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0914A - 载客输送机监视装置和载客输送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载客输送机监视装置和载客输送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0914A
CN101780914A CN201010004916A CN201010004916A CN101780914A CN 101780914 A CN101780914 A CN 101780914A CN 201010004916 A CN201010004916 A CN 201010004916A CN 201010004916 A CN201010004916 A CN 201010004916A CN 101780914 A CN101780914 A CN 1017809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hing
passenger
carrying
sit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049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80914B (zh
Inventor
中垣薰雄
横江诚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809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09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809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09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高精度地检测载客输送机的下梯处及其周边的乘客滞留等异常状态,防止一个压一个地倒下等事故,以确保安全。载客输送机监视装置具有:电视摄像机(15),对载客输送机(1)的下梯处及其周边的影像进行拍摄而得到摄像数据;运送物抽取部(6),从该摄像数据中抽取运送物;分布运算部(7),对由运送物抽取部(6)抽取的运送物的空间分布进行运算,得到运送物分布数据;和处理判定部(8),根据运送物分布数据判定危险度,根据该危险度判定与载客输送机(1)的今后运行有关的处理。将由电视摄像机(15)拍摄的范围在空间上分割成多个块,求每个块的运送物分布。

Description

载客输送机监视装置和载客输送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运送乘客等运送物的载客输送机(man conveyer)的状况进行监视的载客输送机监视装置和包含该载客输送机监视装置的载客输送机系统。
背景技术
在自动扶梯等载客输送机中要求更高的安全性。特别是若在下梯处附近拥挤而滞留有人,则由载客输送机接连不断地运送来的乘客就不能下梯,有可能发展成没下梯的乘客一个压一个地倒下等的重大事故。因此,期望一种具有如下功能的乘客异常检测装置(载客输送机监视装置):检测载客输送机的下梯处附近及其周围的乘客滞留,根据状况使载客输送机减速或停止的载客输送机。
作为载客输送机的乘客异常检测装置,以前已有几个提案。
作为第一现有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载客输送机的乘客异常检测装置,该装置具有:对载客输送机的乘客进行摄像而得到图像数据的摄像单元;以及异常判定单元,检测由载客输送机的移动方向所决定的图像数据的移动方向的混乱,判定客流异常。
作为第二现有技术,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检测乘降和接近自动扶梯的物体的异常状态来控制自动扶梯的自动扶梯控制装置。该自动扶梯控制装置具有:摄像单元,对自动扶梯及其周边进行摄像得到摄像数据;特征抽取单元,根据摄像数据确定物体,并抽取该物体的特征数据;特征时间序列累积单元,以时间序列累积特征数据;事件判定单元,在时间上处理所累积的特征时间序列数据,将其结果与规定的判定基准进行对比,输出判定结果。然后,根据其判定结果进行自动扶梯的运行控制、导向和通知。
作为第三现有技术,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按照上升口和/或下降口的拥挤情况自动地调节其步速(ステツプ速度)的可变速自动扶梯。该自动扶梯具有:摄影单元,对上升口和/或下降口的利用者进行拍摄而得到其摄影图像数据;图像处理部,通过对由摄影单元得到的摄影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用于判断上升口和/或下降口的拥挤情况的拥挤情况信息;速度变更选择部,与由图像处理部得到的上升口和/或下降口的拥挤情况信息相对应地选择向规定步速进行变更;速度控制部,控制成速度变更选择部所选择的步速来进行速度变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197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26516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第55727号公报
第一现有技术(专利文献1)是检测客流的异常,防止事故扩大的技术,但认为至少不能够防止事故于未然。以下,分为乘客正在乘载客输送机的状态和下梯后的状态来说明该理由。
(1)乘客正在乘载客输送机的状态
若是正常状态,则乘客的移动方向(流动)大致一定,若检测到乘客移动方向的混乱,就能够检测到异常。但是,由于是在检测到了异常时下梯处附近的乘客滞留的影响也正波及到载客输送机上的乘客的状况,因此,已经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高。此外,即使还未发生事故,下梯处附近的乘客滞留的影响也波及到载客输送机上的乘客的非常危险的状况也不改变。另外,若在这种危险状况下停止载客输送机,则其还有可能成为诱因而引起跌倒事故。
(2)乘客下梯后的状态
乘客从载客输送机上下来后,即使是未发生滞留的正常状态,乘客的移动方向(流动)也不一定。因此,在原来已产生了乘客的移动方向的混乱的状态下检测乘客的移动方向的混乱来进行异常判定,这在现实中是非常困难得。具体地说,若较高地设定进行异常判定时的阈值,则看漏异常的可能性变高,若较低地设定阈值,则载客输送机频繁地停止,给乘客带来很大麻烦。
如上,在第一现有技术中,即使能够检测到异常,也不能防止事故于未然。
接着,关于第二现有技术(专利文献2)进行说明。从专利文献2所示的图1和图5可知,本提案判定从乘上自动扶梯到下梯的区间中所发生的事件,进行自动扶梯的运行控制、导向和通知。因此,与第一现有技术同样,在检测到了异常时为下梯处附近的乘客滞留的影响也正波及到载客输送机上的乘客的状况,因此,已经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高。此外,即使还未发生事故,下梯处附近的乘客滞留的影响也波及到载客输送机上的乘客的非常危险的状况也不改变。另外,若在这种危险状况下停止载客输送机,则其还有可能成为诱因而引起跌倒事故。
如上,在第二现有技术中,即使能够检测到异常,也不能防止事故于未然。
此外,在第一现有技术中检测移动方向的混乱,在第二现有技术中,按时间处理特征时间序列数据,并将这些结果与规定的判定基准进行对比来判定有无异常。可是,为了防止下梯处附近的乘客滞留所引起的事故于未然,下梯处及其周边的乘客的空间分布最成问题,移动方向的混乱和特征数据(乘客)的时间变化只不过是间接地捕捉到乘客的滞留。因此,也有判定精度差或者判定的时间较晚的问题。
在第三现有技术中,判断下梯处(下降口)的拥挤情况来变更自动扶梯的速度。但是,在下梯处发生了滞留时,是下梯处附近的乘客滞留的影响也波及到载客输送机上的乘客的危险状况,即使在该阶段变更自动扶梯的速度,为时已晚的可能性也很高。即,在第三现有技术中,不能够在下梯处发生滞留以前,提示乘客注意或采取减小自动扶梯的速度等措施,不能防止事故于未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高精度地检测载客输送机的下梯处及其周边的乘客滞留等异常状态,防止或抑制一个压一个地倒下等事故,以确保安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载客输送机监视装置,对运送包括乘客在内的运送物的载客输送机的状况进行监视,其特征在于,具有:摄像单元,对上述载客输送机的下梯处及其周边的影像进行拍摄而得到摄像数据;运送物抽取单元,从上述摄像数据中抽取上述运送物;分布运算单元,对由上述运送物抽取单元抽取的运送物的空间分布进行运算,得到运送物分布数据;以及处理判定单元,根据上述运送物分布数据判定危险度,根据该危险度判定与上述载客输送机的今后运行有关的处理。
此外,本发明涉及的载客输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载客输送机,运送包括乘客在内的运送物;摄像单元,对上述载客输送机的下梯处及其周边的影像进行拍摄而得到摄像数据;运送物抽取单元,从上述摄像数据中抽取上述运送物;分布运算单元,对由上述运送物抽取单元抽取的运送物的空间分布进行运算,得到运送物分布数据;以及处理判定单元,根据上述运送物分布数据判定危险度,根据该危险度判定与上述载客输送机的今后运行有关的处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高精度地检测载客输送机的下梯处及其周边的乘客滞留等异常状态,防止或抑制一个压一个地倒下等事故,以确保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自动扶梯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式的侧视图。
图2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由电视摄像机摄影的摄像数据中重叠写入所抽取的运送物的平面图。
图3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摄影范围分割成12个块来表示的平面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自动扶梯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自动扶梯监视装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由电视摄像机摄影的摄像数据中重叠写入所抽取的运送物的平面图,示出情形1的情况。
图6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由电视摄像机摄影的摄像数据中重叠写入所抽取的运送物的平面图,示出情形2的情况。
图7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由电视摄像机摄影的摄像数据中重叠写入所抽取的运送物的平面图,示出情形3的情况。
图8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由电视摄像机摄影的摄像数据中重叠写入所抽取的运送物的平面图,示出情形4的情况。
图9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由电视摄像机摄影的摄像数据中重叠写入所抽取的运送物的平面图,示出情形5的情况。
图10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由电视摄像机摄影的摄像数据中重叠写入所抽取的运送物的平面图,示出情形6的情况。
图11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由电视摄像机摄影的摄像数据中重叠写入所抽取的运送物的平面图,示出情形7的情况。
图12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由电视摄像机摄影的摄像数据中重叠写入所抽取的运送物的平面图,示出情形8的情况。
图1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各块的权重和在情形1~情形8中得到的各块的拥挤度的表。
图1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在情形1至情形8中得到的判定了各块的危险度的结果的表。
图1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权重和拥挤度的积的合计点与危险度的对应的表。
图1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根据判定的危险度所应该进行的处理的表。
图17是示出本发明涉及的自动扶梯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自动扶梯监视装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自动扶梯(载客输送机)
2...桁架部
3...控制装置
4...驱动装置
5...乘客异常检测装置
6...运送物抽取部
7...分布运算部
8...处理判定部
9、10a、10b...传输线
11a、11b...扬声器
12...传输线
13...设备管理者
14...维修公司
15...电视摄像机
16...传输线
17...摄影范围
18...台阶
19a、19b...扶手皮带
20...乘降板
21、22、23...被抽取的乘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关于本发明涉及的自动扶梯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图1至图3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作为第一实施方式,以下以正在进行上升运行的自动扶梯为例进行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系统的模式的侧视图。图2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由电视摄像机摄影的摄像数据中重叠写入所抽取的运送物的平面图。图3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摄影范围分割成12个块来表示的平面图。
在自动扶梯1的桁架部2的上层侧配置有控制装置3和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接受来自控制装置3的指令,以规定速度驱动台阶18和扶手皮带19a、19b或使其停止。
经传输线9,在控制装置3上连接着乘客异常检测装置5,在乘客异常检测装置5中装有运送物抽取部6、分布运算部7和处理判定部8。再有,乘客异常检测装置5也可以装在控制装置3的内部。
经传输线10a、10b,在控制装置3上连接有扬声器11a、11b,接受来自控制装置3的指令,向乘客播放规定的广播。
在控制装置3上连接着传输线12,以便能够向设备管理者13和维修公司14发送规定的信息。
在自动扶梯1的上层侧的下梯处的顶棚附近设置有电视摄像机15,其摄像数据经传输线16被送给乘客异常检测装置5的运送物抽取部6。
在电视摄像机15的摄影范围17中,与自动扶梯1的下梯处及其周边的情况、即台阶18和扶手皮带19a、19b、乘降板20及其周边一起显示着由运送物抽取部6抽取的乘客21。
如图3所示,将电视摄像机15的摄影范围17分割成块A至块L的4行3列的总计12个块来进行处理。图3中的字母表示各块的名字,圆圈数字表示标记在该块上的权重。
接着,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自动扶梯监视装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此外,图5至图12是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由电视摄像机摄影的摄像数据中重叠写入所抽取的运送物的平面图,分别示出情形1至情形8的情况。图5至图12的各右下方的矩阵表示4行3列的总计12个块的每个块的拥挤度,不拥挤的情况用“0”表示,拥挤的情况用“1”表示,非常拥挤的情况用“2”表示。
首先,按照图4所示的流程图说明自动扶梯监视装置的处理流程的概要。
在自动扶梯1进行上升运行时,用电视摄像机15对自动扶梯1的下降口附近进行拍摄(步骤S1)。将摄影到的摄像数据经传输线16送给乘客异常检测装置5的运送物抽取部6。接着,运送物抽取部6从由电视摄像机15摄影到的摄影范围17的全部摄像数据中抽取乘客和货物等运送物(步骤S2)。接着,分布运算部7对每个块运算拥挤度(步骤S3)。
接着,处理判定部8加进预先设定的各块的权重来判定危险度(步骤S4)。另外,处理判定部8按照与其危险度相对应地表示了预先设定的应该进行的处理的表,判定处理(步骤S5)。之后,控制装置按照处理判定部8中的判定结果,执行各种处理(步骤S6)。
分布运算部7所进行的拥挤度运算(步骤S3)的详细内容如下。计算运送物抽取部6(步骤S2)抽取的运送物的面积在该块的面积中所占的比例。计算的结果,在运送物的面积在该块的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不足30%时,设定拥挤度为“0”,在30%以上不足60%时设定拥挤度为“1”,在60%以上时设定拥挤度为“2”。
以下,关于下述8种情形进行详细说明。
(1)情形1(图5)
乘客的数量少、完全没有乘客滞留的情况。
(2)情形2(图6)
乘客的数量逐渐增多,虽然拥挤但未达到滞留的情况。
(3)情形3(图7)
在下梯处附近不见滞留,但在其周边发现滞留的迹象,将来有可能发展成为在下梯处附近滞留的情况。
(4)情形4(图8)
乘客数量进一步增多,在下梯处附近不见滞留,但在其周边发现明显的滞留,将来发展成在下梯处附近滞留的可能性高的情况。
(5)情形5(图9)
下梯处周边的滞留变得显著,将来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在下梯处附近滞留的可能性高的情况。
(6)情形6(图10)
在下梯处附近有乘客滞留,其影响也波及到站在自动扶梯的台阶上的乘客,发生一个压一个地倒下等事故的可能性变得非常大的情况。
(7)情形7(图11)
在乘降板20前面乘客22跌倒,在乘降板20附近有乘客滞留,其影响也波及到站在自动扶梯的台阶上的乘客的可能性高的情况。
(8)情形8(图12)
乘降板20更前方的乘客23跌倒,在乘客23的前面发现乘客的滞留,但其影响未涉及到从自动扶梯上下来的乘客的情况。
在情形1中,全部块中都不拥挤,各块的拥挤度全部为“0”。
在情形2中,由于在块A、C、F、J、L中发现拥挤,因此这些块的拥挤度为“1”,其他块中为“0”。
在情形3中,发现拥挤的块增加,与情形2相比拥挤度变为“1”的块增加,并且在一部分块(块L)中非常拥挤,因此该块的拥挤度变为“2”。
在情形4中,由于乘客进一步增多,因此非常拥挤的块和拥挤的块增加,块A、C、F、I、L的5个块中拥挤度为“2”,块B、E、D、G、J的5个块中拥挤度变为“1”。
在情形5中,由于乘客进一步增多,因此非常拥挤的块增加,块A、B、C、D、F、G、I、J、L的9个块中拥挤度为“2”。
在情形6中,全部块中拥挤度为“2”。
在情形7中,包含乘降板20的块H中拥挤度为“2”,包含站在自动扶梯上的乘客的块K中拥挤度变为“1”。
情形8中,在乘客23前面滞留有乘客的块E中拥挤度变为“2”。
接着,关于判定危险度的步骤S4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图1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各块的权重和在情形1至情形8中得到的各块的拥挤度的表。
图1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在情形1至情形8中得到的判定各块的危险度的结果的表。对每个块求出权重与拥挤度的积,计算其合计点(从下开始第2行),求出判定了危险度的结果(最下一行)。
图1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权重和拥挤度的积的合计点与危险度的对应关系的表。图1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根据判定的危险度所应该进行的处理的表。将这些处理经传输线9传递到控制装置3,控制装置3执行这些处理。
在判定为危险度为“0”时,控制装置3指示驱动装置4以正常速度进行运行,并且从扬声器11a、11b播放“请注意脚底下”的广播,而不对设备管理者13和维修公司14进行通知。
在判定为危险度为“I”时,控制装置3指示驱动装置4以正常速度进行运行,并且从扬声器11a、11b播放“下梯处拥挤。请注意。”的广播,对设备管理者13进行“下梯处开始拥挤”的通知,但不对维修公司14进行通知。
在判定为危险度为“II”时,控制装置3指示驱动装置4减速运行,并且从扬声器11a、11b播放“进行减速运行”的广播,对设备管理者13进行“进行减速运行”的通知,并对维修公司14进行已进行了减速运行的通知。再有,考虑乘客的安全,从扬声器11a、11b播放“进行减速运行”的广播以唤起注意,在经过了规定时间后,对驱动装置4指示减速运行。
在判定为危险度为“III”时,控制装置3指示驱动装置4停止运行,并且从扬声器11a、11b播放“停止运行。”的广播,对设备管理者13进行“停止运行。”的通知,并对维修公司14进行已停止运行的通知。再有,考虑乘客的安全,从扬声器11a、11b播放“停止运行”的广播以唤起注意,在经过了规定时间后,对驱动装置4指示停止运行。
关于将这种判定处理适用于上述的情形1至情形8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情形1的情况下,根据图14判定为危险度为“0”。由于该情形是乘客的数量少、完全没有乘客滞留的情况,因此继续正常运行。
在情形2的情况下,根据图14判定为危险度为“I”。由于该情形是乘客的数量逐渐增多,虽然拥挤但未达到滞留的情况,因此,通过从扬声器11a、11b播放“下梯处拥挤。请注意。”的广播来唤起乘客注意,并继续正常运行。
在情形3的情况下,根据图14判定为危险度为“II”。由于该情形是在下梯处附近不见滞留,但在其周边发现滞留的迹象,将来有可能发展成为在下梯处附近滞留的情况,因此,通过从扬声器11a、11b播放“进行减速运行”的广播,并减速运行自动扶梯,以使下梯处附近发生滞留的可能性减少。
在情形4的情况下,根据图14判定为危险度为“III”。由于该情形是虽然在下梯处附近不见滞留,但在其周边发现明显的滞留,将来发展成在下梯处附近滞留的可能性高的情况,因此,通过从扬声器11a、11b播放“停止运行。”的广播,停止自动扶梯的运行,以使下梯处附近发生滞留的可能性减少。
在情形5的情况下,根据图14判定为危险度为“III”。由于该情形是下梯处周边的滞留变得显著,将来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在下梯处附近滞留的可能性高的情况,因此,通过进行与情形4相同的处理,来防止滞留的影响还波及到站在自动扶梯的台阶上的乘客。
在情形6的情况下,根据图14判定为危险度为“III”。由于该情形是在下梯处附近有乘客滞留,其影响也波及到站在自动扶梯的台阶上的乘客,发生一个压一个地倒下等事故的可能性变得非常大的情况,但在达到该情形以前的阶段(情形4和情形5的阶段),如上所述停止了自动扶梯的运行。因此,达到该情形的情况实际上极少,能够防止事故于未然。
在情形7的情况下,根据图14判定为危险度为“III”。由于该情形是在乘降板20前面乘客22跌倒,在乘降板20附近有乘客滞留,其影响也波及到站在自动扶梯的台阶上的乘客的可能性高的情况,因此,通过从扬声器11a、11b播放“停止运行。”的广播,并停止自动扶梯的运行,使下梯处附近发生滞留的可能性减少。
在情形8的情况下,根据图14判定为危险度为“I”。由于该情形是乘降板20更前方的乘客23跌倒,在乘客23的前面发现有乘客滞留,但其影响未涉及到从自动扶梯上下来的乘客的情况,因此,通过从扬声器11a、11b播放“下梯处拥挤。请注意。”的广播来唤起乘客注意,并继续正常运行。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在自动扶梯的下梯处附近有乘客滞留之前,减速或停止自动扶梯的运行,并且将该信息传给乘客和/或设备管理者及维修公司,能够防止因乘客滞留而一个压一个地倒下等的事故于未然。此外,由于能够高精度地判定危险度,因此,不是轻率地减速或停止自动扶梯的运行,不损害乘客的便利性。
接着,参照图17,关于本发明涉及的自动扶梯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7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自动扶梯监视装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除了图7中示出的处理流程以外的部分,其余部分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摄像步骤S1之后,在步骤S2,运送物抽取部6从拍摄到的摄影范围17的全部摄像数据中抽取乘客和/或货物等运送物,在接着的步骤S3,分布运算部7对每个块计算拥挤度。相对于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摄像步骤S1之后,在步骤S12中,运送物抽取部6对每个块抽取运送物。然后,在之后的步骤S3,分布运算部7计算每个块的拥挤度。之后的步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假设对被抽取的运送物的面积在该块的面积中所占的比例设定阈值,将拥挤度设定为“0”至“2”的3级,但最好按照设置处的状况,使阈值成为最优值,此外,拥挤度也可以不是3级,而是任意个级。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假设为使用电视摄像机进行拍摄,但也可以不是电视摄像机,只要是红外线热像仪和红外线摄影机等能得到乘客的图像数据的手段就可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正在进行上升运行的自动扶梯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对象与自动扶梯的运行方向无关,也可以适用于下降运行的自动扶梯。此外,不限于自动扶梯,只要是自动传送步道等运输人和/或货物的载客输送机就可以适用。
另外,图13中例示的各块的权重也可以根据设置自动扶梯的地点,例如根据自动扶梯下梯处周围的建筑物和配置物等的状况而变更。另外,在预想因自动扶梯下梯处周围的事件等的影响而客流有变化的情况下,也可以按时间变更其权重。

Claims (8)

1.一种载客输送机监视装置,对运送包括乘客在内的运送物的载客输送机的状况进行监视,其特征在于,具有:
摄像单元,对上述载客输送机的下梯处及其周边的影像进行拍摄而得到摄像数据;
运送物抽取单元,从上述摄像数据中抽取上述运送物;
分布运算单元,对由上述运送物抽取单元抽取的运送物的空间分布进行运算,得到运送物分布数据;以及
处理判定单元,根据上述运送物分布数据判定危险度,根据该危险度判定与上述载客输送机的今后运行有关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客输送机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运送物抽取单元将由上述摄像单元拍摄的范围在空间上分割成多个块,对每个上述块抽取运送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客输送机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布运算单元将由上述摄像单元拍摄的范围在空间上分割成多个块,对每个上述块运算运送物的空间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载客输送机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判定单元根据上述每个块的运送物的空间分布和按照上述多个块的各自的重要度分配给各块的权重,判定危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客输送机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根据设置上述载客输送机的地点来变更上述权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客输送机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权重能够按时间变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载客输送机监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判定单元根据上述等级标记,发出进行上述载客输送机的运行方式的变更、对乘客的广播、对设备管理者的通知和对维修公司的通报中的至少一个的指令。
8.一种载客输送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载客输送机,运送包括乘客在内的运送物;
摄像单元,对上述载客输送机的下梯处及其周边的影像进行拍摄而得到摄像数据;
运送物抽取单元,从上述摄像数据中抽取上述运送物;
分布运算单元,对由上述运送物抽取单元抽取的运送物的空间分布进行运算,得到运送物分布数据;以及
处理判定单元,根据上述运送物分布数据判定危险度,根据该危险度判定与上述载客输送机的今后运行有关的处理。
CN 201010004916 2009-01-20 2010-01-20 载客输送机监视装置和载客输送机系统 Active CN1017809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09528/2009 2009-01-20
JP2009009528A JP4850258B2 (ja) 2009-01-20 2009-01-20 マンコンベア監視装置およびマンコンベア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0914A true CN101780914A (zh) 2010-07-21
CN101780914B CN101780914B (zh) 2013-03-27

Family

ID=42521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004916 Active CN101780914B (zh) 2009-01-20 2010-01-20 载客输送机监视装置和载客输送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850258B2 (zh)
CN (1) CN101780914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84191A (zh) * 2015-09-26 2015-11-25 李海江 被动型公共场所报警急救器
CN105174014A (zh) * 2015-09-27 2015-12-23 徐国俊 斜置式民用热像分析仪机构
CN105197758A (zh) * 2015-09-27 2015-12-30 徐国俊 信号传输式电机急停控制系统
CN105217432A (zh) * 2015-09-27 2016-01-06 徐国俊 热像辅助电机运行控制机构
CN105253762A (zh) * 2015-09-26 2016-01-20 李海江 阵列布置式多点快速止动装置
CN105540398A (zh) * 2016-02-22 2016-05-04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自动扶梯意外事故急救方法
CN105989691A (zh) * 2015-02-13 2016-10-05 上海期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踩踏监控装置及方法
CN106744225A (zh) * 2017-02-15 2017-05-31 黄浩华 输送机系统
CN107207216A (zh) * 2015-02-27 2017-09-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乘客输送机点检装置、乘客输送机点检方法和程序
CN110713101A (zh) * 2018-07-11 2020-01-2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乘客传送设备及乘客传送设备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220702A1 (de) * 2012-11-13 2014-05-15 Ifm Electronic Gmbh Überwachungssystem für eine Fahrtreppe oder einen Fahrsteig
JP6524288B1 (ja) 2018-03-01 2019-06-05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乗客コンベア
JP6871191B2 (ja) * 2018-03-22 2021-05-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
JP6753982B1 (ja) * 2019-05-31 2020-09-09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の監視装置
JP7001976B2 (ja) * 2020-03-05 2022-01-20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マンコンベヤ
CN113393108A (zh) * 2021-06-07 2021-09-1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危化品运输车辆聚集区域的风险评价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3790A (ja) * 1994-02-10 1995-08-22 Murata Mfg Co Ltd 搬送装置
CN1194232A (zh) * 1997-03-25 1998-09-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自动扶梯的控制装置
JP2000053361A (ja) * 1998-08-12 2000-02-22 Hitachi Ltd マンコンベアの乗客監視装置
JP2003246576A (ja) * 2002-02-22 2003-09-02 Sumitomo Heavy Ind Ltd 動く歩道装置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動く歩道装置
JP3480847B2 (ja) * 2003-02-03 2003-12-22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監視装置を利用した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2007055727A (ja) * 2005-08-24 2007-03-0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可変速度エスカレータ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9691A (zh) * 2015-02-13 2016-10-05 上海期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踩踏监控装置及方法
CN107207216A (zh) * 2015-02-27 2017-09-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乘客输送机点检装置、乘客输送机点检方法和程序
CN107207216B (zh) * 2015-02-27 2018-08-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乘客输送机点检装置和乘客输送机点检方法
CN105084191A (zh) * 2015-09-26 2015-11-25 李海江 被动型公共场所报警急救器
CN105253762A (zh) * 2015-09-26 2016-01-20 李海江 阵列布置式多点快速止动装置
CN105174014A (zh) * 2015-09-27 2015-12-23 徐国俊 斜置式民用热像分析仪机构
CN105197758A (zh) * 2015-09-27 2015-12-30 徐国俊 信号传输式电机急停控制系统
CN105217432A (zh) * 2015-09-27 2016-01-06 徐国俊 热像辅助电机运行控制机构
CN105540398A (zh) * 2016-02-22 2016-05-04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自动扶梯意外事故急救方法
CN105540398B (zh) * 2016-02-22 2017-09-15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自动扶梯意外事故急救方法
CN106744225A (zh) * 2017-02-15 2017-05-31 黄浩华 输送机系统
CN110713101A (zh) * 2018-07-11 2020-01-2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乘客传送设备及乘客传送设备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168126A (ja) 2010-08-05
JP4850258B2 (ja) 2012-01-11
CN101780914B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0914B (zh) 载客输送机监视装置和载客输送机系统
EP1988048B1 (en) Evacuation assistance device for elevator
US20230174343A1 (en) Image analytics for elevator maintenance
US7954603B2 (en) Evacuation control apparatus for elevators including a rescue floor setting portion
CN101434363B (zh) 自动扶梯的控制设备
WO2015168204A1 (en) Video analysis system for energy-consuming building equipment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US20190047827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ransport device, namely an escalator or a moving walkway
EP4234469A2 (en) Elevator inspection using automated sequencing of camera presets
JPWO2009054065A1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避難支援システム
JP2011195290A (ja) エスカレータ監視装置
JP2011190070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CN104340779A (zh) 电梯控制系统及方法
KR20150105542A (ko) 무게감지센서 및 변속수단을 구비한 에스컬레이터의 안전운행시스템
KR101219407B1 (ko) 영상처리기술을 이용한 에스컬레이터 모니터링 시스템
JP5761630B1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間隙異常判定装置
JP5976879B1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乗客コンベアの監視方法
US20230154307A1 (en) Accident sign detection system and accident sign detection method
JP2016169072A (ja) エレベータの警報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の警報報知方法
KR20200098195A (ko) 에스컬레이터 이용자 행위 검지 장치 및 그 방법
WO2020136513A1 (en) Detecting object on escalator or moving walkway
JP2010215313A (ja) エスカレーターの警告システム
CN113003325B (zh) 自智能乘客疏散系统
WO2022168402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CN114057057A (zh) 电梯人群减少
CN115801998A (zh) 用于监控人员运送设备的行驶运行的方法和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