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8177B - 图像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8177B
CN101808177B CN2010101143998A CN201010114399A CN101808177B CN 101808177 B CN101808177 B CN 101808177B CN 2010101143998 A CN2010101143998 A CN 2010101143998A CN 201010114399 A CN201010114399 A CN 201010114399A CN 101808177 B CN101808177 B CN 1018081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sheet material
time
unit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43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808177A (zh
Inventor
水向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08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8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8081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81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7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for detecting size, presence or position of origin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58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 G03G15/6561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sheet registration
    • G03G15/6564Feeding path after the copy sheet preparation and up to the transfer point, e.g. registering; Deskewing;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to the transfer point for sheet registration with correct timing of sheet feed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G03G15/2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pying both sides of an original or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1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 G03G15/232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15/234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by inverting and refeeding the image receiving material with an image on one face to the recording member to transfer a second image on its second face, e.g. by using a duplex tray; Details of duplex trays or inverters
    • G03G15/235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n both sides of a recording or image-receiving material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by inverting and refeeding the image receiving material with an image on one face to the recording member to transfer a second image on its second face, e.g. by using a duplex tray; Details of duplex trays or inverters the image receiving member being preconditioned before transferring the second image, e.g. decurled, or the second image being formed with different operating parameters, e.g. a different fixin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17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 G03G2215/00206Original medium
    • G03G2215/00312Other special typ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611Detector details, e.g. optical detector
    • G03G2215/00632Electric detector, e.g. of voltage or curren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717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 G03G2215/00751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heet type, e.g. OHP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设备包括:传送单元,该传送单元被构造为传送片材;访问单元,该访问单元被构造为访问附到通过传送单元传送的片材的存储介质;第一确定单元,该第一确定单元被构造为确定访问单元从开始访问时至完成访问所要求的访问时间的长度;以及改变单元,该改变单元被构造为改变对传送单元的控制,使得与当第一确定单元确定访问时间是比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的通过时间相比较,当第一确定单元确定访问时间是第一长度时,通过传送单元传送的附有存储介质的片材通过访问单元的访问范围的通过时间增加。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9年2月1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9-034973的优选权,其整个主题在此通过引用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方面涉及一种能够访问诸如射频识别(RFID)标签等等的存储介质的图像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已经提供附有RFID标签(在下文中,被称为“RFID片材”)的片材。使用RFID片材的图像处理设备包括访问装置,该访问装置能够访问RFID标签,即,能够从RFID标签读取信息或者将信息写入RFID标签,并且在图像形成处理期间传送RFID片材的同时访问RFID标签。
在能够访问RFID标签的图像处理设备中,能够考虑在RFID标签上的读取和写入失败。因此,例如,在包括用于在非接触IC芯片上的读取和写入的读取器/写入器的现有技术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当不能够成功地执行非接触IC芯片上的读取或者写入时,片材反转并且被再次馈送(参见JP-A-2006-110802)。
然而,在现有技术的图像处理设备中,即使当再次馈送RFID片材并且尝试进行读取或者写入时,不能总是成功地执行读取或者写入。例如,在由于伴随着处理延迟的大量的数据处理导致出现访问错误的情况下,即使当在相同的条件下重新尝试进行读取或者写入时,预期的是,再次出现错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方面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到存储介质的访问错误的图像处理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传送单元,该传送单元被构造为传送片材;访问单元,该访问单元被构造为访问附到通过传送单元传送的片材的存储介质;第一确定单元,该第一确定单元被构造为确定访问单元从开始访问时至完成访问所要求的访问时间的长度;以及改变单元,该改变单元被构造为改变对传送单元的控制,使得与当第一确定单元确定访问时间是比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时的通过时间相比较,在第一确定单元确定访问时间是第一长度时,通过传送单元传送的附有存储介质的片材通过访问单元的访问范围的通过时间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访问单元,该访问单元被构造为访问在访问范围中的附到片材的存储介质;传送单元,该传送单元被构造为传送片材通过访问范围;以及控制器,该控制器被连接至访问单元和传送单元,其中控制器被构造为确定访问单元完成从存储介质读取数据或者将数据写入存储介质所要求的访问时间的长度,并且其中控制器被构造为控制传送单元以根据访问时间的长度改变片材通过访问单元的访问范围的通过时间。
根据上述构造,能够实现能够减少对存储介质的访问错误的图像处理设备。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的方面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并且更加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的示意性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中的图像读取单元的示意性构造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中的图像形成单元的示意性构造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多功能外围设备的电气构造的框图;
图5是示出打印处理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示出存储数据量与传送速度之间的关系的数据库的示例;
图7示出存储校正次数与校正系数之间的关系的数据库的示例;
图8示出存储数据量与校正次数之间的关系的数据库的示例;
图9是示出校正处理的操作的流程图;以及
图10是示出当从RFID标签中读取数据时估计数据量的设置画面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会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设备。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将会描述具有用于访问RFID标签的功能的多功能外围设备(MFP)作为图像处理设备的示例。
[MFP的整体构造]
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MFP 100包括图像形成单元10,该图像形成单元10将图像打印在片材上;和图像读取单元20,该图像读取单元20读取原始文档的图像。操作面板40被提供在图像读取单元20的前面。操作面板40包括具有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单元41以及具有开始键、停止键、数字键等等的按钮组42。操作状态被显示在操作面板40上并且通过操作面板40输入用户的操作。
[图像读取单元的构造]
图像读取单元20读取原始文档并且创建图像数据。具体地,如图2中所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单元20包括扫描仪单元21,该扫描仪单元21读取原始文档的图像;和自动文档馈送器(ADF)22,该自动文档馈送器(ADF)22自动地传送原始文档。扫描仪单元21包括被布置在其上表面上的透明的平板玻璃23和24,和被提供在其中的图像传感器25。
ADF 22包括原始文档托盘221,在其上放置读取之前的原始文档;和排出托盘222,在其上放置读取之后的原始文档。ADF 22逐个地拾取被放置在原始文档托盘221上的原始文档,并且在原始文档被读取之后,将原始文档排出到排出托盘222。ADF 22还用作原始文档压盖,该原始文档压盖可打开地覆盖扫描仪单元21的上部并且当原始文档被放置在包括平板玻璃24的原始文档放置板26上时,压原始文档。
作为原始文档的读取方法,提供了平板(原始文档固定扫描)方法和ADF(原始文档可移动扫描)方法。在平板方法的情况下,原始文档逐个地被放置在平板玻璃24(在下文中,被称为“FB玻璃24”)上。在此状态下,图像传感器25在由图2的箭头A指示的副扫描方向(与主扫描方法正交的方向)中移动,并且在主扫描方向中逐行地读取原始文档的图像。在ADF方法的情况下,原始文档被放置在原始文档托盘221上。然后,图像传感器25移到与平板玻璃23(在下文中,被称为“ADF玻璃23”)相对的位置并且停止。在此状态下,原始文档被传送到与ADF玻璃23相对的位置(读取位置),并且在主扫描方向中逐行地读取原始文档的图像。
接下来,将会详细地描述ADF 22。具有基本上U形的传送路径27被提供在ADF 22的内部。传送路径27连接原始文档托盘221和排出托盘222。沿着传送路径27提供各种辊。具体地,传送路径27被构造为使得原始文档被从原始文档托盘221馈送到ADF 22,U形回转通过各种辊,并且朝着排出托盘222传送通过ADF玻璃23。当原始文档通过ADF玻璃23时,通过图像传感器25读取原始文档的图像。
双面读取机构被提供在ADF 22中。双面读取机构用于读取原始文档的两面上的图像。传送路径28被提供为在读取了原始文档的一面之后,原始文档被反转并且再次传送以读取原始文档的另一面的图像。在ADF 22的壳体上提供狭缝29,用于将原始文档的一部分暴露在ADF22的外部和反转原始文档。
具体地,转向(switchback)辊281、第一引导片282、以及第二引导片283被提供在ADF 22的内部以形成传送路径28。即,传送路径28从第一引导片282朝着转向辊子281延伸通过第二引导片283。
在通过ADF 22进行双面读取的情况下,从原始文档托盘221馈送原始文档并且原始文档经过各种辊,使得在读取位置读取原始文档的一面上的图像。其后,原始文档被通过第一引导片282引导到传送路径28,经过第二引导片283,并且被传送到转向辊281。转向辊281反转原始文档的传送方向。然后,第一引导片282和第二引导片283的状态被改变。然后,通过第二引导片283再次将原始文档引向传送路径27。因此,原始文档被反转,并且原始文档的另一(后)面上的图像被读取。其后,原始文档经过第一引导片282并且被排出到排出托盘222。
ADF 22包括读取/写入装置51(在下文中,被称为“R/W装置51”),该读取/写入装置51在预定的范围内检测RFID标签并且能够在预定的范围内从RFID标签读取数据和将数据写入RFID标签。R/W装置51被提供在能够访问附到经过片材传送路径27的原始文档的RFID标签的范围内。换言之,片材传送路径27的一部分被包括在R/W装置51的访问范围内。注意的是,R/W装置51被提供在能够访问反转之后的原始文档以及反转之前的原始文档的范围内。因此,当执行双面读取时,存在访问附到原始文档的RFID标签的两种机会。
[图像形成单元的构造]
图像形成单元10基于从诸如个人计算机(PC)等等的信息终端设备传送的图像数据,或者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0读取的原始文档的图像数据生成图像,并且将生成的图像传输到片材。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单元10通过现有技术的电子照相方法形成图像。如图3中所示,图像形成单元10包括处理单元50,该处理单元50形成调色剂图像;定影装置8,该定影装置定影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片材馈送盒91,在该片材馈送盒91上放置图像形成之前的片材;以及排出托盘92和93,图像形成之后的片材被排出到其上。
图像形成单元10包括传送路径71,该传送路径71具有基本上S形状,该基本上S形状被提供为片材馈送盒91中底部的片材经过片材馈送辊73、配准(registration)辊76、处理单元50、以及定影装置8,并且通过片材排出辊74引向上片材排出托盘92或者通过片材排出辊75引向片材排出托盘93。即,图像形成单元10逐个地拾取被放置在片材馈送盒91上的片材,将片材传送到处理单元50,并且将在处理单元50中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的片材被传送到定影装置8,使得调色剂图像被热定影在片材上,并且其后,片材被排出到片材排出托盘92或者片材排出托盘93。
处理单元50包括光感组件1;充电装置2,该充电装置2均匀地充电光感组件1的表面;曝光装置3,该曝光装置3将光感组件1的表面曝光以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4,该显影装置4通过调色剂显影静电潜像;转印装置5,该转印装置5将光感组件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以及清洁刮板6,该清洁刮板6移除光感组件1上的残留的调色剂。
在处理单元50中,充电装置2均匀地充电光感组件1的表面。其后,通过来自于曝光装置3的光执行曝光,并且形成要被形成在片材上的图像的静电潜像。接下来,显影装置4将调色剂提供给光感组件1。因此,光感组件1上的静电潜像被显现为调色剂图像。
图像形成单元10进一步包括双面打印机构,该双面打印机构用于打印片材的两面。传送路径72被提供为在对片材的一面执行打印之后,片材被反转并且被再次传送到处理单元50以在片材的另一面上进行打印。
在通过图像形成单元10进行双面打印的情况下,具有被形成在前面上的图像的片材通过是用于前面打印的传送路径(正向传送路径)的传送路径71并且停止在片材排出辊74处以反转片材的传送方向。然后,片材被从片材排出辊74传送到用作重新传送路径的传送路径72,通过处理单元50和片材馈送盒91之间的位置,并且被再次导向处理单元50。这样,片材被反转,并且图像被形成在片材的背面上。
图像形成单元10包括R/W装置52,该R/W装置52在预定范围内检测RFID标签并且能够在预定范围内从RFID标签读取数据并且将数据写入RFID标签。R/W装置52被提供在能够访问通过传送路径71的RFID片材的RFID标签的范围内。换言之,传送路径71的一部分被包括在R/W装置52的访问范围内。注意的是,R/W装置52被提供在能够访问反转之后的片材以及反转之前的片材的范围内。因此,当执行双面打印时,存在访问附到片材的RFID标签的两个机会。
[MFP的电气构造]
接下来,将会描述MFP 100的电气构造。如图4中所示,MFP 100包括控制单元30,该控制单元3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31、只读存储器(ROM)3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3、非易失性RAM(NVRAM)34、专用集成电路(ASIC)35、网络接口36、以及传真接口37。
CPU 31执行在MFP 100中用于实现诸如图像读取功能、图像形成功能等等的各种功能的算术运算以用作控制中心。ROM 32存储各种用于控制MFP 100的控制程序或者设置、初始值等等。RAM 33是读取各种控制程序的工作区域,或者用作暂时地存储图像数据的存储区域。NVRAM 34是非易失性存储单元并且被用作存储各种设置和图像数据的存储区域。
CPU 31根据从ROM 32读取的控制程序或者通过ASIC 35从各种传感器传送的信号控制MFP 100的各组成元件(例如,组成图像形成单元10的曝光装置的点亮时序、形成片材传送路径的各种辊的驱动电机(未示出)、以及用于组成图像读取单元20的图像传感器单元的移动的电机(未示出))同时将处理结果存储在RAM 33或者NVRAM 34中。
网络接口36被连接至诸如因特网等等的网络,并且使得能够连接到诸如PC等等的图像处理设备。传真接口37被连接至电话线,并且使得能够连接到另一方的传真装置。通过网络接口36或者传真接口37能够交换工作。
[打印处理]
接下来,将会参考图5的流程图描述MFP 100中的打印处理。在此打印处理期间,除了片材上的图像形成之外,数据能够被写入到附到片材的RFID标签。响应于打印指令开始此处理。
首先,获取用于目标工作的要被打印的图像数据和/或要被写入到RFID标签的数据(S101)。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0的扫描仪单元21可以读取图像数据或者从PC等等可以传送图像数据。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0的R/W装置51可以读取要被写入到RFID标签的数据或者从PC等等可以传送要被写入到RFID标签的数据。
接下来,获取目标工作的图像形成条件(S102)。图像形成条件指诸如片材类型、打印质量、以及彩色或者单色的设置的用于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各种条件。
然后,基于在S102中获取的图像形成条件获取是图像形成所要求的片材传送速度的打印要求速度Vp(S103)。MFP 100包括存储与图像形成条件相对应的片材传送速度的数据库。MFP 100根据在S102中获取的图像形成条件获取适合的片材传送速度,并且将通过将获取的片材传送速度乘以校正系数(稍后描述)获得的值设置为打印要求速度Vp。或者,通过利用在S102中获取的图像形成条件作为参数的算术运算可以获取打印要求速度。
接下来,确定目标工作是否要求对RFID标签的写入(S104)。如果没有要求对RFID标签的写入(S104:否),那么打印要求速度Vp被设置为片材传送速度Vc,并且片材开始以片材传送速度Vc被传送(S121)。因此,处理单元50将图像形成在传送的片材上(S111),并且该处理结束。
同时,如果要求对RFID标签的写入(S104:是),那么获取RFID写入条件(S105)。RFID写入条件指诸如RFID标签或者R/W装置52的通信性能和要被写入的数据量的用于允许R/W装置52将数据写入RFID标签的各种条件。
接下来,基于在S105中获取的RFID写入条件获取是写入到RFID标签所要求的片材传送速度的写入要求速度Vr(S106)。具体地,在S106中,通过使用来自于R/W装置52的通信性能、RFID标签的通信性能、以及要被写入的数据量当中的至少一个获取写入要求速度Vr。
例如,MFP 100包括在ROM 32中的图6中所示的存储数据量和写入数据所要求的片材传送速度之间的关系的数据库321,和如图7中所示的存储校正次数和校正系数之间的关系的数据库322。MFP 100还包括在NVRAM 34中的图8中所示的存储数据量与校正次数之间的关系的数据库341。数据库321和322被事先存储在R/W装置52中,并且在MFP 100的操作期间在数据库341中更新校正次数。在MFP 100的打包时,值0被存储作为校正次数。
为了获取写入要求速度Vr,基于在S105中获取的要写入的数据量从数据库321中获取片材传送速度。基于在S105中获取的要被写入的数据量从数据库341中获取校正次数,并且基于校正次数从数据库322中获取校正系数。然后,片材传送速度和校正系数被相乘,并且结果被设置为写入要求速度Vr。或者,通过利用在S105中获取的RFID写入条件作为参数的算术运算可以获取写入要求速度Vr。
接下来,将在S103获取的打印要求速度Vp与在S106中获取的写入要求速度Vr相互进行比较,并且确定是否满足表达式(1)的关系(S107)。
Vr<Vp...            表达式(1)
当满足表达式(1)的关系(S107:是)时,写入要求速度Vr被设置为片材传送速度Vc(S108)。即,由于写入要求速度Vr慢于打印要求速度Vp,如果打印要求速度Vp被设置为片材传送速度Vc,那么不能确保对RFID标签的足够的访问时间,并且可能出现处理延迟。因此,写入要求速度Vr被设置为片材传送速度Vc,使得能够确保对RFID标签的足够的访问时间并且避免处理延迟。
相反地,当没有满足表达式(1)的关系(S107:否)时,打印要求速度Vp被设置为片材传送速度Vc(S131)。即,由于写入要求速度Vr快于打印要求速度Vp,即使打印要求速度Vp被设置为片材传送速度Vc,那么也能够确保足够的访问时间。因此,打印要求速度Vp被设置为片材传送速度Vc,使得没有降低吞吐量。
在S108或者S131中设置片材传送速度Vc之后,RFID片材开始以片材传送速度Vc被传送,并且数据开始被写入RFID标签(S109)。具体地,当RFID片材的传送开始时,从R/W装置52传送访问允许信号,并且如果RFID片材进入R/W装置52的访问范围,那么RFID标签发送对于访问允许信号的响应信号。响应于接收的响应信号开始将数据写入RFID标签。
在数据开始被写入RFID标签之后,执行校正处理以更新当在S106中获取写入要求速度Vr时使用的校正系数(S111)。在校正处理之后,处理单元50在片材上形成图像(S111),并且此处理结束。
图9是示出S110中的校正处理的操作的流程图。首先,在S109中确定是否完成要被写入的所有数据的写入(S151)。基于是否接收到当写入完成时从RFID标签传送的完成信号进行写入完成的确定。当写入完成(S151:是)时,校正系数不被更新,并且此校正处理结束。
当写入没有完成(S151:否)时,确定没有完成写入的原因是否是从当开始对RFID标签的访问时至访问完成所要求的访问时间不足(S161)。基于在预定的时间内是否接收到从RFID标签传送的完成信号进行访问时间不足的确定。例如,当出现通信错误时,可能接收到从RFID标签传送的错误信号。此外,当RFID标签失控时,从开始就不存在对于写入允许信号的响应。因此,能够区分访问时间不足和其它错误。
当确定原因是访问时间不足(S161:是)时,校正系数被更新(S162)。具体地,图8中所示的数据库341中的与未能被写入的数据量相对应的校正次数被递增1。如图7中所示,校正系数被设置为随着校正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即,由于校正次数递增,当从下一次开始将相同的数据量写入RFID标签时,校正系数变得小于前次。因此,写入要求速度Vr变低。即,确保更长的访问时间。因此,当接下来写入相同的数据量时,能够期待有可能完成对RFID标签的写入。
当确定原因是除了访问时间不足之外的RFID标签容量不足、通信故障、或者RFID标签损坏(S161:否)时,即使当访问时间增加,不能够期待完成对RFID标签的写入。因此,校正系数不被更新,并且此校正处理结束。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将数据写入到RFID标签中调整片材传送速度Vc。然而,本发明的发明概念可以应用于数据读取。例如,当在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0读取原始文档的同时通过R/W装置51读取附到原始文档的RFID标签的数据时,在开始传送原始文档之前,获取是读取原始文档所要求的原始文档传送速度的读取要求速度和是从RFID标签读取数据所要求的原始文档传送速度的读出要求速度。例如,通过允许用户事先在图10中所示的设置画面上选择估计数据量,并且确定与数据量相对应的原始文档传送速度能够获取读取要求速度。然后,与S107之后的处理相类似,读取要求速度和读出要求速度相互进行比较,并且设置原始文档传送速度。因此,与写入相类似,能够确保到RFID标签的访问时间,并且能够避免处理延迟。
MFP 100能够执行双面打印和双面读取,并且当选择双面处理时,存在访问RFID标签的两个机会。因此,如果能够通过两次分别地执行到RFID标签的写入或者从RFID标签的读取,那么可以基于划分的数据量获取写入要求速度Vr。即,可以在考虑访问的次数的同时改变传送控制。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MFP 100获取图像形成条件和打印要求速度Vp。MFP 100还获取到RFID标签的写入条件和写入要求速度Vr。然后,在访问RFID标签之前,确定是否满足关系Vr<Vp。即,通过比较打印要求速度Vp与写入要求速度Vr确定是否确保访问时间。没有确保访问时间的事实意味着访问时间长,并且还能够将Vp与Vr之间的比较理解为确定访问时间的长度。当确定访问时间长时,写入要求速度Vr被设置为片材传送速度Vc,即,传送控制被改变为使得附有RFID标签的片材通过R/W装置52的访问范围的通过时间增加。换言之,与确定访问时间是短于第一长度的第二长度时的通过时间相比较,当确定访问时间是第一长度时的通过时间增加。因此,R/W装置52能够访问RFID标签的时间段能够被延长,并且由于处理延迟的访问故障能够被减少。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MFP 100将当没有完成RFID标签的写入时累计的校正次数存储在数据库341中。基于校正次数确定传送控制的变化量。即,之前工作的访问结果被存储,并且能够通过使用访问结果用于后来的工作能够进行符合实际环境的更加适合的确定。由于随着校正次数增加片材传送速度变低,所以能够更加可靠地减少访问故障。
虽然参考特定示例性实施例已经示出并且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会理解的是,在没有偏离如随附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修改。
例如,本发明不限于多功能外围设备(MFP),而是可以应用于复印机、扫描仪、传真机等等,只要它具有图像处理功能。图像形成单元的图像形成方法不限于电子照相方法,而是可以使用喷墨方法。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形成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或者仅形成单色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尽管图像读取单元20和图像形成单元10能够在两面上执行图像读取和图像形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即,本发明可以应用于支持仅在单面上进行图像读取和图像形成的设备。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尽管已经描述图像形成和RFID标签写入的组合或者原始文档读取和RFID标签读取的组合,但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图像形成和RFID标签读取的组合或者原始文档读取和RFID标签写入的组合。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尽管在访问时间的长度的确定中计算并且相互比较打印要求速度Vp和写入要求速度Vr,但是本发明的发明概念不限于此。例如,可以获取访问时的数据量,并且当数据量大于阈值时,可以确定访问时间长。基于数据量或者通信能力(通信速度、通信范围等等)可以计算访问完成所要求的访问时间,并且然后可以确定访问时间的长度是否长。访问时间的实际测量值可以与访问时的数据量相关联地存储,并且对于后来的工作,可以通过使用存储的数据量和实际的测量值确定访问时间的长度。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尽管在打印处理期间减少片材传送速度以增加通过时间,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与图像形成单元10相类似,片材暂时地停止在配准辊76处以调整片材的传送时序的情况下,可以延长配准辊76处的停止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配准辊76处的停止位置位于R/W装置52的访问范围内。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对RFID标签写入之后执行片材上的图像形成,该顺序可以颠倒。此外,可以并行地执行对RFID标签写入和片材上的图像形成。
本发明提供如下说明性的非限制性的实施例:
(1)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传送单元,该传送单元被构造为传送片材;访问单元,该访问单元被构造为访问附到通过传送单元传送的片材的存储介质;确定单元,该确定单元被构造为确定访问单元从开始访问时至完成访问所要求的访问时间的长度是否长;以及改变单元,该改变单元被构造为改变对传送单元的控制从而与当第一确定单元确定访问时间短时相比较,当确定单元确定访问时间长时,通过传送单元传送的附有存储介质的片材通过访问单元的访问范围的通过时间增加。
根据(1)的图像处理设备具有访问附到片材的存储介质(RFID标签等等)的功能。术语“片材”指要被读取的原始文档和要被写入的片材。术语“访问”指从存储介质的信息的读取、到存储介质的信息的写入或者读取和写入。根据(1)的图像处理设备确定访问存储介质时的访问时间的长度,并且当确定访问时间长时,改变传送控制使得传送时间增加。例如,基于在对存储介质的访问时的数据量和通信能力(通信速度、通信范围等等)能够确定访问时间的长度。即,可以通过获取访问时间并且确定该时间的长度来直接确定访问时间的长度,或者可以从诸如片材传送速度等等的用于确定访问时间的长度的等价参数的值来间接确定访问时间的长度。
即,根据(1)的图像处理设备改变传送控制使得当确定访问时间长时通过时间增加。因此,能够延长访问单元能够实际访问存储介质的时间,并且能够减少由于处理延迟的访问故障。增加通过时间的传送控制的改变可以包括配准辊处等待时间的变化或者片材传送速度中的变化。
(2)在(1)的图像处理设备中,确定单元可以使用访问时的数据量、存储介质的通信速度、以及访问单元的通信速度中的至少一个作为确定因素。通过使用确定因素,能够进行更加适合的确定。可以自动地或者手工地获取确定因素。
(3)(1)或者(2)的图像处理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存储访问单元的访问结果作为与确定因素相关联的历史信息。确定单元可以通过使用历史信息确定访问时间的长度。即,存储访问结果(例如,访问完成的存在/不存在和访问时间的实际测量值)并且在对于后续的片材的确定时使用。因此,能够进行符合实际环境的更加适当的确定。
(4)在(1)至(3)中的任何一个的图像处理设备中,改变单元可以改变传送单元的控制使得通过时间变得等于访问时间。通过传送单元的控制的变化,能够减少时间的浪费,并且能够提高吞吐量。
(5)(1)至(4)中的任何一个的图像处理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校正存储单元,该校正存储单元存储当改变单元改变传送单元的控制时使用的校正信息;和更新单元,当没有正常地完成对存储介质的访问时,该更新单元更新校正信息使得进一步增加用于后续的片材的传送时间。即,在传送控制的改变之后,不总是正常地完成访问。因此,当访问已经失败时,校正信息被更新,并且通过在后续的传送时使用更新的校正信息延长传送时间。结果,能够更加可靠地减少访问故障。
(6)(5)的图像处理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原因确定单元,该原因确定单元确定通过访问单元的访问的异常完成的原因是否是访问时间不足。当确定异常完成的原因是访问时间不足时更新单元可以更新校正信息,并且当确定异常完成的原因不是访问时间不足时可以不更新校正信息。即,当异常完成的原因是存储介质的存储容量不足等等时,传送控制的变化是无意义的。因此,当未完成的访问的原因是访问时间不足时执行传送控制,使得能够实现更加适当的操作。基于在完成访问之后是否接收到从存储介质传送的正常完成信号可以进行对访问时间不足的确定。
(7)在(1)至(6)中的任何一个中的图像处理设备中,传送单元可以将已经通过访问单元的访问范围的片材再次返回到访问范围,并且改变单元可以根据片材要通过访问单元的访问范围的次数改变传送单元的控制。例如,对于双面打印或者双面读取,当已经通过访问范围的片材被再次返回到访问范围时,存在大量的访问存储介质的机会。因此,当即使没有改变传送控制而相对于存储介质划分写入或者划分读取有可能完成访问时,有利的是,考虑访问次数确定是否要改变传送控制,使得传送性能没有被浪费地恶化。

Claims (11)

1.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
传送单元,所述传送单元被构造为传送片材;
访问单元,所述访问单元被构造为访问附到通过所述传送单元传送的片材的存储介质;
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被构造为存储:存储数据量与用于写入或者读取数据的片材传送速度之间的关系的第一数据库(321)、存储校正次数与校正系数之间的关系的第二数据库(322)、以及存储数据量与校正次数之间的关系的第三数据库(341);
第一确定单元,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被构造为确定对于所述访问单元从开始访问时至完成访问的要求速度,其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通过将与数据量相对应的片材传送速度乘以与对应于该数据量的校正次数相对应的校正系数而确定所述要求速度;
改变单元,所述改变单元被构造为改变对所述传送单元的控制,使得与当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所述访问时间是比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时的通过时间相比较,当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所述访问时间是所述第一长度时,通过所述传送单元传送的附有存储介质的片材通过所述访问单元的访问范围的通过时间增加,其中,所述传送单元被控制为基于所述要求速度来传送所述片材;和
更新单元,所述更新单元被构造为:当没有正常地完成对所述存储介质的访问时,所述更新单元更新校正次数使得用于后续的片材的通过时间增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被构造为使用在所述访问单元的访问中的数据量、所述存储介质的通信速度、以及所述访问单元的通信速度中的至少一个作为确定所述访问时间的长度的确定因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
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被构造为存储所述访问单元的访问结果作为与用于确定所述访问时间的长度的确定因素相关联的历史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通过使用所述历史信息确定所述访问时间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改变单元改变对所述传送单元的控制使得所述通过时间等于通过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访问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被构造为确定所述访问单元的访问的异常完成的原因是否是所述通过时间不足,
其中,当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原因是所述通过时间不足时,所述更新单元更新校正信息,并且当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原因不是所述通过时间不足时,所述更新单元不更新所述校正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传送单元对于双面打印或者双面读取能够将已经通过所述访问单元的访问范围的片材再次返回到所述访问范围,并且
其中,所述改变单元根据所述片材要通过所述访问单元的访问范围的次数改变对所述传送单元的控制。
7.一种图像处理设备,包括:
访问单元,所述访问单元被构造为访问在访问范围中的附到片材的存储介质;
传送单元,所述传送单元被构造为传送片材通过所述访问范围,并且对于双面打印或者双面读取能够将已经通过所述访问单元的访问范围的所述片材再次返回到所述访问范围;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至所述访问单元和所述传送单元,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构造为确定所述访问单元完成从所述存储介质读取数据或者将数据写入所述存储介质所要求的访问时间的长度,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构造为控制所述传送单元以根据所述访问时间的长度和所述片材要通过所述访问单元的访问范围的次数而改变所述片材通过所述访问单元的访问范围的通过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传送单元,以与当确定所述访问时间的长度是比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时的通过时间相比较,增加当确定所述访问时间的长度是所述第一长度时的通过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传送单元改变所述片材的传送速度以改变所述通过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传送单元减少所述片材的传送速度,以与当确定所述访问时间的长度是比第一长度短的第二长度时的通过时间相比较,增加当确定所述访问时间的长度是所述第一长度时的通过时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设备,进一步包括:
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被构造为将图像形成在通过所述传送单元传送的片材上,
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图像形成条件确定图像形成所要求的打印要求速度,
其中,所述控制器确定完成对所述存储介质的访问所要求的访问要求速度,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打印要求速度和所述访问要求速度之间的比较控制所述传送单元以改变所述片材的传送速度。
CN2010101143998A 2009-02-18 2010-02-20 图像处理设备 Active CN1018081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34973A JP4766125B2 (ja) 2009-02-18 2009-02-18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9-034973 2009-02-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8177A CN101808177A (zh) 2010-08-18
CN101808177B true CN101808177B (zh) 2013-03-27

Family

ID=42173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43998A Active CN101808177B (zh) 2009-02-18 2010-02-20 图像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77359B2 (zh)
EP (1) EP2221675B1 (zh)
JP (1) JP4766125B2 (zh)
CN (1) CN1018081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78668B2 (ja) * 2009-07-22 2012-07-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6155722B2 (ja) * 2012-09-18 2017-07-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書込装置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8964260B2 (en) * 2012-10-17 2015-02-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can speed of scanner including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and scanner performing the same
CN104044355B (zh) * 2013-03-12 2016-12-28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rfid读写功能的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0339429B2 (en) * 2014-12-01 2019-07-02 Avery Dennison Retail Information Services Llc Method of quickly configuring an RFID printer
CN106406781A (zh) * 2016-11-18 2017-02-15 北京红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减少纸张依赖性的票据打印方法
JP6726635B2 (ja) * 2017-03-29 2020-07-22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Icタグ処理機能付き印刷システム
JP7475121B2 (ja) * 2019-09-24 2024-04-26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031A (zh) * 2007-04-10 2008-10-1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355623A (zh) * 2007-07-24 2009-01-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98511B2 (ja) * 2001-10-31 2008-06-11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Rf−id記録機能付き印刷装置
JP3895182B2 (ja) * 2002-01-16 2007-03-22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06044064A (ja) 2004-08-04 2006-02-1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06072101A (ja) * 2004-09-03 2006-03-1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88478A (ja) 2004-09-22 2006-04-0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913243B2 (ja) 2004-10-13 2007-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06173902A (ja) * 2004-12-14 2006-06-29 Canon Inc 情報読み取り装置
JP2006181800A (ja) * 2004-12-27 2006-07-13 Toshiba Tec Corp フィード量測定用プログラム、フィード量測定方法及びrfid読み込み/書き込み機能を備えたプリンタ
JP2007007962A (ja) * 2005-06-29 2007-01-18 Canon Finetech Inc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制御方法
JP2007015820A (ja) * 2005-07-07 2007-01-2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自動原稿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4818883B2 (ja) * 2006-11-10 2011-1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10086A (ja) * 2007-02-26 2008-09-11 Brother Ind Ltd プリンタ制御装置
JP5261990B2 (ja) 2007-06-07 2013-08-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9034973A (ja) 2007-07-09 2009-02-19 Sumitomo Light Metal Ind Ltd 導電性プレコート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板
JP5027675B2 (ja) * 2008-01-07 2012-09-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印刷物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8258929B2 (en) 2008-01-25 2012-09-04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Encoding a RFID record member on a moving web
JP4811472B2 (ja) * 2009-02-18 2011-11-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6031A (zh) * 2007-04-10 2008-10-1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355623A (zh) * 2007-07-24 2009-01-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208573A 2003.07.2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208309A1 (en) 2010-08-19
JP4766125B2 (ja) 2011-09-07
CN101808177A (zh) 2010-08-18
JP2010191147A (ja) 2010-09-02
EP2221675A2 (en) 2010-08-25
EP2221675B1 (en) 2018-08-08
EP2221675A3 (en) 2011-03-23
US8477359B2 (en) 2013-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8177B (zh) 图像处理设备
US8289556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467182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1363172A2 (en) Machine post-launch process optimization through customer replaceable unit memory programming
US886686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07018978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20070033585A1 (en) Electronic appliance
US7864377B2 (en) Image-forming device
CN102218946B (zh) 打印装置和打印系统
JP2015085587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081293B2 (ja) ミシン目加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2008007469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76148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1763002B (zh) 复印机
CN102811295B (zh) 图像形成设备及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
US808966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158986B2 (ja) 機能部のカウンタ情報を取得することが可能な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8732881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4978668B2 (ja) 印刷装置
US1059908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control program, and image 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US5845171A (en) Technique for controlling developing voltage of image forming device
EP2378366A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a printing system
US10620889B2 (en) Image analysis processing system with analysis adjuster, management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US2024012620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1143265A (ja) 両面画像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両面記録用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