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7719B - 送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送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7719B
CN101827719B CN2008801116277A CN200880111627A CN101827719B CN 101827719 B CN101827719 B CN 101827719B CN 2008801116277 A CN2008801116277 A CN 2008801116277A CN 200880111627 A CN200880111627 A CN 200880111627A CN 101827719 B CN101827719 B CN 1018277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direction
adjusting plate
tubular body
direction adjust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16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27719A (zh
Inventor
泽田耕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827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77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277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77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B60H1/3428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using a set of pivoting shutters and a pivoting fram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F24F13/06Outlets for directing or distributing air into rooms or spaces, e.g. ceiling air diffus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92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Duct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包括:枢转轴支撑部(41);支腿部(43),其顶端具有第一凸部(44)和第二凸部(45);以及连接部(42),其将枢转轴支撑部(41)和支腿部(43)连接在一起。枢转轴支撑部(41)、支腿部(43)以及连接部(42)是一体地形成的。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能够独自产生多个操作载荷和多个操作感。因此,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少制造成本且维持符合要求的操作载荷和操作感的送风装置。

Description

送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等的空调中的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地,为了调节汽车等的室内环境,提出了一种送风装置,其用于在向汽车等的内部供给冷气或热气与停止供给冷气或热气之间进行切换,并用于在供给冷气或热气等时调节气流的方向。 
一种传统的送风装置包括多个风向调节板、环状构件以及管状体。多个风向调节板通过连接构件相互连接,并以联锁的方式枢转运动。进一步,多个风向调节板由环状构件支撑,以可绕与环状构件的轴线(中心轴线)垂直的枢转轴线枢转运动。更进一步,如上所述地支撑多个风向调节板的环状构件被支撑在管状体中以可绕管状体的轴线相对于管状体同轴地旋转。即,送风装置被设计为,调节风向调节板绕送风装置的轴线以及风向调节板的与送风装置的轴线垂直的枢转轴线的旋转角度。因此,送风装置能够控制气流的吹出方向(例如,参照日本特开专利申请第2004-2378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上述传统的送风装置中,多个风向调节板具有圆柱形枢转轴部。同时,环状构件具有支承用孔。由诸如橡胶之类弹性材料形成的滑动构件配合到支承用孔中。滑动构件具有轴承孔。多个风向调节板的枢转轴部被压配合到“在设置于环状构件的支承用孔内的滑动构件中形成的轴承孔”中。滑动构件沿与枢转轴部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对枢转轴部产生摩擦阻力。因此,当风向调节板绕与送风装置的轴线垂直的枢转轴线枢转运动时,可产生操作载荷(在下文中可称作“枢转操作载荷”)。 
而且,上述环状构件具有:从内表面朝环状构件的轴线(中心轴线)延伸的多个臂部;以及由多个臂部保持在所述轴线上的预定部位的中心支承 部。同时,上述管状体具有:设置为覆盖管状体的后端开口部(空气流入部)的网部;以及由网部保持成位于管状体轴线上的预定位置的中央轴构件。当环状构件被支撑在管状体中时,该中央轴构件由中心支承部可旋转地支撑。 
该中央轴构件抑制环状构件的旋转轴线相对于管状体的旋转轴线倾斜、及环状构件与管状体之间的偏心。由此,这种结构抑制因环状构件撞击管状体而产生的噪音(在下文中,将这种噪音称作“撞击噪音”),并防止环状构件因环状构件与管状体之间的过度接触而难以或不能旋转(在下文中,将环状构件难以旋转或不能旋转的状态统称作“旋转异常状态”)。 
而且,上述环状构件设有操作载荷施加构件,该操作载荷施加构件具有预定形状的支腿部。同时,上述管状体具有由沿管状体的内表面设置的多个突起构成的环形突起部。当环状构件被支撑在管状体中时,操作载荷施加构件的支腿部的顶端抵压环形突起部。通过这种构造,当环状构件绕管状体的轴线旋转时,支腿部的顶端在与环形突起部接触的同时接连地运动经过突起部。由此,可获得当风向调节板绕送风装置的轴线旋转时产生的操作载荷(在下文中可称作“旋转操作载荷”)以及此时形成的操作感(在下文中可称作“旋转操作感”)。 
如上所述,在上述传统的送风装置中,分别设置有用于产生枢转操作载荷的构件、用于抑制产生撞击噪音以及发生旋转异常状态的构件以及用于产生旋转操作载荷和旋转操作感的构件。由于这些构件是相互独立地制造的,因此制造送风装置所需的工序很多。而且,由于传统的送风装置是通过按顺序组装制造出的构件而制得的,因此组装工作复杂且耗时。而且,在上述环状构件的情况下,多个臂部和中心支承部被设置为覆盖环状构件的开口部。因此,多个臂部和中心支承部妨碍“将风向调节板和其它必要的构件组装到环状构件的操作”。因此,上述送风装置具有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具体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送风装置,其能够产生枢转操作载荷、旋转操作载荷以及旋转操作感;能够抑制撞击噪音的产生和旋转异常状态的发生;能够通过使制造更容易、减少制造工时和组装工时而以较低的成本制造。 
更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送风装置包括: 
管状体,其被构造为形成出风通路,该管状体具有允许空气流入管状体 中的后端开口部和允许空气从管状体吹出的前端开口部; 
环状构件,其被支撑在管状体中,以相对于管状体绕管状体的轴线同轴地旋转;以及 
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其被一对枢转轴部支撑在环状构件中,由此不能相对于环状构件绕环状构件的轴线旋转,而能相对于环状构件绕与环状构件的轴线垂直的共同的枢转轴线或各自的枢转轴线枢转运动,这一对枢转轴部与共同的枢转轴线或各自的枢转轴线对准地向外突出,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被构造为调节从管状体中吹出的空气的方向。 
本发明的送风装置还包括操作载荷施加构件,该操作载荷施加构件调节:当环状构件相对于管状体旋转时产生的旋转操作载荷;以及当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相对于环状构件枢转运动时产生的枢转操作载荷。 
在本发明的送风装置中,管状体包括环形突起部,该环形突起部具有沿管状体的内表面以环状布置的多个突起。多个突起可沿管状体的轴向朝一个方向或朝管状体的径向向内的方向突出。 
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被构造为在从第一位置(见图5)到第二位置(见图6)的可动范围内以联锁方式枢转运动,在第一位置,管状体的前端开口部由包括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的一个板或多个板封闭;在第二位置,管状体的前端开口部没有被封闭。 
操作载荷施加构件包括:枢转轴支撑部、支腿部以及连接枢转轴支撑部和支腿部的连接部。枢转轴支撑部、支腿部以及连接部由相同的材料以不可分离的方式一体形成(见图4)。 
枢转轴支撑部具有轴承孔。枢转轴支撑部与环状构件的内壁接合,并且枢转轴部中的与共同的枢转轴线或各自的枢转轴线对准的一个枢转轴被压配合到轴承孔中(见图7)。 
支腿部的顶端具有:第一凸部,沿环状构件的轴向朝一个方向突出并与环形突起部接合;以及第二凸部,朝径向向外的方向突出并朝径向向外的方向挤压管状体的内壁(见图4和图7)。 
连接部弯曲以朝径向向内的方向突出。仅当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处于预定范围内时,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的预定部位与连接部的径向内侧面接触并朝径向向外的方向挤压径向内侧面。预定范围接近在可动范围内的第一位置 但不包括第一位置。当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位于第一位置时,预定部位与连接部相锁定,使得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被保持在第一位置(见图1)。 
本发明的送风装置中使用的操作载荷施加构件能够独自产生所有上述的“枢转操作载荷”、“旋转操作载荷”以及“旋转操作感”。而且,由于下列原因,该操作载荷施加构件能够抑制“撞击噪音”的产生和“旋转异常状态”的发生。 
在本发明的送风装置中,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被支撑在环状构件中,由此“不能绕环状构件的轴线相对于环状构件旋转,而能相对于环状构件绕与环状构件的轴线垂直的共同的枢转轴线或各自的枢转轴线枢转运动”。而且,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中的每个风向调节板被“与共同的枢转轴线或各自的枢转轴线对准地向外突出的一对枢转轴部”支撑于环状构件中。换言之,在本发明中,每个风向调节板可具有相应的“一对枢转轴部”。而且,在本发明中,多个风向调节板(即,所有的风向调节板或所有的风向调节板中的一部分)可共用单独的“一对枢转轴部”。而且,包括如上所述的风向调节板的环状构件被支撑从而“可绕管状体的轴线相对于管状体同轴地旋转”。 
因此,本发明的送风装置被构造为:调节风向调节板绕送风装置的轴线的旋转角度、及风向调节板绕与送风装置的轴线垂直的预定枢转轴线的旋转角度。在本发明的送风装置中,可将“由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和预定的连接构件以不可分离的方式一体形成的气流调节构件”用作调节从管状体中吹出的空气的方向的构件。可替换地,可利用“气流调节构件,其包括:至少一个独立的风向调节板;以及连接构件,其将这些风向调节板相互连接以使得这些风向调节板以联锁方式旋转”。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送风装置中使用的操作载荷施加构件包括一体形成的枢转轴支撑部、支腿部以及连接部。例如,可通过模制合成树脂来形成本发明的操作载荷施加构件。 
“枢转轴支撑部”具有“轴承孔”。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通过枢转轴部(在下文中可简单称作“风向调节板的枢转轴”)被支撑在环状构件中,枢转轴部的其中之一被压配合至轴承孔中(见图7)。因此,当风向调节板的枢转轴旋转时,摩擦阻力沿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从轴承孔作用于枢转轴。由于该摩擦阻力阻止风向调节板的枢转轴的任意旋转,因此可维持风向调节 板绕枢转轴线旋转预定角度的状态。即,枢转轴支撑部产生上述“旋转操作载荷”。 
而且,上述“支腿部”的顶端具有沿环状构件的轴向向一个方向突出的第一凸部(见图4)。操作载荷施加构件固定地接合(保持和固定)到环状构件的内壁。因此,当环状构件被支撑在管状体中时,第一凸部与管状体的环形突起部接合(见图7)。此时,至少支腿部根据第一凸部从环形突起部受到的力而弹性变形。支腿部以沿平行于管状体的轴线并远离环形突起部的方向(即图4和图7所示的方向D1)弯曲的方式弹性变形。由于因支腿部的这种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反力,第一凸部抵压环形突起部(在下文中,由支腿部的弹性变形而沿管状体的轴向产生的力称作“轴向弹性力”)。因此,当环状构件绕管状体的轴线旋转时,第一凸部在与环形突起部接触的同时接连地运动经过环形突起部的突起。 
当第一凸部运动经过环形突起部的一个突起时,这一突起沿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对第一凸部施加阻力。而且,第一凸部每次运动经过一个突起时,由于支腿部的轴向弹性力,第一凸部朝位于这一突起与邻近这一突起的另一突起之间的凹部被挤压。因此,支腿部与第一凸部共同产生上述的“旋转操作载荷”和上述的“旋转操作感”。 
另外,在本发明中,可考虑送风装置需要产生的旋转操作载荷和旋转操作感、操作载荷施加构件的强度等,来确定操作载荷施加构件的支腿部的数目。例如,操作载荷施加构件可具有两个支腿部。 
而且,上述“支腿部”的顶端具有“朝径向向外的方向突出的第二凸部”(见图4)。当环状构件被管状体支撑时,第二凸部朝径向向外的方向挤压管状体的内壁(见图7)。此时,至少支腿部根据第二凸部从管状体的内壁受到的力而弹性变形。因此,例如,支腿部以朝径向向内的方向(图4和图7中示出的方向D3)弯曲的方式弹性变形。由于由支腿部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反力,第二凸部抵压管状体的内壁(在下文中,将由支腿部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朝径向向外的方向的力称作“径向弹性力”)。因此,当环状构件绕管状体的轴线旋转时,第二凸部可在保持与管状体的内表面接触状态的同时在管状体的内壁上运动。 
由于操作载荷施加构件由环状构件保持,因此当第二凸部由于支腿部的 径向弹性力而抵压管状体的内壁时,环状构件从管状体的内表面沿与径向弹性力方向相反的方向(图4和图7中所示的方向D3)受到反力。由于该反力,而产生下列状态:环状构件的外表面的一部分与管状体的内表面的面向与管状体的内表面的一部分(该部分与第二凸起接触)接触的另一部分接触。 
借助上述构造,即使当环状构件与管状体之间的间隙因温度变化等而发生改变时,由于支腿部根据间隙的变化而弹性变形,因此可保持环状构件与管状体在至少两处相互接触的状态。因此,防止了环状构件的旋转轴线相对于管状体的旋转轴线倾斜,由此可防止送风装置进入“旋转异常状态”。而且,即使在振动等从外部作用于送风装置的状态下,也能够防止环状构件的旋转轴线和管状体的旋转轴线相对于彼此运动,由此可抑制“撞击噪音”的产生。另外,如同上面描述的情况,操作载荷施加构件优选具有两个支腿部。 
而且,上述操作载荷施加构件可在管状体的前端开口部被风向调节板封闭时产生操作感(将在下面描述的全闭时的操作感),理由如下: 
在本发明的送风装置中,当风向调节板位于第一位置时,管状体的前端开口部由“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中的一个或多个风向调节板”封闭。在下文中,管状体的前端开口部被封闭的状态可称作“全闭状态”。另一方面,当气流调节板位于第二位置(或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时,管状体的前端开口部没有被封闭,并且气流从开口部中沿预定的方向被吹出。在下文中,气流从送风装置的开口部中被吹出的状态可称作“敞开状态”。 
当风向调节板在从全闭状态(第一位置)到敞开状态(第二位置)的范围内旋转时,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的“预定部位”随着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的旋转而运动。同时,上述操作施加构件的“连接部”具有“朝径向向内的方向突出的弯曲形状”(见图4)。当风向调节板处于全闭状态(第一位置)时,该预定部位被锁定到操作载荷施加构件的连接部。借助上述构造,可产生当风向调节板进入全闭状态(第一位置)时的操作感(在下文中可称作“全闭时的操作感”)。 
将参照图1更详细地描述上述的“全闭时的操作感”。图1为示出预定部位被锁定到操作载荷施加构件的连接部的状态的一组示意图。图1上侧的示意图为从与预定部位的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观察到的操作载荷施加构件和预定部位的示意图;图1下侧的示意图为从与预定部位的运动方向平行的 方向观察到的操作载荷施加构件和预定部位的示意图。 
首先,假设通过例如操作者的手指将风向调节板的部件从第二位置(敞开状态)运动到第一位置(全闭状态)。当风向调节板的位置到达第一位置附近时,如图1(a)所示,预定部位39(以下也称为“锁定部39”)与连接部42的一个侧面接触。随后,当预定部位39将要越过(cross over)连接部42时,预定部位39从连接部42受到预定的反力(见图1(a))。反力的上限值是基于预定部位39和连接部42的形状等确定的。当使风向调节板枢转运动的操作所产生的施加到预定部位39的力超过反力的上限值时,风向调节板重新开始运动。当风向调节板重新开始运动时,预定部位39也重新开始运动。 
当风向调节板的位置朝第一位置(全闭状态)进一步运动时,如图1(b)所示,预定部位39在朝径向向外的方向(与图1的方向D3相反的方向)挤压连接部42的径向内侧表面的同时进行运动。此时,连接部42朝径向向外的方向弹性变形。当风向调节板的位置到达第一位置(全闭状态)时,如图1(c)所示,预定部位39越过连接部42到达连接部42的与其上述侧面相对的另一侧面的位置。通常,当预定部位39一旦如上所述地重新开始运动时,预定部位39即瞬间越过连接部42(见图1(b)),而不会停止,直到预定部位39被锁定到连接部(见图1(c))为止。因此,不会持续地保持图1(b)所示的状态。 
在预定部位39越过连接部42之后,连接部42恢复到上述弹性变形之前的形状。此时,由于连接部42的至少一部分比预定部位39的一部分处于径向靠内的位置,因此预定部位39被保持在连接部42的另一侧面的位置(见图1(c))。因此,风向调节板被保持全闭状态(第一位置)。 
如上所述,预定部位被锁定到连接部。在预定部位处于连接部的径向内侧面时(见图1(b)),风向调节板的位置范围对应于上述的“预定范围接近可动范围内的第一位置但不包括第一位置”。 
当预定部位39将要越过连接部42时,连接部42沿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对预定部位39施加阻力。一旦预定部位39越过连接部42时,预定部位39即被连接部42保持在预定位置。因此,当风向调节板进入全闭状态(第一位置)时连接部42产生操作感(在下文中可称作“全闭时的操作感”)。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送风装置中使用的操作载荷施加构件能够独自在风 向调节板绕与送风装置的轴线垂直的枢转轴线枢转运动时产生操作载荷(枢转操作载荷)、在风向调节板绕送风装置的轴线旋转时产生操作载荷(旋转操作载荷)并在此时产生操作感(旋转操作感)。而且,操作载荷施加构件可在风向调节板枢转运动到第一位置时产生操作感(全闭时的操作感)。另外,该操作载荷施加构件能够抑制因环状构件与管状体之间撞击而产生的噪音(撞击噪音),并能够防止环状构件难以旋转或不能旋转(旋转异常状态)。 
因此,不必制造用于产生上述操作载荷和操作感的多个构件以及用于抑制撞击噪音的产生和旋转异常状态的发生的多个构件。因此,可减少制造送风装置所必须的工序数。另外,可省去组装这些构件的操作。而且,本发明的送风装置被组装成,由环状构件来保持通过一体形成的方式维持自身形状的操作载荷施加构件。因此,可容易地组装操作载荷施加构件和环状构件。另外,本发明的送风装置中使用的环状构件不需要有上述传统的送风装置中设置的臂部和中心支承部等。因此,可更容易地组装操作载荷施加构件和环状构件。由此,可减少制造送风装置所需的工序数和组装送风装置所需的工时,从而可降低送风装置的制造成本。 
在本发明的送风装置中,优选的是: 
连接部的纵向沿环状构件的轴向延伸,并且当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在预定范围内运动时,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的预定部位相对于连接部沿与纵向大体垂直的方向运动;并且 
连接部具有:沿与纵向垂直的方向测量到的“预定宽度W”以及沿径向测量到的“预定厚度T”。 
在本发明中,当送风装置的开口部敞开(即,风向调节板位于除第一位置以外的位置)时,空气被吹出到送风装置的外部(在下文中,空气经由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被吹出的区域可称作“气流吹出区域”)。当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从敞开状态(第二位置)旋转到全闭状态(第一位置)时,气流吹出区域的面积逐渐减小。当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接近全闭状态时,气流吹出区域的面积变得非常小。此时,流经面积非常小的气流吹出区域的空气形成湍流,湍流使空气振动,因而在一些情况下产生噪音(在下文中称作“啸音”)。 
上述送风装置被构造为:当预定部位越过连接部时,预定部位与连接部的纵向大体垂直地运动。当连接部的沿与连接部的纵向垂直的方向测量到的 宽度W(即,上述“预定的宽度W”)设定为与风向调节板的产生啸音的位置对应的宽度W1(即上述的“预定范围”)或“等于或大于宽度W1的宽度W2”时,风向调节板的预定部位瞬间越过“宽度为W”的连接部,由此风向调节板瞬间运动到第一位置(全闭状态)。因此,能够啸音的连续发出抑制到可能达到的程度(即能够尽可能地避免预定的构件保持在图1(b)所示的位置)。 
另外,可在风向调节板的可动范围内仅选择产生啸音的一特定范围。因而,可将风向调节板构造成使得风向调节板瞬间越过该特定范围到达第一位置(全闭状态)。因此,可使风向调节板的不产生啸音的可调范围最大化。换言之,通过使上述的“预定宽度W”与“与风向调节板的产生啸音的位置对应的宽度W1”实际上一致,可使得处于不产生啸音的范围内的“可稳定地保持风向调节板的枢转运动的角度的范围”(即有效的风向可调范围)最大化。 
而且,当沿径向测量到的连接部的厚度“减小到连接部的强度不受损的范围内的可能达到的程度”时,预定部位可更容易地越过连接部,由此可进一步抑制啸音的连续发出。 
在上述送风装置中,优选地,支腿部的沿与其纵向垂直的方向剖开的截面为圆形或方形(在下文中可简称作“与纵向垂直的截面”)。 
如上所述,操作载荷施加构件的“支腿部”产生沿管状体的轴向取向的轴向弹性力和朝管状体的径向向外的方向的径向弹性力。当与支腿部的纵向垂直的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时,支腿部可在上述两个方向上产生适当的弹性力。因此,可得到以均衡良好的方式产生轴向弹性力和径向弹性力的操作载荷施加构件。 
在上述送风装置中,优选地,支腿部具有分别从连接部的支腿部侧的端部延伸的两个支腿,两个支腿的顶端分别具有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并且限定于两个支腿之间并面向环形突起部的角度等于或大于90度。更优选地,上述角度为90度到180度。 
在操作载荷施加构件具有两个支腿的情况下,轴向弹性力的大小还受由限定于两个支腿之间并面向环形突起部的角度的大小影响。通过将该角度设为90度或更大角度,操作载荷施加构件可产生更适宜的轴向弹性力。 
在上述送风装置中,优选地,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的预定部位为球面状。 
如上所述,预定部位在越过连接部之后被锁定到操作载荷施加构件的连接部。通过将预定部位构造为球面状,当风向调节板朝第一位置枢转运动时,预定部位可更容易地越过连接部。因此,可进一步抑制上述啸音的连续发出。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送风装置的风向调节板的预定部位分被锁定于送风装置的操作载荷施加构件的状态的一组示意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的送风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载荷施加构件的一组侧视图。 
图5为沿图2的线1-1以平面剖开图2所示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 
图6为沿图2的线1-1以平面剖开图2所示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 
图7为沿图2的线2-2以平面剖开图2所示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送风装置的实施例。 
如上所述,图2为示出本发明的送风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的送风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载荷施加构件的一组侧视图;图5和图6为沿图2的线1-1以平面剖开图2所示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而图7为沿图2的线2-2以平面剖开图2所示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 
如图2所示,送风装置10包括管状体20和支撑在管状体20内部的气流调节构件30。如图3所示,管状体20由下列部件组成:内部通风装置(innerregister)21,用于支撑气流调节构件30;圆筒形保持件22,内部通风装置21装配于该圆筒形保持件;以及环形框23,其装配到保持件22的前端部。内部通风装置21、保持件22以及环形框23是同轴设置的。如图2和图3中的箭头A所示,气流从管状体20的后端侧(保持件22的后端部)流入送风装置10中并从框23的前端侧吹出。下面描述这些构件的结构。 
内部通风装置21为前端部21a和后端部21b均敞开的圆筒体。内部通 风装置21具有薄壁部和厚壁部(即内周表面加厚部)。两个厚壁部设置为相互面对。 
这些厚壁部中的一个具有安装槽21c(安装凹部)。安装槽21c是沿内部通风装置21的轴向形成的。将在下面描述的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附连到安装槽21c。同时,内部通风装置21的另一厚壁部具有面对安装槽21c形成于该厚壁部中的轴承孔21d。 
保持件22为前端部22a和后端部22b均敞开的圆筒体。即,保持件22具有用作出风口的前端部22a和用作进风口的后端部22b。保持件22的相对于保持件22的轴向位于保持件22的大体中央部的前方的部分(前端部22a)的内径略大于保持件22的相对于保持件22的轴向位于保持件22的大体中央部的后方的部分(后端部22b)的内径。环形阶梯部形成于保持件22的前端部与后端部之间的连接区域中、保持件22的内周部上。阶梯部具有多个连续且重复排列的突起。多个突起沿保持件22的轴向突出。在下文中,将保持件22的设有多个突起的阶梯部称作“环形突起部22c”。 
保持件22的前端部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多个锁定爪(latch pawl)22d。而且,保持件22具有覆盖其后端部的敞开部的蜂窝状网部22e(参见图5至图7)。网部22e防止异物进入送风装置10中。 
框23为环形构件。框23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多个锁定孔23a。如将在下面详细描述的,保持件22的锁定爪22d配合到相应的锁定孔23a中。通过这种接合,框23被锁定(固定)到保持件22。 
本发明的送风装置10包括四个风向调节板;即,封闭用风向调节板31、第一后方风向调节板32、第二后方风向调节板33、第三后方风向调节板34。这四个风向调节板通过第一连接构件35和第二连接构件36相互平行地连接(见图7)。这些构件由相同材料(在本实施例中为合成树脂)以一体(不可分离)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将该一体形成的构件称作“气流调节构件30”。 
封闭用风向调节板31大体具有圆盘状的形状。具体地,从前侧观察到的封闭用风向调节板31的形状与内部通风装置21的前端开口部(前端部21a)的形状大体相同。因此,当气流调节构件30位于第一位置时(见图5),封闭用风向调节板31单独地封闭内部通风装置21的前端开口部。而且,第 一后方风向调节板32、第二后方风向调节板33以及第三后方风向调节板34均大体为半圆盘状的形状。 
第一后方风向调节板32具有一对类似于圆轴的枢转轴37,该对枢转轴37设置于第一后方风向调节板的长径侧上的两个相对端部(其大体直线部的两个相对端部)并沿径向向外突出。这对枢转轴37中的一个枢转轴被压配合到“形成于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的枢转轴支撑部41中的轴承孔41a”中,而该对枢转轴37中的另一枢转轴则插入到轴承孔21d中。如将在下面描述的,枢转轴支撑部41插入并固定到安装槽21c。借助这种构造,气流调节构件30在从图5所示的第一位置(全闭状态)到图6所示的第二位置(敞开状态)的范围内绕枢转轴线(连接该对枢转轴37的直线)枢转运动。另外,围绕每个枢转轴37设置一环形件,以形成与枢转轴37垂直的圆形滑动面38。而且,第二后方风向调节板33具有设置在其长径侧的端部之一上的锁定部39(见图7)。锁定部39的顶端具有球面形状。锁定部39从第二后方风向调节板33的外缘径向地向外突出,在平面视图中,锁定部39的形状大体为半圆形。 
接着将描述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的形状等。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为这样的构件:其具有枢转轴支撑部41、连接部42以及两个支腿部43,并且枢转轴支撑部41与支腿部43通过连接部42连接在一起。这些构件由相同的材料(在本实施例中为合成树脂)以一体(不可分离)的方式形成。如上所述,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安装到设置在内部通风装置21的内表面上的安装槽21c。而且,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的两个支腿部43构造为,沿与支腿部的纵向垂直的平面剖开的每个支腿部43的截面大体为正方形。在形成于两个支腿部43之间的两个角度中,面向环形突起部22c的角度约为160度。 
如上所述,枢转轴支撑部41具有轴承孔41a,并且气流调节构件30的枢转轴37被压配合到轴承孔41a中。两个支腿部43的顶端均具有第一凸部44和第二凸部45。当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附连到内部通风装置21时,第一凸部44沿内部通风装置21的轴向向该内部通风装置突出。同时,在这种状态下,第二凸部45朝内部通风装置21的径向向外的方向突出。而且,在这种状态下,连接部42的弯曲使得连接部42朝内部通风装置21的径向向内的方向突出。 
上述构件如下所述地组装在一起,从而得到送风装置10。下面将描述送风装置10的组装方法。 
首先,将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配合到内部通风装置21的安装槽21c中,使得连接部42的纵向平行于内部通风装置21的轴线。此时,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由内部通风装置21保持,使得支腿部43向后突伸超出内部通风装置21的后端部21b。随后,将气流调节构件30的那对枢转轴37中的一个枢转轴插入到内部通风装置21的轴承孔21d中,而将该对枢转轴37中的另一枢转轴压配合到设于附连到内部通风装置21的安装槽21c的操作载荷施加构件的枢转轴支撑部41中的轴承孔41a中。通过这种方式,将气流调节构件30可枢转地安装于内部通风装置21中。此时,由于轴承孔41a与插入到轴承孔41a中的枢转轴37之间的摩擦,在气流调节构件30围绕与送风装置10轴线垂直的枢转轴线枢转运动时,产生操作载荷(枢转操作载荷)。 
以上述方式将气流调节构件30安装到内部通风装置21中。随后,将安装有气流调节构件30的内部通风装置21穿过保持件22的开口部22a插入到保持件22中。此时,如图7所示,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的第一凸部44与保持件22的环形突起部22c接触。而且,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的第二凸部45弹性抵压保持件22的内壁。随后,将框23附连到保持件22的开口部22a。此时,保持件22的锁定爪22d锁定到框23的各个锁定孔23a中。因此,设置在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的支腿部43的顶端上的第一凸部44弹性地抵压保持件22的环形突起部22c。 
通过将构件如上所述地组装在一起而得到送风装置10。 
在由此构造的送风装置10中,支腿部43弹性变形,使得支腿部43沿与保持件22的轴线平行并远离环形突起部22c的方向(即,沿图4和图7所示的方向D1)弯曲。由于因支腿部43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反力,第一凸部44抵压环形突起部22c。因此,当内部通风装置21绕保持件22的轴线旋转时,第一凸部44在与环形突起部22c接触的同时接连地运动经过环形突起部22c的突起。因此,当气流调节构件30绕送风装置10的轴线旋转时产生操作载荷(旋转操作载荷),并在此时产生操作感(旋转操作感)。 
而且此时,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的第二凸部45朝径向向外的方向(与图4和图7中的方向D3相反的方向)抵压保持件22的内壁。此时,支腿部 43根据第二凸部受到的来自于管状体的内壁的力而弹性变形。随后,这些支腿部弹性变形成为朝径向向内的方向(图2所示的方向D3)弯曲。由于因支腿部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反力,第二凸部45抵压保持件22的内壁。因此,当内部通风装置21绕保持件22的轴线旋转时,第二凸部45在保持第二凸部45与管状体的内表面(保持部22的前端侧部的内表面)接触状态的同时在管状体的内壁上运动。结果是,内部通风装置21和保持件22在彼此之间没有不适当的间隙的情况下接触。因此,可抑制由内部通风装置21撞击保持件22而产生的噪音(撞击噪音),并防止内部通风装置21难以旋转或不能旋转(旋转异常状态)。 
当包括多个风向调节板的气流调节构件30从图6所示的敞开状态旋转到图5所示的全闭状态时,风向调节板的锁定部39(在本实施例中为第二后方风向调节板33的一部分)也随着风向调节板的旋转而运动。在本实施例中,锁定部39绕枢转轴37作环形运动。然而,当气流调节构件30处于接近全闭状态(第一位置)的状态时,锁定部39沿与连接部42的纵向大体垂直的方向运动。当气流调节构件30处于全闭状态(第一位置)时,如图1(c)和图7所示,锁定部39被锁定到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的连接部42。因此,由于已参照图1描述的原因,当气流调节构件30朝第一位置枢转运动时产生操作感(全闭时的操作感)。 
将如上构造的送风装置10附连到设置在汽车等的内部的空调的出风口。当气流调节构件30进入全闭状态(见图5)时,可阻断流入汽车等的内部的气流。而且,当朝送风装置10的内部按压处于全闭状态的封闭用风向调节板31的上部(图2中椭圆形凹部的附近)时,气流调节构件30绕枢转轴37而作枢转运动。连续的枢转运动使气流调节构件30进入敞开状态(见图6)。而且,气流调节构件30可被固定在从全闭状态到敞开状态的范围内(实际上是在风向调节板31至34的不产生上述啸音的可枢转运动的范围内;在预定的风向调节状态下)的任何位置。另外,如上所述,气流调节构件30可与内部通风装置21一起绕内部通风装置21的轴线旋转。通过这种枢转运动和这种旋转可改变气流的吹出方向。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送风装置10包括: 
管状体(保持件22;在下文中简单地标记为“22”),构造为形成出风 通路,管状体22具有允许空气流入管状体22中的后端开口部22b和允许空气从管状体22吹出的前端开口部22a; 
环状构件(内部通风装置21;在下文中简单标记为“21”),其被支撑在管状体22中,由此可绕管状体22的轴线相对于管状体22同轴地旋转; 
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气流调节构件30;在下文中简单标记为“30”),其被一对枢转轴部(枢转轴37;在下文中简单标记为“37”)支撑在环状构件21中,由此不能绕环状构件21的轴线相对于环状构件21旋转,而可绕与环状构件21的轴线垂直的共同的枢转轴线或各自的枢转轴线相对于环状构件21枢转运动,这对枢转轴部37与共同的枢转轴线或各自的枢转轴线对准地向外突出,上述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30被构造为调节从管状体22中吹出的空气的方向。 
送风装置10包括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该操作载荷施加构件调节当环状构件21相对于管状体22旋转时产生的旋转操作载荷、及当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30相对于环状构件21枢转运动时产生的枢转操作载荷。 
在本发明的送风装置10中,管状体22包括具有沿管状体22的内表面以环状布置的多个突起的环形突起部22c。 
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30被构造为在从第一位置(见图5)到第二位置(见图6)的可动的范围内以联锁方式枢转运动,在第一位置,管状体22的前端开口部22a由包括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的一个板或多个板(在本实施例中仅为封闭用风向调节板31)封闭;在第二位置,管状体22的前端开口部22a没有被封闭。 
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包括:枢转轴支撑部41、支腿部43、及连接枢转轴支撑部41与支腿部43的连接部42。枢转轴支撑部41、支腿部43以及连接部42由相同的材料以不可分离的方式一体地形成(见图4)。 
枢转轴支撑部41具有轴承孔41a。枢转轴支撑部41与环状构件21的内壁接合。枢转轴部37中与共同的枢转轴线或各自的枢转轴线对准的一个枢转轴被压配合到轴承孔41a中(见图7)。 
支腿部43的顶端具有:第一凸部44,沿环状构件21的轴向朝一个方向突出并与环形突起部22c接合;以及第二凸部45,朝径向向外的方向突出并朝径向向外的方向(与图7所示的方向D3相反的方向)挤压管状体22的内 壁(见图4和图7)。 
连接部42弯曲从而朝径向向内的方向(图7所示的方向D3)突出。仅当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30处于预定范围内(即当锁定部39位于图1(b)所示的位置)时,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30的预定部位39(锁定部39;在下文中简单地标记为“39”)与连接部42的径向内侧面接触(见图1(b))并朝径向向外的方向(与图7所示的方向D3相反的方向)挤压径向内侧面。该预定范围接近在可动范围内的第一位置(见图5)但不包括第一位置。当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30位于第一位置时,预定部位39与连接部42相锁定,以使得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30被保持在第一位置(见图1和图7)。 
在送风装置10中,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能够独自产生枢转操作载荷、旋转操作载荷以及旋转操作感。而且,该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可在全闭状态时产生操作感。因此,不必单独地制造分别产生载荷和操作感的多个构件。因此,可减少制造送风装置所需的工序数,并可降低送风装置的制造成本。 
而且,送风装置10可被构造如下:连接部42的纵向沿环状构件21的轴向延伸;当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30在预定范围内运动时,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30的预定部位39相对于连接部42沿与连接部42的纵向大体垂直的方向运动;并且连接部42具有:沿与上述纵向垂直的方向测量到的“预定宽度W”以及沿径向测量到的“预定厚度T”。如上所述,预定宽度W实质不同于“与风向调节板的产生啸音的位置对应的宽度W1”。 
在送风装置10中,通常,当预定部位39开始越过连接部42时,预定部位39快速地运动而不会停止,直到预定部位39越过连接部42并被锁定到连接部42为止。通过将连接部42的宽度设定为“与风向调节板的产生啸音的位置对应的宽度”,可将啸音的连续发出抑制到可能达到的程度。更具体地,在气流调节板朝第一位置(全闭状态)枢转运动的情况下,当气流调节板到达第一位置附近时预定部位39与连接部42的一个侧面接触。此时,预定部位39从连接部42受到与预定部位39将要运动的方向(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反力。当沿运动方向对预定部位39施加比该反力更大的力时,预定部位39运动到连接部42的径向内表面上。在这种状态下,预定部位39没有从连接部42受到沿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的任何力(除了动摩擦力),因此,预定部位39快速地(瞬间)越过连接部42的表面。随后,风 向调节板到达第一位置。 
而且,送风装置10可被构造如下:支腿部43的沿与其纵向垂直的方向剖开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当支腿部4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时,支腿部43可在上述的两个方向(即内部通风装置21的轴向和径向)上产生适当的弹性力。因此,可得到能够以均衡良好的方式产生轴向弹性力和径向弹性力的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 
而且,送风装置10可被构造如下:支腿部43具有分别从连接部42的支腿部侧(42)的端部延伸的两个支腿。这两个支腿的顶端分别具有第一凸部44和第二凸部45。限定于这两个支腿之间并面向环形突起部22c的角度等于或大于90度。 
通过将上述的角度设定为90度或更大,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能够产生更适当的轴向弹性力。 
而且,送风装置10可被构造如下: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30的预定部位39为球面状。 
通过将预定部位39构造为球面状,当风向调节板朝第一位置(全闭状态)枢转运动时,预定部位39可更容易地越过连接部42。因此,可进一步抑制上述啸音的连续发出。 
而且,在送风装置10中,具有上述多个功能的操作载荷施加构件40设置在环状构件(内部通风装置21)的壁面附近。因此,可增大流经送风装置10内部的气流的有效流路截面积。由此,可确保充分的气流量。 
尽管详细地并参照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了“通过使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和预定的连接构件以不可分离的方式一体成型而形成的气流调节构件30”。然而,利用如下“气流调节构件”代替气流调节板30,该气流调节构件包括:至少一个独立的风向调节板;以及连接构件,其连接这些风向调节板以使这些风向调节板以联锁方式旋转。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预定部位39设置在第二后方风向调节板33的端部。然而,只要在风向调节板枢转运动时预定部位 39能够运动,则预定部位39可设置在任何位置。例如,预定部位39可设置在除第二后方风向调节板33以外的风向调节板上,或者设置在将风向调节板连接在一起的构件上。 
本申请基于2008年10月30日提交的第2008-279754号的日本专利申请,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在此并入供参考。 

Claims (5)

1.一种送风装置,包括:
管状体,其被构造为形成出风通路,所述管状体具有允许空气流入所述管状体中的后端开口部和允许空气从所述管状体中吹出的前端开口部;
环状构件,其被支撑在所述管状体中,以相对于所述管状体绕所述管状体的轴线同轴地旋转;
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其被一对枢转轴部支撑在所述环状构件中,由此不能相对于所述环状构件绕所述环状构件的轴线旋转,而能相对于所述环状构件绕与所述环状构件的轴线垂直的共同的枢转轴线或各自的枢转轴线枢转运动,所述一对枢转轴部与共同的枢转轴线或各自的枢转轴线对准地向外突出,所述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被构造为调节从所述管状体中吹出的空气的方向;以及
操作载荷施加构件,其调节:当所述环状构件相对于所述管状体旋转时产生的旋转操作载荷;以及当所述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相对于所述环状构件枢转运动时产生的枢转操作载荷;
所述管状体包括环形突起部,所述环形突起部具有沿所述管状体的内表面以环状布置的多个突起;
所述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被构造为在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可动范围内以联锁方式枢转运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管状体的前端开口部由包括所述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的一个板或多个板封闭;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管状体的前端开口部没有被封闭;
所述操作载荷施加构件包括:枢转轴支撑部、支腿部以及连接所述枢转轴支撑部和所述支腿部的连接部,所述枢转轴支撑部、所述支腿部以及所述连接部由相同的材料以不可分离的方式一体形成;
所述枢转轴支撑部具有轴承孔,所述枢转轴支撑部与所述环状构件的内壁接合,并且所述枢转轴部中的与共同的枢转轴线或各自的枢转轴线对准的一个枢转轴被压配合到所述轴承孔中;
所述支腿部的顶端具有:第一凸部,沿所述环状构件的轴向朝一个方向突出并与所述环形突起部接合;以及第二凸部,朝径向向外的方向突出并朝所述径向向外的方向挤压所述管状体的内壁;并且
所述连接部弯曲以朝径向向内的方向突出,并且仅当所述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位于预定范围内时,所述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的预定部位与所述连接部的径向内侧面接触并朝径向向外的方向挤压所述径向内侧面,所述预定范围接近在所述可动范围内的所述第一位置但不包括所述第一位置,而当所述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预定部位与所述连接部相锁定,使得所述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被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还包括:
所述连接部的纵向沿所述环状构件的轴向延伸,并且当所述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在所述预定范围内运动时,所述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的所述预定部位相对于所述连接部沿与所述纵向大体垂直的方向运动;并且
所述连接部具有:沿与所述纵向垂直的方向测量到的预定宽度;以及沿径向测量到的预定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还包括:
所述支腿部的沿与其纵向垂直的方向剖开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还包括:
所述支腿部具有分别从所述连接部的支腿部侧的端部延伸的两个支腿,所述两个支腿的顶端分别具有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并且限定于所述两个支腿之间并面向所述环形突起部的角度等于或大于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还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风向调节板的所述预定部位为球面状。
CN2008801116277A 2008-10-30 2008-12-05 送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77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79754 2008-10-30
JP2008-279754 2008-10-30
PCT/JP2008/072601 WO2010050077A1 (ja) 2008-10-30 2008-12-05 空気吹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7719A CN101827719A (zh) 2010-09-08
CN101827719B true CN101827719B (zh) 2012-11-28

Family

ID=42128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162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827719B (zh) 2008-10-30 2008-12-05 送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02852B2 (zh)
EP (1) EP2353899B1 (zh)
JP (1) JP5118747B2 (zh)
CN (1) CN101827719B (zh)
WO (1) WO20100500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02852B2 (en) * 2008-10-30 2013-12-10 Howa Plastics Co., Ltd. Air blowing device
US8434809B2 (en) * 2010-08-27 2013-05-07 Delta Systems, Inc. Dash cluster system and method
US20120122387A1 (en) * 2010-11-17 2012-05-17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Components Group North America, Inc. Air Outlet For Vehicle Applications
EP2707656B1 (en) * 2011-05-13 2019-04-03 Inventilate Holding ApS Ventilation system with a rotatable air flow generator and one or more moveable registers and method for obtaing ventilation through the ventilation system
JP2013049367A (ja) * 2011-08-31 2013-03-14 Howa Kasei Kk 空気吹出装置
US10113765B1 (en) * 2011-10-03 2018-10-30 Matthew Ryan May Remote controlled vent register
CN103486709B (zh) * 2012-06-13 2016-03-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JP6094366B2 (ja) * 2013-02-21 2017-03-1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ダンパ開閉装置
JP6124772B2 (ja) * 2013-10-31 2017-05-10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樹脂部品の取付構造
CN104006519B (zh) * 2014-06-17 2016-08-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式导风机构、风口装置及风管机
US10131209B2 (en) * 2014-11-07 2018-11-2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Airflow outlet assembly and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for a vehicle
CN104374067A (zh) * 2014-11-25 2015-02-25 兰志东 一种汽车球形360度摆动空调出风口装置
CN105588310A (zh) * 2015-02-03 2016-05-18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出风口旋转装置及空调器
JP6382245B2 (ja) * 2016-02-04 2018-08-29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レジスタ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DE102016110933B3 (de) * 2016-06-15 2017-05-18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Luftausströmer
USD905217S1 (en) 2018-09-05 2020-12-15 Dometic Sweden Ab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5953A (zh) * 1997-07-03 1999-01-27 菲肯谢尔工具模具有限公司 用于调节气流的通风装置
JP2003011658A (ja) * 2001-06-29 2003-01-15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におけるベンチレータ
JP2006306125A (ja) * 2005-04-26 2006-11-09 Mitsubishi Automob Eng Co Ltd エアアウトレット
JP2007153207A (ja) * 2005-12-07 2007-06-21 Howa Kasei Kk レジス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02755A (en) * 1972-04-04 1975-08-13 Clear Hooters Ltd Ventilating nozzle including a universally swivellable nozzle mem ber
JPS501798Y2 (zh) * 1972-04-12 1975-01-18
JPS5911914A (ja) 1982-07-09 1984-01-21 Honda Motor Co Ltd エアアウトレツト
US6059652A (en) * 1997-12-16 2000-05-09 Summit Polymers, Inc. Register for a vehicle
JP3858973B2 (ja) * 2001-06-26 2006-12-2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ルーバ
DE10136636B4 (de) 2001-07-26 2007-03-29 Happich Fahrzeug- Und Industrieteile Gmbh Luftdüse
JP4275959B2 (ja) 2003-02-06 2009-06-10 豊和化成株式会社 レジスタ
JP2004249912A (ja) * 2003-02-21 2004-09-09 Howa Kasei Kk レジスタ
JP4222240B2 (ja) * 2004-03-24 2009-02-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制御ドア駆動装置
FR2880587B1 (fr) 2005-01-12 2007-02-23 Coutier Moulage Gen Ind Aerateur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DE202005000794U1 (de) * 2005-01-18 2005-06-02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 Co. Kg Luftausströmer, insbesondere für ein Fahrzeug
FR2889114B1 (fr) 2005-08-01 2011-04-29 Key Plastics Int Aerateur, notamment pour automobile, comprenant des ailettes de reglage pivotantes montees sur un corps rotatif
JP4767624B2 (ja) * 2005-08-24 2011-09-07 豊和化成株式会社 車室内用空気吹出装置
US8602852B2 (en) * 2008-10-30 2013-12-10 Howa Plastics Co., Ltd. Air blowing device
JP2010179879A (ja) * 2009-02-09 2010-08-19 Howa Kasei Kk 空気吹出装置
JP2010201953A (ja) * 2009-02-27 2010-09-16 Howa Kasei Kk 空気吹出装置
US10220682B2 (en) * 2009-10-21 2019-03-05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nt assemblies
US20120122387A1 (en) * 2010-11-17 2012-05-17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Components Group North America, Inc. Air Outlet For Vehicle Appl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5953A (zh) * 1997-07-03 1999-01-27 菲肯谢尔工具模具有限公司 用于调节气流的通风装置
JP2003011658A (ja) * 2001-06-29 2003-01-15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におけるベンチレータ
JP2006306125A (ja) * 2005-04-26 2006-11-09 Mitsubishi Automob Eng Co Ltd エアアウトレット
JP2007153207A (ja) * 2005-12-07 2007-06-21 Howa Kasei Kk レジス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53899B1 (en) 2013-02-27
WO2010050077A1 (ja) 2010-05-06
US20110217915A1 (en) 2011-09-08
EP2353899A4 (en) 2012-06-27
EP2353899A1 (en) 2011-08-10
CN101827719A (zh) 2010-09-08
US8602852B2 (en) 2013-12-10
JPWO2010050077A1 (ja) 2012-03-29
JP5118747B2 (ja) 201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7719B (zh) 送风装置
JP6104534B2 (ja) レジスタ
US10549606B2 (en) Aerator and vehicle comprising such an aerator
JP5656957B2 (ja) レジスタ
JP6265100B2 (ja) 丸型空調用レジスタ
JP2008531885A (ja) 衛生的な水流出口
US5036753A (en) Dual mode air outlet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KR20170111318A (ko) 공기조화기용 디퓨저
KR102032532B1 (ko) 공기 토출관 설치용 디퓨저
US7455470B2 (en) Swivel ball bearing
WO2010050076A1 (ja) 空気吹出装置
US11034216B2 (en) Air vent for a vehicle
US20180209622A1 (en) Luminaire assembly and tilting mechanism for the luminaire assembly
KR20160048536A (ko) 인렛 가이드 베인
JP2018176791A (ja) レジスタ
JP2009250552A (ja) 換気グリル
JP2000227247A (ja)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調節装置
US11440377B2 (en) Air register having a vane linking member coupled to a grommet for use in effort generation
JP2000039209A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
JP5953266B2 (ja) 流量調節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21032062U (zh) 转轴装置、翻转门和色选机
JP2005326104A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縦ルーバユニット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CN220101622U (zh) 风扇的风道及风扇
WO2016021436A1 (ja) 風向調整装置
JP3218568U (ja) 空調ダクト用ルー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128

Termination date: 2018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