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01959B - 多频带平面天线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多频带平面天线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1959B
CN101901959B CN2010101897853A CN201010189785A CN101901959B CN 101901959 B CN101901959 B CN 101901959B CN 2010101897853 A CN2010101897853 A CN 2010101897853A CN 201010189785 A CN201010189785 A CN 201010189785A CN 101901959 B CN101901959 B CN 1019019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antenna element
length
resonance frequency
tr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897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1959A (zh
Inventor
小高有希
八木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01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1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1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19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14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 H01Q5/321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using frequency dependent circuits or components, e.g. trap circuits or capacitors within a radiating element or between connected radia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 H01Q5/364Creating multiple current paths
    • H01Q5/371Branching current path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H01Q9/28Conical, cylindrical, cage, strip, gauze, or like elements having an extended radiating surface; Elements comprising two conical surfaces having collinear axes and adjacent apices and fed by two-conductor transmission lines
    • H01Q9/285Planar dipo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频带平面天线及电子设备。该多频带平面天线具有:绝缘体薄膜;在薄膜上形成的第1天线部;在薄膜上形成的、隔着供电点与第1天线部相对配置的第2天线部。第1天线部具有:第1天线元件,在延伸方向有与第1共振频率对应的长度的边,并且为带状;第2天线元件,与第1天线元件间隔预定距离平行配置,为比第1天线元件短的带状;第1连结部,连结第1天线元件与第2天线元件。从第1天线元件与第2天线元件间的、与第2天线元件的延伸方向长度对应的部分去除第1连结部而得的第1间隙部的延伸方向长度,是与比所述第1共振频率高的共振频率对应的长度。第2天线部具有与第1天线部相同的结构。

Description

多频带平面天线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频带平面天线及具有多频带平面天线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便携式设备。在该便携式设备中搭载了无线通信用的天线。
作为便携式设备中搭载的无线通信用的天线,已知单频带平面天线(例如参照特开2004-356823号公报、特开2002-55733号公报)。
另外,作为单频带平面天线,已知在同一平面上相对地配置两个平面板的平面板天线。该平面板天线,以由各个平面板的长度决定的一个共振频率共振。
但是,以往的平面天线是共振频带为一个的单频带天线。为应对便携式手机通信等有多个共振频带的无线通信,有将平面天线多频带化的要求。
为将平面天线多频带化,在平面天线中设置以不同频率共振,并且具有不同长度多个边的天线元件即可。在此,参照图18~图20,考虑平面天线50。
图18表示具有不同长度的两边的平面天线50的概略结构。
图19表示平面天线50的电流分布。
图20表示平面天线50的与频率对应的S参数。
如图18所示,考虑具有不同长度的两边的平面天线50。平面天线50是平面板天线。平面天线50具有天线元件53、54。天线元件53、54在供电点P与同轴电缆连接。在图18中省略了平面天线50的天线元件53、54的基板及供电点P的细节部分。
天线元件53、54是隔着供电点P互相线对称的L字型的平面形状的天线元件,以相对的方式设置在同一平面上。天线元件53具有下边531和上边532。天线元件54具有下边541和上边542。下边531、541的长度相同,设其长度为L51。上边532、542的长度相同,设其长度为L52。另外,长度L51、L52的关系为L51>L52。
模拟了在接收与长度L51对应的频率f51及与长度L52对应的频率f52的电波的情况下,在平面天线50中流过的天线电流。设与长度L51=λ51/4(λ51:电波的波长)情况下的波长λ51对应的频率为f51,与长度L52=λ52/4(λ52:电波的波长)情况下的波长λ52对应的频率为f52。在此,设f51=1.57[GHz]、f52=1.91[GHz]。
作为该模拟结果,在频率f51和频率f52下得到图19所示的相同的天线电流的电流分布。
在图19中,随着天线电流的值(Amps/m)由低到高,以从黑到白来表现,下面的天线电流的电流分布图也以同样方式表现。
另外,模拟了平面天线50的与频率对应的S参数的特性。S参数值越小越表示天线在共振。该模拟结果如图20所示,表示了S参数的下降有1.57[GHz]这一处的天线特性。S参数的下降有一处,因此共振的频带也为一个,平面天线50具有单频带的天线特性。
如上所述,如平面天线50那样,单纯地只设置具有不同长度的两边的天线元件,无法将平面天线多频带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使平面天线的共振频带为多个。
本发明的多频带平面天线,具有:绝缘体薄膜;在所述薄膜上形成的第1天线部;在所述薄膜上形成的、隔着供电点与所述第1天线部相对配置的第2天线部。第1天线部具有:第1天线元件,其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与第一共振频率对应的长度的边,并且为带状;第2天线元件,其与所述第1天线元件间隔预定距离平行配置,并且为比所述第1天线元件短的带状;以及第1连结部,其连结所述第1天线元件与所述第2天线元件。从所述第1天线元件与所述第2天线元件间的、与所述第2天线元件的所述延伸方向的长度对应的部分去除所述第1连结部而得到的第1间隙部的所述延伸方向长度,是与比所述第1共振频率高的共振频率对应的长度。第2天线部具有:第3天线元件,其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与所述第1共振频率对应的长度的边,并且为带状;第4天线元件,其与所述第3天线元件间隔预定距离平行配置,并且为比所述第3天线元件短的带状;以及第2连结部,其连结所述第3天线元件与所述第4天线元件。从所述第3天线元件与所述第4天线元件间的、与所述第4天线元件的所述延伸方向的长度对应的部分去除所述第2连结部而得到的第2间隙部的所述延伸方向长度,是与比所述第1共振频率高的共振频率对应的长度。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具有:多频带平面天线;通信部,其通过所述多频带平面天线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通信部。多频带平面天线具有:绝缘体薄膜;在所述薄膜上形成的第1天线部;以及在所述薄膜上形成的、隔着供电点与所述第1天线部相对配置的第2天线部。第1天线部具有:第1天线元件,其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与第1共振频率对应的长度的边,并且为带状;第2天线元件,其与所述第1天线元件间隔预定距离平行配置,并且为比所述第1天线元件短的带状;以及第1连结部,其连结所述第1天线元件与所述第2天线元件。从所述第1天线元件与所述第2天线元件之间的、与所述第2天线元件的所述延伸方向长度对应的部分去除所述第1连结部而得到的第1间隙部的所述延伸方向长度,是与比所述第1共振频率高的共振频率对应的长度。第2天线部具有:第3天线元件,其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与所述第1共振频率对应的长度的边,并且为带状;第4天线元件,其与所述第3天线元件间隔预定距离平行配置,并且为比所述第3天线元件短的带状;以及第2连结部,其连结所述第3天线元件与所述第4天线元件。从所述第3天线元件与所述第4天线元件之间的、与所述第4天线元件的所述延伸方向长度对应的部分去除所述第2连结部而得到的第2间隙部的所述延伸方向长度,是与比所述第1共振频率高的共振频率对应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以与第1、第3天线元件的延伸方向长度对应的第1频率和与第1、第2间隙部的所述延伸方向的长度对应的共振频率共振,因此,平面天线的共振频带可以为多个。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多频带平面天线的平面结构的图。
图2A是表示手持终端(handy terminal)的外观结构的正面图。
图2B是表示手持终端的外观结构的侧面图
图3是表示手持终端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去除连结部的一部分前的平面天线的图
图5是表示去除连结部的一部分后的多频带平面天线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多频带平面天线的电场的状态的图。
图7是表示与实施方式的多频带平面天线的共振频率对应的各部分的长度的图。
图8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多频带平面天线的低共振频率下的电流分布的图。
图9是表示在实施方式的多频带平面天线的高共振频率下的电流分布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多频带平面天线的与频率对应的S参数的图。
图11是在实施方式的多频带平面天线的间隙部的长度是20.5[mm]情况下的史密斯图(smith chart)。
图12是在实施方式的多频带平面天线间隙部的长度是20[mm]情况下的史密斯图。
图13是在实施方式的多频带平面天线间隙部的长度是16[mm]情况下的史密斯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多频带平面天线中产生的电容器成分的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多频带平面天线的平面结构的图。
图16是表示与变形例的多频带平面天线等价的多频带偶极子天线(multiband dipole antenna)的结构的图。
图17是表示变形例的多频带平面天线的与频率对应的S参数和各共振频率的电流分布的图。
图18是表示具有不同长度的两边的以往的平面天线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19是表示以往的平面天线的电流分布的图。
图20是表示以往的平面天线的与频率对应的S参数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图示的例子。
参照图1~图1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多频带平面天线30及手持终端1的装置结构。
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结构。
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多频带平面天线30。
多频带平面天线30是作为具有2个共振的频带的平衡型天线的多频带天线。平衡型天线是电位分布左右对称的天线。
如图1所示,多频带平面天线30具有薄膜31及天线导体部32。薄膜31是FPC(Flexible Print Circuit)的薄膜,由聚酰亚胺(polyimide)等绝缘体构成。天线导体部32由在薄膜31上形成的铜箔等平面状的导体构成。
天线导体部32具有作为第1天线部、第2天线部的天线部33、34。天线部33、34分别是除焊盘334a及344a以外一体形成的导体的天线部。
天线部33具有作为第1天线元件、第2天线元件的天线元件331、332;作为第1连结部的连结部333;连接部334;以及焊盘334a。天线部34具有作为第3天线元件、第4天线元件的天线元件341、342;作为第2连结部的连结部343;连接部344;以及焊盘344a。
天线元件331是带状导体的天线元件。天线元件332是与天线元件331以预定距离间隔,与天线元件331的延伸方向(纵向、X方向)平行地配置的导体的天线元件。连结部333是在天线元件331、332之间,在与它们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Y方向)上配置的、连结天线元件331、332的端部的导体部。如后所述,在连结部333上加入了切割线(缝线)。连接部334被配置在天线元件331的连结部333一侧的延长位置上,是用于连接同轴电缆40的导体部。焊盘334a是设置在连接部334上的焊接用的导体部,焊接有外部导体43。
天线元件341是带状导体的天线元件。天线元件342是与天线元件341以预定距离间隔,与天线元件341的延伸方向(纵向、X方向)平行配置的导体的天线元件。连结部343是在天线元件341、342之间,在与它们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Y方向)上配置的、连结天线元件341、342的端部的导体部。如后所述,在连结部343上加入了切割线(缝线)。连接部344被配置在天线元件342的连结部343一侧的延长位置上,是用于连接同轴电缆40的导体部。焊盘344a是设置在连接部344上的焊接用的导体部,焊接有芯线41。
天线元件331、341的X方向的长度相同。天线元件332、342的X方向的长度相同。另外,在天线元件331、332之间的平面中,将从与天线元件332的X方向的长度对应的部分去除连结部333的矩形部分,设为作为第1间隙部的间隙部35。同样,在天线元件341、342之间的平面中,将从与天线元件342的X方向的长度对应的部分去除连结部343的矩形部分,设为作为第2间隙部的间隙部36。间隙部35、36的X方向的长度相同。另外,天线元件331的X方向的长度比间隙部35的X方向的长度长。
同轴电缆40是连接后面所述的无线通信部16及GPS部17和多频带平面天线30之间的电缆。同轴电缆40具有芯线41、绝缘体42、外部导体43及保护包覆部44。
芯线41是与轴方向垂直的面为圆形的铜线等内部导体,被焊接在焊盘344a上。绝缘体42是与芯线41同轴地包覆芯线41的聚乙烯(polyethylene)等绝缘体部。外部导体43是与芯线41同轴地包覆绝缘体42的网状的铜线等导体部,被焊接在焊盘334a上。保护包覆部44是与芯线41同轴地保护包覆外部导体43的乙烯树脂(vinyl)等绝缘体部。
同轴电缆40的另一端与无线通信部16及GPS部17连接。具体讲,同轴电缆40的另一端的芯线41与无线通信部16及GPS部17的端子连接,同样,外部导体43与无线通信部16及GPS部17的地线(ground)连接。从无线通信部16通过同轴电缆40给多频带平面天线30提供高频电力。下面,将同轴电缆40和连接部334、344的连接点作为供电点P。
接下来,参照图2及图3,说明作为搭载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电子设备的手持终端1。
图2A表示手持终端1的正面的外观结构。
图2B表示手持终端1的侧面的外观结构。
图3表示手持终端1的功能结构。
手持终端1是在超市、便利店、个人商店等中使用的便携式终端。手持终端1具有:基于用户操作的信息输入功能;信息存储功能;条形码扫描等功能;通过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方式,经由接入点(Access point)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功能;便携式电话通信功能;以及利用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信号的本机当前位置测定功能等。
如图2A所示,手持终端1具有机身(case)部2。手持终端1在机身部2的正面具有显示部14及各种键12A。
如图2B所示,手持终端1在机身部2的两个侧面具有触发键(trigger key)12B,在机身部2的顶端具有扫描部21。另外,手持终端1在机身部2的内部具有多频带平面天线30。
机身部2是手持终端1的机身部。各种键12A是数字、文字等的文字输入键及各种功能键等。触发键12B是接受扫描部21的条形码扫描的触发操作输入的键。各种键12A也可以含有用于扫描部21的条形码扫描的触发键。扫描部21是将激光等光照射在条形码上,通过接收其反射光并进行二值化来读取条形码的数据的部件。
如图3所示,手持终端1在内部具有:作为控制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11、操作部12、RAM(Read Access Memory)13、显示部14、ROM(ReadOnly Memory)15、多频带平面天线30、作为通信部的无线通信部16、GPS部17、天线18a、无线LAN通信部18、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19、I/F(Inter Face)部20及扫描部21。CPU11、操作部12、RAM13、显示部14、ROM15、无线通信部16、GPS部17、无线LAN通信部18、闪速存储器19、I/F部20及扫描部21通过总线22连接。
CPU11控制手持终端1的各部。CPU11在RAM13中展开从存储在ROM15中的系统程序及各种应用程序中指定的程序,通过与在RAM13中展开的程序协调工作,执行各种处理。
CPU11通过与各种程序协调工作,接受通过操作部12的操作信息的输入,从ROM15将各种信息读出,将各种信息写入闪速存储器19。另外,CPU11通过与各种程序协调工作,经由无线通信部16及多频带平面天线30与基站(通过基站被中继的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利用多频带平面天线30及GPS部17进行手持终端1的当前位置的测定。另外,CPU11通过与各种程序协调工作,经由无线LAN通信部18及天线18a,与接入点(在接入点被中继的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利用扫描部21读取条形码的数据,经由I/F部20与外部设备进行有线通信。
操作部12含有各种键12A及触发键12B,将由操作者按下输入的各个键的键输入信号输出到CPU11。另外,操作部12可以与显示部14一体构成为触摸屏的触控板。
RAM13是临时存储信息的易失性的存储器,具有存储要执行的各种程序或者与所述各种程序相关的数据等的工作区。显示部14由LCD(Liquid CrystalDisplay)、ELD(Electro Luminescent Display)等构成,根据来自CPU11的显示信号进行各种显示。
ROM15是存储各种程序、各种数据的只读方式的存储部。
无线通信部16与多频带平面天线30连接,通过利用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便携式电话通信方式的通信,向基站发送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无线通信部16作为,在作为第3代便携式电话通信方式的W-CDMA(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的频分复用(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通信方式的上行通信中,使用频带1.9[GHz]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部来说明。无线通信部16将从多频带平面天线30输入的W-CDMA的接收电波的电信号进行解调,然后输出到CPU11。多频带平面天线30是与GPS通信的1.57[GHz]与便携式电话通信方式的1.9[GHz]的2个频带相匹配的多频带平面天线。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多频带平面天线30及无线通信部16也可以采用其它的便携式电话的无线通信方式的频带、或进行便携式电话以外的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的结构。
GPS部17与多频带平面天线30连接,通过GPS通信方式的通信,经由多频带平面天线30接收从GPS卫星发送的频率1.575[GHz]的GPS信号的电波。另外,GPS部17将接收到的GPS信号解调,获得GPS信息,根据该GPS信息生成当前手持终端1的位置信息(纬度经度信息),输出到CPU11。
无线LAN通信部18与天线18a连接,经由天线18a通过无线LAN通信方式进行与接入点的信息接收发送。
闪速存储器19是能读出以及写入各种数据等信息的存储部。
I/F部20通过通信电缆与外部设备收发信息。I/F部20例如是USB(Universal Serial Bus)方式的有线通信部。
扫描部21具有激光等的发光部、受光部、增益电路、二值化电路等。在扫描部21中,从发光部出射的光照射在条形码上,其反射光由受光部接收,被转换为电信号,该电信号由增益电路放大,由二值化电路变换为黑白的条形码图像的数据。如此,扫描部21读取条形码图像,将该条形码图像的数据输出到CPU11。
接下来,参照图4和图5说明多频带平面天线30制作时的共振频率的调整方法。
图4表示去除连结部的一部分前的平面天线30A。
图5表示去除连结部的一部分后的多频带平面天线30。
在图4及图5中省略了多频带平面天线(平面天线)的薄膜和同轴电缆40的连接部,只表示了天线导体部及供电点P,在下面的图中也相同。
在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制作工序中,制作图4中表示的平面天线30A。平面天线30A具有在薄膜31上形成的天线部33A、34A。另外,假定平面天线30A具有供电点P(同轴电缆40及其连接部)。天线33A具有天线元件331、332及连结部333A。天线部34A具有天线元件341、342及连结部343A。
连结部333A整体地加入了切割线(缝线),是连结天线元件331、332的导体部。连结部333A的X方向的长度(宽),与天线元件332的X方向(延伸方向)的长度相同。连结部333A的切割线,被加入到了天线元件331、332及连结部333A的边界,并且在与天线元件331、332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Y方向)上加入了多条。连结部343A也与连结部333A同样地被加入了切割线。
然后,如图5所示,将连结部333A中与供电点P相反一侧的X方向的任意长度部分沿切割线切除。同样,将连结部343A中与供电点P相反一侧的X方向的任意长度部分沿切割线切除。如此,制作了多频带平面天线30。连结部333A的切除部分成为间隙部35。连结部343A的切除部分成为间隙部36。
接下来,参照图6~图14说明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动作。
首先,参照图6说明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2个频带中的共振。图6表示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电场的状态。
如图6所示,平面天线30A与图18中表示的以往的平面天线50的说明同样,是以与天线元件331(341)的X方向的长度(下边的长度)对应的1个频带共振的单频带天线。平面天线30A的共振频率,是与天线元件331(341)的X方向的长度=λ1/4(λ1:电波的波长)的波长λ1对应的频率。
并且,多频带平面天线30具有间隙部35及36。在多频带平面天线30中,当收发电波时,在天线元件331、332之间产生横穿间隙部35的电场E。因此,在多频带平面天线30中,出现与以间隙部35的X方向的长度为λ2/4的波长λ2对应的共振频率下的共振。同样,在多频带平面天线30中,出现与以间隙部36的X方向的长度为λ2/4的波长λ2对应的共振频率下的共振。因此,多频带平面天线30成为以2个频带共振的多频带天线。
接下来,参照图7~图10说明多频带平面天线30中的共振。
图7表示与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共振频率对应的各部分的长度。
图8表示在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较低的共振频率f1下的天线电流的分布。
图9表示在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较高的共振频率f2下的天线电流的分布。
图10表示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与频率对应的S参数。
如图7所示,将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天线元件331(341)的X方向的长度(下边的长度)设为长度L1。将与该长度L1=λ1/4(λ1:电波的波长)情况下的波长λ1对应的频率设为频率f1。另外,将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间隙部35(36)的X方向的长度设为长度L2。将与该长度L2=λ2/4(λ2:电波的波长)情况下的波长λ2对应的频率设为频率f2。频率f1、f2是在多频带平面天线30中共振的共振频率f1、f2。设共振频率f1=1.57[GHz],设共振频率f2=1.9[GHz]。
另外,设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天线元件332(342)的X方向的长度为长度L3。长度L3与共振没有直接关系。
在此,模拟了在接收到较低的共振频率f1的电波的情况下的多频带平面天线30中流过的天线电流。该模拟结果为图8所示的电流分布。
如图8所示,在与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天线元件331、341对应的部分流过较高天线电流,进行共振。
另外,模拟了在接收到较高的共振频率f2的电波的情况下的多频带平面天线30中流过的天线电流。该模拟结果为图9所示的电流分布。
如图9所示,在与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间隙部35、36的周围对应的部分流过较高天线电流,进行共振。
然后,如图10所示,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S参数,在1.57[GHz]和1.9[GHz]的2个频率观察到了下降。也就是说,确认了多频带平面天线30是在频率f1、f2共振的多频带天线。
接下来,参照图11~图13说明多频带平面天线30中的较高的共振频率f2的阻抗(impedance)调整。
图11表示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间隙部35(36)的长度L2是20.5mm情况下的史密斯图。
图12表示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间隙部35(36)的长度L2是20mm情况下的史密斯图。
图13表示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间隙部35(36)的长度L2是16mm情况下的史密斯图。
作为图11~图13的史密斯图的阻抗测定条件,将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接收电波的共振频率设为2[GHz]。在图11~图13中,在多频带平面天线30中分别以S1、S2及S3表示在频率2[GHz]的阻抗点。另外,将图11~图13的史密斯图的圆的中心点设为50[Ω]。
将频率为2[GHz]的情况下的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阻抗与作为最佳阻抗值的50[Ω]配合。如图11所示,在长度L2是20.5mm的情况下,在频率2[GHz]的点S1,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阻抗达到71.44[Ω]。如图12所示,在长度L2是20mm的情况下,在频率2[GHz]的点S2,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阻抗达到54.03[Ω]。如图13所示,在长度L2是16mm的情况下,在频率2[GHz]的点S3,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阻抗达到106.03[Ω]。
如此,通过改变长度L2能够改变较高共振频率f2a的阻抗。并且,利用史密斯图,通过将长度L2设为20mm,能够使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阻抗,在较高共振频率2[GHz]的频带调整到作为理想阻抗的50[Ω]附近。即使将该共振频率2[GHz]作为共振频率f2,同样也能适当地调整在共振频率f2的频带中的阻抗。
接下来,参照图14说明在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较低共振频率f1的输入阻抗的调整。
图14表示在多频带平面天线30中产生的电容器成分。
如图14所示,在多频带平面天线30中的天线元件331、341中,在与大地之间产生作为可视化的电容器成分的电容器37。另外,将天线元件331、341的横向(Y方向)的长度设为长度L4。
如果将长度L4设得较大,作为电容器37的导体的天线元件331、341的面积也变大,电容器37的静电电容C变大。电容器37的静电电容C变得越大,与多频带平面天线30中的共振频率f1对应的输入阻抗越降低。
如此,通过调整长度L4,能把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共振频率f1的输入阻抗调整到作为理想值的50[Ω]。
上面,根据本实施方式,多频带平面天线30具有在薄膜31上隔着供电点P相对的天线部33、34。天线部33具有以共振频率f1共振的X方向的长度L1的天线元件331、天线元件332及连结部333。天线部34具有以共振频率f1共振的X方向的长度L1的天线元件341、天线元件342及连结部343。间隙部35的X方向的长度L2和间隙部36的X方向的长度L2是与比共振频率f1高的共振频率f2对应的长度。
因此,由于多频带平面天线30以与天线元件331、341的长度L1对应的共振频率f1及与间隙部35、36的长度L2对应的共振频率f2共振,因此,可以把平面天线的共振频带设为2个。
另外,间隙部35、36的长度L2被调整为与在共振频率f2的频带的最佳阻抗50Ω(附近)对应的长度。因此,能将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较高的共振频率f2的阻抗设定为适当值。
另外,天线元件331、341的面积,通过长度L4的调整,被调整为与最佳的输入阻抗50Ω(附近)对应的面积。因此,能将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较低的共振频率f1的输入阻抗设定为适当值。
另外,从具有能将平面天线30A的X方向的任意长度的一部分切除的切割线的连结部333A、334A,利用该切割线切除与间隙部35、36对应的部分,由此制作了多频带平面天线30。因此,能容易地将较高共振频率f2调整到期望的值。另外,也能容易地将较高共振频率f2的阻抗调整到适当的值。
另外,手持终端1具有多频带平面天线30、无线通信部16、GPS部17及CPU11。因此,可以利用多频带平面天线30使共振频带为2个(GPS信号的接收和W-CDMA的发送的频带)来进行通信。
(变形例)
参照图15~图17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变形例。首先,参照图15及图16,说明本变形例的多频带平面天线30B的结构。
图15表示多频带平面天线30B的平面结构。
图16表示与多频带平面天线30B等价的多频带偶极子天线30C的结构。
本变形例的装置结构,是在手持终端1中将多频带平面天线30替代为多频带平面天线30B的结构。因此,以多频带平面天线30B为主进行说明。多频带平面天线30B是作为具有3个共振频带的不平衡型天线的多频带天线。不平衡型天线是电位的分布左右非对称的天线。
上述实施方式的多频带平面天线30是以2个频带共振的多频带天线。但是,例如作为多频带平面天线,为了进行GPS通信方式、W-CDMA方式的上行及下行的组合等的通信,具有以3个频带共振的3频带天线的要求。因此,多频带平面天线30B构成为3频带天线。多频带平面天线30B作为一个例子,是作为在GPS通信的1.57[GHz]频带、W-CDMA方式的上行的1.9[GHz]频带及同样的下行的2.1[GHz]频带的3个频带共振的多频带天线。
另外,无线通信部16将从多频带平面天线30输入的W-CDMA的接收电波的电信号解调后输出到CPU11,并且将从CPU11等输入的发送用数据的电信号调制,输出到多频带平面天线30,发送W-CDMA的电波。
如图15所示,多频带平面天线30B具有薄膜31(图略)及天线导体部32B。天线导体部32B具有作为第1天线部、第2天线部的天线部33B及34B。
天线部33B具有天线元件331及332、作为第1连结部的连结部333B、连接部及焊盘(图略)。天线部34B具有天线元件341及342、作为第2连结部的连结部343B、连接部及焊盘(图略)。另外,在天线元件331、332之间的平面上,将从与天线元件332的X方向的长度对应的部分除连结部333B以外的矩形部分,设为作为第1间隙部的间隙部35B。同样,在天线元件341、342之间的平面上,将从与天线元件342的X方向的长度对应的部分除连结部343B以外的矩形部分,设为作为第2间隙部的间隙部36B。
连结部333B与连结部333同样,但X方向的长度不同。连结部343B与连结部343同样,但X方向的长度不同。同样,作为第1间隙部的间隙部35B与间隙部35同样,但X方向的长度不同。作为第2间隙部的间隙部36B与间隙部36同样,但X方向的长度不同。
即,多频带平面天线30B与多频带平面天线30同样地,切除平面天线30A的连结部333A、343A的一部分被制作。将间隙部35B的X方向的长度设为长度L22。将间隙部36B的X方向的长度设为长度L23。另外,L22≠L23,L1>L22>L23。
如图16所示,与多频带平面天线30B等价的多频带偶极子天线30C具有天线元件331C、332C、341C、342C及连结部333C、343C。天线元件331C(341C)的X方向的长度是长度L1。天线元件332C的X方向的长度是长度L22。天线元件342C的X方向的长度是长度L23。
将与长度L22=λ22/4(λ22:电波的波长)的情况下的波长λ22对应的频率设为f22。另外,将与长度L23=λ23/4(λ23:电波的波长)的情况下的波长λ23对应的频率设为f23。设频率f1=1.57[GHz]、共振频率f22=1.91[GHz]、共振频率f23=2.12[GHz]。
接下来,参照图17说明多频带平面天线30B的动作。
图17表示多频带平面天线30B的与频率对应的S参数及各个共振频率的天线电流分布。
如图17所示,多频带平面天线30B的S参数,在1.57[GHz]、1.91[GHz]及2.12[GHz]的3个频率观察到下降。即,确认了多频带平面天线30B是以频率f1、f22及f23共振的多频带天线。
另外,模拟了在接收(或发送)共振频率f1、f22及f23的电波的情况下的多频带平面天线30B中流过的天线电流。该模拟结果为图17所示的电流分布。
如图17所示,对应于多频带平面天线30B的共振频率f1,在与天线元件331、341对应的部分流过较高天线电流,进行共振。另外,对应于多频带平面天线30B的共振频率f22,在与间隙部35B的周围对应的部分流过较高天线电流,进行共振。另外,对应于多频带平面天线30B的共振频率f23,在与间隙部36B的周围对应的部分流过较高天线电流,进行共振。
上面,根据本变形例,多频带平面天线30B,天线元件331、341的X方向的长度L1是与共振频率f1对应的长度,间隙部35B的X方向的长度L22是与比共振频率f1高的共振频率f22对应的长度,间隙部36B的X方向的长度L23是与比共振频率f1、f22高的共振频率f23对应的长度。
因此,由于多频带平面天线30B以与天线元件331、341的长度L1对应的共振频率f1、与间隙部35B的长度L22对应的共振频率f22及与间隙部36B的长度L23对应的共振频率f23共振,因此,能将平面天线的共振频带设定为3个。
多频带平面天线的3个共振频率的频带的组合并不限定于GPS通信的1.57[GHz]、W-CDMA的通信的上行1.91[GHz]、下行2.1[GHz]的频带的组合,也可以是其它频带的组合。例如,多频带平面天线作为海外的便携式电话通信方式的天线,可以采用在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的850MHz、900MHz、1.8[GHz]、1.9[GHz]的频带中的3个频带共振的结构。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记述,是本发明的多频带平面天线及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种构成方式。
例如可以采用将上述实施方式(阻抗调整等)及变形例组合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采用了作为电子设备而利用手持终端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种构成方式。作为电子设备,可以是PDA、便携式电话机、膝上型PC(Personal Computer)等其他电子设备。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手持终端1具有基于利用多频带平面天线30及无线通信部16的便携式电话通信的数据通信功能,但并不限定于此种构成方式。例如,手持终端1可以具有包含扬声器及麦克风的通话部,具有基于利用多频带平面天线30及通话部的便携式电话通信的通话功能。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采用了使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天线导体部32面向机身部2一侧来配置的构成方式,但并不限定于此种构成方式。例如,也可以采用使多频带平面天线30的薄膜31面向机身部2一侧来配置的构成方式。另外,也可以采用在薄膜31上面设置的天线导体部32的上面进一步设置绝缘体的绝缘层的构成方式。
另外,关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的多频带平面天线30、30B及手持终端1的各个结构要素的详细结构及详细动作,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有适当的变更。

Claims (5)

1.一种多频带平面天线,其特征在于,
具有:
绝缘体薄膜;在所述薄膜上形成的第1天线部;以及在所述薄膜上形成的、隔着供电点与所述第1天线部相对配置的第2天线部,
所述第1天线部具有:
第1天线元件,其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与第1共振频率对应的长度的边,并且为带状;
第2天线元件,其与所述第1天线元件间隔预定距离平行配置,并且为比所述第1天线元件短的带状;以及
第1连结部,其连结所述第1天线元件以及所述第2天线元件,
从所述第1天线元件与所述第2天线元件之间的、与所述第2天线元件的所述延伸方向的长度对应的部分去除所述第1连结部而得到的第1间隙部的所述延伸方向的长度,是与比所述第1共振频率高的共振频率对应的长度,
所述第2天线部具有:
第3天线元件,其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与所述第1共振频率对应的长度的边,并且为带状;
第4天线元件,其与所述第3天线元件间隔预定距离平行配置,并且为比所述第3天线元件短的带状;以及
第2连结部,其连结所述第3天线元件以及所述第4天线元件,
从所述第3天线元件与所述第4天线元件之间的、与所述第4天线元件的所述延伸方向的长度对应的部分去除所述第2连结部而得到的第2间隙部的所述延伸方向长度,是与比所述第1共振频率高的共振频率对应的长度,
所述第1间隙部的所述延伸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2间隙部的所述延伸方向的长度各自不同,
所述第1间隙部的所述延伸方向的长度,是与比所述第1共振频率高的第2共振频率对应的长度,
所述第2间隙部的所述延伸方向的长度,是与比所述第1共振频率和第2共振频率高的第3共振频率对应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带平面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间隙部的所述延伸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2间隙部的所述延伸方向的长度,是与比所述第1共振频率高的共振频率的频带中的适当的阻抗对应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带平面天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天线元件和所述第3天线元件,具有与比所述第1共振频率高的共振频率中的适当的输入阻抗对应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频带平面天线,其特征在于,
从具有用于将与所述延伸方向对应的任意长度的部分切除的切割线的、连结所述第1天线元件及所述第2天线元件的连结部,利用该切割线切除一部分,由此制作所述第1连结部,
从具有用于将与所述延伸方向对应的任意长度的部分切除的切割线的、连结所述第3天线元件及所述第4天线元件的连结部,利用该切割线切除一部分,由此制作所述第2连结部。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
多频带平面天线;
通信部,其通过所述多频带平面天线与外部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通信部,
所述多频带平面天线具有:
绝缘体薄膜;
在所述薄膜上形成的第1天线部;以及
在所述薄膜上形成的、隔着供电点与所述第1天线部相对配置的第2天线部,
所述第1天线部具有:
第1天线元件,其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与第1共振频率对应的长度的边,并且为带状;
第2天线元件,其与所述第1天线元件间隔预定距离平行配置,并且为比所述第1天线元件短的带状;以及
第1连结部,其连结所述第1天线元件以及所述第2天线元件,
从所述第1天线元件与所述第2天线元件之间的、与所述第2天线元件的所述延伸方向长度对应的部分去除所述第1连结部而得到的第1间隙部的所述延伸方向长度,是与比所述第1共振频率高的共振频率对应的长度,
所述第2天线部具有:
第3天线元件,其在延伸方向上具有与所述第1共振频率对应的长度的边,并且为带状;
第4天线元件,其与所述第3天线元件间隔预定距离平行配置,并且为比所述第3天线元件短的带状;以及
第2连结部,其连结所述第3天线元件以及所述第4天线元件,
从所述第3天线元件与所述第4天线元件之间的、与所述第4天线元件的所述延伸方向长度对应的部分去除所述第2连结部而得到的第2间隙部的所述延伸方向长度,是与比所述第1共振频率高的共振频率对应的长度,
所述第1间隙部的所述延伸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2间隙部的所述延伸方向的长度各自不同,
所述第1间隙部的所述延伸方向的长度,是与比所述第1共振频率高的第2共振频率对应的长度,
所述第2间隙部的所述延伸方向的长度,是与比所述第1共振频率和第2共振频率高的第3共振频率对应的长度。
CN2010101897853A 2009-05-27 2010-05-26 多频带平面天线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19019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27122A JP2010278586A (ja) 2009-05-27 2009-05-27 マルチバンド平面アンテナ及び電子機器
JP2009-127122 2009-05-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1959A CN101901959A (zh) 2010-12-01
CN101901959B true CN101901959B (zh) 2013-03-27

Family

ID=42244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897853A Active CN101901959B (zh) 2009-05-27 2010-05-26 多频带平面天线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00364B2 (zh)
EP (1) EP2262054B1 (zh)
JP (1) JP2010278586A (zh)
CN (1) CN1019019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13950B2 (ja) * 2007-12-27 2011-01-1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平面モノポールアンテナ及び電子機器
JP4775406B2 (ja) * 2008-05-29 2011-09-2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平面アンテナ及び電子機器
JP5110326B2 (ja) * 2009-07-10 2012-12-26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WO2011032153A2 (en) * 2009-09-14 2011-03-17 World Products Llc Optimized conformal-to-meter antennas
CN102769180B (zh) * 2012-06-29 2015-05-27 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向天线及电子装置
CN104733837A (zh) * 2015-03-20 2015-06-24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和天线系统
TWI560941B (en) * 2015-04-30 2016-12-01 Wistron Neweb Corp Antenna system
CN106299613B (zh) * 2015-05-19 2019-08-30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
US10186782B2 (en) * 2015-08-05 2019-01-22 Nec Corporation Antenna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D814448S1 (en) * 2017-04-11 2018-04-03 Airgain Incorporated Antenna
US10868354B1 (en) * 2019-01-17 2020-12-15 Airgain, Inc. 5G broadband antenna
US11296412B1 (en) * 2019-01-17 2022-04-05 Airgain, Inc. 5G broadband antenna

Family Cites Families (6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1083B2 (ja) * 1987-04-10 1994-02-09 八木アンテナ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JPH1093332A (ja) 1996-09-13 1998-04-10 Nippon Antenna Co Ltd 複共振逆f型アンテナ
US5926150A (en) 1997-08-13 1999-07-20 Tactical Systems Research, Inc. Compact broadband antenna for field generation applications
SG90061A1 (en) * 1999-08-24 2002-07-23 Univ Singapore A compact antenna for multiple frequency operation
WO2001028035A1 (en) 1999-10-12 2001-04-19 Arc Wireless Solutions, Inc. Compact dual narrow band microstrip antenna
JP2001185938A (ja) 1999-12-27 2001-07-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2周波共用アンテナ、多周波共用アンテナ、および2周波または多周波共用アレーアンテナ
DE60121507T2 (de) 2000-05-26 2006-1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adoma Antenne, Antennenanordnung und Funkgerät
US6853336B2 (en) 2000-06-21 2005-02-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computer terminal, and antenna
JP2002055733A (ja) 2000-07-25 2002-02-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携帯端末
JP3830358B2 (ja) 2001-03-23 2006-10-04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平板アンテナ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機器
JP2003078333A (ja) 2001-08-30 2003-03-14 Murata Mfg Co Ltd 無線通信機
CN1545749A (zh) 2001-09-13 2004-11-10 �����ɷ� 用于微型和多频带天线的多级和空间填充接地板
DE10147921A1 (de) 2001-09-28 2003-04-17 Siemens Ag Planare Inverted-F-Antenne
JP3622959B2 (ja) 2001-11-09 2005-02-23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平板アンテナの製造方法
US6847328B1 (en) 2002-02-28 2005-01-25 Raytheon Company Compact antenna element and array,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EP1345282B1 (en) 2002-03-14 2006-01-18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ultiband planar built-in radio antenna with inverted-l main and parasitic radiators
JP3656610B2 (ja) 2002-03-27 2005-06-08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板状アンテナ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機器
WO2003094289A1 (en) 2002-05-02 2003-11-13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A printed built-in antenna for use in a portable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6621464B1 (en) * 2002-05-08 2003-09-16 Acc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ual-band dipole antenna
JP4187478B2 (ja) 2002-08-08 2008-11-26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通信端末
JP2004096341A (ja) 2002-08-30 2004-03-25 Fujitsu Ltd 共振周波数が可変な逆f型アンテナを含むアンテナ装置
JP3916068B2 (ja) 2002-11-06 2007-05-16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
US6961028B2 (en) * 2003-01-17 2005-11-01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Low profile dual frequency dipole antenna structure
US6943734B2 (en) * 2003-03-21 2005-09-13 Centurion Wireless Technologies, Inc. Multi-band omni directional antenna
TW583785B (en) 2003-04-08 2004-04-11 Yageo Corp Integrated antenna for portable computer
KR20060008909A (ko) 2003-04-25 2006-01-27 스미토모덴키고교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대역 평판형상 안테나
TWI264149B (en) * 2003-05-07 2006-10-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Tri-band dipole antenna
US7848771B2 (en) 2003-05-14 2010-12-07 Nxp B.V. Wireless terminals
JP2004356823A (ja) 2003-05-28 2004-12-16 Nec Corp 携帯端末
US6985114B2 (en) 2003-06-09 2006-01-10 Houkou Electric Co., Ltd. Multi-frequency antenna and constituting method thereof
US20050035919A1 (en) * 2003-08-15 2005-02-17 Fan Yang Multi-band printed dipole antenna
JP4206325B2 (ja) 2003-10-24 2009-01-07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
US7095382B2 (en) * 2003-11-24 2006-08-22 Sandbridge Technologies, Inc. Modified printed dipole antennas for wireless multi-b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TWM258432U (en) 2004-03-09 2005-03-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Multi-band antenna
JP4411408B2 (ja) * 2004-03-29 2010-02-10 トッパン・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Rfid型シート
JP2005286915A (ja) 2004-03-30 2005-10-13 Nissei Electric Co Ltd 多周波用アンテナ
TWI279030B (en) 2004-06-21 2007-04-11 Accton Technology Corp Antenna and antenna array
TWI304664B (en) 2004-06-30 2008-12-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Antenna
JP4018698B2 (ja) 2004-07-12 2007-12-05 株式会社東芝 広帯域アンテナおよびこの広帯域アンテナを具備する通信装置
TW200605435A (en) * 2004-07-30 2006-02-01 Arcayan Technology Corp Dual band and broadband flat dipole antenna
CN1734836B (zh) * 2004-08-10 2010-11-1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天线
JP2006067234A (ja) 2004-08-26 2006-03-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
JP4332494B2 (ja) 2004-12-22 2009-09-16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TWI261387B (en) 2005-02-03 2006-09-01 Ind Tech Res Inst Planar dipole antenna
JP4672389B2 (ja) 2005-02-24 2011-04-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JP2006254081A (ja) * 2005-03-10 2006-09-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ダイポール型アンテナ
RU2007143574A (ru) 2005-04-25 2009-06-10 Конинклейке Филипс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Н.В. (Nl) Модуль беспроводного канала связи, содержащий две антенны
KR20080002947A (ko) 2005-04-27 2008-01-04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무선 칩
JP4649634B2 (ja) 2005-06-30 2011-03-16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マルチバンドモノポールアンテナ
JP2007027906A (ja) 2005-07-12 2007-02-01 Maspro Denkoh Corp アンテナ
CN1901278A (zh) 2005-07-22 2007-01-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平面倒f型天线及其制作方法
JP4723947B2 (ja) 2005-08-05 2011-07-13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2周波共用アンテナ
US7336236B2 (en) 2005-08-24 2008-02-26 Arcadya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Triangular dipole antenna
JP2007124346A (ja) 2005-10-28 2007-05-17 Taiyo Yuden Co Ltd アンテナ素子及びアレイ型アンテナ
TWI318022B (en) 2005-11-09 2009-12-01 Wistron Neweb Corp Slot and multi-inverted-f coupling wideband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US7432860B2 (en) 2006-05-17 2008-10-07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ulti-band antenna for GSM, UMTS, and WiFi applications
KR100814441B1 (ko) * 2006-08-18 2008-03-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매칭기능을 갖는 모노폴 안테나
US7423598B2 (en) 2006-12-06 2008-09-09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a wideband antenna
DE202006019045U1 (de) 2006-12-18 2007-02-22 Albea Kunststofftechnik Gmbh Folienaufbau mit zumindest einer Antenne
US7265720B1 (en) 2006-12-29 2007-09-04 Motorola, Inc. Planar inverted-F antenna with parasitic conductor loop and device using same
US7889139B2 (en) 2007-06-21 2011-02-15 Apple Inc.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able grounding
JP4306734B2 (ja) 2007-01-31 2009-08-0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平面円偏波アンテナ及び電子機器
JP4816564B2 (ja) 2007-05-17 2011-11-1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アンテナ及び電子機器
US7876274B2 (en) 2007-06-21 2011-01-25 Apple Inc. Wireless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8269686B2 (en) * 2007-11-27 2012-09-18 Uti Limited Partnership Dual circularly polarized antenna
JP4613950B2 (ja) 2007-12-27 2011-01-19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平面モノポールアンテナ及び電子機器
JP4775406B2 (ja) 2008-05-29 2011-09-2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平面アンテナ及び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62054B1 (en) 2012-09-19
CN101901959A (zh) 2010-12-01
US8400364B2 (en) 2013-03-19
JP2010278586A (ja) 2010-12-09
US20100302111A1 (en) 2010-12-02
EP2262054A1 (en) 2010-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1959B (zh) 多频带平面天线及电子设备
CN101593871B (zh) 平面天线和电子设备
CN101005155B (zh) 折叠式偶极天线设备和移动无线电终端
CN206076484U (zh) 电子设备
CN100420092C (zh) 具有寄生耦合器的多单元天线
CN102362391B (zh) 多频带天线及电子设备
KR100822087B1 (ko) 접지면 오버랩 없는 비평면형 내부 안테나를 구비한 무선이동 통신 장치
CN101471493B (zh) 平面单极天线以及电子设备
JP4306734B2 (ja) 平面円偏波アンテナ及び電子機器
CN101356689A (zh) 具有宽的高频带带宽的无线电通信终端的多频带天线设备
CN100584066C (zh) 包括多频带天线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及相关方法
EP2717383A1 (en) Antenna device
US11239561B2 (en) Patch antenna for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s
EP2418734B1 (en) Multiband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122093B2 (en) Dipole array antenna
CN105990653B (zh) 天线装置、电子设备以及便携终端
KR100834672B1 (ko) 휴대단말기
JP5799247B2 (ja) 携帯無線機
CN110495050A (zh) 毫米波天线
Taguchi et al. Offset fed planar inverted L antenna with built-in coplanar waveguide
CA2525859C (en)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comprising a satellite positioning system antenna with active and passive elem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