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81317B - 车轮平衡重 - Google Patents

车轮平衡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81317B
CN101881317B CN2010102328864A CN201010232886A CN101881317B CN 101881317 B CN101881317 B CN 101881317B CN 2010102328864 A CN2010102328864 A CN 2010102328864A CN 201010232886 A CN201010232886 A CN 201010232886A CN 101881317 B CN101881317 B CN 1018813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ing body
wheel
balance weight
wheel balance
t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328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81317A (zh
Inventor
田口幸保
菅谷内达彦
山口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ho Kogyo Co Ltd
Toho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ho Kogyo Co Ltd
Toho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ho Kogyo Co Ltd, Toho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ho Ko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81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1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81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813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5/00Wheels or wheel attachments designed for increasing traction
    • B60B15/28Wheel-ballasting weights; Their attach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32Correcting- or balancing-weights or equivalent means for balancing rotating bodies, e.g. vehicle wheels
    • F16F15/324Correcting- or balancing-weights or equivalent means for balancing rotating bodies, e.g. vehicle wheels the rotating body being a vehicle wheel
    • F16F15/328Multiple weights on adhesive stri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11/00Units comprising multiple wheels arranged side by side; Wheels having more than one rim or capable of carrying more than one tyre
    • B60B11/08Arrangements of balancing mechanisms enabling a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load to ty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32Correcting- or balancing-weights or equivalent means for balancing rotating bodies, e.g. vehicle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Testing Of Bal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轮平衡重,当其与车轮进行组装时,该平衡重上的脱离覆盖纸易于被拆离。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包括:基本上为条形的重量体;胶带部分,胶带前表面被固定到重量体后表面上;以及脱离覆盖纸,其遮盖着胶带后表面,通过对胶带部分的宽度和脱离覆盖纸的宽度进行调整,使得脱离覆盖纸易于被夹捏住。由于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被设计成使得脱离覆盖纸不易于在组装操作之前被拆离掉、且脱离覆盖纸易于在进行组装时被夹捏住,所以,易于进行拿取,而且改善了在将车轮平衡重与车轮组装到一起时的工作便易性。

Description

车轮平衡重
本申请是大丰工业株式会社于2006年12月26日提出的发明名称为“车轮平衡重”、申请号为200680049668.9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车轮平衡重:当将其与车轮组装到一起时,具有很高的组装便易性;特别是,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车轮平衡重:在将其组装到车轮上时,脱离覆盖纸易于被拆离掉。
背景技术
在车轮处于组装完成的状态下-即当机动车或其它车辆的轮胎与车轮组装到一起的状态下,会出现如下的缺陷:当驾驶车辆行驶时,由于不平衡现象会在车轮组件转动轴的周向上以及转动轴的轴向方向上得到放大,所以会产生振动、噪音等不利影响。振动、噪音等状况的产生根源是车轮上存在不平衡。为了消除该不平衡,在车轮上组装了车轮平衡重。
第3066945号日本实用新型公报公开了一种车轮平衡重,其与车轮组装到一起。通过利用粘接胶带将重量体粘接到车轮上,就可将这种车轮平衡重与车轮组装到一起,重量体被制成大体上为条形的平板结构。
此外,现有技术中存在另一种车轮平衡重,该平衡重的重量体是由多个重量块件构成的。第6364421号美国专利公报例如就公开了这样的车轮平衡重。同样地,这种平衡重也采用了如下的设计:利用粘接胶带将多个重量块件粘接到车轮上。
这些车轮平衡重采用了这样的设计:在将其与车轮组装到一起之前,先使用脱离覆盖纸遮盖粘接胶带上要被结合到车轮上的粘接表面。利用该脱离覆盖纸,对粘接胶带的粘接表面进行了保护。而且,在将平衡重与车轮组装到一起时,将脱离覆盖纸从粘接胶带上扯掉,从而露出粘接表面,然后,将重量体粘连到车轮上。
这种普通车轮平衡重被设置成这样:该脱离覆盖纸的一端被制成突伸超出重量体宽度方向上的这一端,从而,当将脱离覆盖纸从重量体上扯掉时,能容易地夹捏住脱离覆盖纸。也就是说,这种普通的车轮平衡重被设置成只有脱离覆盖纸突伸超出了重量体宽度方向的其中一端。
但是,对于具有上述构造的车轮平衡重而言,存在着如下的问题:在平衡重被与车轮组装到一起之前的状态下,其脱离覆盖纸已被弯折成曲线,或者,其脱离覆盖纸已脱落了。具体而言,当车轮平衡重在被组装之前被保持着或被进行存放时,如果这些平衡重被挤压到其它物体-例如相邻的车轮平衡重上,则脱离覆盖纸就已被弯折而弯曲,或者已被去掉了,具体的情况随条件而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考虑到上述状况而作出的,其任务在于提供这样一种车轮平衡重:当其被组装到车轮上时,其脱离覆盖纸易于被拆离。
为了解决上述任务,本发明的发明人已反复研究了胶带部分和脱离覆盖纸的构造;结果就是完成了本发明。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被设计成这样:在一种车轮平衡重中,包括:基本上为条形的重量体;胶带部分,该部分的胶带前表面被固定到重量体后表面上;以及脱离覆盖纸,其遮盖着胶带后表面,通过对胶带部分和脱离覆盖纸的宽度进行调整,使得脱离覆盖纸易于被夹捏住。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车轮平衡重的特征在于,这种车轮平衡重包括:大体上为条形的重量体,其具有背对背布置的重量体前表面和重量体后表面;胶带部分,其具有被布置成背对背的胶带前表面和胶带后表面,胶带前表面被固定到重量体后表面上,胶带后表面将被结合到车轮上;以及脱离覆盖纸,其以可从胶带后表面上拆离的状态遮盖着胶带后表面,胶带部分被制成其宽度小于重量体的宽度;以及脱离覆盖纸被制成其宽度超过胶带部分的宽度,且等于或小于重量体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车轮平衡重的特征在于,这种车轮平衡重包括:基本上为条形的重量体,其具有被布置成背对背的重量体前表面和重量体后表面;胶带部分,其具有被布置成背对背的胶带前表面和胶带后表面,胶带前表面被固定到重量体后表面上,胶带后表面将被结合到车轮上;以及脱离覆盖纸,其以可从胶带后表面上拆离的状态至少遮盖着胶带后表面,胶带部分具有切口,其位于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以及车轮平衡重被按照这样的状态结合到车轮上:使得位于另一端侧的突伸部分至少被从胶带部分上的切口处切去。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例的车轮平衡重;
图2是根据第一实例的车轮平衡重的剖视图;
图3表示了根据第一实例的车轮平衡重被与车轮组装到一起时的状态;
图4是根据第二实例的车轮平衡重的剖视图;
图5表示了根据第三实例的车轮平衡重;
图6表示了根据第四实例的车轮平衡重;
图7是根据第四实例的车轮平衡重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第五实例的车轮平衡重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第六实例的车轮平衡重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第七实例的车轮平衡重的剖视图;以及
图11是根据第八实例的车轮平衡重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对一些发明方案进行描述,这些发明方案使得所述的发明更为具体,并构成了所述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发明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包括重量体、胶带部分、以及脱离覆盖纸。
重量体是大体上为条形的构件,其具有背对背布置的重量体前表面和重量体后表面。当该重量体被与车轮组装到一起时,可消除车轮组件上的不平衡状况。由于重量体被制成大体上为条形,所以能通过在重量体自身的厚度方向上向其施加应力,而容易地将重量体调整成在纵向方向为弧形。借助于上述的操作,可将重量体变形(或调整)为这样的形状:其顺应着车轮的曲线形状。如果重量体被调整成顺应车轮形状的形状,则车轮平衡重(重量体)结合到车轮上的粘合性就将提高。如果粘合性提高,则车轮与重量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就会增大,所以,车轮平衡重更不易于从车轮上脱落下来。优选地是,重量体是长方形(矩形),并具有预定的宽度,且该重量体的延伸方向与其宽度方向垂直。此外,优选地是,该重量体被制成这样:基本为条形的该结构的厚度实质上是均匀的。
尽管不对重量体的材料性质进行限定,但优选地是,重量体可由非铅系的金属制成。非铅系金属是这样的:即使其被倾倒到自然环境中,其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对于用于制造该重量体的非铅系金属,举例来讲,其可以是铁系金属-例如纯铁、钢以及不锈钢,在这些金属中,铁适于作为主要成份。
胶带部分是这样一个构件:其具有被布置成背对背的胶带前表面和胶带后表面,其中,胶带前表面被固定到重量体后表面上,且胶带后表面被粘合到车轮上。也就是说,胶带部分将重量体粘接(或结合)到车轮上。胶带部分是这样的:只要该胶带部分是能将重量体粘接到车轮上的构件即可,对其并无特别的限定;举例来讲,其可以是双面胶带,这种胶带的两个表面上都具有粘性表面。
优选地是,胶带部分在基底的两表面上可具有带有粘附性的胶带前表面和胶带后表面,其中的基底是由例如泡沫树脂等具有挠性的材料制成的。通过使胶带部分具有这样的基底,使胶带部分自身也表现出了挠性,所以,即使重量体的形状并未完全地符合于车轮的形状,胶带部分自身也能吸收结构差异,由此增强了重量体与车轮之间的粘接性。
脱离覆盖纸是这样的一种构件:其以可拆离的状态遮盖着胶带后表面。在将车轮平衡重组装到车轮上之前,脱离覆盖纸对胶带后表面的粘性表面进行保护。在将该车轮平衡重与车轮组装到一起时,脱离覆盖纸被拆去。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中,胶带部分被制成这样:其宽度小于重量体的宽度;且脱离覆盖纸被制成其宽度超过胶带部分的宽度且等于或小于重量体的宽度。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被设计成这样:通过对胶带部分和脱离覆盖纸的宽度分别进行规定,使得脱离覆盖纸易于被揭去。此处,重量体、胶带部分以及脱离覆盖纸的宽度分别指定了在大体条形重量体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应尺寸。
通过将胶带部分的宽度制成小于重量体的宽度,在胶带部分的胶带前表面被粘接到重量体后表面上的状态下,使得重量体后表面上未被胶带部分遮盖着的部分是外露的,且该外露部分存在于重量体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而且,由于脱离覆盖纸的宽度大于胶带部分的宽度,所以,在脱离覆盖纸遮盖着胶带部分的胶带后表面的状态下,脱离覆盖纸宽度方向上的末端外周部至少突伸超出胶带部分的一个端部。在脱离覆盖纸末端外周部的突伸部分与重量体后表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该间隙对应于胶带部分的厚度。而且,在对车轮平衡重进行组装时,能利用这一间隙容易地夹捏住脱离覆盖纸,从而能容易地将脱离覆盖纸拆离。
优选地是,胶带部分的宽度可比重量体的宽度短0.1-6mm。如果胶带部分的宽度的差值超过了6mm,则用于对重量体进行粘接的粘接力就会变小。此外,如果胶带部分宽度与重量体宽度之间的差值小于0.1mm,则脱离覆盖纸的突伸长度很短,从而不易于夹捏住脱离覆盖纸。
优选地是,所述胶带部分和所述脱离覆盖纸的其中一个端部都可与所述重量体的其中一个端部对齐。通过使胶带部分的一端与重量体的一端重合,当胶带部分被固定到重量体后表面上时,重量体后表面另一端侧就会露出来。而且,脱离覆盖纸也是这样:通过使其一个端部与重量体一端重合,使得脱离覆盖纸被揭起时的被夹捏部分(脱离覆盖纸的突伸部分)也位于其另一端侧。此条件下,优选地是,胶带部分可被设计成这样:为了将重量体固定到车轮上,胶带部分上与重量体和车轮相结合的粘合表面可被制得宽一些。也就是说,优选地是,胶带部分的宽度可以宽一些(胶带部分的宽度方向尺寸可以大一些)。如果将胶带部分的宽度尺寸设计得大一些,则脱离覆盖纸上的突伸部分(在拆离脱离覆盖纸时要进行夹捏的部分)的突伸长度就会相对变小。通过将胶带的一端与重量体的一端对齐,能使得重量体后表面上外露部分的宽度尺寸达到最大。结果就是,能使脱离覆盖纸突伸部分的突伸长度达到最大。因此,易于将脱离覆盖纸揭起去掉。
优选地是,脱离覆盖纸可被设计成这样:其宽度被制得与重量体的宽度相同。通过将脱离覆盖纸的宽度设计成与重量体的宽度相同,能使得脱离覆盖纸的突伸部分达到最长。此外,如果脱离覆盖纸的宽度长于重量体的宽度,则脱离覆盖纸的末端外周部将突伸超出重量体的宽度方向端部,超出重量体的这一部分会被折叠而弯折,从而出现了如下的缺陷:脱离覆盖纸不易于被夹捏住,且会卡钩住最终要被拆离的脱离覆盖纸。
在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中,优选地是,重量体可包括开槽部分,其在大体为条形的重量体的宽度方向上延伸。通过使重量体带有开槽部分,在将车轮平衡重组装到车轮上时,能容易地使重量体变形成为与车轮内周表面的弯曲形状相符合的形状。更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按照这样的状态与车轮组装到一起:重量体的纵向方向与车轮内周表面的周向相一致。也就是说,按照将重量体弯曲成在纵向上为弧形的方式对重量体进行组装。并且,如果在重量体上制有开槽部分,则在施加作用力以对重量体进行弯曲时,在该开槽部分处会产生受力集中现象,从而,重量体将在开槽部分处弯曲,由此,利用小得多的作用力就能将重量体改变为预定的弯曲形状。
此外,通过在重量体上设置这样的开槽部分,能简单地调节重量体的质量。具体而言,由于重量体的厚度在开槽部分处局部地变薄,因而,在开槽部分处执行切断操作将比在重量体其它部分(其厚度未被减薄的部分)处进行切断更为容易。此外,通过在使沟槽张开和闭合的方向上向开槽部分反复施加载荷(通过反复地前后弯折),就可通过在开槽部分处造成断裂来切断重量体。也就是说,即使不使用任何特殊的工具,也能人工地调整重量体的质量。
优选地是,开槽部分被设置成这样:其被按照一定的间距进行布置,以使得位于开槽部分之间的部分的质量具有预定的质量。此处需要指出的是:“位于开槽部分之间的部分”是指被夹在相邻开槽部分之间的部分,在条形重量体的纵向方向上,这些部分排列成一线。而且,通过使被夹在开槽部分之间的部分的质量为预定的质量,能简单地进行对重量体质量进行调整的操作。
开槽部分被设置成这样:其或者是被制在重量体前表面和重量体后表面的其中之一上,或者也可在重量体前表面与后表面上都制出开槽部分。此外,对于开槽部分的形状(横截面形状)而言,没有特别限制。例如,横截面形状大体上为字母“V”形、大体上为字母“U”形、或者横截面基本上为凹形都是允许的。
优选地是,重量体可被制成弧形,其沿着车轮内周表面延伸。由于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被安装到车轮轮缘的内周面上,所以,如果该平衡重沿着该轮缘的内周面弯曲,则就能容易地将其安装到车轮上。在本实例中,优选地是,被夹在重量体的开槽部分之间的各个部分可被弯曲成基本上为弧形的形状。
优选地是,重量体的表面上可带有识别指示装置。至于该识别指示装置,其例如可标注出重量体的质量或重量体的重心。如果指示结构标注出了重量体的重心位置,则在将车轮平衡重组装到车轮上时,能简单地完成定位操作。如果指示装置标注的是重量体的质量,则就可以简单地识别并选取具有所需质量的重量体。另外,如果标注出了重量体的被夹在开槽部分之间的各个部分的质量,则通过对重量体执行切断操作就能简单地获得具有所需质量的重量体。
优选地是,重量体可被设计成其表面经过了表面处理。通过对重量体执行表面处理,能使得重量体的外观整洁,而且能防止重量体生锈。对于该表面处理而言,其例如可以是在由铁系金属制成的重量体上所执行的表面处理,该表面处理例如可以是铬酸锌处理、银粉涂漆、镀铬、以及烧结型锌化合物复合覆膜(baking-type zinc compoundcomposite film)。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被设计成使得脱离覆盖纸在组装操作之前不易于被折叠弯折或变形,所以能容易地夹捏住脱离覆盖纸。此外,由于脱离覆盖纸在组装操作之前不易于被拆离掉,所以易于防止出现由于脱离覆盖纸脱落而造成缺陷产品的情况,另外,在进行组装时,还能提高工作的便易性。
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被与车轮轮缘的内周表面组装到一起,以进行使用。另外,由于利用胶带部分实现了在车轮上的组装,所以不管车轮的形状如何都可进行组装。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被设计成:其不仅可被组装到汽车的车轮上,而且也可以被组装到两轮车辆的车轮上。
(第二发明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包括重量体、胶带部分、以及脱离覆盖纸。
重量体是大体上为条形的构件,其具有背对背布置的重量体前表面和重量体后表面。当该重量体被与车轮组装到一起时,可消除车轮上的不平衡状况。由于重量体被制成大体上为条形,所以能通过在重量体自身的厚度方向上向其施加应力,而容易地将重量体调整成在纵向方向为弧形。借助于上述的操作,可将重量体变形(或调整)为这样的形状:其顺应着车轮的曲线形状。如果重量体被调整成顺应车轮形状的形状,则车轮平衡重(重量体)结合到车轮上的粘合性就将提高。如果粘合性提高,则车轮与重量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就会增大,所以,车轮平衡重更不易于从车轮上脱落下来。优选地是,重量体是长方形(矩形),并具有预定的宽度,且该重量体的延伸方向与该宽度方向垂直。此外,优选地是,该重量体被制成这样:基本为条形的该结构的厚度实质上是均匀的。
尽管未对重量体的材料性质进行限定,但优选地是,重量体可由非铅系的金属制成。非铅系金属是这样的:即使其被倾倒到自然环境中,其对环境的影响也较小。对于用于制造该重量体的非铅系金属,举例来讲,其可以是铁系金属-例如纯铁、钢以及不锈钢,在这些金属中,铁适于作为主要成份。
胶带部分是这样一个构件:其具有被布置成背对背的胶带前表面和胶带后表面,其中,胶带前表面被固定到重量体后表面上,且胶带后表面被粘合到车轮上。也就是说,胶带部分将重量体粘接(或结合)到车轮上。胶带部分是这样的:只要该胶带部分是能将重量体粘接到车轮上的构件即可,对其并无特别的限定;举例来讲,其可以是双面胶带,这种胶带的两个表面上都具有粘性表面。
优选地是,胶带部分在基底的两表面上可具有带粘附性的胶带前表面和胶带后表面,其中的基底是由例如泡沫树脂等具有挠性的材料制成的。通过使胶带部分具有这样的基底,使胶带部分自身也表现出了挠性,所以,即使重量体的形状并未完全地符合于车轮的形状,胶带部分自身也能吸收结构差异,由此增强了重量体与车轮之间的粘接性。
脱离覆盖纸是这样的一种构件:其至少以可拆离的状态遮盖着胶带后表面。在将车轮平衡重组装到车轮上之前,脱离覆盖纸对胶带后表面的粘性表面进行保护。在将该车轮平衡重与车轮组装到一起时,脱离覆盖纸被拆去。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中,胶带部分具有切口,其位于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而且该车轮平衡重被按照这样的状态粘合到车轮上:至少从胶带部分的切口处将位于另一端侧的突伸部分切去。
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包括突伸部分,在平衡重被组装到车轮上之前的状态下,该突伸部分在胶带部分的宽度方向上位于一端处,而且,在将平衡重组装到车轮上时,将该突伸部分从此处切去。也就是说,该突伸部分(以及脱离覆盖纸)被夹捏住。在平衡重被与车轮组装到一起之前的状态下,突伸部分包括胶带部分和脱离覆盖纸。也就是说,突伸部分具有高的强度。借助于该强度,使得从重量体突伸出的部分具有如下的特性:不易于在该部分产生折叠、弯折或变形,因而,当将平衡重组装到车轮上时,能容易地夹捏住该部分。
并且,在将突伸超出重量体的突伸部分去掉的状态下,将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组装到车轮上。利用这样的设计,当车轮平衡重被组装到车轮上时,可防止外观效果变差。
胶带部分包括用于将突伸部分切去的切口。通过在胶带部分上设置切口,能在切口处将胶带部分切开,由此能简单地去掉突伸部分。
优选地是,被制在胶带部分上的切口可被制在胶带前表面上,这是因为胶带部分的胶带后表面被脱离覆盖纸遮盖着。还允许这样来形成切口:不将其形状限定为某种特定的形状,只要其至少能使得突伸部分被切去即可。例如,该情况可以是横截面大体上为字母“V”形、字母“U”形、或凹形等形状的沟槽,还可以是制在胶带部分上的穿孔。
切口在胶带部分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并不限定于特定的某个位置。但是,当突伸部被去掉时,必须要确保具有足够大的胶带部分,以便于将重量体粘接/固定到车轮上。
尽管胶带部分的宽度并不限于特定的某个数值,但优选地是,其宽度可以等于重量体的宽度或更大。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是这样的:优选地是,胶带部分上要被粘接到重量体上的部分的宽度与重量体的宽度相一致。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被设计成这样:优选地是,胶带部分的另一端侧突伸超出重量体的另一端。
优选地是,沿着重量体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布置所述切口。通过将切口布置成沿着重量体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延伸,当将突伸部分切去时,可将胶带部分保持成这样的状态:其被固定到重量体后表面的整个表面上。也就是说,能极好地保持与车轮的接触面积。
如果胶带部分的胶带前表面带有粘附性,则优选地是,突伸部分的胶带前表面可被脱离覆盖纸遮盖着。在突伸部分的胶带前表面具有粘附性的情况下,通过在该胶带前表面上也设置脱离覆盖纸,能使得对突伸部分的拿取变得简单。也就是说,突伸部分的胶带表面部分不会粘接到不希望的位置上。在此条件下,遮盖着突伸部分的胶带前表面的脱离覆盖纸或者与遮盖着胶带后表面的脱离覆盖纸是一体的,或者是独立的脱离覆盖纸。
优选地是,切口可被布置在面对着重量体后表面的位置上,且从胶带部分的一端到切口之间的胶带表面可被脱离覆盖纸遮盖着。在切口被布置在面对着重量体后表面的位置上的情况下,由于在与车轮组装到一起时要被切去的部分的长度变大了,所以易于人工地夹捏住突伸部分。结果就是,组装工作的便易性得以改善。此外,在切口被布置在与重量体后表面相对的位置上的情况下,在与车轮组装到一起时,胶带部分的宽度变得小于重量体的宽度。如果胶带部分的宽度变小了,则在车轮平衡重被连接到车轮上的状态下,不容易从视觉上识别出胶带部分。因此,在平衡重被组装到车轮上的状态下,车轮平衡重的外观得以改善。
优选地是,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的突伸部分可具有另一重量体。也就是说,通过使两个重量体共用一个胶带部分,在将其中一个重量体与车轮组装到一起时,能夹捏住另一个重量体,由此改善了工作便易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中,优选地是,重量体可带有开槽部分,其在大体为条形的重量体的宽度方向上延伸。通过使重量体带有开槽部分,在将车轮平衡重组装到车轮上时,能容易地使重量体变形为与车轮内周表面的弯曲形状相符合的形状。更具体而言,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按照这样的状态与车轮组装到一起:重量体的纵向方向与车轮内周表面的周向相一致。也就是说,按照将重量体弯曲成在纵向上为弧形的方式对重量体进行组装。并且,如果在重量体上制有开槽部分,则在施加作用力以对重量体进行弯曲时,在该开槽部分处会产生受力集中现象,从而,重量体将在开槽部分处弯曲,由此,利用小得多的作用力就能将重量体改变为预定的弯曲形状。
此外,通过在重量体上设置开槽部分,能简单地调节重量体的质量。具体而言,由于重量体的厚度在开槽部分处局部地变薄,因而,在开槽部分处执行切断操作将比在重量体其它部分(其厚度未被减薄的部分)处进行切断更为容易。此外,通过在使沟槽张开和闭合的方向上向开槽部分反复施加应力(通过反复地前后弯折),就可通过在开槽部分处造成断裂来切断重量体。也就是说,即使不使用任何特殊的工具,也能人工地调整重量体的质量。
优选地是,开槽部分被设置成这样:其被按照一定的间距进行布置,以使得位于开槽部分之间的部分的质量具有预定的质量。此处需要指出的是:“位于开槽部分之间的部分”是指被夹在相邻开槽部分之间的部分,在条形重量体的纵向方向上,这些部分排列成一线。而且,通过使夹在开槽部分之间的部分的质量为预定的质量,能简单地进行对重量体质量进行调整的操作。
开槽部分被设置成这样:其或者是被制在重量体前表面和重量体后表面的其中之一上,或者也可在重量体前表面与后表面上都制出开槽部分。此外,对于开槽部分的形状(横截面形状)而言,没有特别限制。例如,横截面形状大体上为字母“V”形、大体上为字母“U”形、或者横截面基本上为凹口形都是允许的。
优选地是,重量体可被制成弧形,其沿着车轮内周表面延伸。由于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被安装到车轮轮缘的内周面上,所以,如果该平衡重沿着该轮缘的内周面弯曲,则就能容易地将其安装到车轮上。在本实例中,优选地是,被夹在重量体的开槽部分之间的各个部分可被弯曲成基本上为弧形的形状。
优选地是,重量体的表面上可带有识别指示装置。至于该识别指示装置,其例如可标注出重量体的质量或重量体的重心。如果指示结构标注出了重量体的重心位置,则在将车轮平衡重组装到车轮上时,能简单地完成定位操作。如果指示装置标注的是重量体的质量,则就可以简单地识别并选取具有所需质量的重量体。另外,如果标注出了重量体的被夹在开槽部分之间的各个部分的质量,则通过对重量体执行切断操作就能简单地获得具有所需质量的重量体。
优选地是,重量体可被设计成其表面经过了表面处理。通过对重量体执行表面处理,能使得重量体的外观整洁,而且能防止重量体生锈。对于该表面处理而言,其例如可以是在由铁系金属制成的重量体上所执行的表面处理,该表面处理例如可以是铬酸锌处理、银粉涂漆、镀铬、以及烧结型锌化合物复合覆膜。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被设计成使得脱离覆盖纸在组装操作之前不易于被折叠弯折或变形,所以能容易地夹捏住脱离覆盖纸。此外,由于脱离覆盖纸在组装操作之前不易于被拆离掉,所以易于防止出现由于脱离覆盖纸脱落而造成缺陷产品的情况,另外,在进行组装时,还能提高工作的便易性。
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被与车轮轮缘的内周表面组装到一起,以进行使用。另外,由于利用胶带部分实现了在车轮上的组装,所以不管车轮的形状如何都可进行组装。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被设计成:其不仅可被组装到汽车的车轮上,而且也可以被组装到两轮车辆的车轮上。
实例
下文将利用实例来介绍本发明。
制造了如下的车轮平衡重以作为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的实例。
(第一实例)
该实例是图1和图2所示的车轮平衡重。图1是根据该实例的车轮平衡重的透视图,图2是沿图1中的I-I截面所作的剖视图。
根据该实例的车轮平衡重包括重量体1、双面胶带2、以及脱离覆盖纸3。
利用如下的操作就可制出重量体1:对条形的钢板进行成型而形成基体10,条形钢板的宽度为15到25mm、厚度为2到6mm、长度为5到200mm;在基体10的表面上形成烧结型锌化合物复合覆膜12。该重量体1被设计成这样:在其表面1a上布置了开槽部分11。开槽部分11被制成字母“V”形,其开口宽度在0.5mm到5mm之间、深度在1.9mm到5.9mm之间。而且,重量体1被调整成这样:在条的纵向上其变为弧形的形状。此时,重量体1上由开槽部分11划分出的各个部分也被弯成弧形形状。
双面胶带2被设计成这样:在条形基底20的两表面上形成了粘接表面,条形基底20是由具有弹性和挠性的泡沫树脂制成的,两表面被布置成背对背的形式。双面胶带2被制成条形,其宽度为9到25mm、厚度为0.5到1.6mm、长度为5到200mm。此处,双面胶带2是这样的:使用了普通的双面胶带,其还被用在普通的车轮平衡重上。
双面胶带2被设计成这样:胶带前表面2a被粘合/固定到重量体1的后表面1b上。在此条件下,双面胶带2被设置成这样:其宽度方向上的一端2c被按照一定的状态进行粘合/固定,使得该一端2c与重量体1宽度方向上的一端1c对齐。
双面胶带2的胶带后表面2b被脱离覆盖纸3遮盖着。脱离覆盖纸3被制成条形,该条的尺寸与重量体1的尺寸相同。具体而言,脱离覆盖纸3被制成这样的条形:其宽度为15-35mm、厚度为0.01-0.1mm、长度为5-20mm。脱离覆盖纸3以一定的状态遮盖着胶带后表面2b,使得宽度方向上的端部3c与重量体1宽度方向上的端部1c、以及双面胶带2宽度方向上的端部2c对齐。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被设计成这样:重量体1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1d侧使重量体后表面1b露出0.1-0.6mm。此外,脱离覆盖纸3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3d是外露的。
(车轮平衡重的组装)
按照如下的流程,根据本发明第一实例的车轮平衡重被与车轮实际地组装起来。其中,图3表示了根据第一实例的车轮平衡重被组装到车轮内周表面上时的状态。
首先,通过将脱离覆盖纸3从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上揭去,露出了双面胶带2的胶带后表面2b。随后,露出的胶带后表面2b被粘接到车轮4轮缘内周面的预定位置上。此时,通过将重量体1按压到车轮4轮缘的内周面4a上,使得开槽部分11处产生变形,由此可将重量体1折断而贴附到车轮4轮缘的内周表面4a上。另外,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被以很高的粘附性粘接着,这是因为由于双面胶带2表现出了弹性和挠性而使重量体1的重量体后表面1b中存在的表面不规则性被吸收,其中表面的不规则性是由重量体1的变形(弯曲)造成的。因此,能将根据该实例的车轮平衡重与车轮组装起来。
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是这样的:在将脱离覆盖纸3拆离掉以将平衡重与车轮4组装起来时,能简单地夹捏住脱离覆盖纸3的端部30,由此能简单地去掉脱离覆盖纸3。也就是说,在重量体1宽度方向的另一端1d侧,形成了与双面胶带2的厚度相对应的间隙,其位于重量体后表面1与脱离覆盖纸3之间,这样,通过将手指尖插入到该间隙中就能简单地夹捏住脱离覆盖纸3的另一端3d。此外,由于根据该实例的车轮平衡重被设计成这样:脱离覆盖纸3并没有被制成突伸超出重量体1宽度方向上的一端,所以,脱离覆盖纸既不会被折叠、弯折,也不会变形,从而能容易地将其夹捏住。结果就是,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是这样的:当对车轮平衡重进行组装时,其工作便易性得以改善。
此外,由于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被设计成使得脱离覆盖纸3不易于在与车轮4的组装操作之前被去掉,所以能防止由于脱离覆盖纸的脱落而出现缺陷产品。也就是说,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是这样的:在组装操作之前的拿取变得容易了。
此外,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被设计成这样:能减小双面胶带2的宽度,从而能降低双面胶带2的成本。
(第二实例)
该实例是一种车轮平衡重,图4表示了该车轮平衡重的横截面形状。
除了脱离覆盖纸3的宽度不同之外,本实例中的车轮平衡重与第一实例具有相同的构造。根据本实例的脱离覆盖纸3是这样的:其宽度为14-24mm,该宽度被制成比重量体1的宽度短了0.1-1.0mm。而且,该脱离覆盖纸3被组装成这样:使得端部3c与重量体1的端部1c以及双面胶带2的端部2c对齐。
在该实例中,同样能按照与第一实例相同的方式容易地拆去脱离覆盖纸3。也就是说,在该实例中,同样能以与第一实例相同的方式,展现出在进行组装时工作便易性得以改善的效果。
此外,在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中,同样能以与第一实例相同的方式,展现出在组装操作之前易于拿取的效果。
(第三实例)
该实例是一种车轮平衡重,图5表示了该车轮平衡重。
除了重量体1的开槽部分11不同之外,本实例中的车轮平衡重与第一实例具有相同的构造。被布置在根据本实例的重量体1上的各个开槽部分11被制成具有字母“U”形的横截面,其开口宽度为0.1-6mm,深度为1.9-5.9mm。根据本实例的重量体1的开槽部分11被制在重量体1的两个表面-即重量体前表面1a和重量体后表面1b上。
在该实例中,同样能按照与第一实例相同的方式容易地拆去脱离覆盖纸3。也就是说,在该实例中,同样能以与第一实例相同的方式,展现出在进行组装时工作便易性得以改善的效果。此外,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被以很高的粘附性结合着,这是因为开口宽度的改变可由双面胶带2的挠性和弹性进行吸收,即使在由于对重量体1进行弯曲而造成开口在后表面1b上的开槽部分11的开口宽度出现改变的情况下也如此。
此外,在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中,同样能以与第一实例相同的方式,展现出在组装操作之前易于拿取的效果。
(第四实例)
图6-图7表示了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图6是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的透视图,图7是沿着图6中的II-II截面所作的剖面图。
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包括重量体1、双面胶带2、以及脱离覆盖纸3。
利用如下的操作就可制出重量体1:对条形的钢板进行成型而制出基体10,条形钢板的宽度为15到25mm,厚度为2到6mm,长度为5到200mm;在基体10的表面上形成烧结型锌化合物复合覆膜12。该重量体1被设计成这样:在其表面1a上布置了开槽部分11。开槽部分11被制成字母“V”形,其开口宽度在0.1mm到6mm之间,深度在1.9mm到5.9mm之间。而且,重量体1被调整成这样:在条的纵向上,其变为弧形的形状。此时,重量体1上由开槽部分11划分出的各个部分12也被弯成弧形形状。
双面胶带2被设计成这样:在条形基底20的两表面上形成了粘接表面,条形基底20是由具有弹性和挠性的泡沫树脂制成的,两表面被布置成背对背的形式。双面胶带2被制成条形,其宽度为15到31mm、厚度为0.5到1.6mm、长度为5到200mm。此处,双面胶带2是这样的:使用了普通的双面胶带,其还被用在普通的车轮平衡重上。
双面胶带2被设计成这样:胶带前表面2a被粘合/固定到重量体1的后表面1b上。并且双面胶带2被设置成这样:其宽度方向上的一端2c被按照一定的状态进行粘合/固定,使得该端2c与重量体1宽度方向上的一端1c对齐。此处,双面胶带2被设计成这样:其宽度大于重量体1的宽度,且在其被固定到重量体1后表面1b上的状态下,其另一端2d侧形成了突伸部分21。
双面胶带2的胶带后表面2b以及突伸部分21的表面被脱离覆盖纸3遮盖着。脱离覆盖纸3包括条形的脱离覆盖纸30和31,脱离覆盖纸30对应着双面胶带2的胶带后表面2b,脱离覆盖纸31对应着突伸部分21。
脱离覆盖纸30被组装成这样:使其一端30c与重量体1的端部1c、以及双面胶带2的端部2c对齐。脱离覆盖纸31被组装成这样:使其另一端31d与双面胶带2的另一端2d、以及脱离覆盖纸30的另一端30d对齐。
此外,在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中,在双面胶带2的胶带前表面2a上制有切口22。在双面胶带2被固定到重量体1上的状态下,切口22被制成沿着重量体1宽度方向的另一端1d延伸。切口22被制成字母“V”形,其开口宽度为0.1-6mm,深度为0.5-1.6mm。
(车轮平衡重的组装)
按照如下的流程,根据本发明第四实例的车轮平衡重被与车轮实际地组装起来。
首先,将突伸部分21从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上切去,并将脱离覆盖纸30揭起,由此将双面胶带2改变为与重量体1后表面1b相对应的形状,并由此而露出了这部分的胶带后表面2b。随后,露出的胶带后表面2b被粘接到车轮4轮缘内周面的预定位置上。此时,通过将重量体1按压到车轮4轮缘的内周面4a上、使得开槽部分11处产生变形,由此可将重量体1折断而贴附到车轮4轮缘的内周表面4a上。因此,能将根据该实例的车轮平衡重与车轮组装起来。
在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中,当揭起脱离覆盖纸3以便于将平衡重与车轮4组装起来时,夹捏住一个部分,该部分对应着双面胶带2上的突伸部分21,其在宽度方向上突伸超出了重量体1,然后,突伸部分21被切断。此时,与将被夹捏住的突伸部分21相对应的部分,其总厚度是脱离覆盖纸3与突伸部分21的厚度和。因而,突伸超出重量体1的部分具有一定的强度,从而不会出现弯折和变形。也就是说,在进行组装时能容易地夹捏住突伸部分,从而提高了进行组装时的工作便易性。
此外,由于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被设计得使得脱离覆盖纸3不易于在与车轮4的组装操作前被去掉,所以能防止由于脱离覆盖纸的脱落而出现缺陷产品。也就是说,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是这样的:在组装操作之前的拿取变得容易了。
(第五实例)
该实例是一种车轮平衡重,图8表示了该车轮平衡重的横截面形状。
除了双面胶带2上切口22的形状不同之外,本实例中的车轮平衡重与第四实例具有相同的构造。根据本实例的切口22是这样的:其横截面包括字母“V”形,成对的侧壁表面形成了字母“V”形,位于端部2c侧的侧壁表面,在沿着厚度方向延伸的状态下被制成沿着重量体1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1d延伸。
在该实例中,同样能按照与第四实例相同的方式容易地夹捏住与突伸部分21相对应的部分。也就是说,在该实例中,同样能以与第四实例相同的方式,展现出进行组装时工作便易性得以改善的效果。
此外,在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中,同样能以与第四实例相同的方式,展现出在组装操作之前易于拿取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是这样的:在将双面胶带2的突伸部分切去之后,端面基本上变成了平面,从而改善了将其连接到车轮上时的外观效果。
(第六实例)
该实例是一种车轮平衡重,图9表示了该车轮平衡重的横截面形状。
除了双面胶带2上切口22的制出位置不同之外,本实例中的车轮平衡重与第四实例具有相同的构造。根据本实例的切口22被制在这样的位置上:在宽度方向上,从重量体1另一端1d朝向端部1c侧的1-10mm的位置。需要指出的是:在该实例中,遮盖着突伸部分21的脱离覆盖纸31在面对着重量体1后表面1b的位置处也是存在的。也就是说,重量体1另一端1d侧被设计成这样:脱离覆盖纸31位于重量体1与双面胶带2之间。
在该实例中,同样能按照与第四实例相同的方式容易地夹捏住与突伸部分21相对应的部分。也就是说,在该实例中,同样能以与第四实例相同的方式,展现出在进行组装时工作便易性得以改善的效果。
此外,在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中,同样能以与第四实例相同的方式,展现出在组装操作之前易于拿取的效果。
(第七实例)
该实例是一种车轮平衡重,图10表示了该车轮平衡重的横截面形状。
除了双面胶带2的宽度不同之外,本实例中的车轮平衡重与第六实例具有相同的构造。根据本实例的双面胶带2被制成与重量体1具有相同的宽度。也就是说,双面胶带2的端部2c、重量体1的端部1c、以及脱离覆盖纸31的端部30c相互对齐;双面胶带2的另一端2d、重量体1c的另一端1d、以及脱离覆盖纸30和31的另一端30d和31d相互对齐。
在该实例中,同样能按照与第六实例相同的方式容易地夹捏住与突伸部分21相对应的部分。也就是说,在该实例中,同样能以与第六实例相同的方式,展现出在进行组装时工作便易性得以改善的效果。
此外,在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中,同样能以与第六实例相同的方式,展现出在组装操作之前易于拿取的效果。
(第八实例)
该实例是一种车轮平衡重,图11表示了该车轮平衡重的横截面形状。
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包括两个重量体1和1′、双面胶带2、以及脱离覆盖纸3。
重量体1和1′被制成相同的形状。两个重量体1和1′都被按照与第四实例中的重量体相同的方式制成。
双面胶带2被设计成这样:在条形基底20的两表面上形成了粘接表面,条形基底20是由具有弹性和挠性的泡沫树脂制成的,两表面被布置成背对背的形式。双面胶带2被制成条形,其宽度为30到60mm、厚度为0.5到1.6mm、长度为5到200mm。此处,该双面胶带2与第四实例中的双面胶带是相同的。
两重量体1和1′的后表面1b和1′b被粘合/固定到双面胶带2的胶带前表面2a上。双面胶带2被按照如下的方式进行结合/固定:其宽度方向上的端部2c与重量体1宽度方向上的端部1c对齐,另一端2d与重量体1′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1′d对齐。
双面胶带2的胶带后表面2b被脱离覆盖纸3遮盖着。脱离覆盖纸3具有与双面胶带2的胶带后表面2b相对应的条形形状。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车轮平衡重被设计成这样:在位于两重量体1和1′之间的部分上,双面胶带2的胶带后表面2a上制有切口22。也就是说,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被制成这样:使得两重量体1和1′之间的间隔成为切口22的开口宽度。需要指出的是:切口被制成字母“V”形,其开口宽度为0.1-6mm、深度为0.5-1.6mm。
本实例具有这样的结构:在根据第四实例的车轮平衡重的突伸部分21上结合/固定了重量体1′。也就是说,与突伸部分21相对应的部分变得易于被夹捏住。因此,同样能以与第四实例相同的方式,展现出进行组装时工作便易性得以改善的效果。
此外,在根据本实例的车轮平衡重中,同样能以与第四实例相同的方式,展现出在组装操作之前易于拿取的效果。
此外,本实例具有这样的构造:重量体1′被结合/固定到根据第四实例的突伸部分21上,因而,不易于出现无用部分(要被丢弃的部分)。也就是说,能降低双面胶带2的使用成本。

Claims (5)

1.一种车轮平衡重,其包括:
基本上为条形的重量体,其具有被布置成背对背的重量体前表面和重量体后表面;
胶带部分,其具有被布置成背对背的胶带前表面和胶带后表面,胶带前表面被固定到重量体后表面上,胶带后表面将被结合到车轮上;以及
脱离覆盖纸,其以可从胶带后表面上拆离的状态至少遮盖着胶带后表面;
该车轮平衡重的特征在于:
胶带部分具有切口,其位于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以及
车轮平衡重被按照这样的状态结合到车轮上:使得位于另一端侧的突伸部分至少被从胶带部分上的切口处切去,
其中,突伸部分包括胶带部分和脱离覆盖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平衡重,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被沿着所述重量体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平衡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胶带部分的所述胶带前表面具有粘附性的情况下,所述突伸部分的表面被脱离覆盖纸遮盖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平衡重,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被布置在面对着所述重量体后表面的位置上;从所述胶带部分的一端到所述切口之间的所述胶带前表面被脱离覆盖纸遮盖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平衡重,其特征在于:具有位于所述突伸部分上的另一重量体。
CN2010102328864A 2005-12-28 2006-12-26 车轮平衡重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813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79496A JP4994663B2 (ja) 2005-12-28 2005-12-28 ホイールバランスウェイト
JP2005-379496 2005-12-28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496689A Division CN101351658B (zh) 2005-12-28 2006-12-26 车轮平衡重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81317A CN101881317A (zh) 2010-11-10
CN101881317B true CN101881317B (zh) 2012-01-04

Family

ID=3822829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4966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1658B (zh) 2005-12-28 2006-12-26 车轮平衡重
CN20101023288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81317B (zh) 2005-12-28 2006-12-26 车轮平衡重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4966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1658B (zh) 2005-12-28 2006-12-26 车轮平衡重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090160239A1 (zh)
EP (1) EP1967757B1 (zh)
JP (1) JP4994663B2 (zh)
KR (1) KR20080075201A (zh)
CN (2) CN101351658B (zh)
WO (1) WO20070779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43370A1 (en) * 2008-03-31 2009-10-01 Hennessy Industries, Inc. Wheel weight
JP2011021066A (ja) * 2009-07-13 2011-02-03 Toho Kogyo Kk バランスウエイト用ロールテープの製造方法
EP2541095B1 (de) * 2011-06-27 2014-11-19 WEGMANN automotive GmbH & Co. KG Auswuchtgewicht mit aktivierbarem Klebemittel
US9480930B2 (en) * 2011-12-17 2016-11-01 David Bergmann Modular ballast for balancing neutrally buoyant amusement balloons
EP2662592B1 (de) * 2012-05-10 2017-04-19 WEGMANN automotive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bziehen einer Schutzfolie von einer selbstklebenden Klebefläche
ES2547000T3 (es) * 2013-04-24 2015-09-30 Wegmann Automotive Gmbh & Co. Kg Aparato y procedimiento para distribuir pesos de equilibrado de vehículo
CN106104074B (zh) * 2014-03-03 2020-09-08 3M创新有限公司 车轮平衡块及其使用方法和装置
CA159882S (en) * 2014-06-06 2015-10-05 Wegmann Automotive Gmbh & Co Kg Dispenser for balancing weights
CA2866513A1 (en) * 2014-10-02 2016-04-02 Fluid Energy Group Ltd. Synthetic acid compositions alternatives to conventional acids in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WO2017200158A1 (ko) * 2016-05-20 2017-11-23 주식회사 에스지에스이엔지 휠 밸런스 웨이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RU2687002C1 (ru) * 2017-11-22 2019-05-06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Крыл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научный центр" Локальный вибропоглотитель
RU2713264C1 (ru) * 2019-04-18 2020-02-04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унитар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Крыл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научный центр" Вибропоглотитель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88896Y (zh) * 1996-11-22 1998-08-26 王富 用于电动平衡重式叉车的四轮同步转向机构
CN2513279Y (zh) * 2001-09-27 2002-09-25 侯爱松 游梁抽油机的直线电机自动平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40727A (en) * 1950-02-01 1953-06-02 Raymond A Kennedy Balancing weight
US3273941A (en) * 1964-10-28 1966-09-20 Donald Gottwald Resiliently mounted wheel balancing weights
US3960409A (en) * 1974-11-25 1976-06-01 Perfect Equipment Corporation Wheel balancing weight
US4300803A (en) * 1979-09-14 1981-11-17 Plumbium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Adhesive vehicle wheel weight and method
JPH0366945A (ja) 1989-08-04 1991-03-22 Nissan Motor Co Ltd 制御型エンジンマウント
JP2002508487A (ja) * 1997-12-12 2002-03-19 ミネソタ マイニング アンド マニュファクチャリング カンパニー ホイールウェイト/テープ物品および使用方法
JP3847974B2 (ja) * 1998-10-12 2006-11-22 大豊工業株式会社 ホイールバランスウェイト
US6364421B1 (en) * 1998-12-09 2002-04-02 Perfect Equipment Company Llc Wheel balancing weights
US6641910B1 (en) * 1999-08-24 2003-11-0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tretch releasing adhesive tape with segmented release liner
JP3066945U (ja) * 1999-08-27 2000-03-07 大豊工業株式会社 ホイールバランスウェイト
US6413626B1 (en) * 2000-06-08 2002-07-0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Wheel weight/tape article and a method of using
US6547338B2 (en) * 2001-03-26 2003-04-15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Individual segment adhesive correction weight
JP3890983B2 (ja) * 2002-01-10 2007-03-07 東豊工業株式会社 ホイールバランスウェイ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730933B2 (ja) * 2002-04-17 2006-01-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ホイールバランスウェイ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7093907B2 (en) * 2002-07-15 2006-08-22 Hennessy Industries, Inc. Vehicle wheel balance weights
US7055914B1 (en) * 2002-07-15 2006-06-06 Hennessy Industries, Inc. Vehicle wheel balance weights
JP2004084714A (ja) * 2002-08-23 2004-03-18 Toho Kogyo Kk 二輪車用ホイールバランスウェイ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二輪車用ホイールバランスウェイト
JP4190300B2 (ja) * 2003-02-12 2008-12-03 トピー工業株式会社 ホイールバランスウエイト
JP2004251324A (ja) * 2003-02-18 2004-09-09 Topy Ind Ltd ホイールバランスウエイト
US7044561B2 (en) * 2003-11-18 2006-05-16 Halko Manufacturing Co. Adhesive wheel balancing weights having a serrated backing strip
JP4624839B2 (ja) * 2005-04-07 2011-02-02 ヤマテ工業株式会社 貼付けバランスウエイトにおける剥離紙除去機構
US20060273652A1 (en) * 2005-05-11 2006-12-07 Conceptual Plastic Creations, Llc Balance weight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88896Y (zh) * 1996-11-22 1998-08-26 王富 用于电动平衡重式叉车的四轮同步转向机构
CN2513279Y (zh) * 2001-09-27 2002-09-25 侯爱松 游梁抽油机的直线电机自动平衡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84714A 2004.03.18
路懿等.油机平衡重与活动框架相对滑移长度的计算.《石油机械》.1994,第22卷(第2期),48-5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94663B2 (ja) 2012-08-08
EP1967757B1 (en) 2013-02-20
KR20080075201A (ko) 2008-08-14
US20110012419A1 (en) 2011-01-20
WO2007077955A1 (ja) 2007-07-12
EP1967757A4 (en) 2011-12-07
CN101351658B (zh) 2010-12-22
EP1967757A1 (en) 2008-09-10
JP2007177960A (ja) 2007-07-12
US20090160239A1 (en) 2009-06-25
CN101881317A (zh) 2010-11-10
CN101351658A (zh) 2009-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1317B (zh) 车轮平衡重
JP2000274490A (ja) バランスウエイト
EP1983216B1 (en) Wheel balance weight
JPH05240229A (ja) スリーブおよびディスクを有するクギ
JPH114493A (ja) 防塵ネット
JP5537948B2 (ja) 接着フィルムによって閉塞された、永久磁石用収容ポケットを有する永久磁石ロータ
JP2010149643A (ja) 保護フィルム
JP4633394B2 (ja) 剥離用プルタブ付両面接着テープの貼り付け方法
US6106915A (en) Paper reinforcing and repair rings
US20060239498A1 (en) Power-tolerant assembly for combining a sound ring and a diaphragm of speaker
JP2002372103A (ja) ホイールバランスウェイト
JP2008208869A (ja) 皿頭リベット
JP4025270B2 (ja) タイヤホイール用バランスウェートの製造方法
WO2010143322A1 (ja) バランスウエイト
JP2002048117A (ja) 仮止め部品及び被取付部材の取付構造
JP2002005241A (ja) 金属ベルト用エレメント、金属ベルト及び金属ベルトの組付方法
JPH0738992A (ja) スピーカ用フレーム
JP2001012555A (ja) ホイールバランスウエイト
JP5182007B2 (ja) 車両用液圧制御装置
JP3066945U (ja) ホイールバランスウェイト
JP2001317593A (ja) バランス・ウエイト
JPH0113496Y2 (zh)
JP2605955B2 (ja) 板金製プロペラファンのバランス錘り取付装置
US20040024378A1 (en) Adhesive tape
JPH03275395A (ja) Icカー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04

Termination date: 201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