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53762A -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事务机 - Google Patents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事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53762A
CN101753762A CN200910253533A CN200910253533A CN101753762A CN 101753762 A CN101753762 A CN 101753762A CN 200910253533 A CN200910253533 A CN 200910253533A CN 200910253533 A CN200910253533 A CN 200910253533A CN 101753762 A CN101753762 A CN 1017537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foot
manuscript pressing
supporting component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53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53762B (zh
Inventor
片野公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m Hongko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toh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7537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37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537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537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7/00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 G03B27/32Projection printing apparatus, e.g. enlarger, copying camera
    • G03B27/52Details
    • G03B27/62Holders for the original
    • G03B27/6207Holders for the original in copying cameras
    • G03B27/6221Transparent copy platens
    • G03B27/6228Platen cov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5Holders for originals or exposure plat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olders For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Original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包括一壳状的脚部、一壳状的支撑组件、一弹性部件、一凸轮机构及一转动防止部件。脚部具有可上下方向移动并连接在一连接孔的一连接组件。支撑组件支撑并使一原稿压合板可进行开阖,原稿压合板介由一枢轴梢可转动地连接在脚部上侧。弹性部件设置在支撑组件及脚部间,使支撑组件往原稿压合板的开启方向缓冲运动。凸轮机构设置在脚部与支撑组件间,且作用在弹性部件,以控制支撑组件转动。转动防止部件设置在脚部与支撑组件间,当壳体开启时,自动地防止让原稿压合板产生开启动作的支撑组件转动。因此,原稿压合板可经由支撑组件的转动防止部件避免开启,以及经由脚部的脱出防止部件避免原稿压合板由壳体脱落。

Description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事务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适合应用在兼具影印、打印、传真及扫描等功能、所谓复合机或称作事务机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以及应用前述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事务机。
背景技术
上述的复合机或称作事务机,为了例如保养、检查或修理等,装置本体例如构成扫描部的壳体,可上下方向类似鳄鱼嘴的形式开阖。且,在壳体上连接有为了将原稿压合在接触玻璃(contact glass)上的原稿压合板,原稿压合板并介由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而可进行开阖。原稿压合板多会配合自动原稿输送装置(一般称作ADF(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使用,因此具有相当的重量。
上述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为了处理例如影印读取的原稿像书一样厚的情况,多会具有升降功能。而为了能产生升降功能的结构,通常称为单脚枢轴。公知是连接组件以单脚状构成,而支撑原稿压合板的支撑组件可转动地连接在连接组件,且设置有使支撑组件往原稿压合板的开启方向缓冲运动的弹性部件的凸轮机构,上述单脚状的连接组件连接在设置在壳体(或装置本体)后部上的连接孔,并可上下方向移动。
如上述构成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应用在上述的复合机或称作事务机时,为了保养、检查或修理等,当壳体相对于装置本体开启时,设置有具重量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的原稿压合板也一并开启,如此可能因不稳定而使得事务机倾倒。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壳体开启时,设置使原稿压合板往闭阖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也是公知技术。
日本特许文献1(特开2008-209626号)
然而,如上述的移动机构,因与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分别设置,组件数会增加而构成变得更为复杂,制作成本因而随着提高。因此,如何设计出结构更为简单,不需提高制作成本,且当壳体开启时,限制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开启动作使其无法开启,且脚部不会脱出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具有单脚状的连接组件,而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本身在壳体开启时,原稿压合板不会一并开启,且单脚状的连接组件不会脱出。
本发明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用在称作复合机的事务机,包括一壳状的脚部具有可上下方向移动并连接在一连接孔的一连接组件,连接孔设置在连接在事务机的一装置本体并可相对地上下方向开阖的一壳体一侧;一壳状的支撑组件支撑并使一原稿压合板可进行开阖,原稿压合板介由一枢轴梢可转动地连接在脚部上侧;一弹性部件设置在支撑组件及脚部间,使支撑组件往原稿压合板的开启方向缓冲运动;一凸轮机构设置在脚部与支撑组件间,且作用在弹性部件,以控制支撑组件转动;一转动防止部件设置在脚部与支撑组件间,当壳体开启时,自动地防止让原稿压合板产生开启动作的支撑组件转动。
此外,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用在称作复合机的事务机,包括一壳状的脚部具有可上下方向移动并连接在一连接孔的一连接组件,连接孔设置在连接在事务机的一装置本体并可相对地上下方向开阖的一壳体一侧;一壳状的支撑组件支撑并使一原稿压合板可进行开阖,原稿压合板介由一枢轴梢可转动地连接在脚部上侧;一弹性部件,设置在支撑组件及脚部间,使支撑组件往原稿压合板的开启方向缓冲运动;一凸轮机构设置在脚部与支撑组件间,且作用在弹性部件,以控制支撑组件转动;一脱出防止部件设置在脚部,当壳体开启时,自动地防止脚部自连接孔脱出。
再者,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用在称作复合机的事务机,包括一壳状的脚部具有可上下方向移动并连接在一连接孔的一连接组件,连接孔设置在连接在事务机的一装置本体并可相对地上下方向开阖的一壳体一侧;一壳状的支撑组件,支撑并使一原稿压合板可进行开阖,原稿压合板介由一枢轴梢可转动地连接在脚部上侧;一弹性部件,设置在支撑组件及脚部间,使支撑组件往原稿压合板的开启方向缓冲运动;一凸轮机构设置在脚部与支撑组件间,且作用在弹性部件,以控制支撑组件转动;一转动防止部件设置在脚部与支撑组件间,当壳体开启时,自动地防止让原稿压合板产生开启动作的支撑组件转动;一脱出防止部件设置在脚部,当壳体开启时,自动地防止脚部自连接孔脱出。
在上述任一情形中,转动防止部件可具有一第一晃动组件,当壳体开启倾斜移动时,第一晃动组件产生晃动以自动地与支撑组件或脚部连结。
此外,脱出防止部件可具有一第二晃动组件,当壳体开启倾斜移动时,第二晃动组件产生晃动以自动地与设置在连接孔的连结部连结。
再者,在本发明中可还包括一按压组件,当第一晃动组件及第二晃动组件自动地晃动,连接在超过第一晃动组件及或第二晃动组件的转动支点一侧的脚部倾斜移动时,按压组件使第一晃动组件及或第二晃动组件转动。
且,依据本发明的一种事务机具有如上述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事务机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承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事务机,原稿压合板例如设置在可上下方向开阖具有扫描仪等功能的壳体,且原稿压合板设置有具重量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时,相对于称作复合机的复印机等事务机的装置本体,原稿压合板同样地可上下方向开阖。当对装置本体的内部机构进行保养、检查或修理等时,即使壳体开启,原稿压合板可经由支撑组件的转动防止部件避免开启,以及经由脚部的脱出防止部件避免原稿压合板由壳体脱落,借此可对装置本体进行安全的保养、修理及检查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事务机的示意图;
图2是如图1的事务机的作动说明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斜视图;
图4是如图3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正视图;
图5是如图3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右侧视图;
图6是如图3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7是如图3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平面图;
图8是如图3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底面图;
图9是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组装至事务机后的剖面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凸轮机构示意图;
图11至图13是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作动方式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转动防止部件及脱出防止部件的作动方式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的转动防止部件及脱出防止部件的其它实施例示意图;以及
图16是如图15的转动防止部件及脱出防止部件的作动方式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15:脚部
1a:底板
1b、1d、4a、15a:侧板
1c:固定凸轮部
1e:段部
1f:导引长孔
1g、4c:挡板
1h:通孔
1i、5b:倾斜部
1j、5a:凸轮部
2:连接孔
2a:卡合凹部
3:枢轴梢
4:支撑组件
4b:上板
4d:托持部
4e:连接板
4f:补强部
5:凸轮滑块
5c:平坦部
6:弹性部件
7:第一支撑梢
9、16:第一晃动组件
9a、10a、13a:板部
9b、10b、13b:连结板
9c:卡止部
10:第一卡合组件
11:固定梢
12:第二支撑梢
13、17:第二晃动组件
13c:卡止部
15b:轨道部
17a:倾斜端面
18:按压组件
A:事务机
B:装置本体
C:枢轴装置
D:壳体
E: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
F:原稿压合板
G、K:转动防止部件
H、L:脱出防止部件
I:厚原稿
J:凸轮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据图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在图1及图2中,符号A表示通称是复合机的事务机。事务机A由装置本体B、壳体D及原稿压合板F所构成。壳体D设置在装置本体B上,例如由扫描部构成,并介由枢轴装置C以类似鳄鱼嘴的形式可上下方向开阖。原稿压合板F设置在壳体D上,介由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E同样的以类似鳄鱼嘴的形式可上下方向开阖,并设置有自动原稿输送装置。
且,在图面中所示是,由装置本体B及例如具有扫描功能的扫描部构成的壳体D所构成的事务机A。但,作为与装置本体B组合的机器,其它也可具有影印部及传真部等,因此装置本体B除了扫描部以外,也可与由影印部及传真部等构成的壳体D组合。
枢轴装置C的构成在此不予以限制,通常可利用称作合叶的枢轴,当然也可利用各种公知的枢轴装置。但,以具有限位器(stopper)使壳体D无法开启至预设开启角度以上,以及具有弹性部件使壳体D不会急剧地闭阖较佳。
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E,图中未表示,通常会以一适当的间隔,与另一相同结构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E或者其它不同结构的对象组合,以一对的形式应用。以下说明,以一个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E的结构作说明。
在图3至图10中,符号1表示具有连接组件的脚部。脚部1相对于连接孔2以可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插入并固定。其中,连接孔2以垂直方向设置在壳体D的后侧上,且平面是略呈矩形状。
脚部1是横剖面略呈矩形状的壳状物件。脚部1由底板1a、两侧板1b、1b及固定凸轮部1c构成。其中,两侧板1b、1b立设在底板1a的两侧,固定凸轮部1c形成在两侧板1b、1b的上部。脚部1例如可以是像POM的合成树脂成型品,但其非限制性,也可以是冲压加工品。支撑组件4的两侧板4a、4a,在脚部1的固定凸轮部1c的凸轮部两侧板1d、1d上,介由枢轴梢3作为转轴支撑而是可转动的。
支撑组件4经由自上板4b两侧部向下延伸的两侧板4a、4a与自上板4b一端部向下延伸的挡板4c构成,并利用例如SUS的金属板冲压加工形成壳状。在两侧板4a、4a的下端侧,并设置了往内侧弯曲的托持部4d、4d,以及在托持部4d、4d上方些许距离的位置,切割两侧板4a、4a的一部分往外侧弯曲而形成的连接板4e、4e。挡板4c通过两侧板4a、4a端部往内侧弯曲的补强部4f、4f,可避免当由内侧而来的推压力增加而向外侧破开。再者,支撑组件4可以是合成树脂的成型品。
凸轮滑块5可滑动地容置在支撑组件4的两侧板4a、4a与上板4b所围成的壳状部分,且一端封闭呈筒状。凸轮滑块5的下方两侧通过托持部4d、4d的托持,以避免由支撑组件4的下侧脱落。
且,支撑组件4可以是如POM合成树脂的成型品。在此情况下,加上托持部4d、4d的部分,全体可是方筒状。
凸轮滑块5与支撑组件4的挡板4c之间,弹性设置例如压缩弹簧的弹性部件6,以使凸轮滑块5的凸轮部5a往固定凸轮部1c的凸轮部1j侧滑动缓冲。凸轮滑块5与固定凸轮部1c构成凸轮机构J,经由弹性部件6而使彼此的凸轮部5a及1j压接。
当对壳体D进行保养、检查及修理等,以类似鳄鱼嘴的形式上下方向开启的情况下,使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E的支撑组件4不会一并开启的转动防止部件G,由第一晃动组件9及第一卡合组件10构成。第一晃动组件9经由第一支撑梢7可晃动的吊设在支撑组件4的两侧板4a、4a,第一卡合组件10经由第一晃动组件9,当壳体D开启时与壳体D接合。第一卡合组件10经由固定梢11水平方向连接在脚部1两侧板1b、1b的内侧。第一晃动组件9及第一卡合组件10可经由对如SUS的金属板冲压加工弯曲制成,左右一对的板部9a、9a、10a、10a分别经由连结板9b、10b连结,并形成平面略呈コ字形及U字形。第一晃动组件9各板部9a、9a的下端侧分别设有卡止部9c,第一卡合组件10的连结板10b则同时构成有卡合部。第一卡合组件10经由一端部与形成在脚部1内的段部1e卡合,可避免连结板10b侧下垂。再者,固定凸轮部1c的凸轮部两侧板1d、1d上,设置有导引第一支撑梢7的圆弧状导引长孔1f、1f。且,第一卡合组件10也可与脚部1一体成型。
当壳体D为了保养、检查及修理等而开启倾斜时,自动地避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E的脚部1从连接孔2脱落的脱出防止部件H,由第二晃动组件13及卡合凹部2a所构成。第二晃动组件13在脚部1两侧板1b、1b的下方,经由第二支撑梢12支撑而可晃动,卡合凹部2a形成在连接孔2的下端一侧。第二晃动组件13可经由对如SUS的金属板冲压加工弯曲制成,左右一对的板部13a、13a经由连结板13b连结,并形成平面略呈コ字形,板部13a、13a介由设置在脚部1挡板1g的通孔1h突出至外侧。第二晃动组件13经由第二支撑梢12而使得连结时重心偏移,平常时卡止部13c、13c内缩在脚部1内。
因此,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E,将上述支撑组件4的连接板4e、4e连接在原稿压合板F的后侧,脚部1插入设置在壳体D后侧上的连接孔2,即可与事务机A组装完成。
如图11所示,使原稿压合板F相对于壳体D由闭阖状态开启,凸轮滑块5凸轮部5a的倾斜部5b在呈凸状的固定凸轮部1c的凸轮部1j的表面滑动,因为经由弹性部件6可使原稿压合板F往开启方向缓冲滑动,借此即可开启原稿压合板F而不会感受到原稿压合板F的重量。
开启后的原稿压合板F,略呈30度~40度的开启角度,而原稿压合板F的重量经由弹性部件6的弹力,与图中未表示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另一侧的弹性部件的弹力对应平衡,使原稿压合板F即使离开使用者的手,不会自然地落下或自动地开启,仅保持为停止状态。
因此,通常影印读取时,可在这个开启角度下进行,并将原稿放置在图示未表示的接触玻璃上。而闭阖原稿压合板F时,因需抵抗弹性部件6压缩时产生的弹力方能闭阖,因此不会发生原稿压合板F急速落下的问题。
原稿压合板F到达预设开启角度5度的位置产生闭阖时,因固定凸轮部1c到达凸轮滑块5凸轮部5a的平坦部5c,而弹性部件6的作用线位置低于枢轴梢3的轴芯部,因此会自动闭阖。在此闭阖状态下可稳定保持静止,即使使用者的手离开,也不会产生原稿压合板F浮起来的现象。
原稿压合板F的最大开启角度,以第一支撑梢7到达导引长孔1f、1f的上端为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当接触到隆起部1k时约是70度,而到达上述全开启角度前,如图12所示,经由凸轮滑块5的倾斜部5b与固定凸轮部1c上侧的倾斜部1i接触,可产生煞车作用,而静止时也不会自动地往闭阖方向运动即可稳定的静止。借此,可取下图未表示的接触玻璃,以轻易地对壳体D内部进行保养检查。
在如上述的原稿压合板F开阖操作时,如图11及图12所示,第一晃动组件9介由第一支撑梢7而可上下方向移动,当卡止部9c未与第一卡合部10的连结板10b卡合时,可容许支撑组件4转动。
接着,如图13所示,当原稿像书一样厚时,先将厚原稿I放置在壳体D的图未表示的接触玻璃上,再闭阖原稿压合板F,使原稿压合板F与厚原稿I的端部接触。由此状态,再于闭阖方向上对原稿压合板F施加力量,可使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E的脚部1脱出至连接孔2的上方,以容许原稿压合板F转动。而原稿压合板F会如图13所示转动以覆盖在厚原稿I的水平上表面,借此可防止曝光的光线漏散至外部,以避免因光线漏散而产生的影印误差。
上述厚原稿I影印读取时,即使脚部1在连接孔2内上下方向移动,第二晃动组件13的卡止部13c仍不会突出至设置在脚部1的通孔1h外,因此脚部1上下方向移动不会产生阻碍。
当厚原稿I的影印结束,将原稿压合板F往开启方向开启,把厚原稿I由图未表示的接触玻璃上取走。通过原稿压合板F的重量,脚部1会收纳回连接孔2内,回复至原始状态。
以下说明,当相对于装置本体B开启壳体D,以对装置本体B的内部作保养、检查及修理等时,转动防止部件G及脱出防止部件H的功能。将壳体D如图2所示相对于装置本体B以类似鳄鱼嘴的形式开启,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E与壳体D会往同一方向倾斜。而通过让构成转动防止部件G的第一晃动组件9,往与脚部1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晃动,第一晃动组件9的卡止部9c,如图14所示,通过与第一卡合组件10的连结板9b卡合,可避免支撑组件4的转动,以避免原稿压合板F自动地开启。
接着,位在脚部1的脱出防止部件H,脚部1随着壳体D的开启操作,会如图14所示的倾斜,第二晃动组件13介由第二支撑梢12晃动,以使卡合部13c突出连接孔2,并通过设置在连接孔2的卡合凹部2a与卡止部13c卡合,借此可避免脚部1自连接孔2脱出。
因此,即使为了对装置本体B进行保养、检查及修理等而开启壳体D,仍可避免具重量的原稿压合板F开启,且装置本体B不会产生不稳定,借此可对装置本体B进行安全的保养、修理及检查工作。
再者,当壳体D回复至原始状态,转动防止部件G与脱出防止部件H的各第一晃动组件9与第二晃动组件13会自动地回复至原始位置,借此,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E的功能即不会产生阻碍,可对原稿压合板F进行开阖操作。
第二实施例
图15及图16是转动防止部件及脱出防止部件其它实施例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转动防止部件K及脱出防止部件L与第一实施例的转动防止部件G及脱出防止部件H的差异在于:脚部15内设置有按压组件18。按压组件18随着脚部15倾斜而移动,并晃动第一晃动组件16及第二晃动组件17。因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且,相同组件以相同符号表示。
如图所示,在脚部15内,例如由金属制圆棒构成的按压组件18,通过设置在两侧板15a、15a(图中仅表示一侧)的轨道部15b、15b支撑,并可在轨道部15b、15b可移动。随着脚部15的倾斜移动,按压组件18在轨道部15b、15b(图中仅表示一侧)上往脚部15的倾斜方向移动。借此可强制第一晃动组件16及第二晃动组件17晃动。而通过强制地使第一晃动组件16及第二晃动组件17晃动,可更确实地避免支撑组件4的转动及脚部15的脱出。
再者,按压组件18设置在第二晃动组件17的倾斜端面17a仅是举例性,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此外,按压组件18也可只按压第一晃动组件16及第二晃动组件17其中之丨,其结构在此不予以限制。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可应用在具有多个功能的复合机或称作事务机中,且对应各种功能,各壳体可相对于装置本体开阖。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在后附的权利要求中。
 

Claims (8)

1.一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用在称作复合机的事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包括:
一壳状的脚部,具有可上下方向移动并连接在一连接孔的一连接组件,所述连接孔设置在连接在所述事务机的一装置本体并可相对地上下方向开阖的一壳体一侧;
一壳状的支撑组件,支撑并使一原稿压合板可进行开阖,所述原稿压合板介由一枢轴梢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脚部上侧;
一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及所述脚部间,使所述支撑组件往所述原稿压合板的开启方向缓冲运动;
一凸轮机构,设置在所述脚部与所述支撑组件间,且作用在所述弹性部件,以控制所述支撑组件转动;以及
一转动防止部件,设置在所述脚部与所述支撑组件间,当所述壳体开启时,自动地防止让所述原稿压合板产生开启动作的所述支撑组件转动。
2.一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用在称作复合机的事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包括:
一壳状的脚部,具有可上下方向移动并连接在一连接孔的一连接组件,所述连接孔设置在连接在所述事务机的一装置本体并可相对地上下方向开阖的一壳体一侧;
一壳状的支撑组件,支撑并使一原稿压合板可进行开阖,所述原稿压合板介由一枢轴梢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脚部上侧;
一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及所述脚部间,使所述支撑组件往所述原稿压合板的开启方向缓冲运动;
一凸轮机构,设置在所述脚部与所述支撑组件间,且作用在所述弹性部件,以控制所述支撑组件转动;以及
一脱出防止部件,设置在所述脚部,当所述壳体开启时,自动地防止所述脚部自所述连接孔脱出。
3.一种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用在称作复合机的事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包括:
一壳状的脚部,具有可上下方向移动并连接在一连接孔的一连接组件,所述连接孔设置在连接在所述事务机的一装置本体并可相对地上下方向开阖的一壳体一侧;
一壳状的支撑组件,支撑并使一原稿压合板可进行开阖,所述原稿压合板介由一枢轴梢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脚部上侧;
一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及所述脚部间,使所述支撑组件往所述原稿压合板的开启方向缓冲运动;
一凸轮机构,设置在所述脚部与所述支撑组件间,且作用在所述弹性部件,以控制所述支撑组件转动;
一转动防止部件,设置在所述脚部与所述支撑组件间,当所述壳体开启时,自动地防止让所述原稿压合板产生开启动作的所述支撑组件转动;以及
一脱出防止部件,设置在所述脚部,当所述壳体开启时,自动地防止所述脚部自所述连接孔脱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防止部件具有一第一晃动组件,当所述壳体开启倾斜移动时,所述第一晃动组件产生晃动以自动地与所述支撑组件或所述脚部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出防止部件具有一第二晃动组件,当所述壳体开启倾斜移动时,所述第二晃动组件产生晃动以自动地与设置在所述连接孔的连结部连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按压组件,当所述第一晃动组件自动地晃动,连接在超过所述第一晃动组件的转动支点一侧的所述脚部倾斜移动时,所述按压组件使所述第一晃动组件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按压组件,当所述第二晃动组件自动地晃动,连接在超过所述第二晃动组件的转动支点一侧的所述脚部倾斜移动时,所述按压组件使所述第二晃动组件转动。
8.一种事务机,具有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
CN200910253533XA 2008-12-09 2009-12-08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事务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537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313081 2008-12-09
JP2008313081A JP5441097B2 (ja) 2008-12-09 2008-12-09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事務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3762A true CN101753762A (zh) 2010-06-23
CN101753762B CN101753762B (zh) 2012-08-08

Family

ID=42349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5353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53762B (zh) 2008-12-09 2009-12-08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事务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441097B2 (zh)
KR (1) KR101165888B1 (zh)
CN (1) CN101753762B (zh)
TW (1) TWI36370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8997A (zh) * 2010-07-15 2012-02-01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事务机器
CN106030130A (zh) * 2014-02-24 2016-10-12 利富高(韩国)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开闭办公设备的盖的铰链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70988B2 (ja) * 2010-09-06 2015-08-26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
JP5881137B2 (ja) * 2011-01-25 2016-03-09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2013055437A (ja) * 2011-09-02 2013-03-2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6128585B2 (ja) * 2013-02-13 2017-05-17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並びにこの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5873845B2 (ja) * 2013-07-10 2016-03-0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ヒンジ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5994014B2 (ja) * 2015-12-02 2016-09-2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ヒンジ構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6188835B2 (ja) * 2016-01-13 2017-08-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99155B2 (ja) * 2017-08-29 2022-01-18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61422A (ja) * 1996-03-26 1997-10-03 Canon Inc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231163A (ja) * 1999-02-09 2000-08-22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2001041226A (ja) * 1999-07-28 2001-02-13 Seiko Epson Corp 蓋の結合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読取装置
JP3644376B2 (ja) * 1999-12-24 2005-04-27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39047A (ja) * 2004-07-23 2006-02-09 Kyocera Mita Corp 原稿読み取り装置
JP2006126406A (ja) * 2004-10-28 2006-05-18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7088681A (ja) * 2005-09-21 2007-04-05 Seiko Epson Corp 連結機構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JP4898216B2 (ja) * 2005-12-27 2012-03-14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事務機器
JP4898215B2 (ja) * 2005-12-27 2012-03-14 加藤電機株式会社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事務機器
JP4832406B2 (ja) * 2007-01-25 2011-12-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4996955B2 (ja) * 2007-03-28 2012-08-08 下西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
JP5429765B2 (ja) * 2007-04-19 2014-02-26 株式会社ナチュラレーザ・ワン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原稿圧着板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JP5095358B2 (ja) * 2007-11-20 2012-12-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8997A (zh) * 2010-07-15 2012-02-01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事务机器
CN102338997B (zh) * 2010-07-15 2014-12-31 加藤电机(香港)有限公司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事务机器
CN106030130A (zh) * 2014-02-24 2016-10-12 利富高(韩国)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开闭办公设备的盖的铰链装置
TWI565885B (zh) * 2014-02-24 2017-01-11 利富高(韓國)股份有限公司 辦公設備的用於開閉蓋的鉸鏈裝置
CN106030130B (zh) * 2014-02-24 2019-01-11 利富高(韩国)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开闭办公设备的盖的铰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53762B (zh) 2012-08-08
KR101165888B1 (ko) 2012-07-16
TW201022047A (en) 2010-06-16
JP2010139542A (ja) 2010-06-24
JP5441097B2 (ja) 2014-03-12
TWI363700B (en) 2012-05-11
KR20100066359A (ko) 2010-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53762B (zh)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事务机
CN102205749B (zh) 具有打印功能或复印功能的外部设备
CN111459225B (zh) 电子装置
CN100438549C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102035971B (zh) 具有图像读取单元的多功能装置
KR101481364B1 (ko) 사무기기의 덮개 개폐용 힌지장치
CN106470286B (zh) 处理装置
CN102035973A (zh) 图像处理装置
JP2014003421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4601851B (zh) 图像读取设备和设置有图像读取设备的成像设备
JP2007300247A (ja) ヒンジ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原稿給送装置並びに画像読取装置
US6408161B1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information process apparatus
JP5429765B2 (ja) 原稿圧着板開閉装置及び原稿圧着板を備えた事務機器
KR101245026B1 (ko) 원고 압착판 개폐장치 및 사무기기
CN102338997B (zh) 原稿压合板开阖装置及事务机器
TW201325922A (zh) 事務機
CN104238303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8165204A (ja) シート支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複合機
EP2592523A1 (en) Opening/closing mechanism
CN106019877A (zh) 开合支撑装置
JP4530646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CN107395914B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1249419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H11125056A (ja) ヒンジ装置
JP200803494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ATOH ELECIRICAL MACHINERY (HONG KO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KADOU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3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TO: HONG KONG,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322

Address after: Chinese Hongkong Kowloon Tsim Sha Tsui Road No. 33 Kowloon sub soil PCT Center 9 building 908 room

Patentee after: Kem Hongkong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before: Kato Electric & Machinary Co.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8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