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56927A - 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56927A
CN101856927A CN201010151417.XA CN201010151417A CN101856927A CN 101856927 A CN101856927 A CN 101856927A CN 201010151417 A CN201010151417 A CN 201010151417A CN 101856927 A CN101856927 A CN 1018569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te
rotation
treatment device
coating
coa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5141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56927B (zh
Inventor
丰泉辉彦
土屋毅
服部真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856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69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569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569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1/00Collating or gathering sheets combined with processes for 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sheets or signatures or for interposing inserts
    • B42C1/12Machines for both collating or gathering and permanently attaching together the sheets or sign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CBOOKBINDING
    • B42C9/00Applying glue or adhesive peculiar to bookbinding
    • B42C9/0006Applying glue or adhesive peculiar to bookbinding by applying adhesive to a stack of sheets
    • B42C9/0012Applying glue or adhesive peculiar to bookbinding by applying adhesive to a stack of sheets with a roller
    • B42C9/0018Applying glue or adhesive peculiar to bookbinding by applying adhesive to a stack of sheets with a roller for binding stacks of sheets one at the time
    • B42C9/0025Applying glue or adhesive peculiar to bookbinding by applying adhesive to a stack of sheets with a roller for binding stacks of sheets one at the time and subsequently applying a cov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38Devices for collating sheet copy material, e.g. sorters, control, copies in staples form
    • G03G15/6541Binding sets of sheets, e.g. by stapling, glueing
    • G03G15/6544Details about the binding means or proced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789Adding properties or qualities to the copy medium
    • G03G2215/00822Binder, e.g. glueing device
    • G03G2215/00848Details of binding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备有在纸叠背面涂布浆糊的浆糊涂布部;使浆糊涂布部沿纸叠背面长度方向相对该纸叠背面移动的移动机构;控制浆糊涂布部及移动机构动作的控制部;浆糊涂布部备有:容放浆糊的浆糊容放部;浆糊旋转供给部,接触容放在浆糊容放部中的浆糊,并通过旋转从容放部取出浆糊备于涂布;控制部能够通过移动机构使浆糊涂布部作相对往复移动向纸叠背面作多次涂布,并且在该多次涂布中,当伴随往复移动而与浆糊涂布部的移动方向一起切换浆糊旋转供给部的旋转方向时,能够实行下述准备工序:在该切换时不在纸叠背面涂布浆糊的状态下,使浆糊旋转供给部在与切换后的浆糊涂布部的移动方向相应的旋转方向上,旋转所定时间。

Description

后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包装制书的后处理装置,以及备有该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包装制书的后处理装置中,在一叠纸张背后涂布浆糊,然后包裹封面纸进行制书。参照图6对该工序一例的概略作说明。
该包装制书工序中,将图像形成装置等供给的纸张P堆放到规制器100上进行整合。纸张P堆积到所定张数之后,用推压部件101、101在纸张厚度方向推压夹持,支撑纸叠110。然后使规制器100退避。在该纸叠110背面涂布浆糊111,使载有封面纸112的升降板103向纸叠背面升降。升降板103上有方背形成板104、104位于纸叠110两侧,用来在纸叠背面形成方背,该方背形成板104、104能够在纸张厚度方向移动。
当上述升降板103上升、封面纸112被推压到上述纸叠110的背面上,浆糊便使纸叠110和封面纸112黏结。接下去使方背形成板104、104从纸叠110的侧面向内侧移动,在封面纸112上形成方背,由此便可得到书本115。
上述向纸叠的浆糊涂布一般如下进行:一边使包括旋转的浆糊涂布辊的单元相对纸叠移动,一边使所述辊接触纸叠背面涂布浆糊。所述浆糊涂布辊的一部分接触容放浆糊的浆糊容放部,由该辊旋转取出并供给浆糊。
另外,有下述装置也被提案,其中,为了加强黏结强度而在纸叠背面涂厚一些浆糊,能够使浆糊涂布辊作来回2次浆糊涂布(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5-178187号(第9页-10页)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但是,浆糊涂布辊在来回过程中是向相同方向旋转的话,旋转方向相对行进方向来说是正旋转时(顺方向涂布)涂布面很漂亮,但是是逆旋转时(逆方向涂布),涂布量虽然增加但涂布面将会出现斑纹。
册子厚度薄的时候上述影响不太大,但册子厚度厚的话,斑纹部分形成空气层,产生部分性不黏结的部位,黏结强度下降。对此,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在2次涂布时,当浆糊涂布辊的移动方向切换时,浆糊涂布辊的旋转方向也切换,能够保持在正旋转(顺方向涂布)状态下进行涂布。
但是,切换浆糊涂布辊旋转方向的话,刚切换后浆糊涂布辊上的浆糊会暂且错乱,所以就此马上开始涂布的话,初期涂布的质量下降,影响黏结强度,存在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其中,在纸叠背面进行多次涂布时,在为了使浆糊涂布辊相对移动方向保持正旋转状态地切换旋转方向时,也能够得到良好的涂布状态。
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构成如下。
(1)一种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在纸叠背面涂布浆糊的浆糊涂布部;使所述浆糊涂布部沿所述纸叠背面长度方向相对该纸叠背面移动的移动机构;控制所述浆糊涂布部及所述移动机构动作的控制部;
所述浆糊涂布部备有:容放浆糊的浆糊容放部;浆糊旋转供给部,接触容放在所述浆糊容放部中的浆糊,并通过旋转从所述容放部取出所述浆糊备于所述涂布;
所述控制部能够通过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浆糊涂布部作相对往复移动向所述纸叠背面作多次涂布,并且在该多次涂布中,当伴随所述往复移动而与浆糊涂布部的移动方向一起切换所述浆糊旋转供给部的旋转方向时,能够实行下述准备工序:在该切换时不在所述纸叠背面涂布所述浆糊的状态下,使所述浆糊旋转供给部在与所述切换后的所述浆糊涂布部的移动方向相应的旋转方向上,旋转所定时间。
(2)是上述(1)中的后处理装置,其中,优选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准备工序中使所述浆糊涂布部的所述移动停止。
(3)是上述(1)或(2)中的后处理装置,其中,优选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准备工序中的所述浆糊旋转供给部的旋转速度大于所述涂布时的旋转速度。
(4)是上述(1)至(3)的任何一项中的后处理装置,其中,优选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准备工序中使所述浆糊涂布部移动时的移动速度小于所述涂布时的移动速度。
(5)是上述(1)至(4)的任何一项中的后处理装置,其中,优选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准备工序中至少使所述浆糊旋转供给部转1转。
(6)是上述(1)至(5)的任何一项中的后处理装置,其中,优选所述控制部在切换所述浆糊涂布部的移动方向时,能够选择是否实行所述准备工序。
(7)是上述(6)中的后处理装置,其中,优选所述控制部能够根据所述纸叠的纸种或纸厚,选择是否实行所述准备工序。
(8)是上述(1)至(7)的任何一项中的后处理装置,其中,优选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浆糊涂布部的往复移动时,能够选择与该浆糊涂布部的移动方向相适应的浆糊旋转供给部的旋转方向。
(9)是上述(1)至(8)的任何一项中的后处理装置,其中,优选备有操作人员能够进行设定输入的操作部。
(10)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备有在纸上形成图像之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装置;上述(1)至(9)的任何一项中的后处理装置;其中,优选在后处理装置本体或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任何一个中设有控制所述后处理装置的浆糊涂布部及移动机构动作的控制部。
(11)是上述(10)中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优选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中备有操作人员能够进行所述后处理装置的设定输入的操作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概略方框图。
图2A-2D:同上,第一次涂布工序的示意图。
图3E-3G:同上,第二次涂布工序的示意图。
图4:同上,涂布工序的顺序流程示意图。
图5A-5B:同上,操作显示部的画面例示意图。
图6:制书工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作说明。其中,从纸叠堆垛到制书的工序,与根据图6已说明过的内容相同,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详细说明。
图1是图像形成系统1的概略功能方框图,备有图像形成装置10和包装制书装置的后处理装置20。图像形成装置10和后处理装置20被机械性连接,从图像形成装置10排出的纸张能够被搬送到后处理装置20,另外,成图像形成装置10和后处理装置20被连接成之间能够信息接发。
图像形成装置10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内备有在纸上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部11,该图像形成部11由没有图示的感光体、带电部、写入部、显影部、转印部、定影部等构成。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0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设有由触板等构成的操作人员能够进行操作输入的操作显示部12,并且在该操作显示部12中能够显示各种信息。
图像形成装置10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内设有控制该图像形成装置整体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3,图像形成控制部13连接着所述图像形成部11,能够控制图像形成。图像形成控制部13上还连接操作显示部12,能够控制可显示适当的信息,另外,操作人员可以操作输入,输入信息被送往控制部13。图像形成控制部13中根据输入信息实行适当的处理。
图像形成控制部13以C P U及其动作程序为主而构成,并且作为记忆部备有存储所述程序的R O M、工作区域R A M、记忆动作参数和设定数据的闪存等。
后处理装置20在后处理装置本体内备有浆糊涂布部21,对被从图像形成装置10搬送过来的纸张进行浆糊涂布;并且备有堆垛部等,堆垛浆糊涂布部21将要涂布的纸张,形成纸叠(没有图示)。另外,后处理装置本体内备有移动机构22,能够使浆糊涂布部21相对被堆垛的纸叠沿着纸叠背面的长度方向作往复移动。该移动机构22以马达(没有图示)等为驱动源,能够使上述浆糊涂布部21作往复移动。这里的移动机构22是使浆糊涂布部21相对纸叠移动,但也可以使纸叠移动来取代使浆糊涂布部21移动,也可以使双方移动。
后处理装置20在后处理装置本体上设有操作显示部23,其由触板等构成,操作人员可以操作输入,并可显示各种信息。
另外,后处理装置20备有排纸部24,将包装制书成的书本,排出到后处理装置本体外面。
后处理装置20在后处理装置本体内备有后处理控制部25,其相当于本发明的控制部,控制整个后处理装置。该后处理控制部25与浆糊涂布部21、移动机构22连接,能够控制浆糊涂布。后处理控制部25还与操作显示部23连接,能够控制显示适当的信息,另外,操作人员可以操作输入,输入信息被送往后处理控制部25。后处理控制部25中根据输入信息实行适当的处理。后处理控制部25以C P U及其动作程序为主而构成,并且作为记忆部备有存储所述程序的R OM、工作区域R A M、记忆动作参数和设定数据的闪存等。
浆糊涂布部21如图2A-2D所示,备有相当于本发明的浆糊容放部的容放浆糊的浆糊容放箱210和相当于本发明的浆糊旋转供给部的浆糊涂布辊211。浆糊涂布部21还备有能够正逆旋转驱动浆糊涂布辊211的驱动手段(没有图示)、对浆糊容放箱210内的浆糊加热的加热手段(没有图示)等。另外也可以设加热浆糊涂布辊211的加热手段。
所述浆糊旋转供给部一般是使棍和传动带旋转进行浆糊供给,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只要能够通过旋转从浆糊容放部取出浆糊即可。该浆糊旋转供给部可以是直接在纸叠上涂布浆糊的涂布辊等,也可以是中介其他部件(旋转物、固定物)在纸叠上涂布浆糊的结构。
本说明书中,为了粘合封面纸等而在纸叠上涂布的材料,称之为浆糊,但只要是能够粘合纸叠和封面纸的材料,本发明对其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也包括被称之为黏结剂的物质。
接下去说明上述图像形成系统的动作。
在图像形成装置10上,操作人员按下操作显示部12中的作业开始按钮等开始作业。随作业开始,图像形成控制部13控制图像形成部11,由带电部使图像形成部11中的感光体均匀带电后,由写入部根据图像数据在所述感光体上形成潜像。该潜像由显影部显影成调色像,由转印部转印到被从没有图示的供纸部供给的纸张上。转印图像被搬送到定影部定影加热,并且按照后处理设定,被搬送到后处理装置20。
后处理装置20中,受后处理控制部25的控制,形成了图像的纸张被堆垛,作为纸叠被支撑,背面上被涂布浆糊。后处理控制部25按照浆糊涂布的设定内容控制浆糊涂布工序。也就是说,后处理装置20中能够选择是涂布一次浆糊还是涂布二次,后处理控制部25按照设定,选择一次涂布或二次涂布。
在选择二次涂布时,后处理装置20中能够选择是使浆糊涂布部作往复移动、同时使浆糊涂布辊211在一定方向旋转,还是伴随浆糊涂布部的移动切换切换浆糊涂布辊的旋转方向,后处理控制部25按照设定,选择是否切换浆糊涂布辊211的旋转。
并且,后处理装置20在二次涂布时伴随浆糊涂布部的移动切换切换浆糊涂布辊的旋转方向时,能够选择是否实行本发明的准备工序,后处理控制部25按照设定,选择是否实行上述准备工序。
这些选择由后处理控制部25根据设定信息进行。该设定可以通过操作显示部23进行设定输入。图5A-5B中出示了例子。
图5A是设定二次涂布时在浆糊涂布部的移动切换时浆糊涂布辊是顺方向还是逆方向的设定画面230。该设定画面230中,显示着顺方向按钮231和逆方向按钮232并可以按下,通过按下任何一个按钮,可以设定浆糊涂布辊211的旋转方向。如果按下顺方向按钮231,则伴随浆糊涂布部21的移动切换,浆糊涂布辊211的旋转方向也切换,浆糊涂布辊211相对移动方向保持在顺方向上旋转。反之,如果按下逆方向按钮232,则不管浆糊涂布部21的移动是否切换,浆糊涂布辊211的旋转方向是同一方向。因此,浆糊涂布部21移过去时,浆糊涂布辊211是顺方向旋转,浆糊涂布部21移回来时,浆糊涂布辊211是逆方向旋转。
图5B是二次涂布中伴随浆糊涂布部的移动切换切换浆糊涂布辊的旋转方向时设定是否设准备工序的设定画面233。该设定画面233中,显示着实行准备工序的“实行”按钮234和省略准备工序的“不实行”按钮235并可以按下。如果按下“实行”按钮234,则在伴随浆糊涂布部21的移动方向切换而切换浆糊涂布辊211的旋转方向时,使浆糊涂布辊211在切换后的旋转方向上旋转所定时间,使浆糊膜安定。反之,如果按下“不实行”按钮235,在伴随浆糊涂布部21的移动方向切换而切换浆糊涂布辊211的旋转方向时,则不使浆糊涂布辊211旋转所定时间使浆糊膜安定地就此切换浆糊涂布部21的移动方向及浆糊涂布辊211的旋转方向,实行第二次浆糊涂布。
上述设定被记忆在后处理控制部25中含有的记忆部中,可以适当读出进行上述选择。该设定可以通过上述操作显示部23的设定输入进行,也可以预先设定。并且,还可以构成能够在适当时机根据需要在操作显示部23更改该设定。还可以按纸种纸厚设定好选择哪一种,根据将要涂布浆糊的纸张的该信息,进行上述选择。纸种纸厚由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3管理,通过从图像形成控制部13向后处理控制部25传送该数据,可以取得该信息。后处理控制部25取得这些数据,按照设定作上述选择。
作为本发明,也可以是上述任何一个是不可选择的构成,只要是在二次涂布中伴随浆糊涂布部的移动切换而切换浆糊涂布辊的旋转方向时能够实行准备工序即可。
被如上所述涂布了浆糊的纸叠上,封面纸由没有图示的封面纸供给手段搬送过来、粘贴在浆糊面上,进行制书。此时,封面纸可以裁剪成适当尺寸后贴上,另外制书时还可以成型方背。制成的书本向排纸部24排出。
接下去参照图2A-2D、图3E-3G的工序图以及图4的流程图,说明在上述浆糊涂布工序中实行二次涂布的动作。
一旦纸叠准备完成,后处理控制部25便使浆糊容放箱210移动,开始第一次涂布(步骤s1)。具体如下,浆糊涂布部21通过移动机构,在平行于纸叠100下边长度方向的方向上,通过没有图示的驱动手段移动到初期位置(图2A)。此时,浆糊容放箱210内的浆糊由加热手段加热,处于能够涂布的状态。
没有图示的驱动装置使浆糊涂布辊211相对预定移动方向成顺方向地旋转。在该状态下,移动机构22使浆糊涂布部21从初期位置沿着纸叠100背面的长度方向开始移动。于是,由浆糊涂布辊211从浆糊容放箱210依次取出的浆糊,在浆糊涂布辊211面上形成浆糊膜,接触纸叠100背面,在该背面上涂布第一层浆糊S1(图2B)。移动机构22使浆糊涂布部21越过纸叠长度移动到所定的位置,完成第一次涂布(图2C,步骤s2)。
到达所定位置的浆糊涂布部21在该位置上停止移动(步骤s3)。此时,后处理控制部判定是否有伴随浆糊涂布部21的移动切换而切换浆糊涂布辊211的旋转方向的设定(步骤s4)。当该设定是按照纸种纸厚进行时,则从图像形成装置10的图像形成控制部13取得纸种或纸厚信息,从记忆部读出与纸种纸厚相应的设定数据,根据该设定数据进行上述选择。没有切换旋转方向的设定时(步骤s4:N O),保持相同的浆糊涂布辊211旋转方向,就此进行第二次涂布(进入步骤s7)。反之,有切换浆糊涂布辊211旋转方向的设定时(步骤s4:YES),使浆糊涂布辊211的旋转方向相对浆糊涂布部21回来的移动成顺方向地将浆糊涂布辊211的旋转方向切换到与上述相反的转向(图2D,步骤s5)。刚切换到逆方向后,由于从浆糊容放箱210的取出方向也被切换,所以辊面上的浆糊膜处于错乱状态。优选使该旋转持续所定时间,具体是在1秒以上或浆糊涂布辊211转一转以上,实行准备工序(步骤s6)。将该所定时间预先记忆在后处理控制部25的记忆部中,根据需要读出。也可以根据纸种纸厚等设定不同的所定时间。通过该准备工序,浆糊涂布辊211的浆糊膜变为均匀安定状态。然后,边使浆糊涂布辊21在顺方向旋转,边由移动机构使浆糊涂布部21在回来方向上移动(图3E)。此时,由浆糊涂布辊211从浆糊容放箱210依次取出的浆糊在辊面上形成浆糊膜,与纸叠100背面接触,在该背面上涂布第二层浆糊S2(图3F,步骤s7)。浆糊涂布部21回到初期位置,则第二次涂布结束(图3G,步骤s8),浆糊涂布部21向待机位置移动。
通过设上述准备工序地进行二次涂布,浆糊被均匀良好地涂布在纸叠背面上,没有斑纹,纸叠厚度较厚的情况时也能够得到良好的黏结强度。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后处理装置中的浆糊涂布工序的控制,是在后处理控制部进行的,但是,本发明也可以是在图像形成装置备有的图像形成控制部进行控制。另外,在后处理装置中的设定,是在后处理装置本体备有的操作显示部中进行的,但是,本发明也可以是在图像形成装置备有的操作显示部中进行该设定。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逸出本发明范围可以作适当变更。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切换浆糊涂布部的移动方向之际切换浆糊旋转供给部的旋转方向时,可以使浆糊旋转供给部在切换方向上旋转所定时间之后,再进行切换了浆糊涂布部移动方向的涂布,所以,能够在使浆糊旋转供给部的浆糊膜安定的状态下开始涂布,能够在纸叠的涂布面上得到没有斑纹的良好的涂布状态。
随浆糊涂布部的往复移动而与浆糊涂布部的移动方向一起切换所述浆糊旋转供给部的旋转方向时,使浆糊旋转供给部的浆糊膜安定,包括起始涂布能够良好地在纸叠上涂布浆糊。因此,能够厚一些地涂布浆糊,确保制书黏结强度,并且,具有能够良好涂布状态之效果。
上述准备工序中,可以使所述浆糊涂布部的移动停止,在该期间使浆糊旋转供给部旋转,也可以边使浆糊涂布部移动边使浆糊旋转供给部旋转。并且也可以是它们的组合。但是,为了使浆糊膜成为更安定的状态,优选在浆糊涂布部停止的状态下进行准备工序的旋转。
准备工序中浆糊旋转供给部的旋转时间,被设定在能够得到安定状态的浆糊膜,作为本发明并不限定于特定的时间。但是,优选至少确保浆糊旋转供给部尽量转一转的时间。
另外,在准备工序中的浆糊旋转供给部的旋转,也可以以不同于涂布时的旋转速度进行,通过以较高速进行,可以缩短准备工序的所要时间。在准备工序中以较高速旋转浆糊旋转供给部时,可以在准备工序快结束时使旋转速度慢慢降下,适合到浆糊涂布时的旋转速度。由此可以使浆糊膜进入更安定的状态。
另外,在切换浆糊涂布部的移动方向时越过纸叠移动到所定位置、之后反转移动方向向纸叠移动的构成中,可以在越过纸叠的往复运动时的一部分或全部行程中,减小移动速度,在该移动过程中确保准备工序。这样可以不停止浆糊涂布部地确保准备工序的时间。在准备工序中的旋转,也可以是停止时的旋转和移动时的旋转的组合。
在伴随浆糊涂布部的移动切换切换浆糊旋转供给部的旋转方向时,可以是必定要实行上述准备工序,但也可以是通过设定选择是否实行准备工序。该选择由控制部根据设定信息进行。上述设定可以由操作人员操作设定决定,也可以是操作人员能够通过操作变更预先设定的信息。并且,也可以是根据纸叠的纸种和纸厚选择准备工序的实行有无。例如,当纸种纸厚是涂布状态对黏结强度的影响程度较小的情况时,可以省略准备工序。另外,可以通过该设定作选择,在重视生产性时省略准备工序,在重视涂布状态时实行准备工序。
上述准备工序是以伴随浆糊涂布部的移动切换切换浆糊旋转供给部的旋转方向为前提的,但是,本发明的后处理装置也可以在浆糊涂布部的移动切换时、不切换浆糊旋转供给部的旋转方向、维持在同样方向进行浆糊涂布。伴随浆糊涂布部的移动切换是否切换浆糊旋转供给部的旋转方向可以通过设定进行选择。该选择由控制部根据设定信息进行。这样,在进行多次涂布时,可以通过选择,得到不同的涂布状态。
上述操作人员的设定输入可以通过装置备有的操作部进行。操作部可以由兼显示部的操作显示部构成,也可以与显示部分开另外备有。作为操作显示部,例如有触板等。
上述后处理装置可以与备有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一起构成图像形成系统。控制上述后处理装置的浆糊涂布部及移动机构动作的控制部,可以设在后处理装置本体中,也可以设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中。这样可以由控制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进行后处理装置的动作控制。另外,进行后处理装置的设定输入的操作部,除了设置在后处理装置中的之外,也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这样,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上,输入有关后处理装置的设定。

Claims (11)

1.一种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备有:在纸叠背面涂布浆糊的浆糊涂布部;使所述浆糊涂布部沿所述纸叠背面长度方向相对该纸叠背面移动的移动机构;控制所述浆糊涂布部及所述移动机构动作的控制部;
所述浆糊涂布部备有:容放浆糊的浆糊容放部;浆糊旋转供给部,接触容放在所述浆糊容放部中的浆糊,并通过旋转从所述容放部取出所述浆糊备于所述涂布;
所述控制部能够通过所述移动机构使所述浆糊涂布部作相对往复移动向所述纸叠背面作多次涂布,并且在该多次涂布中,当伴随所述往复移动而与浆糊涂布部的移动方向一起切换所述浆糊旋转供给部的旋转方向时,能够实行下述准备工序:在该切换时不在所述纸叠背面涂布所述浆糊的状态下,使所述浆糊旋转供给部在与所述切换后的所述浆糊涂布部的移动方向相应的旋转方向上,旋转所定时间。
2.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准备工序中使所述浆糊涂布部的所述移动停止。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记载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准备工序中的所述浆糊旋转供给部的旋转速度大于所述涂布时的旋转速度。
4.如权利要求1至3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准备工序中使所述浆糊涂布部移动时的移动速度小于所述涂布时的移动速度。
5.如权利要求1至4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准备工序中至少使所述浆糊旋转供给部转1转。
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切换所述浆糊涂布部的移动方向时,能够选择是否实行所述准备工序。
7.如权利要求6中记载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能够根据所述纸叠的纸种或纸厚,选择是否实行所述准备工序。
8.如权利要求1至7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所述浆糊涂布部的往复移动时,能够选择与该浆糊涂布部的移动方向相适应的浆糊旋转供给部的旋转方向。
9.如权利要求1至8的任何一项中记载的后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操作人员能够进行设定输入的操作部。
10.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备有在纸上形成图像之图像形成部的图像形成装置;权利要求(1)至(9)的任何一项中的后处理装置;其中,在后处理装置本体或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任何一个中,设有控制所述后处理装置的浆糊涂布部及移动机构动作的控制部。
11.如权利要求10中记载的图像形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中备有操作人员能够进行所述后处理装置的设定输入的操作部。
CN201010151417.XA 2009-04-10 2010-04-02 包装制书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Active CN1018569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95594A JP5246423B2 (ja) 2009-04-10 2009-04-10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9-095594 2009-04-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56927A true CN101856927A (zh) 2010-10-13
CN101856927B CN101856927B (zh) 2013-01-02

Family

ID=42288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51417.XA Active CN101856927B (zh) 2009-04-10 2010-04-02 包装制书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366369B2 (zh)
EP (1) EP2239147B1 (zh)
JP (1) JP5246423B2 (zh)
CN (1) CN1018569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40517B2 (ja) * 2013-04-30 2017-05-31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製本装置
JP6041284B1 (ja) * 2016-07-19 2016-12-07 仲三 ▲桑▼原 複数枚の被製本用紙を製本するための製本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78907Y (zh) * 2004-01-19 2005-02-16 深圳市精密达机械有限公司 胶订包本机的具有补胶动作的上胶装置
CN1692025A (zh) * 2002-12-27 2005-11-02 迅普精工株式会社 装订装置
CN101134409A (zh) * 2006-08-30 2008-03-05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制书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3515A (en) * 1975-08-19 1976-08-10 Wilson Jones Company Tablet binding machine
DE2922978C2 (de) * 1979-06-06 1983-07-07 Planatolwerk Willy Hesselmann, Chemische und Maschinenfabrik für Klebetechnik, 8201 Thansau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uftragen von Klebstoff, insbesondere zum Beleimen von Blattstapeln
DE10221542A1 (de) * 2002-05-15 2003-11-27 Kolbus Gmbh & Co Kg Buchbindemaschine
JP4189311B2 (ja) * 2003-12-19 2008-12-03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製本装置
JP4454245B2 (ja) * 2003-04-04 2010-04-21 ニスカ株式会社 接着剤塗布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47691A (ja) 2005-06-15 2006-12-28 Nisca Corp シート集積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製本装置
JP5102960B2 (ja) * 2006-02-17 2012-12-19 ニスカ株式会社 接着剤塗布装置並びに製本装置
JP4345787B2 (ja) * 2006-08-30 2009-10-1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製本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078398B2 (ja) 2007-03-16 2012-11-21 デュプロ精工株式会社 製本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2025A (zh) * 2002-12-27 2005-11-02 迅普精工株式会社 装订装置
CN2678907Y (zh) * 2004-01-19 2005-02-16 深圳市精密达机械有限公司 胶订包本机的具有补胶动作的上胶装置
CN101134409A (zh) * 2006-08-30 2008-03-05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制书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41088A (ja) 2010-10-28
CN101856927B (zh) 2013-01-02
US20100260581A1 (en) 2010-10-14
EP2239147A2 (en) 2010-10-13
JP5246423B2 (ja) 2013-07-24
US8366369B2 (en) 2013-02-05
EP2239147A3 (en) 2011-12-14
EP2239147B1 (en) 2013-05-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07719B2 (ja) 製本装置
CN101856927B (zh) 包装制书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JP4479773B2 (ja) 製本装置及び製本システム
JP2007076118A (ja) 製本装置
JP4442697B2 (ja) 製本装置及び製本システム
JP4407718B2 (ja) 製本システム
US7869756B2 (en) Bookbin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provided therewith
JP2003291558A (ja) 糊付け製本装置
JP4839735B2 (ja) 用紙集積装置、製本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7789382B2 (en) Bookbin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20080158616A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06341432A (ja) 糊付け製本装置
JP5387454B2 (ja) 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535105B2 (ja) 製本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631614B2 (ja) 製本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444922B2 (ja) 製本装置及び製本システム
JP2011219231A (ja) 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929433B2 (ja) 製本装置、及び製本システム
JP6127374B2 (ja) 製本装置、及び製本システム
JP2013212648A (ja) 製本装置、及び製本システム
JP2007307751A (ja) 製本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9285924A (ja) 糊付け製本装置及び画像システム
JP4492494B2 (ja) 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151617B2 (ja) 製本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9285923A (ja) 糊付け製本装置及び画像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