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9162B - 固定部件 - Google Patents

固定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9162B
CN101539162B CN2009101284423A CN200910128442A CN101539162B CN 101539162 B CN101539162 B CN 101539162B CN 2009101284423 A CN2009101284423 A CN 2009101284423A CN 200910128442 A CN200910128442 A CN 200910128442A CN 101539162 B CN101539162 B CN 1015391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buffer
mentioned
main body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284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9162A (zh
Inventor
深堀兼史
川岛康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39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9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9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91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Velocity Or Position Using Acoustic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对被安装体的组装性能的传感器的固定部件。是一种用于相对缓冲器(20)固定超声波传感器的传感器主体(30)的框体(10),该缓冲器(20)具有孔部(21)并且具有从孔部(21)向孔部(21)的径方向内侧突出设置的突部(22),其具有:在相对孔部(21)被插入的状态下,可供传感器主体(30)的至少超声波振动元件从其一端部插入的圆筒状部分;设置在圆筒状部分的另一端部的凸缘(10a);从圆筒状部分向其径方向外侧突出地设置并将传感器主体(30)固定在圆筒状部分的扣合部(10b);)设置在圆筒状部分与扣合部(10b)交叉的部位并与缓冲器(20)的突部(22)对应的导槽(11)。

Description

固定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传感器固定在车体的缓冲器等被安装体上的固定部件。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将传感器固定在车体的缓冲器等被安装体上的固定部件的一个例子,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框体(bezel)。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框体通过由例如树脂等构成的近似圆筒状的部件构成,在一端部形成直径局部扩大的凸缘。该框体的中空部的形状以及尺寸变为与传感器主体的开口面的形状对应的构件,在其中空部内插入有超声波振动元件。
在框体的下面具备扣合部(Snap-fit)。该扣合部作为爪状的卡定部发挥功能,通过在前端形成的爪部插入到上述传感器主体的壳体的接合部的孔内而钩挂在接合部上。由此,框体与传感器主体的固定变得更加牢固。
此外,在框体的侧壁上配置有金属弹簧。具体来说,在框体的侧壁设有贯通孔,在该贯通孔中配置金属弹簧的自由端。该金属弹簧的自由端,在框体被插入缓冲器的孔部中时被按压在孔部的壁面上而从框体的内壁面突出,在开口面插入了框体内时与开口面接触而被推回。由此,可以将框体牢固地固定在缓冲器上,并且可以做成能够将传感器主体牢固地固定在框体上的超声波传感器。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7-248230号公报
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框体被设为扣合部沿近似圆筒状的部件的径方向突出。因此当将该框体向缓冲器组装时,首先从扣合部开始向缓冲器的孔部插入,而朝凸缘与缓冲器趋于平行的方向旋转,并且插入直到凸缘与缓冲器几乎平行为止。然而,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框体,在插入到缓冲器的孔部中时,容易出现松动而有可能形成错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向被安装体组装的性能的传感器的固定部件。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记载的固定部件,用于将传感器主体固定于被安装体,该被安装体具有孔部并且具有从该孔部向该孔部的径方向内侧突出设置的突部,其特征在于,具有筒状部,其在被插入到孔部的状态下,可供传感器主体的至少检测部从其一端部插入;凸缘,其设置在上述筒状部的另一端部;传感器固定部,其从筒状部向该筒状部的径方向外侧突出地设置并将传感器主体固定在筒状部;槽部,其设置在筒状部与传感器固定部交叉的部位,并与被安装体的突部对应。
由于该固定部件上设有向筒状部件的径方向外侧突出设置的传感器固定部,因此需要从传感器固定部开始插入孔部,再边使固定部件旋转(向凸缘与被安装体趋于平行的方向旋转)边插入。
技术方案1的固定部件,在筒状部与传感器固定部交叉的部位具备与孔部的突部对应的槽部,由此,能够在突部插入到该槽部的状态下以该部分为支点而旋转。因此,能够抑制固定部件在插入孔部时因摇晃而错位,能够提高向被安装体组装的性能。
此外,如技术方案2所示,还可以使传感器主体作为检测部包含超声波振动元件。就是说,还可以将技术方案1记载的固定部件适用于超声波传感器。在超声波传感器相对被安装体被错位安装的情况下,超声波的发送方向从合适的方向偏离而无法得出正确的检测结果。但是,通过在超声波传感器上使用技术方案1记载的固定部件来抑制错位,从而能够得到正确的检测结果,故优选。
此外,如技术方案3所示,被安装体还可以是至少包含缓冲器在内的车体零件。就是说,也可以将技术方案1或者技术方案2记载的固定部件适用于安装在车辆上的传感器的固定部件。在将传感器安装到缓冲器等车辆零件上时,因外观上的问题有时无法将传感器安装在倾斜面等上。在将传感器安装到倾斜面时,错位尤其易于对检测结果产生。但是,通过使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记载的固定部件来抑制错位,从而能够得到正确的检测结果,故优选。
此外,如技术方案4所述,还可以使筒状部具备定位凹部,在筒状部被插入孔部的状态下,被安装体的突部插入到该定位凹部中。
这样一来,在固定部件组装到被安装体上时,或者经由固定部件在被安装体上固定传感器时,可以抑制因传感器或者固定部件在以孔部的中心轴(筒状部的中心轴)为旋转轴的方向上旋转而错位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未安装板簧)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装有板簧)的概略构成的从扣合部侧看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安装板簧)的概略构成的从扣合部侧看的侧视图。
图4是组装了本发明的框体的缓冲器的局部立体图。
图5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组装到缓冲器上时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组装到缓冲器上时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组装到了缓冲器上的状态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安装到传感器主体上的状态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板簧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如下:
10...框体、10a...凸缘、10a1...框体侧安装面、10b...扣合部、10c...爪部、10d...中空部、10e...防脱爪、10f...狭缝、10g...板簧安装部、10h...贯通孔、10i...贯通孔、10j...狭缝、10k...定位凹部、11...引导槽、12...板簧、12a...返回部、12b...U字状部、12c...凸部、12d...折返部、12e...弯曲部、12f...压紧部、20...缓冲器、21...孔部、22...突部、23...缓冲器侧安装面、30...传感器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未安装板簧)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装有板簧)的概略构成的从扣合部侧看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安装板簧)的概略构成的从扣合部侧看的侧视图。图4是安装本发明的框体的缓冲器的局部立体图。图5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向缓冲器组装时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向缓冲器组装时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组装到了缓冲器上的状态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安装到传感器主体上了的状态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框体10(相当于本发明的固定部件),是将超声波传感器的传感器主体30固定到车辆的被安装体(例如,缓冲器)上的固定部件。就是说,超声波传感器包含传感器主体30、将该传感器主体30固定在缓冲器20上的框体10。另外,被安装在车辆的被安装体上的超声波声纳作为后部声纳或者测角声纳(Corner sonar)使用。
超声波传感器固定在缓冲器20的孔部21内。具体来说,是通过将框体10从缓冲器20的外侧(车外侧)插入到缓冲器20的孔部21内后,将传感器主体30从缓冲器20的内侧(车内侧)插入到框体10的中空部10d内,由此将超声波传感器固定在缓冲器20上。另外,关于被固定在框体10上的超声波传感器的传感器主体30,由例如本申请人之前通过JP特开2007-248230号公报等公开,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详细的说明。
框体10,如图1~图3所示那样,由例如树脂等构成,形成由近似圆筒状的部件构成的具有中空部10d的圆筒状部分(相当于本发明的筒状部)和、从该圆筒状部分突出的扣合部10b(相当于本发明的传感器固定部)。并且,在圆筒状部分的一端部形成有局部直径扩大的凸缘10a。该框体10的中空部10d的形状以及尺寸与传感器主体30的开口面的形状对应。此外,在框体10被插入到孔部21中的状态下,传感器主体30的开口面以及超声波振动元件(传感器的至少检测部)会被插入到中空部10d内。另外,凸缘10a,一侧面(图3的纸面下侧)配置在车辆的外部,另一侧面(后面说明的圆筒状部分的周围)是与缓冲器20的表面对向的框体侧安装面10a1。
框体10具备如上所述从圆筒状部分突出的扣合部(snap fit)10b。更详细地来说,扣合部10b,为向圆筒状部分的径方向外侧突出,且从其突出的部位起沿圆筒状部分的轴方向突出的形状。就是说,扣合部10b呈近似L字形状。以下,将在圆筒状部分的径方向突出并且从其突出的部位起在圆筒状部分的轴方向上突出的部位统称为前端部。
扣合部10b,如图8所示,起到爪状的卡定部的作用,在扣合部10b的前端部形成的爪部10c被插入传感器主体30的接合部31的孔32内,由此钩挂在接合部31上。从而使框体10与传感器主体30的固定更加牢固。
此外,如图1~2所示,以包围爪部10c的方式形成有コ字状的狭缝10j,配置在该狭缝10j之间的爪部10c容易发生弹性变形。狭缝10j被做成:在扣合部10b的前端部被插入到接合部31的孔32内时,可以令爪部10c因弹性变形以插入方向前方为支点挠曲,而容易插入孔内。因此,当扣合部10b的前端部插入到接合部31的孔内后而爪部10c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时,在比扣合部10b的前端部的爪部10c靠后的位置(呈近似L字形状弯折的弯折部与爪部10c之间的部位),可以变为扣合部10b的前端部的壁面与接合部31的内壁大致接触的无间隙状态。
另外,关于框体10与传感器主体30的固定,不仅可以通过在框体10上设置的扣合部10b与在传感器主体30上设置的接合部31的固定进行,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机构进行。例如,还可以在框体10的外周面、扣合部10b的相反侧上设置嵌合用凹部,通过具有传感器30的嵌合爪使其卡定。
另外,如图1所示,框体10,相对圆筒状部分的中心等间隔地形成多个(此处为4个)槽状的板簧安装部10g。在各板簧安装部10g内,如图1所示,形成在框体10的中心轴方向并列的2个贯通孔10h、10i。并且,如图2等所示那样,沿各板簧安装部10g配置有由金属构成的板簧12。该板簧12,通过在弯曲部12e被配置于贯通孔10i的状态下返回部12a卡定于贯通孔10h中而被固定在框体10。
具体来说,板簧12通过对薄板状金属进行弯曲加工而构成,具有:板状金属的一端被弯曲成爪状的返回部12a、与框体10的开口部的端部形状吻合而被弯曲成U字状的U字状部12b、从框体10的外周面向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部12c、将板状金属的另一端向返回部12a侧折返的折返部12d、从折返部12d呈曲面状形成的弯曲部12e、在弯曲部12e的前端形成的压紧部12f。
使板簧12的返回部12a从框体10的开口端(图1的纸面上侧)插入,当插入到U字状部12b与框体10的开口端接触时,以弯曲部12e配置在贯通孔10i的状态返回部12a置入贯通孔10h内而挂于其中,从而将上述板簧12固定在框体10上。因此,板簧12中的被固定在框体10的一侧、即U字状部12b变为固定端,折返部12d成为自由端而起到弹簧功能。
即,缓冲器20以及传感器主体30的开口面的侧面一起与板簧12接触于板簧12的自由端。更详细地说,凸部12c与折返部12d之间的一部分(一点)与缓冲器20接触,弯曲部12e的一部分(一点)与传感器主体30接触,压紧部12f与框体10的内壁接触。就是说,对于缓冲器20以及框体10的内壁而言,向框体10的径方向外侧施加板簧12的弹性力,对于传感器主体30(开口面)而言,向框体10的径方向内侧施加板簧12的弹性力。
由此,在借助框体10将传感器主体30固定在缓冲器20的构造中,能够在缓冲器20上牢固地固定框体10,并且能够在框体10上牢固地固定传感器主体30。换言之,框体10、缓冲器20、传感器主体30通过在缓冲器20与板簧12的凸部12c和折返部12d之间的一部分(一点)、传感器主体30与板簧12的弯曲部12e的一部分(一点)、以及板簧12的压紧部12f与框体10的内壁的三点而被固定。
此外,在框体10的凸缘10a与扣合部10b之间,在将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到缓冲器20上之后,为了抑制超声波传感器(框体10)旋转而设置有定位凹部10k(例如,U字形状等)。就是说,定位凹部10k用来抑制超声波传感器(框体10)以孔部21的中心轴(框体10的圆筒状部分的中心轴)为旋转轴旋转。另外,定位凹部10k的形状及大小局限于U字形状,例如可以根据缓冲器20的突部22的形状及大小适当地进行设定。
如图4所示,在缓冲器20的超声波传感器的安装部上设有孔部21和从孔部21的一部分的面上突出的突部22(例如半圆柱形状等)。另外,突部22的形状及大小不局限于半圆柱形状,可以适当设定。
该定位凹部10k在将框体10设置在缓冲器20上的状态下会被配置上缓冲器20的突部22。这样,通过在定位凹部10k配置缓冲器20的突部22,能够抑制在将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到缓冲器20后的超声波传感器(框体10)的旋转。另外,孔部21的形状及大小可根据框体10的圆筒状部分来设定。
另外,缓冲器20的突部22也可以在多个部位设置。就是说,在框体10的周边形成有定位凹部10k以外的凹部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与该凹部对应的位置形成突部。这样一来,在将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到缓冲器20后,可以进一步抑制超声波传感器(框体10)旋转。
此外,框体10具备与作为本发明的特征部分的槽相当的导槽11(例如U字形状等),该导槽11用于抑制框体10向缓冲器20的孔部21内插入时的错位,从而实现对缓冲器22的组装。引导槽11只要设置在圆筒状部分与扣合部10b交叉的部位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槽11设置在框体10的圆筒状部分与扣合部10b的前端部之间的部位。就是说,设置在从框体10的圆筒状部分在径方向突出的部位。另外,引导槽11的形状及大小不局限于U字形状,例如可以根据缓冲器20的突部22的形状及大小适当地进行设定。
此外,也可以在框体10的外周面上的框体10的左右两侧(将扣合部10b作为正面时的左右两侧,图2的纸面上左右)的位置设置防脱爪10e。该防脱爪10e用于防止框体10从缓冲器20上脱落。
在此,针对框体10向缓冲器20的组装进行说明。图5以及图6是表示将框体10组装到缓冲器20上时的概略构成的图。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框体10,从框体10的圆筒状部分沿径方向突出地设置有扣合部10b。此外,孔部21的形状及大小可根据框体10的圆筒状部分设定。因此,在将框体10插入缓冲器20的孔部21时,可以沿孔部21将框体10的圆筒状部分笔直地插入。就是说,在使孔部21的中心轴与框体10的圆筒状部分的中心轴吻合的情况下无法插入。
因此,在将框体10插入缓冲器20的孔部21时,首先,如图6所示那样,将扣合部10b插入孔部21。此时,如图5所示那样,缓冲器20的突部22被配置在框体10的引导槽11。换言之,将框体10的引导槽11抵靠于缓冲器20的突部22。另外,在此阶段,凸缘10a的框体侧安装面10a1与缓冲器20的缓冲器侧安装面23并非平行,而处于倾斜的位置关系。
其后,沿凸缘10a的框体侧安装面10a1与缓冲器20的缓冲器侧安装面23趋于平行的方向(图6的箭头方向)使框体10旋转,并将框体10的圆筒状部分插入孔部21。此时,以插入了缓冲器20的突部22的框体10的引导槽11为支点S做旋转。换言之,以缓冲器20的突部22与框体10的引导槽11接触的部位为支点S做旋转。这样,如图7所示,将框体10组装于缓冲器20。
另外,在缓冲器20上组装了框体10的状态下,将传感器主体30插入到框体10的中空部10d内,由此如图8所示,超声波传感器被固定在缓冲器20上。就是说,框体10、缓冲器20、传感器主体30,通过在缓冲器20与板簧12的凸部12c和折返部12d之间的一部分(一点)、传感器主体30与板簧12的弯曲部12e的一部分(一点)、板簧12的压紧部12f与框体10的内壁的三点而被固定。
这样,通过框体10的引导槽11中插入缓冲器20的突部22,可以抑制摇晃而从适当的位置错位。就是说,抑制向以孔部21的中心轴(框体10的圆筒状部分的中心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等的错位。
并且,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使框体10旋转而组装在缓冲器20上,所以可以降低将框体10组装到缓冲器20上时的插入荷重,可以使组装容易。因此,可以抑制将框体10组装到缓冲器20状态的错位。就是说,可以抑制向以孔部21的中心轴(框体10的圆筒状部分的中心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等的错位。
就是说,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框体10上没有引导槽11时,在插入扣合部10b时框体10有容易摇晃而从合适位置错位的可能性。例如,存在相对合适位置而组装到以孔部21的中心轴为转轴沿旋转方向转过90°的位置上的可能性。另外,当在插入扣合部10b的过程中出现错位时,即使随后想要旋转框体10同时向孔部21插入,也存在插入荷重增加、或者无法组装的可能性。因此,存在产生将框体10组装到缓冲器20的状态的错位的可能性。与此相对,本发明的框体10可以解决这些课题。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框体10,采用在圆筒状部分形成扣合部10b的构成而对其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采用将框体10作为扣合部10b从椭圆筒状、多棱形筒状突出的构成也能够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以缓冲器20作为被固定部件而基于缓冲器20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缓冲器20以外的车体零件上固定超声波传感器1时也可以适用本发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框体10适用于超声波传感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在其他的传感器上使用也可以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Claims (4)

1.一种固定部件,用于将传感器主体固定于被安装体,该被安装体具有孔部并且具有从该孔部向该孔部的径方向内侧突出设置的突部,其特征在于,具有:
筒状部,其在被插入到上述孔部的状态下,供上述传感器主体的至少检测部从其一端部插入;
凸缘,其设置在上述筒状部的另一端部;
传感器固定部,其从上述筒状部向该筒状部的径方向外侧突出地设置,并将上述传感器主体固定在上述筒状部;以及
引导槽,其设置在上述筒状部与上述传感器固定部交叉的部位,并与上述被安装体的上述突部对应,
上述突部和上述引导槽接触的部位,作为用于向缓冲器侧旋转的、旋转安装的支点发挥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主体作为上述检测部包含超声波振动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被安装体,是至少包含缓冲器在内的车体零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筒状部具备定位凹部,在筒状部被插入上述孔部的状态下,上述被安装体的上述突部插入在该定位凹部中。
CN2009101284423A 2008-03-19 2009-03-17 固定部件 Active CN1015391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72336 2008-03-19
JP2008072336A JP4626661B2 (ja) 2008-03-19 2008-03-19 固定部材
JP2008072336 2008-03-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9162A CN101539162A (zh) 2009-09-23
CN101539162B true CN101539162B (zh) 2012-05-30

Family

ID=41122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284423A Active CN101539162B (zh) 2008-03-19 2009-03-17 固定部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626661B2 (zh)
CN (1) CN10153916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7383A (zh) * 2013-01-18 2015-09-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液面液位传感器装接结构和液面液位传感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55263A1 (ja) * 2010-06-08 2011-12-15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ベゼル取付け構造
JP5887899B2 (ja) * 2011-12-13 2016-03-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センサ装置
FR3043959B1 (fr) * 2015-11-25 2017-12-01 Renault Sas Dispositif de montage d'un radar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6780633B2 (ja) * 2017-03-07 2020-11-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超音波センサ
JP6769375B2 (ja) * 2017-03-30 2020-10-14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機能部品取付け構造
CN110596684A (zh) * 2019-10-17 2019-12-20 苏州优达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超声波传感器
JP6883154B1 (ja) * 2021-01-04 2021-06-09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歪センサ装着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4930Y2 (zh) * 1971-05-06 1975-02-10
JPS5037496Y2 (zh) * 1971-10-25 1975-10-31
JPS5229109Y2 (zh) * 1972-05-10 1977-07-02
JPS6142007U (ja) * 1984-08-20 1986-03-18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電気スタンドの台
JPS63125210U (zh) * 1987-02-09 1988-08-16
JPH0630534Y2 (ja) * 1987-10-15 1994-08-17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板状体開口閉成用蓋体構造
JPH0720408Y2 (ja) * 1990-02-02 1995-05-15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クレビオ 係止ピンの取付具
JP3702538B2 (ja) * 1996-01-31 2005-10-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部品の取付構造
JP3931429B2 (ja) * 1998-06-05 2007-06-13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壁掛け装置
JP4618472B2 (ja) * 2001-03-14 2011-01-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着脱装置
JP4742923B2 (ja) * 2006-03-15 2011-08-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超音波センサ
JP3131234U (ja) * 2007-02-13 2007-04-26 正二 宮澤 連結部材とこれを用いた連結体および連結構造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37383A (zh) * 2013-01-18 2015-09-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液面液位传感器装接结构和液面液位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9162A (zh) 2009-09-23
JP4626661B2 (ja) 2011-02-09
JP2009228714A (ja) 2009-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9162B (zh) 固定部件
JP4306561B2 (ja) 超音波センサ
CN101537819B (zh) 固定部件
US20140355382A1 (en) Ultrasonic sensor
JP2006047008A (ja) 超音波センサの取付け構造
JP5849848B2 (ja) 車両用超音波センサ装置及び車両用超音波センサ装置の組み付け方法
JP5465327B2 (ja) ヒンジ機構およびモニタ開閉機構
JP5173785B2 (ja) ヘッドランプクリーナー
KR101890616B1 (ko) 차량용 센서 장착 구조체
JP5239692B2 (ja) 固定部材
JP5199007B2 (ja) アシストグリップ
JP7294223B2 (ja) 超音波センサおよび振動吸収体
JP2008221873A (ja)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
KR101953903B1 (ko) 차량용 센서 장착 구조체
JP2001322413A (ja) ゴムストッパー
CN219773925U (zh) 行李箱盖铰链
JP2014129014A (ja) 金属バンパ用樹脂スペーサ及びセンサの取り付け構造
WO2021220670A1 (ja) 車載構造
KR20130090232A (ko) 차량용 센서 장착 구조체
KR102091430B1 (ko) 센서 홀더
JP2008062689A (ja) ワイパアーム及び車両用ワイパ
KR101876077B1 (ko) 자동차 수납체용 판 스프링 조립체
JP2019197776A (ja) 電子装置
JP4035517B2 (ja) 器具の取付構造
JP2021167772A (ja) 超音波センサおよびセンサ取付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