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66808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66808A CN101566808A CNA2009101302987A CN200910130298A CN101566808A CN 101566808 A CN101566808 A CN 101566808A CN A2009101302987 A CNA2009101302987 A CN A2009101302987A CN 200910130298 A CN200910130298 A CN 200910130298A CN 101566808 A CN101566808 A CN 1015668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tridge
- contact portion
- main unit
- gear
- develo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06010044048 Tooth missing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8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8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8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019 ag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9 initi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39—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 G03G21/1857—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 G03G21/1864—Means for handling the process cartridge in the apparatus body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to the process cartridge, drive mechanisms, gears, couplings, braking mechanisms associated with a positioning func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7—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接触部接触显影盒的检测齿轮并且关于显影盒的信息被传输到接触部,接触部定位在用于附接和拆除处理盒的路径内。在处理盒附接于主单元壳体的时候和从主单元壳体拆除的时候,当处理盒接触接触部时,接触部能够在单个方向上摇摆,同时将在与处理盒的附接和分离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的枢轴作为摇摆动作的支点。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1】
本申请要求2008年4月25日提交的日本第2008-115404号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所有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而结合在本文中。
技术领域
【0002】
与本发明一致的装置和设备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例如一种电子照相打印机。
背景技术
【0003】
未经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JP-A-2006-267994(专利文献1)描述了一种相关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该相关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具有显影盒的处理盒可移除地附接于主单元外壳。在相关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附接的处理盒检测显影盒是否是新的,由此测量显影盒从通过检测确定该显影盒是新的时候开始的寿命。
例如,相关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具有包括由缺齿(cogless)齿轮组成的检测齿轮,以及接触形成在该检测齿轮上的突起的显影盒,并且具有包括致动器和光学传感器的主单元外壳。
【0004】
在相关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处理盒附接于主单元外壳时,开始暖机操作,并且驱动力从安装在主单元外壳内的发动机传输到显影盒。
当显影盒是新的时,用于盒的驱动力被传输到检测齿轮,检测齿轮旋转。于是,接触突起开始接触致动器,并且致动器阻挡用于光学传感器的检测光。
【0005】
同时,当显影盒是旧的时,用于盒的驱动力不被传输到检测齿轮,检测齿轮不旋转。因此,接触突起不接触致动器;因此,用于光学传感器的检测光经过传感器。
通过用于光学传感器的检测光的检测/非检测,设置在主单元外壳内的CPU确定显影盒是否是新的。
发明内容
【0006】
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相关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致动器置于用于将处理盒附接到主单元外壳的路径(附接路径)之外。因此,当处理盒附接到主单元外壳或从主单元外壳拆除时,防止处理盒和致动器之间的干涉出现。
同时,当装置被设计得紧凑时,存在致动器必须置于处理盒的附接路径内的情况。
【0007】
在这种情况下,在拆除处理盒的时候,处理盒与致动器干涉。当处理盒已经接触致动器时,致动器必须旋转以便降低到在处理盒的附接路径之外的位置。
此外,在附接和移除处理盒的时候,处理盒在反方向上接触致动器。因此,致动器必须响应于处理盒的附接和移除而旋转。
【0008】
然而,当尝试使致动器在双向旋转时,装置的构造变得复杂,这进而提出了部件数量增多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依靠简单结构而使在用于将盒附接到装置主单元和从装置主单元拆除盒的路径之内的位置处放置摇摆构件成为可能,同时减少部件数量,由此使得装置主单元的小型化的尝试成为可能。
【0009】
因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装置具有:装置主单元;可拆卸地附接于所述装置主单元的盒;用于传输驱动力到所述盒的驱动传输构件;以及用于将关于所述盒的信息从所述盒传输到所述装置主单元的信息传输机构。其中,所述信息传输机构包括驱动构件、摇摆构件和检测构件。所述驱动构件设置在盒内,并在所述盒附接到所述装置主单元时,作为驱动力被从所述驱动传输构件传输的结果,所述驱动构件从驱动操作开始直到所述驱动操作结束以预定数量的动量执行驱动;所述摇摆构件设置在所述装置主单元内,并且在所述驱动构件被驱动时,一与所述驱动构件接触就摇摆;所述检测构件设置在所述装置主单元内,并且检测所述摇摆构件的摇摆动作。所述摇摆构件包括枢轴和接触部。所述枢轴在平行于所述盒附接到所述装置主单元和从所述装置主单元拆除方向的方向上延伸;所述接触部在所述盒附接于所述装置主单元和从所述装置主单元拆除的时候均接触所述盒,由此在单一方向上摇摆,同时将所述枢轴作为支点。
【0010】
根据上述内容,当盒附接于装置主单元时,驱动力被从驱动传输构件传输,由此驱动构件以预定数量的动量执行驱动操作。当驱动构件被驱动时,摇摆构件接触驱动构件。摇摆构件在与驱动构件接触的作用下摇摆,并且由检测构件检测摇摆动作。关于盒的信息由此被从盒传输到装置主单元。
附图说明
【0011】
下面将参考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范性方面,其中:
图1是显示打印机的一个示范实施例的中心剖视图;
图2是处理盒的左后透视图;
图3是显影盒的左视图(当齿轮罩附接时所获得的);
图4是显影盒的左视图(当齿轮罩拆除时所获得的);
图5是显示主单元壳体内部的右后透视图;
图6是用于描述用于将处理盒附接到主单元壳体的操作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接触部接触由盖的下后端面所定义的外圆周的状态);
图7是用于描述用于将处理盒附接到主单元壳体的操作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接触部接触由盖的在下后端面所定义的外圆周的状态);
图8是用于描述用于将处理盒附接到主单元壳体的操作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接触部接触由盖的在上前端面所定义的外圆周的状态);
图9是用于描述用于将处理盒附接到主单元壳体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耦合盖经过接触部的状态);
图10A到10D是用于描述用于传输和检测关于显影盒的信息的操作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其中图10A显示在突出部分接触接触部之前所得到的状态,图10B显示突出部分与接触部保持接触的状态,图10C显示作为突出部分接触接触部的结果摇摆杆以枢轴作为支点摇摆以进行摇摆动作的状态,图10D显示作为摇摆杆的摇摆动作的结果遮光板从光学传感器后退的状态;
图11是用于描述用于从主单元壳体拆除处理盒的操作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在接触部接触上端面之前获得的状态);
图12是用于描述用于从主单元壳体拆除处理盒的操作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接触部接触上端面的状态);
图13是用于描述用于从主单元壳体拆除处理盒的操作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接触部接触上端面的状态);和
图14是用于描述用于从主单元壳体拆除处理盒的操作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处理盒经过接触部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1.打印机
图1是显示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例的彩色打印机的总体构造的中心剖视图;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提及方向时,参考图1中所示的方向。左右方向等同于宽度方向。
打印机1是直接串联式彩色LED打印机。如图1所示,作为感光元件示例的四个感光鼓3沿前后方向并排布置在作为打印机1的装置主单元示例的主单元壳体2内。
【0013】
以下,根据色粉图像的各个颜色(黑色、黄色、洋红和青色),将四个感光鼓3彼此区分成感光鼓3K(黑色)、感光鼓3Y(黄色)、感光鼓3M(洋红)和感光鼓3C(青色)。
在每个感光鼓3中,电晕放电起电器(scorotoron electrifier)4、LED单元5和显影辊6彼此相对设置。
【0014】
在已经由电晕放电起电器4均匀上电以后,感光鼓3的表面暴露于来自LED单元5的光线。结果,在感光鼓3的表面上产生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通过保持在显影辊6上的色粉使静电潜像可视,由此在感光鼓3的表面上产生作为显影剂图像示例的色粉图像。
【0015】
纸张P被收容在主单元壳体2内的供纸盒7中。收容在供纸盒7内的纸张P经由各种类型的辊被馈送给传送带8。
传送带8定位在各个感光鼓3K,3Y,3M和3C和与它们相对的转印辊9之间。依靠施加到转印辊9上的转印偏压,各个感光鼓3的表面上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由传送带8传送的纸张P上,以便因此顺序叠加。
【0016】
四种颜色的色粉图像转印于其上的纸张P被传送到定影部10。转印到纸张P上的色粉图像被定影部10热定影。结果,依靠各种的辊将纸张P输出到纸张排出盘11。
2.处理盒
图2是处理盒的左后透视图;图3是显影盒的左视图(带有齿轮罩)。图4是显影盒的左视图(没有齿轮罩)。图5是显示主单元壳体内侧的右后透视图。
【0017】
如图1所示,打印机1具有作为与各个颜色相对应的盒的示例的四个处理盒12。在下面的描述中,四个处理盒12根据其各自的颜色彼此区分成处理盒12K(黑色)、处理盒12Y(黄色)、处理盒12M(洋红)和处理盒12C(青色)。
【0018】
各个处理盒12可移除地附接于主单元壳体2的内侧并且沿着前后方向并排布置。具体地,四个处理盒12从前到后顺序布置在主单元壳体2内,以获得处理盒12K、处理盒12Y、处理盒12M和处理盒12C的顺序。
【0019】
顶盖15可关闭地设置在主单元壳体2的上壁上。各个处理盒12能够通过打开顶盖15而附接到主单元壳体2和从主单元壳体2移除。
如图1和2所示,每个处理盒12具有鼓盒13和可移除地附接于鼓盒13的显影盒14。
(1)鼓盒
鼓盒13具有鼓框架16、和设置在鼓框架16上的感光鼓3及电晕放电起电器4。
【0020】
如图2和5所示,每个鼓框架16整体地具有置于下后位置处的鼓支承部17和置于上前位置处的显影盒收容部18。
(1-1)鼓支承部
鼓支承部17呈现实质上盒形的形式,该盒形在宽度方向上延伸且沿着从下后位置到上前位置的方向打开;并且具有顶壁19、与顶壁19间隔开来的底壁20,和联结顶壁19和底壁20各自的横向端的侧壁21。
【0021】
每个感光鼓3在其宽度方向上定位在顶壁19和底壁20之间,并且被侧壁21可旋转地支承(见图1)。
如图2所示,作为用于驱动感光鼓3的感光元件驱动构件的示例的鼓侧输入联接器22设置在左侧壁21上。
鼓侧输入联接器22布置成与感光鼓3的左端相对,并且连接到感光鼓3,以便不能相对转动。鼓侧输入联接器22设置成从左侧壁21向左伸出。
【0022】
作为用于保护鼓侧输入联接器22的保护构件的示例的耦合盖23设置在左侧壁21上。
耦合盖23呈现实质上圆柱形的形状,并且设置成围绕鼓侧输入联接器22,并从左侧壁21向左伸出。
耦合盖23制成盖的上前端面(以下称为“上前盖端面24”)比下后端面(以下称为“下后盖端面25”)更加向左伸出。当从左侧看时,上前盖端面24形成为其下后侧开口的实质上的U形。当从左侧看时,下后盖端面25形成为其上前侧开口的实质上的U形。
【0023】
从上前位置到下后位置以增大的距离向右倾斜的倾斜盖端面26设置在上前盖端面24和下后盖端面25之间。倾斜盖端面26彼此分离,鼓侧输入联接器22夹在其间。在倾斜盖端面26中,下前倾斜盖端面26和上后倾斜盖端面26分别联结上前盖端面24的两端和下后盖端面25的两端。
【0024】
由下后盖端面25的下前半部所定义的半圆弧形外圆周27、下前倾斜盖端面26和上前盖端面24的下前半部是后面将描述的与接触部85接触的第三接触部的示例(见图6到9)。由倾斜盖端面26的下前半部所定义的外圆周27倾斜,以便在圆弧曲线内从下后位置延伸到上前位置。由下前倾斜盖端面26和的上前盖端面24的下前半部所定义的外圆周27倾斜,以便在圆弧曲线内从下后位置延伸到上前位置。
【0025】
每个电晕放电起电器4在其宽度方向上延伸并由顶壁19支承。
(1-2)显影盒收容部
如图2和5所示,通过显影盒14可移除地附接的方式,每个显影盒收容部18具有在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来以便互相彼此相对的侧壁31和沿着两侧壁31的上前端延伸的上前壁32。
【0026】
显影盒收容部18的两侧壁31制成变得连续到每个鼓支承部17的侧壁21。
放置在比侧壁31更向左位置的联接器插入板33被提供用于每个左侧壁31。联接器插入板33形成为变得连续到左侧壁31,并且在关于左侧壁31向左很多的位置处呈现平行于左侧壁31延伸的实质上的矩形形状。联接器插入板33被放置成在其宽度方向上与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后面将要描述)相对。
【0027】
联接器插入板33的下前部制成变得比其上后部大,并且当从侧向看时实质上为圆形的开口部34形成在下前部,以便能够插入显影侧输出联接器79。
联接器插入板33的上后部的上缘35是后面将描述的与接触部85接触的第四接触部的示例,并且从上后位置朝向下前位置倾斜。
【0028】
上前壁32设置在侧壁31之间,以便呈现沿着侧壁31的上前端的曲线。
(2)显影盒
每个显影盒14具有设置有显影辊6的外壳40、供应辊41、层厚调节片42和搅拌器43(见图1)。
(2-1)外壳
外壳40形成为后下侧开口的箱形。如图1所示,外壳40的上前部空间被定义为用于收容色粉的色粉收容室44,外壳40的下后部空间被定位为其中设置显影辊6的显影室45。
【0029】
色粉收容室44充满色粉,而搅拌器43可转动地设置在色粉收容室内。搅拌器43具有搅拌器轴46和从搅拌器轴46径向延伸的搅拌叶片47。搅拌器轴46的两端由外壳40的侧壁52(见图2)可旋转地支承,由此使搅拌器43可旋转地被外壳40支承。
【0030】
每个显影室45设置有显影辊6、供应辊41和层厚调节片42。
显影辊6设置在外壳40的下后端,以便变得通过外壳40的下后部露出。每个显影辊6具有显影辊轴48和围绕显影辊轴48设置的橡胶辊49。显影辊轴48的两端由外壳40的侧壁52(见图2)可旋转地支承,由此使显影辊6被外壳40可旋转地支承。
【0031】
每个供应辊41以相对方式定位在关于显影辊6的上前位置。供应辊41具有供应辊轴50和围绕供应辊轴50设置的海绵辊51。供应辊轴50的两端由外壳40的侧壁52(见图2)可旋转地支承,由此使供应辊41被外壳40可旋转地支承。
层厚调节片42的基端由外壳40支承,而使层厚调节片42的前端从上方与显影辊6压力接触。
(2-2)齿轮机构部
如图4所示,显影盒14具有用于使显影辊6旋转的齿轮机构部54、供应辊41和搅拌器43,并且还具有用于覆盖齿轮机构部54的齿轮罩55,如图3所示。
【0032】
如图4所示,齿轮机构部54设置在外壳40的左侧壁52上。齿轮机构部54具有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供应辊齿轮57、第一中间齿轮58、显影辊齿轮59、第二中间齿轮60、作为传动齿轮示例的搅拌器齿轮61和作为构成信息传输机构的驱动构件的示例的检测齿轮62。
【0033】
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介于显影辊轴48和搅拌器轴46之间,并且由左侧壁52可旋转地支承。
供应辊齿轮57设置在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以下并且在供应辊轴50的轴端部的位置,以便与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啮合并不可相对旋转。
【0034】
第一中间齿轮58由左侧壁52可旋转地支承在关于供应辊齿轮57的下后位置,以便与供应辊齿轮57啮合。
显影辊齿轮59设置在第一中间齿轮58以下并且在显影辊轴48的轴端部的位置,以便与第一中间齿轮58啮合并不可相对旋转。
同时,第二中间齿轮60由左侧壁52可旋转地支承,以便在关于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的上后位置处与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啮合。
【0035】
搅拌器齿轮61设置在关于第二中间齿轮60的上前位置,并且在搅拌器轴46的轴端位置,以便与第二中间齿轮60啮合且不可相对旋转。
检测齿轮62布置在关于搅拌器齿轮61的上前位置,并可旋转地支承在左侧壁52上。
如图4和10所示,检测齿轮62整体地设置有盘形主体部63、设置在主体部63的右侧表面上的缺齿齿轮64和从主体部63向左突出的检测部65。
【0036】
从主体部63的中心向右突出的实质上为圆柱形的支承筒部66设置在主体部63上。从左侧壁52向左突出的支承轴(未显示)插入支承筒部66中,以便可相对旋转。检测齿轮62由左侧壁52可旋转地支承。
缺齿齿轮64形成为从主体部63向右伸出的实质上为圆柱形的形状。有齿部67和缺齿部68沿着缺齿齿轮64的外围表面定义。有齿部67沿着缺齿齿轮64的外周的三分之二定义,而缺齿部68被定义为没有有齿部67的、跨越缺齿齿轮64外周的大约三分之一的区域。有齿部67与搅拌器齿轮61啮合,驱动力从搅拌器齿轮61被传输到有齿部67。搅拌器齿轮61不与缺齿部68啮合,来自搅拌器齿轮61的驱动力的传输中断。
【0037】
检测部65具有从主单元部63的轴心向左突出的圆柱部69和从圆柱部69的左端向左突出的两个突出部70。各个突出部70形成为呈现从圆柱部69的外周延伸并随后向左伸出的实质上的L形。此外,两个突出部70布置成相对于圆柱部60形成钝角。
【0038】
当显影盒14是新的时,突出部70被设置为突出部70的数量(作为关于显影盒14的信息)对应于关于来自色粉储存室44的色粉能够在其上产生图像的纸张P的最大数量(以下称为“将产生的最大图像数量)的信息。
如图10所示,例如,当设置两个突出部70时,突起的数量对应于将要产生的最大图像数量为6000张的信息。尽管未图示,当设置一个突出部70时,突出部的数量对应于将要产生的最大图像数量为3000的信息。
【0039】
突出部70关于齿部67的相对位置设定成能够在检测齿轮62能够旋转期间,即有齿部67与搅拌器齿轮61啮合的一段时间内与接触部85(后面将要描述)接触。
在检测齿轮62中,卷簧绕着主单元部63的支承筒部66卷绕,从而以有齿部67的下游端在旋转方向上与搅拌器齿轮61啮合的方式推动检测齿轮62。因此,由于显影盒14是新的,有齿部67和搅拌器齿轮61啮合。
【0040】
如图3所示,齿轮罩55设置在显影盒14的左侧壁52上,以便覆盖齿轮机构部54。齿轮罩55被切口而使得显影辊齿轮59露出。用于使得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露出的齿轮罩开口71形成在齿轮罩55的下部中。用于覆盖检测齿轮62的检测齿轮罩部72形成在齿轮罩55的上部。
【0041】
检测齿轮罩部72形成为向左隆起,以便能够收容检测齿轮62。用于使得在圆周方向上随着检测齿轮62的旋转而移动的突出部70露出的实质上矩形的检测窗73在关于检测齿轮罩部的下后位置处开口。
(2-3)显影盒到鼓盒的附接
如图1所示,当显影盒14附接到显影盒收容部18时,显影辊6开始从上前位置压力接触感光鼓3。此外,如图2所示,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在宽度方向上与联接器插入板33的开口部34相对,从而允许显影侧输出联接器79通过开口部34前进到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或从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退回。
3.主单元壳体
在主单元壳体2中,一对主单元侧壁76(图5仅显示左侧的主单元侧壁76)布置成在宽度方向上以能够附接处理盒12的间隔彼此间隔开来。
【0042】
用于引导各个处理盒12的移除和附接的引导部77形成在一对主单元侧壁76内。引导部77对应于四个处理盒12设置,同时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间隔开来。
每个引导部77由在宽度方向上从主单元侧壁76向内突出以从上前位置向下后位置倾斜的肋构成。
【0043】
每个处理盒12在被对应的引导部77引导的同时沿着从上前位置到下后位置的方向(以下称为”附接方向”)附接于主单元壳体2。此外,处理盒12沿着从下后位置到上前位置的方向(以下称为”拆除方向”)从主单元壳体2拆除。在下面的描述中,附接-拆除方向包括附接方向和拆卸方向。
(1)鼓侧输出联接器和显影侧输出联接器
左侧的主单元侧壁76具有与四个鼓侧输入联接器22对应的四个鼓侧输出联接器78(见图2)。此外,在处理盒12附接到主单元壳体2的状态下,各个鼓侧输出联接器78布置成从左侧与各个鼓侧输入联接器22相对。
【0044】
与如图2中箭头所标示的顶盖15关闭动作同步,鼓侧输出联接器78朝对应的鼓侧输入联接器22向右前进,因而配合到鼓侧输入联接器中。此外,与顶盖15打开动作同步,鼓侧输出联接器78从对应的鼓侧输入联接器22退回。
此外,鼓侧输出联接器78连接到置于主单元壳体2内的电动机,来源于电动机的驱动力被传输到各个鼓侧输出联接器78。
【0045】
作为驱动传输构件示例的四个显影侧输出联接器79设置在左侧的主单元侧壁76上,与四个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对应(见图2)。在处理盒12附接到主单元壳体2的状态下,各个显影侧输出联接器79布置成从左侧与各个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相对。
【0046】
如图2的箭头所标示的,与顶盖15的关闭动作同步,每个显影侧输出联接器79朝对应的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前进到右侧,以因此经由联接器插入板33的开口部34而配合到显影侧输入联接器内。与顶盖15的打开动作同步,显影侧输出联接器79从对应的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退回到左侧。
此外,显影侧输出联接器79连接到置于主单元壳体2内的电动机(未显示),来源于电动机的驱动力被传输到各个显影侧输出联接器79。
(2)用于传输和检测关于显影盒的信息的机构
如图5和10所示,主单元壳体2具有构成信息传输机构的摇摆构件80;作为构成信息传输机构的检测构件的示例的光学传感器81;和作为信息确定部的示例的CPU 90。
(2-1)摇摆构件
如图5所示,与四个处理盒12对应地在左侧的主单元侧壁76上设置数量为四个的摇摆构件80。
【0047】
在处理盒12附接于主单元壳体2的状态下,各个摇摆构件80布置成从左侧与各自的检测齿轮62相对。如图10所示,每个摇摆构件80整体地具有枢轴82和设置在枢轴82上的摇摆杆83。
如图5所示,枢轴82中每个均呈现圆棒的形状,并且布置成沿着平行于移除-附接方向的方向延伸,并且可旋转地支承在左侧的主单元侧壁76上。
【0048】
如图10所示,每个摇摆杆83具有附接到枢轴82的安装部84;从安装部84朝向上前位置突出的接触部85;和从安装部84朝向下后位置延伸的臂部86。
安装部84制成平板形状;布置成与枢轴82的轴向成直角;并整体附接到枢轴82上。
【0049】
接触部85形成为平板形状,并相对于安装部84定位在举起位置。接触部85的右端比安装部84更向右突出,并且形成为在向右方向上变窄的、实质上为V形的几何形状。
具体地,在常态(后面将要描述)下,当从右侧看时,接触部85沿着平行于附接-移除方向的方向布置。根据角度,两个端面彼此不同,也就是说,沿着附接和拆除方向在接触部85的右侧边缘上形成作为第一端面的示例的上前端面91和作为第二端面的示例的下后端面92。
【0050】
上前端面91制成朝向处理盒12伸出,且距离在附接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定义上前端面91的上后边缘的脊线被定义为附接侧接触部93,作为在附接处理盒时接触处理盒12的耦合盖23外圆周27的第一接触部的示例。附接侧接触部93倾斜成朝向处理盒12伸出,且距离在附接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
【0051】
下后端面92制成朝向处理盒12伸出,且距离在拆除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下游位置增大。定义下后端面92的上后边缘的脊线被定义为拆除侧接触部94,作为在拆除处理盒时接触处理盒12的联接器插入板33上缘35的第二接触部。拆除侧接触部94倾斜成朝向处理盒12伸出,且距离在拆除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
【0052】
接触部85的右端形成为由上前端面91和下后端面92定义的实质上的三角形形状。具体地,右端形成为实质上的钝角三角形,其中沿上前端面91延伸的平面与沿下后端面92延伸的平面形成钝角。
每个臂部86形成为实质上的细长平板的形状,并布置成从安装部84的左端向下延伸。向后突出的、实质上矩形的遮光板87设置在臂部86的下端。
【0053】
在摇摆构件80中,卷簧绕枢轴82卷绕。如图5所示,接触部85被一直推动以便从左侧的主单元侧壁76向右伸出。在常态下,接触部85布置在处理盒12到主单元壳体2的移除-附接路径内。
(2-2)光学传感器
与四个摇摆构件80相应地在左侧的主单元侧壁76上设置数量为四个的光学传感器81。具体地,光学传感器81安装在附接于左侧的主单元侧壁76的右表面的基底(substrate)(未显示)上。如图10所示,光学传感器81布置成从左侧与各自的摇摆构件80相对。
【0054】
当在横截面中看时,每个光学传感器81实质上形成为字母U的形状,U形的底固定到基底上。发光元件88和光接收元件89置于U形部的各个端部,以便以一定间隔彼此相对。
在光学传感器81中,当摇摆构件80处于常态时(见图10A),遮光板87定位在发光元件88和光接收元件89之间。因此,从发光元件88发射的检测光被遮光板87阻断,从而防止光接收元件89接收光。同时,当摇摆构件80以接触部85不顾卷簧(未显示)的回复力而朝向下前位置移动的方式摇摆(见图10D),遮光板87从其介于发光元件88和光接收元件89之间的位置退回。因此,从发光元件88发射的检测光被光接收元件89接收到。光学传感器81因此检测摇摆构件80的摇摆动作。
(2-3)CPU
CPU 90置于主单元壳体2上,且电气连接到各个光学传感器81上。当中断通过光学传感器81的光接收元件89接收检测光时,来自光学传感器81的光遮蔽信号被输入。同时,当光学传感器81的光接收元件89接收检测光时,来自光学传感器81的光接收信号被输入。
【0055】
根据由光学传感器81执行的检测的结果,即光遮蔽信号和光接收信号的存在/缺失;和信号被输入的时刻和时间,CPU 90确定关于显影盒14的信息,具体而言是关于显影盒14是否是新的的信息,以及当显影盒14是新的时,关于能够由显影盒14在纸张上产生图像的最大纸张数量的信息。
4.用于拆除和附接处理盒的操作以及用于检测关于显影盒的信息的操作
图6到8是显示用于描述将处理盒附接到主单元壳体上的操作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10A到10D是显示用于描述用于检测关于显影盒的信息的传输的操作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图11到14是显示用于描述将处理盒从主单元壳体拆除的操作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0056】
现在将描述用于将具有新显影盒14的处理盒12附接到主单元壳体2的操作和用于检测关于所附接的处理盒12的信息的传输的操作。
(1)用于将处理盒附接到主单元壳体和从主单元壳体拆除的操作
为了将处理盒12附接到主单元壳体2上,首先打开顶盖15(见图1)。然后鼓侧输出联接器78(见图2)和显影侧输出联接器79(见图2)与顶盖15的打开动作同步地向左退回。
【0057】
处理盒12沿着对应的引导部77附接到主单元壳体2上。在附接操作过程中,对应的接触部85处于被置于处理盒12从主单元壳体2移除和附接到主单元壳体2的移除附接路径之内的常态下。如图6所示,处理盒12的对应耦合盖23的外圆周27(具体地,由后下盖端面25的下前半部定义的外圆周27)与接触部85的附接侧接触部93相接触。
【0058】
如图7所示,随着外圆周27在附接方向上从上游位置行进到下游位置,外圆周27可滑动地接触附接侧接触部93,因此外圆周27与附接侧接触部93间的接触位置在附接方向上朝向上游位置移动。具体地说,如图7和8所示,经由通过位于下前位置的的倾斜盖端面26定义的外圆周27,附接侧接触部93接触外圆周的位置从由后下盖端面25定义的外圆周27移动到由前上盖端面24定义的外圆周27。
【0059】
接触部85然后承受源自滑动的压力,并且以枢轴82作为枢轴朝下前位置摇摆,从而不顾卷簧(未显示)的回复力而从处理盒12的移除-附接路径内部退回。接触部85从而从处理盒12的附接和拆除路径内部退回,从而允许处理盒12附接到主单元壳体2上。
【0060】
当处理盒12的耦合盖23经过接触部85时,如图9所示,通过卷簧(未显示)的回复力使接触部85以枢轴82作为枢轴而朝上后位置摇摆,以便前进到在处理盒12的附接和拆除路径内部的位置。接触部85从而又被置于常态。
(2)用于检测关于显影盒的信息的传输的操作
当顶盖15关闭(见图1)时,鼓侧输出联接器78(见图2)和显影侧输出联接器79(见图2)与顶盖15的打开动作同步地向右前进。具体地说,鼓侧输出联接器78(见图2)向右朝向鼓侧输入联接器22前进,并配合到鼓侧输入联接器22中。此外,显影侧输出联接器79(见图2)向右朝向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前进,并且经由联接器插入板33的开口34配合到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中。
【0061】
当顶盖15关闭时,在CPU 90的控制下开始暖机操作,并且执行用于使搅拌器43旋转的搅拌操作。
在搅拌操作期间,在CPU 90的控制下驱动设置在主单元壳体2内的电动机,由旋转引起的驱动力被传输到鼓侧输出联接器78和显影侧输出联接器79。
【0062】
驱动力然后被传输到鼓侧输入联接器22,鼓侧输出联接器78仍旧配合在鼓侧输入联接器22中,因此感光鼓3旋转。另外,驱动力被传输到显影侧输出联接器79仍与之配合的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由此使显影辊6、供应辊41和搅拌器43旋转。
具体地说,当驱动力被传输到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时,使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如图4所示那样旋转。与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啮合的供应辊齿轮57然后被旋转,由此使供应辊41旋转。与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啮合的第一中间齿轮58也被旋转,与第一中间齿轮58啮合的显影辊齿轮59被旋转。随后使显影辊6旋转。此外,使得与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啮合的第二中间齿轮60旋转,然后使得与第二中间齿轮60啮合的搅拌器齿轮61旋转。随后,搅拌器43旋转。通过搅拌器43的旋转动作使得色粉储存室44内的色粉被搅拌和流动。
【0063】
随着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旋转,它引起的旋转驱动力被传输到与搅拌器齿轮61啮合的检测齿轮62,从旋转驱动操作开始,检测齿轮62被以预定数量的动量旋转驱动,直到旋转驱动操作停止。
具体地说,仅在搅拌器齿轮61和有齿部67保持互相啮合期间,在如图10A到10D中箭头所示的方向上使检测齿轮62旋转;即从有齿部67的在其旋转方向上的上游端到有齿部在其旋转方向上的下游端的距离。即检测齿轮62与有齿部67相关联,并且在已经沿一个方向进行了大约三分之二的旋转以后停下来。附带地,借助于制动器使检测齿轮62保持在其停止状态下。
【0064】
当开始检测齿轮62的旋转时,两个突出部70随着检测齿轮62的旋转而沿着前后、垂直方向在圆周方向上移动,如图10B所示。首先,在检测齿轮62上处于向前位置的突出部7接触仍处于常态的接触部85,好象它从后上位置朝前下位置行进一样。
如图10C所示,摇摆杆83不顾卷簧的回复力而以枢轴82作为枢轴、以接触部85行进到下前方向且臂部86行进到上后方向的方式在前后和左右方向上摇摆。介于光学传感器81的发光元件88和光接收元件89之间的遮光板87然后在右后方向上移动,以便从发光元件与光接收元件之间的位置退回。
【0065】
当摇摆杆83进一步摇摆时,遮光板87从发光元件88与光接收元件89之间的位置退回,如图10D所示,因此被遮光板87阻断的检测光被光接收元件89接收到。
随后,当在向前位置处的突出部70脱离接触部85时,通过卷簧(未显示)的回复力,摇摆杆83以以枢轴82作为枢轴,且以接触部85沿上后方向行进且臂部86沿下前方向行进的方式摇摆,借此使摇摆构件80恢复到常态。检测光被遮光板87阻断,从而阻碍光接收元件89接收检测光。
【0066】
尽管未图示,由于位于检测齿轮62上向后位置处的突出部70以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另外接触接触部85并且旋转,直到突出部脱离且搅拌器齿轮61和有齿部67彼此脱离为止,检测齿轮62的旋转被停止,因此使得搅拌器齿轮61和缺齿部68彼此相对。包括搅拌操作的暖机操作结束。
【0067】
即使在此时,遮光板87暂时从发光元件88与光接收元件89之间的位置退回,光接收元件89临时接收检测光。随后,检测光再次被遮光板87阻断,从而阻碍光接收元件89接收检测光。
关于显影盒14的信息因此被从显影盒14传输到主单元壳体2。具体地说,关于显影盒14的信息经由摇摆构件80被从检测齿轮62传输到光学传感器81。
【0068】
在搅拌操作期间,CPU 90依据存在/缺失接收光信号的输入来确定显影盒14是否是新的,以及从接收光信号的输入数量确定对应的显影盒14所产生的最大图像数量。
具体地说,在搅拌操作期间,光学传感器81向CPU90传输两个通过由光接收元件89执行两次检测光接收而产生的接收光信号。
【0069】
首先,根据第一接收光信号的检测,CPU 90确定显影盒14是新的。
在CPU 90中,输入的接收光信号的数量被关联成对应于产生的关于最大图像数量的信息。具体地,当输入的接收光信号的数量是两个时,该数量被关联成对应于产生的最大图像数量是6000的信息。此外,当输入接收光信号的数量是一个时,该数量关联成对应于产生的最大图像数量是3000的信息。
【0070】
直到搅拌操作结束,当检测到两个接收光信号时,CPU 90确定由崭新的显影盒14产生的最大图像数量是6000。
具体地说,在上述示范性实例中,当显影盒14附接时,CPU 90确定显影盒14是崭新的且由崭新的显影盒14产生的最大图像数量为6000。当由未图示的纸张输出传感器检测到的、从显影盒14附接开始实际产生的图像数量几乎超过6000时,关于色粉为空的警告显示在未图示的操作面板上。
【0071】
即使当处理盒12出于移除卡纸P的原因而暂时拆除并又附接时,检测齿轮62由制动器以缺齿部68与搅拌器齿轮61相对的方式保持静止。
为此,即使当在处理盒12再次被附接上的时候执行搅拌操作时,检测齿轮62不旋转,防止再次附接的显影盒14(旧的显影盒)被错误地确定为是崭新的。从显影盒被确定为新的开始持续进行当确定显影盒14是崭新的时候能够产生的最大图像数量与所已经实际产生在纸张P上的图像数量的比较。
【0072】
在上述示范性实例中,显影盒14设置有具有两个突出部70的检测齿轮62。然而,当显影盒14设置有具有一个突出部70的检测齿轮62时,摇摆杆83响应于一个突出部70而摇摆一次。因此,直到搅拌操作结束,CPU 90检测一个接收光信号,从而确定崭新的显影盒14能够产生的最大图像数量是3000。
(3)从主单元壳体拆除处理盒的操作
当在完成图像产生操作以后替换显影盒14时,或者当卡纸被移除时,从主单元壳体2拆除处理盒12。
【0073】
为了从主单元壳体2拆除处理盒12,首先打开顶盖15(见图1)。与顶盖15的打开同步,鼓侧输出联接器78(见图2)和显影侧输出联接器79(见图2)向左退回。鼓侧输出联接器78从鼓侧输入联接器22退回,因此解除鼓侧输出联接器78和鼓侧输入联接器22的配合状态。显影侧输出联接器79经由联接器插入板33的开口部34从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退回,因此使显影侧输出联接器79和显影侧输入联接器56脱离它们的配合状态。
【0074】
拆除处理盒12以便沿着引导部77从主单元壳体2退出。如图11所示,接触部85处于被放置于处理盒12的附接到主单元壳体2和从主单元壳体2拆除处理盒12的路径之内的常态下;因此,在拆除处理盒中间,处理盒12中的联接器插入板33的上缘35在拆除方向上与接触部85相对。如图12所示,上缘35最后与接触部85的拆除侧接触部94相接触。如图13所示,随着上缘35在拆除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行进,由于上缘35从上后位置向下前位置倾斜,上缘35相对于拆除侧接触部94执行滑动操作,因此上缘35接触拆除侧接触部94的位置在拆除方向上向上游移动。接触部85经受由滑动动作引起的压力,以因此在下前方向上以枢轴82作为枢轴摇摆,以便从处理盒12的附接和拆除路径内部退回,而不顾卷簧(未显示)的回复力。结果,如图14所示,接触部85从处理盒12的附接和拆除路径内部退回,由此允许从主单元壳体2拆除处理盒12。
【0075】
随后,当处理盒12经过接触部85时,卷簧的回复力使得接触部85在上后方向上以枢轴82作为枢轴摇摆,以便前进到处理盒12的附接和拆除路径内部。从而,再次将接触部85置于常态。
5.实施例的作用效果
(1)在打印机1中,当处理盒12附接到主单元壳体2时,从显影侧输出联接器79传输驱动力,由此以预定数量的动量旋转地驱动检测齿轮62。当检测齿轮62被旋转地驱动时,摇摆杆83的接触部85接触检测齿轮62的突出部70。一旦接触突出部70,摇摆杆83就被摇摆,光学传感器81检测摇摆动作。关于显影盒14的信息因此从显影盒14被传输到主单元壳体2,并且CPU 90能够根据由光学传感器81执行的检测结果来确定关于显影盒14的信息。
【0076】
在摇摆构件80中,沿着平行于处理盒的附接和拆除方向的方向设置枢轴82。因此,即使在处理盒的附接和拆除这两个时刻已经接触处理盒12时,接触部85也能够在接触部离开处理盒12的方向上以枢轴82作为枢轴摇摆。此外,在已经接触处理盒12时,接触部85在始终恒定的下前方向上以枢轴82作为支点摇摆。此外,即使在已经接触检测齿轮62的突出部70时,接触部85在等同于前述方向的下前方向上摇摆。
【0077】
结果,遮光板87始终在单个方向上运动;因此能够将遮光板87被夹在其中的光学传感器81的构造和布局做得简单。因此,接触部85能够被置于用于将处理盒12附接到主单元壳体2上及从主单元壳体2拆卸处理盒12的路径之内,同时借助于简单的结构减少部件数量,以能够进行使主单元壳体2小型化的尝试。
(2)当由前述操作旋转地驱动检测齿轮62时,检测齿轮62的突出部70接触摇摆杆83的接触部85。因此,能够无误地摇摆摇摆杆83,并且能够将关于显影盒14的信息可靠地从显影盒14传输到主单元壳体2。
(3)在附接处理盒12的时候,接触部85的附接侧接触部93接触处理盒12的耦合盖23的外圆周27。附接侧接触部93朝向处理盒12突出,且距离沿着附接方向从上游位置朝下游位置增大。此外,外圆周27以外圆周接触附接侧接触部93的位置在附接方向上向上游移动且距离沿着附接方向从上游位置朝下游位置增大的方式倾斜。因此,当外圆周和附接侧接触部彼此接触时,附接侧接触部93在下前方向上摇摆,且外圆周27的距离沿着附接方向从上游位置朝下游位置增大,以便沿着外圆周27的斜面离开处理盒12。
【0078】
在拆除处理盒12的时候,接触部85的拆除侧接触部94接触处理盒12内的联接器插入板33的上缘35。拆除侧接触部94朝向处理盒12突出,且距离沿着拆除方向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此外,上缘35以上缘接触拆除侧接触部94的位置在拆除方向上向上游移动,且距离沿着拆除方向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的方式倾斜。因此,当上缘和拆除侧接触部彼此接触时,拆除侧接触部94在拆除侧接触部94沿着上缘35的斜面离开处理盒12的方向上摇摆,且上缘35的距离沿着拆除方向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
【0079】
因此,在附接和拆除处理盒12的时候,当接触处理盒12时,能够借助于简单的结构使接触部85在单个方向上以枢轴82作为枢轴可靠地摇摆。
(4)此外,在接触部85中,上前端面91朝向处理盒12突出,且距离沿着附接方向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而下后端面92朝向处理盒12突出,且距离沿着拆除方向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
【0080】
附接侧接触部93定义为确定上前端面91的上后边缘的脊线,而将拆除侧接触部94定义为确定下后端面92的上后边缘的脊线。
因此,在附接处理盒12的时候,作为处理盒12的耦合盖23的外圆周27接触接触部85的附接侧接触部93的结果,能够在附接侧接触部93沿着外圆周27的斜面离开处理盒12的方向上可靠地摇摆附接侧接触部93。
【0081】
在拆除处理盒12的时候,作为处理盒12的联接器插入板33的上缘35接触接触部85的拆除侧接触部94的结果,能够在拆除侧接触部沿着上缘35的斜面离开处理盒12的方向上可靠地摇摆拆除侧接触部94。
(5)接触部85形成为由上前端面91和下后端面92定义的三角形形状。因此,容易地产生接触部85,从而使得简化装置构造及减少其成本的尝试成为可能。
(6)此外,在接触部85中,沿上前端面91延伸的平面与沿下后端面92延伸的平面相交的角度是钝角。因此,在将处理盒12附接到主单元壳体2的时候和从主单元壳体2拆除处理盒12的时候,当接触部85接触处理盒12时,能够使接触部85以枢轴82作为枢轴轻柔且流畅地摇摆。
(7)此外,在附接处理盒12的时候,接触部85接触耦合盖27的外圆周27。因此,在附接处理盒12的时候,耦合盖23能够防止鼓侧输入联接器22与接触部85相接触。
(8)突出部70沿着相对于检测齿轮62的圆周方向的前后、上下方向运动,同时摇摆杆83以枢轴82作为枢轴沿前后、上下方向摇摆。由于突出部70的运动方向与摇摆杆83的运动方向彼此不同,能够确保突出部70的可靠的移动和摇摆杆83的可靠的摇摆动作。
(9)检测齿轮62具有缺齿齿轮64。在将驱动力从显影侧输出联接器79传输到有齿部67期间,旋转驱动检测齿轮62。同时,在驱动力不从显影侧输出联接器79传输到缺齿部68时,停止检测齿轮62的旋转驱动。因此,能够从旋转驱动开始使检测齿轮62以预定数量的动量可靠地旋转,直到旋转驱动结束为止。
(10)在崭新的显影盒14中,缺齿齿轮64的有齿部67仍然与搅拌器齿轮61啮合。因此,通过经由搅拌器齿轮61而源自显影侧输出联接器79的驱动力,缺齿齿轮64可靠地旋转。因此,能够借助于检测齿轮62的可靠旋转而将关于显影盒14的信息可靠地从显影盒14传输到主单元壳体2。
6.变型例
(1)在上述描述中,接触部85制作成由上前端面91和下后端面92定义的三角形形状。然而,还可以将接触部85制作成由上前端面91和下后端面92定义的、诸如梯形的四边形的形状。
(2)在上述描述中,鼓盒13和显影盒14构造成分离的元件。然而,还可以将鼓盒13和显影盒14整体构造为处理盒12。
(3)在上述描述中,将打印机1举例说明为直接串联式的彩色LED打印机。然而,除了包括上述装置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中间转印型的彩色打印机、彩色激光打印机、单色LED打印机、单色激光打印机等等。
【0082】
如上所述,根据示范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装置主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可移除地附接于装置主单元的盒;用于将驱动力传输到盒的驱动传输构件;和用于将关于盒的信息从盒传输到装置主单元的信息传输机构,其中信息传输机构包括驱动构件、摇摆构件和检测构件,该驱动构件设置在盒内,且在将盒附接于装置主单元时,作为驱动传输构件传输驱动力的结果,该驱动构件从驱动操作开始起以预定数量的动量执行驱动,直到驱动操作结束为止,摇摆构件设置在装置主单元内,且在驱动构件被驱动时,依据与驱动构件的接触而摇摆,检测构件设置在装置主单元内,且检测摇摆构件的摇摆动作;以及摇摆构件包括枢轴和接触部,枢轴在与盒附接到装置主单元及从装置主单元拆除盒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接触部在将盒附接到装置主单元的时候和从装置主单元拆除盒的时候均接触盒,从而以枢轴作为支点而在单一方向上摇摆。
【0082】
此外,根据示范实施例的第二方面,驱动构件具有突出部,突出部以在驱动构件被驱动时接触摇摆构件的突出方式设置。
此外,根据示范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接触部具有在附接盒的时候接触盒的第一接触部,和在拆除盒的时候接触盒的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部朝向盒突出,且距离在附接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第二接触部朝向盒突出,且距离在拆除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下游位置增大;盒具有在附接盒的时候接触第一接触部的第三接触部,和在拆除盒的时候接触第二接触部的第四接触部;第三接触部以该第三接触部接触第一接触部的位置在附接方向上向上游移动,且距离在附接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的方式倾斜;且,第四接触部以该第四接触部接触第二接触部的位置在拆除方向上向上游移动,且距离在拆除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的方式倾斜。
【0083】
此外,根据示范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接触部具有朝向盒突出且距离在附接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的第一端面,和朝向盒突出且距离在拆除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的第二端面;第一接触部设置在定义第一端面的脊线的延长线上;且,第二接触部设置在定义第二端面的脊线的延长线上。
【0084】
此外,根据示范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接触部形成为由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定义的三角形形状或三角梯形。
此外,根据示范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沿第一端面延伸的平面与沿第二端面延伸的另一平面相交而成的角度是钝角。
【0085】
此外,根据示范实施例的第七方面,盒具有保持显影剂图像的感光元件;且第三接触部是用于驱动感光元件的感光元件驱动构件的保护构件。
此外,根据示范实施例的第八方面,突出部的运动方向不同于摇摆构件的摇摆方向。
【0086】
此外,根据示范实施例的第九方面,驱动构件装备有缺齿齿轮,缺齿齿轮具有驱动力从驱动传输构件传输于其上的有齿部和驱动力不从驱动传输构件传输于其上的缺齿部。
此外,根据示范实施例的第十方面,盒具有当盒附接于装置主单元时驱动力从驱动传输构件传输于其上的传动齿轮;并且缺齿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
【0087】
根据示范实施例的第一方面,当盒附接于装置主单元时,驱动力从驱动传输构件传输,因此驱动构件以预定数量的动量执行驱动操作。当驱动构件被驱动时,摇摆构件接触驱动构件。摇摆构件一旦与驱动构件的接触就摇摆,并且由检测构件检测摇摆动作。关于盒的信息由此被从盒传输到装置主单元。
【0088】
在摇摆构件中,沿着与盒附接到装置主单元和从装置主单元拆除盒的方向平行的方向设置枢轴。因此,即使当接触部在盒附接于装置主单元的时候和从装置主单元拆除盒的时候均接触盒,接触部能够在接触部离开盒的方向上以枢轴作为枢轴摇摆。此外,当接触盒时,接触部在单个方向上摇摆,并以枢轴作为支点。结果,能够借助于简单的结构将摇摆构件放置在将盒附接到装置主单元和从装置主单元拆除盒的路径内部,同时部件数量减少,并且能够进行使装置主单元小型化的尝试。
【0089】
根据示范实施例的第二方面,当驱动构件被驱动时,驱动构件的突出部接触摇摆构件。因此,摇摆构件能够可靠地摇摆,而关于盒的信息能够从盒无误地传输到装置主单元。
根据示范实施例的第三方面,当盒被附接于装置主单元时,接触部的第一接触部接触盒的第三接触部。第一接触部朝向盒突出,且距离在附接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下游位置增大。第三接触部以第三接触部接触第一接触部的位置在附接方向上向上游移动且距离在附接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的方式倾斜。因此,当第一接触部接触第三接触部时,第一接触部在第一接触部沿第三接触部的斜面离开盒的方向上摇摆,且第三接触部的距离在附接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
【0090】
在从装置主单元拆除盒的时候,接触部的第二接触部接触盒的第四接触部。第二接触部朝盒突出,且距离在拆除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第四接触部以第四接触部接触第二接触部的位置在拆除方向上向上游移动且距离在拆除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的方式倾斜。因此,当第二接触部接触第四接触部时,第二接触部在第二接触部沿第四接触部的斜面离开盒的方向上摇摆,且第四接触部的距离在拆除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
【0091】
结果,在盒附接于装置主单元的时候和从装置主单元拆除盒的时候,一旦接触盒,接触部就能够借助于简单的结构而以枢轴作为支点在单个方向上可靠摇摆。
根据示范实施例的第四方面,第一端面朝向盒突出,且距离在附接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而第二端面朝向盒突出,且距离在拆除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第一接触部设置在定义第一端面的脊线的延长线上,而第二接触部设置在定义第二端面的脊线的延长线上。
【0092】
因此,在将盒附接到装置主单元的时候,作为盒的第三接触部接触接触部的第一接触部的结果,第一接触部能够可靠地在第一接触部沿第三接触部的斜面离开盒的方向上摇摆。
在将盒从装置主单元拆除的时候,作为盒的第四接触部接触接触部的第二接触部的结果,第二接触部能够可靠地在第二接触部沿第四接触部的斜面离开盒的方向上摇摆。
【0093】
此外,根据示范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接触部形成为由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定义的三角形或三角梯形。因此,易于制作接触部,并且能够进行简化装置构造和减少装置成本的尝试。
此外,根据示范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沿第一端面延伸的平面与沿第二端面延伸的另一平面相交而成的角度是钝角。因此,在将盒附接到装置主单元的时候和从装置主单元拆除盒的时候,当接触部接触盒时,能够使接触部以枢轴作为支点轻柔且流畅地摇摆。
【0094】
根据示范实施例的第七方面,第三接触部是用于驱动感光元件的感光元件驱动构件的保护构件。因此,在将处理盒附接到装置主单元的时候,保护构件能够防止感光元件驱动构件接触接触部。
根据示范实施例的第八方面,突出部的运动方向不同于摇摆构件的摇摆方向;因此能够确保突出部的可靠的移动和摇摆构件的可靠的摇摆动作。
【0095】
根据示范实施例的第九方面,在驱动力从驱动传输构件传输到有齿部的过程中,驱动构件旋转。同时,当驱动力从驱动传输构件不传输到缺齿部时,停止驱动构件的旋转。因此,能够使得驱动构件从驱动操作开始以预定数量的动量而可靠旋转,直到驱动操作结束为止。
根据示范实施例的第十方面,缺齿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因此,通过经由传动齿轮而源自驱动传输构件的驱动力,使得缺齿齿轮可靠地旋转。因此,依靠驱动构件的可靠的旋转,能够将关于显影盒的信息从显影盒传输到装置主单元。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主单元;
可拆卸地附接于所述装置主单元的盒;
构造成将驱动力传输到所述盒的驱动传输构件;和
构造成将关于所述盒的信息从所述盒传输到所述装置主单元的信息传输机构,
其中,
所述信息传输机构包括:
驱动构件,该驱动构件设置在所述盒内,且在所述盒附接于所述装置主单元时,作为驱动力被从所述驱动传输构件传输的结果,所述驱动构件从驱动操作开始以预定数量的动量执行驱动,直到所述驱动操作结束为止;
摇摆构件,该摇摆构件设置在所述装置主单元内,且在所述驱动构件被驱动时,一与所述驱动构件接触就摇摆;和
检测构件,该检测构件设置在所述装置主单元内,检测所述摇摆构件的摇摆动作;所述摇摆构件包括:
枢轴,所述枢轴在与所述盒附接于所述装置主单元和从所述装置主单元拆除的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和
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在所述盒附接于所述装置主单元的时候和从所述装置主单元拆除所述盒的时候均接触所述盒,从而以所述枢轴作为支点在单一方向上摇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构件具有以突出方式设置的突出部,以在所述驱动构件被驱动时接触所述摇摆构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具有在附接所述盒的时候接触所述盒的第一接触部,和在拆除所述盒的时候接触所述盒的第二接触部;
所述第一接触部朝向所述盒突出,且距离在所述附接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
所述第二接触部朝向所述盒突出,且距离在所述拆除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
并且,
所述盒具有在附接所述盒的时候接触所述第一接触部的第三接触部,和在拆除所述盒的时候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部的第四接触部;
所述第三接触部倾斜,使得所述第三接触部接触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位置在所述附接方向上向上游移动,且距离在所述附接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并且
所述第四接触部倾斜,使得所述第四接触部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部的位置在所述拆除方向上向上游移动,且距离在所述拆除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具有:
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朝向所述盒突出,且距离在所述附接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和
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朝向所述盒突出,且距离在所述拆除方向上从上游位置朝向下游位置增大;
并且,
所述第一接触部设置在定义所述第一端面的脊线的延长线上,
所述第二接触部设置在定义所述第二端面的脊线的延长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形成为由所述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定义的三角形或梯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一端面延伸的平面与沿所述第二端面延伸的另一平面相交而成的角度是钝角。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具有保持显影剂图像的感光元件,且
所述第三接触部为构造成保护用于驱动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元件驱动构件的保护构件。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的运动方向不同于所述摇摆构件的摇摆方向。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构件包含缺齿齿轮,所述缺齿齿轮具有有齿部和缺齿部,驱动力从所述驱动传输构件传输至所述有齿部,驱动力不从所述驱动传输构件传输至所述缺齿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具有传动齿轮,当所述盒附接于所述装置主单元时,驱动力从所述驱动传输构件传输至所述传动齿轮,并且
所述缺齿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115404 | 2008-04-25 | ||
JP2008115404A JP4840399B2 (ja) | 2008-04-25 | 2008-04-25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115404 | 2008-04-2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66808A true CN101566808A (zh) | 2009-10-28 |
CN101566808B CN101566808B (zh) | 2012-10-31 |
Family
ID=41215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302987A Active CN101566808B (zh) | 2008-04-25 | 2009-03-30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991322B2 (zh) |
JP (1) | JP4840399B2 (zh) |
CN (1) | CN101566808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39304A1 (zh) * | 2013-03-15 | 2014-09-18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激光打印机用显影盒 |
CN104252121A (zh) * | 2013-06-28 | 2014-12-31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盒 |
CN104765256A (zh) * | 2014-01-06 | 2015-07-08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盒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071492B2 (ja) | 2010-02-26 | 2012-11-1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919124B2 (ja) | 2010-03-31 | 2012-04-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5115607B2 (ja) | 2010-08-31 | 2013-01-0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キャップ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
JP5392302B2 (ja) * | 2011-06-10 | 2014-01-2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JP5884436B2 (ja) | 2011-11-24 | 2016-03-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5998687B2 (ja) * | 2012-07-09 | 2016-09-2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900200B2 (ja) | 2012-07-09 | 2016-04-0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102573B2 (ja) | 2013-06-28 | 2017-03-2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6060866B2 (ja) | 2013-09-20 | 2017-01-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64867B2 (ja) | 2013-10-31 | 2017-01-2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6079647B2 (ja) * | 2014-01-06 | 2017-02-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US9645545B2 (en) * | 2014-01-06 | 2017-05-09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Process cartridge and photosensitive member cartridge |
JP6135583B2 (ja) | 2014-03-31 | 2017-05-3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6221905B2 (ja) | 2014-03-31 | 2017-11-0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6079687B2 (ja) | 2014-03-31 | 2017-02-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6079688B2 (ja) | 2014-03-31 | 2017-02-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6137029B2 (ja) | 2014-03-31 | 2017-05-3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6137027B2 (ja) | 2014-03-31 | 2017-05-3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6137028B2 (ja) | 2014-03-31 | 2017-05-3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カートリッジ |
JP6604197B2 (ja) | 2015-12-25 | 2019-11-1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219965A (ja) * | 1985-03-26 | 1986-09-30 | Sharp Corp | 複写機感光体ユニツトの遮光装置 |
JP2622580B2 (ja) * | 1988-05-24 | 1997-06-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H0968833A (ja) * | 1995-09-04 | 1997-03-11 | Canon Inc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0221781A (ja) | 1999-01-28 | 2000-08-11 | Ricoh Co Ltd | 電子写真用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該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3347686B2 (ja) * | 1999-04-02 | 2002-11-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押込み機構 |
JP3809402B2 (ja) * | 2002-05-17 | 2006-08-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3625470B1 (ja) * | 2003-09-30 | 2005-03-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JP4615205B2 (ja) * | 2003-10-31 | 2011-01-19 |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のセンサクリーニング機構 |
US7130562B2 (en) * | 2004-03-26 | 2006-10-31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Coupling retraction mechanism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
JP4710476B2 (ja) * | 2004-10-28 | 2011-06-2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154557A (ja) * | 2004-11-30 | 2006-06-15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348632B2 (ja) * | 2005-02-28 | 2009-10-2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JP4720352B2 (ja) * | 2005-08-08 | 2011-07-1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ユニット |
JP4349352B2 (ja) * | 2005-09-26 | 2009-10-2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JP2007093931A (ja) * | 2005-09-28 | 2007-04-12 | Brother Ind Ltd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631700B2 (ja) | 2005-12-27 | 2011-02-1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802796B2 (ja) * | 2006-03-23 | 2011-10-2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像担持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EP1965272B1 (en) * | 2007-02-28 | 2014-11-19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Cartridge comprising an engagement gear and a rotation body |
-
2008
- 2008-04-25 JP JP2008115404A patent/JP484039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3-19 US US12/406,987 patent/US799132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03-30 CN CN2009101302987A patent/CN101566808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39304A1 (zh) * | 2013-03-15 | 2014-09-18 |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激光打印机用显影盒 |
US9442424B2 (en) | 2013-03-15 | 2016-09-13 | Print-Rite · Unicorn Image Products Co., Ltd. Of Zhuhai | Developing cartridge for laser printer comprising a stirring wheel and an activation mechanism |
CN104252121A (zh) * | 2013-06-28 | 2014-12-31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盒 |
CN104765256A (zh) * | 2014-01-06 | 2015-07-08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盒 |
CN104765256B (zh) * | 2014-01-06 | 2019-12-03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显影盒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9265391A (ja) | 2009-11-12 |
JP4840399B2 (ja) | 2011-12-21 |
CN101566808B (zh) | 2012-10-31 |
US7991322B2 (en) | 2011-08-02 |
US20090269085A1 (en) | 2009-10-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66808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EP1965268B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developer cartridge | |
JP5887930B2 (ja) |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8995847B2 (en) |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therewith | |
EP1950625B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veloper cartridge | |
EP1965274B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4802796B2 (ja)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像担持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942735B2 (ja) | カートリッジ | |
US8712286B2 (en) | Developing cartridge | |
EP3671357B1 (en) | Cartridge having coupling member and detection body | |
JP431070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
JP4665928B2 (ja) | 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8583009B2 (en) | Developing cartridge including detection system for determining initial developer amount | |
KR101524422B1 (ko) | 카트리지 | |
CN104820349B (zh) | 显影盒 | |
US8676064B2 (en) | Detecting a developing cartridge | |
JP2009181031A (ja)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
JP2007322554A (ja) | 感光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9063501B2 (en) | Developer accommodating unit with light guide member for detecting remaining toner amount | |
US9182702B2 (en) | Toner cas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5282375B2 (ja) |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現像装置 | |
JP3167020U (ja) |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 |
JP6323494B2 (ja) | カートリッジ | |
JP7196973B2 (ja) | カートリッ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