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80971A - 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 - Google Patents

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80971A
CN101680971A CN200880017730A CN200880017730A CN101680971A CN 101680971 A CN101680971 A CN 101680971A CN 200880017730 A CN200880017730 A CN 200880017730A CN 200880017730 A CN200880017730 A CN 200880017730A CN 101680971 A CN101680971 A CN 1016809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hard coat
coat film
transmitting h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017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80971B (zh
Inventor
小野泽丰
所司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Lin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80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09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809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809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02B1/105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479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variation in thickness
    • Y10T428/24612Composite web or she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942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components having sam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 in differing degre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942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components having sam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 in differing degree
    • Y10T428/2495Thickness [relative or absolut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其在透光性基材膜的至少一面依次层叠分散有微粒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树脂层(A)、分散有微粒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树脂层(B),其特征在于,层叠(B)层之后的(B)层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B))比层叠(B)层之前的(A)层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A))小1μm以上,且层叠(B)层之后的雾度值(Hz(B))比层叠(B)层之前的只层叠(A)层之后的雾度值(Hz(A)小1.5%以上。本发明的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可以充分显示防眩性,且可以使图像上的黑色更乌黑地显示。

Description

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器(PDP)等的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
背景技术
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已经被广泛用于LCD、及与LCD组合使用的触摸面板用途中,近年来,其向PDP用途中的使用正在扩大。
以往,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作为以提高可见性为目的的高精细品受到喜爱,但近年来,除了高精细品化,还要求可以将图像上的黑色更黑地显示的高对比度化。
对于这种要求,提案有在含有微粒的固化树脂层上层叠有透明固化树脂层的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例如参照特开平10-325901号公报)。但是,通过设置最表层的透明固化树脂层,可以形成适度的表面粗糙度,可以将图像上的黑色更黑地显示,但存在防眩性不充分的问题。
另外,提案有在光扩散层上层叠有防眩层的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参照特开2004-4777号公报)。在该提案中,记载有尽可能平坦地制作光扩散层,通过防眩层形成凹凸。但是,在该方法中,即使与基底的表面粗糙度相比,最表层的表面粗糙度一方变大,存在将图像上的黑色更黑地显示不充分的问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技术的状况而做出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充分显示防眩性、且可以将图像上的黑色更深黑地显示(在本发明中称为改善“色调”。)的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
本发明者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对高对比度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很大程度上被表面的凹凸形状和其大小左右,再进一步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在透光性基材膜的至少一面依次层叠分散有微粒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树脂层(A)和分散有微粒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树脂层(B)的透光性硬涂膜,层叠(B)层之前的(A)层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A))和层叠(B)层之后的(B)层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B))的关系满足下述式(1),且层叠(B)层之前的只层叠(A)层后的雾度值(Hz(A))和进一步层叠(B)后的雾度值(Hz(B))的关系满足下述式(2),由此可以解决上述课题,基于该知识见解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其是在透光性基材膜的至少一面依次层叠分散有微粒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树脂层(A)、分散有微粒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树脂层(B)的透光性硬涂膜,其特征在于,层叠(B)层之前的(A)层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A))和层叠(B)层之后的(B)层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B))的关系满足下述式(1),且层叠(B)层之前的只层叠(A)层之后的雾度值(Hz(A))和进一步层叠(B)层之后的雾度值(Hz(B))的关系满足下述式(2)。
Ra(A)-Ra(B)≥0.01μm    (1)
Hz(A)-Hz(B)≥1.5%      (2)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在上述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中,上述(B)层中的微粒的平均粒径为上述(A)层中的微粒的平均粒径以下,其中,(B)层中的微粒的配合比率相对于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100质量份为0.01~500质量份,且(B)层中的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下。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在上述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中,上述(B)层的膜厚为上述(A)层的膜厚以下,(B)层的膜厚为0.1~10μm。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在上述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中,在上述透光性基材膜的设有(A)层及(B)层的面的相反面设有压敏粘合剂层。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其是在透光性基材膜的至少一面依次层叠分散有微粒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树脂层(A)及(B)的透光性硬涂膜,其特征在于,(B)层层叠之后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B))满足下述式(3),且(B)层层叠之后的表面的最大高度(Rz(B))满足下述式(4)。
0.1μm≤Ra(B)≤0.5μm      (3)
0.10μm≤Rz(B)≤2.70μm    (4)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作为透光性基材膜,可以使用各种塑料片材、膜。作为透光性基材膜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例如二乙酰纤维素、三乙酰纤维素、乙酰纤维素丁酸酯等纤维素系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等聚烯烃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等聚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氟系树脂等各种合成树脂的膜,特别是,由于高强度、便宜,因此优选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等聚酯树脂形成的膜。透光性基材膜可以为单层也可以为同类或不同类的两层以上的多层。
透光性基材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优选为10~350μm,更优选为25~300μm,特别优选为50~250μm。
透光性基材膜的表面也可以实施易粘接处理。作为易粘接处理,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电晕放电处理、设置与透光性基材膜的树脂为相同成分的低分子量树脂聚合物层等。例如透光性基材膜为聚酯树脂(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时,作为低分子量的树脂聚合物,可以举出低分子量的聚酯(例如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低聚物)。
在本发明中,在透光性基材膜的至少一个表面层叠分散有微粒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树脂层(A)。
另外,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固化树脂层(A)的表面层叠分散有微粒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树脂层(B)。
在本发明中,层叠(B)层之前的(A)层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A))和层叠(B)层之后的(B)层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B))的关系满足下述式(1),且层叠(B)层之前的只层叠(A)层之后的雾度值(Hz(A))、和进一步层叠(B)层之后的雾度值(Hz(B))的关系满足下述式(2)。
Ra(A)-Ra(B)≥0.01μm    (1)
Hz(A)-Hz(B)≥1.5%      (2)
在不满足上述关系式的情况下,防眩性降低,或黑色不能黑地显示而发白,不能实现色调的改善。
Ra(B)和Ra(A)的差通常优选为0.01~0.35μm,更优选为0.015~0.3μm,进一步优选为0.02~0.25μm。在Ra(B)和Ra(A)的差比0.35μm还大的情况下,得不到适当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有时防眩性降低。另外,在Ra(B)和Ra(A)的差比0.01μm还小的情况下,得不到色调的改善效果。
Hz(B)和Hz(A)的差通常优选为1.5~8.5%,更优选为1.8~8.0%,进一步优选为2.0~7.5%。在Hz(B)和Hz(A)的差比8.5%还大的情况下,表面粗糙度变小、有时防眩性降低。另外,在Hz(B)和Hz(A)的差比1.5%还小的情况下,得不到色调的改善效果。在此,作为防眩性的指标,可以举出(B)层层叠之后的雾度值Hz(B)和60°光泽度。Hz(B)优选为3%以上。另外,60°光泽度优选为140以下。Hz(B)小于3%时,有时不能发挥充分的防眩性。另外60°光泽度超过140时,表面光泽度大(光的反射大),成为对防眩性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但是,如果Hz(B)过高,有时透光性变差。从防眩性、透明性等的平衡的方面考虑,Hz(B)优选为3~40%,更优选为5~30%。
予以说明的是,Ra(A)通常优选为0.2~0.8μm,更优选为0.3~0.6μm。
另外,Ra(B)通常优选为0.1~0.5μm,更优选为0.15~0.4μm。
进一步,(B)层的表面的凹凸的最大高度Rz(B)优选为0.10~2.70μm,更优选为0.5~2.50μm,进一步优选为1.00~2.00μm。为了兼顾色调的改善和防眩性的赋予,优选上述范围的Rz(B)。
另外,(A)层的表面的凹凸的最大高度Rz(A)优选为1.9~7.0μm,更优选为2.0~6.0μm,进一步优选为2.1~5.0μm。
进一步,Rz(B)和Rz(A)的差通常优选为0.10~5.00μm,更优选为0.20~4.00μm,进一步优选为0.25~2.00μm。
分散有微粒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树脂层可以通过如下形成,即,将在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中分散有微粒的固化性组合物进行,并根据需要进行干燥,其后,照射活性能量线而使其固化。将(B)层形成用的固化性组合物涂布在(A)层的固化树脂层的表面时,(A)层的固化树脂层可以为充分固化了的状态,也可以为固化充分进行的过程中的阶段的所谓的半固化状态。在半固化化状态的情况下,可以提高(A)层和(B)层的密合性。
作为用于(A)层和(B)层的微粒,可以举出有机微粒、无机微粒等。作为有机微粒,可以举出由聚苯乙烯系树脂、苯乙烯-丙烯酸系共聚物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氨基系树脂、二乙烯基苯系树脂、有机硅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脲系树脂、酚醛系树脂、苯并胍胺系树脂、二甲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乙烯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等形成的微粒。其中,优选由有机硅树脂的形成有机硅微粒。
另外,作为无机微粒,可以举出由二氧化硅、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镉、氧化锑等形成的微粒。其中,优选二氧化硅微粒,特别优选合成二氧化硅微粒。
微粒可以以一种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使用。在组合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单独使用有机微粒和无机微粒的任一种,也可以并用。
用于(A)层及(B)层的微粒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不定形状、圆球状(真球状)等的各种形状,但从防眩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不定形状。
用于(B)层的微粒的平均粒径为用于(A)层的微粒的平均粒径以下。如果用于(A)层的微粒的平均粒径一方小,得不到改善色调的效果。
用于(B)层的微粒的平均粒径通常优选为0.01~10μm,更优选为0.015~8μm,进一步优选为0.02~5μm。如果用于(A)层的微粒的平均粒径过大,即使层叠(B)层,也难以改善色调。另外,从高精细化的观点考虑,也不优选。(A)层和(B)层的微粒的平均粒径的差优选为0~5.0μm,更优选为0.5~3.0μm。予以说明的是,在各微粒的平均粒径在1.0μm以上的情况下通过沉淀法算出,在小于1.0μm的情况下通过电子显微镜算出。
用于(B)层的微粒的配合比率通常相对于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0.01~500质量份,更优选为0.05~40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1~300质量份。在用于(B)层的微粒的配合比率低的情况下,有时得不到充分的防眩性。另外,在用于(B)层的微粒的配合比率高的情况下,有时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的硬度降低,耐擦伤性降低。另外,用于(A)层的微粒的配合比率相对于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0.5~50质量份,更优选为1~40质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5~35质量份。
作为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可以举出不饱和单体、低聚物、树脂或含有它们的组合物等。作为其具体例,可以举出多官能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及聚酯丙烯酸酯等具有2个官能团以上的多官能的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的丙烯酸系化合物,优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及聚酯丙烯酸酯。作为多官能丙烯酸酯,可举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烯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环氧乙烷改性二(甲基)丙烯酸酯等。
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例如可以通过由聚醚多元醇、及聚酯多元醇、和多异氰酸酯的反应得到的聚氨酯低聚物的羟基与(甲基)丙烯酸的反应进行酯化而得到。
聚酯丙烯酸酯例如可以如下得到,即,通过利用(甲基)丙烯酸将由多元羧酸和多元醇的缩合得到的两末端具有羟基的聚酯低聚物的羟基酯化,或通过利用(甲基)丙烯酸将对多元羧酸加成环氧烷烃而得到的低聚物的末端的羟基酯化而得到。
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作为活性能量线,可以举出紫外线、电子射线、α线、β线、γ线等。在使用紫外线的情况下,优选在固化性组合物中含有光聚合引发剂。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苯乙酮系、二苯甲酮系等公知的光聚合引发剂,另外,还可以使用低聚物型光聚合引发剂。
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使用。
对于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和光聚合引发剂的配合比例而言,通常相对于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100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优选为0.01~20质量份,特别优选为0.1~10质量份。
在本发明中,如果使用低聚物型光聚合引发剂,则可以防止大部分来自聚合引发剂的气体的产生。
(A)层和(B)层的合计膜厚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1~50μm,更优选为2~30μm,特别优选为3~20μm。
予以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B)层的膜厚优选为(A)层的膜厚以下。如果(B)层的膜厚比(A)层的膜厚还大,有时防眩性降低。(B)层的膜厚通常优选为0.1~10μm。如果(B)层的膜厚小于0.1μm,有时不能适当地填埋(A)层的表面的凹凸的谷部,缺乏改善色调的效果。另外,如果(B)层的膜厚超过10μm时,有时防眩性降低。
(B)层表面的硬度优选即使负载以钢棉硬度计为200g/cm2以上的载重也不划伤。
另外,在固化性组合物中也可以含有抗菌剂。作为抗菌剂,可以使用以磷酸锆作为载体的银系无机抗菌剂、以沸石为载体的银系无机抗菌剂、以磷酸钙为载体的银系无机抗菌剂、以硅胶为载体的银系无机抗菌剂等的银系无机抗菌剂;配合氨基酸化合物而成的有机系抗菌剂等的氨基酸系有机抗菌剂;配合含氮硫系化合物而成的有机系抗菌剂等的各种抗菌剂。抗菌剂的配合量根据所使用的抗菌剂的种类及所需要的抗菌性、其保持时间等在固化性组合物中配合适量即可。
另外,在固化性组合物中,可以任意含有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催化剂、着色剂、防静电剂、润滑剂、流平剂、消泡剂、聚合促进剂、抗氧化剂、阻燃剂、红外线吸收剂、表面活性剂、表面改性剂等的添加成分。
另外,为了容易涂布,在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中也可以含有稀释剂。作为稀释剂,可以举出异丁醇、异丙醇等的醇类,苯、甲苯、二甲苯等的芳香族烃,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等的脂肪族烃,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酯,甲乙酮、二乙基酮、二异丙基酮等的酮,乙基溶纤剂等的溶纤剂系溶剂,丙二醇单甲基醚等的二醇醚系溶剂等。稀释剂的配合量以达到所要求的粘度的方式适当选择即可。
将上述固化性组合物涂布在透光性基材膜上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棒涂法、刮涂法、辊涂法、叶片涂敷法(ブレ一ドコ一ト法)、模涂法、凹版涂敷法、幕涂法等以往公知的方法。
照射的活性能量线可使用由各种活性能量线发生装置发生的活性能量线。例如,紫外线通常可使用由紫外线灯辐射的紫外线。作为该紫外线灯,可以使用通常在波长300~400nm的区域发出具有光谱分布的紫外线的高压水银灯、无极H灯(ヒュ一ジョンHランプ)、氙气灯等紫外线灯,照射量以光量计通常优选为50~3000mJ/cm2
在本发明中,优选在上述透光性基材膜的设置有(A)层及(B)层的面的相反面设置压敏粘合剂层。
作为形成压敏粘合剂层的压敏粘合剂,优选使用光学用途的压敏粘合剂,例如丙烯酸系压敏粘合剂、氨基甲酸酯系压敏粘合剂、有机硅系压敏粘合剂等。该压敏粘合剂层的厚度通常为5~100μm,优选为10~60μm的范围。
实施例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予以说明的是,本发明受这些例子的任何限定。
(实施例1)
(A)层形成用的固化性组合物1的制备
在作为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丙烯酸系硬涂剂(大日精化工业(株)制、商品名“セィカビ一ムEXF-01L(NS)”、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固体成分100质量%)100质量份中,均匀混合不定形状有机硅微粒(メモンティブ·パフォ一マンス·マテリアルズ·ジャパン合同会社制(旧GE东芝有机硅(株)制)、商品名“トスパ一ル240”、平均粒径4.0μm、固体成分100质量%)5质量份、乙基溶纤剂78.8质量份及异丁醇78.8质量份,制成固体成分40质量%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
(B)层形成用的固化性组合物2的制备
在作为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丙烯酸系硬涂剂(大日精化工业(株)制、商品名“セィカビ一ムEXF-01L(NS)”、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固体成分100质量%)100质量份中,均匀混合不定形状有机硅微粒(メモンティブ·パフォ一マンス·マテリアルズ·ジャパン合同会社制、商品名“トスパ一ル240”、平均粒径4.0μm、固体成分100质量%)0.5质量份、乙基溶纤剂200.1质量份及异丁醇200.1质量份,制成固体成分20质量%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
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的形成
在作为透光性基材膜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膜(商品名“A4300”、东洋纺织(株)制、厚度100μm)的一个表面用迈耶棒(マィャ一バ一)涂布上述(A)层形成用的固化性组合物,使固化后的厚度为3.5μm,用70℃的干燥炉进行1分钟干燥后,用高压水银灯照射紫外线(光量180mJ/cm2),形成(A)层的固化树脂层。接着,在(A)层的固化树脂层的表面用迈耶棒涂布上述(B)层形成用的固化性组合物,使固化后的厚度为2μm,用70℃的干燥炉进行1分钟干燥后,用高压水银灯照射紫外线(光量300mJ/cm2),形成(B)层的固化树脂层,得到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
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的压敏粘合加工
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膜的设置有透光性硬涂层的面的相反面用辊式刮刀涂敷机涂布丙烯酸系压敏粘合剂(リンテツク(株)制、商品名“PU-V”),使干燥后的膜厚为20μm,用70℃的干燥炉进行1分钟干燥,对上述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进行压敏粘合加工。其后,将进行了压敏粘合加工的面贴合在由进行有机硅剥离处理了的聚对苯二酸乙二醇酯形成的剥离膜上。
(实施例2)
除代替实施例1中的(B)层形成用的固化性组合物2、使用通过下述制备方法制得的(B)层形成用的固化性组合物3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另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的压敏粘合加工。
(B)层形成用的固化性组合物3的制备
在作为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丙烯酸系硬涂剂(大日精化工业(株)制、商品名“セィカビ一ムEXF-01L(NS)”、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固体成分100质量%)100质量份中,均匀混合圆球状有机硅微粒(メモンティブ·パフォ一マンス·マテリアルズ·ジャパン合同会社制、商品名“トスパ一ル120”、平均粒径2.0μm、固体成分100质量%)0.5质量份、乙基溶纤剂200.1质量份及异丁醇200.1质量份,制成固体成分20质量%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
(实施例3)
除将实施例1中的(B)层的膜厚设定为3.5μm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另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的压敏粘合加工。
(实施例4)
除代替实施例1中的(B)层形成用的固化性组合物2、使用通过下述制备方法制得的(B)层形成用的固化性组合物4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另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的压敏粘合加工。
(B)层形成用的固化性组合物4的制备
在作为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丙烯酸系硬涂剂(大日精化工业(株)制、商品名“セィカビ一ムEXF-01L(NS)”、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固体成分100质量%)100质量份中,均匀混合乙基溶纤剂分散硅胶(触媒化成工业(株)制、商品名“OSCAL 1632”、平均粒径0.02μm、固体成分30质量%)166.7质量份、及乙基溶纤剂483.5质量份,制成固体成分20质量%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
(比较例1)
除在实施例1中不层叠(B)层外,与实施例1同样,得到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即,得到只形成有(A)层的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
(比较例2)
除代替实施例1中的(B)层形成用的固化性组合物2、使用通过下述的制造方法制得的(B)层形成用的固化性组合物5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
(B)层形成用的固化性组合物5的制备
在作为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丙烯酸系硬涂剂(大日精化工业(株)制、商品名“セィカビ一ムEXF-01L(NS)”、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固体成分100质量%)100质量份中,均匀混合不定形状有机硅微粒(メモンティブ·パフォ一マンス·マテリアルズ·ジャパン合同会社制、商品名“トスパ一ル240”、平均粒径4.0μm、固体成分100质量%)7质量份、乙基溶纤剂214质量份及异丁醇214质量份,制成固体成分20质量%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
(比较例3)
除代替实施例1中的(B)层形成用的固化性组合物2、使用通过下述制备方法制得的(B)层形成用的固化性组合物6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
(B)层形成用的固化性组合物6的制备
在作为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丙烯酸系硬涂剂(大日精化工业(株)制、商品名“セィカビ一ムEXF-01L(NS)”、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固体成分100质量%)100质量份中,均匀混合圆球状有机硅微粒(メモンティブ·パフォ一マンス·マテリアルズ·ジャパン合同会社制、商品名“トスパ一ル1110”、平均粒径11.0μm、固体成分100质量%)1.5质量份、乙基溶纤剂203质量份及异丁醇203质量份,制成固体成分20质量%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
(比较例4)
除代替实施例1中的(B)层形成用的固化性组合物2、使用通过下述制备方法制得的(B)层形成用的固化性组合物7、使(B)层的膜厚为5μm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
(B)层形成用的固化性组合物7的制备
在作为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丙烯酸系硬涂剂(大日精化工业(株)制、商品名“セィカビ一ムEXF-01L(NS)”、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固体成分100质量%)100质量份中,均匀混合乙基溶纤剂50质量份及异丁醇50质量份,制成固体成分50质量%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
实施例及比较例的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的性状示于表1及表2中。
雾度值、60°光泽度、中心线平均粗糙度、最大高度、膜厚及色调用如下所示的方法进行测定、评价。
(1)雾度值
使用浊度计(日本电色工业(株)制、商品名“NDH2000”),以JISK7136为基准进行测定。
(2)60°光泽度
使用光泽计(日本电色工业(株)制、商品名“VG2000”),以JISK7105为基准进行测定。
(3)中心线平均粗糙度
使用表面粗糙度测定机((株)ミツトョ制、商品名“SURFTESTSV-3000”),以JIS B0633为基准进行测定。
(4)最大高度
使用表面粗糙度测定机((株)ミツトョ制、商品名“SURFTESTSV-3000”),以JIS B0633为基准进行测定。
(5)(A)层及(B)层的膜厚
使用膜厚为2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东洋纺织(株)制、商品名“A4100”)代替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透光性基材膜,在其未处理面上,涂布(A)层及(B)层。在此,该膜自身的厚度、形成有(A)层的状态下的厚度、进一步形成有(B)层的状态(除比较例1。)下的厚度通过(株)ニコン制简易型数码测长系统“デジマィクロMH·15M”进行测定,由各个厚度的差作为实施例及比较例的(A)层及(B)层的膜厚。
(6)色调
准备将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得的透光性基材膜的设置有透光性硬涂层的面的相反面用油性笔(三菱铅笔(株)制、商品名“三菱ペィントマ一カ一PX-30黑”)进行涂抹的试样,从透光性硬涂层的上面肉眼进行观察。另外,评价用5个受试者进行。
作为硬涂层,以只层叠有(A)层的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比较例1)作为基准,以以下所示的等级进行评价。
◎:相对于基准黑度可靠地得到改善。
○:虽然与基准相比得到改善,但若干白色残留。
×:为与基准相同的白色。
××:表面可看到闪耀的光。
表1
Figure G2008800177305D00141
表2
本发明的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可以用于LCD、PDP等的信息终端等各种物品的面板等中。
本发明的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可以抑制防眩性的降低、充分显示防眩性,同时可以使图像上的黑色更黑地显示(使色调改善)。

Claims (5)

1、一种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其是在透光性基材膜的至少一面依次层叠分散有微粒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树脂层(A)、分散有微粒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树脂层(B)的透光性硬涂膜,其特征在于,层叠(B)层之前的(A)层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A))和层叠(B)层之后的(B)层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B))的关系满足下述式(1),且层叠(B)层之前的只层叠(A)层之后的雾度值(Hz(A))、和进一步层叠(B)层之后的雾度值(Hz(B))的关系满足下述式(2):
Ra(A)-Ra(B)≥0.01μm       (1)
Hz(A)-Hz(B)≥1.5%         (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所述(B)层中的微粒的平均粒径为所述(A)层中的微粒的平均粒径以下,(B)层中的微粒的配合比率相对于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100质量份为0.01~500质量份,且(B)层中的微粒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其中,所述(B)层的膜厚为所述(A)层的膜厚以下,(B)层的膜厚为0.1~10μm。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其中,在所述透光性基材膜的设有(A)层及(B)层的面的相反面设有压敏粘合剂层。
5、一种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其是在透光性基材膜的至少一面依次层叠分散有微粒的含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树脂层(A)及(B)的透光性硬涂膜,其特征在于,(B)层的层叠之后的表面的中心线平均粗糙度(Ra(B))满足下述式(3),且(B)层层叠之后的表面的最大高度(Rz(B))满足下述式(4):
0.1μm≤Ra(B)≤0.5μm      (3)
0.10μm≤Rz(B)≤2.70μm    (4)。
CN2008800177305A 2007-05-29 2008-05-27 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 Active CN1016809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41925 2007-05-29
JP141925/2007 2007-05-29
PCT/JP2008/060107 WO2008146935A1 (ja) 2007-05-29 2008-05-27 防眩性光透過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80971A true CN101680971A (zh) 2010-03-24
CN101680971B CN101680971B (zh) 2011-11-16

Family

ID=40075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0177305A Active CN101680971B (zh) 2007-05-29 2008-05-27 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78469A1 (zh)
JP (1) JP4995275B2 (zh)
KR (1) KR101463282B1 (zh)
CN (1) CN101680971B (zh)
TW (1) TWI429958B (zh)
WO (1) WO200814693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2919A (zh) * 2013-09-27 2016-03-3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光波导用干膜和使用该光波导用干膜的光波导的制造方法以及光波导
CN107403588A (zh) * 2016-07-28 2017-11-28 Dia成型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用前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78437B2 (ja) * 2008-12-29 2011-04-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表示装置
TWI512066B (zh) * 2012-01-16 2015-12-11 Toyo Ink Sc Holdings Co Ltd 光散射層用樹脂組成物、光散射層、及有機電致發光裝置
JP5818283B2 (ja) * 2014-01-07 2015-11-18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JP5822992B2 (ja) * 2014-01-07 2015-11-25 三菱樹脂株式会社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KR102262757B1 (ko) * 2014-03-11 2021-06-09 다이니폰 인사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터치 패널, 표시 장치 및 광학 시트, 광학 시트의 선별 방법 및 광학 시트의 제조 방법
JP6485274B2 (ja) * 2015-07-18 2019-03-20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積層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CN111057261B (zh) * 2019-12-20 2022-05-03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眩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21956B2 (ja) * 1998-07-28 2006-09-1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拡散層、光学素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6489015B1 (en) * 1998-11-17 2002-12-03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Hardcoat film and antireflection film
JP4574766B2 (ja) * 1998-11-17 2010-11-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JP3515426B2 (ja) * 1999-05-28 2004-04-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59710B2 (ja) * 2001-10-23 2008-03-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防眩性フィルム及び偏光素子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3215339A (ja) * 2002-01-22 2003-07-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7354163B2 (en) * 2002-02-08 2008-04-08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Antiglare film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JP2003302506A (ja) * 2002-02-08 2003-10-24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防眩性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4034631A (ja) * 2002-07-08 2004-02-05 Nitto Denko Corp 光学フィルム用表面保護フィルム
JP4241340B2 (ja) * 2003-11-25 2009-03-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樹脂シート、液晶セル基板、液晶表示装置、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用基板、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および太陽電池用基板
US20070042173A1 (en) * 2005-08-22 2007-02-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Antireflection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polarizing plate using the sam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2919A (zh) * 2013-09-27 2016-03-3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光波导用干膜和使用该光波导用干膜的光波导的制造方法以及光波导
CN105452919B (zh) * 2013-09-27 2020-09-1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光波导用干膜和使用该光波导用干膜的光波导的制造方法以及光波导
CN107403588A (zh) * 2016-07-28 2017-11-28 Dia成型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用前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09873A (en) 2009-03-01
JP4995275B2 (ja) 2012-08-08
US20100178469A1 (en) 2010-07-15
KR101463282B1 (ko) 2014-11-18
KR20100023800A (ko) 2010-03-04
CN101680971B (zh) 2011-11-16
WO2008146935A1 (ja) 2008-12-04
TWI429958B (zh) 2014-03-11
JPWO2008146935A1 (ja) 2010-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0971B (zh) 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
CN101680972B (zh) 防眩性透光性硬涂膜
TWI687491B (zh) 防眩性硬化塗佈層積薄膜
EP2537886B1 (en) Coating layer for an antiglare film, and an antiglare film comprising the same
JP4746863B2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層形成用材料及び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CN1831071B (zh) 防眩性硬涂膜
KR101044839B1 (ko) 눈부심 방지 필름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눈부심 방지 필름
KR100775727B1 (ko) 디스플레이용 접착 필름
KR101356903B1 (ko) 광학 필름
TWI498391B (zh) 透明被覆膜形成用塗佈液及附有透明被覆膜之基材
WO1995031737A1 (fr) Film anti-reflechissant
WO2005077651A1 (ja) ニュートンリング防止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
CN1918005B (zh) 牛顿环防止膜以及使用该膜的触摸屏
JP6880829B2 (ja) 加飾成形品、加飾成形品の製造方法及び転写シート
KR102453732B1 (ko) 방현성 하드코트 필름 및 방현성 하드코트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KR20100125460A (ko) 투명막 형성용 조성물 및 적층 투명막
EP3718762A1 (en) Mold release fil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laminate
KR20090062156A (ko) 광학용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US20220186046A1 (en) Laminate and surface coating agent exhibiting low gloss appearance
CN102211436A (zh) 一种抗阻塞高硬度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KR20070113822A (ko) 실리카 미세 중공구를 포함하는 방현 코팅제, 및 이로부터제조되는 방현 필름
CN109997060B (zh) 具有防反射功能和红外线屏蔽功能的层压膜
CN109749109A (zh) 涂膜
CN113265082B (zh) 一种多功能可擦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65743B (zh) 易粘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