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80902B - 丝条卷绕装置及方法、纺丝卷绕机及方法、锥形尾端卷装 - Google Patents

丝条卷绕装置及方法、纺丝卷绕机及方法、锥形尾端卷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0902B
CN101780902B CN2010100035178A CN201010003517A CN101780902B CN 101780902 B CN101780902 B CN 101780902B CN 2010100035178 A CN2010100035178 A CN 2010100035178A CN 201010003517 A CN201010003517 A CN 201010003517A CN 101780902 B CN101780902 B CN 1017809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trand
traverse
winding
mound bobbi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0035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80902A (zh
Inventor
桥本欣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MT Machinery Inc
Original Assignee
TMT Machine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MT Machinery Inc filed Critical TMT Machinery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780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09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809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09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28Traversing devices; 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 B65H54/2821Traversing devices driven by belts or cha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28Traversing devices; 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28Traversing devices; 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 B65H54/2881Traversing devices with a plurality of guides for winding on a plurality of bobb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02Winding and traversing material on to reels, bobbins, tubes, or like package cores or formers
    • B65H54/28Traversing devices; 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 B65H54/32Traversing devices; Package-shaping arrangements with thread guides reciprocating or oscillating with variable stro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4/00Winding, coiling, or depositing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4/56Winding of hanks or ske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5/00Wound packages of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55/04Wound packages of filamentary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method of wi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9/00Adjusting or controlling tension in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for preventing snarling; Applications of tension indic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Win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Filamentary Materials, Packages, And Safety Devices Therefor (AREA)
  • Guides For Winding Or Rewinding, Or Guides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交叉卷绕来卷绕单丝形成锥形尾端卷装的丝条卷绕装置。丝条卷绕装置(1)具备:支承多个用来分别卷绕多根提供来的丝条(Y)的卷绕筒管(2)的筒管支架(3);具有能够捕捉上述各丝条(Y)的导丝器(4),通过使该导丝器(4)往复运动使各丝条(Y)相对于各卷绕筒管(2)往复运动的多个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设置在上述多个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与上述筒管支架(3)之间、按压各卷绕筒管(2)上形成的卷装(Q)的接触辊(11)。各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被构成为能够使上述导丝器(4)往复运动的往复动程改变。

Description

丝条卷绕装置及方法、纺丝卷绕机及方法、锥形尾端卷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丝条卷绕装置、使用了该丝条卷绕装置的纺丝卷绕机、丝条卷绕方法、采用了该丝条卷绕方法的纺丝卷绕方法及锥形尾端卷装。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技术,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24740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一种丝线的横动装置:为了能够将丝线卷绕到多个筒管上,在沿轴线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筒管的每一个的丝线卷绕方向的上游一侧,具备第1横动片(トラバ一スブレ一ド)以及设置在稍微偏离的位置上的第2横动片,使第1和第2横动片彼此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一边交接丝线一边使丝线横动。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由于横动程被固定,因此如专利文献1的图2所示,只能够形成所谓平行卷卷装(圆筒状卷装)。因此不能够卷绕端面容易垮塌的单丝。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些问题,其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交叉卷绕来卷绕单丝形成锥形尾端卷装的丝条卷绕装置。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交叉卷绕来卷绕单丝形成锥形尾端卷装的丝条卷绕方法。
本发明想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下面说明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及其效果。
根据本申请发明的观点,提供下述结构的丝条卷绕装置。即,丝条卷绕装置具备:支承多个卷绕筒管的卷绕筒管支承部件,该多个卷绕筒管用来分别卷绕多根提供来的丝条;具有能够捕捉上述各丝条的导丝器,通过使该导丝器往复运动使各丝条相对于各卷绕筒管横动的多个横动装置;以及被设置在上述多个横动装置与上述卷绕筒管支承部件之间、按压各卷绕筒管上形成的卷装的接触辊;各横动装置被构成为能够使上述导丝器往复运动的往复动程改变。如果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上述接触辊这样的交叉卷绕特有的结构能够生产所谓锥形尾端卷装。因此,能够通过交叉卷绕来卷绕端面容易垮塌的单丝。
上述丝条卷绕装置还采用如下结构。即,分别设置有对上述横动装置进行控制的横动控制单元,使得上述导丝器往复运动的往复动程从卷绕开始到卷绕结束逐渐变窄;各横动控制单元使交叉夹角在1°以下地控制上述横动装置。如果采用上述特殊的交叉夹角,锥形尾端卷装的端面形状的完成状况良好。
如果采用本申请发明的其他观点,提供下述结构的纺丝卷绕机。即,纺丝卷绕机具有:纺出单丝的纺丝单元;直接卷绕从该纺丝单元纺出的上述单丝的上述任何一个方案所述的丝条卷绕装置。如果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通过交叉卷绕来卷绕端面容易垮塌的单丝生产锥形尾端卷装。
并且,使用上述纺丝卷绕机形成的锥形尾端卷装是通过交叉卷绕直接卷绕单丝的卷装。
如果采用本申请发明的其他观点,丝条卷绕用以下方法来进行。即,在通过交叉卷绕而使多根丝条一边横动一边卷绕到卷绕筒管上时,使各丝条的横动程从卷绕开始到卷绕结束逐渐变窄。如果采用上述方法,能够通过交叉卷绕来卷绕端面容易垮塌的单丝生产所谓锥形尾端卷装。
上述丝条卷绕还用以下方法来进行。即,使交叉夹角在1°以下。如果采用上述特殊的交叉夹角,锥形尾端卷装的端面形状的完成状况良好。
如果采用本申请发明的其他观点,纺丝卷绕用以下方法进行。即,包含:纺出单丝的纺出工序;用上述任何一个方案所述的丝条卷绕方法直接卷绕纺出的上述单丝的卷绕工序。如果采用上述方法,能够通过交叉卷绕来卷绕端面容易垮塌的单丝生产锥形尾端卷装。
利用上述纺丝卷绕方法形成的锥形尾端卷装为通过交叉卷绕直接卷绕单丝而形成的卷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丝条卷绕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横动装置的主视放大图;
图3为导丝器的放大图;
图4为横动装置的主视放大图;
图5为丝条卷绕装置的控制方框图;
图6为表示横动装置的控制模式的图;
图7为筒管支架顶端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表示用来确认交叉夹角(綾角)的特殊设定所带来的技术效果的实验中的评价指标的图;
图9为表示用来确认交叉夹角的特殊设定所产生的技术效果而进行计算的计算结果;
图10为用来说明端面形状的完成状况与交叉夹角的因果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7说明本申请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
图1为本申请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丝条卷绕装置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形态的丝条卷绕装置1作为主要结构具有:筒管支架3(卷绕筒管支承部件)和多个(本实施形态为4个)横动装置5,所述筒管支架3在同一轴上从一个方向紧挨着并列有多个(本实施形态为4个)用来分别卷绕多根(本实施形态为4根)提供来的丝条Y的卷绕筒管2;所述横动装置5具有能够捕捉上述各丝条Y的导丝器4,通过使该导丝器4往复运动而使各丝条Y相对于各卷绕筒管2横动。并且,各横动装置5被构成为使上述各导丝器4往复运动的往复范围在筒管支架3的长度方向上错开。下面详细说明该丝条卷绕装置1的结构。
本实施形态中丝条卷绕装置1用于纺丝卷绕机7,所述纺丝卷绕机7具有同时纺出多根复丝或单丝等合成纤维即丝条Y的未图示出的纺丝单元。即,纺丝卷绕机7被构成为具有纺出多根丝条Y的纺丝单元以及直接卷绕从该纺丝单元纺出的多根丝条Y的上述丝条卷绕装置1。并且,从纺丝单元纺出的各丝条Y经由图示省略的支承在安装框6上的横动支点导丝器8送往横动装置5,一边用该横动装置5使其横动一边被卷绕到卷绕筒管2上。
具体为,上述丝条卷绕装置1具有装置主体9、可以旋转地支承在该装置主体9侧面的转盘10、从该转盘10沿水平方向突出设置的一对上述筒管支架3、支承上述多个横动装置5和接触辊11的梁体12、设置在装置主体9侧面的键盘13(伸缩量输入单元)。
下面为了便于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当只说“顶端一侧”时意为上述筒管支架3的突出设置方向的顶端一侧,只说“基端一侧”时意为上述筒管支架3的突出设置方向的基端一侧。
筒管支架3为支承上述多个卷绕筒管2的部件,为从转盘10沿水平方向成对突出设置的悬臂梁。利用这种结构将多个卷绕筒管2从顶端一侧向基端一侧依次外套在筒管支架3上,向转盘10一侧紧挨着装入,因此,多个卷绕筒管2互相之间没有间隙地铺满在筒管支架3上。并且,筒管支架3能够在设置于各筒管支架3上的图示省略的筒管支架电动机14(同时参照图5)的驱动下与多个卷绕筒管2一起以预定的旋转速度旋转。
上述横动装置5在本实施形态中采用所谓传送带式结构。图2为横动装置的主视放大图。如图2所示,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具有安装上述导丝器4的环形传送带15、使该环形传送带15的一部分实质上与筒管支架3的长度方向平行地支承环形传送带15的一对支承组件16、以及驱动环形传送带15的驱动电动机17(传送带驱动源)。并且,通过驱动电动机17使环形传送带15往复行走,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使导丝器4实质上与筒管支架3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往复运动。另外,上述支承组件16和驱动电动机17安装在板状的底座18上,该底座18以任意的姿势被固定在梁体12上。并且,为了在使环形传送带15往复行走时导丝器4不会摇摆,在上述一对支承组件16之间延伸设置有直线引导导丝器4的导轨19。
本实施形态中采用同步皮带作为环形传送带15,环形传送带15通过包绕在一对支承组件16和驱动电动机17上,而在等腰三角形的轨迹上行走。
支承组件16由卷挂环形传送带15的带轮20和用来将该带轮20旋转自由地固定在上述底座18上的撑条21构成。撑条21从带轮20突出设置,向驱动电动机17延伸。该撑条21被结合固定在底座18上。
本实施形态中采用脉冲电动机作为驱动电动机17,与后述的卷绕控制单元60(参照图5)连接。
上述导丝器4被构成为利用丝条Y的张力来捕捉丝条Y。图3为导丝器的放大图。如该图3所示,导丝器4由用来将导丝器4嵌合到环形传送带15上的截面为U字形的嵌合部22和形成在该嵌合部22上端的丝条捕捉部23构成。丝条捕捉部23由一对倾斜部25构成,所述倾斜部25具有用来向上驱动在图1所示的横动支点导丝器8和卷绕筒管2之间行走的丝条Y的倾斜面24。在这对倾斜部25之间形成有收容并捕捉上述丝条Y的丝条收容槽26。在这种结构下,当导丝器4向图3的粗线箭头B的方向行走时,倾斜部25的倾斜面24撞到丝条Y,倾斜部25使该丝条Y稍微弯曲,通过这样在与导丝器4行走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产生向不同方向作用的丝条Y的张力的合力P。于是,由于该合力P的存在,丝条Y在倾斜部25的倾斜面24上向倾斜部25的顶端移动,最后被收容到丝条收容槽26内。
图中没有表示的纺丝单元通过将合成纤维原料熔化并从喷丝头喷出,从而连续地纺出上述多根丝条Y。
装置主体9具有卷绕控制单元60(同时参照图5)。
转盘10上设置有用来驱动转盘10旋转的旋转电动机27(同时参照图5)。当更换筒管时,转盘10在旋转电动机27的驱动下顺时针旋转半圈、180°。
接触辊11设置在多个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与筒管支架3之间,与各卷绕筒管2上形成的卷装接触,并且卷挂有被各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横动的各丝条Y。该接触辊11与筒管支架3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
梁体12具有与筒管支架3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安装多个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的倾斜面12a。另外,横动支点导丝器8与导丝器4之间的由各丝条Y横动所确定的三角形摆动面与上述倾斜面12a大致平行,并且与接触辊11的周面之间具有在剖视图上为圆和切线的关系。
以上说明了丝条卷绕装置1的结构。接着参照图2说明相邻的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的配设关系。
即,如图2所示,本实施形态中相邻的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互相重叠地配置。具体为,相邻的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通过使导轨19相对于筒管支架3的长度方向倾斜来重叠。另外,由于导轨19相当于导丝器4往复运动的轨迹,因此可以换成以下的说法。即,相邻的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通过使导丝器4往复运动的轨迹相对于筒管支架3的长度方向倾斜来重叠。本实施形态还可以像图2所示那样,当从梁体12的倾斜面12a的法线方向看去时,沿丝条Y行走的方向(参照图中粗线箭头A)将2个支承组件16排成大致一列,通过这样将相邻的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互相重叠地配置。
下面参照图4说明作为导丝器4能够沿卷绕筒管2的长度方向引导丝条Y的范围的可引导范围。图4为横动装置的主视放大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形态的卷绕筒管2的顶端侧端部刻有用来形成所谓带状卷绕(也称为尾丝卷绕)的带状卷绕用浅槽2T。于是,用双点划线简略表示的卷装Q形成在上述带状卷绕用浅槽2T与卷绕筒管2的另一端侧的端部之间。并且,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设计成足够的宽度,以便导丝器4能够在上述卷装Q的卷装长度加上上述带状卷绕用浅槽2T的宽广范围内没有遗漏地引导丝条Y。
下面参照图5说明卷绕控制单元60的结构。图5为丝条卷绕装置的控制方框图。
即,卷绕控制单元60具有作为运算处理装置的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存储有CPU执行的控制程序和控制程序所使用的数据的ROM(Read Only Menory,只读存储器)、用来在执行程序时临时保存数据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并且,通过将存储在ROM中的上述控制程序读入CPU中并在CPU内执行,控制程序使CPU等硬件起横动控制单元(No.1~4)61、原点改变单元62、筒管支架控制单元63的作用。分配给每个横动控制单元的编号在图1中从顶端一侧开始分配。并且,该卷绕控制单元60上连接有驱动电动机(No.1~4)17、键盘13、筒管支架电动机14和旋转电动机27。分配给每台驱动电动机的编号也与横动控制单元一样,在图1中从顶端一侧开始分配。
各横动控制单元(No.1~4)61具有控制模式存储单元64和原点存储单元65,根据存储在控制模式存储单元64中的控制模式和存储在原点存储单元65中的原点控制各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的驱动电动机(No.1~4)17。具体为,各横动控制单元(No.1~4)61被构成为能够使上述卷绕筒管2上形成的卷装Q在卷装两端附近丝线密度均匀地控制各驱动电动机(No.1~4)17。
控制模式存储单元64中存储有驱动电动机17的控制模式。本实施形态中使卷绕筒管2上形成的卷装Q成图4中双点划线简略表示的锥形尾端卷装、即横动折返的间隔逐渐缩短地制作上述控制模式。换言之,导丝器4往复运动的往复动程从卷绕开始到卷绕结束逐渐变窄。通过这样使折返的间隔改变,本实施形态的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被构成为能够自由地改变导丝器4往复运动的往复动程。该控制模式的一个例子表示在图6中。图6为表示横动装置的控制模式的图。图6中纵轴意为横动速度Vt,横轴意为时间t。并且,使图4中导丝器4前进到顶端一侧时的横动速度Vt在图6中为+。具体如图6所示,使导丝器4在横动程两端附近的运动模式不同地制作本实施形态的控制模式。更具体为,将图4中的导丝器4到达往复运动的往复范围的右端刚刚折返后的导丝器4的横动速度Vt设定得稍微高些。即,只有在右端需要消除折返时丝条Y的滞留地进行前馈控制。另外,图6所示的控制模式为使交叉夹角为0.5°地制作的模式。该交叉夹角优选在1°以下。交叉夹角的调整只要像众所周知的那样例如增减横动速度Vt的振幅就可以。
原点存储单元65中存储有作为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的导丝器4往复运动的基准的原点。在本实施形态中,原点意为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的导丝器4往复运动的中心点位置。
原点改变单元62根据通过键盘13输入的卷绕筒管2的伸缩量改变存储在各横动控制单元(No.1~4)61的原点存储单元65中的原点。图7为筒管支架顶端部分的局部放大图。详细为,该伸缩量为多个卷绕筒管2整体在筒管长度方向上的伸缩量,可以通过读取从一个方向紧挨着排列在筒管支架3上的多个卷绕筒管2中最顶端一侧的卷绕筒管2的顶端侧端面E在刻划于筒管支架3上的图7的刻度S上的位置而获得。例如,如图7所示,当上述卷绕筒管2顶端侧端面E在刻度S上的位置为-2.8mm时,上述伸缩量为-2.8mm。并且,原点改变单元62将上述伸缩量ΔL除以8再乘以7的量7/8ΔL加到存储在横动控制单元(No.1)61的原点存储单元65中的原点上。同样,原点改变单元62将5/8ΔL加到存储在横动控制单元(No.2)61的原点存储单元65中的原点上;将3/8ΔL加到存储在横动控制单元(No.3)61的原点存储单元65中的原点上;将1/8ΔL加到存储在横动控制单元(No.4)61的原点存储单元65中的原点上。另外,上述原点改变单元62的动作以卷绕筒管2用纸制造因而筒管的长度因使用环境湿度的不同产生变化、并且该筒管长度的变化在所有的卷绕筒管2之间均匀地发生为前提。
筒管支架控制单元63控制筒管支架电动机14的旋转。
此外,卷绕控制单元60具有控制旋转电动机27旋转的旋转控制单元。
下面说明本实施形态的动作。操作者首先将各4个空的卷绕筒管2朝转盘10的方向紧挨着装填到一对筒管支架3上。
接着,操作者操作键盘13等使纺丝卷绕机7工作,同时读取上述伸缩量输入卷绕控制单元60中。这样一来,原点改变单元62像上述那样改变存储在各横动控制单元(No.1~4)61的原点存储单元65中的原点。通过改变原点,各导丝器4往复运动的往复范围在筒管支架3的长度方向上稍有变化。
从纺丝单元纺出的4根丝条Y(纺出工序)被图示省略的吸枪吸引保持,并且筒管支架控制单元63驱动筒管支架电动机14使卷绕筒管2以所希望的旋转速度旋转。并且,被吸枪吸引保持的各丝条Y被引导到各卷绕筒管2的带状卷绕用浅槽2T中。由此,各丝条Y被各卷绕筒管2的带状卷绕用浅槽2T用力把持,并且通过解除吸枪的吸引保持状态,各丝条Y能够从带状卷绕用浅槽2T跨越到卷绕筒管2的外周面上,沿螺旋轨迹向卷绕筒管2的筒管长度方向的中心移动。
接着,各横动控制单元(No.1~4)61根据存储在控制模式存储单元64中的控制模式和存储在原点存储单元65中的原点,控制各驱动电动机(No.1~4)17。由此,各丝条Y被各导丝器4捕捉,交叉卷绕地开始横动(同时参照图3),在各卷绕筒管2上通过交叉卷绕形成图4所示的锥形尾端型的卷装Q(卷绕工序)。
当卷装Q成为满卷时,旋转控制单元驱动旋转电动机27使转盘10顺时针旋转半圈、180°,并且各横动控制单元(No.1~4)61使导丝器4向与带状卷绕用浅槽2T相对的位置移动。这样一来,各丝条Y与上述一样被空的卷绕筒管2的带状卷绕用浅槽2T用力把持。接着,横动控制单元(No.1~4)61再次根据存储在控制模式存储单元64中的控制模式和存储在原点存储单元65中的原点控制各驱动电动机(No.1~4)17。由此,导丝器4不停地捕捉丝条Y再次在各卷绕筒管2上通过交叉卷绕形成图4所示那样的锥形尾端型的卷装Q。
下面说明用来确认像上述那样使交叉夹角在1°以下产生的技术效果的实验。有关上述交叉夹角的数值限定,通过以下的确认实验合理地被证明。以下的确认实验中使用上述丝条卷绕装置1,调查了锥形尾端卷装Q的端面形状的完成状况与交叉夹角的关系。
首先说明各确认实验的评价方法。图8为表示用来确认交叉夹角的特殊设定产生的技术效果的实验中的评价指标的图。图8(a)表示实施例的锥形尾端卷装的外观,图8(b)表示比较例的锥形尾端卷装的外观。即,观察满卷卷装的端面形状,当该端面形状像图8(a)所示那样呈现漂亮的直线轮廓时将该确认实验评价为“○(良好)”,而当该端面形状像图8(b)所示那样一看就呈凹凸形状时将该确认实验评价为“×(不良)”。但是,在不能判断应该是评价为“○”还是应该评价为“×”的情况下评价为“△”。
各确认实验中共同的实验条件如下:
·丝条Y:截面近似为圆形的单丝(20分特克斯(dtex));
·卷绕筒管直径:φ110mm;
·锥形尾端卷装Q的直径:φ200mm;
·锥形尾端卷装Q的卷绕宽度:卷绕开始=270mm~卷绕结束=114mm;
·锥形尾端卷装Q端面的锥角A(参照图8):30(deg.);
·交叉夹角θ(同时参照图8):如下表1。另外,不考虑图6所示的刚刚折返后的被设定得稍高的横动速度Vt。
·丝条Y在导丝器4与接触辊11之间行走的距离、即自由长度ΔF(参照图4)可以设定在25~45mm之间,本实验中设定为25mm。
接着,各确认实验的实验结果表示在下表1中。
[表1]
  交叉夹角θ(deg.)   端面形状完成状况的评价
  6.0   ×
  2.0   ×
  1.2   △
  1.0   ○
  0.5   ○
  0.2   ○
根据上述表1,当交叉夹角在1°以下时,可以判定端面形状完成状况良好。并且,交叉夹角在1°以下时能够获得的端面形状的完成情况在交叉夹角在1.2°以上时不能够获得。
下面介绍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上述交叉夹角θ(deg.)的特殊数值限定的经过。
原来,在通过交叉卷绕来卷绕复丝形成平行卷卷装时,交叉夹角θ(deg.)一般设定在4~8,这是技术常识。这是因为,此时如果使交叉夹角θ(deg.)不到4的话,则平行卷卷装的端面沿卷装的长度方向隆起;相反,如果交叉夹角θ(deg.)超过8,则平行卷卷装的端面瘪瘪地收缩。
此次在交叉卷绕单丝时,从单丝的端面容易垮塌这一观点来看,采用锥形尾端卷装的方法,但受上述技术常识影响,最初采用4作为交叉夹角θ(deg.)。但是,该交叉夹角θ(deg.),使锥形尾端卷装的端面形状的完成状况如图8(b)所示那样一看就呈凹凸形状,外观不好看。
在此,本申请发明人注意到上述交叉夹角θ(deg.)的设定原本是以平行卷卷装为对象的,果断地试着将交叉夹角θ(deg.)的设定较大地改变方向后发现:如果采用与上述交叉夹角θ(deg.)相比明显小的交叉夹角θ(deg.)、即1°以下的交叉夹角θ(deg.)的话,就能够获得像图8(a)所示那样的端面形状的良好的完成状况。
因此,本申请发明者在实施上述确认实验的同时,为了在计算上再现数值限定的意义,还进行了众所周知的卷绕密度的计算。图9为用来确认交叉夹角的特殊设定所产生的技术效果的计算的计算结果。即,图9(a)表示使交叉夹角θ(deg.)为0.5时的卷绕密度的分布,图9(b)表示使交叉夹角θ(deg.)为6.0时的卷绕密度的分布。各图9(a)、(b)的横轴表示卷绕宽度的位置(mm)、即表示在卷装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使卷装开始卷绕时的端部在长度方向上的卷绕宽度位置=0mm。各图(a)、(b)的纵轴表示卷绕密度(%)。卷绕密度(%)意为占有空间的丝条的占有截面积,使卷装在长度方向中央的卷绕密度(%)为100。从图9(a)、(b)可以判断,当交叉夹角θ(deg.)为0.5时,卷装的卷绕密度(%)从长度方向的中央到长度方向的端部均匀,相对于此,当交叉夹角θ(deg.)为6.0时,卷装在长度方向端部的卷绕密度(%)与长度方向的中央相比极高。这是因为,交叉夹角θ(deg.)越大,如图10所示导丝器折返时丝条对导丝器动作的追随性越差,结果丝条在卷装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要比在卷装的长度方向的中央滞留更长的时间。另外,图9(b)中虚线表示的计算数据为与图10(b)的丝条折返时(不是导丝器折返时)之前的丝条的动作相对应的数据,实线表示的计算数据为与图10(b)的丝条折返时之后的丝条的动作相对应的数据。即,在到达丝条折返前的阶段丝条对导丝器动作的追随性良好,但尤其是在到达丝条折返后的阶段,丝条难以追随导丝器的动作。这种情况在图9(b)的曲线上如实线和虚线所示那样表现为不同的计算数据。
如以上说明过的那样,上述实施形态中丝条卷绕装置1采用如下结构。即,丝条卷绕装置1具备:支承多个卷绕筒管2的筒管支架3,该卷绕筒管2用来分别卷绕多根提供来的丝条Y;具有能够捕捉上述各丝条Y的导丝器4,通过使该导丝器4往复运动使各丝条Y相对于各卷绕筒管2横动的多个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设置在上述多个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与上述筒管支架3之间,按压各卷绕筒管2上形成的卷装Q的接触辊11。各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被构成为能够使上述导丝器4往复运动的往复动程改变。如果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上述接触辊11这样的交叉卷绕特有的结构中,能够生产所谓锥形尾端卷装Q。因此,能够通过交叉卷绕来卷绕端面容易垮塌的单丝。
上述丝条卷绕装置1还采用如下结构。即,分别设置使上述导丝器4往复运动的往复动程从卷绕开始到卷绕结束逐渐变窄地控制上述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的横动控制单元(No.1~4)61。横动控制单元(No.1~4)61使交叉夹角在1°以下地控制上述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如果采用上述特殊的交叉夹角,锥形尾端卷装Q的端面形状的完成状况良好。
并且,纺丝卷绕机7采用如下结构。即,纺丝卷绕机7具有纺出单丝的纺丝单元和直接卷绕从该纺丝单元纺出的上述单丝的上述丝条卷绕装置1。如果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通过交叉卷绕来卷绕端面容易垮塌的单丝来生产锥形尾端卷装Q。
并且,使用上述纺丝卷绕机7形成的锥形尾端卷装Q为通过交叉卷绕直接卷绕单丝而成的卷装。
并且,丝条卷绕用以下方法进行。即,在通过交叉卷绕一边使多根丝条Y横动一边卷绕到卷绕筒管2上时,使各丝条Y的横动程从卷绕开始到卷绕结束逐渐变窄。如果采用以上方法,能够通过交叉卷绕来卷绕端面容易垮塌的单丝形成所谓锥形尾端卷装Q。
上述丝条卷绕还用以下方法进行。即,使交叉夹角在1°以下。如果采用上述特殊的交叉夹角θ,锥形尾端卷装Q的端面形状的完成状况良好。
并且,纺丝卷绕还用以下方法进行。即,包含纺出单丝的纺丝工序和用上述丝条卷绕方法直接卷绕纺出的上述单丝的卷绕工序。如果采用以上方法,能够通过交叉卷绕来卷绕端面容易垮塌的单丝生产锥形尾端卷装Q。
用上述丝条卷绕方法形成的锥形尾端卷装Q为以交叉卷绕直接卷绕单丝形成的卷装。
虽然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但上述实施形态能够如下这样变更地实施。
即,例如虽然上述实施形态中采用传送带式横动装置5作为横动装置5,但只要是能够改变导丝器4往复运动的往复动程,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横动装置5——例如摆臂式横动装置或凸轮式横动装置来取而代之。摆臂式横动装置为利用音圈电动机构成的驱动电动机驱动在顶端形成有导丝器的摆臂部件往复旋转的横动装置。并且凸轮式横动装置为具有横动凸轮、与其周面上设置的螺旋状的横动槽卡合并且滑动自由地设置的横动导丝器、以及使上述横动横动凸轮旋转的横动导丝器驱动电动机的横动装置。
并且,虽然上述实施形态主要是说明卷绕单丝时的情况,但也可以通过交叉卷绕来卷绕复丝形成锥形尾端卷装来取而代之。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锥形尾端卷装仅指图8中的锥角A在45°以下的卷装。
并且,本申请的丝条卷绕装置1为以交叉卷为对象的装置,所谓纬管卷绕(パ一ン巻き)完全不包含在本申请公开的发明的技术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丝条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支承多个卷绕筒管的卷绕筒管支承部件,该多个卷绕筒管用来分别卷绕多根提供来的丝条;
具有能够捕捉上述各丝条的导丝器,通过使该导丝器往复运动使各丝条相对于各卷绕筒管横动的多个横动装置;以及
被设置在上述多个横动装置与上述卷绕筒管支承部件之间、按压各卷绕筒管上形成的卷装的接触辊;
各横动装置被构成为能够使上述导丝器往复运动的往复动程改变;
此外,分别设置有对上述横动装置进行控制的横动控制单元,使得上述导丝器往复运动的往复动程从卷绕开始到卷绕结束逐渐变窄;
各横动控制单元使交叉夹角在1°以下地控制上述横动装置。
2.一种纺丝卷绕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纺出单丝的纺丝单元;以及
直接卷绕从该纺丝单元纺出的上述单丝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条卷绕装置。
3.一种丝条卷绕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交叉卷绕使多根丝条一边横动一边卷绕到卷绕筒管上时,使各丝条的横动程从卷绕开始到卷绕结束逐渐变窄;
并且,使交叉夹角在1°以下。
4.一种纺丝卷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纺出单丝的纺丝工序;
用权利要求3所述的丝条卷绕方法直接卷绕所纺出的上述单丝的卷绕工序。
CN2010100035178A 2009-01-19 2010-01-12 丝条卷绕装置及方法、纺丝卷绕机及方法、锥形尾端卷装 Active CN1017809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09058A JP5281907B2 (ja) 2009-01-19 2009-01-19 糸条巻取装置、この糸条巻取装置を用いた紡糸巻取機、糸条巻取方法、この糸条巻取方法を採用した紡糸巻取方法、及び、テーパエンドパッケージ
JP009058/2009 2009-01-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0902A CN101780902A (zh) 2010-07-21
CN101780902B true CN101780902B (zh) 2012-12-05

Family

ID=42101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0035178A Active CN101780902B (zh) 2009-01-19 2010-01-12 丝条卷绕装置及方法、纺丝卷绕机及方法、锥形尾端卷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208700A3 (zh)
JP (1) JP5281907B2 (zh)
KR (1) KR101329109B1 (zh)
CN (1) CN1017809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30557B2 (ja) * 2010-12-14 2015-06-10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糸条巻取機
CN102069950A (zh) * 2010-12-17 2011-05-25 东莞市协永福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式单丝卷绕成形方法
CN102774695A (zh) * 2012-06-29 2012-11-14 宁波金盛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可调递进卷绕方法和系统
JP6225592B2 (ja) * 2013-09-19 2017-11-08 東レ株式会社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モノフィラメントパッケージ
JP2015178403A (ja) * 2014-03-19 2015-10-08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糸巻取機及び巻取方法
JP6436751B2 (ja) * 2014-12-04 2018-12-12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糸条巻取装置
JP6781011B2 (ja) * 2016-11-01 2020-11-04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トラバース装置及び糸巻取装置
CN113443521B (zh) * 2021-07-26 2023-01-31 伊东新(德阳)线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双盘收线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70777A (en) * 1968-08-19 1971-03-16 Turbo Machine Co Winder and winding method
JPH0822716B2 (ja) * 1985-10-11 1996-03-06 株式会社寺岡製作所 テープの巻取方法
DE3543565A1 (de) * 1985-12-10 1987-06-11 Neumuenster Masch App Aufspulmaschine
JPH0524740A (ja) 1991-07-22 1993-02-02 Toray Ind Inc 糸の綾振り装置
JPH08199424A (ja) * 1995-01-11 1996-08-06 Toray Ind Inc ポリエステルモノフィラメントパッケージ
EP0965554A3 (en) * 1998-06-17 2000-08-16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Yarn traverse device and take-up winder having the same
TW524769B (en) * 2000-07-24 2003-03-21 Advanced Glassfiber Yarn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cylindrical packages of glass fiber strands
JP2002211842A (ja) * 2001-01-17 2002-07-31 Murata Mach Ltd トラバース装置
JP2003089474A (ja) * 2001-09-18 2003-03-25 Murata Mach Ltd トラバース装置
DE102004016257A1 (de) * 2004-04-02 2005-10-13 Saurer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Aufwickeln eines Fadens sowie eine Aufspulmaschine
JP2007238245A (ja) * 2006-03-07 2007-09-20 Murata Mach Ltd 糸巻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329109B1 (ko) 2013-11-14
JP5281907B2 (ja) 2013-09-04
JP2010163275A (ja) 2010-07-29
EP2208700A3 (en) 2012-10-24
CN101780902A (zh) 2010-07-21
KR20100084967A (ko) 2010-07-28
EP2208700A2 (en) 2010-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0902B (zh) 丝条卷绕装置及方法、纺丝卷绕机及方法、锥形尾端卷装
CN101780901B (zh) 丝条卷绕装置及纺丝机
JP5615743B2 (ja) 紡糸巻取機
CN100404401C (zh) 横动设备
CN101544322B (zh) 控制横动装置的方法及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
CN102745545A (zh) 纱线卷绕机
EP176433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pooling a yarn and wound body thus achieved
JP7014804B2 (ja) 巻取り機
CN1872647A (zh) 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卷绕机构的纱线横动装置
CN105398880B (zh) 储纱装置以及具备该储纱装置的纱线卷绕装置
JP5840683B2 (ja) 繊維ボビンを製造する方法並びに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作業箇所を備える繊維機械
JPH04263632A (ja) 収れんするふたつの傾斜面で回転する糸案内要素を有するあや振り装置
JP2013220945A (ja) 綾巻きパッケージの製造方法
CN101423156B (zh) 用于回转型自动络纱机的纱线引导装置
JP7130365B2 (ja) クロス捲きパッケージを生産する繊維機械のワークステーションにおける綾振り三角形領域に配置された機械式糸貯留装置用糸ガイドプーリー
CN103010826A (zh) 纱线敷设装置和用于制造用纱线缠绕的纱线筒管的方法
CN101544318A (zh) 用于将纱线卷绕到筒子体上从而形成交叉卷绕筒的方法
JP5843601B2 (ja) 着色パッケージを製造する方法
JP2008522926A (ja) 巻取機
CN104724542A (zh) S加捻纱的锥形交叉卷绕筒子的生产
JP2011179132A (ja) 紡糸巻取機
JP5324235B2 (ja) 糸条巻取装置及び紡糸機
JP5191911B2 (ja) トラバース装置
CN100422065C (zh) 合成纺纱卷取装置中的修饰剂供给装置
US759721A (en) Machine for winding yarn or threa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