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9659A - 处理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处理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9659A
CN101639659A CN200910127909A CN200910127909A CN101639659A CN 101639659 A CN101639659 A CN 101639659A CN 200910127909 A CN200910127909 A CN 200910127909A CN 200910127909 A CN200910127909 A CN 200910127909A CN 101639659 A CN101639659 A CN 1016396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handle box
framework
toner
developer ro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27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39659B (zh
Inventor
阿部大辅
浅沼直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639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9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39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96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42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 G03G21/1853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guiding and moun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positioning, alignment, locks the process cartridge being mounted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photosensitive memb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6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to the apparatus, electrical connectors, power supply
    • G03G21/1871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to the apparatus, electrical connectors, power supply associated with a positioning fun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上的处理盒,包括:第一导电性构件,用于当向显影辊施加显影偏压时,在自身与显影辊之间产生静电容量,第一导电性构件包括沿纵向设于第二框架上并位于显影剂容纳部内的内侧部、从内侧部通过非结合部向显影剂容纳部的外侧延伸的外侧部,在显影剂容纳部的外侧,将外侧部弯曲,以便设置弯曲部;第二导电性构件,其包括与弯曲部弹性接触的接触部、电连接到接触部上的第一电接触部,第一电接触部用于将对应于在显影辊与第一导电性构件之间产生的静电容量的值的电信号传递给主组件;第二导电性构件被安装到一个端部构件上,使接触部在一个端部构件的内侧,第一电接触部在一个端部构件的外侧。

Description

处理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理盒,并且也涉及可拆卸地安装有处理盒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这里,“处理盒”是一种电子照相感光构件和处理装置成一体地配置于其内的盒,该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组件中。“处理装置”是一种用于处理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装置。处理盒的例子之一是这样一种盒,在该盒中,成一体地装配有电子照相感光构件,以及显影装置、充电装置和清洁装置当中的至少一种处理装置。处理盒的另外一个例子是这样一种盒,在该盒中,成一体地配置有作为处理装置的充电装置和清洁装置、以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进而,存在一种盒,在该盒中,成一体地配置有作为处理装置的显影装置、以及电子照相感光构件。
“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是利用电子照相成像方法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装置。作为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可以列举出来的装置的例子有: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LED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等)、传真机装置、字处理器等。
“记录介质”是在其上形成图像的介质。作为“记录介质”可以列举出的介质有纸张、OHP片材等。
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组件”是在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上除去处理盒之后留下来的部分。
处理盒系统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领域中已经被长期使用。处理盒使之能够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以便使用者自己维修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不必依赖于服务人员。因此,可以彻底地改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操作效率。
至于处理盒的电接触,下面所述的结构是长期以来就已经公知的。
即,处理盒大致由两个部分构成。下面称之为第一部分的一个部分由框架和被该框架支承的部件构成。下面将称之为第二部分的另外一个部分也由框架和被该框架支承的部件构成。第一和第二部分分别设有第一和第二电触头。当第一部分的框架和第二部分的框架被相互焊接到一起时,第一和第二电触头相互接触。更具体地说,两个电触头在两个框架之间的结合处相互接触。进而,为了防止调色剂通过两个框架之间的结合处泄漏,利用弹性密封构件包围第一和第二电触头之间的接触区域(美国专利U.S.Patent No.6,571,070)。
上述技术可以非常有效地确保第一部分的电触头和第二部分的电触头相互接触,并保持相互的接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上述现有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盒,所述处理盒的显影剂储存部的向内及向外延伸的导电性的第一构件与根据现有技术的处理盒的导电性的第一构件相比,能够更加有效地被明显更好地定位。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处理盒,可以确保所述处理盒的导电性的第一和第二构件相互电连接。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确保在处理盒中的电触头与它们的匹配件接触,并保持这种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拆卸和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组件上的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电子照相感光鼓;显影辊,用于对形成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显影剂容纳部,用于容纳显影剂,所述显影剂将被用于利用所述显影辊进行的静电潜像的显影,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具有沿着所述显影辊的纵向方向延伸、用于向所述显影辊供应所容纳的显影剂的开口,所述第二框架,通过除了在基本上与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一个纵向端部处设置的非结合部之外、结合到所述第一框架的外周上,被安装到所述第一框架上;一个端部构件,所述端部构件安装到所述一个纵向端部上,用于支承所述显影辊的一个端部;另一个端部构件,安装到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的另一个纵向端部上,用于支承所述显影辊的另一端部;第一导电性构件,用于当向所述显影辊施加偏压电压时,在其本身与所述显影辊之间产生静电电量,所述第一导电性构件包括沿着纵向方向设于所述第二框架上且位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中的内侧部、以及从内侧部通过非结合部向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的外侧延伸的外侧部,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的外侧,将所述外侧部弯曲,以便设置弯曲部;以及,第二导电性构件,所述第二导电性构件包括与所述弯曲部弹性接触的接触部、以及电连接到所述接触部上的第一电接触部,所述第一电接触部用于将对应于在所述显影辊与所述第一导电性构件之间产生的静电容量的值的电信号传递给主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导电性构件被安装到所述一个端部构件上,使得所述接触部在所述一个端部构件的内侧,并且,第一电接触部在所述一个端部构件的外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所述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上,所述装置包括:(a)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电子照相感光鼓;显影辊,用于对形成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显影剂容纳部,用于容纳显影剂,所述显影剂将被用于利用所述显影辊进行的静电潜像的显影,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具有沿着所述显影辊的纵向方向延伸、用于向所述显影辊供应所容纳的显影剂的开口,所述第二框架,通过除了在基本上与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一个纵向端部处设置的非结合部之外、结合到所述第一框架的外周上,被安装到所述第一框架上;一个端部构件,所述端部构件安装到所述一个纵向端部上,用于支承所述显影辊的一个端部;另一个端部构件,所述另一个端部构件安装到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的另外一个纵向端部上,用于支承所述显影辊的另一端部;第一导电性构件,用于当向所述显影辊施加偏压电压时,在其本身与所述显影辊之间产生静电容量,所述第一导电性构件包括沿着纵向方向设于所述第二框架上且位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中的内侧部、以及从内侧部通过非结合部向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的外侧延伸的外侧部,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的外侧,将所述外侧部弯曲,以便设置弯曲部;以及,第二导电性构件,所述第二导电性构件包括与所述弯曲部弹性接触的接触部、以及电连接到所述接触部上的第一电接触部,所述第一电接触部用于将对应于在所述显影辊与所述第一导电性构件之间产生的静电容量的值的电信号传递给主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导电性构件被安装到所述一个端部构件上,使得接触部在所述一个端部构件的内侧,并且,第一电接触部在所述一个端部构件的外侧;以及(b)检测装置,用于借助从所述第一电接触部接收到的电信号,检测所述处理盒的显影剂的量。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的成像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优选实施形式的盒的放大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的盒的透视图,表示盒的框架结构。
图4也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的盒的透视图,表示盒的框架结构。
图5(a)和5(b)是分别从盒的被驱动侧和从盒的不被驱动侧观察时看到的优选实施形式中的成像装置的盒间隔室的透视图。
图6是处理盒的显影剂储存容器及它盖的透视图,用于表示调色剂残留量检测构件的结构。
图7是处理盒的调色剂容器的侧罩之一和储存容器的对应的纵向端部的透视图,用于表示调色剂残留量检测构件的接触部的结构。
图8是具有导电性的第一构件和调色剂密封构件的盒的部分的透视图,用于表示调色剂密封构件的结构。
图9是在将调色剂储存容器盖焊接到容器上之后,具有导电性的第一构件的调色剂容器的端部的剖视图。
图10(a)-10(c)是处理盒的第一部分的剖视图,表示搅拌构件、调色剂输送构件以及调色剂残留量检测构件之间的关系。
图11(a)和11(b)是在将电触头安装到调色剂储存容器上之后,盒的调色剂残留量检测构件的电触头和调色剂储存容器的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但是,除非特别声明,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中的处理盒和成像装置的结构部件的功能、材料和形状,以及结构部件中的位置关系,并非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进而,除非特别声明,一旦描述一种给定的结构部件(构件),在整个本说明书中,其材料、形状等都是一样的。
(总体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式中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300的剖视图,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由成像装置的主组件1(下面简称为装置主组件)和处理盒2(下面简称为盒)构成。图2是盒2的放大的剖视图。下面,参照图1和2说明成像装置的总体结构和成像装置的成像处理。装置主组件1是在从成像装置300上除去盒2之后剩余的部分。
在本实施形式中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300是激光束打印机,由主组件1和盒2构成,所述盒2可拆卸地安装在主组件1中。装置主组件1设有曝光装置3(激光扫描单元)。这样构成装置主组件1:使得当盒2在主组件1内的它的成像位置时,曝光装置3位于盒2的上方。装置主组件1还设有用于保持记录介质的片材P的片材托盘4。这样构成装置主组件1:使得当盒2在装置主组件1中的它的成像位置时,片材托盘4在盒2的下方。进而,装置主组件1设有拾取辊5a、一对片材输送辊5b、两对片材输送辊5c、片材转印导向件6、转印充电辊7、片材输送导向件8、定影装置9、一对排出辊10、输送盘11等,这些部件按照上面列出的顺序配置。
(成像处理的描述)
下面,描述本成像装置的成像处理。首先,输入打印开始信号。当输入打印开始信号时,电子照相感光鼓20(后面将简单地称之为鼓20)开始沿着箭头R1指示的方向以预定的圆周速度(处理速度)旋转。鼓20的外周面与充电辊12接触,向其上施加偏压电压。从而,鼓20的外周面被充电辊12均匀地充电到预定的电位。
激光束L被根据与将要形成的图像相关的信息调制,并从曝光装置3输出。更具体地说,激光束L通过设于盒2的顶壁上的开口53被投射到盒2中。当激光束L投射到盒2中时,该激光束扫描鼓20的外周面的被充电的部分。结果,根据有关所需要的图像的信息,在鼓20的外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被显影剂T(后面称之为调色剂)显影成可视图像,即,显影成由调色剂形成的像。显影剂T存储在显影单元30内。
更详细地说,充电辊12与鼓20接触,对鼓20充电。通过鼓20的旋转使充电辊旋转。通过向鼓20的作为显影区域(工位)的部分上供应调色剂,显影单元30将潜像在鼓20上显影。
调色剂T位于调色剂室45内,即,位于显影剂室内。搅拌构件43通过其旋转,将调色剂T送入调色剂供应室44。内部保持有磁性辊41a(固定磁铁)的显影辊41在调色剂供应室44内旋转。从而,当显影辊旋转时,调色剂供应室44内的调色剂被显影刮刀42涂敷到显影辊41的外周面上,同时被摩擦带电。结果,在显影辊41的外周面上形成充电的调色剂的层。然后,将调色剂T以鼓20上的潜像的图案从显影辊41转印到鼓20上。结果,利用调色剂T在鼓20的外周面上形成反映潜像的图像。即,显影辊41利用调色剂T将形成在鼓20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显影刮刀42调整在显影辊41的外周面上每单位面积被调色剂T涂敷的量,同时使调色剂T摩擦带电。
显影单元30具有搅拌构件43和调色剂室45。
在于鼓20的外周面上形成调色剂像的同时,记录介质P与上面所述的光束L输出的时刻同步地被拾取辊5a从片材托盘4进给到装置主组件1内。然后,记录介质P被片材输送辊对5b和片材输送辊对5c进一步输送到装置主组件1内。顺便提及,片材托盘4位于装置主组件1的底部。在被进给到装置主组件1内之后,记录介质P经由转印导向件6被输送,然后,被交付给转印工位,所述转印工位处于鼓20与转印充电辊7的交界处。在转印工位,就好像将调色剂像从鼓20上剥离一样地将调色剂像从鼓20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
在调色剂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P上之后,将记录介质P从鼓20上分离,然后,沿着输送导向件8将其输送到定影装置9。然后,通过构成定影装置9的定影辊9a与加压辊9b之间的压合部(交界)输送记录介质P。在该压合部,形成调色剂像的调色剂颗粒经受加热和加压。结果,调色剂像被定影到记录介质P上。在定影之后,排出辊对10将记录介质P排出到传送盘11内。
在调色剂像从鼓20上转印之后,残留在鼓20的外周面上的调色剂颗粒被清洁刮刀52除去。然后,鼓20外周面的被清洁的部分被再次用于从充电步骤开始的上述成像处理。从鼓20上除去的调色剂被储存在用于清除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室52a内。
在本实施形式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情况下,充电辊12、显影辊41和清洁刮刀52是用于处理所述鼓20的处理装置。
(处理盒的结构)
图3和图4是处理盒2的透视图,用于描述处理盒2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2-4描述盒2的结构。
参照图2,鼓单元50由鼓20、充电辊12、清洁刮刀52和鼓单元框架51构成,前面的部件成一体地安装在该鼓单元框架上。
显影单元30由调色剂储存容器31(第一副框架)和盖32(第二副框架)构成。该显影单元具有作为显影剂储存部的调色剂室41、和调色剂供应室44。调色剂储存容器31及其盖32通过焊接或类似方法形成一体。显影单元30设有开口31a。在使用者第一次使用盒2之前,开口31a保持被可卸下的显影剂密封件47(后面将称之为调色剂密封件)密封;在由调色剂填充调色剂储存容器31之后,将调色剂密封件47焊接到调色剂储存室31内,以便将开口31a密封,以保持密封在调色剂室45内的调色剂。
在第一次使用盒2之前,更具体地说,在第一次将盒2安装到装置主组件1中之前,通过调色剂密封件拆卸狭槽62c将调色剂密封件47拉出,以便露出开口31a。当将调色剂密封件47拉出时,将调色剂室45内的调色剂T供应给显影辊41所处的区域。
至于将盖32安装到调色剂储存容器31上的方法,没有必要局限于焊接。例如,可以通过利用粘合剂、树脂-树脂结合或者两者进行机械连接,将盖32和调色剂储存容器31相互安装起来。进而,用于将调色剂密封件47安装到单元30上的方法并不局限于焊接。例如,可以利用粘合剂等。
调色剂储存容器31设有调色剂残留量检测构件70和调色剂输送构件46。可以将调色剂残留量检测构件70称为第一导电性构件。调色剂输送构件46是一片柔性片。调色剂残留量检测构件70和调色剂输送构件46位于调色剂室45内。它们被安装在盖32的内表面上,即,被安装在当将盒2安装到其在装置主组件1内的成像位置上时,将会变成调色剂储存容器31的底面的表面。
在将盒2安装到装置主组件1中之后,从装置主组件1向显影辊41施加显影偏压时,在显影辊41与调色剂残留量检测构件70之间感应出一定量的静电。显影辊41与调色剂残留量检测构件70之间的调色剂的量随着调色剂T的消耗而变化。调色剂T的介电常数大于空气的介电常数。从而,当显影单元30内的调色剂T的主体的量变化时,会逐渐改变静电容量。因此,可以通过将反映上述静电容量的值的电信号发送到装置主组件1的控制部200所设置的检测机构80(图1)上,检测出显影剂室45内的显影剂的量。
至于检测机构80的选择,可以采用已知的任何适合的检测机构。
即,如果被检测机构80检测出来的调色剂T的量小于预定的值,则在装置主组件1所设有的监视器部400(图1)上显示出显影剂单元30内的显影剂的量变得小于所需要的量。可以将这一信息显示在打印机连接的个人计算机等的监视器(未示出)上。这样,使用者可以通过观察监视器确认在调色剂室45内的调色剂T的量变成小于预定的值。这样,使用者可以准备全新的盒2。
关于在打印机的上述监视器部或者个人计算机的监视器上对估计的调色剂室45内的调色剂的量的显示,通过利用从检测机构80接收电信号的控制部200输出的电信号,对在监视器或者监视器部上的信息进行控制。进而,将由检测构件70输出的、并且反映上述静电容量的值的电信号,通过接触点70c、接触点64a、接触点64b和接触点101,传递给检测机构80。接触点70c、64a和64b是处理盒2的接触点。接触点101是装置主组件1的检测机构80的触头的接触点。
调色剂残留量检测构件和调色剂输送构件的详细描述将在后面给出。
下面,参照图3和4,显影单元30设有一对侧罩61和62,所述一对侧罩一对一地构成单元30的纵向端部(相对于平行于显影辊41的轴线的方向而言)。侧罩61和62一对一地支承轴承构件(未示出),所述轴承构件可旋转地支承显影辊41。
侧罩61和62分别设有臂部61a和62a,其端部分别具有通孔61b(其截面是圆形的)和通孔62b(其截面是椭圆形的)。鼓单元框架51一对一地设有用于一对连接构件54的孔51R和51L,将它们定位成使得鼓单元50和显影单元30以如下的方式定位,即,臂部61a和62a配合到鼓单元框架51的预定的部分内,臂部61a和62a的孔61b和62b与显影单元30的框架的孔51R和51L对齐。这样,当将连接构件54穿过孔61b、51R、51L和62b时,单元50和30被以如下的方式相互连接起来,即,允许它们围绕连接构件54相互可旋转地相对运动。通过将两个单元50和30按照如上所述的方式连接起来,安装到臂部61a和62a的基部的一对压缩弹簧63分别保持与鼓单元框架51的接触,并保持单元31被向下推压。从而,可以确保持续地将显影辊41(图2)向鼓20推压。因为显影辊41的纵向端部一对一地与间隙保持构件(未示出)配合,所以,与鼓20存在预定的量间隙地保持显影辊41。即,通过保持与鼓20接触,间隙保持构件(未示出)在显影辊41与鼓20之间保持预定量的间隙(大致为300μ)。
进而,单元50的纵向端部之一设有结合构件150,由于通过接收来自于装置主组件1的驱动力来旋转鼓20。参照图4,侧罩62保持调色剂残留量检测构件的电触头64和用于向显影辊41提供电压的电触头65。进而,侧罩62具有狭槽62c,使用者通过该狭槽将调色剂密封件47拉出。
在第一次使用所述盒之前,调色剂密封件47的纵向端部之一保持通过狭槽62c从盒2露出,使得当第一次使用全新的盒2时,可以由使用者将调色剂密封件47拉出。
通过提供上述结构特征,可以获得这样一种处理盒2,该处理盒2的单元50和30以允许两个单元50和30相互相对旋转运动的方式被成一体地连接。
下面描述装置主组件1。
参照图5(a)和5(b),装置主组件1设有盒安装机构130,所述盒安装机构由一对导轨构成,当将盒2安装到装置主组件1中或者将其从装置主组件1中卸下时,所述一对导轨用于对盒2进行导向。在使用者保持盒2的同时,使用者沿着盒安装机构130将盒2安装到装置主组件1内。在将盒2安装到装置主组件2内时,作为盒2的旋转力传递部件的结合构件150与装置主组件1设有的驱动轴100结合,使得鼓20能够被来自于装置主组件1的驱动力旋转。将驱动轴100和结合构件150构造成使得结合构件150能够从实质上与驱动轴100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与驱动轴100结合,从而,当从装置主组件1上卸下盒2时,能够沿着上述方向将结合构件150从驱动轴100上脱离结合。鼓20和显影辊41被结合构件150从驱动轴100接受到的旋转力旋转。
在盒2安装到其在装置主组件1中的成像位置上时,盒2的电触头64保持与装置主组件1的电触头101接触,盒2的显影触头65保持与装置主组件1的显影触头102接触。从而,可以从装置主组件1将电压施加到盒2上。
(调色剂残留量检测构件及其附近的结构)
参照图6,盖32的表面32a是当盖32安装到调色剂储存容器31上时与调色剂储存容器31接触的表面。该表面设有焊接肋32b,用于将盖32焊接到容器31上。焊接肋32b几乎和接触表面32a一样长;焊接肋32b具有间隙32c。调色剂储存容器31设有盖接触表面31b,当将盖32安装到容器31上时,该接触表面31b与焊接肋32b接触。
在本实施形式中,调色剂储存容器31和盖32通过焊接接合。但是,如前面所述,两者也可以利用粘合剂接合在一起。
在本实施形式中,盒2具有调色剂残留量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残留在调色剂储存容器31内的调色剂T的量。利用装置主组件1所设有的检测装置80检测残留调色剂容器31内的调色剂T的量。
参照图6,调色剂残留量检测构件70由一片金属板构成。更具体地说,检测机构70具有检测部70a、中间部70b和接触部70c。检测部70a是位于调色剂室45内的部分,中间部70b是位于检测部70a与接触部70c之间的部分。接触部70c是从中间部70b向外延伸的部分。该部分稍稍弯曲。利用双面胶带(未示出)将调色剂残留量检测部70a牢固地安装到盖32上。
检测构件70以如下的方式安装到盖32上,即,其纵向方向平行于显影辊41的纵向方向,并且,其中间部70b的位置与间隙32c相一致。利用诸如双面胶带等连接机构,将中间部70b保持在盖32的位置与焊接肋32b的间隙32c相对应的部分上。进而,在检测部70a与中间部70c之间的交界处以如下所述的方式将调色剂残留量检测构件70向调色剂储存容器31弯曲,即,在将盖32焊接到容器31上之后,接触部70c面对位于容器31的纵向端的外侧的梯形突起31d。
容器31设有调色剂密封件71,该密封件是由发泡物质形成的弹性密封件。利用双面胶带等,以与调色剂残留量检测构件70的中间部70b重叠的方式,将调色剂密封件71安装到容器31上。
盖32设有作为调色剂输送构件的片材。通过热压接或者利用双面胶带等,用该片材的位置与盖32的倾斜面的上边缘对应的边缘,将该片材46固定到盖32上。
顺便提及,在本实施形式中,利用双面胶带作为结合机构。但是,只要能够令人满意地将上述构件、部分等结合,结合机构并不局限于双面胶带。
利用下述方法将容器31和盖32相互焊接。首先,把将要置于调色剂室45中的部件安装到调色剂室45的内侧。然后,将容器31与盖32配合,使得容器31的凸缘部31c抓住盖32的凸缘部32f(图3)。然后,在保持凸缘部31c和32f被压接到一起的同时,将超声波振动传递给盖32的肋32b,以便肋32b被摩擦热熔融,并且,除了间隙部32c之外,将自身焊接到容器31的结合面31b上。即,通过结合,将容器31和盖32形成一整体。因为在保持容器31的凸缘部31c和盖的凸缘部32f压接到一起的同时,将盖32焊接到容器31上,所以,在以形状与由容器31和盖32形成的间隙相一致的方式,保持调色剂密封件71被压缩。
调色剂室45(显影剂储存部)储存利用显影辊41用于将上述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剂T。进而,调色剂室45具有调色剂储存容器31(第一副框架部)和盖32(第二副框架部)。调色剂室还具有孔31a,通过该孔31a可以将容器31内的显影剂T供应给显影辊41。孔31a沿着与显影辊41的纵向方向平行的方向从容器31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进而,除了设置在盖31的一个纵向端部处的间隙部32c之外,通过利用其包围盖31的凸缘部结合到容器31上,将盖32保持安装到容器31上。顺便提及,所述间隙部32c由所述盖32提供。
下面,参照图7,侧罩62保持调色剂残留量检测电触头64和显影电触头65。检测触头64是盒的导电性的第二构件,显影触头65是盒2的导电性第三构件。触头64具有部分64a和部分64b。部分64a与检测构件70的接触部70c(弯曲部)接触。作为盒2的第一电触头的部分64b,与主组件1的电触点101(图5)接触。检测触头64以如下方式安装到侧罩62上,即,接触部64a和64b分别位于侧罩62的内侧和外侧。
进而,触头65具有触点65a和第二电触头65b。触点65a与显影辊电极41b接触,该显影辊电极与显影辊41电接触。第二电触点65b通过接触装置主组件1的显影触头102(图5)接受显影偏压。
调色剂储存容器31设有一对侧罩锚定插口31e,而侧罩62设有一对侧罩锚定突起62d。这样,通过一对一地将侧罩62的侧罩锚定突起62d配合到调色剂储存容器31的侧罩锚定插口31e内,利用树脂、小螺钉或类似手段,将侧罩62牢固地安装到调色剂储存容器31上。
图11是调色剂容器31的触头(64)锚定部62c的剖视图。
参照图11(a),在通过结合,侧罩62被牢固地安装到容器31上的情况下,首先,以如下方式将触头64置于侧罩62上,即,侧罩62的锚定突起62d配合到设有触头64的通孔64c内。然后,通过在锚定突起62d与容器31之间注入树脂J(图11(a)中的阴影区域),将侧罩62固定到容器31上,以便通过夹在侧罩62与容器31之间,使触头64被牢固地安装到容器31上。触头64的形状像一个片簧,其自由端构成触点64a。这样,借助触头64(片簧)的弹性,保持触点64a与检测构件70的触点70c接触。
上述结构配置确保触头64的触点64a保持与检测构件70的触点70c的接触。
另一方面,参照图11(b),在利用小螺钉将侧罩62牢固地安装到容器31上的情况下,将小螺钉66穿过触头64的通孔64c。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就像在利用树脂可靠地保持触头64的情况一样,通过夹在侧罩62与容器31之间,将触头64牢固地安装到容器31上。
将侧罩62和容器31构造成使得不管是否利用树脂或者小螺钉将侧罩62固定到容器31上,锚定部62d都推压到顶部为触点64a的触头64(片簧)的基部附近。这样,这种结构配置使之能够防止触头64被触头64接受到的压力逐出的问题。即,确保接触压力保持稳定。
下面,参照图8和9,描述调色剂密封部。
图8是在将盖32焊接到容器31上之前,调色剂残留量检测构件70和调色剂密封件71的透视图。图9是在盖32被焊接到容器31上之后,调色剂残留量检测构件70和调色剂密封件71的剖视图。利用双面胶带将检测构件70的中间部70b固定到盖32上。密封构件71被结合到容器31上。进而,在盖32焊接到容器31上之后,密封构件71保持被沿着其厚度方向压缩,从而,检测构件70保持被夹在双面胶带与密封构件71之间。即,密封构件71保持将调色剂通道相对于调色剂室45密封。即,密封构件71的存在,防止调色剂室45内的调色剂向外泄漏。检测构件70的触点70c保持沿着箭头S指示的方向被侧罩62的触头64推压。容器31设有梯形的突起31d,该突起被定位成使得它能够反抗接触压力而支承检测构件70。即,突起31d防止触点70c被接触压力过度弯曲。换句话说,梯形突起31d防止触点70c倒塌。
上述结构配置不仅能够更好地将调色剂储存容器31密封,而且,也能够稳定调色剂残留量检测构件70与触头64之间的接触压力。
(搅拌机构的结构的描述)
图10是显影单元30的剖视图。
如上所述,作为用于输送调色剂的构件的柔性片46位于调色剂室45的底面上,即,位于盖32的内表面上。将该柔性片定位成使得位于调色剂出口侧的片46的边缘部就竖直方向而言与检测构件70的上边缘部重叠。
当盒2位于其在装置主组件1内的成像位置时,保持检测构件70的调色剂室45的第一表面32d从保持片46的第二表面32e向下倾斜。进而,位于调色剂出口侧的片46的边缘部46a(图10)突出超过第二表面32e。
图10(a)以剖视图表示,紧靠搅拌构件43的清扫边缘部43a之前的显影单元30与片46接触。下面,参照图10(b),随着搅拌构件43的旋转,使得搅拌构件的清扫边缘部43a弯曲。因此,随着搅拌构件43进一步旋转,片46的边缘部46a急速返回。结果,片46(调色剂输送构件)的边缘部46a振动,使之能够容易地将位于片46上的调色剂在片46上向下滑动。下面,参照图10(c),在允许片46的边缘部46a急速返回之后,随着搅拌构件43进一步旋转,片46的边缘部46a清扫(摩擦)检测构件70的内表面。
上面描述的用于盒2的结构配置使之能够提供一种处理盒2,当盒2位于装置主组件1内的成像位置时,盖32相对于水平方向的角度显著小于根据现有技术的盒、即其中没有片46的盒2的相应的角度。换句话说,上面描述的盒2的结构配置,使之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调色剂室45的内部空间。进而,使得片46的边缘部46a与检测构件70的上边缘部重叠。从而,能够提供一种盒,与根据现有技术的盒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盒的检测构件70的边缘部擦拭调色剂的面积较小,从而,调色剂恶化的量较少。
可以将本实施形式中的处理盒2的上述结构配置总结如下:
(1)盒2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装置300的主组件1中。盒2具有:鼓20;显影辊41,用于将形成在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调色剂室45(显影剂储存器),在该调色剂室内储存用于静电潜像显影的调色剂T。调色剂室45具有调色剂储存容器31(第一副框架部),该调色剂储存容器具有长且窄的孔31a,所述孔31a用于向显影辊41供应储存在调色剂室45内的调色剂T,并实质上从调色剂室45的一端向另一端平行于显影辊41延伸。进而,调色剂室45具有盖32(第二框架部),该盖32被其除了焊接肋32b的间隙32c之外的外周部(凸缘状部)结合到容器31上,其中,所述焊接肋32b位于盖32的纵向端中的一端。
进而,盒2具有:侧罩62,该侧罩安装到调色剂室45的纵向端中之一上,以便支承显影辊41的一端;以及安装到调色剂室45的另一纵向端上的侧罩61,用于支承显影辊41的另一端。进而,盒2具有导电性第一构件70,用于当向显影辊41施加显影偏压时,在自身与显影辊41之间产生静电容量。
导电性构件70以其长度方向变成与上述纵向方向平行的方式安装到盖32(第二副框架部)上。导电性构件70具有:内部部分70a,该内部部分70a位于调色剂室45的内侧;中间部70b,所述中间部70b从内部部分70a通过间隙32c向调色剂室45的外表面延伸;外部部分70c,该外部部分是稍稍弯曲的部分,从中间部70c的外端大致垂直地延伸。
进而,盒2具有导电性第二构件64(第二触头)。导电性第二构件64具有:触点64a,该触点64a被导电性构件70的弹性保持与导电性构件70的外部70c接触;导电性第一触点64b,该导电性第一触点64b电连接到触点64a上。触点64b用于向装置主组件1传递电信号,该电信号反映在显影辊41与导电性构件70之间产生的静电的量。进而,触头64以如下的方式安装到侧罩62上,所述方式为,触点64a和64b分别被定位在侧罩62的内侧和外侧。
上面描述的结构配置使之能够简化触头的结构,所述触头从调色剂室45的内侧向外侧延伸。进而,可以降低盒2的成本。
(2)利用双面胶带72(结合构件),将导电性构件70的位置与间隙32c相对应的部分粘贴在盖32上。进而,通过夹在双面胶带与安装到容器31上的弹性密封构件71之间,导电性构件70的该部分被保持于调色剂室45上。
这样,不仅利用上述结构配置能够简化电触头的结构,而且也能更好地将盒2密封,使之不泄漏调色剂。
(3)导电性构件70的弯曲部70c面对梯形突起31d,该梯形突起31d位于调色剂室45的纵向外端面上。这样,当触点64a被推压到弯曲部70c上时,弯曲部70c与突起31d接触。即,突起31d防止弯曲部70c弯曲超过突起31d所处的位置。
利用这种结构配置,使其能够将导电性构件70与触头64之间的接触压力的起伏最小化。因此,可以提供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在导电性构件70与触头64之间的电连接方面是可靠的。
(4)侧罩62保持导电性第三构件65,所述导电性第三构件65具有第二电触点65a,用于当盒2处于装置主组件1中的成像位置时,从装置主组件1接受将要施加到显影辊41上的显影偏压。
这种结构配置只利用侧罩62将导电性构件64和65精确定位。从而,可以使导电性构件64与65之间的静电容量的起伏最小化,从而,可以提供一种处理盒2,与根据现有技术的处理盒相比,所述处理盒2能够以显著更高的精度检测残留在其中的调色剂的量。
(5)盒2设有可拆卸的调色剂密封件47(显影剂密封件),用于将孔31a密封。进而,侧罩62设有孔62c,通过该孔将调色剂密封件47的纵向端部之一从盒2向外伸出,以便在第一次使用盒2之前,允许使用者将调色剂密封件47从盒2拉出。
通过提供具有可拆卸的调色剂密封件47,使得能够在第一次使用盒2之前保持盒2被更好地密封。
(6)盒2设有搅拌构件43,该搅拌构件43被旋转用以搅拌调色剂室45内的调色剂T。搅拌构件43擦拭导电性构件70的面向内的表面70a。
这种结构配置使其能够减少残留在检测构件70上的调色剂的量,从而,可以提供一种处理盒,与根据现有技术的处理盒相比,所述处理盒能够以显著更高的精度检测其内部残留的调色剂的量。
(7)将盒2和装置主组件1构造成使得当盒2位于其在装置主组件1内的成像位置时,盖32面朝下。进而,盒2设有柔性片46,当盒2位于其在装置主组件1内的成像位置时,该柔性片46就竖直方向而言与导电性构件70的部分70a部分地重叠。
这种结构配置能够防止搅拌构件43直接摩擦导电性构件70的部分70a,从而可以减少调色剂恶化的量。
(8)盒2和装置主组件1被构造成使得当盒2位于其在装置主组件1内的成像位置时,保持导电性构件70的第一表面32d从保持柔性片46的第二表面32e成对角地向下延伸。进而,片46的底部边缘部46a延伸超过第二表面32e。这样,当搅拌构件43旋转时,通过与片46的底部边缘部46a接触,搅拌构件43的清扫边缘部43a使片46振动。进而,搅拌构件43的清扫边缘部43a摩擦导电性构件70的内部70a的表面。
这种结构配置使其即使与根据现有技术的盒的对应物的角度相比第二表面32e的角度显著更小,也能够输送调色剂。即,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盒的内部空间。从而,这种结构配置能够提供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300,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装置300比根据现有技术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30显著更小。
(9)电子照相成像装置300的主组件1具有检测机构80(图10),用于根据从电触头64的第一部分64b接收到的电信号,检测盒2内的显影剂的量。从而,可以根据从盒2发出的电信号,由装置主组件1检测盒2内的显影剂的量。
根据上述优选实施形式,与根据现有技术的处理盒的对应物相比。从空间效率的角度而言,从处理盒的显影单元的内侧向显影单元的外侧延伸的处理盒的导电性第一构件可以被更有效地安装到显影单元上。
进而,根据优选的实施形式,可以确保导电性的第一和第二构件相互接触并保持相互接触。
同样根据上述优选实施形式,可以确保处理盒中的触点与匹配件接触,并保持这种接触。
尽管参照这里所揭示的结构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描述的细节,本申请在改进的目的或者下面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包括各种改型和改变。

Claims (16)

1.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组件上,所述处理盒包括:
电子照相感光鼓;
显影辊,用于对形成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
显影剂容纳部,用于容纳显影剂,所述显影剂将被用于利用所述显影辊进行的静电潜像的显影,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具有沿着所述显影辊的纵向方向延伸、用于向所述显影辊供应所容纳的显影剂的开口,所述第二框架,通过除了在基本上与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一个纵向端部处设置的非结合部之外、结合到所述第一框架的外周上,被安装到所述第一框架上;
一个端部构件,所述一个端部构件安装到所述一个纵向端部上,用于支承所述显影辊的一端;
另一个端部构件,所述另一个端部构件安装到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的另一纵向端部上,用于支承所述显影辊的另一端;
第一导电性构件,用于当向所述显影辊施加显影偏压时,在自身与所述显影辊之间产生静电容量,所述第一导电性构件包括沿着纵向方向设于所述第二框架上并位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内的内侧部、以及从内侧部通过非结合部向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的外侧延伸的外侧部,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的外侧,将所述外侧部弯曲,以便设置弯曲部;以及
第二导电性构件,所述第二导电性构件包括与所述弯曲部弹性接触的接触部、以及电连接到所述接触部上的第一电接触部,所述第一电接触部用于将对应于在所述显影辊与所述第一导电性构件之间产生的静电容量的值的电信号传递给主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导电性构件被安装到所述一个端部构件上,使得接触部在所述一个端部构件的内侧,并且,第一电接触部在所述一个端部构件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在非结合部,利用结合机构将所述第一导电性构件粘贴在所述第二框架上,在被所述结合机构和安装到所述第一框架上的弹性密封构件夹着的状态下,将所述第一导电性构件安装到所述显影剂容纳部上。
3.如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与在一个纵向端部处设置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的外侧的突起对向,并且,其中,当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弯曲部弹性接触时,所述弯曲部与所述突起接触,借此防止所述弯曲部进一步弯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端部构件设有第三导电性构件,所述第三导电性构件具有第二电接触部,用于在所述处理盒被安装到主组件上的状态下,从主组件接受施加到所述显影辊上的显影偏压。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显影剂密封构件,用于可开启地密封所述开口,其中,所述一个端部构件设有贯通开口,用于允许所述显影剂密封构件的一端脱离所述处理盒,以便在开始使用所述处理盒时,便于使用者将显影剂密封构件拉出所述处理盒。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搅拌构件,用于通过其旋转搅拌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内的显影剂,其中,当所述搅拌构件旋转时,所述搅拌构件摩擦所述第一导电性构件的内侧部的表面。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在处理盒被安装到主组件上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框架提供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的底面,所述第二框架设有柔性片,该柔性片相对于垂直方向部分地与所述第一导电性构件的一部分重叠。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理盒被安装到主组件上的状态下,设置所述第一导电性构件的第一平面比设置所述柔性片的第二平面低,并且,所述柔性片的端部突出超过第二平面,其中,当所述搅拌构件旋转时,所述搅拌构件的端部与所述柔性片的所述端部接触,以便使所述柔性片振动,并摩擦所述第一导电性构件的所述内侧部的表面。
9.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可拆卸地安装有处理盒,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包括:
(a)处理盒,所述处理盒包括:电子照相感光鼓,
显影辊,用于对形成在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
显影剂容纳部,用于容纳显影剂,所述显影剂将被用于利用所述显影辊进行的静电潜像的显影,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包括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具有沿着所述显影辊的纵向方向延伸、用于向所述显影辊供应所容纳的显影剂的开口,所述第二框架,通过除了在基本上与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一个纵向端部处设置的非结合部之外、结合到所述第一框架的外周上,被安装到所述第一框架上,
一个端部构件,所述一个端部构件安装到所述一个纵向端部上,用于支承所述显影辊的一端,
另一个端部构件,所述另一个端部构件安装到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的另一纵向端部上,用于支承所述显影辊的另一端,
第一导电性构件,用于当向所述显影辊施加显影偏压时,在自身与所述显影辊之间产生静电容量,所述第一导电性构件包括沿着纵向方向设于所述第二框架上并位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内的内侧部、以及从内侧部通过非结合部向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的外侧延伸的外侧部,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的外侧,将所述外侧部弯曲,以便设置弯曲部,以及
第二导电性构件,所述第二导电性构件包括与所述弯曲部弹性接触的接触部、以及电连接到所述接触部上的第一电接触部,所述第一电接触部用于将对应于在所述显影辊与所述第一导电性构件之间产生的静电容量的值的电信号传递给主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导电性构件被安装到所述一个端部构件上,使得接触部在所述一个端部构件的内侧,并且,第一电接触部在所述一个端部构件的外侧;以及
(b)检测装置,用于借助从所述第一电接触部接收到的电信号,检测所述处理盒的显影剂的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非结合部,利用结合机构将所述第一导电性构件粘贴在所述第二框架上,在被所述结合机构和安装到所述第一框架上的弹性密封构件夹着的状态下,将所述第一导电性构件安装到所述显影剂容纳部上。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与在一个纵向端部处设置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的外侧的突起对向,并且,其中,当所述接触部与所述弯曲部弹性接触时,所述弯曲部与所述突起接触,借此防止弯曲部进一步弯曲。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端部构件设有第三导电性构件,所述第三导电性构件具有第二电接触部,用于在所述处理盒被安装到主组件上的状态下,从主组件接受施加到所述显影辊上的显影偏压。
13.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端部构件设有贯通开口,用于允许所述显影剂密封构件的一端脱离所述处理盒,以便在开始使用所述处理盒时,便于使用者将显影剂密封构件拉出所述处理盒。
14.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搅拌构件旋转时,所述搅拌构件摩擦所述第一导电性构件的内侧部的表面。
15.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处理盒被安装到主组件上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框架提供所述显影剂容纳部的底面,所述第二框架设有柔性片,该柔性片相对于垂直方向部分地与所述第一导电性构件的一部分重叠。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处理盒被安装到主组件上的状态下,设置所述第一导电性构件的第一平面比设置所述柔性片的第二平面低,并且,所述柔性片的一端突出超过第二平面,其中,当所述搅拌构件旋转时,所述搅拌构件的端部与所述柔性片的端部接触,以便使所述柔性片振动,并摩擦所述第一导电性构件的所述内侧部的表面。
CN2009101279092A 2008-07-31 2009-03-25 处理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96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98424 2008-07-31
JP2008198424 2008-07-31
JP2008198424A JP4440318B2 (ja) 2008-07-31 2008-07-31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9659A true CN101639659A (zh) 2010-02-03
CN101639659B CN101639659B (zh) 2012-08-22

Family

ID=41608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2790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9659B (zh) 2008-07-31 2009-03-25 处理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139972B2 (zh)
JP (1) JP4440318B2 (zh)
CN (1) CN10163965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63920A (zh) * 2017-03-30 2018-10-1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CN108710273A (zh) * 2011-12-09 2018-10-26 佳能株式会社
CN108957976A (zh) * 2017-05-19 2018-12-07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70039B2 (ja) 2013-01-31 2018-08-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収納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3051360B1 (en) 2015-01-30 2022-05-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205038440U (zh) * 2015-07-17 2016-02-17 中山鑫威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
JP6671973B2 (ja) 2016-01-18 2020-03-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2250501B1 (ko) 2016-08-26 2021-05-10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드럼 유닛, 카트리지, 전자 사진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커플링 부재
JP7091096B2 (ja) 2017-03-15 2022-06-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ドラムユニット、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N116224734A (zh) 2017-12-13 2023-06-06 佳能株式会社 盒与图像形成装置
US10928751B2 (en) 2018-08-29 2021-02-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developing apparatus and cartridge
JP7262983B2 (ja) 2018-11-30 2023-04-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87305B2 (ja) 2018-12-28 202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7305417B2 (ja) 2019-04-25 2023-07-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20210147048A (ko) 2019-09-17 2021-12-06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토너 카트리지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83091B2 (ja) * 1997-12-09 2000-09-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容器のシール部材、現像剤収納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950568B2 (ja) * 1999-02-16 2007-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34055A (ja) 1999-02-18 2001-02-09 Canon Inc 現像剤収納容器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US6463225B1 (en) 1999-09-09 2002-10-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feeding member and an elastic sheet
JP2001092335A (ja) 1999-09-17 2001-04-06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剤量検出部材
JP3745231B2 (ja) 2000-01-13 2006-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365969B2 (ja) 2000-01-20 2009-1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90360A (ja) 2000-04-07 2001-10-19 Canon Inc 現像剤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290359A (ja) 2000-04-07 2001-10-19 Canon Inc 現像剤容器、現像剤量検知システム、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442047B2 (ja) 2000-11-17 2003-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840063B2 (ja) 2001-04-27 2006-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625470B1 (ja) 2003-09-30 2005-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250555B2 (ja) 2004-03-09 2009-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離間部材
JP4455124B2 (ja) 2004-03-31 2010-04-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10273A (zh) * 2011-12-09 2018-10-26 佳能株式会社
CN108710273B (zh) * 2011-12-09 2021-03-26 佳能株式会社
CN108663920A (zh) * 2017-03-30 2018-10-1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CN108663920B (zh) * 2017-03-30 2022-03-15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CN108957976A (zh) * 2017-05-19 2018-12-07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单元
CN108957976B (zh) * 2017-05-19 2022-01-11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9659B (zh) 2012-08-22
JP4440318B2 (ja) 2010-03-24
JP2010038963A (ja) 2010-02-18
US8139972B2 (en) 2012-03-20
US20100028039A1 (en) 2010-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9659B (zh) 处理盒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KR970001389B1 (ko) 프로세스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장착가능한 화상형성장치
KR0156752B1 (ko) 토너 용기의 개구 재밀봉 방법 및 밀봉 부재와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재생 방법
US6735405B2 (en) Method of remanufacturing process cartridge and developing device
US7613414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process carria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697168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6952544B2 (en) Method of reproducing process cartridge or developing apparatus
US6836639B2 (en) Cleaning apparatus having a cleaning member, a cleaning frame, and a connecting portion connecting both end surfaces of the frame
US6968141B2 (en) Re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oner supply container
JP3817369B2 (ja) 現像器及びこの現像器を備え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3745231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KR970001390B1 (ko) 프로세스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장착가능한 화상형성장치
CN101639648A (zh) 显影装置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JP2001290355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EP2275876A1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EP2060955B1 (en) Develop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developer container with sealing mechanism providing enhanced usability
JP2001117336A (ja)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21071642A1 (en) Toner/developer supply device for separate supply of developer and toner
JP3437368B2 (ja) 現像剤残量検知装置
JP2001356598A (ja) シール材及び現像剤収納容器及び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3793037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剤容器、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333630A (ja) 現像剤量検知部材の貼付け方法
JP2002304048A (ja) 現像装置及びこの現像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94952A (ja) 電極部材及び現像ローラ支持部材
JPH10260578A (ja) 現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