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79111A -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读取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读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79111A
CN105979111A CN201610108240.2A CN201610108240A CN105979111A CN 105979111 A CN105979111 A CN 105979111A CN 201610108240 A CN201610108240 A CN 201610108240A CN 105979111 A CN105979111 A CN 1059791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fetching unit
medium
image fetch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082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79111B (zh
Inventor
坂元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5004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50380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05005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617028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1255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61443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2354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8401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979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91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791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791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 H04N1/121Feeding arrangements
    • H04N1/1235Feeding a sheet past a transparent plate;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59Mounting or support of components or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2Feed roll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7Grippers or the like, e.g. suction gripp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0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 H04N1/1061Details relating to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e.g. transparent plate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 H04N1/121Feeding arrangements
    • H04N1/1215Feeding using one or more cylindrical platens or rollers in the immediate vicinity of the main scanning li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1Image rea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02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one of the scanning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H04N1/04 - H04N1/207
    • H04N2201/0422Media holders, covers, supports, backgrounds; Arrangements to facilitate placing of the mediu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02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one of the scanning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H04N1/04 - H04N1/207
    • H04N2201/0456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one of the scanning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H04N1/04 - H04N1/207 for maintaining a predetermined distance between the scanning elements and the picture-bearing su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读取系统。能够实现装置尺寸的小型化。图像读取装置具备:第1图像读取单元,其能够读取沿着运送路径运送的介质的面;第2图像读取单元,其能够将介质载置于介质读取面并读取该介质的面;以及开闭体,其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所述介质读取面关闭的姿势和相对于所述介质读取面打开的姿势之间切换,所述介质读取面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另外,图像读取装置具备开闭体,该开闭体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所述介质读取面关闭的姿势和相对于所述介质读取面打开的姿势之间切换,所述开闭体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读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扫描仪为代表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经由连接体由多个图像读取单元构成的图像读取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在读取介质的面的图像读取装置、即扫描仪中,存在下述这样被称作单张纸扫描仪(sheet-fed scanner)的扫描仪:沿着运送路径运送介质,利用设置于装置内的图像读取部来读取介质的至少一个面。还存在下述这样被称作平板扫描仪的扫描仪:以使介质与介质载置面紧贴的方式将介质载置于介质载置面,读取与该介质载置面相对的介质的面。
所述单张纸扫描仪一般构成为能够放置多个片状的介质,通过将所放置的多个片状的介质一张一张分离并沿着运送路径连续运送,能够读取大量的片状的介质。
另一方面,由于所述平板扫描仪将介质载置于介质载置面上来读取图像,因此,能够读取像书、杂志等这样的具有相对厚度的介质。
并且,在使用上述扫描仪的用户中,还存在期望读取大量的片状的介质和读取具有相对厚度的介质这两个用途的用户。与这些用户的要求相应地,存在具备单张纸扫描仪和平板扫描仪这两者的图像读取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12043号公报
该图像读取装置通过将平板型图像读取机构(平板扫描仪)和自动送纸型读取机构(单张纸扫描仪)一体地组装而构成。在该图像读取装置中,在自动送纸型读取机构的装置前方侧配置有平板型图像读取机构。
平板型图像读取机构具备原稿盖,所述原稿盖被设置成相对于载置原稿的原稿台开闭自如,并形成为平坦的平板状。所述原稿盖构成为,所述原稿盖的支点部设置在自动送纸型读取机构侧的端部,所述原稿盖能够以该支点部为转动支点而转动,在相对于所述原稿台关闭的状态下,所述原稿盖覆盖设有所述原稿台的区域。并且,当将所述原稿盖从相对于所述原稿台关闭的状态设置为打开的状态时,使所述原稿盖从装置进深方向前面侧朝向背面侧、即自动送纸型读取机构侧转动而使所述原稿台露出,从而能够放置介质。
另外,在所述自动送纸型读取机构的前面设有排纸开口。沿着所述自动送纸型读取机构中设置的运送路径运送来的片状的介质被从所述排纸开口向装置进深方向前方侧排出。此时,通过将所述原稿盖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原稿台关闭的状态,能够使从所述排纸开口排出的片状的介质堆叠在该原稿盖的上表面。即,平板型图像读取机构的原稿盖兼用作从自动送纸型读取机构排出的片状的介质的叠放器(Stacker)。
可是,所述平板型图像读取机构中的所述原稿台和所述原稿盖在装置进深方向上配置在比所述排纸开口靠装置前方侧的位置,即,专利文献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仅是将自动送纸型读取机构(单张纸扫描仪)和平板型图像读取机构(平板扫描仪)在装置进深方向上依次配置,从而该图像读取装置大型化。
另外,在该图像读取装置中,由于所述平板型图像读取机构和所述自动送纸型读取机构以不能分离的方式一体地组装在一起,因此,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的重量增大而难以搬运该装置,搬运性恶化。
另外,在该图像读取装置中,在所述平板型图像读取机构或所述自动送纸型读取机构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无法将该发生故障的读取机构从所述图像读取装置上卸下进行更换,当为了修理所述发生故障的读取机构而将所述图像读取装置送去修理时,在此期间,未发生故障的读取机构也无法使用,用户的便利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装置尺寸的图像读取装置。另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搬运性和便利性的图像读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1图像读取单元,其能够读取沿着运送路径运送的介质的面;第2图像读取单元,其能够将介质载置于介质读取面并读取该介质的面;以及开闭体,其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所述介质读取面关闭的姿势和相对于所述介质读取面打开的姿势之间切换,所述介质读取面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根据本方式,所述介质读取面(构成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因此,在与装置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在大多情况下,为沿着装置设置面的方向)上,成为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进入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区域中的状态,从而能够减小与装置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装置尺寸。
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第1图像读取单元,其能够读取沿着运送路径运送的介质的面;第2图像读取单元,其能够将介质载置于介质读取面并读取该介质的面;以及开闭体,其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所述介质读取面关闭的姿势和相对于所述介质读取面打开的姿势之间切换,所述开闭体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根据本方式,所述开闭体(构成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因此,在与装置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在大多情况下,为沿着装置设置面的方向)上,成为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进入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区域中的状态,从而能够减小与装置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装置尺寸。
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1或第2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还具备介质支承部,该介质支承部能够在相对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关闭的姿势、以及相对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打开的姿势之间切换,该相对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打开的姿势是这样的姿势:从所述关闭的姿势起相对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转动而以能够沿所述运送路径运送介质的姿势支承该介质,所述介质读取面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所述关闭的姿势下的所述介质支承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根据本方式,所述介质读取面(构成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所述关闭的姿势下的所述介质支承部(构成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因此,在与装置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在大多情况下,为沿着装置设置面的方向)上,成为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进入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区域中的状态,从而能够减小与装置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装置尺寸。
本发明的第4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1或第2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还具备排出构件,该排出构件在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中将沿着所述运送路径运送的介质排出,所述开闭体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所述排出构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根据本方式,所述开闭体(构成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所述排出构件(构成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因此,在与装置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在大多情况下,为沿着装置设置面的方向)上,成为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进入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区域中的状态,从而能够减小与装置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装置尺寸。
本发明的第5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1或第2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还具备图像读取部,该图像读取部在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中读取沿着所述运送路径运送的介质的至少一个面,所述开闭体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所述图像读取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根据本方式,所述开闭体(构成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设置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所述图像读取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因此,在与装置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例如在大多情况下,为沿着装置设置面的方向)上,成为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进入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区域中的状态,从而能够减小与装置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装置尺寸。
本发明的第6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1或第2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还具备:排出构件,其在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中将沿着所述运送路径运送的介质排出;和排出口,其在所述运送路径中相对于所述排出构件设置在运送方向下游侧,所述介质读取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介质的排出方向上位于所述排出构件与所述排出口之间。
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介质读取面(构成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介质的排出方向上位于所述排出构件与排出口之间的位置,因此,在所述排出方向上,成为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进入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区域中的状态,从而能够减小所述排出方向上的装置尺寸。
本发明的第7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2、第4以及第5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开闭体的上部形成为载置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排出的介质的介质载置部,在所述开闭体设有能够相对于该开闭体移位的坡度部件,在所述开闭体处于相对于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关闭的姿势的情况下,所述坡度部件处于将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排出的介质向所述介质载置部引导的引导姿势,在所述开闭体被从相对于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关闭的姿势切换至相对于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打开的姿势的情况下,所述坡度部件处于相对于所述开闭体移位而从所述运送路径退避开的非引导姿势。
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坡度部件能够根据所述开闭体相对于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开闭动作来切换相对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姿势,因此,能够抑制所述坡度部件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发生干涉而阻碍所述开闭体的开闭动作。
本发明的第8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7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开闭体具备:第1部件,该第1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并且,所述坡度部件设置于该第1部件;和第2部件,该第2部件以能够相对于该第1部件转动的方式与该第1部件连结。
根据本方式,在使所述开闭体相对于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转动而打开所述开闭体时,所述第2部件能够相对于针对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处于已打开状态的所述第1部件进一步朝转动方向转动,因此,能够增大将所述开闭体相对于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打开的状态时的、所述介质读取面和所述第2部件所成的打开角度,并且,能够使所述介质读取面处的介质的更换和配置操作变得容易,提高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作业性。
本发明的第9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7或第8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坡度部件具有接触部,该接触部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接触,并能够在所述接触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移位。
根据本方式,在使所述开闭体相对于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开闭时,能够抑制所述坡度部件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发生干涉而阻碍所述开闭体的开闭动作。
本发明的第10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9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坡度部件在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所述介质的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设置,所述接触部在所述交叉的方向上设置于从所述介质通过的区域偏离开的位置。
根据本方式,当所述坡度部件处于引导姿势时,能够减轻所述接触部与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排出的介质接触的担忧。因此,所述坡度部件能够将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排出的所述介质良好地引导至所述介质载置部。
本发明的第11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9或第10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接触部由能够在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接触的状态下旋转的辊部件构成。
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接触部由辊部件构成,因此,能够降低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能够容易地进行所述接触部相对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移位,并且,能够避免所述接触部给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带来伤痕、或者能够抑制伤痕的程度。
本发明的第12方式的图像读取系统具备:第1~第11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的图像读取装置;和连接体,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分别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组装于该连接体,该连接体在组装有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状态下使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一体化。
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分别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组装于所述连接体,因此,例如在搬运所述图像读取系统时,能够将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中的至少1个从所述连接体卸下进行搬运。即,不是一体地搬运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而是可以卸下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或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分成多次进行搬运,因此,能够减小每次的搬运重量。其结果是,能够提高该图像读取系统的搬运性。
另外,在所述图像读取系统中,例如在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或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发生故障时,在将发生故障的图像读取单元从所述连接体卸下送去修理的期间,也能够继续使用未发生故障的图像读取单元。另外,通过更换所述发生故障的图像读取单元,能够快速地恢复所述图像读取系统的状态,因此,能够缩短由于故障而导致无法使用所述图像读取系统的期间。因此,能够提高所述图像读取系统的便利性。
本发明的第13方式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特征在于,在第12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被组装于所述连接体的上表面,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被从所述连接体的侧方组装于所述连接体。
根据本方式,在对所述连接体组装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时,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从上方组装于所述连接体,而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从侧方组装于所述连接体。由此,在将各图像读取单元组装于所述连接体的组装作业中,由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组装路径互相不干涉,因此,能够提高对所述连接体进行的组装作业的作业性。
本发明的第14方式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特征在于,在第12或第13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连接体具有:第1支承面,其能够支承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和第2支承面,其能够支承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1支承面能够支承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底面的规定方向上的1/2以上的长度区域,所述第2支承面能够支承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底面的规定方向上的1/2以上的长度区域。
根据本方式,在所述连接体上,所述第1支承面能够支承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底面的规定方向上的1/2以上的长度区域,所述第2支承面能够支承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底面的规定方向上的1/2以上的长度区域。即,在所述图像读取系统中组装有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状态下搬运所述图像读取系统时,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底面的一半以上被所述连接体支承,因此,能够抑制在所述连接体和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结合部、以及所述连接体和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结合部产生过大的负载,能够抑制所述图像读取系统的破损。
本发明的第15方式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特征在于,在第12至第14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的基础上,在所述连接体上,在与安装有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状态下的所述连接体的重心位置对应的位置设有搭手部。
根据本方式,由于在所述连接体上,在与安装有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状态下的所述连接体的重心位置对应的位置设有搭手部,因此,在所述连接体上组装有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状态下搬运所述图像读取系统时,能够平衡性良好、即稳定地搬运该图像读取系统。
本发明的第16方式的图像读取系统中,在第12至第15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连接体具备位置限制部,该位置限制部限定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进深方向上的位置。
根据本方式,在使第2图像读取单元相对于所述连接体从进深方向上的外侧向内侧移动而组装于连接体时,能够使该第2图像读取单元在抵靠于位置限制部的状态下与连接体结合。
本发明的第17方式的图像读取系统中,在第16方式的基础上,所述连接体在所述位置限制部的进深方向上的背面侧具备线缆的中转部。
根据本方式,能够有效利用连接体的空间,能够抑制图像读取系统的大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图像读取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像读取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中的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介质运送路径的侧剖视图。
图4是示出在图像读取装置中关闭了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盖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在图像读取装置中打开了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盖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在图像读取装置中打开了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盖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7是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坡度部件的侧剖视图。
图8是图像读取装置的连接体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将第2图像读取单元与连接体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外观立体图。
图11是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外观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中的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介质运送路径的侧剖视图。
图13是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侧视图。
图14是示出在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中打开了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盖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5是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连接体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实施例2的将第2图像读取单元与连接体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下表面的平面图。
图18是示出实施例2的连接体的一对支承部与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19是图18中的一个支承部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放大剖视图。
图20是示出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组装中的第1状态的说明图。
图21是示出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组装中的第2状态的说明图。
图22是示出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组装中的第3状态的说明图。
图23是示出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组装中的第4状态的说明图。
图24是示出连接体与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结合部的侧剖视图。
图25是示出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组装中的第5状态的说明图。
图26是示出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组装中的第6状态的说明图。
图27是示出实施例2的连接体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结合部的侧剖视图。
图28是示出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组装中的第7状态的说明图。
图29是示出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组装中的第8状态的说明图。
标号说明
10:图像读取装置;12、112:第1图像读取单元;14、114:第2图像读取单元;16、116:连接体;18、118:介质支承部;26、126:图像读取部;28、128:排出辊对;30、130:排出口;32、132:盖部;32a、132a:介质载置部;34a、134a:介质读取面;38、138:第1部件;40、140:第2部件;46、142:坡度部件;50:接触部;110:图像读取系统;116a:第1安装部;116b:第2安装部;146:辊部件;152:搭手部;154:中转部;156、190:信号线线缆;170:位置限制部;188:电力线缆;G3:连接体的重心位置;P:介质;Y:进深方向;Z: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各实施例中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仅在最初的实施例中进行说明,在之后的实施例中省略该结构的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图像读取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像读取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示出图像读取装置中的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介质运送路径的侧剖视图,图4是示出在图像读取装置中关闭了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盖的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示出在图像读取装置中打开了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盖的状态的立体图。
另外,图6是示出在图像读取装置中打开了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盖的状态的侧视图,图7是图像读取装置中的坡度部件的侧剖视图,图8是图像读取装置的连接体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将第2图像读取单元与连接体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
另外,在各附图中示出的X-Y-Z坐标系中,X方向表示装置宽度方向且纸张宽度方向,Y方向表示图像读取装置的进深方向,Z方向表示装置高度方向。另外,在各附图中,将-Y方向侧作为装置前面侧,并将+Y方向侧作为装置背面侧。另外,在各附图中,-Y方向为第1图像读取单元中的介质的运送方向。
<<<图像读取装置的概要>>>
参照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10。图像读取装置10具备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第2图像读取单元14、以及连接体16。在本实施例中,第1图像读取单元12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与连接体16的上部连接,第2图像读取单元14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与连接体16的前部连接。另外,关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相对于连接体16的装卸,在后面进行叙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1图像读取单元12构成为单张纸扫描仪,第2图像读取单元14构成为平板扫描仪。首先,对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概要进行说明。
<<<关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
在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背面侧的上部设有介质支承部18。介质支承部18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转动。介质支承部18能够取得下述状态:如图1所示那样覆盖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上部和输送口20(参照图2)的非输送状态;以及如图2所示那样从非输送状态向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背面侧转动而使输送口20敞开、使介质P支承于介质支承面18a的输送状态。
在此,参照图3对介质P的运送路径进行说明,从介质支承面18a开始沿着运送方向依次设有输送辊对22、运送辊对24、图像读取部26、作为“排出构件”的排出辊对28以及排出口30。图3中的标记有标号P的双点划线表示介质P的运送路径,支承于介质支承面18a的介质P被输送辊对22夹着朝运送辊对24输送。然后,运送辊对24夹着介质P向图像读取部26运送。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读取部26具备图像读取传感器26A、26B。在本实施例中,图像读取传感器26A被配置成与介质P的一个面(装置高度方向下方侧的面)对置并能够读取所述一个面,图像读取传感器26B被配置成与介质P的另一个面(装置高度方向上方侧的面)对置并能够读取所述另一个面。并且,图像读取部26构成为能够利用图像读取传感器26A、26B来读取介质P的两个面。在图像读取部26被读取了图像的介质P被排出辊对28夹着而从设置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前面的排出口30朝位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前方的、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后述的作为“开闭体”的盖部32的介质载置部32a排出。
<<<关于第2图像读取单元>>>
接着,对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概要进行说明。第2图像读取单元14构成为平板扫描仪。第2图像读取单元14具备壳体34、以及以能够相对于该壳体34转动的方式安装的盖部32。在壳体34的上部设有矩形的介质读取面34a(参照图3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介质读取面34a由平坦且透明的玻璃板构成,在介质读取面34a的上表面能够载置读取图像的介质P。
另外,虽然未图示,在壳体34内设有图像读取构件。在本实施例中,该图像读取构件构成为,通过在介质读取面34a的下侧沿介质读取面34a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移动而能够读取载置于介质读取面34a的介质P的与介质读取面34a对置的面。
另外,在壳体34上的装置前面侧(图1和图2中的-Y轴方向侧)设有操作部36。在操作部36中,构成为具备用于操作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电源开关以及设定切换按钮等。
接着,参照图4~图7对盖部32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盖部32以能够在覆盖介质读取面34a而关闭的姿势、和使介质读取面34a露出的打开的姿势之间切换的方式安装于壳体34。具体而言,盖部32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壳体34转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盖部32具备第1部件38和第2部件40。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1部件38的装置进深方向背面侧的端部设有转动轴39(参照图3)。第1部件38以能够以转动轴397为支点相对于壳体34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壳体34的装置进深方向背面侧的端部。另外,第2部件40以能够相对于第1部件38转动的方式与第1部件38的装置进深方向前面侧的端部连结。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轴39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壳体34在装置高度方向上移位。因此,盖部32能够一边维持覆盖介质读取面34a的关闭的姿势一边从介质读取面34a向装置高度方向上方分离。即,构成为,即使在介质读取面34a上载置有具有相对厚度的介质P的状态下,盖部32也能够按压介质P。
在第1部件38和第2部件40的下表面、即与介质读取面34a对置的面上分别设有介质按压部件41。介质按压部件41例如由海绵那样的弹性体构成。
当盖部32相对于壳体34成为关闭的姿势(参照图3)时,介质按压部件41同样地从介质P的与被读取面相反一侧按压载置于壳体34上设置的介质读取面34a上的该介质P。由此,被介质按压部件41按压的介质的被读取面与介质读取面34a紧贴。即,介质按压部件41能够防止介质P从介质读取面34a上翘起。另外,介质按压部件41的大小被设定成与介质读取面34a的大小大致相同,以便能够按压载置于介质读取面34a上的介质P的、与介质读取面34a相反一侧的面的整个区域。
另外,第2部件40的上表面构成为介质载置部32a,介质载置部32a载置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排出的介质P。另外,在第2部件40的上表面、且在装置进深方向前面侧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第1肋42,第1肋42从上表面、即介质载置部32a向上方突出。在本实施例中,第1肋42在第2部件40的上表面沿装置宽度方向延伸。因此,第1肋42能够限制从排出口30朝介质载置部32a排出的介质P的向排出方向的移动,从而能够可靠地将介质P载置于介质载置部32a。
另外,在第2部件40的上表面、且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方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第2肋44,第2肋44从上表面、即介质载置部32a向上方突出。在本实施例中,第2肋44形成在介质载置部32a的装置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并沿装置进深方向延伸。即,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于第2部件40的上表面的介质载置部32a上,在除了排出口30侧的端部之外的剩余的3个端部形成有第1肋42和第2肋44。即,介质载置部32a除了排出口30侧的端部之外,被第1肋42和第2肋44包围。因此,第1肋42和第2肋44能够抑制从排出口30朝介质载置部32a排出的介质P从介质载置部32a落下,从而能够可靠地将介质P载置于介质载置部32a。
另外,在第1部件38的上表面安装有坡度部件46。在本实施例中,坡度部件46作为引导部件起作用,所述引导部件将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排出口30排出的介质P引导至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介质载置部32a。坡度部件46具备引导部46a和卡合部48、48。引导部46a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延伸设置。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在引导部46a的两端部设有卡合部48、48。卡合部48、48设置于装置宽度方向上的、偏离开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排出口30排出的介质P通过的区域的位置。另外,在卡合部48的前端设有接触部50。在本实施例中,接触部50构成为旋转自如的辊部件。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坡度部件46的装置进深方向前面侧设有转动轴46b(参照图3)。坡度部件46被安装成能够以转动轴46b为支点相对于第1部件38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坡度部件46绕图3和图7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能够将该坡度部件46从引导姿势切换至退避姿势,在引导姿势下,该坡度部件46将由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排出口30排出的介质P向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介质载置部32a引导(参照图3和图7),在退避姿势下,该坡度部件46从由第1图像读取单元12排出的介质P的运送路径上退避开(图6)。
另外,如图7所示,施力构件52的一端部安装于坡度部件46的引导部46a的下表面,施力构件52的另一端部安装于第1部件38的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施力构件52构成为拉伸弹簧。另外,在第1部件38的上表面设有限定部54,限定部54与坡度部件46的至少一部分抵接而限定坡度部件46的姿势。
如图7所示,坡度部件46利用施力构件52的作用力被朝第1部件38侧施力,坡度部件46的至少一部分成为与限定部54抵接的状态。该状态为坡度部件46的引导姿势。在该状态下,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排出口30排出的介质P的前端与引导部46a接触,被引导部46a向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介质载置部32a引导。然后,介质P被载置于介质载置部32a。
另外,在该状态下,卡合部48的接触部50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前面12a接触,其接触位置位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前面12a的下方侧。
<<<关于坡度部件的姿势变化>>>
如图3、图4和图7所示,当盖部32相对于壳体34处于关闭的姿势时,坡度部件46由于施力构件52的作用力而与限定部54抵接,处于介质P的引导姿势。在此,当从壳体34提起盖部32的第2部件40的装置进深方向前面侧的端部时,第2部件40相对于第1部件38绕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并且,当第2部件40与第1部件38成规定角度时,第1部件38也与第2部件40一同绕图5和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
当第1部件38开始绕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坡度部件46克服施力构件52的作用力而从限定部54离开,并以转动轴46b作为支点开始绕图6和图7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由于卡合部48的接触部50构成为辊部件,因此,接触部50一边相对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前面12a旋转一边从前面12a的下方侧向上方侧移位。由此,坡度部件46的引导部46a从引导介质P的姿势切换为从介质P的运送路径退避开的姿势、即非引导姿势。
在此,由于当使盖部32从相对于壳体34关闭的姿势变化为打开的姿势时,坡度部件46相对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前面12a从引导姿势切换为非引导姿势,因此,能够抑制坡度部件46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发生干涉而阻碍第1部件38绕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
由此,第1部件38能够相对于壳体34的介质载置部32a以角度α打开。另外,第2部件40能够相对于第1部件38转动直至规定角度,因此,第2部件40能够相对于壳体34的介质载置部32a以比第1部件38的打开角度α大的角度β打开。在此,如图6所示,由于构成为相对于介质载置部32a,装置前面侧的打开角度β比装置背面侧的打开角度α大,因此,介质载置部32a处的介质P的更换和配置作业变得容易。
另外,构成为使坡度部件46在引导姿势和非引导姿势之间切换,以便不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发生干涉,并且构成为使第2部件40能够相对于第1部件38转动,并且构成为使装置前面侧的相对于介质载置部32a的打开角度较大,由此,在装置进深方向上,没有将第1部件38的转动轴39设置在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前方侧,而是设置在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重叠的区域,即便这样,也能够良好地打开盖部32。即,可以配置成,在装置进深方向上,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至少一部分与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关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与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位置关系>>>
在此,再次参照图3,对第1图像读取单元12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4在装置进深方向上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图3中,标记有标号Y1的双点划线示出了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介质读取面34a的装置进深方向(图3中的Y轴方向)背面侧的端部的位置。另外,标记有标号Y2的双点划线示出了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盖部32a的装置进深方向背面侧的端部的位置。
在装置进深方向上的点划线Y1的位置处,介质读取面34a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更具体来说,介质读取面34a的至少一部分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处于非输送状态的介质支承部18重叠。另外,介质读取面34a的至少一部分、更具体来说是装置进深方向背面侧的端部在介质P的排出方向上,位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排出辊对28与排出口30之间。
另外,在装置进深方向上的双点划线Y2的位置处,盖部32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更具体来说,盖部32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排出辊对28重叠。此外,盖部32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图像读取部26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总结上述的说明,由于本实施例中的介质读取面34a(构成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因此,在与装置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体而言是在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进深方向上,成为第2图像读取单元14进入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区域中的状态,从而能够减小与装置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即装置进深方向上的装置尺寸。
另外,关于“第2图像读取单元14进入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区域中的状态”,还可以存在第2图像读取单元14进入第1图像读取单元12自身的情况。另外,虽然第2图像读取单元14未进入第1图像读取单元12自身,但也可以是当从规定方向(例如上方向)观察装置时,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一部分隐藏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情况、以及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一部分隐藏于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情况中的任一情况(以下相同)。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盖部32(构成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因此,在与装置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体而言是在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进深方向上,成为第2图像读取单元14进入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区域中的状态,从而能够减小与装置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即装置进深方向上的装置尺寸。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介质读取面34a(构成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处于关闭姿势的介质支承部18(构成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因此,在与装置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体而言是在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进深方向上,成为第2图像读取单元14进入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区域中的状态,从而能够减小与装置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即装置进深方向上的装置尺寸。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盖部32(构成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排出辊对28(构成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因此,在与装置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体而言是在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进深方向上,成为第2图像读取单元14进入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区域中的状态,从而能够减小与装置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即装置进深方向上的装置尺寸。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盖部32(构成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设置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图像读取部26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因此,在与装置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体而言是在本实施例中的装置进深方向上,成为第2图像读取单元14进入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区域中的状态,从而能够减小与装置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即装置进深方向上的装置尺寸。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介质读取面34a(构成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至少一部分在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介质的排出方向上位于排出辊对28与排出口30之间的位置,因此,在介质的排出方向上,成为第2图像读取单元14进入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区域中的状态,从而能够减小排出方向上的装置尺寸。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坡度部件46能够根据盖部32相对于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开闭动作来切换相对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姿势,因此,能够抑制坡度部件46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发生干涉而阻碍盖部32的开闭动作。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盖部32具备:第1部件38,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第2图像读取单元14,并且,在该第1部件38上设有坡度部件46;和第2部件40,该第2部件40以能够相对于该第1部件38转动的方式与该第1部件38连结,因此,当使盖部32相对于第2图像读取单元14转动而打开盖部32时,第2部件40能够相对于针对第2图像读取单元14已处于打开状态的第1部件38进一步朝转动方向转动。其结果是,能够增大将盖部32相对于第2图像读取单元14打开的状态时的、介质读取面34a和第2部件40所成的打开角度β,能够使介质读取面34a处的介质的更换和配置操作变得容易,能够提高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作业性。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坡度部件46具有接触部50,接触部50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接触,并能够在接触的状态下相对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移位,因此,在使盖部32相对于第2图像读取单元14开闭时,能够抑制坡度部件46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发生干涉而阻碍盖部32的开闭动作。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坡度部件46在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介质的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即装置宽度方向上延伸设置,接触部50在装置宽度方向上设置于从介质通过的区域偏离开的位置,因此,当坡度部件46处于引导姿势时,能够减轻接触部50与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排出的介质接触的担忧。因此,坡度部件46能够将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排出的介质良好地引导至介质载置部32a。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接触部50由辊部件构成,因此,能够降低在接触部50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前面12a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能够容易地进行接触部50相对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移位,并且,能够避免接触部50给第1图像读取单元12带来伤痕、或者能够抑制伤痕的程度。
另外,由于在本实施例中的盖部32的上部的、介质排出方向下游侧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第1肋42,因此,当介质被排出至介质载置部32a时,第1肋42与介质的排出方向前端侧的端部接触,从而能够限制介质朝向所述排出方向的移位,抑制介质在排出方向、即装置进深方向上从介质载置部32a落下。
另外,由于在本实施例中的盖部32的上部的、装置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方的端部设有第2肋44,因此,当介质被排出至盖部32的介质载置部32a时,能够抑制介质从介质载置部32a落下。
<<<关于图像读取装置的组装>>>
接着,参照图1、图8和图9对图像读取装置10的组装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连接体16具备用于安装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第1安装部16a、以及用于安装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第2安装部16b。在装置进深方向上,连接体16的背面侧相对于前面侧向装置高度方向上方隆起。在该隆起的部分设有第1安装部16a。另外,在连接体16的前面侧设有第2安装部16b。在本实施例中,第2安装部16b构成为一对臂,该一对臂向前面侧延伸,并在装置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
如图9所示,在一对臂状的第2安装部16b、16b之间配置第2图像读取单元14。并且,借助未图示的螺钉等紧固部件将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相对于连接体16进行固定。并且,进行从连接体16向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电力供给以及数据通信等的布线作业,由此,将第2图像读取单元14安装至连接体16的安装作业结束。
接下来,将第1图像读取单元12安装至第1安装部16a。在此,在第1安装部16a设有钩状的卡定部56、56。另外,虽然未图示,在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底面设有用于收纳卡定部56、56进行卡合的卡合部。在使第1图像读取单元12位于第1安装部16a、并使卡定部56与卡合部(未图示)卡合后,借助未图示的螺钉等紧固部件将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相对于连接体16进行固定(参照图1)。
然后,进行从连接体16向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电力供给以及数据通信等的布线作业,由此,将第1图像读取单元12安装至连接体16的安装作业结束。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装置进深方向上,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至少一部分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至少一部分在与连接体16连接的状态下在装置进深方向上重叠,即,在装置高度方向上,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下方,因此,连接体16依次与第2图像读取单元14、第1图像读取单元12连接。
<<<实施例1的变更例>>>
(1)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构成为在介质载置部32a设有第1肋42和第2肋44,但也可以构成为在介质载置部32a仅设有第1肋42来代替该结构。
(2)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构成为在图像读取部26设有图像读取传感器26A、26B,但也可以构成为在图像读取部26仅设有图像读取传感器26A、26B中的任意一个来代替该结构。
(3)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构成为转动轴39设置于第1部件38侧,但也可以构成为将转动轴39设置于壳体34侧来代替该结构。
(4)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接触部50构成为辊部件,但也可以由树脂材料等构成接触部50,并使该接触部50相对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滑动来代替该结构。在该结构中,也能够避免接触部50给第1图像读取单元12带来伤痕、或者能够抑制伤痕的程度。
总结上述的说明,本实施例中的图像读取装置10具备:第1图像读取单元12,其能够读取沿着运送路径运送的介质的面;第2图像读取单元14,其能够将介质载置于介质读取面34a并读取介质的面;以及盖部32,其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介质读取面34a关闭的姿势和相对于介质读取面34a打开的姿势之间切换。介质读取面34a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另外,图像读取装置10具备:第1图像读取单元12,其能够读取沿着运送路径运送的介质的面;第2图像读取单元14,其能够将介质载置于介质读取面34a并读取介质的面;以及盖部32,其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介质读取面34a关闭的姿势和相对于介质读取面34a打开的姿势之间切换。盖部32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另外,图像读取装置10具备介质支承部18,该介质支承部18能够在相对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关闭的姿势、以及相对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打开的姿势之间切换,其中,该相对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打开的姿势是这样的姿势:该介质支承部18从该关闭的姿势起相对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转动而以能够沿运送路径运送介质的姿势来支承该介质。介质读取面34a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关闭姿势下的介质支承部18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另外,图像读取装置10具备排出辊对28,排出辊对28在第1图像读取单元12中将沿着运送路径运送的介质排出。盖部32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排出辊对28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另外,图像读取装置10具备图像读取部26,图像读取部26在第1图像读取单元12中能够读取沿着运送路径运送的介质的至少一个面。盖部32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图像读取部26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另外,图像读取装置10具备:排出辊对28,其在第1图像读取单元12中将沿着运送路径运送的介质排出;和排出口30,其在运送路径中相对于排出辊对28设置在运送方向下游侧。介质读取面34a的至少一部分在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介质的排出方向上位于排出辊对28与排出口30之间。
另外,在图像读取装置10中,盖部32的上部形成为载置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排出的介质的介质载置部32a,在盖部32设有能够相对于该盖部32移位的坡度部件46。在盖部32处于相对于第2图像读取单元14关闭的姿势的情况下,坡度部件46处于将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排出的介质向介质载置部32a引导的引导姿势,在盖部32被从相对于第2图像读取单元14关闭的姿势切换至相对于第2图像读取单元14打开的姿势的情况下,坡度部件46处于相对于盖部32移位而从所述运送路径退避开的非引导姿势。
另外,在图像读取装置10中,盖部32具备:第1部件38,该第1部件38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第2图像读取单元14,并且,在该第1部件38上设有坡度部件46;和第2部件40,该第2部件40以能够相对于该第1部件38转动的方式与该第1部件38连结。
另外,在图像读取装置10中,坡度部件46具有接触部50,接触部50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接触,并能够在接触的状态下相对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移位。
另外,在图像读取装置10中,坡度部件46在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介质的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即装置宽度方向上延伸设置,接触部50在装置宽度方向上设置于从介质通过的区域偏离开的位置。
另外,在图像读取装置10中,接触部50由能够在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2接触的状态下旋转的辊部件构成。
另外,在图像读取装置10中,在盖部32,在第1图像读取单元12的介质的排出方向下游侧端部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第1肋42,第1肋42从盖部32的上部向上方突出,并沿装置宽度方向延伸。
另外,在图像读取装置10中,在盖部32,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至少一方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第2肋44,第2肋44从盖部32的上部向上方突出,并沿装置进深方向延伸。
并且,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定,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述的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当然,这些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例2)
图10是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外观立体图,图11是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外观立体图,图12是示出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中的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介质运送路径的侧剖视图,图13是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侧视图,图14是示出在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中打开了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盖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5是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连接体的立体图。
另外,图16是示出将第2图像读取单元与连接体连接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7是示出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下表面的平面图,图18是示出连接体的一对支承部与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关系的剖视图,图19是图18中的一个支承部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放大剖视图,图20是示出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组装中的第1状态的说明图,图21是示出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组装中的第2状态的说明图,图22是示出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组装中的第3状态的说明图。
另外,图23是示出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组装中的第4状态的说明图,图24是示出连接体与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结合部的侧剖视图,图25是示出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组装中的第5状态的说明图,图26是示出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组装中的第6状态的说明图,图27是示出连接体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结合部的侧剖视图,图28是示出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组装中的第7状态的说明图,图29是示出实施例2的图像读取系统的组装中的第8状态的说明图。
另外,在各附图中示出的X-Y-Z坐标系中,X方向表示图像读取系统的宽度方向且纸张宽度方向,Y方向表示图像读取系统的进深方向,Z方向表示图像读取系统的高度方向。另外,在各附图中,将-Y方向作为图像读取系统的前面侧,将+Y方向侧作为图像读取系统的背面侧。另外,在各附图中,-Y方向为第1图像读取单元中的介质的运送方向。
<<<图像读取系统的概要>>>
参照图10至图14,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图像读取系统110。图像读取系统110具备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以及连接体116。在本实施例中,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与连接体116的上部连接,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与连接体116的前部连接。另外,关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向连接体116的装卸,在后面进行叙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构成为单张纸扫描仪,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构成为平板扫描仪。首先,对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概要进行说明。
<<<关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
在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背面侧的上部设有介质支承部118。介质支承部118被安装成能够相对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转动。介质支承部118能够取得下述状态:如图10所示那样覆盖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上部和输送口120(参照图11)的非输送状态;以及如图11所示那样从非输送状态向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背面侧转动而使输送口120敞开、使介质P支承于介质支承面118a的输送状态。
在此,参照图12对介质P的运送路径进行说明,从介质支承面118a开始沿着运送方向依次设有输送辊对122、运送辊对124、图像读取部126、排出辊对128以及排出口130。图12中的标记有标号P的双点划线表示介质P的运送路径,支承于介质支承面118a的介质P被输送辊对122夹着朝运送辊对124输送。然后,运送辊对124夹着介质P向图像读取部126运送。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读取部126具备图像读取传感器126A、126B。在本实施例中,图像读取传感器126A被配置成与介质P的一个面(高度方向下方侧的面)对置并能够读取所述一个面,图像读取传感器126B被配置成与介质P的另一个面(高度方向上方侧的面)对置并能够读取所述另一个面。并且,图像读取部126构成为能够利用图像读取传感器126A、126B来读取介质P的两个面。在图像读取部126被读取了图像的介质P被排出辊对128夹着而从设置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前面的排出口130朝位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前方的、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盖部132的介质载置部132a排出。
<<<关于第2图像读取单元>>>
接着,对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概要进行说明。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构成为平板扫描仪。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具备壳体134、以及以能够相对于该壳体134转动的方式安装的盖部132。在壳体134的上部设有矩形的介质读取面134a(参照图12和图14)。在本实施例中,介质读取面134a由平坦且透明的玻璃板构成,在介质读取面134a的上表面能够载置读取图像的介质P。
另外,虽然未图示,在壳体134内设有图像读取构件。在本实施例中,该图像读取构件构成为,通过在介质读取面134a的下侧沿介质读取面134a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移动而能够读取载置于介质读取面134a的介质P的与介质读取面134a对置的面。
另外,在壳体134上的前面侧(图10和图11中的-Y轴方向侧)设有操作部136。在操作部136中,构成为具备用于操作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电源开关以及设定切换按钮等。
参照图11和图14,在本实施例中,盖部132以能够在覆盖介质读取面134a而关闭的姿势(参照图11)、和使介质读取面134a露出的打开的姿势(参照图14)之间切换的方式安装于壳体134。具体而言,盖部132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34转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盖部132具备第1部件138和第2部件140。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1部件138的进深方向背面侧的端部设有转动轴139(参照图12和图21)。第1部件138以能够以转动轴139为支点相对于壳体134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壳体134的进深方向背面侧的端部。另外,第2部件140以能够相对于第1部件138转动的方式与第1部件138的进深方向前面侧的端部连结。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转动轴139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壳体134在高度方向上移位。因此,盖部132能够一边维持覆盖介质读取面134a的关闭的姿势一边从介质读取面34a向高度方向上方分离。即,构成为,即使在介质读取面134a上载置有具有相对厚度的介质P的状态下,盖部132也能够按压介质P。
在第1部件138和第2部件140的下表面、即与介质读取面134a对置的面上分别设有介质按压部件141。介质按压部件141例如由海绵那样的弹性体构成。
当盖部132相对于壳体134成为关闭的姿势(参照图12)时,介质按压部件141同样地从介质P的与被读取面相反一侧按压载置于壳体134上设置的介质读取面134a上的该介质P。由此,被介质按压部件141按压的介质的被读取面与介质读取面134a紧贴。即,介质按压部件141能够防止介质P从介质读取面134a上翘起。另外,介质按压部件141的大小被设定成与介质读取面134a的大小大致相同,以便能够按压载置于介质读取面134a上的介质P的、与介质读取面134a相反一侧的面的整个区域。
另外,第2部件140的上表面构成为介质载置部132a,介质载置部132a载置从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排出的介质P。
另外,坡度部件142以能够相对于第1部件138转动的方式安装在第1部件138的上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坡度部件142作为引导部件起作用,所述引导部件将从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排出口130排出的介质P向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介质载置部132a引导。坡度部件142在宽度方向上延伸设置,在坡度部件142的两端设有卡合部144。卡合部144设置于宽度方向上的、偏离开从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排出口130排出的介质P通过的区域的位置。另外,在卡合部144的前端设有旋转自如的辊部件146(接触部)。
另外,在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被组装于连接体116的状态下,辊部件146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前面112a接触。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坡度部件142的进深方向前面侧设有转动轴139(参照图12)。坡度部件142被安装成能够以转动轴139为支点相对于第1部件138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坡度部件142绕图11和图14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能够将该坡度部件142从引导姿势切换至退避姿势,在引导姿势下,该坡度部件142将由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排出口130排出的介质P向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介质载置部132a引导(参照图11),在退避姿势下,该坡度部件142从由第1图像读取单元12排出的介质P的运送路径上退避开(图14)。
另外,坡度部件142被未图示的施力构件朝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侧施力,即以成为引导姿势的方式被施力。另外,当进行坡度部件142的从引导姿势向退避姿势的姿势切换时,辊部件146在维持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前面112a接触的状态的情况下从前面112a的下方侧向上方侧移位。
<<<关于连接体>>>
参照图15对连接体116进行说明。如图15所示,连接体116具备用于安装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第1安装部116a、以及用于安装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第2安装部116b。在本实施例中,在进深方向上,连接体116的背面侧相对于前面侧向高度方向上方隆起。在该隆起的部分、即连接体116的上部设有第1安装部116a。并且,在将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载置于连接体116的上部时,第1安装部116a作为能够支承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第1支承面起作用。
在此,参照图13,在本实施例中,在连接体116的上部载置有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第1安装部116a支承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并且,第1安装部116a支承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底面的规定方向、即进深方向上的1/2以上的长度区域。
另外,图15中,在连接体116的前面侧形成有一对臂状的支承部148,该一对臂状的支承部148向该前面侧延伸,并在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对置。并且,在支承部148设有第2安装部116b。第2安装部116b作为当从连接体116的侧方、在本实施例中是从前方侧进行了组装时能够支承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第2支承面起作用。另外,在支承部148形成有至少1个檐状部150,檐状部150位于第2安装部116b的上方并与第2安装部116b对置。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高度方向上的第2安装部116b与檐状部150的距离被设定成比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壳体134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大。
参照图14和图16,在本实施例中,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配置在一对臂状的支承部148之间。更具体来说,将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从连接体116的前方侧插入于高度方向上的、第2安装部116b与檐状部150之间,从而将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组装于连接体116上。并且,作为第2支承面的第2安装部116b能够支承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底面的规定方向、即进深方向上的1/2以上的长度区域。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1安装部116a支承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底面的进深方向上的1/2以上的长度区域,因此,能够承受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大部分重量。
另外,相同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2安装部116b能够支承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底面的进深方向上的1/2以上的长度区域,因此,能够承受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大部分重量。
另外,如图13所示,在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被组装于连接体116的状态下的连接体116的进深方向上的重心位置G3在进深方向上位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重心位置G1与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重心位置G2之间。
在此,如图13和图15所示,在连接体116的进深方向上,在与重心位置G3对应的位置设有搭手部152。因此,当抬起图像读取系统110时,能够平衡性良好地抬起图像读取系统110,能够稳定地搬运图像读取系统110。
另外,连接体116具备中转部154。在本实施例中,中转部154配置在连接体116的背面侧下方。中转部154具有未图示的电路基板,信号线线缆的端子或电力供给线缆的端子能够经由设置于连接体116的背面的多个开口(参照图28和图29)而相对于该电路基板装卸。另外,在连接体116的内部,信号线线缆156从所述电路基板延伸。如图16所示,信号线线缆156的一端与中转部154的所述电路基板(未图示)连接,另一端与组装于连接体116的状态下的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信号线线缆156不仅发送和接收中转部154与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之间的数据,还一并进行从中转部154向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电力供给。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个示例,信号线线缆156构成为USB线缆。
在此,参照图17至图19对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和连接体116的组装状态进行说明。如图17所示,在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壳体134的底面134b设有多个脚部160,该多个脚部160在将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设置于桌子等的设置面158上时,用来支撑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个示例,脚部160设置于底面134b的4个部位。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个示例,脚部160构成为橡胶脚。
另外,在连接体116的底面116c设有多个脚部162,该多个脚部162在将连接体116设置于桌子等的设置面158上时,用来支撑连接体116。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个示例,脚部162设置于底面116c的4个部位。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脚部162也与脚部160相同地构成为橡胶脚。
如图18和图19所示,当将组装有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连接体116设置于设置面158上时,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和连接体116被脚部162支承。另一方面,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被脚部160支承而独立(自立)。在该状态下,连接体116的檐状部150限制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相对于连接体116的朝高度方向上方的移位。
另外,在该状态下,连接体116的第2安装部116b与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底部成为分离的状态(参照图19)。即,在第2安装部116b与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底部之间形成有间隙164。另外,图19放大图示出图18中的由单点划线围成的区域。
另外,在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组装于连接体116的状态下,当从设置面158抬起图像读取系统110时,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由于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自重而向下方移位,由此,第2安装部116b与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底部接触。即,间隙164被消除,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成为被支承于第2安装部116b的状态。
<<<关于图像读取系统的组装>>>
接着,参照图20至图29对图像读取系统110的组装进行说明。参照图20,示出了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背面侧的端部,在该背面侧的端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有被结合部件166。在被结合部件166上设有收纳第1部件138的转动轴139的轴收纳部166a、以及与后述的结合部件168卡合的卡合部166b。
接着,如图21所示,将盖部132安装于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壳体134。具体而言,将盖部132的第1部件138的转动轴139嵌入被结合部件166的轴收纳部166a。由此,盖部132能够以转动轴139为支点相对于壳体134转动。
接下来,如图22所示,将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从连接体116的前面侧插入于一对支承部148之间。此时,以壳体134在高度方向上位于支承部148的第2安装部116b与檐状部150之间的方式将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插入支承部148。并且,使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与设置于连接体116的位置限制部170抵靠。在本实施例中,位置限制部170在限定连接体116上限定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进深方向上的位置。另外,在位置限制部170上设有开口172。在本实施例中,开口172设置在下述这样的位置:当将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安装于连接体116时,该位置与设置于壳体134的背面侧端部的后述的信号线端子部178(参照图23)对应。
接下来,如图23和图24所示,在使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抵靠于位置限制部170的状态下,使用结合部件168来进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与连接体116的结合。在连接体116的与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被结合部件166对应的位置设有结合部件安装部174。另外,如图24所示,结合部件168沿进深方向延伸,并且具有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侧的端部朝下方突出而成的突出部168a。
突出部168a以能够相对于被结合部件166的卡合部166b在高度方向上相对移动的方式被收纳于卡合部166b。另外,突出部168a在被收纳于卡合部166b的状态下,在进深方向背面侧与该卡合部166b卡合。即,利用突出部168a和卡合部166b的卡合而将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在进深方向上拘束于连接体116。
并且,借助螺钉等紧固部件176将结合部件168安装于结合部件安装部174,由此进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与连接体116的结合。即,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和连接体116被一体化。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被结合部件166和卡合部166b能够在高度方向上相对移动,因此,壳体134能够在第2安装部116b与檐状部150之间在高度方向上移位。
接下来,如图25所示,将从中转部154延伸的信号线线缆156的另一端插入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进深方向侧的端部处设置的信号线端子部178(参照图20),将中转部154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电连接。由此,对连接体116组装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组装作业结束。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信号线线缆156除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外,还一并进行从中转部154向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电力供给。
接下来,参照图26至图29对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向连接体116的组装进行说明。在连接体116的第1安装部116a设有钩状的卡定部180(参照图15和图27)。另外,在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底部设有能够与卡定部180卡合的被卡定部182(参照图27)。
如图26所示,将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载置于连接体116的上部,具体而言,载置于第1安装部116a。此时,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以在进深方向上靠向从坡度部件142离开的一侧、即背面侧的方式载置于第1安装部116a。由此,第1安装部116a的卡定部180成为被收纳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底部的被卡定部182的状态(参照图27中的双点划线部)。并且,在将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载置于第1安装部116a后,使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向进深方向前方侧、即坡度部件142的一侧滑动。由此,第1安装部116a的卡定部180与被卡定部182卡合(参照图27实线部)。
接下来,如图28所示,利用结合部件184将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与连接体116结合起来。具体而言,借助螺钉等紧固部件186将跨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背面和连接体116的背面的结合部件184安装于连接体116。由此,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和连接体116被一体化。
并且,如图29所示,在连接体116的背面侧,将从中转部154延伸的电力线缆188、信号线线缆190分别与设置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背面的电力供给端子和信号线端子连接。由此,对连接体116组装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组装作业结束。并且,在该状态下,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经由连接体116被一体化。
另外,如图29所示,在连接体116的背面设有:电力供给端子192,该电力供给端子192用于经由中转部154向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供给电力;和信号线端子194,该信号线端子194用于经由中转部154向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进行图像读取数据等数据以及用于各图像读取单元112、114的操作的控制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另外,电力供给端子192通过未图示的电力供给线缆与外部电源等连接。另外,信号线端子194也通过未图示的信号线线缆与PC等外部输入设备连接。
<<<实施例2的变更例>>>
(1)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构成为利用信号线线缆156在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与连接体116之间进行电力供给以及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但也可以构成为分成不同的线缆来进行电力供给以及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2)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构成为利用电力线缆188、信号线线缆190在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与连接体116之间分别进行电力供给以及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但也可以构成为如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与连接体116之间那样,利用1个线缆来进行电力供给以及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总结上述的说明,图像读取系统110具备: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该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能够读取沿着运送路径运送的介质的面;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该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能够将介质载置于介质读取面134a并读取该介质的面;以及连接体116,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分别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组装于该连接体116,该连接体116在组装有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状态下使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一体化。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分别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组装于连接体116,因此,例如在搬运图像读取系统110时,能够将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中的至少1个从连接体116卸下进行搬运。即,不是一体地搬运图像读取系统110,而是可以卸下图像读取系统110的一部分,分成多个进行搬运,从而能够减小每次的搬运重量。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搬运图像读取系统110,因此,能够提高图像读取系统110的搬运性。
另外,在图像读取系统110中,例如在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或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发生故障时,在将发生故障的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或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从连接体116卸下送去修理的期间,也能够继续使用未发生故障的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或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另外,通过更换发生故障的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或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能够快速地恢复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或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状态,因此,能够缩短由于故障而导致无法使用图像读取系统110的期间。因此,能够提高图像读取系统110的便利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组装于连接体116的上表面,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从连接体116的侧方组装于连接体116。根据上述结构,在对连接体116组装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时,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从上方组装于连接体116,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从侧方组装于连接体116。由此,在将各图像读取单元112、114组装于连接体116的组装作业中,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组装路径互相不干涉,因此,能够提高对连接体116进行的组装作业的作业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连接体116具有能够支承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第1安装部116a、以及能够支承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安装部116b。并且,第1安装部116a能够支承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底面的规定方向上的1/2以上的长度区域,第2安装部116b能够支承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底面的规定方向上的1/2以上的长度区域。
根据上述结构,在连接体116上,第1安装部116a能够支承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底面的进深方向上的1/2以上的长度区域,第2安装部116b能够支承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底面的进深方向上的1/2以上的长度区域。即,在图像读取系统110中组装有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状态下搬运图像读取系统110时,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底面的一半以上被连接体116支承,因此,能够抑制在连接体116和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结合部、以及连接体116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结合部产生过大的负载,能够抑制图像读取系统110的破损。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在连接体116上,在与安装有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状态下的连接体116的重心位置G1对应的位置设有搭手部152。
根据上述结构,在连接体116上组装有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状态下搬运图像读取系统110时,能够稳定地搬运图像读取系统110。
根据本实施例,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具备坡度部件142,坡度部件142将从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排出的介质引导至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上部、即盖部132的介质载置部132a。并且,在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下部设有被卡定部182,在连接体116的上部设有能够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被卡定部182卡合的卡定部180。卡定部180与被卡定部182的卡合是通过下述方式进行的:将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载置于连接体116的上部、即第1安装部116a后,使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向坡度部件142侧滑动。
根据上述结构,将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载置于连接体116的上部即第1安装部116a的、远离坡度部件142的一侧,之后,使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向坡度部件142侧滑动,因此,在将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载置于连接体116的第1安装部116a时,能够抑制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与坡度部件142发生干涉,能够抑制坡度部件142的破损。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连接体116设有檐状部150,檐状部150在组装有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时覆盖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一部分。
根据上述结构,在将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组装于连接体116时,檐状部150能够限制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向上方的移位。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连接体116上具备一对支承部148,该一对支承部148向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介质的排出方向突出,并在与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对置,在一对支承部148上设有檐状部150。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图像读取系统110具备下述这样的结构:在将组装有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状态下的连接体116载置于设置面158的状态下,在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底部与连接体116之间形成有间隙164,通过将连接体116从设置面158抬起而使间隙164消除,从而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利用连接体116进行支承。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介质读取面134a(构成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至少一部分在图像读取系统的高度方向上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因此,在与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体而言是本实施例中的图像读取系统的进深方向上,成为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进入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区域中的状态,从而能够减小进深方向上的图像读取系统的尺寸。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盖部132(构成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至少一部分在高度方向上与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因此,在与高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体而言是本实施例中的进深方向上,成为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进入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区域中的状态,从而能够减小进深方向上的图像读取系统的尺寸。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介质读取面134a(构成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至少一部分在高度方向上与关闭的姿势下的介质支承部118(构成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因此,在进深方向上,成为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进入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区域中的状态,从而能够减小进深方向上的图像读取系统的尺寸。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盖部132(构成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至少一部分在高度方向上与排出辊对128(构成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因此,在进深方向上,成为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进入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区域中的状态,从而能够减小进深方向上的图像读取系统的尺寸。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盖部132(构成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至少一部分在高度方向上与设置于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图像读取部126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因此,在进深方向上,成为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进入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区域中的状态,从而能够减小进深方向上的图像读取系统的尺寸。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介质读取面134a(构成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的至少一部分在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介质的排出方向上位于排出辊对128与排出口130之间的位置,因此,在介质的排出方向上,成为第2图像读取单元114进入第1图像读取单元112的区域中的状态,从而能够减小排出方向上的图像读取系统的尺寸。
并且,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定,能够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述的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当然,这些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具备:
第1图像读取单元,其能够读取沿着运送路径运送的介质的面;
第2图像读取单元,其能够将介质载置于介质读取面并读取该介质的面;以及
开闭体,其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所述介质读取面关闭的姿势和相对于所述介质读取面打开的姿势之间切换,
所述介质读取面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2.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具备:
第1图像读取单元,其能够读取沿着运送路径运送的介质的面;
第2图像读取单元,其能够将介质载置于介质读取面并读取该介质的面;以及
开闭体,其被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所述介质读取面关闭的姿势和相对于所述介质读取面打开的姿势之间切换,
所述开闭体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还具备介质支承部,该介质支承部能够在相对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关闭的姿势、以及相对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打开的姿势之间切换,该相对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打开的姿势是这样的姿势:从所述关闭的姿势起相对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转动而以能够沿所述运送路径运送介质的姿势支承该介质,
所述介质读取面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所述关闭的姿势下的所述介质支承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还具备排出构件,该排出构件在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中将沿着所述运送路径运送的介质排出,
所述开闭体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所述排出构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还具备图像读取部,该图像读取部在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中读取沿着所述运送路径运送的介质的至少一个面,
所述开闭体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与所述图像读取部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还具备:
排出构件,其在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中将沿着所述运送路径运送的介质排出;和
排出口,其在所述运送路径中相对于所述排出构件设置在运送方向下游侧,
所述介质读取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介质的排出方向上位于所述排出构件与所述排出口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权利要求4以及权利要求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体的上部形成为载置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排出的介质的介质载置部,
在所述开闭体设有能够相对于该开闭体移位的坡度部件,
在所述开闭体处于相对于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关闭的姿势的情况下,所述坡度部件处于将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排出的介质向所述介质载置部引导的引导姿势,在所述开闭体被从相对于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关闭的姿势切换至相对于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打开的姿势的情况下,所述坡度部件处于相对于所述开闭体移位而从所述运送路径退避开的非引导姿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体具备:
第1部件,该第1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并且,所述坡度部件设置于该第1部件;和
第2部件,该第2部件以能够相对于该第1部件转动的方式与该第1部件连结。
9.根据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坡度部件具有接触部,该接触部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接触,并能够在所述接触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移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坡度部件在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所述介质的排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设置,所述接触部在所述交叉的方向上设置于从所述介质通过的区域偏离开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由能够在与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接触的状态下旋转的辊部件构成。
12.一种图像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读取系统具备:
权利要求1~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和
连接体,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分别以能够装卸的方式组装于该连接体,该连接体在组装有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状态下使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一体化。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被组装于所述连接体的上表面,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从所述连接体的侧方被组装于所述连接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体具有:第1支承面,其能够支承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和第2支承面,其能够支承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底面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第1支承面能够支承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的底面的规定方向上的1/2以上的长度区域,
所述第2支承面能够支承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底面的规定方向上的1/2以上的长度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体上,在与安装有所述第1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状态下的所述连接体的重心位置对应的位置设有搭手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体具备位置限制部,该位置限制部限定所述第2图像读取单元的进深方向上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体在所述位置限制部的进深方向上的背面侧具备线缆的中转部。
CN201610108240.2A 2015-03-12 2016-02-26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读取系统 Active CN1059791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50049A JP6503803B2 (ja) 2015-03-12 2015-03-12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連結ユニット
JP2015-050049 2015-03-12
JP2015050050A JP2016170281A (ja) 2015-03-12 2015-03-12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連結ユニット
JP2015-050050 2015-03-12
JP2015125542 2015-06-23
JP2015-125547 2015-06-23
JP2015125547A JP6614433B2 (ja) 2015-06-23 2015-06-23 画像読取装置
JP2015-125542 2015-06-23
JP2015235445A JP6784018B2 (ja) 2015-06-23 2015-12-02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システム
JP2015-235445 2015-1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79111A true CN105979111A (zh) 2016-09-28
CN105979111B CN105979111B (zh) 2019-09-24

Family

ID=56888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08240.2A Active CN105979111B (zh) 2015-03-12 2016-02-26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读取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614994B2 (zh)
CN (1) CN105979111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7305A (zh) * 2017-01-31 2018-08-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N109151242A (zh) * 2017-06-16 2019-01-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N111845070A (zh) * 2019-04-24 2020-10-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1976290A (zh) * 2019-05-21 2020-11-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2291444A (zh) * 2019-07-25 2021-01-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N114827370A (zh) * 2021-01-28 2022-07-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线缆更换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51309B2 (ja) * 2019-05-21 2023-04-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6538A (zh) * 1996-11-05 1998-10-21 株式会社Pfu 装有前卸扫描单元的装置
US6417937B1 (en) * 1999-03-30 2002-07-0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tegrated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and active transparency adapter
US20060203306A1 (en) * 2005-02-28 2006-09-14 Kazunori Hoshi Document reading apparatus and an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JP2006254212A (ja) * 2005-03-11 2006-09-21 Canon Electronics Inc 電子機器
US20070211313A1 (en) * 2006-03-13 2007-09-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US20080278774A1 (en) * 2007-05-07 2008-11-13 Takashi Enami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light source used for image reading
CN101600034A (zh) * 2008-06-06 2009-12-09 夏普株式会社 具有防止读取错误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
CN201365296Y (zh) * 2008-12-19 2009-12-16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具平台式和馈纸式扫描功能的扫描装置
CN102572177A (zh) * 2010-12-16 2012-07-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203708322U (zh) * 2013-12-11 2014-07-09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及其动力切换机构
CN204031262U (zh) * 2014-04-16 2014-12-17 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独立平台式与馈送式扫描装置的事务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79471B2 (ja) 1999-04-09 2003-12-15 株式会社Pfu 画像読取装置
JP4990038B2 (ja) 2007-06-15 2012-08-01 株式会社Pfu 媒体揃え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6079543B2 (ja) * 2013-10-07 2017-02-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6538A (zh) * 1996-11-05 1998-10-21 株式会社Pfu 装有前卸扫描单元的装置
US6417937B1 (en) * 1999-03-30 2002-07-0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tegrated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and active transparency adapter
US20060203306A1 (en) * 2005-02-28 2006-09-14 Kazunori Hoshi Document reading apparatus and an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JP2006254212A (ja) * 2005-03-11 2006-09-21 Canon Electronics Inc 電子機器
US20070211313A1 (en) * 2006-03-13 2007-09-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US20080278774A1 (en) * 2007-05-07 2008-11-13 Takashi Enami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light source used for image reading
CN101600034A (zh) * 2008-06-06 2009-12-09 夏普株式会社 具有防止读取错误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
CN201365296Y (zh) * 2008-12-19 2009-12-16 虹光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具平台式和馈纸式扫描功能的扫描装置
CN102572177A (zh) * 2010-12-16 2012-07-1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203708322U (zh) * 2013-12-11 2014-07-09 光宝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及其动力切换机构
CN204031262U (zh) * 2014-04-16 2014-12-17 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独立平台式与馈送式扫描装置的事务机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7305A (zh) * 2017-01-31 2018-08-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N109151242A (zh) * 2017-06-16 2019-01-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N111845070A (zh) * 2019-04-24 2020-10-3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1845070B (zh) * 2019-04-24 2022-03-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1976290A (zh) * 2019-05-21 2020-11-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
CN112291444A (zh) * 2019-07-25 2021-01-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N112291444B (zh) * 2019-07-25 2022-05-1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
CN114827370A (zh) * 2021-01-28 2022-07-29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线缆更换方法
CN114827370B (zh) * 2021-01-28 2023-11-1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线缆更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614994B2 (en) 2017-04-04
CN105979111B (zh) 2019-09-24
US20160269585A1 (en) 2016-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79111A (zh)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读取系统
CN102857670B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102857669B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101497403A (zh) 供纸盒装置及图像记录装置
CN206142493U (zh) 介质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记录装置
CN105438861B (zh) 片状物传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US7753363B2 (en) Paper feeding device
CN106470286A (zh) 处理装置
KR101297178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CN100486293C (zh) 自动输稿器、原稿供给方法和计算机可使用的介质
CN107234883B (zh) 打印装置
CN103516936B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CN104079741A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107531063B (zh) 操作面板和具有该操作面板的图像形成装置
CN203027347U (zh) 排纸对齐装置及具备其的消除装置
CN105438865A (zh) 片状物传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CN103458148B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108622685B (zh) 电缆支撑机构、原稿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0418026A (zh) 介质供送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US9113003B2 (en) Sheet loading device,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2135001B (zh) 图像读取装置
US8104981B2 (en) Method for commonly using scanning/printing path of a multifunction office machine and a device thereof
JP6784018B2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システム
TW201933856A (zh) 行動掃描器及行動掃描器支座
JP2017175252A (ja) 媒体給送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