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3305A - 按摩机 - Google Patents

按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3305A
CN101683305A CN200910205102A CN200910205102A CN101683305A CN 101683305 A CN101683305 A CN 101683305A CN 200910205102 A CN200910205102 A CN 200910205102A CN 200910205102 A CN200910205102 A CN 200910205102A CN 101683305 A CN101683305 A CN 1016833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taining part
lower limb
forward foot
footstool
massage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5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3305B (zh
Inventor
西谷信行
高谷昭广
南野利明
高桥吉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83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3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3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33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按摩机,包括:使用者就座用的座部(1);脚凳(2),该脚凳(2)保持就座于所述座部(1)上的使用者的脚部。所述脚凳(2)包括下腿保持部(A)和前脚保持部(B),所述下腿保持部(A)上形成有用于保持使用者腿部的下腿部分的下腿保持面(5),所述前脚保持部(B)上形成有用于保持使用者脚部的前脚部分的前脚保持面(6)。下腿保持部(A)和前脚保持部(B)为分体。所述脚凳(2)构成为,在该脚凳(2)被收纳时所述下腿保持部(A)的一部分被收入设在所述前脚保持部(B)的所述前脚保持面(6)的左端及右端上的外壁(9)之间。

Description

按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座部和脚凳的按摩机。
背景技术
作为可以在使用者保持就座姿势不变的情况下对使用者进行按摩的按摩机,具备使用者就座用的座部、及将坐在座部上的使用者的下腿部分进行保持的脚凳的按摩机从以前就一直被利用。
上述脚凳在非使用时多会变的碍事,所以希望能在非使用时将脚凳简洁地收纳起来。对于此要求,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座部下方的空间用于收纳脚凳的技术。
参照图11对以前的脚凳收纳技术进行说明。在图11(a)所示的状态下,脚凳2以其下腿保持面朝上的姿势被收纳在座部1的下方。在使用脚凳2的时候,如图11(b)所示,脚凳2保持着图11(a)的姿势被向前方推出,以使脚凳2的全体从座部1的前方露出。在此移动后,如图11(c)所示,将脚凳的后端部向上方抬起。经过这两个步骤,脚凳2被设置为使用状态。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只是将脚凳2保持原样地放倒收纳,在简洁地收纳脚凳2这一点上做的不够充分。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7-755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简洁地收纳脚凳的按摩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按摩机,包括:使用者就座用的座部(1);脚凳(2),该脚凳(2)保持就座于所述座部(1)上的使用者的脚部;其中,所述脚凳(2)包括下腿保持部(A)和前脚保持部(B),所述下腿保持部(A)上形成有用于保持使用者腿部的下腿部分的下腿保持面(5),前脚保持部(B)上形成有用于保持使用者腿部的前脚部分的脚尖保持面(6),下腿保持部(A)和脚尖保持部(B)为分体,所述脚凳(2)构成为,在该脚凳(2)被收纳时所述下腿保持部(A)的一部分被收入设在所述前脚保持部(B)的所述前脚保持面(6)的左端及右端上的外壁(9)之间。
基于此构成,下腿保持部的一部分被收纳在前脚保持部的外壁之间,可以将分体而设的下腿保持部和前脚保持部简洁地收纳。
优选地,所述前脚保持部(B)被设置为,在所述脚凳(2)被收纳时所述前脚保持面(6)变为面向后方的姿势。
基于此构成,下腿保持部的前端部被收纳在前脚保持部的外壁之间,前脚保持部盖在下腿保持部的前方。由此,可以将脚凳整体简洁地收容到按摩机中。
优选地,所述下腿保持部(A)被设置为,在所述脚凳(2)被收纳时所述下腿保持面(5)变为面向下方的姿势。
基于此构成,在使用时下腿保持面面向前方的下腿保持部可以保持原样地一边旋转一边顺利地收纳。
优选地,在所述脚凳(2)被收纳时,所述前脚保持部(B)和所述下腿保持部(A)一起被收纳到所述座部的下方。
基于此构成,前脚保持部和下腿保持部变得简洁的脚凳被收纳在座部的下方而不会碍事。因此,按摩机具有良好的外观设计。而且,被收纳时的脚凳被小型化,所以座部下方的收纳室也被小型化。
优选地,所述前脚保持部(B)被设置为,从被收纳时的位置向前方可自由滑动,所述按摩机进一步具有旋转驱动单元(22),该旋转驱动单元(22)与所述前脚保持部(B)向前方的滑动相联动而使所述下腿保持部(A)旋转。
基于此构成,前脚保持部的滑动和下腿保持部的旋转相联动,而且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体型使脚凳适合使用者的脚部。
优选地,在所述脚凳(2)被收纳时被收入所述前脚保持部(B)内的所述下腿保持部(A)的顶端部分形成有切口部分(10)。
基于此构成,使用者通过将前脚等从切口部分插入前脚保持部,可以将前脚保持部的滑动和下腿保持部的旋转同时并且容易地实行。
优选地,所述前脚保持部(B)可以自由旋转,所述按摩机进一步具有旋转赋能单元(24),该旋转赋能单元(24)向所述前脚保持部(B)施加旋转弹压力,以使所述前脚保持部(B)的脚尖侧部分接近所述座部(1)。
基于此构成,仅通过将使用者的脚底抵接在前脚保持部并压下,就可以使前脚保持部的角度很好地适合脚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按摩机的侧面图,图1(a)示出脚凳收纳时的状态、图1(b)示出脚凳突出时的状态、图1(c)示出脚凳使用时的状态。
图2是脚凳收纳时的按摩机的立体图。
图3是脚凳突出时的按摩机的部分立体图。
图4是脚凳使用时的按摩机的部分立体图。
图5是处于图1(a)状态下的按摩机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框架的部分侧面图。
图7是处于图1(c)状态下的按摩机的框架的侧面图。
图8是图7中的框架的部分立体图。
图9是图7中的框架的正面截面图。
图10是锁定机构的立体图。
图11是用于说明以前的按摩机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按摩机进行说明。
图1-图4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按摩机的外观。图5-图10示出了按摩机的框架构造。
首先参照图1-图4对按摩机的基本构成及动作进行说明。该按摩机为椅子型(沙发型),包括使用者(未予图示)就座的座部1、保持坐在座部1上的使用者的两脚部的脚凳2、支撑就座的使用者的后背的靠背部3、和支撑就座的使用者的胳膊的扶手4。本说明书中的“前”“后”“左”“右”等表示方向的表现为对就座的使用者来说的方向。
按摩机的一个实施例具备对处于就座姿势的使用者进行按摩的施疗单元(未予图示)。所述施疗单元的优选的实施例为,驱动布置在靠背部3上的施疗构件等从而对使用者的肩、背、腰等进行按摩的构造,驱动布置在座部1上的气囊等而对使用者的臀部进行按摩的构造,或者驱动布置在脚凳2中的气囊对使用者的脚部进行按摩的构造。还可在按摩机中设置其他构造的施疗单元。
脚凳2包括下腿保持部A和前脚保持部B,下腿保持部A具有用于保持使用者的腿部的下腿部分的下腿保持面5,前脚保持部B具有用于保持各前脚部分的前脚保持面6。下腿保持部A和前脚保持部B为分体。在本说明书中,“下腿部分”定义为从膝盖到脚踝为止的部分,“前脚部分”定义为从脚踝往下的部分。
如图4所示,下腿保持部A具有被使用者的各下腿部分的里侧(腿肚子)所抵接的下腿保持面5。下腿保持部A上的、被一对下腿保持面5夹在中间的部分上设有隔壁7。在各下腿保持面5的外侧端部设有外壁8。隔壁7和外壁8均向下腿保持面5所面向的方向突出。所以,由隔壁7和外壁8夹在中间的下腿保持面5为,设在下腿保持部A上的2个凹槽的底面的形状。在一个实施例中,下腿保持部A的截面呈大致E字状。
另外,在下腿保持部A上的、如图4所示的使用时处于上端的部分,形成有切口部分10,即凹部。各切口部分10限定了下腿保持面5的上端。通过设置切口部分10,在使用时各下腿保持面5的上端的位置低于隔壁7及外壁8的上端。
前脚保持部B包含被两前脚部分的足底所抵接的前脚保持面6、和设在前脚保持面6的左端和右端的外壁9。外壁9向前脚保持面6所面向的方向突出。在一个实施例中,前脚保持部B的外形呈三框状(“U”字状)。
将脚凳2收容的时候,下腿保持部A的一部分(具体来说,为使用时处于上端的部分)被夹在前脚保持部B的外壁9之间,成为简洁化的状态(也称为收纳状态)。脚凳2在此状态下被收纳在座部1下方的收纳室中(也称为收纳位置)。
图1(a)和图2示出了收纳状态的脚凳2布置在座部1下方的收纳室中的情况。图1(b)和图3示出了将处于所述收纳状态不变的脚凳2向前方推出预定距离d的状态。在图3所示出的状态中,下腿保持部A处于下腿保持面5面向下方的向下姿势,前脚保持部B处于前脚保持面6面向后方的向后姿势。由于向下姿势的下腿保持部A的前端部分(在使用时处于上端侧的部分)被夹在前脚保持部B的外壁9之间,脚凳2整体被简洁化。
在上述的收纳状态中,下腿保持部A的切口部分10被布置在下腿保持部A的前部,并位于前脚保持部B的外壁9之间。所以,将处于上述收纳状态不变的脚凳2向前方推出预定距离d的话,切口部分10就会如图3所示的形式向外部露出。
对将脚凳2全体从图3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前方推出时候的、下腿保持部A和前脚保持部B的姿势变化进行说明。此时,前脚保持部B保持图3的姿势不变向前方滑动,而下腿保持部A的向前的滑动则在中途被限制,而且下腿保持部A的顶端部分以向上方抬起的形式开始旋转(参照图1(c)的箭头a)。下腿保持部A可以和前脚保持部B互相独立地旋转,直到下腿保持面5转到面向斜上方的姿势(以下称为“最大旋转姿势”)为止。在下腿保持部A转到最大旋转姿势的时点,如图1(c)和图4所示,下腿保持部A的上端部距离座部1最近。使用者将下腿保持部A设置在此最大旋转姿势或者此最大旋转姿势的附近,将使用者的两下腿部分嵌入下腿保持部A的沟部内,再将两前脚放在前脚保持部B上的状态下,使用脚凳2。
前脚保持部B也可为相对于下腿保持部A可独立旋转的构造。在图示的例中,前脚保持部B可以以将与使用者的脚尖对应的脚尖侧部分向前倒的形式旋转(参照图1(c)的箭头b)。例如,前脚保持部B可在,前脚保持面6面向后的向后姿势,和前脚保持面6面向上方的向上姿势之间自由转动。另外,也可以对于前脚保持部B赋以旋转弹推力,以使前脚保持部B的指尖侧部分靠近座部1。在此情况下,在不向前脚保持部B赋予外力的时候,前脚保持部B被维持为向后姿势。
对将脚凳2收容到收容室中时的步骤进行说明。在此情况下,进行与将脚凳2从收纳室拉出时相反的步骤。也就是说,将下腿保持部A及前脚保持部B从图1(c)的使用状态向后方滑动。随着此滑动的进行,处在最大旋转姿势或者该最大旋转姿势附近的下腿保持部A开始以其顶端部分向前方倒的形式旋转,下腿保持部A旋转至向下姿势。在此时点,如图1(b)及图3所示,下腿保持部A与前脚保持部B部分地嵌合而变为收纳状态。伴随着进一步的滑动,下腿保持部A和前脚保持部B保持此收纳状态不变向后方滑动。这样,如图1(a)所示,脚凳2被收纳到座部1下方的收纳室中。
下面,参照图5-图10说明,对支撑下腿保持部A及前脚保持部B以使上述动作进行的收纳支撑机构27进行说明。
图5及图7示出了按摩机整体的框架构造。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脚凳2以收纳状态被收纳在收纳室中。在图7所示的状态下,脚凳2被移动到了最前方,下腿保持部A被旋转到了最大旋转姿势。与座部1对应的座框架11具有从前端部、后端部、左端部、右端部分别向下延伸的支撑脚12。与靠背部3对应的靠背框架13被联结在座框架11上。
收纳支撑机构27包含支撑脚凳2整体的滑动框架14。滑动框架14以可自由前后滑动的形式联结在支撑脚12上。下腿保持部A及前脚保持部B通过枢轴19、21以可自由旋转的形式联结在滑动框架14上。所以,下腿保持部A和前脚保持部B可以相对于座部1一起自由地前后滑动,并可互相独立地自由旋转。进一步,收纳支撑机构27包含旋转驱动单元22(后述),该旋转驱动单元22与下腿保持部A及前脚保持部B的向前的滑动相联动而旋转下腿保持部A。
如图9所示,滑动框架14通过包含导轨部件15和轴承部件16的机构,可自由滑动地联结于座部1上。各导轨部件15固定于支撑脚12。在滑动框架14的右侧和左侧各设有2个轴承部件16。各轴承部件16以能自由转动的形式布置在与其对应的导轨部件15内。
如图6、7所示,支撑柱18从各滑动框架14的前侧部分向上方延伸。枢轴19布置在支撑柱18的上部。与下腿保持框架17对应的下腿保持部A通过枢轴19以自由回转的形式联结在支撑柱18上。支撑柱20从滑动框架14的前端部分向前方延伸。枢轴21布置在支撑柱20的前端部。与前脚保持部B对应的前脚保持框架26通过枢轴21以自由回转的形式联结在支撑柱20上。前脚保持部B用的支撑柱20设在比下腿保持部A用的支撑柱18更靠前方的位置。因此,前脚保持部B用的枢轴21位于下腿保持部A用的枢轴19的斜前下方。
下腿保持部A的重心位置被设定为使下腿保持部A维持向下姿势(特别是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位置。对用于将下腿保持部A从向下姿势旋转的旋转驱动单元22进行说明。旋转驱动单元22包含联结部件23,该联结部件23布置为联结座框架11和下腿保持框架17的形式。作为联结部件23的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其为具有可挠性的线状部件。联结部件23也可为能伸缩的弹性部件。
联结部件23的一端和下腿保持框架17的固定位置设定为,在下腿保持部A处于向下姿势的时候,比枢轴19更靠前方(参照图6)的形式。而且,此固定位置设定为,比联结部件23的另一端和座框架11的固定位置更靠前斜下方。
在脚凳2被收纳在收纳室中的时候,联结部件23处于弯曲状态,在将滑动框架14向前方压出以使脚凳2全体突出预定距离d的时点,联结部件23处于向前后方向绷紧的状态。从此状态进一步压出滑动框架14的话,联结部件23的张力就使下腿保持框架17(即下腿保持部A全体)旋转。然后,在将滑动框架14推到最靠前方的时点,下腿保持部A到达最大旋转姿势(参照图7、图8)。
旋转赋能单元24向前脚保持部B施加旋转弹压力。旋转赋能单元24包含布置在枢轴21上的扭转弹簧25。扭转弹簧25弹压前脚保持框架26,以使前脚保持部B的脚尖侧部分向接近座部1的方向旋转。通过采用旋转赋能单元24,使用者用脚底反抗扭转弹簧25的弹压力而压前脚保持部B的前脚保持面6的话,前脚保持部B就会以将其脚尖侧向前方放倒的形式旋转。相反地,只要使用者解除脚底的挤压,前脚保持部B就由于扭转弹簧25的弹压力以抬起脚尖侧部分的形式恢复。
如图10所示,按摩机还可以包括锁定机构30、解除机构31、以及赋能单元32。其中,锁定机构30用于将脚凳2临时固定在座部1的下方的收纳位置,解除机构31用于解除基于锁定机构30的临时固定,赋能单元32用于将脚凳2从收纳位置向前方压出预定距离d。
锁定机构30包括止动部件33和止动承受部件34。止动部件33设在联结于座框架11的轨道部件15侧,例如通过摇臂35安装在轨道部件15上。止动承受部件34固定在联结于脚凳2的滑动框架14侧。摇臂35可以摇动,以将止动部件33切换于,抵接在止动承受部件34上的下方位置和没有抵接在止动承受部件34上的上方位置之间。摇臂35被弹簧弹压以将止动部件33保持在下方位置。
解除机构31包括摇臂35、设置在座框架11上的操作杆36、及联结操作杆36和摇臂35的线材37。操作杆36的操作部38一被向上方拉动,摇臂35就通过线材37向预定方向摇动,使止动部件33向不与止动承受部件34抵接的上方位置移动。
作为赋能单元32的实施例,可为设在导轨部件15和滑动框架14之间的螺旋弹簧39。螺旋弹簧39在滑动框架14处于座部1的下方的收纳位置的时候变为压缩状态,将滑动框架14向前方弹推。在滑动框架14向前方移动了预定距离d的时候,由螺旋弹簧39所产生的弹压力变为几乎不会对滑动框架14的前进产生影响的程度。
在脚凳2处于收纳位置的时候,止动部件33与止动承受部件34相卡和,禁止滑动框架14的移动。在使用脚凳2的时候,使用者操作操作杆36而将止动部件33向上拉起,解除其与止动承受部件34的卡和。脚凳2全体与此解除相联动,基于螺旋弹簧39的弹压力向前方突出预定距离d。
基于本实施例的按摩机,如下所述,可以将脚凳2设置而使用,而且可以在使用后不费事并简洁地收纳在脚凳2中。
首先,使用者就座到脚凳2处于被收纳状态的按摩机的座部1上。在座部1的侧方,露出有与操作杆36的操作部38相联结的拉动部件40(参照图2等)。使用者通过拉动拉动部件40解除基于止动部件33的临时固定,脚凳2全体被螺旋弹簧39的弹压力向前方压出预定距离d。由此,下腿保持部A的切口部分10以如图3所示的形式露出。使用者将两前脚部分由上方插入两切口部分10中,将脚底压在前脚保持部B的前脚保持面6上。基于此挤压,前脚保持部B向前方旋转(参照图1(c)的箭头b),变位至于与使用者的脚踝角度适合的位置。
在此,使用者一将脚底向前方压出,下腿保持部A和前脚保持部B就一起沿滑动框架14前进。下腿保持部A的前进在中途被联结部件23限制,接着,下腿保持部A基于旋转驱动力以其顶端部分向上方抬起的形式旋转而被设置(参照途中的箭头a)。由于下腿保持部A以从座部1迂回的形式从下方旋转而被设置,所以不会碰到使用者的脚部,而且不需要大空间就可以顺利地被设置成使用状态。
下腿保持部A的切口部分10在使用时位于下腿保持部A的上端。通过此切口部分10,可以防止由于使用者的腿肚子部分碰到下腿保持部A而产生的不舒服的感觉。
在如图4所示的形式将脚凳2设置好的状态下,使用者可以利用布置在例如下腿保持部A或者前脚保持部B中的气囊等适当的施疗单元,对脚部进行按摩。此时,由于下腿保持部A和前脚保持部B的姿势及位置可以配合使用者的体型容易地变更,所以不论使用者是什么样的体型都可以提供良好的按摩。
例如,在使用者的身材矮小的情况下,前脚保持部B被压至达不到最前方的中途位置。而且,与前脚保持部B的挤压联动而旋转的下腿保持部A也不会被旋转到最大旋转姿势。也就是说,前脚保持部B的前脚保持面6比较接近座部1,下腿保持部A的下腿保持面5被保持在不向后方大幅度倾倒的角度。所以,脚凳2对于身材矮小的使用者可以很好的设置。
相反地,在使用者的身材高大的情况下,通过将前脚保持部B压到最前方,可以将下腿保持部A旋转到最大旋转姿势。也就是说,前脚保持部B的前脚保持面6被设置的远离座部1,下腿保持部A的下腿保持面5被保持在向后方倾倒最大幅度的角度。所以,脚凳2对于身材高大的使用者可以很好的设置。
在使用后将脚凳2收纳的时候,使用者只用脚部的操作就可以将脚凳2容易地收纳到座部1下方的收纳室中。具体地说,首先使用者将脚底从前脚保持部B的前脚保持面6拿开。由此,前脚保持部B恢复至向后姿势。使用者将自己的脚部(例如脚后跟或者脚底)压在变为向后姿势的前脚保持部B的前面(即形成在与前脚保持面6相反一侧的平坦面),将前脚保持部B向后方压入。这样一来,滑动框架14和下腿保持部A一起被向后方压入。此时,由于基于联结部件23的强制性的旋转被解除,下腿保持部A基于自重旋转而恢复向下姿势,脚凳2全体回到如图2所示的收纳状态。
从此状态进一步用脚后跟部分反抗螺旋弹簧39的弹压力将前脚保持部B向后方压入的话,止动部件33就在先骑上止动承受部件34之后与该止动承受部件34卡和。这样一来,脚凳2被临时固定在座部1下方的收纳位置。在脚凳2被临时固定的状态下,前脚保持部B以盖在下腿保持部A的前方的形式布置。从前方只能看到前脚保持部B的平坦的前面部分。所以,按摩机具有良好的外观设计。
在上述的按摩机中,也可以通过电动机构进行滑动框架14的前后滑动,及下腿保持部A或前脚保持部B的旋转。另外,也可以采用将仅由下腿保持部A形成的脚凳2收纳到收纳室中的构造,或者前脚保持部B与下腿保持部A一体旋转的同时收纳到收纳室的构造。对于其他的构成,只要是在不超过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就可以适当的进行设计的变更。

Claims (7)

1、一种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
使用者就座用的座部(1);
脚凳(2),该脚凳(2)保持就座于所述座部(1)上的使用者的脚部;
其中,所述脚凳(2)包括下腿保持部(A)和前脚保持部(B),所述下腿保持部(A)上形成有用于保持使用者腿部的下腿部分的下腿保持面(5),所述前脚保持部(B)上形成有用于保持使用者脚部的前脚部分的脚尖保持面(6),所述下腿保持部(A)和所述脚尖保持部(B)为分体,
所述脚凳(2)构成为,在该脚凳(2)被收纳时所述下腿保持部(A)的一部分被收入设在所述前脚保持部(B)的所述前脚保持面(6)的左端及右端上的外壁(9)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脚保持部(B)被设置为,在所述脚凳(2)被收纳时所述前脚保持面(6)变为面向后方的姿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腿保持部(A)被设置为,在所述脚凳(2)被收纳时所述下腿保持面(5)变为面向下方的姿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脚凳(2)被收纳时,所述前脚保持部(B)和所述下腿保持部(A)一起被收纳到所述座部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脚保持部(B)被设置为,从被收纳时的位置向前方可自由滑动,
所述按摩机进一步具有旋转驱动单元(22),该旋转驱动单元(22)与所述前脚保持部(B)向前方的滑动相联动而使所述下腿保持部(A)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脚凳(2)被收纳时被收入所述前脚保持部(B)内的所述下腿保持部(A)的顶端部分形成有切口部分(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脚保持部(B)可以自由旋转,
所述按摩机进一步具有旋转赋能单元(24),该旋转赋能单元(24)向所述前脚保持部(B)施加旋转弹压力,以使所述前脚保持部(B)的脚尖侧部分接近所述座部(1)。
CN2009102051026A 2008-09-25 2009-09-25 按摩机 Active CN1016833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46908 2008-09-25
JP2008246908A JP4702420B2 (ja) 2008-09-25 2008-09-25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8246908 2008-09-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3305A true CN101683305A (zh) 2010-03-31
CN101683305B CN101683305B (zh) 2011-12-28

Family

ID=42046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51026A Active CN101683305B (zh) 2008-09-25 2009-09-25 按摩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702420B2 (zh)
CN (1) CN101683305B (zh)
HK (1) HK114251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6036A (zh) * 2015-02-28 2015-05-13 福建松典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腿部按摩装置
CN111971015A (zh) * 2019-03-01 2020-11-20 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椅型按摩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30861B2 (ja) * 2009-02-27 2013-10-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JP2012157449A (ja) * 2011-01-31 2012-08-23 Daito Denki Kogyo Kk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9068A (en) * 1988-07-08 1990-04-24 Outboard Marine Corporation Recreational boat sofa/sleeper
CN2083874U (zh) * 1990-06-18 1991-09-04 邢军 多功能自动按摩沙发
JP3654666B2 (ja) * 1994-09-14 2005-06-02 東海旅客鉄道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用回転式腰掛け
CN2239795Y (zh) * 1994-11-01 1996-11-13 冯玉胜 多功能健身按摩椅
JP3524468B2 (ja) * 1996-04-05 2004-05-10 九州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装置
CN2305185Y (zh) * 1997-01-06 1999-01-27 孙显志 折叠式按摩床椅
JP2001008780A (ja) * 1999-06-30 2001-01-16 Purotec Fuji:Kk 椅 子
JP2001095637A (ja) * 1999-09-28 2001-04-10 Fuji Iryoki:Kk 椅 子
JP2002065786A (ja) * 2000-08-28 2002-03-0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マッサージ機
JP3648171B2 (ja) * 2001-04-20 2005-05-18 九州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装置
JP4386250B2 (ja) * 2003-08-14 2009-12-16 株式会社プロテックフジ 二重足載台を備えた施療機
JP2005247196A (ja) * 2004-03-05 2005-09-15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のオットマン装置
JP4506283B2 (ja) * 2004-05-26 2010-07-21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椅子
CN2772499Y (zh) * 2005-01-24 2006-04-19 沈阳理工大学 一种多功能折叠理疗椅
JP2007222469A (ja) * 2006-02-24 2007-09-06 Aisin Seiki Co Ltd オットマン装置
JP2007222470A (ja) * 2006-02-24 2007-09-06 Aisin Seiki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4719756B2 (ja) * 2008-03-12 2011-07-06 ファミリー株式会社 マッサージ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6036A (zh) * 2015-02-28 2015-05-13 福建松典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腿部按摩装置
CN111971015A (zh) * 2019-03-01 2020-11-20 大东电机工业株式会社 椅型按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02420B2 (ja) 2011-06-15
HK1142518A1 (en) 2010-12-10
CN101683305B (zh) 2011-12-28
JP2010075422A (ja) 2010-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3304B (zh) 按摩机
CN101683306B (zh) 按摩机
JP4435215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CN100377698C (zh) 脚踏板装置
CN101683305B (zh) 按摩机
CN101396322A (zh) 具有足部按摩装置的按摩椅
CN101375821A (zh) 能够收纳足部按摩装置的按摩椅
CN101543455B (zh) 按摩椅
JP5588583B2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CN102202634A (zh) 椅型按摩机
JP2008073114A (ja) 起立補助装置
JP2010012005A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CN102131485A (zh) 具有足部按揉装置的座椅型按摩机
JP2008272310A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JP4496768B2 (ja) 運動用器具
CN110123569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产科医疗护理用注射输液座椅
JP2007260469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9247488A (ja) 椅子式のマッサージ装置
JP6934088B2 (ja)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CN110584892A (zh) 一种平躺轮椅
CN211270462U (zh) 护理用厕椅及其支撑椅垫
JP3686243B2 (ja) 椅子式マッサージ機
CN110269418B (zh) 一种多功能保健办公椅
JP3866753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CN217987091U (zh) 一种新型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4251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4251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