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743348A - 将纬线端部折入到织物织边内的方法和气动折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将纬线端部折入到织物织边内的方法和气动折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43348A
CN101743348A CN200880024384.3A CN200880024384A CN101743348A CN 101743348 A CN101743348 A CN 101743348A CN 200880024384 A CN200880024384 A CN 200880024384A CN 101743348 A CN101743348 A CN 1017433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device
fabric
parallel
selvedge
r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243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43348B (zh
Inventor
J·彼得斯
J·-M·巴梅利斯
F·巴夫科普
D·桑珀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canol NV
Original Assignee
Picanol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canol NV filed Critical Picanol NV
Publication of CN101743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33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433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433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40Forming selvedges
    • D03D47/48Forming selvedges by inserting cut end of weft in next shed, e.g. by tucking, by blow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借助于气动折入装置(5)将纬线(19)端部(23)折入到织物(3)织边(27)内的方法,该气动折入装置(5)将延伸越过织物(3)织边(27)的被插入并经打纬的纬线(19)端部(23)吹送到随后的梭口(1)内,由此与钢筘(13)同步地沿着织物(3)织边(27)来回移动该折入装置(5)并在折入装置(5)沿着织物织边来回移动的同时将经打纬的纬线(19)的这个端部(23)吹入到梭口(1)内。

Description

将纬线端部折入到织物织边内的方法和气动折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借助于气动折入装置将插入的纬线的端部折入到织物织边内的方法,该气动折入装置吹送纬线端部,纬线端部在织物边缘处打纬(beat up)且延伸越过织物织边而进入到随后的梭口内,并且本发明还涉及气动折入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从US 4957144和WO 01/86047A1已知气动折入装置。为了能将纬线端部吹送到随后的梭口内,气动折入装置至少部分地位于钢筘(reed)侧部上、在打纬线前方或在织物边缘的前方。为了不阻止钢筘的打纬移动,已知在气动折入装置的区域中略去了钢筘,从而允许该钢筘沿着该折入装置一直移动到打纬线。为了无须中断折入装置区域中的钢筘,也已知随钢筘来回移动该折入装置且为此目的提供用于驱动该折入装置的器械。这种驱动器械相对复杂,这是由于这种驱动器械需要与钢筘的移动或与筘座的移动精确同步。
从US 1426351已知将折入装置安装到筘座上从而使得这种折入装置与钢筘一起移动。这种折入装置布置于梭口的插入侧处,与切割设备相互作用,切割设备在打纬期间由钢筘在紧靠着织物织边处切断纬线。叉状元件在插入侧附近与织物织边重叠,在筘座往回移动时,叉状元件必须使突伸超过织边的纬线端部弯曲,当筘座与钢筘至少已经往回移动时,该端部必须被吹送到随后的梭口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形成前述类型的方法,其中可使用不间断的钢筘且其中可以执行纬线端部的简单折入。
这个目的得以实现是因为,折入装置与钢筘同步地沿着织物织边来回移动,以及当打纬的纬线的这个端部出现在折入装置且折入装置沿着经打纬的纬线的这个端部进一步移动时将该经打纬的纬线的这个端部吹送到梭口内
本发明运用了以下效果:在由钢筘打纬的所插入纬线端部折入或吹入期间,吹送装置沿着织物织边移动从而使得这种移动辅助了纬线端部的折入或吹入。在此情况下,当钢筘远离织物边缘移动的同时,可开始纬线端部的吹入。在折入或吹入期间,该折入装置与钢筘同步地、且沿着织物织边而移动,越过织物边缘的延伸部,从而允许使用不间断的钢筘。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钢筘往回移动到织物边缘的同时,准备好完成纬线端部的吹入。可继续进行这种吹入直至梭口闭合;这通常发生在钢筘将织物边缘打纬之前。这确保了折入到随后形成的梭口内的纬线端部被牢固地保持直至随后的纬线被打纬和/或直至梭口闭合,并且确保了这条随后的纬线与先前所插入的纬线的折入端相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准备好一种气动折入装置,该气动折入装置具备多个吹送开口,吹送开口在折入装置的移动方向上彼此紧靠地排列且其在折入装置的各个位置中进行吹送。该多个吹送开口允许以受控方式将纬线端部折入。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准备好当经压缩空气流在纬线端部上被导向、以及当钢筘在距织物边缘一定距离处移动(这表示设定与织物边缘隔开的一定距离)的同时对纬线进行切割。在此情况下仅在经压缩空气流在纬线端部上被导向后进行切割的事实排除了纬线以不受控方式移动和发生丢失的风险。该经压缩空气流然后仍远离织物边缘移动,这种经压缩空气流确保了纬线端部牢固地折入到随后的梭口内。
还由气动折入装置实现这个目的,气动折入装置具有吹送装置,其用于将所插入的并且经打纬的、且延伸越过织物织边的纬线端部吹送入随后的梭口内,该折入装置由筘座保持,从而使得折入装置与钢筘同步地来回移动,且该折入装置包括吹送装置用于在折入装置沿着织物织边移动期间吹上经打纬的纬线的这个端部。这种类型的折入装置允许吹上经打纬的纬线端部,从而使得当折入装置沿着织物织边与钢筘同步移动的同时这个端部弯曲且被吹入到随后的梭口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附连了一种保持器用于折入装置,可利用该保持器将折入装置附连至筘座。这允许以简单方式使折入装置与筘座以及与钢筘同步地移动,从而允许使用连续的钢筘和以简单方式获得折入装置移动与钢筘移动之间的同步。在高编织速度和/或织机启动的情况下后一方面是尤其有利的。根据优选实施例,折入装置附连至筘座的筘座轮廓,以便能在筘座的纵向上进行调整。这允许折入装置附连至筘座的筘座轮廓,以便能在筘座的纵向上进行调整,即,织物宽度的方向。这允许折入装置的布置以简单方式适应织物宽度,由此,折入装置允许在织机中编织不同宽度的织物。特别适合于这个目的的是一种筘座轮廓,在空气织机的情况下,辅助喷嘴附连至所述筘座轮廓;或者在片梭织机(gripper weaving machine)的情况下,用于片梭带(gripper band)的引导元件附连至所述筘座轮廓。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吹送装置包括多个吹送开口,这些吹送开口在折入装置的移动方向上彼此紧靠排列。这允许经压缩空气流在折入装置移动期间连续地作用于纬线端部、以及在折入装置沿着织物织边移动的同时作用于所连续吹送的纬线端部。这也防止吹送装置不必要地吹到已形成的织物上和/或防止织物由于这种吹送而被损坏。在此情况下,也可使得吹送装置的吹送开口准备好成组地组装,这些吹送开口组可各彼此独立地启动。为此目的,折入装置包括启动元件,当折入装置沿着织物织边移动的同时可启动这些启动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折入装置包括槽,槽在折入装置的移动方向上伸展、且可在折入装置沿着织物织边移动时收紧(take up)经打纬的纬线的端部。根据一个实施例,沿着槽排列一定数目的吹送开口,且优选地吹送开口在折入装置的移动方向上排列于槽的上方以及下方,这些开口优选地彼此紧靠排列成一行。这些吹送开口在此情况下优选地排列成可将经打纬的纬线的端部吹送到随后的梭口内。在此情况下,槽被布置成槽可在织物边缘的延伸部上方连续地移动。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用于切割经打纬的纬线端部的切割设备在距织物织边一定距离处附连至折入装置。将切割设备附连至筘座的筘座轮廓从而使得能根据织物宽度进行调整,这允许根据需要来调整纬线的待折入端部的长度。与折入装置一起移动的这种类型的切割设备可在折入装置沿着织物织边移动期间被启动。根据优选实施例,切割设备包括可气动启动的切割刀片。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所示的示范性实施例的下文的描述,本发明的另外的优点和特点将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多个折入装置的织机的示意平面图;
图2从第一侧示出在一位置处的根据本发明的折入装置的侧视图,在该位置处已将钢筘设定为与打纬线分开;
图3从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示出根据图2的折入装置的侧视图;
图4示出根据图2的折入装置的平面图;
图5示出根据图2的折入装置的透视图,其中可看到第一侧;
图6示出根据图2的折入装置的透视图,其中可看到第二侧;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两个折入装置的透视图,它们预期附连于两件织物之间;
图8示出根据图7的两个折入装置的平面图;
图9至图16示出在一个编织循环期间处于各个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折入装置;以及
图17至图22示出在两个编织循环期间处于各个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折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织机中,两件织物2、3彼此紧靠编织。所述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四个气动折入装置4至7,更特定而言,一个折入装置4布置于梭口1的插入侧16附近,一个折入装置5布置于梭口1的相对侧17附近且两个折入装置6和7彼此邻靠地布置于织物2、3之间。向折入装置4添加切割设备8,向折入装置5添加切割设备9且向折入装置6和7添加共同的切割设备10。织机还包括筘座11,筘座11包括筘座轮廓12,钢筘13附连至钢筘轮廓12。在此情况下,折入装置4至7附连到筘座轮廓12。在此情况下,切割设备8至10也附连到筘座轮廓12。为了允许插入纬线,在每种情况下借助于梭口形成元件(未图示),使用经线18以已知方式形成梭口1。
插入的纬线19由钢筘13抵靠着织物2的边缘14和抵靠着织物3的边缘15而打纬。被插入且被打纬的纬线19包括突伸超过织物2织边24的端部20,突伸超过织物2织边25的端部21,突伸超过织物3织边26的端部22和突伸超过织物3织边27的端部23。端部20至23应借助于相关联的折入装置4至7折入或吹入到随后的梭口内。切割设备8在距织物2织边24一定距离处切割经打纬的纬线19的端部20,切割设备9在距织物3织边27一定距离处切割端部23,且切割设备10在距织物2织边25一定距离处切割端部21和在距织物3织边26一定距离处切割端部22。在此情况下,插入到梭口1内并由钢筘13打纬的纬线19的端部20至23靠近着相关联织物2、3的相关联织边24至27而突伸。
如图2至图6所示,折入装置5,更特定而言,在梭口1的相对侧17上的折入装置5,包括吹送装置29用于向随后的梭口吹送入突伸超过织物3织边27的纬线19端部23。折入装置5包括槽28,槽28在折入装置5移动方向A上伸展、且当折入装置5沿着织物3的相关联织边27移动的同时其可收紧经打纬的纬线19端部23。槽28图示出基本上圆弧的形状,其在折入装置5使用期间绕筘座11的旋转轴线75延伸,筘座11朝向钢筘13敞开且其在基部30的高度处闭合于远离钢筘13的基部上。槽28可具备耐磨损内衬,例如,由陶瓷或钢制成的内衬。
吹送开口31形成于基部30附近,在使用期间,吹送开口31朝向梭口1和朝向钢筘13导向。沿着槽28,在折入装置5的移动方向A上形成一定数目的吹送开口32至37;更特定而言,多个吹送开口32至34在槽28上方彼此紧靠形成一排38且多个吹送开口35至37在槽28下方彼此紧靠形成一排39。在使用期间,这些吹送开口32至37主要朝向梭口1导向。在此情况下,所有吹送开口32至37可在相同方向上,例如在筘座11纵向B中导向。由于吹送开口31至37与筘座11一起移动,从每个吹送开口喷射的空气可覆盖特定区域。
吹送装置29的吹送开口31可被单独地提供压缩空气并且被气动地连接到连接件40。吹送装置29的吹送开口32至37组装成组,其可被单独地提供压缩空气。包括吹送开口32和33的第一组被气动地连接到连接件41,包括吹送开口35和36的第二组被气动地连接到连接件42,且包括吹送开口34和37的第三组被气动地连接到连接件43。折入装置5包括外壳44,在外壳44中形成吹送开口31至37且在其中存在着附连式气动连接,该附连式气动连接由通道形成且可将所述吹送开口气动地连接到相关联的连接件。
可(例如)通过金属铸造,更特定而言通过压铸铝合金来制造出包括着吹送开口和通道的外壳44。根据一种变型,可(例如)通过将粉末金属接合在一起,更特定而言,通过对粉末材料的选择性激光熔化来制造出外壳44。根据另一种变型,外壳44也可借助于常规操作,诸如钻孔和研磨来制造。
吹送开口31形成于槽28的基部30附近。基部30和吹送开口31形成,从而使得它们位于纬线19端部23附近;或者使得它们当钢筘13处于最后位置(即其中钢筘13距织物3边缘15最远的位置)时,甚至刚好与纬线29的这个端部23相接触。
而且,折入装置5可借助于外壳44附连至筘座11的筘座轮廓12。包括着槽28的外壳44被布置成与织物3织边27紧靠,且可沿着织物3织边27而垂直于筘座11的纵向B移动。在此情况下,筘座轮廓12在筘座11纵向B上延伸,并且包括着延伸过筘座轮廓12长度的槽45。槽45在此情况下不仅用于将被称作辅助喷嘴的器件紧固到筘座轮廓12,而且也用于将根据本发明的折入装置5紧固到筘座轮廓12上。在这种类型槽45的高度处,对折入装置5进行的紧固允许以可调整的方式将折入装置5附连至筘座轮廓12,即,视情况在筘座11纵向B上的所希望位置中。在此实施例中,吹送开口32至37形成于朝向梭口1或朝向织物3的外壳44的侧表面的高度处。
在此情况下,包括槽28的外壳44在操作期间在筘座11纵向B的横向布置。在此情况下,槽28优选地形成和布置,从而使得:槽28可在筘座11往复移动期间沿着经打纬的纬线19的端部23移动,而在此情况下槽28基本上不与纬线19的这个端部23接触。这意味着槽28可在横向上在经打纬的纬线端部23上方或者沿着经打纬的纬线端部23、并且在纵向B上在由经打纬的纬线19所形成的边缘14和15的延伸部中而移动,但基本上不触及纬线19的这个端部23。这意味着槽28几乎不接触端部23,但这个端部23也可刚好触及槽28。
用于对经打纬的纬线19的端部23进行切割的切割设备9在紧靠折入装置5特定距离处附连。切割设备9包括切割刀片46和切割刀片49,切割刀片46由螺纹连接47固定到保持器48,且切割刀片49经由螺纹连接50附连以致能相对于保持器48和经固定的切割刀片46而关于旋转轴线77发生移动、且切割刀片49可被气动地驱动。为此目的,切割刀片49与双作用活塞(double acting piston)系统51相互作用,双作用活塞系统51可支配着切割刀片49绕旋转轴线77在所希望的方向上而动作。视情况可通过在保持器48与经固定的切割刀片46之间螺纹连接47的高度处附连厚度板,来对介于保持器48与经固定的切割刀片46之间的距离加以调整。活塞系统51的一个柱塞52经由连接件53连接到阀54,且活塞系统51的另一个柱塞55经由连接件56连接到阀57。阀54和57连接到压缩空气源58。阀54和57可包括被称作3/2阀的阀。根据一种变型(未图示),阀54和57可由一个单阀替换,这个单阀可执行两个阀54和57的功能,诸如被称作5/3阀的阀。
可移动的切割刀片49经由螺纹连接50而被耦联到杠杆59,且可借助于这个杠杆59移动,杠杆59也被布置成能绕着旋转轴线77而旋转。杠杆59包括接箍(collar)76,接箍76可与活塞系统51的柱塞52和55相互作用。在杠杆59与可移动的切割刀片49之间,弹簧系统89(如在图4中示意性地示出)(例如)被附连到旋转轴线77的高度处,以便推压所述可移动的切割刀片49以已知方式抵靠着经固定的切割刀片46。
连接件40至43还由气动管线连接到相关联的阀60至63,阀60至63也气动地连接到至少一个压缩空气源,例如,连接到压缩空气源58。阀54、57、60、61、62和63可各自由控制单元(例如,由控制单元64)启动。阀60至63可启动所述吹送装置29,而阀54和57可启动切割设备9。这种启动可在折入装置5沿着织物3织边27移动期间进行。应清楚的是,根据一种变型,各种阀54、57、60、61、62和63可各自连接到相关联的压缩空气源,并且未必都必须连接到同一压缩空气源58。在此情况下,各种压缩空气源可供应不同压力的压缩空气。也可提供节流阀85、86、87和/或88以调整来自各个吹送开口的压缩空气流。节流阀同样也可受控制单元64控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横向支承件65附连到织机。在此情况下,可将经打纬的纬线19端部23收紧的线保持器66也附连到梭口1的相对侧17附近。这种线保持器66可包括吸入口,在纬线打纬期间,其进入到钢筘13的引导通道69内以便收紧经打纬的纬线19的端部23。线保持器66可紧固到横向支承件65。在此实施例中,在纬线收紧于线保持器66中的同时,线保持器66也使纬线19端部23弯曲。还示出另一主要喷嘴67和线保持器68,线保持器68在横向支承件65的高度处附连到梭口1的插入侧16附近。线保持器66和68可各自受到阀系统控制以便能从对纬线19打纬的时刻开始在纬线端部上施加必需的力,例如吸力。呈纬线剪刀形式的切割设备83可附连到横向支承件65,以便在主要喷嘴67端部附近进行打纬期间切割经打纬的纬线19。织物支承件也可在每件织物2或3下方和/或上方附连到横向支承件65,以便支承住织物2和3、且在打纬期间相对于钢筘13的引导通道69将其定位。织物支承件的长度可适应相关联织物2或3的宽度。使用夹持连接84以已知方式将钢筘13固定到筘座轮廓12。线保持器66或68的功能显然也可通过被所谓的结合经线来执行、或通过机械夹具来执行,结合经线可结合相应的纬线端部,机械夹具在横向支承件65的高度处附连以便保持住相应的纬线端部。这种类型的机械夹具可例如被以气动驱动,电驱动或以不同方式驱动。
在图2至图6的实施例中,外壳44由螺纹连接71附连到紧固块70,且紧固块70由与紧固件73相互作用的螺纹连接72附连到筘座轮廓12。紧固块70包括定位件74,定位件74允许紧固块70相对于筘座轮廓12中的槽45被精确地附连。紧固块70和紧固件73可类似于诸如从EP 0395132A1已知的紧固块和紧固件而加以配置。切割设备9的外壳48借助于紧固块78、螺纹连接79、螺纹连接80、紧固件81和定位件82,以类似于折入装置5的外壳44的方式附连到筘座轮廓12。
图7和图8示出包括有两个折入装置6和7以及共用切割设备10的所谓的双折入装置或中部折入装置。两个折入装置6和7的配置类似于图2至图6所示的折入装置5,并且各自由紧固块70附连到筘座轮廓12。切割设备10可使用紧固块78以类似方式附连到筘座11的筘座轮廓12。由于折入装置6和7在它们的配置中相对较窄,织物2和3可在距彼此较短距离处被进行编织,该距离由纬线19的待折入端部21和22的长度决定。由于折入装置6和7以及切割设备10被布置于钢筘13前方的钢筘13的每个位置,则可使用连续钢筘13。
用于将纬线19端部23折入到织物3织边27内的折入装置5的操作还被进一步参看图9至图16和图17至图22示出。在图9至图22所示的示范性实施例中,为简单起见,在每种情况下,织物3边缘15被示出处于基本上相同的位置,且在所有情况下,边缘15被呈示在经打纬的纬线19的打纬位置的高度处,尽管事实是在编织期间这个织物边缘与最近被打纬的纬线19一起在织物前移方向上移位过较小距离。
在将纬线19插入到梭口1内后,将纬线19朝向织物3边缘15移动,如图所示处于图9的位置。随后,如图所示,在图10的位置,纬线19抵靠着织物3边缘15被加以打纬,且经打纬的纬线19端部23突伸越过织物3织边27。折入装置5用于将纬线19的这个端部23吹送到随后的梭口内。在此情况下,纬线19端部23也被线保持器66收紧并保持住。在此情况下,由筘座11保持的折入装置5由筘座11移动远离边缘15,并且该折入装置在此情况下与钢筘13同步地、且沿着织物3织边27移动。
随后,折入装置5与钢筘13一起远离织物3边缘15移动,织物3边缘15由最近经打纬的纬线19形成。在进一步远离边缘15移动期间,纬线19的端部23进入折入装置5中的槽28,且纬线19的这个端部23存在于折入装置5上,如图11所示的位置。所示的槽28形状允许纬线19的这个端部23沿着槽28移动而不会由槽28压离;换言之,槽28可在纬线19的这个端部23上方移动、和/或视情况仅触及纬线19的这个端部23。槽28的形状也允许槽28在钢筘13的方向上或朝着钢筘13并且与钢筘13一起,在织物3边缘15的延伸部上方连续地移动。而且,槽28具有漏斗形入口以允许纬线19的端部23由槽28以简单且在操作上可靠的方式加以收紧。
折入装置5和钢筘13借助于筘座11进一步远离边缘15移动直至获得如图12所示的位置。在到达图2的位置之前不久,启动阀60和63从而执行从吹送开口31、34和37的吹送。在此情况下,折入装置5沿着经打纬的纬线19的这个端部23进一步移动。在图12的位置,在一旦已经借助于柱塞55启动阀57之后,利用切割设备9来切割纬线19的端部23以执行切割移动。在进行这种切割的时刻,压缩空气流在纬线19端部23上被导向。在此示范性实施例中,折入装置5可与钢筘13一起进一步远离织物3边缘15而移动。随后可经由线保持器66以已知方式移除纬线19的端部23的切断部分。
随后,钢筘13保持处于最后位置,如图13所示,而纬线19的端部23继续被吹送。与此同时,阀61和62各自在设定时刻被启动,因此吹送也从吹送开口32、33和35、36执行。在此情况下,纬线19的端部23弯曲并且经打纬的纬线19的这个端部23可继续被吹送到梭口1内。由于从图12的位置到图14的位置移动的结果,由从开口31至37得到的压缩空气流将纬线19端部23吹送到已被同时形成的随后的梭口内。与此同时,可使得阀54启动以便使切割设备9再次准备借助于柱塞52进行随后的切割移动。根据一种变型(未图示),可在图13的位置执行对阀57的切割或启动。
随后,在来自吹送开口31至37的吹送继续进行的同时,如图14所示,钢筘13和折入装置5往回移动到织物3边缘15。与此同时,随后的纬线19A可能已被插入。随后,折入装置5和钢筘13同步地移动到图15的位置,且阀60和63没有在同时进一步地被启动。在进一步移动到图16的位置期间,阀61和62可保持启动。根据一种变型,在此情况下,仅阀62可(例如)保持启动。在此情况下,在移动到图15和图16的位置期间,通过从吹送开口32、33和35、36得到的空气流朝向织物3边缘15移动,纬线19端部23被吹送而抵靠织物3的边缘15。因此,在钢筘13往回朝向织物3边缘15移动的同时,完成纬线19的端部23的吹入或折入。在将纬线16的端部23折入后,由钢筘13将这个折入端与随后的纬线19A一起打纬,且获得与图10的位置类似的位置,其中吹送不再从吹送开口31至37进行。随后,可重复根据图9至图16的方法。
根据预设模式启动阀60至63,这允许各个在折入装置5的移动方向A上彼此紧靠地形成的吹送开口31至37在折入装置5的各个位置中根据设定模式进行吹送,从而以受控方式将纬线19的端部23吹送到织物3边缘15附近的随后的梭口内。这种根据折入装置5附连到筘座11上的位置而从吹送开口的依序吹送是有利的,以允许以受控的方式进行纬线19端部23的折入。这种由根据本发明的吹送装置29执行的对经打纬的纬线19端部23的受控吹送是在折入装置5沿着织物3织边17移动期间进行的,其有利于相对于织物3边缘15以最适宜方式将纬线19端部23折入到随后的梭口内。从吹送开口吹送的依序中断还防止吹送织物;这不仅有利于节省压缩空气、而且也有利于防止由于吹送织物而损坏织物。如果假定纬线在0°位置被打纬并且距织物边缘最远的钢筘13位于150°与210°之间,更特别地在180°处,那么根据本发明的折入装置5可产生在120°与330°之间的压缩空气流,且被插入的纬线的待折入端部(例如)在大约150°处进行切割。该330°位置通常刚好在与经线的交叉点之后。与经线交叉后的进一步吹送并不促成对已被结合且折入的纬线端部的折入。可(例如)在150°与210°之间且(例如)在180°处执行对纬线端部的切割或切断。
在图17至图2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编织循环期间,纬线19的端部23并未加以切割且未被吹送到随后的梭口内;而是纬线19的这个端部23与纬线19A的端部23A一起被吹送到随后的梭口内。如图17和图18所示,端部23在线保持器66中被保持超过紧靠着织物3织边27的织物3边缘15的延伸部,且折入装置5中的槽28在这个端部23上方移动、而基本上不触及这个端部23。在图17的位置,折入装置5远离边缘15移动;而在图18的位置,折入装置15往回移动到边缘15。在图18的位置,随后的纬线19A也移动到织物3边缘15。在图19的位置,两条纬线19、19A的端部23、23A被保持于线保持器66中。所示槽28的形状允许纬线19、19A的端部23、23A沿槽28移动,而基本不触及槽28、或至少基本上不由槽28推开。
槽28的形状也允许槽28与钢筘13一起在织物3边缘15的方向上、或朝向织物3边缘15并沿着纬线19、19A的端部23、23A而在织物3边缘15的延伸部上方连续地移动。图20的位置类似于图12的位置,且在此情况下在端部23、23A已被吹送的同时切割了该两条纬线19、19A。图21和图22的位置类似于图13和图14的位置并且示出两个端部23、23A一起被吹送到随后的梭口内。在图22的位置,已将随后的纬线19B插入。
应清楚的是,以类似方式,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纬线端部可被一起吹送到随后的梭口内。根据本发明的折入装置特别适合于执行这种类型的方法,其中,多个端部被一起折入,因为当经打纬的纬线的端部位于织物边缘的延伸部中或者被保持在这个位置的同时,折入装置中的槽28可在这个端部上方移动。
折入装置6和折入装置7的操作类似于折入装置5的操作。由于端部21和22被保持在织物2与3之间,则在折入装置6和7附近无需单独的线保持器。以类似于切割设备9切断端部23的方式,由切割设备10将两个端部21和22从彼此切断。应清楚的是,折入装置6在如折入装置5吹送方向的吹送方向上吹送,且折入装置7在与折入装置5的吹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吹送。
折入装置4的操作类似于折入装置6的操作。但是由于纬线19由主要喷嘴67引导,在打纬期间,纬线19应由切割设备83切割。在此情况下,被切割的纬线19的端部20可由线保持器68收紧和保持。可以用类似于线保持器66的方式配置和控制线保持器68。在纬线19的端部20被折入到随后的梭口之前,这个端部可借助于切割设备8而被切割到所希望的长度。这个实施例可有利地用于片梭织机中、且也有可能用于喷气织机中。
在所示实施例中,在切割设备与织物织边之间的距离决定着纬线的待折入端部的长度。各个折入装置的外壳44如果(例如)在距织物织边特定距离处附连,则与纬线的待折入端部的长度无关。根据本发明的折入装置也具有优点即:外壳44在其配置中相对较窄,从而允许将相对较短的纬线端部折入。为了限制包括连接件40至43的外壳44的宽度,连接件40至43可在外壳44的高度处、在横向朝着切割设备而被附连。后一方面允许外壳44相对靠近织物而布置。成一排的连接件40至43的附连也使得向连接件供应压缩空气的管线是有序的,从而使得所述供应管线可以简洁紧凑的方式彼此紧靠附连。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折入装置的吹送开口的大部分基本上平行于筘座11的纵向B进行吹送、且也在距钢筘13一定距离处附连,折入装置的压缩空气流也永远不会干扰用于将纬线在钢筘13高度处插入到引导通道69内的压缩空气流,因为所述压缩空气流在所有情况下在距彼此一定距离处产生。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在于钢筘13在所有情况下布置于距折入装置一定距离处;这允许利用在折入装置的高度处、在其配置中为连续的钢筘13。这允许折入装置沿着筘座11的纵向B移位,而无需适应钢筘13。这特别地允许利用较长钢筘来编织窄织物。使用连续钢筘的能力对于布置于两件织物之间的折入装置6和7、以及对于在梭口1的相对侧17上的折入装置5尤其有益。这也允许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折入装置利用单个连续钢筘将两件或两件以上的织物彼此紧靠编织,这两件或两件以上的织物可各自具备折入织边。
但是,在插入侧16附近的折入装置通常可紧靠钢筘布置,从而使得所用的所述折入装置未必必须是根据本发明的折入装置4,而是可(例如)为根据现有技术的折入装置,诸如根据WO 01/86047A1的折入装置。在根据本发明的折入装置4的情况下,根据一种变型,如果可利用固定布置的切割设备83将纬线19的端部20切割到所希望的长度,则可省略与筘座11一起移动的切割设备8。为了能调整折入端的长度,在此情况下,切割设备83可被附连成能在筘座11纵向B上进行调整。如果在喷气织机的情况下,钢筘13在主要喷嘴67附近是连续的,那么可有利地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折入装置4。
应清楚的是,吹送开口31至37未必必须被设置为外壳44中的孔的形式。根据一种变型,这种类型的吹送开口也可形成为可相对于外壳进行调整以便能在所希望的方向上进行吹送,例如,以诸如从WO 01/86047A1已知的方式。也应清楚的是,压缩空气的供应并不限于具有所图示阀和压缩空气源的系统,而是也可使用还包括例如节流阀等的不同系统。也应清楚,根据一种变型(未图示),各种吹送开口31至37可例如各自具备压缩空气的单独阀系统、或可按需被分成不同的组。各个组可包括在(例如)数目、大小和/或吹送方向方面不同的吹送开口。根据一种变型(未图示),吹送开口可与一个单阀系统相互作用以便在吹送开口处提供压缩空气。根据另一变型(未图示),吹送装置29可包括至少一个吹送开口,更特别地仅一个单吹送开口。根据又一变型(未图示),吹送装置29可包括至少一个带槽的吹送开口,其(例如)形成于槽28附近,更特别地在槽28上方和/或下方。
根据一种变型(未图示),保持器44和48也可被配置成单件。这种类型的单件保持器也可使用相关联的坚固块被紧固到筘座轮廓12。应清楚的是,根据一种变型(未图示),保持器44和48也可被直接地紧固到筘座轮廓12上,即,无需使用附连于其间的紧固块70或78。在此情况下,保持器44和48可(例如)具备相关联的定位件。
对折入装置和切割设备的单独紧固允许能以简单方式来调整它们之间的距离且因而能调整纬线的待折入端部的长度。如果折入装置和切割设备安装于单个保持器上,待折入端部的长度可(例如)使用切割刀片来调整,切割刀片相对于它们的紧固而延伸过特定轴向距离,例如轴向延伸的切割刀片。
根据一种变型,保持器44也可被紧固到保持器48或者保持器48可被紧固到保持器44。然后,保持器44和保持器48可一起紧固到筘座。在此情况下,例如可通过在保持器44与保持器48之间附连厚度板、或者通过使该组件作为整体沿着筘座根据织物宽度而发生移位来调整距待折入端部的距离。
尽管这是特别有利的,但应清楚的是,切割设备8至10未必必须被气动启动。根据一种变型,这种类型的切割设备也可被电动启动,例如利用电动机。气动驱动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其可被配置成较轻且紧凑并且是适合于与筘座结合而移动的。
应清楚的是,本发明可最有利地用于被布置在两件织物2、3之间的折入装置6、7,这样,根据本发明的折入装置6、7允许使用连续的钢筘13。尽管也有利地在梭口1的相对侧17上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折入装置5,如果利用具有合适长度的钢筘13,则已知的折入装置也可用于梭口1的相对侧17上,例如,诸如从WO 01/86047A1已知的折入装置。显然,也有可能以不同方式将根据本发明的一定数目的折入装置和一定数目的已知折入装置附连到特定织机。
根据本发明的折入装置允许按需形成合适的吹送开口,且按需经由吹送开口以合适的方式来执行吹送,即使在折入装置移动的同时,从而使得甚至在高编织速度,仍有足够的时间将纬线端部吹送到随后的梭口内。
本发明可用于多种类型的织机,诸如,喷气织机、片梭织机、抛射织机(projectile weaving machine)、喷水织机和其它类型的织机。根据本发明的折入装置可作为模块附连到织机。
根据本发明的折入装置和方法显然并不限于已图示和描述的示范实施例,但也可包括属于权利要求书范畴的变型及其组合。根据权利要求之一的气动折入装置特别适合执行根据权利要求之一的方法。

Claims (15)

1.一种借助于气动折入装置(4,5,6,7)将纬线(19)的端部(20,21,22,23,23A)折入到织物(2,3)的织边(24,25,26,27)内的方法,所述气动折入装置(4,5,6,7)将延伸越过所述织物(2,3)织边(24,25,26,27)的被插入且经打纬的纬线(19)的端部(20,21,22,23,23A)吹送到随后的梭口(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入装置(4,5,6,7)与钢筘(13)同步地沿着所述织物(2,3)的织边(24,25,26,27)来回移动,且在所述折入装置(4,5,6,7)沿着所述织物的织边移动的同时执行将所述经打纬的纬线(19)的这个端部(20,21,22,23,23A)吹入到梭口(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钢筘(13)往回移动到所述织物(2,3)的边缘(14,15)的同时,完成纬线(19)的端部(20,21,22,23,23A)的吹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气动折入装置(4,5,6,7)具备多个吹送开口(31;32,33,34;35,36,37),所述吹送开口(31;32,33,34;35,36,37)在折入装置(4,5,6,7)移动方向(A)上彼此紧靠形成、且在折入装置(4,5,6,7)的各个位置吹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缩空气流在所述纬线(19)的端部(20,21,22,23,23A)上导向的同时、且在所述钢筘(13)远离所述织物(2,3)边缘(14,15)移动的同时,切割所述纬线(19)。
5.一种用于将纬线(19)的端部(20,21,22,23,23A)折入到织物(2,3)的织边(24,25,26,27)内的气动折入装置,其包括吹送装置(29),所述吹送装置(29)用于将延伸越过所述织物(2,3)织边(24,25,26,27)的被插入且经打纬的纬线(19)的端部(20,21,22,23,23A)吹送到随后的梭口(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入装置(4,5,6,7)由筘座(11)保持从而使得所述折入装置(4,5,6,7)与所述钢筘(13)同步地来回移动,并且所述折入装置(4,5,6,7)包括吹送装置(29),吹送装置(29)用于在所述折入装置(4,5,6,7)沿着所述织物(2,3)的织边(24,25,26,27)移动期间吹送所述经打纬的纬线(19)的这个端部(20,21,22,23,23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入装置(4,5,6,7)附连到所述筘座(11)的筘座轮廓(12),从而能在所述筘座(11)的纵向(B)上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折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送装置(29)包括多个吹送开口(32,33,34;35,36,37),吹送开口(32,33,34;35,36,37)在所述折入装置(4,5,6,7)的移动方向(A)上彼此紧靠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送装置(29)的所述吹送开口(31;32,33,34;35,36,37)组合成组,能够彼此独立地启动吹送装置组。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入装置(4,5,6,7)包括槽(28),所述槽(28)在所述折入装置(4,5,6,7)的移动方向(A)上延伸,且当所述折入装置(4,5,6,7)沿着所述织物(2,3)的所述织边(24,25,26,27)移动的同时所述槽(28)能够收紧经打纬的纬线(19)的端部(20,21,22,23,23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吹送开口(31;32,33,34;35,36,37)沿着所述槽(28)排列,优选地在所述折入装置(4,5,6,7)的移动方向(A)上在所述槽(28)上方和下方。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折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送开口(32,33,34;35,36,37)彼此紧靠排列成一排(38;39)。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28)被布置成使得所述槽(28)能够在所述织物(3)的所述边缘(15)的延伸部上连续地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5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入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切割经打纬的纬线(19)的端部(20,21,22,23,23A)的切割设备(8,9,10)在距所述织物(2,3)的所述织边(24,25,26,27)一定距离处附连。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折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设备(8,9,10)包括能够气动启动的切割刀片(49)。
15.根据权利要求5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入装置(6,7)能够布置于两件织物(2,3)之间。
CN200880024384.3A 2007-07-12 2008-07-07 将纬线端部折入到织物织边内的方法和气动折入装置 Active CN1017433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EBE-2007/0349 2007-07-12
BE2007/0349A BE1017684A3 (nl) 2007-07-12 2007-07-12 Werkwijze voor het inleggen van een einde van een inslagdraad in een kant van een weefsel en pneumatische kanteninlegger.
BE-2007/0349 2007-07-12
PCT/EP2008/005515 WO2009007076A1 (en) 2007-07-12 2008-07-07 Method for tucking an end of a weft thread into a selvedge of a fabric, and pneumatic tuck-in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43348A true CN101743348A (zh) 2010-06-16
CN101743348B CN101743348B (zh) 2012-12-26

Family

ID=39226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24384.3A Active CN101743348B (zh) 2007-07-12 2008-07-07 将纬线端部折入到织物织边内的方法和气动折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176455B1 (zh)
CN (1) CN101743348B (zh)
AT (1) ATE510944T1 (zh)
BE (1) BE1017684A3 (zh)
WO (1) WO2009007076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0271A (zh) * 2016-03-31 2016-07-20 诸暨市金叶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织布机的活动式光边喷气折入边机构
CN105780272A (zh) * 2016-05-06 2016-07-20 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中分幅织机的气动剪刀及折入边装置
CN105803645A (zh) * 2016-05-06 2016-07-27 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剪刀及折入边装置
CN106757699A (zh) * 2017-01-19 2017-05-31 青岛天集团红旗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筘座直连式气动光边装置
CN107090650A (zh) * 2017-04-19 2017-08-25 张赓 一种纬纱探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893842A (zh) * 2018-09-17 2018-11-27 太平洋纺织机械(常熟)有限公司 剑杆织机的气动折入边装置
CN110055663A (zh) * 2019-04-12 2019-07-26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可调无梭织机气动折入边装置
CN111575882A (zh) * 2019-02-19 2020-08-25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织机的纬纱切断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1019614A3 (nl) 2009-07-01 2012-09-04 Picanol 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vangen en strekken van inslagdraden bij weefmachines.
BE1019807A3 (nl) 2011-07-12 2012-12-04 Picanol 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klemmen van een inslagdraad.
CZ304325B6 (cs) * 2012-11-16 2014-03-05 Incot Spol. S R.O. Multifunkční zakládací tryska
DE102013207805A1 (de) * 2013-04-29 2014-10-30 Lindauer Dornier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Verfahren zum Einlegen von Schussfadenenden an einer Webmaschine mit Zusatzschusseffekten
BE1022146B1 (nl) 2014-06-13 2016-02-19 Picanol Zelfkantvormingsinrichting voor een inslagdraad
CN104562393A (zh) * 2015-01-27 2015-04-29 苏州市久强纺织有限公司 带勾边装置的喷水织机
BE1024755B1 (nl) 2016-11-29 2018-06-27 Picanol Nv Afvaleinde-strekinrichting voor een weef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26351A (en) * 1919-10-04 1922-08-22 John C Brooks Loom
DE2707682C2 (de) * 1977-02-23 1978-10-05 Emil Jaeger Kg, 4400 Muenster Kanteneinleger fuer einen schuetzenlosen webstuhl
US4957144A (en) * 1987-12-28 1990-09-18 Nissan Motor Co., Ltd. Tack-in system of shuttleless loom
CN2281994Y (zh) * 1996-10-15 1998-05-20 张家港市第五纺织机械厂 工业用布无梭织机折边装置
BE1013428A3 (nl) * 2000-05-08 2002-01-15 Picanol Nv Kanteninleginrichting voor weefmachines.
JP2001329453A (ja) * 2000-05-19 2001-11-27 Tsudakoma Corp タックイン装置の緯糸弛緩装置
JP2004124302A (ja) * 2002-10-02 2004-04-22 Tsudakoma Corp 無杼織機のタックイン作動方法およびタックイン装置
EP1512782B1 (de) * 2003-09-02 2007-04-25 Sultex AG Webmaschine mit einer Einlegevorrichtung für schussfäden
BE1015929A6 (nl) * 2004-03-05 2005-11-08 Picanol Nv Kanteninlegapparaat voor een weefmachine, weefmachine en werkwijze.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0271A (zh) * 2016-03-31 2016-07-20 诸暨市金叶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织布机的活动式光边喷气折入边机构
CN105780272A (zh) * 2016-05-06 2016-07-20 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中分幅织机的气动剪刀及折入边装置
CN105803645A (zh) * 2016-05-06 2016-07-27 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剪刀及折入边装置
CN106757699A (zh) * 2017-01-19 2017-05-31 青岛天集团红旗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筘座直连式气动光边装置
CN106757699B (zh) * 2017-01-19 2019-08-13 青岛天一红旗纺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筘座直连式气动光边装置
CN107090650A (zh) * 2017-04-19 2017-08-25 张赓 一种纬纱探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090650B (zh) * 2017-04-19 2018-09-14 张赓 一种纬纱探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8893842A (zh) * 2018-09-17 2018-11-27 太平洋纺织机械(常熟)有限公司 剑杆织机的气动折入边装置
WO2020056898A1 (zh) * 2018-09-17 2020-03-26 太平洋纺织机械(常熟)有限公司 剑杆织机的气动折入边装置
CN108893842B (zh) * 2018-09-17 2023-06-16 太平洋纺织机械(常熟)有限公司 剑杆织机的气动折入边装置
CN111575882A (zh) * 2019-02-19 2020-08-25 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织机的纬纱切断装置
CN110055663A (zh) * 2019-04-12 2019-07-26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可调无梭织机气动折入边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510944T1 (de) 2011-06-15
CN101743348B (zh) 2012-12-26
WO2009007076A1 (en) 2009-01-15
BE1017684A3 (nl) 2009-03-03
EP2176455B1 (en) 2011-05-25
EP2176455A1 (en) 201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3348B (zh) 将纬线端部折入到织物织边内的方法和气动折入装置
JP5309003B2 (ja) 無杼織機におけるタックイン方法及び装置
CZ294030B6 (cs) Způsob výroby tkaniny s okraji a s alespoň jedním dočasným záchytným okrajem a zařízení k vytváření okraje tkaniny a alespoň jednoho dočasně existujícího záchytného okraje na tkanině
KR20180048693A (ko) 씨실을 홀딩, 급송, 및 직기 셰드에 삽입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를 구비한 직조기
JP2007247082A (ja) 給糸カッタのカッタ刃掃除用ノズル
SU1482535A3 (ru) Ткацкий станок
CN104302822B (zh) 用于夹持纬纱的装置和方法
US632511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selvedge forming device in weaving machine
CA2234464C (en) Weaving machine with pneumatic weft thread insertion
US6837279B2 (en) Selvage former for a weaving machine
US7694697B2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selvedge on a gripper weaving machine
CN1930336B (zh) 织边制作装置、具有织边制作装置的织机和制作织边的方法
JPS6452849A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selvage of fabric in loom
EP1721034B1 (en) Selvedge forming apparatus, weaving machine with a selved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selvedge
JPH0523591Y2 (zh)
EP2920346B1 (en) Nozzle with integrated scissors for pneumatic tuck-in device
EP3155155B1 (en) Selvedge forming device for a weft thread
TW491916B (en) Method of cutting the selvedge
US20090101227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rojectile Loom
JPH02154035A (ja) 多色ジェットルームにおける緯糸切断方法
US20090272456A1 (en) Weaving Machine Comprising Pneumatic Weft Insertion
SU1595957A1 (ru) Способ подачи уточных нитей к прокладчику многоцветного бесчелночного ткацкого станка
JPH08170249A (ja) 筒状織物における緯糸つなぎ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筒状織物
JP2016520729A (ja) 追加の緯糸エフェクトを有する織機で緯糸端部を挿入する方法
JPS6257971A (ja) 断片織機のタツクイン耳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