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23247B -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23247B
CN101923247B CN2010102276145A CN201010227614A CN101923247B CN 101923247 B CN101923247 B CN 101923247B CN 2010102276145 A CN2010102276145 A CN 2010102276145A CN 201010227614 A CN201010227614 A CN 201010227614A CN 101923247 B CN101923247 B CN 1019232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ming
optical display
display unit
article
c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276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23247A (zh
Inventor
北田和生
由良友和
中园拓矢
小盐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082409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1923247(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923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3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23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23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73Optical lami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8Handling of layers or the lamin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41/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lamination processes; Safety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LC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a sequence of laminating steps, e.g. by adding new layers at consecutive laminat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6Drying; Softening; Cleaning
    • B32B38/162Clean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31Polar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polariser or analyser ax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10T156/1052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with cutting, punching, tearing or severing
    • Y10T156/1062Prior to assemb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2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 means with cutting, punching, piercing, severing or tearing
    • Y10T156/125Plural severing means each acting on a different work pie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2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 means with cutting, punching, piercing, severing or tearing
    • Y10T156/1317Means feeding plural workpieces to be joined
    • Y10T156/1322Severing before bonding or assembling of parts
    • Y10T156/1339Delivering cut part in sequence to serially conveyed art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7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means with work feeding or handling means
    • Y10T156/1702For plural parts or plural areas of single part
    • Y10T156/1712Indefinite or running length work
    • Y10T156/1739Webs of different width, longitudinally align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7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means with work feeding or handling means
    • Y10T156/1702For plural parts or plural areas of single part
    • Y10T156/1744Means bringing discrete articles into assembled relationship
    • Y10T156/1751At least three articles
    • Y10T156/1761Stacked serial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通过使用吸收轴等光学各向异性为相同方向的两个辊,能够以光学各向异性正交的方式将上下光学膜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上。在光学显示单元贴合有光学膜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其中,具备切断为规定的长度后供给的第一光学膜(F11)的供给装置(M2)和切断为规定的长度后供给的第二光学膜(F21)的供给装置(M5),第一光学膜(F11)的供给装置(M2)及第二光学膜(F21)的供给装置(M5)按照与光学显示单元(W)的长边和短边相对应的方式,一个供给装置使与短边对应的宽度的光学膜以与长边对应的长度切断,另一个供给装置使与长边对应的宽度的光学膜以与短边对应的长度切断。

Description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人于2008年12月4日提出的国际申请号PCT/JP2008/072093的、发明名称为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的国际申请的分案申请,该申请进入国家阶段的日期为2010年03月29日,其国家申请号为200880109254.X。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使含有偏振板的光学膜等的这样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光学膜在光学显示单元的上下贴合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图9示意性表示在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所安装的光学显示单元的制造方法。首先,光学膜制造的制造商,将具有光学膜部件的长条(带状)的片状制品作为辊状卷料进行制造(#1)。该具体的制造工序为公知的制造工序,说明省略。作为该“长条(带状)的片状制品”,例如有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偏振板卷料、相位差板卷料、偏振板和相位差板的层叠膜卷料等。其次,将辊状卷料切断为规定尺寸(对应光学显示单元的尺寸的尺寸)(#2)。其次,将所切断的长条的卷料按贴合的光学显示单元的尺寸进行定长切断(#3)。接着,对所定长切断的单片片状制品(光学膜)进行外观检查(#4)。作为该检查方法,例如有目视的缺欠检查、使用公知的缺欠检查装置的检查。缺欠例如是指表面或内部的污物、伤、夹入异物的擦痕的扭拧后的特殊状缺欠(有时称作弯结)、气泡、异物等。其次,进行完成品检查(#5)。完成品检查是按照比外观检查在合格品判定上更严厉的品质基准所进行的检查。其次,对单片片状制品的四个端面进行端面加工(#6)。这是为了在输送中防止粘接剂等从端面溢出而进行的。其次,在净室的环境下对单片片状制品进行洁净包装(#7)。其次,为了进行输送而进行包装(输送捆包)(#8)。如上这样将单片片状制品制造并输送到面板加工制造商。 
面板加工制造商将所输送来的单片片状制品解包(#11)。接着,为了检查输送中或解包时产生的伤、污物等而进行外观检查(#12)。通过检查判定为合格品的单片片状制品被输送到下工序。另外,也有时省略外观检 查。要贴合单片片状制品的光学显示单元(例如封入有液晶单元的玻璃基板单元)被预先制造,且光学显示单元在贴合工序之前被清洗(#13)。 
将单片片状制品和光学显示单元贴合(#14)。从单片片状制品以残留粘接剂层的方式剥离脱模膜,将粘接剂层作为贴合面与光学显示单元的一面贴合。另外,在光学显示单元的另一面也可以同样进行贴合。在两面贴合的情况下,在光学显示单元的各面贴合同一构成的光学膜也可,且贴合不同构成的光学膜也可。其次,进行在贴合的状态下的检查及缺欠检查(#15)。该检查中判定为合格品的光学显示单元被输送到安装工序,而被安装到光学显示装置(#16)。另一方面,判定为次品的光学显示单元被实施再加工处理(#17)。再加工处理中,从光学显示单元剥离光学膜。再加工处理后的光学显示单元被重新贴合光学膜(#14)。 
以上的制造工序中,特别是端面加工、单片片状制品的包装、解包等由于光学膜制造制造商和面板加工制造商在不同的场所从而是必要的工序。但是,多工序带来的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存在,另外,因多工序及输送所产生的伤、尘埃、污物等问题、随之的检查工序的必要性、进而须将其它种类的单片片状制品作为库存保管管理这样的问题存在。 
作为其解决的方法,本申请人创造了(日本)特开2007-14004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发明。根据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具备:将从卷绕了具有光学显示装置的部件即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而成的辊抽出带状片状新制品并供给的供给装置;对由供给装置抽出的带状片状制品的缺欠进行检测的检测装置;基于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切断带状片状制品,并加工成各个的片状制品的切断装置;将切断加工装置所切断加工的片状制品为了进行贴合加工而移送的移送装置;将移送装置所移送来的片状制品与光学显示装置的部件即光学显示单元贴合的贴合加工装置,另外,将这些各装置配置于连续的制造生产线工序上。在上述的构成中,能够从具有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直接切断加工成所需的尺寸,并将该被切断后的片状制品与光学显示单元贴合。因此,现有技术中,将带状片状制品打孔,并将打孔后的片状制品严密地捆包,向面板加工制造商交货,但是,现在能够将在辊上所卷绕的带状片状制品直接捆包并交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40046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中没有公开:在光学显示单元的一面贴合光学膜以后而在另一面贴合光学膜之际的装置会另外具备。因此,在使用相同的制造系统在另一面贴合光学膜的情况下,在将贴合后的光学显示单元向装置再装载时就为二次耗时等上,改善制造效率的余地存在。 
另外,在光学显示单元的上下所贴合的偏振板在上下各自吸收轴的方向不同(垂直交叉),并且辊宽度方向具有吸收轴的辊状卷料的制造通常是困难的,另一方面,通常的光学显示单元具有长方形。考虑到这些情况,仅是在专利文献1的制造系统中追加从带状片状制品的供给装置至贴合加工装置的各装置,不能说装置结构充分。 
另外,不限于将偏振板上下层叠的情况,例如在将相位差板在光学显示单元的上下进行层叠的情况下,也有时必须在上下各自使迟相轴方向正交,该情况下,也存在与层叠偏振板的情况相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通过使用吸收轴等光学各向异性为相同方向的两个辊,能够以光学各向异性正交的方式将上下光学膜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上。 
上述目的能够通过如下所述的本发明实现。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该光学显示装置在光学显示单元贴合了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光学膜,其中,该制造系统具备:第一切断贴合装置,其使用卷绕了具有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短边对应的宽度的第一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按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长边对应的长度将第一光学膜切断后、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的一表面; 
第二切断贴合装置,其使用卷绕了具有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长边对应的宽度的第二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按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短边对应的长度将第二光学膜切断后、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的另一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通过使用与光学显示单元的短边对应的宽度的辊和与长边对应的宽度的辊,将各自所供给的光学膜以一定间隔切断,就将可以分别得到与光学显示单元的短边及长边对应的光 学膜。因此,通过将前者以与长边对应的长度切断,将后者以与短边对应的长度切断,并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的两个表面,使用吸收轴等光学各向异性为相同方向的两个辊,就能够以光学各向异性正交的方式将上下光学膜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上。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该光学显示装置在光学显示单元贴合有包含偏振板的光学膜,其中,该制造系统具备:光学显示单元供给装置,供给光学显示单元;第一光学膜供给装置,从卷绕了具有第一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将带状片状制品拉出、以规定的长度切断后进行供给;第一贴合装置,在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供给装置供给的光学显示单元的一表面贴合从所述第一光学膜供给装置供给的第一光学膜;输送供给装置,将第一光学膜贴合后的光学显示单元输送并供给;第二光学膜供给装置,从卷绕了具有第二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将带状片状制品拉出、以规定的长度切断后进行供给;第二贴合装置,在从所述输送供给装置供给的光学显示单元的另一表面贴合从所述第二光学膜供给装置供给的第二光学膜,另外,所述第一光学膜供给装置及所述第二光学膜供给装置按照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长边和短边相对应的方式,一个供给装置使与短边对应的宽度的光学膜以与长边对应的长度切断,另一个供给装置使与长边对应的宽度的光学膜以与短边对应的长度切断。 
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还具备上述的输送供给装置、第二光学膜供给装置、及第二贴合装置,并且,所述第一光学膜供给装置及所述第二光学膜供给装置形成得:按照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长边和短边对应的方式能够将光学膜的宽度及切断长度分别变更地进行供给。因此,可使用偏振片的吸收轴为同方向的辊状卷料,在连续的制造生产线上将上下的光学膜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 
在上述中,优选的是,所述输送供给装置具有使由所述第一贴合装置贴合后的光学显示单元沿所述第二贴合装置的贴合方向旋转的旋转机构。由于具有这样的旋转结构,从而不必将第一光学膜供给装置~第一贴合装置和第二光学膜供给装置~第二贴合装置垂直配置,可实现制造系统的省空间化。另外,可通过旋转结构将第二贴合装置的贴合角度适当化。即,与使光学膜的可挠性高的结构旋转相比,使更硬的光学显示单元旋转就能 够提高旋转的位置精度。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光学膜供给装置及所述第二光学膜供给装置具有将光学膜的具有缺欠的部分切断排除的缺欠部分排除机构。由于具有这样的排除结构,从而可排除光学膜的缺欠部分,可提高贴合后的光学显示单元的成品率。 
另外,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光学膜供给装置及所述第二光学膜供给装置具有输送机构,该输送机构将在光学膜隔着粘接剂层所形成的脱模膜作为输送介质,向第一贴合装置及第二贴合装置分别供给第一光学膜及第二光学膜。由于具有这样的输送装置,从而可使用简易的输送结构高精度地将第一光学膜及第二光学膜向第一贴合装置及第二贴合装置分别供给。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光学显示装置在光学显示单元贴合了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光学膜,其中,该制造方法具备:第一切断贴合工序,其使用卷绕了具有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短边对应的宽度的第一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按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长边对应的长度切断后,将第一光学膜贴合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一表面;第二切断贴合工序,其使用卷绕了具有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长边对应的宽度的第二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按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短边对应的长度切断后,将第二光学膜贴合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另一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使用与光学显示单元的短边对应的宽度的辊和与长边对应的宽度的辊,将前者以与长边对应的长度切断,将后者以与短边对应的长度切断,并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的两个表面。因此,可以使用吸收轴等光学各向异性为相同方向的两个辊,以光学各向异性正交的方式将上下光学膜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上。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光学显示装置在光学显示单元贴合有包含偏振板的光学膜,其中,该制造方法具备:第一切断贴合工序,其从卷绕了具有第一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将带状片状制品拉出、以规定的长度切断后,一边供给一边将第一光学膜贴合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一表面;第二切断贴合工序,其从卷绕了具有第二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将带状片状制品拉出、以规定的长度切断后,一边 供给一边将第二光学膜贴合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另一表面,还包含下述工序,即,在供给所述第一光学膜及所述第二光学膜时,按照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长边和短边对应的方式,在其一个供给时,将与短边对应的宽度的光学膜以与长边对应的长度切断,在其另一个供给时,将与长边对应的宽度的光学膜以与短边对应的长度切断。 
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由于包含下述工序,即,在供给所述第一光学膜及所述第二光学膜时,按照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长边和短边对应的方式,在其一个供给时,将与短边对应的宽度的光学膜以与长边对应的长度切断,在其另一个供给时,将与长边对应的宽度的光学膜以与短边对应的长度切断,因此,可使用偏振板的吸收轴为相同方向的辊状卷料,在连续的制造生产线上将上下的光学膜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上。 
在上述中,优选的是,包含使在所述第一切断贴合工序贴合后的光学显示单元沿所述第二切断贴合工序的贴合方向旋转的旋转工序。由于具有这样的旋转工序,从而不必将第一光学膜的供给方向和第二光学膜的供给方向垂直配置,可实现制造系统的省空间化。另外,可通过旋转工序将第二贴合工序中的贴合角度适当化。 
另外,优选包含:在供给所述第一光学膜及所述第二光学膜时将光学膜的具有缺欠的部分切断排除的缺欠部分排除工序。由于具有这样的排除工序,从而可排除光学膜的缺欠部分,可提高贴合后的光学显示单元的成品率。 
另外,优选的是,在供给所述第一光学膜及所述第二光学膜时,将在光学膜隔着粘接剂层所形成的脱模膜作为输送介质,向第一切断贴合工序及第二切断贴合工序分别输送并供给第一光学膜及第二光学膜。通过这样的输送方式,可以使用简易的输送机构高精度地将第一光学膜及第二光学膜向第一切断贴合工序及第二切断贴合工序分别输送供给。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制造系统的工序的流程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制造系统之一例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制造系统之一例的图; 
图4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制造系统之一例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制造系统之一例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制造系统之一例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用于对本发明的制造系统之一例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对第一、第二光学膜的层叠构造之一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现有的光学显示单元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F1第一片状制品 
F2第二片状制品 
F11第一光学膜 
F11a第一偏振器 
F11b第一薄膜 
F11c第二薄膜 
F12第一脱模膜 
F13表面保护膜 
F14第一粘合剂层 
F21第二光学膜 
F21a第二偏振器 
F21b第三薄膜 
F21c第四薄膜 
F22第二脱模膜 
F23表面保护膜 
F24第二粘合剂层 
M1光学显示单元的供给装置 
M2第一光学膜的供给装置 
M3第一贴合装置 
M4输送供给装置 
M5第二光学膜的供给装置 
M6第二贴合装置 
1控制装置 
10研磨清洗装置 
11水清洗装置 
12第一输送装置 
13第一检查前剥离装置 
14第一缺欠检查装置 
15第一脱模膜贴合装置 
16第一切断装置 
17第一剥离装置 
18第一贴合装置 
19第一排除装置 
20旋转机构 
22第二输送装置 
23第二检查前剥离装置 
24第二缺欠检查装置 
25第二脱模膜贴合装置 
26第二切断装置 
27第二剥离装置 
28第二贴合装置 
29第二排除装置 
R输送结构 
W面板(光学显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按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所使用的原材料、制造工序的流程、制造系统的各部分构成的顺序进行说明。图1表示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之一例。图2表示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之一例的构成图。图3表示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之一例的平面配置图。 
(光学显示单元) 
首先,作为本发明所使用的光学显示单元,例如可列举出有液晶单元的玻璃基板单元、有机EL发光体单元等。本发明对具有长方形外形的光学显示单元有效,例如使用长边/短边为16/9的结构及4/3的结构等。另外,作为光学显示单元也可以是预先将光学膜等部件层叠而被一体化的结构。 
(光学膜) 
作为粘贴于光学显示单元的光学膜,只要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即可,例如有偏振板、偏振反射板、相位差薄膜、亮度提高薄膜、及将它们层叠两层以上的光学膜等。 
其中,优选包含偏振板的光学膜。作为包含偏振板的光学膜,示例偏振板、或在偏振板上层叠有相位差薄膜、亮度提高薄膜、这些薄膜两种以上的组合的光学膜等。 
在这些光学膜的表面层叠保护用的透明薄膜的情况存在。另外,优选在光学膜的一表面形成例如粘接剂层以粘贴于光学显示单元,且设置用于保护该粘接剂层的脱模膜。另外,在光学膜的另一表面经由例如粘接剂层设置表面保护膜。 
本发明对使用光学各向异性为相同方向的两个辊状卷料的情况有效。特别是对使用构成光学膜的偏振板的吸收轴相同方向的两个辊状卷料的情况有效。偏振板的吸收轴的方向通常为辊状卷料的长条方向。另外,在相位差薄膜的情况下,迟相轴与辊状卷料的长条方向相一致、相垂直、相互成为一定角度的倾斜方向等存在。下面,将层叠有表面保护膜及脱模膜的光学膜称作片状制品。 
(制造流程) 
本发明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将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光学膜贴合在光学显示单元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优选将包含偏振板的光学膜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包含第一切断贴合工序和第二切断贴合工序,可以先进行任一个工序,也可以同时或大致同时进行两工序。 
第一切断贴合工序使用缠绕了具有与上述光学显示单元的短边相对应的宽度的第一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在将其切断为与上述光学显示单元的长边对应的长度后,将第一光学膜贴合于上述光学显示单元的一 表面。 
第二切断贴合工序使用缠绕了具有与上述光学显示单元的长边对应的宽度的第二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在将其切断为与上述光学显示单元的短边对应的长度后,将第二光学膜贴合于上述光学显示单元的另一表面。 
本发明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说,包含第一切断贴合工序及第二切断贴合工序,该第一切断贴合工序从例如缠绕了具有第一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拉出带状片状制品,并将其切断为规定的长度后供给,同时将第一光学膜贴合在上述光学显示单元的一表面;该第二切断贴合工序例如从缠绕了具有第二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拉出带状片状制品,并将其切断为规定的长度后供给,同时将第二光学膜贴合在上述光学显示单元的另一表面。 
第一切断贴合工序例如通过以下所述的(2)输送工序~(5)第一光学膜贴合工序实施,第二切断贴合工序例如通过以下所述(8)输送工序~(11)第二光学膜贴合工序实施。 
(1)第一辊状卷料准备工序(图1、S1)。将长条状的第一片状制品作为第一辊状卷料加以准备。第一辊状卷料的宽度依赖于光学显示单元的贴合尺寸。具体而言,与光学显示单元的长边或短边的对应,决定第一辊状卷料的宽度;与另一方对应,决定第二辊状卷料的宽度。因此,第一辊状卷料和第二辊状卷料具有不同的宽度,并且可使用从切缝前辊卷料由切缝加工被切缝成预先规定的宽度的辊卷料。 
切缝加工在卷回切缝前辊状卷料的同时得以实施,作为其方法可列举出激光切断装置、使用旋转圆刀具等刀具物的方法等。另外,也可以使用不卷回切缝前辊状卷料而切断辊端面的一端面或两端面的方法。 
本发明中,“与光学显示单元的长边或短边”是指与光学显示单元的长边或短边的长度对应的光学膜的贴合长度(除露出部分外的长度),不需要光学显示单元的长边或短边的长度和光学膜的宽度相同。 
如图8所示,例如第一片状制品F1的层叠构造具有第一光学膜F11、第一脱模膜F12、表面保护膜F13。第一光学膜F11由第一偏振片F11a、在其一面隔着粘接剂层(未图示)的第一薄膜F11b、在另一面隔着粘接剂 层(未图示)的第二薄膜F11c构成。 
第一、第二薄膜F11b、F11c例如是偏振片保护膜(例如三乙酰基纤维素、PET薄膜等)。第二薄膜F11c经由第一粘接剂F14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面侧。在第一薄膜F11b上实施表面处理。作为表面处理,例如有硬涂处理及防反射处理、以粘附的防止及无扩散乃至防眩等为目的的处理等。第一脱模膜F12隔着第二薄膜F11c和第一粘接剂层F14被设置。另外,表面保护膜F13隔着第一薄膜F11b和粘接剂层15被设置。第一、第二薄膜F11b、F11c的具体构成后述。下面,有时将偏振片和偏振片保护膜的层叠结构称作偏振板。 
下面的各工序在从工厂内被隔离的隔离结构内进行,优选维持清洁度。尤其优选在将光学膜贴合在光学显示单元的贴合工序中维持清洁度。 
(2)输送工序(图1、S2)。从准备并设置的第一辊状卷料卷出第一片状制品F1,并向下游侧输送。输送第一片状制品F1的第一输送装置12例如由轧辊对、张力辊、旋转驱动装置、蓄能装置A、传感器装置、控制装置等构成。 
(3)第一检查工序(图1、S3)。使用第一缺欠检查装置14检查第一片状制品F1的缺欠。作为在此的缺欠检查方法,可以例举出下述方法:相对于第一片状制品F1的两面,进行基于透过光、反射光的图像摄影、图像处理的方法;将检查用偏振膜按照与检查对象即偏振片的偏振轴成为交叉偏振(クロスニコル)的方式配置于CCD摄像头和检查对象物之间(有时称作0度交叉)而进行图像摄影、图像处理的方法;将检查用偏振膜按照与检查对象即偏振片的偏振轴成为规定角度(例如、大于0度且在10度以内的范围)的方式配置(有时称为x度交叉)于CCD摄像头和检查对象物之间而进行图像摄影、图像处理的方法。另外,图像处理的算法可以适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通过二进制化处理的浓淡判断来检测出缺欠。 
基于透过光的图像摄影、图像处理方法中,能够检测出第一片状制品F1内部的异物。基于反射光的图像摄影、图像处理方法能够检测出第一片状制品F1表面的附着物。基于0度交叉的图像摄影、图像处理的方法中,主要能够将表面异物、污垢、内部的异物等作为亮点检测出。基于x度交 叉的图像摄影、图像处理的方法中,主要能够检测出弯结。 
可将第一缺欠检测装置14所得到的缺欠的信息连同其位置信息(例如,位置坐标)一起发送至控制装置1,用于后述的第一切断装置16的切断方法。 
(4)第一切断工序(图1、S4)。第一切断装置16在不切断第一脱模膜F12的情况下,将表面保护膜F13、粘合剂层F15、第一光学膜F11及第一粘合剂层F14切断成规定尺寸。其结果能够将第一脱模膜F12作为第一光学膜F11的输送介质加以使用。即,本发明中,优选将在光学膜隔着粘合剂层所形成的脱模膜作为输送介质,分别将第一光学膜F11及第二光学膜F21向第一切断贴合工序及第二切断贴合工序输送供给。 
关于切断长度,例如按照与光学显示单元的长边或短边的一方对应的方式,在第一辊状卷料的宽度与短边相对应的情况下,将光学膜以与长边相对应的长度切断;或在第一辊状卷料的宽度与长边相对应的情况下,将光学膜以与短边相对应的长度切断。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表示第一辊状卷料(第一片状制品F1)的宽度与光学显示单元W的短边相对应的情况之一例。 
作为切断装置,例如可例举出激光装置、切割机、其它公知的切断装置等。其按照根据第一缺欠检查装置14所得到的缺欠的信息而避开缺欠地进行切断的方式构成。由此,第一片状制品F1的成品率大幅提高。包含缺欠的第一片状制品F1通过后述的第一排除装置19被排除,从而不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W。即,本发明优选包含:在供给第一光学膜F11及第二光学膜F21时将光学膜的具有缺欠的部分切断排除的缺欠部分的排除工序。 
(5)第一光学膜贴合工序(图1、5S)。一边使用第一剥离装置17将第一脱模膜F12除去,一边使用第一贴合装置18将除去了该第一脱模膜F12后的第一光学膜F11经由粘合剂层F14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W。在贴合时,如后述,利用辊对(181、182)夹持并压固第一光学膜F11和光学显示单元W。 
(6-1)清洗工序(图1、S6-1)。光学显示单元W(图2中为面板W)如图2所示,通过研磨清洗装置10及水清洗装置11清洗其表面。清 洗后的光学显示单元W通过输送机构R被输送至检查装置D1。输送机构R例如由输送用辊、输送方向切换机构、旋转驱动机构、传感器机构、控制装置等构成。关于研磨清洗装置10、水清洗装置如后述。 
(6-2)检查工序(图1、S6-2)。清洗后的光学显示单元W例如通过检查装置D检查其表面。检查后的面板W通过输送机构R被输送至第一贴合装置18。关于检查装置D1如后述。 
优选这些第一辊状卷料准备工序、第一检查工序、第一切断工序、第一光学膜贴合工序、清洗工序、检查工序的各工序在连续的制造生产线上实施。在以上的一连的制造工序中,将第一光学膜F11贴合于面板W的一面。在另一面贴合第二光学膜F21的制造工序如下说明。 
(7)第二辊状卷料准备工序(图1、S11)。将长条的第二片状制品F2作为第二辊状卷料准备。如图8所示,第二片状制品F2的层叠构造是与第一片状制品相同的结构,但不限于此。第二片状制品F2具有第二光学膜F21、第二脱模膜F22、表面保护膜F23。第二光学膜F21由第二偏振片21a、在其一面隔着粘接剂层(未图示)的第三薄膜F21b、在其另一面隔着粘接剂(未图示)的第四薄膜F21c构成。 
第三、第四薄膜F21b、F21c例如是偏振片保护膜(例如三乙酰基纤维素、PET薄膜等)。第四薄膜F21c经由第二粘接剂F24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面侧。能够在第三薄膜F21b上实施表面处理。作为表面处理,例如有硬涂处理及防反射处理、以粘附的防止及无扩散乃至防眩等为目的的处理等。第一脱模膜F22隔着第四薄膜F21c和第二粘接剂层F24被设置。另外,表面保护膜F23隔着第三薄膜F21b和粘接剂层25被设置。 
(8)输送工序(图1、S12)。从所准备并所设置的第二辊状卷料卷出第二片状制品F2并向下游侧输送。输送第二片状制品的第二输送装置22例如由轧辊对、张力辊、旋转驱动装置、蓄能装置A、传感器装置、控制装置等构成。 
(9)第二检查工序(图1、S13)。使用第二缺欠检查装置24检查第二片状制品F2的缺欠。在此的缺欠检查方法与上述的第一缺欠检查装置的方法相同。 
(10)第二切断工序(图1、S14)。第二切断装置26在不切断第二脱 模膜F22的情况下,将表面保护膜F23、粘合剂层F25、第二光学膜F21及第二粘合剂层F24切断成规定尺寸。具体地说,按照与光学显示单元的长边或短边的一个相对应的方式,在第二辊状卷料的宽度与短边相对应的情况下,将光学膜以与长边对应的长度切断;或者在第二辊状卷料的宽度与长边相对应的情况下,将光学膜以与短边对应的长度切断。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表示第二辊状卷料(第二片状制品F2)的宽度与光学显示单元W的长边相对应的情况之一例。 
作为切断装置,例如可例举出激光装置、切割机、其它公知的切断装置。其按照根据第二缺欠检查装置24所得到的缺欠的信息而避开缺欠地进行切断的方式构成。由此,第二片状制品F2的成品率大幅提高。包含缺欠的第二片状制品F2通过后述的第二排除装置29被排除,从而不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W。 
(11)第二光学膜贴合工序(图1、S15)。接着,第二切断工序后,一边使用第二剥离装置27将第二脱模膜F22除去,一边使用第二贴合装置28将除去了该第二脱模膜F22后的第二光学膜F21经由第二粘合剂层F24贴合在光学显示单元W1的与贴合第一光学膜F11的面不同的面。另外,有时在将第二光学膜F21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W1之前,通过输送机构R的搬动方向切换机构使光学显示单元W1旋转90度,而将第一光学膜F11和第二光学膜F21设为交叉偏振的关系。 
即,本发明中,优选包含旋转工序,该旋转工序是使在第一切断贴合工序中贴合后的光学显示单元F11向第二切断贴合工序中的贴合方向旋转的旋转工序。本发明中,优选以下述角度进行旋转工序,该角度为在旋转后的光学显示单元W1所贴合的光学膜F11的长边的方向、和切断后所贴合的第二光学膜F21的长边的方向成为0±5°、优选为1±5°的角度。例如,在所供给的第一光学膜F11的生产线方向与所供给的第二光学膜F21的生产线方向平行(也包含直线上)的情况下,旋转工序中的旋转角度优选为85~95°。在贴合时,如后所述,第二光学膜F21和光学显示单元W1由辊进行夹持并压固。 
(12)光学显示单元的检查工序(图1、S16)。检查装置30对光学膜粘合于两面的光学显示单元W12进行检查。作为检查方法,可以例示出 相对于光学显示单元W12的两面进行基于反射光的图像摄影、图像处理的方法。另外,作为其它的方法,也可以例示出在CCD摄像头和检查对象物之间设置检查用偏振膜的方法。另外,图像处理的算法可以适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通过基于二进制化处理的浓淡判断来检测缺欠。 
(13)根据由检查装置所得到的缺欠的信息,进行光学显示单元W12的合格品判断。被判断为合格品的光学显示单元W12被输送至下面的安装工序。被判定为次品的情况下,实施再加工处理,重新贴光学膜,接着进行检查,被判定为合格品的情况下,向安装工序转移,被判断为次品的情况下,再一次向再加工处理转移或进行废弃处理。 
在上述的一系列的制造工序中,通过将第一光学膜F11的贴合工序和第二光学膜F21贴合工序在连续的制造生产线上实施,能够最佳地制造光学显示单元。尤其是,通过上述各工序在从工厂内隔离开的隔离构造内部进行,能够在确保清洁度的环境下使光学膜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能够制造高品质的光学显示装置。 
(跳过切断方式) 
另外,上述第一切断工序及第二切断工序的其它实施方式在下面加以说明。该实施方式在不具备第一检查工序、第二检查工序的情况下有效。有时以规定的间隔单位(例如1000mm)将第一、第二片状制品的缺欠信息(缺欠坐标、缺欠的种类、尺寸等)作为代码信息(例如QR代码、条形码)付在第一及第二辊状卷料的宽度方向的一端部。这样的情况下,在进行切断的前阶段,读取并解析该代码信息,而避开缺欠部分,由此,在第一、第二切断工序中切断为规定的尺寸(有时称为跳过切断)。而且,按照将含缺欠的部分排除或将其贴合于不是光学显示单元的构件的方式构成,且按照将被切断为规定尺寸的合格品判定的薄片的片状制品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的方式构成。由此,能够大幅提高光学显示装置的成品率。 
(制造系统的整体结构) 
下面,对本发明所使用的制造系统的整体的构成进行说明。本发明的制造系统是将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光学膜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优选为将包含偏振片的光学膜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本发明的制造系统具备进行第一切断贴合工序 的第一切断贴合装置、和进行第二切断贴合工序的第二切断贴合装置。 
本实施方式中表示如下例子,即如图3所示,具备:光学显示单元W的供给装置M1、第一光学膜F11的供给装置M2、贴合第一光学膜F11的第一贴合装置M3、将贴合后的光学显示单元W输送并供给的输送供给装置M4、第二光学膜F21的供给装置M5、贴合第二光学膜F21的第二贴合装置M6的例子。在该例中,第一切断贴合装置包含第一光学膜F11的供给装置M2、和贴合第一光学膜F11的第一贴合装置M3,第二切断贴合装置包含第二光学膜F21的供给装置M5、和贴合第二光学膜F21的第二贴合装置M6。 
本实施方式中表示如下例子,即,如图3所示,第一光学膜F11的供给装置M2、和第一贴合装置M3、和输送供给装置M4、和第二光学膜F21的供给装置M5、和第二贴合装置M6被配置成直线状,并且,按照相对于第一贴合装置M3的面板流动方向从垂直的方向供给光学显示单元W的方式配置供给装置M1。 
(制造系统的各部的构成) 
下面,对本发明中使用的制造系统的各部的构成之一例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第一输送装置12、第一检查前剥离装置13、第一缺欠检查装置14、第一脱模膜贴付装置15、第一切断装置16的图。 
图5是表示第一剥离装置17、第一贴付装置18、第一排除装置19的图。图6是表示第二输送装置22、第二检查前剥离装置23、第二缺欠检查装置24、第二脱模膜贴付装置25、第二切断装置26的图。图7是表示第二剥离装置27、第二贴付装置28、第二排除装置29的图。 
本发明的制造系统具备:供给光学显示单元W的光学显示单元的供给装置M1。本实施方式表示如下例子,即,光学显示单元的供给装置M1具备研磨清洗装置10、水清洗装置11、检查装置D1、干燥装置113。本发明中,仅由输送机构R构成光学显示单元的供给装置M1也可。 
首先,对研磨清洗装置10进行说明。从收纳箱取出面板W,将其载置于输送机构R。面板W到达清洗装置后,停止输送,由保持装置保持面板W的端部。使研磨装置从垂直上方接触光学显示单元W的上表面,使研磨装置从垂直下方接触面板下表面。使各研磨装置在光学显示单元W 的两表面旋转。由此,除去面板W的两表面的付着异物。作为付着异物,例如可例示出玻璃的微小片(碎玻璃)、纤维片等。 
接着,对水清洗装置11进行说明。研磨清洗后的面板W通过输送机构R被输送至水浴,在此进行水清洗。水浴的内部流过纯水。从水浴被输送来的面板W的两面通过自流水管流出的纯水进一步得以洗涤清洗。 
接着,对检查装置D1进行说明。该检查装置D1包含:能够将光学显示单元W以水平的状态支承的输送装置R;按照与其光学显示单元W的全表面接触的方式供给相对于其表面具有湿润性的液体,而使上述液体保持于表面的液体供给装置;可观察所述液体的凹陷产生的部分的区域。液体供给装置兼用做清洗装置11中的冲洗用的液体的供给装置,利用该检查装置D1,能够以湿润状态进行光学显示单元W的检查。另外,也可以设置能够在干燥状态下检查光学显示单元W的检查装置,该情况下,将与后述的检查装置相同的检查装置设置在干燥装置的下游侧。另外,也可省略检查装置D1。 
作为从液体供给装置供给的液体,只要是相对于光学显示单元W的表面具有湿润性的液体均可,从冲洗清洗可直接利用的观点来看,优选纯水、离子交换水、蒸馏水。 
光学显示单元W被水平支承,因此,仅通过从液体供给装置向表面供给液体,并利用表面的液体的流动性,就使液体供给以致没有偏斜地全表面接触。在观察区域,能够在输送光学显示单元W的同时进行观察,但是,通过暂时停止输送装置R而进行观察,能够消除液体的起伏,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查的精度。在观察区域,通过目视观察有无产生凹陷的部分,也能够基于此判断是否为合格品,但是优选使检测及判断自动化。 
本实施方式中,表示如下例子,即,在观察区域设置对光学显示单元W的表面进行摄影并将图像信息输出的摄像头,且设置有根据摄像头所输出的图像信息对凹陷产生的界限部进行特定而判断该部分的有无的图像信息处理装置。由此,能够使清洗不良部分的检测及判断自动化。 
优选在观察区域的上方设置照射用灯,在该情况下,优选图像信息处理装置实施包含下述步骤的处理,该步骤是利用来自由上述凹陷产生的部分和其它部分的界限附近的反射所产生的高亮度部分的图像信息,对上述 界限部进行特定。 
接着,面板W通过干燥装置的干净空气的送风被除去水分。接着,将面板W向第一贴合装置18输送。另外,作为其它实施方式,能够使用乙醇水溶液来代替纯水进行清洗。另外,作为其它实施方式也可以省略水浴。 
本发明的制造系统具备下述第一光学膜的供给装置M2,该供给装置从缠绕了具有第一光学膜F11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抽出带状片状制品F1,并在将其切断为规定长度后进行供给。本实施方式中表示如下例子,即,第一光学膜的供给装置M2如图4所示具备第一输送装置12、第一检查前剥离装置13、第一缺欠检查装置14、第一脱模膜贴合装置15、及第一切断装置16。本发明中,由于具备第一检查前剥离装置13、第一缺欠检查装置14、第一脱模膜贴合装置15,从而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第一光学膜的检查,但是这些装置也可以省略。 
本发明中,第一光学膜的供给装置M2按照与光学显示单元W的长边和短边相对应、使与短边对应的宽度的光学膜以与长边对应的长度切断的方式构成,或者按照使与长边对应的宽度的光学膜以与短边对应的长度切断的方式构成。本实施方式中表示如下例子,即,第一光学膜的供给装置M2按照使与光学显示单元的短边对应的宽度的光学膜以与长边对应的长度切断的方式构成。 
长条的第一片状制品F1的第一辊状卷料被设置于按照自由旋转或以一定的旋转速度旋转的方式与电动机等连动的辊架台装置。通过控制装置1设定旋转速度,并进行驱动控制。 
第一输送装置12是将第一片状制品F1向下游侧输送的输送机构。第一输送装置12通过控制装置1进行控制。 
第一检查前剥离装置13是从被输送来的第一片状制品F1剥离脱模膜H11,并向辊132卷绕的装置。向辊132的卷绕速度由控制装置1控制。作为剥离机构131,按照下述方式构成,即,具有前端尖锐的刀缘部,由该刀缘部将脱模膜H11卷起并反转输送,而使脱模膜H11剥离,并且在输送方向上输送剥离了脱模膜H11后的第一片状制品F1。 
第一缺欠检查装置14在脱模膜H11剥离后进行缺欠检查。第一缺欠 检查装置14对CCD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解析并检测缺欠,进一步算出其位置坐标。将该缺欠的位置坐标提供给后述的第二切断装置16的跳过切断。 
第一脱模膜贴合装置15在进行了第一缺欠检查后,经由第一粘合剂层F14将脱模膜H12贴合于第一光学膜F11。如图4所示,从脱模膜H12的辊状卷料151将脱模膜H12卷出,由一个或多个辊对152将脱模膜H12和第一光学膜F11夹持并利用该辊对152使规定的压力起作用而贴合。辊对152的旋转速度、压力控制、输送控制由控制装置1进行控制。 
第一切断装置16在将脱模膜H12贴合后,不切断该脱模膜H12,而将第一光学膜F11、表面保护膜15、第一粘合剂层F14、粘合剂层F15切断为规定尺寸。第一切断装置16例如为激光装置。基于由第一缺欠检查处理检测出的缺欠的位置坐标,第一切断装置16按照避开缺欠部的方式切断为规定尺寸。即,包含缺欠部分的切断品作为次品在后工序通过第一排除装置19被排除。或者,第一切断装置16也可以无视缺欠的存在而连续地切断为规定的尺寸。该情况下,能够按照在后述的贴合处理中将该部分不贴合地除去的方式构成。该情况下的控制也利用控制装置1的功能。 
另外,第一切断装置16配置有将第一片状制品F1从背面吸附保持的保持台,且在第一片状制品F1的上方具备激光装置。按照使激光沿第一片状制品F1的宽度方向扫描的方式进行水平移动,残留最下部的脱模膜H12而将第一光学膜F11、第一粘接剂层F14、表面保护膜F13、粘接剂层F15沿其输送方向以规定间距切断(以下适宜称作“半切断”)。另外,就该激光装置而言,优选以从第一片状制品F1的宽度方向夹持的方式朝向切断部位吹付温风的空气喷嘴、与通过该温风输送的切断部位所产生的气体(烟)得以集烟的集烟通道在对置的状态下被一体构成。在由保持台吸附第一片状制品F1的情况下,以不停止其下游侧和上游侧的第一片状制品F1的连续输送的方式,输送结构的蓄能装置A沿上下垂直方向移动。该动作也是通过控制装置1控制的。 
本发明的制造系统具备第一贴合装置18(M3),该第一贴合装置18(M3)在从光学显示单元的供给装置M1供给的光学显示单元W的一表面贴合从第一光学膜的供给装置M2供给的第一光学膜F11。本实施方式 中表示如下例子,即,第一贴合装置18(M3)如图5所示,由压辊181、导引辊182构成,且还具备第一剥离装置17、第一排除装置19。该第一排除装置19与第一切断装置16一起构成将光学膜的具有缺欠的部分切断排除的缺欠部分的排除机构,这样的排除机构也可以省略。 
第一贴合装置18在上述切断处理后将由第一剥离装置17剥离了脱模膜H12后的第一片状制品F1(第一光学膜F11)经由第一粘合剂层F14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W。该第一片状制品F1的输送路径是光学显示单元W的输送路径的上方。 
如图5所示,在贴合时,通过压辊181、导引辊182,将第一光学膜F11压接于光学显示单元W面并将其贴合。压辊181、导引辊182的按压压力、驱动动作通过控制装置1进行控制。 
作为第一剥离装置17的剥离机构171,按照下述方式构成,即,具有前端尖锐的刀缘部,并由该刀缘部将脱模膜H12卷起并反转输送,而使脱模膜H12剥离,并将剥离了脱模膜H12后的第一片状制品F1(第一光学膜F11)输送到光学显示单元W面上。被剥离的脱模膜H12被卷绕在辊172。辊172的卷绕控制通过控制装置1进行控制。 
即,本发明第一光学膜的供给装置M2具有下述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将在光学膜上隔着粘合剂层所形成的脱模膜作为输送介质,将第一光学膜F11向第一贴合装置M3供给。 
贴合机构由压辊181和与其相对置配置的导引辊182构成。导引辊182由通过电动机旋转驱动的橡胶辊构成,且配置得可升降。另外,在其正上方以可升降的方式配置有由通过电动机旋转驱动的金属辊构成的压辊181。在将光学显示单元W送入至贴合位置时,压辊181上升至比其上表面还高的位置而隔开辊间隔。另外,导引辊182及压辊181均可以是橡胶辊也可以是金属棍。光学显示单元W如上述利用各种清洗装置进行清洗,通过输送装置R进行输送。输送机构R的输送控制也通过控制装置1进行控制。 
对排除包含缺欠的第一片状制品F1的第一排出装置19进行说明。当包含缺欠的第一片状制品F1被输送至贴合位置时,导引辊182向垂直下方移动。接着,缠绕有粘合带191的辊192向导引辊182的固定位置移动。 使压辊181向垂直下方移动,将包含缺欠的第一片状制品F1向粘合带191按压,而使第一片状制品F1贴付于粘合带191,且将粘合带与包含缺欠的第一片状制品F1一同由辊193卷绕。 
上述制造的光学显示单元W1被输送至下游侧、并贴合第二光学膜F21(第二片状制品F2)。下面,对同样的装置构成简单地进行其说明。 
本发明的制造系统具备将贴合第一光学膜F11后的光学显示单元W输送并供给的输送供给装置M4,但优选的是该输送供给装置M4具有旋转机构20,该旋转机构20使由第一贴合装置18贴合后的光学显示单元W沿第二贴合装置28的贴合方向旋转。 
例如,在使第二光学膜F21与第一光学膜F11在为90°的关系(交叉偏振的关系)下贴合的情况,通过输送机构R的输送方向切换机构(旋转机构20)使光学显示单元W旋转90°,之后贴合第二光学膜F21。在以下说明的第二片状制品F2的贴合方法中,按照在使第二片状制品F2反转的状态下(脱模膜成为上面)进行各工序处理,并使第二光学膜F21从光学显示单元W的下侧贴合的方式构成。 
本发明的制造系统具备第二光学膜的供给装置M5,该供给装置M5从卷绕了具有第二光学膜F21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抽出带状片状新制品F2,并在切断为规定的长度后进行供给。本实施方式中表示如下例子,即,第二光学膜的供给装置M5如图6所示具备第二输送装置22、第二检查前剥离装置23、第二缺欠检查装置24、第二脱模膜贴合装置25、及第二切断装置26。本发明中,由于具备第二检查前剥离装置23、第二缺欠检查装置24、第二脱模膜贴合装置25,从而第二光学膜的检查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但是这些装置也可以省略。 
本发明中,第二光学膜的供给装置M5按照与光学显示单元W的长边和短边相对应、使与短边对应的宽度的光学膜以与长边对应的长度切断的方式构成,或者按照使与长边对应的宽度的光学膜以与短边对应的长度切断的方式构成。本实施方式表示如下例子,即,第二光学膜的供给装置M5按照使与光学显示单元W的长边对应的宽度的光学膜F21以与短边对应的长度切断的方式构成。 
如图6所示,长条的第二片状制品F2的第二辊状卷料被设置于按照 自由旋转或以一定的旋转速度旋转的方式与电动机等连动的辊架台装置。通过控制装置1设定旋转速度,并进行驱动控制。 
第二输送装置22是将第二片状制品F2向下游侧输送的输送机构。第二输送装置22通过控制装置1进行控制。 
第二检查前剥离装置23是从所输送来的第二片状制品F2将脱模膜H21剥离、并由辊232卷绕的装置。向辊232的卷绕速度由控制装置1控制。剥离机构231构成为,具有前端尖锐的刀缘部,由该刀缘部将脱模膜H21卷起并反转输送,而使脱模膜H21剥离,并且在输送方向上输送剥离了脱模膜H21后的第二片状制品F2。 
第二缺欠检查装置24在脱模膜H21剥离后进行缺欠检查。第二缺欠检查装置24对CCD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解析并检测缺欠,进一步算出其位置坐标。将该缺欠的位置坐标提供给基于后述的第二切断装置26的跳过切断。 
本发明的制造系统具备第二贴合装置28(M6),该第二贴合装置28(M6)在从输送供给装置M4供给的光学显示单元W的另一表面贴合从第二光学膜的供给装置M5供给的第二光学膜F21。本实施方式表示如下例子,即,第二贴合装置28(M6)如图7所示由压辊281、导引辊282构成,并且还具备第二剥离装置27、第二排除装置29。该第二排除装置29与第二切断装置26一起构成将光学膜的具有缺欠的部分切断排除的缺欠部分的排除机构,这样的排除机构也可以省略。 
第二脱模膜贴合装置25在第二缺欠检查后,将脱模膜H22经由第二粘合剂层F24贴合于第二光学膜F21。如图6所示,从脱模膜H22的辊状卷料251将脱模膜H22卷出,由一个或多个辊对252将脱模膜H22和第二光学膜F21夹持并利用该辊对252使规定的压力起作用而贴合。辊对252的旋转速度、压力控制、输送控制由控制装置1进行控制。 
第二切断装置26在将脱模膜H22贴合后,不切断该脱模膜H22,而将第二光学膜F21、表面保护膜25、第二粘合剂层F24、粘合剂层F25切断为规定尺寸。第二切断装置26例如为激光装置。基于由第二缺欠检查处理检测出的缺欠的位置坐标,第二切断装置26按照避开缺欠部的方式切断为规定尺寸。即,包含缺欠部分的切断品作为次品在后工序通过第二 排除装置29被排除。或者,第二切断装置26也可以无视缺欠的存在而连续地切断为规定的尺寸。在该情况下,能够按照在后述的贴合处理中将该部分不贴合地除去的方式构成。该情况下的控制也利用控制装置1的功能。 
另外,第二切断装置26配置有将第二片状制品F2从背面吸附保持的保持台,且在第二片状制品F2的上方具备激光装置。按照使激光沿第二片状制品F2的宽度方向扫描的方式进行水平移动,残留最下部的脱模膜H22而将第二光学膜F21、第二粘接剂层F24、表面保护膜F23、粘接剂层F25沿其输送方向以规定间距切断。在由保持台吸附第二片状制品F2的情况下,以不停止其下游侧和上游侧的第二片状制品F2的连续输送的方式,输送结构的蓄能装置A沿上下垂直方向移动。该动作也是通过控制装置1控制的。 
另外,第二贴合装置28在切断处理后将由第二剥离装置27剥离了脱模膜H22后的第二片状制品F2(第二光学膜F21)经由第二粘合剂层F24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W。如图7所示,在贴合时,由压辊281、导引辊282将第二光学膜F21压接并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W面。压辊281、导引辊282的按压压力、驱动动作通过控制装置1进行控制。 
第二剥离装置27的剥离机构271构成为,具有前端尖锐的刀缘部,并由该刀缘部将脱模膜H22卷起并反转输送,而使脱模膜H22剥离,并将剥离了脱模膜H22后的第二片状制品F2(第二光学膜F22)输送到光学显示单元W的面上。被剥离的脱模膜H22被卷绕在辊272上。辊272的卷绕控制通过控制装置1进行控制。 
即,本发明第二光学膜的供给装置M5具有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将在光学膜上隔着粘合剂层所形成的脱模膜作为输送介质,将第二光学膜F21向第二贴合装置M6供给。 
贴合机构由压辊281和与其相对配置的导引辊282构成。导引辊282由通过电动机旋转驱动的橡胶辊构成,且配备得可升降。另外,在其正下方以可升降的方式配备有由通过电动机旋转驱动的金属辊构成的压辊281。在将光学显示单元W送入至贴合位置时,压辊281移动至下方位置而隔开辊间隔。另外,导引辊282及压辊281均可以是橡胶辊也可以是金属棍。 
对排除包含缺欠的第二片状制品F2的第二排出装置29进行说明。将包含缺欠的第二片状制品F2输送至贴合位置时,导引辊282向垂直上方移动。接着,缠绕有粘合带291的辊292向导引辊282的固位置移动。使压辊281向垂直上方移动,将包含缺欠的第二片状制品F2向粘合带291按压,而使第二片状制品F2贴付于粘合带291,且将粘合带与包含缺欠的第二片状制品F2一起被辊193卷绕。 
将贴合有第一、第二片状制品的光学显示单元W12向检查装置30输送。检查装置30对输送来的光学显示单元W的两面实施检查。光源通过半透明反射镜向光学显示单元W的上表面垂直照射,其反射光像由CCD摄像头摄像而作为图像数据。光源及CCD摄像头执行其相反面的检查。另外,光源以规定的角度照射光学显示单元W12表面,其反射光像由CCD摄像头进行摄像而作为图像数据。光源及CCD摄像头执行其相反面的检查。从这些图像数据对缺欠进行图像处理解析,并进行合格品判断。 
各装置的动作定时例如以在规定的位置配置传感器进行检测的方法算出,另外,由旋转编码器等将输送装置及输送装置R的旋转部件检出并算出。控制装置1可以借助由软件程序和CPU、存储器等硬件资源的协同学作用来得以实现,该情况下的程序软件、处理顺序、各种设定等预先被存储器存储。另外,能够以专用电路及固件等构成。 
本发明的光学膜可优选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PDP等的图像显示装置(相当于光学显示装置)的形成。 
本发明的光学膜可优选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各种装置的形成等。液晶显示装置的形成能够按照现有技术进行。即,液晶显示装置一般通过将液晶单元(相当于光学显示单元)和光学膜、及根据需要的照明系统等的构成零件适当地组装并装设驱动电路等方法形成,但是在本发明中,除了使用本发明的光学膜外,其它都没有特别的限制,能够遵循现有技术。即使关于液晶单元,也能够使用例如TN型及STN型,π型等任意类型的液晶单元。 
可形成在液晶单元的一侧或两侧配置有光学膜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在照明系统使用背光灯或反射板的显示装置等的适宜的液晶显示装置。该情况下,本发明的光学薄膜可以设置于液晶单元的单侧或两侧。在两侧设置 光学薄膜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与上述相同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是不同的液晶显示装置。另外,形成液晶显示装置时,例如能够将扩散板、防眩光层、防反射膜、保护板、棱镜阵列、透镜阵列板、光扩散板、背光灯等适当的零件在适当的位置配置一层或两层以上。 
本发明的光学膜可以优选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各种装置的形成等。液晶显示装置可以形成为将本发明的光学膜配置于液晶单元的单侧或两侧而形成的透过型、反射型、或透过和反射两用型的具有现有的适当构造的装置。因此,形成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单元是任意的,可以是使用例如以薄膜晶体管型为代表的有源矩阵驱动型等适当种类的液晶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 
另外,在液晶单元的两侧设置偏振片及光学部件的情况下,它们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此外,形成液晶显示装置时,例如可以将棱镜阵列板、透镜阵列板、光散射板或背光灯等适当的部件在适当的位置配置一层或两层以上。 
(制造系统的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使用的制造系统的各装置的配置可以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按照下述方式配置,即,将光学显示单元W的供给装置M1、第一光学膜F11的供给装置M2、第一贴合装置M3配置成直线状,并且将第二光学膜F21的供给装置M5和第二贴合装置M6与所述直线平行地配置,并在第一贴合装置M3和第二贴合装置M6之间设置输送供给装置M4。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没有设置光学显示单元W的旋转机构的情况下,第一光学膜F11的供给装置M2和第一贴合装置M3相对于第二光学膜F21的供给装置M5和第二贴合装置M6被垂直地配置。 

Claims (8)

1.一种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该光学显示装置在光学显示单元贴合了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光学膜,其中,该制造系统具备:
第一切断贴合装置,其使用卷绕了具有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短边对应的宽度的第一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按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长边对应的长度将第一光学膜切断后、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的一表面;
第二切断贴合装置,其使用卷绕了具有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长边对应的宽度的第二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按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短边对应的长度将第二光学膜切断后、贴合于光学显示单元的另一表面;
旋转机构,其使由所述第一切断贴合装置贴合后的光学显示单元向所述第二切断贴合装置的贴合方向旋转;或者使由所述第二切断贴合装置贴合后的光学显示单元向所述第一切断贴合装置的贴合方向旋转,
所供给的所述第一光学膜的生产线方向与所供给的所述第二光学膜的生产线方向平行,
卷绕了具有所述第一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上的所述第一光学膜的光学各向异性和卷绕了具有所述第二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上的所述第二光学膜的光学各向异性为相同方向,并且,在所述光学显示单元上贴合了所述第一光学膜和所述第二光学膜后的状态下,被贴合的所述第一光学膜的光学各向异性和被贴合的所述第二光学膜的光学各向异性为不同方向。
2.一种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该光学显示装置在光学显示单元贴合有包含偏振板的光学膜,其中,该制造系统具备:
光学显示单元供给装置,供给光学显示单元;
第一光学膜供给装置,从卷绕了具有第一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将带状片状制品拉出、以规定的长度切断后进行供给;
第一贴合装置,在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供给装置供给的光学显示单元的一表面贴合从所述第一光学膜供给装置供给的第一光学膜;
输送供给装置,将第一光学膜贴合后的光学显示单元输送并供给;
第二光学膜供给装置,从卷绕了具有第二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将带状片状制品拉出、以规定的长度切断后进行供给;
第二贴合装置,在从所述输送供给装置供给的光学显示单元的另一表面贴合从所述第二光学膜供给装置供给的第二光学膜;
旋转机构,其使由所述第一贴合装置贴合后的光学显示单元向所述第二贴合装置的贴合方向旋转,
所供给的所述第一光学膜的生产线方向与所供给的所述第二光学膜的生产线方向平行,
卷绕了具有所述第一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上的所述第一光学膜的偏振板的吸收轴和卷绕了具有所述第二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上的所述第二光学膜的偏振板的吸收轴为相同方向,并且,在所述光学显示单元上贴合了所述第一光学膜和所述第二光学膜后的状态下,被贴合的所述第一光学膜的偏振板的吸收轴和被贴合的所述第二光学膜的偏振板的吸收轴为不同方向,
所述第一光学膜供给装置及所述第二光学膜供给装置按照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长边和短边相对应的方式,一个供给装置使与短边对应的宽度的光学膜以与长边对应的长度切断,另一个供给装置使与长边对应的宽度的光学膜以与短边对应的长度切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光学膜供给装置及所述第二光学膜供给装置具有:将光学膜的具有缺欠的部分切断排除的缺欠部分排除机构。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光学膜供给装置及所述第二光学膜供给装置具有输送机构,该输送机构将在光学膜隔着粘接剂层所形成的脱模膜作为输送介质,向第一贴合装置及第二贴合装置分别供给第一光学膜及第二光学膜。
5.一种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光学显示装置在光学显示单元贴合了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光学膜,其中,该制造方法具备:
第一切断贴合工序,其使用卷绕了具有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短边对应的宽度的第一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按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长边对应的长度切断后,将第一光学膜贴合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一表面;
第二切断贴合工序,其使用卷绕了具有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长边对应的宽度的第二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按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短边对应的长度切断后,将第二光学膜贴合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另一表面;
旋转工序,其使由所述第一切断贴合工序贴合后的光学显示单元向所述第二切断贴合工序的贴合方向旋转;或者使由所述第二切断贴合工序贴合后的光学显示单元向所述第一切断贴合工序的贴合方向旋转,
所供给的所述第一光学膜的生产线方向与所供给的所述第二光学膜的生产线方向平行,
卷绕了具有所述第一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上的所述第一光学膜的光学各向异性和卷绕了具有所述第二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上的所述第二光学膜的光学各向异性为相同方向,并且,在所述光学显示单元上贴合了所述第一光学膜和所述第二光学膜后的状态下,被贴合的所述第一光学膜的光学各向异性和被贴合的所述第二光学膜的光学各向异性为不同方向。
6.一种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光学显示装置在光学显示单元贴合有包含偏振板的光学膜,其中,该制造方法具备:
第一切断贴合工序,其从卷绕了具有第一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将带状片状制品拉出、以规定的长度切断后,一边供给一边将第一光学膜贴合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一表面;
第二切断贴合工序,其从卷绕了具有第二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将带状片状制品拉出、以规定的长度切断后,一边供给一边将第二光学膜贴合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另一表面;
旋转工序,其使由所述第一切断贴合工序贴合后的光学显示单元向所述第二切断贴合工序的贴合方向旋转,
所供给的所述第一光学膜的生产线方向与所供给的所述第二光学膜的生产线方向平行,
卷绕了具有所述第一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上的所述第一光学膜的偏振板的吸收轴和卷绕了具有所述第二光学膜的带状片状制品的辊上的所述第二光学膜的偏振板的吸收轴为相同方向,并且,在所述光学显示单元上贴合了所述第一光学膜和所述第二光学膜后的状态下,被贴合的所述第一光学膜的光学各向异性和被贴合的所述第二光学膜的光学各向异性为不同方向,
还包含下述工序,即,在供给所述第一光学膜及所述第二光学膜时,按照与所述光学显示单元的长边和短边对应的方式,在其一个供给时,将与短边对应的宽度的光学膜以与长边对应的长度切断,在其另一个供给时,将与长边对应的宽度的光学膜以与短边对应的长度切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包含:在供给所述第一光学膜及所述第二光学膜时,将光学膜的具有缺欠的部分切断排除的缺欠部分排除工序。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供给所述第一光学膜及所述第二光学膜时,将在光学膜隔着粘接剂层所形成的脱模膜作为输送介质,向第一切断贴合工序及第二切断贴合工序分别输送并供给第一光学膜及第二光学膜。
CN2010102276145A 2007-12-27 2008-12-04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 Active CN1019232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337547 2007-12-27
JP2007337547 2007-12-27
JP2008-107143 2008-04-16
JP2008107143A JP4307510B1 (ja) 2007-12-27 2008-04-16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製造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9254XA Division CN101809486B (zh) 2007-12-27 2008-12-04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23247A CN101923247A (zh) 2010-12-22
CN101923247B true CN101923247B (zh) 2013-05-08

Family

ID=408240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9254XA Active CN101809486B (zh) 2007-12-27 2008-12-04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
CN2010102276145A Active CN101923247B (zh) 2007-12-27 2008-12-04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9254XA Active CN101809486B (zh) 2007-12-27 2008-12-04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002010B2 (zh)
EP (6) EP2717087A1 (zh)
JP (1) JP4307510B1 (zh)
KR (3) KR100975501B1 (zh)
CN (2) CN101809486B (zh)
PL (3) PL2237084T3 (zh)
TW (3) TW200933236A (zh)
WO (1) WO20090843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66858B2 (en) 2007-12-27 2013-02-05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optical display device
WO2009128115A1 (ja) 2008-04-15 2009-10-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ロール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628488B1 (ja) * 2009-05-15 2011-02-0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製造方法
JP4669087B1 (ja) * 2009-05-15 2011-04-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製造方法
WO2010131677A1 (ja) * 2009-05-15 2010-11-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製造方法、並びに、ロール原反セ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10204B2 (ja) * 2009-08-31 2014-02-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貼付け方法および粘着テープ貼付け装置
JP4503691B1 (ja) 2009-10-13 2010-07-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層表示素子の連続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JP4503689B1 (ja) * 2009-10-13 2010-07-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の連続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JP5314618B2 (ja) * 2010-02-15 2013-10-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1197280A (ja) * 2010-03-18 2011-10-06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貼合装置及び貼合方法
KR101419619B1 (ko) * 2010-03-30 2014-07-15 수미토모 케미칼 컴퍼니 리미티드 기판 반송 기구 및 편광 필름의 접합 장치에서의 반전 기구
JP5170912B2 (ja) * 2010-03-30 2013-03-2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基板搬送機構、偏光フィルムの貼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
KR101877066B1 (ko) * 2010-04-12 2018-07-10 수미토모 케미칼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편광 필름의 접합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시스템
JP5523916B2 (ja) * 2010-04-23 2014-06-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の貼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
KR101108405B1 (ko) 2010-04-23 2012-01-30 수미토모 케미칼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편광필름의 접합장치 및 이것을 구비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의 제조시스템
JP2011257463A (ja) 2010-06-07 2011-12-22 Yodogawa Medec Co Ltd 偏光板貼付け装置及び該装置を用いた偏光板貼付け方法
JP4723045B1 (ja) 2010-06-24 2011-07-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システムおよび液晶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方法
WO2012014602A1 (ja) * 2010-07-29 2012-02-02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偏光板長尺ロール及び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
JP4657378B1 (ja) 2010-08-05 2011-03-2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ロール原反、並びに、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製造方法
WO2012035837A1 (ja) * 2010-09-17 2012-03-22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製造方法
JP4676026B1 (ja) 2010-09-17 2011-04-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製造方法
JP4723044B1 (ja) 2010-09-17 2011-07-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製造方法
JP4733227B1 (ja) 2010-09-30 2011-07-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製造方法
JP5197708B2 (ja) * 2010-10-13 2013-05-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の連続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の連続製造システム
JP4729647B1 (ja) * 2010-11-02 2011-07-2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システム
JP5243514B2 (ja) * 2010-11-12 2013-07-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461371B2 (ja) * 2010-11-25 2014-04-0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システム
JP5356449B2 (ja) 2011-04-28 2013-12-0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ナイフエッジおよびこれを含む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
JP5905761B2 (ja) 2011-05-20 2016-04-2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システム
JP5945143B2 (ja) 2011-05-20 2016-07-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ロールセット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ロールセットの製造方法。
JP5931527B2 (ja) 2011-05-20 2016-06-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システム
JP5695981B2 (ja) * 2011-06-08 2015-04-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システム
WO2013002187A1 (ja) * 2011-06-29 2013-01-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ナイフエッジおよびこれを含む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
JP4863332B2 (ja) * 2011-08-06 2012-01-2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の貼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
JP5763468B2 (ja) * 2011-08-09 2015-08-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システム
JP5087174B2 (ja) * 2012-01-23 2012-11-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および製造方法
CN104145299B (zh) 2012-03-12 2017-09-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显示零件的校准装置及光学显示零件的校准方法
US9625747B2 (en) 2012-03-30 2017-04-18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9522510B2 (en) 2012-04-09 2016-12-20 Tension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web output in an envelope processing apparatus
WO2013165013A1 (ja) * 2012-05-02 2013-11-0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及び生産方法
JP5804399B2 (ja) * 2012-08-08 2015-11-0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方法および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
KR101932562B1 (ko) * 2012-09-18 2018-12-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필름 부착장치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필름 부착방법
JP6065310B2 (ja) * 2012-10-16 2017-01-2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生産システムおよび搬送方法
KR101960941B1 (ko) * 2012-10-25 2019-03-2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의 모따기 장치 및 방법
JP5744819B2 (ja) * 2012-11-09 2015-07-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システム
JP6179886B2 (ja) * 2013-04-09 2017-08-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欠陥検査装置、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及び光学シートの製造システム
JP6223439B2 (ja) * 2013-05-17 2017-11-0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
JP5708962B1 (ja) * 2013-05-17 2015-04-3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剥離装置及び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
JP2014234999A (ja) * 2013-05-30 2014-12-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欠陥検査装置及び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
JP5943354B2 (ja) * 2013-07-23 2016-07-0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
JP6178661B2 (ja) * 2013-08-08 2017-08-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
JP6178660B2 (ja) * 2013-08-08 2017-08-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
KR102182888B1 (ko) * 2013-10-11 2020-11-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편광 필름 절단용 나이프 및 이를 이용한 편광판 제조 방법
KR101674252B1 (ko) * 2014-04-21 2016-11-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필름 라미네이팅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유닛 제조방법
JP6479589B2 (ja) * 2015-06-22 2019-03-06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505877B1 (ja) * 2018-01-04 2019-04-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切目を有する長尺の光学フィルムを搬送する搬送装置、並びに、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システム
KR102164778B1 (ko) * 2018-03-23 2020-10-1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디스플레이 유닛 제조 시스템
TWI784150B (zh) * 2018-03-28 2022-11-21 大陸商杉金光電(蘇州)有限公司 偏光板以及顯示器裝置
KR102224043B1 (ko) * 2018-07-09 2021-03-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광학 표시소자 제조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2072813B1 (ko) * 2018-10-18 2020-02-03 박호석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글라스의 테이프 부착장치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0890A (zh) * 2002-06-28 2004-01-28 ��ʿ��Ƭ��ʽ���� 偏振片粘合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84450A (en) * 1923-03-13 1926-05-11 John E Hager Process of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composite sheets
US3985599A (en) 1971-10-06 1976-10-12 Pierre Lepoutre Slit film
JPS5752017A (en) * 1980-08-08 1982-03-27 Sharp Corp Tacky-polarizing-plate defective removing device automatic tacky-polarizing-plate sticking machine
JPS6214810A (ja) 1985-07-12 1987-01-23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家具
DE69124911T2 (de) 1990-10-24 1997-06-19 Nitto Denko Corp Doppelbrechender Film,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verzögernder Film, elliptischer Polarisator und Flüssigkristallanzeigevorrichtung
JP3666820B2 (ja) 1994-09-19 2005-06-29 株式会社大久保製作所 偏光板の貼り付け装置
JPH11231129A (ja) * 1997-11-17 1999-08-27 Sumitomo Chem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中間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光学フィルム積層チップの製造方法
TW520452B (en) * 1997-11-17 2003-02-11 Sumitomo Chemical Co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stacked optical film and intermediate body of stacked optical film thereof
JP4671081B2 (ja) * 2000-10-02 2011-04-13 株式会社片岡機械製作所 帯状シート分割用スリッター
US7202923B2 (en) 2001-11-27 2007-04-1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polarizer with inclined edge portion
US20040095526A1 (en) 2001-11-27 2004-05-20 Koji Yamabuchi Liquid crystal panel,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polarizing plate stamping device
JP2003161935A (ja) 2001-11-27 2003-06-06 Sharp Corp 偏光板貼付装置
US6991695B2 (en) * 2002-05-21 2006-01-3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for subdividing multilayer optical film cleanly and rapidly
JP2005037417A (ja) * 2002-06-28 2005-02-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偏光板貼合方法及び装置
JP2004144908A (ja) * 2002-10-23 2004-05-20 Yodogawa Medekku Kk 偏光板貼付装置
KR100875465B1 (ko) * 2002-12-10 2008-1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편광판 부착 설비
US7236217B2 (en) * 2003-01-16 2007-06-2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ackage of optical films with zero-gap bond outside viewing area
JP2004250213A (ja) * 2003-02-21 2004-09-09 Sumitomo Chem Co Ltd ロールフィルムの貼合せ方法
JP4081389B2 (ja) 2003-02-28 2008-04-2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シート貼合せ方法
JP2005062165A (ja) * 2003-07-28 2005-03-10 Nitto Denko Corp シート状製品の検査方法、検査システム、シート状製品、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5114624A (ja) * 2003-10-09 2005-04-28 Nitto Denko Corp シート状製品の検査方法及びシート状製品の検査システム及びシート状製品及び枚葉物
EP1714173B1 (en) * 2004-02-13 2010-06-02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light guide
JP2006091836A (ja) 2004-08-26 2006-04-06 Nitto Denko Corp 位相差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該位相差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光学フィルム、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511918A (ja) * 2004-08-27 2008-04-17 センサーマティック・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Rfidデータを部分的に予備書き込みすることを含むシステムと方法
JP2006195424A (ja) * 2004-12-14 2006-07-27 Nitto Denko Corp 楕円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楕円偏光板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KR20070008534A (ko) * 2004-12-14 2007-01-17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타원 편광판, 그 제조방법, 및 타원 편광판을 사용한 화상표시 장치
JP4775948B2 (ja) * 2005-11-17 2011-09-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807574B2 (ja) * 2006-04-19 2011-11-0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122641A (ja) 2007-10-25 2009-06-04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光学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0890A (zh) * 2002-06-28 2004-01-28 ��ʿ��Ƭ��ʽ���� 偏振片粘合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144908A 2004.05.20
JP特开平11-231129A 1999.08.2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3236A (en) 2009-08-01
EP2216674A1 (en) 2010-08-11
CN101809486B (zh) 2011-11-30
PL2237084T3 (pl) 2015-08-31
PL2237083T3 (pl) 2014-10-31
EP2216674B1 (en) 2014-07-16
EP2717088A1 (en) 2014-04-09
US8002010B2 (en) 2011-08-23
US20100282406A1 (en) 2010-11-11
EP2237084A3 (en) 2011-09-28
EP2717089A1 (en) 2014-04-09
WO2009084370A1 (ja) 2009-07-09
TW201030409A (en) 2010-08-16
EP2237083A2 (en) 2010-10-06
KR20100087697A (ko) 2010-08-05
EP2717087A1 (en) 2014-04-09
EP2237084B1 (en) 2015-04-01
JP4307510B1 (ja) 2009-08-05
TW201329562A (zh) 2013-07-16
KR101581968B1 (ko) 2015-12-31
KR20100044928A (ko) 2010-04-30
EP2237083A3 (en) 2011-09-28
TWI497155B (zh) 2015-08-21
KR101042269B1 (ko) 2011-06-17
TWI333092B (zh) 2010-11-11
EP2216674A4 (en) 2011-09-28
CN101923247A (zh) 2010-12-22
EP2237084A2 (en) 2010-10-06
KR20100087696A (ko) 2010-08-05
JP2009175653A (ja) 2009-08-06
EP2237083B1 (en) 2014-05-07
KR100975501B1 (ko) 2010-08-11
PL2216674T3 (pl) 2014-12-31
TWI444702B (zh) 2014-07-11
CN101809486A (zh) 201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23247B (zh)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
CN101823645B (zh)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
CN101559889B (zh) 辊状卷料组及辊状卷料的制造方法
CN102289099B (zh)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2929009B (zh)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
CN102848588B (zh) 光学显示单元的制造系统及输送机构
CN102067023B (zh)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以及制造方法
CN102902005B (zh) 辊状卷料组件、辊状卷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65605B (zh) 光学显示装置制造系统及光学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CN102445784A (zh) 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系统及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