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8665A - 打印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打印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8665A
CN101758665A CN200910262667A CN200910262667A CN101758665A CN 101758665 A CN101758665 A CN 101758665A CN 200910262667 A CN200910262667 A CN 200910262667A CN 200910262667 A CN200910262667 A CN 200910262667A CN 101758665 A CN101758665 A CN 1017586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value
point
data
reg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62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58665B (zh
Inventor
吉田康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58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86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58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86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6Processing of colour picture signals
    • H04N1/60Colour correction or control
    • H04N1/6016Conversion to subtractive colour signals
    • H04N1/6019Conversion to subtractive colour signals using look-up t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k Jet (AREA)
  • Color, Grada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了生成点数据的打印控制器,点数据指定点形成状态并且要被提供给打印单元。打印单元被构造为,基于点数据,执行点形成操作以在规定的方向中延伸的点行中形成点,并且通过重复地执行点形成操作来打印图像。打印控制器包括:打印宽度确定单元;浓度数据生成单元;以及点数据生成单元。打印宽度确定单元确定与在规定的方向中打印头的工作距离相对应的打印宽度值。浓度数据生成单元基于图像数据并且基于打印宽度值生成指定与用于每个像素的墨量相关的墨浓度的浓度数据,浓度数据生成单元生成浓度数据从而随着在规定的方向中打印头的工作距离变短,每像素容许墨浓度的上限变小。点数据生成单元通过对浓度数据执行半色调处理来生成点数据。

Description

打印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控制器。
背景技术
通过喷墨打印机喷射到记录纸上的墨渗透到记录纸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干。然而,当打印在诸如普通的蜡光纸和蜡光相纸的墨不能容易地渗透的记录纸上时,墨不容易变干,经常由于扩散导致不同颜色的混合。虽然能够简单地通过减少喷射的墨的量抑制此扩散问题,但是还存在使用更多的墨以便于扩展颜色范围的强烈的需求。因此,在喷墨打印机的领域中,将墨量调整为适合情况的适当量是重要的。为此,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6-243858已经提出为每一纸张尺寸使用不同的颜色转换表的想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用适当的墨量控制打印图像的操作的改进的打印控制器,和使用适当的墨量控制打印图像的操作的方法。
为了获得以上和其它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印控制器,该打印控制器用于生成点数据,该点数据指定点信息状态并且要被提供给打印单元。打印单元被构造为:基于点数据,执行点形成操作以通过在规定的方向上移动打印头同时从打印头的喷嘴中喷射墨滴来在规定的方向上延伸的点行中形成点并且通过重复地执行点形成操作以形成在与规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中并置的多个点行来打印图像。打印控制器包括:打印宽度确定单元;浓度数据生成单元;以及点数据生成单元。打印宽度确定单元确定与在规定的方向中打印头的工作距离相对应的打印宽度值。浓度数据生成单元基于指定每个像素的灰度值的图像数据并且基于打印宽度值生成指定与每个像素的墨量相关的墨浓度的浓度数据,浓度数据生成单元生成浓度数据使得随着与打印宽度值相对应的规定方向中的打印头的工作距离变短,每像素容许墨浓度的上限变小。点数据生成单元通过对由浓度数据生成单元生成的浓度数据执行半色调处理来生成点数据。
优选的是,打印控制器进一步包括相关性获取单元,该相关性获取单元获取灰度值与墨浓度之间的相关性,该相关性被基于打印宽度值设置,使得随着与打印宽度值相对应的规定方向中的打印头的工作距离变短,每像素容许墨浓度的上限变小。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浓度数据生成单元使用由相关性获取单元获取的相关性基于图像数据生成浓度数据。
优选的是,图像数据指定用于多个颜色分量的灰度值并且浓度数据生成单元包括颜色转换单元,该颜色转换单元参考用于多个颜色分量的灰度值与用于多种墨颜色的墨浓度之间的预定的相关性以将图像数据转换为指定用于多种墨颜色的每像素墨浓度的颜色转换数据,墨颜色包括至少一种单色墨颜色。优选的是,打印控制器进一步包括:总墨量限制值设置单元,该总墨量限制值设置单元设置在总墨量限制处理中使用的总墨量限制值,用于减少单色墨颜色的墨浓度以便于减少用于所有墨颜色的每像素墨浓度的总和的容许值的上限,总墨量限制值设置单元基于打印宽度值设置总墨量限制值,使得随着在与打印宽度值相对应的规定方向中打印头的工作距离变短,用于所有墨颜色的每像素墨浓度的总和的容许值的上限变小。优选的是,浓度数据生成单元进一步包括总墨量限制单元,该总墨量限制单元通过使用由总墨量限制值设置单元设置的总墨量限制值对由颜色转换单元获得的颜色转换数据执行总墨量限制处理来生成浓度数据。
优选的是,在重复地执行以打印图像的点形成操作中的每一个中,打印头移动与相对于规定的方向在点形成操作中形成的点行的长度相对应的工作距离,并且打印宽度确定单元将打印宽度值设置为与所有的点形成操作当中在规定的方向中打印头的最短的工作距离相对应的值。
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打印头被提供有被布置在与规定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中的多个喷嘴,并且打印单元在单个点形成操作中在多行中形成点。优选的是,打印宽度确定单元进一步包括:提取单元,该提取单元从图像数据中提取图像块,图像块包括对应于在单个点形成操作中形成的点的像素组并且所述像素组包括在与点行相对应的方向中延伸的多个行中的像素;和工作距离获取单元,该工作距离获取单元分析被提取的图像块,识别与相对于规定的方向等效于所述像素组中的颜色像素的一端的位置相对应的颜色像素,和与在规定的方向中等效于颜色像素的另一端的位置相对应的颜色像素,并且获取与在与识别的颜色像素相对应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的规定方向中的分量相对应的值,作为用于点形成操作的工作距离,每个颜色像素具有表示像素具有颜色的灰度值。优选的是,该打印宽度确定单元基于由工作距离获取单元获取的工作距离为当打印图像时要执行的每个点形成操作设置打印宽度值。
优选的是,打印宽度确定单元包括:打印介质位置获取单元,该打印介质位置获取单元获取相对于规定的方向的在其上将要打印图像的打印介质的末端位置;图像位置获取单元,该图像位置获取单元获取相对于规定的方向的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末端位置;以及位置关系确定单元,该位置关系确定单元确定相对于规定的方向的打印介质的末端位置和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末端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打印宽度确定单元被构造为,当位置关系确定单元已经确定在规定的方向中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末端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于规定的方向中的打印介质的整个宽度的外部时,能够将打印宽度值设置为基于规定的方向中打印介质的宽度确定的值,所述打印介质的整个宽度由规定的方向中打印介质的末端位置限定。
优选的是,当图像数据包括用于多页的数据时,打印宽度确定单元将打印宽度值设置为与在当打印多页的图像时重复地执行的所有点形成操作当中在规定的方向中打印头的最短的工作距离相对应的值。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成点数据的方法,点数据指定点形成状态并且要被提供给打印单元,打印单元被构造为:基于点数据执行点形成操作以通过在规定的方向移动打印头同时从打印头的喷嘴中喷射墨滴来在规定的方向中延伸的点行中形成点,以及通过重复地执行点形成操作以形成在与规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中并置的多个点行来打印图像。该方法包括:确定与在规定的方向中的打印头的工作距离相对应的打印宽度;基于指定每个像素的灰度值的图像数据并且基于打印宽度值生成指定与用于每个像素的墨量相关的墨浓度的浓度数据,使得随着与打印宽度值相对应的规定方向中打印头的工作距离变短,每像素容许墨浓度的上限变小;以及通过对浓度数据执行半色调处理来生成点数据。
优选的是,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获取所述灰度值与所述墨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基于所述打印宽度值设置所述相关性,使得随着与打印宽度值相对应的规定方向中所述打印头的工作距离变短,每像素容许墨浓度的上限变小。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使用获取的相关性基于所述图像数据生成所述浓度数据。
优选的是,所述图像数据指定用于多个颜色分量的灰度值,并且生成所述浓度数据包括参考用于所述多个颜色分量的灰度值与用于多种墨颜色的墨浓度之间的预定的相关性将所述图像数据转换为指定用于所述多种墨颜色的每像素墨浓度的颜色转换数据,所述墨颜色包括至少一个单色墨颜色。优选的是,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总墨量限制处理中使用的总墨量限制值,用于减少用于所有墨颜色的每像素墨浓度的总和的容许值的上限而减少单色墨颜色的墨浓度,基于所述打印宽度值设置所述总墨量限制值,使得随着与所述打印宽度值相对应的规定方向中打印头的工作距离变短,用于所有墨颜色的每像素墨浓度的总和的容许值的上限变小。优选的是,通过使用所述总墨量限制值对所述颜色转换数据执行总墨量限制处理来生成浓度数据。
优选的是,在重复地执行以打印图像的点形成操作中的每一个中,所述打印头移动与相对于规定的方向在所述点形成操作中形成的点行的长度相对应的工作距离,并且确定所述打印宽度值将所述打印宽度值设置为与所有的点形成操作当中在规定的方向中所述打印头的最短的工作距离相对应的值。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打印头被提供有被布置在与规定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中的多个喷嘴,并且所述打印单元在单个点形成操作中在多行中形成点。优选的是,确定所述打印宽度值进一步包括:从图像数据提取图像块,所述图像块包括对应于在单个点形成操作中形成的点的像素组并且所述像素组包括在与点行相对应的方向中延伸的多个行中的像素;和分析所提取的图像块,识别与相对于规定的方向等效于所述像素组中的颜色像素的一端的位置相对应的颜色像素,和与在规定的方向中等效于颜色像素的另一端的位置相对应的颜色像素,并且获取在与识别的颜色像素相对应的位置之间的距离与在规定方向中的分量相对应的值,作为用于所述点形成操作的工作距离,每个颜色像素具有表示所述像素具有颜色的灰度值。优选的是,确定所述打印宽度值基于获取的用于当打印图像时要执行的每个点形成操作的工作距离设置所述打印宽度值。
优选的是,确定所述打印宽度值包括:获取相对于规定的方向的要打印图像的打印介质的末端位置;获取相对于规定的方向的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末端位置;以及确定相对于所述规定的方向的打印介质的末端位置和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末端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当确定在规定的方向中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末端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于规定的方向中的打印介质的整个宽度的外部时,确定所述打印宽度值将所述打印宽度值设置为基于规定的方向中的打印介质的宽度确定的值,通过规定的方向中的打印介质的末端位置限定所述打印介质的整个宽度。
优选的是,当图像数据包括用于多页的数据时,确定所述打印宽度值将打印宽度值设置为与当打印用于多页的图像时重复地执行的所有的点形成操作当中在规定的方向中打印头的最短的工作距离相对应的值。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本发明的特定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目的将会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概念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和PC的电气结构的框图;
图2(a)是示出墨盒如何在打印介质之上扫描的部分平面图;
图2(b)是示出墨盒的底面结构的墨盒的仰视图;
图3示出L尺寸颜色转换表、A4尺寸颜色转换表、以及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的示例;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控制处理中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5(a)概念性地示出作为打印的目标的图像数据;
图5(b)概念性地示出图像块m;
图6是示出在图4的打印控制处理中的打印宽度确定处理中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控制处理中的步骤的流程图;以及
图8是示出L尺寸总墨量限制值L1、A4尺寸总墨量限制值L2、以及打印宽度兼容的总墨量限制值L3当中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会同时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打印控制器,其中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同样的部件或者组件以避免重复的描述。
图1是概念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30和PC10的电气结构的框图。PC 10主要由CPU 11、ROM 13、RAM 15、硬盘驱动17(在下文中被缩写为HDD 17)、接口19、输入单元21、以及监视器单元23构成,上述所有组件经由总线24互连。PC 10被构造为指示打印机30以适当的墨量打印图像。
CPU 11根据被存储在ROM 13、RAM 15、以及HDD 17中的程序和定值控制被连接至总线24的PC 10的每个组件。ROM 13是存储用于控制PC 10的操作的程序等等的存储器单元。RAM 15是用于暂时地存储在由CPU 11执行的处理期间所要求的数据等等的可读的并且可写的存储器。
RAM 15是用于存储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15a。稍后将会参考图3描述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15a。HDD 17存储用作打印控制程序、L尺寸颜色转换表17b、以及A4尺寸颜色转换表17c的打印机驱动17a。稍后将会参考图3描述颜色转换表17b和17c。
例如,输入单元21用于输入用户指令并且由键盘、鼠标等等构成。例如,监视器单元23由CRT显示器或者液晶显示器构成,并且用作示出各种处理、用户输入的数据等等的详细情况的可视显示器。
打印机30是喷墨打印机。打印机30具有中央处理单元(CPU)31;ROM 32,该ROM 32存储由CPU 31执行的各种控制程序和其它数据;以及RAM 33,该RAM 33用于存储从被连接至打印机30的PC10传输的控制信号和打印数据。CPU 31、ROM 32、以及RAM 33被连接至I/O端口34。
I/O端口34还被连接至接口35、CR监视器37、打印头39、以及LF电机40。CPU 31基于经由接口35从PC 10传输的打印数据将喷射信号输出至用于在其中形成的每个喷嘴的打印头39。CPU 31还驱动用于往复支撑打印头39的墨盒38的CR电机37,并且驱动用于旋转传送辊41以传送打印介质P的LF电机40。打印介质P的示例包括纸张和OHP片材。
图2(a)是示出墨盒38如何在打印介质P之上扫描的部分平面图。图2(b)是示出墨盒38的底面结构的墨盒38的仰视图。
通过控制CR电机37(参见图1),打印机30能够在往复方向中移动被安装在墨盒38上的打印头39同时从被提供在打印头39的底面中的喷嘴43中喷射墨,以沿着扫描方向在打印介质P上形成点行(在下文中被称为“点形成操作”)。打印机30通过重复此点形成操作以在正交于扫描方向的打印介质P的传送方向中一个接一个地形成点行来打印图像。
如图2(b)中所示,用于将墨喷射在打印介质P上的多个喷嘴43被形成在打印头39的底面中的沿着打印介质P的传送方向延伸的行中。为墨颜色青色(C)、品红(M)、黄色(Y)、以及黑色(K或者Bk)中的每一种提供了一行喷嘴43。因此,在使用打印头39执行的一个点形成操作中能够形成多个点行。用于四种颜色C、M、Y以及K中的每一种的墨被提供给打印头39。
如图2(b)中所示,介质传感器50和打印头39一起被提供在墨盒38上。介质传感器50被提供有由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发光元件51,和由光电传感器构成的光接收元件52。发光元件51朝着打印介质P照射光,而光接收元件52接收反射离开打印介质P的光。基于由光接收元件52接收的反射光的量,介质传感器50能够检测打印介质P的存在和在扫描方向中的该打印介质P的边缘位置。
对于在打印图像时重复地执行的每个点形成操作,打印头39移动等于在当前点形成操作中形成的点行的长度的工作距离。更加具体地,打印头39在扫描方向中从形成的点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在一个点形成操作中打印点行之后,打印头39反转方向,移到用于打印下一个点行的起始位置,并且开始用于下一个点行的点形成操作。换言之,对于每个点形成操作,打印头39不需要在扫描方向中从打印介质P的一端移动到另一端,而是从点行的一端移到另一端,如上所述。注意的是,如果扫描方向沿着打印介质P的左到右的方向延伸,如果打印头39在某些点形成方向中从左到右移动,则打印头39在下一个点形成方向中从右到左移动。
由于当打印头39的工作距离长时在点形成操作中的打印头39的工作时间也长,所以能够分配足够的时间用于允许在每个点形成操作中打印的点行渗透打印介质P或者变干,从而即使当大量的墨被喷射在打印介质P上时,也避免诸如墨溢出并且扩散的问题。相反地,由于当点形成操作中的工作距离短时打印头39的工作时间短,因此不能够分配足够的时间量以允许在每个点形成操作中打印的点行渗透到打印介质P或者变干。
因此,在扫描方向中的打印头39的工作距离被缩短时,在本实施例中生成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15a,用于降低用于每像素容许墨浓度的上限。
图3示出L尺寸颜色转换表17b、A4尺寸颜色转换表17c、以及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15a的示例。如图3中所示,颜色转换表15a、17b、以及17c中的每一个存储与墨量相关的表示R、G、以及B颜色中的每一个的亮度的RGB值与表示用于C、M、Y、以及K颜色中的每一个的墨浓度的CMYK值之间的相关性。R、G、以及B值被限定在0到255的范围内。C、M、Y以及K值也被限定在0到255的范围内。使用在颜色转换表15a、17b、以及17c中设置的RGB值与CMYK值之间的这些相关性能够将指定每个像素的RGB值的图像数据转换为指定每个像素的CMYK值的浓度数据。
L尺寸颜色转换表17b是适合L尺寸打印介质的颜色转换表。L尺寸打印介质的示例包括L尺寸相纸。L尺寸颜色转换表17b中的CMYK值中的每一个已经被设置为使得用于所有颜色的每像素总墨浓度不大于用于L尺寸打印介质的预定上限(例如,562)。每像素总墨浓度表示通过将用于单像素的C、M、Y以及K的墨浓度相加而获得的值。例如,在与RGB值(0,0,0)相对应的CYMK值(137,113,121,191)的情况下由于137+113+121+191=562,因此用于所有墨颜色的每像素总墨浓度是562。当基于L尺寸颜色转换表17b生成浓度数据时,每像素总墨浓度必须不能超过L尺寸打印介质的预定上限。这样,对于与L尺寸打印介质P的打印宽度相对应的打印操作,PC 10能够可靠地抑制墨溢出和扩散。
类似地,A4尺寸颜色转换表17c是适合A4尺寸打印介质的颜色转换表。A4尺寸颜色转换表17c中的CMYK值已经被设置为使得用于所有颜色的每像素总墨浓度不大于A4尺寸打印介质的预定上限(例如,579)。当基于A4尺寸颜色转换表17c生成浓度数据时,用于所有墨颜色的每像素总墨浓度不大于A4尺寸打印介质的预定上限,从而在与A4尺寸打印介质P的打印宽度相对应的打印操作中可靠地抑制墨溢出和扩散。
因为A4尺寸打印介质大于L尺寸打印介质,所以为A4尺寸打印介质设置的上限大于为L尺寸打印介质设置的上限。因此,扫描方向中的打印头39的工作距离当以与A4尺寸打印介质P相对应的宽度打印时比当以与L尺寸打印介质P相对应的宽度打印时大。因此,能够假定当以与A4尺寸打印介质相对应的宽度打印时与以与L尺寸打印介质相对应的宽度打印时进行比较,即使喷射相对较大量的墨也将不容易出现墨溢出和扩散。
虽然颜色转换表17b和17c对应于不同尺寸的打印介质P,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15a对应于在打印操作期间扫描方向中的打印头39的工作距离。在本实施例中,PC 10找到与扫描方向中的打印头39的工作距离相对应的打印宽度W,并且使用该打印宽度W找到CMYK值,并且通过线性插值法基于被存储在L尺寸颜色转换表17b中的CMYK值和被存储在A4尺寸颜色转换表17c中的CMYK值,生成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15a,并且使用此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15a将图像数据转换为浓度数据。
对于颜色转换表17b和17c中的每一个,可以准备两个版本的颜色转换表并且将其存储在HDD 17中以对应于其中竖直地(即,其纵向尺寸与传送方向对准)加载打印介质P的情况,和其中水平地(即,其纵向方向与扫描方向对准)加载打印介质P的情况。然而,为了简化实施例的描述,下面的描述将会假定打印介质P始终被竖直地加载在打印机30中并且与此竖直定向相对应的颜色转换表17b和17c中的每一个被存储在HDD 17中。
图4是示出用于生成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15a并且控制打印机30打印图像的打印控制处理中的步骤的流程图。PC 10的CPU 11根据打印驱动17a(参见图1)执行此打印控制处理。在CPU 11执行此处理之前,用户选择要被打印的图像数据。用户还选择其中图像数据要被打印的打印模式。能够根据诸如要被打印的打印介质的类型、和打印质量的各种不同的参数选择打印模式。用户还能够指定无边距打印。
在图4中所示的处理的S402中,CPU 11执行打印宽度确定处理以确定要在打印机30上打印的图像的打印宽度W。
在这里,将会参考图5(a)描述在S402的打印宽度确定处理中设置的打印宽度W。图5(a)概念性地示出作为打印的目标的图像数据。图5(a)中的阴影区域表示由颜色像素(即,具有颜色的像素)构造的区域,而非阴影区域表示由无色像素(即,不具有颜色的像素)构造的区域。无色像素的所有R、G、以及B分量在0到255的范围中具有最大值“255”。因此在所有的R、G、以及B分量中无色像素具有最高的亮度。相反地,颜色像素的R、G、以及B分量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小于最大值255的亮度。
在将与此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形成在打印介质P上时,在点形成操作中打印头39从被形成的点行的一端移到点行的另一端,如图2中所示,而不是从打印介质P的一端移到另一端。换言之,打印头39的工作距离根据点形成操作不同。注意的是,单个点形成操作被定义为下述操作,其中打印头39选择性地形成点,同时在从一侧到另一侧的扫描方向中进行扫描,以从点行的一端到点行的另一端形成点行。
在S402的打印宽度确定处理中,CPU 11将图像数据划分为多个图像块并且分析每个块以找到用于每个图像块的打印宽度WB。在这里,图像块表示包括与在单个点形成操作中形成的多个点行相对应的像素组的单位。在单个点形成操作中形成的点行的数目等于在打印介质传送方向中在打印头39上被对准并且在单个点形成操作中用于喷射墨的喷嘴的数目。依赖于打印模式事先确定用于在每个点形成操作中执行墨喷射的喷嘴的数目。在一些打印模式中,在打印介质传送方向中在打印头39上对准的所有喷嘴被用于基于打印数据选择性地喷射墨。因此,在此打印模式中,在单个点形成操作中形成的点行的数目等于在打印介质传送方向中在打印头39上被对准的所有喷嘴的数目。然而,在一些其它的打印模式中,只有在打印头上在记录介质传送方向中被对准的一部分喷嘴被用于执行墨喷射。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单个点形成操作中形成的点行的数目等于在打印介质传送方向中被对准并且在点形成操作中被用于喷射墨的该部分喷嘴的数目。每个图像块的打印宽度WB是与在用于与同一图像块相对应的单个点形成操作的扫描方向中打印头39的工作距离相关联的值。
CPU 11将被打印的图像的打印宽度W设置为用于所有图像块的打印宽度WB当中的最小的打印宽度WB。换言之,被打印的图像的打印宽度被设置为与点形成操作相对应的其中扫描方向上打印头39的工作距离最短的打印宽度WB。利用在图5(a)中所示的采样图像数据,由于在基于图像块m执行的第m个点形成操作期间的打印头39的工作距离在所有的点形成操作中是最短的工作距离,因此CPU 11将打印宽度W设置为图像块m的打印宽度WB。
接下来,将会参考图5(b)描述图像块的打印宽度WB。图5(b)概念性地示出图像块m。图5(b)中的方块中的每一个代表像素。即,阴影方块表示颜色像素,并且非阴影方块表示无色像素。如图5(b)中所示,图像块包括在与扫描方向(图5(b)中的左到右方向)相对应的方向中被对准的多个像素行(在本示例中五行)。换言之,来自于打印头39上在打印介质传送方向中被对准的所有喷嘴当中的五个喷嘴被用于在单个点形成操作中选择性地喷射墨以形成图像块m。
在本实施例中,CPU 11识别对应于等于扫描方向中的一端的位置的像素组中的颜色像素当中的颜色像素54,和对应于等于扫描方向中的另一端的位置的颜色像素55,并且将图像块的打印宽度WB设置为与颜色像素54和55相对应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的扫描方向分量。在将RGB图像数据转换为CMYK浓度数据之后执行的半色调处理中,CPU11把CMYK数据中的墨浓度与阈值相比较以便于将每个像素的墨浓度转换成表示开启点或者关闭点的二进制值。因此,没有始终为与图像数据中的颜色像素相对应的每个像素形成点。因此,根据上述处理找到的打印宽度WB的值没有始终精确地表示扫描方向中的打印头39的工作距离。然而,由于打印宽度WB大致对应于扫描方向中的打印头39的工作距离,所以在本实施例中打印宽度WB被视为与扫描方向中的打印头39的工作距离相对应的值。
打印头39可以不为不包括任何颜色像素而仅包括具有(255,255,255)的RGB值的无色像素的这样的图像块执行喷墨操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本实施例中CPU 11没有获取用于此图像块的打印宽度WB。
返回到图4,在S404中CPU 11获取在S402的打印宽度确定处理中确定的打印宽度W。在S406中CPU 11获取L尺寸颜色转换表17b和L尺寸打印介质P的宽度W1,并且在S408中获取A4尺寸颜色转换表17c和用于A4尺寸打印介质P的宽度W2。打印介质P的宽度W1和W2对应于在扫描方向中从一端到另一端的被加载在打印机30中的打印介质P的长度。因此,当打印介质P被竖直地加载在打印机30中时,打印介质P的较短的尺寸对应于宽度W1和W2。打印介质P的宽度W1和W2被预存储在HDD 17中。
在S410中CPU 11基于颜色转换表17b和17c生成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15a(参见图3)。在此处理中,CPU 11通过基于打印宽度W的被存储在A4尺寸颜色转换表17c中的CMYK值和被存储在L尺寸颜色转换表17b中的CMYK值的线性插值找到CMYK值,并且将这些CMYK值存储在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15a中与RGB值相关联。例如,根据下面的等式(1)计算被存储在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15a中的CMYK值:
(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中的CMYK值)
=[(A4尺寸颜色转换表中的CMYK值)-(L尺寸颜色转换表中的CMYK值)]×α+(L尺寸颜色转换表中的CMYK值)...(1)
其中α是满足下述等式(2)的插值常数:
α=[(打印宽度W)-(宽度W1)]/[(宽度W2)-(宽度W1)]...(2)
由于对上述等式中的打印宽度W的较小值来说插值系数α较小,结果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15a中的CMYK值较小。换言之,上述等式被用于获取RGB值与设置的CMYK值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对于打印宽度W的较小值来说每像素容许墨浓度的上限较小。
在S414中CPU 11使用在上面获取的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15a中的相关性执行颜色转换处理。在此处理中,CPU 11通过基于根据打印宽度W获取的相关性将像素的RGB值转换为CMYK值基于指定用于每个像素的RGB值的图像数据生成指定用于每个像素的CMYK值的浓度数据。因此,CPU 11能够生成浓度数据,其中对于打印宽度W的较小值来说每像素容许墨浓度的上限较小。
在S416中CPU 11对浓度数据执行半色调处理以产生点数据。例如,在半色调处理中,CPU 11通过将每个像素的墨浓度与阈值比较将用于每个像素的墨浓度转换为表示有(ON)(点的形成)或者无(OFF)(点的非形成)的值。因此,通过基于此点数据将点形成在打印介质上,打印机30能够将图像打印在打印介质上,其中通过点的出现比率呈现亮和暗。基于误差扩散法或者抖动法可以执行S416的半色调处理。
在S418中CPU 11执行打印数据传输处理。在此处理中,CPU 11将命令添加至生成的点数据中并且将此数据传输到打印机30作为打印数据。接下来,CPU 11结束当前打印控制处理。
根据上述打印控制处理,PC 10生成浓度数据,其中随着扫描方向中的打印头39的工作距离(打印宽度W)被缩短,每像素容许墨浓度的上限被减少。因此,PC 10能够控制打印机30以使用适当的墨量打印图像。
换言之,当打印头39的工作距离较短时每像素容许墨浓度的上限相对较小。此浓度数据限制被确定为在从S416的半色调处理中的浓度数据获得的点数据中具有不小于阈值的像素(被设置为有(ON)的像素)的数目,从而限制形成在打印介质P上的点的数目。换言之,此处理能够限制被喷射在打印介质P上的墨量。因此,即使当打印头39的工作距离短并且开始下一个点形成操作而没有为前面的点形成操作中打印的点行分配长的干燥时间时,根据本实施例的PC 10能够抑制墨溢出和扩散的发生。
另一方面,对于打印头39的长的工作距离将每像素容许墨浓度的上限设置为相对较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使用相对大量的墨表达更大范围的颜色。此外,由于当打印头39的工作距离长时能够为在每个点形成操作中形成的点行分配充分长的干燥时间,所以即使当将较大量的墨喷射在打印介质P上时,也不容易出现墨溢出或者扩散。
接下来,将会参考图6描述用于确定打印宽度W的S402的打印宽度确定处理。图6是示出此处理中的步骤的流程图。在S602中CPU11获取相对于扫描方向的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边缘位置。在S604中CPU 11获取相对于扫描方向的在其上将会打印图像的打印介质P的边缘位置。被提供在打印头39上的介质传感器50(参见图2)检测打印介质P的边缘位置。
在S608中CPU 11确定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整个宽度是否位于打印介质P的整个宽度的内部。具体地,CPU 11确定相对于由往复墨盒38所沿着的路径上的固定点(例如,一端)表示的原点的在扫描方向中的打印介质P的边缘位置和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边缘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换言之,CPU 11确定图像的左边缘是否没有位于打印介质P的左边缘的左边并且图像的右边缘是否没有位于打印介质P的右边缘的右边,其中扫描方向在左右方向中延伸。
当图像的左边缘没有位于打印介质P的左边缘的左边并且图像的右边缘没有位于打印介质P的右边缘的右边时,CPU 11确定图像的整个宽度位于打印介质P的整个宽度的内部。当CPU 11确定图像的整个宽度位于打印介质P的整个宽度的内部(S608:是)时,在S610中CPU 11将打印宽度W初始化为打印介质P的宽度。在S612中CPU 11从图像数据中提取单图像块(参见图5)。在S614中CPU 11分析提取的图像块以获取图像块的打印宽度WB。由于已经参考图5(b)描述了获取打印宽度WB的方法,所以将不会重复此描述。尽管在流程图中没有进行描述,但是当提取的图像块不包括任何颜色像素时,CPU11不能够获取打印宽度WB。在这样的情况下,CPU 11返回到S612并且对下一个图像块执行处理。
在S616中CPU 11确定打印宽度W是否大于当前图像块的打印宽度WB。如果打印宽度W大于当前图像块的打印宽度WB(S616:是),则在S618中CPU 11将打印宽度W设置为当前图像块的打印宽度WB。然而,如果打印宽度W小于或者等于当前图像块的打印宽度WB(S616:否),则在S620中CPU 11确定是否已经检查了当前页的所有图像块。如果存在未检查的图像块(S620:否),则CPU 11返回到S612并且提取下一个图像块。
CPU 11重复上述处理直到已经检查了当前页的所有图像块(S620:是)。在S622中CPU 11确定图像数据是否包括用于多页的数据。注意的是,例如,当用于多页的数据被包括在用于其中图像以原始尺寸被打印的正常打印操作的图像数据中时,在S622中做出肯定判断。当图像数据包括通过放大用于单页的图像数据来生成用于多页的图像数据时,诸如当执行多页打印以创建相对大尺寸的图像诸如海报时,在S622中也做出肯定判断。
如果图像数据不包括用于多页的数据(S622:否),那么CPU 11结束S402的打印宽度确定处理并且返回到图4的S404。通过此处理,CPU 11能够将打印宽度W设置为与重复地执行以打印图像的所有点形成操作当中在扫描方向中打印头39的最短的工作距离相对应的值。
然而,当为多页提供图像数据(S622:是)时,在S623中CPU 11确定是否已经检查了所有的页。如果剩余待检查的页(S623:否),则在S624中CPU 11将图像数据中的下一页设置为待检查的目标页并且从S612开始重复上述处理。一旦在重复地执行上述处理之后CPU 11已经确定已经检查了所有的页(S623:是),CPU 11结束打印宽度确定处理。
接下来,将会描述其中在S608中CPU 11确定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整个宽度没有位于打印介质P的整个宽度的内部的情况,即,图像的左边缘位于打印介质P的左边缘的左边和/或者图像的右边缘位于打印介质P的右边缘的右边的情况。在S608中可以做出否定确定的一个示例是当用户已经选择无边距打印的时候。由于在无边距打印操作中点一直形成到打印介质P的边缘,所以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宽度可以被设置为稍微大于打印介质P的宽度。在S608中可以做出否定确定的另一示例是当打印介质P的错误尺寸已经被加载在打印机30中的时候。
如果CPU 11确定图像的整个宽度没有位于打印介质P的整个宽度的内部(S608:否),那么在S626中CPU 11初始化打印宽度W。在这里,当用户已经选择无边距打印时打印宽度W的初始值可以在S626中被设置为扫描方向中的打印介质P的宽度。当用户没有选择无边距打印时,打印宽度W的初始值被设置为通过从被加载在打印机30中的打印介质P的宽度减去扫描方向中的页边空白(margin)(左页边空白和右页边空白)的总长度(扫描方向中的打印介质的宽度-扫描方向中的边距的总长度)获得的值。
在S628中CPU 11从图像数据中提取一个图像块并且在S630中确定是否已经选择了无边距打印。如果没有选择无边距打印(S630:否),则CPU 11假定被加载在打印机30中的打印介质P的尺寸是错误的。因此,在S632中CPU 11通过设置的缩减比例缩减当前图像块,使得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适合打印介质P,并且存储此缩减比例。当接下来执行图4的S414中的颜色转换处理时,在对图像数据进行颜色转换之前,CPU 11从存储器中读取此缩减比例并且基于此缩减比例缩减图像数据。
在S634中,CPU 11分析提取的图像块以获取图像块的打印宽度WB(参见图5(b))。如果在S632中图像块已经被缩减,那么CPU11获取用于缩减的图像块的打印宽度WB。尽管在流程图中没有进行描述,但是当提取的图像块不包括任何颜色像素时CPU 11不能获取打印宽度WB。在这样的情况下,CPU 11返回到S628并且对下一个图像块执行处理。
在S636中CPU 11确定打印宽度W是否大于当前图像块的打印宽度WB。如果打印宽度W大于当前图像块的打印宽度WB(S636:是),则在S638中CPU 11将打印宽度W设置为当前图像块的打印宽度WB。然而,如果打印宽度W小于或者等于当前图像块的打印宽度WB(S636:否),则在S640中CPU 11确定是否已经检查了当前页的所有图像块。如果剩余未被检查的图像块(S640:否),则CPU 11返回到S628并且提取下一个图像块。
CPU 11重复上述处理直到已经检查了当前页的所有图像块(S640:是)。在S642中CPU 11确定图像数据是否包括用于多页的数据。如果图像数据不包括用于多页的数据(S642:否),则CPU 11结束S402的打印宽度确定处理并且返回到图4的S404。通过此处理,CPU 11能够将打印宽度W设置为与重复地执行以打印图像的所有的点形成操作当中扫描方向中打印头39的最短的工作距离相对应的值。然而,当图像数据被提供用于多页(S642:是)时,在S643中CPU 11确定是否已经检查了所有的页。如果剩余待检查的页(S643:否),则在S644中CPU 11将图像数据中的下一页设置为待检查的目标页并且从S628开始重复上述处理。一旦在重复地执行上述处理之后CPU 11已经确定已经检查了所有的页(S643:是),CPU 11结束打印宽度确定处理。
由于与其它的点形成操作中相比在扫描方向中具有最短的工作距离的点形成操作中从开始到完成执行点形成操作所要求的时间相对较短,所以与其它的点形成操作中相比在具有最短的工作距离的点形成操作期间渗透到打印介质或者在打印介质上变干的墨量相对较少。因此,通过将打印宽度值设置为与最短的工作距离相对应的值,能够可靠地抑制墨溢出和扩散。
由于当在当前处理中执行无边距打印操作时打印宽度W被初始化为扫描方向中的打印介质P的宽度,因此当此宽度小于从每个图像块获取的打印宽度WB时打印宽度W保持被设置为打印介质P的宽度。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本实施例的PC 10能够设置适当的打印宽度W。由于基于打印宽度W生成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15a,如前面所述,因此优选的是,打印宽度W被设置为接近打印头39的实际工作距离的值。虽然在无边距打印中与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尺寸大于打印介质P的尺寸,但是介质传感器50等等(参见图2)能够检测扫描方向中的打印介质P的边缘,使得打印头39实际上没有扫描到打印介质P外部的区域,即,使得墨实际上没有被喷射在打印介质P的边缘之外的区域中。因此,通过当打印介质P的宽度小于打印宽度WB时将打印宽度W设置为扫描方向中的打印介质P的宽度,PC10能够将打印宽度W设置为接近打印头39的实际工作距离的值。
通过上述处理,当图像数据包括用于多页的数据(S622中的是或者S642中的是)时,CPU 11将打印宽度W设置为与当打印多页时执行的所有的点形成操作所要求的打印头39的最小的工作距离相对应的值。这样,CPU 11基于用于所有页的共同打印宽度W将用于多页的图像数据转换为浓度数据,从而防止页当中的不自然的色差。因此,当通过基于通过放大用于单页的图像数据并且接下来将打印页组合在一起而生成的用于多页的图像数据将图像打印在多页上来执行多页打印操作以创建放大的图像时,能够创建在组合的页的边界处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自然的颜色变化的适当的放大的图像。
在上面的描述中,CPU 11在S608中确定图像的整个宽度是否位于打印介质P的整个宽度的内部。然而,CPU 11可以确定图像的整个宽度是否位于在打印介质P上限定的打印区域的整个宽度的内部。打印区域是在打印介质P上的被限定为区域除了扫描方向中的页边空白(左和右页边空白)之外的部分的区域。换言之,CPU 11确定图像的左边缘是否没有位于打印介质P的打印区域的左边缘的左边并且图像的右边缘是否没有位于打印介质P的打印区域的右边缘的右边,其中扫描方向在左右方向中延伸。当图像的左边缘没有位于打印介质P的打印区域的左边缘的左边并且图像的右边缘没有位于打印介质P的打印区域的右边缘的右边时,CPU 11确定图像的整个宽度位于打印介质P的打印区域的整个宽度的内部。当图像的左边缘位于打印介质P的打印区域的左边缘的左边并且/或者图像的右边缘位于打印介质P的打印区域的右边缘的右边时,CPU 11确定图像的整个宽度没有位于打印介质P的打印区域的整个宽度的内部。当CPU 11确定图像的整个宽度位于打印介质P的打印区域的整个宽度的内部(S608:是)时,在S610中CPU 11可以将打印宽度W初始化为通过从被加载在打印机30中的打印介质P的宽度减去扫描方向中的页边空白(左页边空白和右页边空白)的总长度(扫描方向中的打印介质的宽度-扫描方向中的页边空白的总长度)而获得的值。
PC 10对应于本发明的打印控制器的一个示例。打印机30对应于本发明的打印单元的一个示例。执行S402的打印宽度确定处理的CPU11对应于本发明的打印宽度确定单元的一个示例。执行用于生成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15a的S410的处理的CPU 11对应于本发明的相关性获取单元的一个示例。执行S414的颜色转换处理的CPU 11对应于本发明的浓度数据生成单元的一个示例。执行S416的半色调处理的CPU 11对应于本发明的点数据生成单元的一个示例。执行S602的处理的CPU 11对应于本发明的图像位置获取单元的一个示例。执行S604的处理的CPU 11对应于本发明的打印介质位置获取单元的一个示例。执行S608的处理的CPU 11对应于本发明的位置关系确定单元的一个示例。执行S612和S628的处理的CPU 11对应于本发明的提取单元的一个示例。执行S614和S634的处理的CPU 11对应于本发明的工作距离获取单元的一个示例。
接下来,将会参考图7和图8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根据第二实施例的PC 10的电气结构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PC 10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下面描述的要点。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PC 10生成与图4的打印控制处理中的打印宽度W相对应的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15a。然而,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控制处理中,PC 10设置与打印宽度W相对应的打印宽度兼容的总墨量限制值。用于L尺寸打印介质P的L尺寸总墨量限制值L1和用于A4尺寸打印介质P的A4尺寸总墨量限制值L2被预存储在HDD 17中。
在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描述打印控制处理之前,将会描述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PC 10上执行的总墨量限制处理。
执行总墨量限制处理以减少彩色墨(在本示例中,C、M、以及Y)的总浓度使得用于所有颜色(在本示例中,C、M、Y、以及K)的每像素总墨浓度不大于打印宽度兼容的总墨量限制值L3。使用下面的等式(3)能够执行总墨量限制处理,其中通过C’、M’、Y’、以及K’表示在执行总墨量限制处理之前的C、M、Y、以及K颜色的墨浓度,通过C”、M”、Y”、以及K”表示在执行总墨量限制处理之后的C、M、Y、以及K颜色的墨浓度,并且通过L3表示打印宽度兼容的总墨量限制值。
当Sum≤L3,
C′=C″,M′=M″,Y′=Y″,K′=K″
当Sum>L3,
C″=C′*(L3-K′)/(Sum-K′)
M″=M′*(L3-K′)/(Sum-K′)
Y″=Y′*(L3-K′)/(Sum-K′)
K″=K′…(3)
其中值“Sum”满足下述等式:
Sum=C′+M′+Y′+K′
从上面的等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总墨量限制处理通过仅减少用于除了黑色之外的颜色的墨浓度将墨浓度C”、M”、Y”、以及K”的总和设置为小于或者等于打印宽度兼容的总墨量限制值L3的值。因此,打印宽度兼容的总墨量限制值L3等于用于所有颜色的每像素墨浓度的容许总和的上限,并且打印宽度兼容的总墨量限制值L3越小,用于所有像素的每像素墨浓度的总和的最大值越小。
图7是示出替代图4中所示的打印控制处理的由CPU 11执行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控制处理中的步骤的流程图。与参考图4描述的相同的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控制处理中的步骤已经被指定有相同的步骤编号以避免重复的描述。
在图7中所示的打印控制处理的S702中,CPU 11获取L尺寸总墨量限制值L1和L尺寸打印介质P的宽度W1。在S704中CPU 11获取A4尺寸总墨量限制值L2和A4尺寸打印介质P的宽度W2。打印介质P的宽度W1和W2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描述的相同。
在S706中CPU 11通过基于打印宽度W对L尺寸总墨量限制值L1和A4尺寸总墨量限制值L2执行线性插值来设置打印宽度兼容的总墨量限制值L3。对于打印宽度W的较小值来说,打印宽度兼容的总墨量限制值L3被设置为较小值。图8是示出总墨量限制值L1、L2、以及L3当中的关系的图。由于L尺寸纸张比A4尺寸纸张窄,所以L尺寸总墨量限制值L1被设置为小于A4尺寸总墨量限制值L2的值。如果打印宽度W在L尺寸纸张和A4尺寸纸张的宽度W1和W2之间,那么打印宽度兼容的总墨量限制值L3被设置为总墨量限制值L1和L2之间的值。如图8中所示,随着打印宽度W接近L尺寸纸张的宽度W1,打印宽度兼容的总墨量限制值L3被设置为接近L尺寸总墨量限制值L1的值。
返回到图7,在S708中CPU 11执行颜色转换处理。在参考图4(S414)描述的第一实施例的颜色转换处理中,CPU 11使用基于打印宽度W获取的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15a从图像数据生成浓度数据。然而,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颜色转换处理(S708)中,CPU 11通过参考HDD 17中存储的A4尺寸颜色转换表17c中设置的CMYK值和RGB值之间的相关性将指定用于每个像素的RGB值的图像数据转换为指定用于每个像素的CMYK值的颜色转换数据C’M’Y’K’。
在S710中CPU 11使用打印宽度兼容的总墨量限制值L3执行总墨量限制处理。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打印控制处理中,CPU 11通过使用打印宽度兼容的总墨量限制值L3对颜色转换数据C’M’Y’K’执行总墨量限制处理并且通过使用上述等式(3)生成浓度数据C”M”Y”K”。
在上述描述中,在S708中没有使用L尺寸颜色转换表17b。因而,L尺寸颜色转换表17b可以不被存储在HDD 17中。
在上述描述中,在S708中,使用了A4尺寸颜色转换表17c,但是没有使用L尺寸颜色转换表17b。这是因为,如图3中所示,在A4尺寸颜色转换表17c中列出的CMYK值大于在L尺寸颜色转换表17b中列出的相应的CMYK值。CMYK值表示CMYK墨的量。因而,通过在S708中使用A4尺寸颜色转换表17c,能够在具有不同打印宽度量的各种打印操作之间的墨喷射中提供足够大的差异量。
在上述描述中,在S708中使用了A4尺寸颜色转换表17c。然而,适合于能够在打印机30中传送的具有最大宽度的打印介质的颜色转换表(最大尺寸颜色转换表)可以被存储在HDD 17中,并且可以在S708中使用来替代A4尺寸颜色转换表17c。与A4尺寸颜色转换表17c类似,最大尺寸颜色转换表存储RGB值和CMYK值之间的相关性。最大尺寸颜色转换表中的CMYK值已经被设置为使得用于所有颜色的每像素总墨浓度不大于用于最大尺寸打印介质的预定上限。如果最大尺寸打印介质的宽度大于A4尺寸的宽度,那么用于最大尺寸打印介质的上限大于用于A4尺寸打印介质的上限,并且在最大尺寸颜色转换表中列出的CMYK值大于在A4尺寸颜色转换表17c中列出的相应的CMYK值。
执行S708的颜色转换处理的CPU 11对应于本发明的颜色转换单元的一个示例。执行S706的处理的CPU 11对应于本发明的总墨量限制值设置单元的一个示例。执行S710的处理的CPU 11对应于本发明的总墨量限制单元的一个示例。
虽然已经参考实施例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然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事先准备两个颜色转换表17b和17c,并且基于这两种类型的颜色转换表生成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15a。
然而,PC 10可以预存储有已经事先为具有不同宽度的三种或者更多打印介质准备的并且表示RGB值与CMYK值之间的相关性的三种或者更多颜色转换表。PC 10从三种或者更多颜色转换表当中选择两种颜色转换表,并且基于这两种颜色转换表生成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15a。两种颜色转换表包括:第一颜色转换表,其相应的打印介质宽度最接近于被打印的图像的打印宽度W;和第二颜色转换表,其相应的打印介质宽度是第二接近于被打印的图像的打印宽度W。
在上面的描述中,PC 10基于预存储的颜色转换表生成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15a。然而,PC 10可以不生成打印宽度兼容的颜色转换表15a。在此修改中,PC 10被预存储有已经事先为具有不同宽度的两种或者更多打印介质准备的并且表示RGB值与CMYK值之间的相关性的两种或者更多颜色转换表。PC 10从多个颜色转换表当中简单地选择其相应的打印介质宽度最接近于被打印的图像的打印宽度W的颜色转换表,并且使用此颜色转换表将图像数据中的像素的RGB值转换为CMYK浓度值。
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单色图像数据。在这样的情况下,PC 10被预存储有单个一维颜色转换表,其表示在表示灰度的灰度值之间与表示与墨量相关的用于一种颜色(例如,K颜色)的墨浓度的浓度值之间的相关性。PC 10依赖于打印宽度W校准或者校正颜色转换表中的浓度值,使得随着打印宽度W变小,被存储在颜色转换表中的浓度值变小。例如,PC 10将被存储在颜色转换表中的所有浓度值乘以随着打印宽度W变小其量变小的预定系数。通过使用这样校准的颜色转换表将图像数据转换为浓度数据,PC 10能够生成浓度数据使得随着打印宽度W变小由浓度数据指定的黑色墨浓度变小。通过此处理,能够控制打印机以适合于打印宽度W的墨量打印单色图像。
在上述实施例中,基于RGB图像数据的分析在S402中找到打印宽度W和图像块的打印宽度WB,但是根据不同的方法可以找到这些值。例如,基于位于基于从半色调处理生成的点数据设置为有(ON)的像素的扫描方向中的每端上的像素之间的距离可以找到用于图像块的打印宽度WB,并且基于这些打印宽度WB可以设置打印宽度W。更加具体地,在此修改中,如下所述地修改S402的处理。
在S402中,首先,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S404,CPU 11执行颜色转换处理,以通过使用例如是A4尺寸颜色转换表17c的预定的默认颜色转换表将用于每个像素的RGB图像数据转换为CMYK数据。然后,CPU 11对CMYK数据执行与S416类似的半色调处理以获得点数据。基于这样获得的点数据,CPU 11确定用于各图像块的打印宽度WB,并且以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确定等于最短的打印宽度WB的打印宽度W。此方法能够设置更加精确的打印宽度W。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图像数据包括用于多页的数据(图6;S622:是)时,CPU 11将打印宽度W设置为打印宽度WB,对于该打印宽度WB,在打印用于多页的图像时重复地执行的所有点形成操作当中打印头39具有最短的工作距离。然而,这样设置用于所有页的共同打印宽度W会受限于多页打印操作,其中图像数据包括通过放大用于单页的图像数据生成的用于多页的数据。换言之,在除了多页打印操作的涉及多页的所有其它的打印操作中,可以为各页单独地设置打印宽度W。这使得PC 10能够为每页设置合适的打印宽度W。
包括执行图4(或者图7)的处理的程序的打印机驱动17a可以一开始被存储在诸如CD-ROM的存储介质中,并且被加载在HDD 17中。
在实施例中,PC 10存储打印机驱动17a、L尺寸颜色转换表17b、以及A4尺寸颜色转换表17c,并且执行图4(或者图7)和图6的处理。然而,打印机30可以存储打印机驱动17a、L尺寸颜色转换表17b、以及A4尺寸颜色转换表17c,并且执行图4(或者图7)和图6的处理。

Claims (14)

1.一种用于生成点数据的打印控制器,所述点数据指定点形成状态并且要被提供给打印单元,所述打印单元被构造为:基于所述点数据,执行点形成操作以通过在规定的方向移动打印头同时从所述打印头中的喷嘴喷射墨滴来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延伸的点行中形成点,并且通过重复地执行所述点形成操作以形成在与所述规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中并置的多个点行来打印图像,所述打印控制器包括:
打印宽度确定单元,所述打印宽度确定单元确定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与所述打印头的工作距离相对应的打印宽度值;
浓度数据生成单元,所述浓度数据生成单元基于指定用于每个像素的灰度值的图像数据并且基于所述打印宽度值生成指定与用于每个像素的墨量相关的墨浓度的浓度数据,所述浓度数据生成单元生成所述浓度数据使得随着与所述打印宽度值相对应的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所述打印头的工作距离变短,每像素容许墨浓度的上限变小;以及
点数据生成单元,所述点数据生成单元通过对由所述浓度数据生成单元生成的所述浓度数据执行半色调处理来生成点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控制器,进一步包括相关性获取单元,所述相关性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灰度值与所述墨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基于所述打印宽度值将所述相关性设置为随着与所述打印宽度值相对应的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所述打印头的工作距离变短,每像素容许墨浓度的上限变小;
其中,所述浓度数据生成单元使用由所述相关性获取单元获取的相关性基于所述图像数据生成所述浓度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控制器,
其中,所述图像数据指定用于多个颜色分量的灰度值,
其中,所述浓度数据生成单元包括颜色转换单元,所述颜色转换单元参考在用于所述多个颜色分量的灰度值与用于多种墨颜色的墨浓度之间的预定的相关性将所述图像数据转换为指定用于所述多种墨颜色的每像素墨浓度的颜色转换数据,所述墨颜色包括至少一种单色墨颜色;并且
其中,所述打印控制器进一步包括:
总墨量限制值设置单元,所述总墨量限制值设置单元设置在总墨量限制处理中使用的总墨量限制值以为了减少用于所有墨颜色的每像素墨浓度的总和的容许值的上限而减少单色墨颜色的墨浓度,所述总墨量限制值设置单元基于所述打印宽度值设置所述总墨量限制值,使得随着与所述打印宽度值相对应的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所述打印头的工作距离变短,用于所有墨颜色的每像素墨浓度的总和的容许值的上限变小;并且
其中,所述浓度数据生成单元进一步包括总墨量限制单元,所述总墨量限制单元通过使用由所述总墨量限制值设置单元设置的所述总墨量限制值对由所述颜色转换单元获得的所述颜色转换数据执行总墨量限制处理来生成所述浓度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控制器,其中,在重复地执行以打印所述图像的所述点形成操作中的每一个中,所述打印头移动相对于所述规定的方向的与在所述点形成操作中形成的点行的长度相对应的工作距离;并且
所述打印宽度确定单元将所述打印宽度值设置为所有的点形成操作当中的与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所述打印头的最短的工作距离相对应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控制器,其中,所述打印头被提供有被布置在与所述规定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中的多个喷嘴,并且所述打印单元在单个点形成操作中形成在多行中的点;
所述打印宽度确定单元进一步包括:
提取单元,所述提取单元从所述图像数据提取图像块,所述图像块包括与在单个点形成操作中形成的点相对应的像素组,并且所述像素组包括在与所述点行相对应的方向中延伸的多个行中的像素;和
工作距离获取单元,所述工作距离获取单元分析所提取的图像块,识别与相对于所述规定的方向等于所述像素组中的颜色像素的一端的位置相对应的颜色像素,和与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等于所述颜色像素的另一端的位置相对应的颜色像素,并且获取与在与所识别的颜色像素相对应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的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的分量相对应的值,作为用于所述点形成操作的工作距离,每个颜色像素具有表示所述像素具有颜色的灰度值;并且
所述打印宽度确定单元基于由所述工作距离获取单元对于当打印所述图像时要执行的每个点形成操作获取的所述工作距离设置所述打印宽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控制器,其中所述打印宽度确定单元包括:
打印介质位置获取单元,所述打印介质位置获取单元获取相对于所述规定的方向的要打印所述图像的打印介质的末端位置;
图像位置获取单元,所述图像位置获取单元获取相对于所述规定的方向的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末端位置;以及
位置关系确定单元,所述位置关系确定单元确定相对于所述规定的方向的在所述打印介质的末端位置和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末端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
其中,所述打印宽度确定单元被构造为:当所述位置关系确定单元已经确定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末端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规定的方向中所述打印介质的整个宽度的外部时,能够将所述打印宽度值设置为基于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所述打印介质的宽度确定的值,所述打印介质的整个宽度由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所述打印介质的末端位置限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控制器,其中,当所述图像数据包括用于多页的数据时,所述打印宽度确定单元将所述打印宽度值设置为与当打印多页的图像时重复地执行的所有点形成操作当中的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所述打印头的最短的工作距离相对应的值。
8.一种用于生成点数据的方法,所述点数据指定点形成状态并且要被提供给打印单元,所述打印单元被构造为:基于所述点数据执行点形成操作以通过在规定的方向中移动打印头同时从所述打印头中的喷嘴喷射墨滴来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延伸的点行中形成点,并且通过重复地执所述行点形成操作以形成在与所述规定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中并置的多个点行来打印图像,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与所述打印头的工作距离相对应的打印宽度值;
基于指定用于每个像素的灰度值的图像数据并且基于所述打印宽度值生成指定与用于每个像素的墨量相关的墨浓度的浓度数据,使得随着与所述打印宽度值相对应的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所述打印头的工作距离变短,每像素容许墨浓度的上限变小;并且
通过对所述浓度数据执行半色调处理来生成点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获取所述灰度值与所述墨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基于所述打印宽度值设置所述相关性,使得随着与所述打印宽度值相对应的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所述打印头的工作距离变短,每像素容许墨浓度的上限变小;
其中,使用所获取的相关性基于所述图像数据生成所述浓度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图像数据指定用于多个颜色分量的灰度值;
其中,生成所述浓度数据包括参考在用于所述多个颜色分量的灰度值与用于多种墨颜色的墨浓度之间的预定的相关性将所述图像数据转换为指定用于所述多种墨颜色的每像素墨浓度的颜色转换数据,所述墨颜色包括至少一种单色墨颜色;并且
其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设置在总墨量限制处理中使用的总墨量限制值以为了减少用于所有墨颜色的每像素墨浓度的总和的容许值的上限而减少单色墨颜色的墨浓度,所述总墨量限制值是基于所述打印宽度值设置的,使得随着与所述打印宽度值相对应的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所述打印头的工作距离变短,用于所有墨颜色的每像素墨浓度的总和的容许值的上限变小;并且
其中,生成所述浓度数据通过使用所述总墨量限制值对所述颜色转换数据执行总墨量限制处理来生成所述浓度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重复地执行以打印所述图像的所述点形成操作中的每一个中,所述打印头移动相对于所述规定的方向的与在所述点形成操作中形成的点行的长度相对应的工作距离;并且
确定所述打印宽度值将所述打印宽度值设置为所有的点形成操作当中的与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所述打印头的最短的工作距离相对应的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打印头被提供有被布置在与所述规定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中的多个喷嘴,并且所述打印单元在单个点形成操作中形成在多行中的点;
确定所述打印宽度值进一步包括:
从所述图像数据提取图像块,所述图像块包括与在单个点形成操作中形成的点相对应的像素组,并且所述像素组包括在与所述点行相对应的方向中延伸的多个行中的像素;和
分析所提取的图像块,识别与相对于所述规定的方向等于所述像素组中的颜色像素的一端的位置相对应的颜色像素,和与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等于所述颜色像素的另一端的位置相对应的颜色像素,并且获取与在与所识别的颜色像素相对应的位置之间的距离的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的分量相对应的值,作为用于所述点形成操作的工作距离,每个颜色像素具有表示所述像素具有颜色的灰度值;并且
确定所述打印宽度值基于对于当打印所述图像时要执行的每个点形成操作获取的所述工作距离设置所述打印宽度值。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打印宽度值包括:
获取相对于所述规定的方向的要打印所述图像的打印介质的末端位置;
获取相对于所述规定的方向的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末端位置;以及
确定相对于所述规定的方向的在所述打印介质的末端位置和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末端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
其中,当确定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的末端位置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规定的方向中所述打印介质的整个宽度的外部时,确定所述打印宽度值将所述打印宽度值设置为基于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所述打印介质的宽度确定的值,所述打印介质的整个宽度由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所述打印介质的末端位置限定。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图像数据包括用于多页的数据时,确定所述打印宽度值将所述打印宽度值设置为与当打印多页的图像时重复地执行的所有点形成操作当中的在所述规定的方向中所述打印头的最短的工作距离相对应的值。
CN2009102626678A 2008-12-25 2009-12-25 用于生成点数据的打印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17586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30935 2008-12-25
JP2008330935A JP2010149415A (ja) 2008-12-25 2008-12-25 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8665A true CN101758665A (zh) 2010-06-30
CN101758665B CN101758665B (zh) 2011-06-08

Family

ID=42284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626678A Active CN101758665B (zh) 2008-12-25 2009-12-25 用于生成点数据的打印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66228B2 (zh)
JP (1) JP2010149415A (zh)
CN (1) CN10175866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9388A (zh) * 2010-12-23 2012-07-04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喷墨打印设备的总墨量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4598939A (zh) * 2013-10-30 2015-05-06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一维条码的生成方法和设备
CN107042710A (zh) * 2016-02-08 2017-08-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控制方法
CN109414937A (zh) * 2016-10-24 2019-03-01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设置打印系统的墨水使用限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33389B2 (ja) * 2010-09-10 2013-11-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382009B2 (ja) 2011-01-21 2014-01-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5382008B2 (ja) * 2011-01-21 2014-01-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2161945A (ja) * 2011-02-04 2012-08-30 Seiko Epson Corp 印刷データ生成装置、印刷データ生成方法および印刷デ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
JP5979823B2 (ja) * 2011-06-09 2016-08-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生成装置、データ生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83812B2 (ja) * 2011-06-09 2015-09-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817257B2 (ja) 2011-06-30 2015-11-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に関する設定を行う設定方法
JP5807412B2 (ja) 2011-06-30 2015-11-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に関する設定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812261B2 (ja) * 2011-06-30 2015-11-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885422B2 (ja) * 2011-08-11 2016-03-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4900529B1 (ja) * 2011-09-12 2012-03-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86725B2 (ja) * 2011-09-28 2016-09-06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データ変換ユニット
JP5462891B2 (ja) * 2012-01-17 2014-04-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9389794B2 (en) 2012-08-03 2016-07-12 Intel Corporation Managing consistent data objects
US9535744B2 (en) 2013-06-29 2017-01-0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ed retirement during commit of a speculative region of code
EP3732053A4 (en) * 2018-02-26 2021-09-2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ART DELAYS FOR SURFACE FILLING AREA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47695A (ja) * 1993-08-03 1995-02-21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280391B2 (ja) * 1999-06-09 2009-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ドットパターン決定装置、ドットパターン決定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US6906825B1 (en) * 1999-06-14 2005-06-14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or and color image processor
JP2001038888A (ja) * 1999-07-29 2001-02-13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2001096922A (ja) * 1999-09-30 2001-04-10 Toppan Printing Co Ltd 熱転写記録媒体と受像シート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US6908175B2 (en) * 2002-04-15 2005-06-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 control method
JP4266593B2 (ja) * 2002-08-23 2009-05-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6168073A (ja) * 2004-12-14 2006-06-29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
JP2006243858A (ja) 2005-03-01 2006-09-14 Seiko Epson Corp 用紙サイズに応じた印刷データの生成
CN100446975C (zh) * 2005-03-24 2008-12-3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JP4518408B2 (ja) * 2005-12-05 2010-08-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07261037A (ja) * 2006-03-28 2007-10-11 Noritsu Koki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プリント装置
JP2007261036A (ja) * 2006-03-28 2007-10-11 Noritsu Koki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プリント装置
JP2007288733A (ja) * 2006-04-20 2007-11-01 Canon Inc 色分解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08219418A (ja) * 2007-03-02 2008-09-1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US8096651B2 (en) * 2007-03-19 2012-01-17 Ricoh Company, Lt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ink, ink cartrid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ed matter
JP4746005B2 (ja) * 2007-05-17 2011-08-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9388A (zh) * 2010-12-23 2012-07-04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喷墨打印设备的总墨量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04598939A (zh) * 2013-10-30 2015-05-06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一维条码的生成方法和设备
CN104598939B (zh) * 2013-10-30 2017-09-12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一维条码的生成方法和设备
CN107042710A (zh) * 2016-02-08 2017-08-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控制方法
CN107042710B (zh) * 2016-02-08 2021-02-1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印刷控制装置、印刷控制方法
CN109414937A (zh) * 2016-10-24 2019-03-01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设置打印系统的墨水使用限制
US10750057B2 (en) 2016-10-24 2020-08-1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etting ink use limits for a printing system
CN109414937B (zh) * 2016-10-24 2020-08-18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设置打印系统的墨水使用限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8665B (zh) 2011-06-08
US8366228B2 (en) 2013-02-05
US20100165032A1 (en) 2010-07-01
JP2010149415A (ja) 2010-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8665B (zh) 用于生成点数据的打印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US7551315B2 (en) Color matching accuracy under multiple printing conditions
JP498659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7319547B2 (en) Color printer calibration
CN102029818B (zh) 印刷装置以及校准方法
JP4486280B2 (ja)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EP2429168B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processing method
CN102431288A (zh) 喷墨打印装置和喷墨打印方法
US20190255860A1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banding
US8848245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method of generating color conversion table, and computer program
US10086606B2 (en) Ink modulation for nozzles
JP675573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622880B2 (ja) カラーチャート評価システム、カラーチャート印刷装置、カラーチャート測色装置、カラーチャート評価方法、および、カラーチャート評価プログラム
US7262881B2 (en) Method to determine a characteristic of a printing system
US20100157338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10232607B2 (en) Liquid droplet discharging control device, liquid droplet dis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liquid droplet discharging apparatus
JP4041954B2 (ja)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6264303A (ja) 印刷装置、印刷プログラム、印刷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画像処理方法、ならびに前記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4572322B2 (ja) 印刷制御方法、印刷制御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CN113002177B (zh) 生产喷墨打印机的方法、以及喷墨打印机
JP7427386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159789B2 (ja) 記録制御装置、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制御方法
CN102211462B (zh) 印刷控制装置以及印刷控制程序
JP4375041B2 (ja) 色修正方法
JP4687591B2 (ja) 印刷装置、印刷プログラム、印刷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画像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