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20141A - 片材折叠装置及具有该片材折叠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片材折叠装置及具有该片材折叠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20141A
CN102020141A CN2010102810880A CN201010281088A CN102020141A CN 102020141 A CN102020141 A CN 102020141A CN 2010102810880 A CN2010102810880 A CN 2010102810880A CN 201010281088 A CN201010281088 A CN 201010281088A CN 102020141 A CN102020141 A CN 1020201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transport path
folding
path
fol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8108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020141B (zh
Inventor
小林美佐夫
大岛正贵
市濑祐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sc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ca Corp filed Critical Nisc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020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01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0201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201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1MAKING ARTICLES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WORKING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MECHANICAL WORKING OR DEFORMATION OF PAPER, CARDBOARD OR MATERIAL WORKED IN A MANNER ANALOGOUS TO PAPER
    • B31F1/00Mechanical deformation without removing material, e.g. in combination with laminating
    • B31F1/0003Shaping by bending, folding, twisting, straightening, flattening or rim-rolling; Shaping by bending, folding or rim-rolling combined with join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31F1/0006Bending or folding; Folding edges combined with joining; Reinforcing edges during the folding thereof
    • B31F1/0009Bending or folding; Folding edges combined with joining; Reinforcing edges during the folding thereof of plates, sheets or webs
    • B31F1/0012Bending or folding; Folding edges combined with joining; Reinforcing edges during the folding thereof of plates, sheets or webs combined with making folding l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5/00Folding thin material
    • B65H45/12Folding articles or webs with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to define or form crease lines
    • B65H45/18Oscillating or reciprocating blade fold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82Special processing for irreversibly adding or changing the sheet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r its appearance, e.g. stamping, annotation printing, pun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24Post -processing devices
    • B65H2801/27Devices located downstream of office-type machin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38Devices for collating sheet copy material, e.g. sorters, control, copies in staples form
    • G03G15/6541Binding sets of sheets, e.g. by stapling, glueing
    • G03G15/6544Details about the binding means or proced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789Adding properties or qualities to the copy medium
    • G03G2215/00877Folding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片材折叠装置及具有它的图像形成系统,片材折叠装置小型且紧凑地构成对依次输送的片材实施折叠处理而将其输送至下游侧的片材折叠路径。片材折叠装置对来自输入口(2)的片材进行折叠处理并引导至输出口,包括不对来自输入口的片材进行折叠处理而将该片材引导至输出口的第一输送路径(4)、对来自输入口(2)的片材进行折叠处理而将该片材引导至输出口的第二输送路径(5)、配置在该第二输送路径且对来自输入口(2)的片材进行折合的折叠处理部件(8)和对配置在第一输送路径(4)和第二输送路径(5)的片材输送部件进行驱动控制的控制部件。而且第二输送路径(5)配置成使来自输入口的片材定位在折叠处理部件(8)的折叠位置(8x)的路径端部(5b)与第一输送路径相互交叉。

Description

片材折叠装置及具有该片材折叠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将形成有图像的片材折合成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的片材折叠装置,涉及该片材折叠装置的折叠机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通常,众所周知,这种片材折叠装置作为将由印刷机、打印装置等形成有图像的片材折合而进行完工处理或进行完工前处理的装置。例如,在日本国特许特开2009-18494号公报中公开了在图像形成装置与装订装置之间配置有片材折叠装置,用折叠装置将形成有图像的片材折合而进行装订完工的系统。另外,在日本国特许特开2005-266245号公报中公开了在图像形成装置与后处理装置之间配置有片材折叠装置,将形成有图像的片材折合并将其送到后处理装置的系统。
另一方面,片材折叠机构广泛应用由两个辊对将片材折叠成两部分或者由三个辊对将片材折叠成三部分的折叠机构。例如,在日本国特许特开2006-76777号公报中公开了用三个辊对将片材折合的折叠机构。
众所周知,如上述那样将从图像形成装置等送出的片材折叠成两部分或折叠成三部分后转送到后续的装置的片材折叠装置作为图像形成系统等。在这种情况下,以往,如在日本国特许特开2009-18494号公报和日本国特许特开2005-266245号公报中公开地那样,将未经折叠处理的片材从输入口输送到输出口的路径例如沿水平方向配置,在该路径的装置上方侧或下方侧配置折合片材的片材折叠路径。
而且,片材折叠路径采用的装置结构如下:例如在铅直方向配置大致直线路径,将输入到该路径的片材折合而进行一次折叠,将折叠片材送到配置在该片材折叠路径的下游侧的大致直线路径而进行二次折叠,将最后折叠完工了的片材输送到下游侧的后处理部。
如上所述,以往,将配置有折叠处理部件的片材折叠路径配置在将未经折叠处理的片材引导至下游侧的输送路径的装置上部或装置下部,片材折叠路径为大致直线状的路径结构。因此,片材折叠路径构成与最大片材的长度尺寸相应的路径长度,进而在其下游形成二次片材折叠路径,按照排纸路径的顺序配置。因而,片材折叠路径非常长而导致装置的大型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人想到了通过将未经折叠处理的片材的输送路径和片材折叠路径配置成其一部分交叉从而可以使装置小型化和紧凑化。
本发明的主要课题是提供一种片材折叠装置,其能够小型且紧凑地构成对依次输送的片材实施折叠处理并将其移送至下游侧的片材折叠路径。
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片材折叠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路径和第二输送路径,在所述第一输送路径不对来自输入口的片材进行折叠处理而将该片材引导至输出口,在所述第二输送路径对片材进行折叠处理而将该片材引导至输出口,该第二输送路径配置成用于使来自输入口的片材定位在折叠处理部件的折叠位置的路径端部与第一输送路径相互交叉。进而,在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第二输送路径由将来自输入口的片材引导至折叠处理部件的折叠位置的大致环状路径构成,使该环状路径输送方向前端部与第一输送路径交叉。这样,能够通过使第一输送路径与进行片材折叠的第二输送路径交叉而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和紧凑化。
进一步,详述其结构,本发明的片材折叠装置对来自输入口2的片材进行折叠处理并将该片材引导至输出口,其包括第一输送路径4、第二输送路径5、折叠处理部件8和控制部件,在所述第一输送路径4不对来自输入口的片材进行折叠处理而将该片材引导至输出口,在所述第二输送路径5对来自输入口的片材进行折叠处理而将该片材引导至输出口,所述折叠处理部件8配置在该第二输送路径,对来自输入口的片材进行折合,所述控制部件对配置在第一输送路径和第二输送路径的片材输送部件进行驱动控制。而且,第二输送路径配置成使来自输入口的片材定位在折叠处理部件的折叠位置的路径端部5b与第一输送路径相互交叉。
本发明起到如下的显著效果。由于以使对来自输入口的片材进行折叠处理并将其引导至输出口的第二输送路径的路径端部与不对片材进行折叠处理而将该片材引导至输出口的第一输送路径交叉的方式构成路径,因此,能使装置小型化和紧凑化。即,相对于从输入口到输出口的第一输送路径,第二输送路径将路径后端部配置在第一输送路径的上方或下方,使路径前端部与第一输送路径交叉而配置在相反侧,可以紧凑地布置第二输送路径。
进而,第一输送路径由大致直线状路径构成,第二输送路径由半圆形状的环状路径构成,由此,与以往将第一输送路径和第二输送路径配置在相垂直的方向的装置结构相比,能够将第一输送路径和第二输送路径同方向并排设置,能够使装置的占有空间小型化。
因而,通过将第一输送路径和第二输送路径在同一方向上下并排地配置,能够使配置于路径的输送部件的驱动机构也小型化以及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有片材折叠单元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图1的系统中的片材折叠单元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图2的片材折叠单元中的片材折叠机构部的局部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1的系统中的后处理单元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图2的片材折叠单元的动作状态说明图,表示已将来自输入口的片材放置在一次折叠位置的状态。
图6是图2的片材折叠单元的动作状态说明图,表示已对来自输入口的片材进行一次折叠处理了的状态。
图7是图2的片材折叠单元的动作状态说明图,表示对片材进行二次折叠处理的状态。
图8是图2的片材折叠单元的动作状态说明图,表示将折叠处理过的片材输出的状态。
图9是图2的装置中的片材折叠方式的说明图,(a)表示向内折叠成三部分,(b)表示以片材的1/3为单位折叠成呈Z字状,(c)表示以片材的1/4为单位折叠成呈Z字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片材折叠装置是与图像形成装置、后处理装置等连接而构成形成图像以及对形成有图像的片材进行完工处理的系统,或者是作为片材折叠装置单独构成,或者是作为单元而内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或者是作为单元而内置在后处理装置的内部。无论是哪种结构,都是在将来自输入口的片材移送至输出口的过程中,将片材折叠成两部分或三部分等并从输出口移送至容纳托盘或后续装置。
[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
图1表示在图像形成装置A的下游侧连接片材折叠装置B、并在片材折叠装置B的下游侧连接后处理装置C的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A由基于图像数据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印刷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构成。另外,片材折叠装置B从图像形成装置A接收形成有图像的片材并将该片材折叠成两部分、三部分等而移送到输出口3。后处理装置C可以是各种结构,但作为代表性的结构,示出了将折叠处理了的片材对齐收集起来而装订在一起的装订加工的结构。以下,以片材折叠装置B、图像形成装置A、后处理装置C的顺序进行说明。
[片材折叠装置的结构]
如图2所示,片材折叠装置B在装置壳体1上具有输入口2和输出口3。该输入口2与输出口3隔开距离L1地配置。如图所示,以将图像形成装置A的排纸口22和后处理装置C的片材接收口43布置在同一直线上的关系,将输入口2和输出口3配置于在图2中沿水平方向隔开距离L1相对的位置。在该输入口2和输出口3之间设置不进行折叠处理地输出片材的第一输送路径4和进行折叠处理地输出片材的第二输送路径5。
[第一输送路径]
由连接输入口2和输出口3之间的直线状路径构成所述第一输送路径4,如图所示,由大致沿水平方向横切装置壳体1的路径构成所述第一输送路径4。该路径在输入口2的附近配置有片材传感器S1和输送辊6。而且,输送辊6与未图示的驱动马达(输送马达)连接,与上游侧的图像形成装置A的排纸辊23以及下游侧的后处理装置C的输入辊44协作地将片材从输入口2移送到输出口3。
另外,第一输送路径4分支地连接有后述的第2输送路径5,在其分支部设有路径切换部件7。该路径切换部件7连结有未图示的电磁螺线管,可将片材的输送方向切换为第一输送路径方向和第二输送路径方向。
[第二输送路径]
从第一输送路径4的输入口2分支地连接所述第二输送路径5的路径后端部(排纸方向上游侧)5a,路径前端部5b沿输出口3方向配置。即,第二输送路径5从第一输送路径4分支而构成了在同方向并排的路径结构。并且,第二输送路径5的路径后端部5a配置在第一输送路径4的上部或下部。图示是将路径后端部5a配置在第一输送路径4的下部。
而且,第二输送路径5由弯曲成大致半圆形状(U字形状)的环状路径构成,路径前端部5b与第一输送路径4交叉地配置在该路径的上部。即,如图2所示,第二输送路径5的路径前端部与第一输送路径4交叉,从而使得路径后端部5a位于第一输送路径4的下部,且路径前端部5b位于第一输送路径4的上部。
上述那样构成的第一输送路径4和第二输送路径5的路径长度如下地设定。根据装置壳体1的容许占有空间设定第一输送路径4的路径长度L1,该长度由在壳体内部布置各功能构件的空间设计决定。另外,第二输送路径5的路径长度L2设定为使从后述的折叠处理部件8的折叠位置8x到路径前端部5b的长度为最大尺寸片材(折叠处理的片材的最大尺寸)的1/2以上。即,设定为在将片材以片材的1/2为单位折叠成两部分的情况下,能将片材中央放置在折叠位置8x的路径长度。
[第三输送路径]
在所述第二输送路径5连设有将来自后述的折叠处理部件8的折叠片材引导至输出口3的第三输送路径9。如图2所示,该第三输送路径9在折叠处理部件8的下游侧配置有路径基端部9a,其路径前端部9b与第一输送路径4连结,将折叠片材引导至输出口3。而且,该第三输送路径9构成了沿着第二输送路径5的环状外周配置成外环状的大致环状路径。
由此,能够将第二输送路径5和第三输送路径9紧凑地配置在较小的空间内。在该第三输送路径9上配置有后述的排纸辊16、17和容纳折叠片材的堆积机(スタツカ)19。
[折叠处理部件]
在所述第二输送路径5设有对输入至路径内的片材进行折合的折叠处理部件8。该折叠处理部件8配置在第二输送路径内的折叠位置8x。如图所示,折叠处理部件8由对片材进行一次折叠的折叠辊对8a、8b和对该折叠片材进行折合而进行二次折叠的辊对8a、8c构成。
而且,第一折叠辊8a和第二折叠辊8b配置成在面临第二输送路径5的位置相互压接,在辊之间对引导至第二输送路径5的片材进行折合(一次折叠处理)。另外,在该折叠辊对8a、8b的出口端配置有对折叠片材进行引导的片材折叠引导路径10。而且,在该片材折叠引导路径10配置有与第一折叠辊8a压接的第三折叠辊8c。在该第三折叠辊8c与第一折叠辊8a的压接点对已被一次折叠了的片材进行二次折叠。
被上述那样相互压接的第一折叠辊8a、第二折叠辊8b、第三折叠辊8c与未图示的折叠辊马达连接。第一折叠辊8a、第二折叠辊8b、第三折叠辊8c以使第一折叠辊8a为驱动辊且使第二折叠辊8b、第三折叠辊8c为从动辊的方式与马达连接,或者以分别驱动第一折叠辊8a、第二折叠辊8b、第三折叠辊8c的方式与马达连结。另外,作为折叠机构,也可以由使进行一次折叠的辊对和进行二次折叠的辊对单个分离而成的二组辊对构成。
在所述折叠辊对8a、8b和折叠辊对8a、8c上设有将片材的折叠线插入到该压接点的折叠刀机构11。在将片材夹在各折叠辊对之间对其进行折合时,为了准确地找出该折叠线的位置,在辊对的相反侧夹着片材并相对配置刀片,用该刀片使片材的折叠线位置插入到压接点。
如图3所示,折叠刀机构11在第二输送路径5配置有折叠刀机构11A,在片材折叠引导路径10配置有折叠刀机构11B,由于两机构是同样的结构,因此对其中一个进行说明。在第二输送路径5和片材折叠引导路径10,在夹着片材与折叠辊对相对的位置,推压刀11a能在路径外的待机位置和路径内的动作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地被支撑在装置框架上。
而且,推压刀11a的前端部以在动作位置将被引导至路径内的片材的折叠线位置推入到折叠辊对的夹入点,在待机位置推压刀11a的前端退避到路径外的方式设定移动行程。在该推压刀11a的基端部一体地安装有齿条11b,该齿条11b与连接于变速马达(シフトモ一タ)SM的小齿轮11c啮合。因而,通过使变速马达正反旋转而使推压刀11a在路径外的待机位置和路径内的动作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另外,片材折叠引导路径10设有转向(スイツチバツク)辊14和路径切换部件13。转向辊14与未图示的驱动马达连结,使折叠片材相对于路径输入和输出。另外,路径切换部件13切换路径方向,将被第一折叠辊8a和第二折叠辊8b进行一次折叠后的折叠片材引导至第三输送路径9(折叠成两部分),或将该折叠片材引导至片材折叠引导路径10(折叠成三部分)。
即,该路径切换部件13设有未图示的电磁螺线管,在位于路径内时(图3的实线),将被一次折叠后的片材直接引导至第三输送路径9,在位于路径外时(图3的虚线),将被一次折叠后的片材引导至片材折叠引导路径10而进行二次折叠。
[折叠处理方法]
下面用图9说明由所述折叠处理部件8进行的折叠方法。通常的形成有图像的片材有由于锉削(filing)加工而留有装订量地折叠成两部分或三部分的情况以及由于信封折(letter fold)加工而折叠成两部分或折叠成三部分的情况。另外,在折叠成三部分时,有折叠成呈Z字状和向内折叠成三部分的情况。图9中,(a)表示向内折叠成三部分,(b)表示以片材的1/3为单位折叠成呈Z字状,(c)表示以片材的1/4为单位折叠成呈Z字状。
而且,在折叠成两部分的情况下,用第一折叠辊8a和第二折叠辊8b使送到第二输送路径5的片材在片材尺寸的1/2位置或片材端部留有装订量地在其1/2位置进行折合(一次折叠)。然后,用路径切换部件13将该折叠片材不送到片材折叠引导路径10而是送到第三输送路径9。
另外,在折叠成三部分的情况下,用第一折叠辊8a和第二折叠辊8b使送到第二输送路径5的片材在片材尺寸的1/3位置或片材端部残留有装订量地在其1/3位置进行折合(一次折叠)。将该折叠片材送到片材折叠引导路径10,用第一折叠辊8a、第三折叠辊8c使剩余的片材在1/3位置折合(二次折叠)而送到第三输送路径9。
另外,在折叠成三部分的情况下,如图9(a)所示,在向内折叠成三部分的情况下,用第一折叠辊8a和第二折叠辊8b使送到第二输送路径5的片材在片材后端侧1/3位置折合,接着,在片材折叠引导路径10对片材前端侧1/3位置折合。同样,在以片材的1/3为单位折叠成呈Z字状时,用第一折叠辊8a和第二折叠辊8b使送到第二输送路径5的片材在片材前端侧1/3位置折合,接着,在片材折叠引导路径10对片材后端侧1/3位置折合。
另外,在图9(c)所示的以片材的1/4为单位折叠成呈Z字状时,用第一折叠辊8a和第二折叠辊8b使送到第二输送路径5的片材在片材后端侧1/4位置折合,接着,在片材折叠引导路径10对片材的1/2位置折合。
[控制部件]
所述片材折叠用的控制部件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在所述片材折叠装置B装设有控制CPU,或在图像形成装置A的控制部设有折叠处理控制部。而且,该控制部能进行如下动作。首先,在第二输送路径5和片材折叠引导路径10设有对片材前端进行限位的止挡部件(未图示),或设有检测片材前端的位置的传感器部件(未图示)。在设有止挡部件的情况下,在路径上设有能沿片材输送方向位移的止挡构件,对片材前端进行限位从而使片材的折叠线位置与折叠位置8x一致。止挡部件的结构公知有各种各样,因此省略说明。
另外,在设有传感器部件的情况下,在路径设有检测片材前端的传感器,以来自该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为基准,在预计使片材的折叠线位置与折叠位置8x一致的时间使输送辊停止。
因此,控制部件用片材传感器S1检测片材前端到达了输入口2的时刻,从而控制路径切换部件7。该路径切换部件7的控制是操作者根据图像形成装置A的控制面板设定片材的折叠加工模式,或者在片材折叠装置B上设置控制面板而由操作者设定片材的折叠加工模式。
然后,控制部件基于控制面板所支持的折叠样式控制路径切换部件7。在未经片材折叠处理的模式(称为“排纸模式”)时,将片材引导至第一输送路径4,在折叠处理的模式(称为“折叠处理模式”)时,将片材引导至第二输送路径5。因此,在排纸模式时,使输送辊6沿排纸方向旋转而使片材从输入口2向输出口3输送。在输出口3,与下游侧的片材接收口43的输入辊44协作而将片材送到后处理装置C。
另外,在折叠处理模式时,控制路径切换部件7而将片材引导至第二输送路径5,同时,按照从控制面板输入设定的折叠样式,执行所述的折叠成两部分或折叠成三部分的处理。在折叠成两部分时,控制输送辊6旋转而使引导至第二输送路径5的片材的折叠线位置与折叠位置8x一致。然后,在片材进入到规定位置的阶段使变速马达SM动作。
与该变速马达SM的动作同时(或稍微在该变速马达SM的动作之前),用未图示的折叠辊马达驱动第一折叠辊8a、第二折叠辊8b、第三折叠辊8c旋转。该旋转方向是沿图3的箭头方向旋转的方向。另外,输送辊6的圆周速度和折叠辊8a~8c的圆周速度设为相同,同样,推压刀11a的作用于片材的速度也设为相同。
而且,在从控制面板输入设定的折叠样式为折叠成两部分时,控制部件用路径切换部件13将折叠片材引导至第一折叠辊8a和第三折叠辊8c的夹入点,借助该辊对将折叠片材引导至第三输送路径9。另外,在折叠样式为折叠成三部分时,控制部件使路径切换部件13退避到路径外而将折叠片材引导至片材折叠引导路径10。
在该路径中,控制部件在使折叠片材的折叠线位置与第一折叠辊8a和第三折叠辊8c的折叠位置8x一致的时刻使变速马达SM动作。与该变速马达SM的动作同时地使转向辊14反转。该转向辊14的作用于片材的动作速度设定为与第一折叠辊8a和第三折叠辊8c的圆周速度相同。因而,被引导至片材折叠引导路径10的折叠片材使输送方向反转,导入至第一折叠辊8a和第三折叠辊8c的夹入点,用该辊对进行二次折叠。
另外,在折叠成三部分的样式时,即折叠成呈Z字状,或向内折叠成三部分时,如下那样进行折叠处理。在折叠成呈Z字状时,控制被引导至第二输送路径5的片材而使距片材前端1/3的位置与折叠位置8x一致,从而在片材前端侧的1/3位置进行折合。然后,将该片材移送到片材折叠引导路径10,使距片材前端2/3的位置与折叠位置8x一致,因此,用第一折叠辊8a和第三折叠辊8c使片材在片材后端侧的1/3位置折合。由此完成折叠成呈Z字状的三部分。
向内折叠成三部分时,控制被引导至第二输送路径5的片材而使距片材前端2/3的位置与折叠位置8x一致,从而在片材后端侧的1/3位置进行折合。然后,将该片材移送到片材折叠引导路径10,使距片材前端2/3的位置与折叠位置8x一致,因此,用第一折叠辊8a和第三折叠辊8c使片材在片材后端侧的1/3位置折合。由此完成向内折叠成三部分。
[排纸路径的结构]
如上所述,折叠成二部分或三部分的折叠片材从第一折叠辊8a和第三折叠辊8c送到第三输送路径9。在该第三输送路径9配置有排纸辊16、17,该辊与未图示的排纸马达连结。而且,图示的装置设有从上游侧的排纸辊16容纳折叠片材的堆积机19。在该堆积机19容纳不需要从输出口3输送到下游侧的后处理装置C的折叠片材。为此,在第三输送路径9配置有路径切换部件18。
然后,已送到第三输送路径9的折叠片材中的、输送到后处理装置C而进行后处理的片材,用排纸辊17向输出口3输送。另外,在该情况下,通过例如用所述控制面板在设定图像形成条件的同时设定后处理条件来判断是否进行后处理。而且,根据设定的加工条件判断是将片材输出到堆积机19还是移送到后处理装置C。
[图像形成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A具有如图1所示的结构。该装置将片材从供纸部20送到图像形成部21,在图像形成部21对片材进行印刷之后,从主体排纸口22输出片材。供纸部20在供纸盒20a、20b容纳多个尺寸的片材,将指定的片材一张一张地分离而输送到图像形成部21。图像形成部21例如配置有感光鼓(静電ドラム)24、配置在其周围的打印头(激光发光器)25、显影器26、转印带电器(転写チャ一ジャ)27、定影器28,用激光发光器25在感光鼓24上形成静电潜像,用显像器26附着调色剂,用转印带电器27将图像转印到片材上,用定影器28进行加热定影。
如上述那样形成有图像的片材从主体排纸口22依次输出。附图标记29是循环路径,是使由定影器28印刷了表面侧的片材经由主体转向路径30进行表里翻转、之后再输送到图像形成部21而对片材的背面侧进行印刷的双面印刷路径。如上述那样被双面印刷了的片材在主体转向路径30被翻转表背之后从主体排纸口22排出。
附图标记31是图像读取装置,用扫描单元33对放置在台板32上的原稿片材进行扫描,用未图示的光电转换元件进行电读取。该图像数据在图像处理部例如被数字处理后,被传送到数据存储部34,将图像信号送到所述激光发光器25。另外,附图标记35是原稿输送装置,是将容纳在堆积机36中的原稿片材输送到台板32上的供给装置。
在所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A上设有未图示的控制部(controller),由控制面板38设定图像形成条件,例如指定片材尺寸、指定彩色印刷还是黑白印刷、指定打印份数、指定单面印刷还是双面印刷、指定放大印刷还是缩小印刷等打印外部条件。
另一方面,在图像形成装置A中,由上述扫描单元33读取的图像数据或从外部的网络传输过来的图像数据存储在数据存储部34,图像数据从该数据存储部34传输到缓冲存储器40,数据信号从该缓冲存储器40依次移送到打印头25。
从所述控制面板38同时输入指定图像形成条件和后处理条件。该后处理条件例如选定“打印输出模式(print out mode)”、“装订模式”、“片材捆折叠模式”等。该后处理条件设定所述片材折叠装置B的折叠样式。
[后处理装置]
后处理装置C如图4所示具有如下结构。该装置在壳体41上具有片材接收口43、排纸堆积机42、后处理路径45。片材接收口43与所述片材折叠装置B的输出口3连结,接受来自第一输送路径4或第三输送路径9的片材。
后处理路径45将来自片材接收口43的片材引导至排纸堆积机42,在该路径中设有处理托盘49。附图标记46是排纸口,将来自后处理路径45的片材收集在配置于下游侧的处理托盘49。附图标记48是打孔单元,配置在后处理路径45。在排纸口46配置有排纸辊47,将来自片材接收口43的片材收集在处理托盘49。
处理托盘49对来自后处理路径45的片材进行反转(输送方向反转)输送而对齐收集在设于托盘上的后端限制构件(未图示)。为此,在托盘上方设有使来自排纸口46的片材反转的正反转辊50。另外,所述处理托盘49与排纸堆积机42相连,来自排纸口46的片材的前端侧由排纸堆积机42支撑,后端侧由处理托盘49支撑(搭接支撑)。
在所述处理托盘49配置有将被后端限制构件定位的片材捆装订在一起的订书单元51。附图标记52是调整部件,使输出到托盘上的片材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调整靠边。附图标记53是桨式(パドル)旋转体,与排纸辊47的旋转轴驱动连接而将来自排纸辊47的片材向后端限制构件输送。
附图标记54是片材捆输出部件,将被订书单元51装订在一起的片材捆输送到下游侧的排纸堆积机42。为此,图示的片材捆输出部件54由片材端卡合构件55和基端部能自由摇摆地被轴支撑的杆构件54x构成。
而且,片材端卡合构件55以沿着处理托盘49在排纸方向往复移动的方式安装于处理托盘,该片材端卡合构件55与杆构件54x连接。附图标记M3是使杆构件54x摇摆运动的驱动马达。另外,排纸堆积机42具有根据片材堆积量进行升降的未图示的升降机构。
[片材折叠装置的作用]
下面说明所述结构的片材折叠装置(单元)的作用。图5表示将片材输入到片材折叠装置B的状态,图6表示对片材进行折合(一次折叠处理)的状态,图7表示对折合后的片材进一步进行折叠(二次折叠处理)的状态,图8表示将折合后的片材输出到下游侧的状态。以下说明各动作状态。
如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或片材折叠装置所具备的控制部件,在排纸模式时如图5的点划线所示那样,根据由控制面板设定的片材加工条件,将片材从输入口2引导至输出口3。然后,交给后处理装置C的后处理路径45。后处理装置C的控制部将该片材输出到排纸堆积机42上。
另外,在该排纸模式时,设定为装订处理时,将片材从后处理路径45堆积到处理托盘49(参照图1)。然后,在从图像形成装置A发出了任务终止信号的阶段,对托盘上的片材进行装订,之后将该装订片材捆输出到排纸堆积机42。
另外,在片材加工条件设定为片材折叠处理时,控制部件将路径切换部件7设定为图5所示的状态。然后,使排纸辊6旋转而从输入口2将片材引导至第二输送路径5。因此,控制部件控制输送辊6旋转而将片材输送放置在使片材折叠线位置与路径5的折叠位置8x一致的位置。该定位是由配置在第二输送路径5的前端限制止挡件(未图示)或前端检测传感器控制片材输送位置而进行的。图5表示将片材放置在该第二输送路径5的折叠位置8x的状态。
接着,控制部件使第一折叠辊8a、第二折叠辊8b沿图6的箭头方向旋转。与该辊的旋转同时或比其迟一些地使变速马达SM动作而将推压刀11a从待机位置移动到动作位置。该折叠刀机构如图3所示(在图6中省略),放置在规定的折叠位置的片材被推压刀11a引导至第一折叠辊8a、第二折叠辊8b的夹入点,由该辊对送到下游侧。
因此,在图6的状态下,在折叠样式为折叠成两部分时,控制部件使路径切换部件13移动到图6的实线状态,在折叠样式为折叠成三部分时,控制部件使路径切换部件13移动到图6的虚线状态。于是,在折叠成两部分时,折叠片材被引导至第三输送路径9。另外,在折叠成三部分时,折叠片材被引导至片材折叠引导路径10。送到片材折叠引导路径10的片材被转向辊14输送到下游侧,在片材后端的折叠线位置与片材折叠引导路径10的折叠位置8x一致时,使第一折叠辊8a、第二折叠辊8b和转向辊14停止。
因此,如图7所示,控制部件使第一折叠辊8a、第三折叠辊8c沿箭头方向旋转,同时使转向辊14向与之前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然后,使未图示的折叠刀机构动作。于是,输送到片材折叠引导路径10的片材在其后端侧折合而被送到第三输送路径9。
这样,折合的片材如图8所示,被输出到堆积机19或输出口3。即,如图8所示,控制部件将折叠片材中不需要输送到后处理装置C的片材容纳在配置于第三输送路径9的堆积机19,将需要输送到后处理装置C的片材从第三输送路径9输送到输出口3。为此,控制部件控制配置于第三输送路径9的路径切换部件18。
另外,本发明说明了将第二输送路径5的基端部5a配置在第一输送路径4的下方,将路径前端部5b配置在路径4的上方的情况。作为与之不同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将第二输送路径5的基端部5a配置在第一输送路径4的上方,将路径前端部5b配置在第一输送路径4的下方。并且,虽然示出了从第一输送路径4分支出第二输送路径5的情况,但也能以使第一输送路径和第二输送路径的路径入口分别面临片材输入口2的方式构成路径。
另外,本申请对其参照和援引的日本特许申请号2009-208138号要求优先权。

Claims (14)

1.一种片材折叠装置,该片材折叠装置对来自输入口的片材进行折叠处理并将该片材引导至输出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折叠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路径、第二输送路径和折叠处理部件,
在所述第一输送路径不对来自所述输入口的片材进行折叠处理而将该片材引导至所述输出口,在所述第二输送路径对来自所述输入口的片材进行折叠处理而将该片材引导至所述输出口,所述折叠处理部件配置在所述第二输送路径,对来自所述输入口的片材进行折合,
所述第二输送路径配置成,将来自所述输入口的片材定位在所述折叠处理部件的折叠位置的路径端部与所述第一输送路径相互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输送路径连设有将来自所述折叠处理部件的折叠片材引导至所述输出口的第三输送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口和所述输出口配置在装置壳体的相互相对的位置,
所述第一输送路径由将来自所述输入口的片材引导至所述输出口的大致直线状路径构成,
所述第二输送路径由将来自所述输入口的片材引导至所述折叠处理部件的折叠位置的大致环状路径构成,
所述第三输送路径由将来自所述折叠处理部件的折叠片材引导至所述输出口的大致环状路径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口和所述输出口隔开距离地配置在装置壳体,
所述第一输送路径由将来自所述输入口的片材引导至所述输出口的大致直线状路径构成,
所述第二输送路径由与所述第一输送路径大致同一方向地配置的环状路径构成,
该第二输送路径的排纸方向后端部配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路径的上部或下部,并且,该第二输送路径的排纸方向前端部与所述第一输送路径交叉且配置在所述排纸方向后端部的相反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输送路径由配置在大致水平方向的直线状路径构成,
所述第二输送路径由从所述第一输送路径分支且将片材引导至所述折叠位置的大致环状路径构成,
所述第三输送路径由在所述第二输送路径的外周以外环形状配置的大致环状路径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处理部件执行一次折叠处理以及二次折叠处理,
所述一次折叠处理对送到所述第一输送路径的片材进行折合,
所述二次折叠处理对被该一次折叠处理后的片材实施折叠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出口的下游侧配置有后处理单元,该后处理单元将来自所述第一输送路径和所述第二输送路径的片材对齐收集并进行装订。
8.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依次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对来自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片材进行折合的片材折叠装置,所述片材折叠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
9.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依次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对来自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片材进行折合的片材折叠装置,所述片材折叠装置具有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
10.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依次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对来自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片材进行折合的片材折叠装置,所述片材折叠装置具有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
11.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依次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对来自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片材进行折合的片材折叠装置,所述片材折叠装置具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
12.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依次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对来自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片材进行折合的片材折叠装置,所述片材折叠装置具有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构。
13.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依次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对来自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片材进行折合的片材折叠装置,所述片材折叠装置具有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
14.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依次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对来自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片材进行折合的片材折叠装置,所述片材折叠装置具有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
CN201010281088.0A 2009-09-09 2010-09-09 片材折叠装置及具有该片材折叠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201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08138A JP5394863B2 (ja) 2009-09-09 2009-09-09 シート折り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9-208138 2009-09-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20141A true CN102020141A (zh) 2011-04-20
CN102020141B CN102020141B (zh) 2016-01-20

Family

ID=43647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8108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20141B (zh) 2009-09-09 2010-09-09 片材折叠装置及具有该片材折叠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751274B2 (zh)
JP (1) JP5394863B2 (zh)
CN (1) CN10202014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3674A (zh) * 2018-10-31 2020-05-0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后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3335671A (zh) * 2021-06-16 2021-09-03 浙江亿维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纸尿裤折叠设备及折叠工艺
CN114194913A (zh) * 2020-09-18 2022-03-1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片材折叠装置和具有该片材折叠装置的片材后处理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33751B2 (en) * 2011-04-13 2014-05-27 Nisca Corporation Sheet stacking device and sheet folding device
JP5770520B2 (ja) * 2011-04-27 2015-08-26 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折り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724341B2 (ja) * 2015-11-13 2020-07-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22094043A (ja) * 2020-12-14 2022-06-2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5671A (en) * 1990-08-20 1992-11-24 Mitsubish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Folding machine for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ree folding operations
US6213456B1 (en) * 1997-01-08 2001-04-10 Minolta Co., Ltd. Finisher for use with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5015225A (ja) * 2003-06-04 2005-01-2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単シート処理機
US6929256B2 (en) * 2002-09-03 2005-08-16 Konica Corporation Post processing device with saddle stitching
US20090035016A1 (en) * 2007-07-11 2009-02-05 Nisca Corporation Bookbinding Method and Bookbinding Unit, and Image-Form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637A (ja) 1984-06-15 1986-01-08 Canon Inc シ−ト搬送装置
JPS6127853A (ja) 1984-07-13 1986-02-07 Fuji Xerox Co Ltd 給紙装置
JPH085966Y2 (ja) 1989-08-18 1996-02-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
JP3269557B2 (ja) * 1991-01-02 2002-03-25 イーストマン・コダック・カンパニー 複写機用モジュラー仕上げ機
US5108081A (en) 1991-01-02 1992-04-28 Eastman Kodak Company Saddle stitcher for a reproduction apparatus finisher
US5080340A (en) * 1991-01-02 1992-01-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Modular finisher for a reproduction apparatus
US5108082A (en) 1991-01-02 1992-04-28 Eastman Kodak Company Z-folder for a reproduction apparatus finisher
JPH07117899A (ja) 1993-10-29 1995-05-09 Ricoh Co Ltd 給紙装置
JP2526524B2 (ja) 1994-04-26 1996-08-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
JPH085966A (ja) 1994-06-23 1996-01-12 Nikon Corp 非球面眼鏡レンズ
JPH11106112A (ja) 1997-10-03 1999-04-20 Minolta Co Ltd フィニッシャ
JP2001002317A (ja) 1999-06-21 2001-01-09 Ricoh Elemex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の記録紙後処理装置
JP4144496B2 (ja) 2003-01-16 2008-09-03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後処理装置、その後処理装置が接続される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7207557B2 (en) * 2003-06-04 2007-04-24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single-sheet processing machine
JP4157433B2 (ja) 2003-06-18 2008-10-01 リコーエレ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用紙折り装置
JP4175642B2 (ja) 2004-02-18 2008-11-05 リコーエレメックス株式会社 紙折り装置
JP2005266245A (ja) 2004-03-18 2005-09-2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302020B2 (ja) 2004-09-13 2009-07-22 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シート処理装置における紙折り方法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425101B2 (ja) 2004-09-13 2010-03-03 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
JP5102449B2 (ja) 2005-03-14 2012-12-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紙折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523502B2 (ja) 2005-07-05 2010-08-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紙折り装置、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84768B2 (ja) 2005-05-31 2010-06-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用紙折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84929B2 (ja) * 2006-03-30 2011-05-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813955B2 (ja) * 2006-04-18 2011-11-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穿孔装置、シート折り装置、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842708B2 (ja) 2006-05-30 2011-12-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折り装置及び後処理装置
JP4743776B2 (ja) 2006-06-30 2011-08-10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シート折り装置
JP4956257B2 (ja) 2007-03-29 2012-06-20 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折り装置及び後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8184324A (ja) 2007-01-31 2008-08-14 Nisca Corp シート折り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後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9018494A (ja) * 2007-07-11 2009-01-29 Nisca Corp 製本処理方法及び製本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5671A (en) * 1990-08-20 1992-11-24 Mitsubish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Folding machine for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ree folding operations
US6213456B1 (en) * 1997-01-08 2001-04-10 Minolta Co., Ltd. Finisher for use with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929256B2 (en) * 2002-09-03 2005-08-16 Konica Corporation Post processing device with saddle stitching
JP2005015225A (ja) * 2003-06-04 2005-01-2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単シート処理機
US20090035016A1 (en) * 2007-07-11 2009-02-05 Nisca Corporation Bookbinding Method and Bookbinding Unit, and Image-Forming System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3674A (zh) * 2018-10-31 2020-05-0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后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1123674B (zh) * 2018-10-31 2022-06-10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后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1782374B2 (en) 2018-10-31 2023-10-10 Konica Minolta, Inc.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CN114194913A (zh) * 2020-09-18 2022-03-1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片材折叠装置和具有该片材折叠装置的片材后处理装置
CN114194913B (zh) * 2020-09-18 2023-09-2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片材折叠装置和具有该片材折叠装置的片材后处理装置
CN113335671A (zh) * 2021-06-16 2021-09-03 浙江亿维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纸尿裤折叠设备及折叠工艺
CN113335671B (zh) * 2021-06-16 2022-04-22 浙江亿维护理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纸尿裤折叠设备及折叠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751274B2 (en) 2017-09-05
CN102020141B (zh) 2016-01-20
JP2011057361A (ja) 2011-03-24
JP5394863B2 (ja) 2014-01-22
US20110058875A1 (en) 2011-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0141A (zh) 片材折叠装置及具有该片材折叠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US6027270A (en) Sheet-fed printing press with postprocessing unit
CN111392483B (zh) 纸张处理装置及具备纸张处理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8128088B2 (en) Combined sheet buffer and inverter
EP1486831B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with multi-functional postprocessing units
JP2008184325A (ja) 後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8351840B2 (en) Printing system architecture with center cross-over and interposer by-pass path
KR101451977B1 (ko) 병렬 프린팅 시스템
US10926970B2 (en)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N101486420B (zh) 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7159796B2 (ja) 媒体処理装置、記録システム、及び装置ユニット
JP3549439B2 (ja) プリンタシステム
JP5966614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271948B2 (ja) 空間効率の良い複数シート一時保管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モジュール式印刷システム
JP4293446B2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JP2014144630A (ja) 印刷装置及び製本装置並びに印刷製本システム
JP6353011B2 (ja) シート集積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179012B2 (ja) 用紙搬送装置
JP6255998B2 (ja) 記録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20080303200A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CN109399321B (zh) 片材堆叠装置和成像系统
EP2202085B1 (en) Automated print system with finisher module and method therefore
JP2008050170A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JP5844598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3847442B2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