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37819B - 固定部件 - Google Patents

固定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537819B
CN101537819B CN2009101284438A CN200910128443A CN101537819B CN 101537819 B CN101537819 B CN 101537819B CN 2009101284438 A CN2009101284438 A CN 2009101284438A CN 200910128443 A CN200910128443 A CN 200910128443A CN 101537819 B CN101537819 B CN 1015378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ain body
framework
sensor main
energy disper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2844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537819A (zh
Inventor
深堀兼史
川岛康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537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78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5378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5378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传感器主体的检测面相对被安装体倾斜的状态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其能够抑制误组装。该固定部件是将在前端具有振动面的筒形状的传感器主体相对具有孔部的缓冲器固定的部件,并且是将传感器主体的振动面以相对缓冲器倾斜的状态固定的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具有:由同一形状并且同一材质构成的多个板簧;在至少一端侧形成开口部而具有中空部的筒状部,在将传感器主体固定于缓冲器时,该筒状部以传感器主体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中空部内的状态插入孔部中;板簧安装部,其设置在筒状部的侧壁,且该板簧安装部根据缓冲器与振动面之间的间隔的不同,在筒状部上所设置的位置及角度不同。

Description

固定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定部件。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将传感器固定在缓冲器等被安装体上的固定部件的一个例子,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框体(bezel)。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框体通过由例如树脂等构成的近似圆筒状的部件构成,在一端部形成直径局部扩大的凸缘。该框体的中空部的形状以及尺寸变为与传感器主体的开口面的形状对应的构件,在其中空部内插入有超声波振动元件。
在框体的下面具备扣合部(Snap-fit)。该扣合部作为爪状的卡定部发挥功能,通过在前端形成的爪部插入到上述传感器主体的壳体的接合部的孔内而钩挂在接合部上。由此,框体与传感器主体的固定变得更加牢固。
另外,在框体的侧壁上配置有多个金属弹簧。具体而言,在框体的侧壁设置有贯通孔,在该贯通孔中配置金属弹簧的自由端。在将框体插入到缓冲器的孔部时,该金属弹簧的自由端被孔部的壁面按压并从框体的内壁面突出,而在将开口面插入到框体内时,该金属弹簧的自由端与开口面接触并被压回。从而可以实现一种超声波传感器,该超声波传感器通过该金属弹簧的弹性反力,能够将框体牢固地固定在缓冲器上,并且将传感器主体牢固地固定在框体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48230号公报
然而,在将传感器主体固定在被安装体上的情况下,有时会因外观的问题而必须以传感器主体的检测面相对被安装体倾斜的状态下进行固定。也就是,必须不改变检测面朝向地将传感器主体固定在倾斜的被安装体上。
在这种情况下,若使用专利文献1中的框体,则各金属弹簧与被安装体的孔部之间的接触点会有不同。因此,在多个金属弹簧上弹性反力会出现偏差,从而有可能无法将传感器主体固定在被安装体上。
另外,还考虑通过使多个金属弹簧的形状、材质因配置的位置不同而各异,来抑制多个金属弹簧的弹性反力的偏差。然而这样一来,使多个金属弹簧的形状、材质不同(换言之,使用相类似的部件),会导致错误组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形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部件,其能够以传感器主体的检测面相对被安装体倾斜的状态下进行固定,并能够抑制错误组装。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固定部件是将在前端具有检测面的筒形状的传感器主体相对具有孔部的被安装体固定的部件,并且是以相对上述被安装体呈倾斜状态来固定检测面的部件,其特征在于,具有:由同一形状且同一材质构成的多个弹簧部件;在至少一端侧形成开口部而具有中空部的筒状部,在将传感器主体固定于被安装体时,该筒状部以传感器主体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中空部内的状态插入到孔部中;以及供弹簧部件安装的多个安装部,该安装部被设置在筒状部的侧壁,且包括贯通到中空部的贯通孔,在筒状部以中空部内配置有传感器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被插入到孔部的状态下,安装于安装部的弹簧部件在与孔部之间产生弹性压缩变形,由该压缩变形所产生的弹性反力作用于孔部、传感器主体、筒状部,由此来将传感器主体固定于被安装体,多个安装部设置在上述筒状部的位置在垂直于检测面的方向上因被安装体与检测面之间的间隔的不同而各异,多个安装部设置在筒状部的角度在筒状部的径向上因被安装体与检测面之间的间隔的不同而各异。
这样,使用由同一形状并且同一材质构成的多个弹簧部件,并且根据被安装体与检测面之间的间隔的不同,使安装该弹簧部件的安装部的设置于筒状部的位置在相对于检测面垂直方向上各异,并且使安装该弹簧部件的安装部的设置于筒状部的角度在筒状部的径向上各异,从而能够使所有的弹簧部件的弹性反力大致相等。因此,能够抑制在传感器主体的检测面相对被安装体倾斜的状态下进行固定时发生的误组装。
另外,如技术方案2所述,也可以是,传感器主体包含超声波振动元件,检测面为振动面。也就是,可以将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固定部件适用于超声波传感器。当超声波传感器相对被安装体被误组装时,超声波的发送方向从合适的方向上偏离,致使无法得到正确的检测结果。然而,通过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部件适用于超声波传感器,就能够抑制误组装,从而能够正确地进行检测,因此较为优选。
另外,如技术方案3所述,被安装体为至少包括缓冲器在内的车体部件。也就是,可以将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固定部件适用于搭载在车辆上的传感器的固定部件。在将传感器安装于缓冲器等车体部件上时,有时会因外观上的问题而必须将传感器安装于倾斜面等之上。因此,通过适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固定部件,能够抑制误组装并能够正确地进行检测,故较为优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未安装板簧)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装有板簧)的概略构成的、从扣合部侧看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装有板簧)的概略构成的、从扣合部侧看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板簧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板簧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
图6是安装有本发明的框体的缓冲器的局部立体图。
图7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组装到缓冲器时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组装到缓冲器上的状态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将传感器主体安装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上的状态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板簧的安装角度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固定构造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板簧的安装位置的侧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比较例的板簧的安装位置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如下:
10...框体;10a...凸缘;10a1...框体侧安装面;10b...扣合部;10c...爪部;10d...中空部;10e...防脱爪;10f...狭缝;10g...板簧安装部;10h...贯通孔;10i...贯通孔;10j...狭缝;10k...定位凹部;10l...开口面;11...引导槽;12...板簧;12a...返回部;12b...U字状部;12c...凸部;12d...折返部;12e...弯曲部;12f...压紧部;20...缓冲器;21...孔部;22...突部;23...缓冲器侧安装面;30...传感器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未安装板簧)的概略构成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装有板簧)的概略构成的、从扣合部侧看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装有板簧)的概略构成的、从扣合部侧看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板簧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板簧的概略构成的俯视图。图6是安装有本发明的框体的缓冲器的局部立体图。图7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组装到缓冲器时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组装到缓冲器上的状态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图9是表示将传感器主体安装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框体上的状态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板簧的安装角度的局部剖视图。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固定构造的局部剖视图。图1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板簧的安装位置的侧视图。图13是用于说明比较例的板簧的安装位置的说明图。
本实施例的框体10是将超声波传感器的传感器主体30固定在车辆的被安装体(例如,缓冲器等,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缓冲器20)上的固定部件。特别是,框体10是以传感器主体30的检测面(振动面)(框体10的开口面10l)相对缓冲器20倾斜的状态进行固定的固定部件。也就是,将传感器主体30固定在缓冲器20的倾斜的部分的部件。
另外,超声波传感器包括:传感器主体30、以及将该传感器主体30固定在缓冲器20上的框体10。另外,被安装在车辆的被安装体上的超声波声纳作为后部声纳或者测角声纳(Corner sonar)使用。
超声波传感器被固定在图6所示的、缓冲器20的孔部21内。具体而言,将框体10从缓冲器20的外侧(车外侧)插入到缓冲器20的孔部21内后,将传感器主体30从缓冲器20的内侧(车内侧)插入框体10的中空部10d内,利用后面将进行说明的多个板簧12的弹性反力将超声波传感器固定于缓冲器20。另外,对于固定在框体10上的超声波传感器的传感器主体30而言,例如已由本申请人在日本特开2007-248230号公报等中公开,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省略详细的说明。
框体10如图1~3所示,由例如树脂等构成,由近似圆筒状的部件构成,形成有由近似圆筒状的部件构成且具有中空部10d的圆筒状部分10m(相当于本发明的筒状部,以下也称为筒状部10m),和从该圆筒状部分10m突出的扣合部10b(传感器固定部)。并且,在圆筒状部分的一侧端部形成有直径局部扩大的凸缘10a。该框体10的中空部10d的形状及尺寸与传感器主体30的开口面的形状对应。另外,在框体10插入孔部21的状态下,传感器主体30的开口面以及超声波振动元件(至少传感器的检测部)被插入中空部10d内。在凸缘10a的内侧(圆筒状部分10m的径向内侧)具有开口面10l,以使插入于中空部10d内的传感器主体30的振动面露出在车辆外。另外,凸缘10a的一个面(图3的纸面下侧)配置在车辆的外部,而另一面(将在后进行说明的圆筒状部分的周围)是与缓冲器20的表面相向的框体侧安装面10a1。另外,开口面10l处于与传感器主体30的振动面30l呈平行的关系。
框体10具备如上所述从圆筒状部分突出的扣合部(snap fit)10b。更详细地来说,扣合部10b,为向圆筒状部分的径方向外侧突出,且从其突出的部位起沿圆筒状部分的轴方向突出的形状。就是说,扣合部10b呈近似L字形状。以下,将在圆筒状部分的径方向突出并且从其突出的部位起在圆筒状部分的轴方向上突出的部位统称为前端部。
扣合部10b,如图9所示,起到爪状的卡定部的作用,在扣合部10b的前端部形成的爪部10c被插入传感器主体30的接合部31的孔32内,由此钩挂在接合部31上。从而使框体10与传感器主体30的固定更加牢固。
此外,如图1~2所示,以包围爪部10c的方式形成有コ字状的狭缝10j,配置在该狭缝10j之间的爪部10c容易发生弹性变形。狭缝10j被做成:在扣合部10b的前端部被插入到接合部31的孔32内时,可以令爪部10c因弹性变形以插入方向前方为支点挠曲,而容易插入孔内。因此,当扣合部10b的前端部插入到接合部31的孔内后而爪部10c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时,在比扣合部10b的前端部的爪部10c靠后的位置(呈近似L字形状弯折的弯折部与爪部10c之间的部位),可以变为扣合部10b的前端部的壁面与接合部31的内壁大致接触的无间隙状态。
另外,关于框体10与传感器主体30的固定,不仅可以通过在框体10上设置的扣合部10b与在传感器主体30上设置的接合部31的固定进行,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机构进行。例如,还可以在框体10的外周面、扣合部10b的相反侧上设置嵌合用凹部,通过具有传感器30的嵌合爪使其卡定。
另外,如图1所示,框体10,相对圆筒状部分的中心等间隔地形成多个(此处为4个)槽状的板簧安装部(相当于本发明的安装部)10g。另外,板簧安装部10g为本发明的特征部分,在后面将进行详细的说明。在各板簧安装部10g内,如图1所示,形成在框体10的中心轴方向并列的2个贯通孔10h、10i。并且,如图2等所示那样,沿各板簧安装部10g配置有由金属构成的板簧12。该板簧12,通过在弯曲部12e被配置于贯通孔10i的状态下返回部12a卡定于贯通孔10h中而被固定在框体10。
具体而言,板簧12,如图4及图5所示,通过将薄板状金属弯曲加工而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4个板簧12,但全部的板簧12都由同一形状(同一大小),同一材质构成。也就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共通的板簧12。因此,4个板簧可以安装于4个板簧安装部10g的任何一个之上。
另外,如图4及图5所示,板簧12构成为具有:板状金属的一端被弯曲成爪状的返回部12a、与框体10的开口部的端部形状吻合而被弯曲成U字状的U字状部12b、从框体10的外周面向径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部12c、将板状金属的另一端向返回部12a侧折返的折返部12d、从折返部12d呈曲面状形成的弯曲部12e、在弯曲部12e的前端形成的压紧部12f。
使板簧12的返回部12a从框体10的开口端(图1的纸面上侧)插入,当插入到U字状部12b与框体10的开口端接触时,以弯曲部12e配置在贯通孔10i的状态返回部12a置入贯通孔10h内而挂于其中,从而将上述板簧12固定在框体10上。因此,板簧12中的被固定在框体10的一侧、即U字状部12b变为固定端,折返部12d成为自由端而起到弹簧功能。
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框体10而言,处于传感器主体30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中空部10d内的状态下的10m被插入到孔部21中,在此状态下,被安装于板簧安装部10g的板簧12在与孔部21之间产生弹性压缩变形,由该压缩变形产生的弹性反力作用于孔部21、传感器主体30、筒状部10m,从而将传感器主体30固定于缓冲器20。
即,缓冲器20(孔部21)以及传感器主体30的开口面的侧面一起与板簧12接触于板簧12的自由端。更详细地说,如图11所示,凸部12c与折返部12d之间的一部分(点P1)与缓冲器20(孔部21)接触,弯曲部12e的一部分(点P2)与传感器主体30接触,压紧部12f的一部分(点P3)与框体10的内壁接触。就是说,对于缓冲器20以及框体10的内壁而言,向框体10的径方向外侧施加板簧12的弹性力(弹性反力),对于传感器主体30(开口面)而言,向框体10的径方向内侧施加板簧12的弹性力(弹性反力)。
由此,在借助框体10将传感器主体30固定在缓冲器20的构造中,能够在缓冲器20上牢固地固定框体10,并且能够在框体10上牢固地固定传感器主体30。换言之,框体10、缓冲器20、传感器主体30通过在缓冲器20与板簧12的凸部12c和折返部12d之间的一部分(一点)、传感器主体30与板簧12的弯曲部12e的一部分(一点)、以及板簧12的压紧部12f与框体10的内壁的三点而被固定。也就是,各板簧12三点支承了框体10、缓冲器20、传感器主体30。
此外,在框体10的凸缘10a与扣合部10b之间,在将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到缓冲器20上之后,为了抑制超声波传感器(框体10)旋转而设置有定位凹部10k(例如,U字形状等)。就是说,定位凹部10k用来抑制超声波传感器(框体10)以孔部21的中心轴(框体10的圆筒状部分的中心轴)为旋转轴旋转。另外,定位凹部10k的形状及大小局限于U字形状,例如可以根据缓冲器20的突部22的形状及大小适当地进行设定。
如图6所示,在缓冲器20的超声波传感器的安装部上设有孔部21和从孔部21的一部分的面上突出的突部22(例如半圆柱形状等)。另外,突部22的形状及大小不局限于半圆柱形状,可以适当设定。
该定位凹部10k在将框体10设置在缓冲器20上的状态下会被配置上缓冲器20的突部22。这样,通过在定位凹部10k配置缓冲器20的突部22,能够抑制在将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到缓冲器20后的超声波传感器(框体10)的旋转。另外,孔部21的形状及大小可根据框体10的圆筒状部分来设定。
另外,缓冲器20的突部22也可以在多个部位设置。就是说,在框体10的周边形成有定位凹部10k以外的凹部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与该凹部对应的位置形成突部。这样一来,在将超声波传感器安装到缓冲器20后,可以进一步抑制超声波传感器(框体10)旋转。
此外,框体10具备引导槽11(例如U字形状等),该引导槽11用于抑制框体10向缓冲器20的孔部21内插入时的错位,从而实现对缓冲器22的组装。引导槽11只要设置在圆筒状部分与扣合部10b交叉的部位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引导槽11设置在框体10的圆筒状部分与扣合部10b的前端部之间的部位。就是说,设置在从框体10的圆筒状部分在径方向突出的部位。另外,引导槽11的形状及大小不局限于U字形状,例如可以根据缓冲器20的突部22的形状及大小适当地进行设定。
此外,也可以在框体10的外周面上的框体10的左右两侧(将扣合部10b作为正面时的左右两侧,图2的纸面上左右)的位置设置防脱爪10e。该防脱爪10e用于防止框体10从缓冲器20上脱落。
在此,针对框体10向缓冲器20的组装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将框体10组装到缓冲器20时的概略构成的侧视图。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框体10,从框体10的圆筒状部分沿径方向突出地设置有扣合部10b。此外,孔部21的形状及大小可根据框体10的圆筒状部分设定。因此,在将框体10插入缓冲器20的孔部21时,可以沿孔部21将框体10的圆筒状部分笔直地插入。就是说,在使孔部21的中心轴与框体10的圆筒状部分的中心轴吻合的情况下无法插入。
因此,在将框体10插入缓冲器20的孔部21时,首先,如图7所示那样,将扣合部10b插入孔部21。此时,缓冲器20的突部22被配置在框体10的引导槽11。换言之,将框体10的引导槽11抵靠于缓冲器20的突部22。另外,在此阶段,凸缘10a的框体侧安装面10a1与缓冲器20的缓冲器侧安装面23并非平行,而处于倾斜的位置关系。
其后,沿凸缘10a的框体侧安装面10a1与缓冲器20的缓冲器侧安装面23趋于平行的方向(图7的箭头方向)使框体10旋转,并将框体10的圆筒状部分插入孔部21。此时,以插入了缓冲器20的突部22的框体10的引导槽11为支点S做旋转。换言之,以缓冲器20的突部22与框体10的引导槽11接触的部位为支点S做旋转。这样,如图8所示,将框体10组装于缓冲器20。
另外,在缓冲器20上组装了框体10的状态下,将传感器主体30插入到框体10的中空部10d内,由此如图9所示,超声波传感器被固定在缓冲器20上。就是说,框体10、缓冲器20、传感器主体30,通过在缓冲器20与板簧12的凸部12c和折返部12d之间的一部分(一点)、传感器主体30与板簧12的弯曲部12e的一部分(一点)、板簧12的压紧部12f与框体10的内壁的三点而被固定。
这样,通过框体10的引导槽11中插入缓冲器20的突部22,可以抑制摇晃而从适当的位置错位。就是说,抑制向以孔部21的中心轴(框体10的圆筒状部分的中心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等的错位。
并且,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使框体10旋转而组装在缓冲器20上,所以可以降低将框体10组装到缓冲器20上时的插入荷重,可以使组装容易。因此,可以抑制将框体10组装到缓冲器20状态的错位。就是说,可以抑制向以孔部21的中心轴(框体10的圆筒状部分的中心轴)为旋转轴的旋转方向等的错位。
就是说,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框体10上没有引导槽11时,在插入扣合部10b时框体10有容易摇晃而从合适位置错位的可能性。例如,存在相对合适位置而组装到以孔部21的中心轴为转轴沿旋转方向转过90°的位置上的可能性。另外,当在插入扣合部10b的过程中出现错位时,即使随后想要旋转框体10同时向孔部21插入,也存在插入荷重增加、或者无法组装的可能性。因此,存在产生将框体10组装到缓冲器20的状态的错位的可能性。与此相对,本发明的框体10可以解决这些课题。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框体10,采用在圆筒状部分形成扣合部10b的构成而对其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采用将框体10作为扣合部10b从椭圆筒状、多棱形筒状突出的构成也能够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以缓冲器20作为被固定部件而基于缓冲器20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在缓冲器20以外的车体零件上固定超声波传感器1时也可以适用本发明。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框体10适用于超声波传感器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在其他的传感器上使用也可以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这里,针对作为本发明的特征部分的板簧安装部10g的位置和角度进行说明。也就是,针对板簧12的安装位置和安装角度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框体10是在传感器主体30的检测面(振动面)(框体10的开口面10l)相对缓冲器20倾斜的状态下进行固定的。也就是,是将传感器主体30固定在缓冲器20的倾斜的部分上。
图13是用来说明比较例的板簧的安装位置的说明图。图13的框体100是在缓冲器200与传感器主体30的检测面(框体100的开口面100l)平行的状态下进行固定的部件。因此,对于板簧102而言,全都可以使用同一形状(大小也相同)、同一材质的板簧。也就是,在将板簧102安装于均等配置于筒状部的板簧安装部上,并将安装有该板簧102的框体100固定于缓冲器200上时,利用各板簧102施加在传感器主体、框体100、缓冲器200上的弹性反力大致相等。
对此,本实施方式的框体10,如图12所示,是不改变传感器主体30的检测面(振动面)(框体10的开口面10l)的方向,将传感器主体30固定于倾斜的缓冲器20的部件。缓冲器20相对传感器主体30的倾斜面(振动面)(框体10的开口面10l)倾斜B-B线与D-D线的夹角大小的角度。另外,在图12、13中,B-B线是与缓冲器20的表面平行的线,D-D线是与振动面或框体10的开口面10l平行的线,D’-D’线是与圆筒部的端部平行的线。
这样,采用如图13所示的框体100不改变传感器主体的振动面(框体100的开口面100l)的方向地将传感器主体30固定在倾斜的缓冲器20上的情况下,各板簧102上的与缓冲器20的孔部21之间的接触点不同。因此,对于多个板簧而言,其弹性反力会产生偏差,从而有可能无法将传感器主体30固定于缓冲器20。
另外,还考虑了通过根据所配置的位置的不同来使多个板簧的形状、材质不同,来抑制多个板簧上的弹性反力的偏差的方案。然而,如此这样,使多个金属弹簧的形状、材质不同(换言之,采用类似部件),则会产生误组装。
另外,像这样,为了在以传感器主体30的振动面相对缓冲器20倾斜的状态下进行固定的情况下也采用以往的传感器主体30,就需要将框体10的筒状部10m的两端部的位置关系保持为以往的位置关系。也就是,需要使图13中的D-D线与D’-D’线之间的关系与图12中的D-D线与D’-D’线之间的关系相等。
于是,如图10及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板簧安装部10g在垂直于传感器主体30的检测面的方向的、设置于筒状部10m的位置以及在筒状部10m的径向的、设置于筒状部10m的角度被设为根据缓冲器20与振动面(开口面10l)之间的间隔的不同而各异。换言之,根据由振动面(开口面10l)相对缓冲器20倾斜所引起的缓冲器20与振动面(开口面10l)之间的间隔的不同而设定成各异。所谓间隔是指垂直于振动面(开口面10l)的线与振动面(开口面10l)的交点和该线与缓冲器20的交点之间的间隔。
也就是,通过针对缓冲器20的倾斜移动板簧安装部10g的位置,并且使板簧安装部10g倾斜,来调整所有的板簧安装部10g与缓冲器20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安装于板簧安装部10g的板簧12与缓冲器20之间的大致角度。
具体而言,随着该间隔逐渐变窄,上述位置被设置为近乎配置于缓冲器20(开口面10l)侧,并且上述角度被设置为在缓冲器20(开口面10l)侧的相反一侧开向筒状部10m的径向外侧。也就是对于所有的板簧12而言,以使其与缓冲器20之间的接触位置、接触角度同等进而弹性反力大致相同的位置及角度来设定板簧安装部10g。
因此,如图12所示,相比间隔较宽侧的板簧12(纸面左侧)而言,间隔较窄侧的板簧12(纸面右侧)更靠近缓冲器20(开口面10l)侧配置(C-C线相对于B’-B’线)。此外,如图10所示,相比间隔较宽侧的板簧12(纸面左侧)而言,间隔较窄侧的板簧12(纸面右侧)的配置为U字状部12b更向筒状部10m的径向外侧敞开(A’-A’线相对于A-A线)。
这样,通过使用由同一形状并且同一材质构成的多个板簧12,并且,根据缓冲器20与振动面之间的间隔的不同使安装该板簧12的板簧安装部10g在垂直于振动面的方向上的、设置在筒状部10m上的位置、以及筒状部10m的径向的、设置在筒状部10m上的角度不同,能够使所有的板簧12的弹性反力大致相等。因此,在将传感器主体30的振动面以相对缓冲器20倾斜的状态下进行固定时,能够抑制误组装。并且,因为能够抑制误组装,从而能够提高生产率以及品质。

Claims (2)

1.一种固定部件,其用于将在前端具有检测面的筒形状的传感器主体固定于具有孔部的被安装体,并且是以上述检测面相对上述被安装体呈倾斜状态来进行固定的部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
由同一形状且同一材质构成的多个弹簧部件;
在至少一端侧形成开口部而具有中空部的筒状部,在将上述传感器主体固定于上述被安装体时,该筒状部以上述传感器主体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上述中空部内的状态插入到上述孔部中;以及
供上述弹簧部件安装的多个安装部,该安装部被设置在上述筒状部的侧壁,且包括贯通到上述中空部的贯通孔,
在上述筒状部以上述中空部内配置有上述传感器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被插入到上述孔部的状态下,安装于上述安装部的上述弹簧部件在与上述孔部之间产生弹性压缩变形,由该压缩变形所产生的弹性反力作用于上述孔部、上述传感器主体、上述筒状部,由此来将上述传感器主体固定于上述被安装体,
上述多个安装部设置在上述筒状部的位置在垂直于上述检测面的方向上因上述被安装体与上述检测面之间的间隔的不同而各异,上述多个安装部设置在上述筒状部的角度在上述筒状部的径向上因上述被安装体与上述检测面之间的间隔的不同而各异,
上述被安装体为至少包括上述缓冲器在内的车体部件,
对于作为上述弹簧部件的全部的板簧而言,以使上述板簧与缓冲器之间的接触位置、接触角度同等而弹性反力大致相同的位置及角度来设定上述多个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主体包含超声波振动元件,上述检测面为振动面。
CN2009101284438A 2008-03-19 2009-03-17 固定部件 Active CN1015378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72337A JP4725588B2 (ja) 2008-03-19 2008-03-19 固定部材
JP2008072337 2008-03-19
JP2008-072337 2008-03-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537819A CN101537819A (zh) 2009-09-23
CN101537819B true CN101537819B (zh) 2012-09-05

Family

ID=41121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284438A Active CN101537819B (zh) 2008-03-19 2009-03-17 固定部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725588B2 (zh)
CN (1) CN1015378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05181B2 (ja) * 2011-09-06 2013-10-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距離センサ
JP5887899B2 (ja) * 2011-12-13 2016-03-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センサ装置
FR3066963B1 (fr) * 2017-06-02 2019-06-21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avertisseur par vibrations pour siege de vehicule.
JP7045249B2 (ja) * 2018-04-19 2022-03-3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輸送機器
CN111487630B (zh) * 2020-05-09 2023-06-16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一种应用于车辆倒车检测的超声波传感器
JP6883154B1 (ja) * 2021-01-04 2021-06-09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歪センサ装着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4283A (zh) * 2004-08-02 2006-02-15 株式会社电装 超声传感器组件
CN101038338A (zh) * 2006-03-15 2007-09-19 株式会社电装 超声波传感器
CN101042433A (zh) * 2006-03-23 2007-09-26 株式会社电装 超声波传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1057A (ja) * 1988-07-06 1990-01-24 Honda Motor Co Ltd 無段変速機の制御装置
JP2001066359A (ja) * 1999-08-31 2001-03-1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超音波検知装置
JP4202150B2 (ja) * 2003-01-31 2008-12-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障害物検出装置及びその取り付け構造
US20050242933A1 (en) * 2004-04-28 2005-11-03 Ko-Chin Loh Sensor assembly
JP2006062433A (ja) * 2004-08-25 2006-03-09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用バンパにおけるカバー部材取付構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34283A (zh) * 2004-08-02 2006-02-15 株式会社电装 超声传感器组件
CN101038338A (zh) * 2006-03-15 2007-09-19 株式会社电装 超声波传感器
CN101042433A (zh) * 2006-03-23 2007-09-26 株式会社电装 超声波传感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2-21057U 1990.02.1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25588B2 (ja) 2011-07-13
CN101537819A (zh) 2009-09-23
JP2009229142A (ja) 2009-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7819B (zh) 固定部件
CN101539162B (zh) 固定部件
JP4306561B2 (ja) 超音波センサ
JP2020536197A (ja) 振動数調整されたダンパ及び当該ダンパの製造で使用する方法
US20160166064A1 (en) Headrest support structure
EP2495121B1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buffer member for fuel tank
JP2014008335A (ja) ヘッドレスト支持構造
CN203698137U (zh) 倒车雷达传感器支架
US20100092235A1 (en) Ball Joint
JP5849848B2 (ja) 車両用超音波センサ装置及び車両用超音波センサ装置の組み付け方法
JP2011111073A (ja) カップホルダ
EP3348847B1 (en) Fastening element and system with a fastening element
US20170191562A1 (en) Shift knob assembly for vehicle
JP6702631B2 (ja) 電子装置
JP2009035038A (ja) 容器ホルダ
JP7294223B2 (ja) 超音波センサおよび振動吸収体
JP5239692B2 (ja) 固定部材
JP7243674B2 (ja) 車載構造
JP2001322413A (ja) ゴムストッパー
US20230057481A1 (en) Ultrasonic sensor and sensor attachment
CN219800477U (zh) 隔振器及具有其的硬盘组件
JP2019169351A (ja) グロメット及びグロメット付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7122222B2 (ja) ダンパマウント取付構造
JPS61287027A (ja) ヘツド支持装置
JP7141992B2 (ja) カップホル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