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89062B - 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89062B CN101989062B CN201010243787.6A CN201010243787A CN101989062B CN 101989062 B CN101989062 B CN 101989062B CN 201010243787 A CN201010243787 A CN 201010243787A CN 101989062 B CN101989062 B CN 1019890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raper
- lubricant
- imaging device
- shakeouts
- image carri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94—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atigue treatment of the photoconducto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0005—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for removing solid developer or debris from th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dium
- G03G21/007—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parts of the cleaning unit
- G03G21/0076—Plural or sequential cleaning devic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2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horizont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0005—Cleaning of residual toner
- G03G2221/001—Plural sequential cleaning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设备。在包括多个成像装置的该成像设备中,在多个成像装置中,其中作为润滑剂摊平刮刀的刮刀元件易于随时间磨损的第一成像装置使用钝角刮刀作为第一摊平刮刀,而作为其他成像装置的其他成像装置使用直角刮刀作为第二摊平刮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设备,如复印机、传真机和打印机。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通常包括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通过去除图像转印过程后残留在像载体的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来清洁像载体的表面,使得像载体的表面可以重复用于成像。具有清洁刮刀的清洁装置通常用作上述清洁装置,该清洁刮刀由聚亚安脂橡胶等制成的弹性元件形成,这是由于它具有简单的结构以及良好的调色剂去除能力。此外,已经提出包括润滑剂供给装置的成像设备,其中,润滑剂供给装置将脂肪酸金属盐等制成的润滑剂施加到像载体的表面上,以便减小上述清洁刮刀和像载体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在这种成像设备中,当提供到像载体的表面上的润滑剂的量太小时,不能够充分减小摩擦系数,从而不能完全防止高摩擦系数带来的故障(例如,清洁刮刀毛刺或者缩短像载体的寿命)。另一方面,当施加到像载体的表面上的润滑剂的量过大时,附着到位于像载体周围的各种元件和装置上的润滑剂的量增加,使得由于所附着的润滑剂带来的故障显著增加(例如,由于附着到充电元件和显影剂保持元件上的润滑剂而出现异常成像)。因此,在包括向成像载体的表面提供润滑剂的机构的成像设备中,执行控制来优化施加到像载体表面上的润滑剂的量是至关重要的。
一些这种如上所述的成像设备被构造成沿着像载体的表面运动方向,在清洁刮刀和像载体的接触部分的上游的位置处,将润滑剂提供到像载体的表面上。在这种结构中,清洁刮刀也作用为将提供到像载体表面上的润滑剂扩散开并摊平。因此,可以将提供到像载体表面上的润滑剂摊平到一定程度而不必在清洁刮刀之外再提供用于摊平润滑剂的润滑剂摊平元件。但是,在这种结构中,由于润滑剂与残留调色剂一起滑入清洁刮刀的接触部分,所以在存在残留调色剂的区域和不存在残留调色剂的区域之间,润滑剂的量发生变化。因此,不能完全摊平润滑剂。在这种情况下,在像载 体的表面上的某些部分处,润滑剂的量可能过大或过小,使得局部发生上述故障。此外,在上述结构中,一些润滑剂附着到残留调色剂上并与调色剂一起被除去。在这种情况下,难于精确识别被除去的润滑剂的量,从而难于控制润滑剂的供给量和消耗量。结果,易于发生上述故障。
另一方面,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第2000-330443号公开了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润滑剂供给装置,在像载体的表面运动方向上,该润滑剂供给装置布置在清洁刮刀与像载体的接触部分的下游,并且还包括润滑剂摊平刮刀,该润滑剂摊平刮刀布置在润滑剂供给装置的下游并且用于摊平润滑剂。在这种成像设备中,由于像载体的表面在润滑剂提供到其上时已经被清洁,提供到像载体表面上的润滑剂可以被润滑剂摊平刮刀完全摊平。此外,可以防止润滑剂附着到调色剂上并与调色剂一同被去除。因此,可以容易控制润滑剂的供给量和消耗量。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第2000-330443号中公开的润滑剂摊平刮刀布置成该润滑剂摊平刮刀的刀脊部分与像载体的表面形成接触,由此刀脊部分与像载体的表面的表面运动方向相交,以便摊平供给到像载体表面上的润滑剂。从而,这种润滑剂摊平刮刀是直角刮刀,其中,由两个平面形成的刮刀拐角部分角度被设置成直角,所述两个平面中,沿着像载体表面的表面运动方向,在与像载体表面相接触的刀脊部分两侧上,一个平面面对上游侧上的像载体表面,而另一个平面面对下游侧上的像载体表面。
近年来,对成像设备的长时间免维护操作的需求越来越多,并且在从初始时刻开始很长一段时间上将润滑剂摊平刮刀的功能保持在恒定程度是所需要的。为了保持润滑剂摊平刮刀的功能,需要减小润滑剂摊平刮刀的与像载体的表面相接触的刀脊部分上随时间所发生的磨损量。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第2008-276125号中公开了一种技术,该技术利用钝角刮刀作为润滑剂摊平刮刀来减小润滑剂摊平刮刀的与像载体的表面相接触的刀脊部分上随时间所发生的磨损量,在该钝角刮刀中,由两个平面所形成的刮刀拐角部分角度被设定成钝角,所述两个平面中,沿着像载体表面的表面运动方向,在与像载体表面相接触的刀脊部分两侧上,一个平面面对上游侧上的像载体表面,而另一个平面面对下游侧上的像载体表面。
但是,虽然可以通过利用钝角刮刀作为润滑剂摊平刮刀来减小润滑剂 摊平刮刀的与像载体的表面相接触的刀脊部分上随时间所发生的磨损量,但是钝角刮刀的加工成本高于直角刮刀的。因此,如果在包括多个成像装置的成像设备中,例如在利用四种颜色的全彩色成像设备中的每个成像装置内,钝角刮刀用作润滑剂摊平刮刀,那么由于润滑剂刮刀的加工成本增加,制造成本将增加成像装置数量那么多倍。鉴于此,尽可能减少使用钝角刮刀作为润滑剂摊平刮刀的成像装置的数量是需要的。
顺便提及,作为能够减小润滑剂摊平刮刀的与像载体的表面相接触的刀脊部分上随时间所发生的磨损量的刮刀元件,当它被构造成钝角刮刀时,它不仅可以应用于润滑剂摊平刮刀,而且可以应用于任何刮刀元件。
鉴于上述问题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能够保持刮刀元件的功能,并且防止成像设备的总体制造成本上升,尽管包括多个成像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多个成像装置。每个成像装置包括承载调色剂图像并且表面运动的像载体;在调色剂图像由转印单元转印到转印元件上之后去除残留在像载体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去除单元;在调色剂去除单元去除残留调色剂之后将润滑剂供给到像载体表面上的润滑剂供给机构;以及润滑剂摊平刮刀,该润滑剂摊平刮刀布置成,润滑剂摊平刮刀的刀脊部分(ridge portion)与像载体的表面形成接触,使得该刀脊部分与像载体表面的表面运动方向相交,并摊平供给到像载体表面上的润滑剂。在多个成像装置的其中的润滑剂摊平刮刀更容易比其他成像装置中的润滑剂摊平刮刀随时间磨损的成像装置中,作为润滑剂摊平刮刀,包括钝角刮刀,其中,由两个平面形成的刮刀拐角部分(blade corner portiona)角度被设定成钝角,所述两个平面中,沿着像载体表面的表面运动方向,在刀脊部分两侧上,一个平面面对上游侧上的像载体表面,而另一个平面面对下游侧上的像载体表面。具有钝角刮刀的成像装置之外的每个成像装置包括直角刮刀作为润滑剂摊平刮刀,其中由形成刀脊部分的两个平面所形成的刮刀拐角部分角度被设定成基本上直角。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多个成 像装置。每个成像装置包括承载调色剂图像并且其表面运动的像载体;以及刮刀元件,该刮刀元件布置成刮刀元件的刀脊部分与像载体的表面形成接触,使得刀脊部分与像载体的表面的表面运动方向相交。在多个成像装置的其中的刮刀元件更容易比其他成像装置中的刮刀元件随时间磨损的成像装置中,作为刮刀元件,包括钝角刮刀,其中,由两个平面形成的刮刀拐角部分角度被设定成钝角,所述两个平面中,沿着像载体表面的表面运动方向,在刀脊部分两侧上,一个平面面对上游侧上的像载体表面,而另一个平面面对下游侧上的像载体表面。具有钝角刮刀的成像装置之外的每个成像装置包括直角刮刀作为刮刀元件,其中由形成刀脊部分的两个平面所形成的刮刀拐角部分角度被设定成基本上直角。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技术及工业重要性将通过阅读下面对本发明目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时,并在结合附图考虑时可以得到更好地理解。
附图说明
图1A是根据实施方式的用于黑色和黄色的成像装置的放大解释图;
图1B是根据实施方式的用于其他两种颜色的成像装置的放大解释图;
图2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复印机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包括在用于黑色和黄色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摊平刮刀的放大解释图;以及
图3B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包括在用于其他两种颜色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摊平刮刀的放大解释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这些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应用于串列型彩色成像设备。
图2是作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复印机(以下称为复印机500)的结构的示意图。复印机500包括复印机主体(以下称为打印单元100)、供纸台(以下称为供纸单元200)、安装在打印单元100上的扫描仪(以下称为扫描单元300)、以及安装在扫描单元300上的自动文稿供给器 (ADF)(以下称为原稿传送单元400)。复印机500还包括控制单元(未示出),用于控制复印机500中每个装置的操作。
打印单元100在其中心包括中间转印带10,作为中间转印元件。中间转印带10围绕第一支撑辊14、第二支撑辊15和第三支撑辊16延伸,并且中间转印带10的表面能够沿着图中顺时针方向运动。四个感光元件3(K、M、C、Y)作为潜像载体布置成面对中间转印带10,每个潜像载体在其表面上承载黑色、品红色、青色或者黄色的单色调色剂图像。
围绕感光元件3(K、M、C、Y)分别排列作为充电手段的充电装置4(K、M、C、Y)以及作为显影手段的显影装置5(K、M、C、Y),充电装置4给感光元件3(K、M、C、Y)的表面均匀充电,而显影装置5用于形成调色剂图像。此外,将感光元件3(K、M、C、Y)的表面上残留的未转印残留调色剂去除的感光元件清洁装置6(K、M、C、Y)也分别围绕感光元件3(K、M、C、Y)布置。感光元件清洁装置6(K、M、C、Y)包括相应的润滑剂供给机构和相应的润滑剂摊平刮刀,该润滑剂供给机构将润滑剂提供到感光元件3(K、M、C、Y)的表面上,而润滑剂摊平刮刀摊平所提供的润滑剂。
感光元件3(K、M、C、Y)、显影装置5(K、M、C、Y)、充电装置4(K、M、C、Y)和感光元件清洁装置6(K、M、C、Y)分别构成作用为成像单元的成像装置1(K、M、C、Y)。此外,串列型成像单元20通过沿着水平方向依次布置四个成像装置1(K、M、C、Y)而形成。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每个充电装置4(K、M、C、Y)由辊子形式的非接触式充电辊形成,并且提供AC(交流)电压和DC(直流)电压,由此给相应一个感光元件3(K、M、C、Y)均匀充电。充电装置4不局限于非接触式充电辊,而是可以由例如非接触式充电器或者接触式充电辊形成。
将在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作为记录介质的转印纸张上之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0上的残留调色剂去除的带清洁装置17布置成跨过中间转印带10面对第二支撑辊15,打印单元100包括布置在串列型成像单元20之上的曝光装置21。
初次转印辊8(K、M、C、Y)布置在中间转印带10的内侧,以便跨过中间转印带10分别面对感光元件3(K、M、C、Y)。初次转印辊8 (K、M、C、Y)布置成跨过中间转印带10分别抵压感光元件3(K、M、C、Y),从而形成初次转印部分。
另一方面,跨过中间转印带10,二次转印装置29布置在串列型成像单元20的相对侧。二次转印装置29被构造成二次转印带24在二次转印辊22和二次转印带张紧辊23之间延伸。在二次转印装置29中,二次转印带24经由中间转印带10在由第二转印辊22支撑的位置处被压向第三支撑辊16。二次转印装置29被布置成二次转印辊隙部分作为二次转印部分形成在二次转印带24和中间转印带10之间。
将被转印的图像定影到转印纸张上的定影装置25在图中布置在二次转印装置29的左侧上。定影装置25被构造成使得加压辊27被压向定影带26,而定影带26是在容纳热源的加热辊26a和定影辊26b之间延伸的环形带。上述二次转印装置29被配备有转印纸张传送功能,用于将其上已经在二次转印辊隙部分处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转印纸张传送到定影装置25。可以布置转印辊或者非接触式充电器作为二次转印装置29。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难于通过二次转印装置29实现转印纸张传送功能。
反转转印纸张以便在转印纸张的两面上记录图像的转印纸张反转装置28布置在二次转印装置29和定影装置25之下,并且平行于上述串列型成像单元20。因此,在图像定影到转印纸张的一侧上之后,转印纸张的传送方向被切换爪55改变到转印纸张反转装置28一侧,并且转印纸张被转印纸张反转装置28反转,再次传送到二次转印辊隙部分,并经历调色剂图像的转印,并排出到排出托盘57上。
扫描单元300利用读取传感器36读取放置在接触玻璃32上的原稿的图像信息,并且将所读取的图像信息送到上述控制单元(未示出)。
控制单元(未示出)控制打印单元100的曝光装置21中的激光器、LED等(未示出),以根据上述从扫描单元300接收的图像信息将激光写入光线L施加到感光元件3上。由于这个照射,在感光元件3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静电潜像被预定的显影过程显影成调色剂图像。
供纸单元200包括容纳在纸柜43中的多阶供纸盒44,供给来自供纸盒44的转印纸张的供纸辊42、分离所供给的转印纸张并且将每张转印纸张传送到供纸路径46的分离辊45、将每张转印纸张传送到打印单元100的打印单元内供纸路径48的传送辊47等。
除利用供纸单元200供纸之外,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500还允许执行手动供纸,并且在其侧表面上包括用于手动供纸的旁通托盘51以及用于将旁通托盘51上的转印纸张一张一张分离并将每张纸张传送到旁通供纸路径53的旁通分离辊52。
配准辊49布置成在放置于供纸盒44或者旁通托盘51上的转印纸张被传送时,每张转印纸张与其相接触。配准辊49转一圈仅排出一张转印纸张,并且将转印纸张传送到位于中间转印带10和二次转印装置29的二次转印带24之间的二次转印辊隙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500中,当要复印彩色图像时,原稿被放置在原稿传送单元400的台板(platen)30上,或者通过打开原稿传送单元400而将原稿设置在扫描单元300的接触玻璃32上并且通过关闭原稿传送单元400而保持该原稿。
在原稿被设置在原稿传送单元400上的同时按下开始按钮(未示出)时,原稿被传送而放置在接触玻璃32上,此后扫描单元300被驱动而移动第一扫描元件33和第二扫描元件34。在原稿被设置在接触玻璃32上的同时按下开始按钮(未示出)时,扫描单元300立即被驱动,从而移动第一扫描元件33和第二扫描元件34。第一扫描元件33通过光源发出光线并且将从原稿的表面反射的光线反射向第二扫描元件34,第二扫描元件34的反射镜将光线反射以经由成像透镜35将光线输入读取传感器36,由此读取原稿的图像信息。
充电装置4(K、M、C、Y)给感光元件3(K、M、C、Y)的表面分别均匀充电,在扫描单元300所读取的图像信息上执行颜色分离,并且针对每种颜色,曝光装置21执行对感光元件3(K、M、C、Y)的激光写入。于是,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元件3(K、M、C、Y)的表面上,并且然后对于相应的单色形成调色剂图像。
下面作为示例解释Y(黄色)的成像过程。在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1Y中,曝光装置21执行激光写入以在感光元件3Y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并且根据潜像,显影装置5Y利用黄色调色剂执行显影,从而在感光元件3Y上形成黄色单色的调色剂图像。类似的,在成像装置1的感光元件3(C、M、K)上按照C(青色)、M(品红色)、和K(黑色)的顺序形成相应颜色的单色调色剂图像。
以这种方式,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元件3上,并且四个供纸辊(在图中由42和50表示)中的一个被驱动,以便供给与上述图像信息相对应尺寸的转印纸张。
同时,驱动马达(未示出)转动第一支撑辊14、第二支撑辊15和第三支撑辊16中的一个,由此转动其他两个支撑辊,使得中间转印带10的表面沿着图2中顺时针方向转动。随着中间转印带10的表面的运动,在感光元件3(K、M、C、Y)上的单色调色剂图像被按顺序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上,使得在中间转印带10上形成复合图像。
同时,在供纸单元200中,其中一个供纸辊42被选择性转动,以将转印纸张从其中一个供纸盒44供给,相应的一个分离辊45将转印纸张一张接一张分离,以将每张转印纸张供给到供纸路径46,传送辊47将每张转印纸张导引到作为复印机500主体的打印单元100内的打印单元内供纸路径48,并且每张转印纸张通过与配准辊49接触而被停止。当使用旁通托盘51上的转印纸张时,旁通供纸辊50旋转以供给旁通托盘51上的转印纸张,旁通分离辊52将转印纸张一张一张地分离,以将每张转印纸张导引到旁通供纸路径53,且每张转印纸张通过与配准辊49形成接触而被停止。
然后,配准辊49与中间转印带10上的复合彩色图像同步的时刻转动,使得转印纸张被传送到二次转印辊隙部分,该二次转印辊隙部分为中间转印带10和二次转印辊22之间的接触部分,并且由于转印电场和在辊隙处产生的接触压力的作用,彩色图像被二次转印到转印纸张上。结果,彩色图像被记录在转印纸张上。
其上已经在二次转印辊隙部分处转印有彩色图像的转印纸张被二次转印装置29的二次转印带24传送到定影装置25。在定影装置25中,通过在加压辊27和定影带26形成的定影辊隙处施加压力和热量,彩色图像被定影到转印纸张上。随后,已经定影有彩色图像的转印纸张被排出辊56排出到设备之外,并然后堆叠到排出托盘57上。当在转印纸张的两面上形成图像时,切换爪55改变传送方向,而在定影彩色图像之后将转印纸张传送到转印纸张反转装置28,使得转印纸张被转印纸张反转装置28反转,再次导引到二次转印辊隙部分,并且在其背面上经历图像记录,并且被排出辊56排出到排出托盘57上。
在彩色图像已经在二次转印辊隙部分处转印到转印纸张上之后,带清洁装置17去除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0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使得为串列型成像单元20执行下一次成像做好准备。
此外,图像已经从其上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上的感光元件3由后面将描述的预清洁中和灯7中和,并且通过由感光元件清洁装置6去除残留调色剂来予以清洁。从而,为充电装置4重复均匀充电操作来执行下一次成像作出准备。可以布置后清洁中和灯(未示出),用于在感光元件清洁装置6去除残留调色剂之后中和感光元件3。
图1A和1B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1的放大解释图。更具体地,图1A是具有共同的用于黑色和黄色的结构的第一成像装置1A的解释图,图1B是具有共同的用于其他两种颜色,即:品红色和青色的第二成像装置1B的解释图。
如图1A和1B所示,每个成像装置1在单元壳体2中整体包括感光元件3、充电装置4作为处理手段,显影装置5和感光元件清洁装置6,并且形成为可拆卸地安装到复印机500的主体上的处理盒。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成像装置1本身被构造成可更换的处理盒。但是,每个感光元件3、充电装置4、显影装置5、和感光元件清洁装置6可以被构造成可更换部件,以便单独用新的更换。
下面详细描述对所有成像装置1(K、M、C、Y)共同的结构。
每个成像装置1包括作为潜像载体的感光元件3、和作为给感光元件3的表面充电的充电手段的充电装置4。每个成像装置1还包括显影装置5,该显影装置5作为通过将调色剂提供到曝光装置21形成的潜像而执行显影的显影手段,而曝光装置21作为在由充电装置4所充电的感光元件3的表面上形成潜像的潜像形成手段。每个成像装置1还包括感光元件清洁装置6,作为调色剂去除手段,将显影装置5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已经被作为转印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手段的初次转印辊8转印到作为转印元件的中间转印带10之后,去除残留在感光元件3的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感光元件清洁装置6包括预清洁中和灯7、作为旋转刷的毛刷63、清洁刮刀61、施加刷62和摊平刮刀66,它们以这个方式沿感光元件3的表面运动方向从上游向下游布置。在感光元件清洁装置6中,毛刷63和清洁刮刀61构成调色剂去除手段。此外,润滑剂施加机构形成有施加刷62,以便通过润 滑剂抵压弹簧68将由支架保持的固态硬脂酸锌64压向施加刷62。
预清洁中和灯7中和感光元件3的表面,从所述感光元件3的表面调色剂图像已经在感光元件3和初次转印辊8彼此面对的初次转印位置处从其上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0上,并且毛刷63导致残留调色剂被分散。于是,调色剂可以被沿着表面运动方向位于感光元件3下游的清洁刮刀61容易去除。附着到毛刷63上的调色剂被摆动器65摆动,并且被摆动的调色剂被传送螺杆67输送到感光元件清洁装置6之外。
毛刷63相对于感光元件3的表面运动方向沿着如图1A和1B的箭头所示的向前方向转动。清洁刮刀61固定到被可旋转的支撑的支架(未示出)上,并且被支撑成为相对于感光元件3的表面运动方向沿着逆向与感光元件3的表面形成接触。清洁刮刀61通过由抵压弹簧(未示出)与感光元件3形成压接触而去除调色剂。
施加刷62将作为润滑剂的硬脂酸锌施加到调色剂已经从其上被清洁刮刀61去除的感光元件3的表面上。硬脂酸锌被施加使得润滑剂抵压弹簧68将支架所保持的固态硬脂酸锌64压在施加刷62上,使得施加刷62刮擦硬脂酸锌64,并将硬脂酸锌64施加到感光元件3的表面上。
施加刷62相对于感光元件3的表面运动方向沿着逆向转动。已经从硬脂酸锌64上刮下并且由施加刷62施加到感光元件3的表面上的润滑剂由固定压力型摊平刮刀66致密地分散在感光元件3上,该摊平刮刀被支撑以便相对于感光元件3的表面运动方向以逆向与感光元件3的表面相接触。
以这种方式,每个成像装置1从感光元件3上去除残留调色剂,并且为从充电装置4均匀充电开始的下一次成像作准备。
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1(K、M、C、Y)中,硬脂酸锌64被施加刷62的刮擦量被设定在相对于感光元件3的移动距离在120mg/km到150mg/km的范围内。此外,摊平刮刀66被设定成橡胶硬度为68度,板厚为1.5mm,突出量为6mm,初始接触角为9.5度,且吃入量为0.65mm。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硬脂酸锌64用作固态润滑剂。也可以使用76%的硬脂酸锌、19%的氮化硼以及5%的氧化铝的混合物作为固态润滑剂。当使用这种固态润滑剂时,刮擦量被设定在相对于感光元件3的移动距离在200mg/km到250mg/km的范围内。
对于刮刀毛刺,已知的是刮刀毛刺非常易于相对初始接触角发生。至于如上所述的摊平刮刀66的设置条件,当初始接触角例如被设定在20度左右,如在普通清洁刮刀中那样时,发生刮刀毛刺,这意味着这个条件不适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每个成像装置1(K、M、C、Y)中,可能导致刮刀毛刺的初始接触角的边界值在从11度到13度的范围内。以这种方式,为了防止在本实施方式的每个成像装置1(K、M、C、Y)中的刮刀毛刺,作为条件设定,需要设定初始接触角为比传统结构中采用的角度更浅的角。
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500中,如图2所示,四个成像装置1(K、M、C、Y)中位于最靠近定影装置25的最左侧的成像装置1作为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1Y,且用于青色、品红色和黑色的成像装置1(C、M、K)按照这个顺序从成像装置1Y的右侧起排列。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500中,在成像时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有时在成像装置1Y中超过40℃,在成像装置1(C、M、K)的每一个中保持低于40℃。
图3A和3B是包括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1中的摊平刮刀66的放大解释图。更具体地说,图3A是包括在具有共同用于黑色和黄色的结构的第一成像装置1A中的摊平刮刀66A的解释图,图3B是包括在具有共同用于品红色和青色的结构的第二成像装置1B的摊平刮刀66B的解释图。
如图1A、1B、3A和3B所示,摊平刮刀66的形状在具有共同用于黑色和黄色的结构的第一成像装置1A与具有共同用于品红色和青色的结构的第二成像装置1B之间有所不同。
作为包括在成像装置1Y中的摊平刮刀66,在四个成像装置1(K、M、C、Y)中,该成像装置1Y布置在最靠近定影装置25的位置处,以及包括在用户最频繁使用的为黑色设置的成像装置1K中的摊平刮刀66,使用钝角刮刀,其中,如在图1A和3A中所示的摊平刮刀66A,形成第一使用的刀脊部分660A的两个平面之间的第一拐角部分角度θA被设置为130度。
此外,作为包括在用于青色的成像装置1C以及用于品红色的成像装置1M中的摊平刮刀66,所述成像装置1C和1M为另外两个成像装置,使用直角刮刀,其中,如在图1B和3B中所示的摊平刮刀66B,形成第二 使用的刀脊部分660B的两个平面之间的第二刮刀拐角部分角度θB被设置为90度。
与直角刮刀相比,钝角刮刀能够改善在使用的刀脊部分660的周围的刀缘(edge)的刚性,并延长刮刀的寿命。此外,与直角刮刀相比,钝角刮刀能够防止使用的刀脊部分660周围的刀缘由于温度升高而延伸较大,从而可以减少刮刀裂纹的出现。利用本实施方式(硬度为68度的氨基甲酸乙酯橡胶制成且在10℃温度下的回弹性为23%)中使用的摊平刮刀66,当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在成像时超过42℃时,频繁出现刮刀裂纹。因此,在实施方式的复印机500中,构造为如图1A中所示的第一成像装置1A的摊平刮刀66A的钝角刮刀被用作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1Y中的摊平刮刀66,其中靠近摊平刮刀66的温度在成像时可能超过42℃。
于是,可以抑制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1Y中摊平刮刀66随时间出现的磨损,而否则这个摊平刮刀66易于随时间磨损,这是由于当温度升高时,摊平刮刀66的材料硬度减小。
当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升高时,不仅摊平刮刀66的硬度减小,而且摊平刮刀66的回弹性增大,使得扬氏模量减小。因此,即使橡胶中具有相对高刚性的氨基甲酸乙酯橡胶也如同软橡胶那样易于变形。如果摊平刮刀66易于变形,相对于感光元件3的表面运动方向以逆向与感光元件3形成接触的摊平刮刀66易于起毛刺。为了应对这个问题,通过利用钝角刮刀作为在刮刀附近66的温度会升高的成像装置1Y内的摊平刮刀66,可以改善使用的刀脊部分660周围的刀缘(blade edge)的刚性,从而可以防止摊平刮刀66起毛刺。
此外,考虑到取决于磨损的摊平刮刀66的寿命,由于根据用户的用途,使用黑色调色剂的成像操作频繁进行,如果用于黑色的成像装置1K的寿命延长,则可以降低用于黑色的成像装置1K的总体成本,即使考虑到使用钝角刮刀所带来的加工成本增大。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500中,构造为如图1A所示的第一成像装置1A的摊平刮刀66A的钝角刮刀用作用于黑色的成像装置1K中的摊平刮刀,成像装置1K与其他成像装置1(M、C、Y)相比更频繁使用。
于是,可以抑制在用于黑色的成像装置1K的摊平刮刀66上随时间发生磨损,而否则这个摊平刮刀66由于它比其他成像装置1的更频繁使用 而易于随时间磨损。
为了抑制随时间发生的磨损,理想的是使用钝角刮刀作为所有成像装置1(K、M、C、Y)中的摊平刮刀66。但是,由于钝角刮刀的加工成本高于直角刮刀的,因此,通过增加钝角刮刀的数量会导致复印机500的制造成本升高。因此,理想的是将必要最少数量的钝角刮刀应用于成像装置1。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500中,构造为如图1B所示的第二成像装置1B中的摊平刮刀66B的直角刮刀被用作在成像装置1C和成像装置1M中的摊平刮刀66,其中,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不会超过40℃,且在成像装置1中它们不频繁使用。由于钝角刮刀的加工成本高于直角刮刀的,因此,当只有必要最少数量的成像装置1(Y、K)被提供有钝角刮刀作为摊平刮刀66时,可以抑制复印机500总体制造成本的上升。
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500中,钝角刮刀用作在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1Y中的摊平刮刀66,其中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比其他成像装置1中的升高得更多,并且,用作在用于黑色的成像装置1K中的摊平刮刀,该成像装置1K比其他成像装置1更频繁使用,并且直角刮刀用作其他成像装置1(C、M)中的摊平刮刀66。但是,利用钝角刮刀的成像装置和利用直角刮刀的成像装置的组合方式不局限于这个例子。
例如,当在四个成像装置1(K、M、C、Y)中最靠近定影装置25的成像装置1中的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与其他成像装置1中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之间的差别很小,则仅将钝角刮刀用于黑色的成像装置1K也是可以的。
此外,当用于黑色的成像装置1K的使用频率与用于其他颜色的成像装置1的使用频率之间差别很小时,仅将钝角刮刀应用于更靠近定影装置25的成像装置1中也是可以的。此外,也可以采用温度和使用频率之外的其他条件。例如,当成像装置1的摊平刮刀66与其他成像装置的相比更易于随时间磨损时,钝角刮刀可以用作这个摊平刮刀66,并且直角刮刀用作其他成像装置1中至少一个的摊平刮刀66。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500中,除了四个成像装置1(K、M、C、Y)中钝角刮刀作为摊平刮刀66的成像装置1,其中形成使用的刀脊部分660的两个平面之间的刮刀拐角部分角度基本上是直角的直角刮刀用 于所有的成像装置1的摊平刮刀66。但是,具有钝角刮刀作为摊平刮刀66的成像装置1之外的成像装置1的摊平刮刀66不局限于直角刮刀。可以使用任何刮刀,只要它们能够摊平施加到感光元件3上的润滑剂并且能够以比钝角刮刀低的加工成本制造。
第一改进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复印机500中,解释了在四个成像装置1(K、M、C、Y)中,钝角刮刀用作两个成像装置1(K、Y)的摊平刮刀66。
下面,作为第一改进实施例,解释如下的复印机500,该复印机500被构造成钝角刮刀仅在四个成像装置1(K、M、C、Y)中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最高的成像装置1内被用作摊平刮刀66。第一改进实施例的复印机500不同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复印机500在于具有钝角刮刀作为摊平刮刀66的成像装置1的数量,并且剩下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相同,因此,共同的结构将不再重复描述。
在复印机500中,在四个成像装置1(K、M、C、Y)中,最靠近定影装置25的成像装置1Y的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最高。因此,在第一改进实施例的复印机500中,仅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1Y包括钝角刮刀作为摊平刮刀66,并且构造类似于上面参照图1A描述的第一成像装置1A。另一方面,用于其他三种颜色的成像装置1(K、M、C)包括直角刮刀作为摊平刮刀66,并且构造类似于上面参照图1B描述的实施方式的第二成像装置1B。
在第一改进实施例的复印机500中,用于黑色的成像装置1K的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在四个成像装置1(K、M、C、Y)中最低。在复印机500中,如图2所示,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1Y处于更易于被定影装置25的热量所影响的位置,并且用于黑色的成像装置1K位于最不易于受到定影装置25的热量的影响并且更靠近外侧空气的位置。利用这种结构,在复印机500中,当在32℃环境下进行连续供纸时,该温度处于复印机的温度保证范围内,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1Y的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比用于黑色的成像装置1K的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高5℃。以这种方式,例如,其中的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高于其他成像装置1的摊平刮刀的成像装置1中所使用的调色剂颜色、以及其中的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最高的成像装置1与其中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最低的成像装置1之间的温度差的条件,取决于成像设备的结构和布置方式。
如在第一改进实施例的复印机500中,当其中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最高的成像装置1与其中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最低的成像装置1之间的温度差是5℃或更大时,理想的是在其中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最高的成像装置1中使用钝角刮刀作为摊平刮刀66,原因如下:
即,当成像装置1之间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差别5℃时,摊平刮刀66的回弹性的值大致区别大约5%到10%。当由于温度升高而回弹性增大时,刀缘的运动会被激发,并且橡胶会易于伸展,从而刮刀易于磨损或裂缝。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他成像装置1的寿命相比,在温度升高情况下的成像装置1的寿命会缩短。因此,为了保持其寿命与其他成像装置1的寿命类似,需要采用与其他成像装置1相比不易于磨损或者裂缝的刮刀作为其中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最高的成像装置1的摊平刮刀。在这种情况下,当使用不同材料来形成与其他成像装置1的相比不易于磨损和裂缝的摊平刮刀66或者改变摊平刮刀66与感光元件3的接触条件来防止磨损和裂缝时,部件成本会升高,并且会降低研发效率。
另一方面,在第一改进实施例的复印机500中,仅在其中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最高的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1Y中,钝角刮刀用作摊平刮刀66。在这种结构中,仅通过将其附近温度升高的摊平刮刀66的刀缘的形状改变成钝角形状,就可以防止刮刀磨损和裂缝,甚至在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1Y的摊平刮刀66的材料和接触条件与其他成像装置1的摊平刮刀66的保持相同的情况下。
在第一改进实施例的复印机500中,其中第一刮刀拐角部分角度θA被设定为130度的钝角刮刀用作摊平刮刀66A,作为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1Y的摊平刮刀66。另一方面,其中第二刮刀拐角部分角度θB被设定为90度的直角刮刀被用作摊平刮刀66B,作为在用于其他三种颜色的成像装置1(K、M、C)的摊平刮刀66。
此外,在第一改进实施例的成像装置1中,施加刷62的硬脂酸锌64刮擦量被设定为相对于感光元件3的移动距离在120mg/km到150mg/km的范围内。另外,摊平刮刀66被设定成橡胶硬度68度、板厚1.5mm,突出量6mm,初始接触角为9.5度,且吃入量为0.65mm。
包括在上述实施方式和第一改进实施例中的复印机500内的每个成像装置1(K、M、C、Y)的摊平刮刀66相对于感光元件3的表面运动方向以逆向与感光元件3形成接触。但是,摊平刮刀66可以以顺向(trailing direction)与感光元件3接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这样的复印机500进行了解释,即,该复印机构造成在四个成像装置1(K、M、C、Y)的某些中包括的某些刮刀元件为钝角刮刀,而包括在剩余成像装置1中的剩余刮刀为直角刮刀,这些刮刀用作摊平刮刀66摊平供给到感光元件3表面上的润滑剂。但是,在某些成像装置1中包括的刮刀元件为钝角刮刀而在剩余成像装置1中包括的刮刀元件为直角刮刀的刮刀元件不局限于摊平刮刀66。例如,复印机500可以被构造成:在与其他成像装置1相比,某个成像装置中的清洁刮刀61更易于随时间磨损的条件下,钝角刮刀用作该成像装置1的清洁刮刀61,而直角刮刀用作其他成像装置1的清洁刮刀61。
第二改进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第一改进实施例的复印机500中,四个成像装置1(K、M、C、Y)被构造成使用硬脂酸锌作为润滑剂。但是,在四个成像装置1(K、M、C、Y)中,润滑剂可以在使用钝角刮刀作为摊平刮刀66的成像装置1与其他成像装置1之间有所变化。
下面,作为第二改进实施例,解释这样的复印机500,即,在该复印机500中,在四个成像装置1(K、M、C、Y)中,在使用钝角刮刀作为摊平刮刀66的成像装置1(K、Y)与其他成像装置1(M、C)之间所使用的润滑剂有所变化。第二改进实施例的复印机500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复印机500的不同之处在于所使用的润滑剂,剩余的与上述实施方式的相同,因此,共同结构的描述不再重复。
在第二改进实施例的复印机500中,包括钝角刮刀的成像装置1(K、Y)使用这样的物质作为润滑剂,即:该物质包含作为疏水有机化合物的硬脂酸锌、作为无级微颗粒的氧化铝(氧化铝)、以及作为无级润滑剂的氮化硼。通过在每种材料的粉末上执行挤压模制,这个润滑剂形成为固态润滑剂,并且用以替代上述实施方式的固态硬脂酸锌64。另一方面,包括直角刮刀的成像装置1(M、C)使用仅由作为疏水有机化合物的硬脂酸锌形成的物质作为润滑剂,并且与上述实施方式中包括直角刮刀的成像装置 1(M、C)所使用的润滑剂相同。通过在硬脂酸锌粉末上执行熔融模制,这个润滑剂形成为固态润滑剂。
至于模制固态润滑剂的方法,通常熔融模制与挤压模制相比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并能够降低成本。但是,由于氧化铝和氮化硼与硬脂酸锌相比具有非常高的熔点,即使在硬脂酸锌熔化时,氧化铝和氮化硼仍在熔融的硬脂酸锌中保持为粉末。当由于沉积等在熔融的硬脂酸锌中氧化铝和氮化硼的密度变得不成比例时,所模制的固态润滑剂的材料分布出现偏差。
在第二改进实施例中,硬脂酸锌粉末、氧化铝粉末和氮化硼粉末混合,以使得材料分布均匀到一定程度,并然后将粉末投入熔融设备,以执行挤压模制,从而形成固态润滑剂。因此,即使使用包含具有较高熔点的氧化铝和氮化硼的润滑剂,也可以获得材料分布均匀的固态润滑剂。
至于仅硬脂酸锌形成的固态润滑剂,通过采用熔融模制,可以降低其成本。
要包含在润滑剂中的疏水有机化合物不局限于硬脂酸锌,疏水有机化合物的例子包括以下:分类为脂族饱和烃、脂族不饱和烃、脂环族饱和烃、脂环族不饱和烃以及芳族烃的烃;氟化树脂和氟化蜡,如:聚四氟乙烯(PTFE)、过氟烷基化物(PFA)、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聚偏二氟乙烯(PVdF)和乙烯四氟乙烯的共聚物(ETFE);以及硅树脂和硅酮蜡,如聚甲基硅酮和聚甲基苯基硅酮。
用于获得脂肪酸金属盐如上述硬脂酸锌以及稳定的疏水金属盐的代表性脂肪酸的例子包括以下的:己酸、辛酸、庚酸、壬酸、十一酸、月桂酸、十三烷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十七烷酸、硬脂酸、十九烷酸、花生酸、辣木子油酸、乌桕酸、棕榈油酸、油酸、蓖麻油酸、岩芹炔酸、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桐酸、十八碳三烯4酮酸、十八碳四烯酸、烯酸、花生四烯酸、鲸蜡烯酸、和上述物质的任意混合物。
代表性的稳定脂肪酸金属盐的例子包括以下:硬脂酸钡、硬脂酸铅、硬脂酸铁、硬脂酸镍、硬脂酸钴、硬脂酸铜、硬脂酸锶、硬脂酸钙、硬脂酸镉、硬脂酸镁、硬脂酸锌、油酸锌、油酸镁、油酸铁、油酸钴、油酸铜、油酸铅、油酸锰、棕榈酸锌、棕榈酸钴、棕榈酸铅、棕榈酸锰、棕榈酸铝、棕榈酸钙、辛酸铅、癸酸铅、亚麻酸锌、亚麻酸钴、亚麻酸钙、蓖麻醇酸锌、蓖麻醇酸钙;以及上述物质的任意混合物。
可用的脂肪酸和金属盐不局限于上述示例。
无机润滑剂意味着其被劈开以润滑或者导致其自身内部滑动的物质。要包含在润滑剂中的无机润滑剂的例子包括云母、氮化硼、二硫化钼、二硫化钨、滑石、高岭土、蒙脱石、氟化钙和石墨。但是,可用的无机润滑剂不局限于上述示例。例如,由于氮化硼被构造成包含很强结合到一起的原子的六边形网格平面以较宽的间隔分层,同时各层被弱范德瓦尔斯力保持在一起,氮化硼易于被劈开而在各层之间润滑。
另一方面,无机微颗粒意味着卡在目标之间的颗粒,以便作用为辊子,但是不导致内部滑动或者本身劈开。包含在润滑剂中的无机微颗粒的示例包括:硅石、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铟、氧化锑、氧化铋、氧化钙、金属氧化物,如掺杂有锑的氧化锡和掺杂有锡的氧化铟、金属氟化物,如氟化锡、氟化钙和氟化铝,以及钛酸钾。但是,可用的无机微颗粒不局限于上述示例。此外,也可以使用上述物质的任意混合物。
下面列出的是第二改进实施例的具有钝角刮刀的成像装置1(K、Y)中所使用的润滑剂中所包含的每种材料的百分比。
硬脂酸锌(Wako Pure Chemical Industries,Ltd.):70(重量百分比)
氧化铝(颗粒直径:3微米):10(重量百分比)
氮化硼:(Shiseido,Co.Ltd.):20(重量百分比)
包括随时间易于磨损的第二改进实施例的摊平刮刀66的成像装置1(K、Y)使用的润滑剂能够防止调色剂滑过、污染充电元件、以及在像载体上形成薄膜,原因如下:
即,电子照相像载体涂敷有像载体保护剂,如润滑剂,以便保护像载体免受充电和清洁的危害。但是,通常使用的脂肪酸金属盐的润滑性由于充电的影响而降低,使得调色剂会滑过清洁元件的接触部分,导致清洁失败。此外,脂肪酸金属盐本身被导致分散而附着到充电元件上,使得会污染充电元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通过掺杂无机润滑剂来改善润滑剂并防止调色剂滑过。此外,可以增加润滑性,使得脂肪酸金属盐的滑过量减小,减少飞散而附着到充电元件上的脂肪酸金属盐的量。但是,如果仅掺杂无机润滑剂,由于它的润滑性非常高,则难于从像载体的表面上去除润滑剂, 导致在像载体上形成薄膜。
为了处理形成薄膜的问题,如果除了无机润滑剂外还掺杂了无机微颗粒,则可以通过无机微颗粒去除无机润滑剂。但是,如果使用仅由无机润滑剂和无机微颗粒制成的固态润滑剂,无机微颗粒几乎不能作用为去除无机润滑剂在像载体表面上的薄膜。这是因为无机润滑剂仅在诸如脂肪酸金属盐的疏水有机化合物吸收无机微颗粒时才能被去除。
通过在用于黑色和黄色的成像装置1(K、Y)中利用包含无机润滑剂、无机微颗粒和疏水有机化合物的润滑剂,可以防止摊平刮刀66随时间磨损,在多个成像装置中,所述成像装置中的摊平刮刀66比其他成像装置1(M、C)中的更容易随时间磨损。
另一方面,通过在所述其他成像装置1(M、C)中使用仅有疏水有机化合物制成并通过熔融模制形成的固态润滑剂,可以降低成本,其中所述其他成像装置中的摊平刮刀66比成像装置1(K、Y)中的不易于随时间磨损。
如上所述,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复印机500包括四个成像装置1,每个成像装置包括作为像载体的承载调色剂图像并且其表面运动的感光元件3;去除感光元件3的表面上残留的残留调色剂的作为调色剂去除手段的感光元件清洁装置6,其中调色剂图像已经从所述感光元件3的表面上由作为转印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手段的初次转印辊8转印到作为转印元件的中间转印带10上;将润滑剂提供到感光元件3的表面上的作为润滑剂供给机构的施加刷62,其中残留调色剂已经从所述感光元件3的表面上被感光元件清洁装置6去除;以及摊平刮刀66,该摊平刮刀作为润滑剂摊平刮刀,其中,使用的刀脊部分660与感光元件3的表面形成接触,使得所使用的刀脊部分660与感光元件3的表面运动方向相交,以便摊平施加到感光元件3表面上的润滑剂。在四个成像装置1(K、M、C、Y)中,作为其中摊平刮刀66与作为其他成像装置的第二成像装置1B中的摊平刮刀相比更易于随时间磨损的第一成像装置1A包括钝角刮刀作为摊平刮刀66A,其中两个平面之间形成的第一刮刀拐角部分角度θA被设定为钝角,在所述两个平面中,沿着感光元件3(K、M、C、Y)的表面运动方向在第一使用的刀脊部分660A的两侧,一个平面面向上游侧的感光元件3的表面,而另一个平面面对下游侧的感光元件3的表面。此外,在四个 成像装置1(K、M、C、Y)中,作为具有钝角刮刀的第一成像装置1A之外的成像装置的第二成像装置1B包括直角刮刀作为摊平刮刀66B,其中,形成第二使用的刀脊部分660B的两个平面之间的第二刮刀拐角部分角度θB被设定为基本上为直角。从而,钝角刮刀用作第一成像装置1A内的摊平刮刀66A,其中摊平刮刀66A易于随时间磨损,并且直角刮刀用作为其他成像装置的第二成像装置1B内的摊平刮刀66B。因此,可以保持第一成像装置1A的摊平刮刀66A随时间功能不变,而否则摊平刮刀66A易于磨损,并且也可以防止复印机500总体制造成本升高。
此外,在复印机500中,仅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1Y和用于黑色的成像装置1K包括钝角刮刀作为摊平刮刀66,其中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1Y中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在四个成像装置1(K、M、C、Y)中比其他的成像装置1(K、M、C)的高,而在用于黑色的成像装置1K中,黑色调色剂用于形成调色剂图像。因此,可以防止在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1Y中,摊平刮刀66随着时间发生磨损,其中,由于形成摊平刮刀66的材料的硬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摊平刮刀66易于随时间磨损。此外,可以防止在用于黑色的成像装置1K中,摊平刮刀66上随时间出现磨损,其中,摊平刮刀66由于频繁使用而易于随时间磨损。此外,构造为如图1B所示的第二成像装置1B的摊平刮刀66B的直角刮刀用在用于青色的成像装置1C和用于品红色的成像装置1M中,在每个所述成像装置中,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不会超过40℃,并且不会被频繁使用。因此,虽然钝角刮刀的加工成本比直角刮刀的高,由于钝角刮刀用作必要最少数量成像装置1(Y、K)中的摊平刮刀66,因此可以防止复印机500的总体制造成本上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500中,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1Y的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在成像时超过40℃,其中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比其他成像装置1(K、M、C)中的高,并且其他成像装置1(K、M、C)的每一个中的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不会超过40℃。在这种结构中,即使使用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超过42℃时经常裂纹的摊平刮刀66,也可以防止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1Y中摊平刮刀66随时间磨损。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500中,两个平面之间形成的第一刮刀拐角部分角度θA被设定为大于90度小于140度,在所述两个平面中,沿 着感光元件3(K、M、C、Y)的表面运动方向在作为钝角刮刀的摊平刮刀66A的第一使用的刀脊部分660A的两侧,一个平面面向上游侧的感光元件3的表面,而另一个平面面对下游侧的感光元件3的表面。在利用钝角刮刀的结构中,第一刮刀拐角部分角度θA被设定为大于90度。此外,当第一刮刀拐角部分角度θA被设定为大于等于140度时,难于使得形成第一使用的刀脊部分660A的刀缘均匀接触,由此难于获得所需的接触压力。这是因为在用显微镜观察时,刀缘具有粗糙度,为了使得刀缘接触以便填充和消除该粗糙度带来的空隙时,随着第一刮刀拐角部分角度θA增加,需要更大的力。当摊平刮刀66用增大的力与感光元件3形成接触时,并且如果假设摊平刮刀66没有磨损,感光元件3会易于磨损并且几乎不能被容易控制。当第一刮刀拐角部分角度θA被设定成大约140度时,可以毫无问题地将摊平刮刀66与感光元件3形成接触。此外,在制造的切割精度方面,当第一刮刀拐角部分角度θA增大时,切割刀具和作为摊平刮刀66的材料的橡胶板之间的接触区域增大,从而切割精度降低。为了处理这个问题,当第一刮刀拐角部分角度θA设置成大约140度时,可以没有任何问题地进行切割加工。
更具体地说,理想的是,将第一刮刀拐角部分角度θA设定成等于或大于95度。当第一刮刀拐角部分角度θA设定成小于95度时,利用钝角刮刀来防止磨损的优点会被消弱。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500中,包括在四个成像装置1(K、M、C、Y)中的摊平刮刀66相对于感光元件3的表面运动方向以逆向与感光元件3的表面形成接触。在逆向接触的方法中,与顺向接触的方法相比,可以使得摊平刮刀66以更高的接触压力与感光元件3的表面形成接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500中,四个成像装置1(K、M、C、Y)中每一个是包括作为潜像载体的感光元件3作为像载体;给感光元件3的表面充电的作为充电手段的充电装置4;通过将调色剂提供到曝光装置21形成的潜像上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作为显影手段的显影装置5,所述曝光装置21为在充电装置4所充电的感光元件3的表面上形成潜像的潜像形成手段;将残留在感光元件3上的残留调色剂去除的感光元件清洁装置6,其中调色剂图像已经由初次转印辊8从感光元件3上转印到作为转 印元件的中间转印带10上,所述初次转印辊8作为转印显影装置5所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手段;施加刷62以及摊平刮刀66。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500中,每个成像装置1形成为可拆卸地安装到复印机500的主体上的处理盒,从而可以提高成像装置1的更换性。
在复印机500中,用于黑色的成像装置1K的使用频率与用于其他颜色的成像装置没有差异,不同于本实施方式的复印机,可以仅在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1Y中使用钝角刮刀作为摊平刮刀66,在四个成像装置1(K、M、C、Y)中,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中的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比其他成像装置1(K、M、C)中的高。
此外,在复印机500中,其中,四个成像装置1(K、M、C、Y)中,最靠近定影装置25的成像装置1的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与其他成像装置1的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相比没有差别,不同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复印机500,在四个成像装置1(K、M、C、Y)中,可以仅在使用黑色调色剂成像的用于黑色的成像装置1K中使用钝角刮刀作为摊平刮刀66。
此外,在第一改进实施例的复印机500中,钝角刮刀仅在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1Y中用作摊平刮刀66,在四个成像装置1(K、M、C、Y)中,该用于黄色成像装置1Y中的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最高(与用于黑色的成像装置1K中出现的最低温度有明显差别)。利用这样的结构,可以防止处于高温区域中的摊平刮刀66易于裂缝并导致图像缺陷,在该高温区域中,回弹性增加且易于出现刮刀裂缝。
此外,在第一改进实施例的复印机500中,在钝角刮刀用作摊平刮刀66的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1Y的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比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最低的用于黑色的成像装置1K的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高超过5℃。当在成像装置1之间摊平刮刀66附近的温度差异超过5℃时,摊平刮刀66的回弹性差别大约5%到10%,使得刀缘的运动被激励,并且橡胶容易被拉伸,导致易于造成刮刀磨损和刮刀裂缝。但是,由于钝角刮刀被用作在温度高于其他摊平刮刀66的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1Y中的摊平刮刀66,可以防止刮刀磨损和刮刀裂缝的出现。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的复印机500中,作为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1Y 的钝角刮刀的摊平刮刀66以及作为用于其他三种颜色的成像装置1(K、M、C)的直角刮刀的摊平刮刀66,使用相同橡胶材料制成的刮刀元件。因此,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和设计负担。
此外,在第一改进实施例的复印机500中,对于用于黄色的成像装置1Y的摊平刮刀66,其中钝角刮刀用作摊平刮刀66,以及对于用于其他三种颜色的成像装置1(K、M、C)的摊平刮刀66,其中直角刮刀用作摊平刮刀66,摊平刮刀66与感光元件3的表面形成接触的接触条件相同,因此可以降低设计成本。
此外,由于在润滑剂中包含氮化硼,在作为图象载体的感光元件3的表面上进行充电过程和清洁过程中,可以增加对电和机械应力的耐受性能。因此,可以延长作为像载体的感光元件3以及作为清洁元件的清洁刮刀61的寿命,并且也可以稳定图像质量。
此外,在第二改进实施例的复印机500中,具有钝角刮刀作为摊平刮刀66的成像装置1(K、Y)中使用的润滑剂包含疏水有机化合物、无机微颗粒和无机润滑剂。因此,在其中摊平刮刀66比其他成像装置1(M、C)更容易随时间磨损的用于黑色和黄色的成像装置1(K、Y)中,可以防止摊平刮刀66随时间磨损。如果包含疏水有机化合物、无机微颗粒和无机润滑剂的润滑剂用在每个成像装置1中,由多种材料制成的润滑剂的制造成本会增加成像装置的数量那么多。因此,理想的是,尽可能减少使用作为包含疏水有机化合物、无机微颗粒和无机润滑剂的润滑剂的固态润滑剂的成像装置1的数量。在第二改进实施例的复印机500中,具有直角刮刀作为摊平刮刀66的成像装置1(M、C)所使用的润滑剂包含至少无机润滑剂,并且不包含疏水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微颗粒。因此,可以防止成像装置总体制造成本增加。
此外,在第二改进实施例的复印机500中,具有钝角刮刀作为摊平刮刀66的成像装置1(K、Y)所使用的润滑剂通过加压模制作为原料的疏水有机化合物、无机微颗粒和无机润滑剂的粉末而模制成固态润滑剂。因此,即使在润滑剂由具有不同熔点的材料制成时,也可以获得均匀材料分布的固态润滑剂。此外,具有直角刮刀作为摊平刮刀66的成像装置1(M、C)所使用的润滑剂通过熔融作为疏水有机化合物材料的硬脂酸锌来模制成固态润滑剂。当仅使用硬脂酸锌时,可以采用熔融模制,并且当 采用熔融模制时,可以容易进行大规模生产。因此,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结果,可以防止成像设备的总体制造成本增加。
此外,在第二改进实施例的复印机500中,具有钝角刮刀的成像装置1(K、Y)所使用的润滑剂包含为脂肪酸金属盐的硬脂酸锌作为疏水有机化合物、氧化铝作为无机微颗粒、以及氮化硼作为无机润滑剂。因此,可以获得防止摊平刮刀66随时间磨损的润滑剂。
在具有多个成像装置的成像设备中,刮刀元件的磨损程度取决于成像装置,即使刮刀元件同时开始使用。例如,在包括加热型定影装置作为定影装置的成像设备中,最靠近定影装置的成像装置的刮刀元件的环境温度高于其他成像装置的刮刀元件的环境温度。当温度升高时,形成刮刀元件的材料的硬度降低,使得该刮刀元件比刮刀元件的环境温度低的那些更容易随时间磨损。此外,在全彩色成像设备的情况下,用黑色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成像装置,其中黑色调色剂比其他颜色的更频繁使用,刮刀元件比用于其他颜色的成像装置的刮刀元件更容易随时间磨损,这是由于用于黑色的像载体的表面移动距离长。因此,通过在刮刀元件容易随时间磨损的成像装置和其他成像装置之间为刮刀元件采用不同结构,可以保持刮刀元件随时间的功能不变,并同时防止成像设备的总体制造成本升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润滑剂摊平刮刀容易随时间磨损的成像装置中,钝角刮刀用作润滑剂摊平刮刀,并且在其他成像装置中,直角刮刀用作润滑剂摊平刮刀。因此,可以保持润滑剂摊平刮刀随时间功能不变,并且防止成像设备的总体制造成本升高。
此外,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在刮刀元件容易随时间磨损的成像装置中采用钝角刮刀,而在其他成像装置中采用直角刮刀。因此,可以保持刮刀元件随时间功能不变,并且防止成像设备的总体制造成本升高。
虽然为了完整和清楚公开的目的相对于特定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所附权利要求不由此受到限制,并且应理解为包含所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到的改进和替代结构,这些改进和替代结构完全落入在此描述的基本教导中。
相关申请的横向参考
本申请要求要求2009年7月31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9-179259号以及2010年2月1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0- 020539号的优先权,且这些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Claims (16)
1.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多个成像装置,每个成像装置包括:
承载调色剂图像且其表面运动的像载体;
在调色剂图像由转印单元转印到转印元件上之后去除残留在像载体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的调色剂去除单元;
在调色剂去除单元去除残留调色剂之后将润滑剂提供到像载体的表面上的润滑剂供给机构;以及
润滑剂摊平刮刀,该润滑剂摊平刮刀被布置成润滑剂摊平刮刀的刀脊部分与像载体的表面形成接触,使得刀脊部分与像载体的表面的表面运动方向相交,并且摊平提供到像载体的表面上的润滑剂,其中:
在所述多个成像装置中,在其中的润滑剂摊平刮刀比其他成像装置的润滑剂摊平刮刀更容易随时间磨损的成像装置,包括钝角刮刀作为润滑剂摊平刮刀,其中由两个平面形成的刮刀拐角部分角度被设定成钝角,在所述两个平面中,沿着像载体的表面的表面运动方向,在刀脊部分的两侧,一个平面面对上游侧上的像载体的表面,而另一个平面面对下游侧上的像载体的表面,且
具有钝角刮刀的成像装置之外的每个成像装置包括直角刮刀作为润滑剂摊平刮刀,在该直角刮刀中,由形成刀脊部分的两个平面所形成的刮刀拐角部分角度被设定成基本上是直角;
其中,在具有钝角刮刀作为润滑剂摊平刮刀的成像装置中使用的润滑剂与在具有直角刮刀作为润滑剂摊平刮刀的成像装置中使用的润滑剂不同;
在具有钝角刮刀作为润滑剂摊平刮刀的成像装置中使用的润滑剂至少包含疏水有机化合物、无机微颗粒和无机润滑剂;且
在具有直角刮刀作为润滑剂摊平刮刀的成像装置中使用的润滑剂仅由疏水有机化合物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在所述多个成像装置中,只有其中润滑剂摊平刮刀附近的温度比其他成像装置中的温度高的成像装置包括钝角刮刀作为润滑剂摊平刮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在所述多个成像装置中,只有利用黑色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成像装置包括钝角刮刀作为润滑剂摊平刮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在所述多个成像装置中,其中润滑剂摊平刮刀附近的温度比其他成像装置中的温度高的成像装置以及其中利用黑色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成像装置包括钝角刮刀作为润滑剂摊平刮刀。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在其中润滑剂摊平刮刀附近的温度比其他成像装置中的温度高的成像装置中,润滑剂摊平刮刀附近的温度为40℃或更高。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在所述多个成像装置中,只有其中润滑剂摊平刮刀附近的温度最高的成像装置包括钝角刮刀作为润滑剂摊平刮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在具有钝角刮刀作为润滑剂摊平刮刀的成像装置中润滑剂摊平刮刀附近的温度比在其中润滑剂摊平刮刀附近的温度最低的成像装置中的润滑剂摊平刮刀附近的温度高5℃或更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所述钝角刮刀和直角刮刀利用相同橡胶材料制成的刮刀元件形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在具有钝角刮刀作为润滑剂摊平刮刀的成像装置和具有直角刮刀作为润滑剂摊平刮刀的成像装置之间,润滑剂摊平刮刀与像载体的表面形成接触的接触条件是相同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前述被设定成钝角的刮刀拐角部分角度大于90度小于140度。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相对于所述表面运动方向,每个润滑剂摊平刮刀以逆向与像载体表面形成接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每个成像装置包括:
作为像载体的静电潜像载体;
给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充电的充电单元;
在由充电单元充电的静电潜像载体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单元;
将调色剂施加到由静电潜像形成单元形成的静电潜像上由此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单元;
在转印单元将显影单元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元件上之后去除静电潜像载体表面上残留的残留调色剂的所述调色剂去除单元;
所述润滑剂供给机构;和
所述润滑剂摊平刮刀。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每个成像装置是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上的处理盒。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具有钝角刮刀作为润滑剂摊平刮刀的成像装置所使用的润滑剂通过挤压材料而模制。
15.如权利要求1或14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所述疏水有机化合物是脂肪酸金属盐;
所述无机微颗粒是氧化铝;以及
所述无机润滑剂是氮化硼。
16.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多个成像装置,每个成像装置包括:
承载调色剂图像且其表面运动的像载体;
刮刀元件,该刮刀元件被布置成刮刀元件的刀脊部分与像载体的表面形成接触,使得刀脊部分与像载体的表面的表面运动方向相交,其中:
在所述多个成像装置中,在其中的刮刀元件比其他成像装置的刮刀元件更容易随时间磨损的成像装置,包括钝角刮刀作为刮刀元件,其中由两个平面形成的刮刀拐角部分角度被设定成钝角,在所述两个平面中,沿着像载体的表面的表面运动方向,在刀脊部分的两侧,一个平面面对上游侧上的像载体的表面,而另一个平面面对下游侧上的像载体的表面,且
具有钝角刮刀的成像装置之外的每个成像装置包括直角刮刀作为刮刀元件,在该直角刮刀中,由形成刀脊部分的两个平面所形成的刮刀拐角部分角度被设定成基本上是直角,
其中,在具有钝角刮刀作为刮刀元件的成像装置中使用的润滑剂与在具有直角刮刀作为刮刀元件的成像装置中使用的润滑剂不同;
在具有钝角刮刀作为刮刀元件的成像装置中使用的润滑剂至少包含疏水有机化合物、无机微颗粒和无机润滑剂;且
在具有直角刮刀作为刮刀元件的成像装置中使用的润滑剂仅由疏水有机化合物制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79259/09 | 2009-07-31 | ||
JP2009179259 | 2009-07-31 | ||
JP020539/10 | 2010-02-01 | ||
JP2010020539A JP5505784B2 (ja) | 2009-03-16 | 2010-02-01 | 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89062A CN101989062A (zh) | 2011-03-23 |
CN101989062B true CN101989062B (zh) | 2014-07-02 |
Family
ID=43527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4378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89062B (zh) | 2009-07-31 | 2010-07-30 | 成像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280293B2 (zh) |
JP (1) | JP5505784B2 (zh) |
CN (1) | CN10198906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37449B2 (ja) | 2010-03-17 | 2014-12-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625526B2 (ja) | 2010-06-18 | 2014-11-1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5641407B2 (ja) | 2010-08-09 | 2014-12-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8718530B2 (en) | 2011-06-11 | 2014-05-06 | Ricoh Company, Ltd. | Lubricant supply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14112186A (ja) * | 2012-11-08 | 2014-06-19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224960A (ja) * | 2013-01-10 | 2014-12-0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179810B2 (ja) | 2013-12-06 | 2017-08-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6427934B2 (ja) | 2014-04-18 | 2018-11-2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トナー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846006B2 (ja) * | 2016-11-21 | 2021-03-2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20154126A (ja) * | 2019-03-20 | 2020-09-24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清掃方法および清掃プログラム |
JP2022158245A (ja) * | 2021-04-01 | 2022-10-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潤滑剤均しブレード、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03563A (zh) * | 2007-05-07 | 2008-11-12 | 株式会社理光 | 润滑剂平整刮板,润滑剂供给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47196A (en) * | 1978-04-26 | 1981-01-27 |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 Cleaning device for use in electrophotographic copying machines |
JP2846925B2 (ja) | 1990-05-22 | 1999-01-13 | 旭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 先端拡径杭の中堀工法 |
JPH05165296A (ja) * | 1991-12-13 | 1993-07-02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6195010A (ja) * | 1992-12-24 | 1994-07-15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027011B2 (ja) | 1999-04-28 | 2007-12-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0330443A (ja) | 1999-05-21 | 2000-11-30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
JP2002268487A (ja) | 2001-03-08 | 2002-09-18 | Canon Chemicals Inc | 電子写真用弾性ブレード |
JP2004334092A (ja) * | 2003-05-12 | 2004-11-25 | Ricoh Co Ltd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らに用いるトナー |
JP4772416B2 (ja) * | 2004-11-01 | 2011-09-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979253B2 (ja) | 2006-03-29 | 2012-07-1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5005991B2 (ja) * | 2006-09-15 | 2012-08-2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037079B2 (ja) * | 2006-09-19 | 2012-09-2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005310B2 (ja) * | 2006-10-05 | 2012-08-2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潤滑剤塗布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369405B2 (ja) | 2007-08-22 | 2013-12-1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063291B2 (ja) * | 2007-10-19 | 2012-10-3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潤滑剤供給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潤滑剤供給部材、及び、サプライ |
JP5073454B2 (ja) * | 2007-11-09 | 2012-11-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潤滑剤塗布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073463B2 (ja) * | 2007-11-30 | 2012-11-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像担持体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107079B2 (ja) * | 2008-02-04 | 2012-12-2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像担持体保護剤、保護層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9258596A (ja) * | 2008-03-26 | 2009-11-05 | Ricoh Co Ltd | 潤滑剤塗布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019888A (ja) * | 2008-07-08 | 2010-01-28 | Ricoh Co Ltd | 保護層形成装置、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5386922B2 (ja) * | 2008-10-09 | 2014-01-1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潤滑剤塗布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2010
- 2010-02-01 JP JP2010020539A patent/JP550578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7-15 US US12/805,171 patent/US828029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7-30 CN CN201010243787.6A patent/CN10198906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03563A (zh) * | 2007-05-07 | 2008-11-12 | 株式会社理光 | 润滑剂平整刮板,润滑剂供给装置,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平6-195010A 1994.07.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280293B2 (en) | 2012-10-02 |
CN101989062A (zh) | 2011-03-23 |
JP2011048326A (ja) | 2011-03-10 |
JP5505784B2 (ja) | 2014-05-28 |
US20110026992A1 (en) | 2011-0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89062B (zh) | 成像设备 | |
US7881651B2 (en) | Lubricant appl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5803092B2 (ja) | 保護剤供給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076426A (ja)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140161501A1 (en) | Image forming device | |
JP5311280B2 (ja) | 潤滑剤供給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0016766A (ja) | クリーニングブレード、クリーニング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JP622944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
JP201216376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9785080B2 (en) | Image carrier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US8369766B2 (en) | Clea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3723033B2 (ja) | 潤滑剤塗布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611948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5141224A (ja) | 摺擦部材、保護層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2242567A (ja) | 帯電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4858324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115425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305166B2 (ja) | 潤滑剤供給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354348B2 (ja) | 帯電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43353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中間転写ベルトの転写面処理方法 | |
JP201314278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 |
JP200707875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3148757A (ja)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033480B (zh) | 润滑剂施加器、成像设备和安装润滑剂施加器的方法 | |
JP525163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