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3038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83038A
CN110083038A CN201910068578.3A CN201910068578A CN110083038A CN 110083038 A CN110083038 A CN 110083038A CN 201910068578 A CN201910068578 A CN 201910068578A CN 110083038 A CN110083038 A CN 1100830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wind path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path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6857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83038B (zh
Inventor
田口典明
武田慎一
金光大树
泽祐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0830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30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830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830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6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 G03G21/1695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means for handl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in the apparatus for paper transpor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6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for cooling, filtering, removing gases like ozo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45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cooling

Abstract

将自如插拔地配置于装置主体的更换单元的装置主体内的设置空间的一部分用作形成空气的送风路径的风道,由此,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装置内部空间。而且,本发明提供如下图像形成装置,其可拆除形成风道的壁部,从而能够容易地清扫附着于壁部的调色剂等污物。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以相对于装置主体103a自如插拔的方式设置的更换单元(显影单元7),更换单元包括分离风道壁32,该分离风道壁32构成对飞散至装置主体103a内部的粉体进行回收的回收路径R。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更换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该更换单元以相对于装置主体自如插拔的方式设置。
更详细来说,涉及如下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的与装置主体所包括的风道连通的风道部的侧壁形成于更换单元,并能够通过使更换单元与装置主体分离而与装置主体分离。
背景技术
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进行图像形成动作时,表面保持有调色剂的显影辊会高速旋转,以将调色剂供应至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部。此时,相手的感光鼓也高速旋转,因此,若调色剂的带电量或粒径存在不均,则有时无法顺利地从显影辊向感光鼓交接调色剂,一部分的调色剂会飞散至装置主体内。
飞散的调色剂在装置主体内漂浮而附着于供纸辊或侦测传感器等,引起纸张的污染或侦测传感器的误侦测。因此,已公开了在装置主体中设置有对飞散的调色剂进行抽吸的抽吸风道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该结构是指在与阻力辊滑动接触的上下毛刷的周边,设置安装于风道(抽吸风道)的上抽吸开口部及下抽吸开口部,通过驱动风扇来捕集飞散的调色剂,同时将堆积在阻力辊附近的废纸抽吸捕集至捕集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199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需要在装置主体内确保设置调色剂抽吸专用的抽吸风道的空间,但在装置主体内的图像形成部中配置有感光鼓、显影装置、曝光单元、清洁器单元、带电单元、中间转印带单元、定影单元及二次转印单元等大量的组件,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即,难以另外确保抽吸风道的设置空间,难以小型化。
另外,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无法装置主体上拆卸抽吸风道或构成抽吸风道的侧壁部,因此,还存在如下问题,即,无法充分地清扫附着于风道内部的调色剂,附着于风道壁的调色剂会再次飞散。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点而创作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图像形成装置小型化的风道机构。而且,提供如下风道机构,该风道机构利用简单的机构使风道的内壁部敞开并露出,容易进行清扫。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包括可相对于装置主体插拔的更换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换单元包括分离风道壁,所述分离风道壁在所述更换单元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时,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所述更换单元的设置空间中所设置的主体内部壁之间形成空气的送风路径。
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地将更换单元的设置空间(的一部分)活用为风道。详细来说,将设置于主体的更换单元设置空间的主体内部壁与更换单元的分离风道壁相对的空间活用为风道,由此,无需另外设置专用风道。因此,可使装置小型化。而且,形成风道的壁部能够分离为分离风道壁与主体内部壁。由此,即使风道内部受到污染,也容易清扫附着在风道内的调色剂或纸粉等粉体。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所述分离风道壁沿着所述更换单元的长边方向配置,因所述分离风道壁与所述主体内部壁相对而形成的空间在所述分离风道壁面内的与所述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单侧的端部,与内部包括送风风扇的装置固定风道连通,所述单侧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形成向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空间开口的开口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分离风道壁在所述长边方向的端部,包括对长边方向的空气的流动进行限制的侧壁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所述主体内部壁为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其他更换单元所包括的分离风道壁。
根据该结构,因为调色剂或纸粉等粉体的抽吸风道均由可分离的分离风道壁构成,所以能够使所有的分离风道壁与主体分离,从而更容易清扫附着在风道内的调色剂或纸粉等粉体。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所述主体内部壁能够兼用作覆盖纸张搬送辊的盖壁。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更换单元在所述分离风道壁的所述装置固定风道侧,包括净化空气的过滤器与保持所述过滤器且包括与所述装置风道连通的连通口的过滤器保持部,所述过滤器保持部在所述分离风道壁的相反侧,包括与所述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比所述分离风道壁更短的保持所述过滤器的保持壁。
根据该结构,因为在分离风道壁上设置过滤器,所以过滤器的清扫也变得容易。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所述过滤器保持部在所述保持壁上设置清扫所述纸张搬送辊的清扫部件,所述清扫部件在设置于所述盖壁的所述纸张搬送辊的露出开口部中,与所述纸张搬送辊抵接。
根据该结构,因为包括纸张搬送辊的清扫部件,所以能够将以往设置的纸张搬送辊的纸粉去除用单元兼用作风道壁。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更换单元的插拔方向为所述更换单元的长边方向。
根据该结构,当与所述更换单元一起抽出了分离风道壁时,风道壁的面最大限度地敞开,因此,清扫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更换单元为显影装置,所述分离风道壁也可以由所述显影装置的框体的一部分构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显影装置的插拔空间用作风道空间。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采用包括送风机构的结构,该送风机构沿着所述送风路径,向外部排出装置主体内部的空气。例如,也可以在装置主体中设置包括百叶板的排气口,并在该排气口的最近处(或附近)设置作为送风机构的排气用风扇。因此,包含飞散的粉体的空气会因该排气用风扇的抽吸力而流经回收路径,并进一步受到排气用风扇抽吸而从排气口向外部排出。另外,关于送风机构,也可以与所述排气用风扇不同地在回收路径的附近另外配置专用的风扇。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因为无需另外设置调色剂或纸粉等粉体的抽吸风道,所以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省空间化。另外,通过在更换单元中设置分离风道壁,能够抽出分离风道壁而使其与主体分离,因此,能够容易地清扫附着在风道壁内的调色剂等粉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放大表示图像形成部的主要部分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包括可动风道壁的纸粉去除单元的立体图,且表示了无过滤器的状态。
图4是放大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图像形成部的主要部分的概略剖视图。
图5是表示显影单元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剖视图。
图7是放大表示图像形成部的主要部分的概略剖视图。
图8是显影单元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剖视图。但是,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输出单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
该图像形成装置100取得从原稿读取的图像数据、或从外部接收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形成由该图像数据表示的单色图像,若对该图像形成装置100的结构进行大致划分,则其包括原稿搬送部(ADF)101、图像读取装置(原稿读取装置)102、图像形成部103、纸张搬送部104及供纸部105。
另外,该图像形成装置100是在图像读取装置102与图像形成部103之间形成有机身内排纸空间部106的机身内排纸型的图像形成装置,该机身内排纸空间部106的剖面形成为U字状。
原稿搬送部101在至少一张原稿被放置于原稿托盘11后,从原稿托盘11逐张地抽出并搬送原稿,将该原稿引导至图像读取装置102的第一稿台玻璃14上,使其在该第一稿台玻璃14上通过,并排出至排纸托盘12。
图像读取装置102在第一稿台玻璃14的下方配置有包含第一扫描部15及第二扫描部16的光学单元,当原稿在第一稿台玻璃14上通过时,利用第一扫描部15的光源来对原稿表面进行曝光,利用第一扫描部15及第二扫描部16的放射镜,向成像透镜17引导来自原稿表面的反射光,利用成像透镜17使原稿表面的图像在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Device,CCD)18上成像。CCD18沿着主扫描方向反复地读取原稿表面的图像,并输出表示原稿表面的图像的图像数据。
另外,在原稿被放置于图像读取装置102上表面的第二稿台玻璃19上的情况下,使第一扫描部15及第二扫描部16相互维持规定的速度关系并沿着副扫描方向移动,并且利用第一扫描部15来对第二稿台玻璃19上的原稿表面进行曝光,利用第一扫描部15及第二扫描部16进一步反射向来自原稿表面的反射光,向成像透镜17引导该反射光,利用成像透镜17使原稿表面的图像在CCD18上成像。
从CCD18输出的图像数据在由微电脑等控制电路实施了各种图像处理后,输出至图像形成部103。
图像形成部103在其大致中央配置有感光鼓4,在该感光鼓4的周围配置有带电单元5、光扫描单元6、显影单元(显影装置)7、转印单元8及清洁单元9。
带电单元5使感光鼓4的表面均一地带电。光扫描单元6输入图像数据,根据图像数据来对光束的强度进行调制,并且使光束在已均一地带电的感光鼓4上扫描而写入静电潜像。显影单元7通过显影剂(调色剂)使感光鼓4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从而在感光鼓4上形成显影剂图像。将纸张夹入在转印单元8与感光鼓4之间进行搬送,并且将感光鼓4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至纸张上。清洁单元9去除残留在感光鼓4上的显影剂,使得能够在感光鼓4上形成新的显影剂图像。
在图像形成部103的上部配置有定影装置20。定影装置20将转印有图像的纸张夹入在内部包括热源的定影辊20a与加压辊20b之间,利用热与压力来使转印至纸张上的显影剂图像定影。
定影后的纸张由纸张搬送辊向上方搬送,从排纸辊21排出至机身内排纸空间部106内的排纸托盘22。
另外,当在纸张的两个面形成图像时,纸张由排纸辊21向反方向进行反转搬送,并进一步被搬送至反转搬送路径23,在使该纸张的表背面反转后,再次被搬送至图像形成部103,在该纸张的背面转印显影剂图像并使该显影剂图像定影。接着,纸张从排纸辊21排出至排纸托盘22。
供纸部105包括供纸托盘24,从该供纸托盘24逐张地分离供应纸张。该纸张因纸张搬送辊中的设置在感光鼓4及转印单元8近前的阻力辊25而暂时停止,并配合转印的时机而被供应至感光鼓4与转印单元8之间,转印感光鼓4上的显影剂图像转印至该纸张。
在阻力辊25处,沿着纸张搬送方向X设置有覆盖阻力辊25的盖壁26。以从感光鼓4的附近向下方垂下的方式延伸设置并配置该盖壁26,并以使阻力辊25在端部露出的方式构成延伸部(露出开口部)。
另外,在阻力辊25的下部,配置有用以清扫附着于阻力辊25表面的纸粉的清扫部件即例如包括清洁部件31(例如清洁垫)等的纸粉去除单元30。
在此种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至少感光鼓4或显影单元7及纸粉去除单元30等成为可更换的更换单元,该更换单元考虑了组件更换或维护性等,且相对于图像形成部103的装置主体103a(框体),在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上(即,朝向纸面近前侧)自如插拔地设置。即,更换单元的插拔方向S是与包含阻力辊25的纸张搬送辊的轴线方向相同的方向,且成为与更换单元的长边方向相同的方向。
再者,虽省略了图示,但插拔更换单元的机构例如能够设为如下结构,即,在装置主体103a的内部,沿着插拔方向设置有导轨部(引导部),在更换单元侧,设置有沿着该导轨部在插拔方向上滑动的滑动部。另外,也可以在各更换单元中设置安装部,该安装部用以在插入后,将更换单元固定安装于规定位置。安装部例如能够设为利用钩机构的卡止构造、或利用螺钉等的紧固构造、或者使用了用以与其他组件接触的弹性部件等的施力机构等。
此处,对更换单元的设置空间进行说明。
设置在装置主体103a内部的更换单元的设置空间需要比更换单元更大的空间,以可插拔地将更换单元配置于规定位置。
在实施方式1中,包括感光鼓4的感光体单元4a、显影单元7、纸粉去除单元30、转印单元8为更换单元,以显影单元7为例来说明设置空间比更换单元更大的理由。
需要以使感光鼓4的表面与显影辊7b表面的距离即显影间隙达到2mm以下,较理想为达到1mm以下的方式,相对于先安装于装置主体103a的感光体单元4a的感光鼓4而配置显影单元7。但是,因为显影单元7的插拔方向是与感光体单元4a相同的方向,所以若维持规定的显影间隙而进行插拔作业,则显影单元7的端部或为了防止调色剂飞散而沿着显影辊7b的轴方向设置的防调色剂飞散壁7c有可能会与感光鼓4接触而损坏感光鼓4。因此,在将显影单元7安装于装置主体103a的情况下,形成供显影单元7移动的退避引导空间,以在初始显影间隙大于规定值的位置,即显影辊7b离开感光鼓4的退避位置开始插入显影单元7,在显影单元7的插入即将结束之前,相对于感光鼓4达到规定的显影间隙。因为需要设置该退避引导空间,所以需要将设置空间形成得比更换单元更大。
再者,显影单元7与感光体单元4a、纸粉去除单元30的设置空间分别接近地配置,因此,并非作为收容各更换单元的单独的设置空间而是作为一个大设置空间设置于装置主体103a内部(未图示)。
其次,对本发明的分离风道壁32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2是放大表示图像形成部103的主要部分的概略剖视图。再者,在图2及后述的图4中,附图标记81为转印辊。
另外,图3是本发明的包括分离风道壁32的一例的纸粉去除单元30的立体图,且表示了如下状态,该状态是指从图像形成装置100侧,观察沿着插拔方向S从装置主体103a抽出已拆除了后述的空气净化用的过滤器的状态下的纸粉去除单元30后的状态所见的状态。
在实施方式1中,图2所示的显影单元7与盖壁26(主体内部壁的一例)之间的空间成为显影单元7的设置空间(的一部分),在该设置空间中设置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对显影单元7进行引导,使得在显影单元7靠近装置主体103a的规定的设置位置后,显影辊7b靠近感光鼓4(未图示)。即,显影单元7与盖壁26之间的空间是显影单元7的插拔作业时的退避空间,且在显影单元7安装于装置主体103a后,仅成为死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1中,为了将该显影单元7的退避空间(设置空间的一部分)用作与装置主体103a所包括的装置固定风道34相连的空气的送风路径即风道,在设置于阻力辊25的下部侧的纸粉去除单元30中设置有分离风道壁32(参照图2)。分离风道壁32从纸粉去除单元30的底部32a向上方的感光鼓4延伸设置,延伸设置的分离风道壁32是以与盖壁26对置的方式,朝向图2的纸面纵深侧,沿着与纸面垂直的方向(插拔方向S)即纸粉去除单元30的长边方向形成。再者,该纸粉去除单元30的长边方向及分离风道壁32的长边方向与阻力辊25的旋转轴线方向、感光鼓4的旋转轴线方向平行,以达到与感光鼓4的轴线方向的宽度大致相同的宽度W1(参照图3)的方式,沿着长边方向形成分离风道壁32。
另外,在分离风道壁32的长边方向的端部即纸粉去除单元30的进行插拔操作的一侧,形成有对分离风道壁32的长边方向的空气的流动进行限制的侧壁部32d(参照图3)。再者,在本实施方式1中,该侧壁部32d仅设置在分离风道壁32的单侧端,但可以设置在两端部,也可以呈肋状地设置在中央部。另外,在通过形成设置于装置主体103a的更换单元的设置空间的装置内部壁(在此情况下,该装置内部壁为包括与更换单元的插拔方向垂直的面的装置内部壁),对分离风道壁32的长边方向的空气的流动进行限制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侧壁部32d。
再者,如已进行的说明所述,纸粉去除单元30与显影单元7同样为更换单元。因此,通过采用在将显影单元7安装于装置主体103a后安装纸粉去除单元30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将安装显影单元7时所需的退避空间活用为空气的送风路径即分离风道空间35。
例如,也可以使得在显影单元7移动至退避位置后,显影单元7的单元框体7a抵接于分离风道壁32而无法移动。
其次,对流经分离风道空间35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1中,装置主体103a还包括内部具有送风风扇(未图示)的装置固定风道34,分离风道空间35在单侧端即与分离风道壁32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单侧的端部,穿通于装置固定风道34。另外,在分离风道空间35的穿通于装置固定风道34的一侧的相反侧,形成向装置主体的103a的内部空间开口的开口部36,通过送风风扇从开口部36吸入装置主体103a内部的空气,并将吸入的空气从未图示的排气口释放至装置主体103a的外部。
即,在分离风道空间35中形成回收路径R,该回收路径R对飞散至装置主体103a内部的粉体(调色剂、纸粉等)进行回收。
另外,在纸粉去除单元30的底部32a设置有过滤器33,该过滤器33去除(回收)从开口部36抽吸的粉体(调色剂、纸粉等)而净化空气。
而且,在底部32a处,用以将过滤器33保持在规定位置的保持壁32f形成在分离风道壁32的相反侧,在底部32a的保持壁32f与分离风道壁32之间,形成保持过滤器33的过滤器保持部32e与装置固定风道34之间的连通口32g。在底部32a的过滤器33的相反侧形成纸粉去除单元3的插拔引导部32h。
过滤器33与分离风道壁32同样地沿着纸粉去除单元30的长边方向,形成为与感光鼓4的轴方向长度大致相同的W1。
多个连通口32g沿着纸粉去除单元30的长边方向排列,且与过滤器33同样地形成为与感光鼓4的轴方向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但该连通口32g也可以是一个。另外,可以在分离风道壁32与保持壁32f之间配置肋,使得一个连通口32g包括多个连通口,也可以仅形成一个小的连通口32g。在此情况下,过滤器33的长边方向的长度也可以配合连通口32g的尺寸而缩短。
保持壁32f的与分离风道壁32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形成得比分离风道壁32更短。因此,在从装置主体103a上拆卸了纸粉去除单元30时,因为分离风道壁32的整个面未被保持壁32f遮挡,所以能够简单地去除分离风道壁32的面上所附着的调色剂或纸粉。另外,容易触及设置于底部32a的过滤器33,从而能够简单地清扫、拆卸过滤器33。
另外,保持壁32f从底部32a向阻力辊25(供盖壁26端部的阻力辊25露出的露出开口部)延伸,且在前端部配置有清洁部件31,该清洁部件31与阻力辊25接触而去除附着于阻力辊25表面的纸粉等。能够使用毛毡、海绵、无纺布等具有弹性的多孔性部件作为清洁部件31。
也可以在清洁部件31与盖壁26的端部(露出开口部侧的端部)之间设置空间,从而在过滤器33侧回收附着于阻力辊25表面的纸粉。
再者,送风风扇设置在装置固定风道34的排气口与过滤器33之间。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将分离风道壁32设置于纸粉去除单元30(即,共用为纸粉去除单元30),但也可以从该纸粉去除单元30省略清洁部件31,形成分离风道壁32专用的更换单元。在此情况下,只要将现有的纸粉去除单元30设置于其他部位即可。
根据实施方式1,分离风道壁32以不被保持壁32f覆盖而露出的方式,设置于更换单元即纸粉去除单元30。因此,在从装置主体103a上拆卸了纸粉去除单元30时,能够容易地清扫分离风道壁32。此时,盖壁26也在装置主体103a内部露出,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清扫。因此,即使调色剂或纸粉等粉体附着于分离风道壁32、盖壁26,清扫也会变得容易。
另外,通过在纸粉去除单元30中形成分离风道壁32,能够削减组件数或成本。
根据实施方式1,将过滤器33设置于分离风道壁32,保持过滤器33的保持壁32f的与纸粉去除单元30的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长度比分离风道壁32更短,因此,容易触及过滤器33,过滤器33的清扫及分离风道壁32的清扫也变得容易。另外,因为过滤器33配置在装置固定风道34的开口部侧而非配置在排气口侧,所以过滤器33与排气口之间不易受到调色剂或纸粉污染。另外,在该过滤器33的设置部位的下游的不易受到污染的装置固定风道34中设置送风风扇,因此,不易因调色剂或纸粉附着于送风风扇的旋转轴部而导致寿命缩短。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因为能够将显影单元7的设置(退避)空间用作风道空间,所以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
<实施方式2>
图4是放大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图像形成部103的主要部分的概略剖视图,图5是表示显影单元7的立体图。
在实施方式1中,将与盖壁26对置的分离风道壁32设置于纸粉去除单元30,但在实施方式2中,除了形成于纸粉去除单元30的第一分离风道壁32b之外,显影单元7的单元框体7a被用作第二分离风道壁32c。即,在实施方式2中,分离风道空间35由盖壁26、第一分离风道壁32b及第二分离风道壁32c形成。
具体来说,在实施方式1中,从底部32a向感光鼓4延伸的分离风道壁32在实施方式2中,形成为向显影单元7的单元框体7a延伸的第一分离风道壁32b。而且,从单元框体7a的与第一分离风道壁32b对置的位置朝向显影单元7的感光鼓4形成的壁部成为第二个第二分离风道壁32c。设置于单元框体7a的第二分离风道壁32c与形成于纸粉去除单元30的第一分离风道壁32b同样地,具有与感光鼓4的轴方向长度大致相同的W1(参照图5)的长度。
实施方式2中的分离风道空间35的与装置固定风道34之间的连通部形成在第一分离风道壁32b侧,装置主体103a侧的开口部36形成在第二分离风道壁32c侧。而且,分离风道空间35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形成回收路径R,该回收路径R对飞散至装置主体103a内部的粉体(调色剂、纸粉等)进行回收。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2中,将显影单元7的单元框体7a用作第二分离风道壁32c,因此,能够更有效地将显影单元7的设置空间,详细来说,将显影单元7的退避空间活用为分离风道空间35。
<实施方式3>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剖视图,其表示了将本发明应用于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后的状态。另外,图6中省略了与原稿读取装置相关的图示。
图6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200包括图像形成部203,该图像形成部203利用彩色或单色,在纸张上记录形成由未图示的原稿读取装置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或由从外部接收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
图像形成部203包括光扫描单元51、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作为图像载体而起作用的感光鼓53~感光鼓53、清洁单元54~清洁单元54、带电单元55~带电单元55、包含作为转印部而起作用的中间转印辊64~中间转印辊64的中间转印带装置56、定影装置57、作为供纸部而起作用的供纸托盘58、及作为排纸部而起作用的排纸托盘59、纸张搬送装置60。
图像形成部203所处理的图像数据对应于使用了黑色(K)、青色(C)、品红色(M)、黄色(Y)的各色的彩色图像,或对应于使用了单色(例如黑色)的单色图像。因此,以形成与各色对应的四种图像的方式,各设置四个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感光鼓53~感光鼓53、清洁单元54~清洁单元54、带电单元55~带电单元55、中间转印辊64~中间转印辊64。
配置在感光鼓53~感光鼓53上方的中间转印带装置56除了包括中间转印辊64~中间转印辊64之外,还包括中间转印带61、中间转印带驱动辊62、从动辊63、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65及张力辊66。
中间转印带驱动辊62、从动辊63、中间转印辊64~中间转印辊64、张力辊66架设并支撑中间转印带61,使中间转印带61向规定的纸张搬送方向(图中的箭头C的方向)进行环绕移动。中间转印辊64~中间转印辊64可旋转地支撑于中间转印带61内侧,并隔着中间转印带61而压接于感光鼓53~感光鼓53。中间转印带61是以与各感光鼓53~感光鼓53接触的方式设置,将各感光鼓53~感光鼓53表面的调色剂图像依次重叠地转印至中间转印带61,由此,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图像(各色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压接于中间转印带61内侧(背面)的中间转印辊64~中间转印辊64,从感光鼓53~感光鼓53向中间转印带61转印调色剂图像。为了转印调色剂图像而对中间转印辊64~中间转印辊64施加高电压的转印偏压。
图像形成部203还包括二次转印装置67,该二次转印装置67包含作为转印部而起作用的转印辊67a。转印辊67a与中间转印带61的外侧接触。以所述方式层叠于中间转印带61的各色的调色剂图像与中间转印带61一起被搬送,并由二次转印装置67转印至纸张上。对转印辊67a施加用以使中间转印带61上的各色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纸张的电压。
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65去除及回收中间转印带61上的残留调色剂。
供纸托盘58是用以预先储存纸张的托盘,其设置在图像形成部203的下侧。另外,设置在图像形成部203上侧的排纸托盘59是用以面朝下地载放已打印的纸张的托盘。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200的装置主体200a中设置有纸张搬送装置60,该纸张搬送装置60用以将供纸托盘58的纸张经由二次转印装置67或定影装置57而输送至排纸托盘59。纸张搬送装置60包括S字形状的纸张搬送路径Y,且沿着纸张搬送路径Y而配置有搓纸辊71、一对分离辊71a、71b、阻力辊72、阻力前辊73、定影装置57及排纸辊74。
定影装置57设为带定影方式的定影装置,在多个辊(此处为定影辊571及加热辊572)上卷绕有定影带573(旋转定影部件的一例)。定影装置57的加压辊574隔着定影带573而推压定影辊571。
以上是图像形成装置200的整体结构的说明。
图7是放大表示图像形成部203的主要部分的概略剖视图,图8是显影单元的立体图。
如图7所示,在图像形成部203中,横向地隔开间隙68~间隙68而配置与黑色(K)、青色(C)、品红色(M)、黄色(Y)的各色对应的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在该间隙68~间隙68的上方配置感光鼓53~感光鼓53(感光体单元53a~感光体单元53a)。而且,相邻的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的间隙68~间隙68被用作将静电潜像写入至感光鼓53~感光鼓53的光学系统的写入光学路径P~写入光学路径P。
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是可相对于装置主体203a(参照图6)插拔的更换组件,且与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2同样地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在从装置主体203a上拆卸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时,使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在暂时移动至离开感光鼓53~感光鼓53的退避位置后,在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的长边方向(图7中的插拔方向S)上移动,由此,取出该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但是,在实施方式3中,该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利用相邻的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的间隙68~间隙68而进行退避。因此,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的退避方向成为图7的左方向。
在实施方式3中,也将该间隙68~间隙68用作对飞散至装置主体203a内部的粉体(调色剂、纸粉等)进行回收的回收路径R~回收路径R。因此,在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的单元框体52a~单元框体52a的显影辊52b~显影辊52b侧形成一端侧的分离风道壁84~分离风道壁84,在与一端侧的分离风道壁84~分离风道壁84相对的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的单元框体52a~52a中形成另一端侧的分离风道壁85~分离风道壁85。一端侧的分离风道壁84~分离风道壁84与另一端侧的分离风道壁85~分离风道壁85是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向感光鼓53~感光鼓53延伸,在感光鼓53~感光鼓53的附近,包括两者相对的开口部。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均为相同形状的通用规格,因此,在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的单元框体52a~单元框体52a中,在显影辊52b~显影辊52b侧形成一端侧的分离风道壁84~分离风道壁84,在与显影辊52b~显影辊52b相反的一侧形成另一端侧的分离风道壁85~分离风道壁85。因此,相邻的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的一端侧的分离风道壁84~分离风道壁84与另一端侧的分离风道壁85~分离风道壁85对置,由此形成粉体的回收路径R~回收路径R。图7中的回收路径R~回收路径R的纸面垂直方向的空气的流动受到装置主体203a所包括的壁部、与设置于用以取出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等的开口门部(未图示)的壁部限制。
另外,在一端侧的分离风道壁84~分离风道壁84上形成包括保持壁84b~保持壁84b的过滤器保持部84a~过滤器保持部84a,以保持过滤器90~过滤器90。保持壁84b~保持壁84b在过滤器保持部84a~过滤器保持部84a的与一端侧的分离风道壁84~分离风道壁84相反的一侧,向感光鼓53~感光鼓53延伸设置。再者,保持壁84b~保持壁84b是以如下方式构成,即,以不遮挡写入光学路径P~写入光学路径P的程度,从单元框体52a~单元框体52a的端部面84c~端部面84c向间隙68~间隙68突出。保持壁84b~保持壁84b与过滤器保持部84a~过滤器保持部84a沿着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的长边方向(与图7的纸面垂直的方向)(插拔方向S)形成,过滤器保持部84a~过滤器保持部84a包括虽未图示但与装置固定风道87~装置固定风道87连通的连通口。保持壁84b~保持壁84b具有比端部面84c~端部面84c更向间隙68~间隙68侧突出的形状,由此,能够有效地将间隙68~间隙68中的空气引导至过滤器90~过滤器90与连通口。
在装置固定风道87~装置固定风道87中配置有排气风扇(未图示),经由过滤器90~过滤器90与连通口而抽吸间隙68~间隙68内的空气。抽吸至装置固定风道87~装置固定风道87的空气向设置于装置主体203a的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的取出开口部(未图示)的相反侧流动,在图7中向朝向纸面纵深侧的方向流动,并从未图示的排气口排出至装置主体203a的外部。再者,多个装置固定风道87~装置固定风道87是以在图7的纸面纵深侧汇合的方式构成,在该汇合的区域配置排气风扇。
再者,一端侧的分离风道壁84~分离风道壁84、另一端侧的分离风道壁85~分离风道壁85、过滤器保持部84a~过滤器保持部84a、保持壁84b~保持壁84b、过滤器90~过滤器90形成为与感光鼓53~感光鼓53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的宽度W1(参照图8)。比W1更短地构成开口部。
另外,装置固定风道87~装置固定风道87与一端侧的分离风道壁84~分离风道壁84之间的间隙、装置固定风道87~装置固定风道87与保持壁84b~保持壁84b之间的间隙也可以由海绵或毛毡等弹性部件等密封。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3中,着眼于邻接的两个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的单元框体52a~单元框体52a彼此接近且对置配置,将该对置配置的单元框体52a~单元框体52a的部分用作形成回收路径R~回收路径R的风道壁(分离风道壁)。即,将一端侧的分离风道壁84~分离风道壁84、另一端侧的分离风道壁85~分离风道壁85设置于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的单元框体52a~单元框体52a,由此,只要抽出显影单元52~显影单元52,就能够拆卸形成回收路径R~回收路径R的一端侧的分离风道壁84~分离风道壁84、另一端侧的分离风道壁85~分离风道壁85,从而能够容易地清扫附着于各分离风道壁的调色剂或纸粉等粉体。
再者,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并不会成为限定性解释的根据。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非仅由所述实施方式解释,而是基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来划定。另外,包含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4、53:感光鼓
4a、53a:感光体单元
5、55:带电单元
6、51:光扫描单元
7、52:显影单元(显影装置、更换单元)
7a、52a:单元框体
7b、52b:显影辊
7c:防调色剂飞散壁
8:转印单元
9、54:清洁单元
11:原稿托盘
12、22、59:排纸托盘
14:第一稿台玻璃
15:第一扫描部
16:第二扫描部
17:成像透镜
18:CCD
19:第二稿台玻璃
20、57:定影装置
20a、571:定影辊
20b、574:加压辊
21、74:排纸辊
23:反转搬送路径
24、58:供纸托盘
25、72:阻力辊(纸张搬送辊之一)
26:盖壁(主体内部壁)
30:纸粉去除单元(更换单元)
31:清洁部件
32、84、85:分离风道壁
32a:底部
32b:第一分离风道壁
32c:第二分离风道壁
32d:侧壁部
32e、84a:过滤器保持部
32f、84b、86:保持壁
32g:连通口
32h:插拔引导部
33、90:过滤器
34、87:装置固定风道
35:分离风道空间
36:开口部
56:中间转印带装置
60:纸张搬送装置
61:中间转印带
62:中间转印带驱动辊
63:从动辊
64:中间转印辊
65:中间转印带清洁装置
66:张力辊
67:二次转印装置
67a、81:转印辊
68:间隙
71:搓纸辊
71a、71b:分离辊
73:阻力前辊
84c:端部面
100、200:图像形成装置
101:原稿搬送部(ADF)
102:图像读取装置(原稿读取装置)
103、203:图像形成部
103a、203a:装置主体(框体)
104:纸张搬送部
105:供纸部
106:机身内排纸空间部
200a:装置主体
572:加热辊
573:定影带
C:箭头
P:写入光学路径
R:回收路径
S:插拔方向
W1:宽度
X:纸张搬送方向
Y:纸张搬送路径

Claims (9)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是包括可相对于装置主体插拔的更换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更换单元包括分离风道壁,所述分离风道壁在所述更换单元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时,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所述更换单元的设置空间中所设置的主体内部壁之间形成空气的送风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风道壁沿着所述更换单元的长边方向配置,
因所述分离风道壁与所述主体内部壁相对而形成的空间在所述分离风道壁面内的与所述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单侧的端部中与内部包括送风风扇的装置固定风道连通,所述单侧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形成向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空间开口的开口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风道壁在所述长边方向的端部包括对长边方向的空气的流动进行限制的侧壁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所述主体内部壁为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其他更换单元所包括的分离风道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所述主体内部壁为覆盖纸张搬送辊的盖壁。
6.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更换单元在所述分离风道壁的所述装置固定风道侧包括净化空气的过滤器与保持所述过滤器且包括与所述装置风道连通的连通口的过滤器保持部,所述过滤器保持部在所述分离风道壁的相反侧包括与所述长边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比所述分离风道壁更短的保持所述过滤器的保持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器保持部在所述保持壁上设置清扫所述纸张搬送辊的清扫部件,
所述清扫部件在设置于所述盖壁的所述纸张搬送辊的露出开口部中与所述纸张搬送辊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4至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更换单元的插拔方向为所述更换单元的长边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更换单元为显影装置,所述分离风道壁为所述显影装置的框体的一部分。
CN201910068578.3A 2018-01-26 2019-01-24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100830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11538 2018-01-26
JP2018011538A JP2019128539A (ja) 2018-01-26 2018-01-26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3038A true CN110083038A (zh) 2019-08-02
CN110083038B CN110083038B (zh) 2022-01-18

Family

ID=67392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68578.3A Active CN110083038B (zh) 2018-01-26 2019-01-24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78186B2 (zh)
JP (1) JP2019128539A (zh)
CN (1) CN1100830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5791A1 (ja) * 2020-04-08 2021-10-1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0727A (en) * 1985-03-04 1988-01-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50078976A1 (en) * 2003-10-10 2005-04-1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50271414A1 (en) * 2004-06-04 2005-12-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924719A (zh) * 2005-08-30 2007-03-07 佳能株式会社 纸张供给单元、纸张供给装置以及成像装置
CN101075106A (zh) * 2006-05-15 2007-11-21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JP2010181667A (ja) * 2009-02-06 2010-08-1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274463A1 (en) * 2010-05-10 2011-11-10 Noriaki Taguchi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202522846U (zh) * 2011-06-29 2012-11-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365186A (zh) * 2012-03-27 2013-10-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送风机构和图像形成设备
US20140086615A1 (en) * 2012-09-21 2014-03-2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204964988U (zh) * 2014-07-31 2016-01-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19903A (ja) 1998-07-03 2000-01-21 Toshib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5834724B2 (ja) * 2011-09-30 2015-12-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0727A (en) * 1985-03-04 1988-01-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50078976A1 (en) * 2003-10-10 2005-04-1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50271414A1 (en) * 2004-06-04 2005-12-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924719A (zh) * 2005-08-30 2007-03-07 佳能株式会社 纸张供给单元、纸张供给装置以及成像装置
CN101075106A (zh) * 2006-05-15 2007-11-21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JP2010181667A (ja) * 2009-02-06 2010-08-1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274463A1 (en) * 2010-05-10 2011-11-10 Noriaki Taguchi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202522846U (zh) * 2011-06-29 2012-11-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365186A (zh) * 2012-03-27 2013-10-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送风机构和图像形成设备
US20140086615A1 (en) * 2012-09-21 2014-03-2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204964988U (zh) * 2014-07-31 2016-01-1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肖艳: ""激光打印机故障与解决"", 《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28539A (ja) 2019-08-01
US10678186B2 (en) 2020-06-09
US20190235440A1 (en) 2019-08-01
CN110083038B (zh) 2022-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4692B (zh) 纸张传送装置和使用该纸张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6308024B1 (en) Dust protector for image exposur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KR100844067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US723115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681395B (zh) 成像装置、成像设备和处理盒
CN102243471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031449B2 (en) Toner collect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CN105573088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收集容器
JP20040455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634924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US20110315247A1 (en) Gas transfer unit
JP4902393B2 (ja) ダク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5390006A (en) Imaging form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exhaust flow
JP492353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0083038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21490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00750A (zh) 显影剂回收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H0561385A (ja)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JP410084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排気ユニット
US7194223B2 (en) Tandem typ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467065B (zh) 显影剂收集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US10018962B2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3583691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01175058A (ja) 放電装置、分離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2308182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