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3578A - 树脂组合物、热转印接收片以及制备热转印接收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树脂组合物、热转印接收片以及制备热转印接收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3578A
CN101993578A CN2010102559604A CN201010255960A CN101993578A CN 101993578 A CN101993578 A CN 101993578A CN 2010102559604 A CN2010102559604 A CN 2010102559604A CN 201010255960 A CN201010255960 A CN 201010255960A CN 101993578 A CN101993578 A CN 1019935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transfer
resin
receiving sheet
shell
transfer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559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3578B (zh
Inventor
关口英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93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3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3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35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 C08F265/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on to polymers of 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02Dye diffusion 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D2T2)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06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relating to melt (thermal) mass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2205/00Printing methods or features related to printing methods; Location or type of the layers
    • B41M2205/32Thermal recei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27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e.g. UV-absorbers, plasticisers, surfacta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54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vinyl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63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B41M5/5281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用于形成热转印接收片的染料接收层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染料接收层形成在基体材料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有核/壳型胶乳,以及与壳所含有的羧基反应的交联剂,所述胶乳包括含有(A)的核和含有(B)的壳。(A)为丙烯酸类树脂,且至少含有取代或未取代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烷基酯和/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聚亚烷基二醇酯作为其的一种单体。(B)是含有羧基的聚氨酯树脂。

Description

树脂组合物、热转印接收片以及制备热转印接收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和具有热转印染料层(thermal transfer dye layer)的热转印记录色带(thermal transfer recording ribbon)一起使用的热转印接收片(thermal transfer-receiving sheet)。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热转印接收片,该热转印接收片在印刷时与热转印记录色带的剥离性能(detachability)优异,且具有高色密度(color density)以及高耐光性(lightfastness)。本发明还涉及高等级热转印接收片,该高等级热转印接收片即使是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长时间存放之后还可以抑制图像渗色(image bleeding),本发明还涉及制备热转印接收片的方法。
发明背景
已知现有作为彩色或单色图像形成技术的热转印技术。在热转印技术中使用热转印记录色带和热转印接收片,该热转印记录色带含有可以通过来自热头(thermal head)等的热能进行熔融或升华从而进行转印的热扩散性的染料,该热转印接收片具有接受来自于热转印记录色带的染料的染料接收层。热转印技术是图像形成技术,该技术通过设置热转印记录色带使其与热转印接收片的染料接收层相对,并从热转印记录色带的背面(rear side)按压热头以施加热能从而使形成图像的染料转印至染料接收层上。该热转印技术作为由数字数据形成图像、且可以不使用任何工艺液体例如显影液就能实现与卤化银照片相媲美的颜色层次(gradation)的技术而闻名。
热转印接收片的染料接收层通常使用如下多种热塑性树脂作为主要成分来形成:所述树脂例如聚酯、聚酰胺、丙烯酰(acryl)、乙酸酯(acetate)、聚氯乙烯-乙酸乙烯酯、苯乙烯、聚乙烯醇缩丁醛、纤维素以及聚碳酸酯。具体来说,公开号57-107885的未审查日本专利申请提出在基体材料上设置用作涂层的染料接收层,该涂层含有饱和聚酯、聚乙烯吡咯烷酮以及颜料。公开号60-122192的未审查日本专利申请提出形成包括选自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丙烯酸类树脂、醋酸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和选自烃类树脂、氟树脂以及硅树脂中的至少一种的层。公开号61-283595的未审查日本专利申请提出形成由饱和聚酯树脂和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混合物构成的层。公开号62-189195的未审查日本专利申请提出由苯乙烯树脂构成的接收层。
尽管这些提案的目的是改善色密度和耐光性,但所有提案均在获得满意的结果方面遇到困难。具体来说,经常发生由于光、热和湿度导致的图像褪色(discoloration)和图像渗色,且高分辨率的记录图像(high-definition recorded image)不能维持较长的时间。其原因在于近期热转印印刷设备(thermal transfer printer)印刷速度的提高。即,当在高速热转印印刷设备中使用所提出的具有染料接收层的热转印接收片时,由于短暂的印刷时间染料没有充分地扩散和附着在染料接收层中。因此,所述染料集中在热转印接收片的染料接收层的表面区域,从而降低了色密度和耐光性。另外,集中在染料接收层的表面区域的染料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温度和湿度的影响下扩散,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图像渗色。
根据高速热转印印刷设备,热转印记录色带和热转印接收片在其均充分被冷却之前可能会彼此剥离。因此,热转印接收片优选具有良好的剥离性能。在印刷时改善剥离性能的提案包括,例如,公开号10-309874、10-337967、10-337969和06-24152的未审查日本专利申请。
公开号10-309874的未审查日本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树脂组合物及由树脂组合物构成的接收层,该树脂组合物含有具有由聚氨酯树脂和可聚合的不饱和化合物构成的核/壳结构或微区域结构(micro domain structure)的聚合物微粒(fine particle)。公开号10-337967的未审查日本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树脂组合物及由该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接收层,该树脂组合物为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其中,核和壳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设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公开号10-337969的未审查日本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含有不泛黄聚氨酯树脂的树脂组合物及由该树脂组合物构成的接收层,该树脂组合物具有核/壳或区域结构,其中烯类聚合物的颗粒分散在聚氨酯树脂中。公开号06-24152的未审查日本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聚合物水分散体及由该分散体构成的接收层,该核/壳结构由具有至少一个极性基团的聚酯树脂和具有至少一个可聚合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的聚合物构成。
然而,仅通过形成由在一个特定的温度范围内的具有不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树脂构成的核/壳结构,热转印接收片难以获得合意的剥离性能,如在公开号10-337967的未审查日本专利申请中所记载的。类似地,利用具有由没有特别限定的聚氨酯树脂和没有特别限定的可聚合的不饱和化合物(含烯类聚合物)构成的核/壳结构或区域结构的树脂,来使热转印接收片获得合意的剥离性能是困难的,如在公开号10-309874、10-337967和10-337969的未审查日本专利申请中所记载的。另外,这些树脂组合物不能提供良好的图像保存性能,例如耐光性和图像抗渗色性(image bleeding resistance)。这种情况或多或少和具有由含极性基的聚酯树脂和具有可聚合的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的聚合物构成的核/壳结构的分散体相同,如公开号06-24152的未审查日本专利申请所记载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期望提供树脂组合物、热转印接收片以及制备热转印接收片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印刷高等级(high-grade)图像,即使是在使用近期的高速热转印印刷设备实施高速印刷时。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树脂组合物、热转印接收片、以及制备热转印接收片的方法,通过该方法改善印刷时与热转印记录色带的剥离性能,提高色密度以及耐光性,且即使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中长期存放之后也可以抑制图像的渗色。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用于形成热转印接收片的染料接收层的树脂组合物包括核/壳型胶乳,该胶乳包括含有(A)的核和含有(B)的壳,以及与壳所含有的羧基反应的交联剂,其中该染料接收层形成在基体材料的至少一个表面上。(A)是丙烯酸类树脂,其至少含有取代或未取代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烷基酯(phenoxyalkyl(meth)acrylate)和/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聚亚烷基二醇酯(phenoxy polyalkylene glycol(meth)acrylate)作为其的一种单体,(B)是含有羧基的聚氨酯树脂。
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热转印接收片包括基体材料和形成在基体材料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染料接收层。该染料接收层由上述的树脂组合物形成。
根据再一种实施方式,制备热转印接收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树脂组合物涂布于基体材料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该树脂组合物包括:包含含有(A)的核和含有(B)的壳的核/壳型胶乳,以及和壳所含有的羧基反应的交联剂;以及干燥该涂布的树脂组合物从而形成染料接收层。
由此制备的热转印接收片即使在实施高速印刷时也显示出良好的与热转印记录色带的剥离性能,和高色密度及耐光性。另外,即使在热转印接收片长时间存放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之后仍可抑制图像渗色。
附图说明
图1是热转印接收片的截面图;以及
图2是热转印记录色带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热转印接收片、以及制备热转印接收片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按下述顺序进行说明:
1.利用热转印技术的印刷方法
2.热转印接收片
(1)基体材料
(2)染料接收层和树脂组合物
3.制备热转印接收片的方法
4.热转印记录色带
1.利用热转印技术的印刷方法
如图1所示,热转印接收片1包括基体材料2和染料接收层3,所述染料接收层3接收染料并且形成在基体材料2的表面2a上。在对热转印接收片1进行说明之前,对使用在附图中未示出的热转印印刷设备的印刷方法、热转印接收片1以及在图2中示出的热转印记录色带4进行简单说明。
热转印印刷设备装备有热转印记录色带4并可以对热转印接收片1实施高速印刷。对于该热转印记录色带4,例如,由三种颜色(例如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的升华性分散染料(sublimation disperse dye)、热熔融性染料(thermally fusible dye)或热扩散性染料(thermally dispersible dye)构成的染料层6Y、6M和6C依次并排放置在载体5的一个表面5a上。用于改善热转印印刷设备的输运性质(transport property)的耐热滑动层(heat-resistant lubricating layer)7形成在载体5的另一个表面5b上。
当在这个热转印印刷设备中通过使用热转印记录色带4在热转印接收片1上形成彩色图像时,首先,将该热转印接收片1转移至面对热转印记录色带4的位置。随后热转印记录色带的黄色染料层6Y,与具有面向染料层6Y的染料接收层3的热转印接收片1互相叠合(superimpose)并放置在热头和压板(platen)之间。向压板按压热头来按压染料层6Y至热转印接收片1上。基于记录命令信息选择性地通过热头加热黄色染料层6Y使黄色染料升华、熔融或热扩散并热转印至热转印接收片1上。为了实施高速印刷,热转印接收片1优选具有染料接收层3,黄色染料可以充分扩散到染色接收层3并可以固定在该染料接收层3中。
在黄色染料热转印之后,移动热转印记录色带4从而使得品红色染料层6M位于热头和压板之间,同时热转印记录色带4从热转印接收片1上剥离。在实施高速印刷的热转印印刷设备中,热转印接收片1和热转印记录色带4在热转印接收片1和热转印记录色带4被充分冷却之前彼此剥离。因此,优选热转印接收片1显示剥离性能。
随后,热转印接收片1返回到面对品红色染料层6M的位置处,并且和黄色染料一样,品红色染料被热转印至热转印接收片1的染料接收层3上。然后,同样操作青色染料将青色染料热转印至热转印接收片1上从而形成全色图像(full color image)。
2.热转印接收片
如图1所示,在热转印接收片1中,接收从热转印记录色带4热转印的染料的染料接收层3形成在基体材料2的表面2a上。
(1)基体材料
下述材料可以用作基体材料2,例如:各种纸如美术纸、着色纸(coat paper)、高等级纸(high-grade paper)、铸涂纸(cast-coat paper)以及聚烯烃层合纸(polyolefin laminate paper),合成纸例如聚丙烯以及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合成树脂膜(synthetic resin film)例如聚烯烃、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聚苯乙烯。具体来说,优选聚烯烃作为基体材料2,这是因为其可以形成更接近于卤化银照片的图像。另外,基体材料例如具有微孔的多孔合成树脂膜也可以用作基体材料2,所述微孔通过拉伸添加有颜料等的合成膜而形成。根据需要,这些不同类型的纸、合成纸以及合成树脂膜可以自由组合形成可以用作基体材料2的层压材料(laminate)。对基体材料的厚度没有特殊限定,但大约为100~300μm且更优选约为150~250μm。
(2)染料接收层
当从热转印记录色带4转印的染料扩散和固定时,染料接收层3接收和保留染料。染料接收层3由树脂组合物构成,该树脂组合物含有核/壳型胶乳以及与壳所含有的羧基反应的交联剂,所述胶乳包括下述含有(A)的核和含有(B)的壳。
<核/壳型胶乳>
核/壳型胶乳含有分散在水介质的核/壳-结构颗粒,该颗粒包括含有(A)的核和含有(B)的壳。
在核所含有的(A)为丙烯酸类树脂,并至少含有取代或未取代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烷基酯和/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聚亚烷基二醇酯作为其的一种单体。(B)是含有羧基的聚氨酯树脂。
丙烯酸类树脂(A)所含有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烷基酯的单体,例如,如下化学式1所示。在该化学式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代表氢原子、甲基或乙基,以及m表示1~3的整数。
[化学式1]
(化学式1)
丙烯酸类树脂(A)所含有的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聚亚烷基二醇酯的单体,例如,如下化学式2所示。在该化学式中,R1代表氢原子或甲基,R2代表氢原子、甲基或乙基,以及n代表整数2或3。
[化学式2]
Figure BSA00000233440900071
(化学式2)
特别优选未取代的丙烯酸苯氧基乙基酯或未取代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基酯用作丙烯酸类树脂的单体。
组成核的丙烯酸类树脂可以是均聚物,该均聚物通过聚合选自如下的一种单体来制备: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烷基酯和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聚亚烷基二醇酯,或者组成核的丙烯酸类树脂也可以是共聚物,该共聚物通过共聚两个或多个所述单体来制备。另外,只要不妨碍本发明的优势丙烯酸类树脂可以与另外的(甲基)丙烯酸酯进行共聚。
另外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具体实例包括无官能的(甲基)丙烯酰基单体((meth)acryl monomer)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月桂基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lauryl dodecyl 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十八烷基酯(cetyl-stearyl 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以及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以及官能的(甲基)丙烯酰基单体例如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以及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
在这些(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特别优选(甲基)丙烯酸羟烷酯用作共聚单体。相比较使用取代或未取代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烷基酯和取代或未取代(甲基)丙烯酸苯氧基聚亚烷基二醇酯中的一种进行聚合而制备的均聚物,或相比较使用这些单体中的两种或更多种进行共聚而制备的共聚物,在使用(甲基)丙烯酸羟烷酯时可以获得更高的色密度和耐光性。
(甲基)丙烯酸羟烷酯的例子包括甲基丙烯酸羟甲酯、甲基丙烯酸n-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n-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n-羟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丁酯、甲基丙烯酸3-羟丁酯、甲基丙烯酸n-羟戊酯、甲基丙烯酸2-羟戊酯、甲基丙烯酸3-羟戊酯、甲基丙烯酸4-羟戊酯、甲基丙烯酸n-羟己酯、甲基丙烯酸2-羟己酯、甲基丙烯酸3-羟己酯、甲基丙烯酸4-羟己酯、甲基丙烯酸5-羟己酯、丙烯酸羟甲酯、丙烯酸n-羟乙酯、丙烯酸2-羟乙酯、丙烯酸n-羟丙酯、丙烯酸2-羟丙酯、丙烯酸n-羟丁酯、丙烯酸2-羟丁酯、丙烯酸3-羟丁酯、丙烯酸n-羟戊酯、丙烯酸2-羟戊酯、丙烯酸3-羟戊酯、丙烯酸4-羟戊酯、丙烯酸n-羟己酯、丙烯酸2-羟己酯、丙烯酸3-羟己酯、丙烯酸4-羟己酯、以及丙烯酸5-羟己酯。在这些中,优选具有包括1至3个碳原子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羟烷酯。
当(甲基)丙烯酸羟酯(hydroxy(meth)acrylate)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共聚时,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烷基酯和/或取代的或未取代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聚亚烷基二醇酯的组成比率优选为整个核的50~100质量%,优选为整个核的50~95质量%,更优选为整个核的60~90质量%。
壳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B)含有作为一种成分的羧基。具有核/壳结构的颗粒由于壳所含有的亲水羧基在水介质中体现出良好的水分散稳定性。
所述聚氨酯树脂可以通过使用含羧基的多元醇等的任何聚氨酯合成方法来制备。任何含羧基的多元醇可以用作含羧基的多元醇。优选含羧基的多元醇分子为含有一个羧基的多元醇,且特别优选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二羟甲基丁酸(DMBA)。含羧基的多元醇在聚氨酯树脂中的组成比率优选为2~15质量%,更优选为5~10质量%。
含羧基的多元醇主要用于改善核/壳型胶乳的水分散稳定性。当含羧基的多元醇在聚氨酯树脂中的组成比率是2重量%或更高时,水分散稳定性提高。当组成比率是15重量%或更低时,可以防止长时间存放后图像的渗色。因此,当含羧基的多元醇的组成比率在2重量%~15重量%的范围内时,水分散稳定性和图像抗渗色性均能够实现。
用于制备含羧基的聚氨酯树脂的异氰酸酯的例子包括脂族二异氰酸酯例如亚乙基二异氰酸酯(ethylene diisocyanate)、1,6-己二异氰酸酯(HMDI)、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etramethylene diisocyanate),脂环族二异氰酸酯例如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H12MDI),以及芳香脂族二异氰酸酯例如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和四甲代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任何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用作异氰酸酯。具体来说,1,6-己二异氰酸酯(H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环己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H12MDI)、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以及四甲代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TMXDI)是不泛黄色的因此更为优选。
含羧基的聚氨酯树脂(B)可以含有任何多元醇来作为含羧基的多元醇和异氰酸酯之外的组成成分。具体来说,脂族聚酯多元醇或脂族聚碳酸酯多元醇优选用于提高热转印接收片1的剥离性能。
脂族聚酯多元醇可以通过脂族多元醇成分和脂族多元羧酸成分的脱水合成来得到。脂族多元醇成分的例子包括1,2-亚乙基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1,11-十一烷二醇、1,12-十二烷二醇、2-甲基-1,8-辛二醇、新戊二醇、2-乙基-1,6-己二醇、2-甲基-1,3-丙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4-二甲基-1,5-戊二醇、2,4-二乙基-1,5-戊二醇、1,3-环己二醇、1,4-环己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1,4-cyclohexanedimethanol)、以及2-双(4-羟基环己基)-丙烷。脂族多元羧酸成分的例子包括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顺丁烯二酸、以及反丁烯二酸。任何合适的脂族聚酯多元醇可以用作脂族聚酯多元醇。
在脂族聚酯多元醇中,特别优选使用两末端均具有羟基的C4-C6直链烷基二醇(diol of a C4-C6 linear alkyl)作为脂族多元醇成分和两末端皆具有羧基的C4-C6直链烷基二羧酸(C4-C6 linear alkyl)作为脂族多元羧酸成分。具体来说,1,5-戊二醇或1,6-己二醇优选用作脂族聚酯多元醇的脂族多元醇成分。更优选丁二酸、戊二酸或己二酸,即具有4~6个碳原子的直链二元羧酸用作脂族多元羧酸成分。
碳酸酯成分和脂族多元醇成分的缩合反应得到的任何脂族聚碳酸酯多元醇可以用作脂族聚碳酸酯多元醇。碳酸酯成分的例子包括碳酸亚烃酯(alkylene carbonate)例如碳酸亚乙酯、三亚甲基碳酸酯(trimethylene carbonate)、碳酸1,2-亚丙酯、碳酸1,2-亚丁酯(1,2-butylene carbonate)、碳酸1,3-亚丁酯(1,3-butylene carbonate)、以及碳酸1,2-亚戊酯(1,2-pentylenecarbonate),碳酸二烷基酯(dialkyl carbonate)例如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以及碳酸二丁酯,以及碳酸二芳基酯(diaryl carbonate)例如碳酸二苯酯。脂族多元醇成分的例子包括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1,11-十一烷二醇、1,12-十二烷二醇、2-甲基-1,8-辛二醇、新戊二醇、2-乙基-1,6-己二醇、2-甲基-1,3-丙二醇、3-甲基-1,5-戊二醇、2,4-二甲基-1,5-戊二醇、2,4-二乙基-1,5-戊二醇、1,3-环己二醇、1,4-环己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以及2-双(4-羟基环己基)-丙烷。
在这些脂族聚碳酸酯多元醇中,优选使用主要由具有4~6个碳原子的直链亚烷基二醇(alkylene diol)构成的脂族聚碳酸酯多元醇,例如1,6-己二醇的聚碳酸酯多元醇、1,6-己二醇和1,4-丁二醇的聚碳酸酯多元醇、1,6-己二醇和1,5-戊二醇的聚碳酸酯多元醇,以及1,6-己二醇和3-甲基-1,5-戊二醇的聚碳酸酯多元醇。
当在聚氨酯树脂中使用脂族聚酯多元醇或脂族聚碳酸酯多元醇时,可以获得更高的色密度和耐光性。当聚氨酯树脂由脂族聚酯多元醇和/或脂族聚碳酸酯二元醇、含羧基的脂族多元醇,以及异氰酸酯化合物形成时,在印刷过程中剥离性能和耐光性得到改善。
在聚氨酯树脂(B)中可以使用通常的链延长剂(chain elongation agent),例如乙二醇、二甘醇、丙二醇、双丙甘醇、1,4-丁二醇、1,3-丙二醇、1,5-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或三羟甲基丙烷。
丙烯酸类树脂的平均分子量为50000~200000且更优选为70000~150000。聚氨酯树脂的平均分子量为5000~100000且更优选为20000~70000。当丙烯酸类树脂和聚氨酯树脂的平均分子量分别为50000或更多和5000或更多时,染料接收层3的强度不会降低,该染料接收层3是抗刮擦的,并且可以避免当热转印接收片1堆叠保存时热转印接收片1的背面和染料接收层3之间发生的粘连(blocking)问题。
含丙烯酸类树脂(A)的核和含聚氨酯树脂(B)的壳的核/壳比(质量比)为8/2~4/6且优选为7/3~5/5。核/壳比不优选超过8/2,例如当核/壳比为9/1时,由于过高的丙烯酸类树脂(核)的比率色密度和耐光性会变差。相反,核/壳比不优选超过4/6,例如当核/壳比为3/7,由于过低的丙烯酸类树脂(核)的比率,在印刷时剥离性能会变差且长期保存后的图像耐渗色性会变差。
在此,核所含有的丙烯酸类树脂具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高于壳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例如,优选使用玻璃化转变温度大约50℃的丙烯酸类树脂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大约40℃的聚氨酯树脂。当核/壳比超过4/6,例如当核/壳比为3/7时,由于含有大量的具有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聚氨酯树脂,在印刷时剥离性能会变差。
制备核/壳型胶乳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在含有由聚氨酯树脂构成的树脂颗粒的胶乳存在的条件下,乳液聚合丙烯酸类树脂的组成成分,例如单体和低聚物的方法。例如,乳液聚合构成聚氨酯树脂和丙烯酸类树脂的单体和低聚物混合液的方法。另外,例如可以采用在由聚氨酯树脂构成的树脂颗粒存在的条件下,乳液聚合聚氨酯树脂和构成丙烯酸类树脂的低聚物和单体的混合液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可以预先乳化并使用构成丙烯酸类树脂的单体和低聚物或它们和聚氨酯树脂的混合液。
另外,可以采用通过一批添加构成丙烯酸类树脂的单体和低聚物或混合液来实施聚合的方法,或采用通过添加部分材料来进行聚合并且随后添加剩余的材料进一步进行聚合来实施聚合的方法。制备核/壳型胶乳的方法不局限于上述方法且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合成方法。
在如上所述的乳液聚合中,可以使用任何乳化剂,但是取决于乳化剂的量和种类,在长时间保存后图像渗色会变差。因此,优选可以避免所述问题的乳化剂。所述乳化剂的例子包括非离子表面活化剂例如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聚氧乙烯油基苯基醚(polyoxyethylene oleylphenyl ether)、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以及氧乙烯-氧丙烯嵌段共聚体(oxyethylene·oxypropylene block copolymer),阴离子表面活化剂例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sodium alkyl diphenyl ether disulfonate)、烷基萘磺酸钠(sodium alkyl naphthalene sulfonat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钠(sodium polyoxyethylene alkyl ether sulfate)、聚氧乙烷基苯基醚硫酸钠(sodium polyoxyethylene alkyl phenyl ether sulfate)、以及二烷基磺化琥珀酸钠,以及保护胶体例如聚乙烯醇和多种水溶性聚合物。
在乳液聚合中,可以使用各种聚合引发剂例如过硫酸盐,如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及过氧化氢。在乳液聚合中,可以使用各种链转移剂(chain transfer agent)例如醇,如儿茶酚、硫醇类(thiol)以及硫醇(mercaptan)来调整丙烯酸类树脂和聚氨酯树脂的分子量。依照聚合引发剂的种类适当地在30℃~100℃的范围内调整聚合温度。可以调整核/壳型胶乳的pH值。优选pH值在中性到弱碱性区域,即为5~10且更优选为6~9。
丙烯酸类树脂和聚氨酯树脂的核/壳型胶乳的平均粒径为0.001~5μm且优选为约0.01~2μm,可以在不破坏水分散稳定性、成膜性能(film forming property)以及粘合性能(adhesive property)的范围内适当地调节。
任何交联剂可以适当地用作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交联剂,只要所述交联剂对壳所含有的聚氨酯树脂中含有的羧基具有反应性即可。当交联剂与聚氨酯树脂中的羧基进行反应时,可以抑制染料接收层3吸收水分。
交联剂的例子包括异氰酸酯化合物例如水-可分散的聚异氰酸酯和嵌段式聚异氰酸酯,聚环氧化合物例如丙三醇多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多缩水甘油醚、二甘醇多缩水甘油醚(diglycol polyglycidyl ether)、聚乙二醇多缩水甘油醚(polyglycol polyglycidyl ether)、山梨醇多缩水甘油醚(sorbitol polyglycidyl ether)、乙二醇多缩水甘油醚(ethylene glycol polyglycidyl ether)、聚乙二醇多缩水甘油醚(polyethylene glycol polyglycidyl ether)、丙二醇多缩水甘油醚(propylene glycol polyglycidyl ether)、聚丙二醇多缩水甘油醚(polypropylene glycol polyglycidyl ether),以及聚胺化合物例如聚烯丙胺(polyallylamine)。
所述交联剂和核/壳型胶乳一起添加到树脂组合物中,所述核/壳型胶乳的主要溶剂是水,并且通过使用各种如下所述的涂布器(coater)在基体材料2上涂布树脂组合物从而最终形成高等级染料接收层3。为此,特别优选如下的交联剂。具有氮丙啶基(aziridine group)的化合物可以作为交联剂,特别优选例如2,2’-双羟基甲基丁醇-三(3-(1-氮丙啶基)丙酸酯)(2,2’-bishydroxymethylbutanol-tris(3-(1-aziridinyl)propanate)和4,4’-双(亚乙基亚氨基羰基氨基)二苯基甲烷(4,4’-bis(ethyleneiminocarbonyl amino)diphenylmethane)。特别优选含
Figure BSA00000233440900121
唑啉基的化合物或含碳二亚胺基的化合物用作交联剂。以这样的方式时,树脂组合物显示出良好的贮存期(pot life)以及和羧基良好的交联性能,得到能够抑制长时间存放后图像的渗色且提供高等级图像的染料接收层3。
添加到树脂组合物中的交联剂的量为5~300摩尔%且更优选为10~200摩尔%,该含量是基于相对于构成核/壳型胶乳的壳的聚氨酯树脂中的羧基量的交联剂中交联基团的量。添加的交联剂的量优选为5摩尔%或更多从而实现充分地交联并防止染料接收层3的膜强度(film strength)降低、膜粘合性降低、以及抗刮擦性、防水性等的劣化,还可以防止在长时间存放后图像会发生渗色。添加的交联剂量优选为300摩尔%或更小以保持和羧基未反应的交联剂量不是很大,从而可以防止长时间存放后的耐光性和图像渗色的劣化。当染料接收层3中含有交联剂时,抑制了软化现象(softening)并提高了剥离性能。
核/壳型胶乳的溶剂主要是水,但是在不妨碍本发明的优势的范围内可以添加其他有机溶剂。有机溶剂的例子包括醇例如甲醇、乙醇、正丙醇、以及异丙醇,二元醇例如乙二醇和丙二醇,二元醇衍生物例如乙二醇一甲醚和乙二醇一乙醚,醚例如四氢呋喃和二
Figure BSA00000233440900131
烷,酮例如甲基乙基酮和环己酮(cyclohexane),以及酯例如乙酸乙酯。
各种添加进可以添加到树脂组合物和染料接收层3中,只要不会妨碍本发明的优势即可。添加剂的例子包括剥离剂(detaching agent)、润滑剂、增塑剂、颜料、湿润剂、消泡剂、分散剂、抗静电剂、荧光增白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以及交联剂。
根据需要,垫层(cushion layer)等可以形成在热转印接收片1的基体材料2上,在所述垫层等中,将基于乙烯基或亚乙烯基的中空树脂微粒或由玻璃构成的微球添加到粘结剂用树脂(binder resin)。如设置垫层,在印刷时该垫层抑制生成不复印的点(uncopied spot)和密度的不均匀,并且可以获得具有高再现性的转印图像。对所述的垫层的密度没有特别限定,但是大约为0.3~0.8cc/g。基于干燥的固体(dry solid basis),涂布量大约为1~50g/m2。一般来说,当设置垫层时,由于垫层是多孔的,当通过涂布形成染料接收层3时候可能会发生渗透。任何防渗层(barrier layer)可以介于垫层和热转印接收片1的染料接收层3之间从而避免上述问题。
所述防渗层由各种有机或无机微粒、抗静电剂、润滑剂、防腐剂、湿润剂、消泡剂、分散剂、荧光增白剂、交联剂、粘结剂用树脂等构成,基于干燥固体,涂布量大约为0.1~5g/m2
可以在热转印接收片1上与染料接收层3相对的一侧上设置任何背面涂层(back coat layer)从而改善热转印印刷设备的输运性、赋予可写性(writability)、以及增加不透明性。背面涂层由各种有机或无机微粒、抗静电剂、润滑剂、防腐剂、湿润剂、消泡剂、分散剂、荧光增白剂、交联剂、粘结剂用树脂等构成,基于干燥固体,涂布量大约为0.1~5g/m2
3.制备热转印接收片的方法
具有上述结构的热转印接收片1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来制备,采用下述方法至少在基体材料2的表面2a上涂布树脂组合物并在特定的温度干燥涂布的树脂组合物特定的时间从而形成染料接收层3。
在基体材料2上涂布树脂组合物的方法的例如包括使用幕涂布器、狭缝涂布器(die coater)、气刀涂布器、刮刀涂布器(blade coater)、水平辊式涂布器(gate roll coater)、刮条涂布器(bar coater)、棒式涂布器(rod coater)、辊涂布器(roll coater)、凹版涂布器(gravure coater)等。任何工艺均可以使用在涂布方法中。当设置垫层或防渗层时,通过狭缝涂布器等依次涂布形成垫层的材料、形成防渗层的材料、以及形成染料接收层3的树脂组合物,或形成多层流体(multilayer fluid body)并将该多层流体一步涂布在基体材料2上。由于经济高效,上述这种方法是优选用于形成热转印接收片1的方法。在制备热转印接收片1的方法中,根据需要,可以对基体材料2施加粘合性强化处理(adhesiveness-enhancing treatment)例如电晕放电处理(corona discharge treatment)或等离子体处理从而提高基体材料2和染料接收层3的粘合性。
用于形成染料接收层3的树脂组合物的涂布量,基于干燥固体,优选在范围0.5~30g/m2且更优选在范围1~5g/m2。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0.5g/m2或更多的涂布量对于接收染料是充足的,因此能够实现高色密度和抑制耐光性和图像的耐渗色性能的减弱。另一方面,当涂布量为30g/m2或更小时,例如可以防止出现色密度减少这样的问题并实现经济效率。因此,当基于干燥固体,涂布的树脂组合物的量为0.5~30g/m2时,可以实现经济效率并可以改善色密度和耐光性,且可以防止图像渗色。
在制备热转印接收片1的方法中,水基涂层(water-based coat layer)形成在由如下物质构成的基体材料2的表面上:各种膜、合成纸、合成树脂膜等。用于形成染料接收层3的树脂组合物有时涂布在不设置垫层等的涂层上。在这种情况中,在制备热转印接收片1的方法中,使用含作为介质的水的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比使用含作为介质的有机溶剂例如甲苯的通常树脂组合物更经济。另外,制备方法可以简化。
如上所述,在热转印接收片1中,基体材料2上的染料接收层3由树脂组合物构成,该树脂组合物包含:包括含丙烯酸类树脂(A)的核和含(B)的壳的核/壳型胶乳,以及与壳所含有的羧基反应的交联剂。结果,由于热转印接收片1的染料接收层3含有特定的核/壳型胶乳和交联剂,因此即使在实施高速印刷时,也可以改善与热转印记录色带4的剥离性能,并可以增强色密度和耐光性,以及能够抑制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中长时间存放后的图像渗色。
4.热转印记录色带
任何热转印记录色带可以用作热转印记录色带4,染料从所述热转印记录色带4转印至热转印接收片1。具体来说,在热转印记录色带4中,如图2所示,黄色、品红色及青色染料层6Y、6M及6C(也简称为“染料层6”)并排形成在载体(supporting body)5上。在印刷时,将热转印记录色带4的染料层6所含有的染料热转印至热转印接收片1的染料接收层3。
在其上涂布有热转印记录色带4的染料层6的载体5的例子包括塑料膜例如聚酯膜、聚苯乙烯膜、聚丙烯膜、聚砜膜、聚碳酸酯膜、聚酰亚胺膜、以及芳族聚酸胺膜,纸及合成纸。载体5的厚度通常为大约1~30μm。
黄色染料的例子包括偶氮染料、双偶氮染料、次甲基染料、苯乙烯基染料(styryl dye)、吡啶酮-偶氮染料、以及这些染料的混合物。品红色染料的例子包括偶氮染料、蒽醌染料、苯乙烯基染料、杂环偶氮着色剂(heterocyclic azo colorant)、以及它们的混合物。青色染料的例子包括蒽醌染料、萘醌染料、杂环偶氮着色剂、靛苯胺染料、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染料层6含有粘结剂用树脂,该粘结剂用树脂用于保持各染料以及用来形成染料层6。粘结剂用树脂的例子包括纤维素树脂例如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以及醋酸纤维素,乙烯树脂例如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乙酰(乙)缩醛(polyvinyl acetoacetal)、聚乙酸乙烯酯、聚苯乙烯,以及聚氨酯树脂。
热转印记录色带4的结构如图2所示,黄色染料层6Y、品红色染料层6M、青色染料层6C,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在附图中未示出的黑色染料层彼此相连连续设置在载体5的表面5a上。可以在热转印记录色带4上设置用来使热转印印刷设备可以检测热转印记录色带4的位置的传感器标记(sensor mark)。可以在热转记录色带4上设置透明转印保护层,其用于保护通过转印染料至染料接收层3上而形成的图像。还可以在与染料层6相反的载体5的表面5b上设置耐热滑动层7,其用于提高热转印印刷设备中的热转记录色带4的输运性并防止和与热头烧粘(burn-in)。
当使用热转印接收片1和热转印记录色带4通过热转印印刷设备实施印刷时,黄色染料层6Y与染料接收层3相对,并加热黄色染料层6Y从而使黄色染料热转印至染料接收层3。由于热转印接收片1的染料接收层3由含有核/壳型胶乳,及与壳所含有的羧基反应的交联剂的树脂组合物构成,因此黄色染料充分地扩散且固定在染料接收层3中。随后转移热转印记录色带4从而使品红色染料层6M面对热头和压板,以便于使品红色染料转印至热转印接收片1上,同时热转印记录色带4从热转印接收片1上剥离。由于热转印接收片1的染料接收层3由上述树脂组合物构成,因此剥离性能良好且可以在剥离热转印记录色带时不产生任何问题。在品红色染料转印后,青色染料可以类似地转印至热转印接收片1上从而形成图像等。相似地,品红色和青色染料可以充分地扩散并固定在染料接收层3中,并且与热转印记录色带4的剥离性能良好。
综上所述,由于染料接收层3由包含核/壳型胶乳及与壳所含有的羧基反应的交联剂的树脂组合物构成,因此通过热转印接收片1,转印的各彩色染料充分地扩散并固定。由此,可以在热转印接收片1上得到具有高色密度和耐光性的图像。
另外,利用热转印接收片1,即使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下存放长时间之后,仍可以抑制图像的渗色,这是因为染料接收层3由树脂组合物构成。热转印接收片1也显示出良好的剥离性能并可以防止在剥离热转印记录色带4时发生问题。
因此,不仅在通常速度实施印刷时也在实施高速印刷时,热转印接收片1显示出良好的与热转印记录色带4的剥离性能。热转印接收片1具有高色密度和耐光性且即使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下存放长时间之后也可以得到抑制图像的渗色,并且可以形成高等级图像等。
实施例
下面,基于实验结果对本发明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虽然利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内容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在实施例中,“份(part)”和“%”分别表示质量份和质量百分数。
首先,对核/壳型胶乳的制备和树脂组合物的调节进行描述。通过在下面表1和2示出的化合物和组成制备22种核/壳型胶乳(A至V)。每种胶乳的性能也在表1和2中示出。在25℃的环境下测量胶乳的粘度和pH。
例如,可以如下制备树脂组合物A。在装有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中放入35份的elitel 3320(表1中的UE3320)(由Unitika Ltd.制造)、25份的PLACCEL 220A(表1中的220AL)(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10份的2,2-二羟甲基丙酸(表1中的DMPA),以及20份的甲基乙基酮,并在90℃条件下进行搅拌直到混合物变为均相。
接下来,在确定溶剂回流以后,添加30份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表1中的IPDI)从而实施聚合,由此合成聚氨酯预聚物。在25℃的条件下,使用均化器对2.75份的乙二胺和170份的离子交换水进行搅拌并向得到的混合物中添加所述聚氨酯预聚物。继续进行搅拌直到链延长结束。在减压的条件下于40℃对得到的产物进行搅拌从而除去溶剂和水,由此得到聚氨酯分散体(35%固体)。在装有回流冷凝器的反应器中添加290g的所述聚氨酯分散体和60g的离子交换水并搅拌得到的混合物并加热该混合物至75℃。用2个小时向得到的混合物中滴加100份的PEMA(甲基丙烯酸苯乙酯)和100g的离子交换水以及过硫酸钾催化水溶液,随后搅拌一个小时从而制备在树脂组合物A中使用的胶乳。可以以类似的方式制备在树脂组合物B至V中使用的胶乳。
Figure BSA00000233440900181
表2
Figure BSA00000233440900191
表1和2中的缩写词如下:PEMA表示甲基丙烯酸苯乙酯,相当于化学式1;PEO2MA表示氧化苯乙烯(2摩尔)-改性甲基丙烯酸酯,相当于化学式2;2HEMA表示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2EHA表示丙烯酸2-乙基己酯;St表示苯乙烯;CHMA表示甲基丙烯酸环己酯;BZ表示甲基丙烯酸苄酯;MMA表示甲基丙烯酸甲酯;AA表示丙烯酸;NPG表示新戊二醇;DMPA表示二羟甲基丙酸,即含羧基的脂族多元醇;IPDI表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H12MDI表示4,4′-亚甲基双环己基二异氰酸酯;PTMG2000表示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制造的聚1,4-丁二醇(polytetramethylene glycol)(Mw 2000);NS2400表示Adeka Corporation制造的1,5-戊二醇+己二酸聚酯(Mw 2000),即脂族聚酯多元醇;P1010表示1,5-戊二醇+己二酸聚酯(Mw 1000),即Kuraray Co.,Ltd.制造的Kuraray多元醇,或脂族聚酯多元醇;T5652表示1,6-己二醇基聚碳酸酯(1,6-hexanediol-based polycarbonate)(Mw 1000),即Adeka Corporation制造的杜南醇或脂族聚碳酸酯多元醇;UE3320表示苯二甲酸基聚酯二醇(phthalic acid-based polyester diol)(Mw2000),即Unitika Ltd.制造的elitel;220AL表示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的己内酯二醇(caprolactone diol)(Mw1800)PLACCEL;WB40-100表示水分散的聚异氰酸酯,Adeka Corporation制造的Duranate;DZ22E表示含氮丙啶基化合物,NIPPON SHOKUBAI CO.,LTD.制造的CHEMITITE;K2030E表示含
Figure BSA00000233440900201
唑啉基聚合物,NIPPON SHOKUBAI CO.,LTD.制造的EPOCROS;E01表示含碳二亚胺基聚合物,Nisshinbo Chemical Inc.制造的CARBODILITE。
接下来,将表1和2中示出的各种交联剂添加到胶乳中并使得交联剂的量与DMPA(二羟甲基丙酸)中的羧基的摩尔量相等,并向其中添加作为剥离剂的0.5份的X22-4272(Shin-Etsu Silicones制造的改性硅油),以及添加纯水用于制备具有12%固体含量的树脂组合物A至V。表1和2中的有关交联剂的行中的星号示出使用的是所标出类型的交联剂。
通过迈尔棒(Mayer bar)将制备好的如表1和2所示的树脂组合物A至V中的各种树脂组合物涂布在基体材料上并使得涂布量(干燥后)为2.5g/cm2,并在100℃干燥1分钟形成染料接收层。结果,得到实施例1~17和对比例1~5的热转记录纸。基体材料的制备按照如下方法进行:用LDPE(低密度聚乙烯)涂布具有每平方米克重为130g/m2原纸的两个表面以制备RC纸,在RC纸的一个表面上实施电晕放电以赋予其亲水性,并通过涂布形成具有下述组合物(固体)的热绝缘层并使得干燥后的涂布量为15g/m2
<热绝缘层>
Rohm&Haas公司生产的Ropaque Ultra E(中空颗粒)   100份
Kuraray Co.,Ltd.生产的PVA117(粘结剂用树脂)    20份
乙二醛(交联剂)                                 3份
制备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热转印接收片并按照下述方面来进行评价。
<剥离性能>
在35℃和50%RH环境中,通过使用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各热转印接收片、Sony公司生产的升华型热转印印刷设备(UP-DR200)、以及用于该印刷设备(印刷尺寸:4×6)的Sony品牌的热转印记录色带(2UPC-R204)连续印刷10份(copy)整体黑色图表(solid black chart),并根据其评价剥离性能。在35℃的环境下进行评价的原因为在对热转记录片和热转印记录色带进行剥离时当没有充分地将它们冷却时,在高温环境中会频繁发生剥离失败。换言之,在一个对于剥离更不友好的环境中进行评价。通过在印刷开始时调整印刷设备内的温度至35℃来使印刷开始时处于相同条件。
⊙:显示出良好的剥离性能且所有的10份在品质方面均无任何问题。没有产生剥离声音。
○:产生一些剥离声音但是所有的10份拷贝在品质方面均无任何问题。
△:剥离声音较大且在印刷后半的印刷物上确认有剥离线(detachment line)。
×:剥离声音非常大且在所有印刷物上确认有剥离线。
<色密度>
在常温、通常湿度的环境中通过使用升华型热转印印刷设备和如上所述的热转印记录色带在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各热转印接收片上印刷整体黑色图表。所述整体黑色部分的反射密度通过Macbeth TR924来测量。在这个测试中,将印刷开始时印刷设备中的温度调整至25℃从而避免储存热对色密度的影响。色密度优选为1.90或更高。
<耐光性>
在常温、通常湿度环境下通过使用升华型热转印印刷设备和上述的热转印记录色带在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各热转印接收片上印刷具有色密度范围1.0±0.1的灰色片(gray patch)。在以下条件下对得到的印刷品进行耐光性测试。耐光性测试的条件如下,光源:氙,滤光片(filter):370nm紫外线截去滤光片(UV-cut filter),照明度:60000lux,容器中的温度和湿度:22℃和55%RH,BP温度:40℃,曝光时间:120小时。在这个测试中,使用Suga Test Instruments Co.,Ltd.生产的XL75。在以下条件下测量曝光前后的色差。测量条件为,光源:D65,视野角度(viewing angle):2°、滤光片:ASNI A。在这个测试中,使用GretagMacbeth制造的Spectrolino。耐光性优选为3.5或更低。
<图像抗渗色性>
在常温、通常湿度的环境中通过使用升华型热转印印刷设备和上述的热转印记录色带在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各热转印接收片上印刷由整体黑色细线组成的格子图案。得到的印刷品存放在35℃95%RH的环境中1个月并取出所述的印刷品。通过视觉对格子图案的细线的渗色进行观察和评价。
⊙:没有发生渗色且格子图案的细线保持与最初一样清晰。
○:基本上没有发生渗色且格子图案的细线清晰。
△:发生渗色且格子图案的细线瓦解模糊不清。
×:严重发生渗色且格子图案的细线难以辨认。
评价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SA00000233440900221
如表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树脂组合物和具有将树脂组合物涂布在基体材料上而形成的染料接收层的实施例1~17的热转印接收片,可以改善印刷时的剥离性能、增加色密度、增强耐光性、以及可以抑制图像的渗色。具体来说,由于在实施例7~10和实施例13~17中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胶乳的壳内使用特定的多元醇,因此剥离性能和耐光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在评价中使用的印刷设备可以连续地在约8秒钟内生产4×6尺寸的全色印刷品,其可以认为是近期的高速升华型热转印印刷设备。即使当在上述高温环境中应用最大能量通过所述高速印刷设备连续印刷整体黑色图像时,实施例1~17的热转印接收片仍实现了良好的剥离性能。
另外,在实施例11~17中,色密度和耐光性得到进一步提高,这是因为胶乳的核和甲基丙烯酸羟烷酯进行共聚。在实施例4~6、8、10、12、14、15和17中,图像渗色得到进一步地抑制,这是因为使用了由含氮丙啶基的化合物、含
Figure BSA00000233440900231
唑啉基的化合物或含碳化二亚胺化合物构成的交联剂。
相反,在对比例1中,色密度是明显更小且剥离性能和图像抗渗色也较差,这是因为壳是由代替了聚氨酯树脂的丙烯酸类树脂构成的。在对比例2和3中,所有方面的评价结果更差,这是因为核不是由丙烯酸类树脂构成的。对比例4特别在剥离性能和图像抗渗色方面较差,这是因为其没有使用交联剂。对比例5有严重的图像渗色,这是因为核不是由丙烯酸类树脂构成且没有使用交联剂。在对比例5中,未示出剥离性能和色密度方面的评价结果。这是因为由于热转记录片和热转印记录色带变得熔融(fused)从而不可能对其进行评价。
根据上述观点,由于染料接收层由树脂组合物构成,该树脂组合物含有特定的核/壳型胶乳和与壳所含有的羧基反应的交联剂,因此热转印接收片在印刷时显示出良好的剥离性能,例如实施例1~17。热转印接收片具有高色密度、良好的耐光性并抑制了图像渗色,且可以形成与卤化银照片相当的高等级图像。
本申请包括2009年8月18日提交至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优选权专利申请JP2009-189587中披露的相关主题,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特征的范围内,根据设计需要及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结合、部分结合和替换。

Claims (9)

1.用于形成热转印接收片的染料接收层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染料接收层形成在基体材料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该树脂组合物包括:
包含含有(A)的核和含有(B)的壳的核/壳型胶乳,以及与壳所含有的羧基反应的交联剂,其中(A)是丙烯酸类树脂,其至少含有取代或未取代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烷基酯和/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聚亚烷基二醇酯作为其的一种单体,且(B)是含有羧基的聚氨酯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氨酯树脂由脂族聚酯多元醇和/或脂族聚碳酸酯二醇、含羧基的脂族多元醇以及异氰酸酯化合物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丙烯酸类树脂含有作为共聚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交联剂选自下述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含氮丙啶基的化合物、含
Figure FSA00000233440800011
唑啉基的化合物、以及含碳二亚胺基的化合物。
5.热转印接收片,其含有:
基体材料;以及
形成在基体材料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染料接收层,
其中该染料接收层由树脂组合物形成,其含有:
包括含有(A)的核和含有(B)的壳的核/壳型胶乳,以及与壳所含有的羧基反应的交联剂,其中,(A)是丙烯酸类树脂,其至少含有取代或未取代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烷基酯和/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聚亚烷基二醇酯作为其的一种单体,且(B)是含有羧基的聚氨酯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转印接收片,其中所述聚氨酯树脂由脂族聚酯多元醇和/或脂族聚碳酸酯二醇、含羧基的脂族多元醇以及异氰酸酯化合物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转印接收片,其中所述丙烯酸类树脂含有作为共聚单体的(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转印接收片,其中所述交联剂选自如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含氮丙啶基的化合物、含
Figure FSA00000233440800012
唑啉基的化合物、以及含碳二亚胺基的化合物。
9.制备热转印接收片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涂布树脂组合物于基体材料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该树脂组合物含有包括含有(A)的核和含有(B)的壳的核/壳型胶乳,以及和壳含有的羧基反应的交联剂,其中(A)是丙烯酸类树脂,其至少含有取代或未取代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烷基酯和/或取代或未取代的(甲基)丙烯酸苯氧基聚亚烷基二醇酯作为其的一种单体,且(B)是含有羧基的聚氨酯树脂;以及
干燥经涂布的树脂组合物从而形成染料接收层。
CN201010255960.4A 2009-08-18 2010-08-11 树脂组合物、热转印接收片以及制备热转印接收片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35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89587A JP5458737B2 (ja) 2009-08-18 2009-08-18 樹脂組成物、被熱転写シート及び被熱転写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189587/09 2009-08-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3578A true CN101993578A (zh) 2011-03-30
CN101993578B CN101993578B (zh) 2014-05-07

Family

ID=43087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5596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3578B (zh) 2009-08-18 2010-08-11 树脂组合物、热转印接收片以及制备热转印接收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45949B2 (zh)
EP (1) EP2287008B1 (zh)
JP (1) JP5458737B2 (zh)
KR (1) KR20110018830A (zh)
CN (1) CN10199357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8735A (zh) * 2012-05-31 2012-09-12 焦作市卓立烫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平压树脂基条码打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72969A (zh) * 2015-12-25 2018-08-3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热转印片
CN112976840A (zh) * 2021-03-19 2021-06-18 焦作卓立膜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车辆号牌用热转印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2063A (zh) * 2021-12-23 2022-04-12 湖南鼎一致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交通标识牌的热转印树脂色带、其制备方法及交通标识牌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82176B2 (ja) * 2009-12-15 2014-04-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容層形成用組成物、被熱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03340B2 (ja) * 2011-07-29 2016-10-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感熱記録材料
JP6728624B2 (ja) * 2015-10-19 2020-07-22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8171906A (ja) 2017-03-30 2018-11-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受像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31118A2 (de) * 1995-03-10 1996-09-11 Bayer Ag Niedrigviskose Polymerpolyole, ein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sowie ihre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urethanschaumstoffen
CN1133912A (zh) * 1994-11-10 1996-10-23 通用汽车公司 针织方法
CN1133921A (zh) * 1995-02-22 1996-10-23 索尼株式会社 用于热转印的印刷纸
CN101270225A (zh) * 2008-04-30 2008-09-24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聚氨酯丙烯酸二元分散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
JP2009067891A (ja) * 2007-09-13 2009-04-02 Dic Corp 水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含むコーティング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07885A (en) 1980-12-25 1982-07-05 Jujo Paper Co Ltd Thermal recording sheet
JPS60122192A (ja) 1983-12-07 1985-06-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昇華型感熱記録装置
JPH0714665B2 (ja) 1985-06-10 1995-02-2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被熱転写シ−ト
JP2622675B2 (ja) 1985-10-24 1997-06-1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被熱転写シート
DE68909738T2 (de) * 1988-10-31 1994-04-07 Kanzaki Paper Mfg Co Ltd Bildempfangsschicht für wärmeempfindlichen Farbstoffübertragungsdruck.
JPH0532065A (ja) * 1991-07-31 1993-02-09 Kanzaki Paper Mfg Co Ltd 熱転写記録用受像シート
JP3149891B2 (ja) * 1992-07-07 2001-03-26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昇華転写記録受像体用樹脂組成物
JPH10309874A (ja) 1997-03-10 1998-11-24 Daicel Chem Ind Ltd 画像記録用樹脂組成物及び画像記録用受像体
JPH10337967A (ja) 1997-06-05 1998-12-22 Daicel Chem Ind Ltd 熱転写記録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受像体
JPH10330609A (ja) * 1997-06-05 1998-12-15 Daicel Chem Ind Ltd 熱転写記録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受像体
JPH10337969A (ja) 1997-06-06 1998-12-22 Daicel Chem Ind Ltd 熱転写記録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受像体
JPH10337971A (ja) * 1997-06-09 1998-12-22 Daicel Chem Ind Ltd 熱転写記録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受像体
JP4205216B2 (ja) * 1998-09-10 2009-01-0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熱転写記録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受像体
JP4007140B2 (ja) * 2002-10-01 2007-11-14 王子製紙株式会社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
JP2009067897A (ja) * 2007-09-13 2009-04-02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脂肪族ポリ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WO2009057800A1 (ja) * 2007-10-30 2009-05-07 Oji Paper Co., Ltd.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
JP5486227B2 (ja) * 2009-07-09 2014-05-07 花王株式会社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5482176B2 (ja) * 2009-12-15 2014-04-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容層形成用組成物、被熱転写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12A (zh) * 1994-11-10 1996-10-23 通用汽车公司 针织方法
CN1133921A (zh) * 1995-02-22 1996-10-23 索尼株式会社 用于热转印的印刷纸
EP0731118A2 (de) * 1995-03-10 1996-09-11 Bayer Ag Niedrigviskose Polymerpolyole, ein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sowie ihre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urethanschaumstoffen
JP2009067891A (ja) * 2007-09-13 2009-04-02 Dic Corp 水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含むコーティング剤
CN101270225A (zh) * 2008-04-30 2008-09-24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聚氨酯丙烯酸二元分散复合乳液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58735A (zh) * 2012-05-31 2012-09-12 焦作市卓立烫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平压树脂基条码打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58735B (zh) * 2012-05-31 2014-12-10 河南卓立膜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压树脂基条码打印碳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72969A (zh) * 2015-12-25 2018-08-3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热转印片
US10569588B2 (en) 2015-12-25 2020-02-25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Thermal transfer sheet
CN112976840A (zh) * 2021-03-19 2021-06-18 焦作卓立膜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车辆号牌用热转印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2063A (zh) * 2021-12-23 2022-04-12 湖南鼎一致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交通标识牌的热转印树脂色带、其制备方法及交通标识牌
CN114312063B (zh) * 2021-12-23 2023-12-19 湖南鼎一致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交通标识牌的热转印树脂色带、其制备方法及交通标识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3578B (zh) 2014-05-07
EP2287008A3 (en) 2011-04-27
JP5458737B2 (ja) 2014-04-02
US20110045212A1 (en) 2011-02-24
JP2011037245A (ja) 2011-02-24
US8545949B2 (en) 2013-10-01
EP2287008B1 (en) 2012-06-27
EP2287008A2 (en) 2011-02-23
KR20110018830A (ko) 2011-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3578B (zh) 树脂组合物、热转印接收片以及制备热转印接收片的方法
JP5585735B2 (ja) 感熱転写記録媒体
JP5979183B2 (ja) 感熱転写記録媒体
JP5640852B2 (ja) 感熱転写記録媒体
JP2004122756A (ja) 保護層熱転写シートおよびマット調印画物
JP3604187B2 (ja) 昇華型熱転写記録紙用印画紙
JP5648975B2 (ja) 感熱転写記録媒体
CN102093660B (zh) 接受物层形成组合物和热转印接受片材
JP2010253892A (ja)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
JP5773339B2 (ja) 感熱転写記録媒体
JP2010269589A (ja)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
JP2011218645A (ja)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
JP2007290302A (ja) 熱転写受容シート
JP5640847B2 (ja) 感熱転写記録媒体
JP2007301949A (ja) 被熱転写シート
JP2005238748A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2005096099A (ja) 保護層転写シート
JP2013208860A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696562B2 (ja) 感熱転写記録媒体
JP2958053B2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JP2003039838A (ja) 被熱転写シート
JPH04163193A (ja) 染料熱転写画像受容シート
JPH0323991A (ja) 熱転写受像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Termination date: 2015081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