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71215A - 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1215A
CN101971215A CN2009801060948A CN200980106094A CN101971215A CN 101971215 A CN101971215 A CN 101971215A CN 2009801060948 A CN2009801060948 A CN 2009801060948A CN 200980106094 A CN200980106094 A CN 200980106094A CN 101971215 A CN101971215 A CN 101971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oor gear
authentication
current
sliding 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609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神瀬阳二郎
龟山博史
中村猛
横田充范
吉田敏幸
山本英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Glo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04225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919947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0422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6541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0422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2633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ry Ltd filed Critical Glo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71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12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GSAFES OR STRONG-ROOMS FOR VALUABLES; BANK PROTECTION DEVICES; SAFETY TRANSACTION PARTITIONS
    • E05G5/00Bank protection devices
    • E05G5/003Entrance contro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7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 E05F15/7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with automatic actuation responsive to movement or presence of persons or objec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11/00Means for allowing passage through fences, barriers or the like, e.g. stiles
    • E06B11/08Turnstiles; Gates for control of entry or exit of persons, e.g. in supermarkets
    • E06B11/085Turnstiles; Gates for control of entry or exit of persons, e.g. in supermarkets non-rotary or with a limited angle of rotation, e.g. 90°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10Movable barriers with registering means
    • G07C9/15Movable barriers with registering means with arrangements to prevent the passage of more than one individual at a time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 G07C9/3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Checking Fares Or Tickets At Control Points (AREA)
  • Time Recorders, Dirve Recorders, Access Control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门装置认证是被许可通行的用户的情况,并且能够使已认证的用户通行。门装置取得与被许可通行的用户的外形有关的信息。门装置限制在所述门装置内的通路上从入口侧向出口侧通行的途中的用户的至少通行方向前方侧和后方侧,从而在所述通路内形成区划空间,并且基于取得的各个用户的外形信息,调节所述区划空间的形状。

Description

门装置
技术领域
这里所公开的技术涉及在大厦或工厂的门口、或者向建筑物内的特定房间的出入口、或者火车站或机场的登机门等中所设置的门装置,特别涉及用于一边防止同行,一边只让已认证的用户每次通行一人的门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只让已认证的用户每次通行一人的门装置,例如以往开始已知如下的技术,即沿通路配置以相同的旋转轴中心在通路方向上旋转并使通路开关的入口侧以及出口侧的两个折叶(flap),在入口附近和出口附近分别设置检测用户的通过的传感器,并在通路途中设置认证部件,从而在通常时,出口侧的折叶处于与通路大致成直角的关闭位置,入口侧的折叶处于与通路大致平行的开启位置,两个折叶大致成为L字形状而在容许用户进入的状态下等待,在用户通行时,入口侧的传感器检测用户进入了门装置的情况,若认证部件认证为该用户是被许可通行的用户,则以入口侧的传感器没有检测出下一个用户为条件,出口侧的折叶进行开启动作,随之在维持大致L字形状的同时入口侧的折叶进行关闭动作,在直到入口侧的折叶到达能够阻止下一用户的进入的关闭位置为止,在两个折叶之间维持相应于一人的空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5-3167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以往的门装置中通过使用户每次通过一人的折叶等区划的空间是固定的宽度,因此存在以下顾虑,即用户为高大的体形或持有行李时,会感觉狭窄,并且在用户为小孩或就算是大人也是短小体形时,可能会允许一次进入两人以上。两人以上的同时进入通常能够由入口侧的通过检测传感器检测,但在两人靠近通过时传感器有时会误检测为是一个人,无法防止同行而可靠地使每次一人通过门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这里所公开的技术是在门装置的通路内形成能够随着用户的体形等外形而调节的区划空间,使得只让已认证的用户每次通行一人,对每个用户确保必要且充分的区划空间,从而能够阻止由两人以上的同时通行而导致的同行。
这里作为定义,有时也将使已认证的本人以外的别人通行的非法行为称为“顶替”,但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冒充”这一用语。
此外,有时将没有认证的人尾随已认证的本人而通行的非法行为称为“带入(連れ
Figure BPA00001207053800021
り)”或者“同行(共連れ)”,但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同行”这一用语。
门装置是认证是被许可通行的用户的情况并且能够使已认证的用户通行的门装置,其包括:外形信息取得部件,取得与被许可通行的用户的外形有关的信息;以及限制部件,对于门装置内的通路,限制从入口侧向出口侧通行的途中的用户的至少通行方向前方侧和后方侧,从而在通路内形成区划空间,并且基于由外形信息取得部件取得的各个用户的外形信息,能够调节区划空间的形状。
发明效果
根据该门装置,在门装置的通路内形成能够随着用户的体形等外形而调节的区划空间,使得只让已认证的用户每次通行一人,对每个用户确保必要且充分的区划空间,从而能够阻止由两人以上的同时通行而导致的同行。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门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门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门装置的滑动闸门的基体部的结构的侧视概略图(左图)和主视概略图(右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门装置的滑动闸门的附属部的结构的侧视概略图(左图)和主视概略图(右图)。
图5是图1所示的门装置的滑动闸门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门装置的侧面板安装机构以及照光机构的概略侧面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门装置的侧面板安装机构以及照光机构的概略纵向截面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门装置的出口门扇的安装机构以及照光机构的概略侧面图。
图9是表示图1所示的门装置的出口门扇的安装机构以及照光机构的概略横向截面图。
图10是图1所示的门装置的通过检测传感器的配置图。
图11是图1所示的门装置的控制方框图。
图12是图1所示的门装置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13是图1所示的门装置的可通行时的动作说明图。
图14是图1所示的门装置的不能通行时的动作说明图。
图15是图1所示的门装置的轮椅通过时的动作说明图。
图16A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门装置的第1动作变更例的动作的比较图。
图16B是图1所示的门装置的第1动作变更例的动作说明图。
图17是图1所示的门装置的第2动作变更例的动作说明图。
图18是图1所示的门装置的第3动作变更例的动作说明图。
图19A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门装置的第4动作变更例的动作的比较图。
图19B是图1所示的门装置的第4动作变更例的动作说明图。
图20是第1实施方式的门装置的变形例的结构以及动作的说明图。
图21是第1实施方式的门装置的其他变形例的结构以及动作的说明图。
图22是第1实施方式的门装置的又一其他变形例的结构以及动作的说明图。
图23是第2实施方式的门装置的俯视图。
图24是图23所示的门装置的控制方框图。
图25是图23所示的门装置的第1设置例的说明图。
图26是表示图23所示的门装置的第1设置例中的第1动作例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27是图23所示的门装置的第1设置例中的第1动作例的动作说明图。
图28是表示图23所示的门装置的第1设置例中的第2动作例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29是图23所示的门装置的第1设置例中的第2动作例的可通行时的动作说明图。
图30是图23所示的门装置的第1设置例中的第2动作例的不能通行时的动作说明图。
图31是图23所示的门装置的第2设置例的说明图。
图32是图23所示的门装置的第3设置例的说明图。
标号说明
1门装置
2左主体部
3右主体部
6侧面板
7出口门扇
8入口认证部(第1认证部件、外形信息取得部件)
9摄像机(第2认证部件)
10开关构件
10a~10h第1~第8滑动闸门
11通过检测传感器
11a~11g第1~第7通过检测传感器
12摄像机(掌纹传感器)
13摄像机
26a、26b、26c、26d连杆(link)
42发光构件
47发光构件
50轮椅传感器
51出口传感器
60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例示的门装置是认证是被许可通行的用户的情况并且能够使已认证的用户通行的门装置,其包括:外形信息取得部件,取得与被许可通行的用户的外形有关的信息;以及限制部件,限制在门装置内的通路上从入口侧向出口侧通行的途中的用户的至少通行方向前方侧和后方侧,从而在通路内形成区划空间,并且基于由外形信息取得部件取得的各个用户的外形信息,能够调节区划空间的形状。这里,与用户的外形有关的信息是指与用户的身高、肩宽、腰宽等身体的形状(体形)有关的信息,当用户携带行李等通行时,可以是与加上行李后的外形有关的信息。
该门装置通过限制部件限制在门装置内的通路上从入口侧向出口侧通行的途中的用户的至少通行方向前方侧和后方侧而形成区划空间,从而能够只让已认证的用户每次通行一人。并且,尤其通过能够基于各个用户的外形信息而调节区划空间的形状,随着用户的体形等外形而确保必要且充分的区划空间,从而不会使用户感觉狭窄,阻止两人以上的同时进入而能够防止同行。
这里,优选限制部件能够调节与区划空间的通行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的宽度,通过调节该左右方向的宽度而能够调节所述区划空间的形状。这样,通过设为能够调节左右方向的宽度,能够随着用户的肩宽、包含行李的左右方向的宽度而调节区划空间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不会使用户感觉狭窄,能够可靠地阻止横向并排的同行。
此外,优选限制部件能够调节沿着区划空间的通行方向的前后方向的宽度,通过调节该前后方向的宽度而能够调节区划空间的形状。这样,通过设为能够调节前后方向的宽度,能够随着包含用户的胸部厚度、行李的前后方向的宽度而调节区划空间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不会使用户感觉狭窄,能够可靠地阻止前后并排的同行。
此外,优选限制部件在实质上维持了基于各个用户的外形信息而形成的区划空间的形状的前提下,能够将区域空间在通行方向上移动。这样,通过设为能够在实质上维持区划空间的形状的状态下移动,能够将用户顺利引导至出口侧。
并且,该限制部件可以是由通路方向上并行设置的3个以上的开关构件构成,该开关构件在横穿通路的方向上滑动而使通路开关,通过调节这些开关构件的开度,能够变更区划空间的形状。这样,在通路方向上并行设置3个以上的、在横穿通路的方向上滑动而使通路开关的开关构件,通过调节这些开关构件的开度,能够在左右方向或前后方向上变更区划空间的形状。
此外,该限制部件也可以是由通路方向上并行设置的4个以上的开关构件构成,该开关构件在横穿通路的方向上滑动而使通路开关,可通过调节配设在通路方向的中间部分的开关构件的开度,从而变更区划空间的形状。这样,在通路方向上并行设置4个以上的、在横穿通路的方向上滑动而使通路开关的开关构件,通过调节配设在通路方向的中间部分的开关构件的开度,除了左右方向还能在前后方向上变更区划空间的形状。
并且,在通路上并行设置4个以上的、在横穿通路的方向上滑动而使通路开关的开关构件而构成的限制部件,通过顺序对通路上并行设置的各开关构件进行开关,能够将区域空间在通行方向上移动。这样,通过设为顺序对各开关构件进行开关而能够将区划空间在通行方向上移动,能够将用户顺利引导至出口侧。
另外,作为用于只让已认证的用户通行的门装置,以往开始已知如下装置,即在旋转门扇的入口部分设置第一ID判别装置,并且在内部设置第二ID判别装置,通过第一ID判别装置接受了认证的通行者被许可进入到旋转门扇内,在旋转门扇内的封闭空间中通过第二ID判别装置再次接受认证,从而防止在通过第一ID判别装置接受了认证后,使本人以外的别人通行的“冒充”(例如,参照特公平4-37908号公报)。此外,与其不同地,已知如下的技术,即在确认区域的入口和内部设置用于确认瞳孔(iris)数据的摄像机,若通过入口处的认证确认为是注册者,则使入口的门开启,并且由于在确认区域内一次能够进入多个人,因此对这些多名入场人员都进行瞳孔认证,哪怕有一人被判定为是没有注册的人员,则不开启出口的门(例如,参照特开平11-185087号公报)。
但是,在旋转门扇的入口部分进行基于第一ID判别装置的认证,并且在旋转门扇内通过第二ID判别装置再次进行认证的门装置中,不仅需要在入口部分的认证完成之前以停止了旋转门扇的状态下等待,在旋转门扇内部的认证时也要需要使旋转门扇停止,在将通行者暂时关入旋转门扇内的状态下进行基于第二ID判别装置的认证,因此将中止通行的流动,存在不适宜许多人使用的场所(location)的问题。
此外,在确认区域的入口和内部设置用于确认瞳孔数据的摄像机,通过入口处的认证而开启入口的门,并在确认区域内对所有入场人员再次进行瞳孔认证的基础上开启出口的门的门装置中,一次可以通行多个人,并且能够在确认区域内通行中再次进行瞳孔认证,因此不会中止通行的流动。但是,这时的认证区域内的认证,例如如果多名通行者并排通行,则有时背后的通行者成为摄像机的死角而不会被正常认证,无法立即发现并防止基于所谓的“冒充”的非法通行。
这里公开的技术,不会为了认证而在门装置内中止用户的通行的流动,能够可靠地防止基于所谓的“冒充”的非法通行。
例示的门装置是认证是被许可通行的用户的情况并且能够使已认证的用户通行的门装置,其包括:限制部件,限制在门装置内的通路上从入口侧向出口侧通行的途中的用户的至少通行方向前方侧和后方侧,从而在通路内形成区划空间,并且能够将该区划空间在通行方向上移动;第1认证部件,进行进入到区划空间之前的用户的认证;以及第2认证部件,进行配合着区划空间的移动而通行的途中的用户的认证。
该门装置通过限制部件限制在门装置内的通路上从入口侧向出口侧通行的途中的用户的至少通行方向前方侧和后方侧而形成区划空间,从而能够只让已认证的用户每次通行一人。并且,尤其通过在进入区划空间之前进行用户的认证,并且在随着区划空间的移动而通行途中再次进行认证,从而不会中止用户的通行的流动,能够可靠地防止基于所谓的“冒充”的非法通行。
并且,优选该门装置还包括:外形信息取得部件,取得与许可通行的用户的外形有关的信息;以及调节部件,基于由外形信息取得部件取得的各个用户的外形信息而驱动控制限制部件,从而调节区划空间的形状。这里,与用户的外形有关的信息是指与用户的身高、肩宽、腰宽等身体的形状(体形)有关的信息,当用户携带行李等通行时,可以是与加上行李后的外形有关的信息。
通过具有这样的外形信息取得部件和调节部件,能够基于各个用户的外形信息而调节区划空间的形状,随着用户的体形等外形而确保必要且充分的区划空间,能够使用户每次通行一人。
此外,该限制部件可以是由通路方向上并行设置的3个以上的开关构件构成,该开关构件在横穿通路的方向上滑动而使通路开关,通过调节这些开关构件的开度,能够变更区划空间的形状。这样,在通路方向上并行设置3个以上的、在横穿通路的方向上滑动而使通路开关的开关构件,通过调节这些开关构件的开度,至少能够在左右方向上变更区划空间的形状。
并且,该门装置中,优选第2认证部件使用用于拍摄所述通行的途中的用户的摄像部件而构成,限制部件使区划空间的移动轨迹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与通路侧壁平行的方向,在从设置了摄像部件的方向远离的方向上倾斜。由此,例如当两名用户想要前后并排通行时,背后的通行者不会成为摄像部件的死角,能够从斜向侧方拍摄,能够可靠地识别出前后靠近的两名用户。
第2认证部件优选使用利用用户的生物体信息的生物体认证部件而构成。第2认证部件用于确认进入到门装置内的用户与第1认证部件所认证的人物是同一人,因此优选如摄像机等摄像部件那样进行面部认证等生物体认证的装置。在基于卡或密码的认证中,通过借用卡或告知密码,还能够使别人通过。
再者,在特开平4-43479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门装置。即,作为能够控制用户的通行方向的门装置,从以往开始已知例如在滑雪场的吊车乘坐处使用的门管理系统的门装置,在Y字形状的通路的分支点上设置的左右摇动型的分开门被驱动,以切断吊车乘坐处方向或滑雪练习场方向的任一通路,在通过用户携带的便携式自动支付机进行检票而被许可时,门切断滑雪练习场方向的通路,开启吊车乘坐处方向的通路,用户能够进入吊车乘坐处,在不许可时,门切断吊车乘坐处方向的通路,开启滑雪练习场方向的通路,使用户返回到滑雪练习场。
但是,由于该门装置是在门的出口地点设置分开门,因此用户需要在门跟前改变行进方向,其成为妨碍顺利通行的主要原因。此外,在该系统中,分配门位于用户的通行方向的前面,并且门本身通常是车站的自动检票中所看到的比较简单的结构,因此,可能会助长因不许可而没有前进到所期望的行进方向的通行者手动开启或者越过切断了想要前进的方向的通路的门的非法行为。此外,在使用了这样的分开门的系统中,只能将用户分至两个方向,为了分为3个方向以上,需要对应设置多重分配层等,门结构变得复杂。此外,在该系统中,在认证区域内配备了人感传感器,在两名以上的通行者靠近通行时,存在传感器无法检测完的可能性,不能可靠地防止同行。
这里所公开的技术,控制门装置内的用户的通行方向,从而不会妨碍用户的顺利通行,能够自然地将用户引导至规定的出口位置,并且能够防止两名以上的同时闯入所导致的同行。
例示的门装置是具有入口和出口,并且能够控制从入口进入的用户的通行方向的门装置,其包括:限制部件,限制相对于在门装置内通行的用户的通行方向的左右方向的移动,从而形成从入口通到出口的一部分区域的(特定)通路;以及调节部件,驱动控制限制部件来调节通路的形状,使得该通路通过出口的规定区域。
该门装置限制相对于在门装置内通行的用户的通行方向的左右方向的移动,从而形成通过从入口到出口的一部分区域的通路,并调节该通路的形状而使其通过规定的区域,从而能够控制门装置内的用户的通行方向,不会妨碍用户的顺利通行,能够自然地将用户引导至规定的出口位置。
此外,例示的门装置是具有入口和出口,并且能够控制从入口进入的用户的通行方向的门装置,其包括:限制部件,限制在门装置内通行的用户的周围而形成区划空间,并且能够将该区划空间从入口附近移动至出口附近;以及调节部件,驱动控制限制部件来调节区划空间的移动路径,以将区划空间移动至出口附近的规定位置。
该门装置限制在门装置内通行的用户的周围而形成区划空间,并调节该区划空间的移动路径以将该区划空间从入口附近移动至出口附近,从而能够将该移动的区划空间作为通路而控制门装置内的用户的通行方向,不会妨碍用户的顺利通行,能够自然地将用户引导至规定的出口位置。此外,通过将限制用户的周围的区划空间从入口附近移动到出口附近,能够防止两名以上的同时闯入所导致的所谓的“同行”。
所述限制部件可以是由通路方向上并行设置的多个开关构件构成,该开关构件在相对于门装置内通行的用户的通行方向的左右方向上滑动而使通路开关,通过调节这些开关构件的开度,形成通过出口的规定区域的通路。通过设为这样的限制部件,调节开关构件的开度而调节通路的形状,并使其通过出口的规定区域,从而能够将用户顺利引导至出口侧。
此外,所述限制部件也可以是由通路方向上并行设置的多个开关构件构成,该开关构件在对于门装置内通行的用户的通行方向的左右方向上滑动而使通路开关,通过调节这些开关构件的开度,将区划空间移动至所述出口附近的规定位置。通过设为这样的限制部件,调节开关构件的开度而在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变更区划空间的形状,并且顺序开关各开关构件使区划空间在通行方向上移动,能够将用户顺利引导至出口侧。
此外,所述门装置也可以是包括认证是被许可通行的用户的情况的认证部件,调节部件基于来自认证部件的信息而驱动控制限制部件。由此,能够只让已认证的用户通行出口的被许可的区域。以下,基于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门装置。
(第1实施方式)
图1~图15表示第1实施方式。图1是门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门装置的俯视图,图3的左图是表示滑动闸门的基体部的结构的侧视概略图以及图3的右图是主视概略图,图4的左图是表示滑动闸门的附属部的结构的侧视概略图以及图4的右图是主视概略图,图5是滑动闸门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侧面板安装机构以及照光机构的概略侧面图,图7是表示侧面板安装机构以及照光机构的概略纵向截面图,图8是表示出口门扇的安装机构以及照光机构的概略侧面图,图9是表示出口门扇的安装机构以及照光机构的概略横向截面图,图10是通过检测传感器的配置图,图11是门装置的控制方框图,图12是门装置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图13是门装置的可通行时的动作说明图,图14是门装置的不能通行时的动作说明图,图15是门装置的轮椅通过时的动作说明图。
(门装置的整体结构)
在图1和图2中,1是该实施方式的门装置。该门装置1具有空出间隔而平行配置的隔板状的左主体部2和右主体部3以形成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笔直的通路(门通路),这些左主体部2和右主体部3构成门通路的左右侧壁。这些左主体部2和右主体部3构成的左右侧壁的高度例如是成人的胸下高度左右。此外,在左主体部2和右主体部3之间形成的通路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例如是成人的几步左右,左右方向的宽度例如是成人的肩宽的两倍左右。
并且,在门通路的入口侧和出口侧设置了入口拱门(arch)4和出口拱门5。此外,沿着左主体部2和右主体部3的上表面,在入口拱门4的左侧支柱部和出口拱门5的左侧支柱部之间,以及入口拱门4的右侧支柱部和出口拱门5的右侧支柱部之间,分别设置了侧面板(side panel)6。侧面板6是由透明树脂制造,用于防止从横向的越过。
此外,在门通路的出口侧设置了出口门扇7。出口门扇7是左右对开式的门扇,在出口拱门5的内侧被可旋转地支承。
并且,在入口拱门4的右侧近前设置了构成第1认证部件的入口认证部8,在出口拱门5的右侧近前设置了第2认证部件的摄像机9。
此外,该门装置1中,作为限制部件而在通路方向上并行设置了多个在横穿通路的方向上滑动而开关通路的滑动闸门(slide shutter),该限制部件限制在门装置1内的左主体部2和右主体部3之间形成的通路上从入口侧向出口侧通行的途中的用户的至少通行方向前方侧和后方侧,从而在通路内形成区划空间,并且基于预先注册的各个用户的外形信息,能够调节区划空间的形状。各滑动闸门由以两面开的方式伸缩的一对开关构件10构成,在图示的例子中从入口侧顺序配置了共计8对的开关构件10,通过这些8对的开关构件10而构成前后排列的8个滑动闸门。
并且,在左主体部2和右主体部3的通路(门通路)侧的壁面上部,在与各滑动闸门的开关构件10对应的上方位置上,设置了检测用户的通过的通过检测传感器11。
入口认证部8构成第1认证部件,为了认证用户为预先被许可通行的注册者的情况,具备用于掌纹认证的摄像机12(掌纹传感器)和用于面部认证的摄像机13的双方。通过这样具备用于掌纹认证的摄像机12(掌纹传感器)和用于面部认证的摄像机13的双方,认证的正确率提高。但是,只要是能够认证用户为预先被许可通行的注册者的部件,则也可以使用其他认证部件。例如,也可以是用于掌纹认证的摄像机12和用于面部认证的摄像机13的任一个、指纹认证等其他生物体认证部件、基于卡读取的认证等。
入口认证部8中预先注册预先被许可通行的各个用户的与面部有关的信息和与掌纹有关的信息。并且,利用摄像机13拍摄站在入口认证部8的前面的用户的面部,还利用摄像机12拍摄掌纹,与注册的信息进行对照,从而进行可否通行的判定(若信息一致,则认证为是被许可通行的用户,并设为能够通行)。
在入口认证部8中设置了用于检测用户站在了入口认证部8的前面的情况的人感传感器14a、在通过用于面部认证的摄像机13拍摄时的用于照明的灯15。此外,在入口认证部8中设置了用户的腰的高度左右的手掌放置台16。并且,在手掌放置台16的顶面的大致中央向上设置了用于掌纹认证的摄像机12。用户将自身的手掌放置在手掌放置台16上,以便能够通过摄像机12拍摄手掌。并且,为了检测用户的手掌被放置在摄像机12的上方的情况,设置了传感器14b。传感器14b设置在传感器14a和摄像机13所设置的垂直壁的、与手掌放置台16交叉的附近。传感器14b例如设为距离设定型的反射型光传感器,其照射光投射为从传感器14b沿着手掌放置台16的顶面横穿摄像机12的大致中央。由此,可靠地检测用户的手掌被放置在摄像机12上的情况,能够良好地控制摄像机12的动作定时。
入口认证部8还构成外形信息注册部件,预先注册了预先被许可通行的各个用户的外形信息。并且,在认证并设为可以通行时,确定外形信息。并且,基于已确定的外形信息而调整用户在门内通行时的区划空间的大小。
此外,出口侧的摄像机9用于确认进入到门装置1内的用户与通过入口认证部8进行了认证的人物是同一人。在判断为不是同一人时,作为冒充行为而禁止通行。第2认证部件不限于摄像机,但需要设为面部认证等的生物体认证。因为在基于卡或密码的认证中,通过借用卡或者告知密码,还能够使别人通过。
(滑动闸门及其驱动机构)
滑动闸门的开关构件10,如图3~图5所示,由基体部20、第1附属部32a、第2附属部32b以及第3附属部32c构成,它们是以基体部20、第1附属部32a、第2附属部32b、第3附属部32c的顺序依次小一圈的形状,套筒状地连接,且整体伸缩自如。基体部20在下方具有支脚部21。并且,滑动闸门10中基体部21分别设置在门装置1的左主体部2内以及右主体部3内。并且,第1附属部32a、第2附属部32b以及第3附属部32c中,在前后两侧的上下固定了脚轮(caster)33,基体部20中在前后两侧的上下固定了滑动导轨(slide rail)30,第1附属部32a和第2附属部32b中在前后两侧的上下固定了滑动导轨34,伸缩时第1附属部32a的两侧上下的脚轮33在基体部20的两侧上下的滑动导轨30上滑动,第2附属部32b的两侧上下的脚轮33在第1附属部32a的两侧上下的滑动导轨34上滑动,第3附属部32c的两侧上下的脚轮33在第2附属部32b的两侧上下的滑动导轨34上滑动。此外,在第3附属部32c上安装了缓冲垫(cushion)36使得即使用户接触也是安全的。
滑动闸门的开关构件10的驱动机构构成为,将由上下一对的长棒状的连杆26a、26b和下侧一对的长棒状的连杆26c、26d构成的伸缩(pantograph)式的连杆机构连接到在基体部20内配置的带(belt)25上,由电机22驱动而伸缩。
电机22被配置在基体部20内的最上部。并且,带25被缠绕在电机22的输出轴前端所固定的驱动侧的皮带轮(pulley)23和在基体部20内的最下部配置的从动侧的皮带轮24上。
上侧的连杆26a、26b相互在中央部分交叉而旋转自如地连接。此外,下侧的连杆26c、26d也相互在中央部分交叉而旋转自如地连接。
并且,上侧一对的连杆26a和26b中从前后方向的一侧看去时相对地配置成在顺时针方向相位偏移的第1连杆26a、以及下侧一对的连杆26c和26d中从前后方向的同一侧看去时相对地配置成在逆时针方向相位偏移的第4连杆26d的一端分别在基体部20的上部和下部被旋转自如地轴支承。此外,这些第1连杆26a的另一端和第4连杆26d的另一端可以沿着第3附属部32c上固定的连杆滑动导轨35上下滑动。
此外,上侧的配置成在所述逆时针方向相位偏移的第2连杆26b,其一端经由结合构件27旋转自如地连接到在驱动侧的皮带轮23和从动侧的皮带轮24之间平行的带25的一侧带部分上,下侧的配置成在所述顺时针方向相位偏移的第3连杆26c,其一端经由结合构件28旋转自如地连接到在驱动侧的皮带轮23和从动侧的皮带轮24之间平行的带25的一侧带部分上,这些上侧的另一个连杆26b的一端和下侧的另一个连杆26c的一端能够随着带25的移动而上下相反方向滑动。并且,这些上侧的第2连杆26b的另一端和下侧的第3连杆26c的另一端在第3附属部32c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被旋转自如地轴支承。
该滑动闸门(开关构件10)可以通过以图3的左图中的顺时针驱动电机22而伸长,可以通过逆时针驱动而收缩。并且,通过调节该电机22的旋转角度,可以自由地调整滑动闸门(开关构件10)的伸缩度。
并且,在基体部20上配设了微型开关29,以在将第2连杆26b连接到带25的结合构件27的位置上检测滑动闸门(开关构件10)伸长完的状态。微型开关29的检测信号用于滑动闸门10的驱动状态的核对和初始化。
(侧面板、出口门扇及其照光机构)
该门装置1通过具有透光性的板材来形成壁面上部(侧面板6)和门扇(出口门扇7)。并且,如图6~图9所示,从这些板材的端面由发光构件(发光构件42、47)照射光,使板材作为导光板发挥作用,从而在内部扩散从端面入射的光,并从板材的表面出射光,从而使门装置1的壁面上部和门扇发光,将它们作为对用户的信息显示部件,或者作为提高设计性的手段。
侧面板6是丙烯酸(acrylic)等的透明树脂的成形构件,如图6以及图7所示,被嵌入到在左主体部2(对于右主体部3也是同样)的顶面形成的安装槽40中,且为了使侧面板6的底边侧端面和安装槽40的地面之间留有缝隙而通过螺丝41固定。这时,在该侧面板6的底部端面和安装槽40的底面的缝隙中预先设置了发光构件42。
发光构件42排列多个将3色的LED集为一个的发光部而呈现棒状,以在侧面板6的底边侧端面的全部长度上相对的配置而设置。
侧面板6作为导光板发挥作用,从发光构件42发出的光从侧面板6的底边部分进入,并从侧面板6的表面发散至外部。
出口门扇7也是丙烯酸等的透明树脂的成形构件。如图8和图9所示,平行排列两个截面为反C字型且比出口门扇7的高度尺寸还要长若干的长尺寸的安装零件43,并在其中夹紧出口门扇7的左右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端部后通过螺丝45固定,并将截面为扁平C字型且与安装零件43相同长度的基座零件44与排列的两个安装零件43背对背固定。基座零件44的尺寸与夹着出口门扇7的一端的两个安装零件43的门扇厚度方向的外尺寸相同,基座零件44与两个安装零件43构成截面大致为H型的支柱部。并且,由两个安装零件43和基座零件44构成的支柱部的上下两端,通过焊接固定了旋转轴46(图中仅示出上端侧的旋转轴46,但下端侧也是同样的旋转轴以同心配置方式被固定)。旋转轴46与后述的电机61连接,对出口门扇进行开关驱动。
并且,在基座零件44的内侧,在出口门扇7被固定的一侧的端部的整个端面上以对置的配置粘贴发光构件47,发光构件47与被设置以从侧面板6的底部端面照射光的发光构件42同样,在基座零件44的底面,形成了多个与发光构件47的LED的配置一致的用于透光的孔部48。
出口门扇7与侧面板6同样地作为导光板发挥作用,从发光构件47发出的光从出口门扇7的固定侧的端面进入,并从出口门扇7的表面发散至外部。
这样使侧面板6和出口门扇7的整体发光的方法可以作为对用户的信息显示部件来利用。例如,在无法认证为是被许可通行的用户时以红色的发光来表示不许可用户通行,在许可通行时以蓝色发光等,可以通过发光颜色的不同来明确显示通行的许可和不许可。
此外,这样使侧面板6和出口门扇7的整体发光的方法可以作为提高设计性的手段来利用。例如,等待状态且用户不通行时,可以始终以规定的颜色发光,或者闪烁发光,或者将多个颜色按每个规定时间切换发光,进而也可以利用发光构件42、47是通过排列多个LED而配置的情况,通过改变各个LED的颜色而赋予层次(gradation)。
发光构件42、47不限于例示那样的使用了3色的LED的构成,可以配合想要发光的颜色而适当变更。例如,仅使用红色LED,只在不许可通行时进行红色显示也可以。此外,也可以利用荧光灯等LED以外的发光构件。
此外,发光构件42、47在侧面板6的底边侧端面的整个长度上相对配置,或者在出口门扇7的固定侧端部的整个端部上相对配置,但也可以根据发光构件42、47的输出(亮度)、侧面板6或出口门扇7的导光率等,分别只在端面的一部分上相对配置。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侧面板6和出口门扇7发光的方式,但除此之外,还可以使进入到用户的视野中的门装置1的一部分发光。例如,可以使入口拱门4或出口拱门5、左主体部2或右主体部3的顶棚部分、滑动闸门的开关构件10等的一部分或全部发光。
(通过检测传感器的配置)
如上所述,在左主体部2和右主体部3的通路(门通路)侧的壁面上部,与最前方的滑动闸门以外的7个滑动闸门对应的上方位置上,设置了检测用户的通过的通过检测传感器11。这些通过检测传感器11是从左主体部2和右主体部3的一方发光且在另一方接收光的投光型传感器。图10表示这些通过检测传感器11的配置。
在该实施方式中,滑动闸门10共计为8对,与最前方的滑动闸门以外的各个滑动闸门的开关构件10对应的上方位置的通过检测传感器11共计为7个。图10中对由各一对的开关构件10构成的从门通路的入口侧开始顺序为第1~第8的8个滑动闸门,从门通路的入口侧开始顺序赋予标号10a~10h来表示,并对从门通路的入口侧开始顺序为第1~第7的7个通过检测传感器11赋予标号11a~11g来表示。通过检测传感器11a~11g检测用户通过了对应的各个滑动闸门10a~10g的位置附近的情况。
此外,该门装置1中,如图10所示,在左主体部2以及右主体部3的通路(门通路)侧的壁面的、比通路途中的上下方向的中央稍微下方的位置上,设置有检测轮椅的通过的通过检测传感器(以下,也称为轮椅传感器)50,同样在左主体部2以及右主体部3的壁面的、与通路出口附近的车轮传感器50大致相同的位置上,设置了检测想要通过出口门扇7的用户的通过检测传感器(以下,也称为出口传感器)51。这些轮椅传感器50和出口传感器51也是从左主体部2以及右主体部3的一方发光在另一方接收光的投光型传感器。轮椅传感器50检测使用轮椅的用户进入到了门装置1的几乎中央的情况。此外,出口传感器51检测已经通过了位于最出口侧的滑动闸门10h的位置而想要通过出口门扇7的用户。
(控制系统的结构)
该实施方式的门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11所示那样,具有控制部60,该控制部60中输入了通过检测传感器11、50、51、微型开关29、驱动传感器类62、紧急停止开关63,输入输出连接了面部认证单元64和掌纹认证单元65,输出连接了发光构件42、47、各滑动闸门的伸缩驱动用的16个电机22、对出口门扇7进行开关驱动的一个电机61。此外,控制部60与电源箱66连接。
驱动传感器类62是检测电机22、61的驱动状态的传感器。此外,紧急开关63是在左主体部2或者右主体部3中任一个的下部位置设置的开关,是主要由主管人员操作而用于紧急停止门装置1的动作的开关。
面部认证单元64与入口认证部8的用于面部认证的摄像机13和用于照明的灯15连接,构成将已注册的信息(已存储的面部数据)与通过摄像机13取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对照从而认证是事先注册的用户本人的情况的第1认证部件,并且,与出口侧的摄像机9连接,构成与通过出口侧的摄像机9取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对照从而认证是事先注册的用户本人并且是与通过第1认证部件认证的用户是同一人的情况的第2认证部件。
掌纹认证单元65是与用于掌纹认证的摄像机12(掌纹传感器)连接,对照已注册的信息(已存储的掌纹数据)和通过摄像机12取得的图像数据的单元。
(控制步骤以及动作)
该门装置1作为第1认证部件,通过基于面部认证单元64(使用了入口认证部8的摄像机13的面部认证)和掌纹认证单元65认证用户,以及通过外形信息取得部件取得用户的外形信息,使滑动闸门的开关构件10开关而让用户通行。此外,通过部分开放滑动闸门的开关构件10,形成包围用户的区划空间,进而,通过顺序使滑动闸门的开关构件10开关,使区划空间随着通行而移动。这时,区划空间的大小根据外形信息而适当调整,防止同行。此外,在门装置1内通行时进行基于第2认证部件即出口侧的摄像机9的认证,确认是与通过第1认证部件认证的同一人正在通行,防止冒充。
以下,参照图13和图14,按照图12的流程图说明详细的一例。
该门装置1在图12所示的控制步骤的步骤S1中判断为,人感传感器14a检测出站在入口认证部8的前面的用户,且传感器14b检测出用户的手掌被放置在摄像机12上的情况之前,设为图13的P131所示的等待状态。
并且,在步骤S1中判断为入口认证部8的人感传感器14a以及传感器14b检测出用户的接近和手掌的放置时,在步骤S2中,通过入口认证部8取得用户的掌纹和面部的数据,并与预先注册的数据对照,从而判定是否认证成功(OK)(用户是否是已注册的人),并且,将入口认证部8还作为外形信息取得部件使用,在认证成功时,与认证成功的信息一起,将与认证用户的信息对应地预先存储的用户的外形信息发送到控制部60。
然后,控制部60在接收到认证成功的信息时,在步骤S3中,为了将成为可通行状态的情况表示给用户,使发光构件42、47发蓝色光,将侧面板6和出口门扇7显示为蓝色。
然后,在步骤S4中,驱动第1滑动闸门10a和第2滑动闸门10b的电机22,从而使第1滑动闸门10a和第2滑动闸门10b开放,设为图13的P132所示的状态。这时的第1滑动闸门10a和第2滑动闸门10b的开度(闸门开度)根据用户的外形信息而调节。例如,以用户的肩宽或腰宽为基准,将用户的横向宽度尺寸分类为3级的信息作为外形信息而预先注册,判定取得的外形信息是3级中的哪一个,从而将闸门开度设为符合横向宽度尺寸的必要且充分的开度。
然后,在步骤S5中,根据第1通过检测传感器11a是否从ON切换到了OFF,判断用户是否通过了第1滑动闸门10a。若用户进入到门装置1内,则与第1滑动闸门10a对应地位于第1滑动闸门10a和第2滑动闸门10b之间的第1通过检测传感器11a成为ON,若用户进一步行进则第1通过检测传感器11a成为OFF。控制部60根据该从ON到OFF的切换,判断为用户通过了第1滑动闸门10a。
然后,若判断为用户通过了第1滑动闸门10a,则在步骤S6中,开始开放第3滑动闸门10c且封闭第1滑动闸门10a的动作。这时,如图13的P133所示那样,成为通过第1~第3滑动闸门10a~10c形成只对一名用户进行区划的空间(区划空间)的状态,能够防止想要与在入口处认证成功的用户相伴通行的同行。如果两个人想要强行进入到该区划空间中,则由于第1滑动闸门10a成为无法正常封闭的状态,因此能够检测出非法闯入。
接着,在步骤S7中,同样根据第2通过检测传感器11b是否从ON切换到了OFF,判断用户是否通过了第2滑动闸门10b,若判断为用户通过了第2滑动闸门10b,则在步骤S8中,开始开放第4滑动闸门10d且封闭第2滑动闸门10b的动作。这时,如图13的P134所示那样,成为通过第2~第4滑动闸门10b~10d维持只对一名用户进行区划的空间(区划空间)的状态。
接着,在步骤S9中,同样根据第3通过检测传感器11c是否从ON切换到了OFF,判断用户是否通过了第3滑动闸门10c,若判断为用户通过了第3滑动闸门10c,则在步骤S10中,开始封闭第3滑动闸门10c的动作。在该时刻第5滑动闸门10e不开放,成为图13的P135的状态。
并且,此后,在步骤S11中,进行基于面部认证单元64的第2认证部件(使用了出口侧的摄像机9的认证)的对照,并将其结果反映在以后的门控制中。
基于第2认证部件的认证(使用了出口侧的摄像机9的认证)是用户进入到门装置1的内部之后的认证,将摄像机9拍摄的面部信息和与基于第1认证部件的认证(使用了入口认证部8的摄像机13的认证)相同的事先注册信息进行对照,并将对照结果通知给控制部60。
然后,控制部60核对基于第2认证部件的面部信息的对照结果和基于第1认证部件的对照结果,在判断为两者是事先注册的同一人(第2认证成功)时,判断为可以原样通行,从而进行步骤S12和13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基于第2认证部件的面部信息的对照结果和基于第1认证部件的对照结果不是事先注册的同一人(第2认证失败)时,判断为不可通行,从而进行步骤S14~19的处理。由此,能够防止在预先进行了正规注册的用户通过第1认证部件接受了认证之后,别人立即闯入门装置1内并原样穿过的、所谓的“冒充”导致的非法闯入。
在步骤S11中,在判断为第2认证成功时,在步骤S12中,控制部60将位于出口侧的第5~第8滑动闸门10e~10h全部开放而设为图13的P136的状态,使得用户原样通过第5~第8滑动闸门10e~10h,能够通过最初开始就被释放的出口门扇7。
然后,在步骤S13中,随着用户的通过,即随着第4~第7的通过检测传感器11d~11g以及出口传感器51顺序从ON成为OFF的定时,顺序封闭第4~第8滑动闸门10e~10h。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中,在判断为第2认证失败时,即在判断为进入到通过第3滑动闸门10c的位置的用户在这之后不能通行时,在步骤S14中,通过将发光构件42、47的发光色从蓝色切换为红色从而将不能通行告知用户。这时的各滑动闸门10a~10h的动作位置成为图14的P141的位置。
此外,在步骤S15中,控制部60为防备用户越过第5~第8滑动闸门10e~10h而想要非法闯入的情况,驱动电机61以便封闭出口门扇7,并在步骤S16中,将位于后侧的第1~第3的滑动闸门10a~10c全部开放从而设为图14的P142的状态,使用户返回到入口侧。然后,在步骤S17中,随着用户返回,即随着第1~第3的通过检测传感器11a~11c顺序从ON成为OFF的定时,从出口侧开始顺序封闭第2~第4滑动闸门10b~10d。
然后,在步骤S18中,在封闭第2滑动闸门10b起规定时间后封闭第1滑动闸门10a,并在步骤S19中,开放出口门扇7,返回到图13的P131所示的等待状态。
这样经由步骤S12和13而完成了正常的通行之后,或者经由步骤S14~19,将判断为不可通行的用户返回到入口侧,且各滑动闸门10a~10h和出口门扇7的动作位置成为等待状态之后,在步骤S20中,停止发光构件42、47的输出,或者切换为等待时的发光色。
在将第2认证部件设为通过ID卡或密码进行核对的部件时,能够进行因卡的借贷或密码的泄漏导致的有意的“冒充”,因此,第2认证部件最好设为没有那样的危险性的生物体认证。在该实施方式中,将第2认证部件设为使用了摄像机9的面部认证,因此还能够掌握门装置1内存在的人数。因此,可以在判断为两人以上时也判断为不可通行(第2认证失败)。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同行。
在该门装置1中,用户通过第1滑动闸门10a开始到通过第3滑动闸门10c的期间,第1~第4滑动闸门10a~10d如图13的P131~P135所示那样配合用户的通行而顺序开放,使区划空间在通行方向上顺序移动,因此用户可以不必停止而通过。然后,基于面部认证单元64的第2认证部件的认证是使用了出口侧的摄像机9的面部认证,在用户通过了第1滑动闸门10a后立即开始认证动作,从远离用户的位置使用摄像机9取得通行中的用户的拍摄图像。从而,不需要为了认证而使通行的用户停止,能够在不妨碍用户的通行的前提下进行门装置1内的第2认证。
(轮椅用户的情况)
轮椅的用户通过事先的注册,在外形信息中包含与轮椅的外形有关的信息。并且,如图15的P151所示那样在等待状态下人感传感器14检测出站到入口认证部8的前面的用户,并通过摄像机13的拍摄图像判断为是轮椅用户时,控制滑动闸门(第1~第8滑动闸门10a~10h),以配合包含轮椅的外形信息而在门装置1内形成区划空间。
例如,如图15的P152所示那样,首先开放第1~第6滑动闸门10a~10f。然后,通过轮椅传感器50检测轮椅进入到第6滑动闸门10f的跟前的情况,并且在通过第2通过检测传感器11b检测到轮椅的背后已通过了第2滑动闸门10b之后,封闭第1和第2滑动闸门10a、10b,从而设为图15的P153的状态。
由此,在门装置1内形成仅轮椅用户的区划空间。这时,开放到哪个滑动闸门为止可以根据取得的外形信息中包含的轮椅的尺寸来判断,也可以在认为轮椅的尺寸大致一定时,开放预先设定的数目的滑动闸门。
然后,在图15的P153的状态下进行第2认证,在第2认证成功时,开放第7和第8滑动闸门10g、10h,从而将轮椅用户引导至出口。另一方面,在第2认证失败时,开放第1和第2滑动闸门10a、10b,从而引导至入口侧。
(动作变更例)
图16是用于说明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门装置的第1动作变更例的动作的比较图(图16A)和动作说明图(图16B)。
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为了使用户顺利通行,如图16A所示那样,稍微提前开始开放行进方向的滑动闸门(在图示的状态中为第4滑动闸门10d),且稍微延迟封闭已通过的滑动闸门(在图示的状态中为第2滑动闸门10b),因此,区划空间成为图16中划斜线所示那样的形状,在用户的周围产生少许空余空间。相对于此,在第1动作变更例中,如图16B所示那样,在完全封闭已通过的滑动闸门(在图示的状态中为第2滑动闸门10b)之后,开放行进方向的滑动闸门(在图示的状态中为第4滑动闸门10d)。由此,如图16B所示那样,可以形成最小的区划空间。这时,虽然会稍微牺牲顺利的通行,但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同行。
图17是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门装置的第2动作变更例的动作说明图。
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根据用户的肩宽等左右方向的外形信息来调整滑动闸门的开度,从而在左右方向上调整了区划空间的大小,但没有进行与用户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对应的调整。相对于此,在第2动作变更例中,通过调整同时开放的滑动闸门的数目,还能够应对用户的前后方向的尺寸。
例如,如图17所示,根据用户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同时开放相邻的两个滑动闸门(在图示的状态中为第3滑动闸门10c和第4滑动闸门10d),在前后方向形成较宽的区划空间。这样,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尺寸而将同时开放的滑动闸门设为一个、两个或者三个,从而调整区划空间。
图18是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门装置的第3动作变更例的动作说明图。
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当用户到达了门装置1的中央附近时,第1以及第2滑动闸门10a、10b已经封闭,在该状态下判断为第2认证成功时,将位于出口侧的第5~第8滑动闸门10e~10h全部开放,从而使用户能够原样向出口侧通过,然后返回到等待状态,在返回到等待状态之前无法接纳下一个用户。相对于此,在第3动作变更例中,在用户到达门装置1的中央附近,第1以及第2滑动闸门10a、10b已经封闭的状态下接纳下一个用户。
即,设为入口认证部8可以连续进行认证接纳,首先,接纳先行的用户。然后,在先行的用户接受第2认证而成功的时刻,设为能够接纳后续的用户的状态。然后,若后续的用户的入口认证完成,则如图18所示那样,开放第1和第2滑动闸门10a、10b从而接纳用户。由此,使用户等待的情况减少,能够进行顺利的通行。此外,由于等待先行的用户的第2认证后接纳后续的用户,因此在先行的用户因第2认证失败而折回时,不会给后续的用户添麻烦。
图19是用于说明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门装置的第4动作变更例的动作的比较图(图19A)和动作说明图(图19B)。
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各滑动闸门左右对称地开关,区划空间在门装置1的中央笔直行进地移动。即,区划空间的移动轨迹与构成通路侧壁的左主体部2以及右主体部3平行,且在左主体部2和右主体部3之间的大致中央直线延伸。
另外,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区划空间仅设为接受了第1认证的一名用户能够正常通行的大小,尽管如此,也考虑如图19A所是那样,两名用户想要在极端靠近的狭窄的状态下非法闯入的情况。这样的情况通常检测出滑动闸门没有正常封闭,或滑动闸门的开关动作中产生异常的负担,从而能够检测出同行导致的非法闯入。此外,为了防备尽管如此也没能检测出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处理由门装置1内的第2认证部件即出口侧的摄像机9拍摄的用户的图像,从而检测两名同时闯入。但是,出口侧的摄像机9在区划空间的移动轨迹如所述第1实施方式那样与左主体部2以及右主体部3平行时,从摄像机9看来靠近的两名用户会重叠,有时无法识别是两人。
相对于此,在第4动作变更例中,将各滑动闸门也左右非对称地开关,将区划空间的移动轨迹设为,相对左主体部2以及右主体部3、即相对通路侧壁倾斜,或者通过接近左主体部2以及右主体部3的任一个的位置的轨迹。这时,例如图19B所示那样,通过将区划空间的移动轨迹的一部分设为相对左主体部2以及右主体部3倾斜的方向,从而能够在两名用户不重叠的前提下进行拍摄。另外,图19B为了说明而成为形成了从入口通向出口的通路的图,但实际上是描绘了关闭的区划空间在从入口到出口的区间内弯曲的移动轨迹。在该例子中,移动轨迹在第1~第3滑动闸门10a~10c的区间中,描绘略微偏右且与左主体部2以及右主体部3平行的轨迹,在该区间中能够大致从正面拍摄面部。此外,在从第4滑动闸门10d到第5滑动闸门10e的区间中,描绘从行进方向的右侧朝向左侧从而相对左主体部2以及右主体部3倾斜的轨迹,在该区间中,用户成为相对摄像机9朝向侧面的姿势,因此摄像机9能够可靠地拍摄前后靠近的两名用户。
(变形例)
图20是第1实施方式的门装置的变形例的结构以及动作的说明图。
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门装置是使用了对开的滑动闸门的装置。相对于此,作为变形例,如图20所示那样,可以设为使用了从右主体部3进行伸缩开关的单开的滑动闸门组的门装置。这时也起到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图21是其他变形例的结构以及动作的说明图。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门装置中,作为限制部件使用了由开关构件10构成的滑动闸门。相对于此,在该变形例中,作为限制部件,将从左主体部2以及右主体部3分别向通路侧突出的多个伸缩构件72以通路方向上几个且上下方向上也几个的配置进行设置,并在从左主体部2突出的伸缩构件72的前端和从右主体部3突出的伸缩构件72的前端上,分别展开设置由具有伸缩性的布等的材料构成的片材(sheet)70、71,从而使左右一对的片材70、71形成通路(门通路)的左右壁面。
伸缩构件72例如可以设为与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的滑动闸门的开关构件10相同的构造,也可以是其他公知的具有伸缩构造的构件。
这时,通过单独调整多个伸缩构件72的伸缩度,能够通过左右的片材70、71而形成具有凹凸的壁面,能够如图21所示那样形成区划空间。
在该变形例中也通过顺序使伸缩构件72伸缩,从而能够使区划空间向着出口侧移动。并且,在该变形例中,给予在区划空间移动时,通路的左右壁面顺利流动的印象,能够提高将用户引导至出口侧的效果。
图22是又一其他变形例的结构以及动作的说明图。该变形例在左主体部2以及右主体部3上设置环绕轨道的导轨73,各滑动闸门的开关构件10的基体部20能够在导轨73上环绕。这时,形成了区划空间的状态的滑动闸门10在维持了其状态的前提下沿着导轨32移动至出口方向。因此,不需要为了移动区划空间而顺序开关滑动闸门。
此外,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区划空间的顺利移动,有时在滑动闸门的开关时产生些许多余的空间,但在本变形例中,由于能够在维持所形成的区划空间的前提下向通行方向移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仅区划一人的效果。
在该变形例中,滑动闸门的开关构件10在从出口侧朝向入口侧时设为退步的状态较好。由此,能够抑制门装置的设置空间的增大。
此外,也可以将该导轨73设为在垂直面内环绕的形状。这时,滑动闸门的开关构件10在从出口侧朝向入口侧的归途中设为向左主体部2侧以及右主体部3侧退步的状态,从而不会妨碍用户的通行,并且能够进一步减小装置整体的体积。
这里公开的技术可以有其他各种实施方式。例如,这里,外形信息取得部件由第1认证部件即入口认证部8构成,该入口认证部8设置在了门装置1的外部的入口附近,但外形信息取得部件只要能够在将用户引入区划空间之前识别即可,且可以设置在任意位置上。例如,使用摄像机等从远离用户的位置起进行认证的部件也可以设置在门装置1内部的入口附近,并且,当第2认证部件的出口侧的摄像机9具有连入口附近的用户也能够识别的性能时,也可以只将该出口侧的摄像机9作为外形信息取得部件。
此外,这里采用了外形信息与认证用户的信息对应着预先存储的方式,但在第1认证部件为摄像机时,也可以通过拍摄用户并进行图像处理,从而每次取得用户的外形信息。此外,也可以设置摄像机以外的公知的传感器,从而取得外形信息。如此,除了基于用户的体格的外形信息之外,还能够取得皮包或行李箱等那时的携带品也包含在内的外形信息,能够形成更准确的区划空间。
另外,作为第1认证部件而使用摄像机,且在摄像机的可拍摄区域中存在多个人时,需要通过图像处理切出仅仅想要接受认证的用户的图像。在这样的图像处理困难时,通过在摄像机的前面设置只能一名用户进入的小间(booth),或者设置指示以不接受两名以上排列认证的部件,从而用户的外形信息的取得变得容易。作为第1认证部件而设置摄像机以外的公知的传感器的情况也是同样的。
(第2实施方式)
图23~图32表示第2实施方式。图23是门装置的俯视图,图24是门装置的控制方框图,图25是门装置的第1设置例的说明图,图26是表示门装置的第1设置例中的第1动作例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图27是门装置的第1设置例中的第1动作例的动作说明图,图28是表示门装置的第1设置例中的第2动作例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图29是门装置的第1设置例中的第2动作例的可通行时的动作说明图,图30是门装置的第1设置例中的第2动作例的不能通行时的动作说明图,图31是门装置的第2设置例的说明图,图32是门装置的第3设置例的说明图。
第2实施方式的门装置101除了切换用户通过门的许可和不许可之外,还具有将该用户引导至多个出口中的某一个的功能。另外,在门装置101中,对于能够与第1实施方式的门装置1通用的结构,赋予相同的标号并适当省略其说明。
如图23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门装置101中,在门通路的出口侧没有设置出口门扇7,而是代替设置了出口分离壁81。出口分离壁81用于如后述那样基于用户的认证结果对滑动闸门的开关进行驱动控制,并将用户(通行者)引导至出口分离壁81的左右中的任一方向,将门装置101的出口分为左右的两个方向。
该实施方式的门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如图24所示那样,与图11所示的控制系统相比,省略了用于驱动出口门扇7的电机61,并且省略了在该出口门扇7上设置的发光构件47。
(门装置的第1设置例)
图25表示将门装置101的出口的左侧区域(一部分区域)即比出口分离壁81靠左的出口部分连接到出口通路A,将门装置1的出口的右侧区域(一部分区域)即靠右的出口部分连接到出口通路B的设置例(第1设置例)。这样设置门装置101对于想要按每个用户来区分引导用户的方向的情况有效。例如,通过在两个办公室并存的大厦的入口处这样设置门装置1,预先注册用户的所属公司或来访的约定等,能够将用户引导至被许可一方的办公室。
这时,门装置1中关联存储用于确定用户的信息(面部信息、掌纹信息、指纹信息等)和引导用户的出口位置信息。然后,通过作为第1认证部件的面部认证单元64(使用了入口认证部8的摄像机13的面部认证)和使用了摄像机12的掌纹认证而进行用户的认证,从而确定用户,并判定要引导的出口区域(左右的出口部分)。然后,控制滑动闸门(开关构件10)的开关,将用户引导至规定的出口区域。此外,在门装置1内通行时,进行基于第2认证部件(使用了摄像机9的面部认证)的认证,通过确认是与第1认证部件(入口认证部8)所认证的同一人在通行,从而防止冒充。
以下,参照图25和图27,并按照图26的流程图来说明该设置例(第1设置例)中的门装置1的动作例(第1动作例)。
该动作例(第1动作例)通过滑动闸门(开关构件10),限制在门装置101内通行的用户的相对于通行方向的左右方向的移动,从而形成从入口通过出口的一部分区域的通路(特定通路),并调节该通路的形状从而使该通路通过出口的规定区域,由此,能够控制门装置101内的用户的通行方向,不会妨碍用户的顺利通行,能够将用户自然地引导至规定的出口位置。
在该例子中,门装置101在图26所示的控制步骤的步骤S261,直到判断为人感传感器14检测到了站在入口认证部8的前面的用户为止,设为图27的P271所示的等待状态。
然后,在步骤S261中,在判断为入口认证部8的人感传感器14检测到了用户的靠近时,在步骤S262中,通过入口认证部8取得用户的掌纹和面部的数据,并与预先注册的数据进行对照,判定是否认证成功(是否是已注册的人),在认证成功的情况下,确定用户,并基于与认证用户的信息对应而预先存储的出口信息(应引导的出口部分是出口分离壁81的左右的哪个区域,即,要将该用户引导至出口通路A还是引导至出口通路B),判定出口区域(左右的出口部分),并将该判定信息与认证成功的信息一并发送到控制部60。在无法与预先注册的数据对照时,第1认证失败,不许可通行。
然后,控制部60接收到认证成功的信息时,在步骤S263中,为了对用户示出成为可通行状态的情况,使发光构件42发蓝光,以蓝色显示侧面板6。
然后,在步骤S264中,驱动第1~第8滑动闸门10a~10h的电机22,从而开放第1~第8滑动闸门10a~10h,例如设为图27的P272所示的状态,形成通过应引导该用户的区域的通路。
图27的P272表示各滑动闸门10a~10h的开口位置从入口到出口逐渐向左侧偏移,形成了将用户引导至出口通路A的通路的状态。由此,形成了将用户从入口自然地引导至出口分离壁81的左侧的通路。另外,也可以对确定用户的信息中关联用户的外形信息而预先注册,并配合用户外形信息而调整滑动闸门10a~10h的开度。
接着,在步骤S265中,根据第3通过检测传感器11c是否从ON切换到了OFF,判断用户是否已通过了第3滑动闸门10c,若判断为用户已通过了第3滑动闸门10c,则在步骤S266中,基于面部认证单元64的第2认证部件(使用了出口侧的摄像机9的面部认证)进行对照,并将其结果反映到以后的门控制中。
基于第2认证部件的认证(使用了出口侧的摄像机9的面部认证)是用户进入到门装置1的内部之后的认证,对照由摄像机9拍摄的面部信息和与第1认证部件的认证(使用了入口认证部8的摄像机13的面部认证)相同的事先注册信息,并将对照结果通知给控制部60。
然后,控制部60核实基于第2认证部件的面部信息的对照结果和基于第1认证部件的对照结果,在判断为两者是事先注册的同一人(第2认证成功)时,判断为可以原样通行,从而进行步骤S267和268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基于第2认证部件的面部信息的对照结果和基于第1认证部件的对照结果不是事先注册的同一人(第2认证失败)时,判断为不可通行,从而进行步骤S2611~2614的处理。由此,能够防止预先进行了正规注册的用户通过第1认证部件接受了认证之后,别人立即闯入门装置1内并原样穿过的、所谓的“冒充”导致的非法闯入。
如前所述,在将第2认证部件设为通过ID卡或密码进行核对的部件时,能够进行因卡的借贷或密码的泄漏导致的有意的“冒充”,因此,第2认证部件最好设为没有那样的危险性的生物体认证。在该实施方式中,将第2认证部件设为使用了摄像机9的面部认证,因此还能够掌握门装置1内存在的人数。因此,可以在判断为两人以上时也判断为不可通行(第2认证失败)。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同行。
这时,在门装置101中,控制部60接收到认证成功的信息时,将第1~第8滑动闸门10a~10h全部开放,形成通过应引导的区域的通路,因此用户不用停止就能够通过。并且,在该例子中,基于面部认证单元64的第2认证部件的认证同样是使用了出口侧的摄像机9的面部认证,从用户通过第1滑动闸门10a开始到通过第3滑动闸门10c的期间进行认证,因此不会使用户的通行停止。此外,由于作为第2认证部件的面部认证单元64是通过使用远离用户设置的摄像机9取得通行中的用户的拍摄图像而进行,因此不需要使用户止步进行认证。从而,能够进行门装置1内的认证而不会妨碍用户的通行。
在步骤S266中判断为第2认证成功时,在步骤S267中,控制部60等待出口传感器51从ON成为OFF。然后,若出口传感器51从ON成为OFF,则判断为用户通过了门装置101,并在步骤S268中,关闭所有的滑动闸门10a~10h,进而在步骤S269中,停止发光构件42的输出,或者将输出切换为等待时的发光色,从而返回到原来的等待状态。
另一方面,在步骤S266中判断为第2认证失败时,即,在判断为进入到通过第3滑动闸门10c的位置的用户在这之后不能通行时,在步骤S2611中,封闭第7以及第8滑动闸门10g、10h,阻止用户的通行。图27的P273表示这时的状态。
然后,进一步在步骤S2612中,通过将发光构件42的发光色从蓝色切换为红色从而告知用户折回通路而返回到入口侧。
然后,在步骤S2613中,等待第1通过检测传感器11a从ON成为OFF,若第1通过检测传感器11a从ON成为OFF,则在步骤S2614中,在第1通过检测传感器11a从ON成为OFF起规定时间后,判断为用户完全从门装置离开,从而封闭打开的第1~第6滑动闸门10a~10h,返回到图27的P271所示的等待状态。
这样经由步骤S267和268而完成了正常的通行之后,或者经由步骤S2611~2614,将判断为不可通行的用户返回到入口侧,且设为等待状态之后,在步骤S269中,停止发光构件42的输出,或者切换为等待时的发光色。
下面,参照图29和图30,并按照图28的流程图说明该第1设置例中的门装置101的第2动作例的控制步骤以及动作。
该动作例(第2动作例)通过滑动闸门(开关构件10)的开关,限制在门装置101内通行的用户的周围而形成区划空间,并调节该区划空间的移动路径以将该区划空间从入口附近移动至出口附近的规定位置,从而能够将该移动的区划空间作为通路而控制门装置1内的用户的通行方向,由此,不会妨碍用户的顺利通行,能够自然地将用户引导至规定的出口位置。此外,通过将限制用户的周围的区划空间从入口附近移动到出口附近,能够防止两名以上的同时闯入所导致的“同行”。
在该例子中,门装置1在图28所示的控制步骤的步骤S281中判断为人感传感器14检测到了站在入口认证部8的前面的用户之前,设为图29的P291所示的等待状态。
然后,在步骤S281中判断为人口认证部8的人感传感器14检测到了用户的靠近时,在步骤S282中,通过入口认证部8取得用户的掌纹和面部的数据,并与预先注册的数据进行对照,判定是否认证成功(是否是已注册的人),在认证成功的情况下,确定用户,并基于与认证用户的信息对应而预先存储的出口信息(应引导的出口部分是出口分离壁81的左右的哪个区域,即,要将该用户引导至出口通路A还是引导至出口通路B),判定出口区域(左右的出口部分),并将该判定信息与认证成功的信息一并发送到控制部60。在无法与预先注册的数据对照时,第1认证失败,不许可通行。
然后,控制部60接收到认证成功的信息时,在步骤S283中,为了对用户示出成为可通行状态的情况,使发光构件42发蓝光,以蓝色显示侧面板6。
然后,在步骤S284中,驱动第1滑动闸门10a和第2滑动闸门10b的电机22,从而开放第1滑动闸门10a和第2滑动闸门10b,设为图29的P292所示的状态。这时的第1滑动闸门10a和第2滑动闸门10b的开度(闸门开度)根据用户的外形信息来调节。例如,以用户的肩宽或腰宽为基准,将用户的横向宽度尺寸分为三级的信息作为外形信息而预先注册,判定取得的外形信息是三级中的哪一个,从而将闸门开度设为符合横向宽度尺寸的必要且充分的开度。
然后,在步骤S285中,根据第1通过检测传感器11a是否从ON切换到了OFF,判断用户是否已通过了第1滑动闸门10a。若用户进入到门装置1内,则与第1滑动闸门10a对应地位于第1滑动闸门10a和第2滑动闸门10b之间的第1通过检测传感器11a成为ON,若用户进一步行进则第1通过检测传感器11a成为OFF。控制部60根据该从ON到OFF的切换,判断为用户已通过了第1滑动闸门10a。
然后,若判断为用户已通过了第1滑动闸门10a,则在步骤S286中,开始进行开放第3滑动闸门10c且封闭第1滑动闸门10a的动作。这时,如图29的P293所示,成为通过第1~第3滑动闸门10a~10c形成只对一名用户进行区划的空间(区划空间)的状态,能够防止想要与在入口处认证成功的用户相伴通行的同行。如果两个人想要强行进入到该区划空间中,则由于第1滑动闸门10a成为无法正常封闭的状态,因此能够检测出非法闯入。
接着,在步骤S287中,同样根据第2通过检测传感器11b是否从ON切换到了OFF,判断用户是否通过了第2滑动闸门10b,若判断为用户通过了第2滑动闸门10b,则在步骤S288中,开始进行开放第4滑动闸门10d且封闭第2滑动闸门10b的动作。这时,如图29的P294所示,成为通过第2~第4滑动闸门10b~10d维持只对一名用户进行区划的空间(区划空间)的状态。并且,第4滑动闸门10d的开口位置设为稍微偏向引导用户的左侧方向的位置。
接着,在步骤S289中,同样根据第3通过检测传感器11c是否从ON切换到了OFF,判断用户是否通过了第3滑动闸门10c,若判断为用户通过了第3滑动闸门10c,则在步骤S2810中,开始进行封闭第3滑动闸门10c的动作。在该时刻第5滑动闸门10e不开放,成为图29的P295的状态。
并且,此后,在步骤S2811中,进行基于面部认证单元64的第2认证部件(使用了出口侧的摄像机9的认证)的对照,并将其结果反映在以后的门控制中。
基于第2认证部件的认证(使用了出口侧的摄像机9的认证)是用户进入到门装置1的内部之后的认证,将摄像机9拍摄的面部信息和与基于第1认证部件的认证(使用了入口认证部8的摄像机13的面部认证)相同的事先注册信息进行对照,并将对照结果通知给控制部60。
然后,控制部60核对基于第2认证部件的面部信息的对照结果和基于第1认证部件的对照结果,在判断为两者是事先注册的同一人(第2认证成功)时,判断为可以原样通行,从而进行步骤S2812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基于第2认证部件的面部信息的对照结果和基于第1认证部件的对照结果不是事先注册的同一人(第2认证失败)时,判断为不可通行,从而进行步骤S2813~2816的处理。由此,能够防止在预先进行了正规注册的用户通过第1认证部件接受了认证之后,别人立即闯入门装置1内并原样穿过的、所谓的“冒充”导致的非法闯入。
在该门装置101中,从用户通过第1滑动闸门10a开始到通过第3滑动闸门10c的期间,第1~第4滑动闸门10a~10d如图29的P291~P295所示那样随着用户的通行而依次开放,将区划空间顺序在通行方向上移动,因此用户不会停止就能够通过。并且,在该例子中,基于面部认证单元64的第2认证部件的认证也是使用了出口侧的摄像机9的面部认证,在用户通过了第1滑动闸门10a之后不久就开始认证动作,从远离用户的位置使用摄像机9取得通行中的用户的拍摄图像。从而,不需要为了认证而使通行的用户止步,能够在不妨碍用户的通行的前提下进行门装置1内的第2认证。
在步骤S2811中判断为第2认证成功时,在步骤S2812中,控制部60如图29的P296~P298所示那样,依次开关第5~第8滑动闸门10e~10h,从而将区划空间移动至出口侧,用户通过第5~第8滑动闸门10e~10h,从而能够通行至规定的出口部分。
这样,如图29的P292~P298所示,只对一名用户进行区划的区划空间随着用户的通行而从入口侧向出口分离壁81的左侧移动。即,通过控制滑动闸门10a~10h的开度,调整区划空间的移动路径,将用户引导至规定的出口部分。
另一方面,在步骤S2811中判断为第2认证失败时,即,在判断为如图30的P301所示那样进入到通过第3滑动闸门10c的位置的用户在这之后不能通行时,在步骤S2813中,通过将发光构件42的发光色从蓝色切换为红色从而告知用户不可通行。
然后,在步骤S2814中,将位于后侧的第1~第3滑动闸门10a~10c全部开放从而设为图30的P302的状态,使用户返回到入口侧。
然后,在步骤S2815中,等待第1通过检测传感器11a从ON成为OFF,若第1通过检测传感器11a从ON成为OFF,则在步骤S2816中,在第1通过检测传感器11a从ON成为OFF起规定时间后,判断为用户完全从门装置离开,从而全部封闭第1~第8滑动闸门10a~10h,返回到图29的P291所示的等待状态。
这样经由步骤S2812而完成了正常的通行之后,或者经由步骤S2813~2816,将判断为不可通行的用户返回到入口侧,且设为等待状态之后,在步骤S2817中,停止发光构件42的输出,或者切换为等待时的发光色。
(门装置的第2设置例)
图31表示门装置101的第2设置例。在所述图25所示的设置例(第1设置例)中,示出了将门装置1的出口的左侧的区域连通至出口通路A,将右侧的区域连通至出口通路B,以基于预先注册的信息将用户引导至两个方向的例子,但如图31所示那样,被许可的用户仅引导至一个方向(出口通路A),在不许可的情况下引导至返回通路82的设置例(第2设置例)也是可能的。这时,仅利用确定用户的信息(面部信息、掌纹信息、指纹信息等)和外形信息,不使用引导用户的出口位置信息。
在该例子中,门装置101控制各滑动闸门10a~10h,以将第1认证和第2认证都许可的用户引导至与出口通路A连通的出口区域(出口分离壁的左侧的区域),将第1认证为许可但第2认证失败的用户引导至于返回通路82连通的出口区域(出口分离壁81的右侧的区域)。
这时,通过返回通路82形成为朝向门装置101的入口方向,从而能够使被引导至出口分离壁81的右侧的用户经由返回通路82返回到门装置101的入口侧。
此外,为了防止从返回通路82的非法闯入,可以设置与门装置101将用户引导至返回通路82的控制连动而开关的返回门83。通过将返回门83设为在用户被引导至返回通路后,只向入口方向开关一次的门,从而能够防止非法闯入。此外,返回门83也可以设为检测出用户从返回通路82的内部向入口附近靠近的情况而开放的门。
由此,在门装置101内部被判定为不可通行的用户不用在门装置101内后退,不会阻碍下一个用户的进入。此外,由于没有门装置101内的后退,因此还能够大量设置滑动闸门,从而将多名用户连续接纳到门装置中。
(门装置的第3设置例)
图32表示门装置1的第3设置例。如图32所示,门装置101拆除出口分离壁81,扩宽门装置101的宽度,将门装置101的出口的一部分区域与出口通路A连通,将另一部分区域与出口通路B连通,以基于预先注册的信息将用户引导至两个方向,进而在不许可通行的情况下引导至返回通路82的设置例(第3设置例)也是可能的。
这时的控制只在从分为三处的出口区域中选择一处这一点上与所述第2设置例不同,在控制滑动闸门10a~10h的开口位置以将形成的通路或者区划空间的移动通路朝向所选择的出口区域方面是相同的。
如图32的设置例所示,出口分离壁81不是必须的结构,只要是门装置101以外的隔壁等能够靠近门装置101的出口附近的滑动闸门10的结构,就能够将用户从形成的通路或者区划空间可靠地引导至想要引导的区域中。

Claims (10)

1.一种门装置,认证是被许可通行的用户的情况,并且能够使已认证的用户通行,该门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外形信息取得部件,取得与被许可通行的用户的外形有关的信息;以及
限制部件,限制在所述门装置内的通路内从入口侧向出口侧通行的途中的用户的至少通行方向前方侧和后方侧,从而在所述通路内形成区划空间,并且能够基于由所述外形信息取得部件取得的各个用户的外形信息调节所述区划空间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装置,其中,
所述限制部件能够调节与所述区划空间的通行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的宽度,通过调节该左右方向的宽度能够调节所述区划空间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装置,其中,
所述限制部件能够调节沿着所述区划空间的通行方向的前后方向的宽度,通过调节该前后方向的宽度能够调节所述区划空间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门装置,其中,
所述限制部件可在实质上维持了基于各个用户的外形信息而形成的区划空间的形状的状态下,将该区域空间在通行方向上移动。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门装置,其中,
所述限制部件由通路方向上并行设置的3个以上的开关构件构成,该开关构件在横穿所述通路的方向上滑动而使所述通路开关,通过调节所述开关构件的开度,能够变更所述区划空间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门装置,其中,
所述限制部件由通路方向上并行设置的4个以上的开关构件构成,该开关构件在横穿所述通路的方向上滑动而使所述通路开关,可通过调节配设在所述通路方向的中间部分的开关构件的开度,从而变更所述区划空间的形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装置,其中,
所述限制部件可通过依次对所述通路上并行设置的所述各开关构件进行开关,从而将所述区域空间在通行方向上移动。
8.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一项所述的门装置,包括:
第1认证部件,进行进入到所述区划空间之前的用户的认证;以及
第2认证部件,进行随着所述区划空间的移动而通行的途中的用户的认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装置,其中,
所述第2认证部件使用用于拍摄所述通行的途中的用户的摄像部件而构成,
所述限制部件使所述区划空间的移动轨迹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与通路侧壁平行的方向,在从设置了所述摄像部件的方向远离的方向上倾斜。
10.如权利要求1至9的任一项所述的门装置,其中,
所述限制部件还限制向相对于在所述门装置内通行的用户的通行方向的左右方向的移动,从而形成从所述入口通过所述出口的一部分区域的特定通路,
所述门装置还包括:
调节部件,驱动控制所述限制部件来调节所述特定通路的形状,以使所述特定通路通过所述出口的规定的区域。
CN2009801060948A 2008-02-22 2009-02-17 门装置 Pending CN1019712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42257A JP2009199473A (ja) 2008-02-22 2008-02-22 ゲート装置
JP2008042258A JP5165414B2 (ja) 2008-02-22 2008-02-22 ゲート装置
JP042258/08 2008-02-22
JP2008042256A JP5226338B2 (ja) 2008-02-22 2008-02-22 ゲート装置
JP042256/08 2008-02-22
JP042257/08 2008-02-22
PCT/JP2009/000640 WO2009104380A1 (ja) 2008-02-22 2009-02-17 ゲー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1215A true CN101971215A (zh) 2011-02-09

Family

ID=40985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60948A Pending CN101971215A (zh) 2008-02-22 2009-02-17 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67727A1 (zh)
EP (1) EP2259226A4 (zh)
CN (1) CN101971215A (zh)
WO (1) WO2009104380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2929A (zh) * 2012-06-18 2012-10-10 重庆大学 基于运动传感器的门禁控制系统
CN105518749A (zh) * 2014-08-08 2016-04-20 Digicon电子控制机械股份公司 控制和监视限制区域通行的系统及方法
CN108364383A (zh) * 2018-02-02 2018-08-03 成都红户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办公楼的电子锁结构
CN110992561A (zh) * 2019-11-25 2020-04-10 深圳市菲格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验证方法及门禁系统
CN112070953A (zh) * 2020-09-06 2020-12-11 广州李博士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收费检票用人脸识别闸机
CN112098595A (zh) * 2019-06-18 2020-12-18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扩散装置以及门
CN113920628A (zh) * 2021-10-16 2022-01-11 陈威浩 一种用于校园出入的门禁闸机及其使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32997B2 (en) * 2008-07-18 2014-09-16 Robert Osann, Jr. High traffic flow robotic entrance portal for secure access
US11326387B2 (en) * 2008-07-18 2022-05-10 Robert Osann, Jr. Automatic access control devices and clusters thereof
WO2012017266A1 (en) * 2010-08-03 2012-02-09 In-Side Technology Di Bernardi Paolo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n access
GB2491185A (en) * 2011-05-27 2012-11-28 Bryan Michael Donovan One way door system
CN102697505A (zh) * 2012-04-19 2012-10-03 广州海特天高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检票机身高检测仪
JP5892123B2 (ja) * 2013-08-20 2016-03-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ES2742044T3 (es) 2013-09-20 2020-02-12 Novomatic Ag Dispositivo de control de acceso
US20150187154A1 (en) * 2014-01-02 2015-07-02 Chiao-Pen Juan Hybrid Linking-Up Lock Device
US11412157B1 (en) * 2014-12-30 2022-08-09 Alarm.Com Incorporated Continuous target recording
JP6681561B2 (ja) * 2015-01-26 2020-04-15 オプテックス株式会社 開閉手段用警戒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警戒判定器
US11408221B2 (en) * 2018-05-18 2022-08-09 Assa Abloy Entrance Systems Ab Entrance system
JP7220373B2 (ja) 2018-06-28 2023-02-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ゲート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JP7310112B2 (ja) * 2018-10-02 2023-07-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DE202018107098U1 (de) 2018-12-12 2020-03-13 Agtatec Ag Einweg-Durchgangssystem mit einer Rücklaufsperre zum Einsatz in Gebäuden und ein entsprechendes Gebäude mit einem solchen Einweg-Durchgangssystem
US11947244B2 (en) * 2020-02-18 2024-04-02 Nec Corporation Gate apparatus
WO2021186835A1 (ja) * 2020-03-19 2021-09-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店舗システム、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GB2596205A (en) * 2020-04-27 2021-12-22 Cubic Corp Adaptive gateline motor control
US11741770B2 (en) * 2020-05-14 2023-08-29 MARAYA-Holding GmbH Passage device as well as method for operating such a passage device
JPWO2023080077A1 (zh) * 2021-11-04 2023-05-11
EP4265874A1 (de) * 2022-04-18 2023-10-25 dormakaba Deutschland GmbH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von zwei zueinander beabstandeten türanlage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7908A (ja) * 1990-06-01 1992-02-07 Kubota Corp 移動車誘導用の情報書き込み装置
JPH0443479A (ja) * 1990-06-08 1992-02-13 Seiko Instr Inc ゲート管理システム
JPH0573743A (ja) * 1991-09-17 1993-03-26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動改札装置
JPH11185087A (ja) * 1997-12-24 1999-07-09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入退場者管理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07056A (en) * 1955-08-26 1957-09-24 Universal Cyclops Steel Corp Gas lock
US3386202A (en) * 1964-06-04 1968-06-04 Calculator Equipment Corp Automatic passageway
US4481887A (en) * 1982-08-31 1984-11-13 Enrique Urbano Security doors
JPS6013184A (ja) * 1983-06-30 1985-01-23 株式会社ナブコ 自動扉開閉制御方法
DE3623792C1 (de) * 1986-07-15 1987-12-10 Messerschmitt Boelkow Blohm Einrichtung zur Feststellung der Personenzahl und Richtung innerhalb eines zu ueberwachenden Raumes oder einer Durchgangsschleuse
US5628284A (en) * 1995-06-06 1997-05-13 Alfa Laval Agri, Inc. Livestock cutter gate apparatus
DE19613178A1 (de) * 1996-04-02 1997-10-09 Heinrich Landert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Türanlage und eine nach dem Verfahren arbeitende Türanlage
JP3233584B2 (ja) * 1996-09-04 2001-11-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通過人数検知装置
US5769011A (en) * 1996-10-10 1998-06-23 Daniel; Robert R. Transaction security system
US5845692A (en) * 1996-11-18 1998-12-08 Rapor, Inc. Rapid access portal
US6185867B1 (en) * 1999-03-26 2001-02-13 Mcguire John Dennis Entrance control device for sequential displacement of a plurality of barriers
JP2005122306A (ja) * 2003-10-14 2005-05-12 Fuyo Denshi:Kk セキュリティ・ゲート・システム
JP2005316787A (ja) 2004-04-30 2005-11-10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ゲート装置
WO2006033145A1 (ja) * 2004-09-22 2006-03-30 Rikiya Fukuda 自動開閉ドア装置
US7703241B2 (en) * 2005-04-05 2010-04-27 El-Go Team Ltd. Security gate
JP5014657B2 (ja) * 2005-05-30 2012-08-29 理研計器株式会社 入退出監視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7908A (ja) * 1990-06-01 1992-02-07 Kubota Corp 移動車誘導用の情報書き込み装置
JPH0443479A (ja) * 1990-06-08 1992-02-13 Seiko Instr Inc ゲート管理システム
JPH0573743A (ja) * 1991-09-17 1993-03-26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動改札装置
JPH11185087A (ja) * 1997-12-24 1999-07-09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入退場者管理システム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2929A (zh) * 2012-06-18 2012-10-10 重庆大学 基于运动传感器的门禁控制系统
CN102722929B (zh) * 2012-06-18 2015-02-11 重庆大学 基于运动传感器的门禁控制系统
CN105518749A (zh) * 2014-08-08 2016-04-20 Digicon电子控制机械股份公司 控制和监视限制区域通行的系统及方法
CN108364383A (zh) * 2018-02-02 2018-08-03 成都红户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办公楼的电子锁结构
CN112098595A (zh) * 2019-06-18 2020-12-18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扩散装置以及门
CN112098595B (zh) * 2019-06-18 2023-09-19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扩散装置以及门
CN110992561A (zh) * 2019-11-25 2020-04-10 深圳市菲格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验证方法及门禁系统
CN112070953A (zh) * 2020-09-06 2020-12-11 广州李博士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收费检票用人脸识别闸机
CN112070953B (zh) * 2020-09-06 2021-04-23 广州李博士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收费检票用人脸识别闸机
CN113920628A (zh) * 2021-10-16 2022-01-11 陈威浩 一种用于校园出入的门禁闸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13920628B (zh) * 2021-10-16 2024-02-06 广州市十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校园出入的门禁闸机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59226A4 (en) 2012-06-20
US20110167727A1 (en) 2011-07-14
EP2259226A1 (en) 2010-12-08
WO2009104380A1 (ja) 2009-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71215A (zh) 门装置
ES2703818T3 (es) Instalación de ascensor para el transporte de pasajeros y/o mercancías desde un vestíbulo de entrada
US9266538B2 (en) Platform door system,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latform door system and door frame for a platform door system
EP3519660B1 (en) Access barrier, related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JP2001504560A (ja) 通行誘導門
AU201440314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d monitoring access to restricted areas
JP5911542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セキュリティゲート及び表示装置
CN109493453A (zh) 管理停车场的方法及系统
CN114144819A (zh) 通道控制装置
ES2305632T3 (es) Placa mural con un elemento de vidrio para una instalacion de ascensor y una instalacion de ascensor con una placa mural de este tipo.
CA2933430C (en) An access control apparatus
US20220268076A1 (en) Access control device and pedestrian gate for same
JP5226338B2 (ja) ゲート装置
JP5165414B2 (ja) ゲート装置
JP2011253490A (ja) ゲート機
CN110310400A (zh) 一种自行车专用车道智能闸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1174261B1 (ko) 슬라이딩 방식의 보안 게이트 장치
CN207526173U (zh) 一种无人驾驶公交运营线路停靠站台
WO2024052483A1 (en) Person guiding system as well as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erson guiding system
NL1026300C1 (nl) Toegangscontrole-inrichting.
JP7117786B2 (ja) ゲート装置
JP2009199473A (ja) ゲート装置
CN220746671U (zh) 一种ab双门闸机
WO2022102321A1 (ja) 自動ドア装置、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EP4396794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erson separation device as well as person separa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