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26022A -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26022A
CN101626022A CN200910140221A CN200910140221A CN101626022A CN 101626022 A CN101626022 A CN 101626022A CN 200910140221 A CN200910140221 A CN 200910140221A CN 200910140221 A CN200910140221 A CN 200910140221A CN 101626022 A CN101626022 A CN 1016260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groove
transistor
substrate
semiconducto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402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26022B (zh
Inventor
松原义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26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6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26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260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01L21/8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 H01L21/82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using silicon technology
    • H01L21/8232Field-effect technology
    • H01L21/8234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 H01L21/823437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with a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gate conductors, e.g. particular materials, shapes
    • H01L21/823456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with a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gate conductors, e.g. particular materials, shapes gate conductors with different shapes, lengths or dim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01L21/8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 H01L21/82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using silicon technology
    • H01L21/8232Field-effect technology
    • H01L21/8234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 H01L21/823462MIS technology, i.e. integration processes of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f the conductor-insulator-semiconductor type with a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gate insulating layers, e.g. different gate insulating layer thicknesses, particular gate insulator materials or particular gate insulator impla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10B12/09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with simultaneous manufacture of the 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 and memory cel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50Peripheral circuit region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BELECTRONIC MEMORY DEVICES
    • H10B12/00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DRAM] devices
    • H10B12/30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 H10B12/31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having a storage electrode stacked over the transistor
    • H10B12/315DRAM devices comprising one-transistor - one-capacitor [1T-1C] memory cells having a storage electrode stacked over the transistor with the capacitor higher than a bit l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emiconductor Memories (AREA)
  • Metal-Oxide And Bipolar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Electrodes Of Semiconductors (AREA)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晶体管,形成在衬底上,并且包括作为其栅绝缘膜的含Hf膜;以及第二晶体管,形成在所述衬底上,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电类型相同的导电类型,所述第二晶体管包括氧化硅膜并且不包括含Hf膜作为其栅绝缘膜。

Description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该申请基于日本专利申请No.2008-179601,其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和制造该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经研究出利用称作高k的高介电常数膜作为构成半导体器件的材料。高k材料的代表性示例可以包括包含Zr和Hf的氧化物。如果将这些材料用于MOSFET的栅绝缘膜,则可以实现高速晶体管。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布No.2002-280461公开了一种包括使用高k材料的nMOSFET和pMOSFET的CMOS器件。
另外,可以采用在形成源/漏之后形成栅电极的后栅(镶嵌栅极)工艺,作为形成金属栅的方法。日本未经审查的专利公布No.2007-134674、No.2007-123551、No.2002-270797和NO.2002-184958公开了金属栅的结构。如果使用该工艺,则难以进行构图的金属材料可以用作电极材料。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认识到以下事实。存在构成例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的一种晶体管。在这种晶体管中,可以优选的是维持优良的保持特性而不是具有高速特性。因此,在这种晶体管中,可以优选的是使用厚的氧化硅膜作为栅电介质膜,而不是使用高k介电常数膜作为栅电介质膜。
发明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该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晶体管,形成在衬底上,并且包括作为其栅绝缘膜的含Hf膜;以及第二晶体管,形成在衬底上,并且具有与第一晶体管的导电类型相同的导电类型,第二晶体管包括氧化硅膜并且不包括含Hf膜作为其栅绝缘膜。
根据该构造,可以使需要高速特性的晶体管和需要保持特性或高电压特性而不需要高速特性的晶体管中的每个具有可优选的特性。即,可以使用包括含Hf膜作为栅绝缘膜的第一晶体管作为需要高速特性的晶体管,所述含Hf膜是高介电常数膜。同时,可以使用包括氧化硅膜作为栅绝缘膜的第二晶体管,作为需要保持特性或高电压特性而不需要高速特性的晶体管。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所述半导体器件包括在衬底上形成并且具有相同的导电类型的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方法包括:在要形成第一晶体管的第一区域中选择性地形成含Hf膜;在第一区域和形成第二晶体管的第二区域中,形成由多晶硅制成的虚拟栅电极,并且在使用虚拟栅电极作为掩模,第一区域中的含Hf膜被蚀刻成栅极形状;使用虚拟栅电极作为掩模,将杂质注入衬底中,并且执行热处理以形成源/漏区;形成绝缘膜,以将虚拟栅电极掩埋在衬底上;对绝缘膜进行平坦化并且暴露虚拟栅电极的顶表面;通过使用覆盖除了第二区域之外的区域的第一掩模,去除第二区域的虚拟栅电极,在绝缘膜中形成第二沟槽,以使衬底暴露于第二沟槽的底部;在去除第一掩模之后,在第二区域中,在衬底的暴露表面上形成氧化硅膜;通过使用覆盖除了第一区域之外的区域的第二掩模,去除第一区域的虚拟栅电极,在绝缘膜中形成第一沟槽,使得含Hf膜保留在第一沟槽的底部;在去除第二掩模之后,在衬底的整个表面上形成金属膜,以用金属膜掩埋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以及使用化学机械抛光工艺,去除暴露于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外部的金属膜,以在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中的每个中形成栅电极。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检查结果,当执行将衬底暴露于第二沟槽底部的工艺时,如果在衬底上形成含Hf膜,则难以通过蚀刻去除含Hf膜并且暴露衬底。这样的原因如下。由于当杂质注入到衬底中以形成源/漏区时执行热处理,因此在含Hf膜中进行Hf的结晶,并且变得难以通过蚀刻去含Hf膜。具体地来说,当含Hf膜不包括Si时,蚀刻变得困难。在以上的构造中,在执行形成源/漏区的工艺时,由于在第二区域中没有形成含Hf膜,因此在将衬底暴露于第二沟槽底部的工艺中,可以容易地暴露衬底的表面。同时,由于第一晶体管被构造成包括含Hf膜,因此当需要高速特性时,可以通过使用第一晶体管来得到期望的特性。
另外,可以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和器件的各个构造的任意组合或各种修改和变化作为本发明的多个方面。
根据本发明,即使晶体管具有相同的导电类型,也可以使晶体管根据使用目的而具有可优选的特性。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结合附图的对某些实施例进行的描述,使本发明的以上和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构造的横截面图;
图2A和图2B是示出制造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次序的工艺横截面图;
图3A和图3B是示出制造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次序的工艺横截面图;
图4A和图4B是示出制造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次序的工艺横截面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制造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次序的工艺横截面图;
图6A和图6B是示出制造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次序的工艺横截面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制造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次序的工艺横截面图;
图8A和图8B是示出制造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次序的工艺横截面图;
图9是示出制造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次序的工艺横截面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构造的横截面图;
图11A和图11B是制造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次序的工艺横截面图;
图12A和图12B是制造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次序的工艺横截面图;
图13A和图13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构造的横截面图;
图14是示出制造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的次序的工艺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在此将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教导来实现许多可替选的实施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为了说明目的而示出的实施例。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另外,在所有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的组成元件,并将不再重复对其的描述。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半导体器件是嵌入式器件,在嵌入式器件中,逻辑区和包括其中形成的诸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的存储器的存储器区被形成在衬底上。这里,逻辑区形成在与存储器区不同的区域中,不是存储器区的存储元件的外围电路。例如,逻辑区可以作为形成了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的高速逻辑电路的区域的例子。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00的构造的横截面图。
半导体器件100(衬底)包括半导体衬底102,在半导体衬底102中形成逻辑区200(在附图中被描述为逻辑)和用作存储器区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区202(在附图中被描述为DRAM)。半导体衬底102例如是硅衬底。
半导体器件100包括第一晶体管210和第二晶体管212,第一晶体管210和第二晶体管212形成在半导体衬底102上并且具有相同的导电类型。第一晶体管210形成在逻辑区200中。第二晶体管212形成在DRAM区202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210包括作为栅绝缘膜的含Hf栅绝缘膜106(含Hf膜)。同时,第二晶体管212包括作为栅绝缘膜的氧化硅膜124,而不包括作为栅绝缘膜的含Hf膜。
在半导体衬底102的表面上形成N型杂质扩散区116a。N型杂质扩散区116a分别变为第一晶体管210和第二晶体管212的源/漏区。另外,在N型杂质扩散区116a的表面上形成硅化物层118。此外,侧壁114、绝缘膜120和层间绝缘膜122(绝缘膜)形成在半导体衬底102上,以便掩埋第一晶体管210和第二晶体管212的栅绝缘膜和栅电极。另外,层间绝缘膜122和绝缘膜120提供有接触136,接触136通过硅化物层118连接到各个N型杂质扩散区116a。
第一晶体管210的栅绝缘膜由层压的膜组成,在该层压的膜中,栅绝缘膜104、含Hf栅绝缘膜106和阈值控制金属膜108以此顺序从底面形成。第一晶体管210包括由第二金属膜128和第一金属膜126组成的第一栅电极130,第二金属膜128形成在侧壁114(绝缘膜)内形成的第一沟槽中,第一金属膜126覆盖第二金属膜128的底表面和侧表面。
第二晶体管212的栅绝缘膜由氧化硅膜124组成。第二晶体管212的氧化硅膜124可以被形成为比第一晶体管210的栅绝缘膜(栅绝缘膜104、含Hf栅绝缘膜106和阈值控制金属膜108)具有更大的等效氧化层厚度(EOT)。第二晶体管212包括由第二金属膜128和第一金属膜126组成的第二栅电极132,第二金属膜128形成在侧壁114(绝缘膜)和半导体衬底102内形成的第二沟槽中,第一金属膜126覆盖第二沟槽中的第二金属膜128的底表面和侧表面。氧化硅膜124被形成为覆盖半导体衬底102中形成的第二沟槽中的第一金属膜126的底表面和侧表面。这样,在DRAM区202中,如果第二栅电极132刻入到半导体衬底102中,则可以增大第二晶体管212的沟道长度。结果,可以减小截止电流,并且可以得到优良的保持特性。
接着,参照图2A至图9,将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制造半导体器件100的次序。图2A至图9是示出制造根据该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00的次序的工艺横截面图。在下面的描述中,作为示例的情况是:在逻辑区200中,形成第一晶体管210和导电类型与第一晶体管210的导电类型相反的第三晶体管214。另外,在该实施例中,使用后栅工艺形成第一晶体管210、第二晶体管212和第三晶体管214。
在逻辑区200中,提供P型沟道区(在附图中描述为Pch)和N型沟道区(在附图中描述为Nch)。另外,可以将DRAM区202设置为N型沟道区。由元件分离绝缘膜103来分离这些区域。元件分离绝缘膜103可以由例如氧化硅膜组成。另外,诸如氮化硅膜的衬垫膜可以形成在元件分离绝缘膜103的底表面和侧表面上。
接着,在半导体衬底102的整个表面上形成栅绝缘膜104。栅绝缘膜104可以由例如TaN形成。虽然在此没有示出,但是在形成栅绝缘膜104之前,可以在半导体衬底102的整个表面上形成氧化硅膜,并且可以在氧化硅膜上形成栅绝缘膜104。
接着,可以在半导体衬底102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含Hf栅绝缘膜106。在该实施例中,含Hf栅绝缘膜106可以由包含Hf而不包含硅的膜组成。含Hf栅绝缘膜106可以由例如HfO2或HfON形成。
接着,形成选择性地掩蔽逻辑区200的抗蚀剂膜(未示出),并且通过使用相应的抗蚀剂膜作为掩模的湿法蚀刻,选择性地去除DRAM区202的含Hf栅绝缘膜106。接下来,去除抗蚀剂膜(图2A)。
接下来,在半导体衬底102的整个表面上形成阈值控制金属膜108。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由例如La形成阈值控制金属膜108。接着,形成只选择性地掩蔽逻辑区200的N型沟道区的抗蚀剂膜(未示出),并且通过使用相应的抗蚀剂膜作为掩模的湿法蚀刻,选择性地去除逻辑区200的P型沟道区和DRAM区202的阈值控制金属膜108。接着,去除抗蚀剂膜(图2B)。接下来,N2照射到半导体衬底102的整个表面上。
接着,在半导体衬底102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当此后蚀刻多晶硅层时用作蚀刻停止膜的蚀刻停止膜110(图3A)。蚀刻停止膜110可以由例如TiN形成。
接下来,使用例如CVD方法,在蚀刻停止膜110上形成多晶硅层112。接着,使用现有的光刻技术,以栅电极的形状顺序地对多晶硅层112、蚀刻停止膜110、阈值控制金属膜108、含Hf栅绝缘膜106和栅绝缘膜104进行构图(图3B)。结果,形成由多晶硅层112组成的虚拟栅电极。
接着,使用多晶硅层112、虚拟栅电极作为掩模,将离子注入到半导体衬底102中,由此形成N型杂质扩散区116a和P型杂质扩散区116b的LDD(轻度掺杂漏极)结构。接着,在以栅电极的形状进行构图的多晶硅层112和栅绝缘膜的侧面中形成侧壁114。侧壁114可以由例如氮化硅膜形成。接着,使用多晶硅层112、虚拟栅电极和侧壁114作为掩模,使杂质被离子注入到半导体衬底102中并且执行热处理,由此形成N型杂质扩散区116a和P型杂质扩散区116b(图4B)。可以在例如大约1000℃的温度下执行热处理。N型杂质扩散区116a和P型杂质扩散区116b中的每个变成晶体管的源/漏区。
接着,在半导体衬底102的整个表面上形成金属膜。在该实施例中,金属膜由镍或钴形成。可以通过溅射来形成金属膜。接着,执行热处理,以使金属膜与接触相应金属膜的硅起反应,由此形成硅化物层118。在这种情况下,硅化物层118形成在多晶硅层112上(图4B)。接着,去除未反应的金属膜。硅化物层118可以由例如NiSi或CoSi形成。
接下来,绝缘膜120和层间绝缘膜122以此顺序形成在半导体衬底102的整个表面上,并且掩埋多晶硅层112、虚拟栅电极和侧壁114(图5A)。绝缘膜120可以由例如氮化硅膜组成。层间绝缘膜122可以由例如氧化硅膜组成。
接着,通过化学机械抛光(CMP),将层间绝缘膜122和绝缘膜120的表面平坦化(图5B)。此时,还去除在多晶硅层112的表面上形成的硅化物层118,并且暴露多晶硅层112、虚拟栅电极的顶表面。
接下来,形成选择性地掩蔽逻辑区200的抗蚀剂膜140(第一掩模)(图6A)。接着,通过使用抗蚀剂膜140作为掩模的湿法蚀刻,选择性地去除DRAM区202的多晶硅层112、虚拟栅电极。结果,在DRAM区202的侧壁114中形成沟槽142(第二沟槽)。此时,当蚀刻多晶硅层112时,蚀刻停止膜110变成蚀刻停止层。
接着,通过使用侧壁114作为掩模的干法蚀刻,顺序地并且选择性地去除沟槽142的底部的蚀刻停止膜110和栅绝缘膜104。另外,还蚀刻沟槽142的底部处的半导体衬底102。结果,沟槽142贯穿侧壁114,以延伸到半导体衬底102的内部,并且半导体衬底102暴露于沟槽142的底部。在这种情况下,底部对应于沟槽142的底表面和靠近底表面的侧壁。接着,去除抗蚀剂膜140(图6B)。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检查结果,当执行将半导体衬底102暴露于沟槽142底部的工艺时,如果在半导体衬底102上形成含Hf膜,则难以通过蚀刻来去除含Hf膜以及暴露半导体衬底102。原因如下:由于当杂质被注入到半导体衬底102中以形成N型杂质扩散区116a或P型杂质扩散区116b时执行热处理,因此含Hf膜中的Hf进行结晶,并且变得难以通过蚀刻去除含Hf膜。具体地来说,当含Hf膜不包含Si时,蚀刻变得困难。在这个实施例中,在执行形成N型杂质扩散区116a或P型杂质扩散区116b的工艺时,由于从DRAM区202去除了含Hf栅绝缘膜106,因此在将半导体衬底102暴露于沟槽142的底部的工艺中,可以容易地暴露半导体衬底102的表面。
接着,对半导体衬底102的整个表面进行热氧化。此时,在沟槽142的底部,由于暴露半导体衬底102,所以沟槽142底部处的半导体衬底102的暴露表面被氧化,形成氧化硅膜124(图7A)。使用H2O2,在大约1060℃的温度下执行热氧化处理大约10秒。结果,可以在DRAM区202中致密地形成结晶优良的氧化硅膜124。在这种情况下,氧化硅膜124可以被形成为具有的膜厚度大于含Hf栅绝缘膜106的膜厚度。氧化硅膜124的膜厚度可以被设定为例如100nm。结果,可以得到优良的保持特性。
另外,甚至在逻辑区200中,多晶硅层112的顶表面也被氧化,并且形成氧化物膜144。此时,在逻辑区200中,如果含Hf栅绝缘膜106暴露于表面,则含Hf栅绝缘膜106也被氧化,这样会导致降低其作为高介电常数膜的功能。在该实施例中,当在DRAM区202中形成氧化硅膜124时,可以保持含Hf栅绝缘膜106具有优良的特性,这是因为逻辑区200的含Hf栅绝缘膜106受其他层保护。
接着,形成选择性地掩蔽DRAM区202的抗蚀剂膜146(第二掩模)。接下来,通过使用抗蚀剂膜146作为掩模的湿法蚀刻,选择性地去除逻辑区200的氧化物膜144和多晶硅层112、虚拟栅电极。结果,在逻辑区200的侧壁114中形成沟槽148(第一沟槽)(图7B)。此时,当蚀刻多晶硅层112时,蚀刻停止膜110变成蚀刻停止层。接着,去除抗蚀剂膜146(图8A)。
接下来,在半导体衬底102的整个表面上,顺序形成第一金属膜126和第二金属膜128。第一金属膜126可以由例如TiAln形成。另外,第一金属膜126的平坦化部分的膜厚度可以被设定为例如10nm。第一金属膜126被形成为覆盖沟槽142和沟槽148的底表面和侧壁。甚至在形成第一金属膜126之后,在沟槽142和沟槽148中形成凹部。在该实施例中,在沟槽142和沟槽148中,第一金属膜126可以被构造为具有底表面部分和外围壁部分,所述底表面部分形成在栅绝缘膜(用于第一晶体管210的阈值控制金属膜108和用于第二晶体管212的氧化硅膜124)的顶表面上,所述外壁部分从底表面部分的边缘竖起。接着,在第一金属膜126上形成第二金属膜128,以掩埋沟槽142和148。第二金属膜可以由例如W、Al或Cu形成。
接下来,通过CMP去除暴露于沟槽142和沟槽148外部的第二金属膜128和第一金属膜126(图8B)。结果,在逻辑区200的N型沟槽区、逻辑区200的P型沟槽区和DRAM区202中分别形成第一栅电极130、第三栅电极134和第二栅电极132。
接着,选择性地去除层间绝缘膜122和绝缘膜120,由此形成连接到作为源/漏区的N型杂质扩散区116a和P型杂质扩散区116b的接触孔。接下来,在接触孔中顺序地形成第一金属膜126和第二金属膜128。与形成第一栅电极130的情况类似地,通过CMP去除暴露于接触孔外部的第二金属膜128和第一金属膜126。结果,形成接触136。另外,可以由与构成栅电极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接触136,或者可以由与构成栅电极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接触136。构成接触136的第二金属膜128可以由例如W、Al或Cu形成。
接着,在半导体衬底102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层间绝缘膜160和层间绝缘膜162。层间绝缘膜160和层间绝缘膜162中的每个可以由例如低介电常数膜组成。另外,虽然在附图中没有示出,但是可以根据需要在各个层间绝缘膜之间提供诸如蚀刻停止膜的另一膜。
接下来,在层间绝缘膜160和层间绝缘膜162中,形成用于形成插塞186的孔和用于形成位线184的双镶嵌式布线凹槽。此时,该孔和该双嵌入式布线凹槽被形成为连接到接触136。另外,在逻辑区200中,该孔被形成为连接到第一栅电极130。接着,用阻挡金属膜180和金属膜182掩埋该孔和该双嵌入式布线凹槽。阻挡金属膜180可以由例如Ti、TiN、W、WN、Ta或TaN形成。另外,阻挡金属膜180可以由层压的膜组成,在该层压的膜具有层压TaN和Ta的结构。金属膜182可以由例如铜形成。
接着,通过CMP去除暴露于该孔和该双嵌入式布线结构外部的金属膜182和阻挡金属膜180,由此形成电连接到接触136或第一栅电极130的插塞186和位线184。
接下来,在半导体衬底102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层间绝缘膜172。接着,在层间绝缘膜172中形成达到插塞186的孔,并且用阻挡金属膜180和金属膜182覆盖相应的孔。接着,通过CMP去除暴露于孔外部的金属膜182和阻挡金属膜180,由此形成插塞188。
接着,在半导体衬底102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层间绝缘膜174。接着,在DRAM区202中,层间绝缘膜174提供有用于形成电容器198的凹部。接下来,用下电极192、电容性膜194和上电极196掩埋凹部。结果,形成电容器198。另外,可以使用各种其他的构造和工艺制造电容器。
接下来,在半导体衬底102的整个表面上形成层间绝缘膜176。在逻辑区200中,在层间绝缘膜174和层间绝缘膜176中形成达到插塞188的孔,并且用阻挡金属膜180和金属膜182掩埋相应的孔。接着,通过CMP去除暴露于孔外部的金属膜182和阻挡金属膜180,由此形成插塞190。以此方式,得到具有图9所示结构的半导体器件100。
接着,将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00的效果。
根据该实施例中的半导体器件100,当执行形成N型杂质扩散区116a或P型杂质扩散区116b的工艺时,从DRAM区202去除含Hf栅绝缘膜106。因此,在将半导体衬底102暴露于沟槽142的底表面的工艺中,可以容易地暴露半导体衬底102的表面。结果,沟槽142可以刻入到半导体衬底102中。如此,在DRAM区202中,如果第二栅电极132被刻入在半导体衬底102中,则可以增大第二晶体管212的长度。结果,可以降低截止电流,并且可以得到优良的保持特性。同时,由于逻辑区200的第一晶体管210被构造为包括含Hf栅绝缘膜106,所以第一晶体管可以具有高速特性。
根据该实施例中的半导体器件100,可以使需要高速特性的晶体管和需要保持特性或高电压特性而不需要高速特性的晶体管中的每个具有可优选的特性。即,可以使用包括含Hf膜作为栅绝缘膜的第一晶体管210作为需要高速特性的晶体管,该含Hf膜是高介电常数膜。同时,可以使用包括氧化硅膜的第二晶体管212,作为需要保持特性或高电压特性而不需要高速特性的晶体管。
(第二实施例)
图10是示出根据该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00的构造的横截面图。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晶体管212的第二栅电极132不形成在半导体衬底102中。
接着,参照图11A至图14,将描述制造根据该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00的次序。图11A至图14是示出制造根据该实施例的半导体器件100的次序的工艺横截面图。在后面的描述中,作为示例的情况是:在逻辑区200中,形成第一晶体管210和导电类型与第一晶体管210的导电类型相反的第三晶体管214。
即使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参照图2A至图5B描述的次序与第一实施例的次序相同,所以将不再重复对其的描述。在形成如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图5B所示的构造之后,形成选择性地掩蔽逻辑区200的抗蚀剂膜150(第一掩模)(图11A)。接下来,通过使用抗蚀剂膜150作为掩模的湿法蚀刻,选择性地去除作为DRAM区202的虚拟栅电极的多晶硅层112。结果,在DRAM区202的侧壁114中形成沟槽152(第二沟槽)。此时,蚀刻停止膜110变成当蚀刻多晶硅层112时的蚀刻停止层。
接着,通过使用侧壁114作为掩模的干法蚀刻,顺序地并且选择性地去除沟槽152底部的蚀刻停止膜110和栅绝缘膜104。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不蚀刻半导体衬底102。接下来,去除抗蚀剂膜150(图11B)。
接下来,半导体衬底102的整个表面被热氧化。此时,在沟槽152的底部,由于暴露了半导体衬底102,所以沟槽152底部处的半导体衬底102的暴露表面被氧化,并且形成氧化硅膜154(图12A)。可以使用H2O2在大约1060℃的温度下,执行热氧化处理大约10秒。结果,可以在DRAM区202中致密地形成结晶优良的氧化硅膜。在这种情况下,氧化硅膜154可以被形成为具有的膜厚度大于含Hf栅绝缘膜106的膜厚度。氧化硅膜154的膜厚度可以被设定为例如100nm。结果,可以得到优良的保持特性。此时,甚至在逻辑区200中,多晶硅层112的顶表面也被氧化,并且形成氧化物膜156。
接下来,形成选择性地掩蔽DRAM区202的抗蚀剂膜158(第二掩模)。接着,通过使用抗蚀剂膜158作为掩模的湿法蚀刻,选择性地去除逻辑区200的氧化物膜156和多晶硅层112、虚拟栅电极。结果,在逻辑区200的侧壁114中形成沟槽159(第一沟槽)(图12B)。此时,当蚀刻多晶硅层112时,蚀刻停止膜110变成蚀刻停止层。接着,去除抗蚀剂膜158(图13A)。
根据与第一实施例中参照图8B所描述的次序相同的次序,在沟槽152和沟槽159中形成第一金属膜126和第二金属膜128,然后通过CMP去除第一金属膜126和第二金属膜128,由此在逻辑区200的N型沟道区、逻辑区200的P型沟道区和DRAM区202中分别形成第一栅电极130、第三栅电极134和第二栅电极132。
接着,根据与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次序相同的次序,得到具有图14所示构造的半导体器件100。
甚至在该实施例中,在执行形成N型杂质扩散区116a或P型杂质扩散区116b的工艺时,由于从DRAM区202去除含Hf栅绝缘膜106,所以在将半导体衬底102暴露于沟槽152的底部的工艺中,可以容易地暴露半导体衬底102的表面。结果,可以容易地暴露半导体衬底102的表面,并且可以在半导体衬底102的表面上致密地形成具有优良结晶的氧化硅膜154。同时,由于逻辑区200的第一晶体管210被构造成包括含Hf栅绝缘膜106,所以第一晶体管可以具有高速特性。
根据该实施例中的半导体器件100,可以使需要高速特性的晶体管和需要保持特性或高电压特性而不需要高速特性的晶体管中的每个具有可优选的特性。即,可以使用包括含Hf膜作为栅绝缘膜的第一晶体管210作为需要高速特性的晶体管,该含Hf膜是高介电常数膜。同时,可以使用包括氧化硅膜的第二晶体管212,作为需要保持特性或高电压特性而不需要高速特性的晶体管。
已经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并且可以采用其他各种构造。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210形成在逻辑区200中,并且第二晶体管212形成在DRAM区202中。然而,第一晶体管210和第二晶体管212可以都形成在逻辑区200中或者都形成在DRAM区202中。例如,在逻辑区200中,第二晶体管212可以用作需要高电压特性的晶体管,并且第一晶体管210可以用作需要高速特性的晶体管。
明显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改和变化。

Claims (14)

1.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
第一晶体管,形成在衬底上并且包括作为其栅绝缘膜的含Hf膜;以及
第二晶体管,形成在所述衬底上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电类型相同的导电类型,并且,作为该第二晶体管的栅绝缘膜,该第二晶体管包括氧化硅膜而不包括含Hf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绝缘膜具有的等效氧化层厚度(EOT)大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绝缘膜的等效氧化层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还包括:
绝缘膜,形成在所述衬底上;
第一沟槽,形成在所述绝缘膜中;以及
第二沟槽,形成在所述绝缘膜中,
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包括第一栅电极,该第一栅电极由在所述第一沟槽中形成的第一金属膜和第二金属膜组成,所述第一金属膜覆盖所述第二金属膜的底表面和侧表面,以及
所述第二晶体管包括第二栅电极,该第二栅电极由在所述第二沟槽中形成的所述第一金属膜和所述第二金属膜组成,所述第一金属膜覆盖所述第二金属膜的底表面和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所述第二沟槽形成在所述绝缘膜中以贯穿所述绝缘膜,进而进一步形成在所述衬底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所述第一沟槽只形成在所述绝缘膜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中,
在形成于所述衬底中的所述第二沟槽中,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氧化硅膜覆盖所述第一金属膜的底表面和侧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该半导体器件是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有存储器区和逻辑区的嵌入式器件,其中,
所述第一晶体管形成在所述逻辑区中,并且
所述第二晶体管形成在所述存储器区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器件,该半导体器件是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有存储器区和逻辑区的嵌入式器件,其中,
所述第一晶体管形成在所述逻辑区中,并且
所述第二晶体管形成在所述存储器区中。
9.一种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所述半导体器件包括在衬底上形成的并且具有相同的导电类型的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方法包括:
在要形成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区域中选择性地形成含Hf膜;
在所述第一区域和要形成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区域中,形成由多晶硅制成的虚拟栅电极,并且在第一区域中,使用所述虚拟栅电极作为掩模来将所述含Hf膜蚀刻成栅极形状;
使用所述虚拟栅电极作为掩模以在所述衬底中注入杂质,并且执行热处理来形成源/漏区;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用于掩埋所述虚拟栅电极的绝缘膜;
平坦化所述绝缘膜并且暴露所述虚拟栅电极的顶表面;
通过使用覆盖除了所述第二区域之外的区域的第一掩模来去除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虚拟栅电极,在所述绝缘膜中形成第二沟槽,以使所述衬底暴露于所述第二沟槽的底部;
在去除所述第一掩模之后,在所述第二区域中,在所述衬底的暴露表面上形成氧化硅膜;
通过使用覆盖除了所述第一区域之外的区域的第二掩模来去除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虚拟栅电极,在所述绝缘膜中形成第一沟槽,使得含Hf膜保留在所述第一沟槽的底部;
在去除所述第二掩模之后,在所述衬底的整个表面上形成金属膜,以用所述金属膜掩埋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以及
使用化学机械抛光工艺,去除暴露于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的外部的所述金属膜,以在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中的每个沟槽中形成栅电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的在所述绝缘膜中的第二沟槽的形成中,使得所述第二沟槽形成在所述绝缘膜中以贯穿所述绝缘膜进而进一步形成在所述衬底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的选择性地形成所述含Hf膜包括:
在所述衬底的整个表面上形成所述含Hf膜;以及
选择性地去除在所述第二区域中形成的所述含Hf膜。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衬底是硅衬底,以及
在所述氧化硅膜的形成中,氧化所述衬底的暴露表面以形成氧化硅膜。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氧化硅膜的形成中,将所述氧化硅膜形成为使得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绝缘膜具有的等效氧化层厚度(EOT)大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绝缘膜的等效氧化层厚度。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半导体器件是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有存储器区和逻辑区的嵌入式器件,所述第一晶体管形成在所述逻辑区中,并且所述第二晶体管形成在所述存储器区中。
CN2009101402218A 2008-07-09 2009-07-09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60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79601A JP2010021295A (ja) 2008-07-09 2008-07-09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179601 2008-07-09
JP2008-179601 2008-07-09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05379.6A Division CN102270641B (zh) 2008-07-09 2009-07-09 半导体器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26022A true CN101626022A (zh) 2010-01-13
CN101626022B CN101626022B (zh) 2011-09-07

Family

ID=4150437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022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26022B (zh) 2008-07-09 2009-07-09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111020537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70641B (zh) 2008-07-09 2009-07-09 半导体器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0537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70641B (zh) 2008-07-09 2009-07-09 半导体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193582B2 (zh)
JP (1) JP2010021295A (zh)
CN (2) CN101626022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9746A (zh) * 2010-11-29 2012-05-30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减少金属栅电极和接触孔之间寄生电容的方法
CN102543848A (zh) * 2010-12-14 2012-07-04 格罗方德半导体公司 具有通触点的半导体器件及相关的制造方法
CN102737994A (zh) * 2011-04-01 2012-10-17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07492542A (zh) * 2016-06-10 2017-12-19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组件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58481B2 (en) 2005-06-15 2010-12-28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ransistor with thinned channel
JP2010021295A (ja) * 2008-07-09 2010-01-28 Nec Electronics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212260B1 (ko) * 2010-12-15 2012-12-12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매립게이트를 구비한 반도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8455932B2 (en) * 2011-05-06 2013-06-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Local interconnect structure self-aligned to gate structure
US9129856B2 (en) * 2011-07-08 2015-09-08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for efficiently fabricating memory cells with logic FETs and related structure
US8716077B2 (en) * 2011-08-23 2014-05-06 Globalfoundries Inc. Replacement gate compatible eDRAM transistor with recessed channel
US9337110B2 (en) * 2011-10-19 2016-05-1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metal gate electrod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thereof
US8772102B2 (en) * 2012-04-25 2014-07-08 Globalfoundries Inc. Methods of forming self-aligned contacts for a semiconductor device formed using replacement gate techniques
US8741723B2 (en) 2012-04-25 2014-06-03 Globalfoundries Inc. Methods of forming self-aligned contacts for a semiconductor device
FR2995135B1 (fr) * 2012-09-05 2015-12-04 Commissariat Energie Atomique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e transistors fet
US9236453B2 (en) * 2013-09-27 2016-01-12 Ememory Technology Inc. Nonvolatile memory structur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JP6685945B2 (ja) 2017-01-31 2020-04-22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038607B2 (ja) * 2018-06-08 2022-03-18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1502181B2 (en) * 2019-11-08 2022-11-15 Nanya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230157005A1 (en) * 2021-11-16 2023-05-18 Nanya Technology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35333B2 (ja) * 2000-12-14 2011-02-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759821B2 (ja) 2001-03-08 2011-08-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895430B2 (ja) 2001-03-22 2012-03-14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3158195A (ja) * 2001-11-20 2003-05-30 Hitachi Ltd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906398B2 (en) * 2003-01-02 2005-06-14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emiconductor chip with gate dielectrics for high-performance and low-leakage applications
CN1320606C (zh) 2003-03-04 2007-06-06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介电层与改善其电性的方法
JP2007134674A (ja) 2005-10-11 2007-05-31 Elpida Memory Inc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
JP4773182B2 (ja) * 2005-10-28 2011-09-14 エルピーダメモリ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0021295A (ja) * 2008-07-09 2010-01-28 Nec Electronics Corp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9746A (zh) * 2010-11-29 2012-05-30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减少金属栅电极和接触孔之间寄生电容的方法
CN102479746B (zh) * 2010-11-29 2013-11-20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减少金属栅电极和接触孔之间寄生电容的方法
CN102543848A (zh) * 2010-12-14 2012-07-04 格罗方德半导体公司 具有通触点的半导体器件及相关的制造方法
US8951907B2 (en) 2010-12-14 2015-02-10 GlobalFoundries, Inc. 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through-contacts and related fabrication methods
CN105374672A (zh) * 2010-12-14 2016-03-02 格罗方德半导体公司 具有通触点的半导体器件及相关的制造方法
CN102737994A (zh) * 2011-04-01 2012-10-17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02737994B (zh) * 2011-04-01 2015-02-11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07492542A (zh) * 2016-06-10 2017-12-19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组件的制造方法
US11088145B2 (en) 2016-06-10 2021-08-1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insulating element
US11864376B2 (en) 2016-06-10 2024-01-02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including insulating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021295A (ja) 2010-01-28
CN102270641B (zh) 2014-07-09
CN102270641A (zh) 2011-12-07
US20100006932A1 (en) 2010-01-14
US8193582B2 (en) 2012-06-05
CN101626022B (zh) 201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26022B (zh)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10886280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 gat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JP5550286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1783316B (zh) 注入方法
JP2009158591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104061A (zh) 用于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电极以及场效应晶体管
JP2008140853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51705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6140319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40112935A (ko) 반도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9589977B1 (en) Non-volatile memor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US9842902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surrounding gate semiconductor device
JP5410398B2 (ja) 半導体装置
JP2008021935A (ja) 電子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22897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13247345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308323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9343470B2 (en) Integration of semiconductor memory cells and logic cells
TWI419266B (zh) 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JP2006086467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978781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3588566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590419B (zh)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JP3725137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4327702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U NAN QIU ZEYOU PATENT STRATEGIC PLANNING CO., L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QIU ZEYOU

Effective date: 2010110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410011 28/F, SHUNTIANCHENG, NO.59, SECTION 2 OF FURONG MIDDLE ROAD, CHANGSHA CITY, HU NAN PROVINCE TO: 410205 JUXING INDUSTRY BASE, NO.8, LUJING ROAD, CHANGSHA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YUEL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 NAN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1109

Address after: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after: 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NEC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07

Termination date: 2014070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