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59593A -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59593A
CN106559593A CN201610089973.6A CN201610089973A CN106559593A CN 106559593 A CN106559593 A CN 106559593A CN 201610089973 A CN201610089973 A CN 201610089973A CN 106559593 A CN106559593 A CN 1065595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ipulation
unit
user
imag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899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59593B (zh
Inventor
佐佐木茂彦
高木伸久
佐野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559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95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595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595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129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splay device, e.g. CRT or LCD moni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1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involving the use of passwords, ID codes or the like, e.g. PI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6Protecting data by securing the transmission between two devices or processes
    • G06F21/608Secure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9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features or functions of an appl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 G06F3/021Arrangements integrating additional peripherals in a keyboard, e.g. card or barcode reader, optical scann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14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 H04N1/00217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only involving computer data transmission protocols, e.g. SMTP, WAP or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04N1/00222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details of image data generation or reproduction, e.g. scan-to-email or network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4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with a server,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82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job set-up options, e.g. number of copies, paper size or resol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7Initiating, continuing or ending a single-mode communication; Handshaking therefor
    • H04N1/32789Details of handsha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当在用于从原稿读取图像的读取装置中设置原稿时,第一控制单元控制读取装置以使得通过第一输入装置进行对于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操控;以及第二控制单元,在第一控制单元开始控制之后进行特定操控的情况下,第二控制单元控制读取装置以使得通过第二输入装置进行对于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操控。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如下的一种技术:当一个用户正要使得(例如,用于从原稿读取图像的)读取装置读取该用户已设置在该读取装置中的原稿的图像时,该技术防止读取装置接受另一用户的操控。JP-A-2009-267701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接受来自除了扫描数据传递目的地终端装置外的终端装置的扫描请求的排它控制技术。JP-A-2009-232113公开了一种将为扫描开始请求分配的ID存储为许可ID并且不接受使用其他ID的扫描开始请求的技术。同样已知在JP-A-2009-177547中公开的技术。
发明内容
在将图像处理设备(其配备有可以由多个用户通过登录到图像处理设备来操控的图像读取装置)配置成使得在一个用户进行图像读取操控的同时不接受来自另一用户的对于图像读取操控的请求的情况下,引起了这样的问题:在已使用操作面板登录的用户仍使用该操作面板的同时,另一用户无法进行对于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操控。
本发明使得能够在正使用可以用来进行对于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操控的一个输入装置的同时,将图像读取操控权限转移至期望用来进行图像读取的操控的另一输入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当在用于从原稿读取图像的读取装置中设置原稿时,第一控制单元控制读取装置,以使得通过第一输入装置进行对于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操控;以及第二控制单元,在第一控制单元开始控制之后进行特定操控的情况下,第二控制单元控制读取装置以使得通过第二输入装置进行对于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操控。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是这样的:在根据第一方面的配置中,读取装置是通过作为输入装置的、与读取装置布置在同一壳体中的终端和作为输入终端的另一终端来操控的;以及当在读取装置中设置原稿时,第一控制单元采用布置在壳体中的终端作为第一输入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是这样的:在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配置中,当进行特定操控时,第二控制单元采用这样的终端作为第二输入装置:用户通过该终端登录到信息处理设备以成为被授权操控读取装置的用户。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是这样的:在根据第一至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配置中,在进行特定操控之后正使用第一输入装置或第二输入装置的用户进行准许操控的情况下,第二控制单元控制读取装置,以使得通过第二输入装置进行对于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操控。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是这样的:在根据第一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配置中,特定操控是用于使得读取装置和要用于操控读取装置的终端执行短程无线通信的操控,或者是使得与读取装置布置在同一壳体中的终端和另一终端执行短程无线通信的操控。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是这样的:在根据第五方面的配置中,当短程无线通信终止时,第二控制单元结束对读取装置的控制。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信息处理设备是这样的:在根据第一至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配置中,在当已完成从所设置的原稿读取图像时指示不存在下一原稿或者被授权操控读取装置并登录到信息处理设备的所有用户已退出的情况下,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在已完成从所设置的原稿读取图像时结束对读取装置的控制。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一种程序用于使得计算机起到如下作用:第一控制单元,当在用于从原稿读取图像的读取装置中设置原稿时,第一控制单元控制读取装置,以使得通过第一输入装置进行对于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操控;以及第二控制单元,在第一控制单元开始控制之后进行特定操控的情况下,第二控制单元控制读取装置以使得通过第二输入装置进行对于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操控。
本发明的第一和第八方面使得能够在使用可以被用于进行对于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操控的输入装置的同时,将图像读取操控权限转移至期望被用于进行对于图像读取的操控的另一输入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使得能够允许来到读取装置的安装地点的用户使用图像处理设备的输入装置进行图像读取操控。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使得能够防止尚未登录的用户继续使用读取装置而使得已登录的用户等待的状况的发生。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使得在正使用读取装置的用户不期望另一输入装置进行图像读取操控的情况下,即使进行了特定操控也能够防止另一输入装置进行图像读取操控。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使得能够允许靠近读取装置的用户使用他的或她的输入装置来进行图像读取操控。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使得能够允许另一用户在目前使用读取装置的用户的输入装置远离读取装置时进行图像读取操控。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使得在不知道是否存在正要进行图像读取操控的用户时,能够防止没有用户可以进行图像读取操控的状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整体配置。
图2示出了每个用户终端的硬件配置。
图3示出了操作面板的硬件配置。
图4示出了信息处理设备的硬件配置。
图5示出了信息处理设备的外观。
图6示出了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的分层结构。
图7示出了信息处理系统的功能配置的详情。
图8示出了功能单元中所包括的示例模块组。
图9示出了信息处理设备的示例操作过程。
图10示出了使用权限转移操控的示例画面。
图11示出了准许使用权限转移的操控的示例画面。
[附图标记说明]
1:信息处理系统;2:通信线路;3:通信装置;4:操控终端;10:信息处理设备;20:用户终端;30:操作面板;11、21、31:控制单元;12、22、32:存储单元;13:图像读取单元;14:图像形成单元;15:第一通信单元;16:第二通信单元;17:连接单元;23、33:通信单元;24、34:显示单元;25、35:操控单元;26、36:短程通信单元;221:操控图像管理单元;222:操控图像DB;223:功能单元;224:接受响应单元;225:事件通知单元;226:认证权限管理单元;230:中间件层;240:硬件层;701:用户会话管理单元;702:UI会话管理单元;703:会话关联/取消单元;704: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5:会话信息存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整体配置。信息处理系统1包括通信线路2、通信装置3、信息处理设备10和多个用户终端20。在该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系统1向用户提供各种功能,诸如复印、扫描、传真和打印(即,将图像数据输出至介质)。
作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或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2传送在连接至其自身的设备或装置之间进行的通信。通信线路2通常是有线LAN(局域网)并且连接至信息处理设备10和通信装置3。作为具有通信功能的装置,在该实施例中,通信装置3具有根据无线LAN标准来在无线通信与有线LAN之间接口的功能。例如,通信装置3被称为无线接入点装置。在通信装置3与用户终端20进行无线通信的同时,其经由通信线路2与信息处理设备10进行通信。即,信息处理设备10经由通信线路2和通信装置3与用户终端20进行通信。
也可以进行如下的替选配置:其中,信息处理设备10本身配备有通信装置3(即,未设置通信线路2)并且直接与用户终端20进行通信。该情况的示例连接形式是信息处理设备10的通信装置3根据Wi-Fi Direct(注册商标)标准与用户终端20进行通信。
信息处理设备10执行诸如在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处理和读取在介质上形成的图像的图像读取处理之类的处理。在向用户提供上述功能(即,复印、扫描、传真、打印等)之一时执行这些种类的处理中的每一种。信息处理设备10配备有操作面板30以对自身进行操控。操作面板30是信息处理设备10的用户接口并且是要用于操控信息处理设备10的终端(下文中称为“操控终端”)之一。
用户接口是指允许用户与操控目标设备(在该实施例中为信息处理设备10)交换信息的接口。用户使用操控终端来操控该操控目标设备。操控终端显示用于用户进行的操控的画面或者对应于操控的画面(例如,表示操控的结果的画面)。
操作面板30是固定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壳体并用来操控信息处理设备10的各个单元的操控终端。操作面板30由已来到信息处理设备10的安装地点的用户使用。操作面板30可以固定于信息处理设备10或者是从信息处理设备10可拆卸的以便用作平板式终端。
作为用户要使用的终端,每个用户终端20均是智能电话、平板式终端、个人计算机等。每个用户终端20与信息处理设备10进行通信并从而与其交换要用于操控信息处理设备10的数据。每个用户终端20是信息处理设备10的操控终端之一。即,操作面板30和用户终端20中的每一个均是信息处理设备10的操控终端,并且在以下描述中,当不将它们彼此区分时,它们将被称为“操控终端4”。
图2示出了每个用户终端20的硬件配置。每个用户终端20是配备有控制单元21、存储单元22、通信单元23、显示单元24、操控单元25和短程通信单元26的计算机。控制单元21配备有CPU(中央处理单元)、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和实时时钟。CPU使用RAM作为工作区来运行ROM或存储单元22中存储的程序,并从而控制各个单元的操作。实时时钟计算当前日期和时间并向CPU通知该当前日期和时间。存储单元22配备有例如闪速存储器,并且存储CPU要使用的数据、程序(例如,诸如网页浏览器的应用程序)、图像数据等以执行控制。
通信单元23配备有天线和用于根据无线LAN标准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电路,并且与例如图1所示的通信装置3进行无线通信。显示单元24配备有例如液晶显示器,并且在其由控制单元21控制的显示屏幕上显示图像。例如,在用户终端20是智能电话或平板式终端的情况下,操控单元25配备有安装在显示屏幕上的触摸传感器(也称为触摸屏或触摸面板)、在壳体上设置的按钮等。而且,操控单元25接收诸如轻叩的用户操控并且向控制单元21提供表示用户操控的内容的操控数据。在用户终端20是个人计算机的情况下,操控单元25可以配备有键盘或鼠标。控制单元21执行与接收到的操控数据对应的控制。
短程通信单元26配备有用于短程无线通信的电路并与外部装置进行短程无线通信。短程通信单元26采用的短程无线通信的示例为NFC(近场通信)、蓝牙(注册商标)通信以及当多个蓝牙装置彼此靠近时根据在终端之间动态形成的微微网、通过无线电或使用标签来交换认证信息的通信。在该实施例中,短程通信单元26通常是根据作为短程无线通信的NFC标准来进行NFC通信的NFC读取器。
图3示出了操作面板30的硬件配置。操作面板30是配备有控制单元31、存储单元32、通信单元33、显示单元34、操控单元35和短程通信单元36的计算机。除了通信单元33外的单元是与图2所示的每个用户终端20的各个同名单元类似的硬件单元。通信单元33被配置成通过专用数据总线连接至信息处理设备10并根据TCP/IP协议与其进行通信。替选地,通信单元33可以被配置成配备有用于根据有线LAN标准进行通信的通信电路以及用于插入通信线缆(更具体地,LAN线缆)的连接器的端口,并且利用它们连接至信息处理设备10。作为另一替选,通信单元33可以诸如进行无线通信而不是有线通信。例如,在如上所述那样可拆卸操作面板30的情况下,通信单元33与信息处理设备10进行无线通信。
图4示出了信息处理设备10的硬件配置。信息处理设备10是配备有控制单元11、存储单元12、图像读取单元13、图像形成单元14、第一通信单元15、第二通信单元16和连接单元17以及起到UI(用户接口)单元的作用的上述操作面板30的计算机。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1控制除了操作面板30外的各个单元。控制单元11是与图1所示的每个用户终端20的控制单元21类似的硬件单元。存储单元12配备有例如硬盘驱动器,并且存储控制单元11要用来执行控制的数据、程序、图像数据等。
图像读取单元13执行使用例如CCD(电荷耦合器件)来光学地读取在诸如一页原稿的介质上描绘的图像的图像读取处理。图像读取单元13是“读取装置”的示例。图像读取单元13将表示所读出的图像的图像数据发送至控制单元11。图像读取单元13配备有原稿馈送单元131和传感器单元132。当设置了图像读取单元13要从其读取图像的原稿页时,原稿馈送单元131取入每张原稿页并将其馈送至图像读取位置。传感器单元132检测表示已在原稿馈送单元131中设置原稿页的值。例如,传感器单元132用红外光照射原稿馈送单元131的原稿设置位置并且测量所得到的反射光的光量。大于阈值的反射光量意味着设置了原稿页。
图像形成单元14执行通过例如电子照相方法来在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处理。图像形成单元14在诸如纸张的介质上形成由从控制单元11供给的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上述图像读取方法和图像形成方法仅仅是示例,并且可以采用其他方法。
第一通信单元15通过通信线缆或数据总线连接至操作面板30的通信单元33,并且与操作面板30进行通信而无需任何外部装置的介入。同样,操作面板30的通信单元33与信息处理设备10进行通信而无需任何外部装置的介入。在如上所述那样通信单元33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第一通信单元15也进行无线通信。如以上参照图3所述那样配置,操作面板30与第一通信单元16进行通信。
第二通信单元16配备有用于根据有线LAN或无线LAN标准进行通信的通信电路、用于插入通信线缆(LAN线缆)的连接器的端口以及与无线LAN标准兼容的无线发送/接收装置,作为通信接口。第二通信单元16执行与经由这些接口之一连接的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处理。第二通信单元16连接至图1所示的通信线路2并且经由外部装置(用于信息处理设备10的外部装置;例如,通信装置3)与例如用户终端20进行通信。
连接单元17配备有插槽(slot)等以连接至诸如SD存储卡的存储介质并从而连接至这样的存储介质。经由连接单元17,控制单元11读取存储在连接至连接单元17的存储介质中的数据或者将数据写入连接至连接单元17的存储介质。
图5示出了信息处理设备10的外观。信息处理设备10具有壳体5,并且图像读取单元13和图像形成单元14分别布置在壳体5的顶部和底部中。图像读取单元13配备有上述的原稿馈送单元131和传感器单元132、主体133以及原稿按压单元134。主体133配备有用于用光照射原稿的光源、图像传感器、用于将从原稿反射的光引导至图像传感器的光学系统以及其他部件。原稿按压单元134是用于按压放置在主体133上的原稿的板状构件,并且也称为稿台盖板(platen cover)。
图像读取单元13读取夹在主体133与原稿按压单元134之间且位于读取位置处的原稿。原稿馈送单元131将其中所设置的原稿馈送到读取位置。图4所示的操作面板30与主体133一样布置在壳体5的相同部分中。操作面板30不仅用于操控图像读取单元13而且用于操控信息处理设备10的诸如图像形成单元14的各种其他单元。
随着信息处理设备10、用户终端20和操作面板30的控制单元运行程序并从而控制各个单元,实现了以下所述的功能。
图6示出了信息处理系统1的功能的分层结构。信息处理系统1具有呈现层(presentation layer)100和装置层200。呈现层100是用于实现接收用户操控的功能(用户接口)的层。装置层200是用于根据呈现层100接收到的用户操控来执行处理并从而实现诸如复印和扫描的上述的各种功能的层。
呈现层100具有本地面板单元110和远程面板单元120。本地面板单元110是设置在信息处理设备10中且已来到信息处理设备10的安装地点(即,本地地点)的用户要使用的用于操控的面板。远程面板单元120是经由图1所示的通信线路2和通信装置3连接至信息处理设备10且在远离信息处理设备10的地点(即,远程地点)处的用户要使用的用于操控的面板。
装置层200具有功能层220、中间件层230和硬件层240。功能层220是用于实现根据预期用途来处理数据的功能(诸如,复印功能和扫描功能)的层。中间件层230是在功能层220与硬件层240之间的用于根据用户操控来执行通用处理的层。硬件层240是用于物理地实现诸如图像读取和图像形成的处理的层。
图7示出了信息处理系统1的功能配置的详情。本地面板单元110包括显示单元111、操控单元112、存储单元113、显示控制单元114和通信单元115。显示单元111显示图像。操控单元112接收用户操控。存储单元113存储要显示的图像。显示控制单元114控制显示单元111显示用于操控信息处理设备10的图像(下文中,称为“操控图像”)或表示根据对操控图像进行的操控执行的处理的状态的信息。通信单元115控制显示控制单元114与装置层200进行的通信。
远程面板单元120包括与本地面板单元110的各个同名单元类似的显示单元121、操控单元122、存储单元123、显示控制单元124和通信单元125。
装置层200具有通信单元210。通信单元210起到自身设备(信息处理设备10)与呈现层100之间的通信的中介的作用。通信单元210起到根据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例如在RFC 7230中规定)/HTTPS(安全超文本传送协议)标准的通信的中介的作用。此外,通信单元210起到根据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标准的、以XML(可扩展标记语言)写入的数据(下文中,称为“XML数据”)的通信的中介的作用。例如,通信单元210接收从呈现层100传送的且表示HTTP请求的XML数据并且将其提供至操控图像管理单元221(稍后描述),并且接收响应于前面的XML数据而从操控图像管理单元221传送的且表示HTTP响应的XML数据并将其发送至呈现层100。
此外,通信单元210与(例如,在RFC 6455中规定的)WebSocket标准兼容。根据该标准,一旦呈现层100通过TCP(传输控制协议)握手过程连接至该通信单元210,通信单元210就不仅起到表示HTTP请求的XML数据或HTTP请求的通信的中介作用而且起到以可选定时将XML数据从事件通知单元225传送到呈现层100的中介作用。结果,在信息处理系统1中,不仅执行了使用HTTP请求从呈现层100发送的拉式通信(pull-type communication)而且执行了从信息处理设备10发送的推式通信(push-type communication)。
功能层220包括操控图像管理单元221、操控图像DB(数据库)222、功能单元223、接受响应单元224、事件通知单元225、认证权限管理单元226和会话管理单元227。操控图像管理单元221将如上所述的操控图像(即,用于操控信息处理设备10的图像)经由通信单元210提供至操控终端4。操控图像DB 222存储有操控图像(更具体地,表示操控图像的图像数据)。当从操控终端4请求操控图像时,操控图像管理单元221将所请求的操控图像经由通信单元210发送至请求源操控终端4。
功能单元223是用于实现信息处理设备10为用户提供的功能的模块组。图8示出了包括在功能单元223中的示例模块组。功能单元223包括用于实现如下功能的各个模块:复印功能、扫描功能、传真功能、打印功能、地址表管理功能(即,管理地址信息的功能)、装置管理功能(即,管理图像读取单元13的原稿设置状态、介质的状态、图像形成单元14的消耗品以及其他状态的功能)、认证功能、私人信箱功能(即,管理存储在信息处理设备10中的电子文档的功能)、预览功能、下载功能(即,控制程序的更新的功能)、维护功能(即,根据来自远程地点的请求来维护硬件的功能)以及诊断功能(诊断硬件的功能)。
除了上述的复印处理外,功能单元223还执行扫描处理、传真发送处理和打印处理(即,用于提供扫描功能、传真功能和打印功能的处理)等。复印处理包括图像读取单元13执行的图像读取处理以及图像形成单元14执行的图像形成处理。扫描处理包括图像读取处理,以及传真发送处理包括第二通信单元16执行的传真通信处理。打印处理包括图像形成处理以及第一通信单元15执行的通信处理。
根据数据获取和输出方法,扫描处理和传真发送处理中的每一种也包括使用第二通信单元16的数据通信处理、将数据写入存储单元12的写入处理、从存储单元12读取存储的数据的读取处理以及其他种类的处理。
通过中间件层230来指示功能单元223执行处理。在执行某种处理时,功能单元223向会话管理单元227提供表示正执行的处理的状态的信息。功能单元223将处理的执行结果经由中间件层230提供至事件通知单元225。
接受响应单元224接受使用操控终端对自身设备执行的操控。更具体地,接受响应单元224接受来自被实现为操控终端的呈现层100的处理请求并请求功能单元223根据一种接受的处理来执行处理。接受响应单元224将表示对所接受请求的响应的响应数据(例如,表示对请求的接受的数据和表示处理状态的数据)经由通信单元210发送至呈现层100。
事件通知单元225向呈现层100通知例如经由中间件层230从功能单元223提供的表示处理状态的信息。认证权限管理单元226管理用于用户认证的认证信息。认证权限管理单元226在用户登录或者执行某种处理时检查用户的权限,并且对将要操控或正在操控自身设备的单元(例如,图像读取单元13或图像形成单元14)的用户进行认证。
会话管理单元227管理操控终端4的连接、操控终端4的状态以及相关处理的状态。会话管理单元227包括用户会话管理单元701、UI会话管理单元702、会话关联/取消单元703、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和会话信息存储单元705。
术语“会话”是指所执行的从操控终端4至信息处理设备10的连接到断开连接或者从用户的登录到退出的一系列操控和通信,并且会话被用作用于管理这样一系列的操控和通信的单位。使用形成会话的操控终端14来操控信息处理设备10。会话包括用户会话和UI会话。会话管理单元227保持表示用户会话内容的用户会话信息以及表示UI会话内容的UI会话信息。
用户会话信息表示用户已使用操控终端4对自身设备进行的操控的历史、由用户指示执行的处理的状态等。例如,操控历史表示用户已浏览哪些画面以及他或她已使用哪些功能。如果用户已使用复印功能,则操控历史表示诸如纸张尺寸、纸张取向、彩色/黑白、图像质量、排序/无排序等设置项目的所选设置。如果用户已使用传真功能,则操控历史表示传真发送目的地号码等。处理的状态表示诸如处理是正在进行中、已完成还是中途中止的状态。
UI会话信息是与用户正操控的操控终端4的通信的管理信息。通信管理信息包括进行通信连接管理所需的信息,诸如IP地址和操控终端4正运行的程序(例如浏览器)的类型。包括UI会话信息的会话信息是用于管理对应于操控终端4的通信的单位。对应于操控终端4的通信是指包括传送源是操控终端4的通信和发送目的地是操控终端4的通信中的至少一个的通信。
用户会话管理单元701针对登录到自身设备(信息处理设备10)的每个用户来生成用户会话信息,并且更新所生成的用户会话信息。用户会话信息包括用于标识已登录的用户的用户标识信息。例如,用户标识信息是表示当用户登录时已使用的用户ID(标识)或用户名的字符串。
甚至在没有用户登录到自身设备的状态下,如果操控终端4连接至自身设备并因此自身设备是可操控的,则用户会话管理单元701发布表示未认证用户的未认证用户ID(即,用于标识未认证用户的用户标识信息),生成与未认证用户ID相关联的用户会话信息,并且管理该用户会话信息。当操控终端4已以其可以与信息处理设备10进行通信(即,已连接至信息处理设备10)的状态呈现时,用户会话管理单元701发布未认证用户ID,并且生成用户会话信息。
用户会话管理单元701管理与未认证用户ID相关联的该用户会话信息,直到满足会话终止条件为止。例如,当用户登录、用户进行指示结束操控终端4的使用的操控(例如,按下重置按钮)、或者未进行任何操控的时段已达到预定时间(称为超时)时,满足终止条件。如果通过用户的登录来满足终止条件,则用户会话管理单元701生成包括用户的用户ID的用户会话信息。如果以另一方式满足会话终止条件,则用户会话管理单元701发布下一未认证用户ID并且生成新的用户会话信息。
UI会话管理单元702针对每个操控终端4而生成UI会话信息以接收操控并且通过将其存储在会话信息存储单元705中来对其进行管理。每条UI会话信息包括用于标识操控终端4的终端标识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分配给每个操控终端4的标识信息及其IP(互联网协议)地址被用作终端标识信息。
会话关联/取消单元703将用户会话信息和UI会话信息彼此相关联。会话关联/取消单元703将用户会话管理单元701生成的用户会话信息和UI会话管理单元702生成的UI会话信息以它们彼此相关联的方式存储在会话信息存储单元705中。对应于每个会话的状态的会话信息存储在会话信息存储单元705中。
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生成表示接受响应单元224接受的操控(即,用户通过操控终端4进行的操控)的状态的操控状态信息,并且每当用户进行新操控时更新操控状态信息。当生成或更新操控状态信息时,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将所生成或更新的操控状态信息提供至用户会话管理单元701。用户会话管理单元701通过将所提供的操控状态信息与用户标识信息(或未认证用户ID)相关联来生成或更新用户会话信息。
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控制应该通过哪个输入装置来进行与图4所示的图像读取单元13的图像读取有关的操控。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输入装置”是指用来输入用户操控的装置,即,在本实施例中为操控终端4。图像读取单元13由输入装置(即,作为与图像读取单元13布置在同一壳体(图5所示的壳体5)中的操控终端4的操作面板30或者作为其他操控终端4的各用户终端20中的任一个)操控。
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通过向操控终端4(通过其输入图像读取操控)给予使用图像读取单元13的权限来执行上述控制。在以下描述中,术语“使用权限”是指使用图像读取单元13的权限,除非另外规定。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通过例如存储已被给予使用权限的操控终端4的终端标识信息并以接下来将被给予使用权限的操控终端4的终端标识信息对其进行重写来切换被给予使用权限的操控终端4。
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于图像读取操控而执行处理时,中间件层230参考存储在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中的终端标识信息。如果该操控是通过由所存储的终端标识信息标识的操控终端4进行的操控,则中间件层230执行处理。如果操控是通过另一操控终端4进行的操控,则中间件层230不执行处理。以该方式将使用权限分配给操控终端4。
当在图像读取单元13中设置原稿时,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控制图像读取单元13,使得通过第一输入装置进行对于图像读取单元13的图像读取操控。第一输入终端是当在图像读取单元13中设置原稿时被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给予使用权限的操控终端4。在该实施例中,当在图像读取单元13中设置原稿时,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将使用权限给予作为布置在图5所示的壳体5中的操控终端4且被当作第一输入装置的操作面板30。
假设在图像读取单元13中未设置原稿并且图像读取单元13的使用权限被给予已使用用户终端20登录到信息处理设备10的用户的情况。如果在该状态下另一用户在图像读取单元13中设置原稿,则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基于图4所示的传感器单元132的检测结果而判断已设置原稿,并且将被给予了使用权限的操控终端4从用户终端20切换为操作面板30。在以下描述中,用于当在图像读取单元13中设置原稿时向第一输入装置给予使用权限的该控制将被称为“第一控制”。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是“第一控制单元”的示例。
如果在开始上述的第一控制之后进行特定操控,则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控制图像读取单元13,使得可以通过第二输入装置进行图像读取操控。第二输入终端是使用权限从第一输入装置向其转移的操控终端4。例如,在第一输入装置是与图像读取单元13布置在同一壳体(图5所示的壳体5)中的操作面板30的情况下,特定操控是用于引起操作面板30与另一操控终端4(例如,用户终端20)之间的短程无线通信的操控。
例如,在操作面板30和每个用户终端20配备有分别作为NFC读取器/写入器的短程通信单元36和短程通信单元26的情况下,作为用于引起这样的短程无线通信的操控,通过使操作面板30的NFC读取器/写入器和用户终端20的NFC读取器/写入器进入规定距离的接近范围内来执行NFC通信。通过该通信将用于标识作为第二输入装置的终端的信息发送到信息处理设备10。
当已进行特定操控时,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将已分配给操作面板30的使用权限转移至在短程无线通信中涉及的操控终端4(第二输入装置)。作为转移的结果,不再向操作面板30(第一输入装置)分配使用权限。在以下描述中,用于作为执行特定操控的结果将使用权限从第一输入装置转移至第二输入装置的控制将被称为“第二控制”。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也是“第二控制单元”的示例。
操作面板30经由通信单元210向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提供从用户终端20接收到的终端标识信息以及意思是已利用由所接收的终端标识信息标识的操控终端4进行了短程无线通信的信息。当被提供了这些信息时,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判断已进行了如上所述的特定操控,并且以所接收的终端标识信息重写所存储的终端标识信息。结果,使用权限被从操作面板30转移至用户终端20。在该情况下,允许靠近图像读取单元13以能够进行用于引起与操作面板30的短程无线通信的操控的用户进行对于图像读取的操控。
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以如下方式完成已对图像读取单元13执行的上述控制(即,用于将使用权限分配给操控终端4的控制)。例如,当已通过如上所述的用于引起短程无线通信的操控来转移使用权限时,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在短程无线通信终止时完成图像读取单元13的控制。
短程无线通信的终止意味着正操控第二输入装置(在该示例中为用户终端20)的用户已离开第一输入装置(在该示例中为操作面板30),并且还意味着他或她已离开与操作面板30布置在同一壳体中的图像读取单元13。在该事件发生时结束对图像读取单元13的控制允许另一用户在当前用户已离开图像读取单元13之后进行对于图像读取的操控。
例如,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通过删除所存储的终端标识信息来结束对图像读取单元13的控制。一旦删除了终端标识信息,中间件层230无法找到在执行基于对于图像读取的操控的处理时应该存储在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中的、要参考的任何终端标识信息。在该情况下,无论通过哪个操控终端4进行操控,中间件层230都执行基于当前操控的处理。以上述方式结束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对图像读取单元13的控制,从而释放已分配给操控终端4的使用权限。
在以下情况下也释放使用权限。例如,当已完成从在图像读取单元13中设置的原稿读取图像时,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释放使用权限。如果表明不存在另一原稿,则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可以在已结束这样的图像读取时释放使用权限(如果表明另一原稿存在,则不释放使用权限)。当已被作为被授权操控图像读取单元13的用户而登录的所有用户已退出时,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释放使用权限。
在这些情况下,在设置下一原稿以前都不知道是否存在将要进行对于图像读取的操控的用户。以上述方式释放使用权限在这些情况下防止了其他用户无法进行对于图像读取的操控的状况。
以下将描述信息处理设备10分配和转移图像读取单元13的使用权限的操作。图9示出了信息处理设备10的示例操作过程。在图9的示例中,信息处理设备10的控制单元11、图像读取单元13和操作面板30以及用户终端20被认为是执行该操作的主要单元。
图9的操作是通过用户A使用用户终端20登录到信息处理设备10的操控而触发开始的。首先,在步骤S10中,控制单元11和用户终端20彼此进行通信,并且控制单元11生成已登录的用户A的会话信息。
当用户B在图像读取单元13中设置原稿时,图像读取单元13在步骤S11中检测这样设置的原稿并且在步骤S12中将检测结果提供至控制单元11。当接收到检测结果时,在步骤S13中,控制单元11(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执行用于将使用权限分配给操作面板30的控制。假设用户A接着操控用户终端20以开始图像读取。在步骤S21中,用户终端20请求控制单元11开始图像读取。然而,由于用户终端20不是被分配了使用权限的操控终端4,因此在步骤S22中,控制单元11向用户终端20通知操控未被接受。
假设用户B接着操控操作面板30以开始图像读取。在步骤S31中,操作面板30请求控制单元11开始图像读取。由于操作面板30是被分配了使用权限的操控终端4,因此,在步骤S32中,控制单元11接受该请求并指示图像读取单元13开始图像读取。一旦接收到该指示,在步骤S33中,图像读取单元13开始馈送在其中设置的原稿并从原稿读取图像。一旦完成图像读取,在步骤S34中,图像读取单元13将带有该意思的通知发送至控制单元11。由于已完成图像读取,因此在步骤S35中,控制单元11释放已被分配给操作面板30的使用权限。在步骤S36中,控制单元11向操作面板30通知已完成图像读取。
假设用户A接着来到信息处理设备10的安装地点并在图像读取单元13中设置原稿。图像读取单元13在步骤S41中检测这样设置的原稿并且在步骤S42中将检测结果提供至控制单元11。当接收到检测结果时,在步骤S43中,控制单元11(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执行用于将使用权限分配给操作面板30的控制。假设用户A接着进行将用户终端20靠近操作面板30放置的操控。响应于该操控,在步骤S51中,操作面板30与用户终端20进行短程无线通信。作为响应,在步骤S52中,操作面板30向控制单元11通知其已与用户终端20进行短程无线通信。一旦接收到该通知,在步骤S53中,控制单元11(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执行用于将使用权限从操作面板30转移至用户终端20的控制。
假设用户A接着操控用户终端20以开始图像读取。在步骤S61中,用户终端20请求控制单元11开始图像读取。由于用户终端20是使用权限已转移到的操控终端4,因此在步骤S62中,控制单元11接受该请求并指示图像读取单元13开始图像读取。一旦接收到该指示,在步骤S63中,图像读取单元13开始馈送在其中设置的原稿并且从原稿读取图像。一旦完成图像读取,在步骤S64中,图像读取单元13将带有该意思的通知发送至控制单元11。由于已完成图像读取,因此在步骤S65中,控制单元11释放已被分配给用户终端20的使用权限。在步骤S66中,控制单元11向用户终端20通知图像读取已完成。
在该实施例中,以上述方式执行用于分配使用权限的控制,从而限制可以对图像读取单元13进行图像读取操控的输入装置。例如,当设置原稿时,将使用权限分配给操作面板30。因此,来到与操作面板30布置在同一壳体中的图像读取单元13的安装地点的用户可以进行对于图像读取的操控。在该用户正进行对于图像读取的操控的同时,没有其他用户可以进行这样的操控。
在该实施例中,即使在图像读取期间也可以通过进行如上所述的特定操控(例如,登录操控或者用于引起短程无线通信的操控)来切换可以对图像读取进行操控的输入装置。换言之,在使用可以对图像读取装置进行图像读取操控的输入装置的同时,可以将图像读取操控权限切换至期望用来进行对于图像读取的操控的另一输入装置。
[变型]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示例并且可以以如下方式进行变型。而且,上述实施例可以与每个以下变型适当地结合。
[2-1]第一控制
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可以通过与实施例中的方法不同的方法来执行第一控制。例如,如果当在图像读取单元13中设置原稿时存在已使用操作面板30而登录的用户,则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执行用于将使用权限分配给操作面板30(第一输入装置)的控制。如果不存在这样的用户,则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可以避免将使用权限分配给操作面板30。
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可以将使用权限分配给多个操控终端4。例如,当用户已使用包括操作面板30的多个相应操控终端4登录到信息处理设备10时,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当原稿被设置在图像读取单元13中时将使用权限分配给这些操控终端4。结果,用户可以使用这些操控终端4中的任一个来进行对于图像读取的操控。
在该情况下,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可以释放用户已用来进行退出操控的操控终端4的使用权限。如果用户已用来登录的多个操控终端4不包括操作面板30,则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可以避免将使用权限分配给这些操控终端4。以该方式,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可以将使用权限分配给各种操控终端4,只要通过在图像读取单元13中设置原稿来触发该分配即可。
[2-2]特定操控
特定操控不限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一种操控。在实施例中,特定操控是用于引起操作面板30与用户终端20之间的短程无线通信的操控。例如,在图像读取单元13具有短程无线通信功能的情况下,特定操控可以是用于引起图像读取单元13与用户终端20之间的短程无线通信的操控。在该情况下,允许靠近图像读取单元13以能够进行用于引起与图像读取单元13的短程无线通信的操控的用户进行对于图像读取的操控。
特定操作还可以是对应该通过操作面板30(第一输入装置)将使用权限转移至的操控终端4进行选择的操控。图10示出了使用权限转移操控的示例画面。在图10的示例中,字符串“选择使用权限转移目的地”以及用于对“用于办公室工作的PC”、“用户A的笔记本式PC”和“智能电话(090-xxxx-xxxx)”这些操控终端4之一进行选择的操控项目显示在操作面板30的显示单元34的显示屏341上。当用户进行选择这些操控项目之一的操控时,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执行用于将使用权限转移至所选择的操控终端4的控制。
特定操控的另一示例是通过用户想要使得使用权限转移至的操控终端4进行的转移请求操控。在该情况下,例如,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可以仅接受通过如下操作终端4进行的转移请求操控作为特定操作:该操作终端4是被还使用了第一输入装置登录的用户已用来进行了登录的操控终端4,随后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执行用于将使用权限转移至该操控终端4的控制。
特定操控的另一示例是这样的操作:其使得用作第一输入装置的操控终端4显示临时密码(即,有效期短并且在有效期过去时将失效的密码)并且通过另一操控终端4输入临时密码。总之,特定操控可以是正使用操控终端(其使用权限可以转移)的用户可以进行的、且使得用于标识转移目的地操控终端4的信息被传送至信息处理设备10的任意操控。
[2-3]转移的准许
尽管在实施例中当进行特定操控时必定转移使用权限,但是也可以进行如下变形:使用权限的转移需要正使用操作面板30或用户终端20的用户的准许。在该情况下,当进行特定操控并且正使用作为第一输入装置的操作面板30或作为第二输入装置的用户终端20的用户准许该特定操控时,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执行用于将使用权限转移至第二输入装置的控制。例如,按以下方式执行准许操控。
图11示出了针对准许使用权限转移的操控的示例画面。在图11的示例中,字符串“已从在第三层的信息处理设备请求使用权限转移”以及用于在准许与拒绝之间选择的操控项目被显示在使用权限转移目的地用户终端20(在该示例中为第二输入装置)的显示单元24的显示屏241上。如果用户选择操控项目“准许”,则准许使用权限转移并且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执行用于将使用权限转移至用户终端20的控制。用于准许使用权限转移的操控可以通过作为使用权限转移源的操作面板30来进行。通过该措施,如果用户不想转移,则即使进行了特定操控,也能保持通过第一输入装置进行图像读取操控的状态。
[2-4]转移目的地的限制
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可以限制使用权限转移目的地。在该实施例中,可能发生如下情况:当在图像读取单元13中设置原稿时,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将使用权限分配给用户未用来登录的操控终端4(例如,操作面板30)。例如,可以使得用户用来登录到信息处理设备10的操控终端4是可以向其转移使用权限的唯一操控终端4。
在这种情况下,当进行特定操控时,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执行如下控制:其用于将使用权限分配给被用户用来登录到信息处理设备10(以成为被授权操控图像读取单元13的用户)的操控终端4(第二输入装置)。这防止了尚未登录的用户继续使用图像读取单元13来使得已登录的用户等待的状况发生。
在该实施例中,可能发生当在图像读取单元13中设置原稿时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将使用权限分配给用户用来登录的操控终端4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当进行特定操控时,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可以执行这样的控制:其用于将使用权限分配给与使用作为第一输入装置的操控终端4登录到信息处理设备10的用户不同的用户所用来登录的操控终端4(第二输入装置)。这防止了同一用户继续使用图像读取单元13的状况发生。
[2-5]使用权限的释放
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可以在与实施例中的情况不同的情况下释放使用权限。例如,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可以在从分配使用权限起经过了预定时间时或者在自身设备转变至节电模式时释放使用权限。
[2-6]输入装置
可以被分配使用权限的输入装置不限于操控终端4。例如,如果不同用户已使用同一操控终端4登录,则对于这些用户中的每一个,出现表示虚拟输入装置的浏览器画面。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可以将使用权限分配给由这样的浏览器画面表示的输入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被分配了使用权限的浏览器画面来进行图像读取操控,而无法通过未被分配使用权限的浏览器画面进行图像读取操控。
[2-7]用于实现各个单元的功能结构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和变型中,操控状态管理单元704是第一输入单元和第二输入单元的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情况。例如,整个会话管理单元227可以起到第一输入单元和第二输入单元的作用。作为另一替选,第一输入单元和第二输入单元可以与图7所示的单元分开设置。
[2-8]本发明的类别
本发明不仅可以被认为是如上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而且还可以被认为是诸如操作面板或用户终端的操控终端以及包括这些设备和装置的信息处理系统。本发明还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由这样的设备和终端执行的处理的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用于使得如同这样的设备或终端一样的计算机起到上述单元(中的一部分)的作用的程序。例如,这样的程序可以以诸如存储有该程序的光盘的记录介质的形式或者以经由诸如互联网的通信线路下载到计算机且安装在该计算机中以供使用的形式来提供。
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而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上描述。其不旨在对本发明进行详尽说明或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而易见,许多变型和改变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明显的。选择并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最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任意根据各种实施例且通过适合于所预期的特定用户的各种变型理解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当在用于从原稿读取图像的读取装置中设置原稿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读取装置,以使得通过第一输入装置进行对于所述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操控;以及
第二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开始控制之后进行特定操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读取装置以使得通过第二输入装置进行对于所述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操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
所述读取装置是通过作为输入装置的、与所述读取装置布置在同一壳体中的终端和作为输入装置的另一终端来操控的;以及
当在所述读取装置中设置所述原稿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采用布置在所述壳体中的终端作为所述第一输入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进行所述特定操控时,所述第二控制单元采用这样的终端作为所述第二输入装置:用户通过该终端登录到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以成为被授权操控所述读取装置的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进行所述特定操控时,所述第二控制单元采用这样的终端作为所述第二输入装置:用户通过该终端登录到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以成为被授权操控所述读取装置的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进行了所述特定操控之后正使用所述第一输入装置或所述第二输入装置的用户进行准许操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读取装置,以使得通过所述第二输入装置进行对于所述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操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所述特定操控是用于使得所述读取装置和要用于操控所述读取装置的终端进行短程无线通信的操控,或者是使得与所述读取装置布置在同一壳体中的终端和另一终端进行短程无线通信的操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终止所述短程无线通信时,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结束对所述读取装置的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在当已完成从所设置的原稿读取图像时指示不存在下一原稿、或者被授权操控所述读取装置并登录到所述信息处理设备的所有用户已退出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在已完成从所设置的原稿读取图像时结束对所述读取装置的控制。
9.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第一控制,当在用于从原稿读取图像的读取装置中设置原稿时,控制所述读取装置,以使得通过第一输入装置进行对于所述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操控;以及
第二控制,在所述第一控制开始之后进行特定操控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读取装置以使得通过第二输入装置进行对于所述读取装置的图像读取操控。
CN201610089973.6A 2015-09-25 2016-02-17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Active CN1065595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88448 2015-09-25
JP2015188448A JP2017063372A (ja) 2015-09-25 2015-09-25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59593A true CN106559593A (zh) 2017-04-05
CN106559593B CN106559593B (zh) 2020-10-30

Family

ID=55083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89973.6A Active CN106559593B (zh) 2015-09-25 2016-02-17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367972B2 (zh)
EP (1) EP3147808B1 (zh)
JP (1) JP2017063372A (zh)
CN (1) CN1065595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45395B2 (ja) * 2019-01-10 2022-10-0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77547A (ja) * 2008-01-25 2009-08-06 Oki Data Corp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方法
CN101600034A (zh) * 2008-06-06 2009-12-09 夏普株式会社 具有防止读取错误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
JP2014011620A (ja) * 2012-06-29 2014-01-20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4008318A (zh) * 2013-02-26 2014-08-2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69706A (en) * 1995-07-31 2000-05-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tilizing the same
US20080084576A1 (en) * 2006-10-10 2008-04-10 Nehal Dantwala System and method to remotely control the front panel of a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from an embedded web server
JP4991606B2 (ja) 2008-03-21 2012-08-0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058056B2 (ja) * 2008-04-24 2012-10-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排他制御方法
JP5629129B2 (ja) * 2010-06-01 2014-11-19 株式会社Pfu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システム
JP2011255517A (ja) 2010-06-04 2011-12-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106838A (ja) 2013-11-29 2015-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携帯端末、システム、それら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46434B2 (ja) * 2013-12-09 2018-06-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機器管理システム、通信機器、機器管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036944A (ja) * 2014-08-06 2016-03-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5577971B (zh) * 2014-10-31 2018-09-18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处理方法、控制方法、图像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管理方法
US10484453B2 (en) * 2015-07-29 2019-11-19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documents using print hardware and automatic context inferen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77547A (ja) * 2008-01-25 2009-08-06 Oki Data Corp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方法
CN101600034A (zh) * 2008-06-06 2009-12-09 夏普株式会社 具有防止读取错误功能的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
JP2014011620A (ja) * 2012-06-29 2014-01-20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4008318A (zh) * 2013-02-26 2014-08-2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94117A1 (en) 2017-03-30
EP3147808A1 (en) 2017-03-29
US10735626B2 (en) 2020-08-04
EP3147808B1 (en) 2020-09-02
CN106559593B (zh) 2020-10-30
US10367972B2 (en) 2019-07-30
JP2017063372A (ja) 2017-03-30
US20190289170A1 (en) 2019-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5776B (zh)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图像形成装置、数字照相机、信息处理装置
US20200244833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via a network with use of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5718224B (zh) 处理工作流的方法和执行该方法的移动设备
CN106559598B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1365033B (zh) 会议系统、数据处理设备和数据输出方法
CN106415508B (zh) 信息处理程序产品、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系统
CN105450890B (zh) 信息处理设备、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4517055B (zh) 能够应用安全策略的图像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050525B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及分配系统
CN106293322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处理方法
JP5418062B2 (ja) 会議管理装置、会議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6559593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JP2022030590A (ja) 管理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908096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089312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WO2016139865A1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74959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203352A (zh) 移动终端和信息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