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45543B - 一种端子接头及压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子接头及压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45543B
CN101645543B CN 200910139926 CN200910139926A CN101645543B CN 101645543 B CN101645543 B CN 101645543B CN 200910139926 CN200910139926 CN 200910139926 CN 200910139926 A CN200910139926 A CN 200910139926A CN 101645543 B CN101645543 B CN 1016455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crimp
restricted
clamped nipple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91013992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45543A (zh
Inventor
中村圭一
平石巧
加藤宽子
酒井雅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181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005587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187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005590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489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0080335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45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5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45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455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子接头和一种压接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导体的前端部变形而变得更宽。端子接头(20A到20D,120,210,310)设置有:可与配合端子连接的连接部分(21,121,211,311);可被压接成与导体(11,111,222,322)的端部连接的导线筒部分(27,126,232,312),所述导体的端部通过去除导线(10,110,220,320)的绝缘覆层(12,112,223,322)而暴露,其中由绞合的线束制成的导体(11,111,222,322)由绝缘覆层(12,112,223,323)覆盖;和限制部分(30,32,35,133,218,318),所述限制部分通过从导线筒部分(27,126,232,312)侧朝着连接部分(21,121,211,311)突出而能够限制导体(11,111,222,322)的前端侧的变宽。

Description

一种端子接头及压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接头和一种用于该端子接头的压接方法。
背景技术
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开No.2003-317817公开了在用于端子接头和导线的连接结构中代替由铜合金制成的常规导体将铝导体用于较轻导线的技术。
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开No.2005-222815公开了一种端子接头,在该端子接头中,大体上其后半部是以敞开筒的形式的导线压接部分。导线压接部分的前端区域用作要压接成与导线的导体连接的导线筒部分,且其后端区域用作要压接成与导线的绝缘部分连接的绝缘筒部分。在这种端子接头中,导体是通过绞合多根金属细导线而形成的绞合的导线,且导体的前端部从导线筒部分的前端向前突出。
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开No.2004-303526中公开的端子接头形成有要压接成与连接部分后面的导线的端部连接的一对压接件(被包括在导线筒部分中),该连接部分要与配合端子连接。压接件压接成与在导线的端部处暴露的作为导体的芯连接。压接件在一位置处被压接使得芯的前端从其向前突出以便与芯完全连接。
在上述端子接头中,如果压接高度设定为低的,以避免与保持器等干涉,则由于对导线筒部分的扣紧强度导致形成导体的绞合的传导性细导线在导线筒部分之前松开,并且松开的金属细导线的前端变形以致变宽。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变形而变宽的金属细导线可能与保持器干涉。
特别地,如在日本未审查的专利公开No.2003-317817中公开的,在将铝导体用于较轻导线等的情况下,由于与铜导体相比难以去除铝导体的氧化膜或其它原因,需要采取措施以防止接触电阻的增加。这些措施中的一个是一种用来将导线筒部分比以前更有力地压接成与导体连接的方法。然而,如果导线筒部分比以前更有力地压接成与导体连接,则导体的前端部的变宽变得更显著,并且需要努力防止这种情况。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子接头,包括:
能与配合端子连接的连接部分;
能被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或变形成与导体的端部连接的至少一个导线筒部分,所述导体的端部通过去除导线的绝缘覆层而至少部分地暴露;和
至少一个限制部分,所述至少一个限制部分通过从导线筒部分的一侧向着连接部分突出而能够限制导体的前端侧的变宽和/或偏转,
其中所述限制部分的前端位于所述导体的前端之前,
所述导线筒部分包括:基板和从所述基板直立的一对压接件,所述基板从所述连接部分延伸并且所述导线的端部能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基板上;
所述导体的端部在被所述基板和两个压接件包围的同时被连接;并且
所述限制部分与仅仅一个或与两个压接件连接,
其中,所述限制部分的一个或多个前端部形成为一个或多个倾斜部分,所述倾斜部分向前或沿斜向倾斜,以便向着前部接近所述基板。
由于提供这种限制部分,可以防止导体的前端侧变得更宽的变形。
限制部分的前端可以位于导体的前端之前。通过这样做,可以更可靠地防止导体的前端侧变得更宽的变形。
限制部分可以与导线筒部分相连续。根据这种构造,通过相对简单的形状可以抑制导体的前端侧的变宽。
导线筒部分可包括:底板或基板,该底板或基板从连接部分延伸并且导线的端部将放置在其上;和从底板或基板直立的一对压接件,导体的端部可在被底板或基板和两个压接件包围的同时被连接,并且限制部分可与两个压接件连接。由于限制部分与该对压接件相连续,因此可减小作用在压接件和限制部分的连接部分上的载荷。
此外,导线筒部分可包括:底板或基板,该底板或基板从连接部分延伸并且导线的端部将放置在其上;和从底板或基板直立的一对压接件,导体的端部可在被底板或基板和两个压接件包围的同时被连接,并且限制部分可与两个压接件的仅仅一个压接件连接。由于限制部分与该对压接件中的仅仅一个相连续,可以减小在成形整个限制部分时的成形错误。
限制部分可以与不包括突出的端部和向着底板或基板的端部的压接件的中部或中间部分相连续。根据这种构造,在使压接件压接时,可以防止限制部分超过必要程度地弯曲。
联接部分可形成在导线筒部分和连接部分之间,导体的前端可布置在联接部分中,并且限制部分可以与联接部分相连续。通过这种构造,可以防止外部物质通过联接部分和限制部分之间的间隙进入而与导体接触。
限制部分和/或基板可形成有至少一个窗部分,该窗部分使得导体的一部分能够被看到。因此,在导线筒部分被压接成与导体连接之后,通过窗部分观察导体,可以确认导体的连接状态是否适当。
窗部分可形成在一侧,该侧离连接部分的距离小于离导线筒部分的距离。根据这种构造,在导线筒部分被压接成与导体的端部连接之后,从外侧通过窗部分可以可视地确认导体的前端是否比压接件更加向着连接部分突出。
还可设置底板或基板,该底板或基板从连接部分向着导线筒部分延伸并且导线的端部将放置在其上,并且窗部分可形成在底板或基板的离连接部分比离导线筒部分更近的位置,以便使得导体的前端可被看到。通过这种构造,即使不能看到导体的端部的前端,例如隐藏在限制部分的后面,但由于窗部分形成在底板或基板中,因此也可有利地从底板或基板侧看到导体的端部的已连接的状态。
导体和导线筒部分可由不同种类的材料(优选地金属)制成,和/或限制部分可形成为覆盖导体的前端侧。如果当导体和导线筒部分由不同种类的材料(金属)制成时诸如湿气的电解质存在于导体和导线筒部分的相连接的部分中,则可能发生电解腐蚀,即两种材料(金属)可作为离子溶解在电解质中以引起电化学反应,由此发生腐蚀。特别地,电解质很可能沉积在导体的从导线筒部分暴露的一部分上且电解腐蚀很可能发生在这部分中。在这方面,由于根据本发明导体的前端侧由限制部分覆盖,因此可防止电解质的沉积,并且因此可防止电解质的沉积引起的电解腐蚀的发生。
要被压接成与导线的绝缘覆层连接的至少一个绝缘筒部分可布置在导线筒部分的与连接部分相对的一侧。此外,导线筒部分可形成有至少一个屋檐部分,该屋檐部分向着绝缘筒部分延伸以与绝缘覆层的外周表面重叠。根据这种构造,可以防止电解质在导线筒部分和绝缘筒部分之间的间隙中沉积在导体上。
屋檐部分的延伸端部可以与绝缘筒部分相连续。通过这样做,也可以防止电解质渗入屋檐部分和绝缘筒部分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将特别地根据本发明或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端子接头与导体的端部一起压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端子接头,该端子接头具有能与配合端子连接的连接部分;
通过去除导线的绝缘覆层而至少部分地暴露导体;和
将端子接头的至少一个导线筒部分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或变形成与导体的端部连接,
其中从导线筒部分的一侧向着连接部分突出的至少一个限制部分限制导体的前端侧的变宽和/或偏转,
其中所述限制部分的前端布置在所述导体的前端之前,
所述导线筒部分包括:基板和从所述基板直立的一对压接件,所述基板从所述连接部分延伸并且所述导线的端部能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基板上;
所述导体的端部在被所述基板和两个压接件包围的同时被连接;并且
所述限制部分与仅仅一个或与两个压接件连接,
其中,所述限制部分的一个或多个前端部形成为一个或多个倾斜部分,所述倾斜部分向前或沿斜向倾斜,以便向着前部接近所述基板。
附图说明
在阅读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时,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然。应当理解,即使实施例被分开地描述,但其单个特征可组合到另外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端子接头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端子接头的平面图;
图3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端子接头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端子接头的平面图;
图5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端子接头的侧视图;
图6是图5的端子接头的平面图;
图7是图5的端子接头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端子接头的侧视图;
图9是图8的端子接头的平面图;
图10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端子接头的侧视图;
图11是图10的端子接头的平面图;
图12是沿图10的X-X的剖面;
图13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端子接头的平面图;
图14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端子接头的透视图;
图15是图14的端子接头的部分展开图;
图16是图14的端子接头的部分平面图;
图17是图14的端子接头的部分底视图;
图18是图14的端子接头的部分剖视侧视图;
图19是根据第八实施例的端子接头的透视图;
图20是图19的端子接头的部分展开图;
图21是图19的端子接头的部分平面图;并且
图22是图19的端子接头的部分剖视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和2描述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这个第一实施例的导线10由导体11制成或包括导体11,该导线10通过绞合多个传导性(优选金属的)细导线和至少部分地包围导体11的绝缘覆层12而形成。在导线10的前端部处或附近,绝缘覆层12至少部分地预先去除以暴露导体11的前端部(端部)而准备与端子接头20A连接。铝或铝合金特别地用作导体11的材料。这种导体11的材料具有高于铜的刚性和/或低于铜的电传导性的性质。
端子接头20A通过将端子接头20A的导线连接部分压接(crimping)、弯曲或折叠到这种导线10的前端部而与该前端部连接。端子接头20A由诸如不同于导体11的材料的金属(优选地为铜或铜合金)的传导性材料制成,并且通过对冲切或切割成指定(预定的或可预定的)形状的传导性(金属)板材(未示出)施加弯曲、折叠和/或压花等而形成。端子接头20A特别地为凹形端子接头,并且其前端部(图1和2中的左部)用作呈(优选地大体上矩形的或多边形的)管的形式的连接部分21。连接部分21为已知形式并且用作与配合的凸形接头(未示出)的狭长凸出部的连接装置。
联接部分22大体上(直接地或间接地)与连接部分21的后端相连续。联接部分22由以下部件组成或包括以下部件:与连接部分21的基部或侧(底)壁相连续的(优选地大体上平坦的)基板或底板23;和一个或多个,优选地一对(优选地大体上横向对称的)侧壁24,该侧壁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地大体上以直角从底板或基板23的(优选地大体上相对的)横向(左和/或右)边缘直立或突出。侧壁24的高度优选地低于连接部分21的高度。具有敞开的横向(上)侧的容纳空间25形成在这种联接部分中或由这种联接部分形成。
可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与导线10的前端部连接的导线压接部分26大体上(直接地或间接地)与联接部分22的后端相连续。导线压接部分26的一部分(优选地为前端部)用作导线筒部分27,和/或导线压接部分26的一部分(优选地为后端部)用作绝缘筒部分28。导线筒部分27(优选地,其后端)和绝缘筒部分28(优选地,其前端)通过连结部分29连结。连结部分29使得一个或多个,优选地一对(优选地横向对称的)侧板29b从底板或基板29a的(优选地大体上相对的)横向(左和/或右)边缘直立或突出。
导线筒部分27将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与导体11(优选地导体的前端部)连接并且形成为使得一个或多个,优选地一对(优选地大体上横向对称的)压接件27b从底板或基板27a的(优选地大体上相对的)横向(左和/或右)边缘延伸。与导线筒部分27连接的导体11(优选地在大体上整个周边上)被底板27a和(优选地成对的)压接件27b挤压,并且通过这种挤压引起的固定力电固定到导线筒部分27。在已压接的或已连接的状态下,导体11的前端部从压接件27b的前端边缘向前突出并且至少部分地位于联接部分22中的容纳空间25中。
绝缘筒部分28将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与至少部分地由绝缘覆层12覆盖的导线10的前端部的一部分连接,并且使得一个或多个,优选地一对(优选地大体上横向对称的)压接件28b从底板或基板28a的(优选地大体上相对的)横向(左和/或右)边缘延伸。与绝缘筒部分28连接的导线10(优选地在大体上整个周边上)被底板28a和(成对的)压接件28b挤压,并且通过这种挤压引起的固定力固定到绝缘筒部分28。
在已压接的或已连接的状态下,绝缘覆层12的前端部至少部分地从压接件28b的前端边缘向前突出并且位于压接件27b的后端边缘之前。导体11的暴露部分的后端部和绝缘覆层12的前端部沿向前和向后方向位于压接件27b和压接件28b之间的区域(大体上对应于连结部分29的区域)中。
端子接头20A一体地或整体地形成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部分30,该限制部分能够优选地通过覆盖导体11的通过去除绝缘覆层12而暴露的一部分来限制导体11的前端侧的变宽或变形,并且从导线筒部分27的前端向前(向着连接部分21)突出。限制部分30优选地与导线筒部分27的压接件27b的前端边缘和/或联接部分22的侧壁24的直立边缘(上端边缘)相连续。换句话说,限制部分30从压接件27b大体上向前延伸,从上方或外侧(或大体上从导体插入端子接头20A的那侧)至少部分地覆盖导体11的前端部的外周边表面和/或从前部或沿着端子接头20A的轴向(向前和向后方向)至少部分地覆盖导体11的前端表面。
导线压接部分26一体地或整体地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屋檐(eave)部分31,该屋檐部分大体上从导线筒部分27的压接件27b的后端向后延伸,并且可被大体上放置在绝缘覆层12的前端部的外周边表面上。屋檐部分31与压接件27b的后端边缘、压接件28b的前端边缘和连结部分29的侧板29b的直立边缘(上端边缘)相连续。因此,导体11和绝缘覆层12优选地在导线筒部分27和绝缘筒部分28之间被完全覆盖而根本不暴露到外部。
通常,导体的从导线压接部分的前端向前突出的一部分被暴露并且诸如水的电解质很可能沉积在其上,因此在这部分中容易出现电解腐蚀。相比之下,在第一实施例中,由于导体11的从导线压接部分26的前端向前突出的那部分至少部分地由限制部分30覆盖,因此电解质沉积在导体11的前端部(从导线筒部分27向前突出的部分)上的可能性大大减小或者不存在,因此可以显著减小或防止由电解质的沉积引起的电解腐蚀的出现。限制部分30也可防止导体11的前端侧变形而变得更宽。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限制部分30的前端位于导体11的前端之前,因此可以更可靠地防止导体11的前端侧变形而变得更宽。
此外,由于一个或多个限制部分30优选地与导线筒部分27相连续,因此导体11的前端侧的变宽或变形可以通过相对简单的形状被抑制。
特别地,在第一实施例中,由于限制部分30的后端优选地与压接件27b相连续并且限制部分30的横向边缘与联接部分22的侧壁24相连续,因此也可靠地防止了电解质进入限制部分30和压接件27b之间以及限制部分30和侧壁24之间。此外,也可防止除电解质外的外部物质进入限制部分30和侧壁24之间以及这种外部物质与导体11接触。
由于屋檐部分31优选地形成在导线筒部分27和绝缘筒部分28之间以便不暴露导体11和绝缘覆层12,因此电解质不可能通过导线筒部分27和绝缘筒部分28之间的间隙进入。特别地,由于屋檐部分31的前端优选地与压接件27b相连续,其后端与压接件28b相连续且其横向边缘与侧板29b相连续,因此可靠地防止电解质进入。
第二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3和4描述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端子接头20B特别地在限制部分32和屋檐部分34中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由于其它构造与第一实施例中类似或相同,因此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并且不描述其结构、功能和效果。
第二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限制部分32大体上从导线筒部分27的一个或多个压接件27b(优选地其前端边缘)向前延伸,但不与联接部分22的一个或多个侧壁24直接连接。这种限制部分32向前突出以便能够限制导体11的前端部的变宽或变形,从上方或外侧(或大体上从导体插入端子接头20B的那侧)至少部分地覆盖导体11的前端部的外周边表面,和/或从前部或沿着端子接头20B的轴向(向前和向后方向)覆盖导体11的前端表面。限制部分32的一个或多个前端部形成为一个或多个倾斜部分33,该倾斜部分向前或沿斜向倾斜以便向着前部接近底板或基板23。这些倾斜部分33优选地至少部分地位于左和右侧壁24之间,并且倾斜部分33的前端部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容纳空间25中和/或从前部至少部分地覆盖导体11。在另一方面,从压接件27b的后端向后延伸以至少部分地与绝缘覆层12的前端部的外周边表面重叠的一个或多个屋檐部分34大体上与压接件27b的后端边缘和连结部分29的侧板29b的直立边缘(上端边缘)的前端区域相连续,但不直接与压接件28b连接。因此,绝缘覆层12的一部分暴露在屋檐部分34的后端和压接件28b之间。
第三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5到7描述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的端子接头20C具有与第二实施例中类似或相同的限制部分32,但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包括屋檐部分。限制部分32的前部(优选地大体上前半区域或前端区域)形成为一个或多个倾斜部分33,该倾斜部分向前倾斜以便向着前部接近联接部分22的底板或基板23,并且导体11的前端表面11F被倾斜地切去或成形为与倾斜部分33一致。导体11的这种倾斜地切去的或成形的前端表面11F优选地从后面与限制部分32的倾斜部分33接触。由于其它构造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中类似或相同,因此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并且不描述其结构、功能和效果。
第四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8和9描述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的端子接头20D在限制部分35上不同于第一到第三实施例并且形成有与第二实施例中类似或相同的一个或多个屋檐部分34。第四实施例的限制部分35形成为与联接部分22的横向(左和/或右)侧壁24成一体或成整体。限制部分35的大体前端区域(优选地大体前半区域)形成为一个或多个倾斜部分36,该倾斜部分向前或沿斜向倾斜以便向着前部接近联接部分22的底板或基板23。倾斜部分36至少部分地布置在联接部分22的容纳空间25中和/或定位成从前部至少部分地覆盖导体11。限制部分35的横向边缘的后部部分(优选地大体上后半区域)与侧壁24的直立边缘相连续,但限制部分35的横向边缘(即,倾斜部分36的横向边缘)的前部部分(优选地大体上前半区域)不直接与导线筒部分27的压接件27b相连续。由于其它构造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中类似或相同,因此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并且不描述其结构、功能和效果。
在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以下模式也可被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1)虽然在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限制部分形成为与端子接头成一体或成整体,但它们可以是与端子接头分离的部件。
(2)与导线筒部分和联接部分相连续的第一实施例的限制部分的模式也适用于第二到第四实施例。
(3)与绝缘筒部分相连续的第一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屋檐部分的模式也适用于第二到第四实施例。
(4)不直接与绝缘筒部分相连续的第二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屋檐部分的模式也适用于第一实施例。
(5)不直接与联接部分相连续的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限制部分的模式也适用于第一实施例。
(6)第一、第二和第四实施例的形成一个或多个屋檐部分的模式也适用于第三实施例。
(7)不直接与导线筒部分相连续的第四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限制部分的模式也适用于第一到第三实施例。
(8)保持与导体的前端表面接触的第三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限制部分的模式也适用于第一、第二和第四实施例。
(9)导体的前端表面相对于导线的轴线斜的或倾斜的第三实施例的模式也适用于第一、第二和第四实施例。
(10)虽然在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描述了具有呈矩形管的形式的连接部分的凹形端子接头,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具有不同形状的连接部分的凹形终端和/或适用于具有带狭长凸出部的连接部分的凸形端子接头。
第五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0到12描述本发明的第五优选实施例。第五实施例的线束使得端子接头120与导线110的前端部(图10和11中的左端部)电连接并且用作线束(的一部分)。导线110由导体111制成或包括导体111,该导体111通过绞合多个传导性(优选金属的)细导线和至少部分地包围导体111的绝缘覆层112而形成。在导线110的前端部处,绝缘覆层112至少部分地(优选地预先)去除以暴露导体111的一部分(优选地前端部或端部)来准备与端子接头120连接。铜、比铜具有更高刚性的材料(例如铝)或比铜具有更低电传导性的材料(例如铝)特别地用作导体111的材料。
端子接头120是通过对冲切或切割成指定(预定的或可预定的)形状的传导性(优选地金属)板材施加弯曲、折叠和/或压花等而形成的凹形端子接头,其中前端区域用作连接部分121(优选地大体上呈矩形或多边形管的形式)且后端区域用作优选地大体上呈一个或多个敞开的筒的形式的导线压接部分125。连接部分121为已知形式并且特别地用作与配合的凸形接头(未示出)的狭长凸出部的连接装置。
连接部分121的后端和导线压接部分125的前端通过联接部分122联接。联接部分122由以下部件组成或包括以下部件:底板或基板123;和一个或多个,优选地一对(优选地大体上横向对称的)侧板124,该侧板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地大体上以直角从底板123的(优选地大体上相对的)横向(左和/或右)边缘直立或突出,并且具有敞开的前侧的空间形成在联接部分122中。
导线压接部分125包括:大体上与联接部分122的后端相连续的导线筒部分126;和位于导线筒部分126后面的绝缘筒部分127。绝缘筒部分127使得一个或多个,优选地一对压接件129从底板或基板128的(优选地大体上相对的)横向(左和/或右)边缘延伸并且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与至少部分地由绝缘覆层112覆盖的导线110的一部分(优选地前端部)连接。在压接操作时,优选地使用称为供料器的自动机械(未示出),并且优选地大体上与导线筒部分126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与导体111连接同时地,绝缘筒部分127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与导线110连接。在已压接或已连接的状态下,导线110优选地在整个周边上被底板128和一个或多个,优选地该对压接件129挤压,并且导线110通过由这种挤压引起的固定力固定到绝缘筒部分127。
导线筒部分126由以下部件组成:大体上与绝缘筒部分127的底板或基板128以及联接部分122的底板123相连续的底板或基板130,和从底板130的(优选地大体上相对的)横向(左和/或右)边缘延伸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地一对(优选地大体上横向对称的)压接件131。这个导线筒部分126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与导体111电连接,该导体111通过至少部分地去除可固定到导线筒部分126的导线110处(优选地导线110的前端部)的绝缘覆层112而暴露。在压接操作时,压接机(未示出)优选地与设置在自动机械的砧座(未示出)中的导线压接部分125并且与设置在底板130上的导体111一起降低,由此一个或多个,优选地该对压接件131发生变形以至少部分地缠绕导体111。以这种方式,底板130和该对压接件131被压接或弯曲或折叠以在挤压导体111的同时至少部分地围绕导体111。
在已压接的或已连接的状态下,导体111的前端部(前端侧)定位成从压接件131(优选地其前端边缘)大体上向前突出和/或至少部分地容纳在联接部分122中。压接件131的用来从上方或外侧推动(挤压)导体111的区域弯曲成当沿向前和向后方向(与导体111的纵向和端子接头120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观察时具有弯曲的或向内偏转的或大体上半圆形的形状(见图12)。可被压接机沿向前和向后方向压接或弯曲或折叠的导线筒部分126(压接件131)的一个或多个可压接区域132优选地限于压接件131的除去相对的前端和/或后端的范围,并且在可压接区域132的前面和/或后面的端部用作喇叭口或加宽的部分,该喇叭口或加宽的部分是斜的(锥形的)且略微宽于可压接区域132。由于喇叭口或加宽的部分通过以这种方式限制可压接区域132而形成,因此压接件131的内周边表面的前和/或后端边缘不可能切割形成导体111的细金属导线。
如果导体111由铝制成,则导线筒部分126有力地压接且压接高度被设定成低的或设置成大体上去除外表面上的氧化膜。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仅仅导线筒部分126有力地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或变形,因此形成导体111的金属细导线在导线筒部分126(可压接区域132)之前松开,并且松开的细金属导线的前端部变形而变得更宽。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则加宽的导体111至少部分地从导线筒部分126向上或向外突出,即使压接高度被设定为低的。因此,设定导线筒部分126的低的高度的效果弱化。
因此,在第五实施例中,导线筒部分126形成有一个或多个,优选地一对(优选地大体上横向对称的)向着连接部分121突出的限制部分133,该限制部分作为用来防止导体111的前端部变宽的装置。(优选地一对)限制部分133大体上从对应压接件131的前端边缘向前延伸,即大体上沿着导体111延伸从而从上方或外侧(或大体上从导线110至少部分地插入端子接头120的那侧)覆盖导线筒部分126中的可压接区域132之前或附近的导体111的一部分,并且类似于如图12中示出的压接件131大体上弓形地弯曲。限制部分133沿向前和向后方向的形成区域优选地设定在限制部分133的前端(图10和11中的左端)位于导体111的前端之前的范围中。此外,该对限制部分133的横向边缘部分优选地沿向前和向后方向与联接部分122的侧板124的上端边缘完全相连续和/或齐平。
沿压接件131的延伸方向(围绕导体111的周向)的限制部分133的形成区域优选地限于压接件131除了延伸端131E外的范围。该对压接件131的延伸端131E位于导线筒部分126的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优选地大体上在宽度方向的中心),且其外表面在面向下或面向基部123的同时大体上保持接触。以这种方式,窗部分134(在平面图中优选地具有大体上矩形或梯形形状)形成在该对限制部分133之间。窗部分134具有敞开的前侧并且沿向前和向后方向和横向方向定位成对应于导体111的一部分。窗部分134的宽度小于导体111的外直径。
在第五实施例中,在导体111紧固到导线筒部分126的情况下,导体111的前端部优选地位于在压接操作期间扣紧力施加到其上的导线筒部分126的一个或多个可压接区域132之前。因此,在压接操作期间,导体111的前端部可变形而变得更宽。然而,由于导线筒部分126形成有大体上从导线筒部分126的可压接区域132沿着导体111向前延伸的限制部分133,因此可限制导体111的前端部的变宽或变形。
此外,由于限制部分133优选地通过部分地切去而形成有窗部分134,因此可从导线筒部分126的上方看到位于联接部分122中的导体111的前端部的一部分。通过以这种方式使导体111能够被看到或探测到或检查,可以确认导体111的前端是否沿向前和向后方向处于适当位置。
由于限制部分133优选地大体上与联接部分122相连续,因此强度增加且变形更难发生。因此,可以可靠地防止导体111的不希望的构造改变或变宽变形。
第六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3描述本发明的第六优选实施例。第六实施例的端子接头140与第五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切去限制部分141而形成的窗部分142。由于其它构造与第五实施例中类似或大体相同,因此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并且不描述其结构、功能和效果。第六实施例的窗部分142在平面图中大体上具有开口宽度向着前部逐渐增加的这种(优选地大体上等腰的)三角形或多边形形状。同样在这种窗部分142中,可以可视地确认或探测导体111的前端是否沿向前和向后方向处于适当位置。
在第五和第六实施例中,以下模式也可被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1)虽然在第五和第六实施例中限制部分优选地大体上从导体的前端向前延伸,但限制部分的前端可以沿向前和向后方向与导体的前端位于大体上相同的位置或者可以在导体的前端的后面。
(2)虽然在第五和第六实施例中限制部分优选地大体上沿着导体的上表面延伸,但它们可以大体上沿着导体的上表面和侧表面延伸。
(3)虽然在第五和第六实施例中窗部分优选地形成在限制部分中,但限制部分可以不形成有窗部分。
(4)虽然在第五和第六实施例中窗部分优选地大体上具有矩形、梯形或三角形形状,但它可以具有梳子形状或半圆形形状或任何其它合适形状。
(5)虽然在第五和第六实施例中限制部分优选地大体上横向对称,但它们可以横向不对称。
(6)虽然在第五和第六实施例中限制部分优选地形成在该对压接件的两个上,但限制部分可形成在该压接件的仅仅一个上。
(7)虽然在第五和第六实施例中限制部分优选地大体上与联接部分相连续,但限制部分和联接部分可以是分离的。
(8)虽然在第五和第六实施例中描述了具有呈矩形管的形式的连接部分的凹形端子接头,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具有另一构造的连接部分的凹形端子接头和/或适用于具有带狭长凸出部的连接部分的凸形端子接头。
第七实施例
参考图14到18描述本发明的第七优选实施例。在第七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凹形端子接头210。
第七实施例的端子接头210通过弯曲传导性(优选地金属的)零件而形成,该传导性零件优选地通过压力成形机械从大体上平坦的传导性(优选地金属的)板冲压或切割成指定改进形状。如图14中示出的,端子接头210包括可与配合的凸形终端(未示出)连接的连接部分211和优选地相继形成在连接部分211的后面的至少一个导线筒部分232和至少一个绝缘筒部分213。在以下描述中,图14的上、下、左下(向着连接部分211)和右上侧在相应的构成构件中称为上、下、前和后侧,其中前侧对应于可与配合端子接头连接的侧。
连接部分211形成为沿向前和向后方向纵长的(优选地矩形或多边形的)管和/或其内或其上包括弹性接触件214。配合的凸形终端的凸出部(未示出)至少部分地穿过前表面中的开口215插入或者可以至少部分地穿过该开口215插入而与弹性接触件214形成接触。
导线220的端部可至少部分地放置在其上的底板或基板216设置在连接部分211的后面或附近。
底板或基板216是大体上沿向前和向后方向纵长并且大体上从形成连接部分211(的至少一部分)的周围壁217的下侧处的下壁或横向壁217U(侧壁217S和下壁217U的下部或下半部)向后延伸的部分。沿纵向(沿底板216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底板216的一个或多个横向边缘部分216S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地大体上以直角向上弯曲。底板216的相对横向边缘部分216S的前端大体上与沿着形成连接部分211(的至少一部分)的周围壁217(优选地,从下壁217U的相对横向边缘直立且大体上沿短侧方向面向的壁)的短侧方向面向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地一对侧壁217S相连续。底板216的横向边缘部分216S的上边缘216T(底板216的相对横向边缘)优选地大体上位于连接部分211的竖直中心。
导线筒部分232设置在从连接部分211向后离开指定(预定的或可预定的)距离的位置。导线筒部分232将被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与作为导体的芯222连接,该芯从导线220的绝缘覆层223暴露,优选地从放置在底板216上的导线220的端部中的绝缘覆层223的端部突出。芯222特别地通过绞合类似于第一到第六实施例的多个细金属导线而形成。在导线筒部分232的改进形状中,一个或多个,优选地一对压接件233从如图15中示出的底板216的(优选地大体上相对的)横向边缘向(优选地大体上相对的)横向侧突出。该对压接件233优选地沿向前和向后方向设置在大体上相同的位置或沿向前和向后方向具有相当大的重叠。如图14中示出的,在通过弯曲而形成之后在压接成与导线220连接之前的状态下,导线筒部分232使得两个压接件233在大体上彼此面向的同时直立。导线筒部分232被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优选地通过该对压接件233的突出的端部分别向着底板216弯曲而夹住芯222或与芯222接合。
绝缘筒部分213优选地设置在从导线筒部分232向后存在一定距离的位置。绝缘筒部分213将被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或变形成与至少部分地放置在底板或基板216上的导线220的绝缘覆层223连接。类似于导线筒部分232,在绝缘筒部分213的改进形状中,一个或多个,优选地一对压接件213A从如图15中示出的底板或基板216的(优选地大体上相对的)横向边缘向(优选地大体上相对的)横向侧突出。该对压接件213A优选地沿向前和向后方向设置在大体上相同的位置或沿向前和向后方向具有相当大的重叠。如图14中示出的,在通过弯曲而形成之后在压接成与导线220连接之前的状态下,两个压接件213A在大体上彼此面向的同时直立。
在导线筒部分232的该对压接件233之前,能够限制芯222的变宽或变形的限制部分218形成为向着连接部分211突出。
如图15中示出的,限制部分218优选地具有沿向前和向后方向纵长的矩形形状和/或大体上从压接件233的前端233A(向着连接部分的边缘)向前突出和/或其厚度优选地大体上等于压接件233的厚度。
限制部分218沿向前和向后方向的长度优选地设定成使得限制部分218的前端218A位于连接部分211的后端211B和压接件233的前端233A之间的中间位置(优选地大体上在中间),并且限制部分218大体上形成在沿宽度方向的压接件233的突出部分(压接件233的基部端233C和压接件233的突出端233B之间的中间部分)的中间位置(优选地大体上在中心位置)。
使得芯222的前端能够从下方被看到的至少一个窗部分230形成为穿透底板216。
窗部分230竖直地穿透底板216并且优选地具有沿宽度方向(图15中的竖直方向)纵长的矩形形状,并且其宽度(宽度方向端部230B,230D之间)限定在底板216的可大体上以直角弯曲的部分之间(图15的点划线指示的位置216A之间,芯222将放置在其上的宽度)。
窗部分230优选地位于沿向前和向后方向比压接件233的前端233A更靠近连接部分211的位置,即位于连接部分211的后端211B和压接件233的前端233A之间。更具体地,窗部分230的沿向前和向后方向的位置设置成使得向着连接部分211的窗部分230的表面230A大体上位于限制部分218的前端218A的位置和/或其向着压接件233的表面230C位于限制部分218之间的中间位置(优选地大体上在中间)。
下面,描述连接端子接头210与导线220的端部的操作。这里描述导线220特别地为铝导线220的情况。铝导线220使得通过绞合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多根细金属导线221而形成的芯222至少部分地由绝缘覆层223覆盖。铝导线220的端部被除去绝缘覆层223以暴露芯222。
首先,铝导线220的端部至少部分地插在底板216上,优选地从绝缘筒部分213到导线筒部分232且放置在底板216上。此时,铝导线220的端部布置在这种位置,在该位置中,绝缘覆层223的端部至少部分地插在绝缘筒部分213的压接件213A之间,芯222的暴露部分至少部分地插在导线筒部分232的压接件233之间和/或芯222的前端从导线筒部分232向前突出。
随后,绝缘筒部分213和导线筒部分232优选地使用未示出的砧座和压接机被相继地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或变形。绝缘筒部分213压接成至少部分地缠绕绝缘覆层223。
用来压接导线筒部分232的压接机优选地包括:压接部件,该压接部件用来将压接件233挤压并压接或变形成与芯222连接;和/或直立限制部件,该直立限制部件用来挤压限制部分218以防止限制部分218直立。压接机的压接部件和直立限制部件被一体地或整体地设置,并且面向砧座的其表面形成有不同地成形的凹部。
压接机的压接部件的凹部具有大体上并排布置的两个弓形或弯曲表面,当压接机被压向砧座时,该弓形或弯曲表面用来弯曲该对压接件233的突出的端部以引起它们夹住芯222或与芯222接合。压接机的压接部件的凹部成形为使得导线筒部分232可被压接以压缩芯222。
压接机被压向砧座直到压接部件压接导线筒部分232从而以指定(预定的或可预定的)量压缩芯222的位置。芯222的压缩量优选地设定成使得导线筒部分232和芯222之间的接触载荷增加到足够水平以减小接触阻力且可获得足够的固定力。由于在第七实施例中芯222特别地由铝或铝合金制成,因此与导线筒部分232被压接成与铜或铜合金制成的常规芯连接的情况相比,设定较高的压缩以便破坏芯222的氧化膜。
压接机的直立限制部件的凹部优选地成形为当压接机被压向砧座时使得限制部分218可弯曲成位于芯222的上方,同时防止与压接件233一体地或整体地形成的限制部分218直立。此外,压接机的直立限制部件的凹部成形为使得在压接导线筒部分232时限制部分218在被试图向上移动的芯222的前端从下方挤压时可防止直立,并且当弯曲成位于芯222的上方的限制部分218挤压芯222时施加这种挤压力以便防止从限制部分218向前突出的芯222的前端向上移动或大体上离开基板216。
当使用砧座和压接机压接或变形导线筒部分232时,该对压接件233被压接机的压接部件挤压并且其突出的端部分别向下(向着底板216)弯曲并且优选地大体在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开始夹住芯222的上表面或外表面或与芯222的上表面或外表面接合。限制部分218在被压接机的直立限制部件防止直立时向着芯222的上侧(与底板216相对的侧)弯曲,由此位于芯222的上侧以面向底板216(见图16和18)。此时,导线筒部分232的压接力用于将从导线筒部分232向前突出的芯222的部分(芯222的前端部)向上弯曲,但由于限制部分218位于芯222的前端的上侧,因而防止芯222向上弯曲。以这种方式,端子接头210与铝导线220连接而芯222的前端不向上弯曲。
导线筒部分232的后端部优选地形成为具有大体上锥形或向着后端变宽的变宽形状,由此形成所谓的喇叭口或变宽部分212B。通过形成这种喇叭口212B,可被导线筒部分232压接的芯222的部分的横截面适度地变化,由此由导线220的振动等引起的应力集中可以减轻。在第七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导线筒部分232的前端不设置喇叭口212B。已经认识到,由于导线220在这部分后面由导线筒部分232压接,因此这部分不太受导线220的振动等的影响。因此,有利地不设置喇叭口212B。
在导线筒部分232被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或变形成与芯222连接之后,如图17中示出,被确认或可以确认是否可以从底板216的下方通过窗部分230看到芯222。如果通过窗部分230可以看到芯222,则导线筒部分232被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芯222的前端从压接件向前突出的状态(突出长度已经达到指定长度的状态)。换句话说,导线筒部分232在适当的位置(导线筒部分232优选地沿向前和向后方向在芯222的大体整个长度上被压接的位置)被压接。在另一方面,如果不能看到芯222,则芯没有从压接件突出指定的距离或更长。换句话说,导线筒部分232没有在适当位置被压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存在不完全压接的可能性,产品作为次品被去除。
如上述构造的第七实施例具有以下效果。
限制部分218一体地或整体地形成在压接件233的前边缘,并且限制部分218通过当压接压接件233时布置成至少部分地位于导线222的端部的上方或外部(或者在大体上与基板216相对的导线222的一侧上)而能够抑制导线220的端部的向上运动(大体上离开底板或基板216的运动),即芯222的前端的变宽或变形。因此,在将压接件233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或变形成与在导线220的端部处暴露的芯222连接时,可防止芯222的前端向上或大体上离开基板216弯曲。此外,由于在压接件233被压接时限制部分218将位于芯222的上方,因此例如与分离地执行压接压接件233的操作和弯曲限制部分218的操作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操作步骤的数量。
在第七实施例中,即使试图从端子接头210上方确认导线220的已连接的状态,但由于导线220的端部的前端被限制部分218隐蔽,也不能充分可视地确认。然而,由于窗部分230优选地形成在底板或基板216中,因此可以从端子接头210的下方通过窗部分230看到导线220的端部的前端,由此可以确认导线220的端部的已连接的状态。
限制部分218优选地设置在压接件233的至少一部分上,优选地设置在所述对的每一个上。这里,为了抑制宽范围中的向上运动,诸如在限制部分仅设置在一个压接件233上的情况下,载荷很可能作用在压接件和限制部分的已连接的部分上。然而,由于根据第七实施例限制部分218设置在该对压接件233的每一个上,因此可以减小已连接的部分上的载荷。
在第七实施例中,例如,即使以下模式也可被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1)虽然在第七实施例中本发明优选地应用于包括该对压接件233的端子接头210,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情况并且也可应用于仅包括可缠绕芯的一个压接件的端子接头。
(2)虽然在第七实施例中限制部分218优选地设置在两个压接件233的每一个上,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情况并且限制部分可以仅设置在该对压接件中的一个上。在这种情况下,限制部分具有是第七实施例的两个限制部分218的尺寸的总和的尺寸,并且这种限制部分可设置在所述压接件的任一个上。
此外,虽然在第七实施例中本发明优选地应用于该对压接件233沿向前和向后方向设置在相同位置的端子接头210,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情况并且也可应用于例如一对压接件沿向前和向后方向移位的端子接头。此时,限制部分可一体地或整体地设置在沿向前和向后方向移位的压接件的前部的一个上。
(3)虽然在第七实施例中端子接头210优选地与铝导线220的端部连接,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端子接头210可以例如与包括铜或铜合金制成的芯的导线的端部连接。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获得与上述效果类似的效果。
(4)虽然窗部分230具有矩形形状,但它可以具有另一种形状,诸如大体上梯形、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形状,只要通过它可以看到芯的前端部即可。
(5)虽然窗部分230形成在底板216的中心部分中并且从下方通过它看到芯的前端部,但窗部分可形成为沿宽度方向穿透底板216的侧边缘部分216S并且从横向侧可以看到芯的前端部。
第八实施例
参考图19到22描述本发明的第八优选实施例。在第八实施例中,本发明特别应用于凹形端子接头310,但可以同样应用于凸形端子接头。第八实施例的端子接头310通过对传导性(优选地金属的)零件进行弯曲、折叠和/或压花而形成,该传导性零件使用压力成形机械从平坦金属板冲切或切割成指定(预定的或可预定的)改进形状。端子接头310包括:可与配合的凸形终端(未示出)连接的连接部分311;和相继形成在连接部分311的后面的导线筒部分312和绝缘筒部分313。在下面的描述中,图19的上、下、左下(向着连接部分311)和右上侧称为相应构成构件中的上、下、前和后侧。
连接部分311通过弯曲成沿向前和向后方向纵长的(优选地大体上矩形或多边形的)管而形成并且其内或其上包括弹性接触件314。配合的凸形终端的凸出部(未示出)穿过前表面中的开口315插入而与弹性接触件314接触。
导线320(优选地其端部)可至少部分地放置在其上的底板或基板316设置在连接部分311的后面或附近。底板316特别地为沿向前和向后方向纵长的零件并且大体上从形成连接部分311的周围壁317的下侧处的下壁317U向后延伸。沿纵向(沿底板316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底板316的一个或多个横向边缘部分316S以不同于0°或180°的角度,优选地大体上以直角向上弯曲。底板316的相对横向边缘部分316S的前端优选地大体上与沿着形成连接部分311的周围壁317(从下壁317U的相对横向边缘直立且大体上沿短侧方向面向的壁)的短侧方向面向的一对侧壁317S相连续。底板316的横向边缘部分316S的上边缘(底板316的相对横向边缘)大体上位于连接部分311的竖直中心。
导线筒部分312优选地设置在从连接部分311向后存在指定(预定的或可预定的)距离的位置。导线筒部分312可被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或变形成与作为导体的芯322连接,该芯从至少部分地放置在底板316上的导线320(优选地其端部)中的绝缘覆层323(优选地其端部)突出。芯322特别地通过绞合类似于第一到第七实施例的多个细金属导线而形成。在导线筒部分312的改进形状中,一个或多个,优选地一对压接件312A从如图20中示出的底板316的(优选地大体上相对的)横向边缘向(优选地大体上相对的)横向侧突出。该对压接件312A优选地沿向前和向后方向设置在相同的位置或沿向前和向后方向大体上重叠。如图19中示出的,在通过弯曲、折叠和/或压花而形成之后在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与导线320连接之前的状态下,导线筒部分312使得两个压接件312A在大体上彼此面向的同时直立。导线筒部分312优选地被压接或弯曲或变形成通过该对压接件312A的突出的端部分别向着底板316弯曲而夹住芯322或与芯322接合。
绝缘筒部分313优选地设置在从导线筒部分312向后存在一定距离的位置处。绝缘筒部分313将被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与放置在底板316上的导线320的绝缘覆层323连接。类似于导线筒部分312,在绝缘筒部分313的改进形状中,一个或多个,优选地一对压接件313A从如图20中示出的底板316的(优选地大体上相对的)横向边缘向(优选地大体上相对的)横向侧突出。如图19中示出的,在通过弯曲而形成之后在压接成与导线320连接之前的状态下,优选地,两个压接件313A均在大体上彼此面向的同时直立。
能够限制芯322的前端侧变宽或变形的至少一个限制部分318一体地或整体地设置在导线筒部分312的该对压接件312A中的一个的前侧上。限制部分318优选地具有沿压接件312A的突出方向略微较长的大体上矩形的形状,和/或在导线筒部分312压接或变形之前与压接件312A沿大体上相同的方向直立(见图19)。限制部分318的一个纵向端优选地与压接件312A的前边缘(向着连接部分的边缘)连接,和/或其另一纵向端比压接件312A的突出端更加横向地突出(见图20)。限制部分318与不包括突出的端部和向着底板316的端部的压接件312A的中间部分(优选地大体上中部)连接(优选地在沿压接件312A的突出方向的大体中心位置)。限制部分318和压接件312A的相连接的部分优选地具有大体上矩形的形状,该矩形形状沿压接件312A的突出方向较宽,和/或与限制部分318的其它部分(主要部分)相比较小(优选地很小)。
窗部分318A形成为在形成有限制部分318的压接件312A和限制部分318之间从压接件312A的突出的端侧向着底板316延伸(见图20)。限制部分318优选地在与窗部分318A那样多地从压接件312A向前移位的位置横向地突出,且在压接件312A与导线320的端部连接的情况下,沿压接件312A的前边缘敞开的窗部分319优选地形成在限制部分318和压接件312A之间(见图21)。窗部分318是窗部分319的一部分。窗部分319优选地成形为沿着压接成与芯322连接的压接件312A的前边缘沿底板316的短侧方向延伸。该对压接件312的前边缘和限制部分318的后边缘(在窗部分319的相对侧彼此面向的边缘)优选地大体上平行。
下面,描述连接端子接头310与导线320的端部的操作。这里是导线320为铝导线320的特别情况。铝导线320使得特别地通过绞合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多根线束(细金属导线)321而形成的芯322由绝缘覆层323覆盖。铝导线320的端部被除去绝缘覆层323以暴露芯322。
首先,铝导线320(优选地其端部)至少部分地放置在底板316上,优选地通过从绝缘筒部分313至少部分地插入到导线筒部分312且至少部分地放置在底板316上。此时,铝导线320的端部布置在这种位置,在该位置中,绝缘覆层323的端部至少部分地插在绝缘筒部分313的压接件313A之间,芯322的暴露部分至少部分地插在导线筒部分312的压接件312A之间和/或芯322的前端至少部分地从导线筒部分312向前突出。
随后,绝缘筒部分313和导线筒部分312优选地通过使用未示出的砧座和压接机被相继地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或变形。绝缘筒部分313压接成至少部分地缠绕绝缘覆层323。
用来压接导线筒部分312的压接机包括:压接部件,该压接部件用来将压接件312A挤压并压接成与芯322连接;和/或直立限制部件,该直立限制部件用来挤压限制部分318以防止限制部分318直立。压接机的压接部件和直立限制部件被一体地或整体地设置,并且大体上面向砧座的其表面形成有不同地成形的凹部。
压接机的压接部件的凹部优选地具有大体上并排布置的两个弓形或弯曲表面,当压接机被压向砧座时,该弓形或弯曲表面用来弯曲该对压接件312A的突出的端部以导致该对压接件312A夹住芯322或与芯322接合。压接机的压接部件的凹部优选地成形为使得导线筒部分312可被压接以压缩芯322。
压接机被压向砧座直到压接部件压接导线筒部分312从而以指定(预定的或可预定的)量压缩芯322的位置。芯322的压缩量设定成使得导线筒部分312和芯322之间的接触载荷增加到足够水平以减小接触阻力和/或获得足够的固定力。由于芯322特别地或可由诸如铝或铝合金的材料制成,因此与导线筒部分312被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与铜或铜合金制成的常规芯连接的情况相比,设定较高的压缩以便破坏芯322的氧化膜。
压接机的直立限制部件的凹部优选地成形为当压接机被压向砧座时使得限制部分318可弯曲成位于芯322的上方,同时防止与压接件312A一体地或整体地形成的限制部分318直立。此外,压接机的直立限制部件的凹部成形为使得在压接或弯曲或折叠导线筒部分312时可防止限制部分318在被试图向上移动的芯322的前端从下方挤压时直立,并且当弯曲成位于芯322的上方的限制部分318挤压芯322时施加这种挤压力以便防止从限制部分318向前突出的芯322的前端向上移动。
当使用砧座和压接机压接或弯曲或折叠导线筒部分312时,该对压接件312A被压接机的压接部件挤压并且其突出的端部(与限制部分318连接的部分之前的部分)分别向下(向着底板316)弯曲并且在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优选地大体在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开始夹住芯322的上表面或与芯322的上表面接合。限制部分318在被压接机的直立或偏转限制部件防止直立或偏转时大体上向着芯322的上侧(大体上与底板316相对的侧)弯曲,由此位于芯322的上侧以大体上面向底板316(见图21和22)。此时,由于限制部分318位于芯322的前端的上侧,因此导线筒部分312的压接力用于向上弯曲从导线筒部分312向前突出的芯322的部分(芯322的前端部),但防止芯322弯曲或变形成离开基板316,即限制芯322的前端侧的变宽。以这种方式,端子接头310与较刚性的导线(特别地为铝导线)320连接而芯322的前端不弯曲。
在导线筒部分312与芯322连接的情况下,限制部分318的特别地大体上纵向半部(与压接件312A连接的部分大体上相对的侧上的部分)从不形成有限制部分318的压接件312A的前部突出以从上方挤压芯322的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分或中部。
导线筒部分312的后端部形成为具有大体上锥形或向着后端变宽的变宽形状,由此形成所谓的喇叭口312B。通过形成这种喇叭口312B,可被导线筒部分312紧固的芯322的部分的横截面适度地变化,由此由导线320的振动等引起的应力集中可以减轻。在第八实施例中,优选地,在导线筒部分312的前端不设置喇叭口312B。已经认识到,由于导线筒部分312在这部分后面被压接,因此这部分不太受导线320的振动等的影响。因此,不设置喇叭口312B不存在不利之处。
在导线筒部分312被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与芯322连接之后,确认或探测是否可以通过形成在限制部分318和导线筒部分312之间的窗部分319看到芯322。如果通过窗部分319可看到芯322,则导线筒部分312在适当的位置(优选地导线筒部分312被压接成沿向前和向后方向在大体上整个长度上与芯322连接的位置)被压接或弯曲或折叠。如果不能看到芯322,则导线筒部分312没有在适当位置被压接。
如上述构造的第八实施例具有以下效果。
当压接压接件312A时通过位于导线320的端部上方而能够抑制导线320的端部的向上运动的限制部分318一体地或整体地设置在压接件312A的前边缘上。因此,在将压接件312A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与暴露在导线320(优选地其端部)处的芯322连接时,可以防止芯322的前端侧的变宽和/或其偏转。此外,由于在压接件312A被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时限制部分318将位于芯322的上方,因此例如与分离地执行压接压接件312A的操作和弯曲限制部分318的操作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操作步骤的数量。
存在窗部分319,在压接件312A与导线320的端部连接的情况下,该窗部分至少在压接件312A的前面敞开。因此,在压接件312A被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与导线320的端部连接之后,可以从外侧通过窗部分319探测或可视地确认芯322的前端是否从压接件312A向前突出。这里,如果在芯322布置在从压接件312A的前端向后缩进的位置的情况下压接压接件312A,则压接件312A和芯322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增加接触阻力。然而,由于根据第八实施例通过窗部分319可确认芯322的前端是否从压接件312A向前突出,因此可去除这种次品。
由于限制部分318与不包括突出的端部和向着底板的端部的压接件312A的中部连接,因此在压接或弯曲或折叠压接件312A时可以防止限制部分318超过必要程度地弯曲。因此,在压接导线筒部分312时,限制部分318布置在芯322上方而不弯曲以夹住芯322。换句话说,即使在可被压接成压接件312A夹住芯322的端子接头310中,也可以防止芯322的前端弯曲或不适当地偏转。此外,由于限制部分318形成在两个压接件312A中的仅仅一个上,在成形限制部分318时的成形错误由于限制部分318仅形成在两个压接件312A中的一个上而可以被抑制。
在第八实施例中,例如,即使以下模式也可被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1)虽然在第八实施例中本发明优选地应用于包括该对压接件312A的端子接头310,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情况并且也可应用于例如仅包括可缠绕芯的一个压接件的端子接头。
(2)虽然在第八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该对压接件312A优选地沿向前和向后方向设置在大体上相同的位置的端子接头310,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情况并且也可应用于例如一对压接件沿向前和向后方向移位或偏移的端子接头。此时,限制部分可一体地设置在沿向前和向后方向移位的压接件的前部的一个上。
(3)虽然在第八实施例中限制部分318优选地设置在该对压接件312A的仅仅一个上,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情况并且一个或多个限制部分可以设置在两个压接件上。
(4)虽然在第八实施例中端子接头310与铝导线320的端部连接,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端子接头310可以例如与包括铜或铜合金或任何其它传导性材料制成的芯的导线(优选地其端部)连接。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获得与上述效果类似的效果。
(5)虽然在第八实施例中窗部分319优选地沿着压接件312A的前边缘形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例如窗部分可形成在限制部分中或者可从压接件形成到限制部分。
因此,为防止导体的前端部变形以变得更宽和/或不适当地变形,端子接头20A到20D,120,210,310设置有:可与配合端子连接的连接部分21,121,211,311;可被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或变形成与导体11,111,222,322的端部连接的至少一个导线筒部分27,126,232,312,所述导体的端部通过至少部分地去除导线10,110,220,320的绝缘覆层12,112,223,323而至少部分地暴露,其中特别地由绞合的线束制成的导体11,111,222,322由绝缘覆层12,112,223,323覆盖;和至少一个限制部分30,32,35,133,218,318,所述至少一个限制部分通过从导线筒部分27,126,232,312侧向着连接部分21,121,211,311突出而能够限制导体11,111,222,322的前端侧的变宽。
附图标记列表
10,110,220,320   ...导线
11,111,222,322   ...导体(芯)
12,112,223,323   ...绝缘覆层
20A,20B,20C,20D,120,210,310   ...端子接头
21,121,211,311  ...连接部分
22,122     ...联接部分
27,126,232,312  ...导线筒部分
29,127,213,313  ...绝缘筒部分
30,32,35,133,218,318   ...限制部分
31,34           ...屋檐部分

Claims (12)

1.一种端子接头(20A;20B;20C;20D;120;210;310),包括:
能与配合端子连接的连接部分(21;121;211;311);
至少一个导线筒部分(27;126;232;312),所述至少一个导线筒部分能被压接成与导体(11;111;222;322)的端部连接,所述导体的端部通过去除导线(10;110;220;320)的绝缘覆层(12;112;223;323)而至少部分地暴露;和
至少一个限制部分(30;32;35;133;218;318),所述至少一个限制部分通过从所述导线筒部分(27;126;232;312)的一侧向着所述连接部分(21;121;211;311)突出而能够限制所述导体(11;111;222;322)的前端侧的变宽和/或偏转,
其中所述限制部分(30;32;35;133;218;318)的前端位于所述导体(11;111;222;322)的前端之前,
所述导线筒部分(27;126;232;312)包括:基板(23;27a;28a;123;128;130;216;316)和从所述基板(23;27a;28a;123;128;130;216;316)直立的一对压接件(27b;28b;129;131;133;233;213A;312A;313A),所述基板从所述连接部分(21;121;211;311)延伸并且所述导线(10;110;220;320)的端部能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基板上;
所述导体(11;111;222;322)的端部在被所述基板(23;27a;28a;123;128;130;216;316)和两个压接件(27b;28b;129;131;133;233;213A;312A;313A)包围的同时被连接;并且
所述限制部分(30;32;35;133;218;318)与仅仅一个或与两个压接件(27b;28b;129;131;133;233;213A;312A;313A)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分的一个或多个前端部形成为一个或多个倾斜部分,所述倾斜部分向前或沿斜向倾斜,以便向着前部接近所述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接头,其中所述限制部分(30;32;35;133;218;318)与所述导线筒部分(27;126;232;312)相连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接头,其中所述限制部分(30;32;35;133;218;318)与所述压接件(27b;28b;129;131;133;233;213A;312A;313A)的不包括突出的端部也不包括向着所述基板(23;27a;28a;123;128;130;216;316)的端部的中部相连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接头,其中:
联接部分(22;122)形成在所述导线筒部分(27;126)和所述连接部分(21;121)之间,
所述导体(11;111)的前端布置在所述联接部分(22;122)中,并且
所述限制部分(30;32;35;133)与所述联接部分(22;122)相连续。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接头,其中所述限制部分(133;318)和/或所述基板(216)形成有至少一个窗部分(134;142;230;318A;319),所述窗部分使得所述导体(111;222;322)的一部分能够被看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接头,其中所述窗部分(134;142;230;318A;319)形成在一侧,所述一侧离所述连接部分(121;211;311)的距离比离所述导线筒部分(126;232;312)的距离更小。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接头,其中:
所述导体(11;111;222;322)和所述导线筒部分(27;126;232;312)由不同种类的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接头,其中所述限制部分(30;32;35;133;218;318)形成为覆盖所述导体(11;111;222;322)的前端侧。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接头,其中:
能被压接成与所述导线(10;110;220;320)的所述绝缘覆层(12;112;223;323)连接的至少一个绝缘筒部分(29;127;213;313)布置在所述导线筒部分(27;216;232;312)的与所述连接部分(21;121;211;311)相对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端子接头,其中所述导线筒部分(27)形成有至少一个屋檐部分(31;34),所述至少一个屋檐部分向着所述绝缘筒部分(29)延伸以与所述绝缘覆层(12)的外周表面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端子接头,其中所述屋檐部分(31;34)的延伸端部与所述绝缘筒部分(29)相连续。
12.一种将端子接头(20A;20B;20C;20D;120;210;310)与导体(11;111;222;322)的端部压接在一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端子接头(20A;20B;20C;20D;120;210;310),所述端子接头具有能与配合端子连接的连接部分(21;121;211;311);
通过去除导线(10;110;220;320)的绝缘覆层(12;112;223;323)而至少部分地暴露出导体(11;111;222;322);和
将所述端子接头(20A;20B;20C;20D;120;210;310)的至少一个导线筒部分(27;126;232;312)压接成与所述导体(11;111;222;322)的端部连接,
其中,利用从所述导线筒部分(27;126;232;312)的一侧向着所述连接部分(21;121;211;311)突出的至少一个限制部分(30;32;35;133;218;318)来限制所述导体(11;111;222;322)的前端侧的变宽和/或偏转,
其中所述限制部分(30;32;35;133;218;318)的前端布置在所述导体(11;111;222;322)的前端之前,
所述导线筒部分(27;126;232;312)包括:基板(23;27a;28a;123;128;130;216;316)和从所述基板(23;27a;28a;123;128;130;216;316)直立的一对压接件(27b;28b;129;131;133;233;213A;312A;313A),所述基板从所述连接部分(21;121;211;311)延伸并且所述导线(10;110;220;320)的端部能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基板上;
所述导体(11;111;222;322)的端部在被所述基板(23;27a;28a;123;128;130;216;316)和两个压接件(27b;28b;129;131;133;233;213A;312A;313A)包围的同时被连接;并且
所述限制部分(30;32;35;133;218;318)与仅仅一个或与两个压接件(27b;28b;129;131;133;233;213A;312A;313A)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分的一个或多个前端部形成为一个或多个倾斜部分,所述倾斜部分向前或沿斜向倾斜,以便向着前部接近所述基板。
CN 200910139926 2008-08-07 2009-07-15 一种端子接头及压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455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03851 2008-08-07
JP2008203851A JP2010040404A (ja) 2008-08-07 2008-08-07 端子金具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2008-203851 2008-08-07
JP2008218190A JP2010055874A (ja) 2008-08-27 2008-08-27 端子金具と電線の接続構造
JP2008-218190 2008-08-27
JP2008218190 2008-08-27
JP2008218782 2008-08-27
JP2008218782A JP2010055902A (ja) 2008-08-27 2008-08-27 端子金具および端子金具付き電線
JP2008-218782 2008-08-27
JP2008248941 2008-09-26
JP2008248941A JP2010080335A (ja) 2008-09-26 2008-09-26 端子金具および端子金具付き電線
JP2008-248941 2008-09-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45543A CN101645543A (zh) 2010-02-10
CN101645543B true CN101645543B (zh) 2013-05-22

Family

ID=41657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91013992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45543B (zh) 2008-08-07 2009-07-15 一种端子接头及压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040404A (zh)
CN (1) CN1016455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90831B2 (ja) * 2009-03-30 2013-09-18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圧着端子及びその巻込み状態検査方法
JP2011181189A (ja) * 2010-02-26 2011-09-15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接続端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1122622A1 (ja) * 2010-03-30 2011-10-06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圧着端子、接続構造体及びコネクタ
JP5424055B2 (ja) * 2010-06-02 2014-02-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
JP2012054107A (ja) * 2010-09-01 2012-03-1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線付き端子金具
JP5880930B2 (ja) * 2011-01-28 2016-03-0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池接続アセンブリ
JP5947576B2 (ja) 2012-03-16 2016-07-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圧着端子付き電線
WO2014129606A1 (ja) * 2013-02-23 2014-08-28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圧着端子、圧着端子の製造方法、電線接続構造体、及び電線接続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6063788B2 (ja) * 2013-03-19 2017-01-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及び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DE102014204358A1 (de) * 2014-03-10 2015-09-10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Kontaktelement und Kontaktanordnung mit Frontschutz sowie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JP2017204443A (ja) * 2016-05-13 2017-11-1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付き電線及び電線への端子圧着方法
CN109149145B (zh) * 2017-06-28 2020-12-08 拓自达电线株式会社 压接端子、带压接端子的电线以及医疗设备用传感器
JP6543304B2 (ja) * 2017-07-21 2019-07-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付き電線、端子圧着装置及び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JP6768742B2 (ja) * 2018-06-04 2020-10-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付き電線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の製造方法
JP6820294B2 (ja) * 2018-07-09 2021-01-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付き電線
JP7283365B2 (ja) * 2019-12-13 2023-05-3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付き電線
CN211507921U (zh) * 2020-04-01 2020-09-15 吉林省中赢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能传输铝件、铝连接件以及铜铝接头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35305B1 (en) * 2001-02-26 2006-04-26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US7402089B1 (en) * 2007-05-04 2008-07-2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tact with enhanced transition reg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06555A (ja) * 1996-05-20 1997-11-28 Yazaki Corp 圧着端子及び圧着端子の圧着装置
JP2002110263A (ja) * 2000-09-29 2002-04-12 Yazaki Corp 圧着端子
JP2005222815A (ja) * 2004-02-05 2005-08-1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及び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35305B1 (en) * 2001-02-26 2006-04-26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US7402089B1 (en) * 2007-05-04 2008-07-2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tact with enhanced transition regio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317817A 2003.11.0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40404A (ja) 2010-02-18
CN101645543A (zh) 2010-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45543B (zh) 一种端子接头及压接方法
JP5107693B2 (ja) 圧着構造及び圧着方法
EP2309599B1 (en) Terminal clamp and wire with terminal clamp
US7828611B2 (en) Terminal fitting
CN101685908B (zh) 端子接头、端子接头链、具有端子接头的导线、其加工装置及其连接方法
US8246394B2 (en) Terminal connector with a crimping portion with recesses
US8303355B2 (en) Termin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 wire with terminal connector
JP5629430B2 (ja) アルミ電線への端子圧着構造
EP2151892B1 (en) A terminal fitting and connecting method therefor
US20110117769A1 (en)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terminal, splicing terminal assembly and press-contact structure for electric cable
EP3582332A1 (en) Connection terminal and terminal connection structure
US7422468B2 (en) Electrical contact with stapled connection
US20100035487A1 (en) Terminal fitting and a wire connected with a terminal fitting
CN109326895B (zh) 带端子电线
CN1722522B (zh) 电线压接型连接器
EP2602875B1 (en) Crimp terminal
EP4040603B1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press-clamping terminal and cable
JP2009123597A (ja) 端子金具及び端子金具と導体の接続構造
EP0755096B1 (en) A female terminal metal fittings and a preparing method thereof
EP2187478A1 (en) A terminal fitting, a wir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a connecting method
CN103515766B (zh) 压接电连接器
CN110391530B (zh) 阴端子
JP5842802B2 (ja) 端子付き電線
US6413115B2 (en) Insulation-displacement terminal fitting
JP2019061785A (ja) 電線付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2

Termination date: 201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