱形状表面的R面可以降低摩擦作用,并在容器内形成平滑的隆起壁面,并使其向排出侧里移动。当摩擦较大,或者摩擦成为问题时,通过将按压部件822构成为可以自转的构成,按压部件822就能够没有摩擦地移动了。这一点在与上面72c接触的按压部件821里也是一样的。 
图50所示是按压部件822从后端72b侧的初始位置P1移动到前端72a侧的位置P2里时的状态。按压部件822在初始位置P1中被按压到下面72d里。然后,维持着被按压的状态向位置P2移动。到达位置P2后,按压部件822与下面72d的按压状态被解除,并以非接触状态返回到初始位置P1里,在初始位置P1,即后端72b侧里重新按压到下面72d里。通过重复这种动作,就可以将媒体收容部72内的调色剂向金属口部件71侧里移动了。 
对具体的构成进行说明。移动促进机构800B如图51所示地,包括了至少从一处来将媒体收容部72的下面72d按压到容器内侧里的按压部件822,和将被按压在下面72d里的按压部件822向金属口部件71(媒体排出方向G)里移动的移动机构830。 
移动机构830包括有在容器长边方向A(媒体排出方向G)里延伸、作为驱动机构的直线电动机831;固定在直线电动机831里的移动体832;和将按压部件822安装在移动体832里的保持部件833。 
直线电动机831是使移动体832在容器长边方向A(媒体排出方向G)里的同一平面上移动的公知构成。按压部件822在宽度方向B里为长的辊部件,被自转,即自由转动地支持在保持部件833里。保持部件833由具备以任意的时机来将按压部件822相对于媒体收容部72的下面72d进行按压和分离功能的公知的接触分离机构来构成。在本方式中,按压到媒体收纳容器的表面里的按压部件822的部位是指被按压到下面72d里的按压部件822的表面822a。 
在这种构成中,当移动体832位于初始位置P1里时,保持部件833将按压部件822按压到下面72d里。以该状态来驱动直线电动机831后,移动体832向金属口部件71侧里移动,并且,按压部件822以对下面72d进行按压的状态一起向金属口部件71侧(媒体排出方向G)里移动。此时,按压部件822转动,并且,按压部件822的表面822a在转动移动的同时,以按压在下面72d里的状态向金属口部件71侧移动。 
到达位置P2后,直线电动机831停止时,通过保持部件833来使按压部件822离开下面72d。然后,这一次是在将直线电动机831向后端72b侧里驱动时,被保持为与下面72d分离状态的按压部件822从金属口部件71侧向后端72b侧里移动,并在到达初始位置P1里时停止直线电动机831。再次来移动按压部件822时,就以保持部件833将按压部件822上升后按压在下面72d里,在该状态下来驱动直线电动机831。 
图52所示是移动机构的其他方式。图52所示的移动机构840包括作为驱动源的可以正反转动的驱动马达841,和被驱动马达841转动的螺旋轴843,以及在螺旋轴843上移动的移动体842。 
螺旋轴843的一端843a被连结在驱动马达841侧里,另一端843b被轴承845支持为可以自由转动,在其外周面里形成有螺旋槽。这些驱动马达841和轴承845例如被安装在托盘180A的下部里。在本方式中,将按压部件822支 持为可以自由转动的保持部件833被固定在移动体842里。 
移动体842具有与螺旋轴843螺合的螺旋部,当驱动马达841驱动后,螺旋轴843转动时,就对应于该转动方向从螺旋轴向容器长边方向A里做滑动移动。 
在这种构成中,当移动体842位于初始位置P1里时,保持部件833将按压部件822按压到下面72d里。在该状态下,如果驱动马达841作正转驱动,螺旋轴843转动后,移动体842就向金属口部件71侧(媒体排出方向G)里移动,与此一起地,按压部件822以按压住下面72d的状态向金属口部件71侧移动。这时,按压部件822转动,并且按压部件822的表面822a在转动移动的同时,以按压住下面72d的状态向金属口部件71侧里移动。例如,当到达位置P2里后驱动马达841停止时,按压部件822就通过保持部件833离开下面22d。然后,当驱动马达841作反向驱动时,螺旋轴843就反向转动,移动体842从金属口部件71侧向后端72b侧里移动,与此同时,按压部件822被保持在离开下面72d的状态里向后端72b侧里移动,到达初始位置P1后就停止驱动马达841。再一次移动按压部件822时,就以保持部件833使得按压部件822上升后,在按压住下面72d的状态下来驱动驱动马达841。 
在设有这种构成的移动促进机构800B后,媒体收容部72通过按压部件822的按压而被加压后,容器内的压力在上升的同时,按压部件822也移动。本方式的情况下,因为按压部件822是转动的,作为按压部位的表面822a在转动的同时移动,所以就能够在下面72d的阻力较小的情况下将流动性赋予到附着在容器内侧里的调色剂里。因此,就能够在确保容器的耐久性的同时来发挥稳定的媒体排出性能。 
在图51、图52中,对按压部件822作自转的构成进行了说明,如图53所示的移动促进机构800C中的按压部件不自转,而是在与调色剂收纳容器70的表面摩擦的同时来移动的。 
移动促进机构800C如图53(a)所示地,设置有至少从一处来将媒体收容部72的上面72c和下面72d向容器内侧按压的按压部件850、851,和将被按压在上面72c和下面72d里的按压部件850、851的部位的按压面850a、851a向金属口部件71移动的移动机构860。 
按压部件850、851的按压面850a、851a为曲面,介由调色剂收纳容器70而彼此相对地被配置在容器的后端72b侧里。按压部件850被配置在托盘收 纳空间部101的上部102里,按压部件851被配置在托盘1里。 
在本方式的情况下,移动机构860包括上部移动机构860A和下部移动机构860B,当按压部件为上方或下方的某一个时,就由上部移动机构860A或下部移动机构860B来构成移动机构。 
上部移动机构860A包括可以正反转动的驱动源的驱动马达861,和被驱动马达861转动驱动的驱动齿轮862,和由驱动齿轮862转动的从动齿轮863,以及被固定在从动齿轮863和按压部件850里的支持部件864。 
下部移动机构860B包括可以正反转动的驱动源的驱动马达866,和被驱动马达866转动驱动的驱动齿轮867,和由驱动齿轮867转动的从动齿轮868,以及被固定在从动齿轮868和按压部件851里的支持部件869。 
从动齿轮863和从动齿轮868分别以轴863a、868a为中心被支持可以自由转动。因此,介由支持部件864和支持部件869而分别与从动齿轮863和从动齿轮868连结的按压部件850和按压部件851,就是以轴863a、868a为中心自由转动的。 
在该构成中,驱动马达861驱动后使得驱动齿轮862在图中的顺时针方向里转动。而因为驱动齿轮862和从动齿轮863啮合,所以从动齿轮863就在反时针方向里转动。对应于该从动齿轮863的转动,从支持部件864到按压部件850,通过在以轴863a为中心与容器的上面72c接触的同时,转动移动到图53(b)所示的位置为止,按压面850a就移动了。 
同样地,在下侧里,驱动马达866驱动后使得驱动齿轮867在图中的反时针方向里转动。而因为驱动齿轮867和从动齿轮868啮合,所以从动齿轮868就在顺时针方向里转动。对应于该从动齿轮868的转动,从支持部件869到按压部件851,通过在以轴868a为中心与容器的下面72d接触的同时,转动移动到图53(b)所示的位置为止,按压面851a就移动了。 
因此,媒体收容部72通过按压部件850、851的按压,从上下被加压后使得容器内的压力上升,同时按压部件850、851还进行移动。本方式中,因为按压部件850、851是转动的,所以按压面850a、851a在转动的同时进行移动。然后,当驱动马达861、866持续驱动时,按压部件850、851会一下子返回到图53(a)所示的位置里。由此,在停止驱动马达861、866的驱动之前,按压部件850、851以轴863a、868a为中心持续地转动。通过该按压部件850、851的连续移动,就将流动性赋予到了附着在容器的内侧里的调色剂里,在确保容 器的耐久性的同时,还能够发挥稳定的媒体排出性能。 
在这里,因为不停止驱动马达861、866的驱动,所以驱动齿轮862、867作连续的转动,但是,如果支持部件864、869是可以伸缩的构成,通过收缩,就可以使按压部件850、851不与上面72c或下面72d接触了。这样的话,也可以将驱动齿轮862、867分别反转来使按压部件850、851作往复移动后位于图53(a)和图53(b)所示的位置。 
在图53中,是将按压部件配置在容器的后端72b侧里的,为了提高调色剂的搬送性能,也可以如图54所示地,将按压部件850配置在靠金属口部件71的一侧里。还有,在配置三组以上的彼此处于对抗位置的按压部件时,只要采用将至少一个在容器长边方向A(媒体排出方向G)里错开的构成即可。 
下面,采用图55来对移动促进机构800D的构成和动作进行说明。 
该移动促进机构800D如图55(a)所示地,包括对容器的下面72d的按压面881a被形成为曲面状的按压部件881,和以将按压部件881按压到下面72d里的状态来向容器长边方向A里移动的移动机构882。 
移动机构882包括由驱动马达883转动驱动的驱动齿轮884,和由驱动齿轮884转动驱动的从动齿轮885,以及连结从动齿轮885和按压部件881的联轴机构890。 
联轴机构890包括有:被支持在从动齿轮885的转动中心885a和固定销(pin)894里的支持部件891;在从动齿轮885的外周侧和按压部件881之间,不阻碍从动齿轮885的转动而由销结合的支持部件892;在支持按压部件881的销895和固定销894之间由销结合的支持部件893。销895可以移动地被插入在沿容器长边方向A延伸的长孔内(未图示)。 
在这种构成中,通过驱动马达883的驱动,当驱动齿轮884在图中的顺时针方向里转动时,从动齿轮885在反时针方向里转动。当从动齿轮885转动时,如图55(b)所示地,支持部件892被压后向左侧移动,同时,支持部件893以固定销894为中心转动。因为销895的移动受到长孔的限制,支持部件892就被押向作为后端72b的图中左侧里了。由此,按压部件881也被压向后端72b里。之后,当驱动齿轮884继续转动时,支持部件893转动,并且,支持部件892转动半周后被牵引回右侧里,由此,按压部件881也向右侧里移动。 
通过重复这种动作,因为驱动齿轮884是在一定方向里转动的,所以就重复着按压部件881的摇动。此时,通过销895等对应于按压部件881的动作的 运动,就能够调整按压部件881对下面72d的按压和离开了。更进一步地,通过具有从动齿轮885的上下的移动量,就能够调节按压部件881和下面72d的接触或分离量了。 
通过将这种联轴机构890组装到移动机构882里,比起仅依靠齿轮的组合构成的移动机构来,不仅能够降低对驱动马达883的转矩的要求,还能够通过按压部件881的移动来将流动性赋予到附着在容器的内侧里的调色剂里,从而发挥稳定的媒体排出性能。 
图56所示移动促进机构800E如图56(a)所示地,包括有:至少从一处来将媒体收容部72的下面72d向容器内侧里按压的按压部件900,和作为转动按压部件900的驱动源的驱动马达901。按压部件900被配置在后端70b侧里,以轴902为中心地在托盘180A被支持为可以自由转动。按压部件900形成有从基准圆Z突出到外部里的按压部900B,和位于基准圆Z的内侧里的凹部900A。按压部900B因为通过按压部件900以轴902为中心的转动而从托盘180A的底板1E向托盘180A内侧里突出,在转动方向里形成有三个。按压部件900是按压部900B和凹部900A在容器的宽度方向里被多个配置后形成的梳齿形状。 
在这种构成的移动促进机构800E中,驱动马达901驱动后,按压部件900在顺时针方向里转动,如图56(a)所示地,当按压部900B处于从底板1E突出到托盘内侧里的状态时,就将载置在底板1E里的下面72d向容器内侧里压入后使其变形了。随着按压部件900的继续转动,如图56(b)所示地,凹部900A进入与容器的下面72d相向而对的状态。此时,凹部900A就处于与下部72d接触或非接触的状态了。这时候,下部72d不会被按压部件900压入到容器内部里。还有,关于凹部900A和下部72d的接触或非接触的设定,可以根据基准圆Z的大小进行任意的设定。 
通过重复这种按压部件900的转动移动的动作,媒体收容部72内的调色剂就向金属口部件71里移动了。即,媒体收容部72通过从下面来的按压部件900的按压部900B的按压,而间歇性地被加压后,容器内的压力就上升。本方式的情况下,因为按压部件900以轴902为中心转动,按压下面72d的按压部900B就以轴902为中心进行圆弧轨迹的移动。由此,通过该按压部900B的移动,因为将朝向金属口部件71(媒体排出方向G)的流动性施加到了附着在容器的内侧里的调色剂里,所以就能够发挥稳定的媒体排出性能。另外,按压部件901可以不是一个,而是进行多个的配置,其位置也可以在金属口部件71侧或 上面72c侧里。 
以下,使用图57至图58对移动促进机构800F的构成和动作进行说明。 
该移动促进机构800F如图57所示地,至少从一处来将媒体收容部72的下面72d向容器内侧里按压的按压部件910在轴线Y的周围转动,由此来使媒体收容部72的调色剂向媒体排出方向G里移动。 
具体来说是,如图58所示地,设置了由按压部件910和对按压部件910进行转动的驱动机构的驱动马达911。按压部件910朝向媒体排出方向G里延伸,并被支持在配置在同方向里的转动轴912里。转动轴912的端部由轴承913和驱动马达911支持,通过驱动马达911来被转动驱动。 
从媒体收容部72的后端72b到中央部,按压部件910的外周面910a能够被按压到下面72d里地被安装在托盘180A里。按压部件910在转动轴912由驱动马达911转动驱动时,就在媒体收容部72的下面72d里形成产生鼓出(swell)的表面形状。即,按压部件910从后端910b侧朝着先端910c侧里,在其表面910a里构成了逐渐变细的螺旋形状,其中,先端910c侧被配置在位于金属口部件71的一侧里。因此,当按压部件910在托盘180A上按压下面72d时,如图57所示地,媒体收容部72就处于被后端72b压推上去的状态。 
在这种构成的移动促进机构800F中,驱动马达911驱动后,例如当转动轴912在该轴线周围沿反时针方向转动时,就如图58所示地,按压部件910转动,并且其表面910a沿着箭头G1所示地,向右侧的前端910c侧里移动。因为按压部件910被推压到媒体收容部72的下面72d里,通过其表面911a的移动而产生的蜿蜒鼓出就会传递到下面72d里,从而在下面72d里发生了朝向金属口部件71侧(媒体排出方向G)的蜿蜒鼓出。调色剂受到这时产生的力后就朝金属口部件71的方向里移动了。 
即,媒体收容部72的表面因为按压部件910的转动而在媒体排出方向G里连续变形,所以就将朝向金属口部件71侧(媒体排出方向G)的促进力赋予给了媒体收容部72内的调色剂,从而即使是被水平延伸地配置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也能够发挥稳定的媒体排出性能。还有,因为按压部件910的先端910c逐渐变细,后端72b处于被上推的状态,所以还能够同时因重力而获得调色剂移动的效果。 
在图57、图58中,按压部件910的外径是朝着先端侧逐渐变细的螺旋形状,因为这种形状比较复杂,而且制作成本也增加,所以,如图59所示地, 以在圆筒状部件的表面920a里设置鼓起的按压部件920来由转动轴912转动驱动后,也能够通过鼓起所产生的力使得媒体收容部72内的调色剂向金属口部件71侧(媒体排出方向G)移动。另外,如图60所示地,将转动轴912倾斜后使得按压部件920的后端920b位于前端920c的上方里时,因为容器的后端72b被抬起,所以就能够同时获得调色剂因重力而移动的效果。 
如上所述,因为调色剂收纳容器70或调色剂收纳容器701由可挠性材料构成而难以保持外形形状,所以如图61所示地,通过在媒体收容部72的表面的一部分的上面72c里设置操作者M握持的握持部930来代替带部73,即使是形状变形或容量大而导致有重量时,也能够容易地握持,方便地进行收纳到托盘1或托盘180里的动作。 
作为握持部930的构成,如图64所示地,也可以在容器长边方向A里设置多个,例如既可以是将两个并列设置,也可以是如图65所示地,在容器的两端72a、72b里彼此相向而对地设置。然后,这些握持部930在未使用时,可以如图64、图65的虚线所示,可折地放倒后位于上面72c的收纳位置里,操作者M在拿起容器的时候,通过竖起后握住而收纳到托盘1内,从而就不会妨碍收纳到托盘收纳空间101内,因而具有良好的操作性。 
图66、图67所示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其他方式。该图像形成装置1000A相对于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不是采用泵来搬送调色剂的搬送方式,而是使用螺杆部件来搬送调色剂的搬送方式。另外,在图1所示的方式中,是将四色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Y、M、C、K)分别收纳在一个托盘1里的,而在本方式中的托盘不是四色一起的,而是对应于每种颜色有个别的托盘101Y、101M、101C、101K。 
本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相对于复印机本体100A是可以装卸的,包括有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10Y、7010M、7010C、7010K收纳在其内部里的托盘101Y、101M、101C、101K,以及配置在托盘101Y、101M、101C、101K的下方里的移动促进机构。 
托盘101Y、101M、101C、101K在水平方向里可以自由装卸地被插入到形成在复印机本体100A内的串列型图像形成部20的上部的收纳空间部191A里。图中,箭头C代表各托盘的安装方向,箭头D代表将托盘1拉出的拉出方向。托盘101Y、101M、101C、101K是上方开放的长方形状的箱体,其内部里如图67所示地,分别收纳了调色剂收纳容器7010Y、7010M、7010C、7010K。在托 盘101Y、101M、101C、101K的跟前侧里,设置有对各托盘进行拉出或推入动作时的把手。 
具备托盘101Y、101M、101C、101K和各造像组件18的显影装置58,在托盘收纳空间部101A的里侧(复印机本体的里侧),通过内部设置有螺杆的搬送路径581Y、581M、581C、581K被分别连结。被收纳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10Y、7010M、7010C、7010K内的调色剂,通过各搬送路径内的螺杆由未图示的驱动源来的驱动力的转动驱动,就被适当地供给到了各显影装置58里。 
调色剂收纳容器7010Y、7010M、7010C、7010K是被收纳在复印机本体100A的托盘101Y、101M、101C、101K内来使用的。在本方式中,因为各托盘及调色剂收纳容器的构成分别相同,所以以下对用于识别调色剂颜色的Y、M、C、K的符号进行省略后来说明。 
调色剂收纳容器7010如图68所示地,包括有:至少一部分是由可挠性材料构成的袋状,在收纳调色剂时成为薄长方形状的媒体收容部702;配设在复印机本体100A侧里,与后述的媒体接受部901结合的媒体排出部703;被配置在媒体收容部702的上面702A里,相当于图6至图8所示操作者M握持的握持部的带部73。 
图68所示的带部73包括第一带73A和第二带73B,第一带73A被设置在位于容器长边方向A一端侧里的媒体收容部702的后端702b侧里,第二带73B被设置为从位于容器长边方向A的另一端的媒体收容部702的先端702a向后端702b侧延伸。带73A是短带,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10的宽度方向B里延伸后,两端被固定在媒体收容部702。带73B是长带,其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10的容器长边方向A里,一端在先端702a侧,另一端靠近后端702b,分别被固定在媒体收容部702里。通过操作者M的操作,该带73B的一端就可以离开媒体收容部702。作为媒体收容部702的材质,可以采用与前述的媒体收容部72相同的材质。 
如此,媒体收容部702至少在上面702a里设置带73后,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10的废弃或回收时,通过使得带73的一端离开媒体收容部702,就可以作为与图32、图36的捆扎部件同样的汇集部件来使用。 
媒体排出部703如图69、图70所示地,被配设在媒体收容部702的下面702B的靠媒体收容部702的先端702a的一侧里。媒体排出部703包括:用于进行排出的开口704的第一刚体部件705;在第一刚体部件705上向容器长边 方向A里滑动移动,并对开口704进行开关的第二刚体部件的快门706;在形成于快门706的中央里的突出部707里卷绕该中央部分708c后,将其两端708a、708b系合到设置在第一刚体部件704里的销状(pin)的突出部分709、710里成为赋能部件的橡皮筋708。具有开口704的第一刚体部件705被固定在媒体收容部702里,与形成在媒体收容部702的先端702a里的调色剂排出口702C重合。 
在快门706里,如图71(a)、图71(b)、图72(a)、图72(b)所示地,以突出部707为中心,在位于容器宽度方向B的两侧里,沿着容器长边方向A形成有长孔706a、706b。突出部分709、710与以突出部707为对称配置的中心来被配设在容器宽度方向B里的长孔706a、706b贯通。通过该长孔706a、706b和突出部分709、710,快门706就被支持为可以在第一刚体部件705上平行移动了。在突出部分709、710里形成有法兰部709a、710a。该法兰部709a、710a也是与托盘底面101a接触的部分,被形成为能够不会钩挂地安装的曲面。 
突出部707是在端部里形成有凸缘壁707a的筒状部件,在其中央形成有作为卡止部的孔711,其与设置在后述的托盘底面101a里、作为被卡止部的位置确定凸起(positioning boss)722进行卡止。 
在本方式中,作为赋能部件而使用的橡皮筋708如图71(a)、图71(b)所示地,将中央部分708c压接到突出部707的凸缘壁707a里后,从快门开的方向对其外周施加缓慢的张紧力,并将两端708a、708b卷绕到突出部分709、710的外周里。在该状态下,因为橡皮筋708是以自身的内力来按压突起部707的外缘的凸缘壁707a的,所以在打开快门706就需要用力。即,是将快门706(媒体排出部703)处于关闭状态里的。 
图72(a)、图72(b)所示是快门706(媒体排出部703)被打开时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当调色剂收纳容器7010向安装方向C移动时,后述的托盘的位置确定凸起722就卡止到突出部707的孔711里了。在该状态下,调色剂收纳容器7010向安装方向C继续移动时,虽然快门706朝着打开排出口704的方向里移动,但是,因为该移动导致橡皮筋798伸长,所以,橡皮筋708的内力被维持在关闭快门706的方向里。 
作为赋能部件的橡皮筋708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图73、图74所示的拉伸弹簧718。该拉伸弹簧718以线部718c作为其中央,在其两端718a、718b里分别设有挂钩,在线部718c和挂钩之间设置有线圈部718d、718e。然 后,拉伸弹簧718将中央的线部718c从快门打开方向卷挂到突出部707的外周里,将两端718a、718b的挂钩钩挂到突出部分709、710的外周里。通过这种构成,由于快门706在关闭开口704的方向里被拉伸弹簧718赋能,所以,通常开口704是处于被快门706锁闭的状态的。还有,将线部718c作为卷挂部分后能够进行良好的滑动,从而使得快门706的开关动作更为顺利。 
另外,拉伸弹簧只要快门706在开关动作时的卷挂部的摩擦滑动负载许可,也可以是图83所示的没有线部718c的拉伸螺旋弹簧718A。 
如此,在使用橡皮筋708来作为赋能部件时,因为采用的是便宜的部件,在能够实现快门706的赋能的同时,还能够用作废弃、回收时的汇集部件。只是,橡皮筋在具有成本低的优点的反面,长期使用后可能会丧失弹性。因此,作为赋能部件而在使用拉伸弹簧718、718A的时候,就能够解决耐久性的问题而不会导致成本的明显增加,所以就能够以便宜的部件来是想快门706的赋能。 
如图75所示,媒体接受部901在托盘收纳空间部101A的里侧,被分别配置为与各托盘相向而对。图75中仅显示一个。媒体接受部901与内部具有螺杆的各搬送路径581的一端分别连通,具有对从位于安装位置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10供给来的调色剂进行暂时储存的本体侧调色剂斗部(hopper)的功能。 
在托盘101的底面101a里,如图76、图77所示地,形成有可以与媒体收容部702的底面702B(调色剂收纳容器7010的底面)接触的开口101b。该托盘101位于被配置在托盘收纳空间部101S(复印机本体100A)侧里的媒体接受部901的开口901a和第一刚体部件705的开口704之间,并在对复印机本体100A进行托盘安装时,介由自身的开口721将连通媒体接受部901的开口901a和第一刚体部件705的开口704的托盘侧快门部件720设置在托盘101的先端101c侧里。 
托盘侧快门部件720与媒体收容部702侧的快门706成为一体地,包括了与快门706的孔711卡止的位置确定凸起722,和导向部723、724,和将托盘侧快门部件720向复印机本体100A的里侧(安装侧、推入侧)赋能的弹性部件的受扭螺旋弹簧725。 
将托盘侧快门部件720向里侧赋能的受扭螺旋弹簧725的一端725a,被钩挂在托盘侧快门部件720的位置确定凸起722下面的颌部720a里,而另一端725b则被固定于形成在托盘101下部里的L字状的钩挂部726里。由此,托盘侧快门部件720通过受扭螺旋弹簧725从跟前侧向里侧被赋能,并通过图 76所示的本体托盘止挡块27被保持为不从托盘101向里侧飞出。 
在托盘101的先端101c里形成有导轨730、731,其分别被插入到分别形成在沿着容器长边方向A里延伸设置的托盘侧快门部件720的导向部723、724中的槽723a、724a里。托盘侧快门部件720通过将导轨730、731插入到槽723a、724a里,就在容器长边方向A里可以自由滑动地被支持在托盘101里了。 
在调色剂收纳空间部101A的里侧里,如图77、图78所示地,在将托盘101安装到调色剂收纳空间部101A里时,配设了快门限制部件750、750,其与形成在快门706的一部分的导向部723、724里的突起部723b、724b卡止,并作为对同一快门706的开闭速度进行加速的限制部件。 
左右一对的快门限制部件750、750的各自的中间部分别通过销子可以自由转动地被支持在复印机本体100A侧里。在快门限制部件750、750里分别形成有一端固定在拉伸弹簧751里,并通过该拉伸弹簧751而处于被赋能侧里的第一臂750a,以及比第一臂750a的宽度要宽的第二臂750b。第一臂750a和第二臂750b被配置为可以转动地由快门限制部件750分别从两侧来夹住托盘侧快门部件720的导向部723、724后,来抵抗拉伸弹簧751的作用。 
即,快门限制部件750在中间部里设置有转动部,并且包括了通过拉伸弹簧751向一方向里赋能施力的第一臂750a,以及在托盘101的装卸过程中与导向部723、724的两侧面723c、724c滑动接触的第二臂750b。当托盘101的安装结束时,如图79所示地,第二臂750b与导向部723、724的两侧面723c、724c抵接后其姿势得到维持。 
各快门限制部件750沿着托盘101的装卸路径,不妨碍装卸地被配置,第二臂750b被弹簧赋能后突出到托盘侧快门部件720的进入路径里(朝向关闭方向),其动作是,在进入托盘101安装位置里的过程中,托盘侧快门部件720的先端角部以及通过两侧面被按压后,在抵抗拉伸弹簧751地向外侧转动的同时,允许托盘101的进入。当托盘101的安装结束后,臂750b就离开托盘侧快门部件720,与两侧面723c、724c抵接后来维持其姿势。 
一端被固定在适当部位里的拉伸弹簧751在托盘101没有被插入的时候(重置),如图78(b)的平面图所示,快门限制部件750的第二臂750b突出到托盘侧快门部件720的装卸路线内。这里使用的是拉伸弹簧751,但也可以是其他弹性部件。 
接着,对托盘101安装时快门限制部件750和各快门的动作进行说明。如 图78(a)所示,当操作者将托盘101开始插入到托盘收纳空间部101A侧(复印机本体100A)里时,如图78(a)所示地,最初,固定在媒体收容部702的底面702B(显影剂收纳容器7010的底面)里的托盘侧快门部件720的两侧面723c、724c分别与第二臂750b的先端接触。然后,随着继续插入,快门限制部件750抵抗拉伸弹簧751地转动,与此同时,第一臂750a也一起转动。这时,相对于第二臂750b被托盘侧快门部件720按压后向外侧转动,第一臂750a是向内侧里转动的。 
当托盘101进一步朝着安装方向C被推入时,如图79所示地,快门限制部件750的第二臂750b的端部壁面顺着两侧面723c、724c而停止转动,并带有一定间隙地将突起部723b、724b夹入到形成在第一臂750a和第二臂750b的两个臂之间的限制部件凹部750c内。 
当快门限制部件750的转动停止,并且处于快门部件的突起部723b、724b被夹入在限制部件凹部750c内的状态里时,托盘侧快门部件720被设置为和复印机本体100A的部位的一部分碰触。另外,这时候,第二臂750b与两侧面723c、724c抵接后其转动被限制。 
即,在将托盘101安装到补充位置的托盘收纳空间部101A的里侧里时,相对于将托盘101向安装方向C里的推入力,快门限制部件750介由卡止的左右突起部750b,通过拉伸弹簧751的弹簧力在阻碍其进入的方向里进行力的作用。此时,操作者以大于该反力(赋能力)地继续向安装方向C里推入。 
由此,托盘101比起没有快门限制部件750的时候要被加速地推入,这时,如图80所示地,和托盘侧快门部件720一体的快门706也被迅速开放。其结果是,媒体接受部901的开口901a和媒体收容部702的开口704,以及托盘侧快门部件720的开口721之间的不一致状态仅在瞬间发生,从而就能够抑制调色剂的飞散。 
还有,在将托盘101向拉出方向D里拉出时,快门限制部件750也介由卡止的左右突起部723b、724b,在阻碍其离开的方向对其作用拉伸弹簧751的弹簧力。此时,操作者以大于该反力(赋能力)地继续拉出。 
由此,托盘101被加速地在拉出方向D里拉出,此时,如图75所示地,和托盘侧快门部件720一体的快门706也被迅速关闭。其结果是,媒体接受部901的开口901a和媒体收容部702的开口704,以及托盘侧快门部件720的开口721之间的不一致状态仅在瞬间发生,从而就能够抑制调色剂的飞散。 
作为本方式中的移动促进机构,是将例如图44所示的移动促进机构800的按压部件801,或图49至图52所示的移动促进机构800B的按压部件822、图53和图54所示的构成移动促进机构800c的下部移动机构860B、图55至图54所示的构成移动促进机构800D、移动促进机构800E、移动促进机构800F等配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000A内的托盘101的下方里,并介由托盘底面101a的开口101b与调色剂收纳容器7010的媒体收容部702的底面702B接触后,来使调色剂收纳容器7010内的调色剂向媒体排出部703侧里移动的。 
在图32至图43中,为了对由可挠性材料构成的媒体收容部在废弃时进行压缩,采用了将捆扎部件603、605、606、613、623等分别设置在调色剂收纳容器里的方式,但并不限于此方式。 
例如,作为捆扎部件,也可以是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10废弃时,将图71中作为赋能部件的橡皮筋708取出。然后,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10压平后如图81所示地,将媒体排出口703侧放在内侧里来卷入媒体收容部702,或者是通过折叠后来压缩,最后将橡皮筋708在卷入或折叠后呈压缩状态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10的外周里捆扎后来捆包。这时,因为无需个别地准备用于扎紧的各种捆扎部件,回收或废弃时的操作性就变得方便了。橡皮筋708既可以是捆扎部件那样的另外的部件,也可以是将用于快门706的赋能的橡皮筋取下后来捆扎,取其方便即可。 
或者也可以如图82(a)所示,在设有一个带状握持部的带73B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10时候,如图82(b)所示地,在调色剂收纳容器7010废弃时,将带73B的一端,最好是靠近媒体排出口703侧的端部剥离或剪断。然后,将调色剂收纳容器7010压平后如图82(c)所示地,将媒体排出口703侧放在内侧里来卷入媒体收容部702,或者是通过折叠后来压缩,最后将带73B在卷入或折叠后呈压缩状态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10的外周里卷绕后来捆扎。这时,因为无需个别地准备用于捆扎的部件,回收或废弃时的操作性就变得方便了。 
如此,当废弃的调色剂收纳容器7010的容积变小时,至废弃为止的保管,或运输的时候,容积不会增大,从而能够大幅地降低废弃或回收的成本(运输费、保管费)。 
另外,在各方式中虽然是以彩色复印机来说明图像形成装置的,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方式还包括除此以外的激光打印机或传真机FAX,它们的复合机,或喷射墨水来获得印刷物等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还有,作为图像形成装置, 除了公知的粉体的调色剂之外,还包括液体的调色剂或收纳在卡盒内的墨水等方式,在使用墨水来获得印刷物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收纳有墨水的卡盒就成为了媒体收纳容器。 
另外,本发明不局限于前述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除了前述各实施方式所示之外,还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专利说明书的公开内容不局限于上述的说明。 
本专利申请的基础和优先权要求是2009年9月15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9-213847,以及2010年8月6日、在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0-178192,其全部内容在此引作结合。 

Claims (23)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媒体收纳容器,其至少一部分由可挠性材料构成,并在内部收纳图像形成用媒体;
拉出部,其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可以在被拉出的最大拉出位置和被推入的安装位置之间自由移动,能够从上方来收纳所述媒体收纳容器;
媒体接受部,其被配置在所述拉出部的安装位置侧里,与设置在所述媒体收纳容器里的媒体排出部结合;
移动促进机构,其从下方接触到被收纳在所述拉出部里的媒体收纳容器里,使得同一媒体收纳容器内的媒体向所述媒体排出部侧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促进机构在所述拉出部位于安装位置里时,将所述媒体收纳容器的姿势倾斜为使得所述媒体排出部侧向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促进机构在所述拉出部位于安装位置里时,使得所述媒体收纳容器的下面向内部隆起,并将该隆起面重复地向所述媒体排出部侧里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促进机构在所述拉出部位于安装位置里时,设置有,
按压部件,其使得所述媒体收纳容器的下面向内部隆起;
移动机构,其在以所述按压部件将所述媒体收纳容器的下面向内部隆起的状态下,将所述按压部件向媒体排出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促进机构在所述拉出部位于安装位置里时,在使得所述媒体收纳容器的下面向内部隆起的同时,设置了,
多个的按压部件,其被配置在所述媒体收纳容器的长边方向里;
按压机构,其使得所述多个的按压部件在相对于所述媒体收纳容器的下面为接触和离开的方向里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促进机构在所述拉出部位于安装位置里时,设置有,
按压部件,其包括由使得所述媒体收纳容器的下面向内部隆起的曲面形成的按压面;
移动机构,其在所述按压部件的按压面接触到所述媒体收纳容器的下面里的状态下,对同一按压部件进行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促进机构在所述拉出部位于安装位置里时,设置有,
按压部件,其包括由使得所述媒体收纳容器的下面向内部隆起的曲面形成的按压面;
移动机构,其在所述按压部件的按压面接触到所述媒体收纳容器的下面里的状态下,使得同一按压部件向所述媒体排出方向里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移动促进机构在所述拉出部位于安装位置里时,设置有,
按压部件,其使得所述媒体收纳容器的下面向内部隆起的表面形状为螺旋形状;
移动机构,其转动所述按压部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部件被配置在所述媒体排出方向里,在同一媒体排出方向里延伸的轴线周围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件的外形是从后端侧向先端侧逐渐变细的螺旋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促进机构被设置在所述拉出部里,其包括:
上推部件,其连动于将所述拉出部向安装位置里的插入,可以在从下方将位于所述媒体排出部的反对侧里的媒体收容部上推的方向里移动;
弹性部件,其将上推力赋予到所述上推部件里;
上推动作控制机构,其在所述拉出部从所述最大拉出位置向所述安装位置的移动途中,对所述上推部件的上推动作进行限制,并在所述拉出部位于安装位置里时,通过和配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侧里的凸轮导轨的互动来开放所述上推动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了与上推部件夹住媒体收容部后进行压缩的压缩部,所述媒体收容部配置在被推入到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的拉出部的上方里,通过所述上推部件被上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媒体接受部包括卡止部,其相对于所述媒体收容部和所述媒体排出部的连结部处的媒体移动方向,带有角度地突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媒体搬送装置,所述媒体搬送装置包括:
可以弹性变形的管状部件,其连通配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内的显影装置和所述媒体接受部,具有所述拉出部的拉出量以上的松弛量;
媒体搬送泵,其被配置在所述管状部件的途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拉出部位于所述安装位置里时,设置有对所述管状部件的松弛量进行收纳的拉出部背面里的管状部件收纳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续部,其与所述媒体接受部的卡止侧的反对侧里,相对于所述媒体接受部被支持为自由转动的管状部件进行接续;
习性施加部件,其将朝向所述管状部件的收纳方向里的转动习性赋予到所述接续部里;
限制部件,其在所述拉出部位于最大拉出位置里时,对所述接续部向拉出方向里的转动进行规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拉出部向所述安装位置推入时,所述上推部件从下方将所述媒体排出部的反对侧里的媒体收容部上推后,使得所述媒体收容部变形后朝垂直方向里弯曲。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出部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是使得所述媒体排出部侧朝着所述媒体接受部向下倾斜地来安装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出部相对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是在水平状态下被拉出和保持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出部在位于拉出方向的前面里设置有把手。
20.一种媒体收纳容器,其被图像形成装置收纳和使用,其内部收纳有图像形成用的媒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媒体收容部,其至少一部分是由可挠性材料构成的;
媒体排出部,其与配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侧里的媒体接受部结合;
握持部,其设置在所述媒体收容部里,由操作者握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媒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握持部被分别设置在位于容器长边方向里的两端侧里。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媒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握持部的两端被分别固定在位于容器长边方向里的两端里。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媒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包括:
第一握持部,其被设置在容器长边方向里的一端侧里;
第二握持部,其从位于容器长边方向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里延伸。
CN2010102844073A 2009-09-15 2010-09-14 图像形成装置及媒体收纳容器 Active CN1020235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13847 2009-09-15
JP213847/09 2009-09-15
JP2010178192 2010-08-06
JP178192/10 2010-08-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3525A true CN102023525A (zh) 2011-04-20
CN102023525B CN102023525B (zh) 2013-07-24

Family

ID=43432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844073A Active CN102023525B (zh) 2009-09-15 2010-09-14 图像形成装置及媒体收纳容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385787B2 (zh)
EP (1) EP2296055A3 (zh)
JP (1) JP5740874B2 (zh)
CN (1) CN102023525B (zh)
MX (1) MX2010010096A (zh)
TW (1) TWI49723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9846A (zh) * 2011-07-14 2014-03-19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容纳单元、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03676557A (zh) * 2012-09-13 2014-03-26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容纳容器、显影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4603697A (zh) * 2012-09-10 2015-05-06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盒、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95742B2 (en) 2008-11-10 2012-10-23 Ricoh Company, Limited Powder container, powder suppl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545541B2 (ja) 2010-07-29 2014-07-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732780B2 (ja) 2010-08-25 2015-06-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補給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849163B2 (en) * 2011-01-06 2014-09-30 Ricoh Company, Limited Powder convey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owder container
JP2012177766A (ja) * 2011-02-25 2012-09-13 Ricoh Co Ltd 粉体収容器、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引出トレ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79915B2 (ja) 2011-03-08 2015-09-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粉体収納容器
JP2012252178A (ja) 2011-06-03 2012-12-20 Ricoh Co Ltd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08233B2 (ja) * 2011-11-29 2015-1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ユニット、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932479B2 (ja) * 2012-05-21 2016-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6157078B2 (ja) * 2012-09-04 2017-07-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ユニ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53400B2 (ja) * 2012-09-04 2016-1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ユニット、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377714B2 (en) * 2012-12-14 2016-06-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accommodating unit with frames for accommodating a developer accommodating member
JP6112971B2 (ja) * 2013-01-11 2017-04-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6033103B2 (ja) * 2013-01-25 2016-1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28594A (ja) * 2013-06-24 2015-0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32826B2 (ja) * 2014-08-11 2018-12-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TWI563822B (en) * 2015-12-02 2016-12-21 Heli Prec Craft Corp Line scan module with multiple light sources
JP6922183B2 (ja) * 2016-08-12 2021-08-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収容体
US11097549B2 (en) 2016-08-12 2021-08-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container
JP6922251B2 (ja) * 2016-08-12 2021-08-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容体
JP7119683B2 (ja) * 2018-07-17 2022-08-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
JP7338343B2 (ja) 2019-09-18 2023-09-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容器装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22182352A1 (en) * 2021-02-26 2022-09-0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efill apparatus including interlocking structure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61245A (ja) * 1992-11-24 1994-06-07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写真記録装置の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US20020025196A1 (en) * 2000-08-31 2002-02-28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forming capable of effectively replenishing developer
CN1773387A (zh) * 2004-11-12 2006-05-17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供应容器
JP2006220964A (ja) * 2005-02-10 2006-08-2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2906695Y (zh) * 2006-04-17 2007-05-30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显影剂盒
CN101046672A (zh) * 2006-03-27 2007-10-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处理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0350330C (zh) * 2003-02-17 2007-11-21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EP1862868A1 (en) * 2006-06-02 2007-12-05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same
CN101107576A (zh) * 2005-02-24 2008-01-16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供应容器和显影剂供应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7453U (ja) * 1982-07-23 1984-02-02 コニカ株式会社 トナ−補給装置
JPH09190061A (ja) * 1996-01-09 1997-07-22 Canon Inc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548402B2 (ja) * 1997-11-05 2004-07-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
JP2002096882A (ja) * 2000-09-21 2002-04-02 Ricoh Co Ltd 粉体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99982B2 (ja) * 2001-06-01 2009-07-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容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トナー補給装置
JP4095875B2 (ja) * 2001-10-30 2008-06-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納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034072B2 (ja) * 2002-01-10 2008-01-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その梱包方法
JP3741691B2 (ja) 2002-04-12 2006-02-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7542703B2 (en) * 2002-05-20 2009-06-02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ing device replenishing a toner or a carrier of a two-ingredient type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developing device
JP2003337469A (ja) * 2002-05-20 2003-11-28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84212B2 (ja) * 2002-06-05 2005-08-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納容器の減容方法及び現像剤補給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US7116928B2 (en) 2002-12-18 2006-10-03 Ricoh Company, Ltd. Powder discharg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2004198703A (ja) 2002-12-18 2004-07-15 Ricoh Co Ltd 粉体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720416B2 (en) 2004-08-16 2010-05-18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and toner bottl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effectively supplying toner to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882759B2 (ja) 2006-03-27 2012-02-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トナーボックス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90040B2 (ja) 2006-11-01 2012-08-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補給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61245A (ja) * 1992-11-24 1994-06-07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写真記録装置の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US20020025196A1 (en) * 2000-08-31 2002-02-28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forming capable of effectively replenishing developer
CN100350330C (zh) * 2003-02-17 2007-11-21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CN1773387A (zh) * 2004-11-12 2006-05-17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供应容器
JP2006220964A (ja) * 2005-02-10 2006-08-2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107576A (zh) * 2005-02-24 2008-01-16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供应容器和显影剂供应系统
CN101046672A (zh) * 2006-03-27 2007-10-0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处理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2906695Y (zh) * 2006-04-17 2007-05-30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显影剂盒
EP1862868A1 (en) * 2006-06-02 2007-12-05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er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same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9846A (zh) * 2011-07-14 2014-03-19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容纳单元、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03649846B (zh) * 2011-07-14 2017-03-08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容纳单元、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US9665040B2 (en) 2011-07-14 2017-05-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accommodating unit,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885978B2 (en) 2011-07-14 2018-02-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accommodating unit,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175609B2 (en) 2011-07-14 2019-01-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accommodating unit,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620567B2 (en) 2011-07-14 2020-04-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accommodating unit,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603697A (zh) * 2012-09-10 2015-05-06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盒、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4603697B (zh) * 2012-09-10 2019-08-20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盒、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3676557A (zh) * 2012-09-13 2014-03-26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容纳容器、显影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US9310717B2 (en) 2012-09-13 2016-04-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er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385787B2 (en) 2013-02-26
CN102023525B (zh) 2013-07-24
MX2010010096A (es) 2011-03-17
TWI497238B (zh) 2015-08-21
EP2296055A8 (en) 2011-05-04
EP2296055A2 (en) 2011-03-16
JP5740874B2 (ja) 2015-07-01
EP2296055A3 (en) 2015-03-04
TW201120590A (en) 2011-06-16
US20110064478A1 (en) 2011-03-17
JP2012053422A (ja) 201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3525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媒体收纳容器
JP3684212B2 (ja) 現像剤収納容器の減容方法及び現像剤補給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US6882817B2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an easy-to-handle large capacity toner container
US7130567B2 (en)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7133629B2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as easy-to-handle large capacity toner container
CN101105673B (zh) 调色剂容器、调色剂供给装置和成像设备
EP1174773A1 (en)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oner replenishing apparatus and toner container
US681989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reducing a frequency of toner container exchange, and associated method of manufacture
EP2281764B1 (en) Attachment assis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the attachment assist device
EP2144121A2 (en) Assist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258445A (ja) 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2564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471226B2 (ja) 媒体収納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006215B2 (ja)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956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47122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59142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92218A (ja) 小冊子積重装置および方法
US11921440B2 (en) Developer supply device, development device, an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JP2023047841A (ja) トナー搬送機構、トナー収容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9572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8130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379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99200A (ja) トナー供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55927A (ja) 現像剤収納容器の減容方法及び現像剤補給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