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0223A - 电感器及电感器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感器及电感器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50223A
CN103050223A CN2012102835158A CN201210283515A CN103050223A CN 103050223 A CN103050223 A CN 103050223A CN 2012102835158 A CN2012102835158 A CN 2012102835158A CN 201210283515 A CN201210283515 A CN 201210283515A CN 103050223 A CN103050223 A CN 1030502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ed wire
wound coil
contact terminal
inductor
d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835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尧翰
卢炫宇
李东洙
金景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BC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BC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BC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BCO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50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502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06Coil winding
    • H01F41/064Winding non-flat conductive wires, e.g. rods, cables or cor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7/2828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0Fastening or clamping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coils or windings on core, casing, or othe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41/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 H01F41/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ing magnets, inductances or transformer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for manufacturing cores, coils, or magnets for manufacturing coils
    • H01F41/10Connecting leads to win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感器及电感器制造方法。提供一种在把绕线线圈卷绕于鼓形磁芯的过程中,把绕线线圈的线头和线尾全部沿着鼓形磁芯上卷绕的绕线部的外廓外周引出,连接于各个接触端子,从而使绕线线圈的线头与绕线部的接触部位至接触端子的距离相对增加,能够防止在接触端子处执行利用了激光等的焊接或诸如锡焊的接合工序时,因热而造成被覆熔融及因此而导致的短路现象,能够显着减小制造不良率的电感器及电感器制造方法。

Description

电感器及电感器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感器及电感器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在把绕线线圈卷绕于鼓形磁芯的过程中,把绕线线圈的线头和线尾全部沿着鼓形磁芯上卷绕的绕线部的外廓外周引出,连接于各个接触端子,从而使绕线线圈的线头与绕线部的接触部位至接触端子的距离相对增加,能够防止在接触端子处利用激光等的焊接或诸如锡焊的接合工序时,因热而造成被覆熔融及因此而导致的短路现象,能够显著减小制造不良率的电感器及电感器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电感器(Inductor)是一种以磁芯(Ferrite core)为基本,在其主体上卷绕由金属构成的线圈,形成电感(Inductance)的元件,以卷在磁芯的线圈上导通电流产生电磁的元件广泛使用。
另外,电感器与频率成比例,利用阻抗(Impedance)提高的特性除去相应频带中的噪声(Noise),与电容器(Capacitor)一同构成共振回路放大特定频带的信号的元件,与电阻及电容器一同形成电气/电子回路的重要组成要素的被动元件。
最近,由于个人用携带通信的发展,需要开发RF模拟IC(Radio Frequency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因此,要求作为被动元件的电感器(Inductor)的集成化,同时,携带用信息通信设备在不断小型化,诸如电感器的各种部件也要求超薄化的部件。因此,制造这种电感器,要求更高难度的技术。
电感器一般制作成在一侧面加装有接触端子的鼓状的鼓形磁芯上卷绕绕线线圈的形态,以鼓形磁芯上卷绕的绕线线圈的两端连接接合于接触端子的方式构成。此时,绕线线圈通过锡焊工序等接合于接触端子,最近,为实现更迅速的接合工序,以利用激光的激光焊接方式,进行绕线线圈与接触端子的接合。
另一方面,就绕线线圈卷绕于鼓形磁芯的方式而言,其结构上是从绕线线圈的线头开始,接触鼓形磁芯外周面进行卷绕,接着,依次包围绕线线圈的线头外廓外周进行卷绕,直到卷绕至绕线线圈的线尾。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绕线线圈的线头位于鼓形磁芯上卷绕的绕线部的最内侧外周上,所以应横穿绕线部,引出到外部,以便能够接合于接触端子。之后,引出的绕线线圈的线头通过锡焊或焊接等,与接触端子接合,在这种接合过程中发生的热,通过绕线线圈的线头传导,在绕线线圈的线头与绕线部接触处,被覆融化,频繁发生电气短路等问题,因此造成在电感器制造工序中的不良率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以往技术的问题而发明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器及电感器制造方法,在为使绕线线圈与接触端子接合而执行通过激光等的焊接或诸如锡焊的接合工序的过程中,防止热传导造成绕线线圈的被覆熔融及因此而发生的电气短路现象,能够显著减少制造不良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器及电感器制造方法,在把绕线线圈连接于鼓形磁芯上加装的接触端子的过程中,能够更顺利、容易地执行绕线线圈的连接作业。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鼓形磁芯;第1及第2接触端子,配置于所述鼓形磁芯的一侧面;以及绕线线圈,卷绕于所述鼓形磁芯;而且,所述绕线线圈的线头和线尾沿着所述鼓形磁芯上卷绕的绕线部的最外廓外周引出,分别连接于所述第1及第2接触端子。
此时,所述鼓形磁芯包括:中央部的绕芯和在所述绕芯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的上部及下翼;所述绕线线圈可以卷绕于所述鼓形磁芯的绕芯上构成。
另外,所述第1及第2接触端子可以加装于所述鼓形磁芯的下翼的外侧底面。
另外,所述第1及第2接触端子可以呈平板形,相互隔离地加装,包围所述下翼的底面一部分。
另外,在所述第1及第2接触端子上,可以形成有凸出端子部,以便从所述下翼的外廓外周凸出,所述绕线线圈的线头和线尾可以分别连接于所述凸出端子部。
另外,所述凸出端子部可以以一侧面凹陷弯曲的形态折弯形成。
另外,所述绕线线圈的线头和线尾可以通过激光焊接、电弧焊接或锡焊工序中的某一种工序,连接接合于所述第1及第2接触端子。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感器制造方法,鼓形磁芯以中央部的绕芯为中心,在两端分别形成有上部及下翼,在所述下翼的底面加装有第1及第2接触端子,在所述鼓形磁芯上卷绕绕线线圈,制造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步骤,使所述绕线线圈的线头固定于从所述鼓形磁芯隔离的位置;卷绕步骤,在固定了所述绕线线圈的线头的状态下,把所述绕线线圈卷绕于所述鼓形磁芯的绕芯;第2接触端子连接步骤,把所述绕线线圈的线尾沿着所述绕芯上卷绕的绕线部的外廓外周引出,连接于所述第2接触端子;解除固定步骤,解除所述绕线线圈的线头的固定;以及第1接触端子连接步骤,把所述绕线线圈的线头沿着所述绕芯上卷绕的绕线部的外廓外周引出,连接于所述第1接触端子。
此时,还可以包括把所述绕线线圈的线头及线尾分别接合于所述第1及第2接触端子的步骤。
另外,在所述第1及第2接触端子上可以形成有凸出端子部,以便从所述下翼的外廓外周凸出;所述绕线线圈的线头和线尾可以分别连接于所述凸出端子部。
另外,所述凸出端子部可以以一侧面凹陷弯曲的形态折弯形成。
根据本发明,在把绕线线圈卷绕于鼓形磁芯的过程中,把绕线线圈的线头和线尾全部沿着鼓形磁芯上卷绕的绕线部的外廓外周引出,连接于各个接触端子,从而使绕线线圈的线头与绕线部的接触部位至接触端子的距离相对增加,能够防止在接触端子处执行利用了激光等的焊接或诸如锡焊的接合工序时,因热而造成被覆熔融及因此而导致的短路现象,具有能够显著减小制造不良率的效果。
另外,在加装于鼓形磁芯的接触端子上,形成凸出端子部,从而在把鼓形磁芯上卷绕的绕线线圈连接于接触端子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凸出端子部连接,因而对绕线线圈的接触端子的连接作业更容易实施,具有能够使制造作业更迅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简要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感器形状的立体图,
图2是简要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感器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简要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绕线结构的剖面图,
图4(a)至图4(d)是简要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绕线方法的动作流程图,
图5(a)和图5(b)是简要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感器形状及绕线结构的附图,
图6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感器制造方法的步骤性动作流程的动作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0鼓形磁芯              110绕芯
120下翼                  130上翼
200绕线线圈              210线头
220线尾                  230绕线部
301凸出端子部            310第1接触端子
320第2接触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在对各附图的构成要素赋予参照符号方面,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即使显示于不同的附图上,也尽可能赋予了相同的符号。另外,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当判断认为对相关众所周知结构或功能的具体说明可能混淆本发明要旨时,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是简要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感器形状的立体图,图2是简要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感器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简要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绕线结构的剖面图,图4(a)至图4(d)简要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感器的绕线方法的动作流程图,图5(a)和图5(b)是简要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感器形状及绕线结构的附图。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感器包括:鼓形磁芯100;第1及第2接触端子310,320,加装于鼓形磁芯100的一侧面;绕线线圈200,卷绕于鼓形磁芯100。
鼓形磁芯100包括:中央部的绕芯110,以圆桶状形成,以便供绕线线圈200卷绕;上部及下翼120,130,在绕芯110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这种鼓形磁芯100的上部及下翼120,130可以以圆形形成,但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变更为多种形态,例如可以以椭圆或四边形的形态形成。当然,绕芯110也一样,除圆桶状之外,也可以变更为诸如方柱的其他形态。
第1及第2接触端子310,320呈平板形,相互隔离地加装,包围所述鼓形磁芯100的下翼130的底面一部分,绕线线圈200在鼓形磁芯100的绕芯110上卷绕既定圈数,以便能够接受电流供应,产生电磁场,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和线尾220分别导电连接于第1接触端子310及第2接触端子320。这种绕线线圈200截断成具有既定长度,卷绕于鼓形磁芯100上,此时,鼓形磁芯100上卷绕的最初区间的末端部分就是线头210,最后区间的末端部分是线尾220,鼓形磁芯100的绕芯110上卷绕的中间部分就是绕线部230。
另一方面,在第1及第2接触端子310,320上,如图1及图2所示,可以形成有从下翼130的外廓外周凸出的形态的凸出端子部301,以便能够容易实现对鼓形磁芯100上卷绕的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和线尾220的连接接合。即,为了在绕线线圈200卷绕于鼓形磁芯100的绕芯110的状态下,能够向绕线线圈200导通电流,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和线尾220分别连接于第1及第2接触端子310,320,此时,把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和线尾220引出至下翼130的底面,连接于接触端子,这项作业会非常困难,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第1及第2接触端子310,320上形成从下翼130的外廓外周向半径方向凸出的凸出端子部301,把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和线尾220连接接合于这种凸出端子部301,从而能够容易地执行绕线线圈200与第1及第2接触端子310,320的连接接合作业。
此时,凸出端子部301如图2所示,可以以一侧面凹陷弯曲的形态折弯形成,以便绕线线圈200能够插入并固定,从而能够更顺利地把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和线尾220连接于凸出端子部301。
另一方面,这种第1及第2接触端子310,320如图1至图4(a)至图4(d)所示,可以以另行加装于下翼130的形态构成,也可以不同于此,变更为多种形态。例如,第1及第2接触端子310,320可以如图5(b)所示,在下翼130的底面上,以通过镀金工序形成的金属化镀金电极形态构成,此时也一样,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和线尾220分别引出到镀金电极形态的第1及第2接触端子310,320并连接。
在如此把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和线尾220分别连接结合于第1及第2接触端子310,320的状态下,绕线线圈200与第1及第2接触端子310,320通过另外的工序相互接合,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这种接合工序优选应用通过激光等的焊接工序或锡焊工序,从而能够以更迅速的自动化的工序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此构成的电感器构成如下: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和线尾220分别沿着绕芯110上卷绕的绕线部230的最外廓外周引出,连接于第1及第2接触端子310,320。
更详细而言,一般把绕线线圈(200)卷绕于鼓形磁芯100的作业,如在以往技术中所作的说明,从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开始,卷绕于鼓形磁芯100的绕芯110,然后,包围线头210的外侧外周,绕线线圈200继续卷绕,最终卷绕成绕线线圈200的线尾220构成最外廓外周的形态。因此,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以直接接触绕芯110外周面的形态,构成绕线部230的内侧外周并进行配置。因此,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与第1接触端子310的连接结构按以下方式构成,如图4(d)所示,在其卷绕结构上,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横穿绕线部230,从内侧引出到外部,与第1接触端子310连接。当然,绕线线圈200的线尾220在其卷绕结构上是沿着绕线部230的外廓外周引出,与第2接触端子320连接。
在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和线尾220如此分别连接于第1接触端子310和第2接触端子320的状态下,如前所述,分别通过利用了激光等的焊接或锡焊进行连接接合,在该过程中产生热,这种热通过绕线线圈200传导。在根据以往技术的普通绕线结构中,是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横穿绕线部230引出到外部的结构,因此,如图4(d)所示,从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与绕线部230的接触部位至焊接或锡焊部位的第1接触端子310的距离X1相对较短。因此,如在以往技术中所作的说明,焊接或锡焊部位发生的热传导至绕线线圈200和线头210与绕线部230的接触部位,在该处,被覆熔融,发生电气短路等问题。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感器如图3及图4(a)至图4(d)所示,引出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使其沿绕线部230的外廓外周进行配置,连接于第1接触端子310,因而从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与绕线部230的接触部位至焊接或锡焊部位的第1接触端子310的距离X2(参照图4(c))相对较长。因此,从焊接或锡焊部位传导至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与绕线部230的接触部位的热传导量相对减少,所以,在线头210与绕线部230的接触处,能够防止被覆熔融或短路等现象,显著降低不良率。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绕线线圈200的线尾220在其绕线结构上,当然是沿着绕线部230的外廓外周引出,连接于第2接触端子320,因此,从线尾220与绕线部230的接触处至第2接触端子320的距离相对较长,所以,在第2接触端子320处,不发生因激光焊接造成的热损伤。
在图4(a)至图4(d)中,简要显示了具有这种绕线结构的电感器的卷绕步骤,首先,如图4(a)所示,使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固定于从鼓形磁芯100的绕芯110隔离的位置,在如此使线头210固定的状态下,如图4(b)所示,把绕线线圈200的中段部卷绕于鼓形磁芯100的绕芯110,形成绕线部230后,把作为绕线线圈200末端部的线尾220沿着绕线部230的外廓外周引出,连接于第2接触端子320。在该状态下,如图4(c)所示,把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引出,使其沿着绕线部230的外廓外周进行配置,连接于第1接触端子310。
这样一来,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感器通过把鼓形磁芯100上卷绕的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及线尾220全部沿着绕线部230的外廓外周引出,分别连接于第1接触端子310及第2接触端子320,从而防止焊接或锡焊时发生的焊接热造成的被覆熔融及短路现象,在制造过程中,不良率显著减少。
图6是显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感器制造方法的步骤性动作流程的动作流程图。
本发明还提供制造以上说明结构的电感器的方法,如前所述,该方法是在把绕线线圈200卷绕于鼓形磁芯100的过程中,把线头210和线尾220全部沿着绕线部230的外廓外周引出,分别连接于第1及第2接触端子310,320,下面简要进行说明,以便不与图1至图4(a)至图4(d)中说明的内容重复。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感器制造方法如图4(a)至图4(d)中的说明所示,首先使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固定于从鼓形磁芯100隔离的位置S1。此时,线头210可以通过另外的固定装置(图中未示出)进行固定,这种固定装置可以使用使线头210固定于既定位置的多种形态的工具。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如此固定后,在该状态下,把绕线线圈200的中段部卷绕于鼓形磁芯100的绕芯110S2,然后,把绕线线圈200的线尾220沿着绕芯110上卷绕的绕线部230的外廓外周引出S3,连接于第2接触端子320S4。把绕线线圈200的线尾220连接于第2接触端子320后,把线头210从固定装置解除固定S5,把线头210引出,使其沿着绕线部230的外廓外周进行配置S6,连接于第1接触端子310S7。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和线尾220分别连接于第1接触端子310及第2接触端子320后,在各接触端子310,320上接合绕线线圈200的线头210和线尾220S8。这种接合工序可以通过利用激光等的焊接或锡焊工序执行,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以电弧焊接或锡焊工序或其他不同的接合工序替代。这种接合工序完成后,经过另外的收尾工序等,电感器最终制作完成。
以上说明只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已,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本质性特性的范围内,进行多种个性及变形。因此,本发明揭示的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而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本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并非由这种实施例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根据权利要求书进行解释,在与之同等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均应解释为包括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鼓形磁芯;
第1及第2接触端子,配置于所述鼓形磁芯的一侧面;以及
绕线线圈,卷绕于所述鼓形磁芯;而且
所述绕线线圈的线头和线尾沿着所述鼓形磁芯上卷绕的绕线部的最外廓外周引出,分别连接于所述第1及第2接触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鼓形磁芯包括:中央部的绕芯和在所述绕芯的上下两端分别形成的上翼及下翼;而且,所述绕线线圈卷绕于所述鼓形磁芯的绕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及第2接触端子加装于所述鼓形磁芯的下翼的外侧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及第2接触端子呈平板形,相互隔离地加装,包围所述下翼的底面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及第2接触端子上,形成有凸出端子部,以便从所述下翼的外廓外周凸出,所述绕线线圈的线头和线尾分别连接于所述凸出端子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出端子部以一侧面凹陷弯曲的形态折弯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线圈的线头和线尾通过激光焊接、电弧焊接或锡焊工序中的某一种工序,分别连接接合于所述第1及第2接触端子。
8.一种电感器制造方法,鼓形磁芯以中央部的绕芯为中心,在两端分别形成有上翼及下翼,在所述下翼的底面加装有第1及第2接触端子,在所述鼓形磁芯上卷绕绕线线圈,制造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步骤,使所述绕线线圈的线头固定于从所述鼓形磁芯隔离的位置;
卷绕步骤,在固定了所述绕线线圈的线头的状态下,把所述绕线线圈卷绕于所述鼓形磁芯的绕芯;
第2接触端子连接步骤,把所述绕线线圈的线尾沿着所述绕芯上卷绕的绕线部的外廓外周引出,连接于所述第2接触端子;
解除固定步骤,解除所述绕线线圈的线头的固定;以及
第1接触端子连接步骤,把所述绕线线圈的线头沿着所述绕芯上卷绕的绕线部的外廓外周引出,连接于所述第1接触端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感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把所述绕线线圈的线头及线尾分别接合于所述第1及第2接触端子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感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及第2接触端子上,形成有凸出端子部,以便从所述下翼的外廓外周凸出;所述绕线线圈的线头和线尾分别连接于所述凸出端子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感器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出端子部以一侧面凹陷弯曲的形态折弯形成。
CN2012102835158A 2011-08-11 2012-08-10 电感器及电感器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305022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80253A KR101244439B1 (ko) 2011-08-11 2011-08-11 인덕터 및 인덕터 제조 방법
KR10-2011-0080253 2011-08-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50223A true CN103050223A (zh) 2013-04-17

Family

ID=47896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835158A Pending CN103050223A (zh) 2011-08-11 2012-08-10 电感器及电感器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1244439B1 (zh)
CN (1) CN103050223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5034A (zh) * 2013-09-18 2015-03-25 Tdk株式会社 线圈装置
CN107546032A (zh) * 2017-08-11 2018-01-05 武胜县同鑫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滤波器绕线生产制备工艺
CN109119234A (zh) * 2017-06-24 2019-01-0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线圈部件
CN109686533A (zh) * 2017-10-18 2019-04-26 株式会社东安电子 屏蔽式电感器
CN109767909A (zh) * 2019-03-19 2019-05-17 浙江亿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定位模块
CN110678945A (zh) * 2017-06-29 2020-01-1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感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1001936A (zh) * 2019-12-20 2020-04-14 淮安市文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电感器激光焊接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81414B1 (ko) * 2013-09-06 2015-01-14 주식회사 코일마스터 융착된 권선코일의 단선을 방지하는 파워인덕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5627A (zh) * 1985-07-02 1987-02-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固定电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US20080310051A1 (en) * 2007-06-15 2008-12-18 Yipeng Yan Miniature Shielded Magnetic Component
CN101345121A (zh) * 2007-05-25 2009-01-14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电感元件
CN201188341Y (zh) * 2008-05-08 2009-01-28 胜美达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一种面安装型电感器
CN101796599A (zh) * 2007-09-10 2010-08-04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磁性零件
CN101819852A (zh) * 2009-02-27 2010-09-01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电感器以及电感器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20940A (ja) * 1994-05-27 1995-12-08 Taiyo Yuden Co Ltd ノイズ除去用インダクタ
KR200301612Y1 (ko) 2002-10-29 2003-01-24 아비코전자 주식회사 초박형 인덕터의 코일권선구조
KR200331060Y1 (ko) 2003-08-11 2003-10-22 주식회사 경인전자 인덕터의 구조
JP2007258194A (ja) * 2006-03-20 2007-10-04 Sumida Corporation インダク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6105627A (zh) * 1985-07-02 1987-02-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固定电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345121A (zh) * 2007-05-25 2009-01-14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电感元件
US20080310051A1 (en) * 2007-06-15 2008-12-18 Yipeng Yan Miniature Shielded Magnetic Component
CN101796599A (zh) * 2007-09-10 2010-08-04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磁性零件
CN201188341Y (zh) * 2008-05-08 2009-01-28 胜美达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一种面安装型电感器
CN101819852A (zh) * 2009-02-27 2010-09-01 胜美达集团株式会社 电感器以及电感器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5034A (zh) * 2013-09-18 2015-03-25 Tdk株式会社 线圈装置
CN109119234A (zh) * 2017-06-24 2019-01-01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线圈部件
CN109119234B (zh) * 2017-06-24 2021-10-15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线圈部件
CN110678945A (zh) * 2017-06-29 2020-01-1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感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7546032A (zh) * 2017-08-11 2018-01-05 武胜县同鑫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滤波器绕线生产制备工艺
CN109686533A (zh) * 2017-10-18 2019-04-26 株式会社东安电子 屏蔽式电感器
CN109767909A (zh) * 2019-03-19 2019-05-17 浙江亿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绕线定位模块
CN111001936A (zh) * 2019-12-20 2020-04-14 淮安市文盛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电感器激光焊接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17680A (ko) 2013-02-20
KR101244439B1 (ko) 2013-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50223A (zh) 电感器及电感器制造方法
JP5533136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CN1697098B (zh) 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8188827B2 (en) Inductor component
CN207558514U (zh) 电感器部件
US10096421B2 (en) Coi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619723A (zh) 面安装型感应器
JP2015115406A (ja) 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782446A (zh) 天线装置及无线通信装置
JP2004273490A (ja) 巻線型コモンモードチョーク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321669A (zh) 芯和具有芯的线圈组件
KR20160014302A (ko) 칩 전자부품 및 그 실장 기판
KR20180064558A (ko) Hf 동작 및 lf 동작용 안테나 장치
US20150130577A1 (en) Insulation planar inductive devic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CN104517700A (zh) 共模扼流圈
CN110459389A (zh) 表面安装电感器
CN105825997B (zh) 线圈部件
CN111785475A (zh) 绕组结构、变压器以及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CN111489890B (zh) 一种贴片功率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EP3203488A1 (en) Magnetic core component and chip inductor
KR20150139267A (ko) 권선형 인덕터
CN113130185A (zh) 一种电感器
KR101334653B1 (ko) 복합 자성 코아 및 그 제조방법
US10998123B2 (en) Balu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KR20170014598A (ko) 코일 전자부품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