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18148A - 糊料涂敷装置以及糊料涂敷方法 - Google Patents

糊料涂敷装置以及糊料涂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18148A
CN101918148A CN2009801025643A CN200980102564A CN101918148A CN 101918148 A CN101918148 A CN 101918148A CN 2009801025643 A CN2009801025643 A CN 2009801025643A CN 200980102564 A CN200980102564 A CN 200980102564A CN 101918148 A CN101918148 A CN 1019181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aser
thickener
support component
applicator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025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下田法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baura Mecha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ibaura Engineering 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baura Engineering 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baura Engineering Work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181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181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08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eparate articles
    • B05C5/021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eparate articles only at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articles
    • B05C5/0216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eparate articles only at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articles by relative movement of article and outlet according to a predetermined pa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LC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糊料涂敷装置及糊料涂敷方法。在糊料涂敷装置(1)中具备:在涂敷对象物(K)上涂敷糊料的涂敷头(3A);支撑涂敷头(3A)的支撑部件(5A);使支撑部件(5A)沿着涂敷对象物(K)的表面移动的移动机构(6A、6B);由用激光测定在支撑部件(A)的移动方向上的至支撑部件(5A)的分离距离的激光测距仪(7A);以及基于测定的分离距离控制涂敷头(3A)及移动机构(6A、6B)以便在涂敷对象物(K)上描绘糊料图形的控制部(10)。

Description

糊料涂敷装置以及糊料涂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涂敷对象物上涂敷糊料的糊料涂敷装置以及糊料涂敷方法。
背景技术
糊料涂敷装置用于制造液晶显示面板等各种装置而使用。该糊料涂敷装置具备对涂敷对象物涂敷糊料的涂敷头,使该涂敷头一边移动一边涂敷糊料,在涂敷对象物上形成规定的糊料图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特别是,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中,为了贴合两张基板,糊料涂敷装置对作为涂敷对象物的基板包围液晶显示板的显示区域地涂敷密封剂等具有密封性及粘接性的糊料。
这种糊料涂敷装置构成为,支撑涂敷头的支柱或沿该支柱可移动的涂敷头由使用了滚珠螺杆的移动机构或使用了直线电动机的移动机构分别进行移动。此时,支柱或涂敷头的位置控制使用直线尺来进行。作为该直线尺,为了避免热引起的变形,所以可以使用热膨胀系数小的玻璃刻度尺。然而,伴随着近年来基板的大型化,动作行程(移动范围)变长,直线尺也变得长大,由于很难将作为该直线尺的玻璃刻度尺高精度地大型化,因此作为直线尺使用不锈钢等金属制的直线尺。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46452号公报。
然而,由于金属制直线尺因周围环境(气温等)的变化而膨胀或收缩地变形,因此直线尺的刻度间隔发生变化,产生位置检测误差而导致涂敷精度下降。尤其是,滚珠螺杆或直线电动机随着糊料涂敷装置的运转逐渐发热,该热向周围扩展并传递到直线尺,直线尺进行线膨胀,因此直线尺的刻度间隔扩展导致发生位置检测误差。另外,伴随着近年来基板的大型化,动作行程(移动范围)变长,直线检测尺也变得长大,从而由于刻度间隔因直线尺的热膨胀而扩展引起的累积误差也变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涂敷精度因周围环境的变化而降低的糊料涂敷装置及糊料涂敷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特征是,在涂敷装置中具备:在涂敷对象物上涂敷糊料的涂敷头;支撑涂敷头的支撑部件;使支撑部件沿着涂敷对象物的表面移动的移动机构;设置在支撑部件上的反射部;朝向反射部在支撑部件的移动方向射出激光并接受由反射部件反射后的激光即反射光,测定与反射部的分离距离的激光部;以及基于由激光部测定的分离距离,控制涂敷头及移动机构以便在涂敷对象物上描绘糊料图形的控制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二特征是,在涂敷装置中具备:在涂敷对象物上涂敷糊料的涂敷头;支撑涂敷头的支撑部件;使支撑部件沿着涂敷对象物的表面移动的移动机构;具有沿着支撑部件的移动方向高度逐渐变化的倾斜面的反射部;设置在支撑部件上且朝向倾斜面射出激光并接受由倾斜面反射后的激光即反射光,测定与反射部的分离距离的激光部;以及基于由激光部测定的分离距离,控制涂敷头及移动机构以便在涂敷对象物上描绘糊料图形的控制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三特征是,在涂敷装置中具备:在涂敷对象物上涂敷糊料的涂敷头;支撑涂敷头的支撑部件;使涂敷头沿着支撑部件移动的移动机构;设置在涂敷头上的反射部;朝向反射部在涂敷头的移动方向射出激光,并接受由反射部件反射后的激光即反射光,测定与反射部的分离距离的激光部;以及基于由激光部测定的分离距离,控制涂敷头及移动机构以便在涂敷对象物上描绘糊料图形的控制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四特征是,在涂敷装置中具备:在涂敷对象物上涂敷糊料的涂敷头;支撑涂敷头的支撑部件;使涂敷头沿着支撑部件移动的移动机构;设置在支撑部件上且具有沿着涂敷头的移动方向高度逐渐变化的倾斜面的反射部;与涂敷头连接且朝向倾斜面射出激光并接受由倾斜面反射后的激光即反射光,测定与反射部的分离距离的激光部;以及基于由激光部测定的分离距离,控制涂敷头及移动机构以便在涂敷对象物上描绘糊料图形的控制部。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五特征是,在糊料涂敷方法中使用糊料涂敷装置,该糊料涂敷装置具备:在涂敷对象物上涂敷糊料的涂敷头;支撑涂敷头的支撑部件;使支撑部件沿着涂敷对象物的表面移动的移动机构;设置在支撑部件上的反射部;以及朝向反射部在支撑部件的移动方向射出激光的激光部,该涂敷方法具有如下工序:由激光部向反射部照射激光并接受由反射部反射后的激光即反射光,测定与反射部的分离距离的工序;以及基于测定的分离距离控制涂敷头及移动机构,在涂敷对象物上描绘糊料图形的工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六特征是,在糊料涂敷方法中使用糊料涂敷装置,该糊料涂敷装置具备:在涂敷对象物上涂敷糊料的涂敷头;支撑涂敷头的支撑部件;使支撑部件沿着涂敷对象物的表面移动的移动机构;具有沿着支撑部件的移动方向高度逐渐变化的倾斜面的反射部;以及设置在支撑部件上且朝向倾斜面射出激光的激光部,该涂敷方法具有如下工序:由激光部向倾斜面照射激光并接受由倾斜面反射后的激光即反射光,测定与反射部的分离距离的工序;以及基于测定的分离距离控制涂敷头及移动机构,在涂敷对象物上描绘糊料图形的工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七特征是,在糊料涂敷方法中使用糊料涂敷装置,该糊料涂敷装置具备:在涂敷对象物上涂敷糊料的涂敷头;支撑涂敷头的支撑部件;使涂敷头沿着支撑部件移动的移动机构;设置在涂敷头上的反射部;朝向反射部在涂敷头的移动方向射出激光的激光部,该糊料涂敷方法具有如下工序:由激光部向反射部照射激光并接受由反射部反射后的激光即反射光,测定与反射部的分离距离的工序;以及基于测定的分离距离控制涂敷头及移动机构,在涂敷对象物上描绘糊料图形的工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八特征是,在糊料涂敷方法中使用糊料涂敷装置,该糊料涂敷装置具备:在涂敷对象物上涂敷糊料的涂敷头;支撑涂敷头的支撑部件;使涂敷头沿着支撑部件移动的移动机构;设置在支撑部件上且具有沿着涂敷头的移动方向高度逐渐变化的倾斜面的反射部;以及与涂敷头连接且朝向倾斜面射出激光的激光部,该糊料涂敷方法具有如下工序:由激光部向倾斜面照射激光并接受由倾斜面反射后的激光即反射光,测定与反射部的分离距离的工序;以及基于测定的分离距离控制涂敷头及移动机构,在涂敷对象物上描绘糊料图形的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糊料涂敷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用于说明环境(气温、湿度、气压)和修正值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糊料涂敷装置的一部分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糊料涂敷装置的一部分的变形例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糊料涂敷装置的一部分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糊料涂敷装置的一部分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糊料涂敷装置的一部分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糊料涂敷装置的一部分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以及图2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糊料涂敷装置1具备:以水平状态(图1中沿着X轴方向和与之正交的Y轴方向的状态)放置作为涂敷对象物的基板K的基板载置台2;将密封剂等具有密封性及粘接性的糊料分别涂敷在该基板载置台2上的多个涂敷头3A~3D;在X轴方向(图1中)可移动地支撑各涂敷头3A~3D并使其沿X轴方向移动的X轴移动机构4A及X轴移动机构4B;分别通过这些X轴移动机构4A及X轴移动机构4B支撑各涂敷头3A~3D的支撑部件5A及支撑部件5B;在Y轴方向(图1中)可移动地支撑这些支撑部件5A及支撑部件5B并使其沿Y轴方向移动的Y轴移动机构6A及Y轴移动机构6B;测定在支撑部件5A的移动方向即Y轴方向上的至支撑部件5A的分离距离的激光测距仪7A;测定在支撑部件5B的移动方向即Y轴方向上的至支撑部件5B的分离距离的激光测距仪7B;检测气温、湿度及气压的环境检测器8;支撑基板载置台2、Y轴移动机构6A及Y轴移动机构6B等的台架9;以及控制各部分的控制部10。
基板载置台2是固定设于台架9上面的放置台。该基板载置台2具备吸附基板K的吸附机构(未图示),通过该吸附机构将基板K固定并保持在上面的放置面上。而且,作为吸附机构,使用例如空气吸附机构等。在这样的基板载置台2的放置面上放置玻璃基板等基板K。
各涂敷头3A~3D分别具有容纳糊料的注射器等容纳筒3a、和与该容纳筒3a连通并排出糊料的喷嘴3b。这些涂敷头3A~3D通过气体供给管等分别与气体供给部(均未图示)连接。各涂敷头3A~3D利用向容纳筒3a内供给的气体将其内部的糊料分别从喷嘴3b排出。
这种涂敷头3A~3D通过YZ轴移动机构3c分别设置在X轴移动机构4A及X轴移动机构4B上。该YZ轴移动机构3c是支撑一个涂敷头3A~3B并使其在Y轴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并且是在与水平面正交的Z轴方向(图1中)上即、使涂敷头3A~3D相对于基板载置台2向接近或分离的接近分离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而且,作为YZ轴移动机构3c使用例如使用了滚珠螺杆的进给丝杠机构等。
X轴移动机构4A设于支撑部件5A的前面,X轴移动机构4B设于支撑部件5B的前面。X轴移动机构4A沿X轴方向可移动地支撑两个涂敷头3A、3B,是使这些涂敷头3A、3B在X轴方向即沿着支撑部件5A个别地移动的移动机构。同样,X轴移动机构4B也沿X轴方向可移动地支撑两个涂敷头3C、3D,是使这些涂敷头3C、3D在X轴方向即沿着支撑部件5B个别地移动的移动机构。再有,作为X轴移动机构4A及X轴移动机构4B例如使用使用了直线电动机的直线电动机机构或使用了滚珠螺杆的进给丝杠机构等。这种X轴移动机构4A及X轴移动机构4B作为分别使各涂敷头3A~3D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起作用。在此,关于支撑部件5A、5B,将彼此相对的面作为前面,将背离的面作为背面。
支撑部件5A是通过X轴移动机构4A支撑两个涂敷头3A、3B的支柱,同样,支撑部件5B也是通过X轴移动机构4B支撑两个涂敷头3C、3D的支柱。这些支撑部件5A及支撑部件5B分别在与其移动方向(Y轴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正交的方向(X轴方向)延伸地形成。并且,支撑部件5A及支撑部件5B例如分别形成为长方体形状,相对于基板载置台2的放置面平行地设置。这种支撑部件5A及支撑部件5B利用Y轴移动机构6A及Y轴移动机构6B在Y轴方向移动,将各涂敷头3A~3D定位于与基板载置台2的放置面相对的位置上。
Y轴移动机构6A及Y轴移动机构6B以从两侧夹住基板载置台2的方式分别设置在台架9的上面。这些Y轴移动机构6A及Y轴移动机构6B分别沿Y轴方向可移动地支撑支撑部件5A及支撑部件5B地进行合作,是使这些支撑部件5A及支撑部件5B沿着Y轴方向个别地移动的移动机构。在这些Y轴移动机构6A及Y轴移动机构6B上架设有支撑部件5A及支撑部件5B。而且,作为Y轴移动机构6A及Y轴移动机构6B例如使用使用了直线电动机的直线电动机机构或使用了滚珠螺杆的进给丝杠机构等。这种Y轴移动机构6A及Y轴移动机构6B作为使支撑部件5A、5B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起作用。
激光测距仪7A具备射出激光并接受反射光的激光部7a1、和将射出来的激光朝向激光部7a1反射的反射部7b1。同样,激光测距仪7B也具备射出激光并接受反射光的激光部7a2、和将射出来的激光朝向激光部7a2反射的反射部7b2。这些激光测距仪7A及激光测距仪7B作为分别测定与支撑部件5A、5B的第一分离距离(在支撑部件5A、5B的移动方向上的至支撑部件5A、5B的分离距离)的第一激光测距仪起作用。
此外,激光测距仪7A、7B具体地说是公知的激光干涉测长仪。激光干涉测长仪利用检测器(内装于激光部7a1、7a2内)检测使用半透半反镜(内装于激光部7a1、7a2)取出的射出光的一部分和由反射部7b1、7b2反射的反射光,利用因射出光和反射光的光程长度的不同而产生的干涉条纹来检测反射部7b1、7b2的变位,将通过反射部7b1、7b2的移动产生的干涉条纹的周期性变化变换成脉冲,基于该脉冲的计数值测定反射部7b1、7b2的移动量(移动距离)。因此,通过限位传感器等分别机械地决定支撑部件5A、5B在Y轴移动机构6A上的原点位置(例如,将Y轴移动机构6A上的支撑部件5A所在侧的移动端作为支撑部件5A的原点位置,将支撑部件5B所在侧的移动端作为支撑部件5B的原点位置),用激光测距仪7A、7B测定各自距这些原点位置的移动量,从而可以测定与各支撑部件5A、5B的第一分离距离。
激光测距仪7A的激光部7a1以激光的光程平行于Y轴方向的方式位于Y轴移动机构6A的支撑部件5A侧的端部附近,具体地说,激光部7a1的激光的投光受光面和Y轴移动机构6A的支撑部件5A侧的端部大致在同一平面上上地排列位于Y轴移动机构6A的外侧,且设置在台架9的上面。另外,激光测距仪7A的反射部7b1可向激光部7a1反射从激光部7a1射出的激光地固定在支撑部件5A上,可与该支撑部件5A一起移动地设置。同样,激光测距仪7B的激光部7a2也以激光的光程平行于Y轴方向的方式位于Y轴移动机构6A的支撑部件5B侧的端部附近,具体地说,激光部7a2的激光的投光受光面和Y轴移动机构6A的支撑部件5B侧的端部大致在同一平面上地排列位于Y轴移动机构6A的外侧,且设置在台架9的上面。另外,激光测距仪7B的反射部7a2也可向激光部7a2反射从激光部7a2射出的激光地定在支撑部件5B上,可与该支撑部件5B一起移动地设置。在此,作为各反射部7b1、7b2,使用例如棱镜等。
这些激光测距仪7A及激光测距仪7B分别与控制部10电连接,将测定好的分离距离作为信号输入到该控制部10。即、测定激光部7a1与支撑部件5A的分离距离、以及激光部7a2与支撑部件5B的分离距离,并输入到控制部10。这样,控制部10可以基于这些分离距离可以把握支撑部件5A的位置及支撑部件5B的位置。
环境检测器8是检测糊料涂敷装置1周围的气温、湿度及气压的传感器。该环境检测器8例如在光程的正下方朝向上方地分别设置在例如台架9上的激光测距仪7A、7B的激光的光程附近。环境检测器8与控制部10电连接,将检测出的气温、湿度及气压作为信号输入到该控制部10。这样,控制部10可以基于这些气温、湿度及气压(环境信息)把握周围环境例如空气折射率的变化。
台架9设置在地面上,是将基板载物台2、Y轴移动机构6A及Y轴移动机构6B等支撑在离地面规定高度位置上的台架。台架9的上面形成为平面,在该台架9的上面放置基板载置台2、Y轴移动机构6A及Y轴移动机构6B等。
控制部10具备集中控制各部的微机、以及存储与糊料涂敷相关的涂敷信息和各种程序等的存储部(均未图示)。涂敷信息包含有关规定的涂敷图形和描绘速度(基板K与喷嘴3b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速度)、糊料排出量等的信息。该控制部10基于涂敷信息和各种程序来控制X轴移动机构4A、X轴移动机构4B、Y轴移动机构6A及Y轴移动机构6B等,使各涂敷头3A~3D的喷嘴3b和基板载置台2上的基板K在平行于基板K的表面方向相对移动,在基板K上涂敷规定的涂敷图形的糊料。在该涂敷动作中,控制部10基于由激光测距仪7A测定的分离距离来控制Y轴移动机构6A及Y轴移动机构6B进行支撑部件5A的位置控制,并且,基于由激光测距仪7B测定的分离距离来控制Y轴移动机构6A及Y轴移动机构6B进行支撑部件5B的位置控制。
这里,在存储部例如存储图2所示那样的修正信息。该修正信息是用于基于由环境检测器8检测出的气温、湿度及气压的环境信息对由激光测距仪7A及激光测距仪7B测定的各分离距离进行修正的信息。因此,控制部10从修正信息求出与所检测的气温、湿度及气压对应的修正值,基于该修正值随时进行修正分离距离的修正动作。若详细地说,则控制部10指定由所检测的气温、湿度及气压决定的常数,从修正信息求出与该指定的常数对应的修正值。即、在图2所示的修正信息中,纵轴是修正值,横轴是由气温、湿度及气压决定的常数。例如,以在气温为20℃、湿度为30%及气压为1000hPa的场合常数为数值A,在气温为25℃、湿度为40%及气压为1005hPa的场合常数为数值B的方式设定多个常数,再有,设定与这些常数对应的修正值,生成图2所示的修正信息。
以下,对这种糊料涂敷装置1进行的涂敷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糊料涂敷装置1利用Y轴移动机构6A及Y轴移动机构6B使支撑部件5A及支撑部件5B分别在Y轴方向移动,利用X轴移动机构4A及X轴移动机构4B使各涂敷头3A~3D在X轴方向分别移动,使各涂敷头3A~3D分别与基板载置台2上的基板K的各涂敷开始位置对置。接着,糊料涂敷装置1利用各YZ轴移动机构3c分别使各涂敷头3A~3D在Z轴方向移动,使各涂敷头3A~3D从待机位置定位于涂敷位置。
这里,待机位置及涂敷位置是相对基板载置台2上的基板K隔开规定间隙的高度位置。涂敷位置是涂敷头3A~3D进行涂敷时的高度位置。此时,在涂敷头3A~3D的喷嘴3b的前端与基板K的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设定为在基板K的表面上以规定的涂敷量涂敷糊料所需要的大小。而且,待机位置是涂敷头3A~3D不进行涂敷场合的高度位置,此时的间隙远远大于涂敷位置的间隙。
其后,糊料涂敷装置1基于涂敷条件(排出压力和移动速度等),一边使糊料从各涂敷头3A~3D的各喷嘴排出,一边利用Y轴移动机构6A及Y轴移动机构6B使支撑部件5A及支撑部件5B在Y轴方向移动,利用X轴方向移动机构4A及X轴方向移动机构4B使各涂敷头3A~3D在X轴方向移动,在基板载置台2上的基板K的表面涂敷糊料,形成(描绘)规定的糊料图形。这里,各涂敷头3A~3D形成的糊料图形(涂敷图形)相同,例如是矩形框状。若规定的糊料图形的形成结束,则糊料涂敷装置1利用各YZ轴移动机构3c使各涂敷头3A~3D分别在Z轴方向移动,将各涂敷头3A~3D从涂敷位置定位于原来的待机位置。还有,排出压力是用于使各涂敷头3A~3D的容纳筒3a内的糊料分别从对应的喷嘴3b排出的气体压力,移动速度是涂敷糊料场合的喷嘴3b与基板K的相对移动速度。
最后,糊料涂敷装置1利用Y轴移动机构6A及Y轴移动机构6B使支撑部件5A及支持部件5B移动到Y轴方向的退避位置,即各涂敷头3A~3D不与基板载置台2上的基板K对置的退避位置,为更换基板载置台2上的基板K而待机。若基板K的更换结束,则重复上述涂敷动作。
在这种涂敷动作中,激光测距仪7A及激光测距仪7B分别随时测定分离距离,在该实施方式中,时常进行测定,控制部10基于由激光测距仪7A测定的分离距离控制Y轴移动机构6A及Y轴移动机构6B,进行支撑部件5A的位置控制,并且,基于由激光测距仪7B测定的分离距离控制Y轴移动机构6A及Y轴移动机构6B,进行支撑部件5B的位置控制。由此,无需进行使用随着周围环境变化而膨胀或收缩的直线尺的位置控制,而且,激光测距仪7A。7B与直线尺相比,测定精度很难受到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可以不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地进行各支撑部件5A、5B的位置控制,因而即使周围环境发生变化也能够以高精度进行位置控制,其结果,能够抑制涂敷精度的降低。再有,控制部10从修正信息求出与所检测的气温、湿度及气压对应的修正值,随时进行基于该修正值修正分离距离的测定值的修正动作。由此,可以按照周围环境的变化控制各支撑部件5A、5B的位置,因而即使周围环境发生变化也能够以高精度进行位置控制,其结果,不仅抑制涂敷精度的降低,而且还能够提高涂敷精度。
如以上所述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设置各激光测距仪7A、7B并基于由这些激光测距仪7A、7B测定的各分离距离控制Y轴移动机构6A及Y轴移动机构6B,进行各支撑部件5A、5B的位置控制,从而与使用了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膨胀或收缩的直线尺进行位置控制的场合相比,可以不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地进行各支撑部件5A、5B的位置控制,因此,即使周围环境发生变化也能够以高精度进行位置控制。因此,能够抑制因周围环境变化引起的涂敷精度的下降,其结果,可以在基板K的表面上准确地形成希望形状的涂料图形,能够提高所制造的液晶显示板的质量。
另外,设置环境检测器8并基于由该环境检测器8检测出的气温、湿度及气压来修正由激光测距仪7A、7B测定出的各分离距离,基于修正后的各分离距离控制各支撑部件5A、5B的位置,从而可以按照环境变化控制各支撑部件5A、5B的位置,因而即使环境发生变化也能够以高精度进行位置控制,其结果,不仅抑制涂敷精度的下降,而且还能够提高涂敷精度。
此外,伴随着近年来的液晶显示板的大型化,基板K的尺寸变大,存在糊料涂敷装置1大型化的倾向。为此,支撑部件5A及支撑部件5B大型化且重量增加,所以在使用了直线电动机机构的场合,便会使用可得到比使这些部件移动的直线电动机更大的驱动力的较大的机构,另一方面,在使用了进给丝杠机构的场合,会增加对滚珠螺杆的负载。因此,在大型的直线电动机中,伴随运转的发热也变大,即使在滚珠螺杆中,伴随运转的发热也变大。此外,基于在较大尺寸的基板K上一次形成较多糊料图形来提高生产率的目的,存在增加涂敷头3A~3D数量的倾向,若涂敷头3A~3D的数量增加,则可动元件的数量也与之相应地增加,因此伴随涂敷头3A~3D移动的发热变得更大。即使在这种场合,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抑制由直线电动机的发热或滚珠螺杆的发热引起的位置检测误差的发生,能够准确地形成希望形状的糊料图形。
另外,由于将环境检测器8设置在激光测距仪7A、7B的激光的光程附近,因此可以在其附近检测激光的光程的周围环境的变化,从而能够与光程的周围环境的变化相符地准确修正激光测距仪7A、7B的测定值,能够进一步提高由激光测距仪7A、7B进行的分离距离的测定精度。
另外,由于将测定与支撑部件5A的分离距离的激光测距仪7A的激光部7a1配置在Y轴移动机构6A的支撑部件5A侧的端部附近,将测定与支撑部件5B的分离距离的激光测距仪7B的激光部7a2配置在Y轴移动机构6A的支撑部件5B侧的端部附近,因此能够尽可能地缩短这些激光测距仪7A、7B进行的测定距离,例如,在用两个支撑部件5A、5B分担将基板K上在Y轴方向用两个支撑部件5A、5B二等分的区域并进行糊料涂敷的场合,可以将由激光测距仪7A、7B进行的测定距离抑制为基板K的Y轴方向尺寸的一半左右。由此,激光测距仪7A、7B的测定值很难受到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这样,由激光测距仪7A、7B进行的距离测定值的精度提高,由此还能够提高糊料的涂敷精度。
由于使用激光测距仪7A、7B直接检测与支撑部件5A、5B的分离距离,所以与使用了直线尺等的位置检测装置相比,可防止机械性误差介入测定值,因而测定精度的可靠性提高,由此还可以提高糊料的涂敷精度。
另外,由于仅在Y轴移动机构6A侧配置激光测距仪7A、7B,因此在将Y轴移动机构6A侧作为作业者进行的密封涂敷装置的操作侧的场合,各激光部7a1、7a2配置在作业者进行的操作侧,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激光测距仪7A、7B的维修。因此可以稳定地维持由激光测距仪7A、7B继续的距离测定精度。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3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再有,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部分相同的部分用同一符号表示,省略其说明。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糊料涂敷装置1除了上述各部分以外,如图3所示,具备:测定在涂敷头3A的移动方向即X轴方向上的至涂敷头3A的分离距离的激光测距仪7C;测定在涂敷头3B的移动方向即X轴方向上的至涂敷头3B的分离距离的激光测距仪7D;测定在涂敷头3C的移动方向即X轴方向上的至涂敷头3C的分离距离的激光测距仪7E;以及测定在涂敷头3D的移动方向即X轴方向上的至涂敷头3D的分离距离的激光测距仪7F。这些激光测距仪7A~7F分别设置在支撑部件5A及支撑部件5B上。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有四个涂敷头3A~3D,所以激光测距仪7C~7F与之对应地设有四个。这些各激光测距仪7C~7F作为分别测定与涂敷头3A~3D的第二分离距离(在涂敷头3A~3D的移动方向上的至涂敷头3A~3D的分离距离)的第二激光测距仪起作用。
激光测距仪7C具备射出激光并接受反射光的激光部7a3、和将射出来的激光向激光部7a3反射的反射部7b3。同样,激光测距仪7D也具备射出激光并接受反射光的激光部7a4、和将射出来的激光向激光部7a4反射的反射部7b4。并且,激光测距仪7E也具备射出激光并接受反射光的激光部7a5、和将射出来的激光向激光部7a5反射的反射部7b5。此外,激光测距仪7F也具备射出激光并接受反射光的激光部7a6、和将射出来的激光向激光部7a6反射的反射部7b6。
激光测距仪7C的激光部7a3以激光的光程与X轴方向(支撑部件5A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式定位于支撑部件5A的图3中的跟前侧(Y轴移动机构6A侧)的端部,且设置在支撑部件5A的上面。而且,激光测距仪7C的反射部7b3可向激光部7a3反射从激光部7a3射出来的激光地固定在涂敷头3A用的YZ轴移动机构3c上,可与在X轴方向移动的涂敷头3A一起移动地设置。同样,激光测距仪7D的激光部7a4也以激光的光程与X轴方向(支撑部件5A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式定位于支撑部件5A的图3中的里侧(Y轴移动机构6B侧)的端部,且设置在支撑部件5A的上面。而且,激光测距仪7D的反射部7b4也可向激光部7a4反射从激光部7a4射出来的激光地固定在涂敷头3B用的YZ轴移动机构3c上,与在X轴方向移动的涂敷头3B一起移动地设置。这里,作为各反射部7b3、7b4例如使用棱镜等。
激光测距仪7E的激光部7a5以激光的光程与X轴方向(支撑部件5B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式定位于支撑部件5B的图3中的跟前侧(Y轴移动机构6A侧)的端部,且设置在支撑部件5B的上面。而且,激光测距仪7E的反射部7b5可向激光部7a5反射从激光部7a5射出来的激光地固定在涂敷头3C用的YZ轴移动机构3c上,可与在X轴方向移动的涂敷头3C一起移动地设置。同样,激光测距仪7F的激光部7a6也以激光的光程与X轴方向(支撑部件5B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式定位于支撑部件5B的图3中的里侧(Y轴移动机构6B侧)的端部,设置在支撑部件5B的上面。而且,激光测距仪7F的反射部7b6也可向激光部7a6反射从激光部7a6射出来的激光地固定在涂敷头3D用的YZ轴移动机构3c上,可与在X轴方向移动的涂敷头3D一起移动地设置。这里,作为各反射部7b5、7b6,例如使用棱镜等。
这些激光测距仪7C~7F分别与控制部10电连接,将测定的分离距离作为信号输入到该控制部10。即、测定激光部7a3和涂敷头3A的分离距离、激光部7a4和涂敷头3B的分离距离、激光部7a5和涂敷头3C的分离距离、以及激光部7a6和涂敷头3D的分离距离并输入到控制部10。这样,控制部10可以基于这些分离距离(位置信息)把握各涂敷头3A~3D的位置。
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对于这些激光测距仪7C~7F也与激光测距仪7A~7B一样,在激光的光程附近例如光程侧方朝向光程侧的水平方向分别配置环境检测器。
控制部10基于由各激光测距仪7C~7F测定出的各分离距离来控制X轴移动机构4A及X轴移动机构4B,进行各涂敷头3A~3D的位置控制。由此,可以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等)变化的影响地进行各涂敷头3A~3D的位置控制,所以能够以高精度进行位置控制,其结果,能够抑制涂敷精度的降低。并且,控制部10从修正信息求出与由环境检测器检测出的气温、湿度及气压对应的修正值,随时进行基于该修正值来修正与各涂敷头3A~3D的各分离距离的修正动作。由此,可以按照周围环境的变化控制各涂敷头3A~3D的位置,所以即使周围环境发生变化也能够以高精度进行位置控制,其结果,不仅抑制涂敷精度的降低,而且还能够提高涂敷精度。
如以上所述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并且,设置用于各涂敷头3A~3D的各激光测距仪7C~7F,基于由这些激光测距仪7A~7F测定的各分离距离来控制X轴移动机构4A及X轴移动机构4B,进行各涂敷头3A~3D的位置控制,从而相比使用与环境变化相应地膨胀或收缩的直线尺进行位置控制的场合,可以不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地进行各涂敷头3A~3D的位置控制,因而能够以高精度进行位置控制,其结果,能够抑制周围环境的变化引起的涂敷精度的降低。
而且,设置环境检测器8并基于由该环境检测器8检测出的气温、湿度及气压修正各分离距离,基于修正好的各分离距离来控制各涂敷头3A~3D,从而可以随着周围环境变化控制各涂敷头3A~3D的位置,因而即使周围环境发生变化也能够以高精度进行位置控制,其结果,不仅抑制涂敷精度的降低,而且还能够提高涂敷精度。
此外,如图4所示,在支撑两个涂敷头3A~3D的支撑部件5A上新设置一个涂敷头3E的场合,设有激光测距仪7G,该激光测距仪7G测定在该涂敷头3E的移动方向即X轴移动方向上的至涂敷头3E的分离距离。该激光测距仪7G具备激光部7a7及反射部7b7,是与其他激光测距仪7C~7F相同的结构。激光测距仪7G位于与激光测距仪7D相同的一侧,可检测涂敷头3E的位置地设置。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5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再有,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部分相同的部分用同一符号表示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5所示,支撑部件5B是支撑各涂敷头3C~3D的门式(门形状)的支柱。该支撑部件5B配置成,其延伸部沿着X轴方向定位,其腿部设于Y轴移动机构6A及Y轴移动机构6B上。而且,支撑部件5A也形成同样的结构。再有,支撑部件5A也以相同结构形成。
激光测距仪7B的反射部7b2设置在Y轴移动机构6A的内侧即、支撑部件5B的腿部内侧。激光部7a2与该反射部7b2的位置一致地设置在支撑台11上。该支撑台11放置在台架9上。而且,支撑部件5A用的激光测距仪7A的反射部7b1及激光部7a1也形成为同样的结构。
另外,覆盖部件12以隔开放置有基板K的基板载置台2侧、和激光测距仪7A、7B侧即、从激光部7a1、7a2射出的激光的光程侧之间的方式固定设置在Y轴移动机构6A的内侧面(位于基板载置台2侧的一面)。尤其是,覆盖部件12形成为不妨碍由激光部7a2及反射部7b2进行的分离距离的测定、由激光部7a1及反射部7b1进行的分离距离的测定,并且不妨碍支撑部件5A及支撑部件5B的移动。
该覆盖部件12防止向基板载置台2上吹下来的下流风(空气)通过激光部7a2与反射部7b2之间以及激光部7a1与反射部7b1之间,由此由于可抑制下流风对激光的光程的周围环境带来使其发生变动等的恶劣影响,所以可以抑制激光引起的分离距离的测定精度下降,其结果,能够提高涂敷精度。
而且,下流风是从覆盖台架9上的各部整体的箱的上面朝向基板载置台2流动并沿着基板载置台2的表面向外侧流动并朝向箱的侧面,从形成于该侧面的台架9侧的多个流出口向箱外流出的空气流。
这里,即使在产生了这种下流风的状态下,由于设有上述覆盖部件12,所以可防止从基板载置台2流来的下流风直接通过激光部7a2与反射部7b2之间以及激光部7a1与反射部7b1之间,因而可以防止激光测距仪7A、7B的激光的光程的周围环境因下流风的通过而发生变化。因而能够高精度地维持激光测距仪7A、7B的测定精度。
另外,有在Y轴移动机构6A的外侧设有配线用的裸电缆(ケ一ブルベア)(注册商标),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激光测距仪7A、7B设置在Y轴移动机构6A的内侧,从而激光测距仪7A、7B不会妨碍裸电缆的设置,而且,由于仅以设置在内侧的程度变得难以受到伴随裸电缆移动的该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能够以高精度维持激光测距仪7A、7B的测定精度。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并且,在将激光测距仪7B及激光测距仪7A设置在Y轴移动机构6A的内侧的场合,通过设有覆盖部件12,从而可抑制下流风给激光带来恶劣影响,可以抑制激光引起的分离距离的测定精度下降。由此,能够以高精度进行位置控制,其结果,能够提高涂敷精度。
(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部分相同的部分用同一符号表示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6所示,激光测距仪7H具备:射出激光并接受反射光的激光部7a8及激光部7a9;以及具有将射出来的激光向激光部7a8及激光部7a9反射的倾斜面M的反射部7b8。
激光部7a8设置在支撑部件5A的端部即端面,朝向反射部7b8的倾斜面M射出激光并接受由该倾斜面反射的激光即反射光,且测定与反射部7b8的分离距离。
激光部7a9设置在支撑部件5B的端部即端面,与上述激光部7a8同样,朝向反射部7b8的倾斜面M射出激光并接受由该倾斜面反射的激光即反射光,且测定与反射部7b8的分离距离
反射部7b8在Y轴移动机构6A的外侧沿着该Y轴移动机构6A设置在台架9上。该反射部7b8具有高度在支撑部件5A及支撑部件5B的移动方向即、从Y轴方向的一个端部朝向另一个端部逐渐(连续)变低地变化的倾斜面M。作为反射部7b8例如使用镜等。即、反射部7b8能够做成在上述倾斜面M上设置与该倾斜面M相同尺寸、相同形状(四边形状)且具有厚度均匀的玻璃制的镜的结构。而且,反射部7b8由不锈钢等金属形成上述平坦的倾斜面M,通过进行镜面加工形成该倾斜面M也可以。
控制部10基于由激光部7a8测定的分离距离把握支撑部件5A在Y轴方向的位置,并且,基于由激光部7a9测定的分离距离把握支持部件5B在Y轴方向的位置。此时,控制部10利用表示支撑部件5A、5B在Y轴方向的位置和分离距离的相对关系的分离信息,并由测定的分离距离把握支撑部件5A、5B在Y轴方向的位置。距离信息预先存储在存储部。
这里,激光部7a8和反射部7b8的分离距离的最大值、以及激光部7a9和反射部7b8的分离距离的最大值与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1)中的激光部7a1和反射部7b1的分离距离的最大值、以及激光部7a2和反射部7b2的分离距离的最大值相比变得非常小。
该分离距离的最大值越大,激光的光程变得越长,因而激光变得容易受到下流风(空气)引起的恶劣影响。因此,通过尽可能地减小分离距离的最大值,从而可抑制下流风引起的恶劣影响。这样,可抑制下流风对激光造成恶劣影响,所以可以防止激光引起的分离距离的测定精度下降,其结果,能够提高涂敷精度。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再有,通过在支撑部件5A的端部设置激光部7a8,在支撑部件5B的端部设置激光部7a9,并且沿着Y轴移动机构6A地设置反射部7b8,从而激光部7a8和反射部7b8的分离距离的最大值、以及激光部7a9和反射部7b8的分离距离的最大值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激光部7a1和反射部7b1的分离距离的最大值、以及激光部7a2和反射部7b2的分离距离的最大值相比变小,因此可抑制下流风对激光带来恶劣影响,可以抑制分离距离的测定精度下降。由此能够以高精度进行位置控制,其结果,能够提高涂敷精度。
(第五实施方式)
参照图7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中,对与第四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还有,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与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部分相同的部分用同一符号表示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7所示,支撑部件5B是支撑各涂敷头3C、3D的门式(门形状)支柱。该支撑部件5B配置成,其延伸部沿着X轴方向定位,其腿部设置在Y轴移动机构6A及Y轴移动机构6B上。而且,支撑部件5A也形成为同样的结构。
激光部7a9设置在Y轴移动机构6A的内侧即支撑部件5B的腿部的内侧。同样,激光部7a8也设置在支撑部件5A的腿部的内侧。反射部7b8在Y轴移动机构6A的内侧沿着该Y轴移动机构6A设置在台架9上。
另外,覆盖部件13包含激光部7a9在内覆盖从该激光部7a9至反射部7b8的激光的光程并可与支撑部件5B一起移动地设置在支撑部件5B上。尤其是,覆盖部件13形成为不妨碍激光部7a9及反射部7b8进行的分离距离的测定、还不妨碍支撑部件5B的移动。同样,在支撑部件5A上也设有激光部7a8用的覆盖部件13。
激光部7a9用的覆盖部件13抑制下流风(空气)通过激光部7a9和反射部7b8之间。同样,激光部7a8用的覆盖部件13也抑制下流风(空气)通过激光部7a8和反射部7b8之间。由此,可抑制下流风对激光带来恶劣影响,从而可以防止激光引起的分离距离的测定精度下降,其结果,能够提高涂敷精度。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第四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再有,在将反射部7b8设置在Y轴移动机构6A的内侧的场合,通过设置覆盖部件13,从而可抑制下流风对激光带来恶劣影响,可以抑制分离距离的测定精度下降。由此能够以高精度进行位置控制,其结果,能够提高涂敷精度。
(第六实施方式)
参照图8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还有,在第六实施方式中,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部分相同的部分用同一符号表示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8所示,激光测距仪7I具备:射出激光并接受反射光的激光部7a10及激光部7a11;以及具有将射出来的激光朝向激光部7a10及激光部7a11反射的倾斜面M的反射部7b9。
激光部7a10通过连接部件14a连接在涂敷头3C上,与涂敷头3C一起在X轴方向移动。该激光部7a10朝向反射部7b9的倾斜面M射出激光并接受由该倾斜面M反射的激光即反射光,测定与反射部7b9的分离距离。
激光部7a11通过连接部件14b连接在涂敷头3D上,与涂敷头3D一起在X轴方向移动。该激光部7a11与上述激光部7a10同样,朝向反射部7b9的倾斜面M射出激光并接受由该倾斜面M反射的激光即反射光,测定与反射部7b9的分离距离。
反射部7b9沿着该支撑部件5B的延伸方向设置在支撑部件5B的外侧的面。该反射部7b9具有高度从支撑部件5B的延伸方向即X轴方向的一个端部朝向另一个端部逐渐(连续)变低地变化的倾斜面M。作为反射部7b9例如使用镜等。即、反射部7b8能够做成在上述倾斜面M上设置与该倾斜面M相同尺寸、相同形状(四边形状)且具有厚度均匀的玻璃制的镜的结构。而且,反射部7b8由不锈钢等金属形成上述平坦的倾斜面M,通过进行镜面加工形成该倾斜面M也可以。
控制部10基于由激光部7a10测定的分离距离把握涂敷头3C在X轴方向的位置,并且基于由激光部7a11测定的分离距离把握涂敷头3D在X轴方向的位置。此时,控制部10利用表示涂敷头3C、3D在X轴方向的位置和分离距离的相对关系的分离信息,基于测定的分离距离把握涂敷头3C、3D在X轴方向的位置。距离信息预先存储在存储部。
这里,激光部7a10和反射部7b9的分离距离的最大值、以及激光部7a11和反射部7b9的分离距离的最大值与第二实施方式(参照图3)中的激光部7a5和反射部7b5的分离距离的最大值、以及激光部7a6和反射部7b6的分离距离的最大值相比变得非常小。
该分离距离的最大值越大,激光的光程变得越长,因而激光变得容易受到下流风(空气)造成的恶劣影响。因此,通过尽可能地减小分离距离的最大值,从而可抑制下流风造成的恶劣影响。由此,可抑制下流风对激光带来恶劣影响,所以可以防止激光引起的分离距离的测定精度的下降,其结果,能够提高涂敷精度。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再有,将激光部7a10连接在涂敷头3C上,将激光部7a11连接在涂敷头3D上,而且沿着支撑部件5B地设置反射部7b9,从而激光部7a10和反射部7b9的分离距离的最大值、以及激光部7a11和反射部7b9的分离距离的最大值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激光部7a5和反射部7b5的分离距离的最大值、以及激光部7a6和反射部7b6的分离距离的最大值相比变小,因此可抑制下流风对激光带来恶劣影响,可以抑制分离距离的测定精度下降。由此,能够以高精度进行位置控制,其结果,能够提高涂敷精度。
(其他实施方式)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四个涂敷头3A~3D分别各两个地设置在支撑部件5A及支撑部件5B上,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六个涂敷头分别各三个地设置在支撑部件5A及支撑部件5B上,其数量没有限定。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两个支撑部件5A及支撑部件5B,但并不限于此,其数量没有限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糊料使用了具有密封性及粘接性的密封剂,但不一定必须具有密封性及粘接性,也可以是仅具有密封性及粘接性的任一方的糊料等、具有其他形状的糊料。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激光测距仪7A、7B配置在支撑部件5A、5B的一个端部侧,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配置在支撑部件5A、5B的另一个端部侧。这种情况下,由于在支撑部件5A、5B的两端部分别测定分离距离,所以对每个支撑部件5A、5B比较两端部的分离距离并求出差,从而能够检测各支持部件在水平面内有无旋转偏移。因此,在检测出有支撑部件5A、5B的旋转偏移的场合,如果控制Y轴移动机构6A、6B以消除该旋转偏移,则可防止支撑部件5A、5B在支撑部件5A、5B照旧产生了旋转偏移的状态下在Y轴方向移动,或涂敷头3A~3D在支撑部件5A、5B上移动,因此可以在基板K上以规定的涂敷图形更加高精度地涂敷糊料。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将基板载置台2固定在台架9上并使各涂敷头3A~3D、支撑部件5A及支撑部件5B移动在基板K的表面上涂敷糊料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可使基板载置台2在Y轴方向或X轴方向、θ方向(在包含X轴及Y轴的平面的旋转方向)等移动,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可使基板载置台2在与支撑部件5A、5B的移动方向(Y轴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该场合,在使基板K和各涂敷头3A~3D在Y轴方向相对移动时,如果使基板载置台2和支撑部件5A、5B向互为相反的方向移动,则与仅进行支撑部件5A、5B的移动场合相比,能够使基板载置台2及支撑部件5A、5B的移动速度变为一半。因此,伴随基板载置台2及支撑部件5A、5B的移动的惯性力变小,所以能够降低由于基板载置台2及支撑部件5A、5B的加速或减速而产生的振动。其结果,可以以希望的形状高精度地涂敷沿着Y轴方向的糊料图形的始端及终端的形状或转换了涂敷方向的糊料图形的拐角部的形状,能够制造质量优良的液晶显示板。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测定至支撑部件5A、5B的分离距离和至涂敷头3A~3D的分离距离的激光测距仪,以使用了激光干涉测长仪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激光测距仪,例如还可以是朝向反射部照射激光并利用反射回来的时间测定至反射部的距离的方式的激光测距仪。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做成将激光测距仪7A的激光部7a1配置在Y轴移动机构6A中的支撑部件5A侧的端部附近,将激光测距仪7B的激光部7a2配置在Y轴移动机构6A中的支撑部件5B侧的端部附近的结构,但也可以将各激光部7a1、7a2集中配置在Y轴移动机构6A的一个端部侧。例如,在将各个激光部7a1、7a2配置在Y轴移动机构6A中的支撑部件5A侧的端部附近的场合,在台架9的上面配置激光部7a1,在其上配置激光部7a2,使两个激光部7a1、7a2高度不同而配置,各个反射部7b1、7b2也与从各激光部7a1、7a2照射的光程对应地使高度不同地固定配置在支撑部件5A、5B的底面上。这样,在将各个激光部7a1、7a2集中配置在Y轴移动机构6A的一个端部侧的场合,将该端部侧作为作业者进行的密封涂敷装置的操作侧的场合,各激光部7a1、7a2配置在作业者进行的操作侧,因而可以容易地进行激光测距仪7A、7B的维修。因此可以稳定地维持由激光测距仪7A、7B得到的距离测定精度。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只不过例示了具体例子,尤其不限定本发明,各部的具体结构等可以适当变更。而且,实施方式所记载的作用及效果只不过列举了由本发明产生的最合适的作用及效果,本发明的作用及效果并不限定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作用及效果。本发明例如可用于在涂敷对象物上涂敷糊料的涂敷装置和涂敷方法、或者制造显示板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等中。

Claims (12)

1.一种糊料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涂敷对象物上涂敷糊料的涂敷头;
支撑上述涂敷头的支撑部件;
使上述支撑部件沿着上述涂敷对象物的表面移动的移动机构;
设置在上述支撑部件上的反射部;
朝向上述反射部在上述支撑部件的移动方向射出激光,并接受由上述反射部件反射后的激光即反射光,测定与上述反射部的分离距离的激光部;以及
基于由上述激光部测定的上述分离距离,控制上述涂敷头及上述移动机构以便在上述涂敷对象物上描绘糊料图形的控制部。
2.一种糊料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涂敷对象物上涂敷糊料的涂敷头;
支撑上述涂敷头的支撑部件;
使上述支撑部件沿着上述涂敷对象物的表面移动的移动机构;
具有沿着上述支撑部件的移动方向高度逐渐变化的倾斜面的反射部;
设置在上述支撑部件上且朝向上述倾斜面射出激光并接受由上述倾斜面反射后的激光即反射光,测定与上述反射部的分离距离的激光部;以及
基于由上述激光部测定的上述分离距离,控制上述涂敷头及上述移动机构以便在上述涂敷对象物上描绘糊料图形的控制部。
3.一种糊料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涂敷对象物上涂敷糊料的涂敷头;
支撑上述涂敷头的支撑部件;
使上述涂敷头沿着上述支撑部件移动的移动机构;
设置在上述涂敷头上的反射部;
朝向上述反射部在上述涂敷头的移动方向射出激光,并接受由上述反射部件反射后的激光即反射光,测定与上述反射部的分离距离的激光部;以及
基于由上述激光部测定的上述分离距离,控制上述涂敷头及上述移动机构以便在上述涂敷对象物上描绘糊料图形的控制部。
4.一种糊料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在涂敷对象物上涂敷糊料的涂敷头;
支撑上述涂敷头的支撑部件;
使上述涂敷头沿着上述支撑部件移动的移动机构;
设置在上述支撑部件上,且具有沿着上述涂敷头的移动方向高度逐渐变化的倾斜面的反射部;
与上述涂敷头连接且朝向上述倾斜面射出激光并接受由上述倾斜面反射后的激光即反射光,测定与上述反射部的分离距离的激光部;以及
基于由上述激光部测定的上述分离距离,控制上述涂敷头及上述移动机构以便在上述涂敷对象物上描绘糊料图形的控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糊料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检测气温、湿度及气压的环境检测器,
上述控制部基于由上述环境检测器检测出的上述气温、上述湿度及上述气压,修正由上述激光部测定的上述分离距离,基于修正后的上述分离距离控制上述涂敷头及上述移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糊料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机构由支撑上述支撑部件的两端部并使上述支撑部件移动的一对移动机构构成,
上述反射部在上述一对移动机构的内侧设置在上述支撑部件上,
还具备隔开上述涂敷对象物侧和从上述激光部射出的激光的光程侧的覆盖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糊料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机构由支撑上述支撑部件的两端部并使上述支撑部件移动的一对移动机构构成,
上述激光部在上述一对移动机构的内侧设置在上述支撑部件上,
还具备可与上述支撑部件一起移动地设置在上述支撑部件上且隔开上述涂敷对象物侧和从上述激光部射出的激光的光程侧的覆盖部件。
8.一种糊料涂敷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糊料涂敷装置,该糊料涂敷装置具备:在涂敷对象物上涂敷糊料的涂敷头;支撑上述涂敷头的支撑部件;使上述支撑部件沿着上述涂敷对象物的表面移动的移动机构;设置在上述支撑部件上的反射部;以及朝向上述反射部在上述支撑部件的移动方向射出激光的激光部,该涂敷方法具有如下工序:
由上述激光部向上述反射部照射激光并接受由上述反射部反射后的激光即反射光,测定与上述反射部的分离距离的工序;以及
基于测定的上述分离距离控制上述涂敷头及上述移动机构,在上述涂敷对象物上描绘糊料图形的工序。
9.一种糊料涂敷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糊料涂敷装置,该糊料涂敷装置具备:在涂敷对象物上涂敷糊料的涂敷头;支撑上述涂敷头的支撑部件;使上述支撑部件沿着上述涂敷对象物的表面移动的移动机构;具有沿着上述支撑部件的移动方向高度逐渐变化的倾斜面的反射部;以及设置在上述支撑部件上且朝向上述倾斜面射出激光的激光部,该糊料涂敷方法具有如下工序:
由上述激光部向上述倾斜面照射激光并接受由上述倾斜面反射后的激光即反射光,测定与上述反射部的分离距离的工序;以及
基于测定的上述分离距离控制上述涂敷头及上述移动机构,在上述涂敷对象物上描绘糊料图形的工序。
10.一种糊料涂敷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糊料涂敷装置,该糊料涂敷装置具备:在涂敷对象物上涂敷糊料的涂敷头;支撑上述涂敷头的支撑部件;使上述涂敷头沿着上述支撑部件移动的移动机构;设置在上述涂敷头上的反射部;以及朝向上述反射部在上述涂敷头的移动方向射出激光的激光部,该糊料涂敷方法具有如下工序:
由上述激光部向上述反射部照射激光并接受由上述反射部反射后的激光即反射光,测定与上述反射部的分离距离的工序;以及
基于测定的上述分离距离控制上述涂敷头及上述移动机构,在上述涂敷对象物上描绘糊料图形的工序。
11.一种糊料涂敷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糊料涂敷装置,该糊料涂敷装置具备:在涂敷对象物上涂敷糊料的涂敷头;支撑上述涂敷头的支撑部件;使上述涂敷头沿着上述支撑部件移动的移动机构;设置在上述支撑部件上且具有沿着上述涂敷头的移动方向高度逐渐变化的倾斜面的反射部;以及与上述涂敷头连接且朝向上述倾斜面射出激光的激光部,该糊料涂敷方法具有如下工序:
由上述激光部向上述倾斜面照射激光并接受由上述倾斜面反射后的激光即反射光,测定与上述反射部的分离距离的工序;以及
基于测定的上述分离距离控制上述涂敷头及上述移动机构,在上述涂敷对象物上描绘糊料图形的工序。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糊料涂敷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检测气温、湿度及气压的工序,
在进行上述控制的工序中,基于检测出的上述气温、上述湿度及上述气压,修正上述分离距离,基于修正后的上述分离距离控制上述涂敷头及上述移动机构。
CN2009801025643A 2008-03-26 2009-03-25 糊料涂敷装置以及糊料涂敷方法 Pending CN1019181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81817 2008-03-26
JP2008-081817 2008-03-26
PCT/JP2009/055970 WO2009119676A1 (ja) 2008-03-26 2009-03-25 ペースト塗布装置及びペースト塗布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18148A true CN101918148A (zh) 2010-12-15

Family

ID=41113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025643A Pending CN101918148A (zh) 2008-03-26 2009-03-25 糊料涂敷装置以及糊料涂敷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09119676A1 (zh)
KR (1) KR101196099B1 (zh)
CN (1) CN101918148A (zh)
TW (1) TWI386256B (zh)
WO (1) WO2009119676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1822A (zh) * 2011-03-07 2012-09-19 芝浦机械电子株式会社 膏涂敷装置以及膏涂敷方法
CN109382264A (zh) * 2018-10-23 2019-02-2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涂布机构、涂布工艺及显示面板
CN110560339A (zh) * 2019-09-04 2019-12-13 深圳市华讯方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装置以及点胶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8438B (zh) * 2014-06-25 2015-08-19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移动支撑脚位置的预烘烤炉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03700B2 (ja) * 1992-10-01 1998-01-26 日立テクノ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ペースト塗布機
JP3318440B2 (ja) * 1994-06-22 2002-08-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ステージ原点位置決定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ステージ位置検出器原点決定方法及び装置
JP3701882B2 (ja) * 2001-05-25 2005-10-05 株式会社 日立インダストリイズ ペースト塗布機
JP3988628B2 (ja) * 2002-11-19 2007-10-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吐出装置
JP2006192410A (ja) * 2005-01-17 2006-07-27 Sharp Corp 液体噴射装置
JP4339290B2 (ja) * 2005-07-29 2009-10-07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変位測定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1822A (zh) * 2011-03-07 2012-09-19 芝浦机械电子株式会社 膏涂敷装置以及膏涂敷方法
CN102671822B (zh) * 2011-03-07 2015-04-01 芝浦机械电子株式会社 膏涂敷装置以及膏涂敷方法
CN109382264A (zh) * 2018-10-23 2019-02-2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涂布机构、涂布工艺及显示面板
CN110560339A (zh) * 2019-09-04 2019-12-13 深圳市华讯方舟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装置以及点胶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103684A (ko) 2010-09-27
TWI386256B (zh) 2013-02-21
TW200948487A (en) 2009-12-01
KR101196099B1 (ko) 2012-11-01
JPWO2009119676A1 (ja) 2011-07-28
WO2009119676A1 (ja) 2009-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05489B1 (ko) 도포장치와 도포방법
KR100336017B1 (ko) 본딩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1444773B (zh) 检测涂胶机的喷孔和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光点的位置的位置检测设备和方法
WO2007064036A1 (ja) 液体塗布装置のノズルクリアランス調整方法および液体塗布装置
CN101918148A (zh) 糊料涂敷装置以及糊料涂敷方法
KR20020065369A (ko) 위치측정장치
KR20080088388A (ko) 도포장치 및 도포방법
KR100303617B1 (ko) 페이스트도포기
TW201102172A (en) Carrier type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method of the same
KR20100138793A (ko) 페이스트 도포 장치 및 페이스트 도포 방법
KR20070041391A (ko) 페이스트 도포장치
CN103008166B (zh) 糊剂涂敷方法及糊剂涂敷装置
CN201969659U (zh) 一种密封胶涂布装置
JP4866715B2 (ja) ペースト塗布装置
KR20000023264A (ko) 페이스트 도포기
JP2007075772A (ja) ペースト塗布装置及びペースト塗布方法
JP5180925B2 (ja) ペースト塗布方法及びペースト塗布装置
KR101499765B1 (ko) 롤과 플레이트의 정렬 시스템
JP2011240457A (ja) 切削加工装置,切削加工方法
JP5550409B2 (ja) シール塗布装置
JP2002186892A (ja) 塗布装置
JP5121199B2 (ja) 基板検査装置および基板検査方法
JP2002228411A (ja) 二次元測定装置
KR20110011800A (ko) 도포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WO2018123398A1 (ja) 測定装置、塗布装置、および膜厚測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01215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