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51611B -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51611B
CN101551611B CN2009101325353A CN200910132535A CN101551611B CN 101551611 B CN101551611 B CN 101551611B CN 2009101325353 A CN2009101325353 A CN 2009101325353A CN 200910132535 A CN200910132535 A CN 200910132535A CN 101551611 B CN101551611 B CN 1015516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type
image
recording medium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325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51611A (zh
Inventor
松本泰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5516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16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516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516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29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e.g. weight, thicknes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62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copy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88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py material, e.g. postcards, large copies, multi-layered materials, coloured sheet material
    • G03G15/6591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py material, e.g. postcards, large copies, multi-layered materials, coloured sheet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recording material, e.g. plastic material, OHP, ceramics, tiles, texti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88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py material, e.g. postcards, large copies, multi-layered materials, coloured sheet material
    • G03G15/6594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py material, e.g. postcards, large copies, multi-layered materials, coloured sheet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 or the thickness, e.g. endless for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717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 G03G2215/00751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heet type, e.g. OHP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在基于预先指定的记录介质的类型形成图像的第二模式中,对进给的记录介质执行检测,在基于检测的类型形成图像的第一模式中,基于第二模式中的片材类型检测的结果设置图像形成条件,而不执行片材类型检测。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用于检测关于在其上形成图像的片材材料的特性或类型的信息并基于检测结果控制图像形成操作。
背景技术
作为基于图像信号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传统上使用诸如电子照相系统和喷墨系统的各种系统。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目前,存在作为将被打印的介质的各种打印片材(片材材料)。存在具有各种特征(诸如尺寸、透射性和光泽度)的介质。根据这样的背景,为了获得高图像质量,必须最佳地将图像形成到各种类型的介质上。
诸如复印设备或激光打印机的电子照相系统的图像形成设备具有潜像保持材料、显影设备、转印单元和定影设备。潜像保持材料保持潜像。显影设备通过将显影剂施加到潜像保持材料来使保持的潜像显现为显影剂图像。转印单元将通过显影设备显现的显影剂图像转印到沿预定方向传送的片材材料上。定影设备通过在预定的定影处理条件下对转印单元将显影剂图像转印在其上的片材材料进行加热和加压,来将显影剂图像定影到该片材材料上。
迄今为止,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当执行打印操作时,用户可从为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提供的操作面板或者从连接至图像形成设备的主机计算机任意设置片材材料的尺寸和类型(以下,也称为片材类型)(以下,这样的模式被称为“指定模式”)。根据例如在电子照相系统的前述图像形成设备的情况下的设置,进行改变图像形成条件的控制,所述图像形成条件诸如显影条件、转印条件或定影处理条件(例如,通过定影设备的片材材料的定影温度和传送速度)。
然而,用户不一定进行上述片材类型的设置。因此,特别是,在用于商业用途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准备适于自动判别片材类型并基于检测结果设置图像形成条件的打印模式(以下,这样的模式被称为自动模式)。
例如,公开号为2002-182518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和公开号为2003-302885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提出了以下设备。存在这样的设备,在其中,通过下述方法自动判别片材类型,并根据判别结果变化地控制显影条件、转印条件或定影条件,其中,通过所述方法,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拍摄停止的片材材料的表面图像,并检测片材材料的表面光滑度。此外,还提出了这样的设备,在其中,发光源被布置在面对用于自动判别片材类型的传感器的位置,以及透射的光被检测,从而基于透射的光判别片材类型(判别片材材料的厚度)。通过使用这样的片材类型判别方法,进行控制以使得每次片材材料被进给时执行判别(进行控制以便自动判别所有的片材类型),或者进行控制以便仅关于打印作业的第一片材执行判别并省略关于随后的片材的判别。
在公开号为2007-055814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中,通过使用这样的片材类型判别方法,预定数量的片材的类型被检测、判别和决定,在每一片材进给口存储片材类型判别结果。在片材类型被判别之后,在片材类型被决定之后打印的打印作业中,基于先前存储的判别结果(片材类型)进行控制。通过使用这样的方法,由片材类型判别过程引起的吞吐量的劣化减小。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相关技术,当设置自动模式时,由于检测预定数量的片材材料的类型的操作被执行,所以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当设置自动模式时的生产率降低。
考虑前述问题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在其中,通过即使在除了设置自动模式的情况之外的情况下也进行片材类型判别,在减小对生产率施加的影响的同时,可获得良好的图像。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选择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第一模式用于检测进给的记录介质的类型并基于检测的类型形成图像,第二模式用于基于预先指定的记录介质的类型形成图像,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进给单元,其进给记录介质;检测单元,其检测进给的记录介质的类型;图像形成单元,其将图像形成到记录介质上;和控制单元,其基于通过片材类型检测单元检测的记录介质的类型或者预先指定的片材类型来设置图像形成单元的图像形成条件,其中,当选择第二模式时,控制单元执行由片材类型检测单元对进给的记录介质检测类型的操作,当选择第一模式时,控制单元基于在第二模式中片材类型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来设置图像形成条件,而不执行由片材类型检测单元进行的检测。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选择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第一模式用于检测进给的记录介质的类型并基于检测的类型形成图像,第二模式基于预先指定的记录介质的类型形成图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二模式中检测记录介质的类型;和基于第二模式中的检测结果设置图像形成条件,而在第一模式中不执行记录介质的类型的检测。
从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1至3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至3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系统结构的框图。
图3是描述根据实施例1至3的引擎控制单元和控制器单元中的每一个的接口信号的示图。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至3的图像读取传感器的示意性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5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至3的图像读取传感器的反射LED的片材材料检测结果的示图。
图6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至3的图像读取传感器的透射LED的片材材料检测结果的示图。
图7是示出根据实施例1至3的图像读取传感器的透射LED的透射光量和基重(basis weight)之间的关系的示图。
图8是描述根据实施例1至3的用于决定图像形成条件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9A和图9B是描述根据实施例1的直到进给的片材材料到达二次转印位置为止执行的片材材料的传送操作的示图,其中,图9A示出对每一片材材料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的情况,图9B示出仅对打印作业的第一片材材料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的情况。
图10包括图10A和图10B,图10A和图10B显示描述根据实施例1的用于决定图像形成条件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2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定影单元的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12A、图12B和图12C是描述根据实施例2的直到进给的片材材料到达二次转印位置为止执行的片材材料的传送操作的示图,其中,图12A示出没有应用吞吐量下降控制的情况,图12B示出应用吞吐量下降控制的情况,图12C示出应用吞吐量下降控制并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的情况。
图13包括图13A和图13B,图13A和图13B显示描述根据实施例2的用于决定图像形成条件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4A和图14B是根据实施例3的引擎控制单元和控制器单元的命令的时序图。
图15A和图15B是描述根据实施例3的直到进给的片材材料到达二次转印位置为止执行的片材材料的传送操作的示图,其中,图15A示出接收后旋转延长命令的情况,图15B示出接收后旋转延长命令并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的情况。
图16包括图16A和图16B,图16A和图16B显示描述根据实施例3的用于决定图像形成条件的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说明性地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组成元件仅被示为示例,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指定,并不由以下各个实施例来限定。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详细描述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将描述可选择自动模式(第一模式)和指定模式(第二模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即使当指定模式被指定时,如果确定可在不对吞吐量施加影响的情况下执行片材类型判别,则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并初步存储判别结果。以下描述这样的图像形成设备,在该图像形成设备中,在指定自动模式的情况下对吞吐量施加的影响被以这种方式尽可能地最小化。将参考图1至图10描述可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1。
<整体激光打印机的结构>
现在将参考图1描述作为图像形成设备将图像形成到作为记录介质的片材材料上的整体激光打印机的布置的概要。
根据激光打印机,如图1所示,在图像形成单元中从基于从控制器单元(未显示)发送的图像信号形成的图像光形成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被显影,可视图像被复合和转印,从而形成彩色可视图像。彩色可视图像被转印到片材材料2上。片材材料2上的彩色可视图像被定影。如下构造图像形成单元。也就是说,图像形成单元包括:平行布置的与显影颜色的数量一样多的数量的各工位(station)的感光鼓5Y、5M、5C和5K;作为一次充电单元的注入充电单元7Y、7M、7C和7K;显影单元8Y、8M、8C和8K;和调色剂盒11Y、11M、11C和11K。图像形成单元还包括:作为中间转印构件的中间转印带12;片材进给单元;转印单元;和定影单元13。
感光鼓5Y、5M、5C和5K、注入充电单元7Y、7M、7C和7K以及显影单元8Y、8M、8C和8K安装在处理盒22Y、22M、22C和22K中,分别地,处理盒22Y、22M、22C和22K可与图像形成设备主体分离。
通过用有机光电导层涂覆铝筒的外围来构造感光鼓5Y、5M、5C和5K的每一个。驱动电机(未显示)的驱动力被转移到感光鼓5Y、5M、5C和5K的每个,从而使每个鼓旋转。驱动电机根据图像形成操作使感光鼓5Y、5M、5C和5K顺时针旋转。到感光鼓5Y、5M、5C和5K的曝光光从扫描仪单元10Y、10M、10C和10K发射,并选择性地曝光到感光鼓5Y、5M、5C和5K的表面,从而形成静电潜像。
作为一次充电单元的四个注入充电单元7Y、7M、7C和7K在每一工位对黄(Y)色、品红(M)色、青(C)色和黑(K)色的感光鼓5Y、5M、5C和5K进行充电。分别为注入充电单元7Y、7M、7C和7K提供套筒(sleeve)7YS、7MS、7CS和7KS。
为了使静电潜像显现,作为显影装置的四个显影单元8Y、8M、8C和8K在每一工位执行黄(Y)色、品红(M)色、青(C)色和黑(K)色的显影。分别为显影单元8Y、8M、8C和8K提供套筒8YS、8MS、8CS和8KS。分别地,显影单元可分离地连接。
由于中间转印带12与感光鼓5Y、5M、5C和5K接触,所以带与感光鼓5Y、5M、5C和5K的旋转相关联地旋转。中间转印带12通过施加到一次转印辊4Y、4M、4C和4K的一次转印偏压来接收可视图像的转印,从而将可视图像形成到带上。通过在二次转印辊9的位置(二次转印位置)夹住并传送片材材料2,彩色可视图像同时被复合并被转印到片材材料2上。驱动辊18驱动中间转印带12。清洁器21清洁余留在中间转印带12上的调色剂,并收集它。
在传送片材材料2的同时,定影单元13对转印的彩色可视图像进行定影。定影单元13具有:定影辊14,用于加热片材材料2;和压辊15,用于使得片材材料2与定影辊14压力接触。定影辊14和压辊15的每个被形成为空心形状。加热器16和17分别被嵌入辊14和15中。也就是说,在定影辊14和压辊15传送保持彩色可视图像的片材材料2的同时,通过将热和压力施加到片材材料2,将调色剂定影到片材材料的表面上。在彩色可视图像被定影之后,排出辊30将片材材料2弹射到排出单元,并结束图像形成操作。
图1中的引擎控制单元303(参考图2)(未显示)基于来自布置在转印材料传送路径上的对齐传感器19、预定影传感器27、定影排出传感器20和双面传送传感器28的检测信号来管理传送条件。此外,提供片材进给盒1和对齐辊3。对齐辊3为用于使得中间转印带12上的图像转印到片材材料2的合适位置的辊,也就是说,它是用于使片材材料2临时停止并使得片材材料2与图像同步的辊。图像形成设备还具有:图像形成设备29;反向辊31;挡板32,用于切换传送路径;双面传送路径33;和传送辊34,用于在双面传送路径33上传送片材材料2。图像形成设备还具有:传送辊35,用于又再次将片材材料2从双面传送路径33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步进电机36和38,用于驱动辊;离合器37,其在双面打印模式中传送片材材料的情况下被开启,并驱动传送辊35;以及片材进给和传送辊组(用于进给片材材料的辊)39。
片材材料判别设备41被布置在紧接着对齐传感器19之后的位置。在进给的片材材料2通过对齐传感器19之后,在预定时间之后使片材材料2临时停止。在这种状态下,片材材料判别设备41执行判别片材材料2的类型的检测操作。这样的临时停止变为吞吐量下降的原因。
<激光打印机的系统结构和接口>
随后,将描述激光打印机的系统结构和接口。
图2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打印机周围的系统结构的框图。示出了主机计算机300、控制器单元301、操作面板单元302和引擎控制单元303。如下构造引擎控制单元303。首先,引擎控制单元303具有:视频接口单元304;CPU(中央处理单元)305;图像处理GA(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306;图像控制单元307;和定影控制单元308。引擎控制单元303还具有:片材材料传送单元309;驱动控制单元310;吞吐量下降控制单元311;片材类型判别控制单元312;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允许单元313;和图像形成条件决定单元314。
控制器单元301可与主机计算机300、引擎控制单元303和操作面板单元302相互通信。
关于引擎控制单元303和控制器单元301的接口信号:
图3是示出引擎控制单元303和控制器单元301的每个的接口信号的示图。
在图3中,串行命令传输信号线403将命令从控制器单元301发送到引擎控制单元303。串行命令状态传输信号线404响应于该命令通过串行通信将状态数据从引擎控制单元303发送到控制器单元301。
参考垂直同步信号线405将参考垂直同步信号(/TOP信号)从引擎控制单元303发送到控制器单元301。Y水平同步信号线406将黄色水平同步信号从引擎控制单元303发送到控制器单元301。类似地,M、C和K水平同步信号线407、408和409分别将品红、青色和黑色水平同步信号从引擎控制单元303发送到控制器单元301。在图3中,仅对Y水平同步信号线406显示“水平同步信号线”。
Y图像数据信号线410将黄色图像数据信号从控制器单元301发送到引擎控制单元303。类似地,M、C和K图像数据信号线411、412和413分别将品红、青色和黑色图像数据信号从控制器单元301发送到引擎控制单元303。在图3中,仅对Y图像数据信号线410显示“图像数据信号线”。
控制器单元301从主机计算机300接收图像信息和打印命令,分析接收的图像信息,并转换为比特数据。对每一片材材料,将打印预订命令、打印开始命令和视频信号通过控制器单元301的视频接口单元(未显示)发送到引擎控制单元303。
控制器单元301响应于来自主机计算机300的打印命令将打印预订命令发送到引擎控制单元303。控制器单元301在当设备进入可打印状态时的时刻将打印开始命令发送到引擎控制单元303。
引擎控制单元303按来自控制器单元301的打印预订命令的次序进行打印执行准备,并等待来自控制器单元301的打印开始命令。当接收到打印指示信号时,引擎控制单元303将用作视频信号输出的参考定时的/TOP信号输出到控制器单元301,并根据打印预订命令开始打印操作。
<打印模式>
随后,将描述打印模式。
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必须将图像形成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片材材料。由于片材材料具有各种特性,所以必须根据每种片材材料对图像形成条件进行优化,所述图像形成条件诸如转印条件、定影条件以及还有片材材料2的传送速度。例如,对于具有大的热容量的片材材料,为了确保调色剂(显影剂)到片材材料的定影性能,减小片材材料的传送速度,或者增加定影温度的设置值。转印条件例如表示施加到二次转印辊9的高压(偏压)值。定影条件例如表示定影辊14的温度。
用户可通过主机计算机300或者操作面板单元302设置片材材料的类型。图像形成设备根据如上所述的由用户设置的片材类型来控制以改变图像形成条件,诸如转印条件、定影条件和传送速度。如上所述的基于由用户指定的片材类型(预先指定的片材类型)设置图像形成条件的打印模式被称为指定模式(第二模式)。
还准备了自动模式(第一模式),在自动模式中,通过稍后将描述的片材材料判别设备41自动判别片材类型,并设置基于片材材料判别设备41的检测结果的图像形成条件。表1显示打印模式列表(指定模式/自动模式)。
表1中显示了每一指定模式的目标片材材料的表面粗糙度(surfaceness)和基重。表面粗糙度表示片材材料的表面的凹/凸状态。在表1中,有凹/凸状态C>凹/凸状态A>凹/凸状态B的关系。这是指凹/凸状态C的程度大(凹/凸的深度大),凹/凸状态的程度按状态B、A和C的顺序增加。作为基重,其基重在厚纸模式和封套模式中比在普通纸模式中的基重大的片材材料被用作目标。表1中显示的“所有”表示所有基重或表面粗糙度的片材材料被用作目标。在自动模式中,由于自动判别片材材料的类型,所以“所有”被显示为目标片材材料。
表1
Figure G2009101325353D00101
<当设置自动模式时的片材材料判别方法>
随后,将参考图4至图7描述当设置自动模式时的片材材料判别方法。
图4是示出用于检测片材材料的表面光滑度和反射光量或透射光量的片材材料判别设备41的示意性结构的示意性截面图。作为片材材料判别设备41的图像读取传感器(以下,称为图像读取传感器41)被布置在紧接着对齐传感器19之后的位置。在进给的片材材料2通过对齐传感器19之后的预定时间之后,使进给的片材材料2临时停止。通过以下方法判别片材材料类型,即,片材材料2的类型。
如图4所示,图像读取传感器41具有:用于反射的LED 1111(光照射单元);用于透射的LED 1112(光照射单元),其被布置在与片材材料2相对的一侧,用于检测透射的光量;CMOS面传感器1110(成像单元);和透镜1113,用作图像形成透镜。从作为光源的反射LED 1111发射的光照射到片材材料2的表面。从光照射到的片材材料2的区域的内部发出的反射光通过透镜1113会聚,并作为图像形成到CMOS面传感器1110上。通过这种方法,读出片材材料2的表面视频图像(光照射到的区域中的视频图像)。这样布置反射LED 1111,以使得以如图4所示的预定角度倾斜地将LED光照射到片材材料2的表面上。
图5是示出通过图像读取传感器41的CMOS面传感器1110读出的片材材料2的表面和通过将来自CMOS面传感器1110的输出数字处理成(8×8)个像素而获得的图像的示例之间的关系的示图。通过下述方法执行数字处理,根据所述方法,通过作为转换单元的A/D转换器(未显示)将来自CMOS面传感器1110的模拟输出转换为8比特的像素数据。
在图5中,图像60是称为糙面纸的片材材料A的表面放大的图像,在糙面纸中,片材材料A的表面粗糙度相对粗糙,由于片材材料A的纤维而导致的凹/凸部分的程度大。图像61是称为普通纸的片材材料B的表面放大的图像,普通纸通常用在一般的办公室中。图像62是光面纸的片材材料C的表面放大的图像,在光面纸中,纸的纤维被充分压缩。通过CMOS面传感器1110读出的图像60至图像62被数字处理,变为图5中示出的图像63至图像65。如上所述,表面上的图像根据片材材料的类型而不同。这是主要由于纸表面中的纤维的状态不同而发生的现象。此时,从进入各个像素的光的总和或者平均值检测片材材料2的反射光量。在这个实例中,可使用仅一个光感测元件的结果。
可基于片材材料2的纸纤维的表面状态和反射光量来判别如上所述的通过CMOS面传感器1110读取片材材料2的表面并进行数字处理而获得的图像。在图像比较算法运算中,从通过在片材材料2的表面上的多个位置读取图像而获得的结果推出最大浓度的像素Dmax和最小浓度的像素Dmin。对每一读取的图像执行以上过程,并执行平均化处理。
也就是说,当表面上的纸纤维象片材材料A一样沙沙地响时,许多纤维阴影发生。因而,由于亮部分和暗部分之间的纤维阴影的差异变大,所以(Dmax-Dmin)的值大。在同片材材料C一样的表面上,纤维阴影的量小,(Dmax-Dmin)的值小。基于比较结果判别片材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在实施例中,可基于(Dmax-Dmin)的检测结果来判别光面胶片、光面纸和普通纸,并可检测片材材料的表面粗糙度。
随后,将描述片材材料的透射率测量方法。从作为光源的透射LED 1112发射的光照射到片材材料2,即,从与图像读取传感器41相对的一侧照射到在片材材料2上的图像读取传感器41的读取区域。
图6是示出通过使用透射LED 1112由片材材料判别设备41的CMOS面传感器1110读出的片材材料2的表面和通过将来自CMOS面传感器1110的输出数字处理成(8×8)个像素而获得的图像的示例的示图。片材材料2的透射的光通过透镜1113会聚,并照射到CMOS面传感器1110上。此时,从下述光的总值或者平均值判别透射光量,所述光进入CMOS面传感器1110的整个区域或者预定范围中的像素。在这个实例中,仅多个光感测元件之一的结果可被使用。
图7是示出片材材料2的基重和透射光量之间的关系的示图。图7是这样的图,在其中,图像读取传感器41对十二种不同类型的片材材料测量透射光量,它们的基重和传感器输出(LSB)被绘制。例如,在象厚纸一样具有大的基重的片材材料的情况下,透射光量小。在与薄纸一样具有小的基重的片材材料的情况下,透射光量大。因此,从透射光量判别片材材料的厚度。在实施例中,可以以约120g/m2的基重作为阈值来判别片材材料的厚度。以下,将其基重等于或大于120g/m2的片材材料2表达为厚纸,将其基重小于120g/m2的片材材料2表达为薄纸。
也就是说,可通过使用图像读取传感器41判别片材材料的类型(表面粗糙度和厚度)。
<已设置自动模式的情况下的图像形成条件的决定方法>
随后,将描述已设置自动模式的情况下的图像形成条件的决定方法。
图8是描述直到从片材进给盘1进给的片材材料2的类型被图像读取传感器41自动检测并且片材进给盘1上堆叠的片材的类型被决定为止进行的控制的流程图。当开始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打印操作时,开始图8中显示的过程。例如,当控制器单元301从主机计算机300接收到打印作业并且该作业被分析时,开始所述过程。当开始所述过程(开始打印操作)时,首先,引擎控制单元303(控制单元)的CPU305确认决定值已作为接收的作业所指定的片材进给盘1的片材类型判别结果存储在存储器(存储单元)(未显示)中(步骤801)。如果已存储片材类型判别结果的决定值(决定结果),则不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而是通过使用存储的片材类型判别结果的决定值来确定图像形成条件,并设置图像形成条件(步骤802;以下,简单地将其称为S802等),且结束所述过程。
如果没有存储片材类型判别结果的决定值(S801中的否),则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S803)。存储获得的结果,基于获得的判别结果决定图像形成条件,并设置图像形成条件(S804)。随后,判别是否存储了指定数量的片材材料的判别结果(S805)。如果存储了判别结果,则确定判别结果(S806),存储决定值,并结束所述过程。如果没有存储判别结果,则结束所述过程。通过在作为当接收到下一打印作业时执行的过程的S801中检查是否决定了片材类型来判别S806中决定的片材材料的类型。在S802中使用决定的值(决定值)。
以下描述这样的过程,在其中,在图8中显示的控制流中检测指定数量的片材材料的判别结果(多次进行检测),并决定片材材料的类型。在具有多个片材进给口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在应用前述控制流的情况下,仅对从堆叠在片材进给盘的每个上的片材材料的最顶上的一张开始的少数片材执行判别,并将片材类型判别结果中的每一个的决定值存储到与每个片材进给盘对应的存储器中。作为少数片材的数值,考虑到判别结果的差异,将足以决定片材进给盘上的片材的类型的片材数量设置为片材的指定数量。在正常情况下,少数(指定数量的)片材的片材类型判别结果应当成为相同的结果或者类似的结果。从相同的检测结果或者少数(指定数量的)类似的检测结果,将片材进给盘上堆叠的片材材料的判别结果确定为片材类型。当片材类型被确定时,设置基于在那之后决定的、作为从片材进给盘进给的片材材料的判别结果的决定的片材类型的图像形成条件,并执行打印。直到片材类型被确定为止,每次进给片材时,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将被检测的片材材料的指定数量被设置为这样的值以使得做了实验并且可准确检测和决定片材类型,这是足够的。根据设备结构、应用的片材材料的类型等适当地设置片材材料的指定数量的值是足够的。
如上所述,当设置自动模式时,直到片材进给盘的片材类型被确定为止,对指定数量的进给的片材材料执行判别片材材料的类型的过程。参考图9A的示图,以下描述在指定自动模式的情况下直到进给的片材材料到达二次转印位置为止执行的片材材料的传送操作。在图9A中,横轴指示时间,纵轴指示离片材进给口的距离。图9A是示出下述距离的时间依赖变化的图,所述距离为从片材进给口到作为目标片材材料的传送方向上的前沿的片材材料前沿、其片材材料后沿、目标片材材料之后的片材材料(随后的片材)的片材材料前沿及其片材材料后沿中的每一个的距离。在该图的上部显示了图像形成单元的状态(预旋转(pre-rotation)状态、打印状态)和/TOP信号的时间依赖变化。预旋转表示如下过程,该过程用于激活诸如作为用于传送片材材料的驱动源的电机等的各种类型的致动器,以及用于激活用于执行电子照相过程所需的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和定影的各种类型的单元。
首先,使片材材料2的前沿定位于片材进给口的前沿位置。其进给操作已通过片材进给辊39从片材进给盘1开始(以下,称为“开始拾取”)的片材材料2通过对齐传感器19,其后,在预定时间过去之后临时停止。假设片材临时停止的位置为再进给待机位置或者对齐传感器位置。使片材临时停止的原因是通过图像读取传感器41检测片材材料2的类型,在这个位置,T_wait[sec]的停止时间是必需的。在使片材材料2停止T_wait[sec]的时间之后,将它再次进给并传送到二次转印位置。随后,在片材材料的后沿通过片材进给盘1的片材进给口前沿位置之后,在预定时间T_interval过去之后开始随后的片材材料的片材进给操作(开始拾取),所述预定时间T_interval被设置以使得每一片材进给盘的片材进给间隔(图像形成间隔)最小化。也就是说,当指定自动模式时,由于必须使片材材料停止以检测片材类型直到片材类型被决定为止,所以片材进给间隔(图像形成间隔)增加。在连续传送片材材料2的情况下,片材进给间隔对应于多个片材材料2之间的间隔,以及,该片材进给间隔也被称为“片材间隔”。
<当可执行由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允许单元313进行的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时的定时的判别>
随后,以下将描述在实施例中在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允许单元313中所判别的、当可在不对吞吐量施加影响情况下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时的定时。
以与图9A类似的方式,图9B示出在对打印作业的第一片材材料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的情况下直到进给的片材材料到达二次转印位置为止执行的片材材料的传送操作。在对打印作业的第一片材材料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的情况下,如图9B所示,由于用于执行图像创建的准备(预旋转)被执行达时间T_wait[sec],其中在时间T_wait[sec]期间,使片材材料停止在对齐传感器的位置,所以不对吞吐量施加影响。也就是说,在对打印作业的第一片材材料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的情况下,可在不对吞吐量施加影响的情况下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换句话说,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允许单元313确定在其中图像形成单元处于预旋转状态下的打印作业的第一片材材料处在可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时的定时。
<片材类型判别控制单元312的图像形成条件的决定方法>
随后,以下是在实施例中在片材类型判别控制单元312中决定的图像形成条件的决定方法。图10包括图10A和图10B,图10A和图10B显示用于描述在除了指定自动模式的情况之外的下述情况下的控制的流程图,在所述情况下,设置指定模式,并对打印作业的第一片材材料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当开始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打印操作时,开始图10A和图10B中显示的过程。例如,当控制器单元301接收到打印作业并且该作业被分析时,开始所述过程。当开始所述过程时,首先,CPU 305确认接收的作业所指定的打印模式(S101)。
首先,将描述打印模式为指定模式的情况。当指定的打印模式为指定模式时,确认打印期间的片材材料对应于哪个指定号数,具体地讲,判别片材材料是否为第一片材材料(S102)。如果打印期间的片材材料不是打印作业中的第一片材材料,则不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而是片材类型判别控制单元312基于由用户指定的片材类型设置图像形成条件(S103),并结束所述过程。如果打印期间的片材材料为打印作业中的第一片材材料,则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S104)。这是因为,如上已经描述的,当片材材料为打印作业中的第一片材材料时,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允许单元313确定第一片材材料处在可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时的定时。在这之后,存储通过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而获得的结果(S105)。片材类型判别控制单元312基于由用户指定的片材类型决定图像形成条件(S106)。随后,判别是否已存储指定数量的片材材料的片材材料判别结果(S107)。如果已存储指定数量的片材材料的判别结果,则基于存储的结果确定判别结果(即,片材类型)(S108),存储决定值,并结束所述过程。如果没有存储指定数量的片材材料的判别结果,则结束所述过程。
随后,将描述指定的打印模式为自动模式的情况。如果指定的打印模式为自动模式(S101中的是),则判别决定值是否作为指定的片材进给盘的片材类型判别结果已被存储,即,片材类型是否被确定(S109)。如果已存储片材类型判别结果的决定值,即,如果已确定片材类型,则不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而是片材类型判别控制单元312通过使用存储的片材类型判别结果的决定值,即,基于决定的片材类型来决定图像形成条件,并设置它们(S110)。在这之后,结束所述过程。如果没有存储片材类型判别结果的决定值,即,如果没有确定片材类型(S109中的否),则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S111)。存储获得的结果,确定并设置根据获得的判别结果的图像形成条件(S112)。随后,判别是否已存储指定数量的片材材料的判别结果(S113)。如果已存储指定数量的片材材料的判别结果,则根据存储的结果确定判别结果,即,片材类型(S114),存储决定值,并结束所述过程。如果在S113中没有存储指定数量的片材材料的判别结果,则结束所述过程。
在下一打印作业中执行的S109中确认在S108或S114中决定的结果。在S110中使用决定的值(决定值)。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确定:对打印作业的第一片材材料(在预旋转期间先进给的片材材料)进行片材类型判别的情况是可在不对吞吐量施加影响的情况下判别片材类型的情况。此外,通过设置指定模式并对打印作业的第一片材材料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可减小在设置自动模式的情况下对吞吐量施加的影响。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在用于判别是否可在不对吞吐量施加影响的情况下执行片材类型判别的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允许单元313中,确定:对打印作业的第一片材材料进行片材类型判别的情况是可在不对吞吐量施加影响的情况下执行片材类型判别的情况。以下描述这样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在片材类型判别控制单元312中,通过设置指定模式并对打印作业的第一片材材料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减小在设置自动模式的情况下对吞吐量施加的影响。
由于关于实施例1中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允许单元313的控制和关于实施例1中片材类型判别控制单元312的控制不同,所以在实施例2中将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别。由于图1至图8中示出的组成元素与实施例1中的组成元素类似,所以用相同的标号指定它们,并将描述它们。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假设在指定模式中对打印作业的第一片材材料进行片材类型判别。
<关于可执行由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允许单元313进行的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时的定时的判别>
首先,以下描述可在不对吞吐量施加影响的情况下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时的、在本实施例中在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允许单元313中判别的定时。
(关于与对定影辊14有关的吞吐量下降控制)
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存在用于抑制定影单元13的温度过度上升的吞吐量下降控制。
图11是从片材材料的传送方向看时的定影辊14的示意性截面图。在定影辊中提供用于检测辊的中心部分的温度的主热敏电阻(thermistor)901和用于检测辊的边沿部分的温度的副热敏电阻902。关于用于加热定影辊14的加热器16,当片材材料通过定影辊14时,在反馈通过主热敏电阻901检测的温度的同时,在定影辊14的整个宽度上进行热控制。
在用于打印其宽度(与片材材料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长度)比定影辊14的宽度L小的片材材料的情况下,片材材料通过定影辊的中心部分,而不通过定影辊14的边沿部分附近的部分。然而,由于基于通过主热敏电阻901检测的中心部分的温度进行加热器16的热控制,所以在定影辊14的边沿部分中,热容量不被转移到片材材料,而是存在温度极度上升的情况。如果边沿部分的温度上升,则在具有宽的宽度的片材材料随后被传送和定影的情况下,存在缺陷图像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为了防止这样的边沿部分的极度温度过度上升,引擎控制单元303进行吞吐量下降控制。
进行吞吐量下降控制,以通过根据由副热敏电阻902检测的温度逐步地使图像形成时间间隔变宽,来减少每单位时间通过定影单元13的片材材料的数量,从而抑制片材材料通过时的温度控制中的偏差的发生。如表2所示,通过从副热敏电阻902的检测温度判别吞吐量下降水平并将对应的吞吐量下降偏移时间[msec]添加到普通的片材进给间隔(图像形成间隔)来计算此时的图像间隔。表2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吞吐量下降水平的判别表。吞吐量下降偏移时间为用于控制片材进给间隔(图像形成间隔)的时间信息。
表2
  副热敏电阻的检测温度   吞吐量下降水平   吞吐量下降偏移时间
  检测温度<T0   0   0
  T0≤检测温度<T1   1   +1000
  T1≤检测温度<T2   2   +3000
  T2≤检测温度<T3   3   +5000
  T3≤检测温度   4   +10000
(关于吞吐量下降控制时的片材类型判别操作)
随后,以与实施例1中显示的图9A和图9B类似的方式,图12A至图12C显示直到在应用吞吐量下降控制的情况下的进给的片材材料到达二次转印位置为止执行的片材材料的传送操作。图12A示出在没有应用吞吐量下降控制的情况下的片材材料的传送操作。图12B和图12C示出在应用吞吐量下降控制的情况下的片材材料的传送操作。在图12A至图12C的任一个中,如实施例1中已经提到的那样,当图像形成单元处于预旋转状态时,先进给打印作业的第一片材材料,并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图12A中示出的片材进给间隔(图像形成间隔)为预定时间T_interval,其被设置以使得每一片材进给盘1的图像间隔最小化。图12B中示出的片材进给间隔(图像形成间隔)为这样的时间,在该时间中,以表2中显示的吞吐量下降水平决定的预定时间T_down被偏移到预定时间T_interval上,T_interval被设置以使得每一片材进给盘的图像间隔最小化。
这里将参考图12C描述在应用吞吐量下降控制的情况下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的示例。在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的情况下,在通过“开始拾取”进给的片材材料的前沿通过对齐传感器19之后,必须使片材材料停止预定时间T_wait,T_wait用于由图像读取传感器41检测片材材料的类型(片材类型检测单元检测所需的时间)。如果没有应用吞吐量下降控制,则这样的停止时间变为吞吐量劣化的理由。然而,应用吞吐量下降控制的情况下的片材进给间隔(图像形成间隔)等于这样的时间,在该时间中,以吞吐量下降水平决定的预定时间T_down被添加到预定时间T_interval,T_interval被设置以使得每一片材进给盘的片材进给间隔(图像形成间隔)最小化。因此,当以吞吐量下降水平决定的T_down比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所需的时间T_wait长时,即使先进给片材材料并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也不存在对吞吐量施加的影响。也就是说,如果应用吞吐量下降控制并且以在吞吐量下降水平决定的预定时间T_down比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所需的时间T_wait长,则可在不对吞吐量施加影响的情况下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换句话说,当应用吞吐量下降控制并且T_down>T_wait时,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允许单元313确定所述设备处在可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时的定时。
<片材类型判别控制单元312的图像形成条件的决定方法>
随后,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在片材类型判别控制单元312中决定的图像形成条件的决定方法。图13包括图13A和图13B,图13A和图13B显示用于描述除了指定自动模式的情况之外的下述情况中的控制的流程图,在所述情况中,设置指定模式,并对应用吞吐量下降控制的片材材料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当开始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打印操作时,开始图13A和图13B中显示的过程。例如,当控制器单元301接收到打印作业并且该作业被分析时,开始所述过程。当开始所述过程时,首先,CPU 305确认接收的作业所指定的打印模式,具体地讲,判别打印模式是否是自动模式(S1301)。首先,将描述打印模式为指定模式的情况。当指定的打印模式为指定模式时,判别图像形成设备是否处于已应用用于抑制定影单元13的温度过度上升的吞吐量下降控制的状态(以下,称为吞吐量下降模式)(S1302)。
当图像形成设备处于吞吐量下降模式时,执行以下过程。也就是说,基于从副热敏电阻902的检测温度确定的吞吐量下降水平(参见表2)而决定的图像形成间隔偏移时间(T_down)是否比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所需的时间(T_wait)长(S1304)。当图像形成间隔偏移时间比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所需的时间长时,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S1305)。存储获得的结果(S1306)。决定基于由用户指定的片材类型的图像形成条件(S1307)。随后,判别是否已获得并存储指定数量的片材材料的片材材料判别结果(S1308)。如果已存储指定数量的片材材料的判别结果,则基于判别结果确定片材类型(S1309),存储决定值,并结束所述过程。如果在S1308中没有获得并且没有存储指定数量的片材材料的判别结果,则结束所述过程。
如果图像形成间隔偏移时间等于或者短于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所需的时间(S1304中的否)并且如果图像形成设备不处于吞吐量下降模式(S1302中的否),则不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基于由用户指定的片材类型的图像形成条件(S1303),并结束所述过程。
当指定的打印模式为自动模式(S1301中的是)时,执行与实施例1中的图10B中的S109至S114类似的过程。在下一打印作业中执行的S1310中确认在S1309和S1315之一中决定的结果,并在S1311中使用决定的值(决定值)。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确定:进行用于抑制定影单元13的温度过度上升的吞吐量下降控制的判别片材材料的片材类型的情况是可在不对吞吐量施加影响的情况下进行片材类型判别的情况。通过即使在设置指定模式并且图像形成设备正进行吞吐量下降控制的情况下也执行片材类型判别,可减小在设置自动模式的情况下对吞吐量施加的影响。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中,在用于判别是否可在不对吞吐量施加影响的情况下执行片材类型判别的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允许单元313中,确定:对打印作业的第一片材材料进行片材类型判别的情况为可在不对吞吐量施加影响的情况下执行片材类型判别的情况。实施例1还描述了这样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在片材类型判别控制单元312中,通过设置指定模式并对打印作业的第一片材材料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减小了在设置自动模式的情况下对吞吐量施加的影响。
在实施例2中,确定:进行用于抑制定影单元13的温度过度上升的吞吐量下降控制的判别片材材料的片材类型的情况是可在不对吞吐量施加影响的情况下进行片材类型判别的情况。实施例2还描述了这样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在片材类型判别控制单元312中,通过在设置指定模式并且图像形成设备正进行吞吐量下降控制的情况下执行片材类型判别,减小了在设置自动模式的情况下对吞吐量施加的影响。
由于关于实施例1和2中的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允许单元313的控制与关于实施例1和2中片材类型判别控制单元312的控制是不同的,所以将在实施例3中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别。由于图1至图8中示出的组成元素与实施例1中的组成元素类似,所以用相同的标号指定它们,并将描述它们。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假设在指定模式中对打印作业的第一片材材料进行片材类型判别。
<关于可执行由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允许单元313进行的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时的定时的判别>
首先,以下为可在不对吞吐量施加影响的情况下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时的、在实施例中在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允许单元313中判别的定时。
(关于用于在打印开始命令被延迟的情况下延迟后旋转的控制)
通常,控制器单元301从主机计算机300接收图像信息和打印命令,分析接收的图像信息,转换为比特数据,其后,将打印开始命令和视频信号发送到引擎控制单元303。
如果在从第N片材材料的/TOP信号输出起的预定时间T_best内接收到第(N+1)片材材料的打印预订命令和打印开始命令,则引擎控制单元303以最小的图像间隔执行图像形成操作和片材进给操作。
图14A是示出图像形成单元的状态(打印、后旋转等)、/TOP信号以及控制器单元301和引擎控制单元303之间的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时序图。如图14A所示,引擎控制单元303输出第(N+1)片材材料的/TOP信号,并开始第(N+1)片材材料的图像形成过程(打印)。在这之后,如果在预定时间T_timeout过去之后的时间点没有从控制器单元301接收到第(N+2)片材材料的打印开始命令,则执行后旋转操作,用于打印的完工过程。如果在开始后旋转操作之后接收到第(N+2)片材材料的打印开始命令,则在后旋转操作完成之后,再次执行用于准备图像创建的预旋转操作,并执行第(N+2)片材材料的打印。后旋转表示用于使各种类型的致动器和单元停止的过程。
也就是说,在控制器单元301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即,所述过程花费时间分析图像信息并转换为比特数据,并且不能在从第(N+1)片材材料的/TOP信号起的预定时间T_timeout内将第(N+2)片材材料的打印开始命令发送到引擎控制单元303。在这种情况下,在从主机计算机300请求的所有页面被打印之前,临时执行后旋转操作,从而直到作业完成为止的时间依赖性能极大地劣化。
因此,如图14B的时序图所示,虽然确定第(N+2)片材材料的打印被执行,但是如果决定不能在预定时间T_timeout内发送第(N+2)片材材料的打印开始命令,则控制器单元301执行以下过程。也就是说,将用于使当图像形成单元开始后旋转时的定时延迟T_delay(打印延迟时间)的命令发送到引擎控制单元303。此时,即使从第(N+1)片材材料的/TOP信号过去预定时间T_timeout之后,引擎控制单元303也不开始后旋转操作,直到时间T_delay过去为止,而是等待第(N+2)片材材料的打印开始命令的发送。如果在这样的时间段期间接收到第(N+2)片材材料的打印开始命令,则引擎控制单元303在当从第(N+1)片材材料的/TOP信号已过去预定时间(T_timeout+T_delay)时的时间点输出第(N+2)片材材料的/TOP信号,并执行第(N+2)片材材料的打印操作。
将如上所述的用于使当图像形成单元开始后旋转时的定时延迟T_delay的命令定义为例如“后旋转延长命令”。通常,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在所述过程在控制器单元301等中花费时间分析图像信息并转换为比特数据的情况下使用这样的命令,从而防止直到作业完成为止的时间依赖性能的劣化。这个实例中的直到后旋转开始为止的延长时间T_delay不限于固定时间,而是可由控制器单元301通过分开定义的命令系统将其设置为任意时间。
以与图9A和图9B以及图12A至图12C类似的方式,图15A和图15B的示图显示直到在接收到后旋转延长命令之后进给的片材材料到达二次转印位置为止执行的片材材料的传送操作。图15A和图15B示出在开始打印作业之后第(N-1)片材材料和随后的片材材料的图像形成单元的状态。示出了第N片材材料和随后的片材材料的片材进给。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假设当图像形成单元处于预旋转状态时,先进给打印作业的第一片材材料,并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
图15A示出在引擎控制单元303在执行打印[N+1]期间从控制器单元301接收到后旋转延长命令的情况下片材材料的传送操作。当在执行打印[N+1]期间接收到后旋转延长命令时,图像间隔变成如下。也就是说,打印[N+1]和打印[N+2]之间的图像间隔等于这样的时间,在该时间中,通过控制器单元301决定的直到后旋转开始为止的延长时间T_delay被添加到预定时间T_interval,T_interval被设置以使得每一片材进给盘的图像间隔最小化。
参考图15B,以下描述这样的示例,在其中,对在接收到后旋转延长命令之后的进给的片材材料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在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的情况下,在通过“开始拾取”进给的片材材料通过对齐传感器19之后,必须使片材材料停止预定时间T_wait(片材类型检测单元检测所需的时间),用于由图像读取传感器41检测片材材料的类型。在接收到后旋转延长命令之后打印[N+1]和打印[N+2]之间的图像间隔等于这样的时间,在该时间中,直到后旋转开始为止的延长时间T_delay被添加到预定时间T_interval,T_interval被设置以使得与普通的图像间隔对应的每一片材进给盘的图像间隔最小化。因此,当直到后旋转开始为止的延长时间T_delay比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所需的时间T_wait长时,即使先进给片材材料并且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也不存在对吞吐量施加的影响。也就是说,当接收到后旋转延长命令并且通过控制器单元301决定的直到后旋转开始为止的延长时间T_delay比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所需的时间T_wait长时,可在不对吞吐量施加影响的情况下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换句话说,当接收到后旋转延长命令并且T_delay>T_wait时,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允许单元313确定所述设备处在可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时的定时。
<片材类型判别控制单元312的图像形成条件的决定方法>
随后,以下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在片材类型判别控制单元312中决定的图像形成条件的决定方法。图16包括图16A和图16B,图16A和图16B显示用于描述除了已指定自动模式的情况之外的如下情况下的控制的流程图,在所述情况下,设置指定模式,并对在接收到后旋转延长命令之后进给的片材材料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当开始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打印操作时,开始图16A和图16B中显示的过程。例如,当控制器单元301接收到打印作业并且该作业被分析时,开始所述过程。当开始所述过程时,首先,CPU 305确认接收的作业所指定的打印模式,即,判别打印模式是否是自动模式(S1601)。
首先,将描述打印模式为指定模式的情况。当指定的打印模式为指定模式时,判别所述设备是否处在恰在接收到后旋转延长命令之后的定时(S1602)。当所述设备处在恰在接收到后旋转延长命令之后的定时时,判别通过控制器单元301决定的直到后旋转开始为止的延长时间T_delay是否比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所需的时间T_wait长(S1604)。如果直到后旋转开始为止的延长时间T_delay比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所需的时间长,则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S1605)。存储获得的值(S1606)。确定基于由用户指定的片材类型的图像形成条件(S1607)。随后,判别是否已获得并存储指定数量的片材材料的片材材料判别结果(S1608)。如果已存储指定数量的片材材料的判别结果,则基于存储的判别结果确定片材类型(S1609),存储决定值,并结束所述过程。如果没有存储指定数量的片材材料的判别结果,则结束所述过程。
如果直到后旋转开始为止的延长时间T_delay比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所需的时间短(S1604中的否),并且当没有接收到后旋转延长命令时(S1602中的否),不执行片材类型判别操作。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基于由用户指定的片材类型的图像形成条件(S1603),并结束所述过程。
指定的打印模式为自动模式的情况下的过程与实施例1中的图10B中的S109至S114中的过程类似。在下一打印作业的S1610中确认S1609或S1615中决定的结果,并在S1611中使用决定的值(决定值)。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确定:对恰在接收到后旋转延长命令之后的片材材料执行片材类型判别的情况是可在不对吞吐量施加影响的情况下进行片材类型判别的情况。当已设置指定模式并且接收到后旋转延长命令时,通过还对恰在接收到后旋转延长命令之后的片材材料执行片材类型判别,可减小在设置了自动模式的情况下对吞吐量施加的影响。
尽管已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将给予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最广泛的解释,以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4)

1.一种具有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第一模式用于检测进给的记录介质的类型并基于检测的类型形成图像,第二模式用于基于预先指定的记录介质的类型形成图像,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进给单元,其进给记录介质;
检测单元,其检测进给的记录介质的类型;
图像形成单元,其将图像形成到记录介质上;和
控制单元,其基于记录介质的类型来设置图像形成单元的图像形成条件,
其中,在第二模式中,检测单元检测由进给单元进给的记录介质的类型,以及在第一模式中,图像形成单元基于在第二模式中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形成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在第二模式中,控制单元基于关于记录介质的进给间隔的信息判别是否执行由检测单元进行的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当关于记录介质的进给间隔的时间比检测单元进行检测所需的时间长时,控制单元执行由检测单元进行的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在第二模式中,控制单元基于打印延迟时间判别是否执行由检测单元进行的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当打印延迟时间比检测单元进行检测所需的时间长时,控制单元执行由检测单元进行的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控制单元通过检测单元检测指定数量的记录介质的类型来决定记录介质的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其存储通过控制单元决定的记录介质的类型,以及
其中,在第一模式中,当在打印操作开始时已将所述类型存储在存储单元中时,控制单元基于存储的类型设置图像形成条件,以及在第一模式中,当在打印操作开始时没有将所述类型存储在存储单元中时,控制单元通过检测单元检测记录介质的类型并基于检测的类型设置图像形成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检测单元包括:光照射单元,其将光照射到记录介质上;和成像单元,其拍摄照射了光的区域中的视频图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检测单元包括:光照射单元,其将光照射到记录介质上;和光检测单元,其检测通过记录介质的光的量。
10.一种具有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第一模式用于检测进给的记录介质的类型并基于检测的类型形成图像,第二模式用于基于预先指定的记录介质的类型形成图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即使预先指定的记录介质的类型被指定,仍在第二模式中检测记录介质的类型;和
基于第二模式中的检测结果形成图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关于第二模式中的记录介质的进给间隔的信息判别是否执行类型的检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关于记录介质的进给间隔的时间比检测类型所需的时间长时,所述判别步骤执行用于检测记录介质的类型的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第二模式中的打印延迟时间判别是否执行类型的检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打印延迟时间比检测类型所需的时间长时,所述判别步骤包括执行用于检测记录介质的类型的操作的步骤。
CN2009101325353A 2008-03-31 2009-03-31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16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91067 2008-03-31
JP2008091067 2008-03-31
JP2008-091067 2008-03-31
JP2009053706A JP5435984B2 (ja) 2008-03-31 2009-03-06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9053706 2009-03-06
JP2009-053706 2009-03-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51611A CN101551611A (zh) 2009-10-07
CN101551611B true CN101551611B (zh) 2012-07-18

Family

ID=40983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3253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51611B (zh) 2008-03-31 2009-03-31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7899347B2 (zh)
EP (1) EP2124108B1 (zh)
JP (1) JP5435984B2 (zh)
KR (2) KR101079967B1 (zh)
CN (1) CN101551611B (zh)
RU (1) RU2408155C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38923B2 (ja) * 2010-01-26 2014-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627363B2 (ja) * 2010-06-30 2014-1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98197B2 (ja) * 2013-03-15 2018-10-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検出手段の配置方法
JP6165082B2 (ja) * 2014-02-28 2017-07-1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7007250A (ja) 2015-06-24 2017-0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38406A (ja) * 2016-02-02 2017-08-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温度制御方法
JP6919240B2 (ja) * 2017-03-15 2021-08-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6615288B2 (ja) * 2017-09-28 2019-1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006165B2 (ja) * 2017-11-17 2022-01-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7124330B2 (ja) * 2018-02-14 2022-08-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7047588B2 (ja) * 2018-05-16 2022-04-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011373B2 (ja) * 2018-07-11 2022-01-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複合機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7243062B2 (ja) * 2018-07-19 2023-03-2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JP7202521B2 (ja) * 2018-11-13 2023-01-1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211787B2 (ja) * 2018-12-12 2023-01-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JP6834037B2 (ja) * 2020-01-28 2021-0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79144A (ja) 2021-05-21 2022-12-02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22190394A (ja) * 2021-06-14 2022-12-2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318786B2 (ja) * 2021-12-14 2023-08-0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記録媒体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68144B2 (en) * 2000-12-12 2003-12-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tecting device for detecting a type of recording sheet
CN1612074A (zh) * 2003-10-27 2005-05-04 佳能株式会社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03125A (ja) * 1999-01-11 2000-07-2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323659B2 (ja) 1999-02-16 2009-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289827B2 (ja) 2002-04-12 2009-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170803B2 (ja) * 2003-03-14 2008-10-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41204A (ja) * 2003-07-04 2005-02-17 Canon Inc 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種類の判別方法
JP4781191B2 (ja) * 2005-07-29 2011-09-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7558492B2 (en) 2005-07-29 2009-07-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7058084A (ja) * 2005-08-26 2007-03-08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80947A (ja) * 2007-01-25 2008-08-0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68144B2 (en) * 2000-12-12 2003-12-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detecting device for detecting a type of recording sheet
CN1612074A (zh) * 2003-10-27 2005-05-04 佳能株式会社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35984B2 (ja) 2014-03-05
RU2408155C1 (ru) 2010-12-27
US8306442B2 (en) 2012-11-06
US7899347B2 (en) 2011-03-01
KR20090104767A (ko) 2009-10-06
KR20110084148A (ko) 2011-07-21
CN101551611A (zh) 2009-10-07
US20090245827A1 (en) 2009-10-01
EP2124108A1 (en) 2009-11-25
KR101079967B1 (ko) 2011-11-04
JP2009265627A (ja) 2009-11-12
US20110110675A1 (en) 2011-05-12
EP2124108B1 (en) 2019-05-15
KR101124307B1 (ko) 2012-03-27
RU2009111712A (ru) 2010-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1611B (zh) 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方法
US7433614B2 (en) Imaging forming apparatus
CN100461029C (zh) 图像加热设备
US7853163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188530B2 (en) Sensor and image-forming apparatus
JPH10160687A (ja) シート材材質判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90265607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aterial determination apparatus
CN106488069B (zh) 改善fcot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2953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3676543A (zh) 反射型光学传感器及图像形成设备
JP487249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770201B (zh) 定影装置、图像形成设备和定影装置控制方法
CN101844693B (zh) 给纸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4570664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5802423A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hich supervises the number of times an image is formed under each user identifier
US9170190B2 (en) Senso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80072448A1 (en) Development view information generation device and wrapping sheet output apparatus
US2023017767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etting inspection condition of image
CN106406053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206115142U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23115983A (ja) 識別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135442A (ja) 紙種識別装置及び紙種識別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31247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H1114329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323465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の記録媒体認識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