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92718A - 扶手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扶手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92718A
CN101992718A CN2010102623282A CN201010262328A CN101992718A CN 101992718 A CN101992718 A CN 101992718A CN 2010102623282 A CN2010102623282 A CN 2010102623282A CN 201010262328 A CN201010262328 A CN 201010262328A CN 101992718 A CN101992718 A CN 101992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portion
clothing hook
jack
brace panel
hand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623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92718B (zh
Inventor
竹内荣二
三浦晓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92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27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927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927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 B60N3/026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x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 Air Bags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扶手安装结构,其中,扶手(10)的一对安装部(15)分别安装到顶侧内板(2)侧的一对被安装部(5),并且衣帽钩部(20)从所述一个安装部(15)侧突出,用于加强衣帽钩部(20)的加强板(30)与所述衣帽钩部(20)的背面(20U)重叠。

Description

扶手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扶手安装结构,其中扶手的一对安装部分别安装到顶侧内板侧上的一对被安装部,并且衣帽钩部从一个安装部侧突出。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车身设置有安全气帘,该安全气帘用作保护车厢内的乘客不受车辆侧面与另一汽车之类碰撞时伤害的装置。该安全气帘通过被折叠入由一种布形成的袋体而成形为拉长的形状,并以沿着前柱的门开口(door opening)和顶侧延伸的方式被设置于前柱(frontpillar)和顶侧部上。当汽车碰撞时,袋体由充气器提供的气体而瞬间膨胀并被展开到车辆内部侧同时将前柱的边缘和车顶内衬(roof lining)推开,以保护乘客不受车体侧部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由安全气帘推开的车顶内衬的边缘或者安全气帘按压衣帽钩部。
传统地,衣帽钩部形成为一个板的形状,从而当安全气帘膨胀并展开时,车顶内衬所施加的按压力(具体地,由安全气帘经由车顶内衬施加的按压力)仅由衣帽钩部接收(参考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JP 2005-138823A
根据上述的现有构造,由于从车顶内衬施加的按压力仅由衣帽钩部接收,衣帽钩部不能抵抗该按压力而会在某些情况下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改进衣帽钩部的耐用性的扶手安装结构。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扶手安装结构,所述扶手安装结构包括:
所述扶手的一对安装部,其分别安装到顶侧内板侧的一对被安装部;以及
衣帽钩部,其从所述一个安装部侧突起,其中,
用于加强所述衣帽钩部的加强板重叠于所述衣帽钩部的背面。
根据该构造,衣帽钩部能够通过重叠于所述衣帽钩部的背面的加强板而得以加强。结果,当安全气帘膨胀和展开时,即使衣帽钩部接收到安全气帘经由车顶内衬施加的按压力,所述衣帽钩部也能够承受该按压力,从而衣帽钩部较不易于断裂。
在本发明中,如果衣帽钩部与一个安装部设置成一体,则能够减少部件的数目,并且该构造能够得以简化。
在本发明中,如果
第一突起从衣帽钩部的背面突出;
第一插孔形成于所述加强板中,并且第一突起通过该第一插孔插入;以及
用于防止第一突起从第一插孔脱出的保持构件被安装到第一突起,
则能够实现下面所述的效果。
在扶手的成对的安装部分别地安装到顶侧内板侧的成对的被安装部之前,加强板能够与衣帽钩部组装。因此,加强板和衣帽钩部不必分开输送和控制,从而能够简化部件的输送和控制。
在本发明中,如果加强板的一个端部以被保持在所述一个安装部和一个被安装部之间的方式被固定,并且加强板的所述一个端部与所述一个被安装部彼此重叠,则从安全气帘施加的按压力能够由被安装部所吸收,从而能够进一步使衣帽钩部不易于断裂。即,在加强板和所述一个被安装部彼此分开的结构中,所述安全气帘施加的按压力被加强板和衣帽钩部接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构造,由于加强板的一个端部以被保持在所述一个安装部和一个被安装部之间的方式被固定,安全气帘施加的按压力也能够经由加强板由被安装部吸收,从而能够进一步使衣帽钩部不易于断裂。
在本发明中,如果
第二插孔形成于加强板的一个端部中;
与所述第二插孔重叠的第三插孔形成于所述被安装部中;
第二突起从衣帽钩部的背面突出;以及
第二突起通过所述第二插孔和第三插孔插入,
则能够实现如下所述的效果。
即使安全气帘经由车顶内衬对衣帽钩部施加按压力,也能够避免加强板的位置偏移,能够固定加强板的一个端部和所述一个被安装部的重叠部,从而能够进一步使衣帽钩部不易于断裂。另外,在衣帽钩部偶然断裂的情况下能够实现防扩散效果(scatteringprevention effect),并且重叠部能够用于定位加强板。
在本发明中,如果
用于扶手的支撑托架被结合到顶侧内板;并且
被安装部形成于所述支撑托架上,
则扶手能够经由支撑托架由顶侧内板牢固地支撑。如果加强板的一个端部以被保持在扶手的安装部和其被安装部之间的方式被固定,则比如将衣帽钩部拉向车辆内部侧的力也能够由被安装部经由加强板吸收,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强衣帽钩部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改进衣帽钩部的耐用性的扶手安装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汽车车厢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2是从车厢内部侧观察的汽车的顶棚的视图;
图3是从背侧(车辆外侧)观察的扶手的视图;
图4是从背侧(车辆外侧)观察的扶手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从背侧(车辆外侧)观察的扶手安装部和衣帽钩部在安装加强板之前的视图;
图6是从背侧(车辆外侧)观察的扶手安装结构的立体图,该立体图是图4中的立体图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7是沿图3中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
图8(a)是沿图3中的线H-H截取的截面图,并且图8(b)是图8(a)中示出的衣帽钩部和围绕所述衣帽钩部的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9(a)是沿图3中的线G-G截取的截面图,并且图9(b)是图9(a)中示出的衣帽钩部和围绕所述衣帽钩部的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10是沿图3中的线C-C截取的截面图;以及
图11是沿图3中的线F-F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中所示,覆盖顶棚的车顶内衬1位于形成在汽车车体的侧部中的门开口的上方,车顶内衬1的在A柱7、B柱8和C柱9上方的侧部1A、侧部1B和侧部1C从车辆前部起依所述顺序布置,并且向下延伸到覆盖A柱7、B柱8和C柱9的上端部的位置。
在车顶内衬1的车辆侧部的在A柱7上方的侧部1A和B柱8上方的侧部1B之间以及在B柱8上方的侧部1B和C柱9上方的侧部1C之间形成有用于扶手10的收纳凹陷部1D,并且扶手10被收纳在各收纳凹陷部1D(在图1和图2中,未示出在车辆前侧的收纳凹陷部1D中的扶手10)中。
如图7至图10所示,安全气帘51被设置作为用于保护车厢中的乘客不受车辆侧面与另一辆汽车之类碰撞时伤害的装置。安全气帘51通过被折叠入由一种布形成的袋体内而形成为拉长的形状,并以沿前柱的门开口和车顶侧延伸的方式被设置于前柱和车顶侧上。
当汽车碰撞时,袋体由充气器提供的气体而瞬间膨胀并被展开到车辆内部侧同时将前柱的边缘和车顶内衬1推开,以保护乘客不受车体的侧部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由安全气帘51推开的车顶内衬1的边缘按压后述的扶手10的衣帽钩部20。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一对成形为矩形板的用于扶手10的安装部15分别被安装到顶侧内板2侧的一对被安装部5。扶手10的主体部12由一对腿部13和抓握部14构成,其中抓握部14与两个腿部13的一个端部彼此连接并且沿车辆的纵向较长,并且所述成对的腿部13的另一端部经由销19分别连接到成对的安装部15(参考图7和图8),以可绕沿着车辆纵向延伸的轴0转动。
如图3、图5和图8(a)所示,在安装部15的下端部,形成用于以插入的方式支撑销19的支撑部31。
在扶手10的腿部13和安装部15之间,插入用于绕轴0转动地对腿部13施力的螺旋弹簧50,并且绕销19布置螺旋弹簧50。
被转动地施力的腿部13(和主体部12)由收纳凹陷部1D的壁部接收并且被收纳在收纳凹陷部1D中。乘客通过抵抗螺旋弹簧50的施力绕轴0向下转动抓握部14来使用扶手10。当释放抓握时,扶手10通过所施加的力而绕轴0向上转动,并且被收纳在收纳凹陷部1D中。
如图4、图6、图7、图8(a)和图8(b)中所示,用于支撑扶手10的支撑托架3被焊接至车顶侧内板2。通过将金属片弯曲成为梯形截面而形成支撑托架3,并且所述梯形形状的顶部被构造成用作被安装部5。
衣帽钩部20从一个安装部15(成对的安装部15的车辆前侧的安装部)侧朝向另一个安装部15(在成对的安装部15的车辆后侧的安装部)侧突出,从而乘客能够将比如夹克类的衣物挂到衣帽钩部20上。如图3和图10中所示,衣帽钩部20包括支撑壁26和从所述支撑壁26的前面突出的钩24。
支撑壁26形成为梯形板形状,从而其上边缘越朝向另一个安装部15就越靠下部,并且与所述一个安装部15设置成一体。由此,能够减少部件的数目并且能够简化构造。在衣帽钩部20的背面20U(支撑壁26的背面)上,在支撑壁26的周边部之外的部分中形成格型加强肋L(参考图5和图11)。
如图5、图6和图11所示,在扶手10的一个安装部15中形成接合部17,并且与所述接合部17接合的接合孔3H形成在支撑托架3的一个被安装部5中。接合部17包括形成在所述一个安装部15中的矩形通孔H4和从通孔H4的周边部向顶侧内板2侧突出的多个接合爪21。
接合爪21插入接合孔3H,插入构件11从车厢内部侧通过通孔H4插入并且以推开接合爪21的方式进入接合爪21之间的部分25(参考图5),由此接合爪21与接合孔3H弹性接合。插入构件11形成为具有上侧打开的U形横截面(参考图7)。
如图5和图11中所示,多个接合爪21中的成对的接合爪21的构件位于通孔H4的在抓握部14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并且在长度方向上彼此相对。这些成对的接合爪21的横截面均形成为沿上下方向长的矩形形状。成对的接合爪21被进入成对的接合爪21之间的部分25中的插入构件11沿着所述成对的接合爪21彼此分开的方向推开。一个单独的接合爪21位于成对的接合爪21的上侧,并且被设置成具有从一个接合爪21侧至另一个接合爪21侧的范围内的长度。该接合爪21的横截面形成为沿抓握部14的长度方向长的矩形形状。
在安装部15的背面上,与被安装部5接触的一对上接触部28和下接触部29被设置成突出的状态(参见图7)。在上侧的接触部28位于一个单独的接合爪21的上侧,并且形成为在抓握部14的长度方向上较长。在下侧的接触部29位于成对的接合爪21的下侧,并且形成为在抓握部14的长度方向上较长。
另外,用于加强衣帽钩部20的金属加强板30被设置成与衣帽钩部20的背面20U重叠。如图4和图6中所示,车顶内衬1形成有开口1H,其中开口1H暴露衣帽钩部20的背侧的加强板30。加强板30的上边缘的在另一个安装部15侧的上边缘部倾斜以与衣帽钩部20的上边缘平行的方式被布置为越朝向另一个安装部15越靠下部。加强板30的一个端部30A侧的上端部30J通过被弯曲向车厢内部侧而倾斜(参考图8(b))。
如图5、图6、图9(a)和图9(b)中所示,柱状第一突起22在衣帽钩部20的大致中央部从背面20U突出,并且圆形第一插孔H1形成在加强板30中。第一突起22通过第一插孔H 1插入,并且用于防止第一突起22从第一插孔H 1脱出的弹簧螺母(speed nut)40(对应于保持构件)被安装到第一突起22。
弹簧螺母40包括圆环状安装座40A和多个弹簧板40B,其中多个弹簧板40B关于安装座40A的轴P径向地布置,并且从安装座40A的内周边部向轴向外侧延伸。弹簧板40B以越朝向轴向外侧越位于轴P侧的方式倾斜,并且弹簧板40B的尖端部被布置成沿安装座40A的径向在其间设置有空间。
弹簧螺母40被从安装座40A侧布置于第一突起22上。安装座40A与加强板30的背面20U接触,并且弹簧板40B被第一突起22推开,由此弹簧板40B的尖端部在弹力的压力作用下与第一突起部22的外周面接触。
由此,衣帽钩部20能够由与衣帽钩部20的背面20U重叠的加强板30加强。结果,当安全气帘51膨胀和展开时,即使衣帽钩部20接收由安全气帘51经由车顶内衬1施加的按压力,衣帽钩部20也能够承受所述按压力,从而能够使衣帽钩部20更不易断裂。
另外,在扶手10的成对的安装部15分别安装到支撑托架3的成对的被安装部5之前,加强板30能够被组装到衣帽钩部20。因此,加强板30和衣帽钩部20不必分开输送和控制,从而能够简化部件的输送和控制。
如图6、图8(a)和图8(b)所示,第二插孔H2形成于加强板30的一个端部30A中,并且与第二插孔H2重叠的第三插孔H3形成于支撑托架3的被安装部5中。第二突起23从衣帽钩部20的背面20U突出,并且第二突起23通过第二插孔H2和第三插孔H3插入。第二突起23形成为具有矩形横截面的棱锥(tapered prismatic)状,并且位于接近加强板30的角部的比第一突起22低的位置处。
加强板30的一个端部30A以被保持在扶手10的一个安装部15和支撑托架3的被安装部5之间的方式被固定,使得加强板30的一个端部30A和被安装部5彼此重叠。
通过上述的构造,即使从安全气帘51经由车顶内衬1对衣帽钩部20施加按压力,也能够避免加强板30的位置偏移,能够固定加强板30的一个端部30A、衣帽钩部20和支撑托架3的被安装部5的重叠部,并且所述按压力经由加强板30能够可靠地传递到支撑托架3和车顶侧内板2。因此,能够进一步使得衣帽钩部20不易于断裂。
另一安装部15的结构被构造成与所述一个安装部15的结构几乎相同。

Claims (6)

1.一种扶手安装结构,包括:
所述扶手的一对安装部,其分别安装到顶侧内板侧的一对被安装部;以及
衣帽钩部,其从一个安装部侧突出,
其中,用于加强所述衣帽钩部的加强板重叠于所述衣帽钩部的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安装结构,其中,所述衣帽钩部与所述一个安装部设置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一项所述的扶手安装结构,其中,
第一突起从所述衣帽钩部的背面突出;
第一插孔形成于所述加强板中,并且所述第一突起通过所述第一插孔插入;以及
用于防止所述第一突起从所述第一插孔脱出的保持构件被安装到所述第一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扶手安装结构,其中,
所述加强板的一个端部以被保持在所述一个安装部和一个被安装部之间的方式被固定,并且所述加强板的一个端部和所述一个被安装部彼此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扶手安装结构,其中,
第二插孔形成于所述加强板的一个端部中;
与所述第二插孔重叠的第三插孔形成于所述被安装部中;
第二突起从所述衣帽钩部的背面突出;以及
所述第二突起通过所述第二插孔和所述第三插孔插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扶手安装结构,其中,
用于所述扶手的支撑托架被结合到所述顶侧内板;以及
所述被安装部形成于所述支撑托架上。
CN2010102623282A 2009-08-25 2010-08-25 扶手安装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27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94454 2009-08-25
JP2009194454A JP5534145B2 (ja) 2009-08-25 2009-08-25 アシスタントグリップの取り付け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2718A true CN101992718A (zh) 2011-03-30
CN101992718B CN101992718B (zh) 2013-08-07

Family

ID=43536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6232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92718B (zh) 2009-08-25 2010-08-25 扶手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17246B2 (zh)
JP (1) JP5534145B2 (zh)
CN (1) CN101992718B (zh)
DE (1) DE102010031649B4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6656A (zh) * 2011-10-31 2014-07-02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辅助拉手安装构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47556B2 (ja) * 2011-11-18 2016-01-27 株式会社イノアック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アシストグリップ
JP6314470B2 (ja) * 2013-12-18 2018-04-25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室内の内装構造
JP6192574B2 (ja) * 2014-03-14 2017-09-06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アシストグリップ
US9896054B2 (en) 2016-01-28 2018-02-20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Dual purpose temporary clip for vehicle
US9676359B1 (en) 2016-01-28 2017-06-13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Jump bracket tempset clip for vehicle
FR3054504A1 (fr) * 2016-07-27 2018-02-02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poignee de maintien a entretois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07744A1 (de) * 1986-03-08 1987-09-17 Daimler Benz Ag Haltegriff mit kleiderhaken fuer kraftfahrzeuge
US6397435B1 (en) * 1999-04-22 2002-06-04 Lear Corporation Handle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hook
US20050248167A1 (en) * 2002-05-14 2005-11-10 Chiharu Totani Mounting structure and mounting method for vehicle interior parts
CN101068697A (zh) * 2004-11-09 2007-11-07 大韩化学株式会社 用于汽车模块化顶篷的辅助手柄固定夹具
JP2009078696A (ja) * 2007-09-26 2009-04-16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アシストグリップ取付ブラケ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6127A (en) * 1993-05-18 1994-11-22 United Technologies Automotive, Inc. Device for supporting garment hangers within an automotive vehicle
US6065657A (en) * 1997-08-01 2000-05-23 Lear Donnelly Overhead Systems, Llc Expandable coat hook assembly
JP3582376B2 (ja) * 1998-10-06 2004-10-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回転式アシストグリップ
JP4433585B2 (ja) * 2000-08-09 2010-03-1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アシストグ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JP3733034B2 (ja) * 2001-02-22 2006-01-11 株式会社ニフコ アシストグリップ
JP4070511B2 (ja) * 2001-08-24 2008-04-02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の取付構造及び取付方法
JP4020371B2 (ja) * 2002-07-09 2007-12-12 河西工業株式会社 ルーフトリムにおけるモジュール化構造
US7103939B2 (en) * 2003-11-03 2006-09-12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in-less damper assembly for an assist grip handle
US20070267884A1 (en) * 2006-05-22 2007-11-22 Lear Corporation Grab handle systems for a vehicle
DE102006053781B4 (de) * 2006-11-15 2010-07-08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Adaptervorrichtung für einen Haltegriff
US8317221B2 (en) * 2007-09-10 2012-11-27 A. Raymond Et Cie Integrated side curtain airbag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07744A1 (de) * 1986-03-08 1987-09-17 Daimler Benz Ag Haltegriff mit kleiderhaken fuer kraftfahrzeuge
US6397435B1 (en) * 1999-04-22 2002-06-04 Lear Corporation Handle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hook
US20050248167A1 (en) * 2002-05-14 2005-11-10 Chiharu Totani Mounting structure and mounting method for vehicle interior parts
CN101068697A (zh) * 2004-11-09 2007-11-07 大韩化学株式会社 用于汽车模块化顶篷的辅助手柄固定夹具
JP2009078696A (ja) * 2007-09-26 2009-04-16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アシストグリップ取付ブラケット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6656A (zh) * 2011-10-31 2014-07-02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辅助拉手安装构造
CN103906656B (zh) * 2011-10-31 2016-05-04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辅助拉手安装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92718B (zh) 2013-08-07
US8317246B2 (en) 2012-11-27
US20110049923A1 (en) 2011-03-03
DE102010031649A1 (de) 2011-03-10
JP2011046230A (ja) 2011-03-10
DE102010031649B4 (de) 2016-06-09
JP5534145B2 (ja) 2014-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2718B (zh) 扶手安装结构
CN101570214B (zh) 具有a柱的汽车及安放在a柱内的气囊
CN102219010B (zh) 安全气囊安装系统
JP2016022937A (ja) 車両用サイドドア構造
US7703797B2 (en) Mounting bracket for rail mounted airbag inflator
CN210101576U (zh) 车顶总成及具有其的汽车
US7156448B2 (en) Impact protection system for a door of a motor vehicle
CN104002756A (zh) 车辆的气囊装置
US10800367B2 (en) Reinforced four-bar linkage
GB2337232A (en) A body shell for a motor vehicle
CN112572338A (zh) 用于顶置式安全气囊模块的壳体和顶置式安全气囊模块
KR100805747B1 (ko) 부착부 일체형 자동차용 임팩트 빔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411597B2 (ja) 自動車の車体側部構造
WO2018030472A1 (ja) ステアリングメンバ
JP4179302B2 (ja)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6130945A (ja) 車両の後側面部構造
KR100890139B1 (ko) 자동차용 퓨얼 넥의 마운팅 장치
JPS6294455A (ja) 自動車のシ−トベルト取付構造
JP6515500B2 (ja) 車両のセンターピラー
KR100559555B1 (ko) 화물 차량의 캐빈 마운팅 구조
KR100534938B1 (ko) 자동차용 리어시트의 시트백 마운팅구조
CN113602228B (zh) 一种新型顶棚安全气囊的安装结构
ES2595052T3 (es) Sistema de tope de carga para vehículo automóvil
JP6627832B2 (ja) 車両の内装構造
JP2017165352A (ja) 格納式ルーフ付き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