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44692A - 纸张传送装置和使用该纸张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纸张传送装置和使用该纸张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44692A
CN101844692A CN201010128027A CN201010128027A CN101844692A CN 101844692 A CN101844692 A CN 101844692A CN 201010128027 A CN201010128027 A CN 201010128027A CN 201010128027 A CN201010128027 A CN 201010128027A CN 101844692 A CN101844692 A CN 101844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elt conveyor
sheet feeding
plate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28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44692B (zh
Inventor
小宫山努
杉谷和俊
金山清俊
菊地原克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44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46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446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446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24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air blast or suction apparatus
    • B65H29/241Suction devices
    • B65H29/242Suction bands or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30Suction means
    • B65H2406/36Means for producing, distributing or controlling suction
    • B65H2406/361Means for producing, distributing or controlling suction distributing vacuum from stationary element to movable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556Control of copy medium feeding
    • G03G2215/00561Aligning or deskewing
    • G03G2215/00565Mechanic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纸张传送装置和使用该纸张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所述纸张传送装置中,在吸气通道的空气通道部中,收集所吸入的空气并且允许空气从中通过的吸气汇合口设置在吸气力在多个吸气口之中相对最高的吸气口所在的区域中所包括的位置处,所述位置远离吸气表面部分的内表面侧,所述空气通道部形成为开口截面面积沿着传送带的旋转轴方向随着远离所述吸气汇合口而变得相对较窄的形状。

Description

纸张传送装置和使用该纸张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张传送装置和使用该纸张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诸如电子照相系统等记录系统的诸如打印机和复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有时使用具有这样的构造的纸张传送装置:即,保持(吸附)用于图像形成的纸张,并且通过将纸张吸附在设置有通气孔的旋转式传送带的外周表面上而通过恒定的区间传送纸张。
作为电子照相式装置中的转印纸张传送装置,已知包括下述部分的转印纸张传送装置:扁平空心壳体,在其上表面设置有转印纸张吸引孔,在其下表面设置有气体连通口,传送带张紧在上表面和下表面上;以及吸引通道,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方并且上表面具有与连通口接合在一起的开口部分,该吸引通道的一端与气体吸引装置连接,其中,壳体和吸引通道通过设置在吸引通道下方的向上推压部件彼此压力接触(JP-A-62-50386)。作为吸引通道,披露了这样一种构造实例:即,吸引通道设置在传送带的下方并且沿着传送带的旋转轴方向的一端部与气体吸引装置连接。
作为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的纸张传送装置,已知这样一种纸张传送装置:即,在形成有多个孔的传送带的内侧设置有朝向下空气通道,并且抽风机设置在空气通道的下部,并且已知这样一种纸张传送装置:其包括传送辊,该传送辊包括交替形成有大直径部分和小直径部分的空心管,在传送辊的大直径部分的表面上设置有许多通气孔,在对应于通气孔的位置处设置吸引孔的吸气通道插入传送辊的内部,并且抽风机设置在吸气通道的圆筒部侧(JP-A-1-294138)。
作为复印机中的纸张传送装置,已知这样一种纸张传送装置:即,在形成有多个孔的传送带的内侧空间中所设置的吸气室的吸引开口设置有控制阀,当纸张通过吸引开口时借助于纸张的传送载荷打开控制阀,在其他全部时间控制阀关闭(JP-A-6-135613)。
作为复印机或传真机中传送纸张的纸张传送装置,已知这样一种纸张传送装置:即,在形成有多个小孔的传送带的内部空间中设置有吸引力随着纸张的传送状态而改变的吸引壳体(JP-A-9-150987)。作为吸引壳体,披露了这样一种构造实例:即,吸引壳体经由导管与风扇装置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纸张传送装置和使用该纸张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即,当通过将纸张吸附在设置有通气孔的旋转式传送带的外周表面上而通过恒定的区间吸附并传送纸张时,可以在沿着传送带的旋转轴方向的期望区域使吸气力处于相对最高状态进而可以进行稳定的纸张传送。
为了达到此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纸张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其包括张紧在支撑辊上而旋转并且形成有多个通气孔的环带,所述传送带将纸张吸附在所述传送带的外周表面上并且通过恒定区间传送所述纸张;吸气通道,其设置为至少存在于由所述传送带的内周表面围绕的内侧空间中的状态,所述吸气通道装备有吸气表面部分和空气通道部,在所述吸气表面部分上沿着所述传送带的旋转轴方向间隔地形成有面向所述传送带的通过纸张吸附区间的内周表面敞开(开口)的多个吸气口,所述空气通道部与所述吸气表面部分的内表面侧连接并且允许从所述吸气口吸入的空气通过;以及空气吸引装置,其经由连接通道与所述吸气通道的所述空气通道部连接并且吸引空气,其中,在所述吸气通道的所述空气通道部中,收集所吸入的空气并且允许空气从中通过的吸气汇合口设置在所述多个吸气口之中吸气力相对最高的吸气口所在的区域中所包括的位置处,所述位置远离所述吸气表面部分的内表面侧,所述空气通道部形成为开口截面面积沿着所述传送带的旋转轴方向随着远离所述吸气汇合口而变得相对较窄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中,所述连接通道设置为穿过所述传送带的内侧空间并且从所述内侧空间的侧部突出的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中,所述吸气通道是设置为至少存在于所述传送带的内侧空间中的状态的箱型结构,并且,所述箱型结构的一个表面形成为所述吸气表面部分,通过设置板状部件以分隔所述箱型结构的内部空间形成所述吸气汇合口和所述空气通道部并且形成所述连接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中,所述板状部件包括两个板状部件,所述两个板状部件设置为这样的状态:即,所述两个板状部件各自沿着所述传送带的旋转轴方向的一端部在远离所述箱型结构的面向所述吸气表面部分的内表面侧的一个内表面的状态下彼此间隔开,所述一端部之间的间隙的空间形成为所述吸气汇合口,并且,所述两个板状部件设置为这样的状态:即,所述两个板状部件倾斜成沿着所述传送带的旋转轴方向随着远离所述一端部的位置而变得较靠近所述吸气表面部分,所述两个板状部件与所述吸气表面部分之间的空间形成为所述空气通道部,并且一个板状部件与所述箱型结构的所述一个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形成为所述连接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根据第四方面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中,所述两个板状部件为带有侧板的板状部件,所述带有侧板的板状部件在沿着所述传送带的旋转轴方向的两侧的侧部具有到达并接触所述一个内表面的侧板,并且,所述带有侧板的板状部件设置为这样的状态:即,在两个所述侧板与所述箱型结构的内部空间的沿着所述传送带的纸张传送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内表面之间分别存在间隙,所述间隙的空间形成为所述空气通道部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根据第四或第五方面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中,所述纸张传送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即,所述板状部件中除了构成所述连接通道的至少一部分的板状部件之外的另一板状部件的所述一端部与所述内部空间中的所述一个内表面之间所存在的间隙被封闭。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根据第一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中,所述吸气表面部分中的所述多个吸气口中除了吸气力相对最高的吸气口之外的其他吸气口形成为开口面积比吸气力相对最高的吸气口的开口面积相对更窄。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根据第一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中,所述连接通道形成为通道的开口截面面积随着靠近所述空气吸引装置而变得较宽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在根据第一至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中,由设置为沿着带的旋转轴方向彼此间隔开的状态的多个传送带构成所述传送带,并且所述吸气表面部分中的所述吸气口形成为对应于所述多个传送带的每一个传送带而存在至少一个吸气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分,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装备有根据第一至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作为传送纸张的装置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当通过将纸张吸附在设置有通气孔的旋转式传送带的外周表面上而通过恒定的区间吸附并传送纸张时,所述纸张传送装置可以在沿着传送带的旋转轴方向的期望区域使吸气力处于相对最高状态进而可以进行稳定的纸张传送。
在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中,与当所述纸张传送装置不具有上述构造时相比,即使当吸入空气沿着所述传送带的旋转轴方向流动时,所述吸气力也不会随着靠近所述吸气表面部分中的所述多个吸气口中位于下述位置的吸气口而变得相对较强:即,靠近沿着吸入空气流动的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
在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中,与当所述纸张传送装置不具有上述构造时相比,可以利用简单的构造获得从第一方面得到的效果。
在根据第四方面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中,与当所述纸张传送装置不具有上述构造时相比,可以利用更简单的构造获得从第三方面得到的效果。
在根据第五方面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中,与当所述纸张传送装置不具有上述构造时相比,在所述传送带的纸张吸附区间的位于纸张传送方向上游侧和下游侧的部分可以将相对于纸张的吸气力设定为期望状态。
在根据第六方面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中,与当所述纸张传送装置不具有上述构造时相比,可以控制所述吸气通道的所述空气通道部中的吸入空气的流动的损失。
在根据第七方面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中,与当所述纸张传送装置不具有上述构造时相比,可以容易地进行这样的设定:即,减弱除了吸气力最高的吸气口之外的其他吸气口的吸气力进而减弱相对于纸张的吸气力。
在根据第八方面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中,与当所述纸张传送装置不具有上述构造时相比,可以控制所述空气吸引装置吸引空气的效率的下降。
在根据第九方面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中,与当所述纸张传送装置不具有上述构造时相比,即使当使用多个传送带时,也可以精确地获得从第一方面得到的效果。
此外,根据第十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与当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不具有上述构造时相比,根据第一至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可以在沿着传送带的旋转轴方向的期望区域使吸气力处于相对最高状态进而可以进行稳定的纸张传送,并且可以防止发生伴随着纸张的不良传送而出现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为示出使用属于示例性实施例的纸张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2为示出属于示例性实施例的纸张传送装置的透视图;
图3为示出从上方看图2的纸张传送装置的状态的顶视图;
图4为示出从图2的纸张传送装置上已拆除传送带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5为示出从上方看图4的纸张传送装置的状态的顶视图;
图6为示出从图5的纸张传送装置上已拆除吸气通道的吸气表面部分的状态的顶视图;
图7为沿着图5的纸张传送装置的线Q1-Q1截取的截面图;
图8为示出沿着图5的纸张传送装置的线Q1-Q1截取的部分的局部截面透视图;
图9为沿着图5的纸张传送装置的线Q2-Q2截取的截面图;
图10为示意性示出图2的纸张传送装置的构造的总体截面图;
图11为示意性示出在图2的纸张传送装置的操作(动作)过程中的状态的总体截面图;
图12为示出在四个传送带中的吸气量的调查结果的曲线图;
图13为示意性示出纸张传送装置的另一构造实例(应用具有不同构造的吸气通道的情况)的总体截面图;
图14为示意性示出纸张传送装置的另一构造实例(应用具有不同构造的吸气通道的情况)的总体截面图;
图15为示意性示出纸张传送装置的另一构造实例(应用具有不同构造的吸气通道和连接通道的情况)的总体截面图;以及
图16为示出比较例的吸气通道的构造的总体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说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在下文中简称为“示例性实施例”)。
图1示出了使用属于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纸张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图2至图9示出了该纸张传送装置的全部或一部分。图4和图5示出了已拆除传送带的状态,图6示出了已拆除吸气通道的一部分(吸气表面部分)的状态。此外,图10和图11示意性示出了该纸张传送装置。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图像形成部分101,其设置在未示出的壳体内;供纸部分105,其收容并送出待供应到图像形成部分101的记录纸张9;以及纸张传送装置1,其设置在图像形成部分101的一部分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106表示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每个组件的操作的控制装置,并且带有箭头的单点划线表示记录纸张9的主传送路径。
由使用中间转印系统的成像装置110和定影装置140构成图像形成部分101。其中,成像装置110具有这样的构造:即,形成互不相同的颜色(在本实例中为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以及黑色(K)共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多个(在本实例中为四个)成像单元120(Y、M、C、K)设置为面向中间转印系统中的中间转印带130的外周表面并且在中间转印带130的转动方向上以一定间隔串联排列的状态。
成像装置110中的每个成像单元120Y、120M、120C和120K由设置为可旋转的鼓形感光体121以及围绕感光体121设置的充电装置122、曝光装置123、显影装置124、一次转印装置125、清洁装置126构成。
通过在导电性圆筒状基材的圆筒周面上形成由有机感光材料等构造的感光层等构成感光体121,其中该导电性圆筒状基材被支撑成可自由旋转并且接地。借助于未示出的旋转驱动装置的动力驱动感光体121使感光体121沿着要求的方向(箭头所示的方向)以要求的速度旋转。通过设置至少与沿着感光体121的旋转轴方向的图像形成有效区域接触地旋转的充电辊并且从未示出的电源向充电辊施加仅为直流或交流叠加在直流上而形成的充电用电压来构成充电装置122。
曝光装置123利用与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信息相对应的光照射感光体121以形成静电潜像。作为曝光装置123,例如使用由半导体激光器和诸如多面镜等光学器件构成的扫描型曝光装置或者由发光二极管和光学器件构成的非扫描型曝光装置。将被输入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图像信息在未示出的图像处理装置中经过要求的处理之后的图像信号输入到曝光装置123中。
显影装置124将适用于显影系统的显影剂(调色剂)供应到感光体121的显影区域以将静电潜像显影。作为显影装置124,例如使用双组分显影装置,其利用包括(非磁性)调色剂和(磁性)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进行反转显影。通过设置至少与沿着感光体121的旋转轴方向的充电区域接触地旋转的一次转印辊并且从未示出的电源向转印辊施加极性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一次转印用电压来构成一次转印装置125。由接触感光体121转印后的周面的诸如弹性板等清洁部件和用于回收诸如由清洁部件去除的调色剂等异物的回收容器构成清洁装置126。
中间转印带130张紧在多个支撑辊131a、131b和131c上,被支撑成可以在要求的张力下自由旋转,并且设置为依次通过成像装置110的每个成像单元120的感光体121与转印装置125(转印辊)之间的一次转印位置的状态。由未示出的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驱动用辊131a使中间转印带130沿着要求的方向(箭头所示的方向)以要求的速度旋转。
使用这样的带作为中间转印带130:即,利用包括导电剂并且被制备成具有要求的体积电阻率的诸如树脂或橡胶等材料成型为环状的带。在中间转印带130的由二次转印支撑辊131c支撑的部分的外周表面侧,设置有以要求的压力与中间转印带的外周表面接触地旋转的二次转印辊135。从未示出的电源向二次转印支撑辊131c和二次转印辊135中的任一个施加二次转印电压。此外,在中间转印带130的由驱动用支撑辊131a支撑的部分的外周表面侧,设置有清洁二次转印之后的中间转印带130的外周表面的未示出的清洁装置。
通过在绝热性壳体141中设置辊形或带形加热旋转体142和辊形或带形加压旋转体143来构造定影装置140,其中,该加热旋转体142受到驱动而沿着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并且通过加热装置将加热旋转体142的表面温度加热到要求的温度且保持该温度,该加压旋转体143大致沿着加热旋转体142的轴向以要求的压力接触加热旋转体142而被动旋转。
在图像形成部分101中设置有供纸路径,该供纸路径由将从供纸部分105供应的记录纸张9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的多个纸张传送辊对138a、138b等和传送引导部件构成。此外,在二次转印位置与定影装置140之间设置有纸张传送装置1,该纸张传送装置1通过吸力将二次转印之后的记录纸张9吸附在传送带上并且将记录纸张9引导至定影装置140。后面将讨论纸张传送装置1的细节。除此之外,设置有由将从定影装置140排出的记录纸张9朝向未示出的纸张排出部分传送的纸张传送辊对和传送引导部件构成的排出路径。
由设置在未示出的壳体的内部空间中的纸张收容部分151和一次一张地送出收容在纸张收容部分151中的记录纸张9的送出装置152构成供纸部分105。将纸张收容部分151安装成可以自由地装载到壳体中及从壳体中取出。
如下进行此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图像形成。这里,假定要求形成由Y、M、C、K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构成的全色图像的全色打印的情况,并且将说明此时操作的内容。
当要求全色打印时,如图1所示,在图像形成部分101中的成像装置110的每个成像单元120(Y、M、C、K)中,充电装置122将开始旋转的感光鼓121充电为预定的电位,曝光装置123对经充电的感光鼓121进行基于图像信号的曝光,从而根据每种颜色成分形成静电潜像,之后在显影装置124中利用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并且形成每种颜色(Y、M、C、K)的调色剂图像。对由这些成像单元120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进行静电转印,以便在感光鼓121面向一次转印装置125的一次转印位置将调色剂图像依次叠加在中间转印带130上,之后将调色剂图像传送到中间转印带130面向二次转印辊135的二次转印位置。
接下来,当将由送出装置152在要求的定时从供纸部分105中传送的记录纸张9送出到图像形成部分101中的二次转印位置时,将中间转印带130上的调色剂图像共同地静电转印到记录纸张9的一面上。以这样的状态传送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张9:通过纸张传送装置1将记录纸张9吸附在传送带上,进而将记录纸张9引导至图像形成部分101的定影装置140。在定影装置140中,当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张9穿过加热旋转体142与加压旋转体143之间的接触部分时受到加热和加压,由此将调色剂图像熔化并定影到纸张9上。从定影装置140排出完成定影之后的记录纸张9,之后将记录纸张9传送并且收集在未示出的排出部分等中。
如上所述,在一张记录纸张9的一面上形成全色图像。此外,当要求在几张纸上形成全色图像时,对应于所要求的张数相似地重复上述操作。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也可通过仅使多个成像单元120中的黑色成像单元120K进行操作来形成由黑色调色剂图像构成的黑白图像。
接下来,将说明纸张传送装置1。
如图2等所示,纸张传送装置1包括:四个传送带2(A、B、D、E)、设置为至少存在于由四个传送带2的内周表面围绕的内侧空间中的状态的吸气通道3以及与吸气通道3连接的抽风机6。在图2等中,附图标记11表示构成吸气通道3的一部分的基本框架,附图标记12和13表示安装支撑框架,并且附图标记SE1和SE2表示检测记录纸张9的通过的纸张检测传感器(检测窗口)。
传送带2(A、B、D、E)是贯穿传送带的许多吸气孔21形成为大致均匀分布的状态的环带,传送带2按照要求的间隔m以平行的状态张紧在大致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辊25和26上,并且传送带2设置为沿着虚线箭头(见图3)表示的方向旋转。两个支撑辊25和26分别包括:旋转轴25a和旋转轴26a,其可自由旋转地安装到安装支撑框架12上;以及四个弹性辊体25b和四个弹性辊体26b,其按照相同的间隔相对于旋转轴25a和旋转轴26a固定。其中一个支撑辊26构造为经由从动齿轮27从未示出的旋转驱动装置获得动力进而受到驱动而旋转的驱动辊。
传送带2(A、B、D、E)将记录纸张9吸附在位于通过两个支撑辊25与26之间的要求区间(纸张吸附区间TA)的上侧(沿着箭头Y1的方向)的外周表面部分上。就此而言,纸张传送装置1采用所谓的中央定位传送系统,其中,设置在靠近中央部分的两个传送带2B与2D之间的中央部分的纸张检测传感器SE1和SE2对应于与纸张传送方向(大致平行于箭头X1的方向)大致垂直的宽度方向(大致平行于箭头Y的方向)的中央位置,并且,纸张传送装置1限制传送位置并且这样传送记录纸张:即,使得各种类型的记录纸张9的送出宽度中央部分通过上述传感器的预定中心位置。
吸气通道3装备有:吸气表面部分31,其中形成有面向传送带2的通过纸张吸附区间TA的内周表面敞开的多个吸气口32和33;以及空气通道部35,其与吸气表面部分31的内表面侧连接并且允许从吸气口32和33吸入的空气从中通过。
抽风机6经由连接通道7与吸气通道3(的空气通道部35)连接,并且具有吸取空气的功能:即,通过壳体61的内部空间中的借助于电动机等的动力以要求的旋转速度旋转的桨叶部件62朝向抽风机6(通过空气通道部35)吸取空气。此外,抽风机6具有经由未示出的排气通道等将所吸入的空气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外部的结构(见图3)。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抽风机6设置在与吸气通道3的位于传送带2A所设置的一侧的端部相距较小距离的外侧的位置处。由位于抽风机6与吸气通道3之间的开口截面形状大致为方形的方形通道71构成连接通道7的一部分(见图7和图8)。后面将讨论连接通道7的剩余构造部分(73)。图3等中的附图标记72为使得方形连接通道71的一端部与抽风机6(的壳体61的连接部分)互连的连接部分(间隙填充弹性材料等)。
通过将多个(在本实例中粗略为总共四个)吸气口32和33形成为贯穿平板状部件的状态来构造吸气通道3的吸气表面部分31。
沿着传送带2的旋转轴方向(大致平行于箭头Z方向的方向)间隔地形成吸气口32和33;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吸气口32和33以这样的关系形成:对应于四个传送带2中的每一个存在至少一个吸气口。与中央侧的两个传送带2B和2D相对应地形成两个吸气口32,并且这两个吸气口32形成为开口面积相对宽。此外,与两端部侧的两个传送带2A和2E相对应地形成两个吸气口33,并且这两个吸气口33形成为比吸气口32的开口面积窄。
此外,将吸气口32和吸气口33设定为这样的尺寸:即,在纸张传送区间TA中相对于由带箭头的单点划线表示的纸张传送方向(大致平行于箭头X1的方向)而言开口的总体长度彼此相同,但相对于传送带2的旋转轴方向而言开口的总体宽度不同(吸气口33的宽度短于吸气口32的宽度的尺寸)。此外,在吸气口32和吸气口33的开口的空间内设置有格栅;这样,例如可确保传送带2的行进稳定性(例如防止发生传送带2由于吸力发生变形而凹陷的情况)。
在吸气表面部分31的外表面(顶面)的围绕吸气口32和吸气口33的部分形成具有使传送带2在其上易于滑行的特性的表面34,从而确保当传送带2的诸如端部等部分接触吸气表面部分31时传送带2不会遇到不必要的摩擦阻力并且确保行进稳定性没有受到不利影响。此外,在表面34中的位于靠近中央的两个吸气口32之间并且位于纸张传送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部分形成用于纸张检测传感器SE1和SE2的检测用窗口(开口)。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吸气通道3形成为包括外形大致为长方体的箱型形状的结构。
具体地,吸气通道3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吸气表面部分31具有盖状形状,其中围绕具有矩形形状的平板状部分31a的三边形成框形侧板部分31b至31d(图4和图9),并且侧板部分31b至31d安装设置在板状基架11上。这样,吸气通道3具有这样的结构:即,由于具有盖状形状的吸气表面部分31与平板状基架11的结合,使得吸气通道3的整体外形大致为长方体的箱型形状。此外,外形包括箱型结构的吸气通道3在箱型结构内具有长方体状的内部空间S(严格讲,为吸气表面部分31的未形成侧板部分的一侧表面部分敞开的状态的内部空间)(见图7至图9等)。
在吸气通道3的空气通道部35中,如图7所示,收集所吸入的空气并且允许空气从中通过的吸气汇合口36设置在吸气表面部分31中的四个吸气口32和33中吸气力相对最高的两个吸气口32所在的区域VA中所包括的位置处,此位置远离吸气表面部分31的内表面31r侧。此外,空气通道部35(35A、35B)形成为这样的形状:空气通道部的开口截面面积M沿着传送带2的旋转轴方向随着远离吸气汇合口36而变得相对较窄(Ma>Mb)(见图7、图8和图10)。
这里,吸气力相对最高的两个吸气口32所在的区域VA是吸气口32所占据的区域、位于两个吸气口32之间的区域以及吸气口32的周边部分的区域相结合的范围的区域。换言之,足以使区域VA处于这样的范围内:即,将要通过吸气汇合口36的吸入空气有效地到达两个吸气口32的范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吸气汇合口36设置为定位在靠近中央的两个吸气口32之间的中央部分。如果存在吸气力相对最高的一个吸气口,那么足以使该吸气口所在的区域VA处于该吸气口所占据的区域内或也包括该吸气口的周边部分区域的区域内。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吸气通道3形成为如前所述的箱型结构的关系,如图6至图10等所示,吸气通道3的箱型结构的一个表面(顶面)形成为吸气表面部分31,并且通过设置两个分隔板41和42以分隔此箱型结构的内部空间S而形成吸气汇合口36和空气通道部35(35A、35B)。此外,通过一个分隔板41形成与抽风机6的吸气通道3(的空气通道部35A)连接的连接通道7的至少一部分(73)。从不同的观点来看,吸气通道3具有双层结构,即通过两个分隔板41和42沿着竖直方向将箱型结构的内部空间S一分为二。
如图6、图7等所示,两个分隔板41和42包括具有矩形平板部分41a和42a的形状,并且两个分隔板41和42设置为这样的状态:各自沿传送带2的旋转轴方向的一端部41b和一端部42b远离面向吸气表面部分31的内表面31r侧的一内表面(基架11的顶面11a),并且一端部41b与一端部42b在两个吸气口32之间的位置彼此远离要求的间隔k。这样,存在于两个分隔板41与42的端部41b与42b之间的方形间隙的空间形成为吸气汇合口36。
此外,如图7、图8、图10等所示,两个分隔板41和42设置为这样的状态:两个分隔板倾斜成沿着传送带2的旋转轴方向随着远离一端部41b和一端部42b的位置而变得较靠近吸气表面部分31(的内表面31r)。这样,存在于分隔板41和42与吸气表面部分31之间的两个空间形成为空气通道部35A和35B。此时,两个分隔板41和42的位于与一端部41b和一端部42b分别相对的相对侧的端部41c和42c在形成接触的状态下安装到吸气表面部分31(的内表面31r)上。这样,空气通道部35A和35B分别具有这样的形状:即,空气通道部的开口截面面积M沿着传送带2的旋转轴方向随着远离吸气汇合口36而变得相对较窄(Ma>Mb)(见图10)。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因为空气通道部沿着纸张传送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因此通过使空气通道部35具有高度不同的尺寸来设定空气通道部35的开口截面面积的尺寸。
此外,存在于两个分隔板41和42中的一个分隔板41与箱型结构的吸气通道3的基架11的内表面11a之间的空间形成为连接通道7的至少一部分(73)。由分隔板41和基架11的内表面11a构成的连接通道73形成为开口截面面积M随着从吸气汇合口36靠近抽风机6(或方形连接通道部71)而变得较宽(Md<Me)的形状(见图10)。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因为连接通道73沿着纸张传送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因此通过使连接通道73具有高度不同的尺寸来设定连接通道73的开口截面面积的尺寸。
此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图9等所示,使用这样的带有侧板的部件作为两个分隔板41和42:即,使平板部分41a和42a的形状为具有沿纸张传送方向的长度短于吸气表面部分31的长度的尺寸关系,并且,在平板部分41a和42a的沿传送带2旋转轴方向的两侧的侧部分别形成到达并接触基架11的内表面11a的截面为L形的侧板43和44。另外,如图9所示,这样安装并设置上述带有侧板的分隔板41和42:在两个侧板43和44的侧板部分31c和31d与吸气通道3的吸气表面部分31的位于纸张传送方向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内表面之间分别存在宽度大致相同的间隙,由此两间隙的空间形成为空气通道部35的一部分(上游侧通道部35C和下游侧通道部35D)。上游侧通道部35C和下游侧通道部35D是分别与吸气汇合口36、空气通道部35A和35B以及空气通道部即连接通道7的一部分73连接的空间。
包括上述构造的纸张传送装置1操作如下。
首先,驱动驱动用支撑辊26使其旋转,由此四个传送带2沿着虚线箭头(图2)所示的方向旋转。几乎与此同时,驱动抽风机6,由此,如图11中的箭头所示,抽风机6通过吸气通道3吸入空气。
此时,如图11中的粗白箭头所示,抽风机6的空气吸引力通过连接通道7(71、73)作用于作为吸气通道3的初始开口部分的吸气汇合口36。
接下来,抽风机6的空气吸引力到达通向吸气通道3中的吸气汇合口36并且到达沿着传送带2的旋转轴方向彼此沿相反方向延伸的空气通道部35A和35B,此时,如图11中的实线箭头所示,与吸气口33相比,抽风机6的吸气力相对较强地作用于吸气表面部分31中的吸气口32,所述吸气口32位于截面开口面积Ma相对宽的靠近吸气汇合口36的部分。相反,如图11中的虚线箭头所示,与吸气口32相比,抽风机6的空气吸引力相对较弱地作用于吸气口33,所述吸气口33位于截面开口面积Mb相对窄的远离吸气汇合口36的部分中。特别地,吸气口33形成为比吸气口32的开口面积窄,因此抽风机6的空气吸引力到达吸气口33的程度变弱。
结果,在吸气通道3中,由于从通道外部吸入较多的空气,吸气力在靠近吸气表面部分31沿传送带2旋转轴方向的中心的两个吸气口32处相对高(强),另一方面,由于从通道外部吸入的空气量较少,吸气力在位于吸气口32外侧的两个吸气口33处相对低(弱)。这样,作为吸气口32的强吸气力也到达带中的通气孔21的结果,通过也对应于纸张吸附区间TA的吸气口32并且旋转的两个传送带2B和2D的外周表面处的吸气力强于通过吸气口33并且旋转的两个传送带2A和2E的外周表面处的吸气力。
在具有这种吸气力强弱关系的纸张传送装置1中,通过靠近中央的两个传送带2B和2D相对强地吸附并且传送待传送的记录纸张9。为此,由于记录纸张9的送出宽度中央部分始终被强有力地吸附在传送带2的外周表面上,因此可稳定地传送通过中央定位限制而被传送的记录纸张9。例如,当将要传送诸如在跨越两个传送带2B和2D的状态下而被吸附并传送的明信片等送出宽度相对窄的记录纸张9时,记录纸张9可靠地吸附在传送带2B和2D上,进而可以进行稳定的传送。
此外,当将要传送在跨越四个传送带2的状态下而被传送的送出宽度相对宽的记录纸张9时,在记录纸张9沿送出宽度的两端部相对弱地吸附在吸气力弱的两个传送带2A和2E上的状态下传送记录纸张9。为此,保持具有该送出宽度的记录纸张9使其沿传送方向的左右两端不从传送带2的外周表面浮起以便能够良好地进行传送。
此外,在此纸张传送装置1中,上游侧通道部35C和下游侧通道部35D形成为吸气通道32中的空气通道部(见图9),因此通过连接通道71和73的抽风机6的吸气力的一部分也通过吸气汇合口36到达并且作用于上游侧通道部35C和下游侧通道部35D。此时,由于上游侧通道部35C和下游侧通道部35D的截面开口高度尺寸大于空气通道部35A和35B的截面开口高度尺寸的关系,在上游侧通道部35C和下游侧通道部35D的吸气力稍大于在空气通道部35A和35B的吸气力(见图9)。为此,在吸气通道3的吸气表面部分31的纸张吸附区间TA中在吸气口32和33的纸张传送方向上游侧和下游侧的端部,出现比纸张传送方向中央部分侧的区域稍强的吸气力并且也到达传送带2,结果,待传送的记录纸张9的送出方向前端部和后端部难以相对于传送带2的外周表面而浮起,进而在良好地吸附记录纸张9的状态下传送记录纸张9。
此外,在此纸张传送装置1中,抽风机6的连接通道7的一部分73形成为合并入吸气通道3的一部分中,因此无需确保用于设置连接通道7的专用空间。此外,连接通道73形成为截面开口面积M从吸气汇合口36侧靠近抽风机6而变得相对较宽的关系(Md<Me),因此抽风机6的吸气力难以损失,并且抽风机6的吸气力可有效地到达吸气汇合口36。同样,稳定地产生传送带2中的吸气力,因此可以进行稳定的纸张传送。
图12示出了在四个传送带2A、2B、2D和2E中的吸气量的调查结果。通过测量当驱动抽风机6时吸气通道3的吸气口32和33中的空气流入量而获得此时的吸气量。此外,为了比较,如图16所示,制造使用未设置分隔板41和42而不分隔内部空间S的通道(比较例)的纸张传送装置,同样调查其吸气量。
其他示例性实施例
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10所示,纸张传送装置1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在吸气通道3中,在分隔板42与基架11之间存在空间35G并且在分隔板42的端部42b与基架11之间存在间隙SA,但纸张传送装置1例如也可具有利用板材封闭间隙SA的结构。当纸张传送装置1具有这种封闭结构时,通过抽风机6的连接通道7(71、73)的吸气力有效地集中在吸气汇合口36,进而吸气力相对于以吸气汇合口36为中心在传送带2的旋转轴方向上沿着彼此远离的方向正反延伸的空气通道部35A和35B大致均匀地分布。
此外,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说明了这样的情况:即,将具有带有侧板43和44的形状的分隔板应用为构成吸气通道3中的空气通道部35的分隔板41和42,但也可以使用不带有侧板43和44的分隔板41和42构造空气通道部35及吸气通道3,并且将分隔板41和42设置为其沿纸张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端部和下游侧端部与吸气表面部分31的侧板部分31c和31d形成接触的状态。在此情况下,空气通道部仅包括在分隔板41和42与吸气表面部分31之间形成的空气通道部35A和35B,而沿着纸张传送方向的上游侧通道部35C和下游侧通道部35D(见图9)不再存在。即使在具有此构造的吸气通道3的情况下,如前所述,靠近中央的两个传送带2B和2D的吸气力也比其他传送带2的吸气力相对高。
此外,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说明了这样的情况:即,纸张传送装置1构造为具有带有侧板43和44的形状的分隔板41和42设置在吸气通道3的内部空间中沿着纸张传送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从而形成宽度大致相同的上游侧通道部35C和下游侧通道部35D,但也可以这样构造纸张传送装置1:即,分隔板41和42不设置在该中央部分而是处于偏向纸张传送方向的上游侧或下游侧的状态,从而形成具有不同开口截面面积的上游侧通道部35C和下游侧通道部35D。在此情况下,吸气力在很大程度上到达开口截面面积较宽的通道部,并且可以将吸气口32和33的与上述通道部对应的部分的吸气力调节为相对不同的强度。
此外,也可以使吸气通道3的吸气表面部分31中的吸气口32和33具有相同的开口面积和形状。此外,吸气口33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在纸张传送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独立存在的单独开口部分。
此外,如图13所示,也可以这样构造吸气通道3:设置多个(在本实例中为两个)吸气汇合口36A和36B作为吸气汇合口。即使当以此方式构造吸气通道3时,靠近中央的两个传送带2B和2D的吸气力也相对最强。
在此情况下,可以这样构造吸气通道3:在多个吸气汇合口36A与36B之间设置以大致平行于基架11的状态放置的分隔板45,并且,在分隔板45与吸气表面部分31之间开口截面面积大致相同的空间形成为吸气力最高的区域VA内的专用空气通道部35H。另外,可以这样构造吸气通道3:即,位于吸气汇合口36A和36B沿传送带2旋转轴方向的两端侧的分隔板41和42设置为倾斜成随着远离吸气汇合口36A和36B而较靠近吸气表面部分31,从而形成空气通道部35A和35B。此外,在此情况下,分隔板41和45与基架11之间的空间部分形成为连接通道7的一部分73A和73B。然而,吸气通道3最好具有这样的结构:利用封闭板46封闭分隔板42与基架11之间的空间部分35G的分隔板42的一端部42b中的间隙SA。
此外,如图14所示,也可以在吸气通道3的空气通道部35A和35B内设置用于收集粉尘的过滤部件39。在此情况下,最好将透气性高且难以阻碍流动空气的流动的过滤部件设定为过滤部件39。当设置此过滤部件39时,即使将保持在待传送的记录纸张9上的未定影调色剂等吸入吸气通道3,也可通过过滤部件39捕获在图像形成装置100内浮游的调色剂和粉尘;这样,可以防止调色剂等从吸气通道3通过抽风机6释放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外部。即使当设置此过滤部件39时,靠近中央的两个传送带2B和2D的吸气力也比其他两个传送带的吸气力相对更强。
此外,如图15所示,也可以将吸气通道3和连接通道7构造为各自独立的结构。在此情况下,吸气通道3变成由吸气表面部分31和两个板部件41和42构成的结构。此外,可以这样构造连接通道7:即,与吸气通道3中的吸气汇合口36连接的通道部75设置为穿过传送带2A和2B的内侧空间并且从侧部突出的状态,并且,通道部75直接或经由另一连接通道部71与抽风机6连接。在此情况下,不再存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不与类似于吸气通道3的空气通道直接相关的空间部分35G(见图10等)。此外,设置在传送带2的内部空间内的连接通道部75最好具有截面开口面积M随着从吸气汇合口36越来越靠近抽风机6而变得较宽的关系(Md<Me)。此外,也可以这样构造此连接通道部75:即,通过吸气通道3的板部件41形成连接通道部75的一部分。
此外,关于传送带2,纸张传送装置1不限于具有多个传送带,而是也可以具有一个传送带。在此情况下,可以沿着传送带的旋转轴方向以一定间隔形成多个吸气通道3的吸气表面部分31中的吸气口。另外,可以将多个吸气口中的一些选定为吸气力最高的吸气口。
此外,也可以这样构造纸张传送装置1和图像形成装置100:即,控制装置106等进行控制以根据待传送的记录纸张9的类型等调节抽风机6的空气吸引力。例如,当记录纸张9包括薄纸时,特别是当传送送出宽度宽的薄纸时,恐怕相对于中央部分的吸气力过强而出现褶皱,但通过进行诸如降低抽风机6的旋转速度等控制来调节空气吸引力以便从总体上减弱空气吸引力,可以进行更稳定的纸张传送。相反地,当传送具有这样宽度的厚纸等时:即,仅将纸张吸附在吸气力高的区域中的传送带2上进而由传送带2传送,可以通过进行诸如升高抽风机6的旋转速度等控制使得厚纸适当地吸附在传送带2上进而由传送带2传送。
另外,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示例了采用中间转印系统作为成像单元120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但成像单元120也可以为将在成像单元120(Y、M、C、K)中的感光体121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直接转印到由纸张传送带等传送的记录纸张9上的系统。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成像单元120可以由不采用中间转印形式的单个成像单元构成,或者可以由除了四个之外的其他数量的成像单元构成。此外,图像形成装置不限于具有这样的图像形成部分101的图像形成装置:即形成由调色剂(显影剂)构成的图像的系统的图像形成部分101,而是也可为具有其他图像形成系统(例如,喷墨系统、打印系统等)的图像形成部分的图像形成装置。
另外,纸张传送装置1也可以用于除了具有进行纸张传送的部分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之外的其他装置。只要通过吸引能够将纸张吸附在传送带的外周表面上进而进行传送,纸张的材料、形状以及结构没有特定限制。
出于解释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前述说明。其本意并不是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型。选择和说明该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因此使得本技术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所适用的各种实施例并预见到适合于特定应用的各种修改。目的在于通过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纸张传送装置,包括:
传送带,其包括张紧在支撑辊上而旋转并且形成有多个通气孔的环带,所述传送带将纸张吸附在所述传送带的外周表面上并且通过恒定区间传送所述纸张;
吸气通道,其设置为至少存在于由所述传送带的内周表面围绕的内侧空间中的状态,所述吸气通道装备有吸气表面部分和空气通道部,在所述吸气表面部分上沿着所述传送带的旋转轴方向间隔地形成有面向所述传送带的通过纸张吸附区间的内周表面敞开的多个吸气口,所述空气通道部与所述吸气表面部分的内表面侧连接并且允许从所述吸气口吸入的空气通过;以及
空气吸引装置,其经由连接通道与所述吸气通道的所述空气通道部连接并且吸引空气,
其中,在所述吸气通道的所述空气通道部中,收集所吸入的空气并且允许空气从中通过的吸气汇合口设置在所述多个吸气口之中吸气力相对最高的吸气口所在的区域中所包括的位置处,所述位置远离所述吸气表面部分的内表面侧,所述空气通道部形成为开口截面面积沿着所述传送带的旋转轴方向随着远离所述吸气汇合口而变得相对较窄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连接通道设置为穿过所述传送带的内侧空间并且从所述内侧空间的侧部突出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吸气通道是设置为至少存在于所述传送带的内侧空间中的状态的箱型结构,并且
其中,所述箱型结构的一个表面形成为所述吸气表面部分,通过设置板状部件以分隔所述箱型结构的内部空间形成所述吸气汇合口和所述空气通道部并且形成所述连接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板状部件包括两个板状部件,
其中,所述两个板状部件设置为这样的状态:即,所述两个板状部件各自沿着所述传送带的旋转轴方向的一端部在远离所述箱型结构的面向所述吸气表面部分的内表面侧的一个内表面的状态下彼此间隔开,所述一端部之间的间隙的空间形成为所述吸气汇合口,并且
其中,所述两个板状部件设置为这样的状态:即,所述两个板状部件倾斜成沿着所述传送带的旋转轴方向随着远离所述一端部的位置而变得较靠近所述吸气表面部分,所述两个板状部件与所述吸气表面部分之间的空间形成为所述空气通道部,并且一个板状部件与所述箱型结构的所述一个内表面之间的空间形成为所述连接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两个板状部件为带有侧板的板状部件,所述带有侧板的板状部件在沿着所述传送带的旋转轴方向的两侧的侧部具有到达并接触所述一个内表面的侧板,并且
其中,所述带有侧板的板状部件设置为这样的状态:即,在两个所述侧板与所述箱型结构的内部空间的沿着所述传送带的纸张传送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内表面之间分别存在间隙,所述间隙的空间形成为所述空气通道部的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纸张传送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即,所述板状部件中除了构成所述连接通道的至少一部分的板状部件之外的另一板状部件的所述一端部与所述内部空间中的所述一个内表面之间所存在的间隙被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吸气表面部分中的所述多个吸气口中除了吸气力相对最高的吸气口之外的其他吸气口形成为开口面积比吸气力相对最高的吸气口的开口面积相对更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连接通道形成为通道的开口截面面积随着靠近所述空气吸引装置而变得较宽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其中,
由设置为沿着带的旋转轴方向彼此间隔开的状态的多个传送带构成所述传送带,并且所述吸气表面部分中的所述吸气口形成为对应于所述多个传送带的每一个传送带而存在至少一个吸气口。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部分,其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装备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纸张传送装置作为传送纸张的装置的至少一部分。
CN201010128027.0A 2009-03-25 2010-03-08 纸张传送装置和使用该纸张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18446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75058A JP5375250B2 (ja) 2009-03-25 2009-03-25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75058 2009-03-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44692A true CN101844692A (zh) 2010-09-29
CN101844692B CN101844692B (zh) 2015-02-18

Family

ID=42769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28027.0A Active CN101844692B (zh) 2009-03-25 2010-03-08 纸张传送装置和使用该纸张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113515B2 (zh)
JP (1) JP5375250B2 (zh)
CN (1) CN101844692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8276A (zh) * 2013-03-21 2014-09-24 株式会社东芝 纸张类取出装置及纸张类处理装置
CN104555503A (zh) * 2013-10-23 2015-04-29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在页张的前缘处分离页张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73775A (zh) * 2019-08-16 2021-01-05 广州玖域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幅面打印张力控制及在线检测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8994A (ja) * 1983-07-08 1985-02-14 Wakunaga Seiyaku Kk 〔21―ロイシン〕ヒトウロガストロン
DE102009025588B4 (de) * 2008-07-11 2022-02-24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orrichtung zum Zuführen und Ausrichten von Bogen, die einer Verarbeitungsmaschine, insbesondere Druckmaschine zugeführt werden
JP5423366B2 (ja) * 2009-12-08 2014-02-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780068B2 (ja) * 2011-09-02 2015-09-1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定着装置、および湿式画像形成装置
DE102012206847A1 (de) 2012-04-25 2013-11-07 E.C.H. Will Gmbh Saugförder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 von Flachteilen
JP6209873B2 (ja) * 2012-09-18 2017-10-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22999A (ja) * 2012-12-21 2014-07-03 Fuji Xerox Co Ltd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41341A (ja) * 2013-01-25 2014-08-07 Riso Kagaku Corp 印刷装置
EP2767393A1 (de) * 2013-02-14 2014-08-20 Kuraray Europe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Verbundglaslaminaten mit Schalldämmeigenschaften durch Laminieren von Glasscheiben mit mindestens einer dünnen weichmacherarmen Schicht auf Basis von Polyvinylacetal und mindestens einer weiteren Schicht aus weichmacherhaltigem Polyvinylacetal
JP6369358B2 (ja) * 2015-03-05 2018-08-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EP3800148A1 (en) * 2019-09-27 2021-04-07 Ricoh Company, Ltd. Belt conveyance device, sheet feed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7561321B2 (ja) 2019-09-27 2024-10-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搬送装置、シート給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EP4105032B1 (en) * 2021-06-17 2024-10-02 HP Scitex Ltd. Media sheet conveyance with transport assembli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2661A (en) * 1977-09-21 1979-03-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fferential flow guiding air bearing
JPH01294138A (ja) * 1988-05-19 1989-11-28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
CN1153924A (zh) * 1995-10-20 1997-07-09 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气吸供纸器
US5695043A (en) * 1990-01-26 1997-12-09 Ikegami Tsushinki Co., Ltd. Method of and an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objects for inspection
EP0873877A2 (en) * 1997-04-18 1998-10-28 Riso Kagaku Corporation Sheet transfer system with conveyor belt and vacuum fa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47156A (en) 1980-04-18 1981-11-14 Ricoh Co Ltd Transfer paper conveyor of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US4660752A (en) * 1985-08-29 1987-04-28 Compak/Webcor Manufacturing Packaging Co. Vacuum feeder for continuous web
US4776577A (en) * 1987-03-10 1988-10-11 Marquip, Inc. Shingling of delicate conveyed sheet material
JPH01252438A (ja) * 1988-03-30 1989-10-09 Minolta Camera Co Ltd 転写材の搬送装置
JPH02123065A (ja) * 1988-10-31 1990-05-1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29074Y2 (ja) * 1989-08-07 1995-07-05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吸引コンベア
US5063415A (en) * 1989-10-13 1991-11-05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5197812A (en) * 1989-11-09 1993-03-30 Dataproducts Corporation High accuracy vacuum belt and pinch roller media transport mechanism
JPH0441357A (ja) * 1990-06-07 1992-02-12 Mita Ind Co Ltd 搬送装置
JP2623159B2 (ja) * 1990-08-24 1997-06-25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
JPH06135613A (ja) 1992-10-22 1994-05-17 Fuji Xerox Co Ltd 複写機における用紙搬送装置
JP3377149B2 (ja) 1995-11-27 2003-02-17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
JP3492070B2 (ja) * 1996-02-20 2004-0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4571812B2 (ja) * 2003-02-24 2010-10-27 ハイデルベルガー ドルツクマシーネン アクチエンゲゼルシヤフト シート搬送装置
US7182334B2 (en) * 2003-11-21 2007-02-27 Xerox Corporation Air diffusing vacuum transport belt
US7963522B2 (en) * 2009-06-11 2011-06-21 Xerox Corporation Internal sliding baffles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in a vacuum transport
JP6250386B2 (ja) 2013-12-26 2017-12-20 京楽産業.株式会社 遊技機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42661A (en) * 1977-09-21 1979-03-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fferential flow guiding air bearing
JPH01294138A (ja) * 1988-05-19 1989-11-28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
US5695043A (en) * 1990-01-26 1997-12-09 Ikegami Tsushinki Co., Ltd. Method of and an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objects for inspection
CN1153924A (zh) * 1995-10-20 1997-07-09 诺日士钢机株式会社 气吸供纸器
EP0873877A2 (en) * 1997-04-18 1998-10-28 Riso Kagaku Corporation Sheet transfer system with conveyor belt and vacuum fan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8276A (zh) * 2013-03-21 2014-09-24 株式会社东芝 纸张类取出装置及纸张类处理装置
CN104058276B (zh) * 2013-03-21 2017-05-03 株式会社东芝 纸张类取出装置及纸张类处理装置
CN104555503A (zh) * 2013-10-23 2015-04-29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在页张的前缘处分离页张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55503B (zh) * 2013-10-23 2017-10-31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在页张的前缘处分离页张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73775A (zh) * 2019-08-16 2021-01-05 广州玖域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幅面打印张力控制及在线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28821A (ja) 2010-10-14
CN101844692B (zh) 2015-02-18
US20100244364A1 (en) 2010-09-30
JP5375250B2 (ja) 2013-12-25
US8113515B2 (en) 2012-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4692B (zh) 纸张传送装置和使用该纸张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963693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71934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H0772770A (ja) 受容素子上に画像を形成するための静電写真方式印刷装置
JP5847109B2 (ja) トナー回収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2692836A (zh) 图像形成设备
JP4902393B2 (ja) ダク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467062A (zh) 显影剂收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501225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46395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5867093A (zh)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00750A (zh) 显影剂回收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682221B2 (en) Discharg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O2020251982A1 (en) Developing device with air circulation
CN100517122C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35023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467063A (zh) 显影剂收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67002A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9324490A (zh) 显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CN110083038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180067455A1 (en) Drive force transmission device having air channel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467065B (zh) 显影剂收集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467588A (zh) 成像设备
JPH08160839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CN102968013A (zh) 充电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