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7101A - 富硒双孢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富硒双孢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7101A
CN101637101A CN200910067431A CN200910067431A CN101637101A CN 101637101 A CN101637101 A CN 101637101A CN 200910067431 A CN200910067431 A CN 200910067431A CN 200910067431 A CN200910067431 A CN 200910067431A CN 101637101 A CN101637101 A CN 1016371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shroom
water
composts
fertilisers
cultiv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067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37101B (zh
Inventor
杜丽华
金顺姬
王波
刘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OHE BLACK EARTH WHITE CLOUDS EDIBLE FUNGUS Ltd Co
Original Assignee
JIAOHE BLACK EARTH WHITE CLOUDS EDIBLE FUNGUS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OHE BLACK EARTH WHITE CLOUDS EDIBLE FUNGUS Ltd Co filed Critical JIAOHE BLACK EARTH WHITE CLOUDS EDIBLE FUNGUS Ltd Co
Priority to CN20091006743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371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37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71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371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71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富硒双孢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其培养料由稻草100-300份、牛粪100-300份、尿素0.5-1份、碳酸氢铵0.5-1份、过磷酸钙0.5-1份、石灰1-2份、饼肥1-2份、亚硒酸钠0.1-0.3份等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同时包括菌种的制备、覆土的制备,以及富硒双孢菇的养植等一系列工厂化栽培方法。这种栽培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容易实施,栽培出的双孢菇产量高、营养丰富,特别是有机硒的含量一般可达0.5-1%以上。将这种富硒双孢菇在干燥箱中烘干至水分小于5%,然后粉碎过筛,即可得到有机硒粉;以有机硒粉为原料,可以与螺旋藻、灵芝等配合制成颗粒剂、片剂、口服液等多种富硒营养食品,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Description

富硒双孢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孢菇栽培方法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富硒双孢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人体必须的具有生理活性的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人体缺硒会诱发多种疾病。因为地壳中硒的含量十分稀微,大气及工业污染进一步破坏植物对硒的吸收利用,使得人类缺硒状态日益严重;在我国,绝大部分都处于贫硒地带。不难看出,补硒对于提高我国人民身体素质显得特别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硒是人类和动物生命中必需的微量元素。现在硒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受瞩目的微量元素,缺乏时:生物效应低下;随着摄入量的增加,生物效应增高;在安全和适宜的摄入范围内,硒发挥稳定的生物效应,科学补硒刻不容缓。有关专家认为,硒可有效调节免疫,迅速增强人体抵抗力,长期服用,更有延缓衰老的保健作用,特别适合包括中老年人,体弱多病及免疫力低下的各类人群长期服用。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Lange)Sing]又称蘑菇,双孢菇等,在分类学上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是世界上栽培地域最广、生产规模最大、产量最多的一种著名食用菌,有“世界菇”之称;也是我国目前出口量最大、创汇最高的食用菌产品。但是,传统方法栽培的双孢菇食用菌中不含有机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富硒双孢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使双孢菇中含有有机硒,增加双孢菇的保健作用。
富硒双孢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如下:
(1)培养料的制备:
①培养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
稻草100-300份、牛粪100-300份、尿素0.5-1份、碳酸氢铵0.5-1份、过磷酸钙0.5-1份、石灰1-2份、饼肥1-2份、亚硒酸钠0.1-0.3份。
②原辅料堆制
a、原料预处理
将稻草倒入切草机,切制成稻草料,理化指标:稻草料长10-20公分、金黄色、无霉变;将色黄、含水量35-40%的牛粪送入制浆机制浆喷入搅笼机,将稻草、牛粪、尿素、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石灰、饼肥和亚硒酸钠等均匀混合、预湿至含水量75-78%、含氮量1-2%、碳氮比30∶1。
b、一次发酵
将预湿的稻草料送入一次发酵房间进行有氧发酵,每隔3天倒料一次,使稻草料发酵充分,腐熟一致,倒料3-4次,得颜色浅棕色、稍有韧性、含水量70-75%、氨气含量0.3-0.5%、游离氨气800-1000ppm、含氮量1.8-2.0%、pH值8.2-8.5、碳氮比20∶1的培养料。
c、二次发酵
将一次发酵的培养料经倒料设备送入二次发酵隧道,开启风机,使整个隧道的培养料经风机循环至温度一致,当温度平衡上升至60℃时,巴氏消毒8小时后,将温度在8-12小时内降至48-52℃保持,当培养料经氨气测量仪器测得浓度小于5ppm时控温阶段完成,当培养料基本不含氨气时,快速降温至28℃,得理化指标:深棕色、有弹性、不沾手、有甜味、含水量65-68%、氨气含量小于5ppm、pH值7.2-7.5、含氮量2.0-2.2%、碳氮比16∶1的培养料待进养殖房播种。
(2)菌种的制备
①母种(一级种)的制备
培养基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马铃薯200份、葡萄糖20份、蛋白胨3份、硫酸镁0.6份、磷酸二氢钾2份、石膏1份、琼脂25份、蘑菇床堆肥料100-150份,和1000体积份的水组成。
制备方法:用蘑菇床堆肥料加水制取肥液,然后将马铃薯去皮、称量,切成薄片,加入1000体积份的水,煮沸维持20-30分钟,过滤,加琼脂熔化,然后加入葡萄糖、蛋白胨、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石膏混合均匀,定溶到1000体积份,pH值7.0,装入试管,装入量为试管长度的1/4,塞棉塞,用1.05千克/平方厘米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在洁净工作台内接种,然后放入培养箱内培养,培养温度为25±2℃。
②原种(二级种)的制备
培养基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小麦100份、石膏2份、轻质碳酸钙1份、石灰2份组成。
制备方法:将小麦在2%的石灰澄清液中浸泡8-12小时,捞起沥干,放入沸水中煮麦粒无白心而外不裂为止,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后凉1小时,待表面无水时加入石膏、轻质碳酸钙,pH值7.5-8.0装瓶包扎,用1.5千克/平方厘米高压蒸汽2-3小时灭菌,出锅后摇瓶,使瓶壁冷凝水均匀吸收,且麦粒松散有利发菌,然后在净洁工作台内接入蘑菇母菌种后,移入培养室内培养,培养温度为23±2℃,培养7天开始摇瓶,7天摇瓶一次,1个月后即成原种。
③栽培种(三级种)的制备
培养基配方与制备方法同原种的制备。
(3)覆土的制备
将取自于地下50公分的草碳土经粉碎机粉碎,加入15-20%的砂粒直径2.5-3.5毫米的粗砂、1-3%的石灰,加水至含水量60-70%后经搅拌机充分搅拌,再由造粒机制粒后,送入蒸汽消毒室在温度60℃条件下消毒4小时,制成含水量60-70%、有团粒结构、疏松、不含病原菌、虫卵、线虫,pH值7.2-7.8的覆土。
(4)富硒双孢菇的养植
①进料及菇房的清理消毒
将(1)所得已完全发酵的培养料由铲车运往菇房,经上料设备自动上入菇房床架,要求疏松、适度、均匀,每平方米铺料90-100公斤,压紧时料厚20公分;
当采摘三至四潮菇时,菇房及内容物直接通入蒸汽热蒸,培养料中温度达70℃时开始计时,12小时后清料,将清空的菇房彻底清洗干净,打开风机烘干,上培养料前1天用温度70℃的蒸汽将菇房杀菌消毒8小时。
②播种及管理
培养料二次发酵结束后,通风,待温度降至25-30℃时,把培养料均匀铺平,料厚180-220毫米,以备播种;播种量:每100平方米菇床播100升优质麦粒菌种;
所述的优质麦粒菌种的标准是:纯度高,菌丝浓密旺盛,生命力强,有浓厚的蘑菇香味,不吐黄水,无杂菌虫害。
播种方法:培养料上架时,先将4/5的菌种用机械播种机同培养料一起自动播入培养料中,并压平;然后再剩余的1/5菌种撒在已压平的培养表面,用塑料膜覆盖,并用0.2%甲醛溶液消毒;
播种后打开风机循环,控制室温22-25℃,关闭门窗3-5天,促使菌种萌发定植,培养料温度超过26℃时,应适当通风降温;3天以后若菌丝已开始萌发,并开始长出培养料时,循环量应逐渐加大;菇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菇床上保持干燥,不能浇水;每3-5天用0.2%福尔马林,对菇房空间消毒一次。
③覆土及管理
当菌丝大部分已伸长到菇床底部时,开始覆土,覆土厚度3-4厘米,要求厚度均匀、菇床平整,在温度22-25℃条件下,保持10-14天;
水分管理:覆土后,对菇房地面进行清洗,把覆土水份调节至65-70%,室温22-25℃,料温25-27℃;1-2天后,若菌丝已经开始入土2-3毫米时,开始对覆土进行喷水,每次喷水不超过1升,若需水量大,一天可进行多次喷水避免覆土结构破坏;
在整个管理期间,一般不通新风,循环开启70%左右,浇水量10-12升左右,以不使覆土的水份进入培养料为原则,保持房间高浓度CO2,使菌丝生长良好,不出地蕾菇,CO2浓度控制在3-4%最好;
当覆土中菌丝长入80%时,使用耙平机将覆土松翻一次,使整个覆土层翻透,细致、均匀、平整,把风机循环量调至18-22%,室温23-27℃,让菌丝恢复生长;
当菌丝再次恢复至正常水平时,将室内温度降至15-17℃,同时打入新鲜空气,降低CO2浓度,对菇床进行喷水,促使菌丝纽结;
通风管理:在水分管理期间,适当增加通风量,水分调足后通风量减少,以利于菌丝爬土,在喷出菇水的同时,通风量必须比平时大3-4倍,遇气温高于22℃时,应适当减少喷水量,增加通风,并推迟喷撒菇水。
④采菇期管理
蘑菇从播种到采收,一般需要30-40天,按3潮采收,此三潮菇比较集中,产量高;
水分管理:菇床喷水,覆土后10天左右,扒开覆土查看,如出现绿豆大小白色菇蕾时,就要重喷一次水,称为结菇水,每天喷水一次,每次喷水每平方米1公斤,连续喷2-3天;当菇蕾普遍长到黄豆大小时,需要再重喷一次水,喷水用量比第一次稍大一些,喷水时间仍为2-3天;除重喷水外,平时少喷水,每平方米用水0.25-0.36公斤,干燥时每天喷两次,每次喷水量为每天的一半;每批出菇期间的暂停间隔“落潮”时要减少喷水,每天只喷一次水,每平方米喷水量0.15-0.15公斤,喷水后多开门窗,多通风;
空气湿度调节: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如气候干燥时,除菇床喷水外,还需要在走道、墙壁和地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通风换气:菌丝旺盛,出菇量多,放出大量CO2,需要加强通风,保持菇房空气新鲜,同时保持菇房的相对湿度。
⑤采菇时间和方法
采菇时间:根据规定的鲜菇标准、鲜菇生长发育情况以及气候条件确定,菇房温度超过18℃时,菇体生长迅速,每天就要采2-3次;同时考虑采菇后,蘑菇仍在长大,采收时标准应放小一些;气温低于14℃时适当推迟采菇,出菇密度大时要及时采摘,密度小时适当推迟采摘;
采菇的方法:当蘑菇长到符合标准时及时采收,采取菇多采小、温高采小、质量差采小的方法,采菇时避免带动周围小菇,破坏菌丝;不能将泥根及泥土带入菇床内,以免产生污染;切菇时,切口平整,不带撕口;将鲜菇放入清洁卫生的硬质容器内,并按不同等级分装,保持鲜菇的卫生清洁,得富硒双孢菇。
本发明的富硒双孢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工厂化实施,栽培出的双孢菇产量高、营养丰富,有机硒的含量一般可达0.5-1%以上,应用范围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作某些修改,仍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富硒双孢菇的工厂化栽培
富硒双孢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如下:
(1)培养料的制备:
①培养料由下述重量的原辅料组成:
稻草300公斤、牛粪300公斤、尿素0.8公斤、碳酸氢铵0.7公斤、过磷酸钙0.6公斤、石灰2公斤、饼肥2公斤、亚硒酸钠0.3公斤。
②原辅料堆制(一次发酵)
a、原料预处理
将稻草用生产车倒入切草机,切制成稻草料,理化指标:稻草料长15公分、金黄色、无霉变;将色黄、含水量40%的牛粪送入制浆机制浆喷入搅笼机,将稻草、牛粪、尿素、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石灰、饼肥和亚硒酸钠等均匀混合、预湿至含水量75-78%、含氮量1-2%、碳氮比30∶1。
b、一次发酵
将预湿的稻草料送入一次发酵房间进行有氧发酵,每隔3天倒料一次,使稻草料发酵充分,腐熟一致,倒料3-4次,得颜色浅棕色、稍有韧性、含水量72%、氨气含量0.45%、游离氨气800-1000ppm、含氮量1.8-2.0%、pH值8.2-8.5、碳氮比20∶1的培养料。
c、二次发酵
当一次发酵料的所有理化指标达标后,将培养料经倒料设备进入二次发酵房进行巴氏消毒。二次发酵的目的是杀死对蘑菇有害的微生物、病菌及虫卵,培植对蘑菇有益的菌群,进一步充分使培养料有机降解。把存在于纤维素、木质素等形式的氮转化为利于蘑菇吸收木质素腐值质,用以提高产量。
将一次发酵的培养料经倒料设备送入二次发酵隧道,开启风机,使整个隧道的培养料经风机循环至温度一致,当温度平衡上升至60℃时,巴氏消毒8小时后,将温度在8-12小时内降至48-52℃保持,当培养料经氨气测量仪器测得浓度小于5ppm时控温阶段完成。当培养料基本不含氨气时,快速降温至28℃,得理化指标:深棕色、有弹性、不沾手、有甜味、含水量65-68%、氨气含量小于5ppm、pH值7.2-7.5、含氮量2.0-2.2%、碳氮比16∶1的培养料待进养殖房播种。
(2)菌种的制备
①母种(一级种)的制备
培养基由下述重量的原料: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蛋白胨3克、硫酸镁0.6克、磷酸二氢钾2克、石膏1克、琼脂25克、蘑菇床堆肥料100-150克,和1000毫升的水组成。
制备方法:用蘑菇床堆肥料加水制取肥液,然后将马铃薯去皮、称量,切成薄片,加入1000毫升的水,煮沸维持20-30分钟,过滤,加琼脂熔化,然后加入葡萄糖、蛋白胨、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石膏混合均匀,定溶到1000毫升,pH值7.0,装入试管,装入量为试管长度的1/4,塞棉塞,用1.05千克/平方厘米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在洁净工作台内接种,然后放入培养箱内培养,培养温度为25±2℃。
②原种(二级种)的制备
培养基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小麦100克、石膏2克、轻质碳酸钙1克、石灰2克组成。
制备方法:将小麦在2%的石灰澄清液中浸泡12小时,捞起沥干,放入沸水中煮麦粒无白心而外不裂为止,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后凉1小时,待表面无水时加入石膏、轻质碳酸钙,pH值7.5-8.0装瓶包扎,用1.5千克/平方厘米高压蒸汽2-3小时灭菌,出锅后摇瓶,使瓶壁冷凝水均匀吸收,且麦粒松散有利发菌,然后在净洁工作台内接入蘑菇母菌种后,移入培养室内培养,培养温度为23±2℃,培养7天开始摇瓶,7天摇瓶一次,1个月后即成原种。
③栽培种(三级种)的制备
培养基配方与制备方法同原种的制备。
(3)覆土的制备
将取自于地下50公分的草碳土经粉碎机粉碎,加入1520%的砂粒直径3毫米的粗砂、2%的石灰,加水至含水量65%后经搅拌机充分搅拌,再由造粒机制粒后,送入蒸汽消毒室在温度60℃条件下消毒4小时,制成含水量65%、有团粒结构、疏松、不含病原菌、虫卵、线虫,pH值7.2-7.8的覆土。
(4)富硒双孢菇的养植
①进料及菇房的清理消毒
将(1)所得已完全发酵的培养料由铲车运往菇房,经上料设备自动上入菇房床架,要求疏松、适度、均匀,每平方米铺料90-100公斤,压紧时料厚20公分;
当采摘三至四潮菇时,菇房及内容物直接通入蒸汽热蒸,培养料中温度达70℃时开始计时,12小时后清料,将清空的菇房彻底清洗干净,打开风机烘干,上培养料前1天用温度70℃的蒸汽将菇房杀菌消毒8小时。
②播种及管理
培养料二次发酵结束后,通风,待温度降至28℃时,把培养料均匀铺平,料厚200毫米,以备播种;播种量:每100平方米菇床播100升优质麦粒菌种。
优质麦粒菌种的标准是:纯度高,菌丝浓密旺盛,生命力强,有浓厚的蘑菇香味,不吐黄水,无杂菌虫害。
播种方法:培养料上架时,先将4/5的菌种用机械播种机同培养料一起自动播入培养料中,并压平;然后再剩余的1/5菌种撒在已压平的培养表面,用塑料膜覆盖,并用0.2%甲醛溶液消毒。
播种后打开风机循环,控制室温22-25℃,关闭门窗3-5天,促使菌种萌发定植,培养料温度超过26℃时,应适当通风降温;3天以后若菌丝已开始萌发,并开始长出培养料时,循环量应逐渐加大;菇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菇床上保持干燥,不能浇水;每3-5天用0.2%福尔马林,对菇房空间消毒一次。
③覆土及管理
当菌丝大部分已伸长到菇床底部时,开始覆土,覆土厚度3.5厘米,要求厚度均匀、菇床平整,在温度22-25℃条件下,保持12天。
水分管理:覆土后,对菇房地面进行清洗,把覆土水份调节至68%,室温22-25℃,料温25-27℃;1-2天后,若菌丝已经开始入土2-3毫米时,开始对覆土进行喷水,水压力如下春雨,每次喷水不超过1升,若需水量大,一天可进行多次喷水避免覆土结构破坏。
在整个管理期间,一般不通新风,循环开启70%左右,浇水量10-12升左右,以不使覆土的水份进入培养料为原则,保持房间高浓度CO2,使菌丝生长良好,不出地蕾菇,CO2浓度控制在3-4%最好。
当覆土中菌丝长入80%时,使用耙平机将覆土松翻一次,使整个覆土层翻透,细致、均匀、平整,把风机循环量调至20%,室温25℃,让菌丝恢复生长。耙平能使覆土层的结构再次改善,增加菌丝量,能使蘑菇生长,形成均匀一致。给工厂化生产带来管理上的便利,能使菇潮分明,有利于病虫害的控制。
当菌丝再次恢复至正常水平时,将室内温度降至16℃,同时打入新鲜空气,降低CO2浓度,对菇床进行喷水,促使菌丝纽结。
通风管理:在水分管理期间,适当增加通风量,水分调足后通风量减少,以利于菌丝爬土,在喷出菇水的同时,通风量必须比平时大3-4倍,遇气温高于22℃时,应适当减少喷水量,增加通风,并推迟喷撒菇水。
④采菇期管理
蘑菇从播种到采收,一般需要35天,按3潮采收,此三潮菇比较集中,产量高;对产量减少,间隔时间长,可根据生产情况及设备利用率确定保留与否。
水分管理:菇床喷水,覆土后10天左右,扒开覆土查看,如出现绿豆大小白色菇蕾时,就要重喷一次水,称为结菇水,每天喷水一次,每次喷水每平方米1公斤,连续喷2-3天;当菇蕾普遍长到黄豆大小时,需要再重喷一次水,喷水用量比第一次稍大一些,喷水时间仍为2-3天,这样可促使覆土层水分增加,出菇多,转潮快。除重喷水外,平时少喷水,每平方米用水0.25-0.36公斤,并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干燥时每天喷两次,每次喷水量为每天的一半;每批出菇期间的暂停间隔“落潮”,此时要减少喷水,每天只喷一次水,每平方米喷水量0.2公斤,喷水后多开门窗,多通风。
空气湿度调节: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如气候干燥时,除菇床喷水外,还需要在走道、墙壁和地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如菇房空气湿度过低,则子实体生长缓慢并容易产生鳞片和空根白心,但也不宜超过95%,空气湿度过大影响菌丝生长,且容易染上病害,采菇过后可适当减少空气湿度,墙壁、地面不再喷水。
通风换气:菌丝旺盛,出菇量多,放出大量CO2,需要加强通风,保持菇房空气新鲜,同时保持菇房的相对湿度。
⑤采菇时间和方法
采菇时间:采菇时间要根据三个因素考虑确定:一是根据产销合同规定的鲜菇标准适时采收,如合同规定的采菇标准是菇盖长到直径3.5-4.0厘米,菇柄长0.5厘米,就必须在鲜菇长到这个标准时及时采收;二是根据鲜菇生长发育情况采收,即蘑菇在未开伞时采收,根据营养程度和菌丝的老化程度,一至三潮菇在菇盖直径在1.5-6.0厘米时不会开伞,以后则会在菇盖小时就开伞;三是根据气候条件确定,在菇房温度超过18℃时,菇体生长迅速,每天就要采2-3次,凡是达到标准的都要及时采收,防止高温条件下产生薄皮菇、开伞菇,造成品质下降;同时考虑到采菇后,蘑菇仍在长大,采收时标准还必须再放小一些。如要求菇盖直径在4厘米以内,则在长到3.5厘米时就应采收。气温低于14℃时可以适当推迟采菇,出菇密度大时要及时采摘,密度小时适当推迟采摘。
采菇的方法:当蘑菇长到符合标准时及时采收,采取菇多采小、温高采小、质量差采小的方法,采菇时避免带动周围小菇,破坏菌丝;不能将泥根及泥土带入菇床内,以免产生污染;切菇时,切口平整,不带撕口;将鲜菇放入清洁卫生的硬质容器内,并按不同等级分装,保持鲜菇的卫生清洁,从而得到优质的富硒双孢菇。
用本发明栽培方法得到的富硒双孢菇,经检测有机硒含量达0.5-1%,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将采集后的富硒双孢菇置于干燥箱中,在温度70℃左右进行烘干,烘干至水分小于5%,然后粉碎过80目筛,即可得到有机硒粉;以有机硒粉为原料,可与螺旋藻、灵芝等制成颗粒剂、片剂、口服液等多种富硒营养食品。

Claims (1)

1、一种富硒双孢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
(1)培养料的制备:
①培养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
稻草100-300份、牛粪100-300份、尿素0.5-1份、碳酸氢铵0.5-1份、过磷酸钙0.5-1份、石灰1-2份、饼肥1-2份、亚硒酸钠0.1-0.3份;
②原辅料堆制
a、原料预处理
将稻草倒入切草机,切制成稻草料,理化指标:稻草料长10-20公分、金黄色、无霉变;将色黄、含水量35-40%的牛粪送入制浆机制浆喷入搅笼机,将稻草、牛粪、尿素、碳酸氢铵、过磷酸钙、石灰、饼肥和亚硒酸钠均匀混合、预湿至含水量75-78%、含氮量1-2%、碳氮比30∶1;
b、一次发酵:将预湿的稻草料送入一次发酵房间进行有氧发酵,每隔3天倒料一次,使稻草料发酵充分,腐熟一致,倒料3-4次,得颜色浅棕色、稍有韧性、含水量70-75%、氨气含量0.3-0.5%、游离氨气800-1000ppm、含氮量1.8-2.0%、pH值8.2-8.5、碳氮比20∶1的培养料;
c、二次发酵:将一次发酵的培养料经倒料设备送入二次发酵隧道,开启风机,使整个隧道的培养料经风机循环至温度一致,当温度平衡上升至60℃时,巴氏消毒8小时后,将温度在8-12小时内降至48-52℃保持,当培养料经氨气测量仪器测得浓度小于5ppm时控温阶段完成,当培养料基本不含氨气时,快速降温至28℃,得理化指标:深棕色、有弹性、不沾手、有甜味、含水量65-68%、氨气含量小于5ppm、pH值7.2-7.5、含氮量2.0-2.2%、碳氮比16∶1的培养料待进养殖房播种;
(2)菌种的制备
①一级母种的制备
培养基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马铃薯200份、葡萄糖20份、蛋白胨3份、硫酸镁0.6份、磷酸二氢钾2份、石膏1份、琼脂25份、蘑菇床堆肥料100-150份,和1000体积份的水组成,
制备方法:用蘑菇床堆肥料加水制取肥液,然后将马铃薯去皮、称量,切成薄片,加入1000体积份的水,煮沸维持20-30分钟,过滤,加琼脂熔化,然后加入葡萄糖、蛋白胨、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和石膏混合均匀,定溶到1000体积份,pH值7.0,装入试管,装入量为试管长度的1/4,塞棉塞,用1.05千克/平方厘米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在洁净工作台内接种,然后放入培养箱内培养,培养温度为25±2℃;
②二级原种的制备
培养基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小麦100份、石膏2份、轻质碳酸钙1份、石灰2份组成,
制备方法:将小麦在2%的石灰澄清液中浸泡8-12小时,捞起沥干,放入沸水中煮麦粒无白心而外不裂为止,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后凉1小时,待表面无水时加入石膏、轻质碳酸钙,pH值7.5-8.0装瓶包扎,用1.5千克/平方厘米高压蒸汽2-3小时灭菌,出锅后摇瓶,使瓶壁冷凝水均匀吸收,且麦粒松散有利发菌,然后在净洁工作台内接入蘑菇母菌种后,移入培养室内培养,培养温度为23±2℃,培养7天开始摇瓶,7天摇瓶一次,1个月后即成原种;
③三级栽培种的制备
培养基配方与制备方法同二级原种的制备;
(3)覆土的制备
将取自于地下50公分的草碳土经粉碎机粉碎,加入15-20%的砂粒直径2.5-3.5毫米的粗砂、1-3%的石灰,加水至含水量60-70%后经搅拌机充分搅拌,再由造粒机制粒后,送入蒸汽消毒室在温度60℃条件下消毒4小时,制成含水量60-70%、有团粒结构、疏松、不含病原菌、虫卵、线虫,pH值7.2-7.8的覆土;
(4)富硒双孢菇的养植
①进料及菇房的清理消毒
将(1)所得已完全发酵的培养料由铲车运往菇房,经上料设备自动上入菇房床架,要求疏松、适度、均匀,每平方米铺料90-100公斤,压紧时料厚20公分;
当采摘三至四潮菇时,菇房及内容物直接通入蒸汽热蒸,培养料中温度达70℃时开始计时,12小时后清料,将清空的菇房彻底清洗干净,打开风机烘干,上培养料前1天用温度70℃的蒸汽将菇房杀菌消毒8小时;
②播种及管理
培养料二次发酵结束后,通风,待温度降至25-30℃时,把培养料均匀铺平,料厚180-220毫米,以备播种;播种量;每100平方米菇床播100升优质麦粒菌种;
所述的优质麦粒菌种的标准是:纯度高,菌丝浓密旺盛,生命力强,有浓厚的蘑菇香味,不吐黄水,无杂菌虫害;
播种方法:培养料上架时,先将4/5的菌种用机械播种机同培养料一起自动播入培养料中,并压平;然后再剩余的1/5菌种撒在已压平的培养表面,用塑料膜覆盖,并用0.2%甲醛溶液消毒;
播种后打开风机循环,控制室温22-25℃,关闭门窗3-5天,促使菌种萌发定植,培养料温度超过26℃时,应适当通风降温;3天以后若菌丝已开始萌发,并开始长出培养料时,循环量应逐渐加大;菇房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菇床上保持干燥,不能浇水;每3-5天用0.2%福尔马林,对菇房空间消毒一次;
③覆土及管理
当菌丝大部分已伸长到菇床底部时,开始覆土,覆土厚度3-4厘米,要求厚度均匀、菇床平整,在温度22-25℃条件下,保持10-14天;
水分管理:覆土后,对菇房地面进行清洗,把覆土水份调节至65-70%,室温22-25℃,料温25-27℃;1-2天后,若菌丝已经开始入土2-3毫米时,开始对覆土进行喷水,每次喷水不超过1升,若需水量大,一天可进行多次喷水避免覆土结构破坏;
在整个管理期间,一般不通新风,循环开启70%左右,浇水量10-12升左右,以不使覆土的水份进入培养料为原则,保持房间高浓度CO2,使菌丝生长良好,不出地蕾菇,CO2浓度控制在3-4%最好;
当覆土中菌丝长入80%时,使用耙平机将覆土松翻一次,使整个覆土层翻透,细致、均匀、平整,把风机循环量调至18-22%,室温23-27℃,让菌丝恢复生长;
当菌丝再次恢复至正常水平时,将室内温度降至15-17℃,同时打入新鲜空气,降低CO2浓度,对菇床进行喷水,促使菌丝纽结;
通风管理:在水分管理期间,适当增加通风量,水分调足后通风量减少,以利于菌丝爬土,在喷出菇水的同时,通风量必须比平时大3-4倍,遇气温高于22℃时,应适当减少喷水量,增加通风,并推迟喷撒菇水;
④采菇期管理
蘑菇从播种到采收,一般需要30-40天,按3潮采收,此三潮菇比较集中,产量高;
水分管理:菇床喷水,覆土后10天左右,扒开覆土查看,如出现绿豆大小白色菇蕾时,就要重喷一次水,称为结菇水,每天喷水一次,每次喷水每平方米1公斤,连续喷2-3天;当菇蕾普遍长到黄豆大小时,需要再重喷一次水,喷水用量比第一次稍大一些,喷水时间仍为2-3天;除重喷水外,平时少喷水,每平方米用水0.25-0.36公斤,干燥时每天喷两次,每次喷水量为每天的一半;每批出菇期间的暂停间隔“落潮”时要减少喷水,每天只喷一次水,每平方米喷水量0.15-0.15公斤,喷水后多开门窗,多通风;
空气湿度调节: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如气候干燥时,除菇床喷水外,还需要在走道、墙壁和地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
通风换气:菌丝旺盛,出菇量多,放出大量CO2,需要加强通风,保持菇房空气新鲜,同时保持菇房的相对湿度;
⑤采菇时间和方法
采菇时间:根据规定的鲜菇标准、鲜菇生长发育情况以及气候条件确定,菇房温度超过18℃时,菇体生长迅速,每天就要采2-3次;同时考虑采菇后,蘑菇仍在长大,采收时标准应放小一些;气温低于14℃时适当推迟采菇,出菇密度大时要及时采摘,密度小时适当推迟采摘;
采菇的方法:当蘑菇长到符合标准时及时采收,采取菇多采小、温高采小、质量差采小的方法,采菇时避免带动周围小菇,破坏菌丝;不能将泥根及泥土带入菇床内,以免产生污染;切菇时,切口平整,不带撕口;将鲜菇放入清洁卫生的硬质容器内,并按不同等级分装,保持鲜菇的卫生清洁,得富硒双孢菇。
CN2009100674319A 2009-08-19 2009-08-19 富硒双孢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71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674319A CN101637101B (zh) 2009-08-19 2009-08-19 富硒双孢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0674319A CN101637101B (zh) 2009-08-19 2009-08-19 富硒双孢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7101A true CN101637101A (zh) 2010-02-03
CN101637101B CN101637101B (zh) 2011-01-12

Family

ID=41612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06743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37101B (zh) 2009-08-19 2009-08-19 富硒双孢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37101B (zh)

Cited B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4099A (zh) * 2010-09-28 2011-01-26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工厂化杏鲍菇栽培房消毒方法
CN102293123A (zh) * 2011-07-13 2011-12-28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有柄树舌栽培方法
CN102396345A (zh) * 2011-08-26 2012-04-04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利用杂交狼尾草栽培高品质双孢蘑菇的方法
CN102452853A (zh) * 2010-10-27 2012-05-16 李凤玉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制备新工艺
CN102523919A (zh) * 2011-12-30 2012-07-04 山西澳坤量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杏鲍菇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02550293A (zh) * 2012-02-03 2012-07-11 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双孢蘑菇菌种的液体发酵培养方法
CN102550298A (zh) * 2012-02-22 2012-07-1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一种人工培养的云南白灵芝子实体及其培养方法
CN102783354A (zh) * 2012-02-14 2012-11-21 东营瑞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棉材高效双孢菇栽培技术
CN103250568A (zh) * 2013-05-30 2013-08-21 安徽鑫农食用菌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富硒猴头菌的方法
CN103570422A (zh) * 2013-11-08 2014-02-12 王尚荣 一种食用菌颗粒菌种配方及生产工艺
CN103704842A (zh) * 2014-01-15 2014-04-09 蛟河市黑土白云食用菌有限公司 富硒双孢蘑菇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07480A (zh) * 2014-04-16 2014-07-09 郑伏成 一种现代化蘑菇生产方法
CN103964909A (zh) * 2013-01-24 2014-08-06 兰顺明 一种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培养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3977838A (zh) * 2014-06-04 2014-08-13 罗成木 提高杉木精油中柏/杉木脑含量的催化剂及精油制法
CN104119115A (zh) * 2013-04-26 2014-10-29 汤阴县嘉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鹌鹑粪栽培双孢菇培养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4250126A (zh) * 2014-09-04 2014-12-31 承德润隆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秸双孢菇堆肥及其隧道发酵工艺
CN104355779A (zh) * 2014-09-30 2015-02-18 颍上县中军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种植双孢菇培养料的配方
CN104531424A (zh) * 2014-12-19 2015-04-22 苏州市经纬农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平菇培养基添加剂
CN104557305A (zh) * 2014-12-29 2015-04-29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富硒双孢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1969A (zh) * 2014-12-31 2015-04-29 河南农业大学 一种双孢蘑菇生长菌剂及利用该菌剂的双孢蘑菇栽培方法
CN104823708A (zh) * 2015-04-22 2015-08-12 吴中区胥口精益生物医药研究所 一种双孢菇反季节栽培工艺
CN104844310A (zh) * 2015-03-30 2015-08-19 韦双梅 一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84976A (zh) * 2015-07-16 2015-11-25 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小麦和菌渣制作双孢蘑菇栽培种的方法
CN105272603A (zh) * 2015-10-21 2016-01-27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发酵培养料制作双孢蘑菇栽培种的方法
CN105309092A (zh) * 2015-01-22 2016-02-10 侯小八 叶菜类智能规模化移栽种植的方法
CN105753539A (zh) * 2016-04-11 2016-07-13 连云港秀景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富铁双孢菇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5850497A (zh) * 2016-04-11 2016-08-17 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双孢菇的产量的栽培方法
CN105961033A (zh) * 2016-06-30 2016-09-28 广西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桉木废料和稻草生产双孢菇的方法
CN106007829A (zh) * 2016-05-13 2016-10-12 扬州大学 一种富硒双孢蘑菇栽培有机硒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06034739A (zh) * 2016-06-02 2016-10-26 蚌埠市蚌山区海上明珠家庭农场 一种双孢菇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6069176A (zh) * 2016-06-06 2016-11-09 湖南极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富含有机硒香菇的培植方法
CN106105770A (zh) * 2016-06-20 2016-11-16 湖南极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富含有机硒杏鲍菇的培植方法
CN106342546A (zh) * 2015-07-15 2017-01-25 毛传福 高钙富硒黑木耳工厂化生产新技术
CN106665235A (zh) * 2016-11-19 2017-05-17 蚌埠市涂山村富民石榴专业合作社 一种富硒石榴的种植方法
CN106718014A (zh) * 2015-11-20 2017-05-3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双孢蘑菇栽培的覆土及其制作方法
CN107371794A (zh) * 2017-07-26 2017-11-24 浦江县欧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双孢菇栽培方法
CN108124691A (zh) * 2018-01-23 2018-06-08 江西明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的隧道发酵堆肥工艺
CN108307925A (zh) * 2018-01-23 2018-07-24 江西明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的培菌工艺
CN108307929A (zh) * 2018-01-23 2018-07-24 江西明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覆土的制作方法
CN108496696A (zh) * 2018-04-08 2018-09-07 北京农学院 一种景观草腐型食用菌产品及其培育方法
CN109392597A (zh) * 2018-12-12 2019-03-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纯天然原料栽培生产富硒双孢蘑菇的方法
CN109479614A (zh) * 2018-12-13 2019-03-19 成都优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高品质富含硒双孢菇
CN109601246A (zh) * 2019-01-18 2019-04-12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富硒棕色双孢蘑菇的栽培方法及栽培基质
CN109769591A (zh) * 2019-03-25 2019-05-21 陈剑锋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28632A (zh) * 2020-03-05 2020-06-26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草菇培养料的发酵方法
CN111492893A (zh) * 2020-03-30 2020-08-07 成安县乾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含有机硒、锌、钙、镁微量元素的双孢菇栽培方法
CN112616564A (zh) * 2021-01-12 2021-04-09 天津师范大学 一种食用菌钙质砂原种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2673897A (zh) * 2020-12-09 2021-04-20 福建省荣佳菇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胞蘑菇养料高资源化制备设备及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3621A (zh) * 2018-06-18 2018-10-12 贺州迅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社 一种提高双孢菇成菇率的方法
CN109479615A (zh) * 2018-12-13 2019-03-19 成都优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生产高品质富含硒双孢菇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16C (zh) * 2002-04-09 2003-12-10 梁峥 一种富含硒蘑菇的培养方法
CN1799317B (zh) * 2005-12-30 2010-07-21 叶华福 富硒天白花菇的栽培方法
CN100358411C (zh) * 2006-03-24 2008-01-02 崔澎 富硒食用菌的栽培方法
CN100390270C (zh) * 2006-07-21 2008-05-28 江南大学 一种以活化硒矿为硒源的富硒食用菌产品的制备方法
CN101496484B (zh) * 2008-01-31 2011-05-11 马俊生 富硒香菇菌种驯化与栽培方法

Cited By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4099A (zh) * 2010-09-28 2011-01-26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工厂化杏鲍菇栽培房消毒方法
CN102452853B (zh) * 2010-10-27 2013-08-07 徐州龙兴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制备工艺
CN102452853A (zh) * 2010-10-27 2012-05-16 李凤玉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制备新工艺
CN102293123A (zh) * 2011-07-13 2011-12-28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有柄树舌栽培方法
CN102396345A (zh) * 2011-08-26 2012-04-04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利用杂交狼尾草栽培高品质双孢蘑菇的方法
CN102523919B (zh) * 2011-12-30 2013-06-12 山西澳坤量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杏鲍菇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02523919A (zh) * 2011-12-30 2012-07-04 山西澳坤量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杏鲍菇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02550293A (zh) * 2012-02-03 2012-07-11 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双孢蘑菇菌种的液体发酵培养方法
CN102783354A (zh) * 2012-02-14 2012-11-21 东营瑞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棉材高效双孢菇栽培技术
CN102550298A (zh) * 2012-02-22 2012-07-1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一种人工培养的云南白灵芝子实体及其培养方法
CN103964909A (zh) * 2013-01-24 2014-08-06 兰顺明 一种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培养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3964909B (zh) * 2013-01-24 2016-06-08 兰顺明 一种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培养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4119115A (zh) * 2013-04-26 2014-10-29 汤阴县嘉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鹌鹑粪栽培双孢菇培养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3250568A (zh) * 2013-05-30 2013-08-21 安徽鑫农食用菌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富硒猴头菌的方法
CN103570422A (zh) * 2013-11-08 2014-02-12 王尚荣 一种食用菌颗粒菌种配方及生产工艺
CN103570422B (zh) * 2013-11-08 2016-02-03 菏泽学院 一种食用菌颗粒菌种配方及生产工艺
CN103704842A (zh) * 2014-01-15 2014-04-09 蛟河市黑土白云食用菌有限公司 富硒双孢蘑菇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07480A (zh) * 2014-04-16 2014-07-09 郑伏成 一种现代化蘑菇生产方法
CN103977838A (zh) * 2014-06-04 2014-08-13 罗成木 提高杉木精油中柏/杉木脑含量的催化剂及精油制法
CN104250126A (zh) * 2014-09-04 2014-12-31 承德润隆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秸双孢菇堆肥及其隧道发酵工艺
CN104355779A (zh) * 2014-09-30 2015-02-18 颍上县中军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种植双孢菇培养料的配方
CN104531424A (zh) * 2014-12-19 2015-04-22 苏州市经纬农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平菇培养基添加剂
CN104557305A (zh) * 2014-12-29 2015-04-29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富硒双孢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1969A (zh) * 2014-12-31 2015-04-29 河南农业大学 一种双孢蘑菇生长菌剂及利用该菌剂的双孢蘑菇栽培方法
CN105309092A (zh) * 2015-01-22 2016-02-10 侯小八 叶菜类智能规模化移栽种植的方法
CN105309092B (zh) * 2015-01-22 2018-05-15 侯小八 叶菜类智能规模化移栽种植的方法
CN104844310A (zh) * 2015-03-30 2015-08-19 韦双梅 一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3708A (zh) * 2015-04-22 2015-08-12 吴中区胥口精益生物医药研究所 一种双孢菇反季节栽培工艺
CN106342546A (zh) * 2015-07-15 2017-01-25 毛传福 高钙富硒黑木耳工厂化生产新技术
CN105084976A (zh) * 2015-07-16 2015-11-25 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小麦和菌渣制作双孢蘑菇栽培种的方法
CN105272603A (zh) * 2015-10-21 2016-01-27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发酵培养料制作双孢蘑菇栽培种的方法
CN106718014A (zh) * 2015-11-20 2017-05-3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双孢蘑菇栽培的覆土及其制作方法
CN105753539A (zh) * 2016-04-11 2016-07-13 连云港秀景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富铁双孢菇的高产种植方法
CN105850497A (zh) * 2016-04-11 2016-08-17 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双孢菇的产量的栽培方法
CN105850497B (zh) * 2016-04-11 2018-09-21 江苏裕灌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双孢菇的产量的栽培方法
CN106007829B (zh) * 2016-05-13 2020-12-29 扬州大学 一种富硒双孢蘑菇栽培有机硒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06007829A (zh) * 2016-05-13 2016-10-12 扬州大学 一种富硒双孢蘑菇栽培有机硒基质及制备方法
CN106034739A (zh) * 2016-06-02 2016-10-26 蚌埠市蚌山区海上明珠家庭农场 一种双孢菇仿野生栽培方法
CN106069176A (zh) * 2016-06-06 2016-11-09 湖南极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富含有机硒香菇的培植方法
CN106105770A (zh) * 2016-06-20 2016-11-16 湖南极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富含有机硒杏鲍菇的培植方法
CN105961033A (zh) * 2016-06-30 2016-09-28 广西仁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桉木废料和稻草生产双孢菇的方法
CN106665235A (zh) * 2016-11-19 2017-05-17 蚌埠市涂山村富民石榴专业合作社 一种富硒石榴的种植方法
CN107371794A (zh) * 2017-07-26 2017-11-24 浦江县欧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双孢菇栽培方法
CN108307929A (zh) * 2018-01-23 2018-07-24 江西明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覆土的制作方法
CN108307925A (zh) * 2018-01-23 2018-07-24 江西明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的培菌工艺
CN108124691A (zh) * 2018-01-23 2018-06-08 江西明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的隧道发酵堆肥工艺
CN108496696A (zh) * 2018-04-08 2018-09-07 北京农学院 一种景观草腐型食用菌产品及其培育方法
CN109392597A (zh) * 2018-12-12 2019-03-0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纯天然原料栽培生产富硒双孢蘑菇的方法
CN109479614A (zh) * 2018-12-13 2019-03-19 成都优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高品质富含硒双孢菇
CN109601246A (zh) * 2019-01-18 2019-04-12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富硒棕色双孢蘑菇的栽培方法及栽培基质
CN109769591A (zh) * 2019-03-25 2019-05-21 陈剑锋 一种双孢菇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28632A (zh) * 2020-03-05 2020-06-26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草菇培养料的发酵方法
CN111492893A (zh) * 2020-03-30 2020-08-07 成安县乾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含有机硒、锌、钙、镁微量元素的双孢菇栽培方法
CN112673897A (zh) * 2020-12-09 2021-04-20 福建省荣佳菇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胞蘑菇养料高资源化制备设备及方法
CN112616564A (zh) * 2021-01-12 2021-04-09 天津师范大学 一种食用菌钙质砂原种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7101B (zh) 201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7101B (zh) 富硒双孢菇的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2283013B (zh) 利用杏鲍菇废菌渣栽培高品质秀珍菇的方法
CN101284750B (zh) 一种栽培双孢菇的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CN101444170B (zh) 一种杏鲍菇的菌株分离方法及其栽培方法
CN102524036B (zh) 一种花生芽的培育方法
CN103880487B (zh) 三合一绿肥发酵营养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1897273A (zh) 一种鸡腿菇栽培方法及栽培基质
CN105993613A (zh) 一种高寒高海拔地区羊肚菌多季种植方法
CN1130116C (zh) 一种富含硒蘑菇的培养方法
CN103733874A (zh) 一种灵芝仿野生栽培方法
Kyan et al. Kyusei nature farming and the technology of effective microorganisms
CN101755583A (zh) 有机西瓜的反季节栽培技术与方法
CN113207550A (zh) 一种富硒平菇栽培方法
CN103583226A (zh) 一种茶薪菇优质高产栽培方法
CN107211816A (zh) 一种适于大面积种植的油茶种植方法
CN104844285B (zh) 一种提高樱桃番茄免疫力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06171706A (zh) 一种富硒有机稻米的生产方法
CN106489527A (zh) 野生裂盖马鞍菌人工大田栽培方法
CN108718919A (zh) 一种猪肚菇的栽培方法
KR100356762B1 (ko) 복합 미생물 배양체 제조방법 및 복합 미생물 배양체를이용한 비료 제조방법
CN108293757A (zh) 一种高产量耐虫害的葛根种植方法
CN110036825A (zh) 北方温室食用菌与果蔬立体循环栽培技术
JPH11255572A (ja) 微生物応用資材
CN104817347A (zh) 一种可以提高马铃薯蛋白质含量的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CN115606449A (zh) 一种羊肚菌和香菇同棚轮作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