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7062A - 显影剂收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剂收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7062A
CN102467062A CN2011101592510A CN201110159251A CN102467062A CN 102467062 A CN102467062 A CN 102467062A CN 2011101592510 A CN2011101592510 A CN 2011101592510A CN 201110159251 A CN201110159251 A CN 201110159251A CN 102467062 A CN102467062 A CN 102467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holding member
housing
image
outer periph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592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67062B (zh
Inventor
金山清俊
山田昌利
辐形和幸
菊地原克则
榎本嘉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67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70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670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70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heating, cleaning, coating with a transfer ag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03G21/105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toner wast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03G21/12Toner waste contain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影剂收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该显影剂收集装置包括:壳体,其形成有面向显影剂保持部件的开口;收集部件,其布置成能与显影剂保持部件接触和分离,并且收集部件移除显影剂并将被移除的显影剂收集到壳体中;密封部件,其布置成能与显影剂保持部件接触和分离,并且密封显影剂保持部件与壳体之间的间隙;抽吸通道,其连接有将显影剂抽吸入壳体中的抽吸单元;显影剂传送单元,其将显影剂传送到壳体的一端;以及过滤部件,其倾斜成至少过滤部件的上部与显影剂传送单元的上侧在俯视图中重叠。

Description

显影剂收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影剂收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如下的清洁装置:其通过使用抽吸式过滤器来收集未转印的残余色调剂(例如,参见JP-A-2007-17182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收集显影剂的过滤部件的堵塞的显影剂收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影剂收集装置包括:
壳体,其形成有面向显影剂保持部件的开口,所述开口沿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与所保持的显影剂一起移动;
收集部件,其沿着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移动方向上位于下游的边缘布置成能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接触和分离,并且所述收集部件在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的外周面接触时从所述外周面上移除显影剂,并将被移除的显影剂收集到所述壳体中;
密封部件,其沿着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移动方向上位于上游的边缘布置成能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接触和分离,并且所述密封部件在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的外周面接触时,密封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
抽吸通道,其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形成,并且在所述抽吸通道上连接有抽吸单元,所述抽吸单元将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移除的显影剂抽吸入所述壳体中;
显影剂传送单元,其将收集到所述壳体中的显影剂传送到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以及
过滤部件,其在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与所述抽吸通道之间设置成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过滤部件倾斜成至少所述过滤部件的上部与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的上侧在俯视图中重叠。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显影剂收集装置,其中,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具有如下的构造:围绕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的旋转轴附接有螺旋形的叶片,并且在所述过滤部件的上部设置有能与旋转的所述叶片滑动地接触的滑动部分,并且
所述滑动部分被旋转的所述叶片向上推动并落下,从而使得所述过滤部件沿竖直方向振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显影剂收集装置,其中,所述滑动部分的与所述叶片接触的表面具有沿着所述叶片的传送表面延伸的斜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根据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显影剂收集装置,还包括:
传动齿轮,其与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的旋转轴同轴地设置;以及
驱动齿轮,其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从而将旋转力传递给所述传动齿轮,
其中,当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看去时,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如下方向上的一侧:所述方向与所述驱动齿轮在所述滑动部分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从所述传动齿轮上脱离的方向不平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根据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显影剂收集装置,其中,所述过滤部件设置在梯状框架体中,所述梯状框架体包括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水平框架对、以及设置为将所述水平框架对连接起来的多个竖直框架,并且
所述滑动部分设置在所述竖直框架的上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根据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显影剂收集装置,其中,多个所述滑动部分布置在所述过滤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并且所述滑动部分的间隔设定为:在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滑动部分被向上推动的时间是不同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潜像保持部件,其保持潜像;
显影单元,其用显影剂将所述潜像保持部件上的潜像显影,以形成显影剂图像;
显影剂保持部件,所述潜像保持部件上的显影剂图像被转印到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并且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保持被转印来的显影剂图像;
转印单元,其将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的所述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
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显影剂收集装置,在所述转印单元将所述显影剂图像转印之后,所述显影剂收集装置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进行接触并且收集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的显影剂。
根据第一方面的构造,与收集显影剂的所述过滤部件不倾斜成至少所述过滤部件的上部与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的上侧在俯视图中重叠的构造相比,可以减少所述过滤部件的堵塞。
根据第二方面的构造,与所述过滤部件沿竖直方向不振动的构造相比,可以减少所述过滤部件的堵塞。
根据第三方面的构造,与所述滑动部分的与所述叶片接触的表面不具有沿着所述叶片的传送表面延伸的斜面的构造相比,可以平滑地向上推动所述过滤部件。
根据第四方面的构造,与如下构造相比,可以抑制所述旋转轴的有缺陷的旋转:即,当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看去时,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如下方向上的一侧,所述方向与所述驱动齿轮在所述滑动部分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从所述传动齿轮上脱离的方向平行。
根据第五方面的构造,与不在所述竖直框架的上部设置所述滑动部分的构造相比,可以使得所述过滤部件剧烈地振动。
根据第六方面的构造,与不将所述滑动部分的间隔设定为在所述过滤部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滑动部分被向上推动的时间不同的构造相比,可以减少奇怪的噪音。
根据第七方面的构造,与不包括上述显影剂收集装置的构造相比,可以抑制有缺陷的图像形成。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为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构造的示意图;
图2为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单元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3A为示出在与中间转印带接触时的清洁装置的内部构造的透视图,图3B为示出在与中间转印带接触时的清洁装置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4A为示出在与中间转印带分离时的清洁装置的内部构造的透视图,图4B为示出在与中间转印带分离时的清洁装置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5为示出清洁装置的第二过滤器的透视图;
图6为示出从清洁装置的第二过滤器突出的钩部的平面图;
图7为示出从第二过滤器突出的钩部和清洁装置的传送螺旋推运器的平面图;
图8A至图8C为示出钩部被传送螺旋推运器的叶片向上推动的状态的示意图;以及
图9A为示出在与中间转印带接触时收集残余色调剂的状态的剖视图,图9B为示出在与中间转印带分离时收集残余色调剂的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图1中,箭头V的方向定义为图像形成装置10的上方(竖直方向),箭头H的方向定义为图像形成装置10的右方(水平方向)。与图1的附图表面垂直的方向上的前侧定义为图像形成装置10的前侧和前表面。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记录片材P用作记录介质的实例,记录片材P的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也简称为“上游”,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也简称为“下游”。
如图1所示,在竖直方向上从下至上,图像形成装置10包括:片材收纳部分12,其收纳记录片材P;图像形成单元14,其设置在片材收纳部分12上方,并且在片材收纳部分12所馈送的记录片材P上形成图像;文档读取单元16,其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4上方,并且读取文档G;以及控制器20,其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4中,并且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的各单元的行为。
片材收纳部分12包括收纳尺寸不同的记录片材P的第一收纳部分22、第二收纳部分24和第三收纳部分26。第一收纳部分22、第二收纳部分24和第三收纳部分26均包括拾取辊32,拾取辊32拾取收纳在收纳部分中的记录片材P并将记录片材P送至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传送路径28。位于拾取辊32下游的传送路径28设有成对的传送辊34、36,传送辊34和36逐页地传送记录片材P。
在第三收纳部分26的传送辊36的下游设置有传送辊对50,以便使经由反转传送路径29(稍后描述)传送的记录片材P进入并传送至传送路径28。定位辊38暂时地停止记录片材P并在预定时刻将记录片材P传送至二次转印位置(稍后描述)。
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正视图中,包括传送辊50的上游传送路径28在竖直方向上具有大致直线形状。包括定位辊38的下游传送路径28具有从图像形成单元14的左侧向右侧延伸的直线形状,即,延伸至设置在装置主体10A的右侧表面上的片材排出部分15。反转传送路径29设置在包括定位辊38的下游传送路径28的下方,记录片材P沿着该反转传送路径29转回并进行传送。
反转传送路径29设有:第一导向部件31,其将记录片材P从传送路径28引导至反转传送路径29;反转部分33,其沿竖直方向设置为直线形状,以从图像形成单元14的右下侧延伸至片材收纳部分12的右下侧;第二导向部件35,其将传送到反转部分33的记录片材P从反转部分33引导至传送部分37(稍后描述);以及传送部分37,其传送经第二导向部件35引导来的记录片材P。
传送部分37的下游侧并入传送辊50与第三收纳部分26的传送辊36之间的传送路径28。在反转部分33中以预定间隔设置有多对传送辊42。在传送部分37中以预定间隔设置有多对传送辊44。
第一导向部件31在正视图中具有大致三棱柱形状,并且其尖端被驱动单元(未示出)移动至传送路径28和反转传送路径29之一,以便将记录片材P引导至传送路径28或反转传送路径29。类似地,第二导向部件35在正视图中具有大致三棱柱形状,并且其尖端被驱动单元(未示出)移动至反转部分33和传送部分37之一,以便将记录片材P引导至反转部分33或传送部分37。
在装置主体10A的左侧表面上设置有可折叠的旁路托盘46。由旁路托盘46馈送的记录片材P经传送辊48传送而进入位于传送辊50下游和定位辊38上游的传送路径28。
文档读取单元16包括:文档馈送器52,其逐页地自动馈送文档G;台板玻璃54,其设置在文档馈送器52下方,并且文档G的片材置于该台板玻璃54上;以及文档读取器56,其读取由文档馈送器52馈送的文档G或放置在台板玻璃54上的文档G。
文档馈送器52包括自动馈送路径55,自动馈送路径55中置有多对传送辊53。自动馈送路径55的一部分设置成使记录片材P从台板玻璃54上方通过。文档读取器56在固定于台板玻璃54的左端的状态下,读取由文档馈送器52馈送的文档G,或者文档读取器56在向右侧移动时,读取放置在台板玻璃54上的文档G。
图像形成单元14包括筒形感光部件62,该感光部件62是潜像保持部件实例,设置在装置主体10A的大致中部,并且以从装置主体10A的前侧指向后侧的方向作为轴向进行布置。驱动单元(未示出)使感光部件62朝箭头+R的方向(图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感光部件62保持通过施加光而形成的静电潜像。在感光部件62上方且在与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表面)相对置的位置,设置有为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充电的电晕管型充电部件64。
在感光部件62的旋转方向上,在充电部件64的下游且在与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相对置的位置,设置有曝光装置66。曝光装置66包括LED(发光二极管),并且基于与色调剂颜色相对应的图像信号,对经充电部件64充电的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施加光(曝光),以形成静电潜像。
曝光装置66不限于LED型,而是也可以例如借助多棱镜来施加激光束。在感光部件62的旋转方向上,在经曝光装置66施加光的部分的下游设置有作为显影单元实例的旋转切换型显影装置70,该显影装置70以预定色调剂颜色将形成在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可见图像。显影装置70的细节将在下文中描述。
在感光部件62的旋转方向上,在显影装置70的下游且在感光部件62下方设置有中间转印单元60(参见图2),形成在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显影剂图像)一次转印到该中间转印单元60上。中间转印单元60包括环形的中间转印带(中间转印部件)68,中间转印带68作为显影剂保持部件的实例朝箭头-R的方向(图中的逆时针方向)循环移动。
中间转印带68缠绕在如下部件上:驱动辊61,其由控制器20驱动旋转;张力施加辊63,其向中间转印带68施加张力;多个传送辊65,其与中间转印带68的内周面(背面)接触,以随中间转印带68旋转;以及辅助辊69,其在二次转印位置(稍后描述)与中间转印带68的内周面接触,以随中间转印带68旋转。
在感光部件62的相对侧设置有一次转印辊67,一次转印辊67将形成在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正面)上,中间转印带68介于感光部件62与一次转印辊67之间。
在中间转印带68的移动方向上,在与感光部件62接触中间转印带68的位置隔开的下游位置,一次转印辊67接触中间转印带68的内周面。电源(未示出)向一次转印辊67供应电力,从而一次转印辊67基于与接地的感光部件62的电位差,将感光部件62上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上。
在辅助辊69的相对侧设置有二次转印辊71,二次转印辊71作为转印单元的实例将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片材P上,中间转印带68介于二次转印辊71与辅助辊69之间。二次转印辊71与辅助辊69之间的位置定义为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片材P上的二次转印位置。二次转印辊71构造为利用伸缩机构(未示出)与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接触和分离。
也就是说,在各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上以前,二次转印辊71与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分离,当各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上时,二次转印辊71与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接触,并且通过用电源(未示出)供应电力,使二次转印辊71借助与接地的辅助辊69的电位差将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片材P上。
在驱动辊61的相对侧设置有清洁装置100,清洁装置100作为显影剂收集装置的实例收集在二次转印之后残余在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上的残余色调剂T(参见图9A和图9B),中间转印带68介于驱动辊61与清洁装置100之间。清洁装置100的细节将在下文中描述。
在中间转印带68周围与张力施加辊63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位置检测传感器83,位置检测传感器83通过检测附着在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上的标记(未示出),检测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上的预定基准位置,并且输出位置检测信号作为图像形成处理开始时刻的基准。
在感光部件62的旋转方向上,在一次转印辊67的下游设置有清洁装置73,清洁装置73移除没有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上而残余在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上的残余色调剂。
如图2所示,将清洁装置73构造为通过使用与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接触的清洁刮板86和刷辊88,来收集残余色调剂。在感光部件62的旋转方向上,在清洁装置73的上游(一次转印辊67的下游)设置有除电(neutralization)装置75,除电装置75将光施加到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上,以对外周面进行除电。
除电装置75通过在清洁装置73收集残余色调剂之前将光施加到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上,对该外周面进行除电,从而减小由于静电而导致残余色调剂附着的附着力,以提高残余色调剂的收集率。对集有残余色调剂的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进行除电的该除电装置在感光部件62的旋转方向上,可以设置在清洁装置73的下游和充电装置64的上游。
如图1所示,色调剂图像被二次转印辊71转印的二次转印位置设置在传送路径28的中途,并且在记录片材P的传送方向(箭头A所示)上,在传送路径28中的二次转印辊71的下游设置有定影装置80,定影装置80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由二次转印辊71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片材P上。
定影装置80包括:加热辊82,其具有利用电源发出热量的热源,并且设置为面向记录片材P的色调剂图像面(上侧);以及加压辊84,其设置在加热辊82的下方,并且将记录片材P按压在加热辊82的外周面上。在记录片材P的传送方向上,在传送路径28中的定影装置80的下游设置有传送辊39,传送辊39将记录片材P传送至片材排出部分15或反转部分33。
在文档读取器56的下方和显影装置70的上方,沿水平方向可更换地布置有容纳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黑色(K)、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色调剂的色调剂盒78Y、78M、78C、78K、78E和78F。
从除了黄色、品红色、蓝绿色和黑色以外的专色(包括透明色)中选择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或者不选择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当选择了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时,显影装置70使用Y、M、C、K、E和F六种颜色形成图像,当不选择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时,显影装置70使用Y、M、C和K四种颜色形成图像。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例如使用Y、M、C和K四种颜色而不使用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来形成图像。然而,可以使用Y、M、C和K四种颜色以及第一专色E或第二专色F五种颜色形成图像。
下面将描述显影装置70。
如图2所示,显影装置70包括与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K)、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的色调剂颜色对应的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和72F。显影单元72Y至72F沿周向(沿逆时针方向依次布置)布置,并且通过使用电动机(未示出)作为旋转驱动源以60°的中心角旋转,从而使执行显影处理的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和72F切换为面向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
由于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和72F具有相同的构造,所以在此将仅描述显影单元72Y,而不描述其余的显影单元72M、72C、72K、72E和72F。
显影单元72Y包括作为主体的壳体部件76,在壳体部件76中填充有显影剂(未示出),显影剂含有从色调剂盒78Y(参见图1)经由色调剂供应路径(未示出)供应来的色调剂和载体。
在壳体部件76中,形成有面向感光部件62外周面的矩形开口76A,在开口76A中设置有显影辊74,显影辊74的外周面面向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在壳体部件76中开口76A附近的部分沿着开口76A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限制显影剂厚度的板状限制部件79。
显影辊74包括:圆筒状显影套筒74A,其设置为可旋转的;以及磁性部件74B,其具有固定在显影套筒74A内部的多个磁极。随着显影套筒74A旋转,而形成显影剂(载体)的磁刷,并且限制部件79限制显影剂的磁刷的厚度,以在显影套筒74A的外周面上形成显影剂层。将显影套筒74A的外周面上的显影剂层传送到面向感光部件62的位置,从而与形成在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上的潜像(静电潜像)对应地吸附色调剂,以执行显影操作。
在壳体部件76中,可旋转地并行布置有两个呈螺旋形状的传送螺旋推运器77。随着两个传送螺旋推运器77的旋转,填充在壳体部件76中的显影剂沿显影辊74的轴向(显影单元72Y的长度方向)循环地进行传送。
设置在显影单元72Y、72M、72C、72K、72E和72F中的六个显影辊74布置在周向上,从而使得相邻的显影辊74之间的间隔是60°的中心角。通过切换显影单元72,使下一个显影辊74面向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
下面将描述清洁装置100。
如图2至图4B所示,清洁装置100包括:壳体102,其具有矩形开口104,开口104形成为面向中间转印带68;清洁刮板106,其作为收集部件的实例设置在开口104的上方并接触中间转印带68,以收集残余色调剂T;以及密封部件108,其作为密封部件的实例设置在开口104中与清洁刮板106相对的位置(在清洁刮板106的下方)并接触中间转印带68,以密封壳体102与中间转印带68之间的间隙。
下面在描述壳体102的各部件的布置时,壳体102和开口104的长度方向定义为箭头Z的方向,与箭头Z的方向垂直的位于壳体102的底壁102A所在的平面中的方向定义为箭头X的方向,并且与箭头X的方向和箭头Z的方向垂直的壳体102的高度方向定义为箭头Y的方向。箭头Z的方向为在图像形成装置10的正视图(参见图1)中由前侧至后侧的方向。
如图3A、图3B和图4A、图4B所详细示出的,在壳体102的上部设置有以箭头Z的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在XY平面中形成为L形金属片的第一可移动部件116。图3A和图3B示出清洁刮板106和密封部件108与中间转印带68接触的状态,图4A和图4B示出清洁刮板106和密封部件108与中间转印带68分离的状态。
第一可移动部件116在XY平面中设置为V形形状,在一个倾斜部分116A(图中向左下侧倾斜的部分)的背侧(靠近抽吸路径115(稍后描述)的一侧)固定有以箭头Z的方向作为轴线方向的心轴118。心轴118的两端由轴承(未示出)可旋转地支撑。
在第一可移动部件116的倾斜部分116A的正面安装有在XY平面中形成为L形金属片的支撑板119。沿倾斜部分116A的倾斜方向布置的清洁刮板106在横向上的一端(中间转印带68的移动方向上的下游)通过粘合而固定在支撑板119的下端。
清洁刮板106由在俯视图中呈矩形形状的树脂板形成并附接到支撑板119上,从而使清洁刮板106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开口104的长度方向。也就是说,清洁刮板106在中间转印带68的移动方向(箭头-R的方向)的下游沿着开口104的边缘设置。
清洁刮板106设置成当伸缩机构(未示出)设置为接触状态时,清洁刮板106的自由端(不附接至支撑板119的端部)接触中间转印带68,从而将中间转印带68上的残余色调剂T收集到壳体102中。
在XY平面中在壳体102的下部设置有以箭头Z的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由L形金属片形成的第二可移动部件120。第二可移动部件120在XY平面中呈V形形状,并且在布置于上侧的倾斜部分120A(在图中向左下侧倾斜的部分)的背面上附接有可旋转地设置成以箭头Z的方向作为轴向的心轴(未示出)。
因此,第二可移动部件120受到可旋转的支撑。第二可移动部件120借助于伸缩机构而与第一可移动部件116一起旋转(移动)。密封部件108在横向上的一端(中间转印带68的移动方向上的上游)通过粘合而固定在第二可移动部件120的倾斜部分120A的上端。
密封部件108由例如在俯视图中呈矩形形状的透明薄膜形成且附接到第二可移动部件120上,以沿着开口104的在中间转印带68的移动方向上位于上游的边缘与中间转印带68接触。
密封部件108设置成当伸缩机构设置为接触状态并且清洁刮板106接触中间转印带68时,密封部件108的自由端(不附接至第二可移动部件120的端部)与中间转印带68接触,从而密封壳体102与中间转印带68之间的间隙。
密封部件108设置在清洁刮板106的下方,并且密封部件108的自由端指向中间转印带68的移动方向上的下游。因此,中间转印带68上的残余色调剂T不会被密封部件108刮除。
第一可移动部件116、心轴118、支撑板119和第二可移动部件120构成壳体120的一部分。开口104是壳体102中的从支撑板119下端至第二可移动部件120上端敞开的部分。
清洁装置100连接到作为抽吸单元实例的抽吸单元110上,抽吸单元110将中间转印带68上的残余色调剂T吸入壳体102中。抽吸单元110包括抽吸风扇单元111(参见图2)。在壳体102中设置有第一过滤器112,第一过滤器112利用由抽吸单元110形成的气流收集包括残余色调剂T在内的粉尘。
第一过滤器112是纤维集合体,并且沿着壳体102的长度方向(箭头Z的方向)具有长的矩形形状。第一过滤器112结合到附接部件113上并安装在壳体102的内部。附接部件113是在矩形板的长度方向上布置有呈矩形通孔的多个开口的框架部件,并且在XY平面中斜置在心轴118下方,以便附接部件113的下部而不是上部远离中间转印带68和开口104。
通过用附接部件113进行分隔,在图3B中的壳体102的右侧沿壳体102的长度方向形成有在XY平面中呈大致倒三角形形状的抽吸路径115。在壳体102的侧视图(XY平面)中,在开口104与第一过滤器112之间的底壁102A上竖直地形成有分隔壁对114、117。
在壳体102的下部和分隔壁对114、117之间,设置有传送螺旋推运器121,传送螺旋推运器121具有这样的构造:叶片127以箭头Z的方向作为轴向在旋转轴125的外周面上形成螺旋形状,并且传送螺旋推运器121通过旋转将收集到壳体102中的残余色调剂T传送至壳体102的轴向(壳体102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
也就是说,传动齿轮90同轴地安装在传送螺旋推运器121的旋转轴125在箭头Z的方向上的后侧,并与设置在箭头Z的方向上的后侧的驱动齿轮92啮合(在图3A、图3B和图4A、图4B中以虚线表示)。通过使控制器20(参见图1)控制用于驱动驱动齿轮92旋转的电动机(未示出),使传送螺旋推运器121旋转,以将收集到壳体102中的残余色调剂T向箭头Z的方向上的后侧传送。
壳体102在箭头Z的方向上的后侧设置有圆筒形收集路径123,以便由传送螺旋推运器121收集的残余色调剂T流入收集箱(未示出)中。分隔壁对114、117和传送螺旋推运器121构成显影剂传送单元的实例。
如图3A至图5所示,在第一过滤器112(抽吸路径115)与传送螺旋推运器121之间(抽吸气流上第一过滤器112的上游)设置有作为过滤部件的实例的第二过滤器150,第二过滤器150收集包括残余色调剂T在内的粉尘。第二过滤器150也是纤维集合体,并沿着壳体102的长度方向(箭头Z的方向)具有长的矩形形状。第二过滤器150通过粘合而附接至附接部件152。
附接部件152是梯状框架体的实例,其中,在矩形板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形成有呈大致矩形通孔的多个开口153,也就是说,附接部件152具有在壳体102的长度方向上较长的水平框架对152A和设置为将水平框架152A连接起来的多个竖直框架152B。第二过滤器150附接到附接部件152上,从而使第二过滤器150从开口153露出。
附接部件152的下部通过粘合附接到分隔壁117的面向第一过滤器112的外表面(面向第一过滤器112的表面)上。至少附接部件152的上部,即包括使第二过滤器150露出的开口153的上半部在内的上部向前倾斜,以便在俯视图中与传送螺旋推运器121(叶片127)及分隔壁117(显影剂传送单元)重叠。
钩部154作为滑动部分的实例向传送螺旋推运器121延伸且形成为从附接部件152的竖直框架152B的上部(从竖直框架152B向上延伸出的水平框架152A)突出。多个钩部154延伸至能够干涉传送螺旋推运器121的叶片127的位置,并且当叶片127在传送螺旋推运器121的旋转作用下移动时,钩部154被叶片127向上推动。
当钩部154被叶片127向上推动时,附接部件152的上部弹性地变形,以朝向第一过滤器112向上竖起。此后,钩部154与叶片127分离,上部快速地恢复(下降)(参见图8A至图8C)。于是,第二过滤器150(附接部件152)竖直地振动,并且使第二过滤器150所捕获的残余色调剂T落在传送螺旋推运器121上。
在第二过滤器150(附接部件152)的上部与第一过滤器112(附接部件113)的上部之间,设置有由橡胶等制成的限制部件156,限制部件156限制用于第二过滤器150的附接部件152的弹性变形。因此,适当地保持附接部件152的钩部154相对于传送螺旋推运器121的叶片127的位置。
如图5所示,附接部件152的开口153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是不同的。因此,如图6和图7所示,钩部154的间隔是不恒定的,但被设置为,在传送螺旋推运器121停止旋转的状态下,叶片127的位置与某些钩部154的位置不一致(不同)。
因此,第二过滤器150(附接部件152)构造为在长度方向上(从前侧至后侧),在不同的时间竖直地振动。也就是说,钩部154之间的间隔设定为在长度方向上,各钩部154具有不同的推压时间。
如图7和图8A至图8C所示,当传送螺旋推运器121(旋转轴125)正常地旋转以将收集在壳体102中的残余色调剂T传送到收集箱中时,各钩部154的在色调剂传送方向上位于上游且与叶片127接触的表面是与叶片127的传送表面127A的形状大致对应的斜面154A(例如,在图8A至图8C中,关于旋转轴125的轴向倾斜45°)。各钩部154的在色调剂传送方向上位于下游的表面是竖直表面154B,竖直表面154B大致沿竖直方向(关于旋转轴125的轴向呈接近90°)。
因此,传送螺旋推运器121的叶片127在正常旋转时与钩部154平滑地接触而不被锁定到钩部154上,以便向上推动钩部154(以便使附接部件152弹性地变形)。当叶片127与钩部154分离时,钩部154快速地恢复(下降)到初始状态(位置),从而使第二过滤器150(附接部件152)剧烈地振动。
以这样的方式,在传送螺旋推运器121旋转时,钩部154被叶片127向上推动(附接部件152弹性地变形)。此时,钩部154相对地将大致指向下侧(沿着与钩部154在XY平面中延伸的方向垂直的向下方向)的反作用力J(参见图3A、图3B和图4A、图4B)施加到传送螺旋推运器121上。
与传动齿轮90啮合的驱动齿轮92设置在如下方向上的一侧,该方向与驱动齿轮92在反作用力J的作用下从与传送螺旋推运器121的旋转轴125同轴地设置的传动齿轮90上脱离的方向不平行,例如,设置在与反作用力J的施加方向垂直的向下方向(第二可移动部件120的下方)上的一侧。因此,不会导致传动齿轮90与驱动齿轮92的啮合不良(旋转轴125的不规则旋转)。
下面将描述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将首先描述图像形成装置10中的图像形成步骤。
如图1所示,当启动图像形成装置10时,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K)、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的颜色图像数据依次地从图像处理装置(未示出)或外部装置输出至曝光装置66。此时,例如,显影装置70旋转并保持为使得显影单元72Y(参见图2)面向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
如图4A和图4B所示,在伸缩机构作用下,清洁装置100的清洁刮板106和密封部件108与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分离,直到彩色色调剂图像多重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并二次转印到记录片材P上为止。
接着,将基于图像数据从曝光装置66发射的光施加到将充电部件64充电的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上,以在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上形成与黄色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像。显影单元72Y将形成在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黄色色调剂图像。然后,一次转印辊67将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上的黄色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
接着,如图1所示,显影装置70顺箭头+R的方向旋转60°,并且使显影单元72M面向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对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执行充电、曝光和显影处理,并且借助一次转印辊67将感光部件62的外周面上的品红色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的黄色色调剂图像上。用这种方法,将蓝绿色(C)、黑色(K)、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如果设置了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的话)的色调剂图像依次多重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
另一方面,利用定位辊38使从片材收纳部分12送出并经由传送路径28传送的记录片材P与色调剂图像多重转印至中间转印带68上的步骤同步地传送至二次转印位置。二次转印辊71将多重转印到中间转印带68上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传送至二次转印位置的记录片材P上。
在二次转印之后,如图3A和图3B所示,伸缩机构使清洁装置100的清洁刮板106和密封部件108与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接触。然后,清洁刮板106将附着在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上的残余色调剂T移除并收集到壳体102中。
接着,将已经转印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片材P沿箭头A的方向(向图中的右侧)传送至定影装置80。定影装置80的加热辊82和加压辊84对色调剂图像进行加热和加压,从而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记录片材P上。将已经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记录片材P排出至例如片材排出部分15。
当在记录片材P的双面上形成图像时,将表面经过定影装置80的定影操作的记录片材P朝箭头-V的方向传送至反转部分33,再朝箭头+V的方向传送,从而使记录片材P的前缘和后缘颠倒。然后,朝箭头B的方向(向图中的左侧),顺着反转路径29传送记录片材P,并将记录片材P传送至传送路径28。对记录片材P的背面进行图像形成处理(此时,清洁刮板106和密封部件108处于缩回状态)和定影处理。
在定影处理之后,伸缩机构使清洁刮板106和密封部件108与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接触。然后,清洁刮板106将附着在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上的残余色调剂T移除并收集到壳体102中。
下面将描述清洁装置100的操作。
在二次转印到记录片材P上之后,如图9A所示,未被转印而残留的残余色调剂T附着在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上。中间转印带68沿-R方向的循环移动将残余色调剂T传送至清洁装置100,并且与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接触的清洁刮板106的自由端将残余色调剂T收集到壳体102中。
此时,密封部件108的自由端与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接触,以气密地密封壳体102与中间转印带68之间的间隙。因此,防止收集到壳体102中的残余色调剂T泄漏到壳体102的外部。由于密封部件108的自由端指向中间转印带68的移动方向的下游,所以残余色调剂T不会被密封部件108刮除。此时,传送螺旋推运器121受驱动旋转,驱动抽吸单元110(风扇单元111)也被驱动。
接着,当图像形成装置10执行下一个图像形成步骤时,如图9B所示,清洁刮板106的自由端和密封部件108的自由端进入缩回状态,从而清洁刮板106和密封部件108与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分离。此时,停止传送螺旋推运器121的旋转驱动,而保持抽吸单元110(风扇单元111)的驱动。
相应地,抽吸路径115和壳体102处于负压状态,并且空气从壳体102被抽吸至抽吸路径115。因此,从开口104至第二过滤器150和第一过滤器112形成沿箭头N的方向(参见图9B)的气流,并且防止收集到壳体102中的残余色调剂T重新附着(飞散)到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上。
沿着气流流动的残余色调剂T被第二过滤器150捕获,或者与第二过滤器150或附接部件152接触并落下。穿过第二过滤器150的残余色调剂T被第一过滤器112捕获,或者与第一过滤器112或附接部件113接触并落下。
也就是说,由于第二过滤器150的上部向前倾斜,从而在俯视图中与分隔壁117及传送螺旋推运器121重叠,所以从开口104收集的残余色调剂T的一部分与第二过滤器150或附接部件152接触并落在传送螺旋推运器121上,或者一旦被捕获则随后落在第二过滤器150旁边。因此,可以减少被第二过滤器150捕获的残余色调剂T的量,并减少第二过滤器150的堵塞。
由于第一过滤器112在壳体102中也是倾斜的(向前倾斜),所以与第一过滤器笔直地设置在壳体102中的构造相比,第一过滤器112的面积大并且所捕获的残余色调剂T容易落下。因此,穿过第二过滤器150的残余色调剂T被第一过滤器112捕获或落下并存储在第二过滤器150与第一过滤器112之间的壳体102的底壁102A上。
由于一部分残余色调剂T被第二过滤器150捕获,所以流至第一过滤器112的残余色调剂T的量减少,并且减少第一过滤器112的堵塞。因此,可以抑制利用抽吸单元110抽残余色调剂T的抽吸力的减小,从而延长清洁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如图9A所示,当清洁刮板106的自由端和密封部件108的自由端与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再次接触时,驱动传送螺旋推运器121旋转。也就是说,用传送螺旋推运器121传送收集到壳体102中的残余色调剂T。
此时,如图8A和图8B所示,叶片127向上推动钩部154,以使附接部件152弹性地变形,以便随着传送螺旋推运器121的旋转而向上竖起。此后,如图8C所示,叶片127与钩部154分离,并且附接部件152(钩部154)快速地恢复(下降)到初始状态。于是,第二过滤器150(附接部件152)竖直地振动。
因此,被第二过滤器150捕获的残余色调剂T由于振动落到传送螺旋推运器121上,从而进一步减少第二过滤器150的堵塞。振动时间在第二过滤器150的长度方向上的前侧与后侧之间是不同的(例如,所产生的振动从前侧至后侧存在时间差异),从而在一些钩部154干涉传送螺旋推运器121的叶片127的同时,一些钩部154不干涉传送螺旋推运器121的叶片127。
因此,与使第二过滤器150(附接部件152)在整个长度方向的范围(在前侧和后侧)内同步地振动的构造相比,可以使得第二过滤器150(附接部件152)有效地振动,从而减少由于振动导致的奇怪噪声。在所形成的图像中,也抑制了由振动形成的区带(所谓的白色条纹)。
由于在传送螺旋推运器121正常旋转时各钩部154的在色调剂传送方向上位于上游且与叶片127接触的表面是与叶片127的传送表面127A大致对应的倾斜表面154A,所以传送螺旋推运器121的叶片127能够与钩部154平滑地接触而不被锁定到钩部154上,从而将钩部154向上推动。
钩部154形成为从附接部件152的竖直框架152B的上部(在延长线上)突出。因此,当钩部154被叶片127向上推动时,抑制或防止附接部件152的弯曲(弹性变形)。也就是说,当钩部154被叶片127向上推动时,保证了附接部件152的刚度。因此,与钩部154不形成为从附接部件152的竖直框架152B的上部突出的构造相比,可以使得第二过滤器150(附接部件152)剧烈地振动。
在传送螺旋推运器121正常旋转时,钩部154的在色调剂传送方向上位于下游且与叶片127分离的表面是大致沿着竖直方向的竖直表面154B。因此,当钩部154与叶片127分离时,附接部件152(钩部154)快速地恢复(下降)到初始状态。于是,第二过滤器150(附接部件152)会尽可能剧烈地振动。
与传动齿轮90啮合的驱动齿轮92设置在如下方向上的下侧:该方向与由钩部154在被传送螺旋推运器121的叶片127向上推动时相对施加的反作用力J的方向垂直,其中,传动齿轮90与传送螺旋推运器121的旋转轴125同轴地设置。
这里,当驱动齿轮92设置在传动齿轮90上方时,传送螺旋推运器121(旋转轴125)被钩部154相对向下推动,从而可能使传动齿轮90和驱动齿轮92彼此脱离。当使传动齿轮90和驱动齿轮92的啮合深度增大以使彼此不分离时,存在使得用于旋转驱动的扭矩增大的问题。
然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于驱动齿轮92设置在上述的位置,所以驱动齿轮92与传动齿轮90的啮合深度不受影响。也就是说,传动齿轮90与驱动齿轮92不会彼此脱离,并且无需增大用于旋转驱动的扭矩。
尽管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清洁装置100,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清洁装置100不限于所示出的附图,而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概念的情况下在设计中进行多种修改。
例如,壳体102不限于固定到图像形成装置10上的构造,而且可以使整个壳体102与中间转印带68接触和分离,并且可以使清洁刮板106和密封部件108与中间转印带68的外周面接触和分离。
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许多修改和变型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说明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人员能够理解各种实施例的发明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显影剂收集装置,包括:
壳体,其形成有面向显影剂保持部件的开口,所述开口沿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与所保持的显影剂一起移动;
收集部件,其沿着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移动方向上位于下游的边缘布置成能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接触和分离,并且所述收集部件在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的外周面接触时从所述外周面上移除显影剂,并将被移除的显影剂收集到所述壳体中;
密封部件,其沿着所述开口的在所述移动方向上位于上游的边缘布置成能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接触和分离,并且所述密封部件在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的外周面接触时,密封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
抽吸通道,其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形成,并且在所述抽吸通道上连接有抽吸单元,所述抽吸单元将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移除的显影剂抽吸入所述壳体中;
显影剂传送单元,其将收集到所述壳体中的显影剂传送到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以及
过滤部件,其在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与所述抽吸通道之间设置成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过滤部件倾斜成至少所述过滤部件的上部与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的上侧在俯视图中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收集装置,其中,
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具有如下的构造:围绕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的旋转轴附接有螺旋形的叶片,并且在所述过滤部件的上部设置有能与旋转的所述叶片滑动地接触的滑动部分,并且
所述滑动部分被旋转的所述叶片向上推动并落下,从而使得所述过滤部件沿竖直方向振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剂收集装置,其中,
所述滑动部分的与所述叶片接触的表面具有沿着所述叶片的传送表面延伸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影剂收集装置,还包括:
传动齿轮,其与所述显影剂传送单元的旋转轴同轴地设置;以及
驱动齿轮,其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从而将旋转力传递给所述传动齿轮,
其中,当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看去时,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如下方向上的一侧:所述方向与所述驱动齿轮在所述滑动部分的反作用力的作用下从所述传动齿轮上脱离的方向不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收集装置,其中,
所述过滤部件设置在梯状框架体中,所述梯状框架体包括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水平框架对、以及设置为将所述水平框架对连接起来的多个竖直框架,并且
所述滑动部分设置在所述竖直框架的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收集装置,其中,
多个所述滑动部分布置在所述过滤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并且所述滑动部分的间隔设定为:在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滑动部分被向上推动的时间是不同的。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潜像保持部件,其保持潜像;
显影单元,其用显影剂将所述潜像保持部件上的潜像显影,以形成显影剂图像;
显影剂保持部件,所述潜像保持部件上的显影剂图像被转印到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并且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保持被转印来的显影剂图像;
转印单元,其将转印到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的所述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收集装置,在所述转印单元将所述显影剂图像转印之后,所述显影剂收集装置与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进行接触并且收集所述显影剂保持部件上的显影剂。
CN201110159251.0A 2010-11-02 2011-06-09 显影剂收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70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46434 2010-11-02
JP2010246434A JP5625761B2 (ja) 2010-11-02 2010-11-02 現像剤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7062A true CN102467062A (zh) 2012-05-23
CN102467062B CN102467062B (zh) 2016-04-27

Family

ID=45996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5925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7062B (zh) 2010-11-02 2011-06-09 显影剂收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49173B2 (zh)
JP (1) JP5625761B2 (zh)
CN (1) CN10246706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4218A (zh) * 2016-06-29 2018-01-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91414B2 (ja) * 2010-11-08 2015-04-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71954B2 (ja) * 2010-11-08 2015-02-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33322B2 (ja) * 2010-11-10 2014-12-0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清掃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87864B2 (ja) * 2014-06-03 2016-09-0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9942435B1 (en) * 2017-02-13 2018-04-10 Xerox Corporation Carriage module design to minimize CVT to platen transition disturban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4611A (ja) * 1993-05-12 1994-11-25 Ricoh Co Ltd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H08202228A (ja) * 1995-01-27 1996-08-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70230989A1 (en) * 2005-10-06 2007-10-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0175863A (ja) * 2009-01-29 2010-08-12 Canon Inc トナー回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3112A (en) * 1984-10-29 1986-04-15 Xerox Corporation Venting system for the developer housing of an electrostatic copying machine
US4963930A (en) * 1988-08-29 1990-10-16 Ricoh Company, Ltd. Develop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preventing leakage of a developer
JP2000056622A (ja) * 1998-08-07 2000-02-25 Katsuragawa Electric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6055393A (en) * 1998-11-20 2000-04-25 Xerox Corporation Filtering system for removing toner from an air stream in a development housing
US5983052A (en) * 1998-11-20 1999-11-09 Xerox Corporation Filtering system for removing toner from an air stream in a development housing
JP4604949B2 (ja) * 2005-09-30 2011-01-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7609993B2 (en) * 2005-09-30 2009-10-2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prevents developer from spilling
JP2007101986A (ja) * 2005-10-06 2007-04-19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71822A (ja) 2005-12-26 2007-07-05 Fuji Xerox Co Ltd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925261B2 (ja) * 2006-04-05 2012-04-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廃トナータンク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42777B2 (ja) * 2007-10-31 2012-10-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4810595B2 (ja) * 2009-07-08 2011-11-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現像装置の評価方法
JP5556299B2 (ja) * 2010-03-26 2014-07-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71954B2 (ja) * 2010-11-08 2015-02-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4611A (ja) * 1993-05-12 1994-11-25 Ricoh Co Ltd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H08202228A (ja) * 1995-01-27 1996-08-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70230989A1 (en) * 2005-10-06 2007-10-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0175863A (ja) * 2009-01-29 2010-08-12 Canon Inc トナー回収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4218A (zh) * 2016-06-29 2018-01-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7062B (zh) 2016-04-27
US8849173B2 (en) 2014-09-30
JP5625761B2 (ja) 2014-11-19
JP2012098537A (ja) 2012-05-24
US20120107013A1 (en) 2012-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44692B (zh) 纸张传送装置和使用该纸张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67062A (zh) 显影剂收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9188952B2 (en) Toner collec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1043568A (ja) 現像剤搬送装置、現像剤収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81689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2467063B (zh) 显影剂收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KR101080146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CN102200750B (zh) 显影剂回收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67002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2467066B (zh) 显影剂收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67060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67065B (zh) 显影剂收集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JP5549549B2 (ja) 現像剤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008303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64438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272624B2 (ja) 廃トナー回収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54610B2 (ja) 電子写真装置
JP2005049677A (ja) トナー搬送機構
JP201314866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12739A (ja) 廃トナー容器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15987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3760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