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00034A - 具有防止读取错误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防止读取错误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00034A
CN101600034A CNA2009101470554A CN200910147055A CN101600034A CN 101600034 A CN101600034 A CN 101600034A CN A2009101470554 A CNA2009101470554 A CN A2009101470554A CN 200910147055 A CN200910147055 A CN 200910147055A CN 101600034 A CN101600034 A CN 1016000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ginal copy
original
image
read
imag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470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00034B (zh
Inventor
冈田三树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600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00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000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000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00811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user specified instructions, e.g. user selection of read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00814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a detected condition or state of the reading apparatus, e.g. tempera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00824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for displaying or indicating, e.g. a condition or st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25Inhibiting an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98User interven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placing documents, responding to an alarm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在原稿读取时的防止读取错误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原稿放置台;原稿盖,可开关地安装在原稿放置台;原稿读取装置,与原稿放置台关联地设置,并且用于读取在原稿放置台上放置的原稿的图像;开关检测装置,与原稿放置台和原稿盖关联地设置,并且用于检测原稿盖的开关;操作面板,指定在输出时如何配置所读取的原稿;原稿输出装置,根据通过操作面板所指定的配置,将通过原稿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原稿的图像进行配置而输出;以及读取动作控制装置,在通过操作面板指定原稿图像的特定的配置,并且通过开关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出原稿盖的开关动作时,禁止原稿读取装置读取原稿。

Description

具有防止读取错误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读取图像而进行规定的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特别地,涉及具有读取多张图像而以规定的方式配置的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有2种读取多张原稿的方式。一种是将原稿一张一张放置在原稿放置台上并按顺序读取的方式。另一种是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原稿盖(cover)上设置ADF(Auto Document Feeder)装置,一边传送原稿一边按顺序读取的方式。
在使用ADF装置而读取的方式的情况下,以闭合原稿盖的状态在装置上设置原稿。因此,在设置原稿之前用户需要预先确认在原稿放置台上没有放置任何物的情况。
在(日本)特开2003-198803号公报(以下,称为“`803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技术:为了不在放置台上残留原稿的状态下进行使用ADF装置的读取动作,在原稿读取装置中使用原稿放置台进行了读取之后,直到将ADF装置本身开关一次为止,禁止在ADF装置中的读取动作。
作为当前的图像处理装置的功能,有读取并缩小多张(N张)原稿,并作为一个图像数据来再生成的所谓的Nin1功能(连拍(multi shot)功能)。这个功能在能够一览多张原稿的方面和能够削减记录纸的方面,对于用户来说是方便的功能。此外,除了印刷用途以外,也能够将多个图像文件汇总为一个,能够利用在多方面。
但是,在这个功能中,需要按照正确的读取顺序读取原稿。因此,在不使用ADF,用户手动地更换原稿使其读取的情况下,考虑到由于用户忘记更换原稿等而按没有计划的顺序被读取的情况。在按错误的顺序读取的情况下,在进行了打印时会浪费地消耗记录纸。产生即使作为数据处理,也在正确性上欠缺的问题。此外,对于用户来说,需要从最初开始重新读取原稿,存在操作中成为较大的负担的问题。
若使用ADF,则能够防止这样的问题。但是,在ADF中,存在会损坏读取对象的原稿的顾虑。例如,在便利店等中设置的图像处理装置中,为了防止原稿的损坏而没有设置ADF的情况较多。因此,产生用户通过手动操作进行原稿读取操作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存在产生上述问题的可能性。
例如从单面原稿复印到用纸的双面的情况等,原稿的读取顺序重要的情况下,存在始终产生同样的问题的可能性。
在`803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到底是为了解决在使用ADF的情况下的问题的技术。因此,并不是在如下情况下可利用的技术:不具有ADF的装置或者不使用ADF,执行将多个原稿图像按规定的方式配置的处理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在不使用ADF,将多个原稿图像按规定的方式配置的处理的原稿读取时,能够防止原稿按没有计划的顺序被读取。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原稿放置台;原稿盖,可开关地安装在原稿放置台;原稿读取装置,与原稿放置台关联地设置,并且用于读取在原稿放置台上放置的原稿的图像;开关检测装置,与原稿放置台和原稿盖关联地设置,并且用于检测原稿盖的开关;操作面板,指定在输出时如何配置所读取的原稿;原稿输出装置,根据通过操作面板所指定的配置,将通过原稿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原稿的图像进行配置而输出;以及读取动作控制装置,在通过操作面板指定原稿图像的特定的配置,并且通过开关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出原稿盖的开关动作时,禁止原稿读取装置读取原稿。
在通过操作面板指定原稿图像的特定的配置时,在没有检测出原稿盖的开关动作时,读取动作控制装置禁止读取原稿。通过该读取动作控制装置,能够防止在需要正确地处理读取顺序时,按没有计划的顺序被读取的情况。其结果,能够提供一种可防止多个原稿图像按没有计划的顺序被读取的情况的图像处理装置。
优选地,在通过开关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出原稿盖的关状态时,读取动作控制装置禁止原稿读取装置读取原稿。
该图像处理装置在原稿盖打开时,禁止读取动作。这样,能够防止在原稿没有正确地设置的状态下的读取动作,能够进行正确的读取处理。
优选地,在通过操作面板指定原稿图像的特定的配置时,在原稿读取装置读取原稿之后,直到通过开关检测装置检测出原稿盖的开关为止,读取动作控制装置禁止原稿读取装置读取下一个原稿。
该图像处理装置在原稿图像的特定的配置被指定时,在读取原稿之后,直到检测出原稿盖的开关为止,禁止读取下一个原稿。这样,能够防止在将之前的原稿设置在放置台上的状态下的原稿读取,能够进行正确的读取处理。
优选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禁止状态报告装置,用于在通过读取动作控制装置禁止原稿读取装置读取原稿时,报告原稿的读取被禁止的情况。
进一步优选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原稿更换报告装置,用于在通过读取动作控制装置禁止原稿读取装置读取下一个原稿时,报告需要更换原稿的情况。
该图像处理装置在通过读取动作控制装置禁止读取原稿时,报告读取被禁止的情况。用户通过确认该报告,能够确认图像处理装置的状况。此外,图像处理装置在下一个原稿的读取被禁止时,报告需要更换原稿的情况。图像处理装置对用户报告下一个动作,从而能够防止原稿按没有计划的顺序被读取的情况。
优选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读取结束输入装置,用于对于原稿更换报告装置的需要更换原稿的报告,从用户接受原稿的读取已结束的输入,结束原稿读取装置读取原稿。
优选地,原稿图像的特定的配置是Nin1。
进一步优选地,原稿图像的特定的配置是双面复印。
在进行了Nin1以及双面复印等,将多个原稿图像按规定的方式配置的设定时,图像处理装置进行上述的读取动作控制。Nin1以及双面复印是原稿的读取顺序重要的处理设定。在这些设定时进行读取动作控制,从而能够防止在原稿读取中的读取顺序的错误。
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计算机检测可开关地安装在原稿放置台的原稿盖的开关的步骤;计算机接受与在输出时如何配置所读取的原稿有关的用户的指定的输入的步骤;计算机读取在原稿放置台上放置的原稿的图像的步骤;计算机根据通过用户所指定的原稿的配置,将通过读取步骤所读取的原稿的图像进行配置而输出的步骤;以及在通过用户指定原稿图像的特定的配置,并且通过检测步骤没有检测出原稿盖的开关动作时,计算机禁止读取下一个原稿的步骤。
优选地,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响应于通过禁止步骤禁止读取下一个原稿的情况,计算机报告需要更换原稿的步骤。
进一步优选地,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对于报告步骤的需要更换原稿的报告,计算机接受用户的原稿的读取已结束的输入,结束原稿的图像读取的步骤。
如上所述,根据本图像处理装置,通过检测原稿盖的开关来控制原稿的读取动作,从而能够防止用户忘记更换原稿等。其结果,能够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在不使用ADF,将多个原稿图像按规定的方式配置的处理的原稿读取时,能够防止原稿按没有计划的顺序被读取的情况。
通过与附图相关联地理解的有关本发明的以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点、方面以及优点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的立体图。
图2是打开原稿盖122时的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具有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简化表示图像形成装置20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的操作单元36的图。
图6是表示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的硬件结构的方框图。
图7A和图7B是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通过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的控制单元100所执行的、用于控制原稿读取操作的程序的控制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在转移到特殊功能设定模式时在显示面板116中显示的特殊功能设定画面180的图。
图9是表示在选择了连拍功能时在显示面板116中显示的连拍设定画面190的图。
图10是表示在转移到双面复印设定模式时在显示面板116中显示的双面复印设定画面200的图。
图11是表示引导原稿的读取开始的读取开始消息210的图。
图12是表示促使原稿的更换的显示220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和附图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参照标号和名称。它们的功能也是相同的。因此,不重复对于它们的详细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适用于具有所谓的复合机那样的图像形成功能的装置的图像处理装置,但也能够将本申请的发明适用于不具有图像形成功能的装置,例如扫描仪等。
结构
特别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的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包括:在通过用户的手动操作而读取原稿时成为原稿放置台的由玻璃制成的压板玻璃44;将在压板玻璃44上放置的原稿进行按压,用于遮盖从外部入射的光的原稿盖122;在原稿盖122上设置的原稿设置托盘32;在原稿盖122上设置,并且在一边传送一边读取原稿时用于传送在原稿设置托盘32上放置的原稿的ADF120;在使用ADF120传送原稿的同时读取时使用的原稿读取单元124;在进行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的操作时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的操作单元36;用于检测原稿盖122的开关的原稿盖开关检测传感器128;用于检测在压板玻璃44上放置的原稿的尺寸而使用的、配置在压板玻璃44的内部的规定位置的多个反射型传感器130。反射型传感器130兼作用于检测在压板玻璃44上有没有放置原稿的原稿检测传感器。在原稿设置托盘32上,设置了用于检测设置原稿的情况的原稿检测传感器34。
该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可在两个方式下动作,即通过ADF120传送读取原稿的同时通过原稿读取单元124读取原稿的方式,和在压板玻璃44上放置原稿而读取的方式。本实施方式适用于在压板玻璃44上放置原稿而读取的方式。
原稿盖开关检测传感器128输出根据原稿盖的开关状态而取不同值(以下,称为“盖开关值”)D的信号。盖开关值D在原稿盖关上的状态时成为逻辑0,在原稿盖打开的状态时成为逻辑1。
多个反射型传感器130分别检测在压板玻璃44上该传感器所配置的位置是否放置有原稿,并输出检测信号。这些检测信号的“或”信号表示在压板玻璃44上是否放置有原稿。这些“或”信号的值(以下,称为“放置台状态值”)E在压板玻璃44上没有检测出原稿时成为逻辑0,在检测出原稿时成为逻辑1。
特别参照图3和图4,图像形成装置20是数字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20可在以下模式中的任一模式下动作:读取原稿的图像而在记录用纸上打印的复印模式;读取原稿的图像并发送到对象装置以及从对象装置接收原稿图像而打印在记录用纸的传真模式;以及将从图外的信息终端装置通过网络而接收的图像在记录用纸上打印的打印模式。另外,在图4中,为了容易理解画面,没有图示反射型传感器130。
图像形成装置20除了上述的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之外,还包括:图像形成单元24,用于将从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以及其他装置发送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在记录用纸上打印;供纸单元26,用于对图像形成单元24提供记录用纸;排纸处理装置28,用于将通过图像形成单元24打印的记录用纸以用户所指定的方式排出;以及USB(注册商标)(Universal Serial Bus)接口30,用于进行与外部之间的数据交换。
其中,通过进行复印模式下的动作说明,说明图像形成装置20的内部结构。
首先,说明使用ADF装置读取原稿的方式下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动作。
若原稿设置在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的原稿设置托盘32上,则原稿检测传感器34检测原稿被设置的情况。用户操作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的操作单元36,设定打印用纸的大小和变倍率等,输入复印开始指示。
响应于输入的复印开始指示,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通过拾取辊38一张一张引出在原稿设置托盘32上的原稿,并经由区分板(separation plate)40和传送辊42之间,将原稿送到压板玻璃44。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将送出的原稿在压板玻璃44上沿着副扫描方向传送,并排出到原稿排出托盘46。
此时,图像形成装置20通过第1原稿读取单元48读取原稿的正面(下侧面)。图像形成装置20将第1原稿读取单元48的第1扫描单元50移动到规定位置(相当于图2的原稿读取单元124的位置)而定位,并将第2扫描单元52移动到规定位置。第1原稿读取单元48通过第1扫描单元50的曝光灯,经由压板玻璃44照射原稿的正面,并将原稿的反射光经由第1扫描单元50和第2扫描单元52的各个反射镜而导入成像透镜54,将原稿的反射光通过成像透镜54而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56聚光,在CCD56上成像而读取原稿的正面图像。
此外,图像形成装置20通过在ADF120上设置的第2原稿读取单元58,读取原稿的反面(上侧面)。该第2原稿读取单元58配置在压板玻璃44的上方。第2原稿读取单元58由LED(Light Emitting Diode)阵列和荧光灯等构成,并且包括:照射原稿的反面的曝光灯;按每个像素将原稿的反射光聚光的自聚焦(注册商标)透镜阵列;以及将通过自聚焦(注册商标)透镜阵列而接收的原稿的反射光进行光电变换而输出模拟的图像信号的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Contact Image Sensor)等。
接着说明在压板玻璃44上放置原稿而读取的方式下的图像形成装置20的动作。
用户打开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的原稿盖122,在压板玻璃44上放置原稿。图像形成装置20通过第1原稿读取单元48读取在压板玻璃44上放置的原稿的正面。此时,第1原稿读取单元48使第1扫描单元50和第2扫描单元52相互维持规定的速度关系的同时沿着副扫描方向移动。第1原稿读取单元48通过第1扫描单元50对压板玻璃44上的原稿进行曝光,并经由第1扫描单元50和第2扫描单元52的各个反射镜将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导入成像透镜54使其聚光,并在CCD56上成像而读取原稿的正面图像。
图像形成装置20若读取原稿的单面或双面,则将原稿的单面或双面的图像数据输入到后述的图6所示的由微型计算机等构成的控制单元100。图像数据在这里被施加各种图像处理,并输出到图像形成单元24。
图像形成单元24是将由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原稿的图像打印在记录用纸上的单元。图像形成单元24包括:感光体鼓60、带电装置62、激光扫描单元(以下,称为“LSU”)64、显影装置68、转印装置70、清洗装置72、定影装置74以及未图示的除电装置等。
此外,在图像形成单元24的内部,形成了主传送路径76和反转传送路径78。从供纸单元26提供的记录用纸沿着主传送路径76而传送。供纸单元26将在用纸盒80中存放的记录用纸或者在手动托盘82上放置的记录用纸一张一张引出,从而送到图像形成单元24的主传送路径76。
记录用纸在沿着图像形成单元24的主传送路径76传送时,通过感光体鼓60和转印装置70之间,进而通过定影装置74,从而进行打印。
感光体鼓60沿着一个方向旋转。其表面通过清洗装置72和除电装置清洗之后,通过带电装置62被均匀带电。
LSU64基于来自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的图像数据,调制激光。LSU64通过该激光,将感光体鼓60的正面沿着主扫描方向反复扫描,从而在感光体鼓60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影。
显影装置68对感光体鼓60的表面提供调色剂,从而将静电潜影显影,并在感光体鼓60的表面形成调色剂像。
转印装置70在通过该转印装置70和感光体鼓60之间的记录用纸上转印感光体鼓60的表面的调色剂像。
定影装置74对记录用纸进行加热和加压,从而将其记录用纸上的调色剂像定影。
在主传送路径76和反转传送路径78之间的连接位置,配置了分支爪84。在仅对记录用纸的单面进行打印的情况下,分支爪84被定位,来自定影装置74的记录用纸通过分支爪84被引导至排纸托盘86或者排纸处理装置28。
此外,在对记录用纸的双面进行打印的情况下,分支爪84沿着规定方向旋转,记录用纸导入反转传送路径78。然后,记录用纸通过反转传送路径78,将其正反反转之后再次传送到主传送路径76,在主传送路径76的再次的传送途中,进行对其反面的打印后,导入排纸托盘86或者排纸处理装置28。
如上述那样打印的记录用纸导入排纸托盘86或者排纸处理装置28,并排出到排纸托盘86或者排纸处理装置28的多个排纸托盘88中的任一个。
排纸处理装置28进行如下处理:将多个记录用纸区分排出到各个排纸托盘88的处理;对各个记录用纸打孔的处理;以及对各个记录用纸装订的处理等。例如,在生成多份打印物的情况下,将各个记录用纸区分排出,使得在各个排纸托盘88上分别分配一份打印物,并对各个排纸托盘88上的记录用纸施加打孔处理或者装订处理,从而生成打印物。
参照图5,操作单元36包括:具有数字键等的操作面板114;由液晶构成的显示面板116;开始键118;用于将图像形成装置20的动作模式切换到复印模式的复印模式按钮142;用于切换到传真/图像发送模式的传真模式按钮144;以及用于切换到打印模式的打印模式按钮146。在开始键118内设置了准备灯117。在准备灯117点亮时开始键118的操作是有效,熄灭时开始键118的操作是无效。在显示面板116的表面设置了触摸面板,通过根据显示来操作触摸面板,从而能够进行对装置的动作指示。
在图5中,显示面板116显示在图像形成装置20中的复印模式下的初始显示160。如上所述那样,在显示面板116的表面设置了触摸面板,若按下在显示面板116中显示的软键,则执行与该软键对应的处理。在图5中,初始显示160包括:特殊功能键170,用于转移到设定读取模式的特殊功能设定模式;双面复印键172,用于转移到双面复印设定模式;浓度设定键174,用于转移到原稿读取时的读取浓度设定模式;原稿尺寸键176,用于转移到原稿尺寸设定模式;以及倍率设定键178,用于转移到扩大缩小设定模式。
参照图6,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包括:控制单元100,由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等构成,通过执行规定的程序来控制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整体的动作;以及ROM(Read-Only Memory)102,存储用于控制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的动作所需的程序和数据。控制单元100根据在ROM102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来进行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的控制,并且执行与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的各种功能有关的控制。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还包括:原稿传送单元90,根据控制单元100的控制来传送原稿;RAM(Random AccessMemory)104,暂时存储控制单元100的运算处理结果和图像数据;通信单元106,用于与连接到图外的传真装置和个人计算机(以下,称为“PC”)的网络线路L进行通信;HDD(Hard Disk Drive)108,用于保存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的输入数据和被处理的图像数据;以及操作单元36,用于接受来自用户的输入。
如上所述,操作单元36包括:操作面板114;兼作触摸面板的显示面板116;开始键118;嵌入在开始键118中的准备灯117。
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还包括:原稿盖开关检测传感器128;多个反射型传感器130;第1原稿读取单元48;第2原稿读取单元58;以及原稿检测传感器34。
这些要素全部经由总线110而连接到控制单元100。原稿传送单元90、ROM102、RAM104、通信单元106、HDD108、操作面板114、显示面板116、准备灯117、开始键118、第1原稿读取单元48、第2原稿读取单元58、原稿盖开关检测传感器128、原稿检测传感器34、以及反射型传感器130的控制是由控制单元100进行。
参照图7A和图7B,在复印模式被选择时通过控制单元100所执行的该程序包括:接受来自用户的读取模式的设定的步骤(以下,简单地记载为“S”)102;以及接着S102执行,判定设定的读取模式是否为使用特定的图像配置的设定,并根据判定结果使控制的流程分支的S104。
使用图5、图7A、图7B以及图8~图10说明在S102中的显示面板116的显示例子。在图5所示的复印模式中的初始显示160中,可设定读取浓度设定、用纸尺寸设定、扩大缩小复印设定、双面复印设定以及特殊功能打印设定等,在复印模式中的各种读取模式。假设在该状态下,用户按下用于指示向特殊功能设定模式的转移的特殊功能键170。图8表示这时的显示例子。
参照图8,特殊功能设定画面180包括:连拍键182,用于设定连拍功能;各种软件键,用于设定所选择的功能;以及OK键184,用于在规定功能的设定之后,返回到初始显示160。
参照图9,连拍设定画面190包括:2in1键192,用于作为读取模式而选择2in1模式;4in1键194,用于作为读取模式而选择4in1模式;布局键195,在2in1模式或者4in1模式中的任一个被选择时,用于选择将2张或者4张图像在一张记录用纸上如何配置;OK键196,用于决定所选择的模式,并返回到特殊功能设定画面180;OK键198,用于决定所选择的模式,并返回到初始显示160;以及取消键199,用于取消所选择的模式,并返回到特殊功能设定画面180。在图9的显示例子中,选择了2in1模式,所以在布局键195中显示了2个键。在选择了4in1模式时,在布局键195中显示了4个键。
参照图10,双面复印设定画面200包括:双面复印模式设定键202,用于设定从单面到单面、从单面到双面、从双面到双面、以及从双面到单面的任一个复印模式;以及OK键204,用于存储复印模式的设定,并返回到初始显示160。
若在图5中按下特殊功能键170,则转移到图8的特殊功能设定画面180。若在图8的画面中按下连拍键182,则转移到图9的连拍设定画面190。若在连拍设定画面190中设定布局之后,按下OK键196,则返回到图8的特殊功能设定画面180,可进行其他的设定。在图9的连拍设定画面190中按下OK键198,或者在图8的特殊功能设定画面180中按下OK键184,则画面返回到图5所示的初始显示160。若在该状态按下开始键118,则图7A的S102的处理结束,控制进入S104。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S104中判定为特定的图像配置设定的情况是,进行了从单面到双面、从双面到双面、以及从双面到单面的复印,以及在2in1和4in1模式下的打印设定时。在不使用ADF而读取在这些设定之下的原稿时,使用压板玻璃44而读取原稿,在每读取一张时需要更换为下一个原稿的操作。
再次参照图7A和图7B,该程序还包括:S106,在S104中判定为是特定的图像配置设定的情况下(“是”的情况下)执行,并在对读取的原稿进行计数的变量n代入初始值1;S108,在接着S106执行,显示读取开始的消息;S109,在接着S108执行,用于熄灭开始键118的准备灯117,使对于开始键118的操作无效;S110,在接着S109执行,通过来自反射型传感器130的放置台状态值E来判定在压板玻璃44上是否设置了第一张原稿,并根据该判定结果来分支控制的流程;S112,在S110判定为设置了第一张原稿的情况下(“是”的情况下)执行,根据原稿盖开关检测传感器128的输出(盖开关值)的值来判定原稿盖122是否关闭,并根据该判定结果来分支控制的流程;以及S113,在S112判定为原稿盖122关闭(D=0)的情况下(“是”的情况下)执行,点亮准备灯117使开始键118的操作有效。
图11表示S108中在显示面板116中显示的、引导原稿的读取开始的读取开始消息210。
根据反射型传感器130的检测信号的“或”信号值(放置台状态值)E来判定在压板玻璃44上有没有设置原稿。在放置台状态值E=1时,判定为设置了第1张原稿,在除此之外的情况下判定为没有设置原稿。
在S110中,判定为没有设置第1张原稿的情况下(E=0)(“否”的情况下),控制返回到S110。在S112中,判定为原稿盖没有关闭的情况下(“否”的情况下),控制返回到S110。即,若原稿设置在压板玻璃44上并且原稿盖122没有关闭,则原稿的读取被禁止。此时,通过开始键118的准备灯117熄灭,从而对用户通知原稿读取被禁止的情况。
该程序还包括:S114,在接着S113执行,判定开始键118是否被按下,并根据判定结果来分支控制的流程;以及S116,在S114中判定为开始键118被按下的情况下(“是”的情况下)执行,读取第n张原稿,并将表示读取顺序的变量n的值和所读取的图像数据存储在RAM104。在S114中判定为开始键118没有被按下的情况下(“否”的情况下),控制返回到S114。
该程序还包括:S118,接着S116执行,在显示面板116显示促使原稿的更换的消息;S119,接着S118执行,熄灭开始键118的准备灯117,使操作无效;S120,在接着S119执行,判定读取结束键222是否被按下,并根据判定结果来分支控制的流程;以及S122,在S120判定为读取结束键222没有被按下的情况下(“否”的情况下)执行,判定原稿盖122是否打开,并根据判定结果来分支控制的流程。在S122判定为原稿盖没有打开(D=0)的情况下(“否”的情况下),控制返回到S122。
图12是表示S118中在显示面板116中显示的、通知原稿的更换的显示220的图。显示220包括用于指示读取结束的读取结束键222。显示面板116由触摸面板构成,若接受读取结束键222的输入,则发行读取结束信号。此外,在显示了显示220时,通过开始键118的准备灯117熄灭,从而对用户通知原稿读取被禁止的情况。
该程序还包括:S124,在S122判定为原稿盖打开(D=1)的情况下(“是”的情况下)执行,判定原稿盖是否关闭,并根据判定结果来分支控制的流程;以及S125,在S124中判定为原稿盖关闭的情况下(“是”的情况下)执行,点亮准备灯117,使开始键118的操作有效。
在S124中判定为原稿盖没有关闭的情况下(“否”的情况下),控制返回到S124。即,直到原稿盖关闭为止,不能开始下一原稿的读取,原稿的读取实质上被禁止。
该程序还包括:S126,接着S125执行,判定开始键118是否被按下,并根据判定结果来分支控制的流程;以及S128,在S126判定为开始键118被按下的情况下(“是”的情况下)执行,将变量n设定为n+1值,将控制返回到S116。在S126判定为开始键118没有被按下的情况下(“否”的情况下),控制返回到S126。
该程序还包括:S130,在S120中判定为读取结束键222被按下的情况下(“是”的情况下)执行,根据设定的读取模式和各个图像的读取顺序来进行读取图像的配置处理;S132,接着S130执行,按照设定的打印设定来打印所读取的图像数据。在执行S132之后,该程序结束。
该程序还包括:S136,在S104判定为不是特定的图像配置设定的情况下(“否”的情况下)执行,读取在压板玻璃44上放置的原稿,并将读取的图像数据存储在RAM104;S138,接着S136执行,在显示面板116显示促使原稿的更换的消息;以及S140,接着S138执行,判定用于指示读取结束的读取结束键222是否被按下,并根据判定结果来分支控制的流程。在S140判定为读取结束键222没有被按下的情况下(“否”的情况下),控制进至S136。在S140判定为读取结束键222被按下的情况下(“是”的情况下),控制进至S132。
另外,该流程图是复印模式时执行的流程图。在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所读取的图像,或者作为文件来保存的情况下,在S132分别执行图像的保存处理或者发送处理来代替打印即可。一般在该S130以及S132中对原稿图像进行的处理,可以根据指定而以Nin1等的方式配置原稿的图像,并输出到文件、记录用纸或者电子邮件。
动作
本实施方式的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如以下那样动作。以下的说明限定在复印模式时,但可知在其他模式时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同样动作。此外,对于使用ADF时的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的动作,本发明不直接相关,并且由于已通过结构项来说明其概略,所以在此不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假设用户进行2in1打印的情况。并且设图像形成装置20处于初始状态,在显示面板116中显示初始显示160(参照图5)。首先,用户按下复印模式按钮142来选择复印模式。接着,从初始显示160选择“特殊功能”。接着,在显示的特殊功能设定画面180(参照图8)选择“连拍”。显示成为图9所示的连拍设定画面190。用户在连拍设定画面190中选择2in1键192,若需要则设定布局键195,并按下OK键196或者OK键198。在这里,假设没有设定其他任何键,并按下OK键198。画面返回到图5所示的初始显示160。其中,在初始显示160中,显示由用户所设定的内容(在图5中没有图示)。
若在该状态下用户按下开始键118,则图7A的S102的处理结束,控制进至S104。由于在S104中的判定结果成为“是”,所以控制从S106进至S108。在S106中变量n代入1,在S108中在显示单元中显示“请设置原稿后按下“开始””的消息。在S109中开始键118的准备灯117熄灭。
用户打开原稿盖122(参照图2和图3),在压板玻璃44上设置原稿后关闭原稿盖。于是,反射型传感器130检测原稿被设置的情况。此外,原稿盖开关检测传感器128检测原稿盖关闭的情况。图7A的S110和S112的判定结果都成为“是”,控制进至S113,开始键118的操作成为有效,从而准备灯117点亮。若准备灯117点亮,则用户按下开始键118(在S114中“是”)。
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读取第1张原稿(S116)。若结束第1张原稿的读取,则在S118中显示“请设置下一原稿后按下“开始””的消息,开始键118被无效化(S119),开始键118的准备灯117熄灭。在读取下一原稿的情况下,用户打开原稿盖122而从压板玻璃44上取出第1张原稿,将第2张原稿设置在压板玻璃44上后关闭原稿盖122。于是,反射型传感器130检测原稿被设置的情况,原稿盖开关检测传感器128检测原稿盖122关闭的情况。图7B的S122和S124的判定结果成为“是”,在S125中开始键118成为有效。由于开始键118的准备灯117点亮,所以用户按下开始键118(在S126中“是”)。对表示原稿张数的变量n加上1(S128),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在S116读取下一原稿。以下,若有第3张以后的原稿,则重复上述的处理。
在原稿的读取全部结束的情况下,用户触摸在S118中显示的促使更换原稿的显示220(参照图12)中的读取结束键222。于是,在图7B的S120中的判定结果成为“是”,通过以上的处理而读取的图像在S130中以2in1形式再次配置,在S132该图像被打印。
在4in1、双面复印等特定的图像配置设定中的处理也与上述那样相同地进行。它们的差异仅在于,在S130中进行再配置的方式。因此,在这里不进行对于它们的详细的说明。
如上所述那样,在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的图像形成装置20中,在指定了必需考虑原稿的读取顺序的特定的图像配置的情况下,通过执行图7A和图7B所示的程序,从而在图像读取之后暂时将开始键118的操作设为无效。在忘记去取原稿的情况下,即原稿盖122的开关没有被确认的情况下(在图7B的S122和S124中判定结果都不是“是”),开始键118的操作一直处于无效。这样,能够防止忘记更换原稿的情况下再次按下开始键118等的、对原稿的正确的读取顺序带来影响的错误操作。
另外,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没有举出,但作为需要与2in1等相同的特定的图像配置的打印设定的例子,举出拍卡(card shot)功能。拍卡功能是指,分别读取卡的正面和反面,排列在一张用纸上打印的功能。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原稿传送读取装置22和图像形成装置20没有确定黑白/彩色而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可适用于黑白/彩色的任一装置。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只是简单的例示,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在斟酌发明的详细的说明的记载的基础上,由权利要求范围的各项权利要求所表示,包括与在其中记载的语言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Claims (17)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原稿放置台;
原稿盖,可开关地安装在原稿放置台;
原稿读取装置,与所述原稿放置台关联地设置,并且用于读取在所述原稿放置台上放置的原稿的图像;
开关检测装置,与所述原稿放置台和所述原稿盖关联地设置,并且用于检测所述原稿盖的开关;
操作面板,指定在输出时如何配置所读取的原稿;
原稿输出装置,根据通过所述操作面板所指定的配置,将通过所述原稿读取装置所读取的原稿的图像进行配置而输出;以及
读取动作控制装置,在通过所述操作面板指定原稿图像的特定的配置,并且通过所述开关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出所述原稿盖的开关动作时,禁止所述原稿读取装置读取原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在通过所述开关检测装置没有检测出所述原稿盖的关状态时,所述读取动作控制装置禁止所述原稿读取装置读取原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在通过所述操作面板指定原稿图像的所述特定的配置时,在所述原稿读取装置读取原稿之后,直到通过所述开关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原稿盖的开关为止,所述读取动作控制装置禁止所述原稿读取装置读取下一个原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禁止状态报告装置,用于在通过所述读取动作控制装置禁止所述原稿读取装置读取原稿时,报告原稿的读取被禁止的情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原稿更换报告装置,用于在通过所述读取动作控制装置禁止所述原稿读取装置读取下一个原稿时,报告需要更换原稿的情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读取结束输入装置,用于对于所述原稿更换报告装置的需要更换原稿的报告,从用户接受原稿的读取已结束的输入,结束所述原稿读取装置读取原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原稿图像的特定的配置是Nin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原稿图像的特定的配置是双面复印。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原稿图像的特定的配置是双面复印。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原稿更换报告装置,用于在通过所述读取动作控制装置禁止所述原稿读取装置读取下一个原稿时,报告需要更换原稿的情况。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读取结束输入装置,用于对于所述原稿更换报告装置的需要更换原稿的报告,从用户接受原稿的读取已结束的输入,结束所述原稿读取装置读取原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原稿图像的特定的配置是Nin1。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原稿图像的特定的配置是双面复印。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原稿图像的特定的配置是双面复印。
15.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计算机检测可开关地安装在原稿放置台的原稿盖的开关的步骤;
计算机接受与在输出时如何配置所读取的原稿有关的用户的指定的输入的步骤;
计算机读取在所述原稿放置台上放置的原稿的图像的步骤;
计算机根据通过所述用户所指定的原稿的配置,将通过所述读取步骤所读取的原稿的图像进行配置而输出的步骤;以及
在通过所述用户指定原稿图像的特定的配置,并且通过所述检测步骤没有检测出所述原稿盖的开关动作时,计算机禁止读取下一个原稿的步骤。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通过所述禁止步骤禁止读取下一个原稿的情况,计算机报告需要更换原稿的步骤。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还包括:
对于所述报告步骤的需要更换原稿的报告,计算机接受所述用户的原稿的读取已结束的输入,结束所述原稿的图像读取的步骤。
CN2009101470554A 2008-06-06 2009-06-08 具有防止读取错误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00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48902A JP4669025B2 (ja) 2008-06-06 2008-06-06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148902/08 2008-06-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00034A true CN101600034A (zh) 2009-12-09
CN101600034B CN101600034B (zh) 2012-03-21

Family

ID=41400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705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00034B (zh) 2008-06-06 2009-06-08 具有防止读取错误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43347B2 (zh)
JP (1) JP4669025B2 (zh)
CN (1) CN10160003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7212A (zh) * 2010-01-13 2011-07-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
CN102348037A (zh) * 2010-07-27 2012-02-08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原稿读取装置
CN103101783A (zh) * 2011-11-09 2013-05-1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具有原稿输送部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5979111A (zh) * 2015-03-12 2016-09-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读取系统
CN106559593A (zh) * 2015-09-25 2017-04-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60733B2 (en) * 2011-08-23 2014-06-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901464B2 (ja) * 2012-04-18 2016-04-13 株式会社Pfu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表示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4092996A (ja) * 2012-11-05 2014-05-19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23475B2 (ja) * 2013-09-25 2016-05-2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読取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19287A (ja) * 2013-12-17 2015-06-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00227B2 (ja) 2019-06-28 2023-12-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52561A (ja) * 1991-01-28 1992-09-0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7245695A (ja) * 1994-03-03 1995-09-19 Minolta Co Ltd デジタル複写機
JP2003152962A (ja) 2001-11-12 2003-05-23 Konica Corp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複写装置
JP2003198803A (ja) 2001-12-27 2003-07-11 Canon Inc 原稿読取装置
JP2003212382A (ja) * 2002-01-23 2003-07-30 Konica Corp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986884B2 (ja) * 2002-05-14 2007-10-03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原稿給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48275A (ja) 2002-05-23 2003-12-0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51743A (ja) 2003-07-15 2005-02-24 Canon Inc 原稿読み取り装置
JP2005286526A (ja) * 2004-03-29 2005-10-13 Murata Mach Ltd 画像処理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7212A (zh) * 2010-01-13 2011-07-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
CN102137212B (zh) * 2010-01-13 2013-08-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有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记录介质
CN102348037A (zh) * 2010-07-27 2012-02-08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原稿读取装置
CN102348037B (zh) * 2010-07-27 2014-11-26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原稿读取装置
CN103101783A (zh) * 2011-11-09 2013-05-1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具有原稿输送部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5979111A (zh) * 2015-03-12 2016-09-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读取系统
CN105979111B (zh) * 2015-03-12 2019-09-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读取系统
CN106559593A (zh) * 2015-09-25 2017-04-0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US10367972B2 (en) 2015-09-25 2019-07-30 Fuji Xerox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10735626B2 (en) 2015-09-25 2020-08-04 Fuji Xerox Co.,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69025B2 (ja) 2011-04-13
CN101600034B (zh) 2012-03-21
US8243347B2 (en) 2012-08-14
JP2009296409A (ja) 2009-12-17
US20090303551A1 (en) 2009-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00034B (zh) 具有防止读取错误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1448056B (zh) 具有触摸面板的处理装置
CN1892508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JP346713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500061B (zh) 原稿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8390841B2 (en) Issuing a warning when a user attempts to use a device that is already being used
CN10164599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526773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47809B (zh) 操作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操作方法
CN101505357A (zh) 原稿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7980478B2 (en) Document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wireless IC tag reader
CN100480891C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方法
JP2013084135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リンタドライバ
JP4633017B2 (ja)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5917610A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2202585B1 (en) Copier
CN101388935B (zh) 成像装置和修正基本设置的处理方法
JP2007225724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記録シート選択方法
JP2007248683A (ja) 電子装置
CN101446785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JP20033482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84827A (ja) デジタル複写機
US20070097408A1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220507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23122966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