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96599A - 磁性零件 - Google Patents

磁性零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96599A
CN101796599A CN200880105725A CN200880105725A CN101796599A CN 101796599 A CN101796599 A CN 101796599A CN 200880105725 A CN200880105725 A CN 200880105725A CN 200880105725 A CN200880105725 A CN 200880105725A CN 101796599 A CN101796599 A CN 101796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fixed part
terminal
magnetic parts
protuber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5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96599B (zh
Inventor
大木寿一
畑山佳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mi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da Corp filed Critical Sumid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96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6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96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96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01F27/292Surface mounted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01F17/04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 H01F17/045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with magnetic core with core of cylindric geometry and coil wound along its longitudinal axis, i.e. rod or drum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10Connecting leads to winding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磁性零件,可以省略将导线的两端捆扎于端子上的工序、且导线与端子的连接稳定;设有:具有卷绕导线(3)的卷线筒部的磁芯(2)、和连接导线(3)的两端的外部端子(4、5);外部端子(4、5),具有能够阻止导线(3)向与卷绕方向相反侧的方向的移动的突起部(末端固定部),外部端子(4、5)与导线(3)被连接。

Description

磁性零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性零件。
背景技术
磁性零件的大多数是经过使卷绕于磁芯上的漆包线等的导线的两端在端子上捆扎一至三次左右、并通过焊锡将该捆扎部分进行连接的工序而构成。由于将该导线的两端捆扎于端子上的工序复杂,因此提出了省略这种捆扎作业而将导线焊接于端子上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除上述焊接以外,也存在省略捆扎作业而将导线进行焊锡连接的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公报、特开平6-36961号
发明内容
但是,在如上述那样省略捆扎作业的情况下,由于仅仅是在表面进行利用焊接的连接、或者在表面上被焊锡连接,因此缺乏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存在在磁性零件被进行表面安装为止的期间内导线和端子的连接被解开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可以省略将导线的两端捆扎于端子上的工序、且导线与端子的连接稳定的磁性零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磁性零件,是设有具有卷绕导线的卷线筒部、和连接导线的两端的外部端子的磁性零件,其中,外部端子具有能够阻止导线的末端向解绕方向的移动的末端固定部,在末端固定部进行定位,使导线的末端与外部端子连接。
在本发明的磁性零件中,设置有阻止导线的末端向解绕方向的移动的末端固定部。因此,通过该末端固定部,导线的末端以在规定位置被定位为不移动的状态,与外部端子连接。由此,导线与外部端子的电连接稳定。因此,也可以省略将导线的两端捆扎于端子上的工序。
另外,其他本发明涉及的磁性零件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末端固定部的高度L1,大于导线的末端的剖面的高度L2。通过采用该构成,即使导线的末端在与解绕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多少发生移动,也能够维持导线的末端与外部端子的连接,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导线与外部端子的电连接。
另外,其他本发明涉及的磁性零件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导线的两端均从磁芯向同一方向突出。通过采用该构成,能够容易地进行利用焊锡或焊接将导线与外部端子进行连接的工序。
另外,其他本发明涉及的磁性零件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外部端子具有安装电路板连接部、板状的突出部、以及板状的末端固定部;其中,板状的突出部向磁芯的外周外伸,同时,其板面与略垂直相交于磁芯的轴向的平面略平行,板状的末端固定部被设置为从突出部以规定的角度立起而形成突起部。通过采用该构成,由于外部端子与导线的末端在磁芯的外周侧被连接,因此连接作业简单。另外,通过使导线接触于被设置为从外部端子的突出部以规定角度立起而形成突起部的末端固定部和突出部的双方,能够增加导线与外部端子的接触面积而使连接强度提高。
另外,其他本发明涉及的磁性零件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突出部与末端固定部所形成的角度,在30°~80°的范围内。通过采用该构成,即使向解绕方向移动的力作用于导线的末端,导线的末端与外部端子的接触部上也难以发生滑动。因此,能够使导线与外部端子的电连接进一步稳定。
另外,其他本发明涉及的磁性零件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突出部与末端固定部所形成的角度,在60°~70°的范围内。通过采用该构成,即使向解绕方向移动的力作用于导线的末端,导线的末端与外部端子在接触部上也难以发生滑动。在此基础上,由于能够利用末端固定部进一步确实地阻止导线的末端向解绕方向移动的力,因此导线的末端进一步确实地被固定于外部端子。因此,能够使导线与外部端子的电连接进一步稳定。
另外,其他本发明涉及的磁性零件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末端固定部的前端部向突出部侧弯曲。通过采用该构成,导线的末端位于末端固定部的前端部与突出部之间。因此,导线的末端向解绕方向以外的移动变得更加困难。因此,能够使导线与外部端子的电连接非常稳定。
另外,其他本发明涉及的磁性零件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安装电路板连接部的两端部上分别设有具有末端固定部的突出部。通过采用该构成,能够使被卷绕于卷线筒部的导线的两末端向互相略相反的方向突出。
另外,其他本发明涉及的磁性零件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末端固定部的从外部端子中的根部至顶端部的高度尺寸,被设置为大于导线两端的高度尺寸。通过采用该构成,能够进一步确实地抑制导线前端向与卷绕方向相反侧的方向的移动。
另外,其他本发明涉及的磁性零件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磁芯由鼓形磁芯构成,进而,鼓形磁芯的外周配置有环形磁芯。通过采用该构成,能够抑制从导线发生的磁通的漏出,从而使AL值(导线的每单位匝数的电感值)提高。
另外,其他本发明涉及的磁性零件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导线的末端与外部端子,通过从焊锡和焊接中选择的任意一种连接方法而被连接。通过采用该构成,导线的末端被确实地固定于外部端子的规定位置,因此能够使导线与外部端子的电连接非常稳定。特别是,在导线的末端与外部端子接触的状态下对被连接的部分进行焊锡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在回流等时导线前端向与卷绕方向相反侧的方向的移动,能够使被安装状态的电连接进一步稳定。
另外,其他本发明涉及的磁性零件是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末端固定部的面,设置在相对于解绕方向呈垂直的位置上。通过采用该构成,能够以末端固定部的面确实地阻止在解绕方向上作用于导线的末端的力。因此,能够抑制导线的末端在末端固定部的面上向末端固定部的高度方向滑动。因此,能够使导线与外部端子的电连接非常稳定。
如以上所述,通过本发明,能够提供可以省略将导线的两端捆扎于端子上的工序、且导线与端子的连接稳定的磁性零件。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涉及的磁性零件的平面(与安装电路板相对一侧的相反侧的面)、正面(导线前端突出的一侧的面)以及右侧面的立体图。(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涉及的磁性零件的底面(与安装电路板相对一侧的面)、背面以及右侧面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磁性零件的右视图。
图3是图1(A)的部分放大图,是在形成有缺口部和突起部(末端固定部)的突出部的前端面上,载置有导线前端部的状态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4(A)是图1(A)所示的本形态涉及的磁性零件的主视图的部分放大图,是外部端子的前端面及突起部(末端固定部)与导线通过焊锡被连接的状态的示意图。(B)是现有的磁性零件的、相当于(A)的图,是不存在突起部(末端固定部)的现有的外部端子与导线通过焊锡被连接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在形成有缺口部和突起部(末端固定部)的突出部的前端面上,载置有导线前端部的状态的其他例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形态涉及的磁性零件的平面(与安装电路板相对一侧的相反侧的面)、正面(导线前端突出的一侧的面)以及右侧面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形态涉及的磁性零件的平面(与安装电路板相对一侧的相反侧的面)、正面(导线前端突出的一侧的面)以及右侧面的立体图。
图8是对于将图7所示的磁性零件20分解为环形磁芯16、鼓形磁芯12以及外部端子14、15的状态,表示平面(与安装电路板相对一侧的相反侧的面)、正面(导线前端突出的一侧的面)以及右侧面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        磁性零件
2        磁芯
3        导线
3A、3B   前端部(导线的两端)
4、5     外部端子
4C、5C   突起部
8        焊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磁性零件的构成)
图1(A)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涉及的表面安装用的磁性零件1的平面(与安装电路板相对一侧的相反侧的面)、正面(导线的前端突出的一侧的面)以及右侧面的立体图。图1(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涉及的磁性零件1的底面(与安装电路板相对一侧的面)、背面以及右侧面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磁性零件1的右视图。
磁芯2,例如由Mn-Zn系铁氧体或Ni-Zn系铁氧体等的磁性材料形成。另外,磁芯2分别具有圆盘状的上凸缘部2A、下凸缘部2B,其外观形成为鼓状。
导线3的金属部分,由铜等的导电性线状材料构成。另外,除了作为导线3的两端的前端部3A、3B之外,导线3的侧面被绝缘覆盖。另外,导线3的剖面为圆形。导线3沿着除上凸缘部2A、下凸缘部2B之外的磁芯2的卷线筒部,以所谓的α卷绕的卷绕方法被卷绕多次。因此,导线3的前端部3A、3B突出的方向不同。前端部3A从图1(A)的图观察时(从磁性零件1的平面观察时)朝向逆时针方向而突出,前端部3B从图1(A)的图观察时朝向顺时针方向而突出。导线3的前端部3A、3B,从磁芯2略平行地、即在同一方向上突出。经多次被卷绕于磁芯2的周面的导线3,由于其弹性而欲向与卷绕方向相反侧的方向松弛。但是,被卷绕多次的导线3,例如通过涂敷粘接剂等而被固定于卷线筒部,以能够维持该被卷绕的状态。
在磁性零件1的底面上,如防止相互的短路那样,仅离开一定距离而平行地配置有两个规定形状的板状的外部端子4、5。在该配置、固定中使用粘接剂。作为外部端子4、5的端部的、且从磁芯2突出的板状的突出部4A、5A,首先在磁芯2的底面(与存在导线3一侧的面相反侧的下凸缘部2B的面)的端部位置上朝向包住磁芯2的方向而被弯曲。而且,在相比该弯曲位置更接近前端的突出部4A、5A的位置上,外部端子4、5的端部朝向与包住磁芯2的方向相反侧的方向(从下凸缘部2B的中心沿着径向而离开的方向)而被弯曲,以使突出部4A、5A前端的平坦的前端面4B、5B位于与下凸缘部2B的另一面(存在导线3一侧的面)略同一平面上。换句话说,突出部4A、5A被设置为其前端部的平面与磁芯2的轴向略垂直相交。
进而,在图1(A)所示的前面侧的前端面4B、5B的一端上,在与两个前端面4B、5B彼此之间相对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上分别形成有缺口部4A1、5A1。在从该缺口部4A1、5A1至位于突出部4A、5A的前端的端面为止的部位上,如后述那样设有板状的突起部(末端固定部)4C、5C。即,相比缺口部4A1、5A1更离开磁芯2的前端面4B、5B的部分,从前端面4B、5B朝向上凸缘部2A的方向而略垂直地延伸、且在图1(B)中以箭头A方向为折线而被弯曲。该被弯曲的部分成为突起部4C、5C。具有其一端的一方的前端面4B上固定有导线3的前端部3A,另一方的前端面5B上固定有导线3的前端部3B。为了使这些固定更为确实,例如以使用焊锡或焊接为佳。而且,在分别存在于外部端子4、5的纵向的另一端(图1(B)的箭头A的矢量方向的端部)的突出部4A、5A上,未形成有缺口部4A1、5A1和突起部4C、5C,也未固定有导线3。
导线3,在前端面4B上载置有前端部3A,在前端面5B上载置有前端部3B。另外,导线3即使处于通过粘接剂而被固定的状态,通过卷绕导线3,该导线3的拉出部分(前端部3A、3B)也具有朝向扩径方向(解开的方向)的弹性,因此在前端面4B上载置前端部3A、在前端面5B上载置前端部3B的话,前端部3A被按压于突出部4C、前端部3B被按压于突出部5C。该被按压的突出部4C、5C的部分相对。
图3是图1(A)的部分放大图,是在形成有缺口部5A1和突起部5C的突出部5A的前端面5B上,载置有导线3的前端部3B的状态的示意图。
如以上所述,导线3的前端部3A与前端面4B和突起部4C接触而被配置。另外,导线3的前端部3B与前端面5B和突起部5C接触而被配置。在此,突起部4C、5C阻止该导线3的拉出部分(前端部3A、3B)朝向扩径方向(解开的方向)的前端部3A、3B的移动。另外,突起部4C的顶端部处于比前端部3A、3B的顶端部高的位置。但是,由于导线3的剖面形状为圆形,因此,突起部4C的顶端部只要被设定为前端部3A、3B的半径以上的高度尺寸即可。另外,作为末端固定部而发挥作用的突起部5C的高度L1,大于导线3的前端部3B的剖面高度L2。因此,即使导线3的前端部3B在与解绕方向D不同的方向上多少发生移动,也能够维持导线3的前端部3B与外部端子5的连接,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导线3与外部端子5的电连接。在此基础上,作为末端固定部而发挥作用的突起部5C的面(与导线3接触的面),被设置在相对于解绕方向D呈垂直的位置上。因此,能够以作为末端固定部而发挥作用的突起部5C的面确实地阻止对于导线3的前端部3B在解绕方向D上作用的力。因此,能够抑制导线3的前端部3B在突起部5C的面上朝向突起部5C的高度方向进行滑动。因此,能够使导线3与外部端子5的电连接非常稳定。
(磁性零件的制造方法)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磁性零件1,如以下那样被制造。
首先,将导线3沿着被上凸缘部2A和下凸缘部2B夹住的磁芯2的卷线筒部,进行所谓的α卷绕。然后,为了固定卷绕有导线3的部分,将粘接剂涂敷于卷线筒部,并通过该粘接剂的固化而将导线3固定于卷线筒部。
然后,事先被弯曲加工成上述规定形状(具有缺口部4A1、5A1,突出部4A、5A的弯曲部分,前端面4B、5B,突起部4C、5C的形状)的两个外部端子4、5,以互相平行的状态而被配置在下凸缘部2B的下面侧,同时,使粘接剂介于下凸缘部2B和外部端子4、5之间而将两者进行粘接固定(图1、图2)。其后,进行定位,以使导线3的前端部3A、3B通过突起部4C、5C而不会向导线3的拉出部分(前端部3A、3B)扩径的方向(解绕方向、或解开的方向)移动。详细地说,以前端部3A、3B分别与前端面4B、5B和突起部4C、5C接触那样,而配置前端部3A、3B。然后,使前端面4B、5B位于与存在导线3一侧的下凸缘部2B的面略同一平面上。由此,导线的前端部3A、3B与外部端子4、5连接。经过以上过程,制造出本实施形态涉及的磁性零件1。
另外,为了使导线的前端部3A、3B与外部端子4、5的连接更为确实,进而也可以利用焊锡或焊接。例如,在利用焊锡时,使前端部3A和前端面4B以及突起部4C同时接触于焊锡槽的熔融焊锡,同样地使前端部3B和前端面5B以及突起部5C同时接触于焊锡槽的熔融焊锡。这样的话,导线3(前端部3A、3B)的漆包(enamel)部分熔融,同时,前端部3A、3B和前端面4B、5B以及突起部4C、5C以电导通的状态被焊接。
(本形态的主要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在本形态中,外部端子4与导线3连接,但是由于外部端子4、5上存在突起部4C、5C,因此即使导线3的拉出部分(前端部3A、3B)具有朝向扩径方向(解开方向)的弹性,也能够以该突起部4C、5C进行阻止。由此,能够使前端部3A、3B与外部端子4、5之间的电连接稳定。另外,在本形态中,由于不经过将导线的两端捆扎于端子上的复杂的工序,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制造。
另外,在本形态中,将突起部4C、5C的顶端部配置在比导线3两端的顶端部高的位置,因此能够进一步确实地抑制导线3的拉出部分(前端部3A、3B)朝向扩径方向(解开方向)的移动。
另外,在本形态中,导线3的前端部3A、3B从磁芯2向同一方向突出。因此,在为了连接的进一步稳定化而利用焊锡或焊接时,能够利用焊锡或焊接将前端部3A、3B与外部端子4、5同时进行连接,能够容易地进行制造工序。
另外,在本形态中,存在前端面4B、5B与突起部4C、5C。因此,在为了连接的进一步稳定化而利用焊锡时,可以得到以下所说明的优点。即,由于导线3与外部端子4、5的焊锡接合面积增加,因此能够使两者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图4(A)是图1(A)所示本形态涉及的磁性零件1的主视图的部分放大图,是外部端子5的前端面5B和突起部5C与导线3通过焊锡8而被连接的状态的示意图。另外,图4(B)是现有的磁性零件中的、相当于图4(A)的部分的示意图,是不存在突起部4C、5C的现有的外部端子6与导线7通过焊锡8而被连接的状态的示意图。图4(B)表示导线7的下方部分作为主要部分而被外部端子6支撑的状态。这是因为,在经过了回流(reflow)等时,焊锡8由于其自重而容易朝向下方、且难以朝向导线7的侧面和上面。因此,现有的磁性零件由于导线7和外部端子6的焊锡8接合面积小,因此其连接强度小。另一方面,在本形态涉及的磁性零件1中利用焊锡时,如图4(A)所示,通过外部端子5的前端面5B和突起部5C,不仅能够使焊锡8存在于导线3的下方,而且也能够使焊锡8存在于导线3的侧面和上面。因此,能够使导线3与外部端子5的接合面积相对于现有技术有了飞跃性的增加,其连接强度也变大。另外,在进一步利用了焊锡的本形态中,能够容易在前端面4B、5B和突起部4C、5C之间形成大的焊锡圆角(fillet),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利用焊锡的连接强度。
(其他的实施形态)
上述本实施形态涉及的磁性零件为本发明适宜形态的一例,但是并不限于此,在不改变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以下各种变形实施。
在上述形态中,将磁性零件1作为表面安装用零件。但是,磁性零件1并不特别限定于表面安装用。另外,在磁性零件1为表面安装用的情况下,以外部端子具有安装电路板连接部、板状的突出部、以及末端固定部为佳,其中,突出部向磁芯的外周外伸,同时,其板面与略垂直相交于磁芯的轴向的平面略平行,末端固定部被设置为从该突出部以规定的角度立起而形成突起部。在此,所谓的安装电路板连接部,以图1、图2所示的外部端子5为例进行说明的话,是在外部端子5中,相当于位于外部端子5中的、磁芯2的内周侧的部分。另外,具有末端固定部的突出部,可以如图1、图2等所例示那样仅设置在安装电路板连接部的一侧,但是也可以设置在两端部。将具有末端固定部的突出部设置在安装电路板连接部的两端部的情况下,能够使卷绕于卷线筒部的导线的两末端在互相略相反的方向上突出,或者也可以卷绕两个线圈。
在上述形态中,磁芯2由Mn-Zn系铁氧体或Ni-Zn系铁氧体等的磁性材料形成。
在上述形态中,导线3是剖面为圆形的导体,但是也可以使用带状的导体等、剖面为长方形的导体。另外,导线3以所谓的α卷绕的状态被卷绕多次,但是并不限定于α卷绕,也可以采用通常的螺旋状的卷绕方法等其他的卷绕方法。但是,在使用剖面为长方形的导线3、且如图1(A)所示那样使导线3的前端部3A、3B的卷绕方向不同的情况下,形成α卷绕更简单而令人满意。
进而,在上述形态中,使导线3的两端(前端部3A、3B)部分的卷绕方向不同,但是也可以使导线3两端的卷绕方向为同一方向(例如,前端部3A、3B均以顺时针方向为卷绕方向等)。该情况下,为了使前端部3A、3B与前端面4B和突起部4C双方接触,以使一方突起部4C或5C的配置位置与本形态不同,而将该突起部4C配置在前端面4B的宽度方向中的相反侧的端部上为佳。这样做是因为,前端部3A、3B与前端面4B和突起部4C、或者与前端面5B和突起部5C的双方接触的话,前端部3A、3B被稳定地配置。
在上述形态中,在与前端面4B和前端面5B相对的端部相反侧的端部上,具有突起部4C、5C。但是,突起部4C、5C,也可以配置在前端面4B和前端面5B相对的端部上。在这种构成中,以使配置有前端部3A与前端部3B的外部端子4、5相反为佳。其理由在于,前端部3A与前端面5B和突起部5C接触、另外前端部3B与前端面4B和突起部4C接触而形成稳定的状态。
在上述形态中,突起部4C、5C的顶端部,处于比前端部3A、3B的顶端部高的位置。但是,突起部4C、5C的顶端部,也可以处于相对于前端部3A、3B的顶端部低的位置或相同的位置。但是,为了使导线3与外部端子4、5的电连接稳定,如本形态那样,以突起部4C、5C的顶端部处于比前端部3A、3B的顶端部高的位置为佳。例如,突起部4C、5C的顶端部,以设定为导线3的直径的1.5倍以上的高度为佳。
在上述形态中,导线3的前端部3A、3B从磁芯2略平行地、即在同一方向上突出,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突出方向,例如,也可以向180°不同的方向突出。但是,以使前端部3A、3B与突出部4A、5A相对于磁芯2向同一方向突出为佳。该情况下,在利用焊锡将前端部3A、3B固定于外部端子4、5时,能够使两个连接部(前端部3A与外部端子4的连接部,以及前端部4A与外部端子5的连接部)同时接触于同一焊锡槽的熔融焊锡。进而,在上述形态中,被多次卷绕在磁芯2的周面的导线3通过粘接剂而被固定,但是由于该粘接剂并不是必须的构成要素,因此可以省略。
在上述形态中,突起部4C、5C是将前端面4B、5B的一端弯曲成朝向上凸缘部2A的方向呈略垂直地延伸而形成的。但是,突起部也可以为例如从前端面4B、5B的中央部突出的部分,使前端面4B、5B的中央部分隆起那样进行弯曲的部分等。另外,突起部也可以不是从前端面4B、5B向上凸缘部2A的方向略垂直地延伸的部分,而是例如向包住导线3的方向弯曲的部分。图5是图3所示形态的一变形例,是在形成有缺口部和突起部的突出部的前端面上载置有导线3的前端部的状态的、其他例的示意图。另外,在图5中,对于与图3具有相同的功能、构成的部件赋以同一符号。图5所示的形态是,在图3所示的形态中将突起部5C的前端部5C1朝向突出部5A侧弯曲。该情况下,前端部5C1也可以如图5所示那样与前端面5B平行地向突出部5A侧弯曲。在图5所示的形态中,导线3的末端不仅是在解绕方向(图5中的右侧方向)上不能移动,而且在图5中的上下方向上也不能移动。因此,能够使导线3与外部端子4、5的电连接非常稳定。另外,缺口部4A1、5A1不是磁性零件1的必须的构成要素,因此可以省略。
在上述形态中,在进行焊接时,将前端部3A和突起部4C、以及前端部3B和突起部5C同时进行焊接。但是,前端部3A和突起部4C的焊接、以及前端部3B和突起部5C的焊接,也可以在不同的时期进行。
在上述形态中,制造磁性零件1时不具有切断工序,其中,该切断工序在进行定位、以使导线3的前端部3A、3B不会朝向导线3的拉出部分(前端部3A、3B)的扩径方向(解绕方向、或解开方向)进行移动之后,将前端部3A、3B切断。但是,也可以事先将前端部3A、3B设为较长,并在上述对位之后切断成必要的长度。另外,该切断也可以在之后根据需要而实行的、前端部3A和突起部4C、以及前端部3B和突起部5C的锡焊(或焊接)之后进行。
另外,突出部5A与如形成突起部5C那样设置的末端固定部所形成的角度,可以为图3所示那样的90°左右,但是以小于90°的角度(锐角)为佳,具体地说,以30°~80°的范围为更佳,以60°~70°的范围为特佳。通过将角度设定为80°以下,即使向解绕方向移动的力作用于导线3的前端部3B,导线3的前端部3B与末端固定部的接触部也难以发生滑动。特别是,在解绕方向与卷轴不垂直的情况下,通过上述角度为锐角,能够通过作为末端固定部而发挥作用的突起部5C和前端面5B来阻止导线3的前端部3B的移动。因此,能够使导线3与外部端子5的电连接进一步稳定。另外,通过将角度设定为70°以下,能够以末端固定部进一步确实地阻止导线3的前端部3B向解绕方向移动的力,因此导线3的前端部3B进一步确实地被固定于外部端子5。因此,能够使导线3与外部端子5的电连接更加稳定。另外,角度的下限值以30°以上为佳,以60°以上为更佳。其理由是,能够抑制由于导线3的前端部3B配置于突出部5A与末端固定部之间而突出部5A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增大。
图6表示设有外部端子的磁性零件的一例,其中,该外部端子是如以上所说明的突出部5A与如形成突起部5C那样设置的末端固定部所形成的角度为60°~70°左右的外部端子。图6是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形态涉及的磁性零件的平面(与安装电路板相对一侧的相反侧的面)、正面(导线前端突出的一侧的面)以及右侧面的立体图。在图6中,对于与图1具有相同的功能、构成的部件赋以相同的符号。另外,图6中省略对导线3的记载。图6所示的磁性零件10,除了将图1所示的磁性零件1的外部端子4、5置换成外部端子14、15以外,具有与磁性零件1相同的构成。该外部端子14(15),在其两端上具有突出部14A(15A)、图6中前面侧的突出部14A(15A)上设置有突起部14C(15C)这一点上,具有与外部端子4(5)相同的构成。但是,在外部端子14(15)中,在突出部14A(15A)与如形成突起部14C(15C)那样设置的末端固定部所形成的角度,不是如图1等所示那样的90°,而是为60°~70°左右锐角的这一点上不同。
作为磁芯,除了图1、6所例示的形态以外,也可以采用例如如图7、图8所示那样将鼓形磁芯12和配置于该鼓形磁芯12外周的环形磁芯16进行组合的形态等。图7所示的磁性零件20,具有鼓形磁芯12和配置于该鼓形磁芯12的上凸缘部12A外周的环形磁芯16。而且,在鼓形磁芯12的下凸缘部12B侧,安装有与图6所例示的磁性零件10中所使用的外部端子相同的外部端子14、15。在此,图7是表示磁性零件20的外观整体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将图7所示的磁性零件20分解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另外,在图7、图8中,对于与图1、图6中所示的部件具有相同的功能、构成的部件赋以相同的符号。另外,在图7中,省略了对导线3的记载。图7、图8所示的磁性零件20,除了圆盘状的上凸缘部12A的直径小于下凸缘部12B的直径、且在该上凸缘部12A的外周配置有所具有的直径稍大于上凸缘部12A的直径的、具有圆形环孔的环形磁芯16这一点之外,具有与图6所示的磁性零件10相同的构成。在磁性零件20中,能够抑制从导线3发生的磁通的漏出,从而使AL值(导线3的每单位匝数的电感值)提高。
该环形磁芯16的高度,与从下凸缘部12B的设置有上凸缘部12A一侧的面、至与上凸缘部12A的设置有下凸缘部12B一侧相反侧的面为止的高度大致相同。另外,环形磁芯16的平面方向的形状为略矩形。另一方面,沿着磁芯12的卷线筒部被进行α卷绕的导线3的前端部3A、3B,必须从磁芯2向同一方向突出,并与外部端子14、15连接。因此,在环形磁芯16的正面(导线3的前端突出一侧的面)侧且下凸缘部12B侧的部分上,设置有导线引出槽16A。另外,环形磁芯16与磁芯2相同地由磁性材料构成。
另外,末端固定部并不限定于如图1、2、6所例示那样的、被设置为从构成外部端子一部分的突出部以规定角度立起而形成突起部的形态。例如,也可以如与外部端子的主体部分直接结合那样地仅设置末端固定部。作为这样的形态,例如在外部端子由安装电路板连接部和向磁芯外周外伸的(板状的)突出部构成的情况下,可以将该突出部的前端部扭曲成该前端部的平面与磁芯的轴向略平行的部分,作为末端固定部而利用。
另外,在(1)上述那样如与外部端子的主体部分直接结合那样地仅设置末端固定部的情况,或者(2)如图1、2、6所示那样、末端固定部被设置为从构成外部端子一部分的突出部以规定角度立起而形成突起部的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情况下,末端固定部与导线的末端也以满足以下的关系为佳。即,末端固定部的高度L1,以大于上述导线的末端的剖面的高度L2为佳。该情况下,即使导线的末端在与解绕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多少发生移动,也能够维持导线的末端与外部端子的连接,因此能够稳定地维持导线和外部端子的电连接。

Claims (12)

1.一种磁性零件,设有具有卷绕导线的卷线筒部的磁芯和连接所述导线的两端的外部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端子,具有能够阻止所述导线的末端向解绕方向的移动的末端固定部;
在所述末端固定部进行定位,使所述导线的末端与所述外部端子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固定部的高度L1,大于所述导线的末端的剖面的高度L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性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的两端,均从所述磁芯向同一方向突出。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性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端子具有安装电路板连接部、板状的突出部、以及板状的所述末端固定部;其中,板状的突出部向所述磁芯的外周外伸,同时,其板面与略垂直相交于所述磁芯的轴向的平面略平行,所述末端固定部被设置为从所述突出部以规定的角度立起而形成突起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性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末端固定部所形成的角度,在30°~80°的范围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性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与所述末端固定部所形成的角度,在60°~70°的范围内。
7.如权利要求4~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磁性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固定部的前端部,向所述突出部侧弯曲。
8.如权利要求4~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磁性零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电路板连接部的两端部上,分别设有具有所述末端固定部的所述突出部。
9.如权利要求4~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磁性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固定部的从所述外部端子中的根部至顶端部的高度尺寸,被设定为大于所述导线的两端的高度尺寸。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性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由鼓形磁芯构成,进而在所述鼓形磁芯的外周配置有环形磁芯。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性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的末端与所述外部端子,通过从焊锡和焊接中选择的任意一种连接方法而被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性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端固定部的面,设置在相对于所述解绕方向呈垂直的位置上。
CN200880105725XA 2007-09-10 2008-08-29 磁性零件 Active CN1017965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33547 2007-09-10
JP2007233547 2007-09-10
PCT/JP2008/065591 WO2009034860A1 (ja) 2007-09-10 2008-08-29 磁性部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96599A true CN101796599A (zh) 2010-08-04
CN101796599B CN101796599B (zh) 2012-09-05

Family

ID=40451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5725XA Active CN101796599B (zh) 2007-09-10 2008-08-29 磁性零件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8325000B2 (zh)
EP (1) EP2197004B8 (zh)
JP (2) JP5022441B2 (zh)
KR (1) KR101147019B1 (zh)
CN (1) CN101796599B (zh)
TW (1) TWI395238B (zh)
WO (1) WO200903486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3492A (zh) * 2011-07-25 2013-01-30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磁性元件
CN102957249A (zh) * 2011-08-09 2013-03-0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3050223A (zh) * 2011-08-11 2013-04-17 阿彼可电子株式会社 电感器及电感器制造方法
CN104465034A (zh) * 2013-09-18 2015-03-25 Tdk株式会社 线圈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36050B2 (en) * 2010-07-23 2015-09-15 Cyntec Co., Ltd. Magnet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5516357B2 (ja) * 2010-11-17 2014-06-11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磁性素子
JP5786660B2 (ja) * 2011-11-08 2015-09-30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磁性部品および磁性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13243192A (ja) * 2012-05-18 2013-12-05 Toko Inc 面実装インダクタ
JP6135076B2 (ja) 2012-09-12 2017-05-31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磁性コアおよび磁性部品
JP6131666B2 (ja) * 2013-03-26 2017-05-24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US10170234B2 (en) 2015-01-22 2019-01-01 Tdk Corporation Coil device capable of performing a wire connection
JP6766697B2 (ja) * 2017-03-07 2020-10-1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JP6838585B2 (ja) * 2018-06-29 2021-03-0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コイル部品
US11855540B2 (en) * 2019-03-26 2023-12-2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Leadframe for conductive winding
CN113841208A (zh) * 2019-05-24 2021-12-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噪声降低元件
CN116508121A (zh) * 2020-11-27 2023-07-2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9911U (ja) * 1982-09-08 1984-03-14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小型インダクタ
JPH05182854A (ja) * 1991-12-27 1993-07-2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コイル端末処理方法
DE4217434A1 (de) * 1992-05-26 1993-12-02 Siemens Ag Elektrisches Bauteil
JPH067210U (ja) 1992-06-26 1994-01-28 コーア株式会社 チップインダクタ
JPH0636961A (ja) 1992-07-17 1994-02-10 Toko Inc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の製造用リードフレーム
JPH06163300A (ja) 1992-11-18 1994-06-10 Sony Corp 電気部品の端子接続構造
JPH11135344A (ja) * 1997-10-27 1999-05-21 Totoku Electric Co Ltd 小型トランス
JP3173654B2 (ja) * 1998-12-28 2001-06-04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
EP1324357A4 (en) 2000-09-14 2008-10-2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ELECTROMAGNETIC DEVICE, DEVICE GENERATING A HIGH VOLTAG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ELECTROMAGNETIC DEVICE
JP2003168611A (ja) * 2001-09-18 2003-06-13 Murata Mfg Co Ltd 高周波用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
JP3659207B2 (ja) * 2001-09-28 2005-06-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
JP4315425B2 (ja) * 2003-07-23 2009-08-19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超小型面実装コイル装置
JP4187705B2 (ja) 2004-09-03 2008-11-26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装置
JP2006080107A (ja) * 2004-09-07 2006-03-23 Tdk Corp コイル装置
JP4513586B2 (ja) * 2005-01-31 2010-07-28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JP4343871B2 (ja) 2005-04-27 2009-10-14 Tdk株式会社 コイル部品
JP2007005769A (ja) 2005-05-27 2007-01-11 Tdk Corp コイル部品及び電子機器
JP4781223B2 (ja) * 2005-12-22 2011-09-28 スミダ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
TWI277107B (en) * 2006-01-11 2007-03-21 Delta Electronics Inc Embedded inductor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7258201A (ja) * 2006-03-20 2007-10-04 Tdk Corp コイル部品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3492A (zh) * 2011-07-25 2013-01-30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磁性元件
CN102957249A (zh) * 2011-08-09 2013-03-0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US8952584B2 (en) 2011-08-09 2015-02-10 Nidec Corporation Motor
CN102957249B (zh) * 2011-08-09 2016-12-2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CN103050223A (zh) * 2011-08-11 2013-04-17 阿彼可电子株式会社 电感器及电感器制造方法
CN104465034A (zh) * 2013-09-18 2015-03-25 Tdk株式会社 线圈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197004A4 (en) 2010-09-22
JP5022441B2 (ja) 2012-09-12
WO2009034860A1 (ja) 2009-03-19
EP2197004B1 (en) 2016-06-01
JPWO2009034860A1 (ja) 2010-12-24
KR20100055525A (ko) 2010-05-26
EP2197004B8 (en) 2016-08-17
TW200912971A (en) 2009-03-16
TWI395238B (zh) 2013-05-01
US20110006867A1 (en) 2011-01-13
CN101796599B (zh) 2012-09-05
JP2012147031A (ja) 2012-08-02
US20130049915A1 (en) 2013-02-28
KR101147019B1 (ko) 2012-05-17
US8325000B2 (en) 2012-12-04
EP2197004A1 (en) 201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96599B (zh) 磁性零件
CN102449709B (zh) 表面安装磁性装置
JP4781223B2 (ja) インダクタンス素子
JP6015588B2 (ja) 巻線型電子部品
JP6966722B2 (ja) コイル装置
US11164692B2 (en) Coil device
WO2018190075A1 (ja) 結合インダクタ
JP2015220272A (ja) コイル部品
JP2018129376A (ja) コイル装置
CN104488043A (zh) 变压器用线圈
JP2019021897A (ja) コイル装置
JP6593069B2 (ja) コイル部品
CN110136932A (zh) 线圈部件和电子设备
US11621118B2 (en) Coil device
JP2005251933A (ja) 巻線型コイル部品
JP2004172263A (ja) 基板表面実装型トロイダル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70014598A (ko) 코일 전자부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831775B2 (ja) 巻線部品
KR102480687B1 (ko) 코일 장치
JP3768955B2 (ja) 面実装型コイル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M601452U (zh) 電感結構
JPH0132333Y2 (zh)
JP2022167385A (ja) インダクタおよびその実装構造
JPH09148149A (ja) コイル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427139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