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7609B - 电梯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7609B
CN101687609B CN2007800536799A CN200780053679A CN101687609B CN 101687609 B CN101687609 B CN 101687609B CN 2007800536799 A CN2007800536799 A CN 2007800536799A CN 200780053679 A CN200780053679 A CN 200780053679A CN 101687609 B CN101687609 B CN 1016876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calator
elevator
car
trail
sit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536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7609A (zh
Inventor
天野雅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87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7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7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76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66B5/0012Devices monitoring the users of the elevator system

Landscapes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控制装置,能够利用廉价的结构检测尾随乘梯,能够在检测尾随乘梯时进行合适的动作。为此,在电梯中设置ID核对装置、检测搭乘轿厢的利用者的非接触式门传感器、和根据轿厢的装载重量检测利用者的秤检测单元。并且,在由ID核对装置检测到特定人员在利用电梯,而且由非接触式门传感器和秤检测单元双方检测到可疑人员与所述特定人员一起搭乘轿厢的情况下,判定为发生了尾随乘梯。在发生了尾随乘梯的情况下,使电梯进行预定的动作,以消除尾随乘梯,并通知外部发生了尾随乘梯。

Description

电梯的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可疑人员的尾随乘梯的电梯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公共住宅和公寓等的电梯内的犯罪不断增加。因此,为了发挥抑制犯罪的效果,许多电梯在轿厢内设置监视摄像机,并设置记录监视摄像机的图像的记录装置。另一方面,最近通过设置安全性较高的防范设备来限制除居住人员之外的人的出入的公寓也在增多,这种防范设备在进入楼中时要求基于密码输入和ID核对的本人认证。
但是,即使是设有上述的安全性较高的防范设备的公寓,也很难彻底防止可疑人员的进入。例如,即使公寓导入了上述防范设备,可疑人员也可通过尾随乘梯等比较容易地进入楼内。因此,对于上述公寓的电梯也要充分考虑居住人员和可疑人员共同搭乘的可能性。另外,上述的尾随乘梯是指,在通过居住人员的本人认证将门打开时,没有进行本人认证的可疑人员与该居住人员一起进入楼内,与这种进入楼内时的尾随乘梯相同的现象,在限制搭乘轿厢的电梯中当然也有可能发生。
为此,以往针对电梯中的尾随乘梯提出了各种方案。例如,作为现有技术提出了在使用预定的ID卡登记了层站呼梯的情况下,在门打开后反复进行不可共同搭乘的语音引导,同时在门传感器进行了进入确认后马上将门关闭,以防止可疑人员进入(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788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案中,虽然进行了防止尾随乘梯的各种动作,但实际上并不是检测尾随乘梯。因此,即使发生了尾随乘梯也不能检测到该情况,有可能导致在ID持有者和可疑人员共同进入轿厢内的状态下继续电梯的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的控制装置,能够利用廉价的结构检测尾随乘梯,能够在检测尾随乘梯时进行合适的动作。
本发明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具有:轿厢,其在电梯井道内升降;ID核对装置,其核对是否是预先登记的特定人员;非接触式门传感器,其以光学方式或图像方式检测有无搭乘轿厢的利用者及其人数;秤检测单元,其根据轿厢的装载重量来检测轿厢内的利用者的负荷;尾随乘梯检测单元,在由ID核对装置检测到特定人员在利用电梯,而且由非接触式门传感器和秤检测单元均检测到没有被ID核对装置认证为本人的可疑人员与特定人员一起搭乘轿厢的情况下,该尾随乘梯检测单元检测尾随乘梯的发生情况;以及尾随乘梯控制单元,在由尾随乘梯检测单元检测到发生了尾随乘梯的情况下,该尾随乘梯控制单元进行预定的动作,以消除尾随乘梯,并通知外部发生了尾随乘梯。
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廉价的结构检测尾随乘梯,能够在检测尾随乘梯时进行合适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非接触式门传感器的功能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其他动作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轿厢;2轿厢门;3出入口;4门控制单元;5非接触式门传感器;6 ID核对装置;7 ID控制装置;8秤装置;9监视中心;10控制单元;11运行控制单元;12秤检测单元;13通信单元;14尾随乘梯检测单元;15尾随乘梯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另外,在各个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适当简化乃至省略其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在图1中,1表示在电梯井道内升降的轿厢,2表示用于开闭轿厢1的出入口3的双开门式轿厢门,4表示设于轿厢1的、开闭控制轿厢门2的门控制单元。
在上述轿厢门2的出入口3侧端部设有非接触式门传感器5,其检测通过出入口3的利用者。该非接触式门传感器5例如利用光学的、图像的方法非接触地检测上述利用者。另外,图1所示的非接触式门传感器5示出了下述结构(也称为多光束门传感器),在一个轿厢门2的端部沿上下方向连续配置有多个发光元件,在另一个轿厢门2的端部沿上下方向连续配置有多个感光元件。在具有上述结构的非接触式门传感器5中,通过由各个感光元件接受来自发光元件的光,根据各个感光元件的感光量(检测信息),检测有无出入轿厢1的利用者及其人数。
6表示ID核对装置,其利用非接触式读卡器和非接触式读键器、或指纹、人脸、虹膜、静脉等的生物辨识系统等,核对是否是预先登记的特定人员,7表示控制该ID核对装置6的ID控制装置。另外,上述ID核对装置6被设置在电梯层站或轿厢1内,在上述特定人员利用电梯时使用。8表示用于检测轿厢1内的装载重量的秤装置。该秤装置8例如设于悬挂轿厢1的主绳索(未图示)的端部。并且,9表示监视电梯的监视中心,其设置在设有电梯的建筑物内或远程地方。
10表示掌管电梯的整体运行控制的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10具有例如运行控制单元11、秤检测单元12、通信单元13、尾随乘梯检测单元14、尾随乘梯控制单元15。11~15所示的各个单元全部由软件构成。
运行控制单元11具有进行电梯的整体运行管理的功能。例如,从该运行控制单元11输出针对电梯曳引机(未图示)的动作指令、针对上述门控制单元4的动作指令。秤检测单元12根据来自秤装置8的输入信息,检测轿厢负荷。即,秤检测单元12根据由秤装置8检测到的轿厢1的装载重量,检测轿厢1内有无利用者及其人数。通信单元13具有使控制单元10与外部的设备类等进行通信的功能,例如与设于轿厢1或层站的设备类、ID控制装置7、监视中心9等连接。
尾随乘梯检测单元14具有检测在电梯中发生的尾随乘梯的功能。该尾随乘梯检测单元14根据ID核对装置6的核对结果、非接触式门传感器5的检测结果、秤装置8的检测结果,检测尾随乘梯的发生。并且,在由该尾随乘梯检测单元14检测到尾随乘梯的发生时,尾随乘梯控制单元15使电梯执行预定的动作,以消除尾随乘梯,通知外部发生尾随乘梯,防止犯罪行为。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动作。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电梯的控制装置使运行控制单元11执行正常的运行,直到ID核对装置6被输入ID核对用的信息为止。并且,在ID核对装置6被输入预定的信息后,由ID控制装置7进行ID核对,并执行核对者是否是预先登记的特定人员的本人认证。
在由ID核对装置6检测到上述特定人员在利用电梯时(S101),控制单元10然后通过秤检测单元12和非接触式门传感器5,判定没有通过ID核对装置6的本人认证的可疑人员是否与上述特定人员一起搭乘轿厢1。即,执行用于判定是否发生了尾随乘梯的各种动作。例如,判定是否由秤检测单元12检测到多人乘梯(S102)、是否由非接触式门传感器5检测到多人乘梯(S103),并进行上述特定人员与乘梯人数的比较。并且,在通过S102和S103检测到多人乘梯的情况下,即,由秤检测单元12和非接触式门传感器5双方检测到可疑人员与上述特定人员一起搭乘轿厢1的情况下,尾随乘梯检测单元14判断尾随乘梯的发生情况(S104),将该情况的信息发送给尾随乘梯控制单元15。
当在S104中检测到发生尾随乘梯时,尾随乘梯控制单元15执行通报给监视中心9使轿厢1停靠在最近楼层(S105、S106),然后将门彻底打开等各种动作。另外,S105以后的各种动作不限于上述动作,例如也可以考虑使报警蜂鸣器鸣叫、持续门的打开状态、切换为各个楼层停止运转等各种动作。
在此,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非接触式门传感器的功能的图。根据图3说明图2中的S 103的具体检测方法。另外,图3表示非接触式门传感器5采用多光束门传感器的情况,(a)~(c)的纵轴表示设于轿厢门2的端部的各个感光元件的检测信息,横轴表示在轿厢1停止后从门(轿厢门2和层站门)开始打开到关闭的时间。
图3(a)表示一个大人通过出入口3时的各个感光元件的检测信息,图3(b)表示两个大人连续通过出入口3时的各个感光元件的检测信息。这样,通过在每个感光元件连续获取多光束门传感器的各个感光元件的检测信息,能够根据该检测信息以某种程度的精度判断有无通过出入口3的人及其人数。
并且,图3(c)表示一个儿童通过出入口3时的各个感光元件的检测信息。这样,在儿童或宠物等身高较矮的人或动物等通过出入口3时,来自配置于大人的头部附近的高度上的发光元件的光不会被遮挡。因此,如图1所示,如果预先将距地面预定高度的光轴设定为第1光轴,将配置于第1光轴上方的预定的光轴设定为第2光轴,将配置于第2光轴上方的预定的光轴设定为第3光轴,则能够根据配置于该第1~第3光轴上的各个感光元件的检测信息,检测儿童等的通过情况。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其他动作的流程图,表示在检测尾随乘梯时也检测上述儿童等的通过的情况下的动作。另外,在这种情况下,预先设定上述第1~第3光轴。
在由ID核对装置6检测到特定人员的利用情况时,控制单元10首先判定第1光轴是否被遮挡(S201)。当在S201中检测到第1光轴被遮挡时,然后判定第2光轴或第3光轴是否被遮挡(S202)。其中,当在S202中没有检测到第2光轴和第3光轴被遮挡时,如上所述判定是儿童(宠物)乘梯(S203),运行控制单元11向门控制单元4输出动作指令,使其将门的打开时间设定为比正常运转时的打开时间长(S204)。另外,检测到儿童等乘梯时的动作不限于上述动作,例如也可以考虑使门的速度变慢、通报给监视中心9、在轿厢1内进行语音引导等各种动作。
另一方面,当在S202中检测到第2光轴或第3光轴被遮挡时,继续判定在经过预定时间后第2光轴或第3光轴是否被遮挡(S205)。即,判定有无下一个乘客。并且,当在S205中没有检测到第2光轴和第3光轴被遮挡时,判定是一个大人乘梯(S206)。另一方面,当在S205中检测到第2光轴或第3光轴被遮挡时,检测多人乘梯的情况,同时使尾随乘梯控制单元15进行发生尾随乘梯时的各种动作。
另外,以上说明了把用于检测儿童等的光轴设定为第1~第3光轴的情况,但在只利用第1和第2光轴时也能够进行儿童等的检测。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第1光轴设定为在儿童通过时可靠地被遮挡的高度上,将第2光轴设定为在儿童通过时不会被遮挡、但在大人通过时能够被遮挡的高度上。并且,也可以构成为利用ID核对装置6和秤检测单元12检测儿童的乘梯情况,并执行图4所示的动作。
另外,还可以构成为在S204中延长门的打开时间后,再次返回S201并检测尾随乘梯的发生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关于用于延长门的打开时间的设定,只要在由尾随乘梯检测单元14检测到发生尾随乘梯之前设为有效即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能够利用比较廉价的结构,根据ID核对装置6的核对结果、秤装置8和非接触式门传感器5的检测结果,可靠地检测电梯中的尾随乘梯。并且,在检测尾随乘梯时能够进行合适的动作。因此,能够大幅降低利用电梯的犯罪,能够提供安全性较高的安全电梯。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始终执行尾随乘梯检测的情况,但也可以只在特定的时间段例如夜间执行尾随乘梯检测。并且,也可以构成为根据时间段来变更检测尾随乘梯时的动作,例如,只在夜间执行报警蜂鸣器的鸣叫动作或通报给监视中心9等动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只要具有ID核对装置、秤装置、非接触式门传感器,就能够适用于任何电梯。

Claims (2)

1.一种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的控制装置具有:
轿厢,其在电梯井道内升降;
ID核对装置,其核对是否是预先登记的特定人员;
非接触式门传感器,其以光学方式或图像方式检测有无搭乘所述轿厢的利用者及其人数;
秤检测单元,其根据所述轿厢的装载重量来检测所述轿厢内的利用者的负荷;
尾随乘梯检测单元,在由所述ID核对装置检测到所述特定人员在利用电梯,而且由所述非接触式门传感器和所述秤检测单元均检测到没有被所述ID核对装置认证为本人的可疑人员与所述特定人员一起搭乘所述轿厢的情况下,该尾随乘梯检测单元检测尾随乘梯的发生情况;以及
尾随乘梯控制单元,在由所述尾随乘梯检测单元检测到发生了尾随乘梯的情况下,该尾随乘梯控制单元进行预定的动作,以消除尾随乘梯,并向外部通知发生了尾随乘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的控制装置具有运行控制单元,在由所述ID核对装置、非接触式门传感器、秤检测单元中的任意一方检测到儿童搭乘轿厢的情况下,该运行控制单元将门的打开时间设定为比平常长。
CN2007800536799A 2007-07-10 2007-07-10 电梯的控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76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7/063706 WO2009008057A1 (ja) 2007-07-10 2007-07-10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7609A CN101687609A (zh) 2010-03-31
CN101687609B true CN101687609B (zh) 2012-05-09

Family

ID=40228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5367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7609B (zh) 2007-07-10 2007-07-10 电梯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163501A1 (zh)
JP (1) JPWO2009008057A1 (zh)
KR (1) KR101222795B1 (zh)
CN (1) CN101687609B (zh)
WO (1) WO20090080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31944B1 (ko) * 2008-08-11 2013-02-08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엘리베이터의 운전 제어 장치
JP5785761B2 (ja) * 2011-04-12 2015-09-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ドアタイム短縮エレベータ
JP5932521B2 (ja) * 2012-06-28 2016-06-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監視装置及び監視方法
JP6272157B2 (ja) * 2014-06-16 2018-01-31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CN104118783B (zh) * 2014-07-16 2016-11-23 快意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称重装置及称重方法
CN105000437B (zh) * 2015-07-14 2017-03-01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电梯作为安保装置的方法
JP6306110B2 (ja) * 2016-08-24 2018-04-04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6661527B2 (ja) * 2016-12-14 2020-03-11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0544007B2 (en) 2017-03-23 2020-01-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isk-aware management of elevator operations
JP6483214B1 (ja) * 2017-09-20 2019-03-13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の迷子検出方法
WO2019073550A1 (ja) * 2017-10-11 2019-04-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防犯システム
US10586432B2 (en) 2017-12-29 2020-03-10 Ademco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rusion detection using selective masking
CN108357991A (zh) * 2018-02-26 2018-08-03 深圳市旺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186730B (zh) * 2020-01-20 2022-09-16 赣州市耀灵天华数字经济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人体追踪和自动分配的电梯控制方法与电梯控制系统
CN111932585B (zh) * 2020-07-28 2022-10-14 浙江新再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智能电梯间尾随行为识别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9711A (zh) * 2006-09-20 2007-02-28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图像、语音识别技术的电梯内防暴力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26698B2 (ja) * 1994-02-24 2001-11-05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防犯装置
MY122034A (en) * 1996-09-27 2006-03-31 Inventio Ag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JPH11335046A (ja) * 1998-05-28 1999-12-07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閉じ込め防止装置
JP2004315127A (ja) * 2003-04-14 2004-11-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05132549A (ja) 2003-10-29 2005-05-26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06027886A (ja) 2004-07-21 2006-02-02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ーの共連れ同乗防止方法
JP2006131403A (ja) * 2004-11-09 2006-05-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6168930A (ja) 2004-12-16 2006-06-29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ドアの運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19711A (zh) * 2006-09-20 2007-02-28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图像、语音识别技术的电梯内防暴力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018608A (ko) 2010-02-17
CN101687609A (zh) 2010-03-31
WO2009008057A1 (ja) 2009-01-15
KR101222795B1 (ko) 2013-01-16
EP2163501A1 (en) 2010-03-17
JPWO2009008057A1 (ja) 2010-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7609B (zh) 电梯的控制装置
CN101883730B (zh) 电梯通道中人员的被动探测
CN102105378B (zh) 电梯的控制装置
CN101528579B (zh) 电梯系统
ES2949152T3 (es) Sistema de ascensor con control de puerta adaptativo
US8684142B2 (en) Using a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with an elevator system
CN101065310B (zh) 电梯控制装置
CN1361745A (zh) 具有进入安全的电梯
CN102803114A (zh) 升降机出入控制系统
CN101102952A (zh) 电梯控制系统
JP5660614B2 (ja) エレベータ
WO2011111096A1 (ja) 安全位置センサ付きエレベータ
CN103803388B (zh) 电梯的乘坐检测系统
ES2882042T3 (es) Operación de rescate automático en un sistema de ascensor
CN102089233A (zh) 电梯门装置
JP4986233B2 (ja) 不審者入館防止システム
CN101568483A (zh) 电梯监视系统
JP5598608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203299893U (zh) 一种闸机检票装置
CN113993804B (zh) 楼宇管理系统
CN108584597A (zh) 曳引电梯安全节能系统
KR100817210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출입문 개폐 제어방법
RU278992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егулирования посадки на канатную транспортную установку
JP2001226047A (ja) エレベータを用いた乗客運送システム
CN111908287A (zh) 电梯安全提示设备和提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9

Termination date: 201407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