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9625A - 自动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自动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9625A
CN101629625A CN200910151682A CN200910151682A CN101629625A CN 101629625 A CN101629625 A CN 101629625A CN 200910151682 A CN200910151682 A CN 200910151682A CN 200910151682 A CN200910151682 A CN 200910151682A CN 101629625 A CN101629625 A CN 101629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bricant oil
oil supply
supported
supply tube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51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9625B (zh
Inventor
岩崎龙彦
筱原昌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29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9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9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96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8Type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93Gearings with spur or bevel gears
    • F16H57/0494Gearings with spur or bevel gears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1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or within the casing, e.g. shields or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tubes, pipes, grooves, channels or the like
    • F16H57/0426Means for guiding lubricant into an axial channel of a shaf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991Lubrication

Abstract

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包括:变矩器壳(14),其收纳变矩器;变速器壳(12),其收纳变速机构,其前侧与变矩器壳连接,其具备封闭后侧端部的后壁部(16);润滑油导入路(14b),其形成于变矩器壳,导入润滑油;后侧润滑油供应路(16d),其形成于后壁部,将润滑油供应给变速机构;润滑油供应管(30),其上游端与润滑油导入路连通,其在变速器壳内向后壁部延伸,其下游端与后侧润滑油供应路连通;其中,润滑油供应管在其长度方向上由变矩器壳和后壁部夹持而被支撑。采用本发明,在自动变速器中用低成本就能够形成从前侧向后侧延伸的润滑油的油路。

Description

自动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在汽车上的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具有变矩器和变速机构的自动变速器中,将利用油泵从设置在变速机构的下方的油盘吸入的油,作为工作油经由控制阀单元供应至构成变速机构的摩擦要素或变矩器,并且,从变矩器排出的工作油通过热交换器冷却或者加热后,作为变速机构的各轴承部或摩擦板的润滑油被供应至变速机构的各个部分。
此时,在变速机构,从变矩器排出的润滑油不仅从该变速机构的变矩器侧(以下称作“前侧”)供应,而且还从变矩器相反侧(以下称作“后侧”)供应。由此,能充足地向变速机构整体供应润滑油。
于是,为了向后侧也供应润滑油,例如,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7-162933号中所记载的自动变速器那样,在收纳变速机构的变速器壳的壁内形成从前侧向后侧延伸的润滑油用油路。
即,上述专利文献所记载的自动变速器中,润滑油的油路在变速器壳的前侧的壁部具有导入从变矩器排出的润滑油的导入口,该油路从该导入口经由周壁部内而向后侧的壁部延伸,并且从后壁部与上述周壁部的接合部经由后壁部内而向中心部延伸。
在该后壁部的中心部上形成有将设置在变速机构的中心部的动力传递轴予以支撑的支撑部,上述油路进一步经由该支撑部与形成在动力传递轴内的油路连通。另外,该动力传递轴内的油路包括用于向配置在该轴周围的变速机构供应润滑油的多个孔。由此,从变矩器排出的润滑油,经由通过变速器壳的前壁部、周壁部、后壁部、动力传递轴的支撑部的油路,流入动力传递轴内的油路,从该轴内油路经由上述多个孔从后侧供应至变速机构。
另外,作为将从设置在前侧的变矩器排出的润滑油供应给后侧的油路,除上述之外,还可以考虑将其形成于设置在变速机构的中心部的动力传递轴内的情形。但是,当在动力传递轴内形成有用于对变速机构的摩擦要素供应控制压力的通路时,或者当该动力传递轴被分为前侧与后侧时等,将无法形成从前侧延伸至后侧的一条的油路,于是,需要如上述专利文献所记载的自动变速器那样,利用变速器壳来形成油路。
然而,为了在变速器壳的壁内形成从前侧端部向后侧端部延伸的油路,需要使用又长又细的钻头等切削工具并花费时间来进行加工。因此,油路的加工成本上升,其结果导致自动变速器的制造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低成本就能够形成将从变速器壳的前侧导入的润滑油引向后侧以供应给变速机构的油路结构的自动变速器。
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包括:变矩器壳,其收纳变矩器;变速器壳,其收纳变速机构,其前侧与所述变矩器壳连接,其具备封闭后侧端部的后壁部;润滑油导入路,其形成于所述变矩器壳,导入润滑油;后侧润滑油供应路,其形成于所述后壁部,将润滑油供应给所述变速机构;润滑油供应管,其上游端与所述润滑油导入路连通,其在所述变速器壳内向所述后壁部延伸,其下游端与所述后侧润滑油供应路连通;其中,所述润滑油供应管在其长度方向上由所述变矩器壳和所述后壁部夹持而被支撑。
采用本发明,基于该润滑油供应管,不必在变速器壳的壁内形成油路。另外,由于润滑油供应管被变矩器壳和变速器壳的后壁部夹持、支撑,因此不需要另外的用于支撑该润滑油供应管的部件。其结果,能降低从前侧向后侧延伸的油路的成本,抑制自动变速器的制造成本的上升。
另外,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变速机构的中心部而且后端部支撑在所述后壁部上的动力传递轴,其中,所述后侧润滑油供应路经由所述后壁部的支撑部与形成在所述动力传递轴内以将润滑油供应给所述变速机构的轴内油路连通。
基于上述特征,能够从后侧对变速机构从其中心部供应润滑油。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供应管插入在贯穿所述变速器壳的前侧端部上设置的前壁部的支撑孔中而被支撑,在该润滑油供应管的由所述支撑孔支撑的被支撑部上形成有分流孔,并且,在所述前壁部的内部形成有前侧润滑油供应路,该前侧润滑油供应路具备与所述分流孔相对的导入口,将所述润滑油供应管内的润滑油供应给所述变速机构。
基于上述特征,能够从前侧对变速机构供应润滑油。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供应管插入在贯穿所述变速器壳的轴向中间部上设置的中间壁部的支撑孔中而被支撑,在该润滑油供应管的由所述支撑孔支撑的被支撑部上形成有分流孔,并且,在所述中间壁部的内部形成有中间部润滑油供应路,该中间部润滑油供应路具备与所述分流孔相对的导入口,将所述润滑油供应管内的润滑油供应给所述变速机构。
基于上述特征,能够从轴向中间部对变速机构供应润滑油。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壳前侧的直径比后侧大,所述润滑油供应管沿所述变速器壳的内表面呈弯曲状设置。
基于上述特征,能够在变速器壳内部确保用于配置变速机构的构成要素的较大空间。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壳在所述润滑油供应管的设置位置附近的周面上具备开口部。
基于上述特征,能够从开口部将手伸入,从而易于安装润滑油供应管。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变矩器壳以在润滑油与其他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热交换器的润滑油导出口与变矩器壳的所述润滑油导入路的上游部连通。
基于上述特征,不需要另外的连通润滑油导入路与热交换器的润滑油导出口的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变速器的外观图。
图2是从油盘侧观察到的图1的自动变速器的图,并局部地表示了油盘内部。
图3是从与图2相同方向观察到的润滑油供应管周边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决定自动变速器的变速档的接合表的图。
图5是润滑油供应管的细节图。
图6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3的另一局部放大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润滑油供应管与变速器壳主体的局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自动变速器的外观。符号10所示的自动变速器具有:收纳变速机构的筒形的变速器壳主体12;与其前侧(图中的左侧)连接,将变矩器收纳在内部的变矩器壳14;封闭变速器壳主体12后侧(图中的右侧)的后盖16;安装在变速器壳主体12的下部的油盘18;安装在变矩器壳14的侧面的热交换器20;收纳在油盘18内的控制阀单元22。
图2表示从油盘18侧观察到的自动变速器,如图2所示,在变速器壳主体12的周面上形成有由油盘18封闭的开口部12w,在经过该开口部12w可见的位置上配置有作为本发明的特征的润滑油供应管30。换言之,变速器壳主体12在润滑油供应管30的设置位置附近的周面上具备开口部12w。
图3表示从与图2相同的方向观察到的润滑油供应管30及其周边的构成要素的剖视图。
如图3所示,收纳变速机构的壳包括:筒型的变速器壳主体12;封闭变速器壳主体12后侧的后盖16;封闭变速器壳主体12前侧的前盖24,该前盖24配置在变矩器壳14与变速器壳主体12之间的空间内,如图1或图2所示,其无法从外侧观察到。
作为收纳在变速器壳中的变速机构的构成要素,第一离合器50和第二离合器52配置在前盖24侧,第一制动器54、第二制动器56、第三制动器58、第一行星齿轮组60、第二行星齿轮组62、第三行星齿轮组64配置在形成于变速器壳主体12的轴向中间部的中间壁部12a的后盖16侧。
另外,在中心部配置有自动变速器10的动力传递轴即输入轴70。该输入轴70的后端(下游端)亦即后盖16侧的一端,以插入形成在后盖16中心的轴座(boss)部16a中的状态而被支撑。
另外,在输入轴70的前端(上游端)亦即前盖24侧的前端附近,以插入形成在前盖24中心的轴座部24a中的状态而被支撑。
并且,自动变速器10的输出齿轮72通过轴承74被支撑于中间壁部12a。
第一离合器50、第二离合器52、第一制动器54、第二制动器56、第三制动器58是包括多个摩擦板的多板型的摩擦接合要素。
第一、第二、第三行星齿轮组60、62、64都是单小齿轮型的行星齿轮组,包括太阳轮60a、62a、64a;分别与这些太阳轮60a、62a、64a啮合的各多个小齿轮60b、62b、64b;分别支撑这些小齿轮60b、62b、64b的行星架60c、62c、64c;分别与小齿轮60b、62b、64b啮合的齿圈60d、62d、64d。
而且,输入轴70与第三行星齿轮组64的太阳轮64a连接,并且,第一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轮60a与第二行星齿轮组62的太阳轮62a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60d与第二行星齿轮组62的行星架62c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62的齿圈62d与第三行星齿轮组64的行星架64c连接。
而且,输出齿轮72与第一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60c连接。
而且,第一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轮60a及第二行星齿轮组62的太阳轮62a经由第一离合器50可离合地与输入轴70连接。而且,第二行星齿轮组62的行星架62c经由第二离合器52可离合地与输入轴70连接。
此外,第一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60d及第二行星齿轮组62的行星架62c经由并列配置的第一制动器54和单向离合器66可离合地与变速器壳主体12连接。
第二行星齿轮组62的齿圈62d及第三行星齿轮组64的行星架64c经由第二制动器56可离合地与变速器壳主体12连接。
此外,第三行星齿轮组64的齿圈64d经由第三制动器58可离合地与变速器壳主体12连接。
基于以上的结构,该自动变速器10利用第一、第二离合器50、52及第一、第二、第三制动器54、56、58的接合状态的组合,获得前进六档和倒车档,其组合和变速档的关系如图4的接合表所示。
即,一档时,第一离合器50、第一制动器54被接合,输入轴70的旋转输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轮60a,由该齿轮组60以较大的减速比减速后,从该齿轮组60的行星架60c输出到输出齿轮72。另外,第一制动器54只在发动机制动工作的一档下接合,而在发动机制动不工作的一档下,则通过单向离合器66的锁止来形成一档。
二档时,第一离合器50、第二制动器56被接合,输入轴70的旋转输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轮60a,同时经由第二行星齿轮组62还输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60d,输入轴70的旋转以比上述一档小的减速比减速后,从第一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60c输出到输出齿轮72。
三档时,第一离合器50、第三制动器58被接合,输入轴70的旋转输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轮60a,同时经由第三行星齿轮组64及第二行星齿轮组62还输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60d,输入轴70的旋转以比上述二档小的减速比减速后,从第一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60c输出到输出齿轮72。
四档时,第一离合器50、第二离合器52被接合,输入轴70的旋转输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轮60a,同时经由第二行星齿轮组62还直接输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60d。
由此,第一行星齿轮组60整体与输入轴70一体旋转,减速比为1的旋转从行星架60c输出到输出齿轮72。
五档时,第二离合器52、第三制动器58被接合,输入轴70的旋转经由第二行星齿轮组62直接输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60d,同时经由第三行星齿轮组64及第二行星齿轮组62还输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轮60a,输入轴70的旋转被增速后,从第一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60c输出到输出齿轮72。
六档时,第二离合器52、第二制动器56被接合,输入轴70的旋转经由第二行星齿轮组62直接输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60的齿圈60d,同时经由第二行星齿轮组62还输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轮60a,输入轴70的旋转以比上述五档更大的增速比增速后,从第一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60c输出到输出齿轮72。
另外,倒档时,第一制动器54、第三制动器58被接合,输入轴70的旋转经由第三行星齿轮组64及第二行星齿轮组62输入到第一行星齿轮组60的太阳轮60a。此时,在第二行星齿轮组62中旋转方向被逆转,由此,从第一行星齿轮组60的行星架60c向输出齿轮72输出与输入轴70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的旋转。
通过两个离合器50、52和三个制动器54、56、58以及三个单小齿轮型行星齿轮组60、62、64,实现能够达成前进六档及倒档的自动变速器10。
以下说明润滑油的流动,并就该润滑油流动的油路及被润滑的变速机构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与其他介质(例如冷却水)之间由热交换器20进行热交换后的油,作为润滑油被供应给变速机构的构成要素。
如图3所示,热交换器20安装在变速器壳主体12附近的变矩器壳14的外周部分上,从形成在变矩器壳14中的油路14a流入热交换器内的油(即作为变矩器的工作油被使用的油)在热交换器内与其他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
然后,进行热交换后的油作为润滑油,经由变矩器壳14中形成的油路14b(与发明内容中所记载的“润滑油导入路”对应。)供应至变速器壳主体12。从热交换器20内将进行热交换后的油向外部导出的导出口直接与油路14b连通。
从油路14b流出的润滑油(油)流入设置在变速器壳主体12内的润滑油供应管30内。具体说明,在与变矩器壳14的油路14b的流出口相对的变速器壳主体12的前侧壁部12b的外周部分上形成有沿轴向贯穿的孔12c,润滑油供应管30的一端插入、支撑在该孔12c中。
有关该润滑油供应管30,用图3及图5进行详细说明。润滑油供应管30包括管部30a和形成在该管部30a的两端且插入、支撑于孔中的被支撑部30b、30c。另外,润滑油供应管30沿着由于前侧的直径比后侧大而弯曲的变速器壳主体12的内表面形成为弯曲状。
润滑油供应管30的被支撑部30b是大致筒形的部件,一端通过焊接等方式与管部30a的一端接合。该被支撑部30b插入变速器壳主体12的前壁部12b上形成的孔12c中,而用于封闭该被支撑部30b与该孔12c之间的间隙的密封部件30d1、30d2分别安装在被支撑部30b的管部侧与管部相反侧。
另外,被支撑部30b上,在管部30a侧形成有止动部30e。该止动部30e与形成在变速器壳主体12的前壁部12b中的孔12c的变矩器壳14相反侧的端部的小直径部12d抵接,以防止润滑油供应管30从该孔12c中脱落。另外,小直径部12d的直径大小为可供润滑油供应管30的管部30a及被支撑部30c通过的直径。
并且,在被支撑部30b的两个密封部件30d1、30d2之间形成有连通内部与外部亦即使润滑油的流动从管部30a分流的分流孔30f。关于该分流孔30f的细节稍后叙述。
另一个被支撑部30c也是大致筒形的部件,其一端通过焊接等方式与管30a的另一端接合。该被支撑部30c插入到形成在后盖16外周的圆筒部16b的先端上的孔16c中,并安装有用于封闭其与该孔16c之间的间隙的密封部件30g。
返回图3,从热交换器20流入润滑油供应管30的被支撑部30b的润滑油,一部分经由分流孔30f流入形成于变速器壳主体12的前壁部12b内的油路12e(与发明内容中所记载的“前侧润滑油供应路”对应。),其余流入管部30a。
形成于前壁部12b的油路12e与形成于前盖24内的油路24b(与发明内容中所记载的“前侧润滑油供应路”对应。)连通。
该油路24b如作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的图6所示,在前盖24内延伸至中心部,并从该处进一步延伸至轴座部24a的先端部,在该处有用于将润滑油供应给配置在轴座部24a周围的变速机构的构成要素的多个孔24c。由此,如粗线箭头所示,流入油路24b内的润滑油从多个孔24c流出,供应至第一离合器50的离心平衡室50a、第二离合器52的离心平衡室52a、其他与第一离合器50、第二离合器52相关的旋转要素的轴承部。
另一方面,返回图3,流到润滑油供应管30的管部30a中的润滑油流入与插入有该管30的被支撑部30c的孔16c连通的油路16d(与发明内容中所记载的“后侧润滑油供应路”对应。)。该油路16d在后盖16内从外周侧向中心延伸,如作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的图7所示,在轴座部16a内部具备流出口16e,并具备在轴座部16a附近开口的多个流出口16f。
在输入轴70内沿轴心形成有油路70b,该油路70b具备与轴座部16a内的流出口16e相对的流入口70a。如图3所示,该油路70b延伸至输入轴70的大致中央。另外,还具有用于将润滑油从油路70b供应给配置在输入轴70的外周的变速机构的构成要素的多个孔70c。
由此,如粗线箭头所示,流入油路16d的润滑油经由流出口16e流入输入轴70内的油路70b,经由流出口16f供应至第三制动器58、第三行星齿轮组的活塞64b的轴承部等。流入输入轴70内的油路70b的润滑油经由多个孔70c供应至第一离合器50、第二离合器52(参照图6)、第一制动器54、第二制动器56、第一及第二行星齿轮组的活塞60b、62b的轴承部、单向离合器66、轴承74等。
以下,说明润滑油供应管30的安装方法。参照图3,润滑油供应管30是在油盘18和变矩器壳14还未与变速器壳主体12连接的阶段被安装的。
首先,使润滑油供应管30的被支撑部30c从前侧通过形成在变速器壳主体12的前壁部12b上的孔12c。在通过后,如图2所示,利用变速器壳主体12的开口部12w确认润滑油供应管30,并将其被支撑部30c插入后盖16的孔16c中。在将其插入后,将变矩器壳14连接于变速器壳主体12,由此压入润滑油供应管30直到被支撑部30b的止动部30e的移动被孔12c的小直径部12d所限定。
由此,润滑油供应管30其两端由变矩器壳14和后盖16在长度方向上夹持而被支撑,并且其两端分别插入、支撑在对应的孔12c、16c中。
根据本实施方式,基于润滑油管30,不必在变速器壳主体12的壁内形成油路。另外,由于润滑油供应管30被变矩器壳14和变速器壳的后盖16夹持、支撑,因此不需要另外的用于支撑该润滑油供应管30的部件。其结果,能降低从前侧向后侧延伸的油路的成本,抑制自动变速器10的制造成本的上升。
另外如图3所示,设置在变速机构的中心部的输入轴70其后端部支撑在后盖16上,后盖16的润滑油的油路16d经由后盖16的轴座部16a与形成在输入轴70内以经由多个孔70c将润滑油供应给变速机构的油路70b连通。由此,能够从后侧对变速机构从其中心部供应润滑油。
并且如图3所示,润滑油供应管30插入在贯穿变速器壳主体12的前侧端部上设置的前壁部12b的孔12c中而被支撑,并且在该润滑油供应管30的由孔12c支撑的被支撑部30b上形成有分流孔30f。另外,在前壁部12b与前盖24的内部形成有具备与分流孔30f相对的导入口以将滑油供应管30内的润滑油供应给变速机构的油路12e、24b。由此,能够从前侧对变速机构供应润滑油。
另外如图3所示,变速器壳主体12前侧的直径比后侧大,润滑油供应管30沿变速器壳主体12的内表面呈弯曲状设置。由此,能够在变速器壳主体12内部确保用于配置变速机构的构成要素的较大空间。
此外如图2所示,变速器壳主体12在润滑油供应管30的设置位置附近的周面上具备开口部12w。由此,能够从开口部12w将手伸入,从而易于安装润滑油供应管30。
此外,安装在变矩器壳14上在润滑油与其他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20其润滑油导出口与变矩器壳14的油路14b的上游部连通。由此,不需要另外的连通油路14b与热交换器20的润滑油导出口的部件。
第二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供应给支撑输出齿轮72的轴承74的润滑油是经由后盖16内的油路16d、输入轴70内的油路70b而被供应的,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
即,也可以使中间壁部112a从中心部侧延伸至到达变速器壳主体112的周壁部来构成该主体壳112,在该中间壁部112a中形成贯穿的孔112aa,在插入该贯穿孔112aa中而被支撑的润滑油供应管130的被支撑部130h上形成分流孔130i,在中间壁部112a内形成将该分流孔130i与支撑输出齿轮172的轴承174予以连通的油路112ab。由此,可以对变速机构从其轴向中间部供应润滑油。
以上,例举两个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收纳变速机构的变速器壳包括筒形的变速器壳主体12、封闭后侧的后盖16、封闭前侧的前盖24,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变速器壳也可以是后盖16与变速器壳主体12一体成型并用前盖24封闭的壳结构。此时,后盖为壳的后壁部。与之相反,变速器壳也可以是前盖24与变速器壳主体12一体成型而用后盖16封闭的壳结构。此时,前盖为壳的前壁部。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是从后侧和前侧将润滑油供应给变速机构(即将来自变矩器的润滑油分流到前侧与后侧)的结构,但也可以仅从后侧将润滑油供应给变速机构。此时,例如,将输入轴内的油路形成为从后侧先端延伸至前侧先端,并在前侧的油路部分设置用于向配置在其外周的构成要素供应润滑油的多个孔即可。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供应给变速机构的部分构成要素的润滑油是经由输入轴内的油路进行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从变速器壳的前侧和后侧向变速机构直接供应润滑油。
此外,供应给变速机构的润滑油并不限于是由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后的油。例如,变速机构也可以不经由热交换器而直接接受来自变矩器壳的润滑油(油)的供应。

Claims (7)

1.一种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矩器壳,其收纳变矩器;
变速器壳,其收纳变速机构,其前侧与所述变矩器壳连接,其具备封闭后侧端部的后壁部;
润滑油导入路,其形成于所述变矩器壳,导入润滑油;
后侧润滑油供应路,其形成于所述后壁部,将润滑油供应给所述变速机构;
润滑油供应管,其上游端与所述润滑油导入路连通,其在所述变速器壳内向所述后壁部延伸,其下游端与所述后侧润滑油供应路连通;其中,
所述润滑油供应管在其长度方向上由所述变矩器壳和所述后壁部夹持而被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变速机构的中心部而且后端部支撑在所述后壁部上的动力传递轴,其中,
所述后侧润滑油供应路经由所述后壁部的支撑部与形成在所述动力传递轴内以将润滑油供应给所述变速机构的轴内油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油供应管插入在贯穿所述变速器壳的前侧端部上设置的前壁部的支撑孔中而被支撑,在该润滑油供应管的由所述支撑孔支撑的被支撑部上形成有分流孔,并且,
在所述前壁部的内部形成有前侧润滑油供应路,该前侧润滑油供应路具备与所述分流孔相对的导入口,将所述润滑油供应管内的润滑油供应给所述变速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油供应管插入在贯穿所述变速器壳的轴向中间部上设置的中间壁部的支撑孔中而被支撑,在该润滑油供应管的由所述支撑孔支撑的被支撑部上形成有分流孔,并且,
在所述中间壁部的内部形成有中间部润滑油供应路,该中间部润滑油供应路具备与所述分流孔相对的导入口,将所述润滑油供应管内的润滑油供应给所述变速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器壳前侧的直径比后侧大,
所述润滑油供应管沿所述变速器壳的内表面呈弯曲状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速器壳在所述润滑油供应管的设置位置附近的周面上具备开口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于所述变矩器壳以在润滑油与其他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热交换器的润滑油导出口与变矩器壳的所述润滑油导入路的上游部连通。
CN2009101516825A 2008-07-18 2009-07-16 自动变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96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86671 2008-07-18
JP2008-186671 2008-07-18
JP2008186671A JP4730408B2 (ja) 2008-07-18 2008-07-18 自動変速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9625A true CN101629625A (zh) 2010-01-20
CN101629625B CN101629625B (zh) 2013-11-27

Family

ID=40983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5168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9625B (zh) 2008-07-18 2009-07-16 自动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312968B2 (zh)
EP (1) EP2146117B1 (zh)
JP (1) JP4730408B2 (zh)
CN (1) CN101629625B (zh)
AT (1) ATE505672T1 (zh)
DE (1) DE602009001064D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23370A1 (zh) * 2011-08-17 2013-02-21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贯通式驱动桥的轴间差速器润滑结构和车辆
CN104329449A (zh) * 2014-11-24 2015-02-04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的壳体
CN104358859A (zh) * 2014-11-24 2015-02-18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的行星排润滑系统
CN104482187A (zh) * 2014-11-24 2015-04-01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的中间隔板润滑油路
CN104482188A (zh) * 2014-11-24 2015-04-01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
CN104500713A (zh) * 2014-11-24 2015-04-08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的行星排润滑油路
CN104565326A (zh) * 2014-11-24 2015-04-29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的壳体
CN104728408A (zh) * 2013-12-24 2015-06-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器的润滑结构
CN104302954B (zh) * 2012-06-01 2016-12-2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变速器的润滑结构
CN107606079A (zh) * 2017-09-19 2018-01-19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变速器
CN112789395A (zh) * 2018-09-27 2021-05-11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窜缸混合气排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90376B2 (ja) * 2011-09-26 2015-10-0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変速機
FR2990738B1 (fr) * 2012-05-15 2014-05-23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Goulotte d'amenee d'huile pour boite de vitesses de vehicule
JP5835808B2 (ja) * 2012-07-09 2015-12-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オイルポンプの支持構造
FR3008759B1 (fr) * 2013-07-18 2016-12-09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Goulotte d'amenee d'huile avec element d'etancheite detachable pour boite de vitesse de vehicule
JP6169514B2 (ja) 2014-03-24 2017-07-26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変速装置
US9829049B2 (en) 2015-03-09 2017-11-28 Fca Us Llc Transmission or clutch direct cooling tube
JP6288050B2 (ja) * 2015-11-24 2018-03-07 マツダ株式会社 構造体のケー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66999A (en) * 1969-07-09 1971-03-02 Gen Motors Corp Fluid cooling system
JPS62274161A (ja) * 1986-05-23 1987-11-28 Fuji Heavy Ind Ltd 動力分配装置の潤滑装置
JPH04140550A (ja) * 1990-09-29 1992-05-14 Mazda Motor Corp 変速機の潤滑構造
CN1936361A (zh) * 2005-09-21 2007-03-28 捷特科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装置
US20070131053A1 (en) * 2005-12-09 2007-06-14 Gwang Soo Hwang System of lubricating oil line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01061333A (zh) * 2005-07-25 2007-10-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自动变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45048A (en) * 1924-02-08 1925-07-07 Walter P Flynn Lubricating device
US2328104A (en) * 1942-03-30 1943-08-31 Borg Warner Transmission
US2403579A (en) * 1943-12-18 1946-07-09 Aviat Corp Lubricating system for two-speed transmissions
US3220185A (en) * 1961-05-09 1965-11-30 Gen Motors Corp Transmission
GB1291257A (en) * 1969-02-19 1972-10-04 G K N Transmissions Ltd Former Lubrication system for change-speed epicyclic gearing
US3642097A (en) * 1970-10-22 1972-02-15 Gen Motors Corp Engine and transmission fluid supply system
JPS54102457A (en) * 1978-01-30 1979-08-11 Toyota Motor Corp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cars
JPS602375Y2 (ja) * 1980-08-20 1985-01-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歯車変速機の潤滑機構
JPH0689839B2 (ja) * 1983-12-27 1994-11-14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エクステンシヨンハウジングの潤滑装置
US4621710A (en) * 1983-12-27 1986-11-11 Aisin-Warner Limited Bearing lubrication system for extension housing of vehicular transmission
JPH0250549A (ja) * 1988-08-11 1990-02-20 Toyo Commun Equip Co Ltd データ受信機の消費電力節減方法
JPH0723644Y2 (ja) * 1988-09-30 1995-05-31 三菱農機株式会社 トラクタにおける油圧クラッチの油路構造
DE3939651C1 (zh) * 1989-11-30 1991-05-08 Mercedes-Benz Aktiengesellschaft, 7000 Stuttgart, De
JPH04194445A (ja) 1990-11-28 1992-07-14 Nissan Motor Co Ltd 自動変速機の潤滑油供給装置
US5199317A (en) * 1992-06-22 1993-04-06 Borg-Werner Automotive Transmission & Engine Components Corporation Forward and reverse power shift transmission
JP3445391B2 (ja) * 1994-11-11 2003-09-08 株式会社 神崎高級工機製作所 トラクタの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装置
JPH09269046A (ja) * 1996-03-29 1997-10-14 Mazda Motor Corp 潤滑油の冷却装置
JPH11287313A (ja) * 1998-03-31 1999-10-19 Suzuki Motor Corp 自動変速機のオイルクーラ
JP2000240772A (ja) * 1999-02-22 2000-09-05 Honda Motor Co Ltd 変速機の潤滑油供給構造
US7022039B2 (en) * 2003-09-11 2006-04-04 Komatsu America Corp. Lubrication system for planetary transmission
JP4271071B2 (ja) * 2004-03-31 2009-06-03 ジヤトコ株式会社 変速機の流路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66999A (en) * 1969-07-09 1971-03-02 Gen Motors Corp Fluid cooling system
JPS62274161A (ja) * 1986-05-23 1987-11-28 Fuji Heavy Ind Ltd 動力分配装置の潤滑装置
JPH04140550A (ja) * 1990-09-29 1992-05-14 Mazda Motor Corp 変速機の潤滑構造
CN101061333A (zh) * 2005-07-25 2007-10-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自动变速器
CN1936361A (zh) * 2005-09-21 2007-03-28 捷特科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装置
US20070131053A1 (en) * 2005-12-09 2007-06-14 Gwang Soo Hwang System of lubricating oil line for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23370A1 (zh) * 2011-08-17 2013-02-21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贯通式驱动桥的轴间差速器润滑结构和车辆
CN104302954B (zh) * 2012-06-01 2016-12-2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变速器的润滑结构
CN104728408A (zh) * 2013-12-24 2015-06-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器的润滑结构
CN104728408B (zh) * 2013-12-24 2017-05-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变速器的润滑结构
US9599211B2 (en) 2013-12-24 2017-03-21 Honda Motor Co., Ltd. Lubrication structure for transmission
CN104482188A (zh) * 2014-11-24 2015-04-01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
CN104565326A (zh) * 2014-11-24 2015-04-29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的壳体
CN104500713A (zh) * 2014-11-24 2015-04-08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的行星排润滑油路
CN104482187A (zh) * 2014-11-24 2015-04-01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的中间隔板润滑油路
CN104358859A (zh) * 2014-11-24 2015-02-18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的行星排润滑系统
CN104329449A (zh) * 2014-11-24 2015-02-04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的壳体
CN104358859B (zh) * 2014-11-24 2017-07-21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的行星排润滑系统
CN107606079A (zh) * 2017-09-19 2018-01-19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变速器
CN107606079B (zh) * 2017-09-19 2023-09-08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变速器
CN112789395A (zh) * 2018-09-27 2021-05-11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窜缸混合气排出装置
CN112789395B (zh) * 2018-09-27 2022-08-02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窜缸混合气排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25213A (ja) 2010-02-04
ATE505672T1 (de) 2011-04-15
US20100011896A1 (en) 2010-01-21
CN101629625B (zh) 2013-11-27
EP2146117A1 (en) 2010-01-20
DE602009001064D1 (de) 2011-05-26
EP2146117B1 (en) 2011-04-13
US8312968B2 (en) 2012-11-20
JP4730408B2 (ja) 2011-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9625B (zh) 自动变速器
JP4380699B2 (ja) 遊星歯車装置および自動変速機
US6644440B2 (en) Lubricating structure for output shaft bearing portion in transmission
CN100535481C (zh) 车辆用自动变速器
JP6140652B2 (ja) 変速機の潤滑機構
TWI626388B (zh) 行星齒輪傳動機構
CA2411616C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torque converter
JP2009127794A (ja) 自動変速機
US8556767B2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01551005B (zh) 用于混合动力变速器的整体电动机冷却/离合器回填系统
US4463823A (en) Power transmission unit for a motorcycle
US6941838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torque converter
US6860366B2 (en) Oil passage structure in rotary shaft
JP2007100880A (ja) 変速機における潤滑油受け渡し構造
US6763736B2 (en) Transmission
JP2008111539A (ja) シャフトドライブ式の車両
US20030136220A1 (en) Transmission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1868654B (zh) 液力变矩器的排出结构
JP3891878B2 (ja) トルクコンバータ付き内燃機関
JPS5894672A (ja) 車両用差動装置
JP4927404B2 (ja) 変速機
US6880428B2 (en) Output shaft structure of shaft driven vehicle
JP3223124U (ja) 電動二輪車の動力組立部材の給油システム
CN208487182U (zh) 应用于高速轮式挖掘机的变速箱
CN208651591U (zh)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润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