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2714B - 监视器铰链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监视器铰链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682714B CN101682714B CN200880017211.9A CN200880017211A CN101682714B CN 101682714 B CN101682714 B CN 101682714B CN 200880017211 A CN200880017211 A CN 200880017211A CN 101682714 B CN101682714 B CN 1016827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nitor
- middle spindle
- axle
- rotary middle
- hinge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 B60R11/0229—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displays, e.g. cathodic tubes
- B60R11/0235—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adio sets, television sets, telephones, or the like; Arrangement of controls thereof for displays, e.g. cathodic tubes of flat type, e.g. LC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03—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inside the vehicle
- B60R2011/0028—Ceiling, e.g. roof rai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8—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 B60R2011/0082—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collapsible, e.g. for storing after us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 B60R2011/008—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 B60R2011/0085—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with adjustment by rotation in their operational position
- B60R2011/0087—Adjustable or movable supports with adjustment by rotation in their operational position around two ax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94—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covering after user, e.g. boxes, shutter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监视器铰链装置,监视器(3)可相对于第一旋转中心轴(X)自由开闭,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X)向打开方向旋转后的所述监视器(3)可相对于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X)垂直的第二旋转中心轴(Y)旋转,并且,包括卡合凸部(42)和卡合孔(43a、43b、44a、44b),所述卡合凸部和卡合孔使所述监视器(3)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X)旋转规定量的位置上定位,并使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中心轴(Y)旋转后的所述监视器(3)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X)旋转规定量的位置上定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进行监视器的开闭和定位的监视器铰链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的轿车中,有的为了后部座席的乘客而设置有用于电视、DVD、游戏等的监视器(monitor)。具有3排座席和相对座席等的车辆中,监视器设在车辆的顶板(roof headlining)处。这种监视器最好能对应乘客的落座状态,也就是说对应朝前、朝后、向后靠的状态等改变画面的朝向。也就是说,最好不止是进出的开闭,还能进行转向的旋转(自转)。此外,不止车辆有此种要求,具有监视器的设备也有此种要求。
作为开闭监视器并使其自转的铰链装置,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使用于移动电话等的“铰链装置及使用铰链装置的电子设备”。专利文献1公开的铰链装置中,配置于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的连结部(枢轴连接部)的基板(base)体上组装有转动铰链装置,例如利用该转动铰链装置将基板体连结成相对于第一构件可自由转动,此外在与该基板体的所述转动轴垂直的方向上组装自转铰链装置,并在其上连结第二构件。此外,还包括利用在转动到规定角度的状态下保持的凸轮卡合来保持转动位置的转动位置保持机构。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120652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公开的铰链装置采用与自转转动的角度无关地将监视器的开闭角度保持在规定角度的结构,因此,例如看监视器的角度(观察角度)相对于监视器画面成120度,在120度位置上设置保持机构时,在监视器自转转动后,监视器保持在相对于监视器画面成60度的位置上(180度-120度)。因此,视听者在监视器自动转动后进行监视器的开闭动作时,由于保持机构在监视器没有完全打开的60度的状态下动作,因此会感到不适。此外,还存在这样的问题:监视器自动转动后,将监视器画面设置于相对于正面成120度的开闭位置时,本结构不能保持监视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视器铰链装置,其不仅能开闭监视器,并使监视器在打开的状态下自转以改变朝向,还能将监视器在改变朝向的状态下在规定的位置上定位。
本发明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中,监视器可相对于第一旋转中心轴自由开闭,相对于第一旋转中心轴向打开方向旋转后的监视器可相对于与第一旋转中心轴垂直的第二旋转中心轴旋转,在安装监视器的一侧设有一对支架,该一对支架上支承有能相对于第一旋转中心轴旋转的基板,并设有能相对于该基板沿第二旋转中心轴方向移动的升降基板,另一方面,在监视器上设有以第二旋转中心轴为中心的切有导向螺旋槽的监视器轴,该监视器轴能旋转地安装于基板并贯通升降基板,此外,在升降基板上设有与监视器轴的导向螺旋槽卡合、并通过旋转使升降基板沿第二旋转中心轴方向移动的螺旋机构,并且,所述监视器铰链装置包括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位于升降基板与支架之间,使监视器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旋转规定量的位置上定位,并使相对于第二旋转中心轴旋转后的监视器在相对于第一旋转中心轴旋转规定量的位置上定位。在将监视器打开的状态下,相对于第二旋转中心轴旋转前和旋转后的监视器在转动位置上的定位通过利用凸轮机构等变更可定位的位置来进行。
本发明中,不仅能使监视器在从收纳状态以第一旋转中心轴为中心旋转后的状态下在规定的角度定位,还能在监视器以第二旋转中心轴为中心旋转(自转)后的状态下使监视器以第一旋转中心轴为中心旋转并在规定的角度定位,能应对使用者的各种使用状态。
附图说明
图1A表示利用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监视器铰链装置进行的监视器的动作,是将监视器关闭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B是图1A所示状态的概略剖视图。
图1C表示利用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监视器铰链装置进行的监视器的动作,是将监视器打开120度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D表示利用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监视器铰链装置进行的监视器的动作,是将监视器打开90度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E表示利用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监视器铰链装置进行的监视器的动作,是从图1C所示的状态反转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F表示利用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监视器铰链装置进行的监视器的动作,是将反转后的监视器从图1E所示的状态反转30度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G表示利用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监视器铰链装置进行的监视器的动作,是将监视器收纳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支架的放大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自转保持板、轴保持板的立体图。
图5A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动作状态,是将监视器收纳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B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动作状态,是将监视器打开并定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C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动作状态,是将监视器相对于关闭位置旋转90度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D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动作状态,是将监视器从图5C的状态反转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E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动作状态,是将反转的监视器旋转并定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支架的放大侧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0A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动作状态,是将监视器收纳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B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动作状态,是将监视器打开并定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C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动作状态,是将监视器相对于关闭位置旋转90度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D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动作状态,是将监视器从图5C的状态反转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E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动作状态,是将反转的监视器旋转并定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局部主视图。
图13表示实施方式4的凸轮板等,(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c)是仰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反转状态的局部主视图。
图15表示实施方式4的监视器反转状态的凸轮板等,(a)是俯视图,(b)是侧视图,(c)是仰视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立体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图17的局部放大图。
图19A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监视器及凸轮机构的动作,是将监视器收纳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B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监视器及凸轮机构的动作,是将监视器打开120度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9C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监视器及凸轮机构的动作,是将监视器相对于关闭位置旋转90度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D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监视器及凸轮机构的动作,是将监视器从图10C的状态反转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E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监视器及凸轮机构的动作,是将反转的监视器旋转并定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1A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动作状态,是将监视器 收纳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1B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动作状态,是将监视器打开并定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1C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动作状态,是将监视器相对于关闭位置旋转90度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1D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动作状态,是将监视器从图5C的状态反转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1E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动作状态,是将反转的监视器旋转并定位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1中,将本发明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应用于设置在车辆的车厢内顶板面上的监视器装置。图1A~图1G是表示包括实施方式1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监视器装置的一连串的开闭、自转动作的图,图2是该监视器装置采用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其支架的放大图,图4是监视器的旋转位置限制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5A~图5E是表示利用监视器铰链装置的监视器的转动动作的立体图。
如图1A~图1G所示,监视器装置1由设置于车辆的顶板面(安装监视器的一侧)的作为监视器收纳部的监视器收纳盒2和相对于该监视器收纳盒2可旋转(开闭)进出的监视器3形成。监视器3的一侧的面上设有画面3a。监视器3通过以设定于其一端部(基端部)的第一旋转中心轴(以下简称“第一轴”)X为中心旋转,能例如如图1C所示地相对于监视器收纳盒2打开。监视器3通过在如图1D所示相对于监视器收纳盒2打开90度的状态下以相对于第一轴X垂直并与监视器3的画面3a平行的第二旋转中心轴(以下简称“第二轴”)Y为中心旋转180度,能如图1E所示地反转。此外,如图1G所示,监视器3 即使处于反转的状态,也能收纳于监视器收纳盒2。此外,以下的说明中,与相对于第一轴X的角度无关,将监视器处于相对于第二轴Y旋转前的状态(图1A~图1D)时称为正规状态,与相对于第一轴X的角度无关(图1E~图1G),将监视器3相对于第二轴Y旋转180度而反转后的状态称为反转状态或反转后的状态。
监视器3的另一端部(前端部)与监视器收纳盒2之间设有将监视器3相对于监视器收纳盒2锁定或释放的锁定机构4。监视器3的前端侧端面的中央部开设有作为锁定机构4的一侧的锁定构件的锁孔5。如图1B所示,锁孔5与第一轴X垂直,并设于通过监视器3的宽度方向及厚度方向的中心的第二轴Y上。监视器收纳盒2侧设有作为另一侧的锁定构件的锁定爪构件6,该锁定爪构件6具有与锁孔5可卡合、脱离的爪部6a,并利用轴7设置成可转动。锁定构件6的相对于轴7与爪部6a相反的一侧设有操作部6b,将爪部6a压入锁孔5的弹力通过弹簧8施加到该操作部6b上。操作部6b的与弹簧8相反的一侧设有按钮9,该按钮9露出于监视器收纳盒2的表面。通过按压按钮9,锁定爪构件6转动,爪部6a从锁孔5脱离,监视器3以第一轴X为中心向下方打开。此外,将监视器3压入监视器收纳盒2时,监视器3在克服弹簧8的弹力按压爪部6a的同时进入监视器收纳盒2中,锁孔5到达爪部6a的位置时,爪部6a进入锁孔5,从而将监视器3锁定。爪部6a的前端设有斜面,以便在被监视器3按压时能容易转动。
此外,监视器收纳盒2内的与监视器3的面(设有画面3a的表面的除画面3a以外的部分及背面3b)抵接的部分设有橡胶垫10。收纳监视器3时,监视器3的面与橡胶垫10接触或保持一定的距离。橡胶垫10作为收纳监视器3时将监视器3压入监视器收纳盒2内时的缓冲,并防止处于收纳状态的监视器3的振动等所产生的异常噪声、监视器3的受损。
根据图1A~图1G说明本监视器装置1的动作的一例,图1A及图1B中监视器3处于收纳于监视器收纳盒2的状态,该状态下,通过按压按钮9,锁定爪构件6的爪部6a从锁孔5脱离,监视器3以第一轴X为中心旋转打开。图1C表示将打开的监视器3进一步转动到其画面3a适合从F方向观察(视听) 的位置(从关闭状态旋转120度后的位置)并定位的状态。适合观察的位置可对应乘员的落座状态等选择若干位置。图1D表示监视器3相对于关闭位置旋转90度后的状态。监视器3以该状态为基准位置(自转基准位置)以第二轴Y为中心旋转(自转)。图1E中表示监视器3相对于图1D的状态自转180度后的状态。监视器3能在反转后的状态下,以第一轴X为中心旋转并在规定的观察位置定位。图1F中表示监视器3从图1E所示的反转后的状态旋转规定角度(相对于关闭状态成60度)、在适合从B方向观察的位置定位的状态。也就是说,是例如画面3a的位置从车厢内朝向前方的乘员的观察位置变更为朝向后方的乘员的观察位置后的状态。此外,图1G表示反转状态的监视器3在该状态下收纳于监视器收纳盒2的状态。画面3a处于收纳于顶板面的状态,是例如乘员使座席向后靠时容易观察的状态。
接着,根据图2的分解立体图说明实现上述的监视器3的绕第一轴X及第二轴Y的转动动作的监视器铰链装置11。关于组装状态,参照表示监视器铰链装置11的动作的图5A~图5E。
监视器3呈扁平的长方体状,如上所述其一面上设有画面3a。监视器3的上表面3c的中央部设有以第二轴Y为中心轴的圆筒状的监视器轴12。监视器轴12的根部附近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环状的监视器轴槽13,监视器轴12的上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螺旋状的导向螺旋槽14。
比监视器轴槽13靠近下侧的监视器轴12的根部上一体嵌入有环状的自转位置保持板15。监视器轴12的根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两个平坦面12a(图2中只出现一个)。如图4所示,自转位置保持板15的内周16上形成有直线部16a,通过使直线部16a与平坦面12a嵌合,自转位置保持板15与监视器轴12成为一体。
自转位置保持板15的表面上沿直径方向设有两个通过与后述基板(base)侧卡合来保持监视器3的自转位置的自转位置保持凸部17。自转位置保持板15的外周面上沿直径方向设有与后述基板侧的制动器(stopper)抵接来限制监视器3旋转的抵接部18a、18b。这些抵接部18a、18b设在圆周方向上从自转位置保持凸部17稍微偏离的位置上。
固定于监视器轴12的自转位置保持板15上叠设有细长板状的基板19。基板19的中央部开设有孔20,孔中穿过监视器轴12。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的基板19的上表面上面对孔20安装有轴保持板21、22。轴保持板21、22具有半圆弧状的保持部21a、22a,这些保持部21a、22a与监视器轴12的监视器轴槽13嵌合成从监视器轴槽两侧夹住监视器轴槽。通过这种保持,监视器轴12相对于基板19可旋转但在轴向上不能移动。
基板19上开设有能与设于所述自转位置保持板15表面的自转位置保持凸部17卡合的自转保持槽23。通过监视器3绕第二轴Y旋转,自转位置保持凸部17与基板19的自转保持槽23卡合,监视器3相对于基板19在规定的位置定位。
如图4所示,一侧的轴保持板21上设有向下方突出的旋转制动器24,该旋转制动器24贯通基板19的自转保持槽23并延伸到监视器轴12侧的自转位置保持板15的外周面。因此,使监视器3相对于基板19旋转时,如上所述,自转位置保持凸部17与基板19的自转保持槽23卡合而具有制动感地定位,即使欲使监视器3继续旋转,也会因旋转制动器24与抵接部18a或18b抵接而不再旋转。
车辆的顶板面侧(监视器收纳盒2)隔开规定的间隔设有一对支架25、26。这些支架25、26上开设有以第一轴X为中心的基板支承孔27。另一方面,基板19的两端是向上方折弯的轴安装部19a,这些轴安装部19a上一直线地分别设有监视器开闭轴28。监视器开闭轴28的前端部是形成为平坦面(D形切削)的板簧安装部29。监视器开闭轴28穿过支架25、26的基板支承孔27。监视器开闭轴28的从支架25、26突出的板簧安装部29上,具有截面形状与板簧安装部29的截面形状相同的孔30的滑动板簧31通过贯通孔30进行安装。滑动板簧31的支架25、26侧的面上设有卡合凸部32,该卡合凸部32通过滑动板簧31的弹簧弹力被弹性地压紧在支架25、26上。由此,监视器3可利用监视器开闭轴28相对于支架25、26以第一轴X为中心旋转,此外,由于滑动板簧31通过卡合凸部32弹性地压紧在支架25、26上,因此能以适度的滑动阻力进行转动。本实施方式1中,滑动板簧31是产生滑动阻力的滑动机构。此外,虽然没有图示,但滑动板簧31通过在板簧安装部29上旋紧螺母或将板簧安装部29铆接而被压紧于支架25、26侧。
基板19上立有两个导向销33,通过使这些导向销33穿过导向孔34,升降基板35被设置成沿导向销33可移动。升降基板35呈细长的板状,其中央部设有与第二轴Y同心的轴套36,该轴套36中穿过监视器轴12。升降基板35的上表面上安装有环状的调整板37。调整板37的中央部设有供监视器轴12穿过的孔38,其边缘部设有在直径方向上相对的螺旋卡合销39。这些螺旋卡合销39与监视器轴12的导向螺旋槽14卡合。因此,通过监视器3绕第二轴Y旋转,以及与导向螺旋槽14的卡合,使得螺旋卡合销39移动,从而使升降基板35与调整板37一起沿第二轴Y方向移动(升降)。
调整板37的向升降基板35的安装通过使小螺钉40a穿过设于调整板37的长孔40并固定在升降基板35上而进行。因此,在旋转方向上,调整板37的位置可调整与长孔40的长度相应的量。
升降基板35的两端向上方折弯而形成锁定板簧部41。由于锁定板簧部41是用钢板等金属成形出的升降基板35的一部分,因此有金属具有的弹性。这些锁定板簧部41上设有向外突出的卡合凸部42。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支架25、26上,在以基板支承孔27的中心(第一轴X)为中心的半径不同的圆周(半径R1和半径R2)上设有卡合孔43a、43b及44a、44b。半径R1是对应监视器3处于正规状态时的升降基板35的卡合凸部42的位置,半径R2是对应监视器3处于反转状态时绕第二轴Y自转后的升降基板35的卡合凸部42的位置。也就是说,(R2-R1)相当于升降基板35的移动量。这些卡合孔43a、43b、44a、44b用于将监视器3在正规状态或反转状态时在规定的观察位置定位,其相对于铅垂方向的角度被适当地确定。本实施方式1中,卡合孔43a、44a设在30度的位置上,卡合孔43b、44b设在相对于铅垂方向成60度的位置上。卡合孔43a、43b、44a、44b可以是凹状,也可以是贯通孔。本实施方式1中,卡合凸部42、卡合孔43a、43b、44a、44b构成定位装置。支架25、26的卡合孔43a、43b方向的边缘上设有制动器45。该制动器45通过与监视器开闭轴28的端部的滑动板簧31抵 接来防止监视器3旋转规定量以上。
接着,参照图5A~图5E说明利用本实施方式1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监视器3的定位动作。
图5A表示监视器3收纳于监视器收纳盒2时的监视器铰链的状态(参照图1A、图1B)。在该状态下,通过按压按钮9,爪部6a从监视器3侧的锁孔5脱离,监视器3能以作为第一轴X的监视器开闭轴28为中心向下方转动。图5B表示将监视器3拉出旋转、在乘员容易观察的位置上定位的状态。与图1C同样,图5B所示的状态是从关闭状态旋转120度后的状态。也就是说,该状态下,升降基板35的锁定板簧部41的卡合凸部42与支架25、26的卡合孔43b卡合并定位。由于监视器开闭轴28端部的滑动板簧31的凸部32弹性地压紧在支架25、26上,因此在使监视器3转动时,产生适度的滑动阻力。从转矩来看,为使监视器3旋转,需要适度的转矩。弹性地压紧于支架25、26侧的卡合凸部42嵌入卡合孔43a、43b,从而产生制动感。也就是说,能感觉到在定位位置上定位。
为了使监视器3反转,首先如图5C所示,将监视器3移动到自转基准位置。在该状态下,使监视器3自转(绕第二轴Y旋转)时,与旋转的监视器轴12的导向螺旋槽14卡合的螺旋卡合销39被推升,升降基板35上升。图5D中表示使监视器3反转(自转)180度后的状态。使监视器3自转180度时,监视器3侧的自转位置保持板15的自转位置保持凸部17与基板19侧的自转保持槽23嵌合。由于旋转操作监视器3的乘员能感觉到自转位置保持凸部17与自转保持槽23的嵌合,因此能可靠地将监视器3操作到反转180度后的位置。从图5C及图5D可知,通过监视器3反转、升降基板35上升,卡合凸部42从卡合孔43a、43b的圆周上(半径R1)移动到卡合孔44a、44b的圆周上(半径R2)。
在该状态下,通过使监视器3绕第一轴X转动,能将画面3a转到乘员容易观察的位置。通过旋转监视器3,升降基板35的卡合凸部42在半径R2的圆周上移动,卡合凸部42通过与卡合孔44a或44b嵌合进行定位。图5E是卡合凸部42与卡合孔44b嵌合的状态,也就是在相对于铅垂方向旋转30度的位置 上固定并定位的状态。
如上所述,通过使监视器3从图5D、图5E所示的反转状态进一步绕第一轴X旋转,如图1G所示,能将监视器3以画面3a朝下的状态收纳在监视器收纳盒2内。如上所述,例如成为向后靠的容易观察的状态。
此外,本实施方式1中,正规状态下的定位位置与反转状态下的定位位置采用相同的角度(相对于关闭位置成120度、150度),但定位角度没有必要在正规状态侧和反转状态侧相同,可以分别设定。
利用本实施方式1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11,监视器3不仅能在正规状态下在规定的角度定位,还能在反转状态下在规定的角度定位,此外,即使在反转状态下也能收纳于监视器收纳盒2,对使用者来说使用极其方便。由于卡合凸部42与卡合孔43a、43b、44a、44b卡合进行定位,因此即便有振动等也能维持定位状态。此外,由于监视器3旋转时使用与支架25、26滑动接触的滑动板簧31,因此在监视器3的旋转操作时能获得适度的阻力。此外,构成凸轮机构的导向螺旋槽14与螺旋卡合销39的卡合状态可通过改变调整板37的位置进行调整,因此能将卡合孔43a、43b或44a、44b与锁定板簧部41的卡合凸部42的卡合调整为可靠状态,并能吸收制造偏差等产生的影响。
实施方式2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方式2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图6是实施方式2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监视器铰链装置的支架的放大图,图8是表示监视器利用监视器铰链装置进行旋转动作的侧视图。此外,说明中,对于与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构成构件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安装在该监视器铰链装置51的基板19的两端的轴安装部19a上的监视器开闭轴28的前端侧设有轴部52。这些轴部52穿过支架25、26的基板支承孔27,从支架25、26突出的部分通过将止动器53铆接等而固定。也就是说,与实施方式1不同,监视器开闭轴28上不设滑动板簧31。
升降基板35的两端部被折弯成为轴安装部54,其上安装有板簧用轴55。板簧用轴55的前端部形成有平坦面56a,是截面形状大致I形的板簧安装部 56。此外,板簧安装部56上从支架25、26的外侧安装有滑动板簧57。滑动板簧57上设有具有大致I形的孔的轴套部58,该轴套部58的大致I形的孔内嵌合有板簧安装部56,滑动板簧57与板簧用轴55在旋转方向上形成一体。滑动板簧57上设有能与设于支架25、26的卡合孔43a、43b及44a、44b卡合的卡合凸部59。
支架25、26上设有可与滑动板簧57的轴套部58滑动嵌合、并对滑动板簧57的移动进行导向的板簧滑动导向槽60。板簧滑动导向槽60包括圆弧状的内侧导向部60a和圆弧状的外侧导向部60b,所述内侧导向部60a以从监视器开闭轴28的中心(第一轴X)到监视器3处于正规状态时的板簧用轴55的中心的距离为半径(R3),所述外侧导向部60b以从监视器开闭轴28的中心(第一轴X)到监视器3处于反转状态时的板簧用轴55的中心的距离为半径(R4)。此外,板簧滑动导向槽60还由将这些内侧导向部60a和外侧导向部60b在铅垂方向上连接的直线导向部60c形成。
监视器3在正规状态下以第一轴X为中心旋转时,滑动板簧57的轴套部58沿板簧滑动导向槽60的内侧导向部60a移动。也就是说,内侧导向部60a的长度能覆盖从图1A所示的收纳状态到滑动板簧57的卡合凸部59能与卡合孔43b卡合的位置(最大限度打开位置)。直线导向部60c在监视器3从自转基准位置(图1D、图1E)自转时,是升降基板35升降时的滑动板簧57的轴套部58的导向。监视器3成为反转状态时,滑动板簧57的轴套部58移动到外侧导向部60b,轴套部58能以在外侧导向部60b内移动的范围转动监视器3。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2中,外侧导向部60b的长度被设定成能覆盖滑动板簧57的卡合凸部59能与支架25、26的卡合孔44a、44b卡合的范围。当然,根据需要,可适当设定内侧导向部60a、外侧导向部60b的长度。为使监视器3在反转状态下收纳于监视器收纳盒2(图1G),外侧导向部60b也延伸到与内侧导向部60a的下端相同的位置。
直线导向部60c与内侧导向部60a、外侧导向部60b连接的部分被切掉,形成导向面60d。由于该导向面60d的存在,使得即便监视器3的开闭角度稍稍偏离图1D、1E所示的铅垂状态,滑动板簧57的轴套部58仍能被这些导向面60d导向,因此能可靠地使监视器3自转。
接着对监视器3利用该监视器铰链装置51在正规状态、反转状态下的规定位置上的定位动作进行说明。
为使从监视器收纳盒2取出的监视器3在规定位置上定位,按压监视器3使其以作为第一轴X的监视器开闭轴28为中心旋转。由于监视器3、基板19、升降基板35在以第一轴X为中心的旋转方向上是一体的,因此安装于升降基板35的滑动板簧57也转动,通过滑动板簧57的卡合凸部59嵌入卡合孔43a或43b,在该位置上定位。滑动板簧57的移动通过其轴套部58沿板簧滑动导向槽60的内侧导向部60a被导向来实现。图8(a)中表示卡合凸部59与卡合孔43b卡合的状态,也就是相对于铅垂方向旋转30度后的状态。在该移动时,由于滑动板簧57的卡合凸部59弹性地压紧在支架25、26的表面上,因此能以适度的滑动阻力和适度的转矩移动。
为使监视器3反转时,如图8(b)所示,将监视器3移动到反转基准位置,在该状态下使监视器3绕第二轴Y旋转。通过监视器轴12与监视器3一起旋转,以及导向螺旋槽14与螺旋卡合销39卡合,升降基板35上升。图8(c)中表示滑动板簧57与升降基板35一起上升后的情况。该升降基板35的移动是通过滑动板簧57的轴套部58沿板簧滑动导向槽60的直线导向部60c被导向来实现的。此外,即便监视器3没有正确地到达反转基准位置,由于内侧导向部60a与直线导向部60c之间设有导向面60d,因此轴套部58也能被导向面60d导向,使滑动板簧57可靠地向上方直线移动。
升降基板35上升时,轴套部58移动到外侧导向部60b,滑动板簧57的卡合凸部59移动到支架25、26的卡合孔44a、44b的圆周上。通过在该状态下按压监视器3,能使监视器3以作为第一轴X的监视器开闭轴28为中心旋转。此时,滑动板簧57的轴套部58被滑动导向槽60的外侧导向部60b导向而移动。图8(d)表示卡合凸部59与卡合孔44b卡合并定位的状态。也就是说,是反转的监视器3相对于铅垂方向旋转30度后的状态。
利用本实施方式2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51,监视器3绕第一轴X的移动能通过滑动板簧57的轴套部58与板簧滑动导向槽60的卡合来实现,因此监视器3能正确地移动。此外,由于板簧滑动导向槽60中,在内侧导向部60a、外侧导向部60b和直线导向部60c之间的连结部形成有导向面60d,因此即便监视器3没有正确地旋转到反转基准位置,轴套部58也能被导向面60d导向而可靠地移动。也就是说,监视器3的姿势被修正。本实施方式2中,滑动板簧57、卡合孔43a、43b及卡合孔44a、44b构成定位装置。
实施方式3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方式3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本实施方式3中,将监视器支承成可旋转的支架上不设置卡合孔,而是设置具有卡合孔的其它支架,以实现结构的简化、紧凑化。图9是实施方式3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0A~图10E是表示监视器利用实施方式3的监视器铰链装置进行旋转动作的立体图。此外,说明中,对于与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构成构件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3涉及的的监视器铰链装置101中,支承基板19两端的监视器开闭轴28的支架102、103上没有设置卡合孔43a、43b、44a、44b。监视器开闭轴28端部的板簧安装部29上安装有滑动板簧31,其卡合凸部32被弹性地压紧在支架102、103的表面上。
与实施方式1相同,基板19上安装有可升降的升降基板104,但该升降基板104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升降基板35相比,监视器3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变短了。升降基板104的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升降基板相同。例如,长度短的升降基板104的两端部形成有锁定板簧部41,其上设有卡合凸部42。
监视器收纳盒2侧固定有卡合支架105。卡合支架105具有一对卡合板106、107。卡合板106、107沿锁定板簧部41延伸,与卡合凸部42弹性地抵接。卡合板106、107上,以与实施方式1中支架25、26上所设置的相同配置设置有卡合孔108a、108b(半径R1的圆周上)及卡合孔109a、109b(半径R2的圆周上)。卡合支架105的长度短,如图10A~图10E所示,能装进支架102、103之间。本实施方式3中,卡合凸部42、卡合孔108a、108b及卡合孔109a、 109b构成定位装置。
根据图10A~图10E说明本实施方式3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101的动作。图10A表示监视器3收纳于监视器收纳盒2时的监视器铰链装置101的状态(参照图1A、图1B)。图10B表示将监视器3拉出旋转、在乘员容易观察的位置上定位的状态。与图1C同样,图10B所示的状态是从关闭状态旋转120度后的状态。该状态下,升降基板104的锁定板簧部41的卡合凸部42与卡合板106、107的卡合孔108b卡合并定位。由于监视器开闭轴28的端部的滑动板簧31弹性地压紧在支架102、103上,因此在使监视器3转动时产生适度的滑动阻力。
为了使监视器3反转,首先如图10C所示,将监视器3移动到自转基准位置。在该状态下,使监视器3自转(绕第二轴Y旋转)时,与旋转的监视器轴12的导向螺旋槽14卡合的螺旋卡合销39被推升,升降基板104上升。图10D中表示使监视器3自转180度后的状态。使监视器3自转180度时,监视器3侧的自转位置保持板15的自转位置保持凸部17与基板19侧的自转保持槽23嵌合(参照图4)。由于旋转监视器3的乘员能感觉到自转位置保持凸部17与自转保持槽23的嵌合,因此能可靠地将监视器3操作到反转180度的位置。从图10C及图10D可知,通过监视器3反转、升降基板104上升,卡合凸部42从卡合孔108a、108b的圆周上(半径R1)移动到卡合孔109a、109b的圆周上(半径R2)。
在该状态下,通过使监视器3绕第一轴X转动,能将画面3a转到乘员容易观察的位置。通过旋转监视器3,升降基板104的卡合凸部42在半径R2的圆周上移动,卡合凸部42通过与卡合孔109a或109b嵌合进行定位。图10E表示卡合凸部42与卡合孔107b嵌合的状态,也就是在相对于铅垂方向旋转60度的位置上定位的状态。
如上所述,通过使监视器3从图10D、图10E所示的反转状态进一步绕第一轴X旋转,如图1G所示,能将监视器3以画面3a朝下的状态收纳在监视器收纳盒2内。
利用本实施方式3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101不仅能起到与实施方式1 同样的效果,此外由于将设有定位用的卡合孔的构件设于支承监视器开闭轴的支架102、103以外的卡合支架105,其上设有卡合孔108a、108b、109a、109b,因此能实现升降基板104等构成零件的小型化。此外,由于被支架102、103支承的旋转零件只有监视器开闭轴28,因此能容易地制作出覆盖其的外形,不会影响美观。
此外,本实施方式3中,也可在卡合支架105的卡合板106、107上设置与实施方式2的板簧滑动导向槽60同样的导向槽,并在升降基板104的两端设置板簧用轴以设置滑动板簧,此时,与实施方式2同样能获得提高操作可靠性等的效果。
实施方式4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方式4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本实施方式4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不使用升降基板,而是将监视器轴的旋转通过凸轮变换成横向移动,并改变凸轮的相位,从而在监视器处于正规状态和反转状态时,使与卡合孔卡合的卡合凸部交替。图11是实施方式4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2~图15是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此外,说明中,对于与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构成构件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该监视器铰链装置201的监视器3的上表面3c上设有以第二轴Y为中心的监视器轴202。监视器轴202以不能轴向移动而只能旋转的形态安装在板状的细长基板203的中央部。基板203的两端部安装有监视器开闭轴204。另一方面,车辆的顶板侧(监视器收纳盒2)隔开间隔设有支架205、206,这些支架205、206上设有以第一轴X为中心的基板支承孔207。基板203的两端的监视器开闭轴204穿过支架205、206的支承孔207并被可旋转地支承。这些支架205、206上设有用于将监视器3在规定的位置上定位固定的卡合孔43a、43b及卡合孔44a、44b。
基板203的中央部设有轴套部208,该轴套部208中穿过监视器轴202。监视器轴202的上端部是具有平坦面209a的凸轮安装部209,具有形状与凸轮安装部209的截面形状同样的孔210的凸轮板211通过使孔210与凸轮安装部 209嵌合进行安装。也就是说,凸轮板211可与监视器轴202一体旋转。
凸轮板211的表面和背面上分别形成有一对的凸轮槽212a、212b和213a、213b。如图13(c)、图15(c)所示,形成于凸轮板211背面的一对凸轮槽(以下称第一凸轮槽)212a、212b从下面看到的形态是漩涡状,也就是说,是从外周附近逐渐朝向内侧,各第一槽212a、212b形成在大致180度的范围内。各第一槽212a、212b的起始端及结束端位于与第一轴X平行的线上。形成于凸轮板211表面的一对凸轮槽(以下称第二凸轮槽)213a、213b是与第一凸轮槽212a、212b朝向相反的漩涡状,也就是说,是朝向相反地从外周附近逐渐朝向内侧,各第二槽213a、213b也形成在大致180度的范围内。各第二槽213a、213b的起始端及结束端也与第一槽212a、212b同样位于与第一轴X平行的线上。
基板203上,端部面对凸轮板211的背面边缘部的一对第一臂214与第一轴X平行地配置,端部面对凸轮板211的表面边缘部的一对第二臂215与第一轴X平行地配置。这些臂214、215上设有长孔216、217,被设于基板203的支承销218支承成可沿第一轴X略微移动。一对第一臂214的各凸轮板211侧的端部分别设有凸轮销219,当监视器3处于正规状态时,如图13(c)所示,凸轮销219与凸轮板211的第一凸轮槽212a、212b的位于外周侧的端部卡合。一对第二臂215的各凸轮板211侧的端部分别设有凸轮销220,当监视器3处于正规状态时,如图13(a)所示,凸轮销220与凸轮板211的第二凸轮槽212a、212b的位于内周侧的端部卡合。
第一臂214的外侧的端部被向下方折弯,其端部安装有弹性材制的锁定板簧221。锁定板簧221的外表面上设有卡合凸部222。该卡合凸部222位于支架205、206的设有卡合孔43a、43b的圆周上。第二臂215的外侧的端部被向上方折弯,其端部安装有弹性材制的锁定板簧223。锁定板簧223的外表面上设有卡合凸部224。该卡合凸部224在支架205、206的设有卡合孔44a、44b的圆周上对应。本实施方式4中,凸轮板211、第一臂214、第二臂215、卡合凸部222、224、卡合孔43a、43b、44a、44b构成 定位装置。
接着,对该监视器铰链装置201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2、13表示将监视器3从监视器收纳盒2拉出、绕第一轴X旋转90度后的状态。第一臂214的端部的卡合凸部222位于设于支架205、206的卡合孔43a、43b的圆周上,此外,如图12所示,处于弹性地压紧在支架205、206的表面上的状态。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第二臂215的端部的卡合凸部224从支架205、206的表面脱离。因此,在该状态下按压监视器3、使其绕第一轴X进一步旋转时,通过卡合凸部222与卡合孔43a或43b卡合,可在乘员期望的观察位置定位(参照图1C)。
使监视器3反转(自转)时,首先将监视器3移动到反转基准位置。接着,使监视器3绕第二轴Y旋转180度。监视器3旋转时,与监视器3一体的监视器轴202及凸轮板211也旋转。凸轮板211旋转180度时,如图15(c)所示,曾与第一凸轮槽212a、212b的外周侧的端部卡合的第一臂214端部的凸轮销219通过第一凸轮槽212a、212b的移动而与其内侧端部卡合。也就是说,如图14所示,一对第一臂214向内侧移动微小距离,外侧端部的卡合凸部222从支架205、206的表面脱离。相反,如图15(c)所示,曾与第二凸轮槽213a、213b的内侧端部卡合的第二臂215端部的凸轮销220通过第二凸轮槽213a、213b的移动而与其外周侧端部卡合。也就是说,如图14所示,一对第二臂215被向外侧按压微小距离,外侧端部的卡合凸部224被压紧在支架205、206的表面上。
随后使监视器3绕第一轴X旋转时,通过卡合凸部224与卡合孔44a或44b卡合,能将监视器3在乘员期望的角度定位。
利用本实施方式4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201不仅能起到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同样的效果,而且由于不需要升降基板,因此还能采用小型的零件构成,在制作方面是有利的。
实施方式5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方式5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本实施方式5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通过锥齿轮机构进行监视器的旋转、自转。图16是监视器 铰链装置的立体外观图,图17是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18是其局部放大图,图19A~图19E是动作的说明图。此外,说明中,对于与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构成构件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在设于监视器铰链装置301的监视器3上表面的监视器轴302的上部,锥齿轮304隔着基板303被小螺钉305固定。监视器轴302安装成相对于基板303可自由旋转。在基板303上,轴支承件306、307被小螺钉308固定在锥齿轮304的两侧。轴支承件306、307上,第一齿轮轴309、第二齿轮轴310分别被支承成可自由旋转。第一齿轮轴309及第二齿轮轴310的锥齿轮304侧的端部安装有与锥齿轮304啮合的第一锥齿轮311、第二锥齿轮312。本实施方式中,这些第一锥齿轮311、第二锥齿轮312的各部分与锥齿轮304相同。也就是说,锥齿轮304的旋转量与被锥齿轮304带动旋转的第一锥齿轮311、第二锥齿轮312的旋转量相同。
车辆侧(监视器收纳盒2)隔开间隔设有支架313、314,齿轮轴309、310的另一端部穿过设于支架313、314并以第一轴X为中心的安装孔315,通过旋紧螺栓316而固定。支架313、314的各内侧面上利用小螺钉318固定有箱型的止转构件317。止转构件317的与支架313、314相反一侧的面上设有供第一齿轮轴309、第二齿轮轴310穿过的轴通孔319,穿过该轴通孔319的齿轮轴309、310贯通箱型的止转构件317并固定于支架313、314。
各止转构件317内收纳有用于将监视器3在规定的位置上定位的凸轮机构320。这些凸轮机构320在支架313侧和314侧对称地配置,结构相同。在齿轮轴309、310上,作为凸轮机构320的构成构件,板状的呈环状的凸轮卡合构件321安装成不能旋转,作为凸轮机构320的另一构成构件的环状的凸轮板322设置成与卡合构件321抵接。凸轮板322在齿轮轴309、310的轴向上并不固定。如图19A~图19E所示,凸轮板322的外周的直径方向的两处(顶部和底部)突出设置有止转突起322a。另一方面,止转构件317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上形成有止转切口317a,通过这些止转切口317a与止转突起322a嵌合,凸轮板322不能旋转。各凸轮板322与支架313、314之间设有作为弹性构件的弹簧323,利用该弹簧323,凸轮板322被弹性地压紧在凸轮卡合构件321上。
在凸轮卡合构件321的与凸轮板322相对的面上,改变相位及半径方向的位置设置有卡合凸部324a、324b。在凸轮板322的与凸轮卡合构件321相对的面上,改变相位及半径方向的位置设置有两组卡合槽325a、325b和326a、326b。由于凸轮板322被止转构件317限制成不能旋转,因此卡合槽325a、325b、326a、326b的配置状态是固定的。本实施方式5中,凸轮机构320构成定位装置。
接着,参照图19A~图19E说明利用本实施方式5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301进行的监视器3的定位动作。此外,图19A~图19E的各图中同时表示监视器3的状态以及与其状态对应的左侧支架314侧的凸轮机构320的状态。
图19A表示如图1A、1B所示将监视器3收容于监视器收纳盒2内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解除锁定机构4(参照图1B)时,监视器3能以第一轴X为中心向下方转动(打开)。该监视器铰链装置301中,第一轴X是齿轮轴309、310的中心轴。监视器3向下方转动时,固定于监视器轴302的锥齿轮304带动第一锥齿轮311、第二锥齿轮312向相同方向旋转,如图19A所示,各凸轮机构320的凸轮卡合构件321向箭头方向旋转。如图19B所示,监视器3旋转规定量时,凸轮卡合构件321的卡合凸部324a、324b与凸轮板322的卡合槽325a、325b嵌合,从而实现监视器3的定位。图19B所示的例子表示监视器3在相对于关闭位置旋转120度后的状态下定位并固定的状态。
该正规状态下将监视器3旋转并定位时,在与凸轮板322侧的卡合凸部324a、324b的移动范围相当的范围内只存在用于在正规状态下定位的卡合槽325a、325b。
为了使监视器3反转,如图19C所示,首先将监视器3移动到自转基准位置。也就是说,移动到相对于关闭位置成90度的状态(朝向铅垂方向的状态)。然后,使监视器3绕第二轴Y旋转。例如,沿图16、图19C中箭头A所示方向旋转(自转)。监视器3沿箭头A自转时,通过与监视器轴302上的锥齿轮304啮合,第一锥齿轮311沿箭头B1旋转,第二锥齿轮312沿箭头B2旋转。第一齿轮轴309、第二齿轮轴310也向相同方向旋转,凸轮机构320的凸轮卡合构件321也向相同方向旋转。由于图19C中表示的是图17中所见的左侧支架314侧的凸轮机构320,因此凸轮卡合构件321向B2方向旋转。
监视器3反转时,也就是说绕第二轴Y旋转180度后,如图19D所示,凸轮卡合构件321也向B1方向旋转180度,卡合凸部324a、324b的配置状态也变成与图19C所示的状态相位改变180度的状态。通过在该状态下将监视器3绕第一轴X旋转(箭头方向),能使处于反转状态的监视器3的画面3a在观察位置上定位。使监视器3向图19E中的箭头方向旋转时,固定于监视器轴302的锥齿轮304带动第一锥齿轮311、第二锥齿轮312向相同方向旋转,如图19E所示,各凸轮机构320的凸轮卡合构件321向箭头方向旋转,监视器3旋转规定量时,凸轮卡合构件321的卡合凸部324a、324b与凸轮板322的另一组卡合槽326a、326b嵌合,从而实现监视器3的定位。右侧支架313侧的凸轮机构320也进行同样的动作。图19E所示的例子表示监视器3在相对于关闭位置成60度的位置定位并固定的状态。
凸轮机构320中,由于凸轮板322上一直施加有朝向凸轮卡合构件321侧的弹力,因此卡合凸部324a、324b向卡合槽325a、325b或326a、326b的卡合向操作者传递制动感。
本实施方式5中,在监视器3的正规状态、反转状态都只表示了一个定位位置,但通过在正规状态侧及反转状态侧分别设置多组凸轮板322侧的卡合槽,能进行多个位置上的定位。
利用实施方式5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301不仅能起到实施方式1的效果,而且由于采用锥齿轮304、311、312、齿轮轴309、310等形状小的零件组合的结构,因此还能实现整体结构紧凑。
实施方式6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方式6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图20是实施方式6的监视器铰链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1A~图21E是表示监视器利用实施方式6的监视器铰链装置进行旋转动作的立体图。此外,说明中,对于与图1~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构成构件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
设于该监视器铰链装置401的监视器3上表面的监视器轴402被基板403支承成可旋转但不能轴向移动。基板403的两端安装有监视器开闭轴404。这些监视器开闭轴404穿过设于支架405、406(相当于实施方式1中的支架25、 26)的基板支承孔407,并被支承成可旋转。基板支承孔407的中心轴是第一轴X,基板403能以第一轴X为中心旋转。支架405、406上没有设置实施方式1中那样的卡合孔43a、43b、44a、44b。突出到支架405、406外侧的监视器开闭轴404的端部安装有弹性地压紧在支架405、406的面上的滑动板簧408。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做了说明,通过该滑动板簧408弹性地接触支架405、406,在使监视器3旋转时产生适度的滑动阻力。也就是说,为使监视器3旋转,需要适度的转矩。
监视器轴402上固定有弹簧基板409。弹簧基板409包括嵌合于监视器轴402上部的筒部409a、筒部409a上的板部409b,筒部409a通过小螺钉410固定于监视器轴402。弹簧基板409的板部409b上立有在与第一轴X平行的方向上相对的锁定板簧411、412。锁定板簧411与412高度不同,其前端部内侧面上设有第一卡合凸部413、第二卡合凸部414。
监视器收纳盒2侧安装有支架415。支架415具有沿锁定板簧411、412延伸的第一卡合用板416、第二卡合用板417。从正面(图20的状态)看位于右侧的第一卡合板416上设有将处于正规状态的监视器3以第一轴X为中心旋转时与所述第一卡合凸部413卡合的卡合孔418a、418b,此外还设有将处于反转状态的监视器3以第一轴X为中心旋转时与所述第二卡合凸部414卡合的卡合孔419a、419b。从正面看位于左侧的第二卡合板417上也同样设有将处于正规状态的监视器3以第一轴X为中心旋转时与所述第二卡合凸部414卡合的卡合孔420a、420b,此外还设有将处于反转状态的监视器3以第一轴X为中心旋转时与所述第一卡合凸部413卡合的卡合孔421a、421b。本实施方式6中,第一卡合凸部413、第二卡合凸部414、卡合孔418a、418b、419a、419b、卡合孔420a、420b、421a、421b构成定位装置。
接着,根据图21A~图21E说明本实施方式6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401的定位动作。图21A表示监视器3收纳于监视器收纳盒2时的监视器铰链装置401的状态。该状态下,通过解除锁定机构4(参照图1B),监视器3能向下方转动。图21B表示将监视器3拉出并以第一轴X为中心旋转、设定在乘员容易观察的位置上的状态。该状态下,第一卡合凸部413与第一卡合板416的卡 合孔418b卡合,第二卡合凸部414与第二卡合板417的卡合孔420b卡合。
为了使监视器3反转,首先如图21C所示,将监视器3移动到自转基准位置。该状态下使监视器3自转(以第二轴Y旋转)时,与旋转的监视器轴402一体的弹簧基板409也以第二轴Y为中心旋转,当反转(旋转180度)时,如图21D所述,第一卡合凸部413处于被压紧在第二卡合板417上的状态,第二卡合凸部414处于被压紧在第一卡合板416上的状态。
该状态下,通过使监视器3绕第一轴X转动,能将画面3a转到乘员容易观察的位置。通过旋转监视器3,第一卡合凸部413被压紧在第二卡合板417上移动,第二卡合凸部414被压紧在第一卡合板416上移动。通过第一卡合凸部413与第二卡合板417上的卡合孔421a或421b卡合,第二卡合凸部414与第一卡合板416上的卡合孔419a或419b卡合,使监视器3定位。图21E表示第一卡合凸部413与卡合孔421b卡合、第二卡合凸部414与卡合孔419b卡合的状态。
利用本实施方式6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401不仅能起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而且由于采用在监视器轴402上方设有卡合凸部413、414的结构,与卡合凸部413、414卡合的支架415的卡合板416、417也小型化,因此还能将很多零件紧凑化,实现结构的进一步简化。
本发明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除汽车等车辆以外,也能应用于所有要求改变朝向进行视听等的监视器装置。
工业上的实用性
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涉及的监视器铰链装置能在监视器打开的状态下使其自转以改变朝向,并能将其在改变朝向的规定位置上定位,因此适用于设于汽车的车厢内顶板的后部座席用监视器等。
Claims (10)
1.一种监视器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监视器能相对于第一旋转中心轴自由开闭,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向打开方向旋转后的所述监视器能相对于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垂直的第二旋转中心轴旋转,在安装所述监视器的一侧设有一对支架,在该一对支架上支承有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旋转的基板,并设有能相对于该基板沿所述第二旋转中心轴方向移动的升降基板,另一方面,在所述监视器上设有以所述第二旋转中心轴为中心的切有导向螺旋槽的监视器轴,该监视器轴能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基板并贯通所述升降基板,此外,在所述升降基板上设有与所述监视器轴的导向螺旋槽卡合、并通过旋转使所述升降基板沿所述第二旋转中心轴方向移动的螺旋机构,并且,所述监视器铰链装置包括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位于所述升降基板与所述支架之间,使所述监视器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旋转规定量的位置上定位,并使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中心轴旋转后的所述监视器在相对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旋转规定量的位置上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器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被支承成能以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为中心进行转动的所述监视器的中心部存在有所述第二旋转中心轴,在所述监视器的前端,在所述第二旋转中心轴上设有将所述监视器固定于安装所述监视器的一侧的锁定机构的锁定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器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被弹性地压紧在所述支架上的滑动机构,所述监视器以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为中心进行旋转时,所述滑动机构施加滑动阻力。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器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机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监视器轴的周面的导向螺旋槽、以及设于所述升降基板侧并与所述导向螺旋槽卡合的卡合销,所述卡合销的位置能进行调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器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多个定位凹部,该多个定位凹部分别形成于所述支架侧的以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为中心使半径相差所述升降基板的移动量的圆周上;以及卡合凸部,该卡合凸部被所述升降基板侧支承,与所述支架的表面弹性地抵接,并通过所述监视器以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而与所述定位凹部卡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视器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于所述升降基板的卡合凸部轴上固定有所述卡合凸部,在所述支架上形成有由圆弧状的槽和半径方向的槽形成的导向槽,所述圆弧状的槽与所述多个定位凹部数目相同,并与所述定位凹部以相同的半径差形成,所述半径方向的槽将所述圆弧状的槽连接,所述导向槽与固定有所述卡合凸部的所述卡合凸部轴嵌合,此外,在所述圆弧状的槽与半径方向的槽的连接部上形成有对所述卡合凸部进行导向的导向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器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所述监视器的一侧的所述一对支架的内侧设有定位卡合用板,在该定位卡合用板上,在以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为中心使半径相差所述升降基板的移动量的圆周上分别形成有所述定位用凹部,在所述升降基板侧设有卡合凸部,该卡合凸部与所述定位卡合用板的表面弹性地抵接,并通过所述监视器以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而与所述定位凹部卡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器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所述监视器的一侧设有一对支架,在该支架间设有能以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为中心轴进行旋转的基板,以所述第二旋转中心轴为中心轴设于所述监视器的监视器轴能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基板上,在所述监视器轴上一体地设有以所述第二旋转中心轴为中心的凸轮板,在所述凸轮板的一侧的面上设有圆周方向上半径变化的一对第一凸轮槽,在所述凸轮板的另一侧的面上设有相对于所述第一凸轮槽在圆周方向的相反方向上半径变化的第二凸轮槽,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平行地延伸且一端相对的一对第一臂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凸轮槽卡合,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平行地延伸且一端相对的一对第二臂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二凸轮槽卡合,在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弹性地压紧于所述支架的第一卡合凸部和第二卡合凸部,在所述支架上设有:当所述监视器绕所述第二旋转中心轴旋转规定量时与所述第一卡合凸部卡合的第一卡合凹部、以及当所述监视器在以所述第二旋转中心轴为中心旋转后的状态下以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为中心旋转规定量时卡合的第二卡合凹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器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旋转方向变换机构,该旋转方向变换机构在所述监视器相对于所述第二旋转中心轴旋转时使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旋转,具有卡合凸部的凸轮卡合构件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一体设置,另一方面,设有凸轮部,该凸轮部支承于设有所述监视器的一侧,并具有:当所述监视器以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为中心旋转规定量时与所述卡合凸部卡合的卡合槽、以及当所述监视器在以所述第二旋转中心轴为中心旋转规定量后以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为中心旋转规定量时与所述卡合凸部卡合的卡合槽,此外,还包括将所述卡合凸部和所述卡合槽弹性压紧的施力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视器铰链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监视器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的距离不同的卡合凸部,另一方面,在支承所述监视器的一侧设有与所述不同的卡合凸部相对应的卡合板,在所述卡合板上设有:当所述监视器绕所述第二旋转中心轴旋转规定量时与一侧的卡合凸部卡合的卡合槽、以及当所述监视器在绕所述第二旋转中心轴旋转规定量的状态下绕所述第一旋转中心轴旋转规定量时与另一侧的卡合凸部卡合的卡合槽,此外,还设有将所述卡合凸部向所述卡合槽施力的施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140730 | 2007-05-28 | ||
JP140730/2007 | 2007-05-28 | ||
PCT/JP2008/000144 WO2008146428A1 (ja) | 2007-05-28 | 2008-02-05 | モニタヒンジ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682714A CN101682714A (zh) | 2010-03-24 |
CN101682714B true CN101682714B (zh) | 2013-01-16 |
Family
ID=40074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01721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82714B (zh) | 2007-05-28 | 2008-02-05 | 监视器铰链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975350B2 (zh) |
JP (1) | JP4642132B2 (zh) |
CN (1) | CN101682714B (zh) |
DE (1) | DE112008000890B4 (zh) |
WO (1) | WO200814642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5105524A1 (ja) * | 2004-04-28 | 2005-11-10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車載用表示装置 |
CN102056769B (zh) * | 2008-06-10 | 2013-04-1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保持结构 |
DE112009002446B4 (de) * | 2008-12-25 | 2013-04-0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Kippgelenk |
JP2010181478A (ja) * | 2009-02-03 | 2010-08-19 | Yazaki Corp | 表示装置の取付構造 |
JP5274585B2 (ja) * | 2009-02-10 | 2013-08-2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ヒンジ機構 |
CN102472312B (zh) * | 2009-08-28 | 2014-05-1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铰链机构 |
JP5570525B2 (ja) * | 2009-11-16 | 2014-08-1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ヒンジ装置 |
US8646153B2 (en) * | 2010-06-07 | 2014-02-1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Hinge mechanism, and monitor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
JP2011256957A (ja) * | 2010-06-10 | 2011-12-22 | Sony Corp | 二軸ヒンジ機構及び電子機器 |
CN104604071B (zh) * | 2012-06-06 | 2018-05-01 | 施耐德电气It公司 | 具有可调节的接口的不间断电源 |
US9428947B2 (en) * | 2012-12-04 | 2016-08-3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Hinge mechanism and panel apparatus |
JP6090698B2 (ja) * | 2013-01-17 | 2017-03-08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開閉ユニット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
DE102013101423B4 (de) | 2013-02-13 | 2014-09-04 | Krauss-Maffei Wegmann Gmbh & Co. Kg | Militärisches Fahrzeug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militärischen Fahrzeugs |
JP5841669B2 (ja) | 2013-02-18 | 2016-01-13 |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 カメラ、カメラアッセンブリ及びスタンド部材 |
US9144169B2 (en) | 2013-05-07 | 2015-09-22 | Honda Motor Co., Ltd. | Monitor manipulator |
CN103303206B (zh) * | 2013-06-14 | 2015-04-15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可旋转dvd机安装结构 |
US9535458B2 (en) * | 2014-03-29 | 2017-01-03 | Intel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etractable leg support |
JP6337640B2 (ja) * | 2014-06-20 | 2018-06-06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 |
USD746821S1 (en) | 2014-09-29 | 2016-01-05 | Intel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etractable leg support |
DE112015006410T5 (de) * | 2015-04-03 | 2017-12-2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Scharniermechanismus und damit versehene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
US11639039B1 (en) | 2016-02-04 | 2023-05-02 | Maurice Paperi | Matching pieces and kits for repairing broken structures and related methods |
WO2017205409A1 (en) * | 2016-05-23 | 2017-11-30 | Vantage Point Products Corp. | Stand |
JP6872739B2 (ja) * | 2017-03-31 | 2021-05-19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車載装置 |
US11148578B2 (en) * | 2018-03-25 | 2021-10-19 | Maurice Paperi | Universal mounting tabs and kits for automotive components |
JP7094548B2 (ja) * | 2018-08-02 | 2022-07-04 | スタッフ株式会社 | 車載モニター用ヒンジのクランプ機構 |
CN110371172A (zh) * | 2019-08-20 | 2019-10-25 | 南京天奥医疗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医疗车用可转向、锁定的扶手 |
FR3105113A1 (fr) * | 2019-12-19 | 2021-06-25 | Psa Automobiles Sa | Véhicule à dispositif de génération d’images orientable par une manette selon deux directions perpendiculaires |
CN112399218B (zh) * | 2020-11-16 | 2022-07-12 | 深圳市锐锐科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可远程监控与操控的网络电视机顶盒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7649A (zh) * | 1997-06-27 | 2001-05-30 | 罗森产品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JP2004094647A (ja) * | 2002-08-30 | 2004-03-25 | Toshiba Corp | 電子機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79559U (zh) * | 1989-12-06 | 1991-08-14 | ||
US5205017A (en) * | 1992-03-18 | 1993-04-27 | Jetta Computers Co., Ltd. | Notebook computer top cover mounting hardware |
JP3496207B2 (ja) * | 1994-06-22 | 2004-02-0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ビデオカメラ |
JP2001020941A (ja) * | 1999-07-09 | 2001-01-23 | Kato Electrical Mach Co Ltd | チルトヒンジ |
US6256837B1 (en) * | 2000-01-05 | 2001-07-10 | Usa Spec, Inc. | Hinge assembly for car-mounted video display unit |
US6633347B2 (en) | 2001-01-02 | 2003-10-14 | Alpine Electronics, Inc. | Display assembly having display supported on casing to be controllable in attitude |
JP3079559U (ja) | 2001-02-13 | 2001-08-24 | ダン ユウ−サン | 液晶テレビモニターが取り付けられた台所用吊戸棚のavシステム |
JP2003120652A (ja) | 2001-10-12 | 2003-04-23 | Strawberry Corporation | 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US7021728B2 (en) * | 2002-09-04 | 2006-04-04 | Lear Corporation | Hinge mechanism for a monitor of an overhead console |
JP4093038B2 (ja) * | 2002-12-06 | 2008-05-2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折り畳み式携帯装置およびそのヒンジ機構 |
JP2004197862A (ja) * | 2002-12-19 | 2004-07-15 | Strawberry Corporation | 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US6798646B2 (en) * | 2003-02-14 | 2004-09-28 |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Rotary axle structure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JP2005337301A (ja) * | 2004-05-24 | 2005-12-08 | Kato Electrical Mach Co Ltd | 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この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US7055218B2 (en) * | 2004-06-01 | 2006-06-06 | Shin Zu Shing Co., Ltd. | Hinge |
JP4383307B2 (ja) * | 2004-10-05 | 2009-12-16 |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 ヒンジ装置 |
US7802835B2 (en) * | 2005-06-16 | 2010-09-28 | Vitito Christopher J | Vehicle entertainment system with flush supporting cradle |
-
2008
- 2008-02-05 JP JP2009516157A patent/JP464213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2-05 US US12/595,941 patent/US797535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2-05 WO PCT/JP2008/000144 patent/WO200814642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2-05 DE DE112008000890T patent/DE112008000890B4/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2-05 CN CN200880017211.9A patent/CN10168271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7649A (zh) * | 1997-06-27 | 2001-05-30 | 罗森产品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JP2004094647A (ja) * | 2002-08-30 | 2004-03-25 | Toshiba Corp | 電子機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975350B2 (en) | 2011-07-12 |
JPWO2008146428A1 (ja) | 2010-08-19 |
CN101682714A (zh) | 2010-03-24 |
WO2008146428A1 (ja) | 2008-12-04 |
DE112008000890B4 (de) | 2012-06-06 |
US20100128458A1 (en) | 2010-05-27 |
DE112008000890T5 (de) | 2010-02-04 |
JP4642132B2 (ja) | 2011-03-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82714B (zh) | 监视器铰链装置 | |
EP1895080B1 (en) | Door handle device for vehicle | |
US7861994B2 (en) | Seat adjustment apparatus of vehicle | |
US7357455B2 (en) | Hinge mounting for motor vehicle seats and having a round member | |
US8256065B2 (en) | Hinge mechanism for display device | |
US8967683B2 (en) | Automotive door latch device | |
JP5245684B2 (ja) |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 | |
US20080092332A1 (en) | Door Hinge for Motor Vehicle | |
CN102089537A (zh) | 双轴铰链机构 | |
US20090038422A1 (en) | Device for adjusting angle of monitor for vehicle | |
US9816604B2 (en) | Shifting device for vehicle | |
WO2010001693A1 (ja) | スライドドアのハーネス配線装置 | |
JP2009228314A (ja) | 車両用ドアヒンジ装置 | |
US6338532B1 (en) | Dual lock seat reclining mechanism | |
EP1132253B1 (en) | Lever apparatus | |
US20040087403A1 (en) | Manual input device | |
JP2501675B2 (ja) | ヒンジ装置 | |
JP4898480B2 (ja) | 開閉窓のヒンジ | |
JP2008030566A (ja) | 空気吹出調整用レジスタ | |
JP2022533680A (ja) | 車両用操作ユニット | |
EP4389477A1 (en) | Register | |
US5697254A (en) | Transmission shift lever support structure | |
KR100803820B1 (ko) | 자동차용 도어아웃사이드 핸들 | |
KR101416465B1 (ko) | 차량의 후드 리프터 | |
JP2559992Y2 (ja) | 自動変速機のディテント機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 Termination date: 201602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