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46934A - 电动机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46934A CN101546934A CN200910130268A CN200910130268A CN101546934A CN 101546934 A CN101546934 A CN 101546934A CN 200910130268 A CN200910130268 A CN 200910130268A CN 200910130268 A CN200910130268 A CN 200910130268A CN 101546934 A CN101546934 A CN 1015469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ing
- motor
- phase coil
- phase
- current coll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定子具有多个电动机线圈。电动机线圈包括沿所述电动机的圆周方向排列的多个U相线圈、多个V相线圈和多个W相线圈。中性点集电环连线电动机线圈。中性点集电环被分割成多个集电环片,所述集电环片分别连接所述U相线圈之一、所述V相线圈之一、与所述W相线圈之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连线多个电动机线圈的中性点集电环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广泛使用具有备有多个电动机线圈的定子、和连线这些电动机线圈的圆环状中性点集电环的电动机。电动机线圈具有沿电动机的圆周方向排列的多个U相线圈、多个V相线圈和多个W相线圈。
这种电动机中,通常冲压金属板来一体形成中性点集电环。但是,存在在必需大的金属板的同时,连线中性点集电环与电动机线圈的作业性差的问题。
另一方面,特开2007-68369号中公开了一种中性点连线构造,代替中性点集电环而对每个电动机线圈设置中性点连线端子,利用中性点连接端子连接彼此邻接的电动机线圈彼此。
但是,在特开2007-68369号记载的中性点连线构造中,必需准备数量与电动机线圈相同的中性点连接端子,存在部件数量增加的问题。尤其是在具有多个电动机线圈的电动机中,变为深刻的问题。
另外,为了检测电动机线圈中的断路,认为检测电动机的电气特性(电流、电压、电阻或电感等)的变化量是有效的。但是,在现有的中性点连线构造中,由于将电动机中的全部电动机线圈连线于同一中性点上,所以在产生断路的情况下,电动机的电特性的变化量小,难以检测断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包括:具有多个电动机线圈的定子,所述电动机线圈包括沿所述电动机的圆周方向排列的多个U相线圈、多个V相线圈和多个W相线圈;和连线所述电动机线圈的中性点集电环,其中,所述中性点集电环被分割成多个集电环片,所述集电环片分别连接所述U相线圈之一、所述V相线圈之一、与所述W相线圈之一。
根据上述电动机,将中性点集电环分割成多个集电环片,由各集电环片连接U相线圈、V相线圈和W相线圈。因此,与对每个电动机线圈设置电动机线圈与中性点的连接部件的情况相比,可大幅度削减中性点连线构造所需的部件个数。
另外,通过由各集电环片连接U相线圈、V相线圈和W相线圈,在产生断路的情况下,电气特性的变动量变大,可容易地检测电动机线圈中的断路。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包括:电动机线圈,该电动机线圈包括第1U相线圈和第2U相线圈、第1V相线圈和第2V相线圈、和第1W线圈和第2W线圈,其中,向所述第1U相线圈的一端和所述第2U相线圈的一端供电U相电流,向所述第1V相线圈的一端和所述第2V相线圈的一端供电V相电流,向所述第1W相线圈的一端和所述第2W相线圈的一端供电W相电流,所述第1U相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第1V相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第1W相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于第1中性点上,所述第2U相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第2V相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第2W相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于第2中性点上,所述第1中性点与所述第2中性点电绝缘。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机,包括:电动机线圈,该电动机线圈包括供电U相电流的第1U相线圈、第2U相线圈和第3U相线圈、供电V相电流的第1V相线圈、第2V相线圈和第3V相线圈、和供电W相电流的第1W相线圈、第2W相线圈和第3W相线圈;与所述第1U相线圈、第1V相线圈、第1W相线圈电连接的第1中点集电环片;与所述第2U相线圈、第2V相线圈、第2W相线圈电连接的第2中点集电环片;和与所述第3U相线圈、第3V相线圈、第3W相线圈电连接的第3中点集电环片,其中,所述第1中点集电环片、所述第2中点集电环片、和所述第3中点集电环片彼此电绝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外观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外壳主体侧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外壳主体和定子的示意截面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中性点集电环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集电环片的立体图。
图7是实施方式的绝缘体的立体图。
图8A和图8B是用于说明适用于实施方式的三相无刷电动机的断路检测方法的等效电路图,图8A是现有的三相无刷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图,图8B是实施方式的三相无刷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图。
图9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齿和轭的组装方法的图(之1)。
图1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齿和轭的组装方法的图(之2)。
图1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齿和轭的组装方法的图(之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电动机的实施方式。具体说明(1)电动机的整体示意结构、(2)定子和中性点集电环的结构、(3)中性点集电环和绝缘体的详细结构、(4)断路检测方法、(5)齿和轭的组装方法、(6)作用效果、(7)其它实施方式。
在下面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符号。其中,应留意附图是示意的,各尺寸的比率等与现实中的不同。
因此,具体的尺寸等应参考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另外,不用说,附图相互间包含彼此的尺寸关系或比率不同的部分。
(1)电动机的整体示意结构
图1是作为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三相无刷电动机10外观图。三相无刷电动机10是配设在电动车辆车轮附近的三相式内转子型无刷电动机。在这种三相无刷电动机10中,要求可发生驱动车轮的驱动力,且紧凑。
如图1所示,三相无刷电动机10具有外壳15、插通于外壳15的轴14、与装配在外壳15上的端子部13。
外壳15大致为圆筒状,包含外壳主体12和盖体11。盖体11利用省略图示的螺栓等紧固在外壳主体12上。向端子部13输入相位彼此相差120度的U相、V相和W相的各相电流和电压等。
图2是表示外壳主体12侧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在外壳主体12中配设转子20和定子100。外壳主体12具有向径向外侧膨出的4个膨出部12a。膨出部12a中设置将定子100等紧固于外壳主体12上的紧固机构。
定子100沿圆周方向D1配设,并包围转子20的径向外侧。定子100具有多个电动机线圈110U、110V、110W。
电动机线圈110U是对应于U相的U相线圈,设置6个电动机线圈110U。另外,电动机线圈110V是对应于V相的V相线圈,设置6个电动机线圈110V。电动机线圈110W是对应于W相的W相线圈,设置6个电动机线圈110W。
这样,在实施方式中,沿圆周方向D1配设共计18个电动机线圈110U、110V、110W。具体而言,构成6组由1个电动机线圈110U、1个电动机线圈110V、与1个电动机线圈110W组合而成的组。
在电动机线圈110U、110V、110W的径向内侧的端部,配设圆环状的中性点集电环140。中性点集电环140由金属板形成。
在电动机线圈110U、110V、110W的径向外侧端部,配设圆环状的集电环支架150。集电环支架150由树脂等绝缘性部件一体形成。
集电环支架150保持对应于三相的圆环状集电环160U、160V、160W。集电环160U、160V、160W分别通过冲压金属板后沿厚度方向折曲来一体形成。集电环160U、160V、160W沿径向排列配设。
集电环160U向电动机线圈110U配电U相电流。集电环160V向电动机线圈110V配电V相电流。集电环160W向电动机线圈110W配电W相电流。
(2)定子和中性点集电环的结构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如图3所示,电动机线圈110U、110V、110W分别具有齿120、绝缘体130和绕组170。
齿120由金属形成,沿径向延伸。齿120插通于绝缘体130中设置的插通孔中。
绝缘体130由绝缘性部件形成。在绝缘体130上缠绕绕组170。
中性点集电环140被分割成多个集电环片141。集电环片141连接沿圆周方向D1排列的3个电动机线圈110U、电动机线圈110V和电动机线圈110W。
集电环片141由绝缘体130上形成的槽部132保持。具体而言,集电环片141具有插入槽部132中的被插入部143、从被插入部143向径向外侧延伸的3个绕组连接端子142U、142V、142W。
被插入部143的厚度方向沿三相无刷电动机10的径向。另外,被插入部143沿圆周方向D1弯曲。
绕组连接端子142U、142V、142W对应于电动机线圈110U、110V、110W来设置。在绕组连接端子142U、142V、142W上利用焊接来连接电动机线圈110U、110V、110W的绕组170的一端部。
集电环支架150位于绝缘体130的径向外侧。在集电环支架150中形成多个保持槽151U、151V、151W。
在保持槽151U中插入集电环160U。在保持槽151V中插入集电环160V。在保持槽151W中插入集电环160W。
并且,集电环支架150支撑向集电环160U、160V、160W供电电流的供电端部161U、161V、161W。
集电环160U具有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绕组连接端子162U。同样,集电环160V具有绕组连接端子162V,集电环160W具有绕组连接端子162W。在绕组连接端子162U、162V、162W上利用焊接来连接绕组170的另一端部。
图4是外壳主体12和定子100的示意截面图。如图4所示,齿120的内侧端部120a沿径向内侧露出,外侧端部120b由轭180支撑。轭180被固定在外壳主体12上。
绝缘体130具有比绕组170更靠径向D3内侧形成的内侧突缘131、和比绕组170更靠径向D3外侧形成的外侧突缘135。内侧突缘131和外侧突缘135沿轴向D2延伸。
在内侧突缘131中,外壳主体12的底部12b侧的端部131a位于比齿120的内侧端部120a还靠径向D3外侧。即,由齿120的内侧端部120a与内侧突缘131的端部131a形成阶梯。
在内侧突缘131中,在端部131a的相反侧,形成沿轴向D2的槽部132。槽部132在径向D3内侧具有开口部分132a。开口部分132a沿径向D3形成。
在外侧突缘135的径向D3外侧,与外侧突缘135相邻地配设集电环支架150。集电环支架150在轴向D2上与轭180相邻。
(3)中性点集电环和绝缘体的详细结构
图5是中性点集电环140的俯视图。如图5所示,中性点集电环140备有具有同一形状的6个集电环片141。
由于将1个集电环片141连接于一组电动机线圈110U、110V、110W,所以设置数量为电动机线圈110U、110V、110W总个数的1/3的集电环片141。
各集电环片141构成一组电动机线圈110U、110V、110W的中性点、即U、V、W的三相的基准点。
图6是集电环片141的立体图。如图6所示,集电环片141的被插入部143具有突出设置于径向内侧的切起部分143a。
绕组连接端子142U、142V、142W与被插入部143成直角连接。绕组连接端子142U、142V、142W分别具有相同的形状。具体而言,在绕组连接端子142U、142V、142W上形成切口部142a和凹状部142b。
切口部142a和凹状部142b在图5的平面视图中成直角。切口部142a形成于绕组连接端子142U、142V、142W各自的径向外侧端部。切口部142a的间隔W为绕组170的一端部的直径以上。即,绕组170的一端部由切口部142a夹持。
凹状部142b与切口部142a夹持的绕组170的一端部相接。凹状部142b沿绕组170的一端部的外周形状弯曲。绕组170的一端部以与凹状部142b相接的状态焊接。
图7是绝缘体130的立体图。如图7所示,绝缘体130具有连结内侧突缘131和外侧突缘135的中空状筒体部138。
在内侧突缘131的开口部分132a中,嵌入插入槽部132中的集电环片141的切起部分143a。开口部分132a保持嵌入的切起部分143a。
(4)断路检测方法
图8A和图8B是用于说明适用于三相无刷电动机10的断路检测方法的等效电路图。图8A是现有的三相无刷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图。图8B是实施方式的三相无刷电动机10的等效电路图。
在对应于U、V、W三相的U相线圈、V相线圈、W相线圈中,同时流过电流的是二相。因此,在图8A与图8B中,示出二相的等效电路图。
图8A中,并联连接的线圈组La例如是6个U相线圈L1-L6,并联连接的线圈组Lb例如是6个V相线圈L7-L8。在现有的三相无刷电动机中,由于电动机中的全部电动机线圈连接于同一中性点P1上,所以线圈L1-L12均连接于中性点P1上。
另一方面,在实施方式的三相无刷电动机10的等效电路图、即图8B中,将线圈L1-L6连接于不同的中性点P1-P6上,并且,将线圈L7-L12连接于不同的中性点P1-P6上。
这里,在线圈L1-L12中未发生断路的正常时,若设1个线圈的电阻为r,则相间电阻为1/3×r=10/30×r。
在线圈L12中发生断路的情况下,在图8A中,相间电阻变为11/30×r。另一方面,在图8B中,在线圈L12中发生断路的情况下,相间电阻变为2/5×r=12/30×r。
这样,在实施方式的三相无刷电动机10中,在发生线圈的断路的情况下,参数变动、具体而言是相间电阻(或电感)的变动比以前大。
因此,根据U、V、W三相的电流和电压,求出参数变动量,在该参数变动量超过规定量的情况下,可判断为产生断路。这种断路检测方法可由作业者执行,也可由搭载于电动车辆上的断路检测装置自动执行。
(5)齿和轭的组装方法
图9-图11是用于说明齿120和轭180的组装方法的图。如图9所示,在将齿120插通于绝缘体130的状态下,将轭180压入齿120中。在轭180中形成槽部180a。
如图10所示,齿120的一端压入轭180的槽部180a中。齿120的一端截面形成为梯形。
如图11所示,在由夹具200固定齿120的状态下,沿压入方向D4将轭180压入齿120中。此时,由压入方向D4侧的绝缘体130的端部131a与齿120的端部形成阶梯,由夹具200可确实固定齿120。
(6)作用和效果
如上所述,在三相无刷电动机10中,将圆环状中性点集电环140分割成多个集电环片141,由各集电环片141连接一组电动机线圈110U、110V、110W。因此,与对每个电动机线圈设置中性点连线部件的现有结构相比,可大幅度削减部件个数。
另外,通过由各集电环片141连接一组电动机线圈110U、110V、110W,产生断路的情况下电气特性的变动量变大,可容易地检测断路。
在实施方式中,集电环片141连接沿圆周方向D1排列配设的一组电动机线圈110U、110V、110W。因此,可小型化集电环片141,即便在冲压金属板后一体形成集电环片141的情况下,也不必大的金属板。
在实施方式中,根据电流或电压至少一方导出的电阻或电感的变化量来检测电动机线圈110U、110V、110W中的断路。即,可不分解三相无刷电动机10地检测断路,可容易地检测断路。
在实施方式中,内侧突缘131具有插入集电环片141的槽部132,集电环片141具有插入到槽部132中的被插入部143。因此,可将集电环片141容易地装配到内侧突缘131上。另外,集电环片141中连接绕组170一端部的绕组连接端子142U、142V、142W从被插入部143向径向外侧延伸。由此,可使绕组连接端子142U、142V、142W靠近绕组170侧,不拉伸绕组170就可连接于绕组连接端子142U、142V、142W。
在实施方式中,被插入部143具有沿径向突出设置的切起部分143a,在槽部132中形成保持切起部分143a的开口部分132a。因此,可定位集电环片141,限制圆周方向上的移动,实现集电环片141的止拔。另外,由于切起部分143a由金属形成,所以即便小型的切起部分143a也可维持强度。
在实施方式中,在绕组连接端子142U、142V、142W中形成夹持绕组170一端部的切口部142a。由此,由于当将绕组170连接于绕组连接端子142U、142V、142W上时绕组170稳定,所以可使连接作业的容易性提高。另外,可进一步使绕组170与绕组连接端子142U、142V、142W的连接强度提高。并且,通过将中性点集电环140分割成多个集电环片141,虽然在将绕组170焊接于绕组连接端子142U、142V、142W上时容易发生集电环片141的错位,但通过切口部142a夹持绕组170的一端部,难以发生错位。
在实施方式中,在板状绕组连接端子142U、142V、142W的表面,由焊接连接绕组170的一端部,在绕组连接端子142U、142V、142W的表面中、与绕组170的一端部相连的部分形成为凹状。由此,可增大绕组170与绕组连接端子142U、142V、142W的接触面积,进行焊接,可进一步提高绕组170与绕组连接端子142U、142V、142W的连接强度。另外,可在由切口部142a和凹状部142b定位绕组170的状态下进行焊接,可提高连接作业的容易性。
在实施方式中,内侧突缘131中轭180向齿120的压入方向D4侧的端部131a位于比齿120的内侧端部120a更靠径向外侧。由此,由压入方向D4侧的绝缘体130的端部131a与齿120的端部形成阶梯,可由夹具200确实固定齿120。
(7)其它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本发明由实施方式记载,但不应理解为构成本公开一部分的论述和附图限定本发明。根据该公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各种代替实施方式、实施例和运用技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使用多个集电环片141来连线沿圆周方向D1排列配设的一组电动机线圈110U、电动机线圈110V、和电动机线圈110W的构造。但是,也可连线沿圆周方向DI间隔配设的一组电动机线圈110U、电动机线圈110V、和电动机线圈110W。
即,只要是使用如下的电路结构的三相无刷电动机10即可。具体而言,三相无刷电动机10包含第1U相线圈(电动机线圈110U)和第2U相线圈(电动机线圈110U)、第1V相线圈(电动机线圈110V)和第2V相线圈(电动机线圈110V)、和第1W相线圈(电动机线圈110W)和第2W相线圈(电动机线圈110W)。
向第1U相线圈(电动机线圈110U)的一端和第2U相线圈(电动机线圈110U)的一端供电U相电流。向第1V相线圈(电动机线圈110V)的一端和第2V相线圈(电动机线圈110V)的一端供电V相电流。向第1W相线圈(电动机线圈110W)的一端和第2W相线圈(电动机线圈110W)的一端供电W相电流。
之后,将第1U相线圈(电动机线圈110U)的另一端、第1V相线圈(电动机线圈110V)的另一端和第1W相线圈(电动机线圈110W)的另一端连接于第1中性点上。将第2U相线圈(电动机线圈110U)的另一端、第2V相线圈(电动机线圈110V)的另一端和第2W相线圈(电动机线圈110W)的另一端连接于第2中性点上。第1中性点与第2中性点电气绝缘。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绕组连接端子142U、142V、142W上利用焊接来连接绕组170的一端部。另外,在绕组连接端子162U、162V、162W上利用焊接来连接绕组170的另一端部。但是,也可使用熔接来代替焊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共计18个电动机线圈110U、110V、110W,但也可构成为设置更多的电动机线圈110U、110V、110W。另外,构成为电动机线圈110U、110V、110W为18个,即UVW相的电动机线圈的组合为6组,但只要有2组以上的组合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将三相无刷电动机10搭载于电动车辆上,但不限于电动车辆,也可搭载于电动机制品等上。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可在削减中性点连线构造所需的部件个数的同时,使电动机线圈的断路检测变容易。
发明除记载于实施方式中的外,还包含未脱离其精神的其它实施方式。实施方式说明发明,不限定其范围。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记载来表示,而非由说明书的记载来表示。因此,发明包含含有权利要求同等范围内的含义或范围的所有方式。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2008年3月28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P2008-088254号、发明名称“电动机”在这里根据35USC119主张优先权的利益的同时,对其全部内容进行合并参考。
Claims (20)
1、一种电动机,包括:
具有多个电动机线圈的定子,所述电动机线圈包括沿所述电动机的圆周方向排列的多个U相线圈、多个V相线圈和多个W相线圈;和
连结所述电动机线圈的中性点集电环,
其中,所述中性点集电环被分割成多个集电环片,所述集电环片分别连接所述U相线圈之一、所述V相线圈之一和所述W相线圈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电动机线圈具有多组沿所述电动机的圆周方向排列的一组U相线圈、V相线圈及W相线圈,所述集电环片连接所述一组U相线圈、V相线圈及W相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向所述电动机线圈配电多相的电流和电压,根据从所述电流或所述电压至少之一导出的所述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或电感的变化量来检测所述电动机线圈中的断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电动机线圈分别具有缠绕有绕组的绝缘体,
所述绝缘体具有比所述绕组靠所述电动机的径向内侧设置的内侧突缘,所述内侧突缘具有插入所述集电环片的槽部,
所述集电环片包括:插入所述槽部的被插入部;和
从所述被插入部向所述电动机的径向外侧延伸,并连接所述绕组的一端部的绕组连接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被插入部具有沿所述电动机的径向突出设置的切起部分,
所述槽部中具有保持所述切起部分的开口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绕组连接端子具有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夹持所述绕组的一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绕组连接端子为板状,
在所述绕组连接端子的表面连接所述绕组的一端部,在所述绕组连接端子的表面中、与所述绕组的一端部相接的部分具有凹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还包括:沿所述电动机的径向延伸,并插通于所述绝缘体的齿;和
比所述绝缘体更靠所述电动机的径向外侧配设,并压入所述齿的一端部的轭,并且
所述内侧突缘的、所述轭向所述齿的压入方向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齿的另一端部更靠所述电动机的径向外侧。
9、一种电动机,包括:电动机线圈,该电动机线圈包括第1U相线圈和第2U相线圈、第1V相线圈和第2V相线圈、第1W线圈和第2W线圈,其中,
向所述第1U相线圈的一端和所述第2U相线圈的一端供给U相电流,
向所述第1V相线圈的一端和所述第2V相线圈的一端供给V相电流,
向所述第1W相线圈的一端和所述第2W相线圈的一端供给W相电流,
所述第1U相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第1V相线圈的另一端和所述第1W相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于第1中性点上,
所述第2U相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第2V相线圈的另一端、所述第2W相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于第2中性点上,
所述第1中性点与所述第2中性点电绝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根据从所述电流或所述电压至少之一导出的所述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或电感的变化量来检测所述电动机线圈中的断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线圈分别具有缠绕有绕组的绝缘体,
所述绝缘体具有比所述绕组更靠所述电动机的径向内侧设置的内侧突缘,所述内侧突缘具有插入所述集电环片的槽部,
所述集电环片包括:被插入到所述槽部的被插入部;和
从所述被插入部向所述电动机的径向外侧延伸,并连接所述绕组一端部的绕组连接端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被插入部具有沿所述电动机的径向突出设置的切起部分,
所述槽部中具有保持所述切起部分的开口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绕组连接端子具有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夹持所述绕组的一端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绕组连接端子为板状,
在所述绕组连接端子的表面连接所述绕组的一端部,且在所述绕组连接端子的表面中与所述绕组的一端部相接的部分具有凹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还包括:沿所述电动机的径向延伸,并插通于所述绝缘体的齿;和
比所述绝缘体更靠所述电动机的径向外侧配设,并压入所述齿的一端部的轭,并且
所述内侧突缘的、所述轭向所述齿的压入方向侧的端部位于比所述齿的另一端部更靠所述电动机的径向外侧。
16、一种电动机,包括:
电动机线圈,该电动机线圈包括:被供给U相电流的第1U相线圈、第2U相线圈和第3U相线圈;被供给V相电流的第1V相线圈、第2V相线圈和第3V相线圈;被供给W相电流的第1W相线圈、第2W相线圈和第3W相线圈;
与所述第1U相线圈、第1V相线圈、第1W相线圈电连接的第1中点集电环片;
与所述第2U相线圈、第2V相线圈、第2W相线圈电连接的第2中点集电环片;和
与所述第3U相线圈、第3V相线圈、第3W相线圈电连接的第3中点集电环片,
其中,所述第1中点集电环片、所述第2中点集电环片和所述第3中点集电环片彼此电绝缘。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根据从所述电流或所述电压至少之一导出的所述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或电感的变化量来检测所述电动机线圈中的断路。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线圈分别具有缠绕有绕组的绝缘体,
所述绝缘体具有比所述绕组更靠所述电动机的径向内侧设置的内侧突缘,所述内侧突缘具有插入所述集电环片的槽部,
所述集电环片包括:被插入到所述槽部的被插入部;和
从所述被插入部向所述电动机的径向外侧延伸,并连接所述绕组一端部的绕组连接端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被插入部具有沿所述电动机的径向突出设置的切起部分,
所述槽部中具有保持所述切起部分的开口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动机,其中:
所述绕组连接端子具有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夹持所述绕组的一端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088254A JP5335265B2 (ja) | 2008-03-28 | 2008-03-28 | 電動機 |
JP2008088254 | 2008-03-2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46934A true CN101546934A (zh) | 2009-09-30 |
Family
ID=41116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30268A Pending CN101546934A (zh) | 2008-03-28 | 2009-03-30 | 电动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067867B2 (zh) |
JP (1) | JP5335265B2 (zh) |
CN (1) | CN101546934A (zh) |
TW (1) | TW200950273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20724A (zh) * | 2011-06-09 | 2012-12-12 |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具有功率连接单元的电机 |
CN103107623A (zh) * | 2011-10-18 | 2013-05-15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电机 |
CN105322686A (zh) * | 2015-11-27 | 2016-02-10 | 浙江三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三相绕组无刷电机引出线的连接结构及其绕线方法 |
CN102820724B (zh) * | 2011-06-09 | 2016-11-30 |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具有功率连接单元的电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062050B1 (ko) | 2010-07-20 | 2011-09-02 | 대성전기공업 주식회사 | 모터용 접촉단자의 제조방법, 모터용 접촉단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
US9172283B2 (en) * | 2012-01-17 | 2015-10-27 |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 Electric motor |
KR101992687B1 (ko) * | 2012-06-28 | 2019-06-25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모터 |
JP2014064361A (ja) * | 2012-09-20 | 2014-04-10 | Nissan Motor Co Ltd | 配電部品及び回転電機 |
JP2016171641A (ja) * | 2015-03-12 | 2016-09-2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多極三相式回転電機 |
DE112015006421T5 (de) * | 2015-04-06 | 2018-01-1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Rotierende elektrische Maschine |
KR102510020B1 (ko) | 2015-11-05 | 2023-03-14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버스바, 모터, 및 동력 전달 시스템 |
US20170317548A1 (en) * | 2016-04-28 | 2017-11-02 | Makita Corporation | Electric power tool |
JPWO2019065586A1 (ja) * | 2017-09-28 | 2020-10-22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モータ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20905A (ja) * | 2002-09-26 | 2004-04-15 | Fuji Heavy Ind Ltd | モータの渡り線構造体及び該渡り線構造体を用いるステータ構造 |
US20060043806A1 (en) * | 2004-08-27 | 2006-03-02 |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 Stator and motor |
CN1287504C (zh) * | 2002-12-16 | 2006-11-29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三相交流电动机的线圈接线装置 |
WO2007111287A1 (ja) * | 2006-03-29 | 2007-10-04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回転電機用端末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回転電機 |
CN101106287A (zh) * | 2006-07-04 | 2008-01-1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电动机的定子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894157A (en) * | 1956-07-20 | 1959-07-07 | Wayne J Morrill | Winding forms for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JPH01186139A (ja) * | 1988-01-19 | 1989-07-25 | Toshiba Corp | モータ |
US5293091A (en) * | 1991-12-24 | 1994-03-08 | Onan Corporation | Generator output reconnection switch |
JP3342987B2 (ja) * | 1995-06-28 | 2002-11-1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
JPH11234940A (ja) * | 1998-02-16 | 1999-08-2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電動機用固定子 |
JP2001305175A (ja) * | 2000-04-27 | 2001-10-31 | Asmo Co Ltd | モータにおける巻線の断線検出装置 |
JP3798226B2 (ja) * | 2000-06-01 | 2006-07-1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Egrステップモータの故障検出装置 |
JP3696080B2 (ja) * | 2000-12-05 | 2005-09-1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 |
KR100429990B1 (ko) * | 2001-06-14 | 2004-05-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단상 라인 스타트 영구자석 동기전동기 |
JP3623471B2 (ja) * | 2001-09-03 | 2005-02-2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ステータ |
JP3613262B2 (ja) * | 2002-04-26 | 2005-01-2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3980402B2 (ja) * | 2002-05-13 | 2007-09-2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 |
CN100411279C (zh) * | 2002-07-22 | 2008-08-13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3相永磁铁电动机 |
CN100338851C (zh) * | 2002-09-24 | 2007-09-19 | 泽藤电机株式会社 | 外转子型多极发电机用定子及其组装方法 |
JP2004215329A (ja) * | 2002-12-27 | 2004-07-29 | Aisin Aw Co Ltd | モータリード線の接続方法,その接続構造及びモータ |
DE102004003146B4 (de) * | 2003-01-22 | 2023-08-24 | Aisa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Motor, Kraftstoffpumpe, Kommutato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Kommutators |
US7135799B2 (en) * | 2003-03-19 | 2006-11-14 | Pacsci Motion Control, Inc. | Method for winding a stator of multi-phase motors |
US7026739B2 (en) * | 2003-05-23 | 2006-04-11 | Honda Motor Co., Ltd | Stator and insulating bobbin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tator |
JP4406864B2 (ja) * | 2003-09-30 | 2010-02-03 | 株式会社ヴァレオ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 | 電磁モータ |
JP2005312278A (ja) * | 2004-04-26 | 2005-11-04 | Denso Corp | 回転電機の集中巻き型ステータコイル |
JP2006027355A (ja) * | 2004-07-13 | 2006-02-02 | Nsk Ltd |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2006126053A (ja) * | 2004-10-29 | 2006-05-18 | Jidosha Denki Kogyo Co Ltd | 故障検出装置 |
JP4722588B2 (ja) * | 2005-06-30 | 2011-07-13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287418B2 (ja) | 2005-09-02 | 2009-07-0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モータの結線構造 |
JP2007110797A (ja) * | 2005-10-12 | 2007-04-26 | Honda Motor Co Ltd | ステータにおける給電線とターミナルの接続構造、および接合装置 |
CN101694954B (zh) * | 2006-07-04 | 2012-07-2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电动机的定子结构 |
JP2008029138A (ja) * | 2006-07-21 | 2008-02-07 | Showa Corp | 回転電機用ターミナル |
JP4952111B2 (ja) * | 2006-07-24 | 2012-06-13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ステータ |
JP4939244B2 (ja) * | 2007-01-31 | 2012-05-23 | アイチエレック株式会社 | 回転機用巻線接続装置、回転機用固定子及び回転機 |
JP5016969B2 (ja) * | 2007-04-25 | 2012-09-05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回転電機の配電部品 |
-
2008
- 2008-03-28 JP JP2008088254A patent/JP533526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
- 2009-03-11 US US12/401,675 patent/US806786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03-19 TW TW098108895A patent/TW200950273A/zh unknown
- 2009-03-30 CN CN200910130268A patent/CN10154693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20905A (ja) * | 2002-09-26 | 2004-04-15 | Fuji Heavy Ind Ltd | モータの渡り線構造体及び該渡り線構造体を用いるステータ構造 |
CN1287504C (zh) * | 2002-12-16 | 2006-11-29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三相交流电动机的线圈接线装置 |
US20060043806A1 (en) * | 2004-08-27 | 2006-03-02 |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 Stator and motor |
WO2007111287A1 (ja) * | 2006-03-29 | 2007-10-04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回転電機用端末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回転電機 |
CN101106287A (zh) * | 2006-07-04 | 2008-01-16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电动机的定子结构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20724A (zh) * | 2011-06-09 | 2012-12-12 |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具有功率连接单元的电机 |
CN102820724B (zh) * | 2011-06-09 | 2016-11-30 | 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 具有功率连接单元的电机 |
CN103107623A (zh) * | 2011-10-18 | 2013-05-15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电机 |
CN105322686A (zh) * | 2015-11-27 | 2016-02-10 | 浙江三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三相绕组无刷电机引出线的连接结构及其绕线方法 |
CN105322686B (zh) * | 2015-11-27 | 2018-05-04 | 浙江三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三相绕组无刷电机引出线的连接结构及其绕线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067867B2 (en) | 2011-11-29 |
US20090243418A1 (en) | 2009-10-01 |
JP2009247058A (ja) | 2009-10-22 |
JP5335265B2 (ja) | 2013-11-06 |
TW200950273A (en) | 2009-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46934A (zh) | 电动机 | |
CN101546933A (zh) | 电动机 | |
US7091645B2 (en) | Concentrated-winding type stator coil unit for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 |
CN104541437B (zh) | 定子单元以及马达 | |
US8497618B2 (en) | Stator for rotatry electrical machine including an insulating bobbin | |
EP1988619B1 (en) |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theref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 |
JP4654103B2 (ja) | 配電部材 | |
JP5578072B2 (ja) | バスバー端子、バスバーユニット、および、モータ | |
US6791227B2 (en) | Dynamo 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CN100442633C (zh) | 用于一个电动机的定子 | |
US8390159B2 (en) | Stator for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 |
EP1630931A2 (en) | Stator and motor | |
US8502432B2 (en) | Crossover module | |
CN112335157B (zh) | 旋转电机的定子和具有该定子的旋转电机 | |
JP5541585B2 (ja) | 回転電機 | |
WO2012063684A1 (ja) | 回転電機 | |
JP2007174869A (ja) | インシュレータ、ステータアセンブリ、セグメントステータ、及び回転電機用ステータ | |
JP2013211956A (ja) | 回転電機 | |
US8659201B2 (en) | Stator for electric rotating machine | |
CN117121343A (zh) | 电机定子和电机 | |
JP4713219B2 (ja) | ステータの組立方法 | |
JP2005130667A (ja) | 回転電機用固定子 | |
CN102842993B (zh) | 泵用直流电动机 | |
JP2010110035A (ja) | 交流回転電機の端子台 | |
JP2009148134A (ja) | 分割ステー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