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79441B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79441B
CN101779441B CN200880102514.0A CN200880102514A CN101779441B CN 101779441 B CN101779441 B CN 101779441B CN 200880102514 A CN200880102514 A CN 200880102514A CN 101779441 B CN101779441 B CN 1017794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character
input
time
displa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25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79441A (zh
Inventor
青野智刚
竹中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79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94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794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794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06F3/0233Character input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06F3/0233Character input methods
    • G06F3/0236Character input methods using selection techniques to select from displayed i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discrete items of information into a coded form, e.g. arrangements for interpreting keyboard generated codes as alphanumeric codes, operand codes or instruction codes
    • G06F3/0233Character input methods
    • G06F3/0237Character input methods using prediction or retrieval techniqu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1/00Coding in connection with keyboards or like devices, i.e. coding of the position of operated keys
    • H03M11/02Details
    • H03M11/04Coding of multifunction keys
    • H03M11/06Coding of multifunction keys by operating the multifunction key itself in different ways
    • H03M11/10Coding of multifunction keys by operating the multifunction key itself in different ways by methods based on duration or pressure detection of keystrok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9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 H03K2217/94036Multiple detection, i.e. where different switching signals are generated after operation of the user is detected at different time instants at different locations during the actuation movement by two or more sensors of the same or different ki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7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methods for entering alphabetical characters, e.g. multi-tap or dictionary disambigu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终端具有触摸面板(1),触摸面板(1)置于键显示部(2)的前表面上,并接受向键显示部(2)上显示的十个键的输入。当按压了键显示部(2)上所显示的十个键中预定的一个键时,控制部(4)利用定时器(5)来测量长按所述预定的键的时间。然后,每当该长按时间经过预定的时段时,控制部(4)认为该键被按压一次并逐一更新分配给该键的字母,将这些字母显示在显示部(3)上。此外,每当长按时间经过预定的时段时,控制部(4)将字母更新的定时通知给振动部(6)。振动部(6)基于从控制部(4)通知的字母更新的定时来使触摸面板(1)振动。便携式终端的用户可以在不看该终端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的输入。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编号为2007-210225(2007年8月10日递交)和2008-140939(2008年5月29日递交)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一并在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作为未提供有全键盘的移动终端(如,蜂窝电话),用户通常使用数字键盘来输入字符。例如,将每行日语分派给数字键盘的每个键,如,将行A分派给“1”,将行KA分派给“2”,将行SA分派给“3”,以及将行WA分派给“0”。移动终端通过根据按压每个键的次数按顺序(如,A→I→U→E→O→小写A→小写I→小写U→小写E→小写O,KA→KI→KU→KE→KO,以及其他)显示每行字符,来使得用户能够输入所需的字符。以同样的方式,移动终端通过为数字键区的每个键分派字符(如,将a、b和c分派给“2”,将d、e和f分派给“3”,将g、h和i分派给“4”,以及将w、x、y和z分派给9)来使得用户能够输入英文字母。此外,当用户保持按压每个键大于预定时段(长按)时,在长按该键期间,在每个预定时段如上所述按顺序显示分派给该键的字符。然后通过在显示目标字符时释放该键(去除长按),用户可以输入目标字符。
同样的字符输入方法还应用于提供有触摸面板作为输入装置的移动终端。在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键区中,将字符分派给与触摸屏上的输入位置相对应显示的键,并且分派给所述键的字符是根据输入(按压)的次数或根据长按输入位置(键)的持续时间而按顺序显示的。因此,可以通过用户的确定操作来确定输入字符。
在利用机械键或按钮以及其他(硬键)来配置数字键区的情况下,当使用根据按压次数来确定分派给键的字符之一的方法时,用户可以通过触摸键区基于键的凸和凹的边界或存在来感知目标键。因此,用户可以在不看移动终端的情况下输入字符。
然而,在触摸面板的情况下,很难通过触摸来感知目标输入位置(键)。因此,用户需要通过看移动终端来确定键位置。此外,当使用根据按压次数来确定分派给键的字符的方法时,为了搜索目标字符,用户需要边看目标见边按压该目标见以使得逐一显示分派给该键的字符。因此,用户无法在做打扰其看移动终端的其他事情的同时向移动终端输入,如,在看电视的时候敲击键来发电子邮件。
为了避免这种向触摸面板输入的不方便性,提出了一种信息输入/显示装置,在所述信息输入/显示装置中触摸面板与覆盖重叠,所述覆盖的凸和凹是变化的(参见专利文献1)。根据该专利文献,可以通过对触摸面板进行触摸来感知触摸面板上的目标位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待审公开No.9-319518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触摸面板的情况下,与硬键不同,在敲击键时不能获得“单击感受”。因此,即使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来确定触摸面板上的目标位置,他/她也无法确定是否如他/他希望的那样有效地接受了向目标位置的输入。换言之,关于根据按压次数来从分派给键的字符当中确定目标字符的方法,当用户相信他/她通过按压键两次而输入了“KI”(或“b”),但是由于他/她无法获得单击感受而导致不精确地触摸了触摸面板较长时间时,移动终端可能识别出按压了该键三次并且显示“KU”或(“c”)。从而发生输入错误。
另一方面,根据通过长按键来输入目标字符的方法,一旦用户能够确定目标键位置,那么他/她剩下要做的就是保持按压该键。从而解决了由于得不到单击感受而人导致的输入错误的问题。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用户在根据长按的持续时间在显示屏上按顺序显示的字符当中确定目标字符,所以他/她需要看显示屏。
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使得用户能够在不看移动终端的情况下输入所需字符。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包括:输入单元,用于接受用户的输入;显示单元,用于当长按所述输入单元的键时,通过在每个预定的时段对显示进行更新,来按顺序显示分派给所述键的多个字符;以及通知单元,用于响应于向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入来通知接受了所述输入,以及当长按所述输入单元的键时,通知对分派给所述键的字符的显示进行更新的定时。
优选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还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候选字符串,所述候选字符串可以是预测转换输入的转换候选;转换候选指示单元,用于指示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候选字符串当中与用户的输入字符串相对应的候选字符串;以及用于在通过长按键来切换字符显示的定时处,确定在存储单元中是否存在与包括切换之后的字符在内的输入字符串相对应的候选字符串,以及用于基于确定结果来控制通知单元的通知模式的控制单元。
此外,优选地是,通过用于显示多个键的键显示单元、以及与键显示单元相关联地布置的触摸面板来配置所述输入单元。
此外,优选的是,通知单元通过使输入单元振动来通知接受了向输入单元的输入以及更新定时,以及在向所述输入单元的所述输入被接收或者在更新定时处时,根据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是否存储了与包括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分派给所述键的字符在内的字符串相对应的候选字符串,来控制振动的强度。
此外,优选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还包括:用于在向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入从一个键移至另一个键时,控制所述通知单元与在通知接受了向所述一个键的输入时不同地,通知接受了向所述另一个键的输入的控制单元。
此外,优选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还包括:用于在向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入从一个键移至另一个键时,控制所述通知单元以第二模式来通知接受了向所述另一个键的输入、以及通知对分派给所述另一个键的字符的显示进行更新的定时的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模式与在通知接受了向所述一个键的输入、以及通知对分派给所述一个键的字符的显示进行更新的定时时的第一模式不同。
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使用户能够在不看移动终端的情况下输入字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键显示单元上显示的数字键区的图;
图3是示意了在保持长按键时对分派给键的多个字符进行更新的定时的图;
图4是示意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例的框图;
图6是示意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了在除了输入字符串以外不存在转换候选字符串时的显示屏的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了在存在转换候选字符串时的显示屏的示例的图;
图9是示意了在保持长按键“9/行RA”时更新字符“行RA”的定时的图;
图10是示意了在保持长按键时对分派给键的多个字符(字母)进行更新的定时的图;
图11是示出了在除了输入字符串以外不存在转换候选字符串时显示屏(英文)的示例的图;
图12是示出了在存在转换候选字符串时显示屏(英文)的示例的图;
图13是示意了在保持长按键“5/JKL”时更新字符“JKL”的定时的图;
图14是示意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以及
图15是示意了根据第七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的描述
1、触摸面板
2、键显示单元
3、显示单元
4、控制单元
5、定时器
6、振动单元
7、输入字符缓冲器
8、预测转换候选指示单元
9、存储单元
100、移动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移动终端可应用于诸如蜂窝电话和PDA(个人数字助理)之类的紧凑型移动设备。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例的框图。在图1中,移动终端100具有触摸面板1、键显示单元2、显示单元3、控制单元4、定时器5以及振动单元6。
触摸面板1被布置在键显示单元2的正面,接受向在键显示单元2上显示的数字键区的输入。如图2所示,不仅将从“0”到“9”的数字还将字符“行A”、“行KA”、“行SA”……“”、“ABC”、“DEF”以及其他分派给键显示单元2上显示的数字键区。换言之,触摸面板1和键显示单元2组成了输入单元。应注意,在键显示单元2自身具有作为接受输入的触摸面板的功能的情况下,可以仅利用键显示单元2而不用分立地利用触摸面板来配置输入单元。
利用在控制单元4的控制下显示各种信息的液晶屏或其他来配置显示单元3。作为示例,显示单元3在编写电子邮件时显示电子邮件编写/编辑屏幕,并且显示与向键显示单元2上所显示的数字键区的输入(实际上是向触摸面板1的相应区域的输入)相对应的字符。键显示单元2和显示单元3可以被配置为分立的显示装置,或者通过对该显示装置上的显示区域进行划分来配置所述键显示单元2和显示单元3。
控制单元4利用定时器5来测量保持按压在键显示单元2上显示的键的时间(长按时间),并且每当在保持长按该键时经过预定时段就认为该键被按压一次,然后,通过逐一更新而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分派给键的字符。此外,控制单元4在保持长按键期间每次经过了预定时段时,向振动单元6通知更新每个字符的定时。换言之,控制单元4和定时器5构成了长按确定单元。
振动单元6基于从控制单元4通知的对字符进行更新的定时来使触摸面板1振动。利用振荡器(如,压电致动器)和振动器(如,小型发动机)或其他来配置振动单元6。换言之,振动单元6构成了通知单元。
图3是示意了在保持长按在键显示单元2上显示的键时(实际上是在保持长按触摸面板1上的相应区域时)对分派给该键的多个字符进行更新的定时的图。在图3中,T指示长按时间,Tx(x=0,1,2...)指示切换字符时的时间。
例如,当用户按压键“1/行A”时,显示单元3显示“A”。当用户保持长按键“1/行A”并且经过了时间T0时,显示单元3上所显示的“A”更新为“I”,在保持长按键“1/行A”的同时经过了时间T1时,在显示单元3上所显示的“I”更新为“U”。以同样的方式,当保持长按键“1/行A”的同时经过了时间T2时,字符从“U”更新为“E”,当经过了时间T3时,字符从“E”更新为“O”。
作为对字符进行更新的定时的时间Tx(x=0,1,2...)存储于诸如存储器(未示出)之类的存储单元中,并且可以特定于每个终端来设置该定时,或者可以由用户根据需要来设置该定时。此外,在给定Tx=Tx-1+ΔT(x=0,1,2...)的情况下,要进行的设置仅仅是T0(首次更新定时)和ΔT(每个更新定时之间的间隔),并且这是方便的。
图4是示意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首先,当按压在键显示单元2上显示的键(例如,键“1/行A”时)(步骤S101),控制单元4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A”,并使振动单元6振动以通知用户对键“1/行A”的按压已被接受(步骤S102),然后控制定时器5开始测量保持按压键“1/行A”的时间T(步骤S103)。控制单元4在步骤103对计数器值x进行初始化。
当保持按压键“1/行A”的时间T(长按时间)达到T0时(步骤S104和S105),控制单元4将显示单元3上所显示的“A”更新为“I”,并通过振动单元6使触摸面板1振动(步骤S106),然后递增计数器值x(步骤S107)。
当保持按压键“1/行A”时重复从S104至S107的步骤。然后当释放键“1/行A”时(步骤104处的“否”),控制单元4在释放键的时刻临时确定(步骤S108)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字符。临时确定意味着,即使在显示分派给任何键的字符的状态下按压该键,也不将该字符的显示更新为另一字符的显示,并且显示新的字符,该新的字符是正在显示的字符的下一个。
例如,在长按时间T小于T0时,即,当在图3中的定时P1处释放键“1/行A”时,临时确定“A”。以同样的方式,当满足T0≤T<T1时(其中T是长按时间),即,在图3中的定时P2处释放键“1/行A”时,临时确定“I”。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例中,根据键的长按时间按顺序来显示分派给键的字符,并通过振动向用户通知对字符的显示进行更新的定时。因此,用户可以对更新字符的次数进行计数,并基于已计数的更新次数来确定分派给键的目标字符。从而,用户可以在不看移动终端的情况下输入目标字符。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示出了将第一实施例应用于英文文本打字的实施例。如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一样,在图1中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例。第一实施例的说明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配置。
图10是示意了在保持长按键显示单元2上所显示的键时(实际上是在保持长按触摸面板1上的相应区域时)对分派给该键的多个字符进行更新(逐一地切换所显示的字符)的定时的图。在图10中,T指示长按时间,Tx(x=0,1,2...)指示切换字符时的时间。
例如,当用户按压键“2/ABC”时,显示单元3显示“a”。然后当用户保持长按键“2/ABC”并且经过了时间T0时,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a”更新为“b”,当在保持长按键“2/ABC”的同时经过了时间T1时,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b”更新为“c”。以同样的方式,当在保持长按键“2/ABC”的同时经过了时间T2时,字符从“c”更新为“A”,然后当经过了时间T3时,字符从“A”更新为“B”。
作为对字符进行更新的定时的时间Tx(x=0,1,2...)存储于诸如存储器(未示出)等存储单元中,并且可以特定于每个终端来设置该定时,或者可以由用户根据需要来设置该定时。此外,在给定Tx=Tx-1+ΔT(x=0,1,2...)的情况下,要进行的设置仅仅是T0(首次更新定时)和ΔT(每个更新定时之间的间隔),并且这是方便的。
参考图4描述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首先,当按压在键显示单元2上显示的键(例如,键“2/ABC”时)(步骤S101),控制单元4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a”并使振动单元6振动以通知用户对键“2/ABC”的按压已被接受(步骤S102),然后控制定时器5开始测量保持按压键“2/ABC”的时间T(步骤S103)。控制单元4在步骤103对计数器值x进行初始化。
当保持按压键“2/ABC”的时间T(长按时间)达到T0时(步骤S104和S105),控制单元4将显示单元3上所显示的“a”更新为“b”,并通过振动单元6使触摸面板1振动(步骤S106),然后递增计数器值x(步骤S107)。
当保持按压键“2/ABC”时重复从S104至S107的步骤。然后当释放键“2/ABC”时(步骤104处的“否”),控制单元4在释放键的时刻临时确定(步骤S108)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字符。临时确定意味着,即使在显示分派给任何键的字符的状态下按压该键,也不将该字符的显示更新为另一字符的显示和显示新的字符,该新的字符是正在显示的字符的下一个。
例如,在长按时间T小于T0时,即,当在图10中的定时P1处释放键“2/ABC”时,临时确定“a”。以同样的方式,当满足T0≤T<T1(其中T是长按时间)时,即,在图10中的定时P2处释放键“2/ABC”时,临时确定“b”。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例中,根据键的长按时间按顺序来显示分派给键的字符,并通过振动向用户通知对字符的显示进行更新的定时。因此,用户可以对更新字符的次数进行计数,并基于已计数的更新次数来确定分派给键的目标字符。从而,用户可以在不看移动终端的情况下输入目标字符。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例的框图。该移动终端具有以下配置:在该配置中,向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添加输入字符缓冲器7、预测转换候选指示单元(转换候选指示单元)8以及存储单元9。因此,省略了图5中具有与图1中相同的数字的元件的说明。
输入字符缓冲器7存储临时确定的字符。预测转换候选指示单元8确定在存储单元9中是否存储了(存在)与存储于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的输入字符串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以及在存在转换候选字符串的情况下,在显示单元3上选择性地显示该转换候选字符串。转换候选字符串指的是存储于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的字符串向包括中文字符在内的字符串的转换或者向包括若干预测字符的字符串的转换(例如,包含中文字符的措辞“KAERI”,包括若干预测字符的字符串,如“KAERIMICHI”、“KAERIMI”、“KAERIZAKI”以及其他)。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HIRAGANA中表达的字符串“KAERI”(是存储在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的相同字符)以及在KATAKANA中表达的字符串“KAERI”(通过简单地将输入字符串转换成KATAKANA而得到的)并不被视为转换候选字符串。
图6是示意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首先,当按压在键显示单元2上显示的键时(步骤S201),控制单元4存储与输入字符缓冲器7的第“n”个中的按压相对应的字符。预测转换候选指示单元8访问(refer to)输入字符缓冲器7,并确定在存储单元9中是否存储了与由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存储的n片字符组成的字符串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步骤S202)。当在存储单元9中存储了与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存储的字符串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时,预测转换候选指示单元8相应地通知控制单元4,并选择性地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转换候选字符串。控制单元4显示对在显示单元3上按压的键分派的第一字符,并且当从预测转换候选指示单元8接收指示存在与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存储的字符串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的通知时,通过振动单元6向触摸面板1施加强振动(振动A),以通知用户对键的按压(输入)已经被接受(步骤S203)。另一方面,当接收指示不存在与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存储的字符串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时,控制单元4通过振动单元6向触摸面板1施加弱振动(振动B),以通知用户对键的按压(输入)已被接受(步骤S204)。此外,控制单元4对计数器值x进行初始化,并控制定时器5开始测量保持按压键的时间T(步骤S205)。
当保持按压键的时间T(长按时间)达到T0时(步骤S206和S207),控制单元4将输入字符缓冲器7的第“n”个中存储的字符更新为下一个分派给该键的字符,将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字符相应地更新为输入字符缓冲器7的更新(步骤S208)。
预测转换候选指示单元8访问输入字符缓冲器7,并确定在存储单元9中是否存储了与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存储的字符串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步骤S209)。当在存储单元9中存储了与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存储的字符串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时,预测转换候选指示单元8相应地通知控制单元4,并选择性地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转换候选字符串。控制单元4与输入字符缓冲器7所更新的字符相对应地更新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字符(步骤208),并且当从预测转换候选指示单元8接收指示存在与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存储的字符串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的通知时,通过振动单元6向触摸面板1施加强振动(振动A),以通知用户字符已被更新,并且存在与包括更新后的字符在内的字符串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步骤S210)。另一方面,当接收指示不存在与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存储的字符串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时,控制单元4通过振动单元6向触摸面板1施加弱振动(振动B),以通知用户字符已被更新,但不存在与包括更新后的字符在内的字符串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步骤S211)。此外,控制单元4对计数器值x进行递增(步骤S212)。
在保持按压键显示单元2上的键时从S206到S212重复步骤,当释放该键时(不在步骤S206),控制单元4在释放该键的时刻临时确定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所存储的字符,即,在释放该键的时刻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字符(步骤S213)。
这里,图7示出了在除了输入字符串以外不存在可以作为对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存储的输入字符串的转换候选的字符串(转换候选字符串)的情况下的显示屏的示例,图8示出了在存在转换候选字符串的情况下的显示屏的示例。参考图7和图8,为了更具体地说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通过以用户在想要输入“OTSUKARESAMADESHITA”时已经输入了“OTSUKA”并且现在正在输入第四个字符“RE”的场景为例,参考上述流程图来描述本实施例。
首先,当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三个字符“OTSUKA”作为临时确定的字符的状态下,用户按压键显示单元2上显示的键“9/行RA”以输入字符“RE”时,控制单元4响应于该按压将字符“RA”存储在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由于在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已经存储了三个字符“O”、“TSU”和“KA”,所以将“RA”存储在输入字符缓冲器7的第四个中。
预测转换候选指示单元8访问输入字符缓冲器7,以确定当前存储的、与“OTSUKARA”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是否存储在存储单元9中(步骤S202),并且由于与“OTSUKARA”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没有存储在(不存在于)存储单元9中,所以相应地通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4响应于对键“9/行RA”的按压,与已经显示在显示单元3上的“OTSUKA”紧邻地显示存储于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的“RA”。并且,响应于来自预测转换候选指示单元8的、指示不存在与“OTSUKARA”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的通知,控制单元4通过利用振动单元6向触摸面板1施加弱振动,来通知用户对键“9/行A”的按压(输入)已被接受(步骤S204)。此外,控制单元4控制定时器5开始测量保持按压键“9/行RA”的时间T(步骤S205)。此时,控制单元4初始化计数器值x。
这里,在图9中示出了在保持按压键“9/行RA”时对字符“行RA”进行更新的定时。
当保持按压键“9/行RA”的时间T(长按时间)达到T0时(步骤S206和S207),控制单元4将输入字符缓冲器7的第4个中存储的字符“RA”更新“RI”,并将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OTSUKARA”更新为“OTSUKARI”(步骤S208)。
预测转换候选指示单元8访问输入字符缓冲器7,以确定在存储单元9中是否存储了与“OTSUKARI”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步骤S209),然后通知控制单元4在存储单元9中没有存储与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存储的字符串“OTSUKARI”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然后,控制单元4将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RA”更新为“RI”(步骤208),并且响应于来自预测转换候选指示单元8的、指示不存在与字符串“OTSUKARI”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的通知,通过振动单元6向触摸面板1施加弱振动(步骤S211)。此后,控制单元4对计数器值x进行递增(步骤S212)。图7示出了此时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内容。
在保持按压键“9/行RA”时重复从S206到S212的步骤。然后当长按时间T达到T2时(步骤S206和S207),控制单元4将输入字符缓冲器7的第4个中存储的字符“RU”更新为“RE”,并将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OTSUKARU”更新为“OTSUKARE”(步骤S208)。
预测转换候选指示单元8访问输入字符缓冲器7,以确定在存储单元9中是否存储了与“OTSUKARE”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步骤S209),然后通知控制单元4在存储单元9中存储了与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存储的字符串“OTSUKARE”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控制单元4将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RU”更新为“RE”(步骤208),并且在从预测转换候选指示单元8接收到指示存在与字符串“OTSUKARE”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的通知时,通过振动单元6向触摸面板1施加强振动(步骤S210)。此后,控制单元4对计数器值x进行递增(步骤S212)。图8示出了此时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内容。
如图8所示,当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OTSUKARE”的同时释放键“9/行RA”时(步骤S206处的“否”),即,在T2≤T<T3时(其中T是保持按压该键的时间),控制单元4在该时间点将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所存储的第4个中存储的字符“RE”临时确定为输入字符(步骤S213)。此外,在从与临时确定的“OTSUKARE”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当中选择了一个候选时,将所选的候选确定为输入字符。
如上所述,在第三实施例中,当通过与保持按压键的时间相对应地振动来向用户通知对分派给该键的字符的显示进行更新的定时时,振动强度根据与所显示的字符串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的存在而变化。因此,用户可以基于振动的次数来确定当前显示的字符,并基于振动强度来确定转换候选字符串是否存在,即,是否显示了可理解的词语。因此,用户可以更恰当地确定是否显示(输入)了目标字符,以及在不看移动终端的情况下更容易地输入字符。
(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示出了将第三实施例应用于英文文本打字的实施例。如第三实施例的情况一样,在图5中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例。第三实施例的说明用于说明图5所示的配置。
图11示出了在除了输入字符串以外不存在可以作为对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存储的输入字符串的转换候选的字符串(转换候选字符串)的情况下的显示屏的示例,图12示出了在存在转换候选字符串的情况下的显示屏的示例。参考图11和图12,为了更具体地说明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通过以用户在想要输入“Hello”时已经输入了“He”并且现在正在输入第三个字符“l”的场景为例,基于图6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本实施例。
首先,当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两个字符“He”作为临时确定的字符的状态下,用户按压键显示单元2上显示的键“5/JKL”以输入字符“1”时,控制单元4响应于该按压,将字符“j”存储在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应注意,由于在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已经存储了三个字符“H”和“e”,所以将“j”存储在输入字符缓冲器7的第三个中。
预测转换候选指示单元8访问输入字符缓冲器7以确定当前存储的、与“Hej”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是否存储在存储单元9中(步骤S202),并且由于与“Hej”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没有存储在(不存在于)存储单元9中,所以相应地通知控制单元。控制单元4响应于对键“5/JKL”的按压,与已经显示在显示单元3上的“He”紧邻地显示存储于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的“j”,并且,响应于来自预测转换候选指示单元8的、指示不存在与“Hej”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的通知,控制单元4通过利用振动单元6向触摸面板1施加弱振动来通知用户对键“5/JKL”的按压(输入)已被接受(步骤S204)。此外,控制单元4控制定时器5开始测量保持按压键“5/JKL”的时间T(步骤S205)。此时,控制单元4初始化计数器值x。
这里,在图13中示出了在保持按压键“5/JKL”时对字符“jklJKL”进行更新的定时。
当保持按压键“5/JKL”的时间T(长按时间)达到T0时(步骤S206和S207),控制单元4将输入字符缓冲器7的第“3”个中存储的字符“j”更新为“k”,并将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Hej”更新为“Hek”(步骤S208)。
预测转换候选指示单元8访问输入字符缓冲器7,以确定在存储单元9中是否存储了与“Hek”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步骤S209),并通知控制单元4在存储单元9中没有存储与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存储的字符串“Hek”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控制单元4将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j”更新为“k”(步骤208),并且响应于来自预测转换候选指示单元8的、指示不存在与字符串“Hek”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的通知,通过振动单元6向触摸面板1施加弱振动(步骤S211)。此后,控制单元4对计数器值x进行递增(步骤S212)。图11示出了此时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内容。
在保持按压键“5/JKL”时重复从S206到S212的步骤。然后当长按时间T达到T1时(步骤S206和S207),控制单元4将输入字符缓冲器7的第3个中存储的字符“k”更新“l”,并将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Hek”更新为“Hel”(步骤S208)。
预测转换候选指示单元8访问输入字符缓冲器7,以确定在存储单元9中是否存储了与“Hel”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步骤S209),并通知控制单元4在存储单元9中存储了与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存储的字符串“Hel”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控制单元4将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k”更新为“l”(步骤208),并且在从预测转换候选指示单元8接收到指示存在与字符串“Hel”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的通知时,通过振动单元6向触摸面板1施加强振动(步骤S210)。此后,控制单元4对计数器值x进行递增(步骤S212)。图12示出了此时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内容。
如图12所示,当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Hel”的同时释放键“5/JKL”时,即,在T1≤T<T2时(其中T是保持按压该键的时间),控制单元4在该时间点将输入字符缓冲器7中所存储的第3个中存储的字符“l”确定为输入字符(步骤S213)。此外,在从与临时确定的“Hel”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当中选择了一个候选时,将所选的候选确定为输入字符。
如上所述,在第四实施例中,当通过与保持按压键的时间相对应的振动来向用户通知对分派给该键的字符的显示进行更新的定时时,振动强度根据与所显示的字符串相对应的转换候选字符串的存在而变化。因此,用户可以基于振动的次数来确定当前显示的字符,并基于振动强度来确定转换候选字符串是否存在,即,是否显示了可理解的词语。因此,用户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是否显示(输入)了目标字符,以及在不看移动终端的情况下更容易地输入字符。
(第五实施例)
接下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
首先,当按压在键显示单元2上显示的键(例如,键“1/行A”)时(步骤S301),控制单元4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A”,并通过使振动单元6振动来通知用户已经接受了对键“1/行A”的按压(步骤S302),然后控制定时器5开始测量保持按压键“1/行A”的时间T(步骤S303)。控制单元4在步骤S303对计数器值x进行初始化。
当保持按压键“1/行A”的时间T(长按时间)达到T0时(步骤S304和S305),控制单元4将显示单元3上所显示的“A”更新为“I”,并通过振动单元6使触摸面板1振动(步骤S306),然后计数器值x递增(步骤S307)。
当保持按压键“1/行A”时重复从S104至S107的步骤,当释放键“1/行A”时(步骤304处的“否”),控制单元4在释放键的时刻临时确定(步骤S108)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字符。
当临时确定了字符时,控制单元4监控是否输入了下一键,即,是否按压了下一键(步骤S309),当按压了下一键时,确定是否已经从与之前刚执行过的键输入相对应的行切换至了与该键输入相对应的行(步骤S310)。
例如,在之前刚刚按压过键“1/行A”,而在临时确定字符之后再次按压了键“1/行A”的情况下,不会出现与键输入相对应的行的切换。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终端的处理流程返回步骤S302,并且控制单元4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A”,并通过使振动单元6振动来通知用户已经接受了对键“1/行A”的按压。
另一方面,例如,在之前刚刚按压过键“1/行A”,而在临时确定字符之后再次按压了键“2/行KA”的情况下,出现与键输入相对应的行的切换。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4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KA”,并通过使振动单元6在与在步骤S302通知用户对键的按压已被接受时的通知模式不同的通知模式下进行振动,来通知用户发生了向与键“2/行KA”相对应的行的切换(步骤S311)。因此,用户可以在不看屏幕的情况下识别出行的切换。由于从S312至S318的步骤的处理与从S303至S309的步骤的处理是相同的,所以省略了说明。
如上所述,在第五实施例中,在用于输入字符的键从针对特定行的键切换至针对另一行的键的情况下,将这种行的切换通知给用户。从而,用户可以在不看移动终端的情况下识别出行的切换,并更准确地输入所需的字符。
(第六实施例)
接下来,描述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本实施例示出了将第五实施例应用于英文文本打字的实施例。参考图14所示的流程图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应注意,在步骤S310和S311中描述的“行的切换”在本实施例中并不被解释为“输入键的切换”。
首先,当按压在键显示单元2上显示的键(例如,键“2/ABC”时)(步骤S301),控制单元4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a”,并通过使振动单元6振动来通知用户对键“2/ABC”的按压已被接受(步骤S302),然后控制定时器5开始测量保持按压键“2/ABC”的时间T(步骤S303)。控制单元4在步骤303对计数器值x进行初始化。
当保持按压键“2/ABC”的时间T达到T0时(步骤S304和S305),控制单元4将显示单元3上所显示的“a”更新为“b”,并通过振动单元6使触摸面板1振动(步骤S306),然后递增计数器值x(步骤S307)。
当保持按压键“2/ABC”时重复从S304至S307的步骤,当释放键“2/ABC”时(步骤304处的“否”),控制单元4在释放键的时刻临时确定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字符(步骤S308)。
当临时确定了字符时,控制单元4监控是否存在下一键输入,即,是否按压了下一字符输入键(步骤S309),当存在下一键输入时,确定是否已经从与之前刚执行过的键输入相对应的键切换至了与该键输入相对应的输入键(步骤S310)。
例如,在之前刚刚按压过键“2/ABC”,而在临时确定字符之后再次按压了键“2/ABC”的情况下,不会出现输入键的切换。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终端的处理流程返回步骤S302,并且控制单元4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A”,并通过使振动单元6振动来通知用户对键“2/ABC”的按压已被接受。
另一方面,例如,在之前刚刚按压过键“2/ABC”,而在临时确定字符之后再次按压了键“5/JKL”的情况下,出现输入键的切换。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4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j”,并通过使振动单元6在与在步骤S302通知用户对键的按压已被接受时的通知模式不同的通知模式下进行振动,来通知用户发生了向与键“5/JKL”的切换(步骤S311)。因此,用户可以在不看屏幕的情况下识别出输入键的切换。由于从S312至S318的步骤的处理与从S303至S309的步骤的处理是相同的,所以省略了说明。
如上所述,在第六实施例中,在用于输入字符的键从一个键切换至另一键的情况下,将这种输入键的切换通知给用户。从而,用户可以在不看移动终端的情况下识别出行的切换,并更准确地输入所需的字符。
(第七实施例)
接下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图15是示意了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的流程图。关于该流程图,向图14所示的流程图添加了新的步骤S319,并将图14的步骤S302、S306、S311和S315分别替换成步骤S320、S321、S322和S323。在图15中与在图14中具有相同数字的步骤分别指示相同的过程。因此,省略了对图15中具有与图14中的步骤相同数字的步骤的说明。
首先,当按压在键显示单元2上显示的键(例如,键“1/行A”)时(步骤S301),控制单元4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A”,并通过使振动单元6以第一振动模式进行振动来通知用户对键“1/行A”的按压已被接受(步骤S320)。当长按该键时,控制单元4更新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字符,并通过使振动单元6以第一振动模式进行振动来将所显示的字符的更新通知给用户(步骤S321)。
如果在临时确定了字符(步骤S308)之后输入了下一字符时发生行的切换(步骤S309和S310),则控制单元4使振动单元6以第一振动模式进行振动,以通知用户对键的按压已被接受(步骤S320)。
如果在临时确定了字符(步骤S308)之后输入字符时发生行的切换(步骤S309至S310),则控制单元使振动单元6在与第一振动模式不同的第二振动模式下进行振动,以通知用户对键的按压已被接受(步骤S322)。从而,用户可以识别出行的切换。当长按键时,控制单元更新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字符,并使振动单元6以第二振动模式振动,以将所显示的字符的更新通知给用户(步骤S323)。换言之,如果发生行的切换,可以通过从第一振动模式切换至第二振动模式来将行的切换更清楚地通知给用户。
如果输入了下下个字符并且没有发生行的切换(步骤S318至S319),则控制单元4使振动单元6以第二振动模式进行振动,以通知用户对键的按压已被接受(步骤S322)。
如果输入了下下个字符并且发生行的切换(步骤S318和S319),则控制单元4使振动单元以第一振动模式进行振动,以通知用户对键的按压已被接受(步骤S320)。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从第二振动模式至第一振动模式将振动模式切换为字符输入接受和字符显示更新,来通知用户再次发生行的切换。
如上所述,在第七实施例中,如果用于输入字符的键从针对特定行的键切换至针对另一行的键,则用于字符输入接受和字符显示更新的通知模式在行切换之前和之后发生改变。从而,用户可以在不看移动终端的情况下识别出行的切换以及更准确地输入所需的字符。
(第八实施例)
接下来,描述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本实施例示出了将第七实施例应用于英文文本打字的实施例。参考图15所示的流程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在图15中,步骤S310和S319所描述的“行的切换”在本实施例中被解释为“输入键的切换”。
首先,当按压键显示单元2上显示的键(例如,键“2/ABC”时(步骤S310)时,控制单元4在显示单元3上显示“a”,并通过使振动单元6以第一振动模式进行振动通知用户对键“2/ABC”的按压已被接受(步骤S320)。当长按键时,控制单元4对显示单元3上显示的字符进行更新,并通过使振动单元6以第一振动模式进行振动来将所显示的字符的更新通知给用户(步骤S321)。
如果在临时确定了字符(步骤S308)之后输入了下一字符时没有发生输入键的切换(步骤S309和S310),则控制单元4使振动单元6以第一振动模式进行振动以通知用户对键的按压已被接受(步骤S320)。
如果在临时确定了字符(步骤S308)之后输入了下一字符时发生输入键的切换(步骤S309和S310),则控制单元4使振动单元6以与第一振动模式不同的第二振动模式进行振动,以通知用户对键的按压已被接受(步骤S322)。从而用户可以识别出输入键的切换。当长按键时,控制单元4对显示单元3上现实的字符进行更新,并使振动单元6以第二模式进行振动,以将所显示的字符的更新通知给用户(步骤S323)。换言之,如果发生输入键的切换,则可以通过从第一振动模式到第二振动模式将振动模式切换为字符输入接受和字符显示更新,来清楚地通知用户发生了输入键的切换。
如果输入了下下个键并且没有发生输入键的切换(步骤S318和S319),则控制单元4使振动单元6以第二振动模式进行振动以通知用户对键的按压已被接受(步骤S322)。
如果输入了下下个字符并且发生输入键的切换(步骤S318和S319),则控制单元4使振动单元6以第一振动模式进行振动以通知用户对键的按压已被接受(步骤S320)。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从第二振动模式到第一振动模式将振动模式切换为字符输入接受和字符显示更新,来通知用户再次发生了行的切换。
如上所述,在第八实施例中,如果用于输入字符的键从一个键切换至另一个键,则用于字符输入接受和字符显示更新的通知模式在输入键切换之前和之后发生改变。从而,用户可以在不看移动终端的情况下识别出输入键的切换以及更准确地输入所需的字符。
尽管以采用输入面板作为输入装置的移动终端为例描述了上述每个实施例,然而应注意到,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采用硬键作为输入装置的移动终端。
此外,除了上述方式以外,可以存在许多根据字符显示的切换定时来控制振动强度的方式,例如,在要输入的字符是“字母表”的情况下针对大写字母采用强振动并且针对小写字母采用弱振动,在“HIRAGANA”字符的情况下从“A”到“O”逐渐增大振动强度。
此外,除了振动强度以外,还可以将移动终端设计为使得通过改变振动方式来通知转换候选的存在,例如当存在转换候选字符串时快速振动两次,当不存在转换候选字符串时振动一次。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振动来通知字符显示的切换定时。然而,可以通过从扬声器给出声音、或通过使用为移动终端提供的蜂鸣器、或通过改变显示单元的光的亮度,来进行通知。在这种情况下,通知单元是由扬声器和蜂鸣器或者提供给移动终端的显示单元来配置的。
切换定时可以根据键的按压状态而发生改变。换言之,如果用户用他/她的手指操作触摸面板,则可以检测到手指在触摸面板上触摸的区域。然后,当区域较大(强按压)时,可以使切换字符显示的定时之间的间隔较短,当区域较小(弱按压)时,可以使切换字符显示的定时之间的间隔较长。此外,当手指触摸显示面板时可以检测到手指的压力。然后,当压力较大(强按压)时,可以使切换自负显示的定时之间的间隔较短,当压力较小时(弱按压)可以使切换字符显示的定时之间的间隔较长。
本发明通过根据键的长按时间来按顺序显示分派给该键的字符以及通过将对字符的显示进行更新的定时通知给用户,使得用户能够对字符更新的次数进行计数。从而,当通过长按键来执行输入时,用户可以基于字符的更新次数来确定分派给键的目标字符。从而用户可以在不看移动终端的情况下输入字符。
此外,根据本发明,当通知对字符进行更新的定时时,通知方法根据针对所输入的字符串的预测转换候选的存在而改变。从而,用户可以在不看移动终端的情况下更恰当地输入所需的字符。
此外,根据本发明,如果用于输入字符的键从针对特定行的键切换至针对另一行的键,则将这种行的切换的发生通知给用户。从而,用户可以在不看移动终端的情况下识别出行的切换。从而,用户可以更准确地输入所需的字符。
此外,根据本发明,如果用于输入字符的键从针对特定行的键切换至针对另一行的键,则用于字符输入接受和字符显示更新的通知模式在行切换之前和之后发生改变。从而,用户可以在不看移动终端的情况下识别出行的切换以及更准确地输入所需的字符。

Claims (6)

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输入单元,用于接受用户的输入;
显示单元,用于当长按所述输入单元的键时,通过在每个预定的时段对显示进行更新,来按顺序显示分派给所述键的多个字符;
通知单元,用于响应于向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入来通知接受了所述输入,以及当长按所述输入单元的键时,通知对分派给所述键的字符的显示进行更新的定时;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预测转换候选字符串,所述预测转换候选字符串是预测转换输入的转换候选;
转换候选指示单元,用于指示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的预测转换候选字符串当中包括用户所输入的输入字符串的预测转换候选字符串;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在通过长按键来切换字符显示的定时处,确定在存储单元中是否存在包括含有切换之后的字符的输入字符串的预测转换候选字符串,以及用于基于确定结果来控制通知单元的通知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还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在向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入从一个键移至另一个键时,控制所述通知单元与在通知接受了向所述一个键的输入时不同地,通知接受了向所述另一个键的输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还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在向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入从一个键移至另一个键时,控制所述通知单元以第二模式来通知接受了向所述另一个键的输入、以及通知对分派给所述另一个键的字符的显示进行更新的定时,其中所述第二模式与在通知接受了向所述一个键的输入、以及通知对分派给所述一个键的字符的显示进行更新的定时时的第一模式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输入单元包括用于显示多个键的键显示单元、以及与所述键显示单元相关联地布置的触摸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通知单元通过使所述输入单元振动,来通知接受了向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入以及更新定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当向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入被接受或者在更新定时处时,通知单元根据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是否存储了与包括所述显示单元上显示的、分派给所述键的字符在内的字符串相对应的候选字符串,来控制振动的强度。
CN200880102514.0A 2007-08-10 2008-08-08 移动终端 Active CN1017794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10255 2007-08-10
JP2007-210255 2007-08-10
JP2008140939 2008-05-29
JP2008-140939 2008-05-29
PCT/JP2008/064325 WO2009022657A1 (ja) 2007-08-10 2008-08-08 携帯端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79441A CN101779441A (zh) 2010-07-14
CN101779441B true CN101779441B (zh) 2014-05-14

Family

ID=40350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2514.0A Active CN101779441B (zh) 2007-08-10 2008-08-08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58061B2 (zh)
EP (1) EP2190172A4 (zh)
JP (2) JP5016050B2 (zh)
KR (1) KR101132851B1 (zh)
CN (1) CN101779441B (zh)
WO (1) WO20090226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10389B2 (ja) * 2009-08-27 2013-10-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048669A (ja) 2009-08-27 2011-03-10 Kyocera Corp 入力装置
US9317116B2 (en) * 2009-09-09 2016-04-19 Immersion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ptically-enhanced text interfaces
WO2011043145A1 (ja) 2009-10-05 2011-04-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子メール送信機能を有する通信端末、電子メールの送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5623053B2 (ja) * 2009-10-08 2014-11-12 京セラ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JP5627212B2 (ja) * 2009-10-08 2014-11-19 京セラ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JP4823369B2 (ja) * 2010-03-09 2011-11-24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
JP5452418B2 (ja) 2010-08-23 2014-03-26 京セラ株式会社 触感呈示装置
JP2011048848A (ja) * 2010-10-27 2011-03-10 Kyocera Corp 入力装置および入力装置の制御方法
FR2969342B1 (fr) * 2010-12-21 2017-11-10 Oberthur Technologies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saisie d'un code confidentiel
JP5668548B2 (ja) * 2011-03-16 2015-02-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画像形成装置
US8922490B2 (en) * 2011-06-03 2014-12-30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entering alternate characters with a physical keyboard
JP5544336B2 (ja) * 2011-07-26 2014-07-0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記号入力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9417754B2 (en) 2011-08-05 2016-08-16 P4tents1, LLC User interface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WO2013121649A1 (ja) * 2012-02-14 2013-08-22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GB201203018D0 (en) * 2012-02-22 2012-04-04 Nordic Semiconductor Asa Input controller
KR101216881B1 (ko) * 2012-02-23 2013-01-09 허우영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중국어 입력 장치 및 방법
US9746924B2 (en) * 2012-09-11 2017-08-29 Ne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JP6203512B2 (ja) * 2013-03-25 2017-09-27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3294222B (zh) * 2013-05-22 2017-06-16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输入方法和系统
JP5889845B2 (ja) * 2013-07-31 2016-03-2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検索インターフェイス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4461274A (zh) * 2013-09-24 2015-03-25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解锁系统及方法
US10534532B2 (en) 2014-08-08 2020-01-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letter input in electronic device
KR102216127B1 (ko) 2014-08-14 2021-02-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문자 입력 방법 및 장치
JP6365484B2 (ja) 2015-09-24 2018-08-01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売上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70804B2 (ja) * 2015-12-22 2018-01-31 株式会社スクウェア・エニックス ビデオゲーム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ビデオゲーム処理システム
JP7023621B2 (ja) * 2017-06-05 2022-02-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2937A (zh) * 1999-07-28 2001-02-0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为视频游戏操作台提供键盘输入的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80631U (zh) 1986-11-13 1988-05-27
US5636325A (en) * 1992-11-13 1997-06-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peech synthesis and analysis of dialects
JPH09319518A (ja) 1996-05-27 1997-12-12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情報入力・表示装置
US7712053B2 (en) * 1998-12-04 2010-05-04 Tegic Communications, Inc. Explicit character filtering of ambiguous text entry
JP3605751B2 (ja) 1999-12-16 2004-12-22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電話機
JP3949912B2 (ja) * 2000-08-08 2007-07-2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携帯型電子機器、電子機器、振動発生器、振動による報知方法および報知制御方法
NO20015349L (no) 2001-05-10 2002-11-11 Ziad Badarneh System for innmatning av dataelementer
JP2003264620A (ja) 2002-03-12 2003-09-19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入力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213570B2 (ja) * 2003-11-20 2009-01-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文字入力方法、文字入力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173966A (ja) 2003-12-11 2005-06-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キー入力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携帯端末装置。
JP4717461B2 (ja) 2005-02-14 2011-07-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入力装置、情報入力方法及び情報入力プログラム
WO2007016704A2 (en) 2005-08-02 2007-02-08 Ipifini, Inc. Input device having multifunctional keys
JP2007210255A (ja) 2006-02-10 2007-08-23 Casio Electronics Co Ltd 用紙印刷・後処理における用紙ジャム自動復旧システム
JP2008140939A (ja) 2006-11-30 2008-06-19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446368B2 (en) * 2007-08-23 2013-05-21 Kyocera Corporation Input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2937A (zh) * 1999-07-28 2001-02-07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为视频游戏操作台提供键盘输入的装置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173966A 2005.06.3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043066A (ko) 2010-04-27
WO2009022657A1 (ja) 2009-02-19
US20110095986A1 (en) 2011-04-28
CN101779441A (zh) 2010-07-14
KR101132851B1 (ko) 2012-04-03
JP5016050B2 (ja) 2012-09-05
JP2012178186A (ja) 2012-09-13
EP2190172A1 (en) 2010-05-26
JP5650161B2 (ja) 2015-01-07
JPWO2009022657A1 (ja) 2010-11-18
US9058061B2 (en) 2015-06-16
EP2190172A4 (en)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79441B (zh) 移动终端
US8970531B2 (en) Tactile sensation providing apparatus
EP2282252A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a character sequence input
JP2005535975A (ja) ソフトウェアキーボードを利用した文字入力方法
KR20110018075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터치스크린을 이용한 문자 입력 방법 및 장치
EP2112586A1 (en) Operation method of user interfa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portable device
CN102934417A (zh) 多语言键输入装置及其方法
JP2012088750A (ja)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文字入力プログラム
KR100477852B1 (ko) 터치스크린용 문자입력장치
JP2008059568A (ja) 数字キーを用いる文字入力装置及び文字入力方法
JP2013200614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文字入力方法
JP5455343B2 (ja) 入力装置
JP5684123B2 (ja) キーを用いて文字セット内の文字を入力する方法、キーパッドもしくはキーボード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KR20040087321A (ko) 이동 단말기용 문자 입력 시스템과 이를 이용한 이동 단말기
US9075449B2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associated method employing a multiple-axis input device and selectively disabling disambiguation
EP1701243B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improved display and selection of disambiguation choices,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101681196B (zh) 实现对手持电子设备输入的方法及相关手持电子设备
EP2207083A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KR20120020730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문자 입력 방법 및 장치
KR101234370B1 (ko) 한글 입출력 장치
KR100866191B1 (ko) 터치 스크린을 구비한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에서의 문자 입력방법 및 장치
JP2010231596A (ja) 電子装置、表示方法および表示プログラム
KR101399150B1 (ko) 터치 스크린을 이용한 문자 입력 방법
JP2015219543A (ja) 文字入力装置および文字入力プログラム
KR101509571B1 (ko) 대기시간이 없는 터치패드 문자 입력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