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4848A - 用于车辆用座椅的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用座椅的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54848A CN101554848A CNA2009101337420A CN200910133742A CN101554848A CN 101554848 A CN101554848 A CN 101554848A CN A2009101337420 A CNA2009101337420 A CN A2009101337420A CN 200910133742 A CN200910133742 A CN 200910133742A CN 101554848 A CN101554848 A CN 1015548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om
- tooth
- flank
- ratchet
- support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 B60N2/235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 B60N2/23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internal pawls linearly mov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8—Seat frames
- B60N2/682—Join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用于车辆用座椅的连接装置,其将车辆用座椅(1)的两个对象构件(2f,3f)彼此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包括:分别一体连接到一对象构件的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20,10),其盘面相配合且能相对转动;锁定构件(30),其配置在连接构件之间且被第一连接构件沿圆周方向支撑,且能通过使外周齿面(30a)与第二连接构件的内周齿面(12a)啮合来锁定连接构件之间的相对转动;和操作构件(40),其使锁定构件在外周齿面与内周齿面啮合的啮合状态和从该状态解除的啮合解除状态之间移动;第二连接构件形成有支撑部(15),该支撑部在内周齿面的径向外侧位置处沿轴向收容第一连接构件的圆环部(22)且从外周侧包围圆环部,从而二者彼此支撑以相对转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车辆用座椅的两个对象构件相对于彼此可转动地连接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构造包括通过倾角调整装置(reclining apparatus)将座椅靠背连接到座垫的车辆用座椅。该倾角调整装置能够调整座椅靠背相对于座垫的靠背角度(back rest angle)。背景技术的倾角调整装置包括棘轮(ratchet)和引导件。棘轮具有圆盘形状并且被一体地连接到座椅靠背的框架部。引导件具有圆盘形状并且被一体地连接到座垫的框架部。棘轮和引导件被绕轴向可转动地组合。
在棘轮和引导件之间设置滑动爪(pole),用于锁定棘轮和引导件的相对转动。该滑动爪被支撑成能够相对于引导件仅移动到半径方向的内侧和半径方向的外侧。该滑动爪包括形成在其外周面上的外周齿。棘轮包括形成在筒状部的内周面上的内周齿。通过使外周齿与内周齿相啮合,锁定棘轮和引导件之间的相对转动。
然而,为了使倾角调整装置小型化,例如,当减小棘轮的外径时,棘轮的、与滑动爪的外周齿相啮合的筒状部在半径方向上的壁厚变薄,或者内周齿减小。因此可能减小倾角调整装置的锁定强度。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需要车辆用座椅的如下连接装置,该装置即使小型化也能够确保其锁定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以包括具有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锁定构件以及操作构件的连接装置。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被沿将二者的盘面配合的方向组装使得二者能够彼此相对转动。第一连接构件被一体地连接到车辆用座椅的两个对象构件中的一个构件。第二连接构件被一体地连接到两个对象构件中的另一个构件。锁定构件被配置在两个连接构件之间并且被组装到第一连接构件,以沿圆周方向被可动地支撑。锁定构件能够通过使外周齿面与形成于第二连接构件的内周齿面相啮合来锁定两个连接构件之间的相对转动。操作构件使锁定构件在啮合状态和啮合解除状态之间移动。在啮合状态下,锁定构件的外周齿面与第二连接构件的内周齿面相啮合。在啮合解除状态下,从内周齿面释放外周齿面。第二连接构件形成有支撑部,该支撑部在内周齿面的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处沿轴向收容形成于第一连接构件的圆环部,以从外周侧包围圆环部,从而使支撑部和圆环部彼此支撑以能够彼此相对转动。
因此,第一连接构件具有圆环部,由形成在第二连接构件的支撑部沿轴向收容该圆环部。在第一连接构件和支撑部相互在内侧和外侧可转动地支撑彼此的状态下,将第一连接构件组装到支撑部。支撑部在内周齿面的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处包围圆环部的外周侧。因此,增加了内周齿面所在的周缘部的在半径方向上的壁厚。因此,能够增加与锁定构件啮合并且被锁定构件锁定的内周齿面所在的周缘部的大致在半径方向上的壁厚,因此,增加了啮合锁定时的支撑强度,即使当连接装置小型化时,也能够确保锁定强度。
附图说明
在阅读了下面的详细说明以及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之后,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倾角调整装置的分解图;
图2是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3是倾角调整装置的立体图,用于示出如何将倾角调整装置连接到座椅靠背;
图4是倾角调整装置的立体图,用于示出如何将倾角调整装置连接到座垫;
图5是沿着图4中的线V-V截取的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3中的线VI-VI截取的剖视图,用于示出处于锁定状态的倾角调整装置;
图7是处于锁定解除状态的倾角调整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用于示出保持构件的组装过程的过程图;
图9是用于示出引导构件的组装过程的过程图;
图10是用于示出各锁定构件的组装过程的过程图;
图11是用于示出棘轮的组装过程的过程图;
图12是用于示出保持构件的弯边过程的过程图;
图13是另一构造的倾角调整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又一构造的倾角调整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5是再一构造的倾角调整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上文和下文中说明的各其它特征和示教均可单独使用或者与其它特征和示教组合使用,以提供改进的连接装置。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单独使用以及彼此组合使用这些其它特征和示教中的许多特征和示教。该详细说明仅是为了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示教用于实施本示教的优选方面的进一步的细节,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仅权利要求书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在最宽的意义上,下面的详细说明中所公开的特征和步骤的组合不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需的,而仅是示教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此外,为了提供本示教的其它有用的构造,可以以未详细列举的方式组合典型实施例和从属权利要求的各个特征。
如图2所示,车辆用座椅1包括:座椅靠背2,其构成靠背;一对左右倾角调整装置(连接装置)4,其被配置在座椅靠背2的两侧的下部处的位置;以及座垫3,其构成通过倾角调整装置4被连接到座椅靠背2的就座部。
倾角调整装置4包括被插入到倾角调整装置4的内部以执行锁定和解除锁定的切换操作的操作轴4c、4c。由连接棒4r使操作轴4c、4c彼此一体地连接。由此,在各倾角调整装置4处,可以同步地分别执行锁定或解除锁定的切换操作。在锁定状态下,座椅靠背2的靠背角度被固定。在锁定解除状态下,可以通过从锁定状态解除锁定来调整靠背角度。各倾角调整装置4通常被保持在由偏置力锁定的操作状态。
如图2所示,根据各倾角调整装置4,可以通过向上拉设置在座垫3的侧部位置的操作杆5来解除锁定状态。由此,解除座椅靠背2的靠背角度被固定的状态,以产生能够执行靠背角度的调整操作的状态。当座椅靠背2的靠背角度被调整过并且停止操作杆5的解除锁定操作时,由施力构件使各倾角调整装置4回到锁定状态。由此,座椅靠背2被固定到调整后的靠背角度的位置。
由位于座椅靠背2和座垫3之间的未示出的施力弹簧施加的力对座椅靠背2总是施加沿前倒(forward falling)枢转方向的偏置力。因此,在使用者未坐在车辆用座椅1上的状态下,通过解除各倾角调整装置4的锁定状态,所述施加的力能够使座椅靠背2向前倒下以与座垫3的上表面部重叠。
当座椅靠背2被布置在用作靠背的角度区域时,通过停止操作杆5的解除锁定操作,使各倾角调整装置4回到锁定状态。倾角调整装置4在转动角度区域内包括锁定区和自由区。在锁定区中,当停止操作杆5的解除锁定操作时,各倾角调整装置4回到锁定状态。在自由区中,即使当停止操作杆5的解除锁定操作时,各倾角调整装置4也不会回到锁定状态。
锁定区通常被设定为座椅靠背2用作靠背的角度区域。具体地,锁定区被设定为使座椅靠背2从座椅靠背2处于直立姿势的角度位置倒向后侧的角度区域。另一方面,自由区被设定为座椅靠背2不被用作靠背的前倒姿势的角度区域。具体地,自由区被设定为使座椅靠背2从构成直立姿势的角度位置倒向前侧的角度区域。
因此,使座椅靠背2向前倒下时,当通过解除各倾角调整装置4的锁定状态而使座椅靠背2从直立姿势向前倒下即使少量时,其后,即使停止了解除锁定操作时,座椅靠背2也自动地向前倒向座椅靠背2折叠在座垫3的上表面部上的位置。下面将详细说明倾角调整装置4的构成。一对倾角调整装置4由左右方向上彼此大致对称的倾角调整装置构成。因此,下文中,将仅说明图2的纸面的右侧所示的一侧的倾角调整装置4的构成。
如图1所示,通过使棘轮10、引导件20、一对上下滑动爪30、滑动凸轮40、铰接凸轮50、卷簧60和保持构件70成为一体来构成倾角调整装置4。棘轮10和引导件20均形成为圆盘形状。滑动爪30和滑动凸轮40被配置在棘轮10的圆盘面和引导件20的圆盘面之间。可以操作铰接凸轮50而使滑动凸轮40移动。卷簧60可施加使铰接凸轮50枢转的力。保持构件70可沿板厚方向(轴向)保持棘轮10和引导件20,以防止棘轮10和引导件20分开成单个的构件。引导件20构成第一连接构件,棘轮10构成第二连接构件,滑动爪30构成锁定构件,滑动凸轮40构成操作构件。
棘轮10在圆盘部11的外周部处包括圆筒部12和支撑部15。圆筒部12和支撑部15具有圆筒形状。圆筒部12和支撑部15被配置在板厚方向上并且在圆筒部12和支撑部15之间具有台阶差。通过沿棘轮10的板厚方向半冲压(half blanking)来形成圆筒部12和支撑部15。由此,如图5所示,通过使支撑部15的形状的一部分沿板厚方向与圆筒部12重叠而使支撑部15比圆筒部12沿板厚方向更多地突出。
圆筒部12和支撑部15以绕棘轮10的转动中心的圆筒形状突出。圆筒部12的内周面形成有具有内齿的内周齿面12a和不具有内齿的突出平面12b。突出平面12b形成在圆筒部12的构成轴对称的两个部分的位置处。突出平面12b的内周面构成比内周齿面12a更朝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并且平坦的弯曲面。
由此,棘轮10的转动角度区域被设定为锁定区和自由区。在锁定区,各滑动爪30与内周齿面12a相啮合。在自由区,突出平面12b不与滑动爪30干涉,并且阻止滑动爪30与棘轮10相啮合。如图3所示,通过使圆盘部11的外盘面与构成座椅靠背2的框架的靠背框架2f的板面接合,而将棘轮10一体地连接到座椅靠背2。靠背框架2f与本发明的两个对象构件中的一个构件对应。
棘轮10的圆盘部11形成有从其外盘面以圆柱形状突出的D状销13b和多个销13a。销13a和D状销13b在靠近圆盘部11的外周缘的位置处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排列。D状销13b具有通过切去突出的圆柱形状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字母D形状的截面,并且D状销13b的形状与以圆柱形状突出的销13a的形状不同。
贯通靠背框架2f地形成能够装配销13a和D状销13b的孔(slit)2a和D状孔2b。因此,通过分别将销13a和D状销13b装配到靠背框架2f的孔2a和D状孔2b并且通过焊接接合这些销和孔,将棘轮10一体地牢固地连接到靠背框架2f(参照图5)。
如图5所示,棘轮10的圆盘部11的中心形成有通孔14。该通孔14被插入有操作轴4c(参照图2),用于切换倾角调整装置4的锁定和解除锁定。此外,靠背框架2f在与通孔14的轴线相同的轴线上的位置处形成有同一目的的通孔2c。
如图1所示,引导件20具有外径比棘轮10的外径小一个尺寸的圆盘形状。引导件20的圆盘部21的外周缘形成有圆环部22,该圆环部22沿构成组装到棘轮10的方向的板厚方向以圆筒形状突出。通过沿板厚方向对引导件20进行半冲压而形成圆环部22。
如图5所示,圆环部22被沿轴向收容在棘轮10的支撑部15的筒内。圆环部22的尺寸被设定为安装时在圆环部22和支撑部15之间提供间隙。因此,通过将引导件20的圆环部22装配到棘轮10的支撑部15的筒内,由支撑部15从圆环部22的外周侧包围圆环部22。由此,利用圆环部22和支撑部15的装配结构,可以通过使引导件20和棘轮10相互滑动来使引导件20相对于棘轮10转动。
此外,在圆环部22在轴向上与棘轮10的圆筒部12相对的状态下将圆环部22装配到圆筒部12。圆环部22的内径被设定为大于棘轮10的圆筒部12的内径。圆环部22的内周面沿半径方向比圆筒部12的内周齿面12a更朝外侧突出,从而被布置成不会防碍滑动爪30与圆筒部12的内周齿面12a的啮合。圆环部22以绕引导件20的转动中心的圆筒形状突出。
如图4所示,通过将圆盘部21的外盘面接合到构成座垫3的框架的座垫框架3f的板面,而将引导件20一体地连接到座垫3。座垫框架3f与两个对象构件中的另一侧构件对应。
引导件20的圆盘部21形成有从其外盘面以圆柱形状突出的D状销24b和多个销24a。销24a和D状销24b在靠近圆盘部21的外周缘的部分处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地排列。D状销24b具有通过切去突出的圆柱形状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字母D形状的截面,并且D状销24b的形状与以圆柱形状突出的销24a的形状不同。
贯通座垫框架3f地形成能够装配销24a和D状销24b的孔3a和D状孔3b。因此,通过分别将销24a和D状销24b装配到座垫框架3f的孔3a和D状孔3b并且通过焊接接合这些销和孔,将引导件20一体地牢固地连接到座垫框架3f(参照图5)。
引导件20的圆盘部21的中心形成有通孔25。操作轴4c(参照图2)插入该通孔25中,用于执行倾角调整装置4的锁定和解除锁定的切换操作。此外,座垫框架3f在与通孔25的轴线相同的轴线上的位置处形成有同一目的的通孔3c。通孔3c具有在孔内部收纳卷簧60的形状。
如图1所示,引导件20的圆盘部21形成有沿板厚方向凹入内盘面、符号“+”形状的引导槽23。通过以符号“+”形状沿板厚方向对圆盘部21进行半冲压来形成引导槽23。销24a和D状销24b形成为分别在外盘面上形成有引导槽23的位置处突出。引导槽23包括位于图1的上侧和下侧的滑动爪槽(polegroove)23a,各滑动爪30被容纳在滑动爪槽23a中。
如图6所示,滑动爪槽23a通过构成左右两侧的侧壁的引导壁21a至21d来引导滑动爪30。滑动爪30仅沿着滑动爪槽23a的槽形状向引导件20的半径方向内侧和外侧(图示的上下方向)滑动。引导槽23包括一体连接的滑动爪槽23a和滑动凸轮槽23b。滑动凸轮槽23b沿图7的左右横向延伸,并且滑动凸轮槽23b能够在其内部容纳滑动凸轮40。
滑动凸轮槽23b通过构成上侧和下侧的侧壁的引导壁21a至21d来引导滑动凸轮40。滑动凸轮40仅沿着滑动凸轮槽23b的槽形状在图7的左右方向上相对于引导件20滑动,该左右方向与滑动爪30的滑动方向正交。如图1所示,引导件20的圆盘部21形成有从其外盘面以销的形状突出的弹簧悬挂部26。卷簧60的外端62被挂在弹簧悬挂部26上,弹簧悬挂部26形成在圆周方向上的两个部位处,从而能够选择悬挂位置。
滑动爪30被容纳在形成于引导件20处的各滑动爪槽23a的内部。各滑动爪30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彼此大致对称的形状。各滑动爪30的外周缘具有以与棘轮10的圆筒部12的内周面匹配的圆弧形状弯曲的形状。各滑动爪30的以圆弧形状弯曲的外周面形成有具有外齿的外周齿面30a,该外周齿面30a能够与形成在圆筒部12的内周面的内周齿面12a相啮合。
因此,如图6所示,由滑动凸轮40压各滑动爪30以操作各滑动爪30向半径方向外侧滑动,由此,各外周齿面30a被压向棘轮10的内周齿面12a,以使各外周齿面30a与内周齿面12a相啮合。由此,使各滑动爪30和棘轮10处于被彼此啮合产生的力在圆周方向上锁定的状态。然而,在各滑动爪30与引导件20的关系中,各滑动爪30仅可以通过引导壁21a至21d的引导而向半径方向内侧和外侧滑动。
因此,借助于各滑动爪30限制棘轮10相对于引导件20的转动运动。由此,锁定倾角调整装置4的转动。如图7所示,通过将各滑动爪30拉到半径方向内侧而解除各滑动爪30与棘轮10的啮合来解除倾角调整装置4的转动锁定状态。
通过配置在滑动爪30之间的滑动凸轮40的滑动操作来执行各滑动爪30向半径方向内侧和外侧滑动的操作。如图1所示,滑动凸轮40被容纳在形成于引导件20的滑动凸轮槽23b的内部。滑动凸轮40具有在上下方向上对称的形状并且包括肩部42和钩44,肩部42用于将各滑动爪30推向半径方向外侧,钩44用于将各滑动爪30拉向半径方向内侧。
滑动爪30具有半径方向内侧的形状为部分中空的门型形状。通过使构成门型的两个腿的腿部32与滑动凸轮40的上边缘和下边缘接触而由滑动凸轮40将各滑动爪30推向半径方向外侧。具体地,如图6所示,通过使滑动凸轮40向右侧滑动而使各腿部32抵接各肩部42,从而将各滑动爪30推向半径方向外侧。
由此,使各滑动爪30的外周齿面30a与棘轮10的内周齿面12a相啮合。如图7所示,滑动爪30包括位于门型的内侧的悬伸部31,通过使滑动凸轮40向左侧滑动,使滑动凸轮40的钩44被悬伸部31捕捉,并且将各滑动爪30拉向半径方向内侧。通过将各滑动爪30拉向形成于各肩部42的右侧位置的槽部43的内部来解除各滑动爪30与棘轮10的啮合。
各槽部43从各肩部42平滑地凹入。由此,如图6所示,根据各滑动爪30,使滑动凸轮40向右侧滑动,通过引导腿部32沿着各槽部43的斜面形状移动而使腿部32跃上各肩部42。通过转动铰接凸轮50来执行滑动凸轮40在左右方向上的滑动操作。
如图1所示,铰接凸轮50被接合到在滑动凸轮40的中央部贯通形成的凸轮孔41的内部。由悬挂在铰接凸轮50和引导件20之间的卷簧60施加的力使铰接凸轮50总是被施以沿逆时针方向的偏置力。如图4所示,将预先被盘曲的卷簧60的内端61挂在铰接凸轮50的弹簧悬挂部51上,并且将外端62挂在引导件20的弹簧悬挂部26上。
由此,如图6所示,铰接凸轮50总是通过在其外周部突出形成的操作突起52从凸轮孔41的内周面侧向滑动凸轮40施压,以使滑动凸轮40向右侧滑动。由此,通常使各滑动爪30处于各腿部32在滑动凸轮40的各肩部42上的状态,以与棘轮10啮合。
铰接凸轮50被一体地连接到图2所示的操作轴4c。由此,通过向上拉操作杆5,使铰接凸轮50抵抗图1所示的卷簧60施加的力而沿图1的顺时针方向(图6的逆时针方向)枢转。由此,如图7所示,滑动凸轮40滑动到左侧并且解除各滑动爪30与棘轮10的啮合。
如图1所示,通过将薄钢板冲压成环状形状并且沿轴向进行半冲压加工而形成保持构件70。保持构件70设置有在左前侧的一端具有径向表面的凸缘形状的座面部。座面部设置有在轴向上为两段的面,环状形状的第一底面71形成在内径侧,环状形状的第二底面72在以轴向台阶差的形状抬升的位置处形成在外径侧。
如图5所示,引导件20被插入到保持构件70的圆筒内,并且第一底面(座面部)71在轴向上面对引导件20的圆环部22的外盘面。棘轮10被插入到保持构件70的圆筒内,并且第二底面72在轴向上面对支撑部15的内盘面。因此,通过沿轴向将引导件20插入到保持构件70的圆筒内,圆环部22与第一底面71接触,并且将引导件20设定在适当位置。
沿轴向将棘轮10插入到保持构件70的圆筒内,支撑部15与第二底面72接触,并且将棘轮10设定在适当位置。将引导件20和棘轮10从保持构件70的开口端部插入到保持构件70中。保持构件70的开口端部被弯曲(或弯边(calk))到半径方向内侧以面对支撑部15的外盘面。从而,保持构件70可沿轴向保持支撑部15和引导件20。
由此,由保持构件70的第一底面71、第二底面72和经过折弯处理的折曲面73沿轴向保持棘轮10和引导件20的外周部,以防止棘轮10和引导件20分开。棘轮10的圆筒部12和保持构件70的第一底面71在沿轴向具有小间隙的状态下保持引导件20的圆环部22。由此,引导件20可以在不被与保持构件70的滑动摩擦防碍的情况下相对于棘轮10平滑地转动。
第一底面71形成有突出部71a,该突出部71a在第一底面71的圆周方向上的多个位置处从内盘侧的面沿轴向以点状突出。由此,引导件20的圆环部22在各突出部71a处与第一底面71接触,并且将滑动阻力限制得小。
如图8至图12所示,通过使用组装夹具J来组装倾角调整装置4。将保持构件70设置在夹具J上,沿重力方向将倾角调整装置4的各构成部件顺次设置在保持构件70上。下面详细说明,首先,如图8所示,将保持构件70设置在组装夹具J上,使得收容口侧的开口部指向上侧。组装夹具J的支撑面Ja沿轴向与第二底面72的背侧面接触。
如图9所示,将引导件20插入到保持构件70的圆筒的内部。从而,圆环部22的外盘面在突出部71a处与保持构件70的第一底面71接触。相对于保持构件70将引导件20设置在适当位置。接着,如图10所示,将滑动爪30、滑动凸轮40和铰接凸轮50安装到引导件20的圆盘部21上。将各滑动爪30容纳在形成于引导件20的滑动爪槽23a中,并且相对于引导件20定位各滑动爪30。
滑动凸轮40被布置且容纳在引导件20的滑动凸轮槽23b的内部。铰接凸轮50被布置且插入到滑动凸轮40的凸轮孔41和引导件20的通孔25。接着,如图11所示,将棘轮10设置在引导件20的圆环部22上。
将引导件20的圆环部22装配到支撑部15的圆筒内。支撑部15与保持构件70的第二底面72接触。接着,如图12所示,由弯边机M将保持构件70的收容口侧的开口端部折弯到半径方向内侧,以使该开口端部与棘轮10的支撑部15的外盘面一致(被弯边到棘轮10的支撑部15的外盘面)。从而,保持构件70防止棘轮10和引导件20分开。
在由组装夹具J的与第二底面72的背侧面接触的支撑面Ja支撑保持构件70的状态下执行保持构件70的开口端部的弯边处理。因此,弯边处理被精确地执行。这样,可以通过沿重力方向顺次设置各构成部件来组装倾角调整装置4。无需在组装过程中途执行用于使构成部件全体上下颠倒的反转操作,就可以在防止分离的状态下组装倾角调整装置4。
如上所述,引导件(第一连接构件)20具有圆环部22,由形成在棘轮(第二连接构件)处的支撑部15沿轴向收容该圆环部22。将引导件20组装到支撑部15,使得引导件20和支撑部15相互在内外侧可转动地支撑彼此。支撑部15在内周齿面12a的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处包围圆环部22的外周侧。因此,圆筒部12在半径方向上的壁厚增加。因此,如图6所示,可以增加与滑动爪(锁定构件)30啮合并且被滑动爪(锁定构件)30锁定的内周齿面12a所在的圆筒部(周缘部)12的大致在半径方向上的壁厚,因此,增加了圆筒部12啮合锁定时的支撑强度。因此,即使当倾角调整装置(连接装置)4小型化时,也可以确保锁定强度。
此外,通过沿棘轮10的板厚方向对棘轮10进行半冲压加工形成圆筒部12和支撑部15。圆筒部12和支撑部15分别以圆筒的形状沿轴向突出并且沿轴向被配置成在圆筒部12和支撑部15之间具有台阶形状。这样,可以仅通过沿棘轮10的板厚方向进行半冲压加工而优异地形成圆筒部12和支撑部15。为了由保持构件70来组装引导件(小直径侧构件)20和棘轮(大直径侧构件)10,首先,保持构件70的形成为凸缘形状的座面部与引导件20的外周部接触。接着,将棘轮10设置在引导件20上,其后,将保持构件70的收容口侧的开口端部折弯到半径方向内侧。从而,保持构件70联接引导件20和棘轮10。
在由与凸缘形状的座面部的背侧面接触的收容模(组装夹具J的支撑面Ja)支撑保持构件70的状态下进行保持构件70的端部的弯边处理。因此,当沿重力方向顺次将各构成部件设置到保持构件70并且最后对保持构件70的上端部进行弯边处理时,无需在组装过程中途执行用于使构成部件全体上下颠倒的反转操作,就可将各部件组装成能够防止分开。
虽然已经参照具体构造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明显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许多修改、变型和变化。因此,本发明旨在包含可以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变型和变化。例如,上述方面不应限于上述构造,而是可以如下所述地变型。
在图1中,车辆用座椅包括将座椅靠背2连接到座垫3从而能够调整靠背角度的倾角调整装置4。然而,包括连接装置的构造可以作为连接装置将座椅靠背2连接到车身地板从而能够调节靠背角度。
包括连接装置的构造可以用于使座椅主体沿转动方向相对于车身地板转动。或者,包括连接装置的构造能够使某种装置升高或倒下或枢转。软凳(ottoman)装置可以使就座者的膝盖部从下侧向座垫3升高或者升高车身地板以支撑膝盖部的下方。
如图13所示,保持构件70可被一体地联接固定到引导件20。此外,可以通过焊接将保持构件70一体地接合固定到引导件20。
如图14所示,棘轮10的支撑部15可形成为覆盖圆筒部12的整个外周部的厚壁形状。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强棘轮10与圆筒部12啮合锁定时的支撑强度。
如图15所示,支撑部15可设置有沿轴向凹进到圆筒部12的内盘侧的环状形状的凹部,该圆筒部12形成为沿半径方向具有厚壁。
本申请要求日本专利申请No.2008-100046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Claims (3)
1.一种连接装置(4),其用于将车辆用座椅(1)的两个对象构件(2f,3f)彼此可相对转动地连接,该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构件(20)和第二连接构件(10),该第一连接构件(20)和第二连接构件(10)被沿将二者的盘面配合的方向组装使得二者能够彼此相对转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20)被一体地连接到所述两个对象构件(2f,3f)中的一个构件,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0)被一体地连接到所述两个对象构件(2f,3f)中的另一个构件;
锁定构件(30),该锁定构件(30)被配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构件(20)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0)之间并且被组装到所述第一连接构件(20)以沿圆周方向被支撑,所述锁定构件(30)能够通过使外周齿面(30a)与形成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0)的内周齿面(12a)相啮合来锁定所述第一连接构件(20)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0)之间的相对转动;以及
操作构件(40),该操作构件(40)使所述锁定构件(30)在啮合状态和啮合解除状态之间移动,在所述啮合状态下,所述锁定构件(30)的所述外周齿面(30a)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0)的所述内周齿面(12a)相啮合,在所述啮合解除状态下,从所述内周齿面(12a)释放所述外周齿面(30a);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0)形成有支撑部(15),该支撑部(15)在所述内周齿面(12a)的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处沿轴向收容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20)的圆环部(22),以从外周侧包围所述圆环部(22),从而使所述支撑部(15)和所述圆环部(22)彼此支撑以能够彼此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4),其特征在于:
通过沿板厚方向对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0)进行半冲压而形成圆筒部(12),在所述圆筒部(12)的内周面处形成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0)的所述内周齿面(12a),以及
通过沿板厚方向对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0)进行半冲压而从所述圆筒部(12)沿轴向以圆筒形状形成所述支撑部(15),所述支撑部(15)形成在所述圆筒部(12)的所述内周齿面(12a)的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装置(4),其特征在于:
由被组装成包围所述第一连接构件(20)的外周部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0)的外周部的保持构件(70)沿轴向保持所述第一连接构件(20)和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0),
在使所述第一连接构件(20)的外周部与所述保持构件(70)的预先形成的具有径向表面的凸缘形状的座面部(71)接触并且将所述第二安装构件(10)组装到所述第一连接构件(20)上的状态下,通过将所述保持构件(70)的端部(73)向半径方向内侧弯曲而将所述保持构件(70)联接到所述第二连接构件(1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100046 | 2008-04-08 | ||
JP2008-100046 | 2008-04-08 | ||
JP2008100046A JP5315757B2 (ja) | 2008-04-08 | 2008-04-08 | 車両用シートの連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54848A true CN101554848A (zh) | 2009-10-14 |
CN101554848B CN101554848B (zh) | 2013-06-12 |
Family
ID=41060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337420A Active CN101554848B (zh) | 2008-04-08 | 2009-04-08 | 用于车辆用座椅的连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950742B2 (zh) |
JP (1) | JP5315757B2 (zh) |
CN (1) | CN101554848B (zh) |
DE (1) | DE102009003746B4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89196A (zh) * | 2013-03-22 | 2015-12-23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177134B2 (ja) * | 2007-05-08 | 2013-04-03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連結装置 |
CN101680477B (zh) * | 2007-06-01 | 2012-02-08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连接装置 |
JP5309665B2 (ja) * | 2008-04-08 | 2013-10-09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の連結装置 |
JP5499467B2 (ja) * | 2008-12-11 | 2014-05-21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の連結装置 |
JP5592743B2 (ja) * | 2009-10-29 | 2014-09-17 |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DE102010013091B4 (de) * | 2010-03-22 | 2021-01-14 |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À R.L. |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ahrzeugsitz-Beschlags und Beschlag |
JP5768560B2 (ja) * | 2011-07-26 | 2015-08-26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の回転軸装置 |
US20130076094A1 (en) * | 2011-09-27 | 2013-03-28 | Imasen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Reclining apparatus |
JP5821650B2 (ja) * | 2012-01-19 | 2015-11-24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JP6081754B2 (ja) * | 2012-09-18 | 2017-02-15 |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JP6147980B2 (ja) * | 2012-10-02 | 2017-06-14 |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JP6284855B2 (ja) * | 2014-08-28 | 2018-02-28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リクライナ |
JP6651387B2 (ja) * | 2016-03-04 | 2020-02-19 |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の製造方法 |
US10611273B2 (en) * | 2017-10-09 | 2020-04-07 |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 Recliner system for a vehicle seat |
FR3084302B1 (fr) * | 2018-07-27 | 2020-07-24 |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 Mecanisme d'articulation, siege de vehicule comportant un tel mecanisme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
US11897372B2 (en) | 2021-05-06 | 2024-02-13 | Fisher & Company, Incorporated | Recliner heart having biasing members |
US11850975B2 (en) * | 2021-06-11 | 2023-12-26 | Fisher & Company, Incorporated | Vehicle seat recliner mechanism with welded spr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37946A (en) * | 1971-04-30 | 1973-06-12 | K Giuliani | Hinges and more particularly to hinges suitable for adjustable back rests of seating means |
US4087885A (en) * | 1977-07-05 | 1978-05-09 | Rockwell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Adjustable hinge |
CA1293682C (en) * | 1988-12-28 | 1991-12-31 | George Croft | Compact latching device for seat assemblies |
JP3596034B2 (ja) * | 1994-06-30 | 2004-12-02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FR2722150B1 (fr) | 1994-07-05 | 1996-09-27 | Cesa | Articulation a memoire de position de reglage pour siege |
FR2740406B1 (fr) | 1995-10-27 | 1998-01-02 |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 Articulation pour siege de vehicule |
US5597206A (en) | 1995-10-31 | 1997-01-28 | Douglas & Lomason Company | Easy entry seat adjuster |
FR2746064B1 (fr) | 1996-03-15 | 1998-06-12 | Sieg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muni d'un dossier a position variable | |
DE19715764C2 (de) | 1997-04-16 | 2000-01-27 | Keiper Gmbh & Co | Neigungseinstellbeschlag mit Freischwenkeinrichtung für eine Rückenlehne eines Kraftfahrzeugsitzes |
JP3581574B2 (ja) | 1998-07-30 | 2004-10-27 |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FR2799420B1 (fr) | 1999-10-08 | 2002-01-04 |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 Siege de vehicule |
DE10048228A1 (de) | 2000-09-21 | 2002-04-25 | Brose Fahrzeugteile | Vorrichtung zum Verstellen der Lehnenneigung |
JP4622113B2 (ja) * | 2001-02-13 | 2011-02-02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JP4834932B2 (ja) * | 2001-07-19 | 2011-12-14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FR2830804B1 (fr) | 2001-10-15 | 2004-01-16 |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 Siege de vehicule comportant un dossier rabattable vers l'avant |
JP3979132B2 (ja) | 2002-03-13 | 2007-09-19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における摺動隙間の設定方法 |
EP1552769B1 (en) | 2002-08-02 | 2009-06-24 |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 Reclin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locking the device |
DE102004018744B3 (de) | 2004-04-17 | 2005-09-01 | Keiper Gmbh & Co. Kg | Beschla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
CN2712705Y (zh) | 2004-06-24 | 2005-07-27 | 邹耀忠 | 万能调角器 |
FR2873633B1 (fr) * | 2004-07-29 | 2006-10-27 |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 Mecanisme d'articulation pour siege de vehicule et siege comportant un tel mecanisme |
FR2884192B1 (fr) | 2005-04-11 | 2007-06-22 |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 Mecanisme d'articulation pour siege de vehicule et siege equipe d'un tel mecanisme |
US7699397B2 (en) | 2005-08-30 | 2010-04-20 |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 Seat reclining device |
JP4736726B2 (ja) | 2005-11-10 | 2011-07-27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JP2007151682A (ja) * | 2005-12-01 | 2007-06-21 | Aisin Seiki Co Ltd | 車両用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CN2900229Y (zh) * | 2006-02-17 | 2007-05-16 | 江苏省溧阳市汽车座椅调角器总厂 | 内藏式圆形汽车座椅角度调节器 |
JP5064141B2 (ja) | 2006-09-22 | 2012-10-31 | 株式会社平和 | 弾球遊技機 |
-
2008
- 2008-04-08 JP JP2008100046A patent/JP5315757B2/ja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03-23 US US12/408,947 patent/US7950742B2/en active Active
- 2009-04-06 DE DE102009003746.2A patent/DE102009003746B4/de active Active
- 2009-04-08 CN CN2009101337420A patent/CN101554848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89196A (zh) * | 2013-03-22 | 2015-12-23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车辆用座椅倾斜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9247647A (ja) | 2009-10-29 |
US7950742B2 (en) | 2011-05-31 |
JP5315757B2 (ja) | 2013-10-16 |
CN101554848B (zh) | 2013-06-12 |
DE102009003746A1 (de) | 2009-10-15 |
DE102009003746B4 (de) | 2023-01-19 |
US20090250989A1 (en) | 2009-10-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54848B (zh) | 用于车辆用座椅的连接装置 | |
CN101659223B (zh) | 用于车辆用座椅的连接装置 | |
JP4135141B2 (ja) | 定点復帰機能付き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並びに同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を備える車両用シート | |
JP5195763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JP5309665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連結装置 | |
JP5177144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回転留め装置 | |
JP2011144506A (ja) | ロック装置 | |
JP2010035738A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連結装置 | |
JP2010012810A (ja) | シート | |
JP5256876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連結装置 | |
JP2009247648A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連結装置 | |
JP5169232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連結装置 | |
JP5862356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JP5278085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連結装置 | |
JP5169233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連結装置 | |
JP2013151188A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JP2009061007A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回転留め装置 | |
JP5223423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連結装置 | |
JP2011093340A (ja) | 乗物シート用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
JP5104321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連結装置 | |
JP5270979B2 (ja) | シート | |
JP2009285025A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連結装置 | |
JP2009285026A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連結装置 | |
JP5027551B2 (ja) | 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 | |
JP2010063509A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連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