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7060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7060B
CN102467060B CN201110195074.1A CN201110195074A CN102467060B CN 102467060 B CN102467060 B CN 102467060B CN 201110195074 A CN201110195074 A CN 201110195074A CN 102467060 B CN102467060 B CN 1024670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developer
housing
t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950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67060A (zh
Inventor
德永雅彰
山田昌利
金山清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67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7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67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706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31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78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 G03G15/0189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heating, cleaning, coating with a transfer ag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转印部件,其保持显影剂;壳体,其设有用于移除显影剂的移除部件,壳体具有与转印部件对置的入口,被移除部件移除的显影剂经由入口进入壳体中;引导管,其连接至壳体并且具有抽吸孔和出口,经由抽吸孔抽吸已经进入壳体中的显影剂,经由出口排出所抽吸的显影剂;以及抽吸部件,其经由引导管向壳体的内部空间施加抽吸力。在从引导管的抽吸孔至出口的流动通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捕获区,捕获区用于捕获被抽吸部件抽吸而流经流动通道的显影剂,捕获区在流动通道的径向上的横截面大于其它区域的横截面。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通过电子照相法来形成图像的例如复印机和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这种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通过将形成在感光体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一次转印处理)再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例如打印纸张等记录介质上,而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循环法(当使用四种颜色的色调剂时为四次循环法)是采用包括中间转印体的结构形成全彩色图像的方法的实例。在循环法中,用单个图像形成单元依次形成与单个全彩色图像对应的例如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和黑色(K)等各颜色的色调剂图像。以每次循环转印一种色调剂图像的方式将各颜色的色调剂图像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从而,将色调剂图像叠加在转印带(转印部件)上。
使用循环法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用于移除残留在转印带上的色调剂(显影剂的实例)的清洁装置。清洁装置所包括的板状清洁部件(移除部件)在图像形成处理期间与转印带分离,并且在一次转印处理结束时与转印带接触。
已经提出了包括用于从待清洁的部件移除色调剂的清洁装置的多种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参见例如日本专利No.4086175)。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如下的图像形成装置:其能够捕获被移除的显影剂,而不会在抽吸部件经由引导管抽吸显影剂时减小引导管中的流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转印部件,其保持显影剂;壳体,其设有用于移除显影剂的移除部件,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转印部件对置的入口,被所述移除部件移除的显影剂经由所述入口进入所述壳体中;引导管,其连接至所述壳体并且具有抽吸孔和出口,经由所述抽吸孔抽吸已经进入所述壳体中的显影剂,经由所述出口排出所抽吸的显影剂;以及抽吸部件,其经由所述引导管向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施加抽吸力。在从所述引导管的抽吸孔至所述出口的流动通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捕获区,所述捕获区用于捕获被所述抽吸部件抽吸而流经所述流动通道的显影剂,所述捕获区在所述流动通道的径向上的横截面大于其它区域的横截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所述捕获区中形成有台阶部分,并且流经所述流动通道的显影剂撞于所述台阶部分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所述捕获区中,所述流动通道在二维上或在三维上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所述抽吸孔的中心与所述出口的中心彼此相连的直线相对于所述抽吸孔向上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引导管是能拆卸的。
本发明提供以下有益效果。
即,采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当所述抽吸部件经由所述引导管抽吸显影剂时,能够捕获所移除的显影剂而不减小所述引导管中的流量。
采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不设置第二方面的情况相比,能够捕获更大量的显影剂。
采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与不设置第三方面的情况相比,能够捕获更大量的显影剂。
采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与不设置第四方面的情况相比,能够捕获更大量的显影剂。
采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与不设置第五方面的情况相比,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的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所包括的中间转印单元和清洁装置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用于抽吸从图3所示的中间转印单元上移除的色调剂的抽吸机构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的透视图,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附接有图3所示的中间转印单元和清洁装置;
图6是示出附接有图3所示的中间转印单元和清洁装置的一部分的结构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附接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管道的透视图;
图8是以透视的方式示出图7所示的管道的内部结构的透视图;
图9是以透视的方式示出图7所示的管道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10是示出图9所示的管道的一部分的侧视图;以及
图11是示出附接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管道的倾斜方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将省略重复的描述。这里所描述的本示例性实施例是用以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实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本示例性实施例。
参考图1,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PR1的整体结构在竖直方向上从下至上依次包括:片材存储单元12,其中存储记录纸张P;图像形成单元14,其位于片材存储单元12上方并且在从片材存储单元12馈送来的各片记录纸张P(片材)上形成图像;以及原稿读取单元16,其位于图像形成单元14上方并且读取原稿G。图像形成装置PR1还包括控制器20,控制器20设置在图像形成单元14中并且控制图像形成装置PR1的各部分的操作。
片材存储单元12包括存储不同尺寸的记录纸张P的第一存储单元22、第二存储单元24和第三存储单元26。
第一存储单元22、第二存储单元24和第三存储单元26均设有馈送辊32,馈送辊32将所存储的各片记录纸张P馈送至图像形成装置PR1中的传送路径28。
逐页地传送记录纸张P的多对传送辊34和36在传送路径28上设置在位于对应馈送辊32下游的区域。
另外,在第三存储单元26附近的传送辊36的下游设置有一对传送辊50。传送辊50设置为将从反转传送路径29(稍后描述)传送来的各片记录纸张P引导至传送路径28中。
在传送辊50的下游设置有一对定位辊38。定位辊38暂时地止挡各片记录纸张P并在预定定时将片材向第二转印位置(稍后描述)馈送。
传送路径28的位于传送辊50上游的部分沿直线竖直地延伸。传送路径28的包括定位辊38的下游部分从图像形成单元14的左侧向右侧延伸。更具体地说,传送路径28的下游部分沿大致直线向设置在装置主体10A的右侧的纸张输出单元15延伸。设置为用于反转并传送各片记录纸张P的反转传送路径29位于传送路径28的包括定位辊38的下游部分下方。
反转传送路径29包括:第一引导部件31,其将记录纸张P从传送路径28引导至反转传送路径29;反转单元30,其沿直线从图像形成单元14的右下区向片材存储单元12的右下区竖直地延伸;第二引导部件35,其将反转单元30所传送的记录纸张P从反转单元30引导至传送单元37(稍后描述);以及传送单元37,其传送由第二引导部件35引导来的记录纸张P。
传送单元37的下游部分在传送辊50与位于第三存储单元26附近的传送辊36之间的区域接入传送路径28。反转单元30设有以预定间隔设置的多对传送辊42,传送单元37设有以预定间隔设置的多对传送辊44。
第一引导部件31具有大致三棱柱形形状,并且第一引导部件31的尖端被驱动单元(未示出)驱动而移动至传送路径28和反转传送路径29之一。从而,沿传送路径28和反转传送路径29之一引导各片记录纸张P。
类似地,第二引导部件35具有大致三棱柱形形状,并且第二引导部件35的尖端被驱动单元(未示出)驱动而移动至反转单元30和传送单元37之一。从而,沿反转单元30和传送单元37之一引导各片记录纸张P。
在装置主体10A的左侧设有可折叠的手动送纸单元46。当从手动送纸单元46供应记录纸张P时,传送辊48将片材从传送辊50下游和定位辊38上游的位置处传送并插入传送路径28中。
原稿读取单元16包括:文档传送装置52,其逐页传送多片原稿G;台板玻璃54,其位于文档传送装置52的下方,并且多片原稿G被逐页放置在该台板玻璃54上;以及原稿读取装置56,当文档传送装置52传送各片原稿G或者将原稿G放置在台板玻璃54上时,该原稿读取装置56扫描各片原稿G。
文档传送装置52包括自动传送路径55,沿该自动传送路径55布置有多对传送辊53。自动传送路径55的一部分设置成使得每片原稿G沿着台板玻璃54的顶面移动。当原稿读取装置56扫描由文档传送装置52传送来的各片原稿G时,原稿读取装置56停留在台板玻璃54的左边缘处。作为选择,当原稿读取装置56扫描放在台板玻璃54上的各片原稿G时,原稿读取装置56朝右移动。
图像形成单元14包括圆筒形感光体62,该感光体62布置在装置主体10A的大致中部区域中,从而感光体62的轴向沿装置主体10A的前后方向延伸。
感光体62由驱动单元(未示出)驱动而朝箭头R所示的方向(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承载通过照射光而形成的静电潜像。此外,向感光体62的表面(外周面)充电的电晕管充电部件64在感光体62的上方设置成面向感光体62的表面。
在感光体62的旋转方向上在充电部件64的下游位置处,曝光装置66设置成面向图像承载体62的表面。曝光装置66包括发光二极管(LED)。曝光装置66基于与各种颜色色调剂对应的图像信号用光照射(曝光)已经由充电部件64充电的感光体62的外周表面。由此,形成静电潜像。
曝光装置66不限于包括LED在内的那些曝光装置。例如,曝光装置66可以构造为利用多棱镜以激光束扫描感光体62的表面。在感光体62的旋转方向上,在曝光装置66用光照射感光体62的位置下游设置有旋转切换型显影装置70。在感光体62的旋转方向上在感光体62的受到曝光装置66发出的光照射的位置下游处设置有旋转切换型显影装置70。显影装置70通过利用各种颜色色调剂(显影剂的实例)将感光体62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显影而使静电潜像可见。
显影装置70包括与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青色)(C)、黑色(K)、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各颜色相对应的显影单元(未示出)。显影装置70是旋转型的,并且显影单元沿周向设置。起到旋转驱动源的作用的电动机(未示出)使显影装置70以60°的间隔旋转。于是,选择性地使显影单元之一与感光体62的表面对置。
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可以选自除了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和黑色(K)以外的专色(包括透明色)。当选用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时,利用Y、M、C、K、E和F六种颜色执行图像形成。
可选地,可以使用Y、M、C、K和第一专色(E)、第二专色(F)中的一者共五种颜色执行图像形成,或者使用除第一专色(E)和第二专色(F)以外的四种颜色执行图像形成。
在感光体62的旋转方向上在显影装置70的下游和感光体62下方设置有作为转印装置的实例的中间转印单元60。形成在感光体62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在一次转印处理中转印到中间转印单元60上。
中间转印单元60包括环形转印带100(即中间转印带,并且为转印部件的实例)。转印带100用作图像承载部件的实例并且朝箭头C所示的方向(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
转印带100缠绕在如下部件上:驱动辊61(旋转体的实例),其在控制器20的控制下旋转;张力施加辊63(旋转体的实例),其向转印带100施加张力;多个传送辊65(旋转体的实例),其与转印带100的背面(内周面)接触并受驱动旋转;以及辅助辊69(旋转体的实例),其在二次转印位置(稍后描述)与转印带100的背面接触并受驱动旋转。
一次转印辊67与感光体62对置,转印带100介于一次转印辊67与感光体62之间。一次转印辊67将形成在感光体62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转印带100的表面(外周面)上。
一次转印辊67在如下位置处与转印带100的背面相接触,该位置在转印带100的移动方向上位于感光体62与转印带100接触的位置的下游。
一次转印辊67接受来自电源(未示出)的电力,从而在一次转印辊67与接地的感光体62之间产生电势差。这样,执行将感光体62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转印带100的表面上的一次转印处理。
在感光体62的旋转方向上在一次转印辊67的下游处设置有清洁装置74。清洁装置74将在一次转印处理中没有转印到转印带100的表面上而残留在感光体62的表面上的残余色调剂(显影剂的实例)等去除。在感光体62的旋转方向上在清洁装置74的上游和一次转印辊67的下游设置有除电装置76。除电装置76通过以光照射感光体62的表面来移除电荷。
在转印带100的端部形成有由反射型封条等制成的基准标记,该基准标记表示用于定位图像的基准位置,并且光电传感器83设置成在基准标记通过的位置面向转印带100。
如图1所示,在二次转印位置的下游设置有定影装置80。定影装置80将经二次转印辊72转印到各片记录纸张P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定影装置80包括加热辊82和加压辊84。加热辊82设置在记录纸张P的形成有色调剂图像的一侧(上侧)并且包括热源,热源在被供应电力时产生热量。加压辊84位于加热辊82下方,并且将记录纸张P按压在加热辊82的外周面上。
在定影装置80的下游设置有传送辊40,该传送辊40将记录纸张P传送至纸张输出单元15或反转单元30。分别容纳黄色(Y)色调剂、品红色(M)色调剂、蓝绿色(C)色调剂、黑色(K)色调剂、第一专色(E)色调剂和第二专色(F)色调剂的色调剂盒78Y、78M、78C、78K、78E和78F以可更换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在位于原稿读取装置56下方和显影装置70上方的区域中。
另外,清洁装置150设置成用于在二次转印处理之后移除并收集没有转印到记录纸张P上而残留在转印带100的表面上的色调剂(显影剂的实例)等。
参考图2,清洁装置150包括:壳体102、作为移除部件的实例的清洁刮板106、以及密封部件108。壳体102具有面向转印带100的矩形入口104。清洁刮板106设置在入口104的上侧,并且与转印带100进行接触来移除残余色调剂。密封部件108设置在与清洁刮板106相反的一侧,并且与转印带100进行接触来密封壳体102与转印带100之间的间隙。
清洁刮板106和密封部件108可以与转印带100进行接触和分离。
清洁装置150连接到抽吸单元160(参见图4)上,抽吸单元160用于将清洁刮板106所移除的残余色调剂等(在下文中简称为“残余色调剂”或“色调剂”)经由入口104吸入壳体102中。清洁装置150包括传送部件128、过滤器112、以及退避机构130的一部分。传送部件128将收集到壳体102中的色调剂传送至壳体102的纵向端部。过滤器112设置在壳体102中来捕获包括色调剂在内的粉尘。退避机构130使清洁刮板106和密封部件108在如下的位置之间移动:即清洁刮板106和密封部件108与转印带100的表面接触的位置、以及清洁刮板106和密封部件108与转印带100的表面分离的位置。
在壳体102的纵向端部处附接有侧板114和116(参见图3)。参考图2,在壳体120的上部区域中,设置有由金属板制成的L形横截面的第一可移动部件110。第一可移动部件110设置为倒置的V形形状并且包括倾斜部分110A(向图2中的左下侧延伸的部分)。支撑轴118固定在倾斜部分110A的背面。
支撑轴118的端部可旋转地被支撑在设置于侧板114和116上的轴承(未示出)上。在第一可移动部件110的倾斜部分110A的上表面上附接有由金属板制成的L形横截面的支撑板119。清洁刮板106在短边方向上的端部(顶端部分)通过粘合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板119的底端。清洁刮板106设置为沿倾斜部分110A的倾斜方向延伸。
清洁刮板106是由树脂制成的矩形板,并且附接至支撑板119,从而清洁刮板106的纵向沿入口104的纵向延伸。从而,在转印带100的传送方向上在入口104的下游端,清洁刮板106沿入口104的边缘设置。
当退避机构130(稍后描述)不启动时,清洁刮板106被设置为:清洁刮板106的自由端(没有固定在支撑板119上的端部)与转印带100的表面接触。在这种情况下,清洁刮板106移除残余在转印带100的表面上的色调剂。清洁刮板106所移除的色调剂经由入口104被收集到壳体102中。
在图2中的壳体102的左侧设置有由金属板制成的L形横截面的第二可移动部件120。第二可移动部件120设置为使第二可移动部件120弯曲以便在图2中向右突出,并且第二可移动部件120包括位于其上部区域中的倾斜部分120A(在图2中向左下侧延伸的部分)。在倾斜部分120A的背面附接有可旋转支撑轴(未示出)。从而,第二可移动部件120被支撑为使得第二可移动部件120可围绕支撑轴旋转。
第二可移动部件120随着第一可移动部件100的移动而以一定时间差移动(旋转)(稍后描述)。密封部件108在短边方向上的端部(底端部分)通过粘合的方式固定在第二可移动部件120的倾斜部分120A的顶端。
密封部件108由例如矩形透明膜制成,并且设置在清洁刮板106下方。在转印带100的传送方向上在入口104的上游端,密封部件108沿入口104的边缘附接至第二可移动部件120。密封部件108与转印带100的表面接触。
当清洁刮板106与转印带100接触时以及如稍后所述退避机构130开始启动时,密封部件108保持如下的状态:其中,密封部件108的自由端(没有附接至第二可移动部件120的端部)与转印带100的表面接触。从而,密封部件108密封壳体120与转印带100之间的间隙。
壳体102设有用于将过滤器112附接至壳体102的附接部件113(稍后描述)。附接部件113是框架形部件,其通过在矩形板中在板的纵向上形成通孔形式的多个开口113A来获得。
附接部件113以如下的倾斜方式设置在壳体102中:附接部件113的下部比上部更远离转印带100和入口104。附接部件113将壳体102分隔为使具有倒置三角形形状的抽吸路径115在图2中设置在壳体102右部。过滤器112附接至设置在壳体102中的附接部件113。
过滤器112是纤维集合体,并且形成为在壳体102的纵向上较长的矩形形状。过滤器112结合到附接部件113上,并且以如下的倾斜方式设置在壳体102的入口104与抽吸路径115之间:过滤器112的下部比上部更远离入口104。在入口104与过滤器112之间的位置,在壳体102的底壁102A上设置有分隔壁117。
在壳体102的下部区域,传送部件128设置在分隔壁117与第二可移动部件120之间,传送部件128旋转来传送壳体102中的色调剂。从而,将收集到壳体102中的色调剂向装置主体10A的后侧传送。
如图3所示,在比壳体102的侧板116更靠近装置主体10A的后侧(外侧)的位置,设置有筒形收集路径122。收集路径122连接到传送部件128,并且传送部件128将收集到壳体102中的色调剂经由收集路径122传送至收集罐(未示出)中。
参考图3,退避机构130包括:第一分离机构130A,其在装置主体10A的前侧设置在清洁装置150上;以及第二分离机构130B,其在装置主体10A的后侧设置在中间转印单元60上。这里,将省略对第二分离机构的说明和解释。
中间转印单元60在清洁装置150的前侧设有侧板124,并且在与清洁装置150的抽出侧相反的一侧(在清洁装置150的后侧)设有侧板126。
在第一可移动部件110的抽出侧和与该抽出侧相反的一侧,在第一可移动部件110的下游端设置有螺旋弹簧152。螺旋弹簧152的一端附接至第一可移动部件110,并且另一端附接至侧板114和116的底部。
因此,第一可移动部件110受到朝向使清洁刮板106按压在转印带100上的方向的旋转力。
第一分离机构130A包括第一偏心凸轮134和作为第一推动部件的实例的第一连杆部件142。第一偏心凸轮134设置在凸轮轴132的端部,凸轮轴132从中间转印单元60的侧板124向外(向前)突出。第一连杆部件142可旋转地设置在清洁装置150的侧板114的外表面上。第一连杆部件142在旋转的第一偏心凸轮134的推动下移动(旋转),并且使第一可移动部件110和第二可移动部件120朝远离转印带100的方向移动。
凸轮轴132是旋转轴的实例,并且可旋转地被支撑在侧板124和126上,侧板124和126是中间转印单元60的框架300的一部分。
如上所述,图像形成装置PR1包括抽吸单元160。参考图4,抽吸单元160用于抽吸装置内部的空气中的色调剂以及清洁装置150的清洁刮板106所移除的残余色调剂。出于这个目的,抽吸单元160包括:抽吸风扇161(抽吸部件的实例),其用于抽吸色调剂;以及抽吸管道162,其用于将色调剂引导至抽吸风扇161。在抽吸方向上,在抽吸风扇161的前方设置有附接有过滤器(未示出)的过滤箱163。过滤器(未示出)捕获被抽吸风扇161吸入并通过抽吸管道162流动的色调剂等。附接于过滤箱163的过滤器由纤维集合体制成,该纤维集合体的网孔比附接于壳体102的附接部件113上的过滤器112的网孔更细微。因此,从抽吸单元160的出口164排出基本不含有色调剂等的空气。
抽吸管道162在抽吸方向上的上游部分成三个分支管道162a、162b和162c。装置内部的空气中的包括色调剂的粉尘被吸入分支管道162a和162b中,由清洁装置150的清洁刮板106移除并通过过滤器112的色调剂被吸入分支管道162c中。
管道(引导管的实例)170的一端连接到上述壳体102中的抽吸路径115的纵向端部。管道170的另一端连接到分支管道162c在抽吸方向上的上游端。
当抽吸风扇161旋转时,向壳体102的内部空间施加抽吸力,从而将清洁刮板106所移除的色调剂经由入口104收集到壳体102中。已收集的部分色调剂被过滤器112捕获。另一部分色调剂通过过滤器112而没有被过滤器112捕获,流经抽吸路径115并进入管道170。然后,将色调剂经由管道170和分支管道162c引导到抽吸管道160中。然后,附接于过滤箱163的过滤器捕获色调剂,从而从出口164排出洁净的空气。
参考图5和图6,中间转印单元60和清洁装置150以螺钉彼此固定在一起,并且可以通过被设置在装置主体10A上的一对导轨165a和165b引导而安装在装置上或从装置上拆除。以螺钉将上述管道170固定到导轨165a和165b上,从而管道170在中间转印单元60和清洁装置150的插入侧在导轨165a和165b的端部之间延伸。在中间转印单元60和清洁装置150的抽出侧,在导轨165a和165b的端部设置有支撑部件166。支撑部件166与管道170一起支撑导轨165a和165b,从而导轨165a和165b面向彼此,并且支撑部件166包括锁定部分166a,锁定部分166a将中间转印单元60和清洁装置150保持在预定位置。
在包括如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旋转型显影装置70在内的图像形成装置PR1中,清洁刮板106在显影处理中反复地与转印带100接触和分离。在该处理中,如果在被清洁刮板106移除之后保留在空气中的色调剂(显影剂的实例)再次附着在转印带100上,则图像的质量将降低。为了防止色调剂再次附着在转印带100上,用抽吸单元160抽吸清洁装置150中的空气。
为了抽吸空气中的色调剂,抽吸风扇161需要产生足够大的抽吸力来抽吸空气中的色调剂。如果壳体102中的过滤器112的网孔细微得足以防止色调剂排出至外部,则会使流量减小。因此,难以在维持流量的同时防止色调剂排出至外部。
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PR1中,管道170也用于捕获色调剂,从而可以在无需减小流量的情况下捕获色调剂并防止色调剂排出至外部。
下面将参考图7至图11描述管道170。
如图7至图11所示,抽吸风扇161从管道170抽吸空气,管道170具有抽吸孔171和出口172。被吸入壳体102中的色调剂(更具体地说,经由入口104吸入壳体102中并进入抽吸路径115而没有被过滤器112捕获的色调剂)经由抽吸孔171吸入管道170中并经由出口172从管道170排出。管道170的位于抽吸孔171和出口172附近的端部设有凸缘174。在凸缘174中形成有用于以螺钉将管道170固定到导轨165a和165b上的螺钉孔174a。
参考图7和图8,管道170中的抽吸孔171向上敞开。从抽吸孔171至出口172的流动通道173的上游端沿与抽吸孔171的敞开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流动通道173从抽吸孔171的位置在水平方向上弯曲(弯折),延伸通过捕获区180(稍后描述),并且沿流动通道173的上游端的方向弯曲。然后,流动通道173向上延伸至出口172。出口172相对于流动通道173沿水平方向敞开。从而,流动通道173的下游端沿与出口172的敞开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
流动通道173在从捕获区180至流动通道173的下游端的区域中的多个位置稍微弯曲。这是为了在将管道170附接至图像形成装置PR1时,避免流动通道173与其它部件之间发生干涉。
参考图9,捕获区180设置在流动通道173中的位于管道170的抽吸孔171与出口172之间的中间位置。捕获区180在流动通道173的径向上的横截面大于其它区域的横截面。由于捕获区180的横截面较大,所以在捕获区180处的空气速度降低。因此,被抽吸风扇161吸入并流经流动通道173的色调剂的速度也降低,从而捕获色调剂。在图9和图10中,在捕获区180中捕获的色调剂用T表示。
更具体地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捕获区180中设置有呈台阶形状的部分(在下文中称为“台阶部分”)173a。由于台阶部分173a的缘故,捕获区180的横截面大于其它区域的横截面。台阶部分173a形成为面向色调剂流动的方向,以使流经流动通道173的色调剂撞于台阶部分173a上。
参考图10,在台阶部分173a处,捕获区180在流动通道173的径向上的横截面S1约为9.0cm2。除了捕获区180以外的区域,例如在色调剂流动方向上位于台阶部分173a后方的区域在流动通道173的径向上的横截面S2约为3.7cm2(约为台阶部分173a处的横截面S1的41%)。当然,本发明不限制于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数值,包括在稍后描述的实例中所提到的数值。
当捕获区180在径向上的横截面大于其它区域的横截面时,捕获区180中的空气速度降低。因此,被抽吸风扇161吸入并流经流动通道173的色调剂的速度也降低,从而将色调剂捕获,并使空气从被捕获的色调剂上方流过。
另外,在捕获区180中设置台阶部分173a,从而使流经流动通道173的色调剂撞于台阶部分173a上。流经管道170的色调剂在撞于台阶部分173a上之后落下。从而,使能捕获的色调剂量增加。
如上所述,色调剂被捕获在管道170的捕获区180中。因此,壳体102中的过滤器112可以使用具有相对较粗大网孔的过滤器,以便管道170中的流量不减小。因为色调剂被捕获在管道170的捕获区180中,因此到达抽吸风扇161处的过滤器的色调剂量减少。结果,延长了过滤器的更换周期并且降低了运行成本。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台阶部分173a形成为横截面突然改变。然而,台阶部分173a的形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形成横截面逐渐改变的倾斜表面(倾斜的平面或曲面)。
捕获区180不受限制,只要捕获区180在流动通道173的径向上的横截面大于其它区域的横截面即可。可以例如使流动通道173在二维上或在三维上弯曲,从而使捕获区180在径向上的横截面大于其它区域的横截面。可选地,除了使流动通道173在二维上或在三维上弯曲以外,还形成台阶部分从而使捕获区180在径向上的横截面大于其它区域的横截面。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由此获得捕获区180中的空气速度降低以及流经流动通道173的色调剂的速度降低的效果之外,还可以获得以下的效果。即,如下的色调剂撞于管道170的内壁表面上:没有随着沿流动通道173的二维或三维弯曲部分流动的空气的调色剂,从而使色调剂的速度降低。结果,增加能捕获的色调剂量。
在图11中,将抽吸孔171的中心171a与出口172的中心172a连接起来的直线L相对于抽吸孔171向上倾斜。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水平直线H与直线L之间的夹角,也就是直线L的倾斜角θ约为20度。
由于管道170如上所述地向上倾斜,所以使得管道170中的色调剂向上流动。因此,色调剂易于附着到管道170的底面上,并且使能捕获的色调剂量增加。
另外,如上所述,以螺钉将管道170固定在导轨165a和165b上,并且管道170可以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PR1的其它部件独立地拆除。因此,可以将管道170从图像形成装置PR1上拆除以进行清洁。从而,便于管道170的维护。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使用循环法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该方法中,通过单个图像形成单元依次形成各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并且各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在一次转印处理中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从而使色调剂图像叠加到转印带上。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使用循环法的图像形成装置,而是可以应用于多种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串联式图像形成装置,串联式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用于各颜色的感光体和光学单元,并且色调剂图像与记录纸张移动同步地从各颜色的感光体上转印到转印带上。
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许多修改和变型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说明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人员能够理解各种实施例的发明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转印部件,其保持显影剂;
壳体,其设有用于移除显影剂的移除部件,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转印部件对置的入口,被所述移除部件移除的显影剂经由所述入口进入所述壳体中;
引导管,其连接至所述壳体并且具有:
抽吸孔,经由所述抽吸孔抽吸已经进入所述壳体中的显影剂;以及
出口,经由所述出口排出所抽吸的显影剂;以及
抽吸部件,其经由所述引导管向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施加抽吸力,
其中,在从所述引导管的抽吸孔至所述出口的流动通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捕获区,所述捕获区用于捕获被所述抽吸部件抽吸而流经所述流动通道的显影剂,所述捕获区在所述流动通道的径向上的横截面大于其它区域的横截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捕获区中形成有台阶部分,并且流经所述流动通道的显影剂撞于所述台阶部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捕获区中,所述流动通道在二维上或在三维上弯曲。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将所述抽吸孔的中心与所述出口的中心彼此相连的直线相对于所述抽吸孔向上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将所述抽吸孔的中心与所述出口的中心彼此相连的直线相对于所述抽吸孔向上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管是能拆卸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管是能拆卸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管是能拆卸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引导管是能拆卸的。
CN201110195074.1A 2010-11-09 2011-07-08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70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50758A JP5691415B2 (ja) 2010-11-09 2010-11-09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50758 2010-11-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7060A CN102467060A (zh) 2012-05-23
CN102467060B true CN102467060B (zh) 2016-03-16

Family

ID=46019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9507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67060B (zh) 2010-11-09 2011-07-08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30562B2 (zh)
JP (1) JP5691415B2 (zh)
CN (1) CN1024670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91414B2 (ja) * 2010-11-08 2015-04-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63513B2 (ja) * 2012-03-14 2015-02-0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07528B2 (ja) * 2014-07-16 2015-04-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9135A (zh) * 2004-12-23 2007-11-07 汉斯·玛西亚 在使用液体颜料的情况下用于电子显影成像印刷或复印的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4662A (ja) * 1990-05-18 1992-01-2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排気および防音装置
JP2527797Y2 (ja) * 1990-05-23 1997-03-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
JPH07219359A (ja) * 1994-02-02 1995-08-18 Fuji Xerox Co Ltd 転写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H0934322A (ja) * 1995-07-19 1997-02-0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61117A (ja) * 1997-12-01 1999-06-18 Toshiba Corp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397704B2 (ja) * 1998-11-05 2003-04-21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563023B2 (ja) * 2000-09-27 2004-09-08 株式会社東芝 湿式電子写真装置
JP2002169450A (ja) * 2000-12-01 2002-06-1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086175B2 (ja) 2001-01-11 2008-05-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68522A (ja) * 2001-03-12 2002-09-2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069350B2 (ja) * 2001-03-16 2008-04-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JP2003330268A (ja) * 2002-05-14 2003-11-19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55689A (ja) * 2003-08-05 2005-03-03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896563B2 (ja) * 2006-03-31 2012-03-14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39684A (ja) * 2008-12-11 2010-06-24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298962B2 (ja) * 2009-03-05 2013-09-2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塵除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45762B2 (ja) * 2009-12-14 2014-03-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9135A (zh) * 2004-12-23 2007-11-07 汉斯·玛西亚 在使用液体颜料的情况下用于电子显影成像印刷或复印的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30562B2 (en) 2014-01-14
CN102467060A (zh) 2012-05-23
US20120114369A1 (en) 2012-05-10
JP5691415B2 (ja) 2015-04-01
JP2012103408A (ja) 201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7060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7894742B2 (en) Waste developer collecting method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467062B (zh) 显影剂收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654747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00750A (zh) 显影剂回收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671954B2 (ja) 現像剤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467002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US8503903B2 (en) Developer collec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549549B2 (ja) 現像剤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467065B (zh) 显影剂收集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JPH07302029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91440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6845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3543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428103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5742278B2 (ja) 帯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95279A (ja) トナー搬送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S6349228B2 (zh)
JP559814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742277B2 (ja) 帯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81825A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01539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S60252320A (ja) 像形成装置
JP201314866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0833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