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1626A - 转印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转印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1626A
CN101551626A CNA2009101295733A CN200910129573A CN101551626A CN 101551626 A CN101551626 A CN 101551626A CN A2009101295733 A CNA2009101295733 A CN A2009101295733A CN 200910129573 A CN200910129573 A CN 200910129573A CN 101551626 A CN101551626 A CN 1015516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belt
intermediate transfer
sensor
belt unit
tes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9101295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51626B (zh
Inventor
立木启史
藤井智彦
山内孝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51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16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516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16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78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 G03G15/0194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primary transfer to the final recording medi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31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0136Details of unit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transfer member separable from recording member or vice versa, mode switch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3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vertic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9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multicolou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G03G2215/019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multicolou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ransfer member separable from recording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由于与凸起相邻地设置有凸起延伸构件,因此既使当偏心凸轮在非打印模式下开始旋转时,传感器S1仍然产生“ON”状态的输出。当使用新的中间转印带单元时从偏心凸轮开始转动时起到传感器S1的输出从“ON”变成“OFF”为止的时间变得长于当使用旧的中间转印单元时从偏心凸轮开始转动时起到传感器S1的输出从“ON”变成“OFF”为止的时间。测量该时间的长短从而检测出中间转印带单元是全新的还是旧的。

Description

转印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印装置及一种包括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用于检测新单元的更换的检测机构的转印装置。
背景技术
诸如彩色图像形成设备等的电子设备包括用于检测正在设定新单元的传感器,以便确定可拆卸单元的更换时间。这种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更换单元是否正确附连到设备内部的传感器。
在上述方式中,需要提供用于检测与更换单元的附连相关的信息的多个传感器,从而引发生产成本提高且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为了应对上述情况,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的感光单元(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H5-204195号公报),其中,为了减少上述传感器的数量,使用同一传感器来检测单元的存在以及该单元是否是新的。
然而,用于彩色图像形成设备的转印装置例如需要许多除上述传感器之外的传感器,其中包括用于确定诸如彩色模式、黑白模式、非打印模式等工作状态的传感器。因此,难以仅仅通过将用于检测单元的存在的传感器与用于检测该单元的新旧的传感器集成到同一构造中就在削减生产成本和提高可靠性方面获得较好的结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构思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印装置及一种包括该转印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该转印装置通过将用于检测单元的存在及该单元的新旧的传感器并入另外又一传感器中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小了装置的尺寸并提高了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转印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如下进行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转印装置包括:中间转印带单元,其包括中间转印带和接触/分离机构,中间转印带用于使来自多个感光体的色粉图像彼此叠置,接触/分离机构用于使中间转印带与多个感光体接触或脱离接触;以及检测部,其用于对取决于工作模式的感光体与中间转印带之间的接触/分离状态进行检测,并且当以新的中间转印带单元更换旧的中间转印带单元时对用于识别新的中间转印带单元的信息进行检测,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非打印模式和打印模式,并且该转印装置的特征在于,通过控制和驱动接触/分离机构,根据工作模式改变中间转印带单元的接触/分离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转印装置的特征在于,中间转印带单元包括使检测部检测所述接触/分离状态的检测件,且同时检测部包括传感器部,当中间转印带单元由新的单元所更换时,传感器部基于接触/分离构件运动时的检测件与邻近检测件设置的凸起延伸构件之间的变化位置关系来检测是否存在检测件,并且检测部基于传感器部检测到的信息来报告感光体与中间转印带之间的接触/分离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转印装置的特征在于,检测部检测从接触/分离机构开始运动时起到凸起延伸构件与检测件的位置变化连动地运动并由检测件推出为止的接触/分离机构的运动时间,并将该运动时间与预定阈值时间相比较,从而判断中间转印带单元是否是全新的。
根据本发明的转印装置的特征在于,为了识别包括非打印模式和打印模式的工作模式,检测部的传感器部包括第一传感器部件和第二传感器部件,第一传感器部件仅仅检测所述检测件的存在,而第二传感器部件检测还所述检测件与凸起延伸构件连动地操作时检测件的存在,并且在来自第一传感器部件的输出和来自第二传感器部件的输出处于特定的输出状态的状况下,在接触/分离机构开始运动之后,当来自第一传感器部件的输出早于来自第二传感器部件的输出发生变化时,检测部判定中间转印带是已经使用过的中间转印带,而当来自第二传感器部件的输出早于来自第一传感器部件的输出发生变化时,检测部则判定中间转印带是新的中间转印带。
根据本发明的转印装置的特征在于,当传感器部没有检测到检测件因而无法确定中间转印带的接触/分离状态时,检测部判定没有安装中间转印带单元。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转印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检测部的凸起延伸构件包括:用于挡光的遮挡件;用于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遮挡件的支撑体;以及设置在支撑体支撑遮挡件的那个端部处的重物,并且凸起延伸构件构造成使得当遮挡件转动预定的角度时,作用在重物上的重力将凸起延伸构件固定在所述预定的位置角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转印装置的特征还在于,在包括接通电源在内的起动程序期间,中间转印带单元驱动并控制接触/分离机构以便将中间转印带与多个感光体之间的接触/分离状态设定成初始状态。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转印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检测部识别作为与中间转印带和感光体之间的接触/分离状态相关联的工作模式的三种模式:彩色模式、黑白模式以及非打印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转印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能够获得如下的良好效果。
根据本发明,基于检测中间转印带与感光体的接触/分离状态的传感器来判断中间转印带单元的新旧以及是安装与否,因此能够减少检测机构的部件数量,进而使设备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转印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构造的示例的图;
图2是示出中间转印带单元的构造的放大图;
图3A和3B是示出基于光传感器与凸起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光传感器输出的图;
图4A至图4C是示出转印带单元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状态的图,其中图4A、4B以及4C分别示出转印带单元在彩色模式、黑白模式以及非打印模式下的状态;
图5A至图5C是示出根据偏心凸轮的旋转相位的中间转印带单元的工作模式转变的原理图,其中图5A、5B以及5C分别是示出转变成黑白模式、彩色模式以及非打印模式的图;
图6A和图6B示出凸出延伸构件的构造,并且图6A和图6B是分别示出在附连全新的单元时和在检测到该单元的附连之后的凸出延伸构件的说明图;
图7A至图7D是用于说明从附连全新的中间转印带时(图7A)到初始工作状态(图7D)的状态转变的演变图;
图8是示出包括传感器S1和S2的检测部的框图;
图9是示出判断转印带单元的新旧以及转印带单元存在与否的实施方式1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从以正常状态或以非打印模式重新启动设备时到将设备初始化至起始位置时传感器S1和S2的输出状态的时序图;
图11是示出从在附连全新的中间转印带单元之后重新启动设备时到将设备初始化至起始位置时传感器S1和S2的输出状态的时序图;
图12是示出从以黑白模式重新启动设备时到将设备初始化至起始位置时传感器S1和S2的输出状态的时序图;
图13是示出判断转印带单元的新旧以及转印带单元存在与否的处理的示例性实施方式2的流程图;以及
图14是用于说明示例性实施方式2中判断转印带单元的新旧以及转印带单元存在与否的处理流程的时序图,其中图14A示出已经用过的转印带单元的情况,而图14B示出全新的转印带单元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转印装置及包括该转印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最佳实施模式。
图1至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转印装置及包括该转印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实施方式的一个示例的视图。在附图中,配有相同附图标记的部件将代表相同的部件。
<对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整体构造和操作的描述>
首先,在给出对根据本发明的转印装置的具体构造和操作的描述之前,将简要地描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整体构造和操作。
图1是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转印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构造示例的图。
图像形成设备100根据从外部输入的图像数据在预定的记录纸(以下将称作纸张)上形成多色图像或单色图像,并且基本上包括自动原稿处理装置(ADF)101、图像读取装置102、图像形成部103、进纸部104以及供纸单元105。
具体地,在以上构成部分中,图像形成部103用于将由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原始图像记录在纸张上,并且包括曝光单元111、显影单元112、感光鼓113、清洁单元114、充电装置115、根据本发明的转印装置116、定影单元117等。
在图像读取装置102的顶部上设置有由透明玻璃板制成的原稿载置台120,原稿放置在原稿载置台上。用于自动进给原稿的自动原稿处理装置101安装在原稿载置台120的顶部上。自动原稿处理装置101构造成能够沿双向箭头M枢转,使得能够通过打开原稿载置台120的顶部来手动放置原稿。
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图像形成部103中进行处理的图像数据是黑色(K)、青色(C)、品红色(M)以及黄色(Y)这四种颜色的彩色图像的数据。因此,设置有四个显影单元112、四个感光鼓113、四个充电装置115以及四个清洁单元114以便产生对应于黑色、青色、品红色以及黄色的四种潜像。也就是说,从而构造出四个成像站。
充电装置115是用于以预定电位使感光鼓113的表面均匀带电的充电装置。除示出的电晕放电式充电装置之外,还可以采用接触辊式或刷式充电装置。
作为图像写入装置的曝光单元111构造成具有激光发射装置和反射镜等的激光扫描单元(LSU)。在曝光单元111中,设置有用于扫描激光束的多角镜、诸如用于将反射出多角镜的激光束引导至感光鼓113的透镜和镜子的光学元件。曝光单元111根据输入的图像数据用光照射每个带电的感光鼓113以在每个感光鼓表面上形成对应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
显影单元112以四色(KCMY)色粉使形成在感光鼓113上的静电潜像显现出。在显影和图像转印之后,清洁单元114去除并收集感光鼓113表面上留下的色粉。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转印装置116包括中间转印带单元130、转印带135、转印辊136以及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137等,其中中间转印带单元130是可拆卸更换的单元并设置在感光鼓113上方,并且中间转印带单元130包括中间转印带131、对应于KCMY颜色的四个中间转印辊132、中间转印带驱动辊133以及中间转印带从动辊134。
中间转印辊132、中间转印带驱动辊133以及中间转印带从动辊134支撑并张紧中间转印带131以回转驱动所述带。每个中间转印辊132提供用于将色粉图像从感光鼓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31上的转印偏压。
中间转印带131设置成与各个感光鼓113接触。形成于感光鼓113上的不同颜色的色粉图像依次成层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31,从而在中间转印带131上形成彩色色粉图像(多色色粉图像)。该中间转印带131是例如厚度约为100微米至150微米的环形膜。
由与中间转印带131的背面接触的中间转印辊132进行色粉图像从感光鼓113至中间转印带131的转印。每个中间转印辊132带有施加至其上的高电压的转印偏压(极性(+)与色粉上的静电荷的极性(-)相反的高电压)以便转印色粉图像。该中间转印辊132是由基轴和涂覆在基轴表面上的导电的弹性材料(例如,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氨酯泡沫等)所形成的辊,基轴由金属制成(例如,不锈钢)且直径为8毫米至10毫米。这种导电的弹性材料使得能够向中间转印辊132均匀地施加高电压。尽管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辊作为转印电极,然而替代地还可以使用电刷等。
如上所述,不同感光鼓113上的不同颜色的显现出的静电图像相继地置于中间转印带131上。于是层叠的图像信息通过中间转印带131的回转而传送至与转印辊136相对的第二转印位置,同时纸张从后述的供纸盒160或手动供纸盘161供入并从第二转印带135与中间转印带131之间穿过进行传送。与此同时,转印辊136受到极性与色粉上的静电荷极性相反的高电压的作用。从而将色粉图像从中间转印带131的外围表面转印至纸面。
在此过程中,使中间转印带驱动辊133和第二转印辊136彼此挤压接触从而形成预定的夹持区,并同时向转印辊136施加用于将色粉转印至纸张的电压(极性(+)与色粉上的静电荷的极性(-)相反的高电压)。此外,为了恒定地获得上述夹持区,转印辊136与中间转印带驱动辊133中的一个由硬质材料(金属等)形成而另一个由软质材料形成——诸如弹性辊等(弹性橡胶辊、泡沫树脂辊等)。
由于当中间转印带131与感光鼓113接触时粘附于中间转印带的色粉或未由转印辊136从中间转印带131转印至纸张从而保留在中间转印带上的色粉会导致下一操作时色粉混色,因此如上所述,残留色粉适于由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137去除并收集。
所述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137包括例如作为清洁构件的与中间转印带131接触的清洁刮刀。中间转印带从动辊134在该清洁刮刀与中间转印带131接触的部分处从中间转印带内侧支撑中间转印带131。
图像形成设备100中位于曝光单元111下面的供纸单元105中设置有供纸盒160,供纸盒160设置成用于堆叠图像形成所要用的纸张的托盘。还具有可设置用于图像形成的纸张的手动供纸盒161。
设置在图像形成部103的上部中的排纸盘162是将打印好的纸张面朝下收集在其上的托盘。
104所指示的纸张传送装置包括近乎竖直地延伸的纸张进给线路S以将纸张从供纸盒160或手动供纸盒161经由定影单元117等传送至排纸盘162。沿着从供纸盒160或手动供纸盒161到排纸盘162的纸张进给线路S设置有拾取辊163a和163b、多个进给辊164a至164d、定纸辊165以及定影单元117等。
进给辊164a至164d是用于促进并支持纸张传送的多个小辊并沿纸张进给线路S设置在不同位置处。拾取辊163a设置在供纸盒160的端部附近以便从供纸盒160一次拾取一张纸并将纸张递送至纸张进给线路S。类似地,拾取辊163b设置在手动供纸盒161的端部附近以便从手动供纸盒161一次拾取一张纸并将纸张递送至纸张进给线路S。
定纸辊165临时悬挂沿纸张进给线路S传送的纸张。在纸张的前端将与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31上的色粉图像的前端相遇时该定纸辊向转印辊136传送纸张。
定影单元117包括热辊171和压辊172。热辊171和压辊172设置成旋转并同时夹持纸张。该热辊171由驱动控制装置(未示出)根据来自未示出的温度检测器的信号设定在预定的定影温度,并且其作用是加热色粉并协同压辊172将色粉压至纸张,以便通过对多重色粉的彩色图像进行熔融、混合以及压接而使转印在纸张上的色粉图像热定影到纸张。定影单元还包括用于从外部加热热辊171的外部加热带173。
纸张通过定影单元117,于是纸张上未定影的色粉被热熔融进而被定影。然后,纸张通过设置在下游的进给辊164b排出至排纸盘162上。
上述纸张进给线路是用于单面打印请求的纸张的纸张进给线路。相比而言,当给出双面打印请求时,单面打印过的纸张通过定影单元117并且其后端由最后的进给辊164b保持,然后进给辊164b反向旋转以便将纸张向进给辊164c和164d引导。之后,纸张通过定纸辊165并在背面上进行打印,然后排出到排纸盘162上。
接下来将在下文中描述作为根据本发明的设置用于上述图像形成设备100的转印单元116的特征的中间转印带的构造和具体操作。
图2是示出中间转印带单元的构造的放大图。
如图2所示,除图1中示出的那些构成部分之外中间转印带单元130还包括以下构成部分。
也就是说,中间转印带单元还包括:多个转印辊臂200,其每个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中间转印辊132;滑块201a和201b,其沿左右方向滑动以便使中间转印带131与感光鼓113挤压接触或分离;偏心凸轮202a和202b,偏心凸轮202a仅与滑块201a接触以使滑块201a左右移动,偏心凸轮202b仅与滑块201b接触以使滑块201b左右移动;弹簧203a和203b,其通过弹性力将滑块201a和201b压靠于偏心凸轮202a和202b;密度传感器204,用于检测从测试色粉图案的反射光;支承辊205,其位于密度传感器204的前面位置、用于使中间转印带131平整,从而使得密度传感器204能够准确检测反射光;张紧辊臂207,其由张紧辊206支撑并向中间转印带131提供预定的张紧力;检测件208a和208b(以下将称为凸起),其设置用于滑块210a和201b并设置成阻挡或允许来自后述的光传感器部件209a和209b的光发射器的光的透过;以及光传感器部件(检测部)209a和209b,其检测两个凸起208a和208b的位置以便检测中间转印带131与感光鼓113之间的接触/分离状态。
在此,如图所示,中间转印辊臂200构造成能够绕旋转枢轴210旋转,且同时偏心凸轮202a和202b附连到共同的转轴并在该同一轴上由未示出的驱动源所驱动。包括上述滑块201a和201b、偏心凸轮202a和202b、弹簧203a和203b以及检测件208a和208b的这一组构成部件形成“接触/分离机构”。
现在,将简要描述用于检测中间转印带131与感光鼓113之间的接触/分离状态的光传感器部件209a和209b的配置。
图3A和图3B是用于示出基于光传感器与凸起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光传感器输出的图。
在光传感器部件209a(以下将称为传感器S1)和光传感器部件209b(以下将称为传感器S2)中,发射器(将其假定为发光二极管(LED))300a或300b和接收器(将其假定为光敏晶体管)301a或301b彼此相对设置。将参照传感器S1来描述包括下面的图8在内的以下说明,但是传感器S2也以类似的方式操作。当设置在滑块201a上的凸起208a运动到LED 300a与光敏晶体管301a之间从而挡住从LED 300a射出的光时,来自光敏晶体管301a的通过转换器302a转换的输出将呈现如图3A所示的“L”位(将定义为“ON”(存在))。另一方面,当凸起208a几乎处在LED 300a与光敏晶体管301a之间的范围以外时,来自光敏晶体管301a的通过转换器302a转换的输出将呈现“H”位(将定义为“OFF”(不存在))。
如稍后将描述的,传感器S1和传感器S2能够从滑块201a和201b的运动来识别出三种工作模式。此外,当未附连中间转印带单元130时,由于根本不存在凸起208a和208b,传感器S1和传感器S2都输出“OFF”的状态,因此能够判断中间转印带单元130“存在或不存在”。
另外,在图3B中,尽管凸起208a几乎不在传感器S1为“ON”的位置,但是增加了用虚线表示的用于将来自传感器S1的输出实质上变成“ON”的凸起延伸构件303。该凸起延伸构件303是要被用于检测是否设置有新的中间转印带单元130的部件。稍后将描述该构造及详细操作。
图4A至图4C是示出转印带单元的三种工作模式的状态的图。图4A是示出在彩色模式下的状态的图,图4B是示出在黑白模式下的状态的图,图4C是示出在非打印模式下的状态的图。
其中,图4A至图4C以及下面的图5A至图5C并非为了说明新的中间转印带单元130的更换,而是用于说明当在凸起208a的延伸部上未附连上述凸起延伸构件303时转印带单元的工作模式的图。此外,非打印模式下的状态应该定义成当偏心凸轮202a的主轴线定位成垂直于滑块201a和201b并在原稿上朝上定向时的情况。
如图4A至图4C所示,当偏心凸轮202a和202b转动时,转印带单元130根据偏心凸轮202a和202b的旋转相位(偏心凸轮各自的主轴线的角度)而改变中间转印带单元130与感光鼓113之间的接触/分离状态,从而产生三种不同的状态,即,彩色模式(图4A)、黑白模式(图4B)以及非打印模式(图4C)。
在彩色模式(图4A)下,偏心凸轮202a和202b设置成它们的主轴线完全平行于滑块201a和201b定位。在此位置下,凸起208a遮挡光传感器部件209a使得传感器S1为“ON”。另一方面,凸起208b离开光传感器部件209b使得传感器S2为“OFF”。
在黑白模式(图4B)下,传感器S1为“ON”,传感器S2也为“ON”。在非打印模式(图4C)下,传感器S1为“OFF”,而传感器S2为“ON”。
图5A至图5C是示出取决于偏心凸轮的旋转相位的中间转印带单元的工作模式转换的说明图。
图5A示出当中间转印带单元的偏心凸轮202a和202b开始旋转时传感器S1和传感器S2均为“ON”的状态(黑白模式)。随着偏心凸轮202a和202b沿箭头M的方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中间转印带单元转变至图5B所示的彩色模式。此时,传感器S1为“ON”而传感器S2为“OFF”。偏心凸轮202a和202b沿箭头M的方向进一步转动而使得中间转印带单元转换至非打印模式(图5C)。
下面将参照图6A、图6B以及图7A至图7D,概述了从附连全新的中间转印带单元并起动所述设备时直至初始工作状态(非打印模式)和检测到已经附连有全新的中间转印带单元的操作的操作转变。
图6A和图6B分别是示出在附连全新的单元时和在检测到其附连之后的凸出延伸构件的构造及其状态的说明图。图7A至图7D是用于说明从附连全新的中间转印带时直至初始工作状态(图7D)的状态转变的图。
如图6A所示,凸起延伸构件303由遮挡件304和支撑体305形成,遮挡件304用于阻挡从传感器S1射出的光,支撑体305附连到中间转印带单元130并且绕枢轴306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该遮挡件304。就该装置而言,如图3A、图3B以及图7A所示,当安装全新的单元时,遮挡件304处于并占据传感器S1内部的空间且由凸起208a推出而运动。如图6B所示,在被从传感器S1推出之后,凸起延伸构件303转过转动角度M并将保持在该位置直至下次附连另一个全新的中间转印带单元130。
为了保持这种状态,凸起延伸构件303可具有重物307,重物307附连在用于支撑和旋转的支撑体305上附连遮挡件304的那个端部处,使得一旦在凸起延伸构件从未使用状态的位置(图6A)转过预定角度而转至使用状态的位置(图6B)之后,其将不会因外部振动等原因而返回到未使用状态的位置。
从附连全新的中间转印带单元并接通电源时到初始工作状态(非打印模式)的转变动作如下进行。也就是说,首先当在对应于非打印模式(图7A)的状态下附连全新的中间转印带单元130时,如上所述,凸起延伸构件303和凸起208a位于占据S1内部的空间的位置。在这种状况下,S1为“ON”并且S2也为“ON”。自此状况起,随着偏心凸轮202a和202b旋转,凸起208a移动从而将凸起延伸构件303沿图中(图7B和图7C)的右向推出。偏心凸轮202a和202b进一步旋转,传感器S1从“ON”状态变成“OFF”状态(图7D)。于是,凸轮停止并建立初始工作状态。
通过上述方式,由于凸起延伸构件303设置在凸起208a的侧部,因此既使当所述设备处于非打印模式时,传感器S1仍然能够在偏心凸轮旋转时输出“ON”状态。由于从偏心凸轮开始旋转时到来自传感器S1的输出从“ON”变成“OFF”时所花费的时间变得长于使用中的中间转印带单元的传感器S1从“ON”变成“OFF”所耗用的时间,如稍后进行描述的(参照图11和图12),因此能够通过上述时间的长短来判断中间转印带单元的新旧。
下面,将简要描述检测部250的电气构造,检测部250除用于检测中间转印带131与感光鼓113之间的接触/分离状态之外,还用于检测中间转印带单元130是否附连到位以及是否附连了新的中间转印带单元。
图8是示出包括传感器S1和传感器S2的检测部的框图。
检测部250主要包括:控制器308,控制器308通过根据来自未示出的主控制器的模式控制信号对将驱动力从未示出的驱动马达传递至偏心凸轮的离合器309进行开/关控制而使偏心凸轮202a和202b旋转,从而控制中间转印带131与感光鼓113之间的接触/分离状态;以及传感器S1和传感器S2,其用于检测中间转印带131与感光鼓113之间的接触/分离状态,并且检测部250构造成从传感器S1和传感器S2检测到的结果来判断转印带的接触/分离状态、转印带单元的新旧以及转印带单元的存在与否并将判定结果作为转印单元的信息提供给主控制器。
接下来,将参照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基于离合器操作的判断转印带单元的新旧以及转印带单元的存在与否的处理。
<对示例性实施方式1的描述>
图9是示出判断转印带单元的新旧以及转印带单元的存在与否的处理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该处理起始于在主机电源接通的情况下打开主体的门时。首先,检查传感器S1和传感器S2是否是“OFF”和“ON”或者是否是“ON”和“OFF”(步骤S100)。如果在步骤S100处判定以上状态成立(步骤S100:是),则接通离合器309从而使偏心凸轮202a和202b开始旋转(步骤S120)。
然后,判断来自S1的输出是否从“ON”变成“OFF”(步骤S140)。
当检测到从“ON”变成“OFF”时(步骤S140:是),等候一段时间Tt(步骤S160)。在经过一段时间Tt之后,断开离合器309以便暂停偏心凸轮202a和202b并将中间转印带单元103设定成初始位置(非打印模式)(步骤180)。之后,一直待机到发出打印工作命令为止。
在于步骤S140处检测到从“ON”变成“OFF”之前(步骤S140:否),控制返回至步骤S140以继续同样的检测直至从接通离合器309时起经过了时间Te(步骤S150)。当经过时间Te之后未检测到从“ON”变成“OFF”时(步骤S150:是),给出错误提示并断开离合器309(步骤155)。
接下来,在步骤S100处,如果S1和S2的输出状态不满足指定条件(步骤S100:否),那么检查S1和S2是否都是“ON”(步骤S200)。如果S1和S2都是“ON”(步骤S200:是),则接通离合器309,偏心凸轮202a和202b开始旋转(步骤S220)。然后,开始测量从接通离合器309时到来自传感器S1的输出从“ON”变成“OFF”时的时间(步骤S240)。
此外,判断来自S1的输出是否从“ON”变成“OFF”(步骤S260)。当检测到从“ON”变成“OFF”时(步骤S260:是),时间测量结束(步骤S280)。以与前述步骤S160和步骤S180相同的方式执行步骤S300和步骤S320。然后检查测量到的从接通离合器309时到来自传感器S1的输出从“ON”变成“OFF”时的时间是否等于或短于预定时间T(例如,900毫秒)(步骤S340)。如果上述时间等于或短语预定时间T(步骤S340:是),那么判定中间转印带单元130是使用中的中间转印带单元的并且当前处理结束。以与步骤S150和步骤S155相同的方式执行步骤S270和步骤S275。
另一方面,当判定测量到的从接通离合器309时到来自传感器S1的输出从“ON”变成“OFF”时的时间大于预定时间T时(步骤S340:否),则判定中间转印带单元130是全新的,同时转印用时计数清零并且当前处理结束(步骤S360)。
在此,转印用时计数是通过测量中间转印带单元130每次进行操作时的工作时间并对其进行累加而存储的中间转印带单元130的累计工作时间。当该累计工作时间变得大于预定值时,由于认为中间转印带单元达到其使用寿命因而给出建议更换中间转印带单元130的提示并中止设备的操作。然后,当以新的中间转印带更换该中间转印带时转印用时计数清零。
在步骤S200处,当判定传感器S1和传感器S2并非都是“ON”时(步骤S200:否),则S1和S2都是“OFF”。因此,判定没有设置中间转印带单元130,并且在显示警告提示之后结束当前处理。
在此,图10是示出当在正常状态即非打印模式下关闭主机之后重新起动设备时从接通离合器309到在起始位置处断开离合器309期间传感器S1和S2改变输出状态时的传感器S1和S2的输出状态的演变的时序图。
图11是示出从在附连全新的中间转印带单元之后关闭设备的门或重新启动设备到将将中间转印带设置在起始位置期间传感器S1和S2的输出状态的演变的时序图。
如图11所示,传感器S1和传感器S2在离合器309接通之后改变输出,并且当中间转印带单元被设置在起始位置时使离合器309断开。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理解从接通离合器309到来自传感器S1的输出从“ON”转变成“OFF”的时段长于预定时间T(900毫秒)。
图12是示出从打印期间关闭主机之后在黑白模式下重新起动设备至中间转印带被设置于起始位置期间传感器S1和传感器S2的输出状态的演变的时序图。
如图12所示,传感器S1和传感器S2在离合器309接通之后改变输出,当中间转印带单元被设置于起始位置时使离合器309断开。在这种情况下,从接通离合器309到来自传感器S1的输出从“ON”转变成“OFF”的时段短于图11中示出的预定时间T(900毫秒)。
<对示例性实施方式2的描述>
图13是示出判断转印带单元是新旧以及转印带单元的存在与否的处理的示例性实施方式2的流程图。
除以F所指示的被虚线包围的处理顺序替代图9中的步骤S240至步骤S360之外,用于示例性实施方式2的图13与图9中示出的用于前述示例性实施方式1的图9所示流程图相同。图14时用于说明判断转印带单元的新旧以及转印带单元存在与否的处理的示例性实施方式2中的操作流程的时序图。
首先,当判定S1和S2都为“ON”时(在这种情况下,工作模式是BK模式或者是转印带单元由新的转印带单元更换的模式,因此凸起延伸构件303的遮挡元件304定位成占据传感器S1内部的空间)(步骤S200:是),接通离合器309从而使偏心凸轮202a和202b开始旋转(步骤S220)。在这种情况下,用于驱动偏心凸轮的马达顺时针(或沿方向M的反向)旋转,如图5A至图5C以及图7A至图7D所示,使得在BK模式的情况下来自传感器S1的输出将首先变化,而在设置全新的转印带单元的模式的情况下来自传感器S2的输出将首先变化。
现在,将描述F所指示的被虚线包围的部分中的主要处理步骤。
包括步骤S500、S520以及S540在内的序列对应于图14A中示出的转印带单元是旧的时侯的处理。也就是说,传感器S1的输出首先变成“OFF”(步骤S500:是)表明工作模式的状态从BK模式下的状态变成在非打印模式下的状态(箭头A),使得能够指示转印带单元是旧的。
另一方面,包括步骤S560、S580、S600、S620以及S640在内的序列对应于图14B中示出的转印带单元是新的时侯的处理。也就是说,传感器S2的输出首先变成“OFF”(步骤S560:是)表明工作模式的状态从非打印模式下的状态变成在彩色模式下的状态(图14B中的箭头B),使得能够指示转印带单元是新的。此外,用于驱动偏心凸轮的马达沿顺时针方向(沿方向M的反向)旋转使得能够在来自传感器S1的输出变成“OFF”时将工作模式状态设定成非打印模式状态或初始状态(步骤S600)。因此,能够将中间转印带与多个感光体之间的接触/分离状态初始化。通过这种方式,当执行正常起动序列时该处理的操作使凸起延伸构件303能够从其未使用状态的位置运动至其使用状态的位置,而无需执行用于更换中间转印带单元的特殊序列。
应当指出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说明的示例,而是理所当然能够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成多种改型。

Claims (9)

1.一种转印装置,包括:
中间转印带单元,所述中间转印带单元包括中间转印带和接触/分离机构,所述中间转印带用于使来自多个感光体的色粉图像彼此叠置,所述接触/分离机构用于使所述中间转印带与所述多个感光体接触或脱离接触;以及
检测部,所述检测部用于对取决于工作模式的所述感光体与所述中间转印带之间的接触/分离状态进行检测,并且当以新的中间转印带单元更换旧的中间转印带单元时对用于识别新的中间转印带单元的信息进行检测,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非打印模式和打印模式,
其特征在于,
通过控制和驱动所述接触/分离机构,根据所述工作模式改变所述中间转印带单元的接触/分离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装置,其中,所述中间转印带单元包括使所述检测部检测所述接触/分离状态的检测件,且同时所述检测部包括传感器部,当所述中间转印带单元由新的单元所更换时,所述传感器部基于所述接触/分离构件运动时所述检测件与邻近所述检测件设置的凸起延伸构件之间的变化位置关系来检测是否存在所述检测件,并且
所述检测部基于所述传感器部检测到的信息来报告所述感光体与所述中间转印带之间的接触/分离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转印装置,其中,所述检测部检测从所述接触/分离机构开始运动时起到所述凸起延伸构件与所述检测件的位置变化连动地运动并由所述检测件推出为止的所述接触/分离机构的运动时间,并将所述运动时间与预定阈值时间相比较,从而判断所述中间转印带单元是否是全新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装置,其中,为了识别包括非打印模式和打印模式的工作模式,所述检测部的传感器部包括第一传感器部件和第二传感器部件,所述第一传感器部件仅仅检测所述检测件的存在,而所述第二传感器部件检测当所述检测件与所述凸起延伸构件连动地操作时所述检测件的存在,并且
在来自所述第一传感器部件的输出和来自所述第二传感器部件的输出处于特定的输出状态的状况下,在所述接触/分离机构开始运动之后,当来自所述第一传感器部件的输出早于来自所述第二传感器部件的输出发生变化时,所述检测部判定所述中间转印带是已经使用过的中间转印带,而当来自所述第二传感器部件的输出早于来自所述第一传感器部件的输出发生变化时,所述检测部则判定所述中间转印带是新的中间转印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装置,其中,当所述传感器部没有检测到所述检测件因而无法确定所述中间转印带的接触/分离状态时,所述检测部判定没有安装中间转印带单元。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装置,其中,所述检测部的凸起延伸构件包括:用于挡光的遮挡件;用于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遮挡件的支撑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体支撑所述遮挡件的那个端部处的重物,并且所述凸起延伸构件构造成使得当所述遮挡件转动预定的角度时,作用在所述重物上的重力将所述凸起延伸构件固定在所述预定的位置角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装置,其中,在包括接通电源在内的启动程序期间,所述中间转印带单元驱动并控制所述接触/分离机构以便将所述中间转印带与所述多个感光体之间的接触/分离状态设定成初始状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装置,其中,所述检测部识别作为与所述中间转印带和所述感光体之间的接触/分离状态相关联的所述工作模式的三种模式:彩色模式、黑白模式以及非打印模式。
9.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装置。
CN2009101295733A 2008-04-02 2009-03-31 转印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16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95940 2008-04-02
JP2008095940A JP4604104B2 (ja) 2008-04-02 2008-04-02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95940 2008-04-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1626A true CN101551626A (zh) 2009-10-07
CN101551626B CN101551626B (zh) 2012-01-25

Family

ID=41133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2957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1626B (zh) 2008-04-02 2009-03-31 转印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60410B2 (zh)
JP (1) JP4604104B2 (zh)
CN (1) CN101551626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8948A (zh) * 2011-09-12 2013-03-27 夏普株式会社 转印装置
CN103930833A (zh) * 2011-09-15 2014-07-16 夏普株式会社 转印装置
CN104160340A (zh) * 2012-01-10 2014-11-19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6105155A (ja) * 2014-11-19 2016-06-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構成部品の当接/離間状態の制御方法
CN104423223B (zh) * 2013-09-03 2017-06-0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63209B2 (ja) * 2006-12-15 2009-05-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ベルト転写装置
JP4943194B2 (ja) * 2007-03-15 2012-05-30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305726B2 (ja) 2008-05-07 2013-10-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48402B2 (ja) * 2009-04-20 2013-07-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転写装置及び該転写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KR20110072252A (ko) * 2009-12-22 2011-06-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와 그 전사장치
US8929774B2 (en) 2010-12-09 2015-01-06 Ricoh Company, Ltd. Belt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same
JP2016133797A (ja) * 2015-01-22 2016-07-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7009145B2 (ja) * 2017-09-29 2022-0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80208B2 (ja) * 2018-05-24 2019-09-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ユニ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08174B2 (ja) 1992-01-27 2000-11-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76562A (ja) * 2005-03-30 2006-10-12 Casio Electronics Co Ltd ベルト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68886B2 (ja) * 2006-06-30 2012-07-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8948A (zh) * 2011-09-12 2013-03-27 夏普株式会社 转印装置
CN102998948B (zh) * 2011-09-12 2015-09-09 夏普株式会社 转印装置
CN103930833A (zh) * 2011-09-15 2014-07-16 夏普株式会社 转印装置
CN103930833B (zh) * 2011-09-15 2016-11-16 夏普株式会社 转印装置
CN104160340A (zh) * 2012-01-10 2014-11-19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160340B (zh) * 2012-01-10 2016-09-14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4423223B (zh) * 2013-09-03 2017-06-09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6105155A (ja) * 2014-11-19 2016-06-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構成部品の当接/離間状態の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251089A (ja) 2009-10-29
US20090252517A1 (en) 2009-10-08
CN101551626B (zh) 2012-01-25
JP4604104B2 (ja) 2010-12-22
US7860410B2 (en) 2010-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1626B (zh) 转印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图像形成设备
EP0834781B1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39638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S59121354A (ja) 複写機の動作を制御する方法
US8218988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transfer belt cleaning function
US7853163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034099B (zh) 成像装置和清洁定影单元的清洁方法
CN101196722B (zh) 清洁设备和方法以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设备和方法
US805514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900334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92975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a waste toner full-capacity detection mechanism
US20220236669A1 (en) Transfer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erewith
CN101556448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320236B (zh) 成象设备
JP442284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22619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248402B2 (ja) 転写装置及び該転写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42940A (ja) 現像装置
KR101488446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모터 제어방법
KR101887652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JP200003981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6202418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545911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24255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29024A (ja)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